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计算机图形学实验报告2

计算机图形学实验报告2

计算机图形学实验报告2
计算机图形学实验报告2

计算机图形学实验报告

实验二、三维网格模型光顺

一、实验目的与基本要求:

(1)掌握Obj文件的读入;

(2)利用给定的数据结构类,建立读入网格模型数据结构;

(3)利用OpenGL类库,对三维模型进行绘制;

(4)利用OpenGL类库,增加采用鼠标交互方式对三维模型进行旋转、放缩、平移等操作;

(5)实现Laplacian方法的三维模型光顺操作,并观察三维模型光顺过程;

二、实验设备(环境)及要求

1. 操作系统:Windows XP 或Windows 7

2. 编程环境:Microsoft Visual Studio 2010,OpenGL 库函数

3. 界面框架:Win32,MFC,QT选择其中一种

三、实验内容与步骤

实验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掌握Obj文件的读入顶点和面的个数;

(2)建立数组存储点的坐标及面上的点数;

(3)存储顶点的邻接面数,并记录每个顶点周围的邻接点

(4)计算每个面的法向

利用OpenGL类库,增加采用鼠标交互方式对三维模型进行旋转、放缩、平移等操作;(5)利用面法向及顶点坐标进行绘制几何体

(6)实现鼠标对物体旋转、平移、缩放的算法

(7)实现Laplacian方法的三维模型光顺操作,并观察三维模型光顺过程;

四、实现过程说明及成果展示:

(1)掌握Obj文件的读入顶点和面的个数;

由于obj文件的存储形式是

v x1 x2 x3;

f v1 v2 v3;

这种形式,所以在记录点和面的数量时,只需按行读取,然后再判断首字母是v/f即可

实现代码如下:

(2)建立数组存储点的坐标及面上的点数;

数组的大小由点数和面数决定,点数组和面数组均由0开始记录,故后面再用面对应点的时候,由于面上点是从1开始记录,故需要减1然后使用,代码如下:

(3)存储顶点的邻接面数,并记录每个顶点周围的邻接点

记录点邻接面的是新建一个数组,在读面的时候,将该面的序号存入对应点的数组中,然后再在每个面上取一点,记录到点的邻接点数组中,在每个面上取得的点为向外右手方向的下一个点,实现代码如下:

(4)计算每个面的法向

计算面的法向方式为面上右手方向上的两向量的叉乘得到,即

所用代码为:

(8)利用面法向及顶点坐标进行绘制几何体

用法向绘制的方式是

先用glNormal3fv(v)指出面的法向;再用glVertex3f传入面上点的坐标;由于我将glNormal3fv(v)中写在算法向所以我直接对此直接调用即可,代码如下:

(9)实现鼠标对物体旋转、平移、缩放的算法

平移:利用Transform函数和键盘事件来改变参数,w,s,a,d分别控制绘制的kitty猫的上下左右的移动:实现代码如下:

旋转:利用gllookat();函数设定了观察角度,并用鼠标事件改变参数,用实现观察视角的变化实现物体的旋转,代码如下:

缩放:运用glScalef方法和键盘事件改变参数,实现物体的放大和缩小,代码如下:

(10)实现Laplacian方法的三维模型光顺操作,并观察三维模型光顺过程;

Laplacian方法的原理是利用目标点与其所有邻接点平均后的点的差向量,对目标点的坐标进行变换的过程,具体方法是:

①建立每个点的邻接顶点数组,存储每个点的邻接点

②对每个顶点的邻接点进行求平均,即将邻接点的坐标求和后除以邻接点个数,从而得到邻接平均点

③得到优化向量

优化向量= 邻接平均点- 目标点

④设定优化度参数λ,得到优化后的新坐标

新坐标= 目标点+ λ*优化向量

在程序中,对于第num个顶点,我设定的变量为

目标点vArr

邻接平均点v0

优化向量l

新坐标数组vNewArr

具体代码如下:

五、结果展示及说明

计算面法向后直接绘制(未光顺):

光顺进行一次后

光顺多次后

利用点绘制结果为

旋转后

缩放后

平移后

六、心得体会

(1)计算面法向时法向量的方向没有运用右手方向,导致有的面法向向里,从而出现雪花

(2)在运用Laplacian算法进行求邻接平均点时未初始化邻接平均点数组,导致平均点的累加从而出现越光顺越粗糙的现象

(3)在obj文件中面对应顶点数和顶点数组的标号相差1.在运用的时候需减1,面从1开始记顶点,顶点数组从0开始记顶点

七、实验代码

#define GLUT_DISABLE_ATEXIT_HACK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usingnamespace std;

int v_num = 0; //记录点的数量

int f_num = 0; //记录面的数量

int vn_num = 0;//记录法向量的数量

int vt_num = 0;

GLfloat **vArr; //存放点的二维数组

GLfloat **vNewArr;//存放点的二维数组

int **fvArr; //存放面顶点的二维数组

GLfloat **fnArr;//存放面法向量的二维数组

int **ftArr;

int **vfArr;//存放顶点临接的面数的数组

int **nextVArr;//存放下一个临界顶点的数组

GLfloat **vnArr;//存放点法向量的二维数组

string s1, s2, s3, s4;

GLfloat f2, f3, f4;

int num1, num2, num3;

typedef GLfloatpoint3[3];

point3 x, y,l;//平面上的两个向量x,y和拉普拉斯向量l

static GLfloat theta[] = { 0.0,0.0,0.0 };

static GLint axis = 2;

static GLdouble viewer[] = { 0.0, 0.0, 5.0 }; /* initial viewer location */ static GLdouble Tran[] = { 0.0,0.0,0.0 };

static GLdouble sca = 1.0;

void getLineNum(string addrstr) //获取点和面的数量

{

ifstream infile(addrstr.c_str()); //打开指定文件

if (!infile) {

cout <<"open error!"<< endl;

exit(1);

}

string sline;//每一行

int i = 0, j = 0;

while (getline(infile, sline)) //从指定文件逐行读取

{

if (sline[0] == 'v')

{

v_num++;

}

if (sline[0] == 'f')

{

f_num++;

}

}

}

int readfile(string addrstr) //将文件内容读到数组中去

{

//getLineNum(addrstr);

//new二维数组

vArr = new GLfloat*[v_num];

for (int i = 0; i < v_num; i++) {

vArr[i] = new GLfloat[3];

}

vNewArr = new GLfloat*[v_num];

for (int i = 0; i < v_num; i++) {

vNewArr[i] = new GLfloat[3];

}

vnArr = new GLfloat*[vn_num];

for (int i = 0; i < vn_num; i++) {

vnArr[i] = new GLfloat[3];

}

vfArr = newint*[v_num];

for (int i = 0; i < v_num; i++) {

vfArr[i] = newint[10];

for (int j = 0; j < 10; j++) { vfArr[i][j] = -1;

}

}

nextVArr = newint*[v_num];

for (int i = 0; i < v_num; i++) {

nextVArr[i] = newint[10];

for (int j = 0; j < 10; j++) { nextVArr[i][j] = -1;

