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三迅速崛起的日本

三迅速崛起的日本

三迅速崛起的日本
三迅速崛起的日本

第3课迅速崛起的日本导学案

【自主预习】

一、资本主义的发展

1.具体表现

(1)19世纪80年代,日本出现__________的高潮,以_______为中心的轻工业部门发展迅速。

(2)以________企业为代表的日本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迅速发展起来,在政府的保护下,日本较早地产生了___________。

2.特点

(1)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主要靠国家的扶植和保护,实行____________的产业革命和资本主义工业化。

(2)“自由”与垄断的阶段性很不明显。

(3)财阀通过银行支配企业,操纵着国家的经济命脉,是日本工业资本与__________相融合的一种特殊形式。

(4)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日本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水平和工业生产集中程度远不及西方列强。3.结果:19世纪末20世纪初,日本向_______________阶段过渡。

【合作探究】

每小组根据教材第一子目“资本主义的发展”,自拟题目(题目可包括选择、材料分析、论述)并附答案及出题思路。

二、君主立宪政体

1.背景

(1)明治政府决定仿照德国制定宪法,实行统治,保护政体。

(2)国内的自由民权运动高涨,呼吁制定宪法来推动社会发展。

1 / 4

2.《大日本帝国宪法》

(1)颁布:年2月,日本政府以天皇“御赐”的形式颁布了《大日本帝国宪法》。

(2)主要内容

①天皇神圣不可侵犯,集行政、立法、司法和权于一身,是国家的最高统治者。

②日本臣民有居住、、出版、集会、选举和被选举等权利和自由,但必须在法律许可范围之内和不违背臣民义务的前提下享有。

③议会由贵族院和组成;贵族院议员由、华族和天皇任命的高额纳税人和有特殊功勋的人组成;众议院议员由选举产生。

④内阁只对天皇负责,而不对负责。

⑤法官由任免。

(3)影响

①进步性:《大日本帝国宪法》是一部具有日本特色的、基本上属于性质的宪法。在法律上,宪法承认了人民享有、担任政府官员权以及居住、通信和宗教信仰权。

②局限性:带有浓厚的,天皇被赋予了、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力;按“”原则建立的议会、内阁和法院,并不能独立行使自己的权力,只是辅佐天皇行使权力的机构。

三、踏上军国主义道路的日本

1.废除不平等条约

(1)条件

①明治维新消除了国内的地方割据,建立了国家。

②随着的发展,日本经济、军事实力迅速增强,人民要求废除不平等条约的呼声日益高涨。

③欧美列强之间矛盾重重,对日政策出现趋势。

④中日甲午战争中,日本取得了胜利。

(2)过程

①年,日本内阁就修改不平等条约召开会议。

②1910年7月日本向欧美国家发出废除条约的通知。

③日本与欧美签订新的的互惠条约,实现了关税自主和上的平等。

2.对外侵略扩张

(1)侵略朝鲜:明治维新后不久,日本武装入侵朝鲜,逼迫朝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勒索巨额赔款,并取得在朝鲜的特权;1910年强迫朝鲜签订《》,正式吞并朝鲜。

(2)侵略中国:在中日甲午战争中打败北洋水师,迫使清政府签订了《》,获得大量赔款,并强占2 / 4

包括中国宝岛台湾在内的大片领土。

年日本海军突袭俄国驻中国旅顺港的舰队,不久取得战争的胜利,双方签订日俄战争: (3)。日本成为东亚的强国。《》.日本崛起3国家,成为帝国主义角逐行列中的正式成员,外交和军事上一系列的成功,使日本成为一个道路。并大踏步走上了

【教材补充】(岳麓版)民族主义是明治维新的动力,明治维新的领导人把本民族的利益置于其他民族的主权之上,很早就开始了军国主义的对外扩张。工业革命兴起后,取得海外市场的目标和军国主义传统相结合,推动日本加入欧美国家瓜分和争夺殖民地的行列,给亚洲各国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思维导图】

