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细菌性疾病

细菌性疾病

细菌性疾病
细菌性疾病

第四章细菌感染性疾病

第一节伤寒

一、名词解释

1.伤寒

2.再燃

3.复发

4.伤寒细胞

二、填空题

1.典型伤寒的病程可分为4期,分别是、、、。

2.伤寒极期的典型临床表现为、、

、、、。3.伤寒病人能够分离到伤寒杆菌的标本有、、

、。

4.伤寒最常见的并发症是,最严重的并发症是,引起并发症的原因是。

三、选择题

(一)A1型题

1.下列哪项为伤寒初期的确诊依据

A.血培养伤寒杆菌阳性 B.尿培养伤寒杆菌阳性 C.胆汁培养伤寒杆菌阳性D.肥达反应阳性 E.粪培养伤寒杆菌阳性

2.对曾使用过抗生素,疑为伤寒的患者,最有价值的检查是

A.骨髓培养 B.粪培养 C.血培养 D.肥达反应 E.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3.伤寒并发症中最严重的是

A.肠出血 B.溶血尿毒综合征 C.中毒性肝炎 D.肠穿孔 E.中毒性心肌炎4.肥达反应阳性率最高的时期为

A.病后第1周 B.病后第2周 C.病前1周 D.病后第5~6周E.病后第3~4周

5.常用于调查伤寒慢性带菌者的抗体为

A.H抗体 B.A抗体 C.B抗体 D.Vi抗体 E.O抗体

6.伤寒病人排菌量最多的时期是

A.起病后第1周 B.起病前1周 C.起病后第2~4周 D.起病后第5周E.起病后第6周

7.伤寒发病后,第1周阳性率最高的化验检查是

A.大便培养 B.肥达反应 C.尿培养 D.补体结合试验 E.血培养

8.伤寒出现肝脾肿大的主要原因为

A.伤寒性肝炎、脾炎 B.I型变态反应 C.III型变态反应 D.中毒性肝炎E.全身网状内皮系统增生性反应

9.伤寒杆菌的病原学特点下列哪项正确

A.有菌体(O)抗原,鞭毛(H)抗原,部分细菌有菌体表面(Vi)抗原

B.属沙门菌属的A群 C.革兰染色阴性,产生芽孢,有夹膜

D.Vi抗原抗原性强,产生Vi抗体滴度高,持续时间长

E.到目前为止,我国未发现耐氯霉素的伤寒杆菌株

10.伤寒杆菌的主要致病因素是

A.肠毒素 B.外毒素 C.神经毒素 D.细胞毒素 E.内毒素

11.引起伤寒不断流行、传播的主要传染源为

A.慢性带菌者 B.暴发型伤寒患者 C.普通型伤寒患者 D.伤寒恢复期E.伤寒患者的潜伏期

12.下列哪项是伤寒的典型临床表现

A.长程间歇寒战、高热、肝脾肿大,重度贫血,肥达反应阴性

B.驰张热、肝脾不大,周围血象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升高,肥达反应升高C.长程间歇高热、肝脾肿大,全血细胞减少,消化道出血

D.中、长程稽留高热、肝脾大、周围血象不高、肥达反应“H”、“O”均升高E.长程低热,肝脾肿大,周围血象不高,肥达反应阳性。

(二)A2型题

13.某女,28岁,发热7日,伴有食欲减退、腹胀,病人发病前有涉水史。体格检查:T 40℃,P 80次/分,脾肋下2cm,外周血白细胞3.5×109/L,N 0. 52,L 0.48,下列选项中哪种诊断可能性大

A.阿米巴病 B.血吸虫病 C.斑疹伤寒 D.钩端螺旋体病 E.伤寒

14.患者,男,32岁,反复发热30日,病人持续高热10日,在当地医院就诊,曾给予氯霉素治疗,5日后热退出院,出院后病人未接受任何治疗,2周后再次出现发热,体查:T 39.5℃,肝肋下2cm,脾肋下1.5cm,外周血白细胞3.0×109/L,N 0.70,L 0.30,肝功能检查:ALT 200U/L,TBIL16μmol/L,大便隐血实验++,病人最可能的诊断是

A.病毒性肝炎 B.阿米巴病 C.伤寒复发 D.斑疹伤寒 E.全身粟粒性结核15.患者,31岁农民,持续发热8日,伴有腹胀、腹泻,大便每日4~6次,偶有粘液便,患者2年前曾有血吸虫疫水史。体格检查:体温39.3℃,肝肋下1cm,脾肋下1.5cm,外周血白细胞4.0×109/L,N 0.72,L 0.28,粪便镜检:WBC 0~5/HP,本病例最可能的诊断是

A.钩端螺旋体病B.伤寒 C.阿米巴痢疾D.急性病毒性肝炎

E.急性血吸虫病

16.患者,男,34岁,发热7日,乏力、食欲明显减退、腹泻、腹胀。发病后曾自服退热药、阿莫西林、黄连素等药物,效果不好,仍然有发热。体格检查:肝肋下未触及,脾肋下1cm。外周血白细胞2.8×109/L。临床上怀疑病人为伤寒,要确诊需做下列哪项检查?

A.肥达反应 B.粪便培养 C.血培养 D.尿培养 E.骨髓培养(三)A3型题

某患者,女,34岁,农民。因发热,伴腹胀、乏力于2007年7月20日来诊。体格检查:体温39.4℃左右,肝脏无肿大,脾肋下可及。血白细胞3.6×109/L,N 0.60,L 0.39。

17.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A.结核 B.系统性红斑狼疮 C.伤寒 D.布氏杆菌病 E.败血症18.要确诊,需做下列哪项检查?

A.胸片 B.肥达反应 C.PPD试验 D.血培养 E.大便培养19.对患者进行治疗,首选的抗生素为

A.第三代头孢菌素 B.氨苄西林 C.利福平 D.氯霉素 E.喹诺酮类(四)B型题

A.斑疹伤寒 B.伤寒带菌者 C.伤寒并发心肌炎 D.确诊伤寒病人E.临床诊断伤寒

20.长期发热、脾大及粒细胞减少,且从骨髓培养中分离到伤寒杆菌。

21.10月龄婴儿,起病急骤,不规则发热7日,有腹胀、腹泻,大便每日3次,伴呕吐、惊厥,心率120次/分,血培养分离到伤寒杆菌。

22.慢性腹泻患者大便培养分离到伤寒杆菌。

23.在伤寒流行季节、地区,发热持续2周,且有明显的中毒症状,伴腹泻,脾脏肿大、周围血象白细胞总数低,嗜酸性细胞消失,骨髓有伤寒细胞。

A.骨髓培养 B.尿培养 C.粪便培养 D.血培养 E.胆汁培养24.应采取何种培养才能解除伤寒病人隔离

25.伤寒慢性带菌者必要时应采取哪种培养方法

26.已用氯霉素治疗而未能确诊的疑似伤寒患者,最好采取何种培养方法27.入院伤寒患者常规培养应是

(五)X型题

28.下列哪个是伤寒常见的肠道并发症

A.肠出血 B.肠粘连 C.肠穿孔 D.肠套叠 E.坏死性肠炎29.在伤寒极期,典型表现是

A.玫瑰疹 B.稽留热 C.表情淡漠、听力减退

D.腹部不适、腹胀、脾肿大 E.相对缓脉

30.下列有关伤寒叙述错误的是

A.白细胞数增高 B.中性粒细胞数增多 C.嗜酸粒细胞的消长对诊断和病情评估有价值 D.血小板数常见降低 E.嗜酸粒细胞减少或消失

四、是非题

1.伤寒的免疫力不持久,可发生再燃和复发。

2.水源污染可致伤寒暴发流行。

3.伤寒可通过日常生活接触和苍蝇传播。

4.伤寒的主要传染源为慢性带菌者。

5.伤寒病人的消化道症状以腹胀、便秘为主,少数病人以腹泻为主。

6.伤寒的主要致病因素是外毒素。

7.目前喹诺酮类是治疗伤寒的首选药物。

8.伤寒不能使用激素,以免诱发肠出血和肠穿孔。

9.伤寒杆菌再次进入肠道,发生迟发变态反应,导致肠出血、肠穿孔。

五、简答题

1.简述伤寒的确诊标准。

2.简述伤寒并发症肠出血的治疗要点。

六、病例分析

患者,男,30岁,农民,16日前出现低热,乏力,以后体温逐渐上升,近一周体温持续在39.5℃水平,伴腹泻,大便每日2~4次,2007年8月2日入院。体格检查:肝大肋下2cm,脾肋下1cm。外周血白细胞3.1×109/L,N 0.50,L 0. 48,M0.02,嗜酸性粒细胞为0;谷丙转氨酶100U/L,抗-HBs(+),肥达反应“O”抗体凝集价1∶160,“H”抗体凝集价1∶160。问题:

1.最可能的诊断及诊断依据。

2.如确诊,还须做什么检查?可能的并发症及首选的治疗药物。

3.应与哪些疾病进行鉴别?

第二节细菌性痢疾

一、名词解释

1.细菌性痢疾

2.慢性细菌性痢疾

二、填空题

1.痢疾杆菌分为、、、

四个群,目前我国流行以为主。

2.慢性菌痢临床分为、、三型。3.痢疾杆菌释放的能引起全身反应,如发热、毒血症及休克的重要因素。另外,还可产生,具有神经毒、细胞毒与肠毒素作用。4.中毒性菌痢分为、、三型。

三、选择题

(一)A1型题

1.有关痢疾杆菌污染的餐具,采取最佳消毒措施为

A.紫外线 B.2%漂白粉 C.3%的来苏儿 D.3%的石炭酸 E.煮沸2.下列哪一项是细菌性痢疾的传播途径是

A.呼吸道 B.血液 C.虫媒传播 D.消化道 E.接触传播3.对菌痢来说下列哪项是对的

A.治疗菌痢,首选氯霉素 B.近年来在临床上很少见

C.粪便中有大量单核细胞 D.通常结肠与小肠均有炎症

E.潜伏期1~2日

4.中毒型细菌痢疾的发病机制可能为

A.细菌侵入量多 B.细菌毒力强

C.特异性体质对细菌毒素呈强烈过敏反应 D.细菌侵入数量多且毒力强E.特异性体质对细菌的强烈过敏反应

5.细菌性痢疾病变好发部位是

A.十二指肠 B.空肠 C 回肠 D.直肠、乙状结肠 E.以上都不是6.在菌痢流行期间,重要传染源是

A.急性期病人 B.慢性病人和带菌者 C.重症病人 D.急性恢复期病人E.轻症病人

7.慢性菌痢的病程应该超过的时间是

A.1个月 B.3个月 C.2个月 D.半年 E.1年

8.在治疗菌痢时,不宜应用

A.次碳酸铋 B.痢特灵 C.氯霉素 D.复方磺胺甲基异恶唑 E.庆大霉素9.中毒性菌痢常见的临床表现是

A.惊厥 B.严重脓血症 C.高热 D.感染性休克 E.吐泻不止

10.对菌痢确诊最可靠的依据是

A.典型脓血症 B.明显里急后重 C.大便镜检发现大量脓细胞,吞噬细胞D.免疫检查阳性 E.大便培养阳性

(二)A2型题

11.患者,男童,4岁,因高热、抽搐4小时于2008年8月15日入院。询问病史,其母述说前一日曾进食未洗的水果。体格检查:体温39.6℃,神志不清、

面色苍白、四肢湿冷、脉细速。外周血白细胞总数18×109/L,N 0.90。该患儿的诊断应首先考虑

A.中毒性菌痢 B.败血症 C.脑型疟疾 D.乙型脑炎 E.暴发型流脑12.患者,男,36岁,因发热.腹痛、腹泻3日入院。半年前患者曾患过菌痢,但未进行系统治疗,此后反复出现腹泻。体格检查:体温38℃,血压120/75mmHg,轻度脱水,心肺检查未见异常,腹软,左下腹轻压痛,无反跳痛。外周血9×109/L,N 0.82,L 0.18。大便检查:WBC 16/HP,RBC 2/HP。病人最可能的诊断为

