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江苏大学创新创业学院文件

江苏大学创新创业学院文件

江苏大学创新创业学院文件
江苏大学创新创业学院文件

江苏大学创新创业学院文件

江大创〔2019〕1号

关于印发《江苏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奖学金

评定办法》的通知

各学院(中心、研究院、所):

现将《江苏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奖学金评定办法》予以印发,请遵照执行。

江苏大学创新创业学院

2019年3月5日

江苏大学创新创业学院2019年3月5日印发

江苏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奖学金评定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激励我校学生勇担创新创业的时代责任,共同推动我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深化改革,特设立“江苏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奖学金”(以下简称“奖学金”),并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奖学金面向江苏大学创新创业学院的学员进行评定与发放,授予学员中专业知识基础扎实,且在科技创新、双创竞赛、创业实践等方面表现突出的学生。

第三条设立一、二、三等奖学金,奖励额度、获奖比例分别为:一等奖3000元/人,不超过参评学生数的5%;二等奖2000元/人,不超过参评学生数的10%;三等奖1000元/人,不超过参评学生数的20%。

第四条奖学金在创新创业学院学员的毕业学期内进行评定,整体考核学员在创新创业学院学制内(1学年,以下简称“学制内”)的学习状况。

第二章评定办法

第五条评选条件

(一)基本条件:

(1)思想政治素质好。遵纪守法,遵守校级校规,学制内未受过任何处分。

(2)专业基础扎实,学制内没有任何课程考核不及格的记录。

(3)在创新创业学院的课程体系中,学制内至少修得5

个理论课学分和2个实践课学分,并取得结业证书。

(4)服从创新创业学院的工作和学习安排,没有在创新创业人才档案中出现不良记录。

(5)创业导师的年终评价为良好及以上。

(二)申请奖学金的学生还应符合以下条件之一:

1. 在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上有一定创新或发展,学制内主持校级及以上科研立项或省级及以上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

2. 本科生在学制内公开参与发表过至少1篇创新创业类学术论文;研究生在学制内公开参与发表过至少2篇创新创业类学术论文。

3. 以个人或团队(申请者排名前3)身份参加创新创业学院组织或动员参与的创新创业大赛,取得校级三等奖及以上奖项。

4. 所在团队(申请者排名前3)顺利融资10万以上风投资金,或所在团队(申请者排名前5)顺利融资100万以上风投资金,或所在团队(申请者排名前8)顺利融资1000万以上风投资金。

5. 所在团队(申请者排名前3)入驻江苏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后,协议期内孵化情况良好,考核优秀。

第六条测评时对符合评选条件的学生,按照创新创业学院课程学习平均成绩(G1,按百分制计算平均分)、创新创业科研创新与实践孵化成效(G2,按加分项细则计算实际得分)相结合的办法进行。最终得分=G1*60%+G2*40%,最

终按具体得分排序,确定获奖人选及等级。

第七条加分项G2的计分规则主要有(以下计分规则针对获奖项目的第一负责人):

1.参加全国“互联网+”和“挑战杯”创新创业赛事,获得国家级一、二、三等奖及其它奖项的,分别加20、17、14、12分;获得省级一、二、三等奖及其它奖项的,分别加15、12、10、8分。

2. 以第一作者在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上发表创新创业类学术论文的,每篇加10分;被EI、SCI、CSSCI等检索收录的每篇另加10分。参与发表以上论文的,每篇(本)加5分。

3. 参与撰写创新创业类著作,或以第一作者在省级以上期刊、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表创新创业类学术论文的,每篇加5分。

4.获得发明专利者,每项加10分;获得实用新型专利者,每项加5分;获得外观设计专利者,每项加3分。

5.参加国家、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等活动中,被批准立项的,每项加5分。

6. 参加创新创业学院倡导的,或者科技系统、教育系统、人社系统、团系统、发改委系统等官方组织的其它创新创业类赛事或路演,获得国家级一、二、三等奖及其它奖项的,分别加15、12、10、8分;获得省级一、二、三等奖及其它奖项的,分别加11、9、7、5分。

7. 参加创新创业学院倡导的创新创业类赛事或路演,获得市、校级一、二、三等奖及其它奖项的,分别加6、4、3、2分。成功报名参赛但没能获奖的,每次加0.5分。

8. 顺利获得风险投资10—50万人民币的,加8分;获得51—120万人民币的,加12分,获得121—1000万人民币的,加18分;获得1001万人民币以上的,加25分。

9. 被评为学制内“十佳创业之星”或“十佳创业团队”的,加5分(申请者排名前3)。

第八条加分项G2的补充说明

1. 金奖及以上奖项均按一等奖计算。

2.关于团队项目的成员加分,按照成员在团队中的排序,2、3、4、5、6名分别按照第一负责人得分标准的80%、70%、60%、50%、40%计分。排位在7及以后的成员不得分。

3. 在同一项赛事中,某个学生的加分不可累计,按最高的单次得分加分。

4. 学生获奖等级及在团队中排序认定等存在争议的,由创新创业学院和大学生创业导师综合各方信息进行具体评定。

第九条如果学校出台当届创新创业学院学员奖学金评审细则,以当届的评审细则为准。

第三章评选程序

第十条符合条件的学员按创新创业学院的文件要求提交申请材料,创新创业学院初审合格后组织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大学生创业导师代表等进行终评。

