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四川省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初检测语文试卷精选汇编:论述类文本阅读专题

四川省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初检测语文试卷精选汇编:论述类文本阅读专题

四川省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初检测语文试卷精选汇编:论述类文本阅读专题
四川省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初检测语文试卷精选汇编:论述类文本阅读专题

论述类文本阅读专题

成都市棠湖中学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华文化的复杂性与丰富性就在于,它不仅以宗教的方式达到了对绝对的觉悟,而且从周代开始也以思想的方式追问与思考绝对者问题。这是一次更大范围的觉醒,也是一次更系统的觉醒。这次思想觉醒之所以也可以被视为一次“人文觉醒”,是因为它是通过更深入地追问、揭示人性本身来理解与朝向绝对整体者。也就是说,这次觉醒是通过探究人自身的内在存在来通达超越于人的绝对者,通过发现与肯定人自身存在的绝对性来肯定与见证整体者的绝对性。在这个意义上,这种“人文觉醒”可视为一次“人文的宗教觉醒”。因此,先秦诸子既是一种人文思想,也都是一种“神学”。这次觉醒之所以被认为更具系统性,就在于它包含了这三方面的大觉醒:

首先,它不仅是发现、承认与确信有一个绝对者,而且自觉地以更多的环节、事件来叙述、展示绝对者,甚至以更多的概念与分析来指示绝对者。在近代学者的研究中,通常会罗列出“天”或“道”的多种含义,比如根据儒道法墨文献中有关“天”的论述而把天分解为神圣的主宰之天、义理(伦理)之天、命运之天、自然之天等,并以此论说人文觉醒的去神化乃至无神化。而实际上,在先秦的这些人文论说中,天的多重含义恰恰是被用来申述天的绝对性的不同环节:不管是义理之天,还是命运之天、自然之天,甚至所谓物质之天,都可被归到作为神圣绝对者的“上天”之下,绝对之天据此获得更丰富、更具体的内容。因此,在这里的天并不因被分解、分层而失去了绝对性与统一性,倒是因获得了更丰富的统一性而获得了更生动具体的绝对性。

其次,在重新确认与确信绝对者之为万事万物与一切美善之源头,因而是一切正当性之根基的同时,发现并确立了人在与绝对者关系中的特殊地位。在诸如“人能弘道”“人能修德以配天”“真人”能无待而任“自然”等这类论说里,都隐含着从人与绝对者的相互性关系角度来理解绝对者,理解人本身在这个世界上的特殊地位以及人本身的绝对性存在的哲理。在这个意义上,这次人文觉醒既是对绝对者的觉悟,也是对人自身的觉悟。我们甚至可以说,这次人文觉醒之所以为人文觉醒就在于它在宗教启示下通过自觉到绝对者而发现、肯定人自身存在的绝对性。

第三,发现并申述了绝对者以人类能够认识并加以遵循的某种原则来体现、实施他在人

类现实生活中的意志或意旨,因此,人类的现实生活并不只是一种世俗的生活,同时也是一种神圣的生活。不管是对于个体,还是对于群体(国家),生活并不仅仅只是满足各种自然欲望,更不是只按自然欲望行事而为所欲为,而是首先要遵循与担当一些来自上天启示给我们的原则,比如通过圣人作则而垂示给我们的规范,或者通过上智者之先觉而显明给我们的仁爱法则。因此,人类的生活并不只是活着,不只是享受各种感性欲望的满足,而首先是要贯彻、遵循某种神圣原则,成就某种神圣事业。

因此,周代人文思想的兴起实质上是深化了对绝对者的觉悟与论说。在这个意义上,正如柏拉图的理念论与亚里士多德的第一哲学都是某种意义上的神学一样,周代诸子百家的人文思想也是一种神学。如果说周代之前的宗教觉悟启示了人文思想,那么后者则深化并增强了关于绝对者的觉悟与信念。就此而言,周代人文思想的兴起不仅不是如近代学者推断的那样削弱甚至取代了对天或神的绝对性信仰,相反,倒是加强深化了这种信仰。

(摘编自黄裕生《中国文化具有“本原性”在文明相遇中成就自身》)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周代的思想觉醒发现与肯定了人自身存在的绝对性,是“人文觉醒”,也是“人文的宗教觉醒”。

B.近代学者研究中对人文觉醒去神化的论说,在于它们把“天”分解分层而忽视其绝对性与统一性。

C.先秦诸子关于“人能弘道”“人能修德以配天”的论述,强调了人在与绝对者的关系中占主导地位。

D.周代之前的宗教觉悟启示了周代诸子百家的人文思想,诸子百家的人文思想深化并增强了关于绝对者的觉悟与信念。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采用总分总的思路,论述了先秦诸子思想既是一种人文思想,也都是一种“神学”。

B.本文指出近代学者研究中人文觉醒去神化论说的不足之处,论述了先秦思想中“天”的统一性和绝对性。

C.文章主体部分引用大量论据,层层深入,从三个方面论述了先秦诸子在人文思想上的宗教觉醒,说理透彻明白。

D.文章最后把先秦诸子的思想与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的哲学理论进行类比,强调了先秦诸子思想中的神学性质。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道德经》中的“天之威,无不正”与《论语》中的“天丧予”,两处的“天”在作者看来都是绝对者。

B.理解了先秦诸子关于“绝对者是一切正当性之根基”,我们才会明白封建统治者为什么总喜欢自称为“天子”。

C.人虽然不是绝对法则之来源,却可以通过认识绝对法则而行之来获得自己存在的绝对性,因此人的生活也是神圣的。

D.被视为“人文思想”的先秦诸子,其兴起同时也是宗教信仰精神的深化与加强,因此这种思想有很大的局限性。

1.C

2.C

3.D

南充市阆中中学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1-3题。

中国文化的“当下”精神

①注重此世、安住当下,乃是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精神品格,蕴含在儒、道、佛的

经典文本当中。今天,我们学习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应忽略中国文化注重“当下”这一重要维度。

