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如何读懂佛教

如何读懂佛教

如何读懂佛教
如何读懂佛教

如何读懂佛经

佛经数量众多,同时写于二千年之前大多数学佛者很难看懂。通过学佛,我对如何学习理解佛经有些心得体会,请大家参考,有不正确的地方也请大家指正。

佛讲了无数的经典,但大多数经典都在讲同样的道理.以下是我的理解

1,修善。如我理解,佛所讲的任何一部佛教经典其本意都是劝导众生修善。由于众生痴迷于人间的种种念,佛以世间众生的种种不同的需求,如解脱,脱离六道轮回,成佛,往生极乐等等来方便讲经,劝导众生修善而实现自己的愿望。善是每一部经典的灵魂,也成就了佛的定义。

2,如何修善。如我理解,佛在劝导众生修善的同时也告诉我们如何修善。佛根据众生的文化,领悟,贪念,欲念,权势等等的不同而讲不同的修善方法。但其方法的根本就是在讲述色与空的思想。佛通过对色与空的思想各种变通的解说让不同学佛者更能容易理解和领悟这个思想。通过对为何修善,如何修善的不断说明劝导学佛者放下种种的念。

学习佛教经典只要明白以上两点基本上能看懂任何一部经典。佛教的每部经典如同每把都能打开智慧之门的钥匙.经典本身具有强大的智慧,但一切智慧并不在经典中,而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想要打开我们自己的智慧之门,我们必须运用佛经这把善的钥匙,再用色与空思想的钥匙密码,通过我们现实生活中依佛修行才能让自己踏入智慧殿堂,智慧获得的多少关键在于现实生活中修行成果的多少。善是一切智慧的源泉。失去了善,任何智慧必将枯竭而消散。

通过学习思考后,我对学佛皈依的佛法僧又有了新的理解

佛是什么?佛就是善,即对一切众生的善。

法是什么?学佛的方法,即通过学习领悟佛的智慧的方法。

僧是什么?佛的修行,即通过时时放下发善修行的方法。

这里我写了一首学佛诗,希望大家参考:

学佛不迷佛,修行在生活,

痴迷戒定慧,此生皆蹉跎,

修善即成佛,贪念亦是魔,

佛开诸法门,善心一一过。

佛学与哲学

佛学与哲学 佛教与基督教、伊斯兰教并称为世界三大宗教。佛教发源于古代印度,自东汉明帝永平十年传入中国,对我国哲学、文学、艺术及社会风俗均有相当影响,一度形成佛玄合流的景象,长期影响着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 佛学是人类历史上的重大社会现象,它即是一种宗教信仰,也是一种文化意识形态,它也是以哲学形式出现的宗教思想。它的基本目的在于说明佛教观念的合理性和佛教生活的必要性。哲学抽象的理性思维能力和佛学神秘的宗教思维方式使佛学一传入中国,就使佛教与哲学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1 哲学与佛学的联系与区别 首先,哲学与佛学互相影响,相伴相生。哲学与作为宗教之一的佛学都是人类社会的文化现象,都是远离社会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由于哲学与佛学处于意识形态的同一层面上,使其在相互作用中极易相互过渡,并且相互包含。哲学和佛学都是世界观,佛教与哲学作为世界观,它们必然要提供关于宇宙的模式和认识世界、解释世界的基本原则,来指导和规范人们的认识活动和行为。哲学作为理性思维的最高形式,要求从直观的感性现象背后探讨世界的本源、世界的一般性质和普遍规律,人们可以从理性的角度探讨各种问题及世界的终极问题。佛教关于世界本原的基本命题也是非理性的,例如佛教的缘起论用因缘和合解释宇宙万物的生成,把一切事物的现象看成一定关系和条件的产物,

认为因果律是宇宙间的普遍规律,否认创世主的存在。缘起说的主要目的是说明“诸法无我,诸法无常”的教义,认为“苦海无边,回头是岸”,从而把宇宙观和佛教人生观直接联系起来。佛教超越时代、民族的界限,它之所以能跨越历史、国度而流传,是因为佛教研究生老病死,根除生老病死的苦痛。人类在发展阶段上,总是寻求向上的意欲,而这种本性总是与现实苦难发生矛盾,要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用宗教来承担,佛教把生老病死归于自心,从精神方面来寻找出路,它强调调养和调节身心,采取修行的办法来缓和这种矛盾,佛教传入中国后,教义在变化,也繁衍出众多宗派、教旨、教风也出现了歧义,但根本宗旨仍然是释伽牟尼出家要解决的问题“我若不断生老病死、忧悲苦恼终不还宫”,“我欲为一切事件求解脱,故出家修道。” 哲学也是现实生活中的意识形态,它是一种大智慧,是反思的智慧、变革的智慧。哲学的巨大的生活价值,莫过于用马克思所说的“时代精神的精华”来表达。哲学作为“意义”的社会自我意识,它对当代人类巨大的生活价值,就是对时代性的“意义危机”作全面的反应、批判的反思、规范性的矫正和理想性的引导。因此,真正的哲学,不仅仅是时代精神的“反映和表达”、“总结和概括”,更重要的是时代精神的“反思和表征”、“塑造和引导”。它以自己提出的新的问题、新的提问方式以及对新问题的新的求索,批判性地反思人类生活的时代意义,理论性地表征人类生活的矛盾与困惑、理想与选择,从而塑造和引导新的时代精神。

