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00161财务报表分析精华笔记

00161财务报表分析精华笔记

00161财务报表分析精华笔记
00161财务报表分析精华笔记

根据财务报表分析2008版(主编袁淳、吕兆德)自考教材编写

第一章财务分析概论

第一节财务分析的基本概念

一、财务分析的目的

财务分析是对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进行全面分析,为相关决策提供信息支持。

财务分析的目的:为投资决策、信贷决策、销售决策和宏观经济等提供依据;为企业内部经营管理业绩评价、监督和选择经营管理者提供依据。

(简答)财务分析在今天的地位愈发重要,这体现在以下两点:

(1)随着现代经济的发展,大量新业务不断涌现,业务结构复杂化的程度大大加快了。为了真实公允地反映经济业务内容,财务信息也日益繁杂,专业化程度日益提高。但是由于金融市场的发展,企业公众化的程度较之以前却增加了,大量的社会公众成为企业的股东、债权人等相关利益人,所有的外部企业相关利益人的决策都必须以相关财务信息为基础;

(2)企业组织形式的复杂化要求更加准确合理的内部评价和决策机制,财务分析刚好为此提供了一条可行的途径,完善了企业内部业绩的评价机制。

二、财务分析的内容

(简答)财务报表分析的内容主要包括:

会计报表解读。会计报表是对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结构性描述,它提供了最重要的财务信息。财务分析的首要内容应当是会计报表解读。对会计报表的解读一般包括会计报表质量分析、会计报表趋势分析、会计报表结构分析。

会计报表质量分析:对财务状况质量、经营成果质量和现金流量表质量进行分析。

会计报表趋势分析:依据企业连续期间的会计报表,以某一年或某一期间(成为基期)的数据为基础,计算每期各项目相对基期同一项目的变动状况,观察该项目数据的变化趋势,揭示各期间企业经济行为的性质和发展方向。

会计报表结构分析:了解企业财务状况的组成、利润形成的过程和现金流量的来源,深入探究企业财务结构的具体构成因素及原因,有利于更准确地评价企业的财务能力。

盈利能力分析。企业存在的目的就是最大程度地获取利润,所以盈利能力分析是财务分析中最重要的一个部分。盈利能力还是评估企业价值的基础,企业盈利指标还可以用于评价内部管理层业绩。

偿债能力分析。企业的偿债能力是关系企业财务风险的重要内容。企业偿债能力不仅与债务结构相关,而且还与企业未来收益能力联系紧密。

营运能力分析。企业营运能力主要是指企业资产运用、循环的效率高低。不仅关系企业的盈利水平,还反映企业生产经营、市场营销等方面的情况,还可以发现企业资产利用效率的不足,挖掘资产潜力。一般而言,营运能力分析包括流动资产营运能力分析和总资产营运能力分析。

发展能力分析。企业发展能力受到企业的经营能力、制度环境、人力资源、分配制度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对企业发展能力的评价是一个全方位、多角度的评价过程。

财务综合分析。解释各种财务能力之间的相关关系,得出企业整体财务状况及效果的结论,说明企业总体目标的事项情况。财务综合分析采用的具体方法有杜邦分析法、沃尔评分法等。

三、财务分析的评价基准

(简答)财务分析评价基准就是在一定的评价目标下,人为设定的划分评价对象优劣的财务标准。财务分析评价基准并不是唯一的,采用不同的基准会使得同一分析对象得到不同的分析结论。财务分析评价基准的种类包括:

1.经验基准

经验基准是依据大量的长期的日常观察和实践形成的基准,该基准的形成一般没有理论支撑,只是简单地根据事实现象归纳的结果。任何经验标准都是在某一行业内适用,在某一时间段内成立。

2.行业基准

行业基准行业内所有企业某个相同财务指标的平均水平,或者是较优水平。行业基准的优点就是便于比较。

3.历史基准

历史基准是指本企业在过去某段时期内的实际值,根据需要,可以选择历史平均值,与可以选择最佳值作为基准。

4.目标基准

目标基准是财务分析人员综合企业历史财务数据和现实经济状况提出的理想标准。在财务分析实践中,一般使用财务预算作为目标基准。目标基准一般是企业内部分析人员用于评价考核。

第二节财务信息

一、财务信息供给与需求的主体

(一)财务信息供给主体

财务信息供给方是“生产”或提供财务信息的一方,一般为报送财务报告的会计主体,供给的方式是向信息需求者披露财务信息。财务信息的最终产品主要以对外报送的财务报告为主,生产过程包括会计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等程序。目前我国会计准则要求企业披露的财务报告主要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

金流量表、所有制权益变动表以及附注。

1.财务信息的披露格式。

当前我国的财务报告基本可以分为:会计报表和报表附注两个部分。

2.财务信息的披露意愿。

(简答)企业的会计信息披露可以分为自愿性披露和强制性披露。一般而言,自愿性披露的信息多对企业有利,通过这些信息的提示,企业可以获得一定的经济利益。而强制性披露的信息多是基于住处需求者的要求。并且对这些披露的信息有严格的质量要求。所以在财务分析中,强制性皮露的信息的规范性较好,但是可通过分析进一步获取的信息内容相对少些;自愿性披露的信息往往是住处供给差异的主要来源,财务分析人员可以从中得到较为丰富的信息内涵,但是这种信息不十分规范,需要财务分析者关注其质量。

3.财务信息的披露时间。

我国的会计准则要求企业至少每年对外报送一次财务报告。

(二)财务信息需求主体

(简答)财务信息需求主体一般也是财务分析的主体。不同主体对于财务信息的需求内容不同,但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满足自身决策的要求。

财务信息需求主体主要包括:

股东及潜在投资者。投资者需求的信息主要与企业价值评估有关,影响企业价值的主要因素是未来的盈利能力,同时投资者还需要关注投资风险,注重企业财务安全性的信息。

债权人。债权人关注企业未来还本付息的能力。更加关注企业收益的稳定性以及经营的安全性。着重分析企业的偿债能力以及企业的信用和违约风险。

企业内部管理者。在日常经营活动中需要充分利用已有的财务信息进行分析,找出企业的经营劣势和不足,以便于改进。企业内部管理者具有先天的优势,因为他们既是财务信息的需求者,又是财务信息的供给方。

政府。政府主要需要与增值税、所得税等有关的财务信息。

企业供应商等。非常关注与企业信用风险和偿债能力有关的财务信息。

二、财务信息的内容

(一)会计信息和非会计信息

1.会计信息。会计信息是企业会计系统编制并提供,分为外部报送信息和内部报送信息。

外部报送信息。以财务报告为主,财务报告是财务分析最重要的依据和最主要的财务信息来源。依据企业会计准则的要求,企业应当定期向外部相关利益人报送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和会计报表附注。

内部报送信息。会计系统还编制一些仅用于内部管理使用的会计信息,例如企业成本计算数据和流程、期间费用的构成,企业预算、企业投融资决策信息以及企业内部业绩评价方法和结果等。

2.非会计信息。非会计信息的内容主要有:审计报告、市场信息、公司治理信息、宏观经济信息。

审计报告中的审计意见有四种:无保留意见、保留意见、否定意见和无法表示意见。市场信息包括资本市场信息、产品市场信息等。

(二)外部信息和内部信息

一般而言来自与企业外部的信息都是公开信息,如市场信息、宏观经济信息等,可以很容易获得和利用。但是来自企业内部信息部分是公开的,部分是非公开的,企业成本构成、企业预算等,只有企业内部管理者才能在分析中使用,外部难以获得。

三、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定

(简答)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包括以下八个方面:

可靠性。要求企业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为依据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如实反映符合确认和计量要求的各项会计要素和其他相关信息,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内容完整。

相关性。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的经济决策需求相关,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对企业过去、现在或者未来的情况作出评价或者预测。

可理解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清晰明了,便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理解和使用。

可比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相互可比。同一企业不同时期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事项,应当采用一致的会计政策,不得随意变更。不同企业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事项,应当采用规定的会计政策,确保会计信息口径一致、相互可比。

实质重于形式。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应仅以交易或者事项的法律形式为依据。

重要性。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反映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所有重要交易或者事项。并不是事无巨细,将所有的会计信息全部详尽报出。

