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单元测试题全套及答案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单元测试题全套及答案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单元测试题全套及答案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单元测试题全套及答案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单元测试题全套及答案

含期末试题1套

第一、二章达标检测卷

(100分,90分钟)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4分)

1.以下估测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A.普通教室的高度约为4 km B.物理课本宽度约为16.9 dm

C.中学生课桌高度约为80 cm D.中学生的身高约为1.6 mm

2.小妍家新买了型号为20 cm的台州产“苏泊尔”压力锅(俗称高压锅)。妈妈说,家用压力锅有18 cm、20 cm和22 cm等型号。“型号20 cm”指()

A.锅身的直径是20 cm B.锅身的周长是20 cm

C.锅身的横截面积是20 cm D.锅的容积是20 cm

3.小明同学骑自行车沿新华大街自西向东运动,看到两旁的高楼不断向西运动。能正确说明高楼向西运动,是以下面哪个物体为参照物的()

A.小明同学的自行车B.对面驶来的公共汽车

C.新华大街D.天上飞过的小鸟

(第4题图)

4.国产“歼—15”舰载机从航空母舰“辽宁号”上起飞,如图所示,若说该飞机上的飞行员是静止的,所选的参照物是()

A.航空母舰B.该飞行员驾驶的飞机

C.海岸D.航空母舰上的工作人员

5.科学家进行科学探究,通过观察发现并提出问题后,设计实验与制订计划前,通常要做的工作是()

A.对问题做出猜想和假设B.准备器材收集证据

C.评价收集到的证据D.提出新的探究问题

6.短跑运动员5 s跑了50 m,羚羊奔跑的速度是20 m/s,汽车的行驶速度是54 km/h,

三者速度从小到大的排列顺序是()

A.汽车、羚羊、运动员B.羚羊、汽车、运动员

C.运动员、汽车、羚羊D.运动员、羚羊、汽车

7.小理家准备买新房,他看到某开发商的广告称:乘车从新楼盘到一家大型商场的时间只需3 min。据此你认为从新楼盘到该大型商场比较接近的路程是()

A.200 m B.400 m C.2 000 m D.10 000 m

8.若采用发光二极管,则通电后亮起的时间会比采用灯丝的白炽灯大约快0.5 s,故有助于后车驾驶员提前作出反应,假设后车以50 km/h的车速匀速前进,则在0.5 s的时间内,后车前行的距离大约为()

A.3 m B.7 m C.12 m D.25 m

9.在研究水滴下落规律的实验中,打开水龙头让水一滴一滴下落,并用频闪照相机每隔0.1 s拍摄了同一水滴下落时的不同位置,如图所示,由图可知,水滴下落0.3 s内的平均速度是()

A.150 m/s B.15 m/s C.1.5 m/s D.0.15 m/s

(第9题图)(第10题图)

(第11题图)

10.如图为“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的实验,图中停表的示意图分别表示小车通过斜面A、B、C三点的时刻,B点是全程AC的中点。小车从A点运动到C点的过程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以木块为参照物,小车是静止的

B.以地面为参照物,小车是静止的

C.小车AB段运动所用时间与BC段运动所用时间相等

D.小车AC段的平均速度大于AB段的平均速度

11.如图所示,是一个小球在相同时间间隔里运动情景的物理模型图,对这个小球的运

动情景描述正确的是()

A.小球从高处自由落下B.小球沿斜面上下运动

C.小球做匀速圆周运动D.小球从碗边释放滚下

12.一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了120 km的路程,前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为60 km/h,后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为40 km/h。则汽车行驶这120 km()

A.所用时间为2.4 h B.所用时间为2.6 h

C.平均速度为48 km/h D.平均速度为50 km/h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6分)

13.如图所示,木块的测量值是________ cm,分度值是________ mm。

(第13题图)

(第14题图) 14.如图所示的是两种比较自行车和摩托车运动快慢的方法:甲图中让两者运动相同的________,图中________运动的路程长,所以摩托车运动________(填“快”或“慢”)。乙图中让两者运动相同的________,图中__________完成运动所需的时间长,所以自行车运动________(填“快”或“慢”)。

15.我国无人驾驶汽车红旗HQ3在某次测试中,该车的平均车速约90 km/h,合________ m/s;自动行驶过程中,路边树木相对该车是________的。

16.同学们用图甲所示的玻璃管做了“测量气泡的速度”的实验,该实验的测量工具有________和__________;用测量的数据画出路程时间图像如图乙,分析乙图像中的信息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16题图)

(第17题图)

17.如图所示,一木块在水平面上运动时在相等时间内连续拍摄4次“频闪”照片,频闪的时间间隔为0.02 s。从频闪照片可判断,该木块做__________(填“匀速”或“变速”)直线运动。木块从1位置运动到2位置的距离是__________ cm。木块从1位置到4位置运动的速度为__________ m/s。

三、实验与探究题(每题8分,共24分)

18.情景:放学后,小明骑自行车回家。小明发现,在下坡时,不踩脚踏板,自行车似乎也越来越快?