中国佛教哲学之天台宗、唯识宗、华严宗、禅宗

中国佛教哲学之天台宗、唯识宗、华严宗、禅宗公元581年,隋朝的建立了统一到国家,公元618年,李渊建唐,隋唐时期,正处于中国封建社会的发展时期,为了适应封建统治的需要,出现了佛、道、儒三教并存的局面。伴随着当时寺院经济的发展(辛替否曾说:“七分天下之财而佛有七八分”),佛学研究出现了空前的繁荣。先后形成了如天台宗、唯识宗、华严宗、禅宗等佛教教派。 佛教哲学本质上是一种宗教伦理学说,其根本宗旨是宣扬人生是苦,涅槃极乐。其目的是让人们从现实的苦难中解脱出来,追求来世,达到成佛的理想境界。 首先简单介绍一下天台宗,天台宗的始祖为龙树,但事实上,天台宗真正的开创者确是智顗,因他常住浙江天台山,故名天台宗,但又因为其创立该宗的依据是印度的《法华经》,因此天台宗也称为法华宗。 在南北朝时期,南方的宗教注重义理,北方的宗教重视禅定,天台宗把南北方的宗教结合起来,提出了“止观并重”、“定慧双修”的宗教主张,止就是禅定,观即是义理,并主张要从世俗的痛苦中解脱出来,进入“泥洹”也即“涅槃”——成佛的理想境界,必须坚持止观并重、定慧双修。其主要观点是“三谛圆融”、“一心具三千”。“三谛圆融”是从“一心三观”发展而来的。“一心”即是“一念”,指人的心理活动的最短时刻。“三观”即假观、空观和中观,指的是观察、分析世界的方法。所谓三谛,就是三观。

并认为空、假、中三者并无区别,一念便可以同时具足三种看法,因此,空、假、中三者,只要悟到其一,便可悟到其它二者,三者本是一体,互不妨碍,所以叫“三谛圆融”。所谓“三千”,即“三千世界”,也就是佛教心目中的整个世界。只要有一点点主观思维的活动,便会产生出三千种世界,千差万别,包罗万象的三千世界都存在于“一念心”中,都只不过是“一念心”的产物。是一种主观唯心主义思想。 接下来是唯识宗。唯识宗由我们所熟知的唐代名僧玄奘以及其弟子窥基所建立。又因他们曾长期住在长安的慈恩寺,因而又称慈恩宗(位于陕西省西安市南郊雁塔村)。 唯识宗强调“万法唯识”、“唯识无境”说。他们首先把世界分为“我”和“法”两大部分,认为“我”指生命的主体,如人的情欲、意志等自我意识活动;“法”指事物及其规律,如山河大地、人的肉体等。他们认为“我”和“法”都不是客观的存在,都是虚假的现象,都是空的。因为他们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由“识”变现出来的。他们把“识”分为八种,即: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末那识和阿赖耶识。前五识相当于我们所说的感觉,。第六识相当于我们所说的知觉,是对感觉的综合。第七识又称思量识,具有思考衡量的作用,它是联系前六识与第八识的桥梁。第八识最重要,它含藏诸法“种子”,故称种子识或藏识,也叫根本依,因为它是前七识赖以成立的根本和依据。

佛教哲学的构成和流派

佛教哲学的构成和流派 佛教与基督教、伊斯兰教并称为世界三大宗教。相传佛教为公元前六世纪到五世纪古北印度迎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南部)净饭王的儿子悉达多·乔答摩所是名字,乔答摩是姓氏。后世佛教徒尊称他为释迎牟尼。释边是种族名,牟尼是尊称,择迎牟尼也就是“释迎族的圣人”的意思。释迎牟尼足在古代东方历史上提出了独特的价值标准的思想家,是具有世界性影响的宗教家。 佛教历史悠久,影响深广。自从释迎牟尼创立佛教以来,至今佛教已经延续了二千五百多年。它曾经广泛地辗转流传于印度、巴基斯坦、尼泊尔、阿宫汗、中国、朝鲜、u本、越南、斯里兰卡、缅甸、泰国、老挝、束埔寨等国家,蔚戊大观。它对上述国家的政治、经济、哲学、道德、文学、艺术、医学、风俗习惯等各个方而,都有着深刻的和广泛的影响。近代以来,佛教也流传到欧美等国。佛教是人类历史上一种十分重要的社会现象,也是一种巨大的社会力量。 为了准确地把握佛教哲学的内容,必须明确佛教、佛法、佛学与佛教哲学的联系与区别,分清它们的不同含义。 佛教是指包括教主、教义、教徒组织、清规戒律、仅轨制度和情感体验等复杂内容的综合体。佛教经过长期的流布,在不同的国度形成五花八门、风格各异的流派,各派自立门户,别树一帜,异说纺线。但是,各国的佛教流派都声称崇奉三件物享:佛、法、僧。这三者被

