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推荐)残疾人康复指导记录表

(推荐)残疾人康复指导记录表

(推荐)残疾人康复指导记录表
(推荐)残疾人康复指导记录表

残疾人康复指导记录表

(注:专业文档是经验性极强的领域,无法思考和涵盖全面,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残疾人康复指导站康复服务内容

残疾人康复指导站(服务站) 康复工作内容 一、全面掌握了解辖区残疾人功能障碍情况及每位残疾人的康复需求情况。规范完整建立残疾人康复需求档案和康复服务记录档案。做到一年一次,实行动态记载和管理(并输入电脑)。对康复效果明显的残疾人要单独登记造册,包括年度内实施重点康复项目的残疾人(如白内障复明、假肢安装、助听器安装、用品用具配置等)。 二、为各类残疾人提供以下相应的有针对性的康复服务。 1、为偏瘫、截瘫、脑瘫、截肢、小儿麻痹后遗症、麻风畸残、骨关节疾病等肢体功能障碍者,制定训练计划,指导在社区和家庭开展运动功能,生活自理能力,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的康复训练,定期进行康复效果评估。 2、提供精神卫生和心里咨询服务。早期发现疑似患精神病者,及时转送当地有精神疾病诊治能力的医疗机构进行鉴别诊断;对康复期的精神病患者,采取定期门诊治疗和综合性康复,督促病人预防服药,监护随访病人,对复发病及时转诊。通过心理咨询服务帮助各类残疾人树立康复信心,正确面对自身残疾,争取社会的关心理解和帮助支持。

3、为视力障碍者进行眼科常规检查,对需复明手术的白内障患者,及时转介到具备条件的医疗机构实施复明手术;对低视力患者,及时转介到医院眼科或开展此项服务的残疾人康复机构,并接受助视器使用训练。 4、结合社区儿童保健服务,对发现的疑似聋儿,应及时转介到有关医疗康复机构进行诊断治疗。对治疗后听力无法恢复的聋儿,应及时转介到相关机构进行助听器验配和听力语言康复训练。 5、开展社区儿童生长发育检测。对发现的脑瘫儿、弱智儿及发育迟缓儿童,及时转介到有关部门和康复机构进行智力生长发育测评、治疗和训练。对三残儿童(脑瘫儿、聋儿、弱智儿)要实施抢救性康复,及早动员家长及亲属转介到有条件的康复机构和医院进行专门训练和治疗。 三、将残疾预防和康复知识普及纳入健康教育范围。为辖区残疾人及其亲友举办康复知识讲座、发放科普资料和康复知识读物(资料)、开展康复咨询和指导。 四、根据残疾人对辅助用品的康复需求,提供用品用具的信息、选购、家庭租赁、使用指导等服务。 五、帮助指导残疾人对康复健身器材和其它辅助用品的使用和训练,尽快使残疾人掌握训练要领,并能持之以恒,使功能训练早出成效。

残疾人康复服务记录表

残疾人康复服务随访记录表 姓名:编号□□-

填表说明: 主要残疾:指一个人同时有多种残疾时,影响生活、工作最明显,等级最重的那一类残疾;如为单种残疾者,该类残疾即为主要残疾。 多重残疾:指一个人同时有两种以上的残疾。如果只有一种残疾者在此项选择“否”,如为两种以上残疾者,则除主要残疾外,还选择合并其它类别的残疾,合并残疾可以多选。例如:脑瘫儿童除有肢体残疾这主要残疾外,还常合并言语残疾、智力残疾。 残疾程度:按残疾人证上的等级填写,如未办证者选〝未评定〞。 康复服务情况:按康复需求提供服务的情况,将所选的服务项目的编号填在“□”中,可多选。 转介服务:指在本社区解决有困难,需转到其它地方康复。举例:精神残疾者在症状急性发作期需转到上级医院住院治疗。原因:患者症状加重,有明显伤人和自伤倾向。转介去向:到XXX精神病院住院治疗。

功能训练情况〔在社区开展功能训练者需填写此项〕:有康复训练需求的肢体残疾残人、儿童和智力残疾儿童,在开展康复功能训练的同时,要相应建立肢体残疾康复训练档案、肢体残疾儿童康复训练档案(14岁以下填)、智力残疾儿童康复训练档案(18岁以下填),并作以下随访。 1.功能训练:功能训练次数与每次的时间。 2.训练场地:〝社区〞指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或康复站进行训练;〝家庭〞指指导残疾人在家中进行训练,一般单选。 3.训练评估分数:指康复训练档案中训练评估的分数。 4.康复目标:指①运动能力改善②感知能力提高③认知能力提高 ④语言交往能力提高⑤生活自理能力提高⑥社会适应能力提高。将所选的康复目标的编号填在“□”中,可多选。 5.训练效果:按照康复训练档案中效果判定的标准进行评定。只可单选。 6. 遵医行为:按残疾人配合康复训练的程度判定。只可单选。 此次随访分类:根据此次随访时的分类结果,由随访医生在3种分类结果中选择一项在“□”中填上相应的数字。医生可根据残疾人康复服务的效果和残疾人配合康复训练的程度综合评估为〝满意〞、〝一般〞和〝不满意〞。 随访服务:一年不少于2次。

