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三毛作品的艺术风格及其成因毕业论文

三毛作品的艺术风格及其成因毕业论文

三毛作品的艺术风格及其成因毕业论文
三毛作品的艺术风格及其成因毕业论文

三毛作品的艺术风格及其成因

毕业论文

一独具风韵别样美的艺术风格

三毛,这位“万水千山走遍”的传奇女子,一生走过的是一条曲曲折折、充满神奇色彩的路。她的作品,好似一首无声的歌,在向人们缓缓倾诉她的快乐与忧伤,在向人们尽情展示她那颗丰富而疲惫的心灵。她那一篇篇极为坦诚的心独白,恰似一片飘动的云,她用云一般的生命,舒成随心所欲的形象,无论生命感受是甜蜜或悲凄,她都无意矫饰,行间字里处处是自然的流露。如果说,读书是三毛走向文学生涯的铺路石,旅行为她提供了取之不尽的生活素材,写作则使她的生命姿态展示出最动人的风采。笔耕无异于三毛生命过程中不可剥离的一种存在形式。

三毛的创作可以分为三个时期,即求学阶段(1961-1974)、流浪阶段(1974-1981)、菏西死后(1981-1991)。

“忧郁而感伤”是三毛前期作品的主要风格。《惑》、《秋恋》、

《雨季不再来》便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这些作品都没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只有一种沉缓而感伤的情绪在流动。作为一个与众不同的女孩,三毛从小就具有浓厚的好奇心和叛逆性,并轰轰烈烈地谈了一场在雨季中漫漾开来的恋爱。《雨季不再来》就书写了“我”跟男朋友赌气分手后心头淡淡的哀愁与深深的眷恋;而《惑》则道出了“我”由于倍受疾病的折磨,迷失在“珍妮画像”中的幻觉与苦闷。可以说,这是一个充满青春烦恼的少女心世界的真实写照。正如三毛自己所说:“这本《雨季不再来》的小书,代表了一个少女成长的过程和感受。它也许在技巧上不成熟,在思想上流于迷惘与伤感,但它的确是一个过去的我。一个跟今日健康进取的三毛有很大不同的三毛。”③确切地说,三毛在这一时期已表现出自己独特的个性及对生命、爱情与真理的执着探索。这是三毛寻找自我的开端,也是她创作生涯的一个起步。

而“洒脱豁达”则是三毛中期作品的主要风格。为了摆脱失恋

的痛苦,也为了离开照顾得太周到的父母,更为了走出自我的小天地,去追求人生的真谛,三毛孤身远行,开始了天涯浪女的漫游生活。漂泊的生活,奇异的际遇使三毛的创作风格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她在作品《白手成家》中写到:“我的半生,漂流过很多国家,高度文明的社会,我住过、看透,也尝够了,我的感动不是没有,我的生活方式,多多少少地受到了它们的影响。但是我始终没有在一个固定的地方,将我的心留下来给我居住的城市。”④但当那“属

于前世回忆似的乡愁”的撒哈拉展现在三毛面前时,她便把自己“毫无保留的交给了那一片陌生的大地”。⑤可以说,正是这“没有花朵的荒原”,给予三毛以全新的生活体验,也为读者们提供了一系列以沙漠人物真实生活为主题的、令人耳目一新的作品。这就是结集出版的《撒哈拉的故事》、《稻草人手迹》、《哭泣的骆驼》、《温柔的夜》等。这时的三毛,已经由“温室中的花朵”变成了一个“被风吹雨打成了铜红色的一个代表不很精致,而面上已有风尘痕迹的三毛”。生活的磨砺,已使三毛作品的风格呈现出“健康、洒脱、豁达”的特点,充满了悲天悯人而又幽默率真的情感,因为“毕竟雨季是不会再在三毛的生命里再来了”。可以说,这一时期,是三毛个性与创作风格的特点,也是三毛创作的颠峰期。

