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完整word版)生理学重点笔记

(完整word版)生理学重点笔记

(完整word版)生理学重点笔记
(完整word版)生理学重点笔记

前言课前导入

一、考情分析:“鸡肋”

二、科目特点:

面宽、点多、机制多

多思、多练、重理解

三、课程特点和要求:

第一节细胞的基本功能

考纲:

一、细胞膜的物质转运功能

二、细胞的兴奋性和生物电现象

三、骨骼肌的收缩功能

一、细胞膜的物质转运功能

液态镶嵌模型学说——细胞膜是以液态的脂质双分子层为骨架,其中镶嵌着不同生理功能的蛋白质。

(一)单纯扩散

1.概念:脂溶性小分子物质由膜的高浓度区一侧向膜的低浓度区一侧顺浓度差跨膜的转运过程称为单纯扩散。

2.转运物质:除O2、CO2、NO、CO、N2等气体外,还有乙醇、类固醇类激素、尿素等。

3.特点:

①顺浓度差,不耗能;

②无需膜蛋白帮助;

③最终使转运物质在膜两侧的浓度差消失。

(二)易化扩散

是指某些非脂溶性或脂溶性较小的物质,在特殊蛋白的“帮助”下,由膜的高浓度一侧向低浓度一侧扩散的过程。

载体转运

通道转运

1.以载体蛋白为中介的易化扩散(载体转运):

◇例子“血液中的葡萄糖和氨基酸进入到组织细胞”

◇特点:

(1)载体蛋白质有结构特异性;

(2)饱和现象;

(3)竞争性抑制。

2.以通道为中介的易化扩散(通道转运):

主要通过通道蛋白质(简称通道)进行的。其转运物质的能力受膜两侧电位差或化学物质的影响,故有电压门控通道和化学门控通道之分。

◇特点:(1)相对特异性;

(2)无饱和性;

(3)有开放、失活、关闭不同状态。

◇例子:Na+、K+、Ca2+等都经通道转运。

Na+通道阻断剂——河豚毒素

K+通道阻断剂——四乙铵

Ca2+通道阻断剂——异搏定

(三)主动转运

1.概念:主动转运是指细胞通过本身的耗能过程,在细胞膜上特殊蛋白质(泵)的协助下,将某些物质分子或离子经细胞膜逆浓度梯度或电位梯度转运的过程。

2.钠泵

钠泵就是镶嵌于细胞膜上的Na+-K+依赖式ATP酶。

Na+-K+依赖式ATP酶(钠泵)

3.钠泵活动的生理意义:

①由钠泵形成的细胞内高K+和细胞外的高Na+,这是许多代谢反应进行的必需条件。

②维持细胞正常的渗透压与形态。

③它能建立起一种势能贮备。这种势能贮备是

可兴奋组织具有兴奋性的基础,这也是营养物质(如葡萄糖、氨基酸)逆浓度差跨膜转运的能量来源。

4.主动转运的类型

(1)原发性主动转运是指直接利用ATP的能量逆浓度差和电位差对离子进行的主动转运过程。

原发性主动转运是人体最重要的物质转运形式,除钠泵外,还有Ca2+泵(或称Ca2+-Mg2+依赖式ATP酶)、H+泵(质子

B.去极化

C.超极化

D.反极化

E.复极化

【答案】B

(一)细胞的生物电现象及其产生机制

生物电产生的前提:

1.细胞膜内外离子分布不均匀;

2.细胞膜在不同的情况下对不同的离子有不同的通透

性。

静息电位:细胞安静时,细胞膜两侧稳定的电位差;

机制:K+外流(钾离子的平衡电位);

动作电位:细胞受刺激而发生反应时细胞膜两侧迅速、

可逆、可扩布的电位变化。

【例题】动作电位去极化是由于()

A.Cl-内流

B.Ca2+内流

C.Na+内流

D.K+内流

E.K+外流

【答案】C

【例题】静息电位的产生是由于()

A.Cl-内流

B.Ca2+内流

C.Na+内流

D.K+内流

E.K+外流

【答案】E

极化——静息电位时,膜两侧保持的内负外正的状态。

去极化——静息电位向负值减小的方向变化。

反极化——膜内电位由零变为正值的过程。

复极化——去极化、反极化后恢复到极化的过程。

超极化——静息电位向负值增大的方向变化。

兴奋的引起——阈电位!