A.中毒性菌痢 B.伤寒 C.急性细菌性痢疾 D.慢性细菌性痢疾 E.阑尾炎13.某男,25岁,吃水果后出现腹痛、腹泻、里急后重,体温38.9℃,化验检查:外周血白细胞10×109/L,N 0.90,L 0.10,大便常规:白细胞10个/HP,红细胞6个/HP,本病例最可能诊断为

A.病毒性肠炎 B.细菌性痢疾 C.肠伤寒 D.霍乱 E.食物中毒(三)A3型题

女性患者,14岁,发热,腹痛、腹泻、食欲不振、排粘液脓血便,尿少色黄,伴里急后重、精神疲倦3日。体格检查:心肺检查(—),肝、脾肋下未触及,脐周压痛,肠鸣音亢进,粪便镜检发现每个高倍视野有白细胞11~15个。14.患者的诊断首先考虑

A.细菌性食物中毒 B.霍乱 C.急性阿米巴痢疾 D.急性细菌性痢疾E.急性血吸虫病

15.为明确诊断应进一步做下列哪些检查?

A.血培养细菌 B.血吸虫毛蚴孵化 C.粪便镜检找阿米巴

D.粪便培养霍乱弧菌 E.粪便培养致病菌

16.下列治疗措施,哪项不适用于患者治疗

A.止泻药、镇痛药 B.必要时静脉补充液体 C.消化道隔离 D.卧床休息E.用冰敷做物理降温

(四)B型题

A.便秘与腹泻交替 B.粘液、脓血便 C.米泔水样大便,

D.玫瑰疹、便秘或腹泻 E.果酱样便

17.细菌性痢疾

18.阿米巴痢疾

19.伤寒

20. 霍乱

(五)X型题

21.典型菌痢的临床表现为

A.神志不清 B.里急后重 C.粘液脓血便 D.右下腹压痛 E.寒战、高热22.下列符合急性菌痢的粪便检查是

A.粪质和脓血不相混 B.粪便中有较多白细胞 C.粪便中有较多红细胞D.每次粪便量少 E.粪便中血色暗红

23.能提高痢疾杆菌培养的阳性率是

A.在应用抗生素之前进行 B.早期多次培养 C.床边接种培养

D.取脓血粘液部分 E.取粪质部分

四、是非题

1.中毒性菌痢的患儿体质较弱,感染较重。

2.混合型中毒性菌痢最为凶险,病死率最高。

3.菌痢的免疫力短暂而不稳定,各菌群间无交叉免疫,人易反复感染而多次发病。

4.中毒性菌痢肠道病变严重。

5.痢疾杆菌很少引起菌血症和败血症。

四、简答题

1.简述急性痢疾的临床类型及主要临床表现。

2.试述中毒型菌痢的临床特点。

五、病例分析

患者,男,7岁,因发热10小时、抽风2次于2007年8月26日8Am入院。其家属述说患儿昨日白日玩耍正常,于昨晚10pm出现发热,夜间体温逐渐上升到40℃,口服退热药无效。患者于今日早晨突然抽风、两眼上翻、口吐白沫、四肢抽动,持续数分钟。在送医院途中,患儿再次抽风1次,呕吐2次,呕吐物为胃内容物,呈喷射状。发病后未述咳嗽、咽痛,且未解大便,小便少。既往体健,家庭及个人史无异常,患者按时预防接种。发病前1日,患者曾进食未洗水

果,其他人无类似情况。体格检查:T 40℃,P 150次/分,发育良好,神志不清,呼之不应,呼吸急促,面色苍白,口唇发绀,四肢末梢冰冷,双侧瞳孔等大,对光反应迟钝。颈软,心肺及腹部查体(—)。双侧膝腱反射稍活跃,克氏征、布氏征及巴氏征(—)。实验室检查:血常规WBC22×109/L,N 0.9。问题:1.该病最可能的诊断及诊断依据。

2.主要应与哪些疾病相鉴别。

第四节霍乱

一、名词解释

1.干性霍乱

2.霍乱

二、填空题

1.霍乱的最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为。

2.霍乱的治疗原则为、、。3.霍乱的发病机制主要是由引起的分泌性腹泻。

三、选择题

(一)A1型题

1.霍乱最重要的传播途径为

A.食物 B.苍蝇 C.直接接触 D.水 E.血液传播

2.霍乱的主要致病因素是

A.内毒素 B.红疹毒素 C.血管渗透性因子 D.溶血素 E.霍乱肠毒素3.各型霍乱弧菌中,无致病性的是

A.不典型O

1

群霍乱弧菌 B.埃尔托生物型 C.古典生物型

D.非O

1群霍乱弧菌 E.O

139

血清型霍乱弧菌

4.霍乱患者发生脱水休克时,补液原则是

A.迅速补充糖盐水,纠正中毒,尿量增多后补钾

B.先补盐后补糖,先快后慢,纠酸见尿补钾

C.先补糖后补盐,先快后慢,纠酸补钾

D.迅速补充糖盐水,加用激素及血管收缩药以提高收缩压

E.口服足量液体

5.霍乱发病时首先出现的症状为

A.呕吐 B.腹痛 C.发热 D.肌肉痉挛 E.腹泻

6.治疗霍乱最重要的措施是

A.补充液体和电解质 B.使用抑制肠黏膜分泌药物 C.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D.抗菌治疗 E.使用血管活性药物

7.对可疑霍乱患者进行粪便培养,首先使用的培养基为

A.巧克力色血琼脂培养基 B.庆大霉素培养基 C.亚碲酸盐琼脂培养基D.胆汁培养基 E.PH8.4~8.6的1%碱性蛋白胨水

8.霍乱病人出现“米泔水样”便主要是由于

A.肠液中粘液过多,胆汁过少 B.大便含有大量红细胞

C.缺乏胃酸,消化不良 D.大便含大量黏膜组织 E.大便含有大量脓细胞(二)A2型题

9.患者,男,27岁,突然起病,表现为无痛性腹泻1日,大便20余次,开始为稀便,后转为水样便,无里急后重,伴有恶心,无呕吐,无发热,体格检查:体温36.8℃,轻度脱水貌,血压正常,外周血白细胞12.5×109/L,N 0.85,L 0. 15,患者首先考虑为

A.急性菌痢 B.急性阿米巴痢疾 C.食物中毒 D.霍乱 E.副伤寒丙10.某女,24岁,腹泻、呕吐3h,腹泻共10多次,开始大便含粪质,后转为黄色水样便,无发热、腹痛、里急后重。体格检查:T 36.2℃,BP 70/40mmHg,P 106次/分,R 22次/分,表情呆滞,呈中度脱水貌,心肺检查未见异常,腹软,无压痛反跳痛。本病例诊断首先考虑为

A.细菌性食物中毒 B.霍乱 C.急性细菌性痢疾 D.病毒性肠炎E.阿米巴痢疾

11.病人,男性,20岁,农民。患者昨日因进食海产品,今日出现频繁腹泻,水样便,继之呕吐,但无腹痛,无里急后重,无发热,口渴,腓肠肌疼痛,体格检查:体温36.5℃,脱水,呼吸平稳,心肺检查未见异常,腹软,无压痛、反跳痛,四肢微凉。外周血白细胞20.0×109/L,粪便镜检:WBC0~2/HP。为抢救该病人,首先采取的紧急措施是

A.抗生素 B.给升压药 C.给止泻药 D.给氢化可的松静滴 E.大量补液(三)A3型题

某患者,男,40岁。突起腹泻6小时,大便20余次,无粘液脓血,为水样便,无发热、呕吐、腹痛等。体格检查:BP 78/56mmHg,P 110次/分,R 24次/分,烦躁不安,神志模糊。皮肤干皱,眼窝凹陷。心肺检查(-),呈舟状腹,无压痛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血常规:血色素150g/L,白细胞12×109/L,N 0. 75,L 0.25。

12.患者最可能的诊断为

A.细菌性食物中毒 B.肠阿米巴病 C.急性胃肠炎 D.急性细菌性痢疾E.霍乱

13.下列哪项检查对本例的诊断最有帮助:

A.大便培养 B.血培养 C.血清学检查 D.大便常规 E.大便涂片染色(四)B型题

A.无痛性腹泻,排米泔水样便 B.腹痛、腹泻、排果酱样便

C.发热、腹痛、里急后重、排脓血粘液便 D.发热、腹痛、腹泻,排血水样便E.发热、腹痛、腹泻,排黄色水样便

14.急性细菌性痢疾

15.霍乱

16.阿米巴痢疾

A.大量盐丢失 B.钾盐大量丧失 C.大量失水 D.大量碳酸氢根丢失E.大量失钙

17.霍乱引起鼓肠、心律失常的原因为

18.引起代谢性酸中毒

19.引起腹直肌、腓肠肌痉挛的是

20.引起声音嘶哑的是

(五)X型题

21.霍乱采用抗菌药物治疗的目的在于

A.加快退热 B.改变肠毒素所致的病理过程 C.减少腹泻的量,缩短吐泻期D.缩短排菌时间 E.可以代替补液治疗

22.霍乱在流行病学上较有意义的传染源是

A.典型患者 B.带菌者 C.暴发型患者 D.轻型患者 E.重型患者23.霍乱常见的并发症为

A.急性肺水肿 B.急性心力衰竭 C.妊娠期患霍乱易导致流产

D.低血钾和代谢性酸中毒 E.急性肾功能衰竭

四、是非题

1.霍乱是烈性传染病,属于甲类传染病。

2.典型霍乱分为泻吐期、脱水期、反应期、恢复期。

3.隐性感染者、轻型患者、带菌者是霍乱的重要传染源。

4.霍乱的主要致病因素是霍乱肠毒素,是一种内毒素。

5.霍乱的主要治疗措施是抗菌和抑制肠黏膜分泌。

6.霍乱泻吐期最主要的表现是无痛性剧烈腹泻。

7.霍乱的典型大便呈米泔水样,是由于水样便中含大量的粘液和缺少胆汁所致。8.霍乱一般是先泻后吐。

9.霍乱恢复期发热与补液后血循环改善,残存的肠内毒素吸收有关。

10.水型传播是霍乱最重要的传播途径,发病率很高,常呈暴发流行。

五、简答题

1.简述霍乱的诊断和疑似诊断标准。

2.简述霍乱的病理生理特点。

六、病例分析

男性患者,30岁,因腹泻12小时、呕吐3次于2008年8月24日入院。病人在12小时前开始出现腹泻,大便10余次,为黄色水样便,无脓血便,曾呕吐3次,为胃内容物,呈喷射性,无恶心。无发热、腹痛及里急后重。发病后,病人在家曾自服氟哌酸3片,但效果不好。既往体健,无肝炎、结核等病史。发病前1日,病人曾进食过海鲜。体格检查:T 36.8℃,P 96次/分,R 20次/分,BP 84/60mmHg,神志清楚,皮肤弹性差,口唇干燥,眼窝凹陷,声音轻度嘶哑。心肺检查(—),腹部平软,无压痛、反跳痛,移动性浊音(—),肝脾肋下未触及,肠鸣音活跃。膝、跟腱反射存在,病理反射(—),脑膜刺激征(-)。实验室检查:WBC11×109/L,N 0.79,Hb 165g/L。粪便常规:WBC 0~3个/HP,RBC 0~

2/HP。问题:

1.该病人诊断为什么病?诊断依据是什么?