【课堂深化】对日本明治维新的评价主题)

(单位:千捆史料一①日本近代棉纺织品国内总消费情况

消费来源国内总消费年度B)

(A+国外输入(B) 国内生产(A)

269(82) 1888 327(100) 58(18) 1887~428(100) 250(58) ~1890 178(42) 1889514(100) 1891374(73) ~1892 140(27)

646(100) 1893~119(18) 1894 527(82)

930(100)

118(13)

812(87)

~18951896

/ 34

内的数字为相对于国内总消费的百分比。注:( ) ]高村直助《日本纺织业史序说》——[日日

本历史学家德富苏峰认为,宪法发布前后的时代是日本新旧时代的转变时期。虽然②日本人已史料二

告别了旧日本,却尚未到达新日本,已摆脱了专制统治,却尚未进入自由世界。

——汤重南等主编《日本帝国的兴亡》 (1)根据史料一,概括日本工业的发展状况。

(2)如何理解史料二中“日本人已告别了旧日本,却尚未到达新日本”?

【课后探究】“孝”都是汉语中的字眼。但是,世纪开始,日本广泛吸取中国伦理道德体系的精髓,所谓的“忠”、从7“孝”更高境界的美德。父母必须具有“仁“孝”都是有条件的,而“仁”是比“忠”在中国人的眼中,“忠”“仁”是使他人忠诚的先决条件。帝,人民理所当然地可以揭竿而起。慈的心”,同样,统治者如果不“仁”。王皇位的巩固和人们对文武百官的服从全在于统治者实行“仁政”·本尼迪克特《菊与刀》——鲁思

日本的新领导人仅仅对那些能增强民族力量的组成成分感兴趣。例如,在宗教领域,明治维新时期的领导人赞成神道教成为国教,因为神道教认为国民性与天皇是一致的,认为天皇是太阳女神的后裔。换句话说,神道教促进了民族统一,激励了爱国主义精神;如果日本想在现代世界中保持原有的地位,这些属性恰恰是必不可少的。——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试述文化抉择,对一个国家历史进程的影响。

4 / 4

日本二战后迅速崛起的原因

日本二战后迅速崛起的原因 日本是现在亚洲综合实力最强大的国家,虽然中国的经济总量已经超过了日本但是不得不承认日本在科技、政治以及国家软实力上都高于中国,甚至军事力量可能也在中国之上。这就是我们不得不思考为什么日本作为二次大战的战败国在耗费了巨量的人力物力资源之后却可以在短短的几十年内从一片废墟焦土中一跃成为亚洲第一世界第二的经济大国。我认为日本崛起的原因是多样化的,是由多种原因综合作用而产生的结果,在这些原因中有一些可以说是占据主导地位的。 提到日本的崛起就不能不提到美国,战争刚刚结束的十年里日本人经历了“笋式生活”(人们一层层剥下自己的衣服去卖,以换取食物)而如果没有美国的经济援助恐怕连这样的生活都很难维持,更重要的是美国充当了日本的军事和政治保护者,这为日本崛起创造了一个相对稳定的环境。而朝鲜战争时期美国更是奖11.3亿美元(一说24.7亿)的所谓“特需”订单交给了日本,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刺激了日本的工业。 美国的援助只是起到了加速日本崛起的推进剂的作用,更根本的原因还是在应该从制度层面去寻找。1947年日本接受了一部《和平宪法》,日本正是在这一宪法的指导下走上了战后重建、经济恢复、高速发展、繁荣富裕的和平发展之路。在这部宪法的框架之下(也可以说是在美国的支持下)日本政府推行了一系列至关重要的改革,其中最重要的有三项,即解散财阀、农地改革和劳动立法。通过解散财阀并建立相关的健全的法律系统创造了一个充分竞争的市场,形成了良好的经济发展软环境。而农地改革和劳动立法则使得人们的权利和自由得到保障,提高了国民生产的积极性从而使得整个社会都充满了建设的活力。通过彻底的改革,日本的政治形成了“1955年体制”这种特殊的体制,经济上则制定了外向型经济的发展战略,更建立起完善的法律、教育、社会保障制度,这些都为其崛起提供了体制上的保障。 重视教育也是日本崛起的一个重要原因。从明治维新时代起日本就开始在教育上面投入大量的财力物力,并且实行了很多政策以保证国民素质的提高。日本在二战前就已经普及了四年及六年义务教育,1950年实现九年义务教育的完全普及,而我国在2008年才基本普及义务教育,1956~1978年间每年日本的教育经费更是占到行政经费的20%~30%。通过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日本国民的素质得到了巨大的提高。劳动力素质的提高使得发展经济所需的各种人才都得到了足够的保证,与此同时日本的科技水平、工业技术水平都得到了相应的提升,再加上日本政府对于知识产权的保护和对创新的大力支持,日本的科学技术水平逐渐达到了世界顶尖。 还有一点对于日本经济发展极为重要,也就是日本很高的储蓄率。家庭储蓄进入各种金融机构为工业企业扩大投资提供了重要的低息资金来源,由家庭储蓄形成的投资约占社会总投资额的三分之一,这对于战后初期资金紧缺的日本来说无疑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日本人的民族精神和民族特质则是其崛起的内在原因。日本作为一个岛国长期面对紧张的生存压力,因此具有很强的忧患意识和勤勉肯干的精神,这样的精神使得整个大和民族在面对战后重建的艰难局面时能够不懈努力全民一心。另外日本人有着一种极端的认真细致,日本学者圆了源曾经说“日本人不擅长慢悠悠地制定长期规划或耗费几代人来完成规模宏大的工程,但在寄深意于微小,出色