三毛后期的创作风格则转向了“沉郁而平和”。爱夫菏西的海底

遇难,给三毛的心灵造成了难以愈合的创伤。从此二人死生契阔、阴阳分途,三毛的创作风格也随之发生了巨大变化。那倾诉对菏西刻骨思念的《梦里花落知多少》,那满含对父母无限感激之情的《背影》,读后无不使人潸然泪下,笔调也显得沉郁而凝重了,回台执教后出版的集子《送你一匹马》、《万水千山走遍》,风格则渐趋于平和淡泊,少了几许忧郁、哀伤。

大起大落的漂泊经历,戏剧般的人生遭际,使三毛的作品在各个时期呈现出不同的风格。三毛作品中更有那如幻似梦的沙漠海市蜃楼,那铺金流彩般大漠中的万千景象,她笔下的自然风光,总是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使人获得极大的美的享受,这些随处可见的散落如珠玑的异域风光,迥异于现代文明社会中现代人生活场景的奇丽景象,无疑给人以强烈的视觉感受,同时为作品中形象的塑造及情节的发展创设了一个个具有特殊艺术魅力的环境。三毛没有纯文学作家那种严肃的创作使命感,也不去刻意追求作品的社会效果,创新对于她,既非经国之大业,千古之文章;也非文学殿堂之捷径,天下扬名之手段。老作家巴金说过这样一句话:“艺术的至高境界——无技巧”。读三毛的作品,就好象是在品尝一杯淡淡的清茶,给人一种悠悠万古的至情至意,而丝毫没有雕琢的痕迹,但这是艺术的最高境界。正所谓:“为嫌脂粉污颜色,淡扫峨眉朝至尊”。三毛的作品,无论是体裁、刻画人物、描绘景物的方法,还是在语言方面,都有自己风韵独具的特色。

我们不难看出,三毛的作品都是以私人的生活和情感为线索,从个人生活经历历史颉取材料,并运用小说的创作手段来复制生活原型。就体裁来讲,三毛的作品属于起源于日本“五四”以后传入我国的“私小说”,全部作品都是三毛心世界的真实写照,她不承认自己是一个作家,说她只是一个“非小说的文字工作者”。她的作品有一个永恒的主人公,即她自己——三毛——Echo,作品以“我”为出发点,又以“我”为归宿,“我”始终跳跃于字里行间。由于三毛善于使用第一人称来叙写生活琐事、异国风情、心的感受,所以,无论

是“雨季不再来”中那个封闭而多梦的少女,还是“撒哈拉故事”中那个走向漫天风沙的少妇,也无论是“梦里花落知多少”中那个“平静的淡泊”的寡妇,都给人以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感觉。“三毛与若曦、琼瑶不同,她不是着意去描绘动荡的社会生活,而是执着地向自己的心深处去探求”。她如同一位好友,在与你进行一次恳谈,在“真率地表露出她的真性情”⑥,也在向我们展示着一个复杂而真实的灵魂,三毛的作品,无异于他在〈一生的战役〉中写到的:“只须写心里诚实的情感,写在自己心里受到感动的生活和人物,那就是我。”她又说:“我是一个‘我执’比较重的写作者,要我不写自己而去写别人的话,没有办法。我的5本书中,没有一篇文章是第三人称。有一次我试着写第三人称的文章,我就想:我不是‘他’,怎么会知道‘他’在想什么?所以,我又回过头,还是写‘我’”。⑦正是由于这种强烈的“我执”,三毛作品构成了奇特的创作风景。她用生活来塑造自己,用心来诉说自己,赢得了无数的读者。三毛之所以选择私小说这种文体,就在于它善于表达人的真情实感,具有真实性、可信性,也有利于与读者进行心灵的对话与交流。用第一人称“我”来记录生活琐事的私小说,也有着它自身的局限性,那就是叙事者不能站在全知全觉的角度,而要受到真人真事的限制。这就妨碍了作者把笔触伸向“我”以外的世界,也必然影响到她作品的深度和广度。当然,任何事物本身都有其两面性,我们不能因此而否定三毛在私小说创作与探索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在中国这个不愿意直率表露真性情,以含蓄为美之极至的国度里,三毛难道不具有另一种与众不同的魅力吗?她那真率坦诚的心剖白,难道不是对“犹抱琵琶半遮面”的中国传统文化的一次小小的反叛吗?