2.本病要确诊,还需做哪些检查项目?

第七节流行性脑膜炎

一、名词解释

1.带菌者

2.流脑

二、填空题

1.流脑的临床类型包括、、、四型。

2.暴发型流脑又包括、、三型。3.暴发型流脑的主要致病因素是。

4.预防流脑的最有效措施是。

三、选择题

(一)A1型题

1.我国流脑流行的主要菌群是

A.A群 B.B群C.C群D.D群E.E群

2.流脑流行期间最重要的传染源是

A.患者 B.幼猪C.带菌者D.禽类E.蚊虫

3.关于脑膜炎球菌的特点不正确的是

A.革兰染色阴性 B.体外易自溶C.能产生内毒素D.耐低温、干燥

E.对青霉素敏感

4.流脑的主要传播途径是

A.经食物或污染水源传播 B.呼吸道飞沫直接传播C.通过输血途径传播D.日常生活密切接触传播 E.蚊虫叮咬传播

5.流脑发病年龄高峰为

A.青少年 B.< 6个月婴儿C.老年人D.6月~2岁儿童E.7~14岁6.脑膜炎球菌的主要致病因素是

A.酶类 B.内毒素C.外毒素D.特殊定位E.侵袭力

7.流脑的主要临床特征是

A.急起高热、惊厥、意识障碍、呼吸衰竭、脑膜刺激征

B.急起高热、头痛、呕吐、昏迷、呼吸衰竭

C.急起高热、头痛、呕吐、昏迷、脑膜刺激征

D.缓慢起病,发热不明显、头痛剧烈,无休克

E.急起高热、头痛、呕吐、皮肤黏膜瘀点瘀斑、脑膜刺激征

8.流脑和流行性乙型脑炎临床上最重要的鉴别点是

A.脑脊液表现不同 B.发病季节不同C.抗菌治疗有效D.皮肤黏膜瘀点瘀斑E.休克较常见

9.确诊流脑的主要依据是

A.脑脊液呈化脓性B.当地有流脑流行C.皮肤黏膜瘀点瘀斑

D.血清特异性抗体阳性 E.血液、脑脊液涂片镜检或培养发现脑膜炎奈瑟菌(二)A2型题

患者男,4岁,主因发热、头痛、呕吐4日,烦躁不安1日于3月1日入院,体检:T 39.5℃,P 128次/分,烦躁,颈抵抗,上胸部可见数个出血点,克氏征(+)。外周血象:WBC 20×109/L, N 0.91。脑脊液:压力320mmH

O,细

2

胞数5100×106/L,N 0.95,蛋白质1.6g/L,糖0.4mmol/L,氯化物91mmol/L。10.本例最可能的诊断是

A.隐球菌脑膜炎 B.流行性乙型脑炎C.病毒性脑膜炎 D.流行性脑脊髓膜炎E.结核性脑膜炎

(三)A3型题

2岁儿童,既往体健,因发热3日,伴头痛、呕吐1日,神志不清2小时于4月2日入院,入院查体:T 39℃,P 130次/分,R 22次/分,躁动、谵妄,颈部有阻力,双肺、腹部无阳性体征,心率130次/分,律齐,左下肢及臀部可见散在的瘀斑及瘀点。血常规:WBC 21×109/L,N 0.98。

11.该患儿最可能的诊断是

A.化脓性脑膜炎 B.结核性脑膜炎 C.流行性乙型脑炎 D.流行性脑脊髓膜炎E.中毒性菌痢

12.首先要做的检查是

A.血培养 B.脑脊液检查 C.尿常规 D.大便常规 E.血生化检查13.治疗本病首选的抗生素是

A.红霉素 B.氯霉素C.青霉素 D.链霉素 E.利福平

(四)B型题

A.流行性乙型脑炎B.流行性脑脊髓膜炎C.中毒性痢疾D.结核性脑膜炎E.格林巴利综合征

14.脑脊液外观毛玻璃样,白细胞数升高50~1000×106/L,以淋巴细胞升高为主,蛋白升高,糖、氯化物降低。

15.脑脊液外观混浊,白细胞数明显升高>1000×106/L,以中性粒细胞升高为主,蛋白显著升高,糖及氯化物明显降低。

16.脑脊液外观无色透明,白细胞数升高50~500×106/L,以淋巴细胞升高为主,蛋白稍升高,糖及氯化物正常。

17.脑脊液外观无色透明,白细胞数8×106/,蛋白正常,糖及氯化物改变不明显。

(五)X型题

18.在我国引起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的脑膜炎奈瑟菌的菌群有

A.A群B.B群C.C群D.D群和E群E.W139群19.普通型流脑败血症期可以有的表现是

A.脑膜刺激征阴性 B.脑脊液正常 C.皮肤黏膜瘀斑瘀点 D.发热、乏力E.剧烈头痛、喷射状呕吐

20.普通型流脑脑膜脑炎期可以有的表现是

A.脑膜刺激征阴性 B.脑脊液呈化脓性表现 C.皮肤黏膜瘀斑瘀点

D.发热、嗜睡 E.剧烈头痛、喷射状呕吐

21.暴发型流脑休克型特征性的表现是

A.剧烈头痛、喷射状呕吐 B.脑脊液呈化脓性表现 C.脑膜刺激征阳性D.皮肤黏膜瘀斑瘀点 E.休克

22.暴发型流脑脑膜脑炎型特征性的表现是

A.剧烈头痛、喷射状呕吐、脑膜刺激征阳性 B.脑脊液呈化脓性表现

C.昏迷、脑疝 D.皮肤黏膜瘀斑瘀点 E.发热

四、是非题

1.脑膜炎球菌属于奈瑟菌属,革兰染色阳性,对青霉素很敏感。

2.暴发性流脑的发病机制主要是脑膜炎球菌内毒素引起的微循环障碍。

3.脑膜炎球菌能产生自溶酶,体外极易自溶,故采集标本后应保暖并及时送检。4.暴发型流脑休克型的主要症状是休克、循环衰竭,多无脑膜刺激征。

5.普通型流脑败血症期特征性表现是皮肤黏膜瘀斑瘀点。

6.流脑主要病变部位为脑实质。

7.流脑的脑脊液与乙脑显著不同。

8.人群感染脑膜炎球菌后,隐性感染最多。

四、简答题

1.简述流脑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2.简述流脑暴发型的治疗要点。

五、病例分析

男性儿童,5岁,4月1日来医院就诊,三日前出现发热,在家测体温37.8℃,伴有乏力、咽痛,一日前出现寒战、发热,今日患儿出现头痛,呕吐两次,且逐渐出现嗜睡、意识模糊,故来就诊。查体:T 39℃,R 21次/分,P 135次/分,神志恍惚,颈部抵抗,双瞳孔等大等园,对光反应迟钝,胸部皮肤可见散在出血点,双肺无阳性体征,心率135次/分,律齐,腹部柔软,肝脾未触及,腹壁反射消失,提睾反射减弱,克氏征阳性,巴氏征阴性。四肢末梢温。急查血常规结果:白细胞总数 20.3×109/L,N 0.90。问题:

1.最可能的诊断是什么?

2.应首先做何种检查?应注意什么?

3.确诊应做何种检查?

4.首选何种药物治疗?

第七节猩红热

一、名词解释

1.草莓舌

2.帕氏线

3.环口苍白圈

二、填空题

1.链球菌产生的与致病相关的因素包括、

、、。

2.链球菌感染所致变态反应常引起、、并发症。

3.猩红热病原体侵入机体产生、、

三种病变。

三、选择题

(一)A1型题

1.引起猩红热的病原体是

A.金黄色葡萄球菌 B.表皮葡萄球菌 C.A组α溶血性链

D.A组β溶血性链球菌 E.B组溶血性链球菌

2.猩红热的主要传播途径是

A.经消化道传播 B.经呼吸道传播 C.经产道感染 D.皮肤伤口

E.经血液传播

3.下列哪项是猩红热的特征性表现

A.发热、中毒症状、第2日出现皮疹 B.发热、咽峡炎、第2日出现红色皮疹C.发热、杨梅舌、第2日出现猩红色皮疹 D.发热、咽峡炎、口周苍白圈E.发热、口周苍白圈、第2日出现猩红色皮疹

4.猩红热潜伏期一般为

A.1~2日 B.2~4日 C.3~4日日.7~9日 E.7~14日5.确诊猩红热的检查是

A.咽拭子或脓液中分离出B组溶血性链球菌

B.咽拭子或脓液中分离出A组溶血性链球菌

C.咽拭子或脓液中分离出金黄色葡萄球菌

D.咽拭子或脓液中分离出表皮葡萄球菌

E.咽拭子或脓液中分离出奈瑟菌属

6.猩红热病原治疗首选

A.红霉素 B.头孢菌素 C.青霉素 D.四环素 E.氯霉素

7.关于猩红热的皮疹错误的是

A.发热后第2日出疹 B.皮肤弥漫性充血基础上密集均匀针尖大小猩红色丘疹C.于耳后、颈及上胸开始出疹 D.皮疹于48小时达高峰E.退疹后有色素沉着8.有关猩红热临床表现的描述不恰当的是

A.发热多为持续性 B.皮疹间有正常皮肤 C.咽峡炎明显

D.可出现帕氏线和环口苍白圈 E.可见“草莓舌”或“杨梅舌”

9.猩红热皮疹的出疹时间一般是在发热后

A.24小时内 B.1天 C.1~2天 D.3天 E.4天10.猩红热发热、皮疹与链球菌分泌的哪种物质有关

A.溶血毒素 B.红疹毒素 C.链激酶 D.链道酶 E.透明质酸酶(二)A2型题

11.2岁患儿,发热、咽痛2天后出现全身弥漫性充血疹,毛囊周围有红色小丘,面部潮红,口周苍白该病人首先考虑

A.麻疹 B.风疹 C.幼儿急疹 D.水痘 E.猩红热

(二)A3型题

某10岁儿童,因发热3日伴出疹2日于12月1日入院。入院查体:T 39℃,P 120次/分,R 20次/分,神志清,发热面容,全身皮肤潮红,并可见与毛囊分布一致的红色丘疹,舌苔白厚,舌乳头突出,呈草莓样,咽部充血,扁桃体肿大,并可见脓性分泌物。双肺、心脏、腹部均无阳性体征。血常规:15×109/L,N 0.95。12.本病例最可能的诊断是