谨慎性。企业对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保持应有的谨慎,不应高估资产或者收益、低估负债或者费用。

及时性。企业对于已经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及时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不得提前或者延后。

第三节财务分析程序与方法

一、财务分析程序

财务包括以下几个基本程序:(1)确立分析目标,明确分析内容;(2)收集分析资料;(3)确定分析基准;(4)选择分析方法;(5)做出分析结论,提出相关建议。

二、财务分析的基本方法

最常用的财务方法包括:比较分析法、比率分析法、因素分析法和趋势分析法。

(一)比较分析法 比较分析法是指通过主要项目或指标变化的对比,确定出差异,分析和判断企业经营及财务状况的一种方法。比较分析法是财务分析中最常用的一种方法。

比较分析法按照比较对象形式的不同可以分为绝对数比较和百分比变动比较。 绝对数比较是将取得的财务报表数据与比较基准直接比较。绝对数比较最常见的形式就是比较财务报表,将两期或者多期的财务报表进行对比。

%100?-=分析基准金额

分析基准金额分析项目金额变动百分比 (二)比率分析法

比率分析法是财务分析中使用最普遍的分析方法。

比率分析法是利用指标间的相互关系,通过计算比率来考察、计算和评价企业财务状况的一种方法。根据分析的不同内容和要求,比率分析法主要分为构成比率分析和相关比率分析。

%100?=总体值

某项指标值构成比率

在实际分析中,比较常见的构成比率分析是共同比财务报表。 相关比率分析是根据经济活动客观存在的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的关系,将两个性质不同但又相关的指标加以对比,求出比率,以便从经济活动的客观联系中认识企业生产经营状况。 比率分析法在计算出相关比率之后,并不能直接说明对应的经济意义,必须要结合一定的评价基准进行比较,才能得出结论。

(三)因素分析法

因素分析法一般可以分为以下四个步骤:

(1)确定分析对象,运用比较分析法,将分析对象的指标与选择的基准进行比较,求出差异数。

(2)确定分析对象的影响因素。

(3)确定分析对象指标与其影响因素之间的数量关系,建立函数关系式。

(4)按照一定顺序一次替换各个因素变量,计算各个因素对分析对象指标的影响程度。

(四)趋势分析法

趋势分析法是根据企业连续数期的财务报告,以第一年或另选择某一年份为基期,计算每一期各项目对基期同一项目的趋势百分比,或计算趋势比率及指数,形成一系列具有可比性的百分数或指数,从而揭示当期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增减变化及其发展趋势。趋势分析可以绘成统计图表,以目测指标变动趋势,也可以采用比较法,即将连续几期的同一类型的报表加以比较,这种比较可以是绝对数的比较,也可以将换算为同一基期的百分比或指数。

对不同时期财务指标的比较,可以计算成动态比率指标,依据采用的基期不同,所计算的动态指标比率可以有两种:定比动态比率和环比动态比率,其计算公式如下:%100%100?=?=

前期数额分析期数额环比动态比率固定基础期额分析期数额定比动态比率 在定比动态比率中,所有期间的项目都与一个固定期间的项目进行比较,计算比率,然后观察每期之间比率的差异;环比动态比率是每期项目均对上期项目的数据进行比较,然后观察每期比率之间的差异。通过定比动态比率,可以观察企业指标总体的变动趋势,通过环比动态比率,可以明确指标的变动速度。

通过定比动态比率,可以观察企业指标总体的变动趋势,通过环比动态比率,可以明确指标的变动速度。

第二章 资产负债表解读

第一节 资产负债表解读 资产负债表是财务报告中第一张主表,是反映企业在某一特定日期的财务状况的会计报表。通过资产负债表,报表使用者可以了解在某一日期的资产总额和资产结构,债务的期限结构和数量,以及判断所有者的资本保值增值情况。

资产负债表质量分析就是对企业财务状况的质量进行分析,即指资产负债表上数据反映企业真实财务状况的程度。

一、资产质量分析

(一)货币资金

货币币资金是企业流动性最强的资产,包括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和其他货币资金。

企业保持一定的货币资金的动机主要有:交易动机、预防动机和投资动机。货币资金的持有应当适度,如果持有量太大,则导致企业整体盈利能力下降;如果持有量太小,在可能增加企业流动性风险。

企业货币资金持有量由以下因素决定:

(1)企业规模;

(2)所在行业特性;

(3)企业融资能力;

(4)企业负债结构。

(二)交易性金融资产

交易性金融资产持有的目的是为了近期内出售获利,所以交易性金融应当按照公允价值计价。

(三)应收票据

应收票据中质量可靠的票据是:银行承兑汇票。

(四)应收账款

一般而言,应收账款的数额与企业主营业务主营业务收入数额成正相关关系。

对应收账款质量的判断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应收账款的账龄;

(2)应收账款的债务人分布;

(3)坏账准备的计提。坏账准备的计提应当关注计提方法和计提比率。

(五)存货

对于存货的市价计量,可以使用重置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存货的持有数量也应当保持一个适当的水平,如果存货持有数量过多,会降低存货周转率,降低资金使用效率,以及增加存货储藏成本;反之,如果存货持有量过小,会使企业面临缺货的危险。

(简答)对于存货的质量分析,应当关注的问题:

1.存货的可变现净值与账面金额之间的差异。

(简答)对于不同的存货,可变现净值的确定方案为:

(1)产成品、商品和用于出售的材料等可直接出售的商品存货,在正常生产经营过程中,应当以该存货的估计售价减支估计的销售费用和相关税费后的金额确定可变现净值;

(2)用于生产的材料、在产品或自制半成品等到需要经过加工的材料存货,在正常生产经营过程中,应当以所生产的产成品的估计售价减去至完工时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估计的销售费用以及相关税费后代金额确定其可变现净值。

(3)为执行销售合同或劳务合同而持有的存货,通常应当以合同价格作为其可变现净值的计量基础,以合同售价减去估计的销售费用和相关税费,或减去至完工时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估计的销售费用后的金额确定其可变现净值。

存货的账面价值与可变现价值相比较,正常情况下,应当大多数存货的可变现净值较高。

出现下列情况的存货,应当关注是否存在可变现净值低于账面价值的情况:

(1)市价持续下跌,并且在可预见的未来无回升希望的;

(2)产品成本大于产品的销售价格;

(3)企业因产品更新换代,原有库存原材料已不适应新产品的需要,而该原材料的市场价格又低于其账面成本;

(4)因企业所提供的商品或劳务过时,或消费者偏好改变而使市场的需求发生变化,导致市场价格逐渐下跌。

财务分析人员应当遵循谨慎原则,观察企业的存货跌价准备计提是否充足,计提的标准是否前后各期一致。

2.存货的周转状况。

存货是一项流动资产,判断存货数据质量高低的一个标准就是观察存货能否在短期内变现,因此存货周转的速度直接关系存货数据质量。一般而言,存货的周转主要是使用存货周转率金额存货周转天数。

3.存货的构成。

如果企业内部产成品构成单一,则可能面临较大的价格风险,但是如果企业在市场上具有垄断性地位,可以控制市场的定价权,则这种价格风险相对不大。

4.存货的技术构成。

应该仔细分析企业存货的技术竞争力,判断该存货的市场寿命。

(六)长期金融资产

按照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划分为非流动资产的金融资产包括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和长期股权投资。

长期股权投资:企业的权益性投资可以分为以下几个类别:(1)对投资单位实施控制的权益性投资,即对子公司投资;(2)与其他合营方一同对被投资单位实施共同控制的权益性投资,即对合营企业投资。(3)对被投资单位具有重大影响的权益性投资,即对联营企业投资;(4)对被投资单位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和重大影响,并且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权益性投资。

对于企业持有的对子公司的投资,以及对被投资单位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且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长期股权投资,企业应当采用成本法核算。

对于合营企业和联营企业的投资应当采用权益法核算。

长期股权投资中的投资收益因为采用不同的会计核算方法而质量不同。在成本法下,投资收益来自于被投资单位的现金股利。

持有至到期投资:一般指长期债券投资,对其质量分析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1)对债权相关条款的履约行为进行分析。

(2)分析债务人的偿债能力。

(3)持有期内投资收益的确认。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对于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的金融资产,企业可以将其直接指定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在活跃市场上有报价的股票投资、债权投资等,如果企业没有将其作为交易性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和长期股权投资,则应将其作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处理。

