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翻译学论争根源之我见_兼谈奈达的_翻译科学_

翻译学论争根源之我见_兼谈奈达的_翻译科学_

翻译学论争根源之我见_兼谈奈达的_翻译科学_
翻译学论争根源之我见_兼谈奈达的_翻译科学_

作者简介:马会娟(1972 ),博士生,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收稿日期:2001-06-05(修改稿)

2001年第9期总第149期

外语与外语教学

For eign L anguages and T heir T eaching

2001, 9Serial 149

翻译学论争根源之我见

兼谈奈达的 翻译科学!

马会娟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英语系,北京?100083)

??摘?要:本文对翻译学论争的根源作了深入探讨,指出早期倡导建立翻译学的学者将翻译学视为 揭示翻译活动客观规律的科学!是引起这场论争的直接原因,而我国译界对奈达 翻译科学!的译介失误是这场论争的深层原因。文章指出了奈达 翻译科学!的实质是 对翻译过程进行科学描述!,而非 翻译即科学!。

关键词:翻译学;奈达的 翻译科学!;译介失误

??Abstract:T his paper ex plor es the cause of the debate about translatology in China,pointing out the definition of translatolo gy made by the proponents in the past as a science w hich r eveals the objective law of tr anslating !is the dir ect reason for this contro versy.T he deep reason is mistr anslation of N ida #s science of translation !,which has been upheld by some Chinese scholars as translation being a science !.T his paper clarifies the real nature of N ida #s science of tr anslation !,w hich is the scientific descrip tion of the processes involv ed in tr anslating !.

Key words:tr anslatolog y,Nida #s science of translation !,mistranslat ion

中图分类号:H05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038(2001)09-0053-03

??自从1996年劳陇先生的?丢掉幻想 揭破 翻译(科)学!的迷梦%一文发表后,在全国范围内引发了一场有关 翻译学!的讨论。新世纪伊始,谭载喜先生(2001:47)发表了?翻译学:新世纪的思索%,明确 翻译学!作为一门学科的地位已不容怀疑,并且指出对翻译学提出质疑的劳陇和张经浩两位先生实际上也并不反对 翻译学!,他们 似乎只是反对&翻译学#的名称,而不是&翻译学#的目的!。张经浩先生本

人也声称自己绝无反对建立翻译学的意思。[1]

看来,翻译学究竟是不是,或可不可以是一门独立的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已是一个 不是问题的问题!。至此,有关翻译学的论争似乎可以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了。但是,引人思考的是,对于翻译学这个 不成问题的问题!,我们却争论了四年之久,原因何在呢?学者们的分歧究竟何在呢?回顾一下这段历史,对其进行反思,对我国的翻译研究不无裨益。

1.翻译学论争的原因1.1 翻译学!的名与实

名不正则言不顺。这场有关 翻译学!的争论在很大程度上是由 翻译学!的名引起的。我国学者对 翻译学!的界定不一、理解不同,是造成这场纷争的原因之一。那么,究竟什么是翻译学呢??中国翻译词典%在 翻译学!这个条目下有两个定义:一个是谭载喜的 翻译学(或称译学)是研究翻

译的科学!,另一个则是杨自俭的翻译学是 研究翻译的思维规律和方法的科学!。(林煌天1997:187)这两个定义都认为 翻译学是科学!。但翻译学究竟是怎样的科学呢?谭载喜(1987:4)在?必须建立翻译学%一文中,把 翻译学!定位于 多边缘交叉性科学!,认为它的任务是 &揭示#翻译过程的&客观规律#,&探求#关于翻译问题的&客观真理#,给实际翻译工作提供行动&指南#!。然而,正是翻译学的这一定义才引起了一些学者的质疑。翻译有规律吗?这个问题在现阶段仍难有定论。退一步讲,假设翻译有规律,翻译学就是研究这些规律的。可是,到目前为止人们并没有发现什么可供译者遵循的、放之四海皆可用的客观规律,那么称翻译学还未诞生也是在情理之中的。劳陇(1996)和张经浩(1999)两位先生的文章就是这样推理论证的。可以说,劳、张二位反对翻译学的提法正是由于早期倡导建立翻译学的学者这样定义 翻译学!引发的。如果一开始就明确建立翻译学是建立一门学科,而不是研究、探索能够指导翻译客观规律的科学,想必也就不会有劳、张二位先生的竭力反对了。因为,他们反对的并不是翻译学作为一门学科,而是反对 翻译学是揭示翻译活动客观规律的科学!这一命题,这从他们的主要论据 翻译活动并不受什么客观规律支配!, 翻译不是科学!可以看得出来。(劳陇1996:40-1;张经浩1999:47-8)

1.2 翻译科学!的名与实

在?中国翻译词典%中没有翻译科学!这个词条。张经浩先生(1999:46)认为以前我国译界人士一直认为翻译是艺术,直到80年代我国引进了奈达的翻译即科学!观点,翻译科学说才在我国普遍流传开来,我国学者才逐渐开始了有关建立翻译学的探讨。可见,在张先生看来,我国学者所探讨的翻译学!与奈达的翻译科学!即翻译是科学!是一回事。劳陇先生也持同样的观点。譬如,他的文章标题?丢掉幻想 揭破翻译(科)学!的迷梦%就用了翻译(科)学!这样的表达方式。显然,在劳、张二位先生看来,翻译学就等同于(奈达的)翻译科学,或者翻译即科学!。他们得出翻译学等于翻译是科学!这一结论的思维链条用数学公式来表示就是

翻译学=翻译科学=翻译是科学

对翻译学提出质疑的学者这样推理并非毫无根据。他们之所以在翻译科学!和翻译学!两者之间划等号,就在于早期倡导翻译学的学者对翻译学!和翻译科学!并没有做严格区分,有时称翻译学,有时称翻译科学(实际上,翻译学!的定义由早期的研究翻译客观规律的科学!,变成后期的研究翻译的一门学科!,前后有了很大的不同,部分原因就在于翻译科学!的提法并不确切,容易引起误解)。而正是由于争论的双方对翻译学!和翻译科学!有着不同的理解,才引发了这场有关翻译学的争论。那么,翻译学!和翻译科学!究竟有何种关系呢?它们与奈达的翻译科学!又有何渊源呢?这些问题是这场论争的症结所在,很有探讨的必要。下面,我们来看一下奈达的翻译科学!的实质内涵。

2.奈达的翻译科学!等于翻译即科学!吗?