原来这些词汇是来自日本

原来这些词汇是来自日本... 【日制汉字】又称和制汉字,新汉语(日本)在现代汉语中有一些词汇是从日文引入的,【日制汉字】数量还不少,如人民、服务、图书馆、共产主义、哲学、世界、民主、病毒、艺术、社会主义、革命、科学、电话、科学、社会、经济、警察、杂志、干部、达人、暴走、逻辑等等,以学术名词居多。这主要是因为自近代以来,西学东渐,日本近代化较中国成功,输入西学比中国快一步,清末民初大批中国知识分子留学日本,便从日本人那里获得了转译过来的西学新知,包括一系列汉语新词,并将它们带回国内。这些词大部分是日本人从古汉语中找到意义相同或相近的字对应于 欧美语言中的单词创造出来的,有字义新组合,也有古汉语文献中原本就有只是将用法固定或赋予专门含义的词。日本和中国同属汉字文化圈,二十世纪初大量新词汇的出现丰富壮大了汉文。【日制汉字】有趣的【造词原理】:★抽象化汉语原有词汇★广义化。例:“社会”作为“society”的译语,社会在汉文原指春秋两季乡村学塾举行之祭祀土地神的集会。狭义化。例:“经济”作为“economy”的译语,经济一词出自汉文“经世济民”,包含政治、经济等抽象意义。★使用汉字的造词力直接新创★如“电话”、“制纸”、“制糖”、“名词”等等……★使用造词力强的词尾大量制造新词★如