第十一条评审结果报江苏大学创新创业教育领导工作小组审定,并进行不少于5个工作日的公示。审批合格并公示无异议后对获奖人进行表彰奖励。

第四章附则

第十二条本办法自2019年3月起实行, 《江苏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奖学金评定办法(试行)》(江大创〔2016〕11号)同时废止。

第十三条本办法由创新创业学院办公室负责解释。

大学创新创业工作方案 (实用完整版)

XX大学创新创业工作方案 (2019-2021)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贯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9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5〕36号)、《国务院关于推动创新创业高质量发展打造“双创”升级版的意见》(国发〔2018〕32号)、《云南省教育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等文件精神,协同推进我校创新创业工作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建设,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强化学生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积极响应“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国家发展战略,坚持创新引领创业、创业带动就业,以推进素质教育和全面发展为主题,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以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为重点,以完善条件和制度保障为支撑,以大赛为抓手和导向,推进教学、科研、实践协同育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育人为本,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树立先进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明确创新创业教育主体责任意识,促进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机融合,完善“专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增强学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大批创新创业人才。 (二)坚持问题导向,优化创新创业教育机制。 查找自身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深层次问题,全面剖析薄弱环节。打破常规,突破障碍,补齐短板,着力于制度创新、载体创新、方法创新和服务创新,探索完善创新创业教育体制机制,建立有效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和创新创业帮扶指导机制,提升学生创业数量和质量,提高学校对社会经济发展的贡献度。 (三)坚持协同推进,培育学校创新创业文化。 将创新创业教育有效纳入学校改革发展规划、人才培养体系和教育教学评估指标,营造统一领导、齐抓共管、开放合作、全员参与的局面,造就创新创业教育文化育人机制,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普及和深化发展,形成创新创业教育和支持学生创新创业的良好生态环境。 三、工作目标 2019年起全面启动深化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完善学校创新创业工作的体制机制,形成具有学校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打造以提升创新创业能力为导向的课程体系和教学管理体系。 到2020年,打造适宜学生创新产品和创业项目孵化的

AA应用技术学院创新创业教育实施方案

AA应用技术学院创新创业教育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文件精神,树立先进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落实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目标,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大力推进我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全面提高我校人才培养质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提升学生创业能力。 二、总体目标 1.以创新教育为基础,将创新教育与创业教育紧密结合起来,通过全面实施创新创业教育,全面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学生具备从事创业实践所应有的知识、能力及心理素质,使之成为高素质、强技能创新创业型人才。 2.实现从以课堂教育为中心向重实践教育的转变,从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向以学生为本的教育转变,从以书本知识为中心向以技术技能为主的教育转变,最终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 3.把课程体系和专业改造作为创新创业的基本抓手,构建创新创业教育管理平台、课堂平台和专业实践平台,培养创新创业教育的专兼结合及“双师型”师资队伍,创造有利于创新创业人才成长的教学与实践有机结合的和谐环境。 4.坚持立德树人的基本导向,明确创新创业的教育目标要求,开展面向全体学生的普及型创新创业教育,通过建立健全课堂教学、自主学习、强化实践,对具有创新创业意愿与潜质的大学生重点帮扶培养,经过分层次的创新创业教育,促进创新创业成果的涌现和创新创业人才的快速成长,把我校建成民办本科高校及武陵山片区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基地。 三、组织与领导 1.成立“AA应用技术学院创新创业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担任组长,分管校领导担任副组长,教务处、科技处、团委、学生处、财务处、招生就业处、实验(训)中心等主要部门负责人、各二级学院(部)主要领导为成员。领导、组织、协调和指导学生的创新创业活动。创新创业教育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教务处),负责具体的日常管理工作。

经管学院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方案

经管学院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方案 经济与管理学院构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 第二课堂平台工作方案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精神~以及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更好地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的基本思路~进一步推动我院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帮助大学生树立创业意识~完善创业知识结构~掌握创业技能~以创业促就业~为构建和不断完善我院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第二课堂平台~现结合我院实际~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构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第二课堂平台的工作规划 ,1,指导思想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大力弘扬“创新、创业、创优”三创精神~着力培养青年学生的创新意识、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构筑“教育、实训、指导、服务”的创业教育第二课堂平台~全面推进我院创业教育工作的新局面。瞄准高等教育改革前沿~始终把创业教育作为我院教育管理的一项重点工作~继续加大创业教育软硬件方面的投入~将扶持创业先进典型和完善创业服务体系结合起来~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教育氛围~真正提升大学生的创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2,建设目标 创业教育的目标任务:围绕大学生创业课堂教育、科技创新活动开展、创业实践活动提升等三大方面展开~以提升大学生的就业创业 1 能力为中心~引导、帮助广大大学生“转变就业观念~拓宽创业渠道~培养创新能力~塑造创业人才”。

