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7、做个太阳能热水器 学案(表格式)

7、做个太阳能热水器 学案(表格式)

7、做个太阳能热水器 学案(表格式)
7、做个太阳能热水器 学案(表格式)

年级五学科科学课型新授授课教师

学习内容7、做个太阳能热水器

学习目标1太阳能热水器是一种光热转换器,具有节能、环保、安全的优点。

2.产品的设计不仅考虑构造还考虑材料选择。

3.体会到运用科学知识解决问题的乐趣。

学习重点设计太阳能热水器学习难点太阳能热水器的制作

学习准备纸盒、泡沫塑料、棉花、能装水的塑料瓶或塑料薄膜、盒盖、黑色纸、镜子。

集体备课二度备课

导学过程温故互查:

在阳光下,深颜色物体比浅颜色物体升温(),表面粗糙的物体比光滑的物体升温()。

阳光垂直照射的物体升温(),阳光斜射的物体升温()。

设问导读:

1.太阳能热水器是利用多种科学原理设计出来的一种节能装置,它的构造怎样?它是如何工作的?

2.师介绍(出示图片)

太阳能热水器的构造由太阳能集热器、绝热贮水箱、连接管道、支架和控制系统组成。

3、学生汇报收集到的资料。

学生观察图片实验结果并思考其中的原

因。

合作探究:

怎样设计制作太阳能热水器?

思考:为了使热水器尽快地升温,需要考虑哪些问题,采取哪些措施?主要应该包括哪些部分?选用什么材料做?

1、学生阅读.书上的提示与要求思考回答

2、学生阅读书上的设计方案后,学生分组设计方案。

汇报点评:

1、小组汇报各自的设计金点子,学生完善设计方案。

2、鼓励各个小组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反思改进,大胆创新。

巩固练习:

太阳能热水器的构造分哪几部分?工作过程和原理是什么?

拓展延伸:

制作太阳能热水器,准备下节课展示。

板书设计做个太阳能热水器

集热箱、保温箱、控制系统

简图:

我们的设计方案

白杨礼赞教学案

初三年级下册《白杨礼赞》教学案 初中部闫明琪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文章作者及写作背景。 2.理解白杨树的不平凡之处及象征意义的理解与运用。 3.感受中华儿女质朴、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和意志。 学习重难点: 通过对白杨树形象的分析,理解白杨树的象征意义。 教师寄语:如果你看到面前的阴影,别怕,那是因为你的背后有阳光。 学习过程: 导入新课:在北方白杨树是及其常见的一种树,房前,屋后,河畔,都有它的身影。这节课我们要跟随作家矛盾的脚步,看看白杨树是一种什么英姿。 一.课前预习: 了解作者及背景: 1.填空:《白杨礼赞》选自《茅盾全集》,体裁是散文,作者是茅盾,作家、社会活动家,原名沈德鸿,字雁冰,浙江桐乡人。他的长篇小说的代表作是《子夜》,短篇小说的代表有《春蚕》和《林家铺子》。 写作背景:《白杨礼赞》写于1941年3月。在此之前,作者茅盾在新疆工作一个时期之后,到延安讲学。当时,是抗日战争相持阶段,国民党反动派消极抗日,积极反共,北方军民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同心同德、团结抗战多次粉碎了敌伪的疯狂“扫荡”,作者从解放区的人民身上看到了民族解放的前途和希望,深受鼓舞,写下了这篇热情洋溢的散文,借白杨树这一形象热烈的歌颂他们。 2.你发现了哪些需要注意的生字与新词,写下来,推荐给大家。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内容。 3. 何为礼赞?说说文中表达了作者对白杨树怎样的感情? 礼赞是“怀着敬意地赞扬”。 课文表达了作者对白杨树的崇敬和赞美 4、从文中找出直接赞美白杨树的语句。 第1段: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 第4段:那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实在是不平凡的一种树。 第6段:这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决不是平凡的树。

最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第7单元 认识钟表 第1课时 认识钟表

第7单元认识钟表 第1课时认识钟表 【教学内容】:教材P84.P85及练习十九第1-3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会看钟表上的整时。 2.培养学生遵守时间珍惜时间的良好生活.学习习惯。 【教具准备】: 有条件的学校准备一个录音机,教师准备实物表.学具钟表;学生每人准备一个学具钟表。 【教学重难点】: 能正确说出并会表示几时,并会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用录音机放闹钟的声音。 2.教师:这是什么声音? 3.出示教科书第84页上的学生起床图,提问:这位同学在做什么呢?(在起床)你们早晨都在什么时间起床?(同学们会说出不同的时间)我们要向这位同学学习,听到闹钟响了就要马上起床,不要睡懒觉。那么你们自己会看钟表吗? 二.教学新课 1.初步认识钟面。 教师:请同学们拿出学具钟表,仔细观察钟面上都有什么?

教师:这两根针有什么特点? 教师:同学们观察得很认真,现在请同学们观察这个钟面。 教师拿着实物钟表,边演示边说:这根又细又长的针叫分针,又短又粗的针叫时针;钟面上有1到12这12个数,还有12个格。 2.认识整时。 现在请同学们观察教科书第84页最上面的钟表,所指示的时刻是多少?请大家每4人一组讨论,你是怎样认识整时的,7时的时针和分针分别指向什么? 学生分小组讨论之后,让大家说一说怎样认识整时,整时的时候钟面的时针和分针分别指向什么。 教师小结:当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请同学们用自己手中的钟表模型,拨出7时。让大家每4人一组相互检查一下拨的对不对。让拨得不对的同学说一说,自己错在什么地方。 教师:现在请同学们拨出8时,然后和教科书第84页下面的钟表图对照一下,看拨得对不对。 订正后让大家看显示8时的数字表示法,讨论:这是什么?这钟表示法有什么特点? 学生说完后教师略做小结:用数字表示整时,冒号右边是2个“0”,冒号左边是几就是几时。然后放手让学生独自练习拨3时和6时,并认读下面数字表示的整时。最后订正,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能正确认识整时。 三.巩固练习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小小太阳能热水器》教案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小小太阳能热水器》教案 一、活动题目 小小太阳能热水器 二、活动目标 通过对不同物品作太阳能热水器的探究,感知水变热与盛水的容器的质量和表面颜色有关,培养幼儿探索的兴趣和正确的科学态度。 三、适用对象 5~6岁幼儿。 四、活动所需资源 温度计、铅笔、记录图表、四个易拉罐(分别涂上红漆、白漆、绿漆和蓝漆)、四个涂有黑漆的易拉罐(有盖子)、玻璃杯、塑料杯、易拉罐及各种大小基本相同的饮料瓶。 五、活动过程 说一说太阳的各种用途。 (1)可以利用太阳晒盐、晒衣服。 (2)植物能长得绿油油的、很茂盛。 (3)可以利用太阳取暖。 (4)人们晒太阳能使身体健康。