可供出售金额资产的计量同交易性金融资产相同,都是按照公允价值进行计算,区别在于公允价值变动并不对应计入当期损益。

(七)固定资产

固定资产是指同时具有下列特征的有形资产:(1)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而持有的;(2)使用寿命超过1个会计年度。包括企业自用的房屋及建筑物、机器设备、运输工具、工具器皿。

对于企业购买固定资产付款期较长的,超过了正常的信用条件(通常指3年以上),此购买行为具有融资租赁的性质,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不能以所有付款额之和确定,而应为所有付款额的现值之和。对于存在弃置义务的固定资产,在初始确认时还应考虑弃置费用。因为弃置费用一般在固定资产使用期满时支付,所以其现值与实际支付金额之间差距较大,应当在固定资产初始确认时将其现值计入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同时确认一笔预计负债。

(简答)固定资产质量分析时,应当注意以下方面:

1.应当关注固定资产规模的合理性

企业固定资产代表了生产能力的强弱,但是并非固定资产数量越大越好,超量的固定资产占押企业资金,而且不能短期内变现,造成企业转产困难;再有,固定资产的数量与行业之间有很大关系。

2.固定资产的结构

企业持有的固定资产并非完全为生产所需,还有相当数量的非生产用固定资产,以及生产中不需用的固定资产。

3.固定资产的折旧政策。

固定资产的价值与其技术水平直接相关,具有同样用途的固定资产,如果在技术上有差距,则价值间的差距将非常明显,财务分析人员应当分析企业哪些固定资产受技术进步的影响较大,是否应当采用加速折旧,企业折旧的计提是否充分等等。

(八)在建工程

在建工程是企业正在建造过程中的,未来将形成自由固定资产的工程,包括固定资产新建工程、改扩建工程等。在建工程的目的是最终成为固定资产,增加企业的生产经营能力。

在建工程的一个特殊会计问题是借款费用资本化,依据企业会计准则的规范,在符合一定条件下,与固定资产建造过程有关的借款费用可以资本化,计入在建工程。允许资本化的借款包括专门借款和一般借款。

试述无形资产会计处理的特殊问题。在进行质量分析时,应当慎重对待资本化的借款费用,仔细分析企业是否将不能资本化的借款费用计入了在建工程。

(九)无形资产

1.无形资产会计处理的特殊问题。

(1)无形资产的初始确认和计量。对于企业的研究开发支出,会计准则允许在一定条件下资本化。作为无形资产入账。首先应分研究性支出与开发性支出,企业内部研究开发项目研究阶段的支出,应当于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

(2)无形资产的后续计量。首先应当确定无形资产的使用寿命,在无形资产的寿命期内摊销。对于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企业不进行摊销,只是在每个会计期间进行减值测试。

2.无形资产的质量分析。(简答)

无形资产因为没有实物形态,以及确认和计量的特殊性,使得其账面价值可能高估也可能低估实际价值。(1)无形资产账面价值大于实际价值的情况。会计准则允许企业的开发性支出在上述条件下可以资本化,因此分析人员应当关注企业是否严格遵循了上述要求,是否有扩大资本化的倾向。其次,应当检查企业无形资产的摊销政策,对于应当采用加速摊销的是否使用了直线法摊销,是否多计了无形资产的残值等。

(2)无形资产账面价值小于实际价值的情况。鉴于相关支出作为无形资产入账的严格要求,使得企业实际形成无形资产的一些支出(尤其自创的无形资产)只能费用化,从而形成账外无形资产。

此外在实际分析时,应当注意无形资产与有形资产的结合程度,观察企业是否具有一定的物质条件落实无形资产的价值,产生较好的经济效益。

(十)商誉

商誉的出现在企业合并中,对于非同一控制下的吸收合并,企业合并成本大于合并中取得的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应确认为商誉,在合并方的资产负债表上列示。对于非同一控制下的控股合并,企业合并成本大于合并中取得的被购买方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在合并方的个别资产负债表

上不确认为商誉,而在合并报表中列示为商誉。

企业报表上列示的商誉不摊销,只是每个会计期间进行减值测试。

(十一)递延所得税资产

递延所得税资产是因为企业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导致的。

二、负债的质量分析

负债是企业获取资金的一种重要手段,企业举债可以获得杠杆利益,同时也要承担一定的财务风险。按照债务的到期时间是否在1年或1个营业周期内,可以划分为流动负债和长期负债。

(一)流动负债分析

流动负债主要包括短期借款、应付票据、应付账款、预收账款、应付职工薪酬、应交税费、应付股利和预计负债等。确认流动负债的目的,主要是将其与流动资产进行比较,反映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

流动负债按照不同的标准,可以有不同的分类:

1.按照偿付手段的不同,可以分为货币性流动负债和非货币性流动负债。货币性流动负债是指需要以货币来偿还的流动负债,如短期借款、应付账款等。非货币性流动负债是指不需要使用货币偿还的流动负债,主要包括预收账款。

2.按照偿付金额是否确定,可以分为金额确定的流动负债和金额需要估计的流动负债。大部分流动负债是金额可以确定的流动负债。金额需要估计的流动负债主要有:预计负债、预提费用。

3.按照形成方式分类,可以分为融资活动形成的流动负债和营业活动形成的流动负债。融资活动形成的流动负债主要包括短期借款和预提的借款利息。营业活动形成的流动负债主要包括与外部往来形成的应付账款、应付票据等,以及内部往来形成的应付职工薪酬。

1.短期借款。对于短期借款的偿还,主要的保障是企业的流动资产。如果是即将到期的短期借款,应当以企业变现速度最快的货币资金和交易性金融资产为保障。

2.应付票据。在我国,商业汇票的付款期限最长为6个月。

3.应付账款。应付账款发生急剧增加以及付款期限拖延的情况,这样情况的出现可能是企业支付能力恶化的表现。

4.预收账款。如果企业能够取得较多的预收账款,可以说明企业的产品比较有竞争力,或者市场需求旺盛,购货方愿意提前垫付资金。对于企业来说,预收账款是一种不需要付息的短期债务,为生产经营提供了资金支持,而且其偿还还是非货币性的,相对于货币性流动负债,企业偿付预收账款比较容易。如果大量的预收账款是由关联方交易产生的,应当注意这是否是企业之间的一种变相借贷方式,以缓解企业当前的资金紧张状况。

5.应付职工薪酬

(简答)在应付职工薪酬中应当注意以下几个会计问题:

(1)应付非货币性福利。非货币性福利是指企业以非货币性资产支付给职工的薪酬,主要包括企业以自己的产品或其他有形资产发放给职工作为福利向职工无偿提供自己拥有的资产供其使用,以及为职工无偿提供类似医疗保健服务等。

(2)辞退福利。辞退福利是企业解除与职工的劳动关系而给予职工的补偿,这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在职工劳动合同尚未到期前,不论职工本人是否愿意,企业决定解除与职工的劳动关系而给予的补

偿;二是在职工劳动合同尚未到期前,为鼓励职工资源接受裁减而给予的补偿,职工有权利选择继续在职或接受补偿离职。

实质性辞退工作在1年内实施完毕但补偿款项超过1年支付的辞退福利计划,企业应当选择恰当的折现率,以折现后的金额计量应计入当期管理费用。

股份支付,是指企业为获取职工和其他方提供服务而授予权益工具或者承担以权益工具为基础确定的负债的交易。股份支付分为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和以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以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不涉及应付职工薪酬,不产生企业负债。以现金结算的股份支付,应当按照企业承担的以股份或其他权益工具为基础计算确定的负债的公允价值计量。企业应当在相关负债结算前的每个资产负债表日以及结算日,对负债的公允价值重新计量,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

6.应交税费

应交税费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产生的应向国家缴纳的各种税费,主要包括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等。

7.预计负债

或有事项是指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其结果须由某些未来事项的发生或不发生才能决定的不确定的事项。预计负债来自于或有事项。对企业来说,或有事项可能是一种潜在的权利、形成或有资产,也可能是一种现实或潜在的义务,形成或有负债。鉴于谨慎性原则,或有资产一般不应在企业会计报表及其附注中披露,只有在或有资产很可能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时,才在会计报表附注中披露其形成的原因及其财务影响。在符合下列条件下,或有负债应当被确认为预计负债:(1)该义务是企业承担的现时义务;(2)履行该义务很可能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3)该义务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预计负债的金额应当是清偿该负债所需支出的最佳估计数。