,3,组织领导 成立经济与管理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院党总支书记@@@担任~党总支副书记@@@任副组长~专职辅导员为小组成员。小组成员之间分工明确~负责日常工作的落实。 二、构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第二课堂平台的工作原则 ,1,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业实践能力~跳出普通学生素质教育的范畴~找准切入点~以一种制度化的方式实现学生对自身成才的迫切需要和成长设计。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应该符合学生的实际发展规律~配以正确的引导和硬件保障~不能强加意志。 ,2,第二课堂的主导性。创新创业教育要打破传统教育观念的枷锁~深化课内教学的改革~积极改善第二课堂实践环境~努力提高学生参与第二课堂活动的积极性~通过反复锻炼~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 ,3,不同专业学生培养模式的“大同小异”。目前~我院制定的人才培养模式基本上能适应学生的需求~而在创新创业教育模式中~由于专业背景的不同~在方向上可以加入指导性的意见~但是在具体细化中必须存在差异。 三、构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第二课堂平台的具体工作方案 目前~我院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工作通过不断的修正和完善~已 2 经逐步的走入正轨~围绕第二课堂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和开展活动~帮助大学生树立创业意识~激发创业热情。如~通过邀请专家讲座、就业指导课、院部网站宣传等形式帮助大学生树立创新创业意识~弘扬创新创业理念,组织教师积极指导~鼓励广大学生参加大学生科研立项活动~自我院大学生科研立项工作启动以来~我院学生在大学生科研立项中立项@@项~在各级各类期刊杂志发表文章@@篇,认真开展全国大学生创业设计暨沙盘模拟经营大赛、全国商科院校市场调研大赛等各类重

(完整word版)创新创业教育实施方案

创新创业教育实施方案 近些年来,创新创业教育体制的构建成为了我国高校管理工作的重点内容。你想知道创新创业教育实施方案是什么样的吗?接下来就一起分享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创新创业教育实施方案吧! 创新创业教育实施方案一实施创新创业教育是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重要途径,是素质教育的深化和具体化。为进一步深化学校教学改革,充分调动广大师生参与创新创业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全面推动学校创新与创业教育的开展,特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创新创业教育的目标 1.通过全面实施创新创业教育,以创新教育为基础,以创业教育为载体,将创新教育与创业教育结合起来作为一个整体推进,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学生具备从事创业实践所必须的知识、能力及心理品质,成为高素质创新创业型人才。 .通过全面实施创新创业教育,实现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从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向以学生为本的教育转变,从以知识为中心的教育向以能力为本的教育转变,最终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根本转变。 .通过实施以创新创业为导向的课程体系和教学管理体系改革,构建创新创业教育管理平台、课程平台和实践平台,

培育创新创业教育的专兼职结合的师资队伍,创造有利于创新创业人才成长的教学与实践条件及环境。 .通过以素质教育为基础,开展面向全体学生的普及型创新创业教育,对具有创新创业意愿与潜质的群体进行专门培养。通过分层次的创新创业教育,促进创新创业成果的涌现和创新创业人才的快速成长。 .通过实施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创新精神与创业技能,使大学生不仅成为求职者,而且成为工作岗位的创造者和职业的创造者,促进学校就业工作的开展,为学生今后的职业生涯创造一 个良好的开端。 二、创新创业教育的组织与领导 1.成立创新创业教育指导委员会,统筹协调学校的创新创业教育 为切实加强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学校成立创新创业教育指导委员会,领导、组织、协调和指导学生的创新创业活动,创新创业教育指导委员会由学校领导牵头,教务处、科研处、学生处、团委、招生就业处、产业处、财务处、二级学院共同参与。创新创业教育指导委员会下设办公室,挂靠教务处,负责具体的日常工作。通过加强组织领导,统筹规划,精心组织,指导实施,把开展创新创业活动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并形成各部门共同配合,全体教职员工和学生积

职业学院深化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实施方案2016.10.29

**职业技术学院 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工作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国家发展战略,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5?36号)、《教育部办公厅关于报送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教高厅函…2015?59号)、《广东省教育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粤教高…2015?16号)等文件精神,结合学院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立德树人为先导,以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为牵引,以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为核心,以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为重点,将创新创业教育作为推进教育教学综合改革的突破口并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构建具有铁路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促进创新创业成果的涌现和创新创业人才的快速成长,全面提高我院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和人才培养质量。 二、实施目标 (一)总目标

以健全创新创业管理机构和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为基础,以扎实推进人才培养改革为重点,以创新创业师资队伍及其指导能力建设为依靠,以完善创新创业实践条件、营造创新创业教育校园文化氛围为依托,多部门、校内外协同创新,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和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的人才培养新体系,具有铁路特色,运行良好,效果显著,争创省级创新创业教育示范校。 (二)具体目标 1.做好顶层设计落实,做到人财物全到位 根据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推进要求,健全完善创新创业教育的1个领导小组和具有4个工作组的管理机构,抽调2名人员,落实办公场地,下拨专项经费,做到“机构、人员、场地、经费”4到位。 2. 纳入培养过程,形成完善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 通过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素质教育、就业指导教育相结合,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调整34个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全面修订34个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全面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的知识、能力与素质。通过开发15门、购买10门左右的创业创业课程,建立多层次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通过培养学生的批判性、创造性思维,注重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推进创新创业教学方法和考核方法改革,形成较为完善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 — 2 —