称为佛教的“三宝”。三宝就是构成佛教整体的三大支柱。“佛”,指佛教助创始考、祖师释迎牟尼,也泛指一切佛。“法”,指择迎牟尼传授的敌理,实际上是包招释迎牟尼以及后代佛教学者所阐发的沸教教义,是教化、开悟众生的理论学说。“僧”,指释迎牟尼建立的教团,泛指信奉、弘扬佛教义理的僧众。佛、法、僧包含了佛教的信仰目标、信仰理论和信仰徒众,由此三者而展开为更复杂、更全面的系统结构,如由对佛的信仰而有各种礼仪制度,由法的演变而形成若干宗派,由憎众而有一切洁规戒律等等。佛、法、fe正是反映了佛教酌内涵和外延的规定。简单地说,佛教就是由跺、法、僧三者综合构成的宗教实体。 佛法,就是上述Z宝中的“法”,即佛教的各种教义和学说。佛法的“法”有两层意义:一是轨则的意思,认为佛所说的法门,朗今众生轨则而获得解脱,故糠为“法”;三是道理的意思。佛法分为四种,即四种道理:教法、理法、行法、果核。教法的教,指教典。教法是指佛教的全部典籍。理法的理,即道理。理法指教法即教典中所阐明的义理。行法的6,指修习和践行。行法指依理法而进行的戒、定、忌三行,也就是关于如何持戒,如何修禅定,如何获得“大智”的宗教践行。果法的果,月结果。果法即修行圆满后所证得的所谓菩提、涅绍等圣呆。佛6虽称有八万四千法门,但其大纲是教、理、行、果四法。所x“因教显理,依理起行,由行刻果”,就囊括了全部佛法。4教、理、行、果四法相应而言,是佛教常说的信、解、行、证日法.信,是信顺教法;肥是解悟义理;行,指依教理而起的悄行;

佛教哲学论文

评分______ 日期______湘潭大学文化素质教育自修课 专题读书论文(体会) (封面) 课程名称__佛教哲学___________ 专题读书论文(体会)__我心中有关佛的记忆_________ 指导老师___王丽梅___________ 姓名__高玉雪__________ 学号_2011650511__________ 班级名称__生物工程班__________ 学院名称___化工学院_________ 交阅时间____________ 湘潭大学教务处制

佛教,这个起源于印度,在中国发扬光大的宗教,似乎离我们很近,但又似乎离我们很远。我是一个无神论者,但是我始终觉得学习佛学可以净化人们的心灵,让浮躁的心在尘世间寻找一个心灵的港湾。 佛教不仅能教人摆脱外在的束缚和烦恼,求得精神上的安慰和自由,从而将人从世俗的灾难和痛苦中解脱出来,还有一定的伦理教化,净化社会风气的作用。例如佛教所提倡的四无量心,即慈无量心、悲无量心、喜无量心、舍无量心。《观无量寿经》说:“佛心者,大慈悲是也,以无缘慈,摄诸众生。”如果人人都能由此四无量心,则何愁社会不和谐,天下不太平。 由于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导致现在越来越少的人关注佛教。暂且就认为是这个原因导致的吧。从小学到高中,我们接受的都是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教育,佛教被当做是对整个世界的歪曲看法和解释,是唯心主义的产物。这使得我们长期对佛教存在着一些偏见。但是另一方面,我们生活中又处处都有佛教的影子,我们使用的语言,有相当一部分来自于佛教,如:解脱、方便、献身、习气、障碍、觉悟、面壁思过等等。离开了这些词,恐怕我们的日常交流都会有障碍。佛教经典是历代佛学大师对生活的领悟和尘世的感慨,汇聚了几代人智慧的结晶。‘悟’——不是向外悟到了什么大道理,而是彻底认识了永恒的自己。佛学的永恒的立脚点是自身,从自身找问题,不断完善自我,来达到自身修养的提高。 佛教对社会人生以及自然环境所作的价值判断,认为世俗世界一切本性皆苦,我们要通过修行从而获得解脱。而要获得解脱,就得先摆脱“五蕴”,即色(物质)、受(感受)、想(想像)、行(意志和行为)、识(了别与认识)对人的困扰,回归人的本性。

佛教思想对当代人的影响

佛教思想对当代人的影响 摘要:佛教作为一种外来文化,它自汉代传入我国,经过与中国的本土文化的排拒、吸纳、依附,最终融为一体,并对中国人的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直到今天,即使是非佛教徒,佛教思想也会或多或少的影响了他们。 关键词:佛教、中国文化、当代人 中国传统文化主要由儒家文化、道家文化和佛教文化组成的一个多元文化结构。儒家注重人伦、道家崇尚自然、佛教提倡出世,它们以多元的角度共同筑成了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心理基础。而外来文化的佛教自两汉传入中国,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一直以恒久的生命力、活力,植根中国这片沃土,并通过一定的方式向我们传递它们的佛教思想。 因此,当我们讨论佛家想对我们的影响时,并不仅仅局限于佛教思想对我