残疾人康复服务随访记录表

残疾人康复服务随访记录表

填表说明: 主要残疾:指一个人同时有多种残疾时,影响生活、工作最明显,等级最重的那一类残疾;如为单种残疾者,该类残疾即为主要残疾。 多重残疾:指一个人同时有两种以上的残疾。如果只有一种残疾者在此项选择“否”,如为两种以上残疾者,则除主要残疾外,还选择合并其它类别的残疾,合并残疾可以多选。例如:脑瘫儿童除有肢体残疾这主要残疾外,还常合并言语残疾、智力残疾。 残疾程度:按残疾人证上的等级填写,如未办证者选〝未评定〞。 康复服务情况:按康复需求提供服务的情况,将所选的服务项目的编号填在“□”中,可多选。 转介服务:指在本社区解决有困难,需转到其它地方康复。举例:精神残疾者在症状急性发作期需转到上级医院住院治疗。原因:患者症状加重,有明显伤人和自伤倾向。转介去向:到XXX精神病院住院治疗。 功能训练情况〔在社区开展功能训练者需填写此项〕:有康复训练需求的肢体残疾残人、儿童和智力残疾儿童,在开展康复功能训练的同时,要相应建立肢体残疾康复训练档案、肢体残疾儿童康复训练档案(14岁以下填)、智力残疾儿童康复训练档案(18岁以下填),并作以下随访。 1.功能训练:功能训练次数与每次的时间。 2.训练场地:〝社区〞指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或康复站进行训练;〝家庭〞指指导残疾人在家中进行训练,一般单选。 3.训练评估分数:指康复训练档案中训练评估的分数。 4.康复目标:指①运动能力改善②感知能力提高③认知能力提高④语言交往能力提高⑤生活自理能力提高⑥社会适应能力提高。将所选的康复目标的编号填在“□”中,可多选。 5.训练效果:按照康复训练档案中效果判定的标准进行评定。只可单选。 6. 遵医行为:按残疾人配合康复训练的程度判定。只可单选。 此次随访分类:根据此次随访时的分类结果,由随访医生在3种分类结果中选择一项在“□”中填上相应的数字。医生可根据残疾人康复服务的效果和残疾人配合康复训练的程度综合评估为〝满意〞、〝一般〞和〝不满意〞。 随访服务:一年不少于2次。

手部功能康复训练

第六节手部 一、手的解剖生理特点 手有五指,即拇指、示指、中指、环指与小指。拇指无论就是解剖结构还就是运动轨迹,与其它四指都有明显不同,就是一个独立的功能单位。示、中、环、小指通称为手指。手指就是由掌骨与近、中、远三节指骨所组成。掌指关节就是一个多轴关节,可行屈伸、内收外展与回旋运动。其关节囊松弛,两侧由侧副韧带与副侧副韧带加强。远、近指间关节的软组织结构与掌指关节相似,也有关节囊、掌板、侧副韧带与副侧副韧带,但它们都就是单轴关节,只具有单一的屈伸运动。 二、手部关节的功能位及活动范围 1.手部关节的正常体位 (1)手部关节的功能位:手指自然屈曲65°。 (2)手部关节的中立位:手指完全伸直。 2.手部关节的活动范围 (1) 拇指掌腕关节活动范围:拇指掌侧外展60°,内收0°。拇指桡侧外展60°,内收0°(图1-6-1)。 图1-6-1(1) 图1-6-1(2) 图1-6-1拇指掌腕关节活动范围 (2)拇指掌指关节活动范围:拇指掌指关节屈曲30°~40°。拇指掌指关节伸展0°(图1-6-2)。图1-6-2(1) 图1-6-2(2) 图1-6-2拇指掌指关节活动范围 (2) 拇指指间关节活动范围:拇指指间关节屈曲80°~90°。拇指指间关节伸展0°(可过伸10~20°)(图1-6-3)。 图1-6-3(1) 图1-6-3(2) 图1-6-3拇指指间关节活动范围 (3) 手指的活动范围:掌指关节屈曲90°,伸展0°(图1-6-4)。 图1-6-4手指的活动范围 (4) 远侧指间关节屈曲110°,伸展0°(图1-6-5)。 图1-6-5远侧指间关节活动范围 (5) 近侧指间关节屈曲80~90°,伸展0°(图1-6-6)。 图1-6-6近侧指间关节 三、手部关节的锻炼方法 1.手部关节的主动锻炼方法:(1)腕关节的背伸、掌屈。(2)桡偏、尺偏。(3)前臂旋前、旋后。 (4)掌指与指间关节的屈伸。(5)掌指与指间关节同时伸直、同时屈曲。(6)手指内收与外展。 (7)拇指外展与内收。(8)拇指与其它指的对指。(9)拇指屈伸。 2.应达到的功能:(1)拇指腕掌关节为一鞍状关节,有一定的屈、伸、内收、外展及旋转活动度。 (2)示、中、环、小指掌指关节可屈曲90°,并有内收及外展运动。(3)近侧及远侧指间关节分别可屈曲120°及60°。 四、手的康复治疗: 手就是运动器官,在生活与劳动中最易遭受创伤。手外伤后的功能障碍就是因瘢痕挛缩、肌腱粘连、肿胀、关节僵直、肌肉萎缩、组织缺损、伤口长期不愈等造成的运动与感觉障碍,康复治疗的早期介入,使手外伤病人的手术效果与功能恢复有了明显的提高。 1.手内部肌力练习:采用皮球及橡皮筋练习,可对指屈、伸肌进行训练,也可对所有手内部肌进行训练,练习时,尽量用力捏皮球或挑动橡皮筋网,维持10s。 (1)捏皮球练习(图1-6-7)。