大学创新创业工作方案实用完整版

X X大学创新创业工作方案 (2019-2021)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贯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5〕9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5〕36号)、《国务院关于推动创新创业高质量发展打造“双创”升级版的意见》(国发〔2018〕32号)、《云南省教育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等文件精神,协同推进我校创新创业工作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建设,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强化学生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积极响应“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国家发展战略,坚持创新引领创业、创业带动就业,以推进素质教育和全面发展为主题,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以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为重点,以完善条件和制度保障为支撑,以大赛为抓手和导向,推进教学、科研、实践协同育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育人为本,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树立先进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明确创新创业教育主体责任意识,促进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机融合,完善“专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增强学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大批创新创业人才。 (二)坚持问题导向,优化创新创业教育机制。 查找自身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深层次问题,全面剖析薄弱环节。打破常规,突破障碍,补齐短板,着力于制度创新、载体创新、方法创新和服务创新,探索完善创新创业教育体制机制,建立有效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和创新创业帮扶指导机制,提升学生创业数量和质量,提高学校对社会经济发展的贡献度。 (三)坚持协同推进,培育学校创新创业文化。 将创新创业教育有效纳入学校改革发展规划、人才培养体系和教育教学评估指标,营造统一领导、齐抓共管、开放合作、全员参与的局面,造就创新创业教育文化育人机制,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普及和深化发展,形成创新创业教育和支持学生创新创业的良好生态环境。 三、工作目标 2019年起全面启动深化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完善学校创新创业工作的体制机制,形成具有学校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打造以提升创新创业能力为导向的课程体系和教学管理体系。

常州工学院创新创业教育实施方案(试行)

常州工学院创新创业教育实施方案(试行) 实施创新创业教育是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重要途径,是素质教育的深化和具体化。为进一步深化学校教学改革,充分调动广大师生参与创新创业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全面推动学校创新与创业教育的开展,特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创新创业教育的目标 1.通过全面实施创新创业教育,以创新教育为基础,以创业教育为载体,将创新教育与创业教育结合起来作为一个整体推进,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学生具备从事创业实践所必须的知识、能力及心理品质,成为高素质创新创业型人才。 2.通过全面实施创新创业教育,实现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从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向以学生为本的教育转变,从以知识为中心的教育向以能力为本的教育转变,最终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根本转变。 3.通过实施以创新创业为导向的课程体系和教学管理体系改革,构建创新创业教育管理平台、课程平台和实践平台,培育创新创业教育的专兼职结合的师资队伍,创造有利于创新创业人才成长的教学与实践条件及环境。 4.通过以素质教育为基础,开展面向全体学生的普及型创新创业教育,对具有创新创业意愿与潜质的群体进行专门培养。通过分层次的创新创业教育,促进创新创业成果的涌现和创新创业人才的快速成长。 5.通过实施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创新精神与创业技能,使大学生不仅成为求职者,而且成为工作岗位的创造者和职业的创造者,促进学校就业工作的开展,为学生今后的职业生涯创造一

个良好的开端。 二、创新创业教育的组织与领导 1.成立创新创业教育指导委员会,统筹协调学校的创新创业教育 为切实加强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学校成立创新创业教育指导委员会,领导、组织、协调和指导学生的创新创业活动,创新创业教育指导委员会由学校领导牵头,教务处、科研处、学生处、团委、招生就业处、产业处、财务处、二级学院共同参与。创新创业教育指导委员会下设办公室,挂靠教务处,负责具体的日常工作。通过加强组织领导,统筹规划,精心组织,指导实施,把开展创新创业活动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并形成各部门共同配合,全体教职员工和学生积极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 2.加强二级学院对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组织领导 各二级学院要加强对创新创业教育工作重要性的认识,组织成立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领导小组,由行政、党总支、团总支和专业系主任及部分老师组成,同时可聘请创业成功的校友、企业管理者、有关专家担任学生的创业导师,为学生的创新创业活动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3.发挥大学生科技实践创新中心在创新创业活动中的引领作用 拓展大学生科技实践创新中心的功能和定位,将其建设成为具有鲜明特色的校级创新创业实训基地。其作用是为全校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活动和能力培养提供实践环境与必要条件。尤其对已经接受系统的创新创业课程教育、且具备创新创业潜质和创新创业热情的大学生,校级创新创业实训基地可以提供专业化、个性化的指导,并为项目启动提供支持。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计划实施方案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计划实施方案 为推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创新创业能力训练,增强高校学生的创新能力、创业能力和就业能力,培养适应创新型区域建设需要的高水平创新人才,按照《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十二五”期间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高…2011?6号)和《教育部关于做好“本科教学工程”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教高函…2012?5号)等文件精神,决定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计划”,建设一批“大学生创新创业园”(以下简称“创业园”),安排一批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推动创新创业教育更好更快地发展,培养更多的创新创业型人才。 一、项目背景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及我省高等教育办学规模高速扩张,完成了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历史性跨越,成就巨大。然而,随之而来的、不断扩大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也在不断加大,每年大量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已经成为社会高度关注的热点问题,开展创业教育与实践已成为当前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 目前,我国正在进行经济发展转型和产业结构调整,需要

培养大批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新岗位的创造者,而不只是现有岗位的竞争者。高校大学生是最具创新创业潜力的大众群体之一。鼓励大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结合自己的专业知识开展科技创新、自主创业、积极就业活动,是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对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战略意义。 为推动学生社会实践能力,以创新带动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近年来高校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成立了机构,进行相关研究,培训了大批师资,组织了多种形式的职业技能竞赛、创新创业竞赛,如“挑战杯”科技作品竞赛、创业计划大赛等,培养了大批具有创新能力的优秀人才和创业人才,受到社会的广泛好评。多数高校将社会实践、技能实训、职业技能竞赛等列入学校教学计划,为大学生提供实习、实训、创业和就业的综合服务平台,极大地推动了大学生创业教育与实践活动的开展。 二、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党中央十九大“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发展战略和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精神,面向高校大学生,积极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与实践活动,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就业能力,促进大学生“以创新带动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工作的展开。