}

}

fvArr = newint*[f_num];

fnArr = new GLfloat*[f_num];

ftArr = newint*[f_num];

for (int i = 0; i < f_num; i++) {

fvArr[i] = newint[3];

fnArr[i] = new GLfloat[3];

ftArr[i] = newint[10];

}

ifstream infile(addrstr.c_str()); if (!infile) {

cout <<"open error!"<< endl;

exit(1);

}

string sline;//每一行

int ii = 0, jj = 0, kk = 0, mm = 0;

while (getline(infile, sline))

{

if (sline[0] == 'v')//存储点

{

istringstream sin(sline);

sin >> s1 >> f2 >> f3 >> f4;

vArr[ii][0] = f2;

vArr[ii][1] = f3;

vArr[ii][2] = f4;

ii++;

}

if (sline[0] == 'f') //存储面

{

istringstream in(sline);

GLfloat a;

in >> s1>>num1>>num2>>num3;//去掉f

fvArr[kk][0] = num1;

fvArr[kk][1] = num2;

fvArr[kk][2] = num3;

for (int i = 0; i < 10; i++) {

if (vfArr[num1-1][i] == -1) {

vfArr[num1-1][i] = kk;

nextVArr[num1-1][i] = num2;

break;

}

}

for (int j = 0; j < 10; j++) {

if (vfArr[num2-1][j] == -1) {

vfArr[num2-1][j] = kk;

nextVArr[num2-1][j] = num3;

break;

}

}

for (int i = 0; i < 10; i++) {

if (vfArr[num3-1][i] == -1) {

vfArr[num3-1][i] = kk;

nextVArr[num3-1][i] = num1;

break;

}

}

kk++;

}

}

return 0;

}

//计算面法向

void nomal(point3p) {

/*矢量的归一化*/

//double sqrt();

float d = 0.0;

int i;

for (i = 0; i < 3; i++)

d += p[i] * p[i];

d = sqrt(d);

if (d > 0.0)

for (i = 0; i < 3; i++)

p[i] /= d;

}

void getFaceNormal(point3A, point3B, point3C) { x[0] = C[0] - A[0];

x[1] = C[1] - A[1];

x[2] = C[2] - A[2];

y[0] = A[0] - B[0];

y[1] = A[1] - B[1];

y[2] = A[2] - B[2];

point3 v;

v[0] = x[1] * y[2] - x[2] * y[1];

v[1] = x[2] * y[0] - x[0] * y[2];

v[2] = x[0] * y[1] - x[1] * y[0];

nomal(v);

glNormal3fv(v);

}

void Laplacian() {

for (int num = 0; num < v_num; num++) {

int m = 0;

//求得点的邻接面数

for (int i = 0; i < 10; i++) {

if (nextVArr[num][i] != -1) {

m++;

}

else {

break;

}

}

point3 v0;

for (int i = 0; i < 3; i++) {

v0[i] = 0;

}

for (int i = 0; i < m; i++) {

v0[0] += vArr[nextVArr[num][i] - 1][0];

v0[1] += vArr[nextVArr[num][i] - 1][1];

v0[2] += vArr[nextVArr[num][i] - 1][2];

}

if (m != 0) {

for (int i = 0; i < 3; i++)

v0[i] /= m;

}

l[0] = v0[0] - vArr[num][0];

l[1] = v0[1] - vArr[num][1];

l[2] = v0[2] - vArr[num][2];

vNewArr[num][0] = vArr[num][0] + l[0] * 0.3;

vNewArr[num][1] = vArr[num][1] + l[1] * 0.3;

vNewArr[num][2] = vArr[num][2] + l[2] * 0.3;

}

for (int i = 0; i < v_num; i++) {

vArr[i][0] = vNewArr[i][0];

vArr[i][1] = vNewArr[i][1];

vArr[i][2] = vNewArr[i][2];

}

}

void init(void)

{

getLineNum("H:\\kitten_noisy.obj");

readfile("H:\\kitten_noisy.obj");

double viewer[] = { 0.0, 0.0, 8.0 }; /* initial viewer location */

GLfloat mat_specular[] = { 1.0, 1.0, 1.0, 1.0 };

GLfloat mat_shininess[] = { 50.0 };//材料的镜面指数,其值越大越精细

GLfloat light_position[] = { 1.0, 1.0f, 1.0, 0.0 };

GLfloat white_light[] = { 1.0, 1.0, 1.0, 1.0 };

GLfloat lmodel_ambient[] = { 0.1, 0.1, 0.1, 1.0 };

glClearColor(0.0, 0.0, 0.0, 0.0);

glShadeModel(GL_SMOOTH);

glMaterialfv(GL_FRONT, GL_SPECULAR, mat_specular);

glMaterialfv(GL_FRONT, GL_SHININESS, mat_shininess);

glLightfv(GL_LIGHT0, GL_POSITION, light_position);//光源位置

glLightfv(GL_LIGHT0, GL_DIFFUSE, white_light);//漫反射光源

glLightfv(GL_LIGHT0, GL_SPECULAR, white_light);//镜面反射光源

glLightModelfv(GL_LIGHT_MODEL_AMBIENT, lmodel_ambient);//环境光源

// glEnable(glMaterialf);

glEnable(GL_LIGHTING);//启动光照

glEnable(GL_LIGHT0);//启用0度光源

glEnable(GL_DEPTH_TEST);//启动深度测试

/*

glShadeModel(GL_SMOOTH); // Enable Smooth Shading

glClearColor(0.0f, 0.0f, 0.0f, 0.5f); // 黑色背景

glClearDepth(1.0f);

// 深度缓冲区设置

glEnable(GL_DEPTH_TEST); // 允许深度测试

glDepthFunc(GL_LEQUAL);

// 定义深度测试类型

glHint(GL_PERSPECTIVE_CORRECTION_HINT, GL_NICEST); // Really Nice Perspective Calculation

*/

}

void display(void)

{

glClear(GL_COLOR_BUFFER_BIT | GL_DEPTH_BUFFER_BIT);

glLoadIdentity();

gluLookAt(viewer[0], viewer[1], viewer[2], 0.0, 0.0, 0.0, 0.0, 1.0, 0.0); //设置观察的位置

glRotatef(theta[0], 1.0, 0.0, 0.0);

glRotatef(theta[1], 0.0, 1.0, 0.0);

//glRotatef(theta[2], 0.0, 0.0, 1.0);

glTranslatef(Tran[0], Tran[1], Tran[2]);

glScalef(sca, sca, sca);

//glPolygonMode(GL_FRONT_AND_BACK, GLU_FILL);

glBegin(GL_TRIANGLES);

