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审美文化学

审美文化学

审美文化学
审美文化学

审美文化专题研究

关于审美文化问题的断想——

□审美文化既是一种具有审美表意或象征体系的文化符号或样态,也是一种具有美学与文化阐释功能的研究方法.

□审美文化有自己独特发展的历史及民族性的样态与形式,但它无疑是人类理想的生存境界。

□后现代文化的最大特征是审美的无限延伸与泛化,在于日常生活的审美化,诗意栖居是审美文化的灵魂。

□从华夏民族的历史积淀看,中国文化是审美型文化,中国文学与艺术有突出的文化意向与鲜明的审美特色。

《审美文化研究专题》学习指导

一、学习方式:讲授、阅读原著、讨论、撰写小论文

二、学习内容

1.绪论:审美文化研究的学科背景、基本问题、与美学学科的当代转型。

2.审美文化界说。文化理论与方法、审美文化概念的演变、本质与特征。

3.审美文化生产中的若干问题:形象泛化、技术本体化趋势、身体文化现

象。

4.审美文化消费中的若干问题:消费意识形态、消费文化与美学问题、日

常生活重建。

5.原典导读与审美文化的个案分析。

三、阅读书目

1.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中国城市出版社,2002年版。

2.阿多诺:《文化工业再思考》,载《文化研究》第1辑,天津社科出版社。

3.杰姆逊:《后现代主义,或后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见专著《快感:

文化与政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4.杰姆逊:《文化转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5.鲍德里亚:《完美的罪行》,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6.费瑟斯通:《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译林出版社,2000年版。

7.滕守尧等著:《艺术化生存——中西审美文化比较》,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7年版。

8.张晶主编:《论审美文化》,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

9.陈炎主编:《中国审美文化史》,(四卷本)山东画报出版社,2000年版。

10.周宪:《中国当代审美文化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11.李西建:《审美文化学》,湖北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四、作业

1.审美文化研究有何学术价值与理论意义,作为一种跨学科现象,其理论

和内容如何体现于哲学,美学、文艺学及中外文学领域。请结合专业思

考和探究这一理论资源在本学科中的体现。(50分)

该论题偏重理论性的阐释,中国古代的所有文论命题都是审美文化命题,选题多,空间大。西方同理,文学文论的命题很多,尤其是现代主义以

来,文学中的审美文化问题极为丰富,如存在问题,身体问题,反美学

问题,文学的哲学化的问题等均可选择。

2.审美文化研究有何方法论方面的启示,作为一种跨学科方法,该研究视

野对哲学,美学、文艺学及中外文学有何影响,请运用审美文化的观念

与方法阐述本专业领域中的一个问题。(50分)

该论题的基本要求是审美文化的个案分析,文学作品,文化现象,广告,影视,所有富有审美元素的文化性文本均在分析之列

作业要求

一、目的:提高两种能力,做好一个示范

1、按照学术规范要求,提高论文写作能力,为学位论文的写作奠定基础。

2、按照审美文化解读与分析的要求,提高对文化现象与文学现象的审美判

断与分析的能力,促进研究文本的细化与深入。

3、选择部分同学的优秀作业,进行课堂分析与讲授示范,达到学术交流与

学术研讨的目

二、基本要求(评价原则)

1、依学术规范之要求,优秀的学术论文应有以下要素:

①准确而有新意的论题

②简炼且具概括力的内容提要

③中肯并能统领内容的关键词

④围绕论题展开且富有逻辑性的框架结构(应该是一个中心问题的多层

面展开),达到条理清晰、层次分明

⑤论点和结论统一、材料与归纳互渗,且具有一定学理知识背景的研究

内容

⑥较为明显的研究方法(有意识运用某种理论)

⑦规范的学术观点的引文及注释

⑧与论题研究相关的学术参考文献

⑨准确、流畅且具有学理性与感染力的语言表述

2、依研究论题(研究对象)之设定,优秀的学术论文在内容解读方面应坚

持以下原则

①题目应小而精,能紧扣“审美文化阐释或审美文化分析”之要求,小

题大做,在深广度上下功夫。选题的精到是文章精华与核心之所在。

尽量避免题目宽泛、笼统,把作业要求作为题目。

②能够提炼出研究对象具有审美文化理论资源特点和审美文化形态特

征的核心概念,以此统领全文,推进文章解读的细化与深入。

文本分析要把握基本的叙述内容,有无审美和文化的元素与特点,如何使审美文化的切入点与文本内容联系起来,形成一个基本的逻辑链条,这是很重要的一环。如朱自清的“背影”既是审美意象,也有文化内涵。要特别注重审美文化分析的完整性,以其起统领分析的作用。

③分析与解读过程应有审美知识学的视野,有意识运用相关理论方法,

这样才能使文章充实,饱满,富有完整性。

目前的写作状况是,大部分的分析往往停留在感性经验和直观感悟层

面,归纳和提升不够。因此,显得内容单一,不够充实、丰富,体现

出积累不足,读书不够,思考不深,尚需进一步提高。

④本次作业有一个基本要求,均是从材料中提炼论题,或是理论的材料,

或是文本的材料,使其成为文章分析的中心,由此再回到文本中层层深入,所以,要源于文本,又高于文本。论题设立是展开自己理论理解力与审美分析力的基础和平台。需要大家在选题、立意、构思、细读、归纳等方面下功夫。

⑤好的论文依赖准确、流畅,且富有学理性与感染力的语言。语言表述

能力需要较大程度提高。

总目标:不断提升学识,学理,学问,学风和学养。使自己真正成为

一个研究型,知识渊博、而且更具责任感和上进心的学人。

三,其它要求:

1.12月20日之前交作业,要看审读和评价,确定发言人。

2.字数不限,欢迎手写稿。

3本次作业占60,期末考试占40,随堂考试,以原典文献的阅读分析和阐释为主。

五学习方式方面,特别倡导原典精读与思考

傅伟勋先生的创造性诠式模式:实谓-意谓-蕴谓-当谓-创谓

审美文化论文

美,是一个在生活中人人都提及的词,它是指能够使人们感到愉悦的一切事物,包括客观的和主观。而审美文化是指人类有目的有意识地创造美和享受美的一种特殊社会活动, 是人工而非自然的审美活动。它尤其指审美活动是一种能够对社会成员发挥精神教化作用的特殊意识形态方式。审美文化已然渗透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精神生活之中,它构造着我们的生活世界,也塑造着我们的身体与灵魂。 人类审美意识的萌生来源于“有用”二字,苏教授进行的动物人类学实验中,黑猩猩坎奇用石头割开绳子,找到钥匙打开箱子拿到香蕉。而香蕉对它来说是一种“有用的东西”,为了得到这种有用的东西,猩猩付出努力最终达到目的,同时收获了喜悦,即为美感,这就是审美最初的来源。同时,通过分析原始宗教与猩猩坎奇的时间差,我们知道审美意识的萌生先于我们所认为的“礼、乐”。 影响美感的外部因素有很多。一,时代性。不同的时代都有不同的共同审美标准,“燕环肥瘦”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西汉汉成帝的皇后赵飞燕与大唐第一美女杨玉环体态完全不同,但在她们各自的时代就是美的典范。还有诸如“三寸金莲”这样的例子,在现在看来,这种裹足的习惯就是对人的一种虐待,但在那个时候裹足就是一种美德,美的标准,三寸金莲则是女性最美的小脚。二,民族性。美感还因名族。种族地域的不同有区别。这样的例子有很多,比如,南太平洋汤加女子从14岁起开始增肥,缅甸巴洞族妇女以脖子长为美,5岁以后就开始就由村医把一根直径三分之一英寸的铜棒绕在脖子上,随着年龄的增长,每二到三年就加上一个新的铜圈。这种习俗现在已被认为是陋习。三,功利性。从审美的发源“有用”来看这一点是很好理解的,同时也可通过一些名家验证。苏格拉底说过“实用就是美”——对于我们这个主体而言是实用的事物是美。农村里,只要自己的儿媳妇能生孩子,婆婆就把它看成是一种美。人们对烈士的崇拜也是一种功

中国当代审美文化发展的新趋向

100 中国当代审美文化发展的新趋向 许共城(厦门大学哲学系福建厦门361005) [中图分类号]B8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8862(2008)06-0100-05 20世纪90年代后,中国的社会经济、思想文化等各个方面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中国当代审美文化无论是作为一种实践活动的发展还是作为一种理论研究的探索,都表现出不同以往的复杂性、丰富性和新颖性,表现出对传统审美文化和美学理论的反思、重建和超越。在融入全球化审美文化新发展的同时,努力表达民族化的美学追求。 (一)审美的理论探索:从审美价值转向审美意识 20世纪80年代,中国审美文化进入当代形态在理论的探求上主要关注的是审美价值,追问审美文化的价值存在。美学大讨论的核心问题是美的本质,实际上也是审美价值问题。那场讨论最重要的理论成果,可以说是李泽厚、刘纲纪的实践论美学所得出的关于美的本质的理论概括。他们以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为理论基础,探讨审美价值问题,把美的本质和人的本质联系起来,在人的社会性的创造性的物质活动中去探求审美活动的价值,把美的本质定义为/美是自由的形式0,也就是说,美的价值在于体现人的自由本质。李泽厚认为,/自由0是审美的核心概念,实践是自由的社会物质活动,美的本质从根本上看是/自由的形式0,[1]而美感是自由价值的心理体现,是一种心灵境界,是/人类(历史总体)的积淀为个体的,理性的积淀为感性的,社会的积淀为自然的0,是人类精神诸要素实现了充分和谐、协调的自由境界。[2]其实,当时的美学大讨论明显地带有西方古典美学思想的印记。不过,李泽厚、刘纲纪的实践美学成了当时美学领域优秀的理论成果,取得了中国当代美学从古典哲学的思路上对审美价值探索的较高成就。当时关于美的本质与人的自由的关系的论述,成了美学理论界的最深刻的理论观点,同时也成为关于审美文化的最热门的话题,基本上为主流文化、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所接受,美学教科书、美学的学术前沿论题、流行的美学观念基本上接纳了这一话题。接着,李泽厚从探索人类实践的自由本质逐步地转入对人性问题的思考,他在主体性哲学体系的构建中,提出/情感本体0论,用以解释人的自由的精神境界,解释审美的基本致向。这已经明显地预示着他的美学探索思路的转变:由追问审美价值转向追问审美意识。 从20世纪末到现在,对审美文化理论探索的重点已经围绕审美意识而展开。有些学者提出了/后实践美学0论题,试图对李泽厚的美学思想进行超越。杨春时认为,以实践派美学为主流的中国当代美学还没有实现由主体性美学向主体间性美学的转型。他说:/审美是自由的存在方式,这是审美的最根本的性质。但是,我们处于现实存在之中,没有自由可言。如何实现自由,只有通过主体间性的实现,消除人与世界的对立,进入审美境界。审美是主体间性活动,既是主体间性实现的途径,也是主体间性的结果,这是一而二、二而一的事情。在审美活动中,主体与世界的关系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不

如何看待审美文化和大众文化

如何看待审美文化和大众文化 审美文化与大众文化的关系、异同,缺一个可不可以? 就其内涵来说,当代审美文化恰恰只是一种“小众文化”,它的生产者、制作者恰恰不是“大众”而只是“小众”,只是在人口数量上所占比例极小的制作人、策划人、广告商和经纪人,而大众只是其推销和牟利的对象。虽然大众在市场上作为买方常常倍受逢迎、倍受奉承,但在文化上恰恰不具主动性和支配权。 如今人们所说的“大众”已不是往常所说的“工农大众”,而主要是指现代都市大众,是指那些生活在现代都市之中、或受到现代都市化进程影响的乡镇和农村的社会人口,其人多势众,但成分复杂、界限模糊、情况多变,完全不是“工农兵”等概念所能涵盖。 大众文化是社会全面发展、综合进步的结果。从大众文化的产生看,它有赖于3个基本条件:一是商品经济的相对发达,这是经济条件;二是言论出版自由的保障和社会观念的普遍开放,这是政治条件;三是科学技术的发展,大众传播媒介和渠道的形成,这是技术条件。而当代和当前大众文化之所以呈现前所未有的普及浪潮及强劲的发展势头,是由于在这3个基本条件上又增加了新的因素。在经济条件上,经济生活、社会生活的一体化趋势打破了地区之间、国家之间的壁垒,而横向交流中首先和直接的交流是大众文化的交流。在政治条件上,社会生活日趋民主开放,社会文化信息激增,人们的文化程度普遍提高。在技术条件上,在广播电视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卫星、电脑和因特网,形成全球信息一体化的传播网络。这种信息一体化不仅是跨地域的,也是跨阶层的,百万富翁与平民、政治文化精英与寻常百姓,都收看同样的电视节目和电视转播,在电脑面前人人平等,结果是阶层特征淡化,文化朝雅俗共赏的方向发展。 大众文化是反映最大多数人的文化心理和取向,具有最为广泛的群众基础的文化。这里的“大众”兼有数量、时间和空间的3种规定性。其一是数量庞大,大众文化大量复制,消费对象或受众人数众多,与象牙塔上曲高和寡的所谓“文化精品”截然不同;其二是时间迅速,影视文化代替了印刷文化的主宰地位,大众文化借助现代传播手段广泛传播,使过去对文化消费的“读”和“想”变成了“看”与“听”,在极短的时间内甚至几乎是同时被人们迅速认同和接受;其三是空间广阔,大众文化辐射范围宽广,冲破政治、经济、宗教、教育等因素造成的障碍,跨越年龄、性别、职业、阶层、地域等等的界限,为大众所喜闻乐见,雅俗共赏。而大众文化中的“文化”,无疑是广义的文化概念,即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在内的广泛的社会文化。 大众文化是以消费为中心,以大众传媒市场流行为走向,以文化时尚为内容,以社会大众为对象的文化样式。商业性、流行性和庞杂性是大众文化的基本特征。 第一,商业性。大众文化的商品性能压倒非商品性能,直接受到市场供求关系的制约,是要市场上的大众拿钱购买和消费的。这就决定了大众文化的商业性,即它是商业性文化。 第二,流行性。大众文化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是最新文化时尚的表现。只有流行才有市场,流行性是大众文化生命力之所在。“你方唱罢我登场,各领风骚没几年”,正是大众文化流行性的写照。 第三,庞杂性。由于大众文化在构成上的复杂性,以及产生大众文化的社会复杂性,使得大众文化先天带有自发和盲目的成分,具有庞杂性的特征。 大众文化的积极意义在于,它打破了文化阶层对文化的垄断这种文化特权现象,使文化从文化的金字塔里走出来,走向民间,走向广场,走向家庭,与亿万普通大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发生直接的关系,成为他们的日常活动,使文化(特别是狭义的文化艺术)摆脱了过去那种只依附于极少数人的寄生性,而获得了广泛的社会性。