山东职业学院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

附件: 山东职业学院 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 二O一六年六月

目录 一、指导思想 (1) 二、总体目标 (1) 三、具体内容 (1) (一)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1) 1.完善人才培养质量标准 (2) 2.优化人才培养方案 (2) 3.健全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4) 4.改革教学方式和考核方式 (5) 5.完善创新创业竞赛机制 (6) 6.积极组织社团活动 (8) (二)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 (14) 1.制定鼓励扶持政策 (14) 2.成立优秀“双创”项目评选委员会 (14) 3.设立“双创”项目扶持专项资金 (15) 4.提供开展“双创”项目活动场地 (15) 5.对“双创”项目全程跟踪指导 (16) 6.开展校园“双创”项目大赛 (17) 四、保障措施 (17) (一)组织保障 (18) (二)制度保障 (18) (三)资金保障 (19) (四)师资保障 (19)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创新引领创业、创业带动就业,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牢固树立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将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作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重要环节,作为学院教育综合改革的有效突破口,作为学院学生实现更高质量创业就业的有力保障。秉承“与时俱进,开放创新,改革发展”的办学理念,贯彻“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知行合一”办学方针,以《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为指导,以贯彻教育部《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为总抓手,坚持以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强化师资队伍建设、优化专业布局、加强创新创业教育、打造特色文化品牌、完善质量保障机制、增强学院办学活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二、总体目标 紧紧围绕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等重大教育战略,全面实施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到2020年,将我院建设成“理念先进、机制协调、专业特色、师资雄厚、保障完善、文化融合、质量一流”的职业院校。学院办学活力进一步激发,服务发展的能力进一步增强,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明显增强,投身创业实践学生显著增加,办学实力显著增强,打造山职教育品牌,建成山东高职教育的一面旗帜。 三、具体内容 (一)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新余学院创新创业教育实施方案

新余学院创新创业教育实施方案 为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四中全会精神,落实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和江西省《关于深化高等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提高我院创新创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经学校研究,决定深入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思路 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创新引领创业、创业带动就业,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以推进素质教育为主题,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以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为重点,以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主要路径,通过实施“四个进一步”,即进一步完善体制机制、进一步打造创新创业平台、进一步提高教师创新创业能力、进一步突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推动新余学院创新创业的深入发展,提高新余学院支撑地方科技进步、经济发展和社会管理创新的能力。 基本原则 坚持创新创业与转型发展相结合。以新余学院创新创业教育作为推进学校转型发展的支撑点,树立先进的创新创业

教育理念,面向全体、分类施教、结合专业、强化实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升人力资本素质,努力造就一批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力军。 坚持问题导向与特色引领相结合。以新余学院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突出问题作为深化学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着力点,坚持特色引领,对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创业平台、教师创新创业能力、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等“四个进一步”的实施,有效推进学校创新创业发展。 坚持改革试点与开放进取相结合。以改革试点的科学谋划作为深化学校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抓手,以开放进取理念推动与国内外多层次的实质合作,聚集创 新创业教育要素与资源,充分调动广大师生参与改革的积极性,形成全校关心支持创新创业的良好生态环境。 发展目标 有步骤、分阶段推进新余学院创新创业“四个进一步”,努力实现一年开好局、两年见成效、五年大进展。 一年开好局:到XX年末,全面启动深化新余学院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建立健全组织领导和协调机构,各项建设任务分解落实到位,制定出台发展目标规划和配套政策,全校上下形成推进创新创业的共识与合力。 两年见成效:XX年取得重要进展,形成科学先进、广泛认同、具有地方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形成一批可复制

大连民族学院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方案-大连民族大学

附件3: 2012年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推荐项目汇总表单位(公章):外国语言文化学院 推荐 序号项目名称项目类型负责人 年 级 专业团队成员指导教师 1 i游旅游咨询有限公司创业训练项目王菁菁10 朝鲜语郭谊晗周杨程曹玉立刘颖王妍 2 七彩校易网创业训练项目张雯雯10 日语康其正赵畅付泽锋马文涛任艳 3 中国民族·世界看见:“55”工作室创业训练项目程佳馨09 英语尹冬辰魏巍于慧李晓慧王维波/李顺英 4 汉语桥·Language Workshop创业训练项目李婷09 日语王占平滕贵良朗宇航翟丹迪刘俊民/李杰 5 你好,旧时光!——闲置交换商店创业训练项目谢钟琪09 英语张睿桐张芮张志刚 6 彩虹团队创业训练项目石彩云10 英语吴斌朱亚翠佟梦瑾杨欢欢王玉平 7 民院惠众二手参考书籍、资料共享平台创业训练项目王雪10 日语王玲玲张艳瑞侯聪锴高静学 8 大连贴心防雾膜有限公司创业训练创业训练项目王豆青10 英语赵耀刘金鹏别少侠刘思洋何宏伟 9 解析当代大学生对“韩流”的认识与反思创新训练项目李雪枫09 朝鲜语赵迪亢鹏佳仲子衡黎海娇尹敬爱 10 英美电影名称及字幕翻译评析创新训练项目林佳卉09 英语何苗王妍王慎欢赵婷婷耿智 11 对美、日、英和中国汽车文化现象的调查研究创新训练项目张新阳10 日语高敏张莹莹任志起 12 英美主流报刊及其特点以及与中国报刊的比较创新项目训练洪祯惠09 英语金仙红魏正凯梁艳君 13 韩国企业文化研究与实践——以大连开发区韩国企业为主要研究对象创新训练项目米秋楠09 朝鲜语牛聪张淑芳李路刘海娣尹敬爱 14 餐饮业广告语偏离现象研究创新训练项目林娜09 英语于佳慧栗小玉许欣默李旭杨艳华 15 就业与性别歧视创新训练项目王春茹11 日语王一名李爱陈伟叶玉静高希敏 16 解析当下大批量韩国人来中国的内在原因与外在原因创新训练项目孙月茹09 朝鲜语王娇娇杨健刘静陈楠楠 17 中韩大学生就业观看法的对比研究创新训练项目刘波10 朝鲜语刘雅婷刘丹王妍 18 提升日本文化感受力的创新实践----以茶道体验为中心创新训练项目贺鑫09 日语金英梅张丝雨王少如唐曌馨周艳红/渡边仁史 19 从赠答礼仪看中日两国社会交际文化的相异性创新训练项目马晓威09 日语辛芸秀高丽雪秦颖 20 网络影像视觉冲击下大学生读书观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以大连地区各高校为例创新训练项目汪金丹09 英语李晖王宝全李雨原孙宁