俗话说:“人如其人,文如其人”。作为一个率真而富于正义感的女作家,三毛的作品处处洋溢着一种崇高的人性美、人情美。在《搭车客里》,她给予在沙漠中艰难行进的沙哈拉威人以慷慨无私的援助;在《故乡人》中,她又为从未谋面的中国人曾君雄擦墓碑、献花;在《娃娃新娘》中,她对十岁的新娘姑卡寄予了深切的同情,并对当地野蛮婚俗进行了无情的批判。对人间充满爱心,是三毛的人格,也是三毛作品中突出的风格。三毛还善于通过对小人物生活的描写,来深情讴歌人间的真情。巨人中的达尼埃,是个十二岁的男孩,他竭尽全力照顾自己年迈而多病的父母,一个人挑起家庭生活的重担,“我”面对此情此景,很是感动,而这时达尼埃却告诉“我”说,“她们不是我的亲生父母。”“我喃喃地望着面前这个红头发的巨人,觉得自己突然渺小得好似一粒芥草。”这是对人性美的讴歌,也是对温暖人间的礼赞。同时,她在作品中也鞭挞了人性的丑恶,如《一个陌生人的死》、《荒山之夜》等。目的在于提醒人们弃恶从善,对世界多一份爱心,对周围人多一份感情。

富于人道主义精神的三毛,以女性特有的细腻,对自然、社会进行细致入微的观察,并往往借助“我”来抒发对宇宙、人和爱情的看法,具有浓郁的抒情色彩。这也是东方文学长于抒情的突出表现。在《背影》中,“我”望着父

母那踽踽前行的背影,不禁发出这样的感慨:“孩子真情流露的时候,好似总是背着你们。你们向我显明最深的爱的时候,也好似恰巧都是一次一次的背影。”中国父母对儿女那份深挚的爱,经过“我”这一抒发,便酣畅淋漓地表现了出来,同时也使作品的主题得到了深化与升华,给人以无尽的美的享受。在《梦里花落知多少》中,三毛更以那凄婉的抒情笔调,抒发了对亡夫荷西至死不渝的爱情。“结婚前,在塞哥维亚的雪地里,已经换过了心,你带去的那颗是我的,我身上的,是你。埋下的,是你,也是我,走了的,是我们。”这一段“换心”的描写,饱含着多少人世的沧桑,世事的变迁,那在“梦与梦的夹缝里”与荷西相依为命的抒发,又道出了几多人生的悲欢离合,爱情得而复失的怅感。

三毛的作品在刻画人物,描绘景物方面,也有着自己的独到之处,那就是惯用中国传统的“白描”手法,使作品呈现出自然、本色的特点。

在刻划人物时,她只是把人物的面貌刻画出来,不夸饰,不贬低,充分显示出人物自身的矛盾复杂性。如〈五月花〉中的荷西,便是一个复杂而矛盾的统一体。他善良而诚恳,为了工作不惜自己的性命,但与许多心地善良的人一样,他也有致命的弱点,那就是性格懦弱,他明知老板在克扣,欺侮自己,但却缺乏据理力争的勇气,到头来常常劳无所得,囊中羞涩。这样写来,三毛笔下的荷西便活生生地立在我们面前。他不是一个十全十美的完人,而是一个集优缺点于一身的大写的人。正是借助于白描手法,作家笔下的人物才被塑造得栩栩如生,真实感人。