(5)可以利用太阳能做洗澡的热水器。 幼儿讨论:用什么方法来测定温度,哪种测定方法比较准确。 (1)用体温表来测量温度。 (2)用手来测温度。 (3)用活动室中的温度计来测量温度。 (试验后得出用温度计测定的温度最准确。) 探究活动一 探究的问题:用什么东西做热水器吸收的太阳能多? 幼儿讨论。 (1)用塑料罐做个热水器。 (2)用易拉罐做个热水器。 (3)用玻璃罐做个热水器。 试一试,在有盖子的易拉罐、玻璃杯、塑料杯及各种大小基本相同的饮料瓶中加入同样多的水,放在阳光下照射同样长的时间,然后用温度计测定温度。 说一说我的发现。 易拉罐中的水温最高。 记录实验结果。 探究活动二 探究的问题:什么颜色的容器吸收的太阳能多?

试一试,将分别涂上黑漆、红漆、白漆、绿漆和蓝漆的五个易拉罐装上同样多的水,在阳光下照射同样长的时间,并用温度计测定温度。 说一说我的发现。 涂黑漆的易拉罐中的水温最高。 探究活动三 探究的问题:怎样放置容器吸收的太阳能多? 试一试:将四个涂有黑漆的易拉罐装入同样多的水,加上盖子,放在太阳光下,摆放成不同的位置,照射同样长的时间并测定温度。 说一说我的发现。 平放的易拉罐水温最高。 六、注意事项 1.实验中要注意在每个容器中加入同样多的水。 2.每一步实验过程要在同等条件下去进行比较。

《白杨礼赞》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白杨礼赞》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对白杨树形象的具体分析,掌握象征手法的基本特点。 2、理解象征、欲扬先抑、对比等写作技巧表达效果。 3、尝试运用象征手法进行写作。 教学过程 一、复习与导入: 1、全文都在礼赞白杨,其真正意图是什么? (生答)热情歌颂共产党领导下的北方抗日军民和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和坚强意志。 2、作者为什么不直接赞美呢? (生答师补)《白杨礼赞》写于1941年3月。在此之前,作者茅盾在新疆工作一个时期之后,到延安讲学。当时,是抗日战争相持阶段,国民党反动派消极抗日,积极反共,北方军民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同心同德、团结抗战多次粉碎了敌伪的疯狂“扫荡”,作者从解放区的人民身上看到了民族解放的前途和希望,深受鼓舞,写下了这篇热情洋溢的散文,热烈的歌颂他们和他们的精神、意志。 由于当时作者生活在国民党统治区,没有言论自由,不能直抒胸臆,所以采用含蓄的象征手法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热情歌颂共产党领导下的北方抗日军民和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和坚强意志。

二、象征手法及其作用 1、(讲授)象征:“以物征事”的简称。 通过具体的形象来表现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精神、品德等的写作手法。 分为整体象征和局部象征。 2、我们学过的课文中那些课文用这样的写法? (生答)《紫藤萝瀑布》,以紫藤萝繁密盛开的花穗赞美生命的顽强不息。 (师补)刘禹锡《秋词》中“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两句是局部象征,以直冲云霄的白鹤象征诗人积极向上的心态。 3、(讲授)象征体和本体之间存在着某种相似的特点,可以借助读者的想象和联想把它们联系起来。 这种联系是临时的,不同于传统的托物言志。托物言志的“托物”与“言志”间的联系是相对稳定的。 如“腊梅”象征傲霜斗雪的坚强、淡雅朴素。“菊”象征高洁、清秀。这种写法帮助《白杨礼赞》冲破了国民党政府的“审查”。 三、精读精讲第5段,具体分析白杨树形象的描写方法,初步体会象征手法的特点。 1、作者为何单单选择白杨树来象征抗日军民和民族精神意志,而不选择别的物? (1)学生从课文和写作背景中找原因。 (生答)作者从新疆到延安,一路所见最多是白杨树和北方的抗日军

《做个太阳能热水器》教学反思

《做个太阳能热水器》教学反思 五年级《光与热》单元进入设计太阳能热水器这一活动。在经历了“怎样得到更多的光和热”的活动后,孩子们开始设计自己的太阳能热水器。 本节课是对前面所学知识的综合应用。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制做,既巩固了所学知识,又锻炼了动手能力。真正体现了"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理念。在学习了太阳能热水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后,让学生学习制作一个简易的太阳能热水器,运用学习成果解决实际问题。从介绍太阳能热水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让学生理解太阳能热水器是一种光热转换器,具有节能、环保、安全的优点。设计太阳能热水器,不仅要考虑构造,还要考虑材料的选择。我们设计制作的太阳能热水器主要应该包括储水箱的集热和保温系统两部分。为了使储水箱中的水尽快地升温,需要考虑哪些问题?保温采取哪些措施?选用什么材料做?等问题进行讨论后,让学生按一定的格式写出本小组的设计方案。最后在全班交流介绍方案的设计思路、原理,并进行修改方案。并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设计方案在课外制作太阳能热水器。根据教材提出的设计要求,让学生仔细思考可选用什么材料、怎样制作,制定一个有效的计划,这也是本课的学习重点。 制作过程需要学生在课下完成,第二节课,只有少数几个同学完成任务,学生走入了一个误区,就是认为只有写和背的才是作业,这种制作的不是作业,当然这里面也缺少了兴趣的一部分,所以只有第二次再重新布置,重新强调,大部分学生才制作完成,还有几位同学拖拉着没做,以后要加强这方面的训练。 同学们在制作的过程中,确实也想出了很多不同的方法,比如保温有的同学用很多碎的泡沫,有的同学就用了一快整的,也有很多同学找了其他的材料来代替锡铂纸等,在制作过程中即动手又动脑,非常利于孩子们的发展。。