创新创业实施方案 (新)

许昌职业技术学院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实施方案(草稿) 为贯彻《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和河南省加快发展众创空间等新型创业服务平台有关精神,全面提高我院人才培养质量,加快推进我院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充分调动广大师生参与创新创业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我院创新创业的能力和水平,经研究决定深入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坚持党的教育方针,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以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为重点,以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为核心,以丰富创新创业活动为抓手,不断提高我院人才培养质量。 二、工作目标 围绕提升大学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着力在大学生创新创业理论教育、实践教育、实训孵化等三大方面开展系统深入的教育工作,加强创新创业体制机制建设、师资建设、课程建设、实践建设、平台建设和文化建设,帮助大学生转变就业观念,拓宽就业渠道,培养创新能力,塑造创新人才。

三、推进创业教育的具体措施 (一)组织领导 1.成立学院创新创业教育指导委员会,统筹协调全院的创新创业教育工作。 创新创业教育指导委员会由学院主要领导牵头,招生就业处、教务处、科研外事处、学生处、团委、财务处、设备处、各系部共同参与,创委会下设办公室,挂在招生就业处,负责具体的日常工作。通过加强组织领导,统筹规划,精心组织,指导实施,把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形成各部门共同配合,全体教职工和学生积极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 2.加强各系部对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组织领导。 各系部要加强对创新创业教育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成立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领导小组,由党总支、行政、团总支负责人及部分教师组成,同时可聘请创业成功的校友、企业管理者、有关专家担任学生的创业导师,为学生创新创业活动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3.鼓励学生成立创新创业兴趣小组。对学有专长,有科技发明兴趣的大学生创造有利条件,从指导教师、场所、经费、活动开展等方面给予支持、鼓励和帮助。 (二)师资队伍建设 1.注重培养一支专兼结合,素质优良的创新创业教育校内指导教师队伍。立足实际,充分发挥现有教师队伍的作用,通过培养、转向、引进,逐步建立一支与创新创业教育相适应的校内指导教师队伍。支

创新创业大赛实施方案

创新创业大赛实施方案 关于《创新创业大赛实施方案》,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是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重要途径,为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提供了平台。你想知道创新创业大赛实施方案是什么样的吗?接下来就一起分享第一范文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创新创业大赛实施方案吧! 创新创业大赛实施方案一“长春市(20xx年)青年科技创新创业大赛”由共青团长春市委、长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长春电视台联合举办。大赛旨在进一步倡导创新创业文化,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引导和带领一大批大学生通过创业实现就业,重点培育具有高成长性、高技术含量的创新创业企业,助力我市科技成果转化、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和创业型城市建设。 一、大赛时间 20xx年3月12日— 20xx年11月20日 二、大赛主题 青春飞扬激情创业 三、大赛目标 (一)倡导创新创业文化,培养青年创新创业意识,营造全社会尊重创业、鼓励创业、积极创业的良好氛围,拓宽青年自主创新创业的渠道。 (二)落实国家、省、市关于青年就业创业的有关部署,提升青年创业能力,有效引导和促进广大青年走自主创业之路。 (三)建立功能完善的创业服务体系及健全的组织网络平台,积极提供政策解读、资金帮扶、创业指导等方面的服务,切实提高青年就业创业能力和青年就业创业成功率。 四、大赛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共青团长春市委 长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 长春电视台 承办单位:长春青年创业园 长春科技创业服务中心 协办单位:中国〃长春海外学人创业园 吉林省高新创业孵化产业园 大赛组委会:由大赛主、承办方有关领导组成,负责大赛领导工作。 孙亚明长春市副市长 长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主任 赵心锐共青团长春市委书记 王志强长春电视台台长 石威长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 姜晓东共青团长春市委副书记 路良魁长春电视台副台长 大赛秘书处:由大赛主、承办方有关人员组成,为大赛组委会的常设机构和执行机构,负责大赛的组织协调、宣传推广、培训辅导、大赛评审、会务与活动等工作。 董鲲鹏共青团长春市委城市青年工作部部长 刘长乐长春科技创业服务中心主任