企业涉及预计负债的主要事项包括:

(1)未决诉讼。

(2)产品质量担保债务。

(3)亏损合同。

(4)重组义务。对于重组义务,企业应当按照与重组有关的直接支出确定预计负债金额,而不能包括留用职工岗前培训、市场推广、新系统和营销网络投入等支出。

(二)长期负债分析

与流动负债相比,长期负债具有偿还期限较长、金额较大的特点。企业举债长期负债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融通生产经营所需的长期资金。长期债务的使用既可以解决企业资金的需求,又可以为企业带来财务杠杆利益,同时还保证了既有股东对企业的控制权。

企业长期负债的主要项目有长期借款、应付债券、长期应付款和递延所得税负债。

1.长期借款

首先应当观察企业长期借款的用途,是否长期借款的增加与企业长期资产的增加相匹配,是否存在将长期借款用于流动资产支出;其次企业的长期借款的数额是否有较大的波动,波动的原因是什么;再有应观察企业的盈利能力,盈利能力应与长期借款规模相匹配。

2.应付债券

财务分析人员还应当关注债券是否具有可转换条款,对于可转换债券的核算,我国会计准则要求应当将转换权单独分离出来计入资本公积、转换时不发生转换损益。

3.长期应付款

补偿贸易是从国外引进设备,再用设备所生产的产品归还设备价款,这样销售了产品又偿还了债务。

企业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在租赁期间没有所有权,但由于其风险和报酬已经实质转移,企业具有实质的控制权,因而视为自有的固定资产进行核算。

(简答)融资租赁的确认条件:

(1)在租赁期届满时,租赁资产的所有权转移给承租人。

(2)承担人有购买租赁资产的选择权,所订立的购买价款预计将远低于行使选择权时租赁资产的公允价值,因而在租赁开始日就可以合理确定承租人将会行使这种选择权。

(3)即使资产的所有权不转移,但租赁期占租赁资产使用寿命的大部分。

(4)承担人在租赁开始日的最低租赁付款额现值,几乎相当于租赁开始日租赁资产公允价值,出租人在租赁开始日的最低租赁收款额现值,几乎相当于租赁开始日租赁资产公允价值。第五,租赁资产性质特殊,如果不作较大改造,只有承租人才能使用。上述条件满足其中之一的,就应当作为融资租赁。

对于融资租赁的固定资产,企业应当采用与自有固定资产相一致的折旧政策计提租赁资产折旧。能够合理确定租赁期届满时取得租赁资产所有权的,应当在租赁资产使用寿命内计提折旧。无法合理确定租赁期届满时能够取得租赁资产所有权的,应当在租赁期与租赁资产使用寿命两者中较短的期间内计提折旧。

4.递延所得税负债

递延所得税负债产生与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应当关注资产和负债的计税基础和账面价值,核实企业的递延所得税负债是否真实,是否存在少计、漏计的情况。

三、所有者权益质量分析

所有者权益的确认和计量依赖于资产和负债的确认和计量。资产负债表中,所有者权益项目排列顺序的依据是:稳定程度。我国的所有制权益主要包括四个项目:实收资本(股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

企业的净资产随时间推移而发生的变动很小。

财务分析人员应当仔细分析资本公积的构成,是否企业把一些其他项目混入资本公积之中,造成企业资产负债率的下降。

企业的盈余公积与未分配利润都是来自于历年企业经营净利润的留存,通称留存收益。留存收益能够为企业的再发展提供资金来源,同时可以增加企业的净资产,增强企业的信用能力。

第二节资产负债表趋势分析

一、比较资产负债表分析

比较资产负债表分析是将连续若干期间的资产负债表数额或内部结构比率进行列示,用以考察企业财状况的变化趋势。

二、定比趋势分析

趋势分析是动态分析,应当观察企业相关财务指标在一定时间内的变动趋势、变动方向和变动速度。

第三节资产负债表结构分析

资产负债表结构就是指资产负债表中各内容要素金额之间的相互关系。资产负债表结构分析就是对这种关系进行分析,从而对企业整体财务状况做出判断。

一、共同比资产负债表分析

通过比较资产负债表连续若干期间的绝对数趋势分析,虽然可以获得一定的分析结果,但是对于报表整体的结构并不是非常清楚。在资产负债表构成百分比计算中,一般选择总资产作为总体指标。

运用共同比资产负债表,可以综合观察企业在连续若干年内的财务状况变动情况和趋势,获得有价值的比较信息。但是这种信息仍然是比较粗糙的,还需要进一步探究企业资产负债表内部结构状况,以及分析企业资

金配置是否均衡、健康,从而保证企业未来长期的发展能力。

二、资产负债表结构分析

资产负债表的结构包括:资产结构、资本结构、所有者权益结构、负债结构等。其中最重要的是企业的资产结构和资本结构。资产负债表结构包括多种,其中最重要的是企业的资产结构和资本结构。

资产结构是企业在某个时刻各项资产相互之间的搭配关系。资产负债表中资产的排列顺序是按照流动性进行的,企业获利性较强的资产是长期资产。

1.企业资产结构影响因素

企业资产结构相互之间有较大差异,这主要是源于以下原因:

(1)企业内部管理水平。

(2)企业规模。

(3)企业的资本结构。

(4)行业因素。

(5)经济周期。

2.资产结构的内容

(1)按照资产流动性,可以分为流动资产和长期资产。企业有三种资产结构:保守型资产结构、适中型资产结构和激进型资产结构。

保守型资产结构是指企业为了回避财务风险和经营风险,持有数量较大的流动资产,其中货币资金和交易性金融资产的比重较其他企业为大。

适中型资产结构是指企业将流动资产和长期资产保持在适中的水平上。

激进型资产结构持有的流动资产进一步减少,长期资产比重增加,这样在增加企业风险的同时也增加了企业的盈利能力。

(2)按照资产的使用形态,可以分为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企业无形资产的数量和质量决定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所以当无形资产在企业资产结构中占有较大比重时,我们对企业未来发展前景是看好的。

(二)资本结构

资本结构是指企业各项资本的构成及其比例关系,广义的资本结构是指企业全部资本的构成,包括企业负债与所有者权益之间的比率关系,债务结构,所有权结构等。狭义的资本结构仅指企业债务与所有者权益之间的比值。

企业资本结构的影响因素:

(1)企业面临的筹资环境。企业的筹资环境决定了企业可选择的筹资方式。

(2)资本成本与融资风险。负债融资方式的资本成本相对较低,但是会导致财务风险上升。企业内部融资和外部股权融资的资本成本较高,财务风险较小,适合融资进行长期投资,增加自身的规模和产能,增强综合实力。

(3)行业因素。每个行业的盈利模式不同,现金流状况差异较大。

(4)企业生命周期。在企业生命周期的四个阶段,企业的资本结构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5)获利能力和投资机会。

企业的资本结构决策将重点考虑以下几个问题:

(1)资金需要量。

(2)资本成本。

(3)企业的风险态度。在确定了资金需求量和资本成本之后,企业管理层的风险态度将决定企业选择何种资本结构。

企业资本结构也有三种类型:

(1)保守型资本结构。在这种资本结构下,企业的财务风险相对较小,资本成本较高。

(2)适中型资本结构,在该种资本结构下,企业一般使用流动负债解决流动资金需求,使用权益资金或长期债务支持长期资金需求。

(3)风险型资本结构,在该结构下,权益资金较少,企业负债率比较高,同时企业还使用流动负债支持长期资金需求。

第3章利润表解读

第一节利润表质量分析

利润表质量分析就是对利润形成过程和利润结果的质量进行分析。

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总流入。企业会计核算的记账基础是权责发生制。

(简答)企业利润的质量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1)从利润结果来看,因为权责发生制的关系,所以企业利润与现金流量并不同步,而没有现金支撑的利润质量较差;

(2)从利润形成的过程来看,企业利润的来源有多种,包括主营业务。其他业务、投资收益、营业外收支和资产价值变动损益等,不同来源的利润在未来的可持续性不同,只有企业利润主要来自于那些未来持续性较强的经济业务时,利润的质量才比较高。