把奈达的翻译理论引进到中国来的谭载喜先生(2001: 50)认为,奈达的翻译科学!主要取translation being a sci ence!(翻译即科学)之意,并指出,由于奈达后来认识到翻译并非科学,所以放弃了他的翻译科学!说。奈达的翻译科学!也是劳陇和张经浩二位先生反对!翻译学的主要论据之一,因为他们认为,对翻译科学作了多年探索的翻译理论大家奈达都放弃了翻译是科学!的观点,放弃了翻译科学观,我国的翻译学也只能是个梦想!而已。(劳陇1996:39;张经浩1999:48)可见,无论是正方还是反方,在奈达持翻译是科学!这一点上是一致的。然而,奈达的翻译科学!(sci ence of translatio n)与我国学者在一个时期内普遍认为的翻译是科学!这一命题是有区别的。

那么,奈达翻译科学!的真实内涵是什么呢?他对翻译是科学!之说又持何种见解呢?早在1964年的?翻译科学探索%一书中,奈达就阐明了自己对翻译是科学还是艺术!的看法以及他的翻译科学!的内在含义。(详见Nida1964: 3)

总之,奈达并没有明确表示翻译是科学还是艺术。他认为坚持翻译是科学或翻译是艺术的说法都有偏颇之处:认为翻译是艺术的人没有对支配翻译活动的原则和过程作深入探讨;而认为翻译是科学的人却又没有看到好的翻译中必有的艺术因素。他指出,当我们说翻译科学!(science of trans lating)时,是就其描述性而言;如同语言学可以看做是一门描写科学,作为从一种语言到另一种语言的翻译转换也可以同样成为科学描述的对象。奈达这段话对其书名T ow ar d a Science of T r anslating中的science o f translating做了最好的诠释,即该书旨在对翻译过程进行科学的描述。

在1968年美国语言学年会上,奈达作为会长宣读了Science o f T r anslation!一文。这篇论文从语言学的角度对翻译的过程进行了论述,关于翻译是科学!的命题却丝毫没有涉及。在文章后的注释中,奈达对他所谈的翻译科学!再次解释道:翻译科学,准确地说,是要去对翻译过程进行科学的描述。(Nida1978:98)在1969年的?翻译理论与实践%一书中,奈达又写道:

T his volume on T he T heory and Practice of T ranslation is the log ical outgrow th of t he previous book T ow ard a Science of T ranslating(1964),w hich ex plored some of the basic factors constitut ing a scientific approach to translat ion...T houg h this present book treats the problems o f translating primarily in terms o f a scientific or ientation to linguistic structur es,semantic analysis,and infor mation theory,it does not lose sight of the fact that translating is far more than a science.It i s also a skill,and in the ultimate analysis fully satisfactory translation is alw ays an ar t.(Nida1969:vii)

可以说,奈达的翻译科学!与我国一些学者所认为的奈达认为翻译即科学!的观点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奈达既然没有认为翻译是科学,自然就不存在他后来放弃了翻译是一门科学!的观点。他的翻译科学!观在?翻译科学探索%和?翻译理论与实践%这两本书里是一致的,从未改变过:后者是前者的继续,都是从语言学结构、语义分析、信息论的科学角度来探讨翻译问题的。

直至今日,奈达也未改变其翻译科学!的内涵,而是和以前著作、文章中的观点保持一致。1998年,奈达回答?外国语%记者的提问对翻译是艺术还是科学的争论的看法!就很好地证明了这一点。(详见JFL Correspondent1998:1-2)奈达认为,简单地把翻译看作是科学或者是艺术都不恰当,认为人们混淆了翻译实际过程和翻译研究作为一门人文学科的区别。翻译实践要求高超的技术;而翻译研究作为一门人文学科则可以采用科学的研究方法。在人类对大脑的活动有足够的认识之前,认为翻译是一门科学是不正确的。奈达认为,翻译实际上是一种技术,人们需要借助与之相关的学科来了解翻译活动的特性。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奈达翻译科学!的真实内涵是指借用语言学等相关学科对翻译过程进行科学的描述。他认为,翻译是科学或者翻译是艺术的提法都不恰当,翻译就其实质而言,乃是一种技术。(2)与我国翻译界不少人士的观点相反,奈达对翻译科学!的论述自1964年至今前后一致,从未改变过。他既没有提出过翻译是科学的命题,也不曾认为翻译是艺术与科学的结合。所谓奈达博士后来大彻大悟,放弃了翻译是科学的主张更是谈不上。

既然奈达的翻译科学!和翻译即科学!的说法如此不同,一些学者所认为的奈达持翻译即科学!的观点以及他后来放弃了这一观点的看法来自何处呢?他们的根据何在呢?下面,我们不妨来回顾一下奈达的翻译科学!在我国译界的情形。

3.误解奈达翻译科学!的来源

在中国,奈达持翻译即科学!的观点的说法由来已久。奈达的翻译理论最早是由林书武(1981)介绍到我国的。在?奈达的翻译理论简介%一文中,林指出:奈达认为翻译是一门科学,他把他的著作称作?论翻译科学%(即奈达的T o ward a Science of T r anslating 笔者注),是他这种翻译观的反映。!(林书武1981:1)这就是奈达的翻译即科学!观在我国的最早由来。

1982年,谭载喜(1983:51)以?翻译是一门科学 评价奈达著(翻译科学探索)%为题再次介绍了奈达的T ow ar d a Science of T r anslating。从这篇文章的标题,我们可以看出谭认为奈达持翻译是一门科学的观点。在文章中,谭写道:奈达在这本著作中,??认为,翻译不仅是一种艺术一种技巧,一种文学的再创造,而且还是一门科学。!(1983:51)

谭在以后有关奈达理论的介绍以及探讨翻译学的文章中,多次强调了奈达的翻译即科学!的观点。譬如,在?中西现代翻译学概评%(1995:12)一文中,谭写道:

他(奈达)所提出的翻译即科学!的观点,后来在他1964年出版的?翻译科学探索%和1969年的?翻译理论与实践%中得到了进一步的阐释和发展。奈达认为,翻译不仅是一种艺术、一种技巧,还是一门科学。??之所以说翻译是科学,是因为翻译的过程有一定的客观规律可循??。

需要指出的是,上文最后一句关于翻译遵循一定的客观规律的说法,并非是奈达本人的意思,可能是译介者个人的阐释。

在?新编奈达论翻译%(1999)编译者序里,谭在归纳奈达(从1949年到1969年)的基本翻译思想时,再次写道:奈达认为,翻译不仅是一种艺术、一种技巧,还是一门科学。??奈达这种翻译即科学!的观点,在西方语言学界和翻译理论界曾有过较大反响。德国学者威尔斯甚至把蕴含这种观点的、1947年出版的奈达著作?论圣经翻译的原则和程序%视为翻译科学的源发点。后来,奈达(1999:+,?)又基本放弃了这个观点。