们中国文化的影响,我们还会从生活的各个方面出发,探讨它们对我们生活的一些习惯的影响。 一、佛家的哲学思想 (1)佛家理想人格 佛教作为一种宗教,就其理论实质而言,是神学唯心主义。由此决定,可以说,它所追求的理想人格是“神格”。不过,佛家鼓吹苦海无边、万法皆空也好,宣扬明心净性、涅槃寂静也好,说到底,都是以人为理论思考中心,以治人为目的的。因而,佛家自有其理想人格的追求。 佛家的理论极为繁琐,但说一千道一万,归根结底,期理想人格是超尘脱俗、泯灭七情六欲的“超人”。[1] (2)心如古井 佛教把世界上一切都看作是“空”的,即所谓“万法皆空”。在中国佛教宗派中,仍然如此。 正是由于佛教把世界看成空的、虚假不实的,所以,佛教才能达到并要求

别人也达到这种境界:吹到山岳的狂风是静止的,一泻千里的江河是不流的,迅速飘荡的游气是不动的,周旋惊天的日月是不行的。进而,在人生态度上,佛教徒们主张“反本求宗者,不以生累其神;超落尘封者,不以情累其生。不以情累其生,则生可灭;不以生累其神,则神可冥。冥神绝境,故谓泥垣(涅槃)。”[2] (3)随遇而安 宋代著名大慧禅师总结了三条生活经验:第一,“事无逆顺,随缘即应,不留心中。”即对任何事物都抱旷达、放任、自然的态度,自我排遣心中的郁闷或欢喜。第二,“宿习浓厚,不加排遣。自尔轻微”,即对由本心而生的积习,不用着意改变,而顺应自然,它终会复归于本心的清静淡泊。第三,以清静恬淡的心情,因应外界事物。可见,大慧禅师的生活经验就是要求人们随遇而安,顺其自然,不去改变现状。[3] (4)与世无争

佛教哲学与辩证唯物主义哲学的比较

佛教哲学与辩证唯物主义哲学的比较-研究成果 摘要:辩证唯物主义哲学是当代我国人民最信奉的哲学。但最近几年,以儒、道、佛为代表的中国传统哲学正有一种复兴的趋势。作为对当前党中央倡导的“解放思想”的回应,我们将辩证唯物主义哲学与佛教哲学进行了一个初步的对比。我们撰写本文的目的有二:一是希望兴起对辩证唯物主义哲学与佛教哲学比较的热潮,通过相互间的深入比较,取长补短,最终形成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体系;二是就教于辩证唯物主义哲学专家和佛教哲学理论家,通过对我们的指导与帮助,使我们的认识得到进一步的提高。通过初步的比较,我们似乎越来越感觉到将辩证唯物主义哲学与其它哲学作比较研究十分有必要。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全面正确地认识真正的辩证唯物主义,也只有这样,才是真正地响应党中央“开展新一轮解放思想运动”的号召。 1引言 众所周知,哲学是关于人生观、世界观的学说,是自然知识和社会知识的概括和总结。哲学是涉及到意识与物质、思维与存在、自然与社会等各种现象而超越于各门具体学科的学说,并对人们认识世界提供总的方法论和指导思想。根据对哲学问题的不同回答可以形成不同的哲学理论,它们包括:利他主义,反现实主义,佛教哲学,儒家思想,享乐主义,唯物主义,唯心主义,理想主义,非现实主义,逻辑正确主义,悲观主义,道家思想,自我主义,乐观主义,理性主义,现实主义,唯美主义,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客观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非理性主义,斯多噶主义,存在主义,形而上学,功利主义等等。 辩证唯物主义哲学是当代我国人民最信奉的哲学。但最近几年,以儒、道、佛为代表的中国传统哲学正有一种复兴的趋势,本文的两位作者也加入了这股热潮,在业余时间阅读了一些儒道佛哲学思想的书籍。以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来看,佛教也是一种哲学,本文称之为佛教哲学。无产阶级革命家马克思曾说:“宗教是整个世界总的理论,它是包罗万象的纲领。”中国早期著名革命家章太炎则说:“佛法……与其称为宗教,不如称为哲学的实证者。”并且佛教也是一个庞大的哲学体系,在历代高僧大德对释迦牟尼佛的经文教义进行解释和注疏过程当中,形成了许多的流派,比如中观派和唯识派等等。关于对中观学派思想的开创者龙树菩萨的认识,前苏联科学院院士彻尔巴茨基教授在《佛教涅槃概论》中说:“龙树应列入人类伟大哲学家之一。”他还把龙树的中观思想和英国现代哲学家布拉德烈以及德国伟大思想家黑格尔的哲学观点进行相互比较后说:“布拉德烈对于日常世界中差不多一切的概念,如事物和性质、关系、空间与时间、变化、因果、动作和自我等都一一加以驳斥,与龙树的否定论互相吻合,这是很令人注意的。从印度人的观点来看,布拉德烈可以说是一个纯正的中观派的哲学家;在这些相同之外,在黑格尔辩证法和龙树的辩证法之间或者可以发现更重大的亲切的类似。” 再者,佛教的思想理论也并非盲目或随心所欲地发展起来的,它建立在严密的推理论证基础之上【1】。在藏地寺庙中曾有过的上千座辩经院就是一个明证,在这里佛法乃至人类思想中许许多多的概念和观点都要通过理性的检验。所以恩格斯也在《自然辩证法》中称赞:“佛教徒处在理性思维的高级阶段。”又说:“只有辩证的思维才是有效的。只有东方的佛教徒和希腊人处在人类辩证思维的较高发展阶段上。”中国社会科学院有一篇研究释迦牟尼佛和黑格尔的文章,从文章的内容可看出黑格尔的辩证思想,是受到佛教思想影响的。而对于辩证唯物主义思想的历史渊源作过研究的人们都知道,马克思辩证思想则是与德国古典哲学特别是与黑格尔的思想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佛教中有丰富的辩证法思想,并直接影响到世界包括古今的很多大哲学家和大思想家,这是辩证唯物主义者也承认的,如恩格斯在《世间论》中说:“人类到释迦牟尼佛时代,辩证思维才成熟。” 另外有一些人以为佛教是“主观唯心主义”的哲学,佛法里所有的教义和理论也是凭空