第一章 文学属性之一:文化属性

第一章文学属性之一:文化属性(2009-12-26 12:13:41) 从系统层次来看,文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形态,文学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文学是一种审美形态,文学是语言艺术。概括起来看,我们可以把文学定义为:文学是一种用语言反映社会生活、表达主体审美意识的文化形态。 一、文学的文化属性 文学观念是复杂多样并不断发展的。但不论人们有多少探讨文学的方法,或者有多少对文学的不同定义,有一点却是可以肯定的,即文学既是一种复杂的人文现象和文化现象,又是独特的艺术现象和审美现象,而从其所属的大的范畴来看,它首先是一种文化现象,是一种文化形态。作为文化形态,文学既具有普遍的文化属性和文化品格,又植根于广泛的文化结构之中,与人类的文化精神、文化心理和文化人格密切相关,包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具有广泛的文化意义。 (一)文学是一种文化形态 1、文化的定义

文化或文明,就其广泛的民族学意义来说,乃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任何人作为一名社会成员而获得的能力和习惯在内的复合整体。 泰勒是著名的文化进化论者,他从民族学的角度将文化视为一个包含范围很广的复合体。 梁漱溟先生在《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中说:所谓一家文化不过是一个民族生活的种种方面。总括起来看,不外三个方面:(一)精神生活方面,如宗教、哲学、科学、艺术等是。宗教、文艺是偏于情感的;哲学、科学,是偏于理智的。(二)社会生活方面,我们对于周围的人——家庭、朋友、社会、国家、世界——之间的生活方法都属于社会生活一方面,如社会组织、伦理习惯、政治制度及经济关系是。(三)物质生活方面,如饮食、起居种种享用。 2、文学是有符号意义的精神文化 文化是人类创造的物质和精神生活的总和,人类的历史就是自然的改造史和文化的创造史。作为人类精神创造的文学,也理所当然的是文化的一个有机的组成部分。 按照马克思主义唯物历史观的理解,人类文化总体由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构成,在经济基础之上,?耸立着由各种不同情感、幻想、思想方式和世界观构成的整个上层建筑?。

_黎侯虎_的审美特征及文化意蕴研究

理论探讨 / THEORETICAL DISCUSSION “黎侯虎”是山西省黎城县的一种民间手工技艺,因黎城县古称黎侯国而得名。1998年被邮电部定为生肖图案而闻名全国,2008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中国民间美术标志性形象之一。 一 “黎侯虎”的审美特征 民间美术是民间的审美,是源自于生活的原生形态的艺术。何为“民间的审美”?学者陈思和先生认为:民间的审美即,源于平凡人平凡意识中的群体审美表达[1]。“黎侯虎”作为民间工艺美术之一具有以下几点审美特征。 (1)“黎侯虎”造型简约,质朴率真 从正面看“黎侯虎”外形呈三角形状,四肢略宽于头部。整体造型具有三个典型特征:粗、短、胖,体现出老虎敦厚、健壮的形态;虎蹄略向外撇,呈扎地生根状,虎蹄足端处都饰以像篆体“心”字的形象;头微微昂起,脑门正中一个黑黑的“王”字,虎身两侧的前后分别粘贴两朵黑色旋风状图案纹饰,以表示动物皮毛生成的规律,纹饰有“三、六、九”之分,象征平安、顺当之意。“黎侯虎”的造型夸张,五官突出,虎眼炯炯有神,虎鼻憨态可爱,使兽中之王既有虎虎生威之神韵又透出一股孩童般的可爱稚气的味道。“黎侯虎”无尖角、硬刺,符合立体塑形类民间玩具共有的造型法则,以团块感的结构出现,不繁复,不修饰,圆浑稳实,显现出一种简约、质朴的美[2]。“黎侯虎”这种简单质朴的手法,憨态可掬的造型与民间艺术流露出的天真率性的本质是完全一致的,也反映出中原百姓爽朗憨厚的性格。 (2)“黎侯虎”用色浓烈,对比鲜明 在色彩上,“黎侯虎”以民间传统五色:黑赤青白黄为主,这不仅反映着农民意识和民间文化情态,还具有强烈的装饰意味。虎头、虎背、四肢用黄色布作为基本色调,腹颔配以红色布,红、黄色搭配,也是北方民间百姓用来传递吉祥喜庆惯用的色彩。“黎侯虎”用色最为丰富的当属虎的五官,其中,虎目由红、白、黑三种颜色剪裁第次迭加而成,眼睛呈桃形,眼珠以金属泡盖钉镶嵌,明亮有神,以长平针和盘针法装饰睫毛,眼上配以群青绸缎饰绿色边眉毛,彰显出老虎的威严。鼻子选用绿色绸子包填再以丝线长平针法刺绣而成,黄色的双耳呈喇叭形绣红色丝线,立体造型使老虎显得生动活泼。在传统的观念中,黑赤青白黄五色,包含了统辖天地万物的“五行”宇宙结构模式,与自然、社会和人生等各方面的观念形态相关联[3],这些观念意识传到民间被理解为“吉祥”、“好彩头”,也正是这种色彩意识,造就了“黎侯虎”黄中有蓝,红上叠绿的明快、响亮、浓重、炫丽的色彩特征。 (3)“黎侯虎”用料粗朴,绿色环保 黎城县民间以虎为原型的工艺品很多,造型各异,制作材料多样,但大多取自天然,健康环保,有玉石、草编、剪纸、木雕、刺绣等材料,但是最具有代表性、最富传统文化特征的要数用布为材料的玩具布老虎。黎城坊间常见的以虎为题材的布艺有布老虎、虎头枕、虎头帽、虎头鞋、虎肚兜等,制作布老虎的材料也多种多样,但经统一规范后的“黎侯虎”都是用棉布、绸缎为面,木屑填充,最后再贴绣上预设的图案纹饰。“黎侯虎”是以黎城百姓生活为源,就地取材,即兴而作,相继而生的原生态的艺术形式。在黎城日常生活中的生育、婚嫁、寿诞、丧葬等,都离不开各种各样的布质材料,经过简单的加工制作、修饰点缀,突出材质原有的色彩、肌理、质感,简约粗朴的审美形态中也体现出民间材料的质朴本色。 二 “黎侯虎”的文化内涵 黎侯布虎是黎城百姓为满足精神生活需要而进行的一种朴素的、自由的表意创造,倾注着劳动群众个人的感情信仰,表现在生活的各个方面,如日常起居、岁时风俗、人生礼仪等,它不仅丰富了百姓的生活,更体现出一种人文关怀。 1)图腾崇拜。图腾崇拜是人类初期对自然的模糊、愚昧的观念中产生的,是人类最初的一种宗教形式。商周时期,“虎”是黎城境域的图腾,虎形器在当时民众的日常生活以及祭祀、军事活动中都占有重要地位,是当时社会风俗与精神信仰的重要特征。据考证,在2009年黎城西周墓塔坡墓地的10号墓葬发掘的玉虎是“黎侯虎”最早的原型,这只玉虎身长11.6厘米,高5.8厘米,玉虎外形呈瘦长形,虎身以花纹装饰,做工精美,惟妙惟肖。玉虎的出土,说明在黎城远古的历史上,虎一直是当地居民的图腾。因此,从黎城出土的西周古墓可以证实,制作布老虎源自于最初人们对虎的图腾崇拜。2)生殖崇拜。“黎侯虎”讲究雌雄配对,其区别在于虎脊纹饰,背上的花纹是方头的话,是公虎,如果是圆头的,就是母虎,虎脊纹饰由整块布料剪成一阴一阳、阴阳相合的波纹状,分别帖于雌雄两虎背上,从而区分其性别。为什么选择在脊骨来区别雌雄?因为脊骨是包括人类在内的一切脊椎动物生命之要害,在要害部上巧妙渲染,借虎喻人,表达了“阴阳相合化生万物,万物生生不息”的生殖繁育观念,也体现出民间艺术含蓄、象征的更具有求弦外之音的观赏性。3)吉祥观念。传统吉祥观念的形成有着深刻的民族习俗、政治、经济、宗教乃至审美的历史渊源与漫长的演变过程。虎集历史传说、原始崇拜、图案纹饰与审美观念为一体,被黎城祖先视为神兽,是勇猛、坚强的象征,又因“虎”与“福”谐音,故“黎侯虎”被赋予宜子延寿、纳福招财、镇宅避邪、避祸去病等民俗功效,表现了民间艺术特有的民俗性,是黎城人们生存意识和生活方式的特定形态的表达。如当地有给小孩“望满月”的习俗,在孩子满月那天,由他的姥姥拿上“虎”,放到孩子怀里,希望虎能护佑孩子一生,健康成长……这种习俗世代留传下来,深深植根于黎城人的生活中,寄寓着百姓祈福避邪的美好愿望。三 结语 “黎侯虎”作为民间手工艺品,不仅造型生动,用色浓烈,材料粗朴,而且体现出中华民族长达六千多年的历史文化积淀,因此它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远远超越了其艺术形态本身,具有极高的美学、民俗学、艺术学研究价值。 参考文献 [1] 孙建君.中国民间美术教程[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 [2] 左汉中.中国民间美术造型[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1992. “黎侯虎”的审美特征及文化意蕴研究 刘岩妍 太原工业学院 山西太原 030008 摘 要:本文通过对“黎侯虎”审美特征的阐释,进而探究虎在民间审美活动、审美认识以及审美创造中所承载的独特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 关键词:黎侯虎;民间美术;图腾崇拜;生殖崇拜;吉祥观念 理论/156