《白杨礼赞》导学案

《白杨礼赞》导学案(八年级上教师版) 【学习目标】 1.学习象征的艺术手法,理解白杨树的象征意义。 2.整体感知,找出富有感情的语句,体味其中蕴涵的情感,赏析关键语句。 【学习重难点】感悟作者对广大抗日军民的崇敬与赞美之情,发扬中华民族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 【背景链接】茅盾于1939年3月到新疆讲学。1940年5月,受朱德邀请离开新疆前往延安鲁迅艺术学院讲学,10月离开延安到达重庆。在此期间,作者目睹了国民党顽固派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种种事实,体察了解放区军民团结战斗的精神风貌,从抗日根据地人民身上看到了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希望,精神振奋,满怀激情,写下了此文。由于当时作者生活在国民党统治区,没有言论自由,不能直抒胸臆,所以采用了含蓄的象征手法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热情歌颂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军民和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 【课时安排】二课时 【自主学习】 (1)朗读课文,找出文中生字词,并注音。 主宰(zǎi)恹恹欲睡(yān) 晕圈(yùn)坦荡如砥(dǐ) 虬枝(qiú)旁逸斜出(yì) 婆娑(suō)不折不挠(náo) 倔强(jiàng)潜滋暗长(qián) 倦怠(dài)纵横决荡(héng) (2)结合具体语境理解词义。 妙手偶得:文学素养深的人偶然间所得到的。 锤炼:这里是反复推敲加以提炼的意思。 秀颀:美而高。颀,高。

坦荡如砥:平坦得像磨刀石。砥,磨刀石。 旁逸斜出:(树枝)从树干的旁边斜伸出来。逸,逃,逃跑。 纵横决荡:纵横驰骋,冲杀突击。 无边无垠:没有地域的界限,广阔无边。 潜滋暗长:暗暗地不知不觉地生长。滋,生长。 不折不挠:折磨不了,压迫不倒,形容意志坚强。 2.作者链接 茅盾(1896-1981),原名沈德鸿,字雁冰,浙江桐乡人,中国现代作家,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之一。1916年后历任上海商务印书馆编辑、《小说月报》主编、《民国日报》主编,为文学研究会发起人之一。1928年赴日本,1930年回国,加入左翼作家联盟。新中国成立后历任文化部长、中国作协主席等职。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子夜》,中篇小说《蚀》三部曲(《幻灭》《动摇》《追求》),短篇小说《林家铺子》,“农村三部曲”(《春蚕》《秋收》《残冬》)等。 【合作与探究】 1.听读课文,从文中找出直接赞美白杨树的语句。 【交流点拨】第1段: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第4段:那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实在是不平凡的一种树。第6段:这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决不是平凡的树。第8段:我赞美白杨树,就是因为它不但象征了北方的农民,尤其象征了今天我们民族解放斗争中不可缺的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第9段: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 2.划分本文的段落层次。 【交流点拨】 第一部分(第1段):直接抒发对白杨树的崇敬和赞美之情。 第二部分(第2-4段):描写黄土高原的景色,交代白杨树生长的自然环境。 第三部分(第5-6段):描绘白杨树的形象和性格,突出它的不平凡。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设计表格式教案

第七单元教材分析 一、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围绕“习惯”这一主题编排了《文具的家》、《一分钟》、《动物王国开大会》、《小猴子下山》4篇课文。4 篇课文都渗透着责任意识和良好习惯的养成。本单元课文贴近学生的生活,故事情节充满童趣,语言明白易懂,文中丰富的插图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根据课文信息作简单推断是本单元的学习重点,这是在延续一年级上册和本册第二单元“找出课文中的信息” 要求的基础上,在阅读理解方面的进一步深化。本单元的另一个学习重点是读好疑问句和祈使句的语气。本单元还要关注长课文的教学。 二、单元教学目标 1.认识59个生字和2个偏旁,会写27 个生字。掌握半包围结构字的书写笔顺规则,掌握“加一加、减一减”的识字方法。朗读积累关于学习的名言。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好对话。(重点) 3.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经验理解“平平安安、后悔”等词语的意思;运用组词的方法继续积累词语;会用“掰、扛、扔”等动词说话。(难点) 4.借助插图、故事情节反复的特点读懂长课文。(难点) 5.能根据课文信息作简单推断;借助文本情节,了解告知一件事情时,需要说清楚时间、地点等要素;能根据问题提取、整合信息,推断事情的原因、结果。 6.在活动情境中明白游戏规则,在交际互动中初步学习条理表达。 7.学习分辨形近字;展开想象,能选择几个词语说几句话。 8.和大人一起读《孙悟空打妖怪》,读出韵文的节奏,感受共读的乐趣。 三、教学方法 1.在本单元的教学中要循序渐进,体现学习的层次性。《一分钟》的学习,要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根据课文内容的内在联系,运用“要是??就??”的句式进行推断,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 2.在《动物王国开大会》中,要让学生在分清角色的基础上,体会角色心理,读出祈使句带有号召、命令的语气,读出疑问句思考的语气。 3.教学时课利用童话情节反复的特点,借助课文插图帮助学生梳理、读懂课文,再引导学生体验角色,读好对话,读懂长课文。 四、课时安排:10 课时

