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3337 2019年度中国休闲娱乐行业市场研究报告

3337 2019年度中国休闲娱乐行业市场研究报告

目录

1 方法论 (4)

1.1 研究方法 (4)

1.2 名词解释 (5)

2 中国旅行社行业市场综述 (6)

2.1 旅行社的定义与分类 (6)

2.2 中国旅行社行业的发展历程 (6)

2.3 中国旅行社行业的市场规模 (8)

2.4 旅行社的产业链分析 (9)

2.4.1 上游分析 (10)

2.4.2 下游分析 (11)

3 中国旅行社行业驱动因素分析 (12)

3.1 需求: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消费占比提高、生活水平和教育水平提高 (12)

3.2 供给:城镇化发展、基建成熟,资源充足 (13)

3.3 技术:互联网技术发展,线上旅行社迎来流量红利和模式创新 (15)

3.4 政策:引导旅行社快速、健康发展 (17)

4 中国旅行社行业制约因素分析 (19)

4.1 上游资源供应商加大直销投入 (19)

4.2 无法预知的外部因素 (20)

5 中国旅行社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21)

5.1 个性化定制 (21)

5.2 深度体验 (22)

5.3 精准营销 (22)

6 中国旅行社行业市场竞争格局 (24)

6.1 中国旅行社行业竞争现状分析 (24)

6.2 中国旅行社行业的主要参与者 (25)

6.2.1 中国国旅股份有限公司 (25)

6.2.2 携程网 (27)

图表目录

图2- 1 中国旅行社行业的发展历程 (8)

图2- 2 中国旅行社行业市场规模,按总收入计,2013-2022年预测 (9)

图2- 3 中国旅行社行业产业链 (10)

图 3-1中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人均消费支出,2014-2018年 (12)

图3- 2 中国旅行社行业相关政策,2012-2017年 (18)

图6- 1 中国国旅商业模式 (26)

图6- 2 携程网商业模式 (27)

1方法论

1.1研究方法

沙利文研究院布局中国市场,深入研究10大行业,54个垂直行业的市场变化,已经积累了近50万行业研究样本,完成近10,000多个独立的研究咨询项目。

?研究院依托中国活跃的经济环境,从旅游休闲、信息科技、新能源等领域着手,研究内容覆盖整个行业的发展周期,伴随着行业中企业的创立,发展,扩张,到企业

走向上市及上市后的成熟期,研究院的各行业研究员探索和评估行业中多变的产业

模式,企业的商业模式和运营模式,以专业的视野解读行业的沿革。

?研究院融合传统与新型的研究方法,采用自主研发的算法,结合行业交叉的大数据,以多元化的调研方法,挖掘定量数据背后的逻辑,分析定性内容背后的观点,客观

和真实地阐述行业的现状,前瞻性地预测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在研究院的每一份

研究报告中,完整地呈现行业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研究院秉承匠心研究,砥砺前行的宗旨,从战略的角度分析行业,从执行的层面阅读行业,为每一个行业的报告阅读者提供值得品鉴的研究报告。

?头豹本次研究于2019年04月完成。

1.2名词解释

旅行社:从事招徕、组织、接待旅游者等活动,为旅游者提供相关旅游服务,开展国内旅游业务、入境旅游业务或者出境旅游业务的企业。

线下旅行社:通过线下门店实现旅行产品和服务推广、运营的旅行社。

线上旅行社:通过互联网展示旅游产品信息,为旅游者提供在线交易和相关旅游服务并独立核算的企业。

地接社:旅游目的地的旅行社,其利用本地人优势,为外地旅行社组织的旅行团提供接待、服务。

2中国旅行社行业市场综述

2.1旅行社的定义与分类

根据世界旅游组织的定义,旅行社是向公众提供关于可能的旅行、居住和相关服务,包括服务酬金和条件信息的零售代理机构,即旅行组织者或制作批发商或批发商在旅游需求提出前,以组织交通运输,预订不同的住宿和提出所有其他服务为旅行和旅居做准备的行业机构。