谭认为奈达自从1964年的?翻译科学探索%到1969年的?翻译理论与实践%一直是主张翻译即科学!的观点的。只是后来才放弃了这个观点。但这个后来!具体是什么时间呢?谭在后面的论述中,一直没有给出奈达放弃了翻译即科学!观的具体时间。劳陇先生(1996)则认为奈达曾在?翻译科学探索%一书里全面、系统地提出了创立翻译科学的规划,但在?翻译理论与实践%一书中放弃了他的翻译科学的主张。

由此看来,说翻译是科学的是奈达,说翻译不是科学的也是奈达。奈达观点的前后不一使一些学者困惑不解!、无所适从!,禁不住问道:翻译到底是科学,是艺术,还是二者兼备?(吴义诚1997:67)更令人奇怪的是,有着多年翻译实践和众多理论建树的奈达博士怎么会在短短的数年间(从1964到1969这5年间)改弦更张,出尔反尔且不给出任何有说服力的解释呢?原因似乎只有一个,即人们误解了奈达翻译科学!的真实内涵。奈达的翻译科学!既然开始不是翻译即科学!,也就不可能有后来的放弃!。他的翻译科学!自始至终都未曾改变过。

4.结论

对奈达翻译科学!译介的失误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我国译界关于翻译学的争论;而对翻译学最初的定义和对奈达翻译科学!的误读,使人们混淆了翻译学!与奈达的翻译科学!这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混淆了实际翻译和翻译研究作为一门学科这两个不同的问题。这种在不同层面进行的论争实际意义并不大。好在真理不辩不明。谭载喜先生在?翻译学:新世纪的思考%一文中指明翻译学实指一门人文学科,看来这场争论可以画上一个句号了。

注释:

[1]张经浩先生在?起哄哄不起科学%(未发表)一文中指出他从无反

对建立翻译学的意思,只是觉得翻译学并不存在董秋斯等学者说的那种规律!而已。

参考文献:

[1]劳陇.丢掉幻想联系实际:揭破&翻译(科)学#的迷梦[J].中国翻

译,1996(2):38-41.

[2]林书武.奈达的翻译理论简介[J].国外语言学,1981(2):1-14.

[3]林煌天(主编).中国翻译词典[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1997.

[4]谭载喜.必须建立翻译学[J].中国翻译,1987(3):2-7.

[5]谭载喜.奈达和他的翻译理论[J].外国语,1989(5):28-35.

[6]谭载喜.中西现代翻译学概评[J].外国语,1995(3):12-16.

[7]谭载喜.新编奈达论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99.

[8]谭载喜.翻译是一门科学 评价奈达著?翻译科学探索%[A].

外国翻译理论评介文集[C].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83.

[9]谭载喜.翻译学:新世纪的思索 从译学否定论的梦!字诀说

起[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1(1):45-52.

[10]吴义诚.关于翻译学论争的思考[J].外国语,1997(5):66-73.

[11]张经浩.翻译学:一个未圆且难圆的梦[J].外语与外语教学,

1999(10):44-8.

[12]J FL Correspondent.An Interview with Dr.Eugene Nida[J].外国

语1998(2):1-5.

[13]Nida,Eugene A.L anguage Structure and Translation[J].Stand

ford:Standford U P.1975.

[14]Nida,Eugene A.Toward s a Science of Tr anslating:w ith Sp ecial

Re f erence to Princip les and Proced ures I nv olved in Bible Tr anslat ing.Leiden:E.J.Bril l,1964.

[15]Nida,Eugene A.and Charles R.Taber.T he Theory and Practic e o f

Tr anslation[J].Leiden:E.J.Brill.1969.

电子技术专业英语翻译

基本电路 包括电路模型的元素被称为理想的电路元件。一个理想的电路元件是一个实际的电气元件的数学模型,就像一个电池或一个灯泡。重要的是为理想电路元件在电路模型用来表示实际的电气元件的行为可接受程度的准确性。电路分析,本单位的重点,这些工具,然后应用电路。电路分析基础上的数学方法,是用来预测行为的电路模型和其理想的电路元件。一个所期望的行为之间的比较,从设计规范,和预测的行为,形成电路分析,可能会导致电路模型的改进和理想的电路元件。一旦期望和预测的行为是一致的,可以构建物理原型。 物理原型是一个实际的电气系统,修建从实际电器元件。测量技术是用来确定实际的物理系统,定量的行为。实际的行为相比,从设计规范的行为,从电路分析预测的行为。比较可能会导致在物理样机,电路模型,或两者的改进。最终,这个反复的过程,模型,组件和系统的不断完善,可能会产生较准确地符合设计规范的设计,从而满足需要。 从这样的描述,它是明确的,在设计过程中,电路分析中起着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由于电路分析应用电路模型,执业的工程师尝试使用成熟的电路模型,使设计满足在第一次迭代的设计规范。在这个单元,我们使用20至100年已测试通过机型,你可以认为他们是成熟的。能力模型与实际电力系统理想的电路元件,使电路理论的工程师非常有用的。 说理想电路元件的互连可用于定量预测系统的行为,意味着我们可以用数学方程描述的互连。对于数学方程是有用的,我们必须写他们在衡量的数量方面。在电路的情况下,这些数量是电压和电流。电路分析的研究,包括了解其电压和电流和理解上的电压施加的限制,目前互连的理想元素的每一个理想的电路元件的行为电路分析基础上的电压和电流的变量。电压是每单位电荷,电荷分离所造成的断电和SI单位伏V = DW / DQ。电流是电荷的流动速度和具有的安培SI单位(I= DQ/ DT)。理想的基本电路元件是两个终端组成部分,不能细分,也可以在其终端电压和电流的数学描述。被动签署公约涉及元素,当电流通过元素的参考方向是整个元素的参考电压降的方向端子的电压和电流的表达式使用一个积极的迹象。 功率是单位时间内的能量和平等的端电压和电流的乘积;瓦SI单位。权力的代数符号解释如下: 如果P> 0,电源被传递到电路或电路元件。 如果p<0,权力正在从电路或电路元件中提取。 在这一章中介绍的电路元素是电压源,电流源和电阻器。理想电压源保持一个规定的电压,不论当前的设备。理想电流源保持规定的电流不管了整个设备的电压。电压和电流源是独立的,也就是说,不是任何其他电路的电流或电压的影响;或依赖,就是由一些电路中的电流或电压。一个电阻制约了它的电压和电流成正比彼此。有关的比例常数电压和一个电阻值称为其电阻和欧姆测量。 欧姆定律建立相称的电压和电流的电阻。具体来说,V = IR电阻的电流流动,如果在它两端的电压下降,或V=_IR方向,如果在该电阻的电流流是在它两端的电压上升方向。 通过结合对权力的方程,P = VI,欧姆定律,我们可以判断一个电阻吸收的功率:P = I2R= U2/ R 电路节点和封闭路径。节点是一个点,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电路元件加入。当只有两个元素连接,形成一个节点,他们表示将在系列。一个闭合的路径是通过连接元件追溯到一个循环,起点和终点在同一节点,只有一次每遇到中间节点。 电路是说,要解决时,两端的电压,并在每个元素的电流已经确定。欧姆定律是一个重要的方程,得出这样的解决方案。 在简单的电路结构,欧姆定律是足以解决两端的电压,目前在每一个元素。然而,对于更复杂的互连,我们需要使用两个更为重要的代数关系,被称为基尔霍夫定律,来解决所有的电压和电流。 基尔霍夫电流定律是: 在电路中的任何一个节点电流的代数和等于零。 基尔霍夫电压定律是: 电路中的任何封闭路径上的电压的代数和等于零。 1.2电路分析技术 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分析应用结合欧姆定律基尔霍夫定律电阻电路相对简单。所有的电路,我们可以使用这种方法,但因为他们而变得结构更为复杂,涉及到越来越多的元素,这种直接的方法很快成为累赘。在这一课中,我们介绍两个电路分析的强大的技术援助:在复杂的电路结构的分析节点电压的方法,并网电流的方