精通于绘画的三毛,在描绘自然及社会景观时,更是以白描这种传统的艺术手法取胜。《哭泣的骆驼》为我们勾勒出一幅烈焰冲天的硝烟图,《逍遥七岛游》则是一幅优美的风景画,而《沙漠观浴记》则堪称一幅绝妙的风俗画。她笔下描绘的自然景观,有如中国传统的写意画,浓墨重彩,用墨如泼,“无际的黄沙上有寂寞的大风呜咽的吹过,天,是高的,地,是深厚雄壮而安静的。正是黄昏,落日将沙漠染成鲜血的红色,凄绝恐怖。”这是一幅多么壮烈的沙漠夕照图。三毛以她那天才的巨笔,为读者再现了社会的景观,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而丝毫不见雕琢、粉饰的痕迹。正所谓“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众所周知,文学是语言的艺术。但作为一个作家,只有具备了非凡的驾驭文字的功力才能信笔拈来,赋予作品以完美的外在形式。三毛作品的语言朴素、纯净,几乎看不出人工着色的痕迹,这与她选用私小说这种文体叙写真事真情有很大关系。在三毛做的中国菜赢得了荷西的同事和上司的赞赏时,她这样写到:“荷西含情脉脉地望了我一眼,婚后他第一次如情人一样望着我,使我受宠若惊,不巧那天辫子飞散,状如女鬼。”这是多么本色的语言,又是一种多么真实的心情!他将一个女人得到丈夫宠爱而欣喜万分,却又因没在丈夫面前留下美好印象而抱憾的复杂心理,表达得淋漓尽致。三毛作品的语言最值得称道之处“还在于东方文人少有的诙谐与幽默”,如在《士为知己者死》中有这

样一段话:“一个做太太的,先拿了丈夫的心,再拿他的薪水,控制他的胃,再将他的脚绑上一根细细的长线放在她视力所及的地方走走;她以爱心做理由,像蜘蛛一样的织好了一甜蜜的网,她要她的丈夫在网里唯命是从;她的家也就是她的城堡,而城堡对面的那座吊桥,却再也不肯放下来了。”这形象而风趣的语言,将征服丈夫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把人物性格刻画得惟妙惟肖,这是三毛作品语言的别致所在,也是三毛作品洒脱而豁达的风格之所在。

综上所述,三毛的作品时而含蓄、时而热烈、时而温婉、时而活泼,而真与爱是作品的轴心。那么,这种既相矛盾,又相统一的风格,又是如何形成的呢?

二浑然天成的风格成因

与其说三毛作品风格是她独特的个性及独特的经历所导致,还不如说这是“中西文化传统经过冲撞、动荡激摩、有抵牾、有融合,终于卷入同一股洪流,恰如‘门外青山如屋里,东家流水如西邻’”。⑧

三毛出生在一个世代书香的传统之家,自幼便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耳濡目染,《红楼梦》、《水浒转》是她最喜欢读的两本书,她对先秦思想文化的精华——《论语》和《庄子》等书也爱不释手。在汲取中国传统文化养分的同时,她还阅读了大量西方文学,哲学书籍,惠特曼、波得莱尔、萨特、马尔克斯、福克纳……无不涉猎。正是这些书籍,帮助她提高艺术修养丰富了心世界,使她学会了用充满幻想的眼睛去看待生活。这就使三毛在“保有中国人特质”⑨的基础上,博采众家之长,来构建自己独特的知识结构、人生观和世界观,从而使三毛成为一个矛盾的混合体。

她在继承中国儒家所提倡的“仁”的前提下,也不乏东方人所缺乏的勇;她在东方人所推崇的温柔敦厚的外表下,也不乏西方人的热情与泼辣,在“不识相的西风里”,她从一只温顺的猫,变成一只白额大虎,并对自己民族“凡事忍让”“吃亏就是便宜”这一信条给以尖锐的讽刺。“我们处在一个不是同样民族的环境里,退让可以,但退到第七次的时候,你要反抗了,不然他要看不起你。”这是一个炎黄子发自心的呐喊,也是三毛的勇气和胆识之所在。