-功能锻炼及康复指导

功能锻炼及康复指导 随着康复医学的发展,功能锻炼在骨折康复中的重要性越来越被人们广泛重视。对骨折或关节损伤后的患者应以恢复原有功能,降低致残率及残疾程度为根本目的。根据康复护理的原则,护理行为或护理程序,都是直接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而进行的。 一、功能锻炼的意义及原则 功能锻炼是通过患者主动活动和被动活动,维持肌肉、关节活动,防止肌肉萎缩、关节僵硬,促进血液循环,预防畸形,最大范围地恢复功能,最大程度地降低致残率。患肢是康复护理地重点,对骨折或关节损伤的患者虽然采取的主要治疗方法是复位固定,但是如果只注意固定而忽视了功能锻炼,可能会使患者本应该恢复的功能得不到恢复,甚至造成残疾,其严重程度远远超过原发损伤。康复锻炼必须积极地科学地进行,讲清原理,动作轻柔,由易到难,循序渐进。 二、功能锻炼地临床作用 1、促进肿胀消失:肿胀是外伤后的炎症反应: (1)体液渗出→肌肉痉挛→静脉血液及淋巴淤滞→回流障碍→肿胀肢体。 (2)肌肉收缩→加速血液循环→肿胀消退→疼痛减轻。 2、减少肌肉萎缩程度:肢体废用必然导致肌肉萎缩,锻炼可避免肌肉萎缩,并使大脑始终保持对有关肌肉的支配。 3、防止关节僵硬粘连:肌肉不活动→静脉淋巴淤滞→水肿→浆液纤维蛋白渗出→滑膜粘连。 4、促进骨愈合过程的正常发展:肌肉代谢产生乳酸→刺激血管→血管扩张→促进循环→新生血管较快成长→促进骨痂形成、强固骨痂→骨折愈合、早期活动关节面。 三、运动方案制定 针对每个患者的运动能力、损伤性质、骨折的部位和类型、年龄及身体素质等制定运动方法及运动量。运动方案应做到个体化,对于运动的设计是按要达到目的来进行的。 (一)基本步骤 1、骨折早期的功能康复锻炼(伤后1-2周) 此期特点局部反应大,肿胀明显,骨痂尚未形成。骨折断端虽颈2整复,但不稳定,有时会有轻度侧方移位或成角畸形。骨折并发的软组织损伤尚需修复,局部疼痛,肢端肿胀仍存在。所以此期锻炼的方法是关节不活动的情况下,以肌肉的主动收缩和舒张练习为主,即静力练习。 (1)锻炼上肢肌肉的方法:用力握拳和充分伸直五指,反复交替进行,增强手的握力。 (2)锻炼下肢肌肉的方法:股四头肌的等长收缩,增强臀大肌、股四头肌和小腿三头肌的力量;用力做踝关节背伸、跖屈及伸屈足趾,促进血液回流,防止肌肉废用性萎缩。 (3)被动活动:向心性按摩,改善血液循环,减轻肢体肿胀。 2、骨折中期的功能康复锻炼(伤后3-6周) 此期特点是,骨折肢体肿胀和疼痛已明显减轻,软组织损伤基本修复,骨痂已逐步形成,骨折断端初步连接,接近临床愈合。 (1)此期在医护人员或健肢的帮助下进行肢体活动,继续做肌肉舒缩锻炼,逐

残疾人服务随访记录表

1 残疾人康复服务随访记录表 姓名: 编号□□-□□□□□ 主要残疾 视力残疾□ 听力残疾□ 言语残疾□ 肢体残疾□ 智力残疾□ 精神残疾□ 多重残疾 否□ 视力残疾□ 听力残疾□ 言语残疾□ 肢体残疾□ 智力残疾□ 精神残疾□ 残疾程度 一级□ 二级□ 三级□ 四级□ 未评定□ 随访日期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随访方式 1门诊 2家庭 3电话 □ 1门诊2家庭3电话□ 1门诊2家庭3电话 □ 1门诊2家庭3电话 □ 体 检 血压(mmHg ) / / / / 体重(kg) 心 率 / / / / 其 他 康 复 服 务 情 况 ①医疗康复 ②功能训练 ③辅助器具 ④心理服务 ⑤知识普及 ⑥转介服务 □/□/□/□/□/□/ □/□/□/□/□/□/ □/□/□/□/□/□/ □/□/□/□/□/□/ 其他: 其他: 其他: 其他: 转介服务 原 因 转介去向 功能训练情况〔肢体残 疾及智障儿童功能训练者填〕 功能训练 次/月 分钟/次 次/月 分钟/次 次/月 分钟/次 次/月 分钟/次 次/月 分钟/次 次/月 分钟/次 次/月 分钟/次 次/月 分钟/次 训练场地 1社区 2家庭 □ 1社区 2家庭 □ 1社区 2家庭 □ 1社区 2家庭 □ 训练评估分数 分 分 分 分 康复目标 ①运动能力改善②感知能力提高③认知能力提高④交往能力提高⑤自理能力提高⑥适应能力提高 □/□/□/□/□/□/ □/□/□/□/□/□/ □/□/□/□/□/□/ □/□/□/□/□/□/ 其他: 其他: 其他: 其他: 训练效果 1显效 2有效3无效 □ 1显效2有3无效 □ 1显效 2有效 3无效□ 1显效 2有效 3无效 □ 遵医行为 1良好 2一般 3差 □ 1良好 2一般 3差 □ 1良好 2一般 3差 □ 1良好 2一般 3差 □ 此次随访分类 1满意2一般3不满意 □ 1满意2一般3不满意 □ 1满意2一般3不满意 □ 1满意2一般3不满意 □ 下次随访日期 服务对象或家属签名 随访医生签名

残疾人康复工作情况汇报

残疾人康复工作情况汇报 残疾人康复工作是帮助残疾人恢复或补偿功能,提高生存质量,增强社会参与能力的重要途径,是残疾人工作的核心和基础。为了掌握街道残疾人康复总体情况,根据十几年从事残疾人工作的实际情况,依据元月初残疾人专项调查数据及平日工作中个别残疾人的调查走访,基本摸清了街道残疾人康复工作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意见和建议。具体情况如下: 一、X街道残疾人概况 截止目前,X街道持有二代残疾证XXX人,其中肢体残疾人XXX人,精神残疾人XX人,视力残疾人XX人,多重残疾XX人,听力残疾人XX人,智力残疾人XX人,言语残疾X 人。以上数据表明,肢体残疾和精神残疾人所占街道残疾的比例最大,仅九零五社区的精神残疾人就XX人,占整个街道精神残疾人的XX%,鉴于此,如何开展残疾人社区康复工作,最大限度地恢复其功能水平,提高其自理能力和参与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是残疾人工作者面临的重要课题。 二、各类残疾人康复业务专项内容要求情况 不同的残疾类别需要开展的康复工作也不尽相同:

(一)肢体康复的主要内容是保持良好的肢体位置;体位的变换;关节的被动活动;预防吸入性肺炎;床上移动训练;床上动作训练;起坐训练;作为平衡训练;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训练;移动训练。 全盲的康复方法主要是通过盲人定向行走训练;低视力康复的主要方法是配戴适合的助视器,同时进行相应的康复训练;白内障康复主要是通过手术解决。 听力语言康复训练的步骤是明确诊断,祛除病因,选配合适的助听器或植入人工耳蜗,进行循序渐进的听力语言康复训练。 智力残疾的概念是智力明显低于一般人水平,并显示适应行为障碍。智力障碍的教育康复主要有运动能力、感知能力、认知能力、语言交往能力、生活自理能力、社会适应能力。 精神残疾的概念是精神病人患病持续一年以上未痊愈,从而影响其社交能力和在家庭、社会应尽职能上出现不同程度的紊乱和障碍。 精神病防治康复主要是采取药物治疗、心理疏导、康复训练和社会服务等综合防治措施。 可以看出,残疾人康复是一项细致、复杂、长期的工作。面对的康复对象是多种类的,要想收到良好的康复效果,就必须针对每一类残疾人的特点,采取不同的康复手段和方法