电力电子技术外文翻译

外文翻译 题目:电力电子技术二 A部分 晶闸管 在晶闸管的工作状态,电流从阳极流向阴极。在其关闭状态,晶闸管可以阻止正向 导电,使其不能运行。 可触发晶闸管能使导通状态的正向电流在短时间内使设备处于阻断状态。使正向电压下降到只有导通状态的几伏(通常为1至3伏电压依赖于阻断电压的速度)。 一旦设备开始进行,闸极电流将被隔离。晶闸管不可能被闸关闭,但是可以作为一个二极管。在电路的中,只有当电流处于消极状态,才能使晶闸管处于关闭状态,且电流降为零。在设备运行的时间内,允许闸在运行的控制状态直到器件在可控时间再次进入正向阻断状态。 在逆向偏置电压低于反向击穿电压时,晶闸管有微乎其微的漏电流。通常晶闸管的正向额定电压和反向阻断电压是相同的。晶闸管额定电流是在最大范围指定RMS和它是有能力进行平均电流。同样的对于二极管,晶闸管在分析变流器的结构中可以作为理想的设备。在一个阻性负载电路中的应用中,可以控制运行中的电流瞬间传至源电压的正半周期。当晶闸管尝试逆转源电压变为负值时,其理想化二极管电流立刻变成零。 然而,按照数据表中指定的晶闸管,其反向电流为零。在设备不运行的时间中,电流为零,重要的参数变也为零,这是转弯时间区间从零交叉电流电压的参

考。晶闸管必须保持在反向电压,只有在这个时间,设备才有能力阻止它不是处于正向电压导通状态。 如果一个正向电压应用于晶闸管的这段时间已过,设备可能因为过早地启动并有可能导致设备和电路损害。数据表指定晶闸管通过的反向电压在这段期间和超出这段时间外的一个指定的电压上升率。这段期间有时被称为晶闸管整流电路的周期。 根据使用要求,各种类型的晶闸管是可得到的。在除了电压和电流的额定率,转弯时间,和前方的电压降以及其他必须考虑的特性包括电流导通的上升率和在关闭状态的下降率。 1。控制晶闸管阶段。有时称为晶闸管转换器,这些都是用来要是整顿阶段,如为直流和交流电机驱动器和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应用的电压和电流的驱动。主要设备要求是在大电压、电流导通状态或低通态压降中。这类型的晶闸管的生产晶圆直径到10厘米,其中平均电流目前大约是4000A,阻断电压为5之7KV。 2。逆变级的晶闸管。这些设计有小关断时间,除了低导通状态电压,虽然在设备导通状态电压值较小,可设定为2500V和1500A。他们的关断时间通常在几微秒范围到100μs之间,取决于其阻断电压的速率和通态压降。 3。光控晶闸管。这些会被一束脉冲光纤触发使其被引导到一个特殊的敏感的晶闸管地区。光化的晶闸管触发,是使用在适当波长的光的对硅产生多余的电子空穴。这些晶闸管的主要用途是应用在高电压,如高压直流系统,有许多晶闸管被应用在转换器阀门上。光控晶闸管已经发现的等级,有4kV的3kA,导通状态电压2V、光触发5毫瓦的功率要求。 还有其它一些晶闸管,如辅助型关断晶闸管(关贸总协定),这些晶闸管其他变化,不对称硅可控(ASCR)和反向进行,晶闸管(RCT)的。这些都是应用。 B部分 功率集成电路 功率集成电路的种类 现代半导体功率控制相当数量的电路驱动,除了电路功率器件本身。这些控制电路通常由微处理器控制,其中包括逻辑电路。这种在同一芯片上包含或作

电动汽车电子技术中英文对照外文翻译文献

(文档含英文原文和中文翻译) 中英文资料外文翻译 原文: As the world energy crisis, and the war and the energy consumption of oil -- and are full of energy, in one day, someday it will disappear without a trace. Oil is not in resources. So in oil consumption must be clean before finding a replacemen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e progress of

the society, people invented the electric car. Electric cars will become the most ideal of transportation. In the development of world each aspect is fruitful, especially with the automobile electronic technology and computer and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information age. The electronic control technology in the car on a wide range of applications, the application of the electronic device, cars, and electronic technology not only to improve and enhance the quality and the traditional automobile electrical performance, but also improve the automobile fuel economy, performance, reliability and emissions purification. Widely used in automobile electronic products not only reduces the cost and reduce the complexity of the maintenance. From the fuel injection engine ignition devices, air control and emission control and fault diagnosis to the body auxiliary devices are generally used in electronic control technology, auto development mainly electromechanical integration. Widely used in automotive electronic control ignition system mainly electronic control fuel injection system, electronic control ignition system, electronic control automatic transmission, electronic control (ABS/ASR) control system,