根据中国《旅行社管理条例》的规定,旅行社是指从事招徕、组织、接待旅游者等活动,为旅游者提供相关旅游服务,开展国内旅游业务、入境旅游业务或者出境旅游业务的企业。

旅行社以营利为目的,预先或者按照旅游者的要求安排行程,提供交通、住宿、餐饮、游览、娱乐和导游或者领队等两项以上旅游服务。除此以外,旅行社还可以接受委托,提供代订交通客票、代订住宿和代办出境、入境、签证手续等服务。

根据商业模式划分,旅行社可分为线下旅行社和线上旅行社。线下旅行社指通过线下门店实现旅行产品和服务推广、运营的旅行社。线上旅行社是通过互联网展示旅游产品信息,为旅游者提供在线交易和相关旅游服务并独立核算的企业。

2.2中国旅行社行业的发展历程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旅行社行业经历了初步发展期、快速成长期、积极探索期和多元发展期(见图2-1)。

初步发展(1949-1977年)

1949年,中国福建厦门华侨旅行社成立,成为新中国成立后第一家旅行社。1954年,中国国际旅行社成立。这一时期的中国旅行社属于政府机构,由国家统一经营管理,主要为

华侨和访华外宾服务,具体包括发售国际铁路联运客票,华侨回国探亲、旅游参观等接待工作等,在多个沿海直辖市、省会和国际口岸均设立了旅行社的分部。

快速成长期(1978-1998年)

改革开放后,中国出入境需求快速增长,地方旅游需求多元化发展,对中国旅行社的接待能力提出新的要求。1980年,中国青年旅行社成立后,国旅、中旅和青旅凭着先发优势享有外联权和签证通知权,在中国旅行社行业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垄断局面。

1984年,国务院相继批复国家旅游局 《关于开创旅游工作新局面几个问题的报告》和颁布《旅行社管理暂行条例》后,外联权逐渐下放,中国一大批旅行社崛起,市场竞争激烈,三大旅行社的寡头垄断地位被冲击,旅行社市场从寡头垄断向垄断竞争转变。

这一阶段,旅游业市场需求爆发增长,旅行社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日渐丰富,与此同时旅行社市场出现了非法经营、低价恶性竞争和违规操作等问题。1995年《旅行社质量保证金暂行规定》的颁布和1996年《旅行社管理条例》出台为旅行社市场管理奠定了法治基础,旅行社市场管理进一步规范化。同时,投资主体性质的限制放宽,导致中国旅行社行业投资热度高涨,旅行社的数量迅速增加。

积极探索期(1999-2007年)

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催生线上旅行社。1999年,携程网和艺龙相继成立,中国线上旅行社的时代开启,互联网与旅行社融合的探索取得新进展,但在这一阶段旅游业的业务主要由线下的旅行社开展。

多元发展期(2008年-至今)

2008年,由于世界金融危机,中国经济受到不良影响,旅游消费需求下降。伴随经济复苏,中国居民出行旅游的欲望增强,对旅行社旅游消费产品和服务的需求加速增长,线下旅行社数量逐年增加。移动互联网技术迭代,带来线上旅行社从PC端向移动端发展,在线

旅游网络体系不断完善,线上旅行社发展渐趋成熟。这一阶段,线下与线上旅行社分庭抗礼,线上旅行社的PC端和移动端齐头并进,旅游产品服务从同质化向专业化、多元化发展。

图2- 1 中国旅行社行业的发展历程

来源:头豹研究院编辑整理 2.3中国旅行社行业的市场规模

中国旅行社线下与线上市场发展逐渐成熟,行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市场规模持续增长。国家旅游局数据显示,2013-2017年,中国旅行社行业市场规模从3.0万亿元人民币增长至5.4万亿元人民币,年复合增长率为15.8%(见图2-2)。未来五年,中国旅行社行业市场规模仍将保持8.3%的年复合增长率继续增长,并于2022年达到8.1万亿元人民币规模。