太阳能热水器教学设计

太阳能热水器教学设计 一、教学容 让学生初步了解太阳能热水器,指导学生自己动手尝试制作“简易太阳能热水器”,研究怎样使热水器的水热得快,温度高。 二、教学构想 课校外相融合,大胆设想勤实践。自探自悟求新异,科学素质尽发展。 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收集信息,交流信息 1.课前布置学生通过多渠道、多方法广泛地了解、观察太阳能热水器,并且收集有关的资料和图片,进行整理、记录。 2.交流信息。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展示自己收集的太阳能热水器的资料和图片(先小组交流,再让代表在全班交流)。 师:下面请各小组代表介绍收集的有关“太阳能热水器”的信息,其他同学也可以补充。 生1:我家的太阳能热水器放在楼顶上,它有一块吸热板,上面有一个水箱。 生2:我家的太阳能热水器是玻璃的,黑色,上面有很多的管子。 生3:我发现太阳能热水器都是斜着放的,斜面正对太阳。 生4:我收集到有关热水器的图片(拿出来给大家看),并在图书馆找到一些资料……但是图书馆里这方面的资料不多,很难找。 生5:我上网查找到一些有关太阳能热水器的资料…… …… 评:让学生从多种渠道、多种途径收集信息、整理信息、加工信息,培养学生主动获取信息的能力。从而使学生了解、关心现代科技信息,开阔学生的视野。 (二)提出问题,作出假设 现在我们来研究一种与刚才同学们介绍的家用太阳能热水器不同的“简易太阳能热水器”。每一位同学都来担任小设计师,自己设计、制作简易太阳能热水器。 1.你认为什么是“简易”的太阳能热水器?举例说明。 2.太阳能热水器是靠什么来使水温升高的? 3.怎样使太阳能热水器的水不仅热得快而且温度高?看谁想的办法多? ①学生独立思考,小组讨论。 ②全班交流讨论。(教师在黑板上简要记录学生的发言) 评:教师提出具有挑战性、探究性的主干问题,让学生大胆想象、假设,并注重学生“个体”与“群体”相结合的学习形式,开掘学生学习的潜能。 师:怎样使太阳能热水器里的水热得快、温度高?请把自己的想法(假设)告诉大家。最好还能简要说说你是怎么想到的。 生1:易拉罐的外面包一层黑色的镜子,上面再放一个放大镜。我是从太阳能赛车上所想到的。 生2:外面直接包上一层黑纸,黑色吸热量多,再放上一个放大镜……

白杨礼赞学案导学案

夏津实验中学 课型: 新授 主备人: 闫素芬 审核人: 张凤琴 班级: 八年级 姓名: 日期: 序号:( )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训练达标是打开知识宝库的金钥匙 课题 白杨礼赞 课时 第一课时 学 习 过 程 内容 补充 自 主 学 习(15 分钟) 学习目标 1.理解白杨树的象征意义。 2.体味文中蕴涵的情感,赏析关键语句。 3.学习象征的艺术手法以及排比和反问的修辞手法。 重点难点 理解白杨树的象征意义。 2.体味文中蕴涵的情感,赏析关键语句。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知识 链接 茅盾,现代著名作家,原名沈德鸿,字雁冰,出生在浙江桐乡。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子夜》、短篇小说《春蚕》《林家铺子》等。 自主探究 扫清文字障碍。 妙手偶得: 秀颀: 主宰: 旁逸斜出 : 合 作 探 究(15 分钟) 展示反馈 一、文学文化常识。 茅盾,原名__________,字________, 代表作有长篇小说《______》、短 篇小说《______》,《______》. 二学生自由朗读全文,初步体会文章的感情,明确全文抒情线索。 明确:赞美白杨树的“不平凡”是本文的抒情线索。文中五次提到白杨树的不平凡,把有关的语句一一找出来。 点拔归纳 1.思考:开头这一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2.描写高原的目的是什么? 训 练 达 标(15 分钟) 拓 展延伸 《白杨礼赞》是一篇“美文”,处处渗透着高尚的审美情趣。文章开头描绘了白杨树生长的“环境美”,雄伟壮阔的黄土高原,宛如并肩的远山的连峰,给人一种壮美之情。 诊断评价 自由朗读2—3段,要求找准表现以下内容的词句:黄土高原特点,见到黄土高原的感觉,见到白杨树时情绪的变化。 特点:是黄绿错综的一条大毡子,无边无垠,坦荡如砥。 感觉:雄壮,伟大,单调。 情绪:恹恹欲睡,惊奇地叫了一声。 反思

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认识钟表教案新人教

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认识钟表教案新人教 单元教学总述 本单元主要是使学生初步认识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并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会认、读、写整时。教材在学生认识整时的这一情境中,根据学生的生活与学习习惯安排时间,从而让学生认识钟面。本单元在编排上提供了丰富的与儿童生活比较相关的素材,关注学生的经验和兴趣。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接触钟表,每天起床、吃饭、上课、下课都要按照一定的时间来进行,教材注意从学生的这些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以渗透接近整时的内容,用“快到”或“刚过”某个整时来表达一个大概的时间,通过让学生照样子说一说,深化学生对整时的认识,为将来认识几时几分做铺垫。 1.结合生活经验,使学生会认、读、写整时。 2.培养学生初步建立时间观念,从小养成珍惜和遵守时间的良好习惯。 3.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动手操作能力。 重点:会认、读、写整时。 难点:培养学生初步建立时间观念。 课时教学设计 认识时间 教学设计表 学科:数学年级:一年级册次:上学校:教师: 课题认识时间(P84、P85)课型新授课计划学时 1 教学内容分析教材通过小朋友起床的情境图,结 合学生的生活经验,说明在日常生 活中要用钟表看时间。 承前启后生活中的钟表图→认 识整时→认识分秒 教学目标 1.认识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会读、写整时。 2.会用两种方法表示整时,建立整时的概念。 3.初步建立时间观念,养成珍惜和遵守时间的良好习惯。 重难点重点:认识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 会读、写整时。 难点:会用两种方法表示整时,建 立整时的概念。 化解措施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教学设计思路复习巩固,导入新课→合作交流,探究新知→巩固应用,提升能力→课堂小结,拓展延伸