A.风疹 B.麻疹 C.川崎病 D.猩红热 E.药物过敏13.确诊本病的检查是

A.血培养 B.大便培养 C.咽拭培养 D.脑脊液培养 E.尿培养14.治疗本病首选的抗生素是

A.红霉素 B.氯霉素 C.青霉素 D.阿奇霉素 E.链霉素(三)B型题

A.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B.麻疹 C.幼儿急疹 D.水痘 E.猩红热

15.全身症状轻微,热退疹出

16.红色斑丘疹,疹间皮肤正常

17.红斑疹、丘疹、疱疹及结痂

18.皮肤弥漫性充血基础上针尖大小猩红色丘疹

19.瘀斑、瘀点

(四)X型题

20.猩红热常见的并发症有

A.脑炎 B.肺炎 C.关节炎 D.肾炎 E.心肌炎

21.猩红热的临床表现有

A.退疹后片状脱皮 B.退疹后留下色素沉着 C.疹间皮肤正常 D.咽峡炎E.皮肤弥漫性充血潮红

22.猩红热化脓性并发症有

A.中耳炎 B.中毒性肝炎 C.心肌炎 D.乳突炎 E .鼻窦炎四、是非题

1.猩红热的变态反应性并发症以急性肾炎和风湿热多见,多发生于病程的2~3周。

2.猩红热的皮疹间无正常皮肤,压之褪色,严重病例可有出血性皮疹。

3.猩红热皮疹消退后有明显的脱屑。

4.A组链球菌有致病力的菌体成分主要有荚膜、细胞壁的脂壁酸及M抗原。四、简答题

1.简述猩红热的基本病理变化

2.简述猩红热与麻疹的鉴别诊断

五、病例分析

8岁男性儿童,3月份发病,24小时前开始发热,测体温38℃,伴有咽痛,乏力,食欲不振,在家口服退热药治疗,今日上午病情加重,体温升高到39.5℃,咽痛加剧,面部及躯干部皮肤充血潮红,其父母认为是过敏反应,今日下午6

时急来就诊。查体见草莓样舌,咽部明显充血,扁桃体肿大,并可见其上有脓性分泌物,患者全身皮肤弥漫性潮红的基础上,广泛散布着密集而均匀的与毛囊一致的针尖大小的充血性猩红色皮疹,右肘部皮肤可见“帕氏线”,患儿口周皮肤

相对发白,双肺、心脏及腹部均未见异常。问题:1.该患儿最可能的诊断是什么?

2.应首先做何种检查?

3.如何确诊?

4.需同那些疾病进行鉴别?

几种感染性皮肤病到诊治要点

一、足癣 1 定义 足癣( tinea pedis) 是指由皮肤癣菌(Dermatophytes) 引起的足部真菌感染, 主要累及趾间、足跖及侧缘。 2 病原菌 足癣的致病菌是皮肤癣菌(Dermatophytes) , 包括小孢子菌属(Microsporum)、毛癣菌属(Trichophyton)和表皮癣菌属(Epidermophyton)。其中80%以上为红色毛癣菌, 其次是须癣毛癣菌、絮状表皮癣菌等。 3 临床表现 足癣最常见的临床症状是瘙痒( 96.9%) 、脱屑(72.8%)和水疱(55.7%)[10], 根据皮损形态分为水疱型、趾间糜烂型和鳞屑角化型; 根据感染部位分为趾间型、足跖型和混合型, 其中以趾间型最为常见[11]。①水疱型: 在趾间及足底可见针头至粟粒大深在性水疱, 疱壁较厚, 散在或密集分布, 可呈蜂窝状融合, 也可见大疱。疱液自然吸收干燥后形成鳞屑。发病初期常有明显的瘙痒或刺痛感, 此型易继发细菌感染和引起癣菌疹。致病菌多为须 癣毛癣菌。②趾间糜烂型: 第4、5 趾间最常见。皮损最初表现为浸渍, 常因瘙痒揉擦致表皮破损、糜烂, 可伴渗出, 常发出难闻的异味, 易继发细菌感染, 引起丹毒或蜂窝织炎。致病菌常为红色毛癣菌、须癣毛癣菌及絮状表皮癣。③鳞屑角化型: 此型常见, 好侵犯足底、足侧缘及足跟。皮损表现为皮肤增厚、脱屑、粗糙, 冬季易发生皲裂。许多鳞屑角化型足癣并发手癣, 常单手受累, 呈现特殊的“两足一手型”。致病菌主要为红色毛癣菌。 足癣对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质量有显著的影响, 调查显示足癣对患者的工作、社交及日常生活有明显的影响; 超过半数的患者因为瘙痒而影响睡眠; 继发细菌感染的患者高达40% 4 诊断和鉴别诊断 根据典型的临床表现和真菌学检查阳性即可诊断足癣。由于真菌学检查结果受多种因素影响, 因此, 即使检查结果阴性也不能完全除外真菌感染, 应结合临床综合判断。 足癣需与下列疾病相鉴别: 如汗疱疹、掌跖脓疱病、湿疹、接触性皮炎、剥脱性角质松解症、掌跖角化病、连续性肢端皮炎等, 还应与其他微生物感染引起的疾病(如念珠菌病、脓疱性细菌疹和二期梅毒等)相鉴别。 5 治疗 足癣的治疗目的是清除致病菌, 快速消除症状, 防止复发。治疗方法主要有3 种, 即局部治疗、系统治疗和二者联合治疗。应根据致病菌种类、临床分型和患者的基本情况等因素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 二、丹毒 1 定义 丹毒(erysipelas)是一种累及真皮浅层淋巴管的感染,主要致病菌为A组β溶血性链球菌。诱发因素为手术伤口或鼻孔、外耳道、耳垂下方、肛门、阴茎和趾间的裂隙。皮肤的任何炎症,尤其是有皲裂或溃疡的炎症为致病菌提供了侵入的途径。轻度擦伤或搔抓、头部以外损伤、不清洁的脐带结扎、预防接种和慢性小腿溃疡均可能导致此病。致病菌可潜伏于淋巴管内,引起复发。 2 病原菌

几种猪常见疾病防治

几种猪常见疾病防治 文章作者:绿叶公司点击次数:1078 录入时间:2008-9-22 18:30:10 来源:中国畜牧兽 医报 关键字:猪病 猪瘟 猪瘟又名烂肠瘟,是猪的一种高度传染性病毒病。猪瘟可分急性、亚急性、慢性3种。本病一年四季都可发生,不分猪种、年龄、性别都可感染本病。本病大多由消化道感染,也可通过呼吸道感染。 症状本病的一般症状患病猪表现为发烧,体温达40.5~41℃,精神萎顿,被毛粗乱,畏寒打抖,食欲减退,喜喝脏水,常钻垫草。皮肤有红色出血点.揩压时不褪色。患病猪先便秘,后下痢,恶臭,带有粘液和脓血;有脓性眼屎;有的猪出现神经症状。 防治猪瘟目前尚无特效药物。发病初期可对患病猪注射抗猪瘟血清。预防此病最重要的措施是注射猪瘟冻卡苗。 猪丹毒 猪丹毒是猪的一种急性传染病,通常呈高度发热的败血症,夏秋两季发生较多,一般分急性、亚急性和慢性3种。急性死亡率高。本病多由消化道感染。 症状本病一般潜伏期为3~5天,4~9月龄的猪发病多。发病突然,患病猪体温急剧升高至42℃以上,精神沉郁,呕吐,怕冷,不食,先便秘后腹泻。发病不久在

耳后、颈部、四肢内侧皮肤上出现各种形状的红斑,逐渐变为暗红色,指压时褪色,放开手指后即复原。 防治每年春、秋季注射"三联苗",或猪丹毒氢氧化铝甲醛菌苗。未注射的猪可随时补注射进行预防。发生猪丹毒后,立即报告当地兽医站,并隔离病猪。治疗猪丹毒以青霉素疗效为最好,1~2万单位/千克体重,肌肉注射,每天2次,直至猪体温恢复正常后1~3天;或用链霉素10~15毫克/千克体重,20%磺胺嘧啶钠液0.1~0.2 克/千克体重,用法同青霉素。 猪肺疫 猪肺疫又称锁喉风,是由巴氏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多发于夏、秋季节,中、小猪容易感染,一般呈散发或地方性流行。本病多经呼吸道感染。 症状患病猪体温在41℃以上,不吃食,被毛粗乱,呼吸困难,张嘴喘气,呈犬坐姿势。皮肤出现暗红色斑块,手指按压时不能完全褪色。眼结膜紫绀(呈紫蓝色)。急性猪肺病若治疗不及时,往往窒息(闭气)而死亡。 防治每年春、秋季注射"三联苗。或猪肺疫氢氧化铝甲醛菌苗。未注射的猪可随时补注射进行预防。治疗猪肺疫可肌肉注射青霉素20~100万单位,链霉素50~100万单位,每日2次或20%磺胺嘧啶钠液O.1~0.2克/千克体重或内服土霉素或四环素,每次0.5克。