浅谈中国传统审美文化在当代的传承

浅谈中国传统审美文化在当代的传承 ——以电影《黄土地》为例 摘要:《黄土地》是导演陈凯歌的代表作之一,其思想深刻、意蕴深远,是中国不可多得的艺术片,通过对这部电影的镜头、场景、画面、造型、等一系列因素进行分析并结合中国古典美学中的“天人合一”的审美思想和“意境说”的审美思想。从而揭示出中国传统审美文化在当代的价值。 关键词:审美文化黄土地天人合一意境说 诞生于 19 世纪末、崛起兴盛于 20 世纪的电影经过百年历史的发展,凭着现代科技和艺术的完美结合,以它生动逼真的视觉形象向我们展示着这个变幻多姿的世界,并在展现视觉形象的同时触动着我们的灵魂,给人带来强烈的震撼。 自1905年,北京丰泰照相馆的任庆泰为了向京剧老旦谭鑫培祝寿,拍摄了一段由他主演的京剧《定军山》的部份场面。由此拉开了中国电影史的大幕。中国电影在中国传统审美的背景和基础上经过了一百多年的发展。如今也基本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创作风格。尤其在改革开放后,传统的审美文化在影视创作中显示着自身强大的生命力。 一、“天人合一”的审美思想在影视作品中的体现 “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核心思想。也是儒家学派审美的最高境界。这种观点萌芽于西周时期的天命论。战国时期,孟子和庄子从不同的角度发展了这种观点。再经过各朝各代的发展,到了宋代以后,天人合一的观点几乎为各派哲学家所接受。 “天人合一”的境界是一种天人和谐的审美境界,在人与自然亲密的基础上形成了相关的文化心理。这是人们以诗意的情怀去体悟自然的结果。自然万物是怡情悦性的对象,人们可以从中获得身心的愉悦。中国美学正是从“天人合一”的生命情调中,即人与自然的亲和关系中寻求美。用生命的意识去审美,正体现了中国传统的审美思维方式。在审美的层面上,人既不是自然的主宰,也不是自然的奴隶,而是人即自然,自然即人。 1984年拍摄的电影《黄土地》,是著名导演陈凯歌的开山之作。同时,《黄

审美文化

《中国审美文化史》网络公选课 作业题与期末复习题 (以下每讲中第一题为期末复习题,第二题为作业题) 一、第一讲绪论:文明与文化 1、什么是文明?什么是文化? 2、如何理解文明与文化的关系? 二、第二讲艺术审美文化三题(上) 1、如何理解艺术也是生产力? 2、如何理解广告的艺术呈现? 三、第三讲艺术审美文化三题(下) 1、如何理解审美也是终极关怀? 2、如何理解艺术的根本价值? 四、第四讲儒释道在中国文化艺术史上的作用(上) 1、儒的本源是什么? 2、如何理解艺术是一种符号语言? 五、第五讲儒释道在中国文化艺术史上的作用(下) 1、如何理解佛家的建构? 2、如何理解佛家的缘起说? 六、第六讲彩陶绘饰中的生殖意味 1、如何理解人面鱼纹的象征含义? 2、怎样理解神话传说中的蛋卵意象? 七、第七讲商周青铜艺术的审美风尚的变迁 1、从商、周人对鬼神态度的变迁谈谈话青铜器艺术风格的变化? 2、谈谈你对饕餮形象的理解? 八、第八讲秦汉之际的大美景观 1、如何理解秦汉之际的以大为美? 2、谈谈你对马踏匈奴雕像的理解? 九、第九讲自我超越与魏晋风度 1、如何理解魏晋风度? 2、如何理解魏晋风度与自我超越? 十、第十讲儒道释对唐代诗歌的影响