阈电位:能使膜上Na+通道瞬时间大量开放的临界膜电

位值。

【例题】刺激引起兴奋的基本条件是使跨膜电位达到

()

A.峰电位

B.阈电位

C.负后电位

D.局部电位

E.正后电位

【答案】B

(二)兴奋和兴奋性的概念

兴奋——刺激使组织或细胞发生反应(动作电位)的过

程。

兴奋性——活组织或细胞对外界刺激发生反应的能力

或特性。

兴奋性的指标:

阈强度(阈值):引起组织发生反应的最小刺激强度。

阈值高则兴奋性低,

阈值低则兴奋性高。

【例题】引起组织发生反应的最小刺激强度称

A.峰电位

B.阈电位

C.负后电位

D.局部电位

E.阈强度

【答案】E

【例题】刺激引起兴奋的基本条件是使跨膜电位达到

()

A.峰电位

B.阈电位

C.负后电位

D.局部电位

E.阈强度

【答案】B

【例题】可兴奋细胞受到阈下刺激时,可出现()

A.峰电位

B.阈电位

C.负后电位

D.局部电位

E.正后电位

【答案】D

【例题】神经、肌肉、腺体受阈刺激产生反应的共同表

现是()

A.分泌

B.收缩

C.局部电位

D.阈电位

E.动作电位

【答案】E

(三)兴奋在同一细胞上的传导机制——局部电流

膜上任何一处产生动作电位都将沿着细胞膜扩布称为

传导。

神经纤维兴奋传导的特征(即:动作电位的传导特征):

不衰减性;

生理完整性;

绝缘性;

双向性;

相对不疲劳性。

【例题】关于可兴奋细胞动作电位的描述,正确的是()

A.动作电位是细胞受刺激时出现的快速而不可逆的电

位变化

B.在动作电位的去极相,膜电位由内正外负变为外正内

C.动作电位的大小不随刺激强度和传导距离而改变

D.动作电位的大小随刺激强度和传导距离而改变

E.不同的细胞,动作电位的幅值都相同

【答案】C

三、骨骼肌的收缩机制

一)神经—肌肉接头兴奋传递

(二)骨骼肌的兴奋收缩耦联

——把肌细胞的兴奋和肌细胞的收缩联系起来的中介过程。

要点总结:要点整合:【例题】在神经-骨骼肌接头处的化学递质是()

A.肾上腺素

B.去甲肾上腺素

C.乙酰胆碱

D.5-羟色胺

E.γ-氨基丁酸

【答案】C

【例题】触发神经末梢释放递质的离子是()

A.Na+

B.K+

C.Ca2+

D.Mg2+

E.Cl-

【答案】C

知识点整合——

※突触传递:

Ca2+内流

突触小泡释放N递质

兴奋性递质→Na+内流→去极化(兴奋性突触后电位EPSP)

抑制性递质→Cl-内流→超极化(抑制性突触后电位IPSP)

※细胞间兴奋传递(突触传递)的特点:

◇电-化学-电的过程

◇时间延搁

◇易受药物或内环境因素的影响

◇单向传递

◇易疲劳

◇总和

神经冲动传导的特点(动作电位)细胞间兴奋传递的特点(突触传递)

局部电流电-化学-电的过程

快时间延搁

双向单向传递

安全性易受药物或内环境因素的影响不易疲劳易疲劳性

不衰减

生理完整性

绝缘性

※比较记忆,要点总结:

兴奋在中枢传递的特点(多突触传递)

电-化学-电的过程

中枢延搁

单向传递

易受药物或内环境因素的影响

易疲劳性

总和

兴奋节律的改变后发放

※兴奋在中枢的传递——多突触传递

【例题】在整个反射弧中,最易出现疲劳的部位是()

A.感受器

B.传入神经

C.反射弧中的突触

D.传出神经

E.效应器

【答案】C

【例题】有关突触传递特征的描述,错误的是()

A.单向传递

B.突触延搁

C.总和

D.不易疲劳

E.后发放

【答案】D

【例题】

A.K+

B.Na+

C.Ca2+

D.Cl-

E.H+

可产生抑制性突触后电位的离子基础是()

【答案】D

可产生兴奋性突触后电位的离子基础是()

【答案】B

【例题】抑制性突触后电位是()

A.去极化局部电位

B.超极化局部电位

C.具有全或无特性

D.突触后膜Na+通透性增加所致

E.突触前膜递质释放减少所致

【答案】B

【例题】兴奋性突触后电位是指突触后膜出现()