问题:从斜面上自由滑下时,物体的速度怎样变化?

猜想:从斜面上自由滑下的物体速度越来越快。

器材:小车、长木板、木块、卷尺、停表。

实验:

①用木块和长木板组成斜面,如图所示,用卷尺量出斜面的长s1。

②将小车放在斜面的顶端,把金属片放在斜面的底端,记下小车从斜面的顶端自由滑下到撞击金属片的时间t1。

③把金属片放在斜面的中点处,记下小车从斜面的顶端自由滑下到撞击金属片的时间t2。

实验数据:

(第18题图)

(1)将表中空格填写完整。

(2)由以上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小明看到医生在给病人输液时,手指轻弹输液管,有气泡向上运动,但他发现气泡

在不同位置上升的快慢是不同的,气泡上升的速度与哪些因素有关呢?为了探究气泡运动速度与倾斜角的关系,小明使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测出玻璃管在不同倾斜角下气泡运动的速度,情况如下表:

液体:自来水 液柱长度:30 cm 气泡长度:4.1 mm

(第19题图)

根据上述数据,请回答下列问题:

(1)当θ角为0度时,气泡运动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cm/s ;

(2)请根据记录的数据在图乙中先描点,再用平滑的曲线画出速度随倾斜角θ变化的图像; (3)随

θ角的减小气泡运动速度是先变______

后变________(填“大”或“小”);在θ角为________度时气泡运动的平均速度最大。

20.下表是卡车沿直线平稳行驶和电车、机车启动过程中各个不同时刻的速度(从启动一段时间后开始计时),请你比较和分析表中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卡车做________________运动。

(2)电车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定性)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电车的速度v与时间t的定量关系是v=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通过分析电车和机车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发现它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相同的。

四、综合应用题(每题12分,共36分)

21.一列200 m长的轻轨列车,以15 m/s的速度通过2.8 km的立交桥,则列车从上桥至完全通过大桥所用的时间为多少?

(第21题图)

22.汽车驾驶员从发现情况到采取制动所需要的时间叫反应时间。一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的过程中,若驾驶员发现前方70 m处有障碍物,采取制动后,汽车行驶60 m刚好停在障碍物前,已知该驾驶员的反应时间为0.5 s,则:

(1)制动前汽车行驶速度为多少米/秒?

(2)请你对安全驾车提一条合理建议。

23.轨道交通具有便捷、运量大、污染低、安全性高等优点,有利于减缓城市交通拥挤、减少汽车尾气排放等。宁波市轨道交通工程1号线已开始建设,其部分信息如下表所示:

(1)建造单位长度的1号线地铁,地下比地上的成本要________(填“高”或“低”)。

(2)目前宁波市城区公交车的平均行驶速度约25 km/h,随着私家车数量的增加,这一数值可能将更低。1号线一期(线路接近直线)建成前后,市民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从高桥西到东外环至少可节省多少小时?

(3)若1号线全线建成,预计全程的平均速度可达多少千米/时?

第一、二章达标检测卷

一、1.C点拨:普通教室的高度约为4 m,物理课本宽度约为1.69 dm,中学生的身高约为1.6 m。

2.A

3.A点拨:以小明同学的自行车为参照物,高楼和自行车有相对位置的变化而向西运动。

4.B点拨:飞行员和飞机同速同向飞行,相对静止。

5.A

6.C点拨:运动员的速度v1=s1/t1=50 m/5 s=10 m/s,汽车的速度v2=54 km/h=54

3.6m/s

=15 m/s。

7.C点拨:车的速度约45km/h=12.5 m/s,则路程s=vt=12.5 m/s×3×60 s=2 250 m。

8.B点拨:50 km/h=50

3.6m/s≈13.89 m/s,汽车前进距离s=vt=13.89 m/s×0.5 s≈7 m。

9.C点拨:0.3 s内水滴下落的距离是45 cm,则水滴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v=s/t =0.45 m/0.3 s=1.5 m/s。

10.D点拨:小车从A点运动到C点的过程中,做加速运动。

11.B

12.C点拨:汽车行驶120 km所用的时间是t=s前半

v前半

s后半

v后半

1

2×120 km

60 km/h+

1

2×120 km

40 km/h =

2.5 h。

整个路程的平均速度v=s

t=

120 km

2.5 h=48 km/h。

二、13.1.75;1点拨:木块的长度为1.7 cm+0.5 mm(估计值)=1.75 cm。

14.时间;摩托车;快;路程;自行车;慢

15.25;运动

16.刻度尺;钟表;气泡在做匀速直线运动(或气泡的速度为2.5 cm/s)