中国哲学体系与小乘佛教哲学体系的差别

孟子和庄子为代表的中国哲学体系与印度小乘佛教哲学体系的差别 ——从思维与存在的角度比较 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从思维和存在的角度比较以孟子和庄子为代表的中国哲学体系与印度小乘佛教哲学体系的差别,即是比较两个哲学体系对于哲学基本问题的回答的不同。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思维与存在何为第一性的问题,另一方面是思维和存在是否具有同一性的问题。思维与存在的第一性问题是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是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基本问题。 因此笔者接下来笔者将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可知论与不可知论两对哲学范畴来比较比较以孟子和庄子为代表的中国哲学体系与印度小乘佛教哲学体系的差别。概而言之,笔者认为以庄子和孟子为代表的中国哲学体系与印度小乘佛教哲学体系在本体论上都是唯心主义,但是,中国哲学体系则内容更丰富,即有主观唯心主义,也包含客观唯心主义,还有唯物主义的因素,而小乘佛教哲学体系则是体现主观唯心主义。中国哲学体系在认识论上包含了孟子的可知论和庄子的不可知论两种观点,而印度小乘佛教哲学体系体现的可知论的观点。具体分析如下文: 一.以孟子和庄子为代表的中国哲学体系与印度小乘佛教哲学体系在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方面的差别 思维与存在关系问题的第一个方面也是最根本的方面就是思维与存在谁是第一性,也即物质和意识谁是第一性,也就是谁先谁后,谁决定谁,谁是世界的本原的问题。这是区别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标准。唯心主义认为思维是世界第一性,是世界的本原。唯物主义认为存在是世界第一性,是世界的本原。这是属于本体论的范畴。唯心主义分为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他们都把精神、意识当作世界的本原,第一性的东西。不同的是,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主观精神、意志当作世界的本原,当作第一性、决定一切的东西。认为万事万物都是“我”的感觉、观念、意志、情感等的产物,没有“我”,就没有世界;客观唯心主义,则认为精神是世界的本原,是第一性的,但是这个精神不是某些个人的主观意识,而是存在于宇宙空间的一种神秘的、客观的精神。 (一)中国哲学体系的观点 以孟子和庄子为代表的中国哲学体系,笔者认为是指先秦儒家与道家为代表的哲学体系。庄子继承发展了老子的思想,是道家哲学思想的代表。孟子继承发展了孔子的思想,是儒家哲学思想的代表人。在本体论方面,笔者赞同孟子的哲学是二元论哲学的观点,在他对心与物关系的观点中,认为有两个并列的本原,一个为心,一个为物。它们之间是对立统一关系,既相互对立,又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作用。一方面,物不仅客观存在,而且对心具有影响、制约作用。孟子说;“富岁子弟多懒,凶岁子弟多暴,非天之降才尔殊也,其所以陷溺其心者然也。”另一方面,心对物又具有积积的能动作用。心能控制物欲,抵制外物的引诱。孟子认为“, 心之官”是人身上的“大体”“, 耳目之官”是人身上的“小体”“, 先立乎其大者,其小不能夺也。”导致人与人之间差别的根本原因在于心,不在于物。“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故曰:“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或相倍蓰而无算者,不能尽其才者也。”心一旦确立,又可保持自己的独立性,“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心能够以观念的形态反映物,包容物,“万物皆备于我矣。”。上述的心物关系表明,孟子已经在一定程度上看到了物的基础性、制约性与心的主导性、能动性之间的辩证关系。但是,孟子关于心的先验道德本质观又大大限制了他的哲学视野。他错误地把心与物并列起来,而看不到物质是意识的本原;他武