白杨礼赞共两课时学案练习及答案

1.《白杨礼赞》(共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基础驿站 1.选出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A.折.磨(zhé)折.本(zhé)折.腾(zhē) B.参.天(cān)参.差(chēn)参.考(cān) C.纵横(héng)横行(héng)蛮横.(hèng) D.倔强(jiàng)强壮(qián)强迫(qiǎng) 2.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主宰.()倦怠.()地壳.()恹恹.() 晕.圈()婆suō()qiú()枝秀qí() 3.根据词义写出相应的词语。 (1)平坦得像磨刀石一样。 (2)文学素养深的人偶然间得到的。 (3)暗暗地不知不觉地生长。 (4)纵横驰骋,冲杀突击。 4.文学常识填空。 《白杨礼赞》的作者是,原名,字,现代作家。他着有长篇小《》,短篇小说《》《》《》《》等。本文体裁是,选自。“礼赞”含有之意。 5.从括号中选出恰当的词,填在后面的括号内。 (1)汽车在望不到边际的高原上(奔驰、奔腾),扑入你的视野的,是黄绿错综的一条大毡子。() (2)绿的呢,是人类劳力战胜自然的(成果、结果),是麦田。() (3)我那时是(惊奇、惊讶)地叫了一声的。() 二、综合园地 6.写出下面句子所用的修辞手法。 (1)汽车在望不到边际的高原上奔驰,扑入你的视野的,是黄绿错综的一条大毡子。() (2)如果美是专指“婆娑”或“旁逸斜出”之类而言,那么,白杨树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7.写出下列句子运用的表达方式。 (1)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 (2)这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绝不是平凡的树。() (3)汽车在望不到边际的高原上奔驰,扑入你的视野的,是黄绿错综的一条大毡子。() 8.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白杨树在严冬里,她迎着刀霜雪剑,依然伫立在寒冷的,枝枝傲骨,树树无字,树树有声。而此时,的花草,却在里,接受着送到叶面和根部的养料,懒洋洋地打发着没有血色的日子。 材料二:白杨树生长在西北高原,耐严寒,零下40度的条件下无冻害,深根性。抗风、抗病虫害能力强。寿命达90年以上。它可作庭荫树、行道树,丛植于草坪,还可作固沙,保土、护岩固堤及荒沙造林树种。 ①请运用白杨树的相关材料对出下联。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万以内数的认识教案(表格式)-2

七万以内数的认识 教材分析 教材先通过向学生介绍熟悉的体育场的容量,从而引出万以内数的认识。教材根据学生已有的经验与心理发展规律,按从易到难螺旋上升的编排原则,创设了一幅幅现实的、有数学意义的画面,让学生认识千、万,知道万位,掌握万以内数的读写法,而且懂得对于较大的数,可以一百一百或一千一千地数,它不仅是进行大数计算的基础,而且在实际生活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为更大的计数单位的教学打下基础。 学情分析 本单元是在学生学习了百以内数的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已经学习了“20以内数的认识”“100以内数的认识”,掌握了百以内的计数单位名称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能够明确“满十进一”的计数方法,并能体会数在生产、生活中应用的广泛性。本学期将认数的范围扩展到万以内。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可以为学生学习多位数的认识打好基础。在整数的认识过程中,本单元起到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它不仅是进行大数计算的基础,而且对实际生活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因为万以内的数需要大量关于数的认识的直接经验,而二年级学生的经验有限,尤其对万以内数的组成和计数单位等,学生在读、写大数时可能会出现错误,这往往与数的概念不清楚、数的感受不丰富有关。教学时,应留给学生自主探索的空间,教学计数单位认识时,更多地是让学生利用前面的知识进行迁移类推。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结合生活实际,体会生活中有大数,感受学习大数的必要性,经历数数的过程,能认识万以内的数,结合实际物体知道这些数的组成与分解。 数学思考:经历估一估、数一数、想一想、认一认、说一说、拿一拿、比一比等数学实践活动,体验感受万以内数的大小,培养数感。 问题解决:初步能用符号和词语描述万以内数的大小。认识“万位”及其位值,能说出万以内各数位的名称及相邻数位之间的进率,能掌握整百、整千数加减法。情感态度:进一步学习用具体的数描述生活中的事物,经历与他人交流活动,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教学重点:1.会数10000以内的数,探索万以内的数的读法、写法及数的组成。2.能比较万以内的数的大小。 3.会口算整百整千数的加减。 教学难点:1.体会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 2.掌握中间、末尾有0的数的读写法。 3.认识近似数,并能结合实际进行估计。 课时安排:12课时 1.1000以内数的认识……………4课时 2.10000以内数的认识…………5课时 3.整百、整千数加减法…………2课时 3.整理和复习……………………1课时 第一课时千以内的数的认识

《评价我们的太阳能热水器》优秀教案

《评价我们的太阳能热水器》教案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太阳能是一种清洁、节能、安全的能源,人们正在大力开发和使用太阳能。 过程与方法 按照活动的要求检验太阳能热水器,并做好数据的观测和记录。 总结、评价太阳能热水器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会到设计、制作太阳能热水器的乐趣。 认识到科技创造中运用科学知识的重要性。科技产品融合了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培养团结合作一级善于学习、反思、改进的精神。 树立开发利用太阳能有利于保护环境、节约能源的观念。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选择并划分场地,钟表、冷水。 分组实验:各组设计制作的太阳能热水器、温度计。 教学重、难点 检验学生设计制作的太阳能热水器的实际效果。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1、展示我们的太阳能热水器。 让学生到各组参观。 检验我们的太阳能热水器。 讨论检验标准。 装水200毫升。 在15分钟内,使水温上升。 学生按要求检验,填写书上的效能评价表。 小组之间交流各组的自我评价。 教师评价此次评比活动。 完善、改进我们的太阳能热水器。

2、太阳能热水器效能检测记录表 检测者姓名:检测时间:年月日 热水器外观颜色 装水容器的材料 热水器摆放方式 开始时的气温 开始时的水温 5分钟后的水温 10分钟后的水温 15分钟后的水温 20分钟后的水温 热水器外观颜色 装水容器的材料 热水器摆放方式 开始时的气温 开始时的水温 5分钟后的水温 10分钟后的水温 15分钟后的水温 20分钟后的水温 作业设计 讨论: 1、检测时我们要注意些什么? 2、检测时我们要准备哪些物品? 3、太阳能热水器安装时倾斜的角度有讲究么? 思考: 哪些因素影响太阳能热水器的效能?怎样才能做一个良好的太阳能热水器?