残疾人康复服务记录表

残疾人康复服务随访记录表 姓名: 编号□□-□□□□□ 主要残疾 视力残疾□ 听力残疾□ 言语残疾□ 肢体残疾□ 智力残疾□ 精神残疾□ 多重残疾 否□ 视力残疾□ 听力残疾□ 言语残疾□ 肢体残疾□ 智力残疾□ 精神残疾□ 残疾程度 一级□ 二级□ 三级□ 四级□ 未评定□ 随访日期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随访方式 1门诊 2家庭 3电话 □ 1门诊2家庭3电话□ 1门诊2家庭3电话 □ 1门诊2家庭3电话 □ 体 检 血压(mmHg ) / / / / 体重(kg) 心 率 / / / / 其 他 康 复 服 务 情 况 ①医疗康复 ②功能训练 ③辅助器具 ④心理服务 ⑤知识普及 ⑥转介服务 □/□/□/□/□/□/ □/□/□/□/□/□/ □/□/□/□/□/□/ □/□/□/□/□/□/ 其他: 其他: 其他: 其他: 转介服务 原 因 转介去向 功能训练情况〔肢体残 疾及智障儿童功能训练者填〕 功能训练 次/月 分钟/次 次/月 分钟/次 次/月 分钟/次 次/月 分钟/次 次/月 分钟/次 次/月 分钟/次 次/月 分钟/次 次/月 分钟/次 训练场地 1社区 2家庭 □ 1社区 2家庭 □ 1社区 2家庭 □ 1社区 2家庭 □ 训练评估分数 分 分 分 分 康复目标 ①运动能力改善②感知能力提高③认知能力提高④交往能力提高⑤自理能力提高⑥适应能力提高 □/□/□/□/□/□/ □/□/□/□/□/□/ □/□/□/□/□/□/ □/□/□/□/□/□/ 其他: 其他: 其他: 其他: 训练效果 1显效 2有效3无效 □ 1显效2有3无效 □ 1显效 2有效 3无效□ 1显效 2有效 3无效 □ 遵医行为 1良好 2一般 3差 □ 1良好 2一般 3差 □ 1良好 2一般 3差 □ 1良好 2一般 3差 □ 此次随访分类 1满意2一般3不满意 □ 1满意2一般3不满意 □ 1满意2一般3不满意 □ 1满意2一般3不满意 □ 下次随访日期 服务对象或家属签名 随访医生签名

康复训练类辅助器具大全

康复训练类辅助器具 1.上肢训练辅助器具 上肢训练辅助器具用于肩、上臂、前臂和手部的康复训练。(1)肩关节回旋训练器:进行肩关节旋转运动,扩大活动度,增强肩部肌肉力量。 (2)肩抬举训练器:通过将棍棒放置于不同高度,训练上肢抬举功能。可在棍棒两端悬挂沙袋,以增加抗阻力。 (3)肩梯:通过手指沿着阶梯不断上移,逐渐提高肩关节的活动范围,减轻疼痛。 (4)滑轮吊环训练器:增加肩关节的活动度,也可进行关节牵引及肌力训练。 (5)上肢推举训练器:提高上肢伸肌肌力、上肢关节活动度及协调活动能力。 (6)肘关节牵引椅:对肘关节持续牵引,用于肘关节屈伸活动障碍者。牵引的重量和方向,座椅高度、固定部位可随需要调整。(7)前臂旋转训练器: 训练关节活动度,预防和改善前臂旋转功能受限。同时通过 患者在不同阻力下的抗阻运动进行肌力及耐力训练。 (8)腕关节屈伸训练器:训练腕部关节活动范围及肌力。 (9)腕关节旋转器:训练腕关节旋转,改善关节活动度及增加肌力、耐力。 (10)复式墙拉力器:通过抗阻主动运动,提高肌力。关节活动度

训练,预防畸形全身肌肉、关节训练。 (11)系列哑铃:用于增强肌力和耐力。 (12)体操棒与抛接球:提高上肢活动范围,提高肢体协调控制能力和平衡能力。分立式和卧式2种。 (13)手支撑器:训练上肢支撑能力及从床到轮椅的移乘(身体转移)训练。 (14)手指肌力训练桌:用于手指肌力和关节活动度的训练。2.下肢训练辅助器具 下肢训练辅助器具是用于训练下肢的辅助器具。 (1)下肢康复训练器:用于训练下肢关节活动范围和协调功能 (2)重锤式髋关节训练器:用于训练髋关节外展、内收的肌力。 (3)髋关节旋转训练器:通过足的画圈运动,改善髋关节的旋转功能。 (4)股四头肌训练椅:增强肌力及关节活动度训练,适用于膝关节受限。 (5)踝关节屈伸训练器:训练踝关节的活动度,矫正足下垂,足内外翻等,对站立功能障碍者的站立功能训练。 (6)踝关节训练器:矫正下肢姿势,防止足下垂,足内翻、足外翻等畸形。也可以进行站立训练。· (7)踝关节矫正板:用于矫正防止足下垂、足内翻、足外翻等畸形。 (8)踏步器:用于训练下肢活动范围和协调功能,有立式和坐式2种。