一、营业收入

营业收入是企业创造利润的核心,最具有未来的可持续性。如果企业的利润总额绝大部分来源于营业收入,则企业的利润质量较高。

1.企业营业收入确认的具体标准。

(1)销售商品收入只有同时满足以下条件时,才能加以确认:

①企业已将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给购货方。

②企业既没保留通常与所有权相联系的继续管理权,也没有对已售出商品实施有效控制。

③收入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

④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⑤相关的已发生或将发生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根据收入和费用配比原则,与同一项销售有关的收入和成本应在同一会计期间予以确认。成本不能可靠计量,相关的收入也不能确认。

(2)对于企业劳务收入,在资产负债表日能够对该项交易的结果进行可靠的估计,应按照完工百分比法确认提供劳务收入。在资产负债表日不能对交易的结果进行可靠的估计,则不能按完工百分比法确认收入。(3)对于让渡资产使用权收入。让渡资产使用权收入是指企业出租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取得的收入。确认让渡资产使用权收入,一般应同时具备以下两个条件:

与提供劳务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相关的收入金额能够可靠计算。

2.企业营业收入的品种

3.企业营业收入的区域构成

4.企业营业收入中来自于关联方的比重

关联方交易虽然不是非法交易,但是其交易价格很可能是非公允的。

5.行政手段造成的收入占企业收入的比重

二、营业成本

对营业成本进行质量分析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关注企业存货发出的方法及其变动。企业日常存货的发出方法为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移动平均法和个别认定法。如果企业采用计划成本法,应关注企业所制定的计划成本是否符合实际。

(2)应检查企业营业收入与营业成本之间的匹配关系。企业是否存在操纵营业成本的行为。例如是否存在应本期确认的成本而延期确认,或应后期确认的成本而本期提前确认的情况;企业是否随意变更成本计算方法。导致成本数据人为被动等。

三、营业税费

营业税费主人包括营业税、消费税、资源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等。

四、销售费用

销售费用包括由企业负担的运输费、装卸费、包装费、保险费、广告费、展览费和售后服务费以及销售部门人员薪酬、差旅费、办公费、折旧费、修理费和其他经费等。销售费用同时作为一种期间费用,与本期营业收入有较强的相关关系,产生的影响也仅止于本期,所以从本期收入中全额扣除。

(简答)对于销售费用的质量分析,应当注意其支出数额与本期收入之间是否匹配,如果不匹配,应当关注相关原因。从销售费用的作用上看,一味地降低企业销售费用,减少相关开支,从长远的观点并不一定有利,所以在对销售费用的分析上,不应简单看其数额的增减。(1)如果销售费用有较大的增长,应观察增长的内容是什么,如果是企业广告费的大额支出,应对其作用期间进行判断。根据我国会计准则的规定,企业广告费在发生时全额计入当期损益,但是对于一些数额巨大的广告支出,可能给企业带来的影响会在本期之后还将存在,对于此种大额的广告费支出,分析人员应当仔细判断对市场的影响和该广告的效果;(2)企业如果在新地域和新产品上投入较多的销售费用,如在新地域设立销售机构和销售人员的支出等,这些新的支出不一定在本期就能增加销售收入,分析人员对此也应当慎重分析,以判定其对今后期间收增加的效应。

五、管理费用

管理费用包括公司经费、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劳动保护费、待业保险费、董事会费、咨询费、审计费、诉讼费、排污费、绿化费、房产锐、车船使用税、土地使用税、印花税、技术转让费、技术开发费、无形资产摊销、业务招待费等。

管理费用的支出水平与企业规模相关,对管理费用有效的控制可以体现企业管理效率的提高,但是有些项目的控制或减少对企业长远发展是不利的,如企业研发费、职工教育经费等的下降会限制企业今后的发展。因为管理费用多项数目属于固定性费用,与企业营业收入在一定范围和期间内没有很强的相关性,因此一方面分析不能仅仅依据营业收入的一定比率来判断管理费用的支出效率;另一方面也说明企业提高管理效率的最优途径就是增加收入,使得一定数额的管理费用支持更大的营业规模。

六、财务费用

财务费用包括生产经营期间发生的不应计入固定资产价值的利息费用(减利息收入)、金融机构手续费、汇兑损失(减汇兑收益)。

(简答)对财务费用进行质量分析应当细分内部结构,观察企业财务费用的主要来源。

(1)应将财务费用的分析与企业资本结构的分析相结合,观察财务费用的变动是源于企业短期借款还是长期借款,同时对借款费用中应当予以资本化的部分是否已经资本化,或者借款费用中应当计入财务费用的是否企业对其进行了资本化。

(2)应关注购销业务中发生的现金折扣情况,关注企业应当取得的购货现金折扣是否已经取得,若是存在大量没有取得的现金折扣,应怀疑企业现金流是否紧张;

(3)如果企业存在外币业务,应关注汇率对企业业务的影响,观察企业对外币资产和债务的管理能力。七、资产减值损失

企业对于绝大部分资产都应当计提减值,这是谨慎性原则的要求。依据新会计准则的规定,企业许多资产减值准备在计提后不能转回,这样的资产主要是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长期资产。

八、公允价值变动净损益

企业以获取差价为目的而持有的资产,不再对其期末价值按照成本与市价郭低原则处理,而是按照期末公允价值调整账面价值,两者之间的差额计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九、投资净收益

投资净收益是投资收益与投资损失的差额。

企业投资收益(尤其是对一些短期项目的投资)一般不具可持续性。

十、营业外收支

营业外收支主要包括:固定资产出售净收益、罚款收入和政府补助收入等。

营业外支出包括固定资产盘亏、毁损、报废和出售的净损失、以及非常损失、对外捐赠支出、赔偿金和违约金支出等。

十一、所得税

企业是所得税是企业的一项费用,但是该项目并不是直接由当期利润总额乘以税率得到的。

(简答)新会计准则统一使用资产负债务法,该方法的具体程序如下:(1)按照相关会计准则规定确定资产负债表中除递延所得税负债以外的其他资产和负债项目的账面价值;(2)按照准则中对于资产和负债计税基础的确定方法,以适用的税收法规为基础,确定资产负债表中有关资产、负债项目的计税基础;(3)比较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对于两者之间存在差异的,确定为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和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并据此计算本期的递延所得税负债和递延所得税资产;(4)按照税法规定确定本期的应交所得税;(5)确定本期利润表中的所得税费用。

财务分析人员应结合资产负债表的递延所得税资产、递延所得税负债和应交税费项目来分析所得税项目的质量。

十二、每股收益

每股收益包括基本每股收益和稀释每股收益。

稀释每股收益是以基本每股收益为基础,假设企业所有发行外的稀释性潜在普通股均已转换为普通股,从而分别调整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当期净利润以及发行在外普通股的加权平均数计算而得的每股收益。

第二节利润表的趋势分析

一、比较利润表分析

比较利润表分析是将连续若干期间的利润表数额或内部结构比率进行列示,用心考察企业经营成果的变化趋势。分析者通过观察和比较相同项目增减变动的金额及幅度,把握企业收入、费用等会计项目的变动趋势。

二、定比趋势分析

在比较利润表的基础上,可以进一步通过定比趋势分析了解企业连续期间的经营成果,同时可以观察企业收入、费用指标在一定时间内的变动趋势、变动方向和变动速度。

在进行利润表趋势分析时,还应注意下述几个问题:

(1)如果可以取得详细的资料,应进一步分析企业营业收入的变化原因,是因为企业产品销售价格的变动,还是销售数量的变化,进而可以依据企业所占有的市场份额来分析企业未来竞争力的发展状况;

(2)应注意企业主营业务成本的变化原因,是因为原材料的价格变动还是其他原因。如果能够获得进一步的资料,应进行成本分解,以判断成本变动的原因;

(3)定比报表的一个共同缺陷是难以看出哪个项目更加重要,原因在于每个项目的基数都是100,分析人员只能判断每个项目的在分析期间内的变动方向和大小,但是某些金额较小的项目,往往在此种分析中产生引人注目的变化,而这些小金额的项目在分析整体中一般是不重要的。所以使用定比报表的趋势分析应与比较报表分析相结合。