教科版科学五上做个太阳能热水器教学反思

《做个太阳能热水器》教后反思 发表时间:2009-11-17 10:51:00|人气:515 【情景描述】 五年级《光与热》单元进入设计太阳能热水器这一活动。在经历了“怎样得到更多的光和热”的活动后,孩子们开始设计自己的太阳能热水器,由于设定游戏的目标是只能利用太阳的光和热在规定的时间内给100ml水加热,看哪一个小组的水温上升得最快?先是孩子们独立设计方案,怎样制作这个热水器?需要用到什么材料?以及所想到的加快升温的办法?设计简图等。由于小组间要展开竞赛,所以所有小组的设计和交流都在小组间相对保密的情况下进行,孩子们显得很神秘,惟恐邻居组偷用自己小组的设计成果。 在孩子们完成设计交流和材料的清点工作后,孩子们兴致勃勃地来到带到了阳光充足的空地上,带着老师给各小组提供的温度计、平面镜和其他一些材料。孩子们开始分小组在适宜的地方摆放各自的太阳能热水器。说是太阳能热水器,其实也就是一个瓶子或杯子,装上100ml在阳光下爆晒,因为各小组采用了不同的升温和保温措施,因此在相同的时间内,各小组水温上升的幅度是不同的。让我们一起来观察五年级其中一个班各小组的合作—— 小组一:准备了一个营养快线的瓶子,已经撕去外层塑料包装纸,由于装营养快线的塑料瓶是乳白色不透明的瓶子,大约可以装450ml的饮料,因此装上100ml水,自然只有底下很浅的一点,

当测量水温的玻棒式温度计插入液体的时候,红色的液柱顶端在离瓶口很远的瓶身内,温度计无法读数。孩子们急了, “老师,温度计的读数看不见了,怎么办呢?” “你们自己想想有什么办法解决?”老师把孩子抛出的球踢回给了孩子自己,说完就溜到其他小组,去观察其他小组的合作。 小组七:把黑色的纸包裹在一只塑料杯的外面,用平面镜作反射汇聚太阳光想得到更多的光和热,老师没有做任何表示,只是询问该组策测出的水的初温。 小组四:用旺仔的牛奶罐(铁制的)装了100ml,并在罐头的外面涂上了黑颜料,铁制罐头放在一个鞋盒里,鞋盒里放了许多棉花絮,鞋盒连同铁制罐头一起倾斜着放在向阳处,照样了老师没有做任何表示,只是询问该组测出的水的初温。 当老师巡视完回到小组一的时候,只间这个小组还是原来的营养快线瓶,还是原来的装置。因为看不清温度就估计了一下温度,询问该小组水的初温时,他们只是自己了估计了水温。 “温度计读数时,视线一定要与液柱顶端平视,而你们小组的温度计红色液柱一直深埋在瓶内,怎么能读出温度?”听老师这么一说,孩子们一脸疑惑,一副手足无措的样子。 “想一想,怎样才能读到温度计的读数,同时红色玻璃泡又不离开液体?” 其中一个孩子开口了:“用剪刀剪掉上面多余的部分。”

14白杨礼赞公开课导学案(八年级上册)

《白杨礼赞》导学案 一、【知识链接】: 象征是通过特定的容易引起联想的形象表现与之相似或相近特点的概念,思想或感情的艺术手法,也就是所谓的托意于物(采用方法:联想与暗示)。象征这种表现手法的作用主要是帮助作家把想说而不能说的话巧妙地告诉给读者。 象征与比喻的区别:1)象征是一种写作方法,是就篇章而言的,它着眼于全文的构思,即使用于局部,至少是文章的一个层次,决不会是一个单句;拟人和比喻是修辞方法,是就语言来说的,只表现在具体的句子上,不在篇章上。象征中的象征体是具体的,被象征的本体即概念、思想、感情一般都是抽象的;比喻中的喻体和本体通常都是具体的。2)象征与拟人的相同点都是把事物人格化,但象征大体都用在立意上,而拟人则用在语句的表现上,是为了写的生动形象。 课前预习: (温馨提示:这是你学习能力的自我培养,也是对你的自觉性的考验。) 1、基础知识自学与交流(阅读作者与写作背景简介,画出重点读和记。) 茅盾(1896—1981),中国现代杰出的作家、文化活动家和社会活动家。原名沈德鸿,字雁冰,浙江桐乡人。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子夜》、《腐蚀》,中篇小说《蚀》《幻灭》、《动摇》、《追求》三部曲,短篇小说有《林家铺子》,剧本《清明前后》等等。作品编为《茅盾全集》。 《白杨礼赞》写于1941年3月,是茅盾根据自己1940年从新疆归来赴延安途中的见闻和感受写的一篇散文。当时,抗日战争正处于艰苦的相持阶段,日本帝国主义正加紧对国民党的诱降。国民党反动政府阴谋制造了“皖南事变”,进犯抗日根据地;日寇也因此肆无忌惮地向我敌后抗日根据地进行疯狂扫荡。面对这种严酷的现实,全国人民,特别是抗日根据地军民在中国共产党与毛泽东的领导下,毫不妥协坚持抗战。这篇散文就是作者以昂扬的革命激情,通过对白杨树的赞美,歌颂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抗战的北方农民,及其所代表的我们民族的质朴、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茅盾的作品大部分是着力暴露旧社会黑暗的,正面歌颂党领导的革命斗争的作品并不多,这与作者的生活经历有关。但是,当他一踏上解放区的土地,便深深地被那里的一切所感动。于是,他不顾国民党反动派的白色恐怖,把解放区的新鲜空气带给了国统区的广大人民,用笔表示了他对共产党、对根据地军民的衷心赞美,写下了《白杨礼赞》这样热情洋溢的赞歌。 2、(1)初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积累生字词语。(给加点字注音) ?婆娑.()楠.木() ?秀颀.()虬.枝() ?无边无垠.()开垦.() ?坦荡如砥.()毡.子() ?恹恹 ..欲睡()主宰.() ?旁逸.斜出()倦怠.() (2)解释词语 1、坦荡如砥: 2、妙手偶得: 3、伟岸: 4、秀颀: 5、婆娑:

《4太阳能的利用》教案

《4太阳能的利用》教案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 1、搜集有关人类利用太阳能的实例并能与同学共享。 2、制作简易太阳能热水器并探究怎样更好地利用太阳能。 3、联系太阳能,能从能量转化、储存的视角去解释、描述能量的变化。 情感、态度、价值观 1、体验搜集资料和实践探究的乐趣,知道太阳能的利用需要我们进一步研究和探索。 2、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意识到科学研究需要坚实的知识基础。 科学知识 1、知道太阳能是指来自太阳、以光为主要形式散发的能量。 2、知道地球上几乎所有的能量都来自太阳。 3、知道人类利用太阳能的有关事实。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关于介绍太阳能的有意义的、针对性比较强的资料;制作太阳能热水器的材料。 学生准备:搜集人类利用太阳能的有关资料并做成资料卡片(最好是图文并茂的)。教学内容 一、教学导入 1、讲述:前面,我们研究了热能、电能等,现在一起来研究太阳能。 2、出示图片,让学生观察图中都有些什么,说说这些对象和太阳能之间有什么联系。 3、学生发表看法。 4、过渡:太阳与我们、与万事万物密切相关,让我们来学习——太阳能的利用。 二、活动 怎样利用太阳能 1、提出问题:从能量转换的角度,太阳能为我们做了什么? 2、出示以搜集的资料,小组内进行整理。 3、交流讨论。

活动规则:每两个小组互相交流,一个小组先当“考官”,给出地球上的有关物质变化现象(如刮风和下雨、水温上升)之后,另一个小组则按照先说“能量形式的转化”(太阳能转化为热能再转化为风能、水能、热能)再说“怎样利用”(风力发电、水力发电、太阳能热水器)的顺序进行回答,答完之后再互换位置。 4、教师评价资料搜集情况和小组交流情况。 5、补充介绍:目前情况下,人们还不能将太阳能直接转化为机械能,教材中所示的太阳能汽车,是先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然后再转化为机械能的。太阳能热水器,如果学生当中有的人家里使用了太阳能热水器,教师让他向同学们介绍它的特点。 三、活动 制作太阳能热水器 1、根据现有太阳能热水器的构造特点提出与太阳能利用有关的问题。 2、思考这样设计和制造的原因并提出自己的假设。 3、制定研究计划并准备对比实验的材料。 4、制作太阳能热水器。 5、按计划实施研究。 四、交流讨论 1、出示有关太阳能热水器的研究资料。 2、评价研究活动开展得好的小组和个人。 3、小组汇报:探讨太阳能热水器的科学性有哪些? 4、集体商讨:能否提出更新更好的设想? 5、根据大家的研究成果,修改各自的制作方案,制作更好的太阳能热水器。

白杨礼赞导学案(含答案)

二《白杨礼赞》导学案(第一课时) 一、目标导学 1.积累重要字词,理解象征手法。 2.初步学会分析在记叙中穿插抒情的散文,品味散文的语言之美。 3.感受中华儿女质朴、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和意志。 二、自主预学 1.一读课文,借助字典、书下注释,给下列加点字注音,并识记画线词语的意思。 大毡.子()主宰.()倦怠.()婆娑.() 潜滋 ..暗长()旁逸.斜出()无边无垠.() 恹恹.()欲睡坦荡如砥.()秀颀.()虬.()枝 纵横决荡妙手偶得 2.二读课文,完成下列问题。 (1)在文中勾画出直接抒发对白杨树赞美之情的语句。 (2)在文中勾画出直接描写白杨树的语句或段落,概括白杨树的特点: (3)文中除了描写白杨树外还写了哪些事物?分别列举如下: 3.三读课文,在课本中注明你的疑问: 疑问摘要: 三、互动探究 (一)交流讨论“自主预习”内容。 (二)赏析白杨树的美 1.朗读文中直接抒发对白杨树赞美的语句,初步体会作者对白杨树的礼赞之情。 2.读文中描写白杨树的语段,思考讨论作者为什么要高声赞美白杨树? (从外形与精神品质两个方面概括白杨树的特点) 3.探究:作者所见西北高原具有什么特点?面对这样的高原作者产生怎样的感受?写作者对高原的“所见”“所感”对写白杨树有什么作用? 四、课堂练习 (一)同步反馈 1.下列各组字音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的是()A.无边无垠yín 和hé风错综锤练 B.坦荡如砥倦怠dài 潜qiǎn滋暗长恹恹yān C.旁逸斜出晕yùn圈不折不挠婆娑shuō D.纵横决荡虬qiú枝挺拔秀颀qí