//getFaceNormals();

for (int i = 0; i

{

getFaceNormal(vArr[fvArr[i][0] - 1], vArr[fvArr[i][1] - 1], vArr[fvArr[i][2] - 1]);

glVertex3f(vArr[fvArr[i][0] - 1][0], vArr[fvArr[i][0] - 1][1],

vArr[fvArr[i][0] - 1][2]);

glVertex3f(vArr[fvArr[i][1] - 1][0], vArr[fvArr[i][1] - 1][1],

vArr[fvArr[i][1] - 1][2]);

glVertex3f(vArr[fvArr[i][2] - 1][0], vArr[fvArr[i][2] - 1][1],

vArr[fvArr[i][2] - 1][2]);

}

glEnd();

/*

glPolygonMode(GL_FRONT_AND_BACK, GL_LINE);

glBegin(GL_POINTS);

glColor3f(1.0, 1.0, 1.0);

for (int i = 0; i < v_num; i++) {

glVertex3fv(vArr[i]);

glNormal3fv(fnArr[i]);

}

glEnd();

计算机图形学实验报告

《计算机图形学》实验报告姓名:郭子玉 学号:2012211632 班级:计算机12-2班 实验地点:逸夫楼507 实验时间:15.04.10 15.04.17

实验一 1 实验目的和要求 理解直线生成的原理;掌握典型直线生成算法;掌握步处理、分析实验数据的能力; 编程实现DDA 算法、Bresenham 中点算法;对于给定起点和终点的直线,分别调用DDA 算法和Bresenham 中点算法进行批量绘制,并记录两种算法的绘制时间;利用excel 等数据分析软件,将试验结果编制成表格,并绘制折线图比较两种算法的性能。 2 实验环境和工具 开发环境:Visual C++ 6.0 实验平台:Experiment_Frame_One (自制平台) 3 实验结果 3.1 程序流程图 (1)DDA 算法 是 否 否 是 是 开始 计算k ,b K<=1 x=x+1;y=y+k; 绘点 x<=X1 y<=Y1 绘点 y=y+1;x=x+1/k; 结束

(2)Mid_Bresenham 算法 是 否 否 是 是 是 否 是 否 开始 计算dx,dy dx>dy D=dx-2*dy 绘点 D<0 y=y+1;D = D + 2*dx - 2*dy; x=x+1; D = D - 2*dy; x=x+1; x

3.2程序代码 //-------------------------算法实现------------------------------// //绘制像素的函数DrawPixel(x, y); (1)DDA算法 void CExperiment_Frame_OneView::DDA(int X0, int Y0, int X1, int Y1) { //----------请实现DDA算法------------// float k, b; float d; k = float(Y1 - Y0)/float(X1 - X0); b = float(X1*Y0 - X0*Y1)/float(X1 - X0); if(fabs(k)<= 1) { if(X0 > X1) { int temp = X0; X0 = X1; X1 = temp; }

操作系统实验报告一

重庆大学 学生实验报告 实验课程名称操作系统原理 开课实验室DS1501 学院软件学院年级2013专业班软件工程2 班学生姓名胡其友学号20131802 开课时间2015至2016学年第一学期 总成绩 教师签名洪明坚 软件学院制

《操作系统原理》实验报告 开课实验室:年月日学院软件学院年级、专业、班2013级软件工 程2班 姓名胡其友成绩 课程名称操作系统原理 实验项目 名称 指导教师洪明坚 教师 评语教师签名:洪明坚年月日 1.实验目的: ?进入实验环境 –双击expenv/setvars.bat ?检出(checkout)EPOS的源代码 –svn checkout https://www.sodocs.net/doc/963050390.html,/svn/epos ?编译及运行 –cd epos/app –make run ?清除所有的临时文件 –make clean ?调试 –make debug ?在“Bochs Enhanced Debugger”中,输入“quit”退出调试 –调试指令,请看附录A 2.实验内容: ?编写系统调用“time_t time(time_t *loc)” –功能描述 ?返回从格林尼治时间1970年1月1日午夜起所经过的秒数。如果指针loc 非NULL,则返回值也被填到loc所指向的内存位置 –数据类型time_t其实就是long ?typedef long time_t; 3.实验步骤: ?Kernel space –K1、在machdep.c中,编写系统调用的实现函数“time_t sys_time()”,计算用户秒数。需要用到 ?变量g_startup_time,它记录了EPOS启动时,距离格林尼治时间1970年1午夜的秒数 ?变量g_timer_ticks

计算机图形学实验报告 (2)

中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实验报告实验名称 实验地点科技楼四楼 实验日期2014年6月 指导教师 学生班级 学生姓名 学生学号 提交日期2014年6月

实验一Window图形编程基础 一、实验类型:验证型实验 二、实验目的 1、熟练使用实验主要开发平台VC6.0; 2、掌握如何在编译平台下编辑、编译、连接和运行一个简单的Windows图形应用程序; 3、掌握Window图形编程的基本方法; 4、学会使用基本绘图函数和Window GDI对象; 三、实验内容 创建基于MFC的Single Document应用程序(Win32应用程序也可,同学们可根据自己的喜好决定),程序可以实现以下要求: 1、用户可以通过菜单选择绘图颜色; 2、用户点击菜单选择绘图形状时,能在视图中绘制指定形状的图形; 四、实验要求与指导 1、建立名为“颜色”的菜单,该菜单下有四个菜单项:红、绿、蓝、黄。用户通过点击不同的菜单项,可以选择不同的颜色进行绘图。 2、建立名为“绘图”的菜单,该菜单下有三个菜单项:直线、曲线、矩形 其中“曲线”项有级联菜单,包括:圆、椭圆。 3、用户通过点击“绘图”中不同的菜单项,弹出对话框,让用户输入绘图位置,在指定位置进行绘图。

五、实验结果: 六、实验主要代码 1、画直线:CClientDC *m_pDC;再在OnDraw函数里给变量初始化m_pDC=new CClientDC(this); 在OnDraw函数中添加: m_pDC=new CClientDC(this); m_pDC->MoveTo(10,10); m_pDC->LineTo(100,100); m_pDC->SetPixel(100,200,RGB(0,0,0)); m_pDC->TextOut(100,100); 2、画圆: void CMyCG::LineDDA2(int xa, int ya, int xb, int yb, CDC *pDC) { int dx = xb - xa; int dy = yb - ya; int Steps, k; float xIncrement,yIncrement; float x = xa,y= ya; if(abs(dx)>abs(dy))

操作系统实验报告-实验二

操作系统实验报告——实验二:C编程环境 实验目的 1.熟悉Linux下C程序设计的环境; 2.对系统调用有初步了解。 实验内容 1.Linux下C语言程序的开发过程 a、在用户主目录下用vi编辑C语言源程序(源程序已附后),如:$vi hello.c。 b、用gcc编译C语言源程序:$gcc ./hello.c -o example 这里gcc是Linux下的C语言程序编译器(GNU C Compiler),./hello.c表示待编译的源文件是当前工作目录下的hello.c,-o example表示编译后产生的目标代码文件名为example。 c、若编译不正确,则进入vi修改源程序,否则,运行目标代码:$./example 。注意: 这只是gcc最基本的用法,其他常用选项有:-c , -S , -O , -O2, -g 等。 2.编辑、调试下面c语言程序,说明该程序的功能。 #include #include int main() { int n,a[200],carry,temp,i,j,digit = 1; printf("Please input n:"); scanf("%d",&n); a[0] = 1; for( i = 2; i <= n; ++i) { for( j = 1, carry = 0; j <= digit; ++j) { temp = a[j-1] * i + carry; a[j-1] = temp % 10; carry = temp / 10; } while(carry) { a[++digit-1] = carry % 10; carry /= 10; } } printf("Result is:\n%d ! = ",n); for( i = digit; i >=1; --i) { printf("%d",a[i-1]); }