“~化”、“~的”、“~性”、“~主义”工业化,工业的,工业性,工业主义……等等创造于明治维新时期的和制汉语,由于多是为了翻译外文中日语本所没有的词汇而创的,通常具有“能与原文词意义完全匹配”的特性。如“名詞”是“noun”的译语,专为“noun”一词而创,所以这两个词可视为完全等意。同时,这时代的和制汉语也效法西文里的“字根”用在汉语词,如使用“~化”作为“~ize”的译语、以“~主义”作为“~ism”的译语。★半和制汉语★前述“世界”、“社会”、“经济”等原出于汉语,在日语中借为欧文翻译,赋予新意义的用词,属于广义上的和制汉语。有人将这类词汇称为半和制汉语[7],也有人不将他们视为和制汉语。而“电话”、“制纸”、“制糖”可视为纯粹的和制汉语。【民国初年】:例如,早年孙文著作可看到“democracy”的译词为“德谟克拉西”、“virus”的译词为“微生物”、“revolution”的现在分别由“民主”“病毒”“革命”所取代。早在民国初年,汉语中通用的和制汉语就有数百条。其中不乏“~主义(-ism)”“~化(-ize)”这类造词性很强的词尾,在现代汉语中占有相当的份量。比较常见的词缀如下:~团。例:工团、法团~力。例:购买力、战斗力~法。例:宪法、民法、刑法~性。例:实用性~的。-->(~底/~的/~地)。~制。例:集体制~主义。例:封建主义、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会。例:工会、议会以下分类别讨论现代

日本崛起对中国的借鉴意义

日本崛起对中国的借鉴意义 央视大作《大国崛起》以历史的眼光和全球的视野,解读15世纪以来500年的时间里,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等九个国家相继称霸世界,并日益成为超级强国的历程,从政治、经济、思想、宗教、艺术、军事、外交等多个角度分析大国兴衰的成败得失,探究其兴盛背后的原因,在社会各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而日本则在亚洲完成大国崛起之路。 日本,我们的邻居,经济比我们发达的一个小国。是位于亚洲大陆东岸外的太平洋的一个国土面积小的岛国,国内资源贫乏,能源和矿产资源等主要依赖国外进口。日本在1945年8月15日接受《波茨坦宣言》,宣告投降,被迫打开国门,受到极大的屈辱。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日本战败,经济又受到严重的破坏。日本作为一个2战后的战败国,能在短短的20余年间迅速的崛起为世界经济强国,直逼世界经济头号强国美国,创造了世界经济史上的一大奇迹,将日本带出了战败国的深渊中,树立了日本的国际地位,为日本再度成为世界强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可是究竟是什么原因使一个从废墟中走过来的战败国能有如此的经济成就呢? 首先,日本重视科技教育、善于学习创新,注重对人才的培养。日本人强烈的学习欲望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比如说,在美国将军佩里用武力迫使日本打开自己国门期间的一天夜里,两

个日本青年偷偷地爬上了美国黑船,用手比划着告诉佩理将军:他们想要随船到美国去,看看美国究竟为什么强大。这样做在当时的日本按律是要杀头的。

他们的举动让佩理非常惊讶,佩理在日记中写道:“这两个日本人的求学精神令我感动,如果日本人都像他们一样,日本一定会变得和美国一样强大。” 这两个渴望了解世界的青年人虽然最终还是被送下了船。但随着国门的打开,越来越多的日本人关注起外面的世界。14年后,一个名叫涩泽荣一的年轻人获得了一次前往欧洲的机会,在1827年参加了法国巴黎万国博览会,并在周边各国都访问参观,颇受启发,带回给国家全新的思想,并在之后为日本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另外,日本在1871年也派遣使节出使欧美各国。那些使节团成员对西方的文物制度吃惊和对西方的先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的陶醉,让他们下定决心发疯似的学习西方一系列文物制度,要使日本和西方一样强大。这些使节团的成员后来成为日本明治维新的主要力量,为明治维新的进行、国家的发展作出了很大的贡献。明治维新时期,日本在教育方面发展近代义务教育,此外亦选派留学生到英、美、法、德等先进国家留学。这种大范围的教育给日本的发展培养了许多优秀的人才,选派留学生有利于学习国外先进的技术、缩短与西方列强国家的距离。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且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当今世界竞争的实质是以科技实力和经济实力为核心的综合国力的竞争。我国需要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培养优秀人才,提高我国的科技实力和劳动者素质,切实落实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的战略。