A.极化

B.去极化

C.超极化

D.反极化

E.复极化

【答案】B

第二节血液

血液大纲内容血液的组成

与特性

(1)内环境与稳态

(2)血量、血液的组成、血细胞比容

(3)血液的理化特性

血细胞及其

功能

(1)红细胞生理:数量、功能、生理特性、造

血原料、辅助因子

(2)白细胞生理:数量、生理特性、功能

(3)血小板的数量、生理特性及其功能

血液的凝固

和抗凝

(1)血液凝固的基本步骤

(2)主要抗凝物质的作用,纤维蛋白溶解系统

及其功能

血型

(1)血型与红细胞凝集反应

(2)ABO血型系统和Rh血型系统

(3)输血原则

一、血液的组成与特性

(一)内环境与稳态

内环境:围绕在细胞周围的体液,即细胞外液,称为机体的内环境。

稳态:细胞外液化学成分和理化特性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称为稳态。

【例题】下列各体液中,属于机体内环境的是()

A.胆汁

B.胰液

C.尿液

D.脑脊液

E.胃液

【答案】D

【例题】稳态是指内环境()

A.化学组成不变

B.化学组成相对稳定

C.理化性质相对稳定

D.理化性质恒定不变

E.各种物质组成和理化特性相对恒定

【答案】E

(二)血量、血液的组成、血细胞的比容

血细胞比容:

血细胞在全血中所占的容积百分比

如:红细胞比容——

·男:40~50%

·女:37~48%

·新生儿:55%

【例题】最能反映血细胞和血浆相对数量变化的是()

A.血液粘滞性

B.血细胞比容

C.血浆渗透压

D.血液比重

E.血红蛋白量

【答案】B

(三)血液的理化特性

·血液的比重:全血1.050~1.060 血浆1.025~1.030 ·血液的粘滞性:血液4~5 血浆1.6~2.4

·血浆的pH值:7.35~7.45 主要是NaHCO3/H2CO3

·血浆渗透压

·血浆渗透压:300mOsm/(Kg·H2O)

= 770kPa 或 5790mmHg

血浆渗透压 = 晶体渗透压+ 胶体渗透压

晶体渗透压胶体渗透压

形成无机盐、葡萄糖等晶体物

(主要为NaCl)

血浆蛋白等胶体物质

(主要为清蛋白)

大:300mOsm/(Kg·H2O)小:1.3mOsm/(Kg·H2O)

意义维持细胞内外水平

衡,

保持RBC正常形态和功

调节血管内外水平衡,维持血

浆容量

板书

【例题】

A.钙离子

B.钠

C.小分子物质

D.胶原蛋白

E.清蛋白

构成血浆胶体渗透压的主要物质是()

【答案】E

构成血浆晶体渗透压的主要物质是()

【答案】B

【例题】促使血管外的液体返回血管的是()

A.氯化钠

B.氯化钙

C.白蛋白

D.红细胞

E.球蛋白

【答案】C

【例题】肝功能障碍导致水肿及胸腹水的原因是()

A.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

B.毛细血管血压增加

C.淋巴回流受阻

D.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

E.滤过膜面积增加

【答案】D

二、血细胞及其功能

(一)红细胞生理

1.数量:

男:4.0~5.5×1012/L 、Hb:120~160g/L、红细胞比容:40%~50%

女:3.5~5.0×1012/L 、Hb:110~150g/L、红细胞比容:37%~48%

2.功能:

①运输O2、CO2;

②缓冲血液pH值。

3.生理特性:

①渗透脆性

概念:RBC在低渗盐溶液中发生膨胀破裂的特性。

指标:常以RBC对低渗盐溶液的抵抗力作为脆性指标。

正常值:0.42%NaCl:开始溶血;0.35%NaCl:完全溶血。

影响因素:衰老RBC>刚成熟RBC;遗传性球形红细胞>正常RBC。

②悬浮稳定性

概念:RBC能比较稳定地悬浮于血浆中的特性。

指标:红细胞沉降率(ESR)——以第1小时末RBC在沉降管中沉降距离来表示RBC沉降速度。

正常值:男:0~15mm/h,女:0~20mm/h。

影响因素:血浆成分影响悬浮稳定性!与红细胞无关。

1.白蛋白、卵磷脂可抑制红细胞叠连。

2.球蛋白、纤维蛋白原、胆固醇促进红细胞叠连。

③可塑造变形性;

概念:RBC在外力作用下具有变形能力的特性。

影响因素:与表面积/体积呈正相关;与RBC膜弹性呈正相关;与RBC内粘度呈负相关。

4.造血:

生成原料:铁、蛋白质等→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促成熟因子:VitB12、叶酸→巨幼红细胞性贫血

5.红细胞生成的调节:

①促红细胞生成素(EPO);

②雄性激素。

造血干细胞分化途径示意图

(二)白细胞生理

1.白细胞

白细胞数量:(4~10)x109/L

白细胞分类及功能

名称百分比(%)主要功能

中性粒细胞50~70

吞噬、水解细菌及坏死组织、衰

老的红细胞

嗜碱性粒细胞0~1

释放肝素、组织胺、参与过敏反

应,释放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

嗜酸性粒细胞0.5~5

限制嗜碱性粒细胞和肥大细胞在

速发型过敏反应中的作用;参与

对蠕虫的过敏反应

淋巴细胞20~40

T细胞→细胞免疫

B细胞→体液免疫

单核细胞3~8

吞噬作用、参与特异性免疫应答

的诱导与调节

(三)血小板生理

数量:100~300×109/L

生理功能:黏附、聚集、释放、收缩、吸附、修复

作用:

①维护血管壁完整性。

②参与生理止血的各个环节。

生理止血:正常时小血管损伤出血,经数分钟后出血自然停

止的现象。

出血时间:正常1~3min。(血小板)

凝血时间:依方法而定。(凝血因子)

血小板在生理止血中的作用:

1.释放缩血管物质,使受损小血管收缩;

2.黏着、聚集形成松软的血小板止血栓;

3.在血液凝固中提供磷脂表面,吸附凝血因子,参与并

加速血液凝固,完成生理止血;

4.凝血块中的血小板收缩,引起血块回缩,挤出其中的

血清,使凝血块更加坚实;

5.修复受损的血管内皮。

三、血液凝固和抗凝

血液凝固:血液由液体状态变为不流动的胶冻状凝块的

过程。

血清:血凝后,血凝块回缩释出的液体。

凝血因子:

因子Ⅲ存在于血管外组织;

因子Ⅳ、PF3外,余为蛋白质;

因子Ⅱ、Ⅸ、Ⅹ、Ⅺ、Ⅻ均为酶原;

因子Ⅱ、Ⅶ、Ⅸ、Ⅹ在肝脏合成,需维生素K;

因子Ⅴ、Ⅷ为辅助因子;

因子Ⅷ、Ⅸ、Ⅺ缺乏分别引起甲、乙、丙型血友病。

凝血过程:

◇内源性凝血和外源性凝血的比较

内源性凝血外源性凝血

启动方式ⅫⅢ

参与的

凝血因子不同

全部来自血液

组织因子参与

速度慢快

◇抗凝系统的组成和作用:

血浆中的抗凝物质:

①抗凝血酶Ⅲ:灭活Ⅱa、Ⅶa、Ⅸa、Ⅹa、Ⅻa

(与丝氨酸残基结合)

②肝素:加强抗凝血酶Ⅲ的作用(2000倍)。

③蛋白质C:1)灭活因子Ⅴ、Ⅷ。

2)限制因子Ⅹa与血小板结合。

3)增强纤溶。

④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

◇纤维蛋白溶解系统

【例题】肝素抗凝的主要机制是()

A.抑制血小板的聚集

B.抑制凝血酶原的激活

C.抑制因子Ⅹ的激活

D.促进纤维蛋白吸附凝血酶

E.增强抗凝血酶Ⅲ的活性

【答案】E

【例题】内源性凝血途径的始动因子是()

A.因子Ⅻ

B.因子Ⅱ

C.因子Ⅹ

D.因子Ⅲ

E.因子Ⅶ

【答案】A

四、血型

血型——红细胞膜上特异性抗原的类型

红细胞凝集反应:若将血型不相同的两个人的血液滴加在玻片上并使之混合,红细胞可凝集成簇,这个现象称为红细胞凝集。

意义:输血反应、血型鉴定。

1.ABO血型系统

根据红细胞上特异抗原的类型分:A、B、AB、O

血型红细胞上抗原

(凝集原)

血清中抗体

A A 抗B

B B 抗A

AB A和B 无

O 无抗A和B抗

2.输血原则

正常情况下,必须同型血相输。特殊情况:可O型→其他型血,但必须缓慢、少量(<400ml)