偏瘫手功能康复训练法

偏瘫手功能康复训练法 正常情况下,手功能的恢复要比其他部位慢一些,所以在进行康复训练的过程中需要全面出动,不仅要被动活动,还要仰卧位主动活动、坐位主动活动,效果才最好。 ★1.被动活动 偏瘫上肢的主动运动恢复比较缓慢,因此,早期给予患者被动活动锻炼是非常必要的。早期被动活动可以向大脑传递患肢的相关信息,能更好地促进大脑的功能重组,加快患肢功能的恢复。被动活动还可以防止上面所提及的偏瘫上肢问题的产生,同时也可以防止偏瘫上肢发展成为典型的痉挛模式。下面介绍几种简单实用的被动活动的方法: ⑴仰卧位肩外旋和臂上举 l 患者仰卧,患腿屈曲,膝关节直立(髋无内外旋转)

l 举起患者的患臂,肘部伸直,使其超过头部,同时使肩胛带向前活动 l 然后打开患者的患手,展开手指,使拇指与四指分开 ⑵侧卧位上举 l 患者健侧卧位 l 上肢伸直上举,肩向外旋转 l 手掌朝向床头,拇指指向身后 l 治疗者用握手的方式握住患者的手,使患者的拇指在最外

面,并使患者的手腕向上翘(背伸) ⑶侧卧位活动肩胛骨 l 患者健侧卧位 l 治疗者一只手放在患者患侧肩胛骨上面,用另一只手和前臂支持患者的上肢,并使肩向外旋转和向前伸 l 然后,治疗者将患者的患侧肩胛骨向前和向后活动 ★ 2.仰卧位主动活动 一旦患者肌肉功能有所恢复,就要让他开始尝试进行主动活动练习。但一定要从小范围、不太用力的活动开始,以免引发其

它部位的不必要的肌肉活动。开始时,治疗者要给予充分地帮助,等到患者有所进步再逐渐减少辅助量。 ⑴推举活动 治疗者站在患者的患侧,一手扶患者肘部,使患肘伸直,另一手与患者的患手十指交叉相握(患者拇指在最外面),在掌跟部压患者的上肢。将患者的患侧上肢上举90°,手腕背伸,手掌朝上。让患者向正上方推治疗者压在掌跟的手。注意患者的肩和头不要抬起。 ⑵肘屈伸活动 治疗者一手扶住患者患侧的上臂,使其保持90°屈曲,另一手扶住患者的患手。让患者伸直肘关节,用手触碰治疗者的前额。然后,让患者将手慢慢放到健侧的肩部。再让患者将肘伸直,再次用手触碰治疗者的前额。如此反复练习。注意在整个过程中,患者的手要放松,手指要尽量张开。

手部功能康复训练

第六节手部 一、手地解剖生理特点 手有五指,即拇指、示指、中指、环指和小指.拇指无论是解剖结构还是运动轨迹,与其它四指都有明显不同,是一个独立地功能单位.示、中、环、小指通称为手指.手指是由掌骨和近、中、远三节指骨所组成.掌指关节是一个多轴关节,可行屈伸、内收外展和回旋运动.其关节囊松弛,两侧由侧副韧带和副侧副韧带加强.远、近指间关节地软组织结构与掌指关节相似,也有关节囊、掌板、侧副韧带和副侧副韧带,但它们都是单轴关节,只具有单一地屈伸运动. 二、手部关节地功能位及活动范围 .手部关节地正常体位 ()手部关节地功能位:手指自然屈曲°. ()手部关节地中立位:手指完全伸直. .手部关节地活动范围 ()拇指掌腕关节活动范围:拇指掌侧外展°,内收°.拇指桡侧外展°,内收°(图). 图() 图() 图拇指掌腕关节活动范围 ()拇指掌指关节活动范围:拇指掌指关节屈曲°~°.拇指掌指关节伸展°(图). 图() 图() 图拇指掌指关节活动范围 ()拇指指间关节活动范围:拇指指间关节屈曲°~°.拇指指间关节伸展°(可过伸~°)(图). 图()图() 图拇指指间关节活动范围 ()手指地活动范围:掌指关节屈曲°,伸展°(图). 图手指地活动范围 ()远侧指间关节屈曲°,伸展°(图). 图远侧指间关节活动范围 ()近侧指间关节屈曲~°,伸展°(图). 图近侧指间关节 三、手部关节地锻炼方法 .手部关节地主动锻炼方法:()腕关节地背伸、掌屈.()桡偏、尺偏.()前臂旋前、旋后.()掌指和指间关节地屈伸.()掌指和指间关节同时伸直、同时屈曲.()手指内收和外展.()拇指外展和内收.()拇指与其它指地对指.()拇指屈伸. .应达到地功能:()拇指腕掌关节为一鞍状关节,有一定地屈、伸、内收、外展及旋转活动度.()示、中、环、小指掌指关节可屈曲°,并有内收及外展运动.()近侧及远侧指间关节分别可屈曲°及°. 四、手地康复治疗: 手是运动器官,在生活和劳动中最易遭受创伤.手外伤后地功能障碍是因瘢痕挛缩、肌腱粘连、肿胀、关节僵直、肌肉萎缩、组织缺损、伤口长期不愈等造成地运动和感觉障碍,康复治疗地早期介入,使手外伤病人地手术效果和功能恢复有了明显地提高. .手内部肌力练习:采用皮球及橡皮筋练习,可对指屈、伸肌进行训练,也可对所有手内部肌进行训练,练习时,尽量用力捏皮球或挑动橡皮筋网,维持. ()捏皮球练习(图). 图捏皮球练习

最新残疾人康复指导记录表(精品收藏)

残疾人康复指导记录表 康复指导记录 年 月 日 康复员签名 □残存功能的训练指导. □协助和指导生活自理的训练. □辅助用具的使用训练及护理. □假肢的使用训练和护理。 □对偏瘫病人开展以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为主的康复训练,指导训练器具的使用. □对脑瘫病人开展“运动功能、姿势矫正、语言训练、日常活动”四个方面的康复训练。 □儿童智力残疾主要有运动、感知、认知、语言、生活、自理、社会适应等六大领域的训练。 □成人智残为其提供生活自理、简单劳动技能、适应社会生活的训练 □指导听语障碍者或聋儿家长开展听力语言训练、耳聋预防、选配助听器转介服务等。 姓名 性别 民族 出生年月 年 月 家庭住址 户主姓名 与残疾人关系 联系电话 残疾类别 □肢体 □视力 □智力 □听力 □言语 □精神