商丘师范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实施方案DOC

商丘师范学院 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实施方案 为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根据《教育部关于做好“本科教学工程”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教高函[2012]5号)和《河南省教育厅转发教育部关于做好“本科教学工程”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豫教高〔2012〕176号)的有关精神,学校决定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以下简称“大创计划”)的建设,为使此项工作顺利开展,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以下简称“大创计划”),旨在促进我校转变教育思想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创新创业能力训练,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在创新基础上的创业能力,培养适应具有我校鲜明特色的应用型创新人才。 二、基本原则 “大创计划”遵循“兴趣驱动、学生自主、导师指导、学研联合、服务社会”的原则,按照“公开立项、自愿申报、择优资助、规范管理”的程序实行过程管理。学校以过程为导向,建立并逐步完善从实施过程到结果均能得到客观评价的综合评价体系。

三、主要内容 “大创计划”内容包括创新训练项目、创业训练项目和创业实践项目三个类别。 1.创新训练项目是本科生团队(2至5人),在导师指导下,自主完成创新性研究项目设计、研究条件准备和项目实施、研究报告撰写、成果(学术)交流等工作。 2.创业训练项目是本科生团队(主要成员2至5人),在导师指导下,通过编制商业计划书、开展可行性研究、模拟企业运行、参加企业实践、撰写创业报告等工作,掌握创业基础、创业流程和方法、创业法规和政策。 3.创业实践项目是学生团队(主要成员2至7人),在校内外双导师共同指导下,自主寻求商机、自主整合资源、自主创办企业、自我管理企业,真实体会创业中注册、创建、融资、运营及风险管理等所有过程,掌握创业理论、创业方法和创业法规。 四、申报评审 1.申报条件 (1)申请者为我校二、三年级全日制本科生。品学兼优,学有余力,有较强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意识,对科学研究科技活动或社会实践有浓厚的兴趣; (2)申请者以团队形式申报,团队人数3-5人。学科交叉和年级交叉的小组项目,同等条件下,优先予以立项。申请人不得同时在不同项目之间交叉申报。项目结题前,项目负责人不得申

新余学院创新创业实施方案

新余学院创新创业教育实施方案 (送审稿) 为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四中全会精神,落实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和江西省《关于深化高等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提高我院创新创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经学校研究,决定深入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思路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创新引领创业、创业带动就业,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以推进素质教育为主题,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以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为重点,以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主要路径,通过实施“四个进一步”,即进一步完善体制机制、进一步打造创新创业平台、进一步提高教师创新创业能力、进一步突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推动新余学院创新创业的深入发展,提高新余学院支撑地方科技进步、经济发展和社会管理创新的能力。 (二)基本原则 坚持创新创业与转型发展相结合。以新余学院创新创业教育作为推进学校转型发展的支撑点,树立先进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面向全体、分类施教、结合专业、强化实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升人力资本素质,努力造就一批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力军。 坚持问题导向与特色引领相结合。以新余学院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突出问题作为深化学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着力点,坚持特色引领,对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创业平台、教师创新创业能力、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等“四个进一步”的实施,有效推进学校创新创业发展。 坚持改革试点与开放进取相结合。以改革试点的科学谋划作为深化学校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抓手,以开放进取理念推动与国内外多层次的实质合作,聚集创

职业技术学院创新创业方案

关于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5〕36号),落实省教育厅《关于实施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推进计划的意见》(陕教高〔2016〕4号)文件精神,培养我院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提高大学生的创业就业能力,大力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结合我院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牢固树立以就业为导向,以质量为核心,以服务为宗旨,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坚持“做人做事先做人,德能并重德为先”的育人思想和“认知、养成、技术、技能”的育人重点,积极响应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 (二)基本要求 把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作为“十三五”期间我院教育教学改革的突破口,着力解决目前创新创业教育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明确改革任务、细化改革措施、加强经费和制度保障,完善创新创业教育的体制机制。 (三)总体目标 2016年9月起全面深化我院创新创业教育改革,逐步建立健全融理论教学、实训实践、创业平台、经费与制度保障为一体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完善文化引领和指导帮扶,使得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明显增强,投身创业实践的学生显著增加,涌现一批优秀的学生创新创业成果,毕业生就业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高。 二、组织机构 成立陕西财经职业技术学院创新创业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由院长担任组长,分管教学和学生工作的院领导担任副组长,教务处、学生处、团委、科研处、招生就业处及各系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教务处,负责日常事务。 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全局性工作,负责对重大问题做出决策,指导和协调各部门、各系开展相关工作。在学院统一领导下,各部门分工协作,积极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工作。 三、主要任务和措施

大学科技创新创业园区实施方案

大学科技创新创业园区 实施方案 标准化管理部编码-[99968T-6889628-J68568-1689N]

**大学科技创新创业园区建设方案 一、建设目标 围绕**两市产业布局,发挥我校科研优势,一次性补齐我校科技产业园区建设短板,建立建全中、省有关文件要求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各类创新创业、技术转移、成果转化平台。在2019年前将**大学科技创新创业园区建设成省级众创空间、省级技术交易中心、省级大学科技园,在2023年前将**大学科技创新创业园区建设成国家级众创空间。 二、工作任务 **大学科技创新创业园区以“创新、转化、创业”为主线,采取“学校引导、校企合作、整体规划、分步实施、企业化运作”的建设模式,主要利用**大学的知识、人才、科技资源优势,充分挖掘和利用**大学的智力资源,吸引高科技人才和高新技术项目集聚,把人才优势和科技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以技术转移体系为支撑,通过完善技术、人才、资本三大要素的结合,在创新创业园区内搭建一个设施齐全、功能完善、产学研结合与互动等为一体的科技产业化服务平台,努力使大学科技创新创业园区建设成为技术创新基地、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基地、创新创业人才聚集基地、高新科技成果转化基地。 三、建设内容 (一)建园模式 采取“一园五区”的建设模式,整合**大学现有的创新创业、技术交易、无形资产运营、科学研究中试、科技成果转化工