图2- 2 中国旅行社行业市场规模,按总收入计,2013-2022年预测

来源:国家旅游局,头豹研究院编辑整理 具体而言,旅行社行业市场规模持续增长,受如下四方面原因驱动:

①需求驱动:2014-2018年中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67元上涨至28,228元,人

均可支配收入提高为中国居民增强消费能力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居民整体受高等教育水平大幅上升,审美品位提升,进行产品和服务的创新提出新的要求,有助于促进旅行社转型升级。

②供给驱动:城镇化快速发展,基础配套设施建设进一步成熟,为旅行社上游交通、住宿

和度假玩乐的资源供给提供了重要支持。

③技术驱动: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迅速发展,为线上旅行社崛起带来流量红利。计算机网

络技术、大数据挖掘和AI等技术迭代,支持旅行社实现运营、推广等模式革新。

④政策驱动:中国政府通过颁布一系列政策,在基本法规、行业规划、融资、旅游质量和

在线旅行社发展等多个层面鼓励和引导中国旅行社快速、健康发展。

2.4旅行社的产业链分析

旅行社产业链的上游市场参与者主要是旅游资源供应商,具体包括交通服务供应商、住宿服务供应商、玩乐服务供应商和地接社。旅行社产业链的中游环节主体是旅行社,具体包

括线上和线下的旅行社。下游是涉及旅游产品的销售端,包括了个体游客和企业客户(见图2-3)。

图2- 3 中国旅行社行业产业链

来源:头豹研究院编辑整理 2.4.1上游分析

产业链上游的交通服务供应商包括航空公司、铁路公司和汽车租赁公司等,住宿服务供应商包括酒店和民宿等,玩乐服务供应商主要为旅游景区。中游企业通过将旅游出行资源组合、加工成旅游产品,售卖给下游的游客,上游的资源采购成本和服务质量直接影响下游的游客体验。近年来中国城镇化加快,航空和铁路基础建设覆盖范围扩大,酒店及民宿客房供应增加和景区资源丰富化,为中游旅行社的发展提供了重要基础。

对于产业链上游的企业而言,旅行社采购规模大,消费次数多,属于稳定的客源渠道,因此旅游资源供应商与旅行社进行业务合作的意愿较强。旅行社争取到相关资源供应商的代理资格后,即可顺利采购旅游资源,并获得采购优惠价格。规模大、采购量大的旅行社对旅游资源供应商的话语权较大,因此中游规模小的旅行社与规模大的旅行社合作,利用团购的方式,降低采购成本,从而获取更多的利润。

旅游业受节假日影响,旅行社的接待量具有旺淡季之分。旅游旺季时,游客多,交通票、

客房供不应求,形成卖方市场,资源服务供应商议价能力强,存在抬高价格的现象。旅游淡季时,游客少,交通票、客房供过于求,形成买方市场,掌握客源的旅行社议价能力较强,将对资源服务供应商提出赠送餐饮等附加服务。

部分旅行社为了提高对上游资源供应商的议价能力,将业务延伸至产业链上游。如,康辉旅游联合中国旅游文化产业投资基金与河北省旅发委共同投资开发张家口草原天路、承德围场、正定宗教文化等项目和景区。携程收购如家、星程酒店和永安旅游等企业的部分股份,力图成为全方位旅行和资讯服务的提供商。

2.4.2下游分析

中游旅行社面向的消费者群体广泛,涉及多个年龄段的游客,其购买能力、数量、消费习惯等要素对中游的发展具有较大的影响。

收入水平较低的消费者以价格为导向,青睐性价比高的旅游产品,对组团出游的接受程度高;在旅游路线相似的情况下,倾向于选择价格低的旅行社。收入水平较高的消费者以旅游品质为导向,对旅游产品价格敏感度较低,对旅游产品的质量水平要求高,更青睐自主定制的高端消费出行方案。