□指导视力残障者视功能训练和盲人定向行走训练。 □对精神病患者进行精神卫生知识宣传,指导药物治疗,开展生活技能、社会适应等康复服务。 本次康复指导效果评价 康复员签名 康复指导记录年月日康复员签名 □残存功能的训练指导。□协助和指导生活自理的训练. □辅助用具的使用训练及护理。□假肢的使用训练和护理。 □对偏瘫病人开展以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为主的康复训练,指导训练器具的使用。 □对脑瘫病人开展“运动功能、姿势矫正、语言训练、日常活动”四个方面的康复训练. □儿童智力残疾主要有运动、感知、认知、语言、生活、自理、社会适应等六大领域的训练。 □成人智残为其提供生活自理、简单劳动技能、适应社会生活的训练

□指导听语障碍者或聋儿家长开展听力语言训练、耳聋预防、选配助听器转介服务等. □指导视力残障者视功能训练和盲人定向行走训练。 □对精神病患者进行精神卫生知识宣传,指导药物治疗,开展生活技能、社会适应等康复服务. 本次康复指导效果评价 康复员签名 康复指导记录年月日康复员签名 □残存功能的训练指导。□协助和指导生活自理的训练。 □辅助用具的使用训练及护理. □假肢的使用训练和护理. □对偏瘫病人开展以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为主的康复训练,指导训练器具的使用。 □对脑瘫病人开展“运动功能、姿势矫正、语言训练、日常活动”四个方面的康复训练。 □儿童智力残疾主要有运动、感知、认知、语言、生活、自理、社会适应等六大领域的训练. □成人智残为其提供生活自理、简单劳动技能、适应社会生活的训练 □指导听语障碍者或聋儿家长开展听力语言训练、耳聋预防、选配助听器转介服务等。 □指导视力残障者视功能训练和盲人定向行走训练。 □对精神病患者进行精神卫生知识宣传,指导药物治疗,开展生活技能、社会适应等康复服务。

残疾人康复服务记录表

残疾人康复服务记录表标准化管理部编码-[99968T-6889628-J68568-1689N]

残疾人康复服务随访记录表姓名:编号□□-□□□□

填表说明: 主要残疾:指一个人同时有多种残疾时,影响生活、工作最明显,等级最重的那一类残疾;如为单种残疾者,该类残疾即为主要残疾。 多重残疾:指一个人同时有两种以上的残疾。如果只有一种残疾者在此项选择“否”,如为两种以上残疾者,则除主要残疾外,还选择合并其它类别的残疾,合并残疾可以多选。例如:脑瘫儿童除有肢体残疾这主要残疾外,还常合并言语残疾、智力残疾。 残疾程度:按残疾人证上的等级填写,如未办证者选〝未评定〞。 康复服务情况:按康复需求提供服务的情况,将所选的服务项目的编号填在“□”中,可多选。 转介服务:指在本社区解决有困难,需转到其它地方康复。举例:精神残疾者在症状急性发作期需转到上级医院住院治疗。原因:患者症状加重,有明显伤人和自伤倾向。转介去向:到XXX精神病院住院治疗。 功能训练情况〔在社区开展功能训练者需填写此项〕:有康复训练需求的肢体残疾残人、儿童和智力残疾儿童,在开展康复功能训练的同时,要相应建立肢体残疾康复训练档案、肢体残疾儿童康复训练档案(14岁以下填)、智力残疾儿童康复训练档案(18岁以下填),并作以下随访。 1.功能训练:功能训练次数与每次的时间。 2.训练场地:〝社区〞指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或康复站进行训练;〝家庭〞指指导残疾人在家中进行训练,一般单选。 3.训练评估分数:指康复训练档案中训练评估的分数。 4.康复目标:指①运动能力改善②感知能力提高③认知能力提高④语言交往能力提高⑤生活自理能力提高⑥社会适应能力提高。将所选的康复目标的编号填在“□”中,可多选。 5.训练效果:按照康复训练档案中效果判定的标准进行评定。只可单选。 6. 遵医行为:按残疾人配合康复训练的程度判定。只可单选。

残疾人康复服务记录表教学提纲

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精品资料 残疾人康复服务随访记录表 姓名: 编号□□-□□□□□ 主要残疾 视力残疾□ 听力残疾□ 言语残疾□ 肢体残疾□ 智力残疾□ 精神残疾□ 多重残疾 否□ 视力残疾□ 听力残疾□ 言语残疾□ 肢体残疾□ 智力残疾□ 精神残疾□ 残疾程度 一级□ 二级□ 三级□ 四级□ 未评定□ 随访日期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随访方式 1门诊 2家庭 3电话 □ 1门诊2家庭3电话□ 1门诊2家庭3电话 □ 1门诊2家庭3电话 □ 体 检 血压(mmHg ) / / / / 体重(kg) 心 率 / / / / 其 他 康 复 服 务 情 况 ①医疗康复 ②功能训练 ③辅助器具 ④心理服务 ⑤知识普及 ⑥转介服务 □/□/□/□/□/□/ □/□/□/□/□/□/ □/□/□/□/□/□/ □/□/□/□/□/□/ 其他: 其他: 其他: 其他: 转介服务 原 因 转介去向 功能训练情况︹肢体残 疾及智障儿童功能训练者填︺ 功能训练 次/月 分钟/次 次/月 分钟/次 次/月 分钟/次 次/月 分钟/次 次/月 分钟/次 次/月 分钟/次 次/月 分钟/次 次/月 分钟/次 训练场地 1社区 2家庭 □ 1社区 2家庭 □ 1社区 2家庭 □ 1社区 2家庭 □ 训练评估分数 分 分 分 分 康复目标 ①运动能力改善②感知能力提高③认知能力提高④交往能力提高⑤自理能力提高⑥适应能力提高 □/□/□/□/□/□/ □/□/□/□/□/□/ □/□/□/□/□/□/ □/□/□/□/□/□/ 其他: 其他: 其他: 其他: 训练效果 1显效 2有效3无效 □ 1显效2有3无效 □ 1显效 2有效 3无效□ 1显效 2有效 3无效 □ 遵医行为 1良好 2一般 3差 □ 1良好 2一般 3 差 □ 1良好 2一般 3差 □ 1良好 2一般 3差 □ 此次随访分类 1满意2一般3不满意 □ 1满意2一般3不满意 □ 1满意2一般3不满意 □ 1满意2一般3不满意 □ 下次随访日期 服务对象或家属签名 随访医生签名