电力电子技术外文翻译

电力电子技术(二) A部分 晶闸管 在晶闸管的工作状态,电流从阳极流向阴极。在其关闭状态,晶闸管可以阻止正向 导电,使其不能运行。 可触发晶闸管能使导通状态的正向电流在短时间内使设备处于阻断状态。使正向电压下降到只有导通状态的几伏(通常为1至3伏电压依赖于阻断电压的速度)。 一旦设备开始进行,闸极电流将被隔离。晶闸管不可能被闸关闭,但是可以作为一个二极管。在电路的中,只有当电流处于消极状态,才能使晶闸管处于关闭状态,且电流降为零。在设备运行的时间内,允许闸在运行的控制状态直到器件在可控时间再次进入正向阻断状态。 在逆向偏置电压低于反向击穿电压时,晶闸管有微乎其微的漏电流。通常晶闸管的正向额定电压和反向阻断电压是相同的。晶闸管额定电流是在最大范围指定RMS和它是有能力进行平均电流。同样的对于二极管,晶闸管在分析变流器的结构中可以作为理想的设备。在一个阻性负载电路中的应用中,可以控制运行中的电流瞬间传至源电压的正半周期。当晶闸管尝试逆转源电压变为负值时,其理想化二极管电流立刻变成零。 然而,按照数据表中指定的晶闸管,其反向电流为零。在设备不运行的时间中,电流为零,重要的参数变也为零,这是转弯时间区间从零交叉电流电压的参考。晶闸管必须保持在反向电压,只有在这个时间,设备才有能力阻止它不是处于正向电压导通状态。 如果一个正向电压应用于晶闸管的这段时间已过,设备可能因为过早地启动并有可能导致设备和电路损害。数据表指定晶闸管通过的反向电压在这段期间和

超出这段时间外的一个指定的电压上升率。这段期间有时被称为晶闸管整流电路的周期。 根据使用要求,各种类型的晶闸管是可得到的。在除了电压和电流的额定率,转弯时间,和前方的电压降以及其他必须考虑的特性包括电流导通的上升率和在关闭状态的下降率。 1。控制晶闸管阶段。有时称为晶闸管转换器,这些都是用来要是整顿阶段,如为直流和交流电机驱动器和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应用的电压和电流的驱动。主要设备要求是在大电压、电流导通状态或低通态压降中。这类型的晶闸管的生产晶圆直径到10厘米,其中平均电流目前大约是4000A,阻断电压为5之7KV。 2。逆变级的晶闸管。这些设计有小关断时间,除了低导通状态电压,虽然在设备导通状态电压值较小,可设定为2500V和1500A。他们的关断时间通常在几微秒范围到100μs之间,取决于其阻断电压的速率和通态压降。 3。光控晶闸管。这些会被一束脉冲光纤触发使其被引导到一个特殊的敏感的晶闸管地区。光化的晶闸管触发,是使用在适当波长的光的对硅产生多余的电子空穴。这些晶闸管的主要用途是应用在高电压,如高压直流系统,有许多晶闸管被应用在转换器阀门上。光控晶闸管已经发现的等级,有4kV的3kA,导通状态电压2V、光触发5毫瓦的功率要求。 还有其它一些晶闸管,如辅助型关断晶闸管(关贸总协定),这些晶闸管其他变化,不对称硅可控(ASCR)和反向进行,晶闸管(RCT)的。这些都是应用。 B部分 功率集成电路 功率集成电路的种类 现代半导体功率控制相当数量的电路驱动,除了电路功率器件本身。这些控制电路通常由微处理器控制,其中包括逻辑电路。这种在同一芯片上包含或作为功率器件来控制和驱动电路将大大简化了整个电路的设计和扩大潜在的应用范围。这样的整合将会产生一个更便宜和更可靠的电源控制系统。总的来说,将减少复杂性(较少独立电路和使用这类功率集成电路系统组件)。 这样的整合已经被证明有很多应用。这里有三个类功率积体电路包括所谓

电子商务-外文翻译

B2B e-marketplace: an e-marketing framework for B2B commerce Purpose–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provide a clear understanding of the performance of business-to-business (B2B) e-marketplace in conducting e-marketing in the global business environment. The proposed framework is intended to be used as a guide for B2B firms especially small and medium sized enterprises (SMEs) who wish to adopt a proactive approach in the use of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for business efficiency and competitive advantage, and those who wish to explore the internet technologies for marketing activities. Design/methodology/approach– Literature from the B2B e-marketplaces and operations of e-marketing fields were analysed, and the findings were synthesised to develop a preliminary conceptual model of e-marketing. The conceptual model was tested empirically through an online survey from various industries in China, Malaysia, and Singapore. Findings– With significant online and offline publications from both academia and industry, there is a growing awareness of the contribution of the e-marketing in the global environment. This new marketing paradigm is reported to reshape the business relationships between both consumer marketers and consumers, improving business processes and enhancing the business exposure in the new markets. Research limitations /implications– The major limitation of this paper is associated with the sample selection. Although the literature findings were international, the empirical study was restricted to China, Malaysia, and Singapore. Therefore, the generalizability of the results may not be applicable for other countries. Furthermore, the majority of the respondents participated were SMEs. Hence, the applicability of findings to large-scale organisations may be limited. Practical implications–The framework allows B2B firms to capitalise and understand the e-marketing opportunities provided by B2B e-marketplace. The framework also offers guidance to marketing managers a most appropriate approach to adopt B2B e-marketplace to perform their e-marketing activities. Originality/value– Based on the need for a framework for e-marketing, this study is significance to: SMEs, marketer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practitioners, and all other stakeholders that adopted the internet and other electronic means for marketing purposes. Backgrou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ternet and the world wide web (www) in the 1990s as a tool for the global sharing of information has opened up new opportunities in marketing practices. “The rapid growth of internet users has made the internet an increasingly important and attractive platform for business transactions” According to the Internet World Stats (2007), by March 2008, the internet user population reached 1.40 billions world wide, an increase of 290 percent in the period from 2000 to 2008 (Figure 1). Many academics and practitioners have emphasized that the internet is a major platform for e-marketing to deal with marketing mixes, which include global accessibility (Laudon, 2002), convenience in updating (Sandeep and Singh, 2005), real-time information services (Harridge-March, 2004), interactive communications features (Chaffey, 2004), and unique customisation and personalised capabilities (Teo and Tan, 2002). Additionally, e-marketing also refers to the use of electronic methods or media to build upon and maintain customer relationship through electronic platforms (e.g. business-to-business (B2B) e-marketplaces) that facilitates the exchange of ideas, products, and services to satisfy both buyers and sellers. Strauss and Frost (2001) support the above statement and suggested that, sales, public relations, direct marketing, and advertising are marketing communication that comprises the crucial components of e-marketing strategy. B2B e-marketplace, as one of the major trading platforms brought by the internet technology has made a significant contribution to the e-marketers. The larger organisations are taking advantages from the vast array of suppliers/buyers via the B2B e-marketplace (Stockdale and Standing, 2004). However, small and medium sized enterprises (SMEs) are also eager to compete in the electronic environment remain concerns as how their