计算机图形学实验一

实验一二维基本图元的生成与填充 实验目的 1.了解并掌握二维基本图元的生成算法与填充算法。 2.实现直线生成的DDA算法、中点算法和Bresenham算法。 3.实现圆和椭圆生成的DDA和中点算法, 对几种算法的优缺点有感性认识。 二.实验内容和要求 1.选择自己熟悉的任何编程语言, 建议使用VC++6.0。 2.创建良好的用户界面,包括菜单,参数输入区域和图形显示区域。 3.实现生成直线的DDA算法、中点算法和Bresenham算法。 4.实现圆弧生成的中点算法。 5.实现多边形生成的常用算法, 如扫描线算法,边缘填充算法。 6.实现一般连通区域的基于扫描线的种子填充算法。 7.将生成算法以菜单或按钮形式集成到用户界面上。 8.直线与圆的坐标参数可以用鼠标或键盘输入。 6. 可以实现任何情形的直线和圆的生成。 实验报告 1.用户界面的设计思想和框图。 2.各种实现算法的算法思想。 3.算法验证例子。 4.上交源程序。 直线生成程序设计的步骤如下: 为编程实现上述算法,本程序利用最基本的绘制元素(如点、直线等),绘制图形。如图1-1所示,为程序运行主界面,通过选择菜单及下拉菜单的各功能项分别完成各种对应算法的图形绘制。 图1-1 基本图形生成的程序运行界面 2.创建工程名称为“基本图形的生成”单文档应用程序框架

(1)启动VC,选择“文件”|“新建”菜单命令,并在弹出的新建对话框中单击“工程”标签。 (2)选择MFC AppWizard(exe),在“工程名称”编辑框中输入“基本图形的生成”作为工程名称,单击“确定”按钮,出现Step 1对话框。 (3)选择“单个文档”选项,单击“下一个”按钮,出现Step 2对话框。 (4)接受默认选项,单击“下一个”按钮,在出现的Step 3~Step 5对话框中,接受默认选项,单击“下一个”按钮。 (5)在Step 6对话框中单击“完成”按钮,即完成“基本图形的生成”应用程序的所有选项,随后出现工程信息对话框(记录以上步骤各选项选择情况),如图1-2所示,单击“确定”按钮,完成应用程序框架的创建。 图1-2 信息程序基本 3.编辑菜单资源 设计如图1-1所示的菜单项。在工作区的ResourceView标签中,单击Menu项左边“+”,然后双击其子项IDR_MAINFRAME,并根据表1-1中的定义编辑菜单资源。此时VC已自动建好程序框架,如图1-2所示。 表1-1菜单资源表 菜单标题菜单项标题标示符ID 直线DDA算法生成直线ID_DDALINE Bresenham算法生成直线ID_BRESENHAMLINE 中点算法生成直线ID_MIDPOINTLINE 4.添加消息处理函数 利用ClassWizard(建立类向导)为应用程序添加与菜单项相关的消息处理函数,ClassName栏中选择CMyView,根据表1-2建立如下的消息映射函数,ClassWizard会自动完成有关的函数声明。 表1-2菜单项的消息处理函数 菜单项ID消息消息处理函数ID_DDALINE CONMMAN OnDdaline

计算机图形学实验报告

目录

实验一直线的DDA算法 一、【实验目的】 1.掌握DDA算法的基本原理。 2.掌握DDA直线扫描转换算法。 3.深入了解直线扫描转换的编程思想。 二、【实验内容】 1.利用DDA的算法原理,编程实现对直线的扫描转换。 2.加强对DDA算法的理解和掌握。 三、【测试数据及其结果】 四、【实验源代码】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GLsizei winWidth=500; GLsizei winHeight=500; void Initial(void) { glClearColor(1.0f,1.0f,1.0f,1.0f); glMatrixMode(GL_PROJECTION); gluOrtho2D(0.0,200.0,0.0,150.0); } void DDALine(int x0,int y0,int x1,int y1) { glColor3f(1.0,0.0,0.0); int dx,dy,epsl,k; float x,y,xIncre,yIncre; dx=x1-x0; dy=y1-y0; x=x0; y=y0; if(abs(dx)>abs(dy)) epsl=abs(dx); else epsl=abs(dy); xIncre=(float)dx/(float)epsl; yIncre=(float)dy/(float)epsl; for(k=0;k<=epsl;k++) { glPointSize(3); glBegin(GL_POINTS); glV ertex2i(int(x+0.5),(int)(y+0.5)); glEnd(); x+=xIncre; y+=yIncre; } } void Display(void) { glClear(GL_COLOR_BUFFER_BIT); DDALine(100,100,200,180); glFlush(); }

操作系统lab2实验报告

HUNAN UNIVERSITY 操作系统实验报告

目录 一、内容 (3) 二、目的 (3) 三、实验设计思想和练习题 (3) 练习0:填写已有实验 (3) 练习1:实现 first-fit 连续物理内存分配算法(需要编程) (3) 练习2:实现寻找虚拟地址对应的页表项(需要编程) (8) 练习3:释放某虚地址所在的页并取消对应二级页表项的映射(需要编程) (11) 运行结果 (13) 四、实验体会 (13)

一、内容 本次实验包含三个部分。首先了解如何发现系统中的物理内存;然后了解如何建立对物理内存的初步管理,即了解连续物理内存管理;最后了解页表相关的操作,即如何建立页表来实现虚拟内存到物理内存之间的映射,对段页式内存管理机制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 二、目的 1.理解基于段页式内存地址的转换机制; 2.理解页表的建立和使用方法; 3.理解物理内存的管理方法。 三、实验设计思想和练习题 练习0:填写已有实验 使用eclipse中的diff/merge工具将实验1的代码填入本实验中代码中有“LAB1”的注释相应部分。 练习1:实现 first-fit 连续物理内存分配算法(需要编程) 在实现first fit 内存分配算法的回收函数时,要考虑地址连续的空闲块之间的合并操作。提示:在建立空闲页块链表时,需要按照空闲页块起始地址来排序,形成一个有序的链表。可能会修改default_pmm.c 中的default_init,default_init_memmap,default_alloc_pages, default_free_pages等相关函数。请仔细查看和理解default_pmm.c中的注释。 请在实验报告中简要说明你的设计实现过程。请回答如下问题: 你的first fit算法是否有进一步的改进空间。 解答: 分析思路: (1)数据结构: A.每个物理页利用一个Page结构体表示,查看kern/mm/memlayout.h包括:

操作系统实验报告心得体会

操作系统实验报告心得体会 每一次课程设计度让我学到了在平时课堂不可能学到的东西。所以我对每一次课程设计的机会都非常珍惜。不一定我的课程设计能够完成得有多么完美,但是我总是很投入的去研究去学习。所以在这两周的课设中,熬了2个通宵,生物钟也严重错乱了。但是每完成一个任务我都兴奋不已。一开始任务是任务,到后面任务就成了自己的作品了。总体而言我的课设算是达到了老师的基本要求。总结一下有以下体会。 1、网络真的很强大,用在学习上将是一个非常高效的助手。几乎所有的资料都能够在网上找到。从linux虚拟机的安装,到linux的各种基本命令操作,再到gtk的图形函数,最后到文件系统的详细解析。这些都能在网上找到。也因为这样,整个课程设计下来,我浏览的相关网页已经超过了100个(不完全统计)。当然网上的东西很乱很杂,自己要能够学会筛选。 不能决定对或错的,有个很简单的方法就是去尝试。就拿第二个实验来说,编译内核有很多项小操作,这些小操作错了一项就可能会导致编译的失败,而这又是非常要花时间的,我用的虚拟机,编译一次接近3小时。所以要非常的谨慎,尽量少出差错,节省时间。多找个几个参照资料,相互比较,

慢慢研究,最后才能事半功倍。 2、同学间的讨论,这是很重要的。老师毕竟比较忙。对于课程设计最大的讨论伴侣应该是同学了。能和学长学姐讨论当然再好不过了,没有这个机会的话,和自己班上同学讨论也是能够受益匪浅的。大家都在研究同样的问题,讨论起来,更能够把思路理清楚,相互帮助,可以大大提高效率。 3、敢于攻坚,越是难的问题,越是要有挑战的心理。这样就能够达到废寝忘食的境界。当然这也是不提倡熬夜的,毕竟有了精力才能够打持久战。但是做课设一定要有状态,能够在吃饭,睡觉,上厕所都想着要解决的问题,这样你不成功都难。 4、最好在做课设的过程中能够有记录的习惯,这样在写实验报告时能够比较完整的回忆起中间遇到的各种问题。比如当时我遇到我以前从未遇到的段错误的问题,让我都不知道从何下手。在经过大量的资料查阅之后,我对段错误有了一定的了解,并且能够用相应的办法来解决。 在编程中以下几类做法容易导致段错误,基本是是错误地使用指针引起的 1)访问系统数据区,尤其是往系统保护的内存地址写数据,最常见就是给一个指针以0地址 2)内存越界(数组越界,变量类型不一致等) 访问到不属于你的内存区域

计算机图形学实验报告实验2

大学实验报告 学院: 计算机科学与信息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班级:计科101 喻志华学号1008060024 实验组实验时间2013/3/30 指导教师吴云成绩实验项目名称圆和椭圆的生成算法 实 验目的 根据圆的Brensenham算法、中点算法和中点改进算法,以及椭圆的中点算法,编写程序,实现圆与椭圆的绘制。 实 验要求1.圆、椭圆的中点算法 2.圆的优化后的算法:二次差分法 3.编制源程序; 4.对于一些较为重要的算法,可以摘抄在报告中; 实验原理 1.中点算法 A.构造函数 F(X,Y)=X2+Y2-R2,则可知 F(M)< 0:M在圆,取T F(M)≥ 0:M在圆外,取 B B.第一个M点的值有: (一)DM0 = F(M0)= F(1,R-0.5)= 12+(R-0.5)2-R2=1.25-R 若 D=d-0.25 则判别式d<0等价于D<-0.25。即DM0=1-R与DM0=1.25-R等价。 (二)如果dM<0,表示下一中点M在圆,选择T点,且: dMT= F(MT)= F(xp+2,yp-0.5) 则: ?dMT= dMT - dM=2xp+3 (三)如果dM>0,表示下一中点M在圆外,选择B点,且: dMB= F(xMB,yMB)= F(xp+2,yp-1.5)则: ?dMB= dMB - dM=2xp-2yp +5 2.中点改进算法——增量算法

设圆上某点I(xi,yi);则下一点为J点,坐标为(xi+1,yj)dT=2xp+3; dB=2(xp-yp)+5; d1=d2=0; 因为x每次加1,所以 dj点 A.将增量?dMT=2(xi+1)+3=dT+2=dT+d1; (d1=d1+2) B.将增量?dMB=2(xi+1)-2yj+5=dB+d1+d2; dj较之于di,x部分增量增加相同的量,y部分两种情况 1.取T点,yj不减1,y部分增量的增量无变化 2.取B点,yj减1,y部分增量的增量加 2. 所以当y—时,d2=d2+2 因此,d<0, d=d+dT+d1; d>0, d=d+dB+d1+d2; 3.Brensenham算法 1.基本思想: 当|D(Ti)|≥|D(Bi)|,则Bi更接近于圆周,选择Bi; 当|D(Ti)|<|D(Bi)|,则Ti更接近于圆周,选择Ti; 若令D=|D(Ti)|-|D(Bi)| 则D≥0,取Bi; D<0,取Ti; 2.三种情况 A.设x0=0,y0=R;则T1为(1,R),B1为(1,R-1), d1=(12+R2-R2)+[(12+(R-1)2-R2]=3-2R B.若di<0,则取Ti作为下一点,即Pi(xi-1+1,yi-1); d(i+1)=di+4xi-1+6 C.若di≥0,则取Bi作为下一点,即Pi(xi-1+1,yi-1-1), d(i+1)=di+4(xi-1-yi-1)+10 4.椭圆的中点算法

上海大学操作系统(二)实验报告(全)

评分: SHANGHAI UNIVERSITY 操作系统实验报告 学院计算机工程与科学 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学号 学生姓名

《计算机操作系统》实验一报告 实验一题目:操作系统的进程调度 姓名:张佳慧学号 :12122544 实验日期: 2015.1 实验环境: Microsoft Visual Studio 实验目的: 进程是操作系统最重要的概念之一,进程调度又是操作系统核心的主要内容。本实习要求学生独立地用高级语言编写和调试一个简单的进程调度程序。调度算法可任意选择或自行设计。例如,简单轮转法和优先数法等。本实习可加深对于进程调度和各种调度算法的理解。实验内容: 1、设计一个有n个进程工行的进程调度程序。每个进程由一个进程控制块(PCB)表示。进程控制块通常应包含下述信息:进程名、进程优先数、进程需要运行的时间、占用CPU的时间以及进程的状态等,且可按调度算法的不同而增删。 2、调度程序应包含2~3种不同的调度算法,运行时可任意选一种,以利于各种算法的分析比较。 3、系统应能显示或打印各进程状态和参数的变化情况,便于观察诸进程的调度过程。 操作过程: 1、本程序可选用优先数法或简单轮转法对五个进程进行调度。每个进程处于运行R(run)、就绪W(wait)和完成F(finish)三种状态之一,并假设起始状态都是就绪状态W。为了便于处理,程序进程的运行时间以时间片为单位计算。进程控制块结构如下: 进程控制块结构如下: PCB 进程标识数 链指针 优先数/轮转时间片数 占用 CPU 时间片数 进程所需时间片数 进程状态 进程控制块链结构如下:

其中:RUN—当前运行进程指针; HEAD—进程就绪链链首指针; TAID—进程就绪链链尾指针。2、算法与框图 (1) 优先数法。进程就绪链按优先数大小从高到低排列,链首进程首先投入运行。每过一个时间片,运行进程所需运行的时间片数减 1,说明它已运行了一个时间片,优先数也减 3,理由是该进程如果在一个时间片中完成不了,优先级应该降低一级。接着比较现行进程和就绪链链首进程的优先数,如果仍是现行进程高或者相同,就让现行进程继续进行,否则,调度就绪链链首进程投入运行。原运行进程再按其优先数大小插入就绪链,且改变它们对应的进程状态,直至所有进程都运行完各自的时间片数。 (2) 简单轮转法。进程就绪链按各进程进入的先后次序排列,进程每次占用处理机的轮转时间按其重要程度登入进程控制块中的轮转时间片数记录项(相当于优先数法的优先数记录项位置)。每过一个时间片,运行进程占用处理机的时间片数加 1,然后比较占用处理机的时间片数是否与该进程的轮转时间片数相等,若相等说明已到达轮转时间,应将现运行进程排到就绪链末尾,调度链首进程占用处理机,且改变它们的进程状态,直至所有进程完成各自的时间片。 (3) 程序框图

操作系统实验报告

操作系统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 系统的引导 所在班级: 指导老师: 老师 实验日期: 2014年3 月29 日

一、实验目的 ◆熟悉hit-oslab实验环境; ◆建立对操作系统引导过程的深入认识; ◆掌握操作系统的基本开发过程; ◆能对操作系统代码进行简单的控制,揭开操作系统的神秘面纱。 二、实验容 1. 阅读《Linux核完全注释》的第6章引导启动程序,对计算机和Linux 0.11的引导过程进行初步的了解。 2. 按照下面的要求改写0.11的引导程序bootsect.s。 3. 有兴趣同学可以做做进入保护模式前的设置程序setup.s。 4. 修改build.c,以便可以使用make BootImage命令 5. 改写bootsect.s主要完成如下功能: bootsect.s能在屏幕上打印一段提示信息XXX is booting...,其中XXX是你给自己的操作系统起的名字,例如LZJos、Sunix等。 6. 改写setup.s主要完成如下功能: bootsect.s能完成setup.s的载入,并跳转到setup.s开始地址执行。而setup.s 向屏幕输出一行"Now we are in SETUP"。setup.s能获取至少一个基本的硬件参数(如存参数、显卡参数、硬盘参数等),将其存放在存的特定地址,并输出到屏幕上。setup.s不再加载Linux核,保持上述信息显示在屏幕上即可。 三、实验环境

本实验使用的系统是windows系统或者是Linux系统,需要的材料是osexp。 四、实验步骤 1. 修改bootsect.s中的提示信息及相关代码; 到osexp\Linux-0.11\boot目录下会看到图1所示的三个文件夹,使用UtraEdit 打开该文件。将文档中的98行的mov cx,#24修改为mov cx,#80。同时修改文档中的第246行为图2所示的情形。 图1图2 图3 2. 在目录linux-0.11\boot下,分别用命令as86 -0 -a -o bootsect.obootsect.s和 ld86 -0 -s -obootsectbootsect.o编译和bootsect.s,生成bootsect文件; 在\osexp目录下点击MinGW32.bat依此输入下面的命令: cd linux-0.11 cd boot as86 -0 -a -o bootsect.obootsect.s ld86 -0 -s -o bootsectbootsect.o

计算机图形学实验

实验1 直线的绘制 实验目的 1、通过实验,进一步理解和掌握DDA和Bresenham算法; 2、掌握以上算法生成直线段的基本过程; 3、通过编程,会在TC环境下完成用DDA或中点算法实现直线段的绘制。实验环境 计算机、Turbo C或其他C语言程序设计环境 实验学时 2学时,必做实验。 实验内容 用DDA算法或Besenham算法实现斜率k在0和1之间的直线段的绘制。 实验步骤 1、算法、原理清晰,有详细的设计步骤; 2、依据算法、步骤或程序流程图,用C语言编写源程序; 3、编辑源程序并进行调试; 4、进行运行测试,并结合情况进行调整; 5、对运行结果进行保存与分析; 6、把源程序以文件的形式提交; 7、按格式书写实验报告。 实验代码:DDA: # include # include

void DDALine(int x0,int y0,int x1,int y1,int color) { int dx,dy,epsl,k; float x,y,xIncre,yIncre; dx=x1-x0; dy=y1-y0; x=x0; y=y0; if(abs(dx)>abs(dy)) epsl=abs(dx); else epsl=abs(dy); xIncre=(float)dx/(float)epsl; yIncre=(float)dy/(float)epsl; for(k=0;k<=epsl;k++) { putpixel((int)(x+0.5),(int)(y+0.5),4); x+=xIncre; y+=yIncre; } } main(){ int gdriver ,gmode ;

计算机图形学实验报告

计算机图形学 实验报告 姓名:谢云飞 学号:20112497 班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11-2班实验地点:逸夫楼507 实验时间:2014.03

实验1直线的生成 1实验目的和要求 理解直线生成的原理;掌握典型直线生成算法;掌握步处理、分析 实验数据的能力; 编程实现DDA算法、Bresenham中点算法;对于给定起点和终点的 直线,分别调用DDA算法和Bresenham中点算法进行批量绘制,并记 录两种算法的绘制时间;利用excel等数据分析软件,将试验结果编 制成表格,并绘制折线图比较两种算法的性能。 2实验环境和工具 开发环境:Visual C++ 6.0 实验平台:Experiment_Frame_One(自制平台)。 本实验提供名为 Experiment_Frame_One的平台,该平台提供基本 绘制、设置、输入功能,学生在此基础上实现DDA算法和Mid_Bresenham 算法,并进行分析。 ?平台界面:如错误!未找到引用源。所示 ?设置:通过view->setting菜单进入,如错误!未找到引 用源。所示 ?输入:通过view->input…菜单进入.如错误!未找到引用 源。所示 ?实现算法: ◆DDA算法:void CExperiment_Frame_OneView::DDA(int X0, int Y0, int X1, int Y1) Mid_Bresenham法:void CExperiment_Frame_OneView::Mid_Bresenham(int X0, int Y0, int X1, int Y1)