第三节利润表结构分析

利润表趋分析有一定的局限性,(1)是难以判断分析的重点项目,(2)是不能从整体角度来分析利润表,人为地割裂了各个项目之间的关系。因此还应当进行利润表结构分析,主要方法仍然是构建共同比报表,将利润表中的每个项目与一个共同项目(一般是主营业收入)相比,计算比率,以此分析企业利润的产生过程和结构。

正常发展的企业应当以营业利润为利润总额的主要部分。如果企业利润主要来自于投资收益、营业外收支净额等项目,则企业利润质量不高。

第四章现金流量表解读

现金流量表是反映企业一定会计期间现金和现金等价物流入和流出的报表。

编制现金流量表的目的是为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企业一定会计期间内现金和现金等价物流入和流出的信息。通过现金流量表:会计信息使用者可以评估企业以下几个方面的能力:(1)企业在未来会计期间产生净现金流量的能力;(2)企业偿还债务及支付企业所有者的投资报酬的能力;(3)企业的利润与经营活动所产

生的净现金流量发生差异的原因;(4)会计年度内影响或不影响现金的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

现金流量表是以现金为基础编制的。

现金包括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和现金等价物。

现金流量表将企业一定期间产生的现金流量分为三类: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和筹资活动现金流量。

编制现金流量表时,列报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的方法有两种:一是直接法;二是间接法;所谓直接法是指按现金收入和现金支出的主要类别直接反映企业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在直接法下,一般是以现金流量表中的营业收入为起点,调节与经营活动有关的项目的增减变动,然后计算出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所谓间接法,是指以净利润为起点,调整不涉及现金的收入、费用、营业外收支等项目,剔除投资活动、筹资活动对现金流量的影响,据此计算出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两种方法得到的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应当相等。采用直接法编制的现金流量表,便于分析企业的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的来源和用途,预测企业现金流量的未来前景;

采用间接法编制现金流量表,便于将净利润与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进行比较。了解净利润与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差异的原因,从现金流量的角度分析净利润的质量。

(简答)通过现金流量表分析,会计报表使用者可以达到以下目的:

(1)评价企业利润质量。企业利润质量的一个关键就是观察利润受到的现金流量支撑的程度,因为利润的确认计量基础是权责发生制,其实现的时间与收取现金的时间往往存在一定差距。对于企业更重要的是取得现金的流入,而不是仅仅得到账面的利润,通过对现金流量表中间接法的计算过程,可以充分了解利润与现金流量之间差异大小和原因,真实评价企业利润质量。

(2)分析企业的财务风险,评价企业风险水平和抗风险能力。企业资金的主要来源之一是负债,负债水平过低,会导致企业不能获得财务杠杆收益,但是负债水平过高,又会引起较大的财务风险。这种财务风险的承担能力与企业现金流量状况直接相关,如果企业债务到期而没有足够的现金归还,这种风险就会转化为真实的危机,甚至导致企业破产,反之如果企业现充裕,现金流量状况稳定,则可以承担较高的负债水平,同时利用高负债获得高杠杆收益。对现金流量表的分析正可以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对企业未来偿债现金流量预测和判断的需要。

(3)预测企业未来现金流量。企业未来现金流量必然也来自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这些方面的历史现金流量信息都反映在现金流量表中,从而构成了未来企业现金流量预测的基础。对现金流量表的分析就是将历史现金流量与未来现金流量联系起来,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的要求。

第一节现金流量表质量分析

(单选)(08—10)对于企业现金流量的质量分析,结果都与企业所在的经营周期、发展战略以及市场环境等因素有关。

一、经营活动现金流量质量分析

(一)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整体质量分析

1.企业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大于零意味着企业生产经营比较正常,具有“自我造血”功能,且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占总现金净流量的比率越大,说明企业的现金状况越稳定,支付越有保障。

2.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等于零意味着经营过程中的现金“收支平衡”,长此以往不仅使得企业能够增加未来收益的长期投资无法实施,而且对简单再生产的维持也只能停留在短期内。

3.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小于零,意味着经营过程的先进流转存在问题,经营中“入不敷出”。在这种情况下,企业不仅不能长期发展,甚至难以短期内进行简单再生产。如果这种局面长期不能改变,企业的现金亏绌

将越累计越大。

(二)经营活动现金流量项目的质量分析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项目有:

(1)“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现金”。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应当是企业现金产生的源泉,其数额不仅取决于当期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取得的收入,还取决于企业的信用政策,者两个因素在未来期间都具有很强的持续性。

(2)“收到税费返还”。项目反映企业收到返还的增值税、营业税、所得税、消费税、关税和教育费附加返还款等各种税费。应当关注企业享受的税收优惠在未来可持续的时间以及哪些税收项目享受优惠。

(3)“收到其他怀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项目反映企业受到的罚款收入、经营租赁收到的租金等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流入,金额较大的应当单独列示。该部分内容具有一定的偶然性。

(4)“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是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活动中支付现金的主要部分,在未来的持续性较强。

(5)“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本项目反映企业本期实际支付给职工的工资、奖金、各种津贴和补贴等职工薪酬,但是应由在建工程、无形资产负担的职工薪酬以及支付的离退休人员的职工薪酬除外。应当关注企业是否将不应纳入其中的部分计算在内。

(6)“支付的各项税费”。项目反映企业本期发生并支付的、本期支付以前各期发生的以及预交的教育费附加、矿产资源补偿费、印花税、房产税、土地增值税、车船使用税、预交的营业税等税费,计入固定资产价值、实际支付的耕地占用税、本期退回的增值税、所得税除外。

(7)“支付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项目反映企业支付的罚款支出、差旅费、业务招待费、保险费、经营租赁支付的现金等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流出。

二、投资活动现金流量质量分析

(一)投资活动现金流量整体质量分析

投资活动是指企业对外的股权、债权投资,以及对内的非货币性资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投资。投资活动对当期经营成果的影响一般较小,但是直接影响企业未来期间的损益。

1.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大于或等于零的情况可以得出两种相反的结论:一种是企业投资收益显著,尤其是长期投资回报收现能力强;另一种可能就是企业因为财务危机,同时又难以从外部筹资,而不得不处置一些长期资产。

2.投资活动现金净流量小于零的结果也有两种解释:第一是企业投资收益状况较差,投资没有取得经济效益,并导致现金的净流出;另一种可能是企业当期有较大的对外投资。

(二)投资活动现金流量项目的质量分析

1.“收回投资收到的现金”项目反映企业出售、转让或到期收回除现金等价物以外的交易性金融资产、长期股权投资而收到的现金,以及收回持有至到期投资本金而收到的现金,但持有至到期投资收回的利息除外。企业将原本计划为持有至到期的投资在其未到期之前出售;应注意企业是否存在现金流量吃紧的问题。

2.“取得投资收益收到的现金”项目反映企业因股权性投资而分得的现金股利。项目反映企业因股权性投资而分得的现金股利,从子公司、联营企业或合营企业分回利润而收到的现金,以及因债权性投资而取得的现金利息收入,但股票股利除外。

3.“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收回的现金净额”项目反映企业出售、报废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所取得的现金包括因资产毁损而收到的保险赔偿收入,减去为处置这些资产而支付的有关费用后的净额,但现金净额为负数的除外。本项目一般是偶发事件,在未来不具有可持续性,应当关注企业处置这些长期资产的目的,以及这些资产在企业总体经营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

4.“处置子公司及其他营业单位收到的现金净额”项目反映企业处置子公司及其他营业单位所取得的现金减去相关处置费用后的净额。应当关注企业处置子公司的目的,并确定这种行为对企业的长远影响。

5.“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支付的现金”项目反映企业购买、建造固定资产、取得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所支付的现金及增值税款、支付的应由在建工程和无形资产负担的职工薪酬现金支出,但为购建固定资产而发生的借款利息资本化部分、融资租入固定资产所支付的租赁费用除外。项目金额的增大表示企业对经营规模或者经营方向进行了调整,这对企业未来期间的利润和经营现金流量都会造成影响。

6.“投资支付的现金”项目反映企业取得的除现金等价物以外的权益性投资和债权性投资所支付的现金以及支付的佣金、手续费等附加费用。应当关注企业在本部分的支出金额是否来自与闲置资金,是否存在挪用主营业务资金进行投资的行为。