几种家庭常见细菌性食物中毒的临床表现及预防措施

几种家庭常见细菌性食物中毒的临床表现及预防措施 1. 沙门氏菌属食物中毒 沙门氏菌食物中毒,主要发生的夏秋季节外,全年都可发生引起中毒的食物主要为肉类、禽类、蛋类和奶类,豆制品和糕点有时也发生。沙门氏菌属食物中毒的临床表现有5种类型。 1)胃肠炎型:前驱症状有头痛、头晕、恶心、腹痛、寒战。以后出现呕吐、腹泻、发热。大便为黄色或黄绿色、带粘液和血。因呕吐、腹泻大量失水,一般急救处理是补充水份和电解质。对重症、发热和有并发症患者,可用抗菌素治疗。一般3~5天可恢复,病死率在1%左右。主要是儿童和老人或体弱者治疗不及时所致。 2)类霍乱型:起病急、高热、呕吐、腹泻次数较多,且有严重失水现象。 3)类伤寒型:胃肠炎症状较轻。但有高热并出现玫瑰疹。 4)类感冒型:头晕、头痛、发热、全身酸痛、关节痛、咽峡炎、腹痛、腹泻等。5)败血症型:寒战、高热持续1~2周,并发各种炎症、肺炎、脑膜炎、心内膜炎、肾盂肾炎。败血症型主要由霍乱沙门氏菌引起。 2. 副溶血弧菌临床表现 潜伏期自1小时至4天不等,多数为10小时左右。起病急骤,常有腹痛、腹泻、呕吐、失水、畏寒及发热。腹痛多呈陈发性绞痛,常位于上腹部、脐周或回盲部。腹泻每日3-20余次不等,大便性状多样,多数为黄水样或黄糊便。约2%-16%呈典型的血水或洗肉水样便,部分病人的粪便可为脓血样或粘液血样,但很少有里急后重。由于吐泻,患者常有失水现象,重度失水者可伴声哑和肌痉挛,个别病人血压下降、面色苍白或发绀以至意识不清。发热一般不如菌痢严重,但失水则较菌痢多见。近年来国内报道的副溶血弧菌食物中毒,临床表现不一,可呈典型、胃肠炎型、菌痢型、中毒性休克型或少见的慢性肠炎型。 本病病程自1-6日不等,可自限,一般恢复较快。本病的诊断,在副溶血弧菌食物中毒的流行季节,根据进食可疑食物(腌渍品、海产品)、集体发病、潜伏期短而起病急骤、发热和腹痛均较其他肠道传染病为严重、腹泻物呈血水样、失水多见等特点,临床诊断即可成立,对可疑食物进行培养,有时可分离出和粪便中相同的副溶血弧菌。本病应与葡萄球菌性食物中毒、产肠毒素性大肠杆菌类、沙门氏菌食物中毒、急性菌痢和霍乱等鉴别。 3. 葡萄球菌性食物中毒 是葡萄球菌肠毒素所引起的疾病,其特征为潜伏期短,病例暴发集中,来势凶猛,呕吐剧烈,伴失水及虚脱,但恢复迅速,预后良好。发病以夏秋两季为多,各年龄组均可患病,痊愈后不产生明显的免疫力,本病无传染性。 被本菌污染的食品主要为淀粉类(如剩饭、米面、粥等)、牛乳及乳制品,以及鱼、肉、蛋类等。被污染的食物在室温20℃-22℃放置5小时以上时,病菌大量繁殖,并产生肠毒素。 本病起病急骤,病例暴发非常集中,一般于进食2-5小时发病,很少超过6小时,病人有不同程度的急性胃肠炎症状,恶心、呕吐最为突出而且普遍,腹痛、腹泻次之。呕吐物可呈胆汁性,或含血及粘液。腹痛主要位于中上腹,剧烈吐泻每导致虚脱、肌肉痉挛及严重失水等。体温大多正常或略高。部分病例尚有发热、头晕、出汗、四肢麻木等症状,别病例可出现酸中毒与休克。一般在数小时至1-2日内迅速恢复。 本病的诊断,主要根据进食可疑食物、集体发病、症状严重而短促等而作出初步诊断;食物中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每克食物含菌可达数亿),诊断即可成立。需要注意的是,由于金黄色葡萄球菌普遍存在于自然界中,正常人粪便中也可分离出此菌,因此,单从病人粪便与食物中分离出此菌不一定有诊断意义;另一方面,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有相当的耐高温性,即使食物于食前100℃水中煮30分钟仍未被破坏,细菌虽已死亡,仍有可能中毒,此时标本培养虽为阴性,而未能排除金黄色葡萄球菌性食物中毒的可能性。因此,本病的诊

(推荐)猪常见病和常用药分类

猪常见病和常用药分类 一、抗病毒药。猪病毒病有很多种类,如猪瘟,猪细小病毒病,蓝耳病,伪狂犬,高热病,口蹄疫等。大多病毒病都没有有效的治疗药物。猪病毒病的防治主要依靠一些清热解毒,凉血,提高抵抗力的中药提取物和中草药。如黄芪多糖,双黄连,板青合剂等中药提取物饮水或者拌料。中草药可以使用荆防败毒散,扶正解毒散,黄连解毒散,四味穿心莲散,清瘟败毒散等散剂拌料。在防治病毒病的同时需要使用一些光谱的抗菌药来防治继发细菌感染造成死亡,如阿莫西林,强效磺胺,复方磺胺。 二、呼吸道疾病药物。猪的呼吸道疾病以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和猪支原体感染为主。用药方案:1、赛氟(咳喘素)配合止咳散拌料或者饮水。2、替米考星预混剂配合止咳散拌料或者饮水。个别严重猪注射氟清。 三、抗菌药。1、育肥猪和种公猪在饲养过程中会经常使用一些广谱的抗菌药来预防细菌感染。用药方案:阿莫西林或者强效磺胺或者复方磺胺。也可以使用对革兰氏阳性菌作用强的林可霉素可溶性粉或者交替使用。2、细菌或者其他原因引起的肠道感染,常发生于仔猪和育肥猪。种猪由于饲养条件好发生率低。育肥猪可以使用氟苯尼考粉或者痢清散(白头翁散)拌料。仔猪可以使用止痢散或者利康(痢停、猪泻康)。未断奶仔猪也可以通过给哺乳母猪用药来治疗仔猪黄白痢如仔痢宁散和母仔安散。个别拉稀严重的注射肠立康同时补充补液盐。 四、附红细胞体病常用药。附红细胞体病是猪由于附红细胞体感染血液红细胞造成的贫血,黄疸,消瘦等症状为主的疾病。用药方案:附红清拌料防治。五、猪弓形体和链球菌病常用药。用药方案:强效磺胺或者复方磺胺。

六、母猪保健方案。母猪在怀孕前期用尽量减少药物使用,特别是抗菌药和抗生素类。母猪保健应该在预产期前30日左右进行一次驱虫,用药方案:芬苯达唑粉或者阿维菌素粉,在开产前15日使用3天黄芪多糖,开产前后7天连续使用林可霉素可溶性粉配合黄芪多糖。使用目的:提高仔猪成活率,减少仔猪黄白红痢,减少母猪产后疾病,对母猪快速回复体质有很大作用。 七、驱虫药。种公猪在每年进行2次到4次驱虫,育肥猪在开始育肥前驱虫一次,种母猪在产前30日进行一次驱虫。用药方案:芬苯达唑粉或者阿维菌素粉八、促消化,促生长药。种公猪,种母猪和育肥猪都可以每月使用一次健胃散促进消化和吸收,减少由于消化不良引起的各类疾病。也可以长期添加大蒜素和育肥猪专用维生素对消化和生长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九、防霉剂。对于饲料或者玉米发霉严重的现象,可以在饲料中加入脱霉剂,减少霉菌毒素的感染。建议种猪不要使用发霉的玉米和饲料。 (注:专业文档是经验性极强的领域,无法思考和涵盖全面,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皮肤病及性传播疾病(A1型题1)

1.下列关于寻常型银屑病的病理,哪个不正确B.颗粒层增厚 3.被认为是促发或加重银屑病的主要因素C.感染2.变态反应性接触陛皮炎的说法哪项不正确C.刺激物多具有抗原性 6.股癣发生的部位不包括E.大腿A.急性皮炎伴大量渗液--冷湿敷 B.急性或亚急性皮炎无渗液--粉剂 31.糊剂是C.粉剂加在凡士林D.慢性局限性浸润肥厚性皮肤病--硬膏 E.瘙痒病--酊剂或醑剂 11.湿疹的水疱位于A.表皮内5.原发刺激性接触性皮炎的特点哪项不正确D.与年龄无关 7.乳房湿疹的特点是B.皮损呈棕红色 8.患者前几天曾患化脓性扁桃体炎,随后于头皮及四肢出现银白色鳞屑的斑丘疹,轻轻搔刮可出现成层鳞屑,刮去鳞屑后见半透明薄膜,首先考虑B.寻常型银屑病 9.下列哪项不是寻常型银屑病的特征现象D.甲胬肉 10.下列有关湿疹的治疗叙述错误的是C.慢性湿疹迁延不愈者,需口服糖皮质激素 33急性湿疹的好发部位耳后12.病人35岁,头皮及四肢伸侧有覆有银白色鳞屑的丘疹,手、腕、足等小关节红肿疼痛,呈梭性肿胀,X线显示受累关节边缘被侵蚀,患者血沉增快,类风湿因子阴性,考虑为C.关节病型银屑病 15.银屑病发病与A.遗传有关13.慢性湿疹发生的部位最确切的是E.任何部位下列哪个不是银屑病的分型E.全身型银屑病 16.以下哪种剂型适合软化痂D.油膏 17.关于水痘哪项不正确C.常单侧发生水疱 18.银屑病按病程分期正确的是A.进行期、稳定期、消退期 21.慢性荨麻疹治疗应D.以抗组胺药物为主19.具有形态单一、大疱及坏死、炎症较重表现的是A.接触性皮炎 24.哪项不是诊断急性湿疹的依据E.斑贴试验20.银屑病与二期梅毒的鉴别最有意义的是D.梅毒血清反应阳性 25.婴儿湿疹的皮损特点A.丘疱疹、糜烂22.药疹与下列哪项关系正确A.皮疹与药理作用无关,与服药量无一定相关性 27.酊剂是A.不挥发的药物溶于酒精23.对固定性药疹下列哪一项是不正确的A.是特定药物引起的药疹 28.常见的HNA病毒是D.风疹病毒 29.下列哪种情况可用挤压器将痤疮皮损内容物挤出C.黑头粉刺 34.不易引起瘢痕的为哪型痤疮C.寻常性痤疮30.先天梅毒下列哪项是错误的D.先天梅毒也可经父亲传染 32.湿疹的一般治疗错误的是D.反复用肥皂洗35.常见的皮肤病的DNA病毒是C.传染性软疣病毒 6.下列梅毒螺旋体检查方法中哪些是正确的A.暗视野法37.感染梅毒后第一期皮肤病变出现的时间是C.3周 41.治疗重症药疹及早的首选药物是C.内用糖皮质激素38.下列有关带状疱疹的病因及发病叙述错误的是C.病毒经破损的皮肤粘膜侵入体内 39可累及关节的病变银屑病40.患者,女性,58岁,近两年发现颈部出现多发细长状突起疣体,如米粒大小,数目渐多,与皮肤颜色一致,最可能的诊断是C.丝状疣 44荨麻疹的发病机制主要有免疫性和非免疫性两类下列哪项荨麻疹属非免疫性延迟性压力性荨麻疹42.传染性软疣的软疣小体包含A.病毒及其代谢产物 45.不能用免疫抑制剂治疗的银屑病类型是D.泛发型 不同浓度,药物的作用亦不同,应先用低浓度,以后根据需要逐步提高一旦发现过敏或有刺激,应立即停用,改用其他药物C.患者的年龄、性别、皮损部位和季节等在选药时也应注意D.一种药物用久后,可更换另一种相同或不同性质的药物46.不属于特殊类型荨麻疹的是A.丘疹型荨麻疹 47.银屑病中最重的一型是B.泛发型脓疱型 48.关于水痘和带状疱疹治疗的说法哪项正确A.由同一病毒致病 49.可防止银屑病复发的药物是E.目前尚无51.女性患者,40岁,于指背和掌面出现境界不清的皮损,角化明显,有浸润增厚,伴有皲裂,指甲变厚,冬重夏轻,考虑为B.慢性湿疹 50.关于传染性软疣的说法不正确的是C.互样融合 52.亚急性湿疹的表现哪项不正确A.红肿减轻B.以鳞屑、结痂为主C.可阵发性加重D.渗出增多E.皮损范围缩小53.接触性皮炎的组织病理叙述错误的是E.表皮突消失 54.银屑病皮损好发于A.四肢伸侧 55.急性湿疹的特点是C.以丘疱疹为主 56.最常见的银屑病类型E.寻常型 57.银屑病转为泛发性脓疱型银屑病的最常见诱因是A.应用皮脂类固醇或免疫抑制剂过程中突然停药 58.引起湿疹的主要因素有B.过敏体质 59.从发病机制看接触性皮炎是C.迟发型变态反应60.对慢性肥厚性皮损首选外用药为D.软膏或硬膏 61.强效外用糖皮质激素,不宜长期外用C.阴股部62.手癣、足癣的病原菌为E.真菌 64.治疗痤疮下列抗生素首选哪一种D.四环素 63.银屑病(俗称牛皮癣)尽管患病率不低,目前认为是一种D.原因不明,尚无特效治疗药物的皮肤病 65.艾滋病的癌瘤主要为A.卡波西肉瘤 66.艾滋病可经过下列哪种途径传播D.共用注射器67.女,24岁,右足底行走时轻度疼痛,右足跖前部可见数个黄豆大小淡黄色角质栓,除去表面角质层可见有白色软刺状疣体,表面可见小黑点,最可能的诊断是C.跖疣 71.带状疱疹水疱的特征为A.阵发性疼痛 69.女,22岁,面部皮疹2个月余,无自觉症状,皮疹为米粒大到绿豆大扁平隆起的丘疹,表面光滑!质硬,浅褐色,圆形、椭圆形或多角形,有的呈串珠状排列,可能的诊断为。B.扁平疣 70.带状疱疹的自觉症状为C.疼痛72.带状疱疹治疗的首选药物为C.阿昔洛韦(无环鸟苷) 73.胆碱能荨麻疹最可能发生的部位B.躯干上部、上肢74.导致带状疱疹的病毒名称做C.水痘一带状疱疹病毒 75.典型的神经性皮炎皮疹为C.片状苔藓样变76.酊剂为A.不挥发的药物溶于酒精 77.对痤疮瘢痕治疗无效的为D.口服抗生素药物 79.对于痤疮的日常护理哪项不正确C.挤捏 80.对于痤疮以下哪种说法不对A.只有青年人才发病