浅析佛教中的中观思想

浅析汉传佛教中的中观思想 摘要:中国的佛教哲学融合了中国的儒学、道学、玄学,对佛教宗教唯心主义哲学体系进行了特有的论证、解释和发挥。它继承了佛教哲学的论证方法,利用抽象的思维,在相对的现实的现象界背后设置一个绝对的超现实的“本体”,或说“真如”,或说“实相”、“佛性”。它运用“缘起论”等进行相对主义的论证,借以揭露万物之间的关系和人类认识的矛盾,否定客观世界的实在性和人的主观认识能力的可靠性。在论证、解释过程中,中国佛教哲学突出了它的思辨性的特点。Abstract:The Chinese buddhist philosophy, combine the Chinese Confucianism, Taoism and metaphysics, to the buddhist religious idealistic philosophy system of special demonstration, explain and play. Encyclopedia malluddhist philosophy argument method, using the abstract thinking, in the reality of the world of relative phenomenon behind set a absolutely surreal "ontology", or "really like the" said, or said "reality", "Buddha". It USES "origin theory" of relativism argument, so as to reveal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ll of human knowledge and the contradiction, deny the reality of the objective world and the subjective understanding of the reliability of the ability. In the argument, interpretation process, the Chinese buddhist philosophy, highlighted its argument characteristic. 关键词: 唯心真我思辨性

佛教哲学复习整理

三宝: 佛:佛陀——“觉者”(正觉——对一切法的性质相状如实的了解;等觉或遍觉——使别人觉悟;圆觉或无上觉——最高最圆满境界) 法:佛所说的法——三宝的核心,“任持自性,轨生物解” 僧:佛的出家弟子的团体——僧伽四众弟子:比丘、比丘尼(出家弟子)、邬波索迦、邬波斯迦(在家弟子) 如来:“真如”,一切法的真实状况。佛经解释“乘真如之道而来”、“如实而来”;“佛陀”的异名。 阿弥陀佛:无量的光明。 南无:“那摩”,敬礼。 轮:以轮来比喻佛所说法,佛的法轮出现于世,一切不正确的见解、不善的法都破碎无余。佛陀第一次说法,叫“初转法轮”。 三大系:巴利语系(小乘佛教,上座部佛教)、汉语系、藏语系 戒律(开遮持犯): 开——出家戒条中,本是不得触犯的,在某种情况下可开许。 遮——在某种情况下可开,通常情况下又不得违犯。 佛教基本教义: 目标:成佛 哲学基础:缘起论、业力论 三法印(基本原则):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 四谛(教义基本内容):苦(说世间的苦)、集(苦的原因)、灭(苦的消灭)、道(灭苦的方法) 三无漏学(实践程序):持戒、修定、证慧 特点:以人为本位;以解脱为中心;以禅观亲证为认识的基础和解脱实践的终极;否定性辩证法和真俗二重真理观 缘起论: 缘起:诸法由因缘而起。一切事物或现象的生起,都是相待的互存关系和条件(因——关系缘——条件)。

“若此有则彼有,若此生则彼生;若此无则彼无,若此灭则彼灭”: 同时的互相依存关系:师生关系,有师则有生,有生则有师,无师则不成生,无生则不成师。——同时因果“此有故彼有” 异时的互相依存关系:种子和芽,过去有了种子,今天才有芽,同时因为今天有芽,过去的种子才名为种子;另一方面看,种子灭即芽生时,芽生时即种子灭时。——异时因果“此生故彼生” 一切法必然在某种互相关系中存在,没有任何一个现象是绝待的存在。世界就是这样由时间上无数的异时连续的因果,与空间上无数互相依存的关系组成。 缘起偈:“见缘起即见法,见法即见佛”——缘起教义在佛教中重要地位 十一义:1)无作者义2)有因生义3)离有情义4)依他起义5)无动作义6)性无常义7)刹那灭义8)因果相续无间断义9)种种因果品类别义10)因果更互相符顺义11)因果决定无杂乱义 *四个重要论点: 1)无造物主:承认“诸法因缘生”,不承认有独立的造物者,即“无作者义”。(佛教没有否定婆罗门教的神,只是看做一种众生。佛也受因果律支配) 2)无我: 离有情义依他起义 “有情”是种种物质和精神要素的聚合体,任何要素又刹那依缘生灭,无固定独立的“有情”支配身心,即找不到“我”的存在 身体——六大:地(骨肉)、水(血液)、火(暖气)、风(呼吸)、空(空隙)、识(精神活动) 心理——五蕴(堆):色(人生的感觉器官五根:眼耳鼻舌身;感觉对象五境:色声香味触)、受(感觉)、想(印象:摄取事物相貌)、行(思维:推动身心活动的力量)、识(了别:对所认识的对象予以推理和判断) 名色——组成“有情”的精神和物质要素。名——精神要素,即受想行识四蕴(六大中识大);色——物质要素,地水火风空(必须互相结合变化) 无动作义 不承认因果之间有来去,承认由因生果,反对因变成果,虽讲六道轮回,但不承认有灵魂从这个身体投入另一个胎里去——从无我教义中延伸 3)无常