2.填空:《白杨礼赞》选自,体裁是,作者是,作家、社会活动家,原名,字,浙江桐乡人。他的长篇小说的代表作是《________》,短篇小说的代表有《________》和《________》本文以为线索。 3.选出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相同的一项() A.汽车在望不到边际的高原上奔驰,扑入你的视野的,是黄绿错综的一条大毡子。 B.但是它却是伟岸、正直、朴质、严肃,也不缺乏温和,更不用提它的坚强不屈与挺拔。 C.在敌后的广大土地上,到处有坚强不屈,就像这白杨树一样傲然挺立的守卫他们家乡的哨兵。 D.它是树中的伟丈夫。 4.在括号中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横线上。 (1)汽车在望不到边际的高原上奔驰,________(映、扑、闪)入你的视野的,是黄绿错综的一条大毡子。 (2)和风吹送,________(翻、掀、涌)起了一轮一轮的绿波,——这 时你会真心佩服昔人所造的两个字“麦浪”。 (3)这时你________(冒、翻、涌)起来的感想也许是“雄壮”,也许是“伟大”,诸如此类的形容词。 5.下列成语使用错误的一句是()A.以梅花装饰南京花神庙地铁站主题墙,这一别具匠心 ....的设计,深受好评。 B.凭借雄厚的经济实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南京当之无愧 ....地获得青奥会主办权。 C.对于重要的书,我们必须常常反复阅读,每读一次都会觉得开卷有益。 D.他心胸坦荡如砥,一心只为老百姓办事,深得群众的拥护与爱戴。 6.运用白描的手法和拟人的修辞手法按照一定的顺序,仿照第5小节,参考第3小节和第7小节在以下提供的意象中任选一种,写出它的内外兼备的美。 【备选意象】梧桐、苍松、银杏树、枫树、梅树、喇叭花、向日葵、莲…… (二)课内阅读 ①汽车在望不到边际的高原上奔驰,扑入你的视野的,是黄绿错综的一条大毡子。②黄的是土,未开垦的荒地,几十万年前由伟大的自然力堆积成功的黄土高原的外壳;绿的呢,是人类劳力战胜自然的成果,是麦田。③和风吹送,翻起了一轮一轮的绿波,——这时你会真心佩服昔人所造的两个字“麦浪”,若不是妙手偶得,便确是经过锤炼的语言的精华。④黄与绿主宰着,无边无垠,坦荡如砥,这时如果不是宛若并肩的远山的连峰提醒了你(这些山峰凭你的肉眼来判断,就知道是在你脚底下的),你会忘记了汽车是在高原上行驶。⑤这时你涌起来的感想也许是“雄壮”,也许是“伟大”,诸如此类的形容词;然而同时你的眼睛也许觉得有点倦怠,你对当前的“雄壮”或“伟大”闭了眼,而另一种的味儿在你心头潜滋暗长了——“单调”。⑥可不是?单调,有一点儿吧? 1.按照作者对黄土高原的所见、所感,将这段文字分成两层。在文中用“‖”标出来。

做个太阳能热水器教案

《做个太阳能热水器》教学设计【科学教育理论指导】 “学科学是学生们自己要实践的事,而不是由别人来代替”。以活动为载体是当今《科学》教材的显著特点。本课是在学生学习光的一些基本特性以及光和热的关系等知识的基础之上,联系实际进行设计和制作的。这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设计和制作升华学生学的的知识和技能。 【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 本课教学是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中的第七课。 采用的教学方法是:讲授、谈话、练习法; 【学情分析】 本课教学内容学生都有所了解,几乎每一个学生家庭都有太阳能热水器,但学生对于太阳能热水器的构造、工作原理和材料的了解还是较为陌生的,知之甚少,需要学生实际观察太阳能热水器,了解材料性能等,以便建构太阳能热水器的“原型”,为设计、制作太阳能热水器做铺垫。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太阳能热水器是一种光热转换器,具有节能、环保、安全的优点,它的效能与所采用的材料、构造和运用的原理有关,它的设计不仅要考虑构造、选材、依据的原理,还要考虑使用方便、实用。 情感、态度价值观: 1、是学生懂得乐于合作、交流、反思和改进; 2、能够自己动手制作小太阳能; 3、体会到任何一种科技产品的开发和设计,融合了多种知识和技术; 4、认识到科技的发展能促使人们更好地利用自然资源和自然规律。 【教学重点】 自己动手设计太阳能热水器 【教学难点】 制作太阳能热水器 【教学准备】 教师演示:有关太阳能热水器构造及工作原理的课件及图片 分组实验:制作简易太阳能热水器的材料(纸盒、泡沫塑料或棉花、能装水的塑料袋或饮料瓶、玻璃片或塑料薄膜、盒盖、黑色纸、镜子或锡箔纸等) 【课时安排】

白杨礼赞教学设计

《白杨礼赞》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掌握本课字词,理清结构层次。 2、理解分析托物言志,象征手法的运用。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诵读和课前查资料体悟作者情感,把握文章内容。 2、通过讨论完成对文章结构和作者情感的把握,以及对5、6段的分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学习陕甘宁边区抗日军民正直、质朴、团结向上、坚强不屈的革命品质。教学重点: 1、掌握字词,简介作者、时代背景; 2、粗读课文,理清全文脉络; 3、重点讲读第二部分(第1,2自然段)。 教学难点: 1、找出线索,理清结构。 2、白杨树形象和精神的不平凡中寄寓作者怎样的感情。 教学手段:多媒体图片 教学安排:熟悉课文,介绍背景,解决字词,理清结构,重点突破5、6段内容。课前预习作业:熟读课文,回答问题。 1、课文有哪些句子和段落是直接礼赞白杨树的? 2、作者为什么要赞美白杨树?(用原文回答) 3、白杨树生长在怎样的环境中?作者为什么描写白杨树的生长环境? 4、课文那些词语可以概括白杨树的总特征? 5、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描写白杨树外形特征的?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教学过程: 导入:抗日时期很多文人学者以笔当枪积极投身抗日,今天我们一起学习茅盾写的《白杨礼赞》,看一看他在文中抒写了怎样的情怀。(板书课题) 一、本文体裁:叙事散文。(简单复习散文文体知识) 二、关于“礼赞”:表示尊敬和赞美。 三、简介作者和时代背景: 提问:想一想,茅盾原来叫什么名字?出生在哪一个省?他写有哪些著名的作品?(学生:茅盾是笔名,原名沈德鸿,字雁冰。他出身在浙江省桐乡县。他写的最著名的作品有长篇小说《子夜》,短篇小说《春蚕》、《林家铺子》等。)茅盾是哪一年逝世的?党中央对他的一生作了怎样的评价?(学生:茅盾已于一九八一年三月二十七日逝世。党中央给予他是“我国现代进步文化先驱者和伟大革命文学家”的高度评价。) 《白杨礼赞》写于一九四一年三月,那时,正处于抗日战争的相持阶段。茅盾在一九三八年底到新疆学院文学院讲学,一九四○年三月到延安鲁迅艺术学院讲学,后来离开延安到重庆。这期间,他看到了国民党反动派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种种事实,也欣喜地看到了广大的北方军民在共产党领导下,同心同德,团结一致,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一次次地粉碎了日寇的“扫荡”,巩固和发展了敌后的抗日根据地。作者从解放区人民身上看到了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希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