皮肤病分类

皮肤病分类

————————————————————————————————作者:————————————————————————————————日期:

皮肤病分类 一、皮肤病的种类 皮肤病常见分类和症状: 1.真菌病:常见的有手脚癣、体股癣及甲癣(灰指甲);

2.细菌性皮肤病:常见的有丹毒及麻风; 3.病毒性皮肤病:常见的有水痘、扁平疣及疱疹; 4.节肢动物引起的皮肤病:如疥疮; 5.性传播疾病:如梅毒、淋病及尖锐湿疣; 6.过敏性皮肤病:常见的有接触性皮炎、湿疹、荨麻疹及多型红斑;药物反应,如磺胺类、青霉素等过敏引起的皮肤病; 7.物理性皮肤病:常见的有晒斑、多型性日光疹及鸡眼; 8.神经功能障碍性皮肤病:常见的有瘙痒症、神经性皮炎及寄生虫引起的皮肤病; 9.红斑丘疹鳞屑性皮肤病:常见的有银屑病、牛皮癣、单纯糠疹及玫瑰糠疹;10.结缔组织疾病:常见的有红斑狼疮、硬皮病及皮肌炎; 11.疹性皮肤病:常见的有天疱疹、类天疱疹及掌跖脓疱病; 12.色素障碍性皮肤病:常见的有黄褐斑、白癜风、文身; 13.皮脂、汗腺皮肤病:常见的有痤疮、酒渣鼻及臭汗症。 夏天炎热而潮湿,以足癣为代表的各类皮肤病很容易发作,但夏季也恰恰是治疗皮肤病的大好时机。夏天的温度和湿度很适合细菌生长,因此正是各类皮肤病致病菌大量繁殖的季节。在这个季节选择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法对付皮肤病,可以缩短三分之一的治疗时间,将治疗对患者的影响减到最小、费用降到最低。 据介绍,夏季最多见的皮肤病包括足癣、甲癣等足部真菌病和荨麻疹、皮炎湿疹等过敏性皮肤病。许多患者认为足癣等皮肤病迁延难愈,因此放弃了治疗。对此,如果不及时接受治疗,足癣等真菌性疾病有可

猪常见疾病防治

猪常见疾病防治 实用养猪技术,请见哈尔滨华达饲料制造有限公司官网https://www.sodocs.net/doc/926089944.html, 猪只发病不可避免,发病并不可怕,最怕的是不知道发病的原因。加强饲养管理,减少应激,提高猪只免疫力,关注生物安全,刻不容缓。坚持“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方针,牢记原则:传染性强者不治;无法治疗者不治;费事费工者不治;愈后无价者不治;费用昂贵者不治。 (一)仔猪红痢 红痢,即魏氏梭菌性肠炎,又称仔猪传染性坏死性肠炎。广泛存在于猪群。二类传染病,由C型产气荚膜梭菌引起的1~3日龄仔猪高度致死性的毒血症,也见5~7日龄仔猪发病。仔猪腹泻,粪便有气泡,后驱沾满血样稀粪,销售,脱水,最后死亡。该病有最急性型、急性型、亚急性型和慢性型之分。病畜及其代谢产物、垫料是主要传染源。目前本病治疗效果较差。 剖检:小肠严重出血,肠壁增厚,肠系膜淋巴结鲜红色,肠腔充满含血的液体,以坏死性炎症为主,脾边缘有小点出血,肾灰白色有出血点,腹水增多。 防治:1注射疫苗;2加强消毒,母猪进产房前洗刷乳房等;3新生乳猪注射或口服抗生素(青霉素+链霉素);4血清治疗。 (二)仔猪黄痢、白痢 仔猪黄痢、白痢由大肠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肠道疾病。当肠管内细菌平衡失调时,大肠杆菌增多而引起大肠杆菌病流行。血清型很多。以幼龄猪最易感。最后患猪因机体脱水、酸中毒而致死亡。世界各地均有发生,以早春、严冬、盛夏发病较多。尤其以气候骤变是发病率显著上升。黄痢于产后一星期左右发生,粪便黄色,死亡率几乎100%。白痢于产后2~3星期发生,粪便白色,死亡率较低。它们均有粪便沾附肛门、消瘦、脱水、死亡的共征。 剖检:肠道鼓起,肠壁薄,肠系膜淋巴结肿胀、出血,肝肾有凝固性坏死灶。 防治:1注射疫苗(K88、K99、987P、F41、LT—B);2母猪产后注射抗生素、鱼腥草液、冲洗子宫;3一般抗生素、磺胺类、呋喃类药物和中草药均有疗效;4给患畜补液(口服、静注);5用鸡蛋清(含异原蛋白)向患猪腹腔注射或口服,每头每次3~6ml,每日两次,效果良好;6加强饲养管理及卫生、保温工作。 (三)水肿病 水肿病是由溶血性大肠杆菌分泌的VT毒素引起的一种急性疾病。另外缺硒(饲料、环境)、饲养密度高也能引起该病的发生。多发于5~15周龄健壮的仔猪,每窝仅发1~2头,突发又突然停止,死亡率高,有特殊的规律性。体温不高,个别40.5℃,共济失调,眼睑和头颈部出现水肿,触之惊叫,身毛稀处有红紫斑,麻痹,呼吸困难,口鼻流沫,抽搐死亡。注意与脑炎型链球菌区分。发病日龄的区别:脑炎型链球菌病各年龄猪均有发生,规模化猪场多见20日龄左右发生;水肿病仅断奶前后到断奶后3~4周发生。体温区别:链球菌病的体温升高到41~42℃,而水肿病自始至终体温正常。神经症状的区别:链球菌病病死猪死前四肢划动,而水肿病死前全身麻痹。

常见病毒性皮肤病

常见病毒性皮肤病——水痘 全网发布:2011-06-23 21:29 发表者:胡刚(访问人次:5602) 【概述】 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疾病,易在群体生活的小儿中流行,尤其是年龄为2~12岁的患者,主要通过飞沫传染,传染性很强。皮疹多分批出现。一般有自限性,患病后获得持久免疫。病毒可长期潜伏在机体成为以后带状疱疹的发病原因。 【临床表现】 潜伏期1~2周,起病较急,一般在4~48小时内,前驱症状有发热、头痛、咽痛、四肢酸痛等,儿童较成人轻。皮疹先发于躯干,后在头皮、面部、四肢相继出现红色小丘疹,呈向心性分布,24小时后发展为粟粒到绿豆大小周围绕以红晕、发亮的薄壁水疱,疱液清亮,常伴瘙痒,数日后干燥结痂,经1~2周脱落。皮疹多分批出现,病程中常见各期皮疹同时存在。口腔黏膜特别是在上腭常出现水疱,极易破裂呈淡红色糜烂面,周围红晕具特征 性。临床上常见的异型和并发症有以下几种: (1) 成人水痘较重,皮疹分布广泛,常伴高热、寒战等病毒血症以及恶心、呕吐、食 欲不振等消化道症状。 (2) 新生儿水痘少见,多由其母亲传染而来。如发生宫内感染可致畸形;如在产后感 染,严重时可致死亡。 (3) 大疱性水痘通常仅见于婴幼儿,表现为较大水疱,直径为1~5 cm,多由单个小 水疱发展而来。 (4) 水痘继发感染因痒而搔抓皮疹致细菌感染,轻者仅累及局部皮肤,重者可通过血 行播散致全身。 (5) 水痘性肺炎主要发生于免疫功能低下者。一般于感染水痘几天后出现咳嗽,或伴高热、寒战、呼吸急促,胸痛、咯血、发绀、肺水肿等。X线检查在双肺有密集结节性阴影。 (6) 脑炎少见,儿童发病多。发疹1周后出现头痛、呕吐、有时昏迷等脑受累症状,以小 脑多见,80%病例可完全康复。 【实验室检查】 发病1~2周后血清中可查见中和抗体及补体结合抗体,先升高,持续数周后降低,有 助于诊断。 【诊断】 发疹前有发热等前驱症状,结合典型的临床症状不难诊断。 【治疗】 主要原则是隔离患者,对症处理,抗病毒和预防继发感染。给予清淡易消化饮食,卧床休息;高热者可给物理或药物降温,并应用抗生素以防细菌感染;皮肤瘙痒显著者口服抗组

中西医结合执业助理医师-皮肤及性传播疾病(精选试题)

中西医结合执业助理医师-皮肤及性传播疾病 1、同形反应可见于银屑病哪一期。() A.静止期 B.消退期 C.进行期 D.红斑期 E.丘疹期 2、下列治疗癣不宜用的药物是()。 A.伊曲康哩 B.灰黄霉素 C.强的松 D.酮康哩 E.两性霉素B 3、梅毒传入我国的年代是()。 A.16世纪初叶 B.17世纪初叶 C.18世纪初叶 D.19世纪初叶 E.20世纪初叶

4、关于癣的治疗哪项可以不用()。 A.灰黄霉素 B.剪发、拔甲、拔发、洗头 C.肌肉注射抗生素 D.10%水杨酸软膏 E.5%硫黄软膏 5、牛皮癣相当于西医学的()。 A.银屑病 B.红色毛糠疹 C.神经性皮炎 D.尊麻疹 E.扁平苔藓 6、最易继发感染的手足癣为下列哪一型()。 A.水疙型 B.糜烂型 C.脱屑型 D.红斑型 E.皲裂型