②儒家注重此世,关注现实人生。孔子曾说“未知生,焉知死”(《论语·先进》),

“敬鬼神而远之”(《论语·雍也》),“子不语怪力乱神”(《论语·述而》)。在孔子看来,关注今生,活在当下,敬鬼神而远之,不做杞人忧天之思,不热衷于谈论怪力乱神之事,这才是对生命的敬重。《礼记·大学》载:“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这里所谓的“安”,指的就是此心安住当下。儒家强调通过减少外缘,让自己的心慢慢变得专注,在这个专注的过程当中,内在的智慧将不断显现。

反之,则“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

③道家也强调接受与安住当下。老子“无为”之道的本质就是接受与安住当下,这

是一种随顺生命流动,而不逆流而上的简单而深刻的智慧。对于个体生命而言,活着的方式只有一种,那便是与当下接轨,而唯一能够体会到生命流动的地方,就是此时此刻。

在《道德经》八十章中,老子说:“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所谓“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指的是,老百姓安于现状,活在当下,他们以其所食为甘甜,以其所穿为美丽,以其风俗为

快乐,以其居住为安恬,这实际上是“有道”之人安住当下的状态。在道家那里,“无为”“不争”,就是顺应自然,安住当下,不滞留于过去,不执着于未来,而是始终对当下保持觉知,不争不贪,更重要的是,不与当下抗争。

④佛教更是强调保持觉知,活在当下。佛教中所说的“正念”,即是保持觉知、安

住当下,也就是从对过去和未来的思虑中摆脱出来,有意识地、全神贯注地觉察当下的一切,它是佛陀的根本教义“八正道”之一。在佛教看来,所有的一切都是在当下发生的,完美不存在于将来,而是在此时此地,因此,只有放下过去,放下未来,时时保持全然的觉知,深入观察生命每一个微细的活动,安住在身心的各种现象当中而不执着于它,方能真正明了佛陀的教导。切勿“贪观天上月,失却掌中珠”。

⑤中国文化的“当下”精神,主要是指“心”(“意识”)处在此时此地。王阳明多

次告诫弟子思虑过多徒劳无益,他说:“只存得此心常见在,便是学。过去未来事,思之何益?徒放心耳!”对于那些已经过去的事和还没到来的事,思虑它们有何益处呢?

那样只会距离自己的良知本心愈来愈远。故而,要通过“致良知”的功夫,破除“心中贼”,恢复“此心光明”,就是让心安住当下。

⑥应当指出的是,安住当下,并不意味着安于现状,及时行乐,浑噩度日,而是保

持警觉,活在当下,更加有意识地去生活。也就是说,在学习、工作、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当中,走出意识昏沉,远离心不在焉。对于过往,不作无谓的计较,也不作耽溺的留恋;对于未来,不作不切实际的幻想,也不作杞人忧天的担忧,而是将此心专注于此时此刻,在每一个行动当中保持觉察,即时应对生命中的每分每秒。

(摘编自《光明日报》2019年12月7号11版,作者谢青松)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儒、道、佛都注重“当下”,但用意不尽一致:儒家重治世,道家重修身,佛家

重修心。

B. 把过去和未来彻底隔断,只须牢牢把握现在,就是中国文化强调的“当下”精神。

C. 王阳明告诫弟子说,思虑过去未来事徒劳无益,所以要放下心来,安住当下。

D. 佛教强调保持觉知,活在当下,显然比儒家、道家的当下观更精微更有意义。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文章用先总论后分论的结构,逐层递进地分析了儒、道、佛经典文本中“注重当

下”的精神品格。

B. 文章从学习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出发,指出要关注中国文化注重“当

下”这一重要维度。

C. 文章引用《道德经》中的一段话,是为了论证老子“无为”之道的本质就是接受

与安住当下。

D. 文章尾段补充阐释了“安住当下”的精神内涵,告诫我们在学习工作日常生活中

不能堕入新的蒙昧。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儒家的“曾点之志”强调因时因地制宜,随缘而安,自得其乐,任意逍遥,内心

没有纠葛,显然也是一种活在当下的状态。

B. 庄子“逍遥游”所描述的状态,就是内心突破重重藩篱障碍,全然地安住当下,

从而达到精神上真正的自由。

C. 佛教强调行住坐卧皆是修行,学会安住当下,不能百种需索、千般计较,不能食

不甘味、辗转难眠,以免饱受焦虑忧郁的困扰。

D. 采菊东篱的陶潜、幽居汴京的李煜、筑庐东坡的苏轼都有着率真、素朴、清洁的

灵魂,他们无疑是古代中国文化当下精神的代表。

1、A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此题主要从概念的内涵的方面考核,概括文章的内容较难,答题时首先阅读题干,在文中找到题干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

B项,主观臆断。结合“对于过往,不作无谓的计较,也不作耽溺的留恋;对于未来,不作不切实际的幻想,也不作杞人忧天的担忧,而是将此心专注于此时此刻,在每一个行动当中保持觉察,即时应对生命中的每分每秒”分析,“把过去和未来彻底隔断……就是中国文化强调的‘当下’精神”错误。

C项,曲解文意,“放心”并非放下心来,王阳明说的“徒放心耳”意指只能放任己心,不能安守当下。今天我们说的“放心”与王阳明说的意思不同。

D项,“更精微更有意义”无中生有。结合“佛教更是强调保持觉知,活在当下”“只有放下过去,放下未来,时时保持全然的觉知,深入观察生命每一个微细的活动,安住在身心的各种现象当中而不执着于它,方能真正明了佛陀的教导”“儒家注重此世,关注现实人生”“道家也强调接受与安住当下”分析,原文并没有把它们进行比较。故选A。

2、A 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分析文章的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第一步,逐项审查每一个选项有几个分句,分句与分句之间是什么关系,一般的有因果、条件、假设、目的等关系。第二步,比对每一分句的意义在原文是否有依据,分句与分句之间