马克思主义的佛教观和佛教的马克思主义观

马克思主义的佛教观和佛教的马克思主义观内容提要:马克思主义和20世纪中国佛学的关系问题,是20世纪中国文化史上一个重要问题。本文着眼于不同思想主体的立场分野,分别论述了马克思主义者的佛教观和佛教徒的马克思主义观,对马克思主义和20世纪中国佛学的关系问题做了一个整体的概观。文章认为,马克思主义和佛学在理论思维方式上的相似和根本追求上的异趣是二者之间一系列交涉和冲突的原因所在。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佛学、辩证唯物论、唯心论一、前言:问题的提出马克思主义传入后,中国的思想文化方向和格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随着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和发展,一切传统的思想文化都必不可免地要面对马克思主义的挑战。由于马克思主义所固有的革命性和批判性,它自然要对包括佛教在内的传统文化发动批判,由此而引起了思想文化界的深入而持久的变革。对于这一历史变革,学者们从多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但有一个方面似乎没有引起太多的关注,这就是马克思主义和佛学的关系问题(1)。研究这一问题可以使我们对20世纪的中国学术史、思想史、宗教史有一个更全面的认识,对中国佛学和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未来发展也是很有意义的。从整体上说,20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倾向于对佛教进行批判,他们以辩证唯物论和唯物史观为主要武器,着重于揭示佛教的阶级属性、反动的社会政治作用和佛教哲学的唯心主义性质,同时又在一定程度上肯定佛教哲学中的辩证法思想。在僧侣和居士方面,情况比较复杂。民国时期的佛教思想家们,对马克思主义既有肯定,也有批评,有人曾试图融合马克思主义和佛教思想。1949年以后,佛教界普遍地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在社会和精神生活中的统治地位。在此前提下,一些僧侣和居士们倾向于论证佛教教义和马克思主义的一致性,为佛教争取生存地位。本文着眼于不同思想主体的立场分野,对马克思主义和20世纪中国佛学的关系做了一个整体的叙述,期望能由此给我们发展21世纪的中国思想文化带来一些有益的启示。二、马克思主义者的佛教观此处所谓马克思主义者实际上包括两类人,一类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如瞿秋白、毛泽东等;另一类是持有马克思主义观点的佛教学者,如候外庐、任继愈、方立天、范文澜、郭鹏、严北溟等。在中共早期领导人中,陈独秀等人对佛教持严厉批判的态度,不过陈独秀对佛教的批判并不是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另一位中共领导人瞿秋白受到佛学很深的影响,他之踏上革命的道路,和佛教菩萨行思想的熏习有关,他说:“菩萨行的人生观,无常的社会观渐渐指导我一光明的路。”(2)佛教的出世主义和诸行无常的世界观,和对现有政治社会的否定或批判结合起来,促使瞿秋白走向“俄乡”寻求新的政治社会理想。不过严格的说,佛学对瞿秋白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其深层次的情感方式和人生态度上,在其哲学著作中很难看到佛教思想的痕迹。作为一代政治领袖的毛泽东,同时也是一位重要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他的佛教观,包括三方面内容,即佛教文化论、优良传统论、和社会主义协调论(3),这“三论”中尽管有一些毛泽东对佛教的特殊理解,但实际上是至今为止的官方佛教政策的指导思想。佛教文化论把佛教视为历史文化遗产,视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优良传统论进一步概括了佛教的本质和作用。毛泽东主张“发扬佛教优良传统”,其意义在于区分佛教的精华和糟粕,使精华部分服务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和社会主义文化的建设。和社会主义协调论则旨在使佛教融入社会主义的政治文化体制。毛泽东的一些具体论述很有意思,如说释迦牟尼是“从被压迫民族中产生的人”(4),“是代表当时在印度受压迫的人讲话。为了免除众生的痛苦,他不当王子,出家创立佛教”。他认为“六祖的佛经《法宝坛经》就是劳动人民的”(5),高度评价六祖对主观能动性的发扬。他说:[!--empirenews.page--]主张一切皆空,这是彻底的唯心论,但他突出了主观能动性,在中国哲学史上是一个大跃进。慧能敢于否定一切。有人问他:死后是否一定升天?他说不一定,都升西天,西方的人怎么办?他是唐太宗时的人,他的学说盛行于武则天时期,唐朝末年乱世,人民无所寄托,大为流行。(6)又如:信佛教的人和我们共产党人合作,在为众生即人民群众解除压迫的痛苦这一点上,是共同的。(7)我们再把眼光放大,要把中国、把世界搞好,佛教教义就有这个思想。(8)根据马克思主义观点研究佛学,主要是1949年以后的事情。此处所谓马克思主义当然是三十年代以后在中国哲学界日渐占据主流地位的苏联形态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据此研究中国佛学,以侯外庐主编的《中国思想通史》和任继愈的《汉唐佛教思想史论》、《中国佛教史》等为代表。其主要特点是有三:第一、重视历史上的佛教和佛学思想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用阶级分析方法分