她在吸收庄子“天人和一”“不为外物所役”思想的同时,也不同于东方人纯粹的回归自然,她超然,但不虚无;她爱景,但更爱人;进入有如天地洪荒的撒哈拉,“当地居民根本不知道什么是名,什么是利”的浩瀚、深沉的气质深深地吸引了她,也给她的身体注入了沙哈拉威人淡薄而平实的血液。

她相信神迹,“觉得只要用点心,看天地的一切,看动物、母亲、都是神迹”。他相信佛家的通灵悟性,并时常与另一时空的亡夫荷西进行笔谈,但她又有异于皈依佛门的弟子,她有着自己的理想,自己的追求,信佛只是她对沧桑一生,对心爱的荷西的一丝幻影般的怀念,她只不过一直在渴盼能在涅

磐的天国与荷西共步那爱的不归路。

作为一个虔诚的基督教徒,三毛笃信圣经中的教义“爱人如己”、“彼此相爱”,具有崇高的人道主义精神和诚挚的人性美、人情美。可以说,西方的人道主义博爱思想,东方儒家的“仁”“礼”传统和佛家的善良慈悲的心肠,以及道家酷爱自由,沙漠人淡泊质朴的胸怀,酿成了三毛悲天悯人、极富爱心的性格,也是她成为“一个老派的新女性”——一个接受西方文化影响,但仍钟情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的现代东方女性。她追求个性的自由与解放,但绝不排斥群体和谐。她和传统的东方女子一样坚守着荷西不死的灵魂不再婚嫁。她把结婚看作“一纸生命的合约签下了,就要守信用”⑩但她又绝对崇尚自由比爱情更可贵,她深深感激使她的个性得以自由发展的荷西,让她“做一个自由的妻子”。她欣赏西方人的冒险与漫游,但又为远游他乡不能对父母尽孝道而深深自责,她把写作看成西方人所常说的“游于艺”,但她又“玩”得那样认真。她有东方人的执着,也有西方人的豁达;她有西方人的坦诚、热情,也有东方人的含蓄、平和。所有这些统一在三毛身上,就是中国文化的儒、释、道精华与西方新教精神融为一体,使她从单一的文化格局中走出来,融入到多元的文化景观中,成为现代世界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撞击中产生的新型人物,也由此形成她那东西方兼容并蓄的独特风格----时而含蓄、时而温婉、时而活泼。

作为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熏陶的华夏子,不管三毛飘向何方,她的思维方式、生活情趣、理想追求,抑或价值标准,都无法割断与中国传统文化千丝万缕的联系,主宰她灵魂的还是中国传统文化。但她毕竟在努力将中西文化融于一炉,在努力拆除中西文化间的藩篱,赋予民族文化以新鲜的容,这也正是三毛这位人生探索者对世界文化做出的贡献所在。

纵观三毛,她用自己的作品告诉了人们一个朴素而深刻的道理:“在你的生活里,你就是自己的主宰,你是主角。”

注释:

[1]赫拉普钦科《作家的创作个性和文学的发展》第70页。

[2]高尔基《给玛·格·亚尔采娃》《文学书简》人民文学第133页。

[3]三毛《雨季不再来自序·当三毛还是二毛的时候》第3页。

[4]《文学选刊》1986年第三期第86页。

[5]桂文亚《三毛——异乡的赌徒》第15页。

[6]《作家小记》1986年版。

[7]《两极对话——君山与三毛》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84年版第16页。

[8]《中西哲学比较面面观》新文艺1978年版第216页。

[9]君默《三毛的世界.拥有三毛.幻想三毛》1985年8月《文汇读书周报》。

[10]三毛语《三毛不再流浪》参见1987年3月《文学报》。

参考文献:

[1]《三毛作品集》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01年9月版。

[2]《我的写作生活》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86年版。

[3]翼《七年“面壁”的收获》摘自香港《城市周刊》。

[4]天冗《三毛的个性魅力》1985年8月《文汇读书周报》。

[5]君默《哭泣的三毛》、《三毛昨日·今日·明日》。

[6]默芸《作家三毛创作简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