的逻辑关系在原文中是否有依据。

A项,“逐层递进地分析”有误。结合“儒家注重此世,关注现实人生”“道家也强调接受与安住当下”“佛教更是强调保持觉知,活在当下”等分析,应该是并列结构。故选A。

3、D本题考查概括分析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时,分析概括作者的观点态度,题型多种多样,有直接要求用自己的语言做分析概括的;有列出文中的一些语句要求做是非判断的;也有另列材料要求依据作者的观点作判断的;还有另列材料要求依据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推断的。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一要注意着眼于全文,从整体上把握。作者直接表述的观点,可从字面上看出来;分散在文中各个部分的观点,就需要综合与概括;二要注意把握关键句子、显性内容,如各段的起始句、结束句,文章的标题、论点或分论点、结论性句子等。三是综合分析,比较鉴别。

D项,“幽居汴京的李煜……他们无疑是古代中国文化当下精神的代表”错误。幽居汴京的李煜不是中国文化当下精神的代表。故选D。

遂宁市卓同教育联盟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说起最近最受关注的通信技术革新,恐怕非5G莫属。当人们还在享受4G带来的红利时,5G已经在很多重要场合频频向人们招手了。2月28日在西班牙巴塞罗那落下帷幕的2019年世界移动通信大会上,5G当仁不让地成为出现频率最高的关键词。多款5G商用手机发布、5G 技术在汽车驾驶方面的应用展示、5G技术支持远程手术的展示……种种围绕5G展开的操作让人们对5G将如何改变生活充满更多想象和期待。

具备高速度、泛在网、低功耗和低时延等特点的5G可以实现更快的传输速度和更多的设备连接。其建立的高速信息通路、推动的新型智能终端,都将促进数字化生产要素与产品的高效流通,推动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触发文化产业尤其是数字文化产业的业态创新与生态蜕变。

不止5G,近年来,VR(虚拟现实)、AR(增强现实)、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越来越多的新技术横空出世并得到广泛应用,为文化产业创造了层出不穷的新玩法,让文化更加多彩。这种多彩体现在通过VR、AR等技术,人们不用赶赴敦煌,即便相隔千里也能如身临其境般地欣赏莫高窟的精美壁画;体现在借助8K超高清互动技术、高清动态动画技术、全息影像,传世名画《清明上河图》“动”了起来、“活”了起来,原本静态的文物有了更真切灵动的全新表达;体现在杜比全景声、4K超清、VR等在演唱会直播中流畅应用,使得人们足不出户就能“置身”演唱会现场,与偶像一起互动。

再向前追溯,从更长的时间尺度上看,从纸质乐谱到黑胶、留声机,从磁带到CD,从网络下载到在线收听;从无声电影到有声电影,从2D影片到3D立体电影;从早早去影院现场排队购票到通过各种App提前几天选好心仪的场次和座位,随着时代的发展,一批批应运而生的新技术,全方位地改变了文化内容的生产方式、传播方式和消费方式。

凡此种种都表明,正是有了科技赋能,文化产业更加多彩,人们的生活也更加精彩,也证明了科技和文化深度融合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而要继续做好科技和文化的深度融合,就要主动拥抱新技术,提高文化产业创作、生产、传播、流通和消费等环节的科技含量,将丰富的文化资源采取更现代更多样的方式呈现,更便捷更高效的手段传播;提升创意水平,让文化资源与科技手段找到恰到好处的结合点,在创意创新的护航下给人们留下难以磨灭的美好记忆;注重内容生产,倾听和满足大众高品质的文化需求,在技术创新的同时补齐内容生产短板。唯此,科技才能更好地与文化共舞,才能为提升文化产业的活力注入强大动能,为文化产业的发展带来更多精彩。

(摘编自陈晨《科技,让文化更多彩》)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

..的一项是(3分)

A.享受4G的红利时,具有高速度、泛在网、低功耗和低时延等特点的5G时代已到来。

B.5G所能促进的数字化生产要素与产品的高效流通,能够推动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

C.文化产业依靠VR、AR、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新技术,创造了不少新玩法。

D.随着时代的发展,文化内容的生产、传播和消费方式,都因5G得到全方位的改变。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采用开门见山的方式,直接引出备受关注的5G技术到来的话题。

B.文章用莫高窟和《清明上河图》两个事例,论证了5G技术与文化融合的成果。

C.文章提出了拥抱新技术、提升创意水平、注重内容生产等科技与文化融合的方法。

D.文章在论证科技对文化的影响时,层层推进地分析了由5G到各种新技术的作用。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更快的传输速度和更多的设备连接,这样的通讯技术革新自然会引起人们的关注。

B.从时间尺度上看,新技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应运而生,也使得文化更加丰富多彩。

C.科技与文化的深度融合,能使文化产业更加多彩,也能使人们的生活更加精彩。

D.拥有新技术,就能有利于文化资源更好地传播,使文化产业的发展有更多精彩。1.C (A 原文说“在很多场合频频向人们招手了”,而不是5G时代已到来。B “推动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应是5G建立的信息通路和推动的新型智能终端。D 改变的原因是层出不穷的新技术)

2.B(论据与论点错位,两个事例论证的是各种新技术为文化产业带来的新玩法)

3.D(推断绝对化,拥有新技术是文化资源传播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

宜宾市第四中学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高空坠物现象,近年来时常引发风波。2019年6月19日,江苏省南京市一名放学回家

的10岁女孩被楼上坠下的不明物砸中倒地,当即失去意识;同日,江苏省江阴市一名10岁男童在上学途中路过一建筑工地时,也被坠落的钢管砸中头部;2019年6月22日,深圳一女子在地铁口被高空坠落的不明物品砸中,头部流血。

高空坠物事件不仅造成了对不特定人群的伤害,也屡屡成为舆论场上的议题。其中关键的问题是两点,一是如何预防,二是事情发生后到底该如何追责。第一个问题的解决,在一定程度上其实也包含在第二个问题之中。因此,民法典侵权责任草案三审稿要在现有侵权责任法规定的基础上对此作出针对性规定,应该也主要是在第二点上定纷止争。

根据现有侵权责任法的规定,建筑物、构筑物或者其他设施及其搁置物、悬挂物发生脱落、坠落造成他人损害,所有人、管理人或者使用人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而从建筑物中抛掷的物品或者从建筑物上坠落的物品造成他人伤害,难以确定具体侵权人的,除能够证明自己不是侵权人的外,由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给予补偿。