测控外文翻译

毕业设计外文资料翻译 学院:电气信息学院 专业:测控技术与仪器 姓名:孙石震 学号: 100803216 外文出处: https://www.sodocs.net/doc/9813362791.html,/view/ 88d49da19b89680203d82596.html 附件: 1.外文资料翻译译文;2.外文原文。

附件1:外文资料翻译译文 传感器新技术的发展 传感器是一种能将物理量、化学量、生物量等转换成电信号的器件。输出信号有不同形式,如电压、电流、频率、脉冲等,能满足信息传输、处理、记录、显示、控制要求,是自动检测系统和自动控制系统中不可缺少的元件。自动化程度越高,系统对传感器要求越高。 传感器的几个关键词: 1传感器元件 除特例外,大多数的传感器都由敏感元件、转换元件或控制元件组成。如振动膜、波纹管、应力管和应力环、低音管和悬臂都是敏感元件,它们对压力和力作出响应把物理量转变成位移。然后位移可以改变电参数,如电压、电阻、电容或者感应系数。机械式和电子式元件合并形成机电式传感设备或传感器。这样的组合可用来输入能量信号。热的,光的,磁的和化学的相互结合产生的热电式、光电式、电磁式和电化学式传感器。 2 传感器灵敏度 通过校正测量系统获得的被测物理量和传感器输出信号的关系叫做传感器灵敏度K1,也就是K1=输出信号增量/测量增量。实际中,传感器的灵敏度是已知的,并且通过测量输出信号,输入量由下式决定,输入量=输出信号增量/K1。 3 理想传感器的特性 (a)高保真性:传感器输出波形应该真实可靠地再现被测量,并且失真很小。 (b)可测量最小的干扰,任何时候传感器的出现不能改变被测量。 (c)尺寸:传感器必须能正确地放在所需的地方。 (d)被测量和传感器信号之间应该有一个线性关系。 (e)传感器对外部影响的灵敏度应该小,例如压力传感器经常受到外部振动和温度的影响。 (f)传感器的固有频率应该避开被测量的频率和谐波。 传感器可分为以下几类: 1 电传感器

奈达翻译理论初探

第27卷第3期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5月Vol. 27 No.3 Journal of Tangshan Teachers College May 2005 奈达翻译理论初探 尹训凤1,王丽君2 (1.泰山学院外语系,山东泰安 271000;2.唐山师范学院教务处,河北唐山 063000) 摘要:奈达的翻译理论对于翻译实践有很强的指导作用:从语法分析角度来讲,相同的语法结构可能具有完全不同的含义;词与词之间的关系可以通过逆转换将表层形式转化为相应的核心句结构;翻译含义是翻译成败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奈达;分析;转换;重组;核心句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15(2005)03-0034-03 尤金?奈达是美国当代著名翻译理论家,也是西方语言学派翻译理论的主要代表,被誉为西方“现代翻译理论之父”。他与塔伯合著的《翻译理论与实践》对翻译界影响颇深。此书说明了中国与西方译界人士思维方式的巨大差别:前者是静的,崇尚“信、达、雅”,讲究“神似”,追求“化境”;后者是动的,将语言学、符号学、交际理论运用到翻译研究当中,提倡“动态对等”,注重读者反应。中国译论多概括,可操作性不强;西方译论较具体,往往从点出发。他在该书中提到了动态对等,详细地描述了翻译过程的三个阶段:分析、转换和重组,对于翻译实践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笔者拟结合具体实例,从以下角度来分析其理论独到之处。 一 一般来说,结构相同的词组、句子,其语法意义是相同或相近的。然而奈达提出,同样的语法结构在许多情况下可以有不同的含义。“名词+of+名词”这一语法结构可以对此作最好的阐释。如下例: (1)the plays of Shakespeare/ the city of New York/ the members of the team/ the man of ability/ the lover of music/ the order of obedience/ the arrival of the delegation 在以上各个词组中,假设字母A和B分别代表一个名词或代词,它们之间存在着不同的关系。在the plays of Shakespeare 中,Shakespeare是施事,plays是受事,用公式表示就是“B writes A”;在the city of New York中,city和New York是同位关系,用公式表示就是“A is B”;the members of the team中,members和team是所属关系,即“A is in the B”;在the man of ability中,“B is A’s characteristic”;在the lover of music中,lover表示的是活动,即动作,music是它的受事,因此可以理解为(he/she)loves the music, 用公式表示就是“X does A to B”(X施A于B)或“B is the goal of A”(B为A的受事);在the order of obedience中,obedience表示的是活动,order是它的受事,因此用公式表示就是“X does B to A”(X施B于A)或“A is the goal of B”(A为B的受事);在the arrival of the delegation中,arrival表示动作,而delegation是动作的发出者,所以是“B does A”。 因此它们的结构关系如下所示: the plays of Shakespeare——Shakespeare wrote the plays. the city of New York——The city is New York. the members of the team——The members are in the team. the man of ability——The man is able. the lover of music——(He/She) loves the music. the order of obedience——(People) obey the order. the arrival of the delegation——The delegation arrives. ────────── 收稿日期:2004-06-10 作者简介:尹训凤(1976-),女,山东泰安人,泰山学院外语系教师,现为天津外国语学院研究生部2003级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翻译理论与实践。 - 34 -

奈达翻译理论在中国的接受

奈达翻译理论在中国的接受-汉语言文学 奈达翻译理论在中国的接受 □梁林歆许明武 摘要:以国内1979至2013年共35年来发表的关于奈达及其翻译理论的期刊论文、会议论文、硕博学位论文等共2688篇为研究对象,通过定量统计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从研究数量、年度统计、文献分布及所依理论等方面对国内关于奈达研究的历史概况和发展轨迹进行系统回顾与梳理,并结合统计数据探讨其在中国的接受与融合,力图揭示奈达及其翻译理论在中国得到广泛接受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奈达翻译接受 一、引言 尤金·奈达(Eugene Nida,1914~2011)是西方翻译理论界最具影响的代表人物之一,著名的语言学家和翻译理论家,长期供职于美国圣经公会翻译部,任执行秘书。奈达著述极丰,据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年在奈达所著Language and Culture(《语言与文化》)一书的封底介绍,他单独或合作出版书40多部,发表论文250余篇(张经浩,2005:59)。奈达及其翻译理论在国内产生影响最大,受重视程度最高,国内译界对其可谓“家喻户晓”,以至出现“言必称奈达”的“奈达现象”。南开大学刘士聪教授曾这样评价奈达:奈达的观点,你可以同意,也可以不同意,但是奈达的名字你不可能不知道(林克难,2012:81)。然而,奈达及其翻译理论在中国学术界和社会的接受与影响,随着时代变迁与社会发展也在发生微妙变化。如何更加准确把握“奈达现象”传承流变的过程,厘清奈达翻译理论在我国发展的历史轨迹,有必要对奈达及其翻译理论在中国的接