7.“取得子公司及其他营业单位支付的现金净额”项目反映企业购买子公司及其他营业单位购买出价中以现金支付的部分,减去子公司或其他营业单位持有的现金和现金等价物后的净额。

三、筹资活动现金流量质量分析

(一)筹资活动现金流量整体质量分析

1.筹资活动现金净流量大于零。企业筹资活动现金流量一般会大于零。应当注意分析企业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大于零是否正常,是企业管理层以扩大投资和经营活动为目标的主动筹资行为,还是企业因投资活动和经营活动的现金流出失控,企业不得已的筹资行为。

2.筹资活动现金净流量小于零。出现原因一般是企业在本会计期间集中发生偿还债务、支付筹资费用、进行利润分配、偿付利息等业务。

(二)筹资活动现金流量项目的质量分析

1.“吸收投资收到的现金”。本项目反映企业以发行股票、债券等方式筹集资金实际收到的款项,减去直接支付给金融企业的佣金、手续费、宣传费、咨询费、印刷费等发行费用后的净额。该项目增加的现金流量可以增加企业的信用能力,并有利于企业长期发展。

2.“取得借款收到的现金”。反映企业举错各种短期、长期借款而收到的现金。

3.“偿还债务支付的现金”。反映企业以现金偿还债务的本金。该项目与”取得借款收到的现金“结合起来,可以观察企业债务使用的方法,同时结合企业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可以观察企业日常经营所需流动资金是自己创造,还是一直靠借款维持,如果是后者,则这样借入的现金质量不高。

4.“分配股利、利润或偿付利息支付的现金”。反映企业实际支付的现金股利、支付给其他投资单位的利润或用现金支付的借款利息、债务利息。

5.“收到其他与筹资活动有关的现金”、

6.“支付其他与筹资活动有关的现金”。反映企业除上述四个项目以外,收到或支付的其他与筹资活动有关的现金流入或流出,包括以发行股票、债券等方式筹集资金而由企业直接支付的审计和咨询等费用、为购建固定资产而发生的借款利息资本化部分、融资租入固定资产所支付的租赁费、以分期付款方式购建固定资产以后各期支付的现金等。

对于一个健康的、正在成长的公司来说,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一般应大于零,投资活动的现金净流量应小于零,筹资活动的现金净流量应正负相间。

第二节现金流量表趋势分析

现金流量表趋势分析的方法主要是以比较报表和定比报表为主。

一、比较现金流量表分析

比较现金流量表分析是将连续若干期间的现金流量表数额或内部结构比率进行列示,用以考察企业各期现金流量的变化趋势。

二、定比趋势分析

在比较现金流量表的基础上,进一步通过定比趋势分析了解企业连续期间的现金流量的变动趋势、变动方向和变动速度。

第三节现金流量表结构分析

现金流量结构分析包括:(1)现金流入结构分析;(2)现金流出结构分析;(3)现金流入流出结构分析。

现金流入结构分析就是将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的现金流入加总合计,然后计算每个现金流入项目金额占总流入金额的比率,分析现金流入的结构和含义。

现金流出结构分析就是将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的现金流出加总合计,然后计算每个现金流出项目金额占总流入金额的比率,分析现金流出的结构和含义。

现金流入流出结构分析

一般而言,对于一个正常发展的企业,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和流出的比率应大于1,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和流出的比率应小于1,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和流出之间的比例随着企业资金余缺的程度围绕1上下波动。

第五章偿债能力分析

第一节偿债能力分析概述

一、偿债能力的概念

偿债能力是指企业对债务清偿的承受能力或保证程度,即企业偿还全部到期债务的现金保证程度。

企业债务或负债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

企业偿债能力的强弱即为企业资产对负债的保障程度,一定负债规模下企业资产越多,对债务的保障程度就越强,反之则越弱。

正常状态下的债务一般以现金方式来直接偿付,除了动用留存的货币资金来直接偿付负债或者是通过借取新债来偿付债务这两种形式外,更多的是动用其他资产转换来的现金来偿付债务。在一定期间,企业拥有多少货币资金及资产变现能力是企业偿还债务的承受能力或保证程度。

企业偿债能力的强弱即为企业资产对负债的保障程度。企业的偿债能力还决定于企业资产的变现能力。

资产转换为现金又可以通过两种方式进行:(1)是资产的清算直接转换为现金;(2)是资产用于展开经营活动带来新的现金。

二、偿债能力分析的意义与作用

(论述)对企业偿债能力进行分析,对于企业投资者、经营者和债权者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与作用。

(1)企业偿债能力分析有利于投资者进行正确的投资决策。一个投资者在决定是否向某企业投资时,不仅仅考虑企业的营利能力,而且还要考虑企业的偿债能力。投资者是企业的剩余收益的享有者和剩余风险的承担者。1.从剩余收益享有者这一身份来看,投资者从企业中所获得利益的次序在债权人之后,而企业借款的利息费用金额一般情况下是固定的,且在税前支付,因此债务的利息会给投资者的收益产生财务杠杆的作用,当企业资本利润率高于利息成本时,投资者就能通过财务杠杆作用获得者财务杠杆收益,反之则要承担更大的损失。因此投资者要对风险与收益进行权衡。2.投资者还是剩余风险的承担者,当企业破产清算时,投资者获得者的清偿的次序也在债权人之后,所以投资者不仅关注其投入的资产能否增值,更关注其投入的资产能否促全。因此投资者对企业的偿债能力进行深入的分析,有助于投资者做出正确的投资决策。

(2)企业偿债能力分析有利于企业经营者进行正确的经营决策。企业经营者要保证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必须保证企业生产经营各环节的畅通和顺利进行,而企业各环节畅通的关键在于企业的资金循环与周转速度。企业偿债能力好坏既是对企业资金循环状况的直接反映,又对企业生产经营各环节的资金循环和周转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企业偿债能力的分析,对于企业经营者及时发现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加以解决,保证企业生产经营顺利进行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3)企业偿债能力分析有利于债权人进行正确的借贷决策。偿债能力对债权人的利益有着直接的影响,因为企业偿债能力强弱直接决定着债权人信贷资金及其利息是否能收回的问题。而及时收回本金并取得较高利息是债权人借贷要考虑的基本因素。任何一个债权者都不愿意将资金借给一个偿债能力很差的企业,债权者在进行借贷决策时,首先必须对借款企业的财务状况,特别是偿债能力状况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否则将可能会做出错误的决策,不仅收不到借贷利息,而且使本金都无法收回,所以说企业偿债能力分析对债权者有着重要的意义。

(4)企业偿债能力分析有利于正确评价企业的财务状况。企业偿债能力状况是企业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的综合反映,通过对企业偿债能力的分析,可以说明企业的财务状况及其变动情况。这对于正确评价企业偿债能力,说明企业财务状况变动的原因,找出企业经营中取得有成绩和存在的问题,提出正确的解决措施,都是十分有益的。

三、偿债能力分析的内容

(一)短期偿债能力分析与长期偿债能力分析

1.短期偿债能力分析。在明确影响短期偿债能力因素的基础上,通过对一系列反映短期偿债能力的指标进行计算与分析,反映企业短期偿债能力状况及其原因。

2.长期偿债能力分析。在明确影响长期偿债能力因素的基础上,从企业盈利能力和资产规模两方面对企业偿还长期债务能力进行分析和评价。

(二)短期偿债能力与长期偿债能力的关系

1.短期偿债能力与长期偿债能力的区别。

(1)短期偿债能力反映的是企业对偿还期限在1年或超过1年的一个营业周期以内的短期债务的偿付能力。长期偿债能力反映企业保证未来到期债务(一般为1年以上)有效偿付的能力。

(2)短期偿债能力所涉及的债务偿付一般是企业的流动性支出,这些流动性出具有较大的波动性,从而使企业长期偿债能力也会呈现较大的波动性;而长期偿债能力所涉及的债务偿付一般为企业的固定性支出,只要企业的资金结构与盈利能力不发生显著的变化,企业的长期偿债能力会呈现相对稳定的特点。