1、谈谈儒释道对李白的影响? 2、谈谈儒释道对王维的影响? 十一、第十一讲宋代的教育与审美文化 1、谈谈宋代的教育状况? 2、怎么理解宋代的“强”与“弱”? 十二、第十二讲元代青花瓷的文化意蕴 1、怎么理解元代青花瓷的文化意蕴? 2、为什么元代青花瓷的受外国人的青睐? 十三、第十三讲明代的文化转型与审美新变 1、如何理解明代的审美变新? 2、明代的社会特点是什么样的? 十四、第十四讲清代的文化集成与审美大观 1、为什么说清代是文化大集成的时代? 2、如何理解八大山人的画? 任课教师:基础部关学智

中国当代审美文化的趋势

中国当代审美文化的趋势 (一)审美文化走向大众化 随着信息科技的普及和高速发展,人们能接触到的世界变得更加广泛,获取信息的途径更加多样,了解到的观念更加全面,同时也意味当代的美学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美学,他需要去迎合大众的口味,满足商业、公共等方面的需求,这是由人们在物质方面得到满足的同时追求精神层面的要求所造成的。 可能有人很难理解这句话,简单的来说,审美文化在过去就像是奢侈品一般的定位,它属于高雅经典的意识形态,但是现在,人们在各个方面都满足最基本的生活要求时候,那么就要想要享受层面的东西,就像你现在想要买一件东西,一定不会说能用就行,还会挑挑看看那些商品符合你的审美观,或者说有什么独特的地方能够吸引你,这就是审美文化的大众化,生产力的解放也将审美文化变成了“日用品”。 现代商品经济高速发展,再加上国家大力发展经济,那么中国至少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将保持这种状况,理所当然,审美文化也更侧重于迎合市民社会的与审美趣味和世俗化生活,虽然我个人认为审美的发展是一条抛物线,最后还是会回到与原来相似却有不同的情况,但显然在抛物线未到达最高点之前他是不会落下的。不管怎样,审美文化从高雅的圣坛走下,融入到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却迎合大众的喜好、情趣都体现出了以人为本的思想, 这似乎看起来比其呆在“书架上”更具有实用性和现实意义。 我想这一趋势西方国家早就经历过并且到现在还在持续着,这几乎是随着经济发展会必然遇到的的一个问题,中国也不例外。 总结一下中国审美文化大众化的原因:1.人们的精神需求2.商品经济的刺激(二)审美文化走向个性化 DIY是do it yourself的缩写,他可以被认为是一种个人爱好,也可以被认为使人们的某种潜在追求,你是否已经不满足和他人拥有一样的东西,想要加入一些自己的特色,这就是人性的需求。 上面我们已经说到,中国审美文化已经走向大众化,那么人性或者说个性方面的需求也是大众的需求,审美文化理当满足,这一点是必然的人们在接触到大量信息冲击的同时,个人的特性也渐渐凸显出来,一窝蜂的追求现象虽然还有,但我们已经厌倦千篇一律,想要来点符合自己特性和欲望的,所以类似“私人订制”一类的行为开始出现。现在还只是初级的阶段,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们在这一方面的需求会不断的被扩大,我想在将来这是具有鲜明个人主义的审美文化,同样的道理,中国在接受、学习、模仿、借鉴西方审美模式的同时也应该保留,更应该发扬自己的民族特性,最民族的东西才具有世界性,一旦中国失去了自己的文化民族性,那么中国的审美文化就会贬的一文不值,因为他只剩下了抄袭和模仿,再有没有创新的潜力和可能,所以民族个性化的审美发展也会是中国未来审美文化的一个趋势。其实不难理解,用通俗的话来讲,既要保持和国际接轨,又要不是去自我,相反还要彰显个性,就像老师总对个性独立鲜明的学生有印象一样,不想被埋在众人之中,那么中国的审美文化也必须走自己的道路。

校园审美文化的意义

校园审美文化的意义 一、校园文化的审美层面 关于校园文化的概念,目前国内大致有广义与狭义的两种理解。所谓广义的理解,就是把校园文化视作“学校的整体文化”;狭义的理解就是把校园文化视作相对于课堂文化的“课外文化”或“非课堂文化”。这两种理解从表面上看似乎仅仅是范围肝的广狭之别,实际上蕴含着对校园文化性质的不同认识。 教育抑或校园都是人类成长所必需的文化环境,也是延续和发展人类文化的重要途径。它们既是文化的体现,又是文化的手段。所以,对校因文化的理解应该与人类文化相联系。虽然关于“文化”的理解又是那样众说纷法,莫衷一是;但是,学校教育的基本文化功能是促进个体的全面发展,这一点几乎已成为共识,因此,对校园文化的理解就应该侧重于文化的人文性质与功能。正是在这一点上,文化与教育获得了同一性:教育是使人成为文化的人,并由此与单纯的技能训练和知识灌输区分开来。这正是把教育的视野扩展到文化层面,并重视校园文化建设的根本意义所在。 然而,目前我国的学校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教育的文化功能,特别是课堂教学几乎成为技能训练和知识灌输的同名同,恰恰是一些课外活动,例如兴趣小组、学牛社团活动、文化艺术节、体育比赛和运动会以及其他文化娱乐活动,却成为丰富校园生活,发展学生个性,促进他们较全面地成长的主要途径。在这样的背景上,上述关于“校园文化”的广义与狭义理解就体现了文化观和教育观的深刻差异。事实上,对“校园文化”的狭义理解,正反映了校园生活的上述分裂现象,即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在性质和功能上的严重差异,而对课外文化活动的强调正体现了拓展学校教育功能、丰富校园文化生活的要求。但是,校园文化应该是整个学校的文化,目前课外文化的某种积极的文化功能应该扩展到课堂文化之中,这是当前我国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 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提出“校园审美文化”的概念。审美文化最集中地体现了文化的人文性质和功能,在整个人类文化发展史上,审美文化一直以人自身的生存和发展为基本价值取向,在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文化之间起着重要的协调平衡作用。在校团文化中,川又义化广泛地渗透到各个方面,以其突川的人文件,调节着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帅生与环境之间、帅生与组织制度之间,以及学生的情与理、身与心的矛盾关系,始终与学校教育的根本目的——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保持着最内在的同一性。因此我们认为,校园文化的本质属性是审美属性。 二、情感文化 对于文化的层次划分,“物质”与“精神”这对范畴仍有相当的适用性。校园文化,作为一种教育文化,它主要属于精神文化,校园中的物质活动和环境也比较多地渗透着精神因素,这正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特征之一。但是,精神文化还有层次,与知识、道德、信仰等偏重理性的精神