给日本朋友的一封信

给日本朋友的一封信 尊敬的日本朋友: 你们好,我是中国桂林市的一名学生。 据说,你们的日本首相跟我国闹得很别扭,你们首相想买我国的钓鱼岛,想买?绝对买不到的。借了别人的东西,规矩上是有借有还的,可你们借了那么久啦,我们还没向你们有费用呢是时候还东西了吧。 你们呢,也和其他国家一样,也包括我国,都在这个世界上生活,这个地球生活,那么,在这个世界上、地球上生活是要讲信用的,你们不讲信用,那么不要脸,老耍赖皮的,玩奸诈,怎么在这个世界上、地球上立足呢? 我们国家呢是先礼后兵的,我国与贵国讲的道理呢是非常清楚啦,劝贵国还是不要打钓鱼岛的注意啦。 你们应该知道战争对人民带来的是灾难吗?战争是要死人的,死的人总是无辜的,我们中国人民有很深的感悟。你们知道吗,贵国发动了战争,你们的军队大量的残杀我国的人民,你们在中国,到处都在实行“烧、杀、抢、掠”,你们残杀无辜,就连婴儿、老人、孕妇,都没放过,你们这样做不觉的可耻吗?你们日本侵略者,在中国犯下了滔天大罪,我们中华人民、炎黄子孙、世世代代,把这件令人心疼的国家大事刻在了心上,永远不会忘记。 你们的的滔天大罪之后,又加一大罪。

你们应该知道9月7日,发生在钓鱼岛的事件。贵国人民非法抓扣我国人民,船只,无理的抓了船长,说你们侵略了日本领海。钓鱼岛,自古到今都是中国的领土,这怎么能说是日本的呢?你们根本没把我们中国人放在眼里。这种态度就是对我国的不满,造成严重的后果,都得日本政府负责。 日本朋友们,我明明白白地告诉你们,我国不再是以前的弱者国,我们现在强国,我们的国家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我们中国人民挨打的日子不再复返啦。谁敢在中国发动侵略的战争,我们中华的人民一定会全力以赴,一定会把侵略者弄得有来无回。 日本朋友们,你们、我们都是人,我们都希望自己生活在友好的,和平的环境里,在钓鱼岛上的事件上要有明智的选择。 中国学生:何紫薇 2012-10-21

高中历史专题八明治维新3迅速崛起的日本成长训练人民版选修

高中历史专题八明治维新 3 迅速崛起的日本成长训练人民版选 修1 夯基达标 1.1889年日本宪法规定:“大日本帝国是由万世一系之天皇统治……天皇为国家元首,总揽统治权。”这一规定说明日本1889年宪法() A.使日本政体发生了巨大变化 B.使日本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 C.带有浓厚的封建色彩 D.适应了时代发展的需要 解析:1889年《大日本帝国宪法》是带有浓厚封建性的近代亚洲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 答案:C 2.下列各项中,不属于1889年日本宪法内容的是…() A.天皇是国家元首和军队最高统帅 B.内阁必须对议会负责 C.天皇有权召开和解散议会 D.天皇可以对外宣战和媾和 解析:1889年《大日本帝国宪法》规定内阁只对天皇负责。 答案:B 3.《大日本帝国宪法》的主要影响是() A.从法律上肯定了日本帝国主义的特征 B.使日本政体适应了社会政治的需要 C.近代天皇制在日本建立起来 D.是亚洲近代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日本1889年宪法影响的理解。作为对日本社会有着长期影响的宪法,必定适应本国社会政治的需要。 答案:B 4.标志日本完成向亚洲大陆扩张第一步的事件是…() A.通过中日甲午战争,夺取中国台湾等地 B.夺取中国旅顺、大连租借权和东北筑路权 C.通过日俄战争,夺取库页岛及附近岛屿 D.1910年,正式吞并朝鲜 解析:1910年,日本正式吞并朝鲜,使朝鲜实际上沦为殖民地。D项符合题意。 答案:D 5.下列符合日本《大日本帝国宪法》的是() ①天皇总揽统治权②议会形同虚设,没有权力③内阁拥有军队的统率权④标志着日本近代天皇政治体制的建立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 解析:《大日本帝国宪法》规定日本的军事统帅权归天皇,故③错,排除含③选项。 答案:D 6.日本确立了近代天皇政治体制,但依然实行专制主义统治,其实际表现是() A.天皇的权力受议会制约 B.军部掌握着行政大权