17.匀速;1.80;0.9点拨:由于木块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相等,故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图示可知,木块从1位置运动到2位置的距离是3.80 cm-2.00 cm=1.80 cm;木块从位置1运动到位置4时,频闪3次,故所用的时间t=0.02 s×3=0.06 s;由图可知,木块运动的距离s=7.40 cm-2.00 cm=5.40 cm=0.054 m,木块从1位置到4位置运动的速度v=s/t=0.054 m/0.06 s=0.9 m/s。

三、18.(1)1.2;1;1.5

(2)物体从斜面上自由下滑,速度越来越快19.解:(1)1.2(2)如图所示。(3)大;小;45

点拨:(1)v=s/t=30 cm

25 s=1.2 cm/s。(3)根据图像解答。

(第19题图)

20.(1)匀速直线(2)速度随时间的增加而增大

(3)(5+0.5t)(m/s)(4)在相等时间内,速度的增加量

点拨:(1)由表格可知,卡车的速度在几个时刻是不变的,卡车在做匀速直线运动;(2)电车速度依次为5 m/s、7.5 m/s、10 m/s、12.5 m/s、15 m/s,即随时间的增加而增大;(3)由表格可知,电车每隔5 s速度增加2.5 m/s,即每秒增加0.5 m/s,故从0时刻开始每过时间t速度增加0.5t(m/s),则有v=(5+0.5t)(m/s);(4)通过分析可以发现电车和机车每隔5 s速度都增加了2.5 m/s,即它们在相等时间内速度的增加量是相同的。

四、21.解:时间t=s

v=

2 800 m+200 m

15 m/s=200 s。

22.解:(1)从发现障碍物到开始制动的过程中,汽车行驶的路程s=70 m-60 m=10 m,故制动前汽车行驶速度为v=s/t=10 m/0.5 s=20 m/s。(2)请勿超速行驶。

23.解:(1)高

(2)公交车从高桥西到东外环的时间t1=s1/v1=21.3 km

25 km/h=0.852 h,

地铁从高桥西到东外环的时间t2=s1/v2=21.3 km

33 km/h≈0.645 h,可节省的时间t=t1-t2=0.852 h-0.645 h=0.207 h。

(3)地铁由东外环到北仑所用的时间t3=s2/v3=23.3 km

42 km/h≈0.555 h,全程的平均速度v=s总/t总=(21.3 km+23.3 km)/(0.645 h+0.555 h)≈37.2 km/h。

第三章达标检测卷

(100分,90分钟)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6分)

1.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声音可以在固体中传播B.声音传播的速度与温度无关

C.声音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最快D.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声音

2.据说,德国音乐家贝多芬失聪后,为了“聆听”谱写的乐曲,将硬棒的一端抵住琴板,另一端咬在嘴中。这说明()

A.只有固体才能传声B.固体能将声音放大

C.固体传声效果好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3.“教室外狂风暴雨,雷声大作”,这里的“雷声大作”指的是声音特征中的() A.响度B.音调C.音色D.反射

4.如图所示,小丽唱不上去的原因是“高原”的()

(第4题图) A.响度大B.音调高C.音色好D.声速快

5.经超声波探伤仪检测,已建成的三峡大坝坝体无一结构性裂缝,创造了人类水利建筑史上的奇迹。探伤仪发出的超声波无法为人耳所察觉,原因是超声波的() A.速度太快B.响度太小C.频率太高D.频率太低

6.关于下列四个情景的说法错误

..的是()

(第6题图) A.甲:发声扬声器旁的烛焰晃动,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

B.乙:不能听到真空罩中闹钟的闹铃声,说明声波的传播需要介质

C.丙:发声的音叉将乒乓球弹开,说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

D.丁:8个相同玻璃瓶装不同高度的水,敲击它们时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

7.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声音具有能量B.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C.通常情况下,声音在空气中传播得最快D.声音是一种波

(第8题图)

8.在需要安静环境的医院、学校和科学研究部门附近,有禁止鸣喇叭的标志,如图所示。这种控制噪声的方法是()

A.防止噪声产生B.阻断噪声的传播

C.防止噪声进入人耳D.采用了上述三种方法

9.下列对声现象的描述,应用物理知识解释正确的是()

A.“悦耳动听”说明声音的响度较大

B.“隔墙有耳”说明墙体可以传播声音

C.“闻其声而知其人”说明根据音调可以辨别来人是谁

D.“大雪过后,万籁俱寂”说明大雪会使声音完全消失

10.在实际生活中,人们常常利用回声来测距离。一座高山,看上去很近,走了好久还走不到,“望山走死马”,距离有多远呢?不妨请“回声阿哥”来帮个忙:对着高山大喊一声,听一下回声,记下两声之间的时间间隔,就可以估算出距离了。如果一人对着高山呼喊,若经过10 s后听到回声(声速为340 m/s),那么我们可以断定()