电影《启示》的文化隐喻与审美研究(一)

电影《启示》的文化隐喻与审美研究(一) 在电影《启示》中,导演的旨向是以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对称的后玛雅文明时代的文明生态,去印证一句话:“一个伟大文明的衰亡只能始于自身内部。”(威尔·杜兰语)以这个充斥着太阳神原始崇拜、人祭、部落生存斗争的“社会形态”的宏大展示,迎接片尾欧洲探险者(殖民者)的到来,启示在文明的冲突中,玛雅文明历史地灭亡的原由。 《启示》序幕中出现的壁画里那只上帝般的眼睛,和弥散于影片中的那种充满悬疑、悲悯、神秘的音乐,表现出影片的主题,也即是它的名字:启示。这种启示,那不止是关于玛雅人如何对于其文明的意义,也不只是关于欧洲人最后如何到达玛雅人文明之域,而且具有更广阔的全人类智慧和生存意义的暗谕。它临摹出一个乌托邦式的世界图景,又用暴力、血腥、残忍的镜头切换出影像背后人性深处的罪恶。这种罪恶虽是人力所为,却暗含诸如生存、信仰背后的神秘力量。 纵观《启示》,可以离析出一个列维——斯特劳斯式的结构框架,可以勾勒出《启示》的生活真实阈与意义真实阈。 一、生活真实阈 (一)部落——雨林——神殿/祭台 狩猎是部落生存资料来源之必需。虎爪、火石天们设置机关,猎杀貘子,这是他们生活场景的必备,强健体魄、协作精神、团结意识、生存技能、体认雨林生活、觉察危险、解决争端等都是由此得以深化,这是他们丛林人格的必要部分。火石天和丛林中的逃亡人交涉,虎爪首先感知出逃亡人及其恐惧,这既是他们的生存智慧和个体情性本能,也为后来的“恐惧”埋下了阔大的伏笔。鱼和貘子腿的原始交换,不仅交换的是相互的体谅和帮助,交换的也是共同承负的恐惧与苦难,还有共处其中的命运。阿呆没有孩子的困恼与为人的诚朴,坦露一种人性的光芒,更在其拯救虎爪们几次而死去之后,将人性的底蕴归入更大的人类意义图景中,被戏弄者却是一个“以德报怨”的拯救者。村落遭洗劫,人的兽性居于主导,犹如人类文明中的争斗战争的兽性一样。兽性的杀戮是基于本能和文明的名义,智慧的人类文明内部其实是有着陷阱和黑洞,不仅在于文明本身,更在于人性本身。虎爪部落人遭劫持,在悬崖上伤者或生命者被弃之如敝履,生命仿佛没有意义,只用来被杀戮和献祭,用来膺服文明和人性本身的缺陷。临近神殿/祭台的石灰场,人被权力和生存规则缚于奴役中,石灰场中非人的劳动,混乱的闹市,奴隶买卖,发臭生蛆的城落,得了瘟疫的无力的面孔,身荼草青的“贵妇”,被涂上蓝靛色即将被送往祭台剜心断头的虎爪奴隶们,仿佛一幅“后现代主义”勾勒的世界图景。祭台下,人众以狂欢与虔诚的巫笃仪式为献祭的奴隶“施洗”,狂欢的声音里呈现出穿木上串着的头颅,金字塔下无头尸摆成堆的恐怖场景。祭台上,由巫师、国王、王后、王子、奴仆、刽子手组成的执祭权力者,以羽蛇神的名义将虎爪们剜心断头,祈求瘟疫的驱除,祈求神的子民命运的主宰。但日全食救了虎爪们的命,犹如在悬崖边、倒木下险些丧生一样。虎爪们的命运在自然和文明里变成惊世的恐惧和战栗。 (二)法场——雨林——部落 虎爪们因为日全食而获救,但又因执祭师的一句“处理掉”的口令而又陷入濒死的深渊,恐惧像幽灵如影随形。但在法场上,阿呆救了虎爪,虎爪刺死了施刑的酋长儿子。于是虎爪与酋长及其随从们开始了漫长的逃亡——追杀之路。虎爪因黑虎、毒蛇、毒蜂、毒蛙、瀑布、机关,渐渐找回了消灭内心恐惧的自己,以预言般的形式将七个追杀者一一剪除。自然反过来又以另一种姿态给虎爪增添了力量,尤其当虎爪从泥沼中重生,他的内心与生命已从命运的角逐中,找回一个勇敢者的灵魂。到最后和开头一样,狩猎机关上掉落的骨头以厚重惧疑的声音宣示着酋长强者的消亡,和虎爪反抗的获救。但虎爪奔跑的使命远没有结束,最后两个追杀者将他赶到海边,直至发现欧洲人的到来,后喻文明开始。虎爪重建破损的乌托邦使命也开始。