残疾人康复服务记录表格模板.doc

主要残疾 多重残疾 残疾程度 随访日期 随访方式 血压( mmHg ) 体 体重( kg) 检 心 率 其他 康 ①医疗康复 复 ②功能训练 服 ③辅助器具 务 ④心理服务 情 ⑤知识普及 况 ⑥转介服务 转 原因 介 服 务 转介去向 功能训练 疾 训练场地 及 功 智 能 训练评估分数 障 训 儿 练 康复目标 童 情 ①运动能力改善 功 况 ②感知能力提高 能 〔 ③认知能力提高 训 肢 ④交往能力提高 练 体 ⑤自理能力提高 者 残 ⑥适应能力提高 填 〕 训练效果 遵医行为 此次随访分类 精心整理 残疾人康复服务随访记录表 姓名:编号□□ -□□□□□ 视力残疾□听力残疾□言语残疾□肢体残疾□智力残疾□精神残疾□否□视力残疾□听力残疾□言语残疾□肢体残疾□智力残疾□精神残疾□ 一级□二级□三级□四级□未评定□ 年月日 年月日 年月日 年月日 1 门诊 2 家庭 3 电话□ 1 门诊 2 家庭 3 电话□ 1 门诊 2 家庭 3 电话□ 1 门诊 2 家庭 3 电话□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其他: 其他: 其他: 其他: 次 /月分钟 /次 次 / 月分钟 /次 次/月分钟 / 次 次 /月分钟 / 次 次 /月分钟 /次 次 / 月分钟 /次 次/月分钟 / 次 次 /月分钟 / 次 1 社区 2 家庭□ 1 社区 2 家庭□ 1 社区 2 家庭□ 1 社区 2 家庭□ 分 分 分 分 □/ □ /□ /□/□/ □ / □ /□ /□/□/□ /□ / □ /□/ □/□ /□/□/ □/□ / □/□/□ /□ / 其他: 其他: 其他: 其他: 1 显效 2 有效 3 无效 □ 1 显效 2 有 3 无效 □ 1 显效 2 有效 3 无效□ 1 显效 2 有效 3 无效□ 1 良好 2 一般 3 差 □ 1 良好 2 一般 3 差 □ 1 良好 2 一般 3 差□ 1 良好 2 一般 3 差□ 1 满意 2 一般 3 不满意□ 1 满意 2 一般 3 不满意 1 满意 2 一般 3 不满意 1 满意 2 一般 3 不满意 □ □ □ 下次随访日期 服务对象或家属签

残疾人康复工作制度

残疾人康复服务指导中心工作制度 一、机构岗位设置如下: 主任 中心机构社区培训用品用具 专管员康复康复指导员配发残车 指导员指导员专员 二、岗位职责: 主任 参与本区(县)残疾人康复配套实施方案、年度工作计划的制定和实施,承担对社区康复站(点)、街道(乡镇)残疾人服务社、居(村)委会残协的业务指导工作。 负责本区(县)残疾人康复训练和康复服务的实施工作,参与各类指标任务的汇总和统计。对中心成员的日常工作进行考核。 负责向理事会工作报告和财务报告。 拟制订本单位内部管理制度。 提请聘任或解除本机构的成员。 负责本单位的日常工作。 指导本区残疾人康复需求的综合调查、 残疾人康复需求评估。 建立残疾人康复档案,管理残疾人康复信息,掌握本区康复资源,制定康复工作管理制度等工作。 负责康复项目的业务经费和康复训练与服务补贴经费的申报和使用工作。 承担本区(县)各类残疾人康复工作管理人员、技术人员、服务人员的培训工作。 参与本区残疾人康复工作的督导检查和质量验收的组织协调,承担对本区残疾人康复工作考核评估的具体实施。 在本区县开展残疾预防和康复知识的宣传普及工作,承担对残疾人及其家属、志愿者的康复教育工作,组织本区各类残疾人康复技术指导组专家提供康复技术支持、开展康复咨询服务工作。 组织与同行的交流。 承担上级主管部门和残康办委托的其他工作任务。 中心专管员 负责各种资料与文件的收发、整理及保管、存档。 申请、下拨各项康复专项经费。 组织、筹备会议,并负责会议签到、考勤。 组织中心内部联谊活动,增进内部团结。 对新成员进行培训。 与基层各残联组织、各康复机构进行联系与交流。 完成上级和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任务。 机构康复指导员 联系召开残康办、专家技术指导组会议。 下达本区年度机构康复任务指标数,下发、收集、整理康复训练档案,交中心专管员存档。对机构康复训练的质量进行跟踪,及时反馈信息。

肢体残疾康复训练档案

表9: 肢体残疾康复训练档案 姓名 省市(地) 县(市、区)乡镇(街道)

使用说明 肢体残疾人的康复训练是《中国残疾人事业“十一五”发展纲要》提出的一项重点工程任务。为使康复训练工作科学、规范的开展,有效改善肢体残疾人的康复状况,全国残疾人康复工作办公室组织“全国残疾人康复训练与服务技术指导组”成员和有关专家,在总结以往康复训练档案基础上,结合新的训练任务和各地实际工作需要,制定了《肢体残疾康复训练档案》,供各地实施肢体残疾康复训练任务使用。档案涉及功能评估、训练计划制定、训练情况记录、训练效果评估等康复训练流程的各个环节,对规范实施康复训练有重要的意义。现就档案的使用方法说明如下: 一、康复训练档案的使用及填写说明 (一)训练登记 筛选诊断明确、有康复潜力、有康复意愿、家庭成员配合的肢体残疾人作为训练对象,纳入康复训练重点工程任务。由康复员填写“训练登记”。 (二)训练评估 训练对象的初次评估、中期评估和末期评估均依据“训练评估”进行。按照评估标准,由康复指导员对训练对象的功能和能力逐项进行评估、计分。通过初次评估,掌握训练对象目前的功能障碍和困难情况,为制定训练计划、选择适宜的训练项目提供依据。通过中期评估(在康复训练的中期进行),按照“评估标准”,由康复指导员再次对训练对象进行整体评估计分,针对存在的问题调整训练计划。通过末期评估,总结实现康复目标的情况,提出进一步康复的意见。“训练评估”由康复指导员负责填写。 肢体残疾人康复训练评估内容共13个项目,其中运动功能包括翻身、坐、站、转移、步行或驱动轮椅、上下台阶6项;生活自理能力包括进食、穿脱衣