来自日语的英语单词

如果一个英语单词的词源不是PIE的肿么办? 我们知道英语中有大约6%的词汇是非印欧语来源的,其中当然也有许多单词的词源来自日语。而日语与汉语有着很深的渊源关系,那么,通过把这些英语单词的词汇节点,与我们所熟悉的汉语词汇建立关联,大致可以帮助我们加深对这些单词的理解记忆。 以下是我查词源词典网站所找到的所有日语来源的英文单词,如有遗漏,欢迎大家补充! 日语中一个词的发音大致有两种:训读和音读。训读是日本本民族语言流传下来的发音,音读则是从中国借入的发音,大多数来自中国古代的吴方言。比如,日语中的数字一到十[音读]中,1、3类似普通话的发音,2、4类似客家话,5类似闽南话,6类似粤语,等等。 如果一个单词是“音读”发音,那么这个词很大程度是从中国借入的词汇,我们可以把它同汉语发生关联,比如说,英语中“豆腐”这个单词,它就是音读发音: tofu = 豆腐(とうふ)[音读] = tou(豆)-fu(腐) < doufu(豆腐)【汉】 tofu词源来自日语,日语罗马字写成tofu,而日语又来自汉语doufu。这里的to其实是tou,日语转写罗马字时,通常会把长音的u省去,即tou(豆)变成了to,这就是为什么少了一个u的缘故。 日语转写罗马字中,长音u丢失的情况还有比如Tokyo和Kyoto: Tokyo = 東京(とうきょう)[音读] = tou(東)-kyou(京) Kyoto = 京都(きょうと)[音读] = kyou(京)-to(都) “京”的日语音读为kyou,转写成罗马字时就变成了kyo,“東”的情况也一样。 而如果一个单词如果是“训读”发音,那么就很难对得上汉语的发音,但是我们同样可以进行拆解来辅助记忆,比如,英语中“海啸”这个单词: tsunami = 津波(つなみ)[训读] = tsu(津)-nami(波) --海啸 tsu- = harbor,日文汉字写作“津”,-nami = waves,日文汉字写作“波”,“津波”就是海港、渡口上的巨大波浪,即海啸的意思。 有了以上的一些介绍,就可以自己拆解日语来源的英语来辅助记忆。当然,我们只需要掌握以下这些单词就够了,如果学全了,日语你就会一半了~~~ 英语中日语来源的单词: tsunami = 津波(つなみ)[训读] = tsu(津)-nami(波) --海啸 tofu = 豆腐(とうふ)[音读] = tou(豆)-fu(腐) < doufu(豆腐)【汉】-- 豆腐 tycoon < 大君(たいくん)[音读] = tai(大)-kun(君) < tai-kiun【汉】--(日本幕府的)将军,企业界的大亨 shogun = 将軍(しょうぐん)[音读] = shou(将)-gun(軍) --幕府时代的将军 shogunate < shogun --幕府时代,将军职位(日语将军再加一个后缀-ate就是这个单词了。。)samurai = 侍(さむらい)[训读] --武士,武士阶级,日本陆军军官 Nipponese < Nippon = 日本(ニッポン)[音读] = nichi(日)-hon(本) --日本人(照着日文读音加后缀-ese 生照的词) Toyota = 豊田(とよた)[训读] = toyo(豊)-ta(田) --丰田,丰田汽车 karaoke = 空オケ(カラオケ)[训读] = kara(空)-oke(オケ) --卡拉OK sayonara = さようなら[训读] --再见 sakura = 桜(さくら)[训读] --樱花 san = さん[训读] < 様(さま)= sama --对人尊称的后缀(…“桑”,…先生,…小姐) yen = 円(えん)[音读] = (y)en(円) < yuan(元)【汉】--日元