审美文化

1、生殖意象:鱼、蛙、鸟:彩陶纹饰的母题。人面鱼纹图代表作:人面鱼纹彩陶盘蛙纹彩陶盘鸟纹彩陶钵鱼鸟纹彩陶葫芦瓶 2、谈谈我国进入父系时代之后神话传说的题材和内容 (1)力量和勇敢:进入父系时代,随着父系权力的强化,男神成了故事的主角,力量和勇敢成了讴歌的主题更多的进入审美的视野,顶天立地的英雄神成了人们心中新的偶像。夸父追日 (2)战争:更能代表父系氏族时代文化特点、更能显示神话范畴新增主题和题材的是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和斗争——战争。史前时代最后阶段的部落战争浓缩到神话和传说中就造就了一连串与战争,例如上古神话中最富戏剧性的中心部分——氏族部落间的激烈冲突,炎黄之战。刑天舞干戚 (3)英雄与崇高:这时的治水神话,烙上了英雄时代血与火的印迹,这是对英雄的礼赞,更是人类理想额愿望的寄托。大禹治水 3、战争、英雄神话表现为怎样的审美特征 这是一个赞美英雄的时代,也是礼赞血与火的时代,英雄们就是在这血与火的纷飞中诞生和行动的。这其中无论失败者还是成功者,都以其不屈的灵魂,惨烈的壮举,前仆后继的精神,给人以崇高的美感。血与火的斗争,却也是原始向文明迈进的启门声,追求理性之光的“文明”,却是伴随这人与人之间的杀戮和流血到来的,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历史辩证法。 4、夏桀:出现了女乐。“女乐“的出现,意味着专门从事音乐舞蹈的人员从社会中分离出来,社会功利意义浓重的原始音乐艺术已开始向较具审美价值的音乐活动方向发展。 5、青铜饕餮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是殷人崇神尚力的物化形态,给人以威慑、压迫、敬畏之感的效果,是殷商艺术所独具的更集中的形象。就装饰纹样而言,它是兽面形象的总称,具体又有多种形式,有的分别以牛羊为原型,主要截取其首足部分,经过夸大尖角、巨目、獠牙、利爪而成。更多的是一棱鼻为中心,两个侧身的夔形对接,拼成一个正面的饕餮,同样形成尖角翻卷、双目圆瞪、呲牙咧嘴、利爪大张的状态。口中含着头人的凶兽则是真正具象化的饕餮,青铜饕餮以其繁密、混合、极尽雕饰之工的效果,把人们殆尽一个怪异神奇、眼花缭乱的世界。 6、为什么殷商崇尚饕餮的狞厉之美 (1)就已经建立初步发达的奴隶制国家、特别是创造了系统成熟的文字来说,殷商人无疑已经进入文明时代,但在精神文化层面,殷商人仍在自然神和祖先神的压迫下跋涉,在野蛮和崇力中徘徊,“率民以事神”的具体写照就是商人征服力的一种反映。殷商人正是靠着天神和祖神的神秘威严,同时靠着联盟的力量和斧的凶猛,扩疆辟土,维系天下。 (2)这就使如此残酷、野蛮的杀人以祭,成为庄严、崇高、神圣的信仰和仪式,而这对神灵的敬畏和尊崇,对异族征服的骄傲和自豪,对凶猛之力的夸耀和张扬,对拥有者权势的证明和显示,作为物化形态,就集中凝结或沉淀在时人最感珍贵的青铜铸造和纹饰中。其核心形象饕餮,应该就是殷人“率民以事神” 的神,是他们天神、祖神综合各联盟成分而形成的神圣图徽。是时人倾其所有、庄严郑重地敬奉神灵的一种象征。 (3)总之,饕餮在殷商人的眼里,是一种美,是殷商独特文化积淀出的一种包含着诸多信仰、心理、感觉成分的美,尽管这种美在今人看来不免狰狞可怖,时人却是以无比虔诚、赞美、夸耀的心情在精心铸造着它,这种“狞厉之美”的出现,乃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所必经的血与火的野蛮年代所积聚的巨大历史力量的象征符号。 7、周代乐舞代表作《大武舞》武王灭纣建国、周召之至治等周人创业的历史画卷表达“以崇天子”的情感“以德配天”的观念与整个舞蹈张扬人为的主题相呼应,共同体现了周人的时代精神。 8、中国早期美学理论的共同趋尚是什么 出现了中国美学的基本命题(1)论证美的方式,这时的“美”已不再是因为与神秘意味联系、带给人想象性满足而成其为美,美就蕴含在自然万物与人的生理、心理相应相适的多样统一之中。时人论证美的方式都体现出天人合一、整体思维的特征。 (2)以和为美,这些关于美的论述,都集中在一个“和”字上,以“和”为美成为中国美学起始阶段便牢不可破的普遍信念。强调美的多样统一性,也就是调和之美。同时,调和不等于随意杂和,拼凑,还须按照一定的秩序,比例,分量,达到彼此平衡,在两极对应中追求适中合度。 (3)涉及到美的特殊功能,尽管论者都十分强调美感与艺术对于社会政治的影响,但美感与艺术都是靠着平和、适中的听觉、视觉、味觉等感性形式对人心理,情感潜移默化的感染,作用于人的性情、精神,进而感天动地,

中国古代文化与中国古代美学(一)

中国古代文化与中国古代美学(一) 中国古代美学具有独特的概念和价值体系,多年来国内外不少学者沿用西方的美学理论和标准对之予以解释和评判,但都不能真正领悟其内在的价值和独特的魅力。中国古代美学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只有从总体上把握中国文化的特点,才可能更好的领悟和解释中国古代美学的内在价值和其独特性。 一、一分为三的哲学观 中国古代美学的许多概念的提出,都是基于“一分为三,三生无限”的中国古代哲学观。这种“一分为三,三生无限”的哲学观不同于西方的一分为二哲学观。西方的一分为二的哲学观强调矛盾两极的对立、斗争和转化。这种一分为二的哲学观,认为对立、斗争是主要的、绝对的,事物的发展就是矛盾的两极对立、斗争的结果。因此,矛盾的两极的和谐是暂时的、相对的。而“一分为三,三生无限”的哲学观不同。一分为三的哲学观认为,世间万物由阴、阳、中和三种形态组合,但它强调的是守住中庸,扬弃两极,与西方一分为二的哲学观相反,它认为矛盾的两极都是片面的、暂时的,只有“中庸”、“中和”才是真实的、理性的、永恒的、长久的。例如在自然与人类的关系问题上,中国历史上有“天人相分”与“天人合一”,但“天人合一”是主要的、基本的。是天人合一扬弃天人相分,天人相斗。与西方一分为二的哲学观不同,中国的一分为三的哲学观,从不认为是对立两极推动万事万物的发展,相反它认为是“中和”这种第三种形态产生、孕育万物,正所谓:一生二、

二生三、三生无限。在这种“一分为三,三生无限”的哲学观指导下,中国美学一直紧守和沿用“中和”美学原则,无论是精神与物质的关系,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人伦规范准则的确立,以及艺术自身的虚与实、形式与内容,都始终按照这种“过犹不及”的中和原则予以塑造。由于受“中和”的哲学观的影响,中国美学的概念更多的是功能性的,而不是特质性的,这点有别于西方,西方一直在思索寻找各门艺术自身的特质,例如绘画、雕塑、音乐等各个艺术门类均有较明晰的分野和界限,而中国却从未寻找这种特质,各门艺术都是相关联的存在的,例如诗歌的韵律美的讲究,使中国诗歌与音乐一直相连;同时诗歌与绘画相连,中国古代的文人画,都是提倡画中有诗,诗中有画;并且诗歌直接与书法相联系,字画是联为一体的,中国国画线条艺术也与书法艺术直接相关;同样,诗也与舞蹈、戏剧、雕塑、建筑等都相关联,反之,这些艺术部类,也与自身以外的其它艺术部类紧密相连,它们是融为一体的。它们是功能性存在,而不是特质性的存在。 二、历史主义传统 中国古代文化具有强烈的历史主义意识和传统,同样中国古代美学也不例外。这种状况用中国人自身的话语来形容,也就是“厚古薄今”。这种历史主义的思维逻辑,带给中华文化以下特点:一是经验的理性。中国人文文化几乎都是经验性的积累,它们是案例式的,百科全书式的,它们没有发展成西方的所谓“规则、规律”式的科学的抽象演绎,没有发展成西方的条分缕析的理性分析,但它们却发展成“经验的理性”、

美学与文化期末论文

全校通识课课程考核 科目:美学与文化教师: 郑圣勋姓名:包绎舒学号:20133410 专业:材料加工与成型 上课时间:2013年10月至2013年12 月 学生成绩: 教师(签名) 重庆大学制