受进行一番探究,以揭示奈达及其翻译理论在中国得到广泛接受的主要原因,从而为中国大量接受西方翻译理论的现象提供分析方法。 二、奈达翻译理论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 据知网检索,国内期刊上发表的第一篇关于奈达及其翻译理论的文章是郑南渡刊载于《语言学动态》1979年第2期上的《奈达》(郑南渡,1979:44)。距其代表性著作《翻译的科学探索》(Toward a Science of Translation)问世已有15年之久。但随后直至1986年以前,国内发表的关于奈达及其翻译理论的文章每年也只有两三篇,至2005年突破百篇,2012年达至374篇,创下历史之最。 笔者于2014年3月20日以“奈达”为主题并含“翻译”在中国知网进行检索,以下为各个时期奈达及其翻译理论在国内的研究数量、年度统计、文献分布及所依理论。 (一)研究数量分布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译界对国外翻译理论的引介与吸收有了较大的发展与变化,融合了更多的西方翻译理论与思维元素。为便于文献梳理及分析,奈达及其翻译理论在国内的传播与发展可分为前后两个阶段:从1979到1999年头21年的平缓期(共发表论文148篇)和从2000到2013年后14年的上升期(共发表论文2540篇)。如图1所示,从论文年度发表数来看,在平缓期内,1980年出现空缺,1979至1986年每年发表的论文也只有两三篇,共计14篇,表

传感器技术论文中英文对照资料外文翻译文献

传感器技术论文中英文对照资料外文翻译文献中英文对照资料外文翻译文献 附件1:外文资料翻译译文 传感器新技术的发展 传感器是一种能将物理量、化学量、生物量等转换成电信号的器件。输出信号有不同形式,如电压、电流、频率、脉冲等,能满足信息传输、处理、记录、显示、控制要求,是自动检测系统和自动控制系统中不可缺少的元件。如果把计算机比作大脑,那么传感器则相当于五官,传感器能正确感受被测量并转换成相应输出量,对系统的质量起决定性作用。自动化程度越高,系统对传感器要求越高。在今天的信息时代里,信息产业包括信息采集、传输、处理三部分,即传感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现代的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由于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飞速发展,而已经充分发达后,不仅对传感器的精度、可靠性、响应速度、获取的信息量要求越来越高,还要求其成本低廉且使用方便。显然传统传感器因功能、特性、体积、成本等已难以满足而逐渐被淘汰。世界许多发达国家都在加快对传感器新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并且都已取得极大的突破。如今传感器新技术的发展,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利用物理现象、化学反应、生物效应作为传感器原理,所以研究发现新现象与新效应是传感器技术发展的重要工作,是研究开发新型传感器的基础。日本夏普公司利用超导技术研制成功高温超导磁性传感器,是传感器技术的重大突破,其灵敏度高,仅次于超导量子干涉器件。它的制造工艺远比超导量子干涉器件简单。可用于磁成像技术,有广泛推广价值。 利用抗体和抗原在电极表面上相遇复合时,会引起电极电位的变化,利用这一现象可制出免疫传感器。用这种抗体制成的免疫传感器可对某生物体内是否有这种

抗原作检查。如用肝炎病毒抗体可检查某人是否患有肝炎,起到快速、准确作用。美国加州大学巳研制出这类传感器。 传感器材料是传感器技术的重要基础,由于材料科学进步,人们可制造出各种新型传感器。例如用高分子聚合物薄膜制成温度传感器;光导纤维能制成压力、流量、温度、位移等多种传感器;用陶瓷制成压力传感器。 高分子聚合物能随周围环境的相对湿度大小成比例地吸附和释放水分子。高分子电介常数小,水分子能提高聚合物的介电常数。将高分子电介质做成电容器,测定电容容量的变化,即可得出相对湿度。利用这个原理制成等离子聚合法聚苯乙烯薄膜温度传感器,其有以下特点:测湿范围宽;温度范围宽,可达-400?,+1500?;响应速度快,小于1S;尺寸小,可用于小空间测湿;温度系数小。 陶瓷电容式压力传感器是一种无中介液的干式压力传感器。采用先进的陶瓷技术和厚膜电子技术,其技术性能稳定,年漂移量小于0.1%F.S,温漂小 于?0.15%/10K,抗过载强,可达量程的数百倍。测量范围可从0到60mpa。德国E+H 公司和美国Kahlo公司产品处于领先地位。 光导纤维的应用是传感材料的重大突破,其最早用于光通信技术。在光通信利用中发现当温度、压力、电场、磁场等环境条件变化时,引起光纤传输的光波强度、相位、频率、偏振态等变化,测量光波量的变化,就可知道导致这些光波量变化的温度、压力、电场、磁场等物理量的大小,利用这些原理可研制出光导纤维传感器。光纤传感器与传统传感器相比有许多特点:灵敏度高,结构简单、体积小、耐腐蚀、电绝缘性好、光路可弯曲、便于实现遥测等。光纤传感器日本处于先进水平。如Idec Izumi公司和Suns公司。光纤传感受器与集成光路技术相结合,加速光纤传感器技术的发展。将集成光路器件代替原有光学元件和无源光器件,使光纤传感器有高的带宽、低的信号处理电压,可靠性高,成本低。

奈达

西方现代翻译研究的一大特点,是把翻译问题纳入语言学的研究领域,试图对翻译研究这个古老的课题赋予新的含义,增添新的内容,从而提出新的研究方法、理论模式和翻译技巧。奈达(EuguneA.Nida)的理论就是西方现代翻译理论研究领域中的突出代表。打破了中国传统译论中静态分析翻译的标准。 他是迄今美国翻译理论最著名的代表,也是当代整个西方翻译理论界最具影响的人物之一,正因为有了他,美国翻译研究领域才有了自己的“明星”,美国翻译理论也得以在二战后不断呈现后来居上的状态。 1914年11月11日,出生于美国俄克勒荷马州。2011年8月25日,在比利时布鲁塞尔与世长辞,享年96岁。这位在学术界赫赫有名的人物,一生的主要学术活动都围绕《圣经》翻译展开。在《圣经》翻译的过程中,奈达从实际出发,发展出了一套自己的翻译理论,最终成为翻译研究的经典之一。早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他的理论就介绍到中国,并成为西方理论中被介绍的最早、最多、影响最大的理论. 奈达著作等身,他单独或合作出版著作40多部,发表论文250余篇,另外,还有13本专供《圣经》译者使用的参考书。 奈达的翻译理论主要经过三个阶段的发展:谭载喜1999,xv-xxi 第一阶段:早期带有明显美国结构主义色彩的语言学阶段或描写语言阶段(1943-1959)他的研究重点是语言的句法现象和词法现象,特