7、牛皮癣(中医)的典型皮疹为()。 A.皮疹色鲜红 B.扁平多角形丘疹,融合成片呈苔藓样 C.严重时滋水淋漓 D.皮疹为红色丘疹、丘疱疹、脓疱 E.皮损经搔抓脱屑后基底可见点状出血 8、以下除哪项以外,均为牛皮癣的临床表现()。 A.与季节有关,常夏轻冬重 B.皮疹为圆形和多角形扁平丘疹融合成苔藓样变 C.慢性病程,易反复发作 D.大多数见于颈项部、额部等易受摩擦部位 E.自觉阵发性奇痒 9、牛皮癣的病因病机多为()。 A.风邪袭表,气血失和 B.脾经湿热,外受风邪 C.心经热盛,生风作痒 D.风湿热之邪阻滞肌肤,久滞血虚生风化燥 E.以上均不是 10、以下哪个病名不属于癣病范畴()。

A.白秃疮 B.圆癣 C.鹅掌风 D.脚气病 E.阴癣 11、以下关于体股癣的主要临床表现特点哪项不正确。() A.钱币状红斑 B.丘疹、水疱 C.鳞屑、瘙痒 D.溃疡、疤痕 E.夏重冬轻 12、关于乳癖疼痛特点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多以胀痛为主 B.多在经前加重 C.可随情绪变化 D.多为隐隐作痛 E.可涉及肩背部 13、以下哪一项不符合皮肤瘙痒症的诊断。() A.无原发皮损,以瘙痒为主

猪的常见疾病

1.猪瘟: 流行特点:猪瘟是一种黄病毒科瘟病毒属的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高传染性疾病。病猪是主要传染源,主要感染途径是消化道。该病一年四季都有发生,有高度传染性,不同年龄和品种的猪都会发生。 症状:急性型,病猪高度沉郁,减食或拒食,怕冷挤卧,体温持续升高至41℃左右。先便秘,粪干硬呈球状,带粘液或血液,随后下痢,有的发生呕吐,两眼有多量粘液或脓性分泌物,步态不稳,后期发生后肢麻痹。常见耳、四肢、腹下及会阴等处皮肤常先充血继而变成紫绀,并出现许多小出血点,指按不褪色。少数猪出现惊厥、痉挛等症状,病程10~20天死亡。慢性型病猪症状轻微,病性发展缓和,轻度发热、贫血、消瘦。食欲时好时坏。便秘与腹泻交替发生。 防治治疗:本病目前尚无有效药物治疗。 预防:20日龄60日龄时各免疫一次。当疫病流行时应及时封锁疫区,淘汰病猪,紧急预防,并对病猪舍及用具等进行彻底消毒。 2.猪丹毒: 流行特点:是由红斑猪丹毒丝菌引起的一种传染病。多发生于架子猪。主要通过消化道和皮肤伤口感染。 症状:(1)败血症型:急性性多见于初期,个别健康猪突然死亡。多数猪食欲减退,眼有分泌物,病初粪便干结,呈球状附着粘膜,随后下痢,耳、胸、颈、腹部皮肤出现指压易褪色红斑,多呈菱形或方性、病猪3—4天后死亡。 (2)疹块型:精神不振,皮肤出现方形或菱形、圆形等大小不等的紫红色疹块,俗称打火印到发病后期逐渐形成痂皮脱落。 (3)慢性形:多由急性或亚急性转化来的。四肢关节肿胀,常呈犬坐势,行动困难。有的发生心内膜炎,呼吸短促增快,食欲不定,眼、鼻、口腔等处呈青紫色。 防治:(1)预防:定期进行猪丹毒疫苗免疫注射。(2)治疗:青霉素每公斤体重5000-10000单位,肌肉注射,每天3次,到体温正常后再注射2—3次。(3)抗血清治疗;23公斤以下的猪5-10毫升,45公斤以上的猪20-40毫升。3.猪肺疫 流行特点: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一种常见的猪呼吸道病。本病多发于春初秋末季节。 症状:(1)最急性型:多见流行初期。俗称“锁喉风”食欲废绝,口鼻粘膜发紫、流出带血泡沫,耳根、颈部、腹部等处常会出现出血性红斑,有的初期便秘后期拉稀,往往最后窒息而死。 (2)急性型:是常见的病型除了败血症还表现呼吸困难,咳嗽,流鼻涕,皮肤出现血红紫斑。 (3)慢性型:多表现慢性肺炎和慢性肠炎。 防治:(1)预防:与45日龄接种一次疫苗,免疫期为半年。(2)肌肉注射青霉素每公斤体重5000-10000单位单位,每日两次,(3)全群猪饲料加泰乐菌素125克/吨料 4.猪流行性腹泻: 流行特点:本病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多发生在冬季。不同年龄、品种和性别的猪都易感,哺乳猪和架子猪及肥育猪的发病率通常为100%,母猪为10~90%,主要经消化道传播,也可呼吸道传染。一般流行过程延续4~5周,可自然平息。

食源性疾病及其预防

食源性传染病 1、食源性疾病包括三个要素: ①播疾病的媒介——食物; ②致病因子——食物中的病原体 ③临床特征——急性中毒性或感染性表现 (二)食物中毒(Food poisoning ) 2、原因:①致病性微生物;②有毒化学物质混入食物,并达到中毒剂量;③食品本身在一定条件下含有有毒成分(如:木薯、河豚鱼、马铃薯);④误食(如:毒蕈、桐油) 3、分类:①细菌性食物中毒;②有毒动植物中毒;③化学性食物中毒;④真菌毒素和霉变食品中毒; 4、发病特点√ ①潜伏期短,病势急,很快形成发病高峰,可以在短时间内出现大量病人。 ②有三个相同点:相同的食物;基本相似的临床症状;相同的进食地点 ③没有流行余波 ④引起中毒的食物是在正常数量。人与人之间无直接传染。 食物中毒的流行病特点 ①发病的季节性特点:5到10月 ②地区性特点: ③食物中毒原因分布特点

④食物中毒病死率特点:较低 ⑤食物中毒发生场所分布特点 二、细菌性食物中毒 (一)细菌性食物中毒特点: ①发生比重大;②引起中毒的食品以动物性食物多见;③有明显季节性,多发季节在5月~10月;④病死率较低(肉毒中毒除外); ⑤发生规律:先是食品被污染→微生物在食物中大量繁殖→食前加热不彻底; (二)沙门菌食物中毒 1、病原学特点:沙门菌属在外界的生活能力较强,最适的生长繁殖温度为20~30℃。 水中可生存2~3周,在粪便中可生存2~3个月。耐冷耐寒。不耐热,60 ℃15~30分钟或100 ℃数分钟即被杀灭。 2、流行病学特点 ①好发季节:6~9月 ②好发食品:主要为动物性食品,特别是畜肉类及其制品 ③食品中沙门菌的来源:家畜、家禽的生前感染和宰后污染;未经彻底消毒的鲜奶;禽蛋在经泄殖腔排出时蛋壳表面被污染;熟制食品生熟交叉污染; 3、临床表现 前驱症状:恶心、头痛、发热、面色苍白、发冷 胃肠炎症状:呕吐、腹泻、腹痛、黄绿色水样便、发热38℃~40℃

皮肤病与性病学研究生试题

皮肤性病学研究生考试试题2007-08-29 22:35第一部分选择题(共3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深达皮肤真皮网状层或更深的皮肤缺损称为() A.皲裂 B.糜烂 C.溃疡 D.表皮剥脱 2.促进表皮正常角化,使角质层恢复正常的外用药物称为() A.收敛剂 B.角质促成剂 C.角质松解剂 D.腐蚀剂 3.糖尿病患者应禁用或慎用的药物是() A.强的松 B.扑尔敏 C.阿司咪唑(息斯敏) D.制霉菌素 4.不溶于水的粉剂(约30%—50%)与水混合而成的外用剂型称为() A.粉剂 B.溶液 C.酊剂 D.洗剂 5.有水疱、糜烂、渗出的皮损,适宜的外用药物剂型为() A.溶液 B.软膏 C.粉剂 D.洗剂 6.疥疮的治疗宜选用() A.红霉素软膏 B.硫磺软膏 C.咪康唑软膏 D.联苯苄唑软膏 7.晚期梅毒是指病期在() A.1年以上 B.2年以上 C.5年以上 D.10年以上 8.重型药疹应及早应用() A.免疫抑制剂 B.维甲酸类药物 C.免疫调节剂 D.糖皮质类固醇激素 9.诊断变态反应性接触性皮炎最可靠的方法是() A.斑贴试验 B.血清IgE测定 C.血清IgG测定 D.血清免疫复合物测定 10.慢性单纯性苔藓(神经性皮炎)的常见皮损为() A.糜烂 B.疤痕 C.萎缩 D.苔藓样变 11.关于玫瑰糠疹,哪项是错误的() A.可有前驱斑或母斑 B.皮疹长轴与皮肤纹理一致 C.刮除皮损鳞屑可见薄膜现象及点状出血 D.皮疹可自行消退 12.有关过敏性紫癜,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可伴有肾脏损害 B.可伴有胃肠道损害 C.可伴有关节损害 D.可伴有血小板计数明显减少13.无疱疮的治疗首选() A.皮质类固醇激素 B.氨苯砜 C.免疫抵制剂 D.伊曲康唑 14.属于遗传性皮肤病的是() A.麻风病 B.恶性黑素瘤 C.白癜风 D.鱼鳞病 15.属于良性皮肤肿瘤的是() A.鲍温病 B.脂溢性角化病 C.帕哲病 D.基底细胞癌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70分)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无分。 16.连接表皮与真皮间的结构称为。17.皮下组织由疏松结缔组织和组成。18.头癣的临床表现分为白癣、黄癣、及脓癣。19.寻常型银屑病临床上一般分为三期,即、静止期(稳定期)和退行期。20.红斑狼疮的临床表现分为:盘状红斑狼疮、亚急性皮肤型红斑狼疮和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21.丘疹22.丹毒23.银屑病同形反应24.雷诺现象25.尼氏征(棘刺松解征)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26.写出五种皮肤物理治疗方法的名称。27.简述皮肤的生理功能。28.写出5种药疹临床类型的名称。29.简述急性荨

最新猪常见传染病英文缩写

SF、HC(猪瘟), PPV(猪细小病毒病), PR(猪伪狂犬病) PRV、ADV(猪伪狂犬病病毒), TGE(猪传染性胃肠炎), PED(猪流行性腹泻), PRRS(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 PCV2(猪圆环病毒2型感染), PRDC(猪呼吸道系统综合征), PMWS(猪断奶后多系统衰竭综合征), PDNS(猪皮炎肾病综合征), FMD(猪口蹄疫)、 SVD(猪水疱病)、 VS(猪水疱性口炎)、 VES(猪水疱疹)、 SI(猪流感)、 RV(猪轮状病毒感染), SEM(猪传染性闹脊髓炎), PHE(猪血凝性脑脊髓炎), SEM(猪传染性脑脊髓炎),2010年报检员资格考试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二 一、单选题 1、通过报检员资格考试合格的人员,取得《报检员资格证》后,()内未从事报检业务的,《报检员资格证》自动失效。 A.6个月 B.10个月 C.1年 D.2年 [答案]d 2、自理报检单位应在()检验检疫机构办理备案登记手续。 A.报检地 B.报关地 C.工商注册地 D.A.B.C都可以 [答案]c 3、报检单位在按有关规定办理报检,并提供抽样、检验检疫的各种条件后,有权要求检验检疫机构在()内完成检验检疫工作,并出具证明文件。 A.合同规定的装船期限 B.国家质检规定的检验检疫期限 C.货主要求的期限 D.代理单位要求的期限 [答案]b