佛教哲学(一)001-028(1)

佛教哲学(一) (至二十八章) 目录 【 001.我愿为十方人做桥】 4 【 002.法体恒有——有部哲学】 5 【 003.四谛归空——空宗哲学】 6 【 004.幻有性空——般若学(上)】8 【 005.求大菩提——般若学(下)】9 【 006.唯识古今——唯识学(上)】10 【 007.新旧唯识——唯识学(中)】11 【 008.唯识一心——唯识学(下)】12 【 009.相依缘起——认识这个世界】 14 【 010.没你不行——选择的自由】15 【 011.共业所感——三界六道】16 【 012.欲界——须弥山和四大洲】18 【 013.成佛特区——阎浮提到忉利天】19 【 014.只有人能成佛——兜率天】20 【 015.与天为敌——阿修罗】22 【 016.天龙八部——龙和鬼神】23 【 017.恐惧与希望——无间地狱】24 【 018.解脱都是孤独】26 【 019.无欲之界——色界诸天】27 【 020.同生共灭——大梵天】28 【 021.星星会说话——光音天】29 【 022.世界的粒子——无色界夸克】 31 【 023.一世界到大千世界】32 【 024.世间已坏的无常——生死枷锁】33 【 025.起风了——天地重生】35 【 026.选择——站在两种主义的边缘】36 【 027.佛教基本方法——有为法】38 【 028.半个本体论——世界已成】39 【 001.我愿为十方人做桥】 在我们每个人的人生里,每个人其实都是自己的导师,没有什么高高在上的存在,可以去评判和决定每个人的命运。佛陀以及他今天的追随者,教导的都是一条自由的路。而每个人都只能独自的去走这条路,就像当年佛陀本人一样。我们每一个人对我们接受的教导、我们的信仰,都要保持合理的怀疑。无论提供给我们教导的是什么样的权威,甭管是活佛还是上师,即使是佛陀本人,只有我们发现他这种教导是有用的,并且可以用在自己的生活里,我们才可以追随他。从最终意义上讲,我们每个人都是自己的主宰,是自己追求自己自由之路上的权威。 任何宗教的框架,都包括四部分历史、哲学、神学和文学。 在通史里头我们谈过历史。在这个讲座里,我们准备谈一下佛教的思想和哲

佛教的哲学

浅评佛教哲学中的“方便”说(转) 摘要:方便在佛学中的概念是指引众生入真实法而设的灵活法门,是佛学重要的度化设施。方便思想还构成联结佛学体系的筋脉,可以平息经典之间的分歧。久而久之,方便更成为佛门中一种独特的行为文化,正,可以行中正之道,广利众生;反,可以排斥异己,文过饰非。总之,方便是属于佛学核心层的重要指导思想,支撑起佛学的浩大体系。 关键词:方便因人施教权巧反面作用 “方便”是佛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与之相对应,方便的原则也是僧人(居士或教众)处理日常事务的重要原则。佛教用语“方便”的原意应是指以灵活方式因人施教,使觉悟佛法真义,《维摩经·法供养品》:“以方便力,为诸众生分别解说,显示分明。”《坛经·般若品》:“欲拟化他人,自须有方便。” 《五灯会元·章敬晖禅师法嗣·荐福弘辩禅师》:“方便者,隐实覆相,权巧之门也。被接中下,曲施诱迪,谓之方便。”这种方便又可称为“权假方便”、“善巧方便”,系指善于引诱众生入真实法而设的法门(当然,佛学喜细微的思辨,如慧远、窥基等对于方便概念的甲乙丙丁类之罗列不在本文的讨论之列)。 此处再换用佛学外语言来表述,“方便”在佛学中的第一要义是指一种点播、教化手段,也是一种传法的高水平功夫和师徒之间密切呼应的功夫,是佛家实现其宗旨的重要途径。佛法深奥,“方便”才是佛法与大众接触的面,这足以说明“方便”对于佛门是须臾不可离的,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从历史演化的角度来看,佛教作为一种外来文化,它自古印度传入中国后不断中国化的过程其实也是一个不断“方便”的过程。在宗派佛教中,较多地保留了印度佛学形态且不能够方便设教的律宗、法相宗流传范围不广,而简便易行、大胆剥落繁琐教义的禅宗、净土宗则得以发扬光大。“方便”其实也是一种双向互利的行为,不仅教众可以因此证悟佛法,提升思想境界,教门亦因“方便”而扩大兴盛,获得朝野重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