3.交叉配血试验

4.Rh血型系统——有“D抗原”为阳性、无“D抗原”为阴性

(2)意义:主要对Rh(-)的人而言,有一定危险性。

1)Rh(-)的人输血时

2)Rh(-)的母亲怀孕时

【例题】血清与血浆的主要不同点是前者不含有()

A.钙离子

B.球蛋白

C.白蛋白

D.凝集素

E.纤维蛋白原

【答案】E

【例题】献血者为A型血,经交叉配血试验,主侧不凝集而次侧凝集,受血者的血型为()

A.B型

B.AB型

C.A型

D.O型

E.A型或B型

【答案】B

【例题】A型血人的红细胞与B型血人血清相遇时,红细胞发生的变化是()

A.聚集

B.粘着

C.叠连

D.凝集

E.凝固

【答案】D

【例题】红细胞悬浮稳定性差时,红细胞出现()

A.聚集

B.粘着

C.叠连

D.凝集

E.凝固

【答案】C

第三节血液循环

三、血液

循环

1.心脏的泵血

功能

(1)心动周期的概念;心脏泵血的过

程和机制

(2)心脏泵血功能的评价:每搏输出

量、每分输出量、射血分数、心指数,

心脏做功

(3)心脏泵血功能的调价:每搏输出

量的调节和心率对心泵功能的影响

2.心肌的生物

电现象和生理

特性

(1)工作细胞和自律细胞的跨膜电位

及其形成机制

(2)心肌的兴奋性、自动节律性和传

导性

(3)正常心电图的波形及生理意义续表

三、血

液循

3.血管生理

(1)动脉血压的形成、正常值和影响因

(2)中心静脉压及影响静脉回流的因素

(3)微循环的组成及作用

(4)组织液的生成及其影响因素

4.心血管活动

的调节

(1)神经调节:心交感神经、心迷走神

经、交感缩血管神经的功能

(2)心血管反射: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

压力感受性反射

(3)体液调节: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

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血管内皮产生

的血管活性物质的功能

5.器官循环冠脉循环的血流特点和血流量的调节

一、心脏的泵血功能

(一)心动周期

(二)心脏的泵血过程和机制

(三)心泵功能的评价

(四)影响心输出量的因素

(五)心泵功能的贮备

(一)心动周期

心房或心室每进行一次收缩和舒张为心跳的一个活动

周期,即心动周期。

心率——每分钟心跳的次数。

如:按心率为75次/min计算,

心跳周期:

◇心动周期的特点:

心房和心室机械活动周期的时间是相等的。

舒张期的时间长于收缩期。

心率加快时,心动周期缩短,其中舒张期缩短的比例

大于收缩期。

心房和心室同时处于舒张状态,称为全心舒张期。

心室血液的充盈主要依靠全心舒张期心室舒张的抽

吸作用(70%),而不是心房的收缩(30%)。

(二)心脏的泵血过程和机制

※心室的泵血过程:

心脏射血过程中心室容积、压力及瓣膜启闭和血流方向

的变化。

时相

压力瓣膜

心室容积变化血流变化

心房心室动脉 AV SV

等容收缩期 Pa < Pv < P A关关无变化无

快速射血期 Pa < Pv > P A关开迅速减少心室到动脉

减慢射血期 Pa < Pv < P A关开缓慢减少心室到动脉

等容舒张期 Pa < Pv < P A关关无变化无

快速充盈期 Pa > Pv < P A开关迅速增加心房到心室

减慢充盈期 Pa > Pv < P A开关缓慢增加心房到心室

心房收缩期 Pa > Pv < P A开关继续增加心房到心室

◇解题技巧:

※心室的泵血过程:

◇心泵血过程中的特点:

心室肌的收缩和舒张是泵血的原动力;

心房—心室、心室—动脉之间的压力差是直接动力;

心脏瓣膜保证血液呈单向流动;

等容收缩期、等容舒张期是压力变化最快的时期;

快速射血期,室内压达峰值;

快速射血期的中期或稍后,室内压已经低于主动脉内

压。

【例题】

在等容舒张期,房内压与室内压,室内压与动脉压之间

的关系是()

A.房内压>室内压<动脉压

B.房内压<室内压>动脉压

C.房内压<室内压<动脉压

D.房内压>室内压>动脉压

E.房内压<室内压=动脉压

【答案】C

【例题】室内压最高时是()

A.等容收缩期

B.等容舒张期

C.快速射血期

D.减慢充盈期

E.等容收缩期末

【正确答案】C

(三)心泵功能的评价

1.搏出量:一侧心室一次收缩射出的血量。

≈60~80ml

2.