4、报检员遗失《报检员证》的,应在()日内向发证检验检疫机构递交情况说明,并登报声明作废。 A.5 B.7 C.10 D.14 [答案]b 5、报检单位的组织机构、性质、业务范围、名称、法定代表人、法定地址及隶属关系等发生重大改变和变动,应于()日内以书面形式向原报检备案登记的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提出变更申请。 A.15 B.7 C.10 D.30 [答案]a 6、检验检疫机构对自理报检单位实行(

食源性疾病的培训讲义

食源性疾病 食源性疾病是指通过摄食而进入人体的有毒有害物质(包括生物性病原体)等致病因子所造成的疾病。一般可分为感染性和中毒性,包括常见的食物中毒、肠道传染病、人畜共患传染病、寄生虫病以及化学性有毒有害物质所引起的疾病。食源性疾患的发病率居各类疾病总发病率的前列,是当前世界上最突出的卫生问题。 疾病概述 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凡是通过摄食进入人体的各种致病因子引起的,通常具有感染性的或中毒性。 食源性疾病的一类疾病,都称之为食源性疾患。即指通过食物传播的方式和途径致使病原物质进入人体并引发的中毒或感染性疾病。从这个概念出发当不包括一些与饮食有关的慢性病、代谢病,如糖尿病、高血压等,然而国际上有人把这类疾病也归为食源性疾患的范畴。顾名思义,凡与摄食有关的一切疾病(包括传染性和非传染性疾病)均属食源性疾患。 1984年WHO将“食源性疾病”(foodborne diseases)一词作为正式的专业术语,以代替历史上使用的“食物中毒”一词,并将食源性疾病定义为“通过摄食方式进入人体内的各种致病因子引起的通常具有感染或中毒性质的一类疾病。 疾病病原

5、食源性真菌毒素中毒 6、动物性毒素中毒 7、植物性毒素中毒 按发病机制分类 1、食源性感染 2、食源性中毒 疾病防治 目前一些发达国家和国际组织已经很少使用食物中毒的概念,经常使用的是“食源性疾患”。近20年来,他们对食源性疾患的定义、流行因素、危害程度、预防措施及其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等的研究有了较大的进展。我国历来重视食物中毒的防治工作,已形成了一整套的食物中毒的报告管理制度。《食品卫生法》已明确规定了食物中毒和其他食源性疾患的食品卫生监督管理的内容。由于历史原因,由食物传播的肠道传染病、腹泻病的报告管理仍属传染病报告的范围。对人畜共患病的报告尚不健全。因此,食物中毒仅是食源性疾患的一部分,不能全面、真实地反映因食物不卫生、食品污染对健康造成的危害。如何加强对食源性疾患的统一管理,统一报告,从预防和控制措施上与国际接轨,将是食品卫生工作者长期的任务。 疾病预防 1.避免在没有卫生保障的公共场所进餐。

第七章 病毒性皮肤病

第七章病毒性皮肤病 一填空题 1.疣是由人类乳头瘤病毒选择性感染皮肤或粘膜上皮所引起的表皮良性赘生物。临床分为 四型__、__、__、__。 2.单纯疱疹病毒根据其抗原性不同可分为__、__。 3.单纯疱疹为__所引起,带状疱疹由__引起。 二判断改错题 1.带状疱疹的病原体为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病毒经破损的皮肤粘膜侵入体内。 2.人是HSV唯一的自然宿主。 3.HSV-Ⅰ型主要引起生殖器以外的皮肤粘膜和器官的感染;而HSV-Ⅱ型则主要引起生殖 器部位的皮肤粘膜感染,两型之间不存在交叉感染。 三选择题 【A型题】 1.丘疹中央发生脐凹的疾病有__。B A.丘疹性梅毒疹 B.传染性软疣 C.神经性皮炎 D.银屑病 E.寻常疣 2.以下哪种疾病水疱分布成簇__。C A.脓疱疮 B.水痘 C.单纯疱疹 D.天疱疮 E.多形性红斑 3.带状疱疹的病原体是__。D A.螺旋体 B.衣原体 C.细菌 D.病毒 E.真菌 4.各种病毒所引起的皮肤病各异,引起疣的病毒是__。D A.疱疹病毒 B.痘病毒

C.副粘液病毒 D.人类乳头瘤病毒 E.细小核糖核酸病毒 5.男,15岁。颜面、手背发生多数散在帽针头大扁平丘疹,色淡褐,部分呈串珠状排 列,微痒。诊断__。B A.寻常疣 B.扁平疣 C.传染性软疣 D.毛囊炎 E.痒疹 6.下列哪种疾病不是由病毒引起的__。E A.水痘 B.传染性软疣 C.手、足、口病 D.带状疱疹 E.花斑癣 7.下列哪种疾病与水痘为同一病因__。B A.妊娠疱疹 B.带状疱疹 C.单纯疱疹 D.Kaposi水痘样疹 E.天花 8.扁平疣皮疹如经搔抓可沿抓痕呈串珠状排列,称__。B A.皮肤划痕症 B.同形反应 C.尼氏征 D.Auspitz征 E.Gottron征 9.右胸发生多片淡红斑,上有集簇性水疱伴神经痛,应考虑__。B A.疱疹样皮炎 B.带状疱疹 C.单纯疱疹 D.寻常型天疱疮 E.脓疱疮 10.带状疱疹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在何种情况下可激发__。B A.蚊虫叮咬 B.恶性肿瘤 C.接触生漆 D.患有痤疮 E.患有湿疹 11.以下哪种病可有同形反应__。A A.青年扁平疣 B.脓疱疮 C.慢性皮炎

猪的常见疾病及其诊治

常见疾病及其诊治 (仅供参考) 猪病的种类繁多,包括传染病、寄生虫病、内科病、外科病及产科病等,而危害最严重的是传染病,其次是寄生虫病、中毒性疾病和营养缺乏病(含代谢障碍病),这些病如果预防不好,会给猪场造成无法估量的损失。因此必须实行饲养管理规范化、科学化、防疫措施制度化、经常化,才能更好地控制疾病的发生。 要控制猪病的发生,则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科学饲养管理 (1)实行分群饲养;(2)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3)加强哺乳期母猪和仔猪的饲养管理。 2.自繁自养; 3.引进种猪时,要做好检疫; 4.制订合理的防疫制度; 5.严格执行消毒制度; 6.认真按免疫接种方案做好免疫工作; 7.有计划地进行药物预防。 一、猪 瘟 病原:病原体为盖病毒科瘟病毒属的猪瘟病毒,存在于病猪的全身和体液中,其中淋巴结、脾 和血液中含毒量最多。病毒对不利因素作用的抵抗力弱,在干燥环境和一些消毒药作用下易于死亡。发病猪舍及污染的环境在干燥和较高温度下经1~3周下即失去传染性。2%~3%火碱经30min可使病毒失去活性,5%漂白粉经营1h 可将病毒杀灭。 流行病学:各品种、年龄、性别的猪都易感,野猪也易感,病猪和带毒猪是传染源,通过粪、尿和各种分泌物排出病毒。感染途径主要是消化道和呼吸道。侵入门户是扁桃体,后进入血液循环。此病具高度传染性,发病无季节性。 临床症状:潜伏期一般为5~10天。最急性型:突然发病,症状急剧,体温升高到42℃ ,精神极度沉郁,卧地不起,病猪皮肤粘膜紫绀,出血。急性型:本型最多见,突然发病,病程1~2周,少食或不食,体温持续高热在40~42 ℃ ,病猪寒战,鸣叫,喜喝冷水,结膜潮红发炎,有些病猪有神经症状,震颤、痉挛抽搐,病程初期粪便呈干球状,后期便秘和腹泻交替出现。急性和慢性型:病程较缓和,病程可达20~30天以上,妊娠母猪感染后可能不表现症状,但病毒通过胎盘传给胎儿,引起流产、死胎、畸形、胎儿木乃伊化,或产下的仔猪体质虚弱,出现震颤,最后死亡。 病理变化:全身淋巴结肿大,暗紫色,切面周边出血,呈大理石

细菌性食物中毒案例分析汇编

细菌性食物中毒案例分析(一):一起沙门氏菌食物中毒 安徽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金少华 学习目的: 1. 了解常见细菌性食物中毒的流行病学特点、中毒潜伏期及主要临床表现; 2. 掌握细菌性食物中毒事件应急处理原则; 3. 掌握细菌性食物中毒的流行病学调查步骤和分析方法; 4. 提出细菌性食物中毒预防控制措施及撰写调查报告。 培训时间:4课时 培训方法:讲解、演练、讨论 参考文献 1. GB14938-1994《食物中毒诊断标准及技术处理总则》 2. WS/T13-1996《沙门氏菌食物中毒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 3.卫生部第8号部长令(1999.12.24):《食物中毒事故处理办法》 4.《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2009.6.1) 5.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公共卫生应急条例》(2003.5.9) 6.《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试行)》(2006.1.1) 第一部分复习基本概念 第二部分事件的发现与报告 第三部分现场控制与处理 第四部分卫生学和流行病学调查 第五部分现场调查的实验室支持 第六部分结果分析与评价 第七部分结案处理与措施建议 附件 ·《食物中毒事故个案调查登记表》

·《食物中毒事故调查报告表》 第一部分复习基本概念 教学建议:阅读15分钟,讨论问题10~30分钟,主要是复习食物中毒及细菌性食物中毒的基本概念,能够简述细菌性食物中毒的流行病学特点、中毒潜伏期及主要临床表现。 食物中毒(foodpoisoning),是指食用了被生物性、化学性有毒有害物质污染的食品或者食用了含有有毒有害物质的食品后出现的非传染性(不属于传染病)急性、亚急性食源性疾病。按照中毒致病因素分类可分为微生物性食物中毒、化学性食物中毒和有毒动植物食物中毒。 细菌性食物中毒是指人们吃了细菌或细菌毒素污染的食品而引起的食物中毒。常见的食源性致病菌有:副溶血性弧菌、沙门氏菌、志贺氏菌、致泻性大肠埃希菌、蜡样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变形杆菌、溶血性链球菌,我省以沙门氏菌食物中毒为主。 第二部分事件的发现与报告 教学建议:阅读10分钟,讨论问题10~30分钟,主要是简述事件发生的过程经过,了解食物中毒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分级和报告程序,提出问题。 《食品卫生法》规定国家实行食品卫生监督制度,食物中毒事件是食品卫生监督管理重要内容;同时,《突发公共卫生应急条例》规定:对重大食物中毒事件,政府需要作出应急处置。 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分级(四级) :特别重大(I级)、重大(II级)、较大(III 级)、一般(IV级)。注意: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确认、分级均由卫生行政部门组织实施,事件分级一经确认,必须在2小时内通过网络直报系统上报。 二、食物中毒事件只涉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三个级别,无特别重大(I级),即: ·重大(II级):一次中毒人数超过100人并出现死亡病例;或出现10例及以上死亡病例。 ·较大(III级):一次中毒人数超过100人,或出现死亡病例;(中毒30—99人,并有9例及以下死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