这一规定,在出发点上是为了照顾受侵害人的权益,但在现实中却造成了一种双重的消极局面。一方面,由于可以责任“连坐”,难免弱化社会对高空抛物行为责任的体认,甚至由于“连坐”往往只是民事赔偿,造成有关故意或过失伤人者的刑法责任被架空,大大弱化了法律该有的威慑力,增加了侵害人的侥幸心理;另一方面对执法机关而言,由于有可能加害人集体给予补偿的责任兜底机制在,也容易淡化执法意识,对于找出具体侵害人动力不足,从而难以杜绝和稀泥的倾向。

事实上,连带责任追究,表面看是为权益受侵害人提供保底的权益补偿,但在现实中由于赔偿牵涉的人数太多,不少案件的执行往往存在相当的不确定性,反倒置受侵害人权益保障于不利的境地。

因此,民法典的修订,就应该在这方面打上更契合现实的制度“补丁”。既增进全社会对高空抛物行为性质的认识,也让具体责任的厘定更具刚性和公平性,真正从法律上堵住“城市高空风险”的后门。

处理高空抛物坠物最关键的难点在于要及时准确地查明责任人,也就是高空抛物和坠物的责任人,这就要求公安等相关机关及时调查、认真查清责任人。在这一点上,或许执法机构也需要有相应的激励机制,或是执法责任上的加码。另外,随着部分城市小区的老化,近年来也出现越来越多的高空坠物现象,在这方面需要强化物业的防护责任,也有必要剔除房屋维修基金使用门槛较高的制度阻碍。在预防方面,有关通过增设监控等技术手段来减少高空抛物现象的建议,近年来被越来越多地提及。但是在执行过程中,因为牵涉到成本以及隐私保护等问题,落实情况并不理想。在此方面,也该有更为明确的配套制度调剂。

城市高空抛物现象一次次撩拨社会的安全感,作为所有民事主体总行为准则的民法典对此予以回应。不过,具体的规定,还宜充分征求社会意见,真正体现法律修订的针对性。当然,立法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保卫城市高空安全既要有更完善、细化的责任体系,也需要有责任部门的重视和执行力。

(选自《民法典回应:高空抛物要明确责任》)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高空坠物事件频繁发生,城市高空风险很大,是因为我国还没有进行追责的法律。

B.高空坠物可能伤害不特定人群,处理高空坠物事件的关键在于事前预防与事后追责。

C.修订现有侵权责任法关于高空坠物事件的规定,目的是在预防和追责上定纷止争。

D.处理高空坠物事件不宜责任“连坐”,它会导致侵权责任法失去其该有的威慑力。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以具体事例引出高空坠物现象,点明其危害,指出修订相应法规的关键所在。

B.文章从法理、现实等方面入手,分析了现行侵权责任法处理高空坠物事件的局限性。

C.文章第七段从执法、物业防护、监控等方面提出了处理及预防高空坠物的一些建议。

D.文章末段论述民法典法律修订的价值,指出保卫城市高空安全不能完全依赖立法。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解决了高空坠物事件发生后如何追责的问题,就能够防止高空坠物事件的发生。

B.让高空坠物伤害具体责任的厘定更具刚性和公平性,是修订相关法律的当务之急。

C.增设监控等技术可能会减少高空抛物现象,但落实情况不理想,需要相应的配套制度。

D.保卫城市高空安全不能只依靠责任体系的完善、细化,还有赖于责任部门的担当。

1.B

2.D

3.A

宜宾市叙州区第一中学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我国古代关于人的发展问题,始终是儒、释、道三家关注的重心。但最全面并始终一以贯之重视和讨论人的发展问题的学派,无疑是儒学。众所周知,儒学是人学。它研究人的问题,研究人成为人的问题,研究现实的人成为理想的人的问题。这里以儒学为例,概括说明我国古代关于人的发展观的主要内容。

人的发展有不求上进与人器物化或工具化两大问题。人的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物

化。表现有两个方面:一是困而不学。人仅有身体在本能发展,人性、心灵却毫无开掘、觉醒,终生溺于小人之域不能自拔,真是可悲可叹。二是学而不能上达。人如果不能通达于道,终生局限于只是知识人,只是专家、技工。这类人才现在尤其多。古人谓之为“器”。人要成才,首先要成“器”。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人首先要成“器”,然后追求超越“器”,超越器具、器物性能的固定性、有限性、被动性,成就人的通达性、无限性、主体性,从而变被动为主动,变被规定为自我发展,变不通达为能丰富、充实自己,使自己作为人而具有人的无限可能性。孔子说:“君子不器。”这个说法,对我们今天的专家们、技工们尤其具有启示作用。

所以,人的发展在克服物化后,就走上了人的发展的康庄大道。学习积累没有止步,下学上达,主要达到两个境界。一是遵纪守法、见贤思齐的君子境界。君子是人性修养合格的人,是人作为合格人的人格标识;君子的理想就是希贤成圣。二是天人合一、与天理为一、致良知的最高境界,就是达到“人”概念规定性的境界,即觉悟和实现了人性的圣人境界。圣人是人发展所能达到的最高境界,即理想的人、标准的人、典型的人。

我国古人关于人的发展的思想主要集中在人自身修养的提高、对他人的感染教化两个方面。换言之,他们认为人的发展:一方面是自己发展;另一方面是帮助他人发展。将人的发展定位在人性修养的提高上,定位在人性的自觉和实现上,是非常深刻的思想,也很有科学性。因为人的发展,并不仅仅是生物性的身体的成长。因为牛马、禽鸟也能这样成长。人之所以异于牛马、禽鸟者,主要不在身体上,而在人本性的认识、充实和丰富上,在人良知的觉醒和呈现上。所以,人性的觉醒和实现,良心的澄明、呈现,才是人发展的关键。而这又离不开人理性能力的发掘和运用、道德能力的培养和实践、审美情趣的培育和欣赏、功利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掌握等。