(3)短期偿债能力所涉及的债务偿付一般动用企业目前所拥有的流动资产,因此短期偿债能力的分析主要关注流动资产对流动负债的保障程度,即着重进行静态分析;而长期偿债能力所涉及的债务偿付保证一般为未来所产生的现金流入,因此企业资产和负债结构以及盈利能力是长期偿债能力的决定因素。

(简答)简述短期偿债能力与长期偿债能力的联系。

(1)不管是短期偿债能力还是长期偿债能力,都是保障企业债务及时有效偿付的反映。但提高偿债能力,降低企业偿债风险,并不是企业财务运作的唯一目的,短期偿债能力与长期偿债能力都并非越高越好。企业应在价值最大化目标的框架下,合理安排企业债务水平与资产结构,实现风险与收益的权衡。

(2)由于长期负债在一定期限内将逐步转化为短期负债,如在资产负债表中应将1年或者超过1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到期长期借款或长期债券作为流动负债列示,因此长期负债得以偿还的前提是企业具有较强的短期偿债能力,短期偿债能力是长期偿债能力的基础。但由于长期负债一般数额较大,其本金和利息的偿还必须有一个积累的过程,因此从长期来看,企业的长期偿债能力最终取决于企业的盈利能力。

第二节短期偿债能力分析

一、短期偿债能力的概念与影响因素

1.短期偿债能力分析的意义(简答)

短期偿债能力对于企业各利益关系主体的利益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1)对企业的短期债权人而言,企业短期偿债能力,直接威胁到其利息与本金的安全性。

(2)对企业的长期债权人而言,企业的长期负债总转变为短期负债,如果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一贯很差,则其长期债权的安全性也不容乐观。

(3)对企业的股东而言,企业缺乏长期偿债能力不仅有可能导致企业信誉的降低,增加后续融资成本,也有可能会因为企业需要变卖非流动资产来偿付到期债务影响未来的生产经营水平,导致盈利能力的降低,甚至有可能因为无法偿付到期债务而被迫进行破产清算。

(4)对供应商而言,企业缺乏短期偿债能力,将直接影响到他们的资金周转甚至是货款安全。

(5)对员工而言,企业缺乏短期偿债能力,有可能会影响到他们的劳动所得。

(6)对企业的管理者而言,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直接影响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筹资活动的投资活动能否正常进行。

2.短期偿债能力的影响因素(简答)

(1)流动资产的规模与质量。流动资产的规模与质量从根本上决定了企业偿还流动负债的能力。一般地说,流动资产越多,企业短期偿债能力越强。还应特别关注流动资产的变现能力。反映资产变现能力强弱的两个重要标志:资产转换成现金的时间,时间越短,变现能力越强;资产预期价格与实际出售之间的差额,差额越小,变现能力越强。

(2)流动负债的规模与质量。流动负债的规模是影响企业短期偿债能力的重要因素。因为短期负债规模越大,短期企业需要偿还的债务负担就越重。除了流动负债的规模外,流动负债的质量对短期偿债能力也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3)企业的经营现金流量。由于现金是流动性最强的资产,大多数短期债务都有需要通过现金来偿还。因此,现金流入和流出的数量就会直接影响企业的流动性和短期偿债能力。经营活动现金流量与企业流动性和短期偿债能力的关系最为密切。

(4)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母企业与子企业之间的资金调拨等也影响偿债能力。同时,企业外部因素也影响企业短期偿债能力,如宏观经济形势、证券市场的发育与完善程度、银行的信贷政策等。

企业流动负债包括短期借款、应付票据、应付账款、预收账款、其他应付款、应交税费、应付职工薪酬、应付利息等到项目。

二、短期偿债能力指标的计算与分析

分析短期偿债能力的财务指标主要包括:营运资本、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现金比例和支付能力系数。(一)营运资本

营运资本是指流动资产总额减流动负债总额后的剩余部分,也称净营运资本,它意味着企业的流动资产在偿还全部流动负债后还有多少剩余。营运资本越多,说明企业可用于偿还流动负债的资金越充足。可将营运资金作为衡量企业短期偿债能力的绝对数指标。营运资本的计算公式如下:

营运资本=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营运资本指标的优点在于能够直接反映流动资产保障流动负债偿还后能够剩余的金额,是反映企业短期偿债能力的绝对量指标。营运资本指标不仅受企业财务运作的影响,也受企业规模的影响较大,因此该指标不

便于进行企业之间的比较。因此对营运资本指标的分析一般仅进行纵向比较,很少进行横向比较。

(二)流动比率

简述流动比率、速动比率以及现金比率间的相互关系。

流动比率、速动比率与现金比率是反映企业短期偿债能力的主要指标,但它们各自的作用力度有所不同,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如下:

(1) 以全部流动资产作为偿付流动负债的基础,所计算的指标是流动比率。它包括了变现能力较差的存

货和不能变现的待摊费用,若存货中存在超储积压物资时,会造成企业短期偿债能力较强的假象。

(2) 速动比率以扣除变到能力较差的存货和不能变现的待摊费用作为偿付流动负债的基础,它弥补了流

动比率的不足。

(3) 现金比率以现金类资产作为偿付流动负债的基础,但现金持有量过大会对企业资产利用效果产生负

作用,这一指标仅在企业面临财务危机时使用,相对于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来说,其作用力度较

小。

1.流动比率的概念与计算公式

流动比率是分析企业短期偿债能力最为常用的财务指标。计算公式为:

流动负债

流动资产流动比率= 2.流动比率的分析 流动比率指标的意义在于揭示流动资产对流动负债保障程度,考察短期债务偿还的安全性。流动比率越高,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也就越强。

流动比率的究竟保持多高的水平受很多因素的影响。从债权人的立场上说,流动比率越高越好,但从经营者和所有者角度看,并不一定要求流动比率越高越好。

流动比率的高低还受企业所处行业的性质与特点的影响较大。

3.流动比率的优点

与营运资本相比,流动比率更能反映出流动资产对流动负债的保障程度,并可以在不同企业之间相互比较。

4.流动比率的缺点(简答)

(1)流动比率是静态分析指标。企业下一个期间的短期偿债能力应该是一个动态的问题。 有形净值债务比率是指企业的负债总额与有形净值总额的比值。

(2)流动比率没有考虑流动资产的结构。一个企业流动比率高并不一定代表长期偿债能力肯定强,有可能该企业较高的流动比率是因为存货积压、应收账款增多且收款期延长所导致的,而真正可用来偿还到期债务的现金反而严重短缺。

(3)流动比率没有考虑流动负债结构。没有考虑到不同的债务具有不同的强制程度和紧迫性,不同的债务无法到期偿还对企业所产生的影响不一样。流动负债从动态的角度来看,是循环流动的,到期的债务需要偿还,但企业同时也会形成新的流动债务,并因此而获得企业经营所需资金。

(4)流动比率易受人为控制。

(三)速动资产

1.速动资产的概念和计算公式 速动比率是指速冻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值。速动资产,是指流动资产减去变现能力较差且不稳定的预付账款、存货、其他流动资产等项目后的余额。扣除的项目的变现能力相对于其他流动资产项目来说要更差一些。计算公式:

速动比率=速动资产 / 流动负债

其他应收款应收账款应收票据短期投资货币资金速动资产++++= 速动比率是用以衡量企业流动资产中可以即刻用于偿付到期债务的能力,是流动比率分析的一个重要辅助指标。速动比率较之流动比率能够更加准确、可靠的评价企业资产的流动性及其偿还短期负债的能力。

2.速动比率的分析

一般来说,速动比率越高,说明企业的流动性越强,流动负债的安全程度越高。从企业的角度看,速动比率也不是越高越好。 通常认为速动比率等于1比较合理。

3.速度比率分析中应注意的问题

(1)尽管速动比率较之流动比率更能反映出流动负债偿还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但并不能认为速动比率较低的企业的流动负债到期绝对不能偿还。

(2)速动比率以速动资产作为清偿债务的保障,但速动资产并不完全等同于企业的现时支付能力,速动资产存在某些难以短期变现的因素。

(3)速动比率与流动比率一样易被粉饰。

(四)现金比率

1.现金比率的概念与计算公式

现金比率是指企业现金类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值。其中现金类资产包括:企业持有的所有货币资金和持有的易于变现的有价证券,如可随之出售的短期有价证券、可贴现和转让的票据等。计算公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