3实验结果 3.1程序流程图 1)DDA算法流程图:开始 定义两点坐标差dx,dy,以及epsl,计数k=0,描绘点坐标x,y,x增 量xIncre,y增量yIncre ↓ 输入两点坐标x1,y1,x0,y0 ↓ dx=x1-x0,dy=y1-y0; _________↓_________ ↓↓ 若|dx|>|dy| 反之 epsl=|dx| epsl=|dy| ↓________...________↓ ↓ xIncre=dx/epsl; yIncre=dy/epsl ↓ 填充(强制整形)(x+0.5,y+0.5); ↓←←←← 横坐标x+xIncre; 纵坐标y+yIncre; ↓↑ 若k<=epsl →→→k++ ↓ 结束 2)Mid_Bresenham算法流程图开始 ↓ 定义整形dx,dy,判断值d,以及UpIncre,DownIncre,填充点x,y ↓ 输入x0,y0,x1,y1 ______↓______ ↓↓ 若x0>x1 反之 x=x1;x1=x0;x0=x; x=x0;

操作系统实验报告

操作系统教程 实 验 指 导 书 姓名: 学号: 班级:软124班 指导老师:郭玉华 2014年12月10日

实验一WINDOWS进程初识 1、实验目的 (1)学会使用VC编写基本的Win32 Consol Application(控制台应用程序)。 (2)掌握WINDOWS API的使用方法。 (3)编写测试程序,理解用户态运行和核心态运行。 2、实验内容和步骤 (1)编写基本的Win32 Consol Application 步骤1:登录进入Windows,启动VC++ 6.0。 步骤2:在“FILE”菜单中单击“NEW”子菜单,在“projects”选项卡中选择“Win32 Consol Application”,然后在“Project name”处输入工程名,在“Location”处输入工程目录。创建一个新的控制台应用程序工程。 步骤3:在“FILE”菜单中单击“NEW”子菜单,在“Files”选项卡中选择“C++ Source File”, 然后在“File”处输入C/C++源程序的文件名。 步骤4:将清单1-1所示的程序清单复制到新创建的C/C++源程序中。编译成可执行文件。 步骤5:在“开始”菜单中单击“程序”-“附件”-“命令提示符”命令,进入Windows“命令提示符”窗口,然后进入工程目录中的debug子目录,执行编译好的可执行程序: E:\课程\os课\os实验\程序\os11\debug>hello.exe 运行结果 (如果运行不成功,则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 有可能是因为DOS下路径的问题 (2)计算进程在核心态运行和用户态运行的时间 步骤1:按照(1)中的步骤创建一个新的“Win32 Consol Application”工程,然后将清单1-2中的程序拷贝过来,编译成可执行文件。 步骤2:在创建一个新的“Win32 Consol Application”工程,程序的参考程序如清单1-3所示,编译成可执行文件并执行。 步骤3:在“命令提示符”窗口中运行步骤1中生成的可执行文件,测试步骤2中可执行文件在核心态运行和用户态运行的时间。 E:\课程\os课\os实验\程序\os12\debug>time TEST.exe 步骤4:运行结果 (如果运行不成功,则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 因为程序是个死循环程序 步骤5:分别屏蔽While循环中的两个for循环,或调整两个for循环的次数,写出运行结果。 屏蔽i循环: 屏蔽j循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调整循环变量i的循环次数:

操作系统实验报告

操作系统实验报告 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

许昌学院 《操作系统》实验报告书学号: 姓名:闫金科 班级:14物联网工程 成绩: 2016年02月

实验一Linux的安装与配置 一、实验目的 1.熟悉Linux系统的基本概念,比如Linux发行版、宏内核、微内核等。 2.掌握Linux系统的安装和配置过程,初步掌握Linux系统的启动和退出方 法。 3.熟悉Linux系统的文件系统结构,了解Linux常用文件夹的作用。 二、实验内容 1.从网络上下载VMware软件和两个不同Linux发行版镜像文件。 2.安装VMware虚拟机软件。 3.在VMware中利用第一个镜像文件完成第一个Linux的安装,期间完成网络 信息、用户信息、文件系统和硬盘分区等配置。 4.在VMware中利用第二个镜像文件完成第二个Linux的安装,并通过LILO或 者GRUB解决两个操作系统选择启动的问题。 5.启动Linux系统,打开文件浏览器查看Linux系统的文件结构,并列举出 Linux常用目录的作用。 三、实验过程及结果 1、启动VMware,点击新建Linux虚拟机,如图所示: 2、点击下一步,选择经典型,点击下一步在选择客户机页面选择 Linux,版本选择RedHatEnterpriseLinux5,如图所示: 3、点击下一步创建虚拟机名称以及所要安装的位置,如图所示: 4、点击下一步,磁盘容量填一个合适大小,此处选择默认值大小 10GB,如图所示: 5、点击完成,点击编辑虚拟机设置,选择硬件选项中的CD-ROM (IDE...)选项,在右侧连接中选择“使用ISO镜像(I)”选项,点 击“浏览”,找到Linux的镜像文件,如图所示:

计算机操作系统 实验报告

操作系统实验报告 学院: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学院 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班级: 学号: 姓名: 指导教师: 成绩: 2014年 1 月 1 日

实验一线程的状态和转换(5分) 1 实验目的和要求 目的:熟悉线程的状态及其转换,理解线程状态转换与线程调度的关系。 要求: (1)跟踪调试EOS线程在各种状态间的转换过程,分析EOS中线程状态及其转换的相关源代码; (2)修改EOS的源代码,为线程增加挂起状态。 2 完成的实验内容 2.1 EOS线程状态转换过程的跟踪与源代码分析 (分析EOS中线程状态及其转换的核心源代码,说明EOS定义的线程状态以及状态转换的实现方法;给出在本部分实验过程中完成的主要工作,包括调试、跟踪与思考等) 1.EOS 准备了一个控制台命令“loop ”,这个命令的命令函数是 ke/sysproc.c 文件中的ConsoleCmdLoop 函数(第797行,在此函数中使用 LoopThreadFunction 函数(第755 行)创建了一个优先级为 8 的线程(后面简称为“loop 线程”),该线程会在控制台中不停的(死循环)输出该线程的ID和执行计数,执行计数会不停的增长以表示该线程在不停的运行。loop命令执行的效果可以参见下图: 2. 线程由阻塞状态进入就绪状态 (1)在虚拟机窗口中按下一次空格键。 (2)此时EOS会在PspUnwaitThread函数中的断点处中断。在“调试”菜单中选择“快速监视”,在快速监视对话框的表达式编辑框中输入表达式“*Thread”,然后点击“重新计算”按钮,即可查看线程控制块(TCB)中的信息。其中State域的值为3(Waiting),双向链表项StateListEntry的Next和Prev指针的值都不为0,说明这个线程还处于阻塞状态,并在某个同步对象的等待队列中;StartAddr域的值为IopConsoleDispatchThread,说明这个线程就是控制台派遣线程。 (3)关闭快速监视对话框,激活“调用堆栈”窗口。根据当前的调用堆栈,可以看到是由键盘中断服务程序(KdbIsr)进入的。当按下空格键后,就会发生键盘中断,从而触发键盘中断服务程序。在该服务程序的最后中会唤醒控制台派遣线程,将键盘事件派遣到活动的控制台。 (4)在“调用堆栈”窗口中双击PspWakeThread函数对应的堆栈项。可以看到在此函数中连续调用了PspUnwaitThread函数和PspReadyThread函数,从而使处于阻塞状态的控制台派遣线程进入就绪状态。 (5)在“调用堆栈”窗口中双击PspUnwaitThread函数对应的堆栈项,先来看看此函数是如何改变线程状态的。按F10单步调试直到此函数的最后,然后再从快速监视对