按照古人的思路,社会问题、政治问题、经济问题、历史问题等的解决,无不以人的发展问题的解决为前提。而人的发展问题的解决,在古人的思想中,又主要展开为天人合一的世界观、人如何发展的人性修养论、帮助他人发展的文明教化论三个理论领域。对于后者而言,古代先贤在探讨如何帮助他人发展时,含教育教化、文化教化、政治教化、经济教化、社会教化、法律教化、风俗教化等多方面,涉及人类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古人认同的关于人的发展方法,主要是中庸之道,即中道。中道发展,完全符合真理;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普通劳动群众,匹夫匹妇,也能知能行。

(摘编自张茂泽《人能弘道,非道弘人》)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我国古代的儒、释、道三家均较为关注发展的问题,其中以儒学最为突出。

B.人的发展有器物化或工具化两大问题:一是困而不学,二是学而不能上达。

C.人不能仅有身体的长成,还应求得自己本性、良知的发展并帮助他人发展。

D.人成为所谓专家、技工是远远不够的,应该努力达到最高境界,成为君子。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展开论证,逻辑上逐层递进。

B.文章分析了人发展存在的问题,指出学而上达、克服物化之后的方向与途径。

C.文章对比了人与动物的成长,旨在突出人性、良心发展对于人发展的重要性。

D.文章末段指出古人对解决人发展问题的理论认识及帮助他人发展的中庸之道。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国古代关于人发展的观点,对于今天的青年学子厘清成长途径、实现远大抱负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B.想学且能不断努力,才能实现主动发展,自我发展,变得丰富、充实,成就人的通达性、无限性、主体性。

C.孔子认为“君子不器”,旨在突出人发展的丰富性,我们应努力做到全面发展,以适应时代对于我们多重身份的需要。

D.儒家所认为的君子与圣人境界的区别在于,前者达到人性修养的合格标准,后者达到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

1.C

2.D

3.C

宜宾市叙州区第二中学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家国情怀是一种人类的共通意识,但中国人的家国情怀有它的特殊性。第一,家与国的统一性。中国社会以家为本位。西安半坡所发掘的距今六千年前的仰韶文化遗址有着大量的适合于一夫一妻居住的小屋子,显然,家是这个部落的基本单位。由家到家族再到胞族,由胞族到胞族联盟,在此基础上,扩大到非血缘关系的社会联盟,由此出现了中国最早的准国家性质的社会。尽管此后在国家层面上,血缘关系的实际意义有所淡化,但它一直是中国社会结构的精神纽带。家庭伦理用于治国就成为政治原则。治家与治国具有内通性,所以《大学》说“治国必先齐其家”,“一家仁,一国兴仁”。

第二,国与族的统一性。国是政权概念,族是种群概念。中国这块大地上,存在过许多民族。这许多民族,不管是共时态存在还是历时态存在,均可以寻到某种内在的关系。族与族之间的关系有两种:一为血缘性,另为社会性。民族之间不只是存在着血缘性的关系,也还存在社会性的关系,其中最主要是文化关系。文化关系当它内化为民族精神,就具有类血缘的意义,这就是说,民族不只是具有自然的血缘性,还具有文化的血缘性。值得我们注意的是,生活在中国大地上的诸多民族是有共祖的。共祖不是一位,而是多位,其中最为重要的是炎帝和黄帝。炎帝和黄帝不独是华族的共祖,也是诸多少数民族的共祖。《山海经》云:“黄帝生苗龙,苗龙生融吾,融吾生弄明,弄明生白犬,白犬有牝牡,是为犬戎。”“颛顼(黄帝孙)生驩头,驩头生苗民。”又云:“炎帝之孙名曰灵恝,灵恝生氐人。”《山海经》是一部出自战国时期的人文地理书,兼有神话性质,所言民族之间的自然血缘性关系也许不一定是科学的,但如若从文化上考虑,它们之间也是有可能存在着文化上的血缘性的。

第三,国与国民、国土(国域)的统一性。中国的国土其核心地区是相当稳定的。谈到中国,人们会自然地联系到中国这一疆域。这疆域既是国之域,也是民之家。《逸周书》云:“国有本,有干,有伦质,有枢体。土地,本也;人民,干也;敌(他)国侔交,权也;政教顺成,伦质也;君臣和(悦),枢体也。”这是说,国土即疆土是国家之本;国民是国家主干;国权是国家的基础,与他国进行交往,国权是首位的原则;国学即“伦质”,是国家意识形态;君臣和睦是国家稳固的枢机即关键。在中华民族的意识中,国家、国土、国民、国君、国权、国学、国枢是一体的。

家国情怀究其本是一种哲学意识,是人对其本——家与国的意识。与别的哲学意识不同的是家国意识的突出特点是情理合一。在生活中,家国情怀与其说更多地体现为一种理念,还不如说更多地体现为一种情感——一种既厚重又绵长的家国浓情。正因为如此,家国情怀也被视为一种美学情怀。

家国情怀以及家国情怀的放大版——天下情怀,是中华美学精神的内核。这一精神在范仲淹的名文《岳阳楼记》得到彰显。在同一个时期,张载倡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而曾让张载以师事之的范仲淹则高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由于种种原因,张载、范仲淹的愿望也都只能体现在有限的实践中,而绝大部分只是作为一种梦想而存在。然而,在今天,时代不同了。中华民族遇到了从来没有过的历史机遇。振兴中华不再只是梦,而是正在真正化为现实。在举国上下都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砥砺奋斗的今天,我们的诗人、作家、艺术家、美学家是不是应该有不负时代的新作为新创造呢?回答无疑是肯定的。

(摘编自陈望衡《中国美学的“家国情怀”》)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在中国生活过的民族存在某种内在关系,具体来说是指血缘性关系或社会性关系。

B.文化关系内化为民族精神后具有类血缘的意义,文化的血缘性决定着各民族关系。

C.血缘关系是中国社会结构的精神纽带,治家与治国具有内通性,家庭伦理用以治家,也是治国的政治原则。

D.国土即疆土是国家之本,所以国家、国土、国民等概念在中华民族意识中是一体的。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认为情理合一是家国意识的突出特点,因而家国情怀是一种哲学意识。