※比搏出量更敏感的反应心功能

※高血压患者射血分数下降

3.心输出量:一侧心室每分钟射出的血量。

心输出量=每搏输出量×心率≈5L/min

※是评价心功能最基本的指标

4.

※用于比较不同身材个体的心功能

5.心脏做功量

心室一次收缩所做的功,称为每搏功。

每搏功×心率 = 每分功。

每搏功 = 搏出量×阻力(血液比重动脉压)

右心室做功量也只有左心室的1/6左右;

高血压患者心脏做功量增高;

每搏功指标的优点在于它考虑到动脉血压对心脏泵血功能的影响,因此,用做功量来评定心脏泵血功能较搏出量和心输出量更为全面。

【例题】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左心室的每搏输出量大于右心室

B.心输出量是指心每分钟射出的血量

C.心房和心室的机械活动周期不同

D.心房和心室同时收缩

E.心动周期中收缩期短于舒张期

【答案】E

【例题】衡量心泵功能的指标是()

A.前负荷

B.后负荷

C.动脉血压的高低

D.射血分数

E.心率

【正确答案】D

1.搏出量

2.射血分数

3.心输出量

4.心指数

5.心脏做功量

【例题】

A.心脏做功量

B.每分输出量

C.心指数

D.每搏输出量

E.射血分数

1.在动脉血压持续升高的病人,心功能评定指标减小的是()

【答案】E

2.适合于分析比较不同个体之间心功能的评定指标是()

【答案】C

3.在高血压病人,心功能评定指标增高的是()

【答案】A

(四)影响心输出量的因素

心输出量=每搏输出量×心率

1.搏出量的调节:

(1)心室舒张末期容积

(2)心肌收缩能力

(3)动脉血压

2.心率的调节

影响心输出量的因素:

1.搏出量的调节

(1)心室舒张末期容积(前负荷)

=静脉回心血量+射血后剩余血量

(2)心肌收缩能力

※等长调节

(3)动脉血压(后负荷)

当:动脉血压↑→等容收缩期延长→射血期缩短→每搏输出量↓→剩余血量↑+静脉回心血量→心室舒张末期容积增大(启动异长调节)→每搏输出量维持正常故:血压在一定范围内变化,心脏可代偿性,从而保证心输出量不变。

但:心肌的收缩力增强!射血分数减小!

【例题】引起左室后负荷增高的主要因素是()

A.肺循环高压

B.体循环高压

C.回心血量增加

D.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E.红细胞压积增大

【正确答案】B

2.心率的调节:

﹡一定范围内,心率增加,心输出量增加。

﹡超过一定范围,>180次/min或<40次/min

则心输出量下降

【例题】心输出量是指()

A.每分钟由一侧心室所射出的血量

B.每分钟由左右心室所射出的血量

C.每分钟由心房射出的血量

D.心脏每搏动一次,由一侧心室所射出的血量

E.心脏每搏动一次,由左右心室所射出的血量

【答案】A

【例题】能够使心输出量增加的是()

A.静脉回心血量增加

B.动脉血压降低

C.副交感神经兴奋

D.心肌收缩力减弱

E.大动脉管壁弹性增强

【答案】A

【例题】副交感神经兴奋时的变化是()

A.静脉回心血量增加

B.动脉血压升高

C.心率加快

D.心肌收缩力减弱

E.大动脉管壁弹性增强

【答案】D

(五)心泵功能的贮备:

心力贮备:心输出量随机体代谢需要而增加的能力。

安静时:5L/min

运动时:25~30L/min

最大输出量:一侧心室

每分钟射出的最大血量。

◇可反应心力贮备能力。

二、心肌的生物电和生理特性

心肌细胞的类型:

1.普通的心肌细胞——工作细胞

eg:心房肌细胞、心室肌细胞。

2.特殊分化的心肌细胞——自律细胞

eg:窦房结、房室结、房室束、左右束支、浦肯野纤维网

(一)心室肌细胞RP、AP及其分期

RP:同前

AP的特点:

1.复极过程复杂

2.持续时间长

3.升降支不对称机制

(二)自律细胞的跨膜电位及其形成机制

自律细胞的特点:4期自动除极

不同自律细胞的4期除极速度,机制不一致。

1.窦房结细胞跨膜电位

0期机制:Ca2+内流(慢反应自律细胞)

3期机制:K+外流

4期机制:If

①Na+内流的逐渐增强;