相比较个人游客而言,企业客户消费者凭借较大的人数规模,在集体购买旅游产品时更具有价格和定制产品的优势,议价能力强。企业客户的购买产品数量多,可获得的客单价较低;同时,企业客户规模人数较大,在进行产品定制方面的自由程度较高。

在人均可收入水平增长、消费升级和游客经验不断丰富的背景下,下游的消费者的品位提升,对旅游产品服务品质提出更高的要求,倾向于消费深度体验、个性化定制的旅游产品,中游的旅行社相应实现产品的转型升级。

3中国旅行社行业驱动因素分析

3.1需求: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消费占比提高、生活水平和教育水平提高

消费能力提高,出游需求增强和观念转化对多元化的旅游产品和服务提出新的要求。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4年-2018年中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67元上涨至28,228元,年复合增长率达到8.8%(见图3-1)。中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从2014年的14,491元上涨至2018年的19,853元,年复合增长率达到8.2%。收入水平提高为居民消费支出增加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随着生活水平提高,消费能力增强,根据马斯洛需求定律,居民消费需求导向由满足生理需要逐渐向自我实现需要转变。出游是丰富精神世界的重要方式,获得越来越多居民的青睐,居民出游需求实现进一步增长。旅行社的出现有效降低出游资源信息不对称的影响,为消费者提供产品和价格比较的空间,成为帮助消费者实现高性价比出游的重要角色。随着居民出游的需求增强,对旅行社的依赖程度将提高,为旅行社快速发展提供了机遇。

图 3-1中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人均消费支出,2014-2018年

来源:国家统计局,头豹研究院编辑整理消费观念转变。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01年14岁及以上人口中,接受过大学教育的

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达到9.0%,2016年该比重上升至25.4%,居民整体受高等教育水平大幅上升,居民文化水平提高,审美品位提升,在收入提高的前提下,居民消费面临升级。走马观花式、购物式的旅游方式已不能满足居民出游的需求,个性化和深度体验式旅行成为居民出游的新追求。为响应观众品位提升,旅行社将不断创新产品和服务,实现运营和推广的转型升级。

3.2供给:城镇化发展、基建成熟,资源充足

城镇化快速发展,基础配套设施建设进一步成熟,为旅行社上游交通、住宿和度假玩乐的资源供给提供了重要支持。

交通出行方面:航空和铁路基础建设覆盖范围扩大。

①民营航空。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3年至2017年,中国民营航空线数从2876条增加至4418条,年复合增长率达到11.3%。其中,国际航线数从427条增加至803条,国内航线数从2449条增加至3515条。航线数量增加,消费者对差旅目的地国家和城市具有更广阔的选择范围,如出境的目的地新增了乌克兰、塞内加尔、乌拉圭等多个不同洲际的国家和地区,旅行社差旅交通产品随之丰富。伴随中国外交关系向好发展和中国政府加大航空基建投入,预计国际和国内航线未来将进一步增加,有助于满足消费者多元的出行需求。

②铁路运输。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4年至2018年,中国铁路营业里程从11.2万公里增加至13.1万公里,年复合增长率达到4.0%,其中,高铁营业里程已达2.9万公里,占比19.7%。高铁凭借性价比高、速度快的优势,成为短距离出行的优先选择,2018年高铁动车组发送20.01亿人次,占铁路旅客发送比重近60.4%。在出行领域,高铁目前是航空运输的有效补充,其快速发展有助于进一步丰富旅行社产品,旅行社为满足消费者多元的需求,针对高铁运输提供一系列增值服务,如抢票、保险和送票上门等,增加了盈利渠道。目

前高铁里程占世界2/3,伴随“八纵八横”的高铁网建设全面铺开,预计高铁的铺设覆盖范围将扩大。

住宿方面:酒店客房供给增加,质量服务优化,非标准民宿丰富住宿选择。

①酒店客房。据中国旅游研究院数据,2017年全国星级酒店共计拥有客房147.06万间,同比增长3.6%,床位250.55万张,同比增长0.9%,星级酒店客房及床位数量增加,持续为旅行社代理酒店订房服务提供了稳定、充足的住宿资源。基于2018年,媒体曝光部分高档旅游酒店存在卫生问题,文化和旅游部加大了对酒店卫生、消防和安全等方面的查处,多家酒店因不符合要求而被“降星”甚至取消星级资格。为了陷入“降级”的困境,酒店将严格落实质量标准规范,全面提升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旅行社的酒店资源服务质量也将进一步提高,有助于提高消费者的满意度。