B.文章从家与国、国与族等三个统一性,系统阐释了中国人家国情怀的特殊性。

C.文章最后呼吁当代文艺工作者抓住机遇,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砥砺奋斗。

D.文章引用了古代典籍中的文字、名人名言,用于佐证说理,论述有理有据。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炎帝和黄帝是中国诸多民族的祖先,由《山海经》的特点推测其记载的血缘性关系可能是指文化血缘性。

B.家国情怀是一种哲学意识,因其在生活中更多地体现为一种既厚重绵长的家国浓情而成为一种美学情怀。

C.由于时代等原因,张载、范仲淹的家国情怀也都只能体现在有限的实践中,而绝大部分只是作为一种梦想而存在。

D.天下情怀是中华美学精神内核,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就彰显了这种美学精神。

1.C

2.A

3.D

泸州市泸县一中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文字是记录和传达语言的书写符号。语言是有声的思维,文字是有形的思维,二者都是思维的外化。像语言一样,文字也是思维能力的反映,蕴含着思维的特点。从某种意义上说,古文字是对思维进行考古的工具。

古人类主要运用形象进行思维。这种特点反映在古诗歌中,人们喜欢用比兴来说明某种

道理;反映在原始神话中,人们通过具体的故事来说明某个道理。抽象的道理是没用的。形象思维曾是人类最得心应手的思维方式。抽象思维是在形象思维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从文字的创造特点看,绘画文字是最早的文字,这种文字的主要特点是象形。不仅中国的古文字用形象来表示,古巴比伦人、古玛雅人、古埃及人等无一不是从象形开始来创造古文字的。

创造文字的时代,人们抽象思维的能力还比较薄弱。人们进行抽象思维,还很难脱离具体形象来进行,往往要依赖于对形象的类比、比较、联想来进行。表现在文字的创造上,形与义密切结合在一起,人们是从形象来了解符号的意义的。文字的产生一方面是以人类抽象思维的能力达到一定水平为基础的。但另一方面,象形文字又标志着人类抽象思维能力还不发达,这种低下的抽象思维能力不可能创造太抽象的符号。

抽象思维能力的低下还主要表现在古文字的词类上,表现为形容词的极端贫乏。从甲骨文看,形容词数量相当少,只有白、厚、明、光、赤、美、丽等为数不多的形容词。事物的性质包含在事物之中,与事物不可分离,只能通过人的思维才能把事物的性质和事物本身分开。近代一些少数民族,要说“热”,只能说“像火一样”。

早期文字中的“鱼”字是各种各样的鱼类象形,后来逐渐概括出一种具有鱼的共性特征的象形文字,作为各种各样鱼的代表。早期文字中,几乎每个文字都经历了一定的概括过程。没有概括过程,就不可能产生一般意义上的文字。这种概括能力使人们能概括出事物的共同性质,撇开了同类事物之间的差别性、个性和偶然性,产生了最初的种、类概念。

在概括能力发展的同时,形象思维本身也在不断发展着。形象思维从自身中演化出了抽象思维,抽象思维的发展又推动着形象思维的发展。古人类从事物中抽象出事物的性质,从而创造了形容词,后又创造了代表新的形象的词。例如,从羊的肥大的形象创造了“美”字,进一步又创造了“美服”“美女”等新的名词。形容词产生后,也使原有的一些代表具体形象的词成为更形象生动的新词。例如“月”字、“镜”字,在抽象出了“明”字后变成了“明镜”“明月”,形象更逼真。古人类从众多的事物中概括出代表一般意义的词后,又以此为指导去认识新的个别事物,创造新的字。

从古文字的演变进化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在互相补充、互相促进中辩证地发展,使人类的思维能力不断由低级向高级发展,从而使人类能够更深更广地认识世界。

(摘编自朱长超《从古文字看原始思维及其发展》)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文字是有形的思维,是思维能力的反映,蕴含着思维的特点,对思维进行考古所用的工具是古文字。

B.在古人类时期,人们在古诗歌中喜欢用具体的故事来说明某种道理,在原始神话中喜欢用比兴来说明某个道理。

C.文字的产生是以抽象思维的能力水平为基础的,从象形文字可以看出人类抽象思维能力还不发达,创造不出太抽象的符号。

D.概括能力使人们能概括出事物的共同性质,因此它撇开了同类事物之间的差别性、个性和偶然性,产生了最初的种、类概念。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用“总—分—总”的论证结构,论证了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在互相补充促进中辩证地发展,使人类思维不断提高的论点。

B.文章在论证古人类主要运用形象进行思维时,分别从古诗歌、原始神话、文字的创造特点等方面进行了分析。

C.古人类都是从象形开始创造古文字以及甲骨文中形容词的数量特别少,都能说明古人类的抽象思维能力比较薄弱低下,这是举例论证的方法。

D.文章举古人类从羊的肥大形象创造了“美”字,进一步又创造了“美服”“美女”等新名词的例子,是为了证明形象思维从自身中演化出了抽象思维。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古中国人、古巴比伦人、古玛雅人、古埃及人等都是从象形开始来创造古文字的,从中可以推断出这些国家的古文字可能属于绘画文字的范畴。

B.近代一些少数民族要说“热”,只能说“像火一样”,说明他们的思维还不能把事物的性质和事物本身分开。

C.“月”字、“镜”字,在抽象出了“明”字后变成了“明镜”“明月”,形象更逼真,说明抽象思维的发展也推动着形象思维的发展。

D.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在互相补充、互相促进中辩证地发展,可见它们在人类思维能力不断由低级向高级的发展中起到了相同的作用。