《迅速崛起的日本》课后习题

《迅速崛起的日本》课后习题 [基础巩固] 1.俄国农奴制改革与日本明治维新的共同点是( ) A.采取自上而下的方式B.优先进行经济改革 C.改变了旧的政治体制D.开始发展资本主义 2.1882年春,伊藤博文率“宪法考察团”到欧洲考察。柏林大学教授向他们建议:“在欧洲各国,德国情况和日本最为相似。德国虽设有议院,但贤明皇帝高高在上,议院之权薄弱。如今日本开设有议院,亦不可以议院的多数决定事项。”材料说明当时德日两国( ) A.建立起完善的代议制B.带有浓厚的军国主义色彩 C.行政权控制立法权D.是君主专制的封建国家 3.日本明治维新取得的巨大成功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之结果,其主导因素是( ) A.天皇权力至高无上,保障革新派进行改革 B.废藩置县,建立中央集权的近代统一国家 C.引进西方先进科学和技术,推行“文明开化”政策 D.改革派掌握政权,进行顺应时代潮流的改革 4.日本所以能够以平等条件进入19世纪末世界市场之政治前提是( ) A.实施明治维新B.发动甲午战争 C.引进欧美科技D.殖产兴业 5.有人说“日本近年来奇迹般的成功与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几近毁灭性的战败,都孕育在明治维新中”。对这话最正确的理解是( )

A.日本因明治维新而走向富强 B.明治维新使日本在富强中走向战争 C.日本因明治维新而走向战争 D.明治维新使日本在战争中走向富强 6.武士阶级的变化是近代日本社会转型的一个缩影。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实行统治的武士阶级在德川时代积累了经验,自然而然地形成了一种官僚制度,并且培养了一大批很有组织能力的人才……武士在日本地位很高,责任重大,但是经济却不是非常富裕,这一点有利于培养武士的使命感和冒险精神……许多下级武士从此登上政治舞台,成为明治维新的新领袖。 ——〔日〕吉田茂《激荡的百年史》材料二在明治维新的改革中,曾经亲手推翻幕府的中下级武士,面临着未来国家发展道路选择的时候,首先革了自己的命——无论是出于自觉还是无奈。武士在明治维新后成为新的“四民”中居皇族、华族之后的士族,并在近代社会变革中归于解体……但武士阶级的覆灭是社会的巨大进步,是日本近代化的起点。但他们并没有被社会彻底淘汰,其中的成员有相当一部分能够跟上时代的发展步伐,运用原有的特长、知识与教养服务于新社会。 ——李卓《明治时代日本武士的最后结局》材料三在日本的近代化中,武士曾经起过独特的作用。它既是倒幕的领导者,明治维新后近代化政策的制定者和执行者,又因近代化的推行而逐步衰落。然而武士道精神却并未随之消亡,而是在日本社会中长期延续下来,影响到其近代化道路的选择。 ——吴乃华《论武士与日本的近代化》