A.高山距离我们1 700 m B.高山距离我们3 400 m

C.高山距离我们170 m D.高山距离我们340 m

11.星光中学有一个150 m×70 m大小的操场,广播室在操场两端架起两个音箱S1和S2(如图),吴老师绕操场一周试听了一下,在甲、乙、丙、丁四处(它们分别是各边的中点),觉得有两处声音含混不清,则这两处是()

A.乙和丁B.甲和乙C.丙和丁D.甲和丙

(第11题图)

(第12题图) 12.如图所示,相同的水下录音装置A、B录下在海里同一位置的鲸发出的同一段声音。A录到的有高、低音,B录到的只有低音,由此可以推测:在海洋中传播较远距离的声音是

()

A.频率较低的B.音调较高的C.能量较小的D.响度较小的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2分)

13.把一根长管的一头插入水中,另一头放入耳中,就能听到远处船只航行的声音,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能够传声,声能够传递______________。

14.如图所示,接通电源,此时能听到电铃发出的声音。现用抽气设备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听到的声音会逐渐__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甚至最后听不到声音。这个实验说明了声音的传播需要__________。这种研究方法叫实验推理法,又叫理想实验法。

(第14题图)(第15题图)

(第16题图)(第17题图) 15.如图所示,蒙住双眼的小王能辨别周围同学的声音,这是因为不同人声音的________不同,同时还可以根据声音的________来大致判断周围同学离他的远近。(均填“响度”“音调”或“音色”)

16.小丽用两把伞做“聚音伞”的实验,如图所示,地面上有两把伞,在右边伞柄的A 点挂一块机械手表,当她的耳朵位于B点时听到了手表的嘀嗒声,当把左边伞拿走后,她的耳朵位于B点时听不到表声,这个实验表明声音也可以发生反射现象,“聚音伞”增大了人听到声音的________,生活中的________应用与这一原理相同;手表声在两伞之间传播依靠的介质是________。

17.雅西高速公路在靠近村庄的公路两旁安装有高大的隔音板,这是在________________减弱噪声。在城市某些街道旁安装有如图所示的标志,这是在____________减弱噪声。

三、实验与探究题(每题10分,共30分)

18.下表是某些介质中的声速v:

(1)分析表格中的信息,推断:

①声速大小可能跟__________有关;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声速大小可能跟__________有关;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设海水温度为25 ℃,在海面用超声测位仪向海底垂直发射声波,经过2 s后收到回波,根据公式s=____________,计算出海水深度为________ m。

19.在学习二胡演奏的过程中,小华发现弦发声音调高低受各种因素影响,他决定对此进行研究。经过和同学们讨论,提出了以下猜想:

猜想一:弦发声的音调高低可能与弦的横截面积有关。

猜想二:弦发声的音调高低可能与弦的长短有关。

猜想三:弦发声的音调高低可能与弦的材料有关。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他们找到了下表所列出的不同规格的弦,还借来一个测量振动频率的仪器进行实验。

(1)为了验证猜想一,应选用编号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弦进行实验。

(2)为了验证猜想二,应选用编号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弦进行实验。

(3)表中有的材料规格没有填全,为了验证猜想三,必须知道该项内容。请在表中填上所缺数据。

20.小华学了有关声音的知识后,对材料的隔音性能很感兴趣,于是他设计了如下实验进行探究。实验步骤如下:

①先搜集各种材料,如衣服、报纸、平装书、塑料袋、袜子;

②把闹钟放到一个盒子里,将衣服盖在闹钟上方,然后逐渐远离盒子直到听不到嘀嗒声,记下此时人离盒子的距离;

③依次将各种材料盖在闹钟上方重复以上实验,得到如下表的数据。

请你回答问题:

(1)小华设计的实验利用了离声源越远,听到的声音响度越________(填“大”或“小”)的原理。

(2)根据实验数据,待测材料隔音性能由好到差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小华的实验结果,请你提出一个猜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综合应用题(21题10分,22题12分,共22分)

21.汽车驶出高速公路后,进入某国道,如图为此国道某直线路段的一处测速仪,测速仪内有能发射和接收超声波的传感器。在汽车以某一速度v远离测速仪某段距离L=64 m时,测速仪发出超声波经汽车反射后接收到超声波信号的时间为0.4 s。已知此路段限速为80 km/h,超声波的速度为340 m/s。试计算并说明汽车在此路段是否超速?

(第21题图)

22.汽车沿平直公路匀速驶向一座高山,汽车的速度为10 m/s,声速为340 m/s,途中司机按一次喇叭,2秒后司机听到回声,司机按喇叭时,汽车离山脚的距离是多少?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