②民宿。民宿作为非标准化的住宿设施,符合消费者追求深度体验的诉求和多元化的住宿需求,近年来中国民宿数量迅速增长。由于民宿行业市场集中度低,较为分散,亟待有效渠道加速推广,旅行社凭借流量优势将成为民宿推广的重要平台。目前中国政府大力提倡开发全域旅游景点和特色民宿客栈,预计未来民宿数量将加速增长,旅行社可提供的住宿资源增加。

度假玩乐方面:景点数量增加,景区投资加热,特色景区资源将日益丰富。

据中国旅游局数据,2015年到2017年中国A级景点从7,951家增加至10,806家,年复合增长率达到16.6%。其中,2017年中国5A景点250家,截止2018年10月达到259家。优质景点数量进一步增长,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多选择的余地,同时为旅行社旅游产品创新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此外,中国景区投资热点持续,2017年全国旅游投资达到1.5万亿元,同比增长16%。除了特色小镇和主题公园作为常规景点持续发力,夫子庙、特色冰雪旅游、旅游演艺等新兴

细分市场有助于满足个性化旅游需求,成为投资的关注对象。未来,伴随投资加热,旅行社景区资源将日益丰富。

3.3技术:互联网技术发展,线上旅行社迎来流量红利和模式创新

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迅速发展,为线上旅行社崛起带来流量红利。计算机网络技术和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中国互联网普及率进一步提高。据CNNIC数据,2014年至2018年,中国网民数量从6.5亿人增长至8.2亿人,年复合增长率达到6.0%,互联网普及率达到59.6%。基于移动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移动终端价格的下降及无线网络的广泛铺设,移动互联网迎来井喷式发展,2018年移动互联网网民占全体网民比重达到98.6%。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快速发展带来流量红利,为线上旅行社提供坚实的用户基础,同时支持着线上旅行社从PC端向移动端转型,实现创新发展。

计算机网络技术、大数据挖掘和AI等技术迭代,支持旅行社实现运营、推广等模式革新。通过运用计算机网络技术,线上旅行社将线下的交通、住宿和度假景区等资源整理成互联网产品和服务,在运营和推广方面实现新的突破。

①在运营方面,线上旅行社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实现交易自动化,突破线下旅行社交易在时间和地域的限制,不仅有效节约了人力成本和场地租赁成本,提高交易效率,而且有利于收集用户信息,进行二次利用。

②在营销推广方面,搜索引擎、社交网络平台、APP和小程序等互联网技术迭代,丰富了旅行社的推广渠道,消费者的触达率提高,成交率随之上升。大数据挖掘和AI技术发展之际,线上旅行社可基于大数据挖掘用户信息分析用户画像,通过人工智能算法将交通、住宿和度假的旅行资源进行分类组合,为用户匹配最适合的旅游出行方案,为旅行社实现智能化精准营销提供了可能。

3.4政策:引导旅行社快速、健康发展

中国政府通过颁布一系列政策,在基本法规、行业规划、融资、旅游质量和在线旅行社发展等多个层面鼓励和引导中国旅行社快速、健康发展(见图3-2)。

在基本法规层面,2013年4月,全国人大常委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明确旅游者的权利,提出旅游规划和促进的方向,提出旅游经营、旅游服务合同、旅游安全、旅游监督管理、旅游纠纷处理和法律责任等方面的规范要求。2017年3月,国务院颁发《旅行社条例<2017年修订>》,更新了对旅行社设立要求、外商投资、经营要点、监管检查、法律责任等方面的要求。基本法规层面的不断完善,有效加强对旅行社的管理,保障旅游者和旅行社的合法权益,维护旅游市场秩序,促进旅游业的健康发展。