作,统一冠名为“**大学科技创新创业园区”,分别成立**大学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大学技术转移中心、**大学资产经营有限公司、**大学科研中试产业化基地、**大学科技园。 (二)主园区的基础设施需求 **大学科技创新创业园区总面积约需1万平方米,分期建设。2017年完成**大学技术转移中心和**大学资产运营公司法人注册,确定办公场所,完善机构人员,约需办公面积1000平方米。2018年启动科技创新大楼及相应的配套设施建设,完成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和科研中试产业化基地建设。 (三)完善服务平台建设 完成3—5个符合产业规划方向的研发公共服务平台和中试基地建设。力争用3—5年的时间,吸引30个以上大学产业化项目入驻,在孵30家以上科技型中小企业,每年孵化成功10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型科技企业。通过5年的努力,使大学科技创新创业园区内投资项目投资额达到5000万元以上,产值达1亿元以上。 四、功能定位 按功能布局,将**大学科技创新创业园区规划为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基地、技术转移中心、资产经营有限公司、科研中试产业化基地、大学科技园5个区块。 (一)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基地

大学科技创新创业园区实施方案

**大学科技创新创业园区建设方案 一、建设目标 围绕**两市产业布局,发挥我校科研优势,一次性补齐我校科技产业园区建设短板,建立建全中、省有关文件要求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各类创新创业、技术转移、成果转化平台。在2019年前将**大学科技创新创业园区建设成省级众创空间、省级技术交易中心、省级大学科技园,在2023年前将**大学科技创新创业园区建设成国家级众创空间。 二、工作任务 **大学科技创新创业园区以“创新、转化、创业”为主线,采取“学校引导、校企合作、整体规划、分步实施、企业化运作”的建设模式,主要利用**大学的知识、人才、科技资源优势,充分挖掘和利用**大学的智力资源,吸引高科技人才和高新技术项目集聚,把人才优势和科技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以技术转移体系为支撑,通过完善技术、人才、资本三大要素的结合,

在创新创业园区内搭建一个设施齐全、功能完善、产学研结合与互动等为一体的科技产业化服务平台,努力使大学科技创新创业园区建设成为技术创新基地、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基地、创新创业人才聚集基地、高新科技成果转化基地。 三、建设内容 (一)建园模式 采取“一园五区”的建设模式,整合**大学现有的创新创业、技术交易、无形资产运营、科学研究中试、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统一冠名为“**大学科技创新创业园区”,分别成立**大学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大学技术转移中心、**大学资产经营有限公司、**大学科研中试产业化基地、**大学科技园。 (二)主园区的基础设施需求 **大学科技创新创业园区总面积约需1万平方米,分期建设。2017年完成**大学技术转移中心和**大学资产运营公司法人注册,确定办公场所,完善机构人员,约需办公面积1000平方米。2018年启动科技创新大楼及相应的配套设施建设,完成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和科研中试产业化基地建设。

医学院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实施方案

医学院“年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实施方案 为了贯彻《教育部关于举办第三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的通知》,激发我院学生的创新创业的热情,搭建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与社会对接平台。具体实施方案如下: 一、大会主题 搏击“互联网”新时代壮大创新创业生力军 二、工作小组 组长:王锋 副组长:张建平 成员:岳梦溪、艾颖、安乐、张景发 下设办公室在学生科,负责大赛的组织、协调工作。 三、参赛项目 1、以“互联网”医疗健康,结合专业特色为主要申报内容; 2、以下的项目择优推选: (1)“互联网”现代农业,包括农林渔业等; (2)“互联网”制造业,包括职能硬件、先进制造、工业自动化、生物医药、节能环保、新材料、军工等; (3)“互联网”信息技术服务,工具软件、社交网络、媒体门户、企业服务等; (4)“互联网”文化创意服务,包括广播影视、设计服务、文化艺术、旅游休闲、艺术品交易、广告会展、动漫娱乐、体育竞技等;(5)“互联网”商务服务,包括电子商务、消费生活、金融、财经

法务、房产家居、高效物流;

(6)“互联网”公共服务,包括教育培训、交通、人力资源服务等;(7)“互联网”公益创业,以社会价值为导向的非盈利性创业。 参赛项目须真实、健康、合法,无任何不良信息,项目立意应弘扬正能量,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参赛项目不得侵犯他人知识产权;所涉及的发明创造、专利技术、资源等必须拥有清晰合法的知识产权或物权;抄袭、盗用、提供虚假材料或违反相关法律法规一经发现即刻丧失参赛相关权利并自负一切法律责任。 参赛项目涉及他人知识产权的,报名时需提交完整的具有法律效力的所有人书面授权许可书、专利证书等;已完成工商登记注册的创业项目,报名时需提交单位概况、法定代表人情况、股权结构、组织机构代码复印件等相关证明材料。 四、参赛对象和参赛组别 、参赛对象:医学院全体学生 、参赛组别: ()创意组。参赛项目具有较好的创意和较为成型的产品原型或服务模式,在年月日前尚未完成工商登记注册。参赛申报人须为团队负责人,须为普通高等学校在校生(此组别为我院申报的主要类型)。 (2)初创组。 (3)成长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