操作系统实验报告

操作系统实验报告 银行家算法 班级:计算机()班 姓名:李君益 学号:(号) 提交日期: 指导老师: 林穗 一、设计题目 加深了解有关资源申请、避免死锁等概念,并体会和了解死锁和避免死锁的具体实施方法。 要求编写和调试一个系统动态分配资源的简单模拟程序,观察死锁产生的条件,并采用银行家算法,有效的防止和避免死锁的发生。 二、设计要求

内容: 编制银行家算法通用程序,并检测思考题中所给状态的安全性。 要求: (1)下列状态是否安全?(三个进程共享个同类资源) 进程已分配资源数最大需求数 (状态) (状态) (2)考虑下列系统状态 分配矩阵最大需求矩阵可用资源矩阵 问系统是否安全?若安全就给出所有的安全序列。若进程请求(),可否立即分配? 三、设计分析 一.关于操作系统的死锁 .死锁的产生 计算机系统中有许多独占资源,他们在任一时刻只能被一个进程使用,如磁带机,绘图仪等独占型外围设备,或进程表,临界区等软件资源。两个进程同时向一台打印机输出将导致一片混乱,两个进程同时进入临界区将导致数据库错误乃至程序崩溃。正因为这些原因,所有操作系统都具有授权一个进程独立访问某一辞源的能力。一个进程需要使用独占型资源必须通过以下的次序: ●申请资源 ●使用资源 ●归还资源 若申请施资源不可用,则申请进程进入等待状态。对于不同的独占资源,进程等待的方式是有差别的,如申请打印机资源、临界区资源时,申请失败将一位这阻塞申请进程;而申请打开文件文件资源时,申请失败将返回一个错误码,由申请进程等待一段时间之后重试。只得指出的是,不同的操作系统对于同一种资源采取的等待方式也是有差异的。 在许多应用中,一个进程需要独占访问多个资源,而操作系统允许多个进程并发执行共享系统资源时,此时可能会出现进程永远被阻塞的现象。这种现象称为“死锁”。 2.死锁的定义 一组进程处于死锁状态是指:如果在一个进程集合中的每个进程都在等待只能由该集合中的其他一个进程才能引发的时间,则称一组进程或系统此时发生了死锁。 .死锁的防止 .死锁产生的条件: ●互斥条件

操作系统实验报告

操作系统教程实验报告 专业班级 学号 姓名 指导教师

实验一WINDOWS进程初识 1、实验目的 (1)学会使用VC编写基本的Win32 Consol Application(控制台应用程序)。 (2)掌握WINDOWS API的使用方法。 (3)编写测试程序,理解用户态运行和核心态运行。 2、实验内容和步骤 (1)编写基本的Win32 Consol Application 步骤1:登录进入Windows,启动VC++ 6.0。 步骤2:在“FILE”菜单中单击“NEW”子菜单,在“projects”选项卡中选择“Win32 Consol Application”,然后在“Project name”处输入工程名,在“Location”处输入工程目录。创建一个新的控制台应用程序工程。 步骤3:在“FILE”菜单中单击“NEW”子菜单,在“Files”选项卡中选择“C++ Source File”, 然后在“File”处输入C/C++源程序的文件名。 步骤4:将清单1-1所示的程序清单复制到新创建的C/C++源程序中。编译成可执行文件。 步骤5:在“开始”菜单中单击“程序”-“附件”-“命令提示符”命令,进入Windows “命令提示符”窗口,然后进入工程目录中的debug子目录,执行编译好的可执行程序:E:\课程\os课\os实验\程序\os11\debug>hello.exe 运行结果 (如果运行不成功,则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 (2)计算进程在核心态运行和用户态运行的时间 步骤1:按照(1)中的步骤创建一个新的“Win32 Consol Application”工程,然后将清单1-2中的程序拷贝过来,编译成可执行文件。 步骤2:在创建一个新的“Win32 Consol Application”工程,程序的参考程序如清单1-3所示,编译成可执行文件并执行。 步骤3:在“命令提示符”窗口中运行步骤1中生成的可执行文件,测试步骤2中可执行文件在核心态运行和用户态运行的时间。 E:\课程\os课\os实验\程序\os12\debug>time TEST.exe 步骤4:运行结果 (如果运行不成功,则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 步骤5:分别屏蔽While循环中的两个for循环,或调整两个for循环的次数,写出运行结果。 屏蔽i循环:

操作系统实验报告.

学生学号0121210680225 实验课成绩 武汉理工大学 学生实验报告书 实验课程名称操作系统 开课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指导老师姓名刘军 学生姓名李安福 学生专业班级软件sy1201 2014 — 2015 学年第一学期

《操作系统》实验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操作系统/Operating System 实验总学时数:12学时 适应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 承担实验室: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实验中心 一、实验教学的目的和任务 通过实验掌握Linux系统下常用键盘命令、系统调用、SHELL编程、后台批处理和C程序开发调试手段等基本用法。 二、实验项目及学时分配 序号实验项目名称实验学时实验类型开出要求 01 Linux键盘命令和vi 2 设计必开 02 Linux下C编程 2 设计必开 03 SHELL编程和后台批处理 2 设计必开 04 Linux系统调用(time) 2 设计必开 05 Linux进程控制(fork) 4 设计必开 三、每项实验的内容和要求: 1、Linux键盘命令和vi 要求:掌握Linux系统键盘命令的使用方法。 内容:见教材p4, p9, p40, p49-53, p89, p100 2、Linux下的C编程 要求:掌握vi编辑器的使用方法;掌握Linux下C程序的源程序编辑方法;编译、连接和运行方法。 内容:设计、编辑、编译、连接以及运行一个C程序,其中包含键盘输入和屏幕输出语句。 3、SHELL编程和后台批处理 要求:掌握Linux系统的SHELL编程方法和后台批处理方法。 内容:(1) 将编译、连接以及运行上述C程序各步骤用SHELL程序批处理完成,前台运行。 (2) 将上面SHELLL程序后台运行。观察原C程序运行时输入输出情况。 (3) 修改调试上面SHELL程序和C程序,使得在后台批处理方式下,原键 盘输入内容可以键盘命令行位置参数方式交互式输入替代原键盘输入内容, 然后输出到屏幕。 4、Linux系统调用使用方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