1.C

2.D

3.D

泸州市泸县二中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能将文化观念加以固化表达和传播的,主要是文明的经典。直接创造文化观念的是劳动。劳动是动态的过程,并不能固定下来,也难以持久流传。文字诞生之前的文明进步缓慢,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先进的、独特的观念难以保存,从而无法长时间、远距离地传播,进而造成文明难以累积式地发展。道金斯就指出,通常的文化模因,像流行歌曲,“只能在短期内迅猛地扩散,但不能持久”,而那些“可以流传几千年历久不衰”的文化模因,“通常是由于见诸文字记载的东西拥有巨大的潜在永久性”。这就表明,文字出现之后,经验被记载下来了。事实上,这些被记载下来的经验,不断被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人验证,达不到预期效果的经验记载被淘汰和遗忘,取得好效果的经验记载被保留下来,并不断得到补充完善。在这一过程中,其中一些记载成为经典。有学者认为,所谓文明,无非是“平行于生物基因,可以代代相传的一个信息系统”。这样的信息系统包括口耳相传的经验,从经验提炼而来的格言和谚语,以及从这些东西中升华而来的经典。例如,远古时期,还在森林里生活的人类先祖不得不经常冒着生命危险有意无意进入毒蛇的领地。对毒蛇的提防和恐惧经过口耳相传,最后进入经典之中,蛇由此成为一个非常负面的形象。经典教化和生理反应一起,持续地强化着这一形象。卡尔维诺由此指出:“经典作品是这样一些书,它们带着先前解释的气息走向我们,背后拖着它们经过文化或多种文化(或只是多种语言和风俗)时留下的足迹。”尤其需要强调的是,经典跟普通的经验以及从经验中升华而来的格言、谚语不同,后者“最多被视为一些世俗智慧,对人亦缺少说服力和约束力”,而经典则是具有“规范性的论说”,具有“表述上的普遍性”和力量上的“权威性”,是“文化的基本内核”。我们的底层文化观念,就表达在我们文化的经典当中。

在今天,我们不可能像自然物一样直接地跟世界打交道,我们的任何观察、任何活动,都渗透着来自我们经典的文化观念。哪怕是站在人迹罕至的原始森林的高处远眺,山川、河流、植被……我们所见到的东西,都有自己的名字,它们不再是纯粹的自然物。任何一个名字,都是一个分类,或者是某个分类中的一个元素,它们所在的分类是基于与人类生活的相关性而建立起来的。马克思断言:“自然界不过是观念的异在的形式。”毫不夸张地说,通过塑造我们的底层文化观念,经典间接决定了我们的行动,从而决定着我们的生活面貌。著名文化学者孙隆基就主张,人的活动,虽然首先受到人的生物本能的影响,但主要由来自于体外的“良知系统”“支配”,而这个良知系统,则随着文化而变化。传统中国人的良知系统,主要由儒家和道家的经典塑造。儒家文化经典的深远影响,让我们将家庭置于特别重要的地位。基督教及其经典的影响,造成了西方人“超家族的集团组织”,“总是过着集团而斗争的生活”。

正如《大观念》一书的出版者指出的,“蚂蚁不必有观念而活,因为它生命的全过程是确定不变的。但人类有选择的自由、且总有按照观念进行选择的自由”。因此,我们必须追问这些观念,否则“我们就生如蚂蚁而不是人类”。

(摘编自苏德超《为什么要阅读经典》)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劳动虽然创造了文化观念,但是由于缺乏固化表达的功能,所以不能造成文明以积累的方式发展。

B.经过不断的验证之后,那些取得好的效果的经验记载,被保留下来并不断得到完善,才可能成为经典。

C.格言、谚语,虽然也能体现一些世俗智慧,但它不具备经典所独有的“规范性的论说”这一文化的基本内核。

D.经典总会对人们的行动有间接的决定作用,从而也决定着人们的生活面貌。这种说法其实并不夸张。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篇从文化观念的角度论述了文字诞生前文明发展的特点,进而阐释了经典的形成机理。

B.文章旁征博引,引用马克思、卡尔维诺等名家学者的观点,增强了文章的论证效力,也丰富了文章内涵。

C.文章运用比喻论证,用生物基因、毒蛇、蚂蚁等具体可感的事物,来阐抽象的释经典与人类行动的关系。

D.文章列举儒家文化经典与基督教经典对中西方的各自影响,举例证明支配人的良知系统是随着文化而变化的。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按着道金斯的观点,流行歌曲最早是出现在文字之前的,只能在短期内快速地扩散,所以成为不了经典。

B.毒蛇的形象之所以负面,是因为人类先祖对它的恐惧和提防,后来进入经典并可能被持续地强化。

C.原始森林中的白桦树和东北虎,已经不再是纯粹的自然物了,因为它们渗透着人类经典的文化观念。

D.人类生命的全过程是并不是一成不变,因为人类有按照观念进行选择的自由,必须要追问

这些观念。

1.B

2.C

3.A

泸州市泸县四中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①春秋战国时期周王室衰微,五霸七雄等诸侯国各自为政,一方面竞相发展生产,注重商品流通,一方面兼并弱小,掠夺土地和财富。特别是对大量技术工匠的掠夺占有和铁工具的推广应用,促进了各种手工业的交流提高,各方面竞争的成就对纺织材料、服装裁剪工艺和装饰艺术,也无不发生重大影响,从而形成了百花齐放的服饰局面。

②春秋战国时期,以丝麻为原料的一般纺织生产,空前繁荣起来。织绣工艺的巨大进步,又使服饰材料日益精细,品种名目日见繁多。河南陈留的花锦,山东齐鲁的冰纨、绮、缟、文绣,风行一时,比普通绢帛的价格高出20多倍。南方吴越生产的细麻布,北方燕代生产的毛布、毡裘,西域羌胡族的细旃花嚴,无不精美绝伦。湖北江陵马山楚墓发现一批古丝绸织物,品种之丰富包括了春秋战国时期锦、绣、编组、针织等主要门类,其中通幅大花纹织锦表明那时已具有相当完善的提花装置和先进的织造工艺。同时周代往日珠玉锦绣不鬻于市的法规终被突破,这就更促进了工艺的传播,使多样、精美的衣着服饰脱颖而出。