在行业规划层面,2013年2月,国务院办公厅颁布《国民旅游休闲纲要(2013-2020年)》,2016年12月,国务院颁布《“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中国政府对旅游业发展提出具体的发展目标和主要的任务和保障措施,有助于为中国旅游业发展提供指导方向,加快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国民旅游休闲体系,促进旅游经济发展。

在融资层面,2012年2月,国家旅游局颁布《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投资旅游业的实施意见》,提出坚持旅游业向民间资本全方位开放、鼓励民间资本投资旅游业、提高民营旅游企业竞争力、为民间旅游投资创造良好环境和加强对民间投资的服务和管理。同年2月,国家七部委颁布《关于金融支持旅游业加快发展的若干意见》,支持旅游企业发展多元化融资渠道和方式。中国政府在融资层面提出利好政策,有助于为旅行社创造良好的融资环境,为旅行社市场快速增长提供有力保障。

在旅游质量层面,2015年9月,国家旅游局颁布《关于打击组织“不合理低价游”的意见》和《关于打击旅游活动中欺骗、强制购物行为的意见》,明确对“不合理低价”和“欺骗、强制旅游购物”的认定标准,提出具体的违法处罚处理方式。不仅有助于维护广大旅游

者和旅游经营者的合法权益,而且有利于打击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在线旅行社层面,2015年9月,国家旅游局颁布《关于实施“旅游+互联网”行动计划的通知》,鼓励互联网和旅游业融合的具体发展目标和行动措施,有效促进旅行社实现业态创新、发展模式变革和服务效能提高。2017年12月,国家旅游局颁布《旅行社在线经营与服务规范》,规定了通过互联网在线经营和服务的旅行社的功能分类、经营基本要求、旅游信息在线展示要求、旅游产品在线交易要求和在线经营服务等要求,为进一步规范旅行社在线经营行为、维护消费者权益提供了参考标准,对在线旅游业的健康发展形成了有力支撑。

图3- 2 中国旅行社行业相关政策,2012-2017年

来源:头豹研究院编辑整理

4中国旅行社行业制约因素分析

4.1上游资源供应商加大直销投入

上游资源供应商直销投入比重逐年上升,反映其逐步减少对线上旅行社的依赖;尤其在航空机票和酒店领域,其分销代理投入的比重下降,线上旅行社行业发展受限。

在交通方面,航空机票在“提直降代”政策影响下,代理费用骤降。2014年,从国资委要求三大航带头进行“提直降代”,即在三年内将机票直销比例提至50%以上,票代理费在2014年的基础上下降50%。为响应号召,国航宣布将国内机票的销售代理费从沿用了6年的3%,下调至2%,随即南航、海航、东航纷纷跟进。2016年,中国民航局发布《关于国内航空旅客运输销售代理手续费有关问题的通知》规定,明确客运手续费支付标准由按销售额比例支付改为按每张客票定额支付,合理确定基准定额,可适度浮动,销售代理企业不得向旅客额外加收客票价格以外的任何服务费。“提直降代”的政策支持航空公司将更多的资源及资金分配在直销渠道建设和经营上,直销渠道逐步成为航空机票主要的售票途径。机票客单价高,且属于线上旅行社业务板块营收最高的板块,线上旅行社代理在航空机票公司遭“打压”,其代理售票的比重下降将打击线上旅行社在交通板块的盈利能力。

在住宿方面,酒店对线上旅行社的依赖程度日益上升,弱化了酒店的品牌,同时线上旅行社价格混战导致酒店行业低价竞争激烈,线上旅行社代理费加重了酒店的成本支出,超低价竞争进一步导致酒店的盈利压缩,酒店为寻求盈利突破口纷纷提高对直销的投入。国际酒店如万豪国际集团、希尔顿集团等,和中国酒店如锦江集团、华住酒店集团等已加强对直销渠道的经营,其通过打造自有平台,利用酒店专属的移动端APP,发展会员体系,深化会员体验,培养会员忠诚度,从而提高对客源的把控能力。酒店对直销的重视程度逐步提高,随之带来的是对线上旅行社平台分销投入的减少。酒店住宿是线上旅行社第二大主要营收板