②K+外流的逐渐减弱;※

③两者兼有。

2.浦肯野细胞

比较心室肌:

①动作电位相似:

0期机制:Na+内流(快反应自律细胞)

②4期会自动除极

※Na+内流逐渐增多

(三)心肌的电生理特性

1.自律性

2.兴奋性

3.传导性

4.收缩性

1.自律性

兴奋频率为衡量自律性指标,窦房结为90~100次/min 房室结40~60次/min 浦肯野纤维为15~40次/min 窦房结:自律性最高,为正常起搏点(窦性心律)

其他传导组织:潜在起搏点

异位起搏点(异位心律)

2.兴奋性心肌细胞的兴奋性随动作电位呈周期性变化。

周期性变化:有效不应期→相对不应期→超常期→正常

特点:有效不应期特别长

相当于整个的收缩期和舒张早期。

意义:保证心肌不发生强直收缩。

【例题】心室肌有效不应期的长短主要取决于()

A.动作电位0期除极速度

B.阈电位水平高低

C.动作电位2期时程

D.钠泵功能

E.动作电位传导速度

【答案】C

【例题】心室肌细胞有效不应期特别长的意义是()

A.使心室收缩总是出现在心房收缩后

B.使心室肌动作电位出现明显的平台期

C.有利于更多的Ca2+进入细胞内

D.使心室肌细胞不会发生强直收缩

E.使心室内所有细胞同步收缩

【答案】D

期前收缩:在有效不应期后,下一次窦房结产生的兴奋下传到达之前,由于异常刺激(人工或病理性刺激)作用于心肌,使心肌产生一次额外的兴奋和收缩,称为期前收缩。

代偿性间歇:在期前收缩之后,由窦房结下传的兴奋往往落在期前收缩的有效不应期内,不能引起心室兴奋和收缩,使期前收缩之后往往出现一段较长时间的舒张期称为代偿性间歇。

3.传导性

——心肌细胞传导兴奋的能力

途径:特殊传导系统

4.收缩性

特点:

(1)同步收缩“全或无”现象;

(2)对细胞外Ca2+的依赖性大;

(3)不发生强直收缩。

(四)心电图

心电图是用心电图机在机体体表记录到的反映心脏电变化的波形,反映了心脏兴奋的产生、传导和恢复过程中的生物电变化。

波形持续时

(秒)

波幅

(mV)

意义

与心肌细胞动作

电位的对应关系

P波0.08~

0.11

0.05~

0.25

反映左、右两心

房去极化过程

心房肌动作电位0

期(去极化)

QRS 波0.06~

0.10

不定

反映左、右两心

室去极化过程

心室肌动作电位0

期(去极化)

T波0.05~

0.25

0.1~

0.8

反映心室复极化

过程的电变化

心室肌动作电位

(复极化)

续表:

波形持续时

间(秒)

波幅

(mV)

意义

与心肌细胞动作电位

的对应关系

PR 间0.12~

0.20

代表窦房结产生

的兴奋从心房传

至心室所需的时

QT 间期0.32~

0.44

代表心室去极和

复极全过程所需

的时间

心室肌动作电位0~4

ST 段0.05~

0.15

基线

代表心室肌细胞

全部处于动作电

位平台期,各部分

间无电位差的时

心室肌动作电位2期

三、血管生理◇真毛细血管(交换血管)

→物质交换

◇微静脉(毛细血管后阻力血管)

→调节组织液生成与回流

◇静脉(容量血管)

→血液储存库

血压——

血液对单位面积血管壁的侧压力。

单位:kPa/mmHg

1mmHg=0.133kPa

1cmH2O=0.098kPa

(一)动脉血压

1.动脉血压的形成:

收缩压心室收缩中期动脉压升到的最高值。舒张压心室舒张末期动脉压降到的最低值。脉压收缩压和舒张压的差值。

平均A压一个心动周期中动脉血压的平均值。平均A压=舒张压+脉压/3

2.动脉血压的正常值:

收缩压:100~120mmHg(13.3~16.0kPa)

舒张压:60~80mmHg(8~10kPa)

脉压:30~40mmHg(4.0~5.3kPa)

平均A压:100mmHg(13.3kPa)

3.动脉血压的影响因素:

①搏出量收缩压升高明显

*收缩压的高低主要反映心脏搏出量的多少

②心率舒张压升高明显

③外周阻力(血管口径)舒张压升高明显

*舒张压的高低主要反映外周阻力的大小

①体循环平均充盈压

②心脏收缩力

③体位改变

④骨骼肌的挤压作用

⑤呼吸运动

(三)微循环

微动脉与微静脉之间的血液循环称微循环。

微循环的组成及其作用:

①迂回通路(营养通路)——

特点:经过毛细血管

意义:物质交换

②直捷通路——

特点:经过通血毛细血管

意义:使一部分血液迅速通过微循环,保证回心血量

③动-静脉短路——

特点:经过动-静脉吻合支直接回流

意义:调节体温

【例题】皮肤依靠辐射、传导和对流方式增加散热的主要途径是()

A.小静脉舒张

B.通血毛细血管大量开放

C.小动脉舒张和动-静脉吻合支开放

D.真毛细血管大量开放

E.后微动脉舒张

【答案】C

(四)组织液的生成与回流

1.部位:真毛细血管

2.过程:组织液在毛细血管的

动脉端生成,静脉端回流,生成与

回流间维持动态平衡;

3.动力:有效滤过压(EFP)

4.影响组织液生成的因素有:

(1)有效滤过压(EFP)

有效滤过压(EFP)=(Cap压+组织液胶体渗透压)-(血浆胶体渗透压+组织液静水压)

①细血管血压升高(见于心衰导致的淤血),有效滤过压加大,组织液生成增多。

②肝炎、肾炎等导致血浆蛋白减少,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有效滤过压加大,组织液生成增多。

(2)Cap通透性

烧伤、过敏→ Cap通透性↑组织液生成↑

(3)淋巴回流

淋巴回流受阻→组织液滞留↑

【例题】肝功能障碍导致水肿及胸腹水的原因是()

A.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

B.毛细血管血压增加

C.淋巴回流受阻

D.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

E.滤过膜面积增加

【答案】D

四、心血管活动的调节

(一)神经调节

1.支配心脏的神经

心受心交感神经和心迷走神经的双重支配。

心交感神经心迷走神经

去甲肾上腺素(NE)乙酰胆碱(Ach)

β1M

正性变时变力变传导负性变时变力变传导

2.支配血管的神经——交感缩血管神经纤维。

递质:去甲肾上腺素(NE)

受体:α

特点:密度不均。

①皮肤黏膜>内脏和骨骼肌>冠状动脉、脑血管。

② A>V,微动脉最高

作用:静息状态发放低频冲动,维持血管一定的紧张性。

(二)心血管反射(降压反射)——颈动脉窦、主动脉弓压力感受性反射

1.意义:维持血压于稳态

2.过程:

刺激:血压↑动脉管壁扩张度↑

感受器:颈动脉窦、主动脉弓压力感受器

传入神经:窦神经、降压神经

中枢:延髓孤束核

传出神经:支配心血管的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

效应器:心、血管

【例题】降压反射的生理意义是()

A.降低动脉血压

B.升高动脉血压

C.减弱心血管活动

D.增强心血管活动

E.维持动脉血压相对稳定

【答案】E

【例题】动脉血压突然升高时,能引起()

A.窦神经传入冲动减少

B.心迷走中枢抑制

C.心迷走中枢兴奋

D.交感缩血管兴奋

E.心交感中枢兴奋

【答案】C

(三)体液调节:

1.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S)

(1)分泌部位:肾近球细胞分泌(酸性蛋白酶)

(2)肾素分泌的条件:肾血流灌注↓/血钠↓

(3)作用体系:

ACE是催化AngⅡ形成的关键,在临床上,ACE抑制剂和

AT1受体拮抗剂医用作抗高血压药。

2.肾上腺素(E)

E 兴奋α、β(β1、β2)

作用:

①心:正性变时变力变传导(β1R)

②血管:

皮肤、肾、胃肠等处血管α受体兴奋血管收缩

骨骼肌、肝、心等处血管β2受体兴奋血管舒张

外周阻力变化不大,血液重分配(骨骼肌、心优先供血)

3.去甲肾上腺素(NE)

NE兴奋α受体

作用:

五、冠脉循环的特点

1.血压高,流速快,血流量大,摄氧量高。

2.心肌节律性舒缩活动对冠脉血流影响很大。

——舒张期心肌供血更充分(舒张期血流量70%~80%)。

主动脉舒张压的高低和心舒期的长短是影响冠脉血流

的重要因素。

知识点整合

神经系统:

交感和副交感系统的功能

外周神经递质和受体:乙酰胆碱及其受体;去甲肾上腺

素及其受体

交感神经活动加强时的效果——应急反应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