日本文学与美国文学风格比较在小学到高中的几年时间里看了一些日本文学和美国文学,可能是受一些日本和美国著名文学家的作品影响,对日本文学和美国文学风格有了一点模糊的定义,接下来就两者之间的区别小做比较。 给我印象很深的一本日本小说是《挪威的森林》,从阅读开始直至合上书页,我都感觉压抑和低落,心中似有很多感情无法释放。先是直子的姐姐自杀,木月自杀,直子自杀,初美自杀。玲子与自己的丈夫。玲子教钢琴的那个有撒谎症的女孩。似乎没有一个心里健全的人物。但是,心里的不正常就像一个锁链一般,即使死去,这个锁链也会继续传递下去,直到一个人有足够强大的内心骗过自己。当时心中很是不解,觉得怎么可能文中所有人物都是迷茫不知所归的,这本小说是不是太虚构了。 吉本芭娜娜也是我很喜欢的一个日本女作家,擅长以细腻婉转的女性笔触描写日常生活的小故事,营造鲜活的感性与哀愁的氛围,彷佛等待夜归人的一盏温暖灯火,值得人品味再三。《哀愁的预感》中纯洁到极至的女主角,有着超能力,芭娜娜似的唯美表现无疑,可在美的背后总是隐藏着些什么。是的,正是哀愁,所有日本文学都无法避免的哀愁,全日本都有的哀愁。 然后又想到以前看的一些日本作家的作品,比如紫式部的《源氏物语》,川端康成的《雪国》《伊豆的舞女》,渡边淳一的《失乐园》《泪壶》以及其他的一些文学,都透露着对生命的渺茫和无奈之感,在这种氛围里有一种凄美的感觉,景物都是凄美的,很少见到阳光一点的美,即使有真正轻快的,比如女子情侣短暂愉快的相处,但最终肯定是一方先行离去或者两者都没有好下场。总感觉基调还是沉郁的,十分消极。

当代审美文化研究的回顾与反思

人们对审美与文化的认识和理解是一个随着社会文化发展和学术积累不断深化的过程。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我国审美文化研究由于切合了新的时代语境,使美学研究贴近了现实人生和市井大众,显示出了一种文化新走向,所以近20年来,国内的审美文化研究蓬勃发展,占尽风光。它极大地冲击了传统的美学理念,改变了传统美学研究偏于思辨的范式,将审美与文化、理论与应用、玄思与生活连通为一体。审美文化研究已然成为当代中国人文科学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处处呈现出新的生机与活力。因此对审美文化研究进行回顾、梳理也就显得格外必要。 一、审美文化:渊源与内涵 “审美文化”一词最早由席勒在《美育书简》中提出,在这一术语中洋溢着他的审美救世的启蒙情怀和精英主义的审美追求。马修 ·阿诺德在1869年出版的《文化与无政府状态》中对高级文化的崇奉、主张依靠文化拯救陷于边沁—技术主义的现代社会的理念与 席勒的审美观可谓一脉相承。难怪乎赫伯特·斯宾塞把阿诺德所主张的文化也称为“审美文化”,在《教育论》中,赫伯特·斯宾塞把建筑、雕塑、油画、音乐、诗歌等关乎闲暇、易于增进人生乐趣的艺术门类都归于审 美文化。[1] 20世纪90年代,随着审美文化一词经由金 亚娜从俄文舶入神州大地,审美文化研究在中国大陆迅速升温,成了人文社科研究中的“显学”。从周宪、姚文放、陶东风教授的《中国当代审美文化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当代审美文化批判》(山东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社会转型期审美文化研究》(北京出版社,2002年版),到陈炎教授等人的多卷本中国历代审美文化史述《中国审美文化史》(山东画报出版社, 2000年版)和陈炎教授主编的《当代中国审美文化》(河南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中国传媒大学张晶、范周生主编的《当代审美文化新论》,一横一纵,国内学者对古今中外的审美文化问题进行了全面的审视、 阐析和梳理。足见审美文化这一说法的出现并非空穴来风。世纪之交的中国审美文化研究关注社会 第25卷第6期Vol.25No.6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Langfang Teachers College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2009年12月 Dec.2009 当代审美文化研究的回顾与反思 李肖霞,何志钧 (鲁东大学文学院,山东烟台264025) 收稿日期:2009-10-03 基金项目:2008年度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08DWXJ09) 摘要: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我国审美文化研究既有别于抽象的美学玄思,也有别于具体的物质文化实践,实质上是美学应对文化世俗化的一种选择。它切合了新的时代语境, 极大地冲击了传统的美学理念,改变了传统美学研究偏于思辨的范式。审美文化研究兴起的原因复杂多样,既与20世纪90年代中国经济文化的转型有关,也深受现代科技文化和新兴媒体文化的影响。当代审美文化研究高度重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从各种视角对当代中国审美文化进行了多维透视。当代审美文化研究中也存在着人文内涵不足、 视野偏窄、观念迂腐老化的缺陷。因此,当代审美文化研究应该强化人性关怀意识,重视审美文化研究的实践性、应用性,重视跨学科研究,把握当代审美文化的后现代性征。 关键词:当代;审美文化;回顾;反思中图分类号:G122;I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210(2009)06-0058-04 作者简介:李肖霞(1986-),女,山东莱州人,鲁东大学文学院文艺学专业在读研究生,从事审美文化、文艺美学研究。何志钧(1971-),男,河北张家口人,文学博士,鲁东大学文学院副教授、研究生导师,烟台市文艺研究与批评重点人员,从事审美文化、文艺美学等的研究。 58··

审美文化与当代审美文化

审美文化与当代审美文化概说 孙波 摘要:何为“审美文化”?何为“当代审美文化”?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已有众多学者进行了探讨和研究,都有其理论的和现实的依据,都对“审美文化”作了深入的哲学思考,并有了完整统一的共识。从追溯“美学”学科的渊源开始,我认为:“审美文化是人类文化各个层面(古、今,中、西乃至全世界物质的、精神的、制度的、行为的等)呈现出来的具有审美因子的社会感性文化。”对“审美文化”一词的理解应用理性的思维,从整个文化大背境中,从它的实际使。“当代审美文化”则应具有特殊的时代内涵,而当代性则是它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美学; 审美文化;当代审美文化;当代性 美学作为传统与经典的表征,在当代无异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受制于“大众传播媒介”的影响及“日常生活审美化”审美倾向的无节制泛滥,人们的审美观受审美现实的引导发生了无法逆转的变化。 “美学”(德文Asthetik,英文Aesthetics)一词是1750年首次由德国哲学家鲍姆伽通提出,并看作一门独立学科。这门学科是用以命名一门研究感性思维和形象思维的新学科,和过去只研究理性认识的哲学学科有了区别。正如黑格尔所指出,“就是取这个意义,美学在沃尔夫学派之中,才开始成为一门新学科”。[1] 鲍姆伽通的《美学》发表在1750年,足见美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也是一门新学科,是比较晚近的事。但这并不等于说,“美学”的历史只是从鲍姆伽通时代才开始的,“美学”一词使用的范围也绝不限于1750年以后有关美和艺术的哲学。正如朱光潜所说“人类自从有了历史,就有了文艺;有了文艺,也就有了文艺思想和美学理论”。[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者简介:孙波(1981-),女,贵州省安顺市人,陕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硕士研究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