别是关于《圣经》的翻译研究,这一阶段是奈达翻译思想及学术活动的初期。深受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者Edward Sapir, L. Bloomfield 等的影响。通过借鉴乔姆斯基转化生成语法的语言学理论,使自己的翻译理论更加科学化和系统化。 第二阶段:翻译科学说和翻译交际说阶段(1959-1969)这个阶段的研究成就,对于确立奈达在整个西方翻译理论界的权威地位,起了非 常关键的作用。1964年他出版了重要专著《翻译科学探索》此书的问世,可以说是奈达翻译思想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最重要的里程碑。对这一时期奈达的基本翻译思想加以综述,可归纳为四个方面。 1.翻译科学说:奈达认为,翻译不仅是一种艺术、一种技巧,还是一门科学。这里所谓的科学是指可以“采用处理语言结构的科学途径、语义分析途径和信息论来处理翻译问题”(Nida et al,1969:vii)即采用一种语言学的、描写的方法来解释翻译过程。 2.翻译交际说:把通讯论和信息论用于翻译研究,认为翻译就是交际。Transalting means communicating.这是奈达翻译思想第二阶段的主要标志,也是他整个思想体系中一个最大的特点之一。 3.动态对等翻译说:这是奈达最为人熟知的一个理论。所谓动态对等具体说来是指“从语义到语体,在接受语中用切近(原文)的自然对等语再现原语信息”(Nida et al,1969)。 4.翻译功能说:奈达从社会语言学和语言交际功能观点出发,认为翻译必须以读者为服务对象。

奈达翻译理论简介

奈达翻译理论简介 (一)奈达其人尤金?奈达(EugeneA.Nida)1914年出生于美国俄克勒荷马州,当代著名语言学家、翻译家和翻译理论家。也是西方语言学派翻译理论的主要代表,被誉为西方“现代翻译理论之父”。尤金是当代翻译理论的主要奠基人,其理论核心是功能对等。 尤金先后访问过90个国家和地区,并著书立说,单独或合作出版了40多部书,比较著名的有《翻译科学探索》、《语言与文化———翻译中的语境》等,他还发表论文250余篇,是世界译坛的一位长青学者。他还参与过《圣经》的翻译工作。他与塔伯合著的《翻译理论与实践》对翻译界影响颇深。此书说明了中国与西方译界人士思维方式的巨大差别:前者是静的,崇尚“信、达、雅”,讲究“神似”,追求“化境”;后者是动的,将语言学、符号学、交际理论运用到翻译研究当中,提倡“动态对等”,注重读者反应。中国译论多概括,可操作性不强;西方译论较具体,往往从点出发。他在该书中提到了动态对等,详细地描述了翻译过程的三个阶段:分析、转换和重组,对于翻译实践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二)奈达对翻译的定义 按照奈达的定义:“所谓翻译,是指从语义到文体(风格)在译语中用最切近而又最自然的对等语再现 源语的信息。”其中,“对等”是核心,“最切近”和“最自然”都是为寻找对等语服务的。奈达从社会语言学和语言交际功能的观点出发,认为必须以读者的反应作为衡量译作是否正确的重要标准。翻译要想达到预期的交际目的,必须使译文从信息内容、说话方式、文章风格、语言文化到社会因素等方面尽可能多地反映出原文的面貌。他试图运用乔姆斯基的语言学理论建立起一套新的研究方法。他根据转换生成语法,特别是其中有关核心句的原理,提出在语言的深层结构里进行传译的设想。 奈达提出了词的4种语义单位的概念,即词具有表述事物、事件、抽象概念和关系等功能。这4种语义单位是“核心”,语言的表层结构就是以“核心”为基础构建的,如果能将语法结构归纳到核心层次,翻译过程就可最大限度地避免对源语的曲解。按照4种语义单位的关系,奈达将英语句子归结为7个核心句:(1)Johnranquickly.(2)JohnhitBill.(3)JohngaveBillaball.(4)Johnisinthehouse.(5)Johnissick.(6)Johnisaboy.(7)Johnismyfather. (三)奈达翻译理论的经历阶段 奈达翻译理论的发展经历过三个阶段,分别是描写语言阶段、交际理论阶段和和社会符号学阶段。 第一个阶段始于1943年发表《英语句法概要》,止于1959年发表《从圣经翻译看翻译原则》。这一阶段是奈达翻译思想及学术活动的初期。 第二阶段始于1959年发表的《从圣经翻译看翻译原则》,止于1969年出版的《翻译理论与实践》。主要著作有《翻译科学探索》、《信息与使命》。在这10年中,奈达确立了自己在整个西方翻译理论界的权威地位。1964年出版的《翻译科学探索》标志着其翻译思想发展过程中一个最重要的里程碑。第三阶段始于70年代,奈达通过不断修正和发展自己翻译理论创建了新的理论模式———社会符号学模式。奈达在继承原有理论有用成分的基础上,将语言看成一种符号现象,并结合所在社会环境进行解释。在《从一种语言到另一种语言》一书中,奈达强调了形式的重要性,认为形式也具有意义,指出语言的修辞特征在语言交际及翻译中的重要作用,并且用“功能对等”取代了“动态对等”的提法,是含义更加明确。 三、对奈达翻译理论的评价 (一)贡献 奈达是一位硕果累累的翻译理论家。可以说,在两千年的西方翻译思想发展史上,奈达的研究成果之丰是名列前茅的。他的研究范围从翻译史、翻译原则、翻译过程和翻译方法到翻译教学和翻译的组织工作,从口译到笔译,从人工翻译到机器翻译,从语义学到人类文化学,几乎无所不包,从而丰富并拓展了西方的翻译研究领地。 奈达的理论贡献,主要在于他帮助创造了一种用新姿态对待不同语言和文化的气氛,以增进人类相互之间的语言交流和了解。他坚持认为:任何能用一种语言表达的东西都能够用另一种语言来表达;在语言之间、文化之间能通过寻找翻译对等语,以适当方式重组原文形式和语义结构来进行交际。因此也说明,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