块,酒店在线上旅行社的分销投入的萎缩将不利于线上旅行社平台提高盈利水平。

4.2无法预知的外部因素

政治环境、经济环境、生活环境和自然环境等要素对旅游业发展具有较大的影响力,这些要素的变动造成旅行社行业发展的不稳定性。

国际政治环境的变动,对国际出入境旅游影响较大。国家之间外交关系的恶化、国际危机事件和战争等为出入境旅游增加了不可控的危险因素,威胁旅游者的生命安全,导致旅游者的出游需求下降。如,2018年,马尔代夫因受国内局势影响,政局陷入动荡,大部分游客们为保障生命安全纷纷取消行程或者临时改变行程,对旅行社的正常运营造成不利影响。

经济环境的变动,如世界性或目的地国家经济危机、外汇汇率变化等,打击游客出游的欲望,影响旅游业发展的稳定性。如2008年世界性金融危机影响实体经济,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境降低,导致旅游需求下降,出游人口数量和客单量将降低,不利于旅行社行业市场规模扩大。

生活环境中的流行性疾病,如非典、禽流感和甲型H1N1流感等,导致政府颁发出游禁令、旅游者产生恐慌情绪而取消出团行程,旅行社面临客户流失。如2009年,国际性的甲型H1N1流感爆发后,部分旅行社涉及疫情国家的出境旅游团出现大面积延期或者退团现象,对旅行社发展造成较大冲击。

自然环境中的地震、海啸、水灾、异常恶劣气候,将导致目的地遭到破环,目的地对游客的吸引力下降,影响游客出游的需求增长,对旅行社业务造成不利影响。

5中国旅行社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5.1个性化定制

个性化强调非标准化和定制化。基于成本要素考虑,为了尽可能快速扩大消费者覆盖范围,目前旅行社打造标准化的产品和服务为主,但是同质化竞争严重。走马观花、赶鸭式参观景点的旅游方式成为中国的基本旅游模式,游客们把大量时间浪费在团体集合等待、景点间的交通和进行购物活动上,游客对传统的跟团游玩的标准化旅游产品已产生消费审美疲劳。标准化的产品难以完全符合其出游需求,一方面,由于不同个体之间存在客观差异,旅游产品和服务偏好差异大,标准化的产品难以精准满足其需求;另一方面,80后和90后是目前旅行社主要的客户,其是追求个性的一代,不甘于平庸的、标准化的生活,新时代的消费更需要“独一无二”的产品,追求这种“为我定制”的感觉,消费者对标准化的传统路线审美疲劳,希望可以通过定制,满足自身独特的出游需要,倾向于消费彰显自我个性的旅游产品。

在产品同质化竞争激烈的时代,各大旅行社纷纷提供定制化产品的服务,让消费者能参与到旅游方案生产的过程,充分发挥自主选择权,生产出符合其个性化需求的旅游方案,从而优化消费者的体验。为特定客户群量身定做的产品,如医疗旅游、康体旅游、养生旅游、研学旅游,等等。目前该细分市场中,携程、去哪儿、同程艺龙等综合性旅行社都有在这方面有涉及业务,除此以外指南猫和6人游旅游网等定制旅游旅行社在近年来崛起,形成一股新势力。在各大平台都能提供定制化功能的背景下,定制化资源的多样性和最终组合的价格高低,将成为新一轮竞争的决定要素,因此要在该细分领域取得优势,在与资源商的合作方面需要更深度,同时最好结合大数据挖掘分析用户画像,降低资源块选择的复杂程度和提高有效匹配度,让消费者定制化乐在其中。通过差异化竞争突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