③春秋战国时期,不仅王侯本人一身华服,即便从臣客卿也是足饰珠玑,腰金佩玉,衣裘冠履,均求贵重。商代以来,雕玉工艺不断发展,不断有精美线雕、透雕、高浮雕和圆雕艺术品问世。至西周由于“礼制玉”确定,读书人又渲染玉有七德或十德,兴起小件佩玉。佩玉尊卑有度,并赋以人格象征,所以“君子无故,玉不去身”。影响所及,上层人士不论男女,都须佩带几件或成组列的美丽雕玉。

④春秋战国学术界“百家争鸣”的空气对当时文化学术的发展有极大的推动作用,也促进了精美服饰的流行。

⑤春秋战国时期的衣着,上层人物的宽博,下层社会的窄小,已趋迥然。在形式上,值得注意的一是深衣,二是胡服。深衣有将身体深藏之意,是士大夫阶层居家的便服,又是庶人百姓的礼服,男女通用,可能形成于春秋战国之交。古人称道深衣“可以为文,可以为武,可以摈相(主持礼仪活动),可以治军旅”,认为它是一种完善服装。据记载,深衣有4种不同名称:深衣、长衣、麻衣、中衣。从出土文物看,江陵马山楚墓出土实物的衣式具有代表性。这种长衣男女通用,应是服装史上备受推崇的深衣。

⑥公元前307年赵武灵王颁胡服令,推行胡服骑射。胡服,指当时“胡人”的服饰,与中原地区宽衣博带的服装有较大差异。特征是衣长仅齐膝,腰束郭洛带,用带钩,穿靴,便于骑射活动。其衣制实与中原奴隶或其他劳动者短衣相类同,而从湖北江陵马山楚墓出土实物看,当时内地已有绵椅,《说文》解作“胫衣”,前面连腰,棕红绣绢裤面,锦边小口裤脚,两侧附装饰绦带,与胡服之别尤在于后面开裆。

⑦春秋战国时期的衣服款式空前丰富多样,不仅表现于深衣和胡服。乐人有戴风兜帽的,舞人有长及数尺的袖子,猎人衣裤多扎得紧紧的,有人还常戴鸱角或鹊尾冠、穿小袖长裙衣和斜露装褶的下裳。这些都与多彩的社会生活相关。

(摘编自沈从文《中国服饰史》)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春秋战国时,五霸七雄等诸侯国发展生产,兼并弱小,掠夺占有技术工匠,推广应用铁工具,给服饰发展带来重大影响。

B.湖北江陵马山楚墓发现-批古丝绸织物,品种丰富,表明那时已具有相当完善的提花装置和先进的织造工艺。

C.商代时,雕玉工艺不断发展以及“礼制玉”确定,佩玉尊卑有度,并赋以人格象征,所以上层人士都须佩戴雕玉。

D.古人认为深衣用途全面,款式丰富,是一种完善服装。它分为深衣、长衣、麻衣、中衣四种款式,备受当时人们推崇。

2.下列对原文结构和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第②段主要运用了举例论证的方法,从织绣I艺和服饰材料的角度论述了春秋战国时期纺织生产空前繁荣。

B.文章列举深衣、胡服等丰富多样的衣服款式,为论证春秋战国时期服饰发展百花齐放的局面提供了有力的论据。

C.第⑥段以湖北江陵马山楚墓出土实物为例,结合《说文》的解释,论证了中原奴隶或其他劳动者短衣与胡服的衣制既相类同,又有区别。

D.作者从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背景谈起,接着论述了服装材料、服装装饰的情况,还重点介绍了深衣、胡服的特点以及胡人汉人服饰的融合。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织绣工艺的传播和多样精美的衣着服饰脱颖而出,突破了周代“珠玉锦绣不鬻于市”的法规,纺织生产呈现出繁荣的局面。

B.春秋战国时期流行起各种精美服饰,如乐人的风兜帽,舞人长及数尺的袖子等,与学术界“百家争鸣"的推动有很大关系。

C.形成于春秋战国之交的深衣,既是士大夫阶层居家的便服,又是庶人百姓的礼服,可男女通用。

D.这篇关于春秋战国时期服饰研究的文章,条理清晰,语言通俗,理论与实例并用,这对整个中国服饰史的研究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1.A

2.D

3.D

泸州市泸县五中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①奇幻电影是基于现实世界对超自然的人、神、妖共存的多维时空的重构,是对虚幻异域空间的想象性建构。它往往利用数字技术以夸张、变形、寓言或传奇等方式,表现超真实世界的拟态载体,折射生命的本质并传递创作者对世界的理解。

②奇幻电影能够让观众接受的前提是讲好故事。目前奇幻电影大多以中华传统文化为本位,杂糅了神魔、玄幻、武侠、动作等类型元素,借助特有的神怪文化资源完成阐释现实世界的意旨。中国古代神话作为人类共同的记忆载体,凝结着人类的集体无意识,使人类从中能够探寻到共同的情感。相当一部分奇幻电影选择了以民间传说、神魔故事作为文学叙事的母题,以多元化的视角去反观人性,借助不同世界的生灵重构超越自然的多维时空。如《捉妖记》《哪吒之魔童降世》等奇幻电影将人、神、妖等不同世界的生灵放置在共生共存的空间中,试图唤起现代人心灵回归并实现精神层面的救赎。

③作为本土民族文化色彩浓厚的电影类型,奇幻电影同时需要在传统经典故事文本基础上重新传达人类共同的心理情感,引发人们对现代文明危机进行反思,以追求人类共同的、永恒的价值。《庄子》中说:“齐谐者,志怪者也。”神怪故事的主题往往是诡异事件及妖鬼与人类的互动。中国观众对神怪故事并不陌生,具有一定的接受基础,《聊斋志异》《西游记》《山海经》《搜神记》等传统经典文本中的故事往往被其他文艺样式取材改编,同样给奇幻电影提供了新的叙事空间。

④奇幻电影对于传统经典文本的取材改编其实是二度创作的过程,需要调整故事设置与矛盾冲突进而凸显电影的戏剧性。在人物刻画与塑造,场景的渲染与设置等方面需要更加生动,而往往设置出人意料的结局无疑会增加电影的趣味性与观赏性。就目前奇幻电影“西游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