物、洗漱、入厕4项;社会适应能力包括交流、做家务、参与社会生活和集体活动3项。 (三)训练计划 康复指导员组织康复员、残疾人及其亲友、志愿工作者等人员,依据初次评估结果,共同制定切实可行的训练计划。训练计划包括针对训练对象主要功能障碍和困难所确定的训练项目、训练场所、采取的训练方法和预期实现的康复目标等。由康复指导员负责填写“训练计划”。 (四)训练记录 由康复员将训练内容、训练次数、训练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的办法等情况进行记录,要求每个月填写一次。 (五)评估与总结 “评估与总结”包括中、末期评估与总结两部分。肢体残疾康复训练的第三个月末进行中期评估,计算由初次评估至中期评估提高的分数,小结训练计划执行情况,掌握训练对象目前主要的功能障碍和困难,训练中存在哪些问题,并据此调整训练计划。末期评估与总结栏内应填写初次至末期提高的分数,判断训练效果,总结实现康复目标的情况,提出进一步康复的意见。由康复指导员在相应栏目填写“评估与总结”。 (六)评估标准 评估标准用于康复训练的效果评估,包括康复训练“评估项目”、“评分依据”和“效果判定”三项内容。“评估项目”与“训练评估”中的项目及说明一致。“评分依据”是依据训练对象完成康复训练评估项目规定的动作、活动的程度和范围,分为四个等级评估计分。“效果判定”通过对康复对象初次与末期评估分值之差判定训练效果。

残疾人康复服务记录表精编资料

残疾人康复服务记录 表

残疾人康复服务随访记录表 姓名:编号□□-□□□□□

填表说明: 主要残疾:指一个人同时有多种残疾时,影响生活、工作最明显,等级最重的那一类残疾;如为单种残疾者,该类残疾即为主要残疾。 多重残疾:指一个人同时有两种以上的残疾。如果只有一种残疾者在此项选择“否”,如为两种以上残疾者,则除主要残疾外,还选择合并其它类别的残疾,合并残疾可以多选。例如:脑瘫儿童除有肢体残疾这主要残疾外,还常合并言语残疾、智力残疾。 残疾程度:按残疾人证上的等级填写,如未办证者选〝未评定〞。 康复服务情况:按康复需求提供服务的情况,将所选的服务项目的编号填在“□”中,可多选。 转介服务:指在本社区解决有困难,需转到其它地方康复。举例:精神残疾者在症状急性发作期需转到上级医院住院治疗。原因:患者症状加重,有明显伤人和自伤倾向。转介去向:到XXX精神病院住院治疗。 功能训练情况〔在社区开展功能训练者需填写此项〕:有康复训练需求的肢体残疾残人、儿童和智力残疾儿童,在开展康复功能训练的同时,要相应建立肢体残疾康复训练档案、肢体残疾儿童康复训练档案(14岁以下填)、智力残疾儿童康复训练档案(18岁以下填),并作以下随访。 1.功能训练:功能训练次数与每次的时间。 2.训练场地:〝社区〞指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或康复站进行训练;〝家庭〞指指导残疾人在家中进行训练,一般单选。 3.训练评估分数:指康复训练档案中训练评估的分数。 4.康复目标:指①运动能力改善②感知能力提高③认知能力提高④语言交往能力提高⑤生活自理能力提高⑥社会适应能力提高。将所选的康复目标的编号填在“□”中,可多选。 5.训练效果:按照康复训练档案中效果判定的标准进行评定。只可单选。 6. 遵医行为:按残疾人配合康复训练的程度判定。只可单选。 此次随访分类:根据此次随访时的分类结果,由随访医生在3种分类结果中选择一项在“□”中填上相应的数字。医生可根据残疾人康复服务的效果和残疾人配合康复训练的程度综合评估为〝满意〞、〝一般〞和〝不满意〞。 随访服务:一年不少于2次。

残疾人康复服务随访记录表

残疾人康复服务随访记 录表 GE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GEIHUA16H-GEIHUA GEIHUA8Q8-

残疾人康复服务随访记录表 姓名:编号□□-□□□□□

疾及智障儿童功能训练者填 〕

填表说明: 主要残疾:指一个人同时有多种残疾时,影响生活、工作最明显,等级最重的那一类残疾;如为单种残疾者,该类残疾即为主要残疾。 多重残疾:指一个人同时有两种以上的残疾。如果只有一种残疾者在此项选择“否”,如为两种以上残疾者,则除主要残疾外,还选择合并其它类别的残疾,合并残疾可以多选。例如:脑瘫儿童除有肢体残疾这主要残疾外,还常合并言语残疾、智力残疾。 残疾程度:按残疾人证上的等级填写,如未办证者选〝未评定〞。 康复服务情况:按康复需求提供服务的情况,将所选的服务项目的编号填在“□”中,可多选。 转介服务:指在本社区解决有困难,需转到其它地方康复。举例:精神残疾者在症状急性发作期需转到上级医院住院治疗。原因:患者症状加重,有明显伤人和自伤倾向。转介去向:到XXX精神病院住院治疗。 功能训练情况〔在社区开展功能训练者需填写此项〕:有康复训练需求的肢体残疾残人、儿童和智力残疾儿童,在开展康复功能训练的同时,要相应建立肢体残疾康复训练档案、肢体残疾儿童康复训练档案(14岁以下填)、智力残疾儿童康复训练档案(18岁以下填),并作以下随访。 1.功能训练:功能训练次数与每次的时间。 2.训练场地:〝社区〞指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或康复站进行训练;〝家庭〞指指导残疾人在家中进行训练,一般单选。 3.训练评估分数:指康复训练档案中训练评估的分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