来自日语的汉语词汇

现代汉语中的日语词汇 网友Sakane昨天给我发来一个最近在网上广泛流传的帖子《难以想象!中国从日本引进如此多的词汇》,大意是说在现代汉语中,70%以上的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词汇都是从日语引进的,例如以汉语拼音Z开头的一组词汇: 杂志、哲学、真菌、证券、政策、政党、政府、政治、知识、直观、直接、直觉、植物、纸型、指标、制裁、制约、质量、终点、仲裁、主笔、主观、主食、主体、主义、注射、专卖、资本、资料、自律、自然、自由、宗教、综合、总理、组阁、组合、组织、左翼、作品 Sakane说,他只知道日语从汉语“借词”,从未听说汉语从日语“借词”,他问我这是否是真的?如果是真的,能否写个帖子谈谈?这个帖子,我原本想写另外一个话题,不过应Sakane的请求,我决定先写这个话题。 19世纪末期,西方的各种概念同时进入中国和日本,迫切需要翻译成汉语和日语。当时在中国,熟悉西方的人很少,精通英语的人更少,汉译工作主要由严复先生(1853—1921)完成。而在日本,熟悉西方、精通英语的人比较多,日译工作由许多学者共同完成。于是,同一个西方概念,在中国和日本有完全不同的译文,例如: ①capital:【严译】母财【日译】資本 ②economy:【严译】计学【日译】経済 ③evolution:【严译】天演【日译】進化 ④metaphysics:【严译】玄学【日译】形而上学 ⑤philosophy:【严译】理学【日译】哲学 ⑥society:【严译】群【日译】社会 ⑦sympathy:【严译】善相感【日译】同情 不幸的是,刚刚进入20世纪,以梁启超先生(1873—1929)为首的中国留日学者掀起一场学习日本的运动,大量翻译日语著作,大量引进日语词汇,结果“严译”还未与“日译”较量几个回合,就被击败,从此退出了语言舞台。 为什么“严译”会被“日译”击败呢?对于这个问题,王国维先生(1877—1927)的看法很有代表性,他认为“严译”的主要缺点有两个,一是过分追求“古”(archaism),二是过分追求“雅”(elegance),导致“严译”的术语,学者能看懂,而老百姓看不懂,与正在进入白话文时代的当时中国民众严重脱节,所以被淘汰了。我赞同这种看法。 现代有些日本学者,过分夸大现代汉语引进日语词汇的重要性,他们甚至认为,如果没有这批日语词汇,中国的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不可能迅速发展起来。一些中国学者似乎也表示赞同。我个人认为这种看法纯属扯淡。pear译成“鸭梨”,或者译成“鸡梨”,难道有本质区别吗?难道pear叫“鸭梨”就是甜的,叫“鸡梨”就是酸的吗?所以我不赞同这种看法。 100多年之后的今天,汉语依然从日语引进词汇,比如这句话:“附近有一家人气很旺的卡拉OK量贩店”,其中就有三个最近20年引进的日语词汇,分别是人气、卡拉OK和量贩,所以我说这种现象没有什么大惊小怪的,属于正常的语言交流而已。 最后我附上一段严复先生翻译的《天演论》,您可以与英文原文比较一下,真的是很“古雅”,只可惜不太适合我等草民阅读(笑)。 【原文】Itmaybesafelyassumedthat,twothousandyearsago,beforeCaesarsetfootinsouth ernBritain,thewholecountrysidevisiblefromthewindowsoftheroominwhichIwrite, wasinwhatiscalled"thestateofnature."Except,itmaybe,byraisingafewsepulchral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人民版选修1习题:8.3 迅速崛起的日本 含答案解析

三迅速崛起的日本 课后训练案巩固提升 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日本维新政府原本试图通过官营企业的形式进行工业化,但在官营企业亏损后即将其下放给了带有许多封建要素的民间资本,民间资本在政府的主导下向近代工业资本转化。 ——摘编自严立贤《日本资本主义形态研究》材料二 年度国内总消费(A+B) 消费来源 国内生产(A)国外输入(B) 1887—1888327(100)58(18)269(82) 1889—1890428(100)178(42)250(58) 1891—1892514(100)374(73)140(27) 1893—1894646(100)527(82)119(18) 1895—1896930(100)812(87)118(13) 注:()内的数字为相对于国内总消费的百分比。 ——摘编自[日]高村直助《日本纺织业史序说》(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日本发展近代工业的政策对日本民主政治建设所产生的影响。 ,概括日本工业的发展状况,并结合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其发展的原因。 影响:使日本资本主义发展具有浓厚的封建性,确立和巩固了日本天皇制,地主与资产阶级 (2)发展状况:国内生产迅速增长,国外输入占国内消费比例迅速下降(或国内消费来源由以国外输入为主转为以国内生产为主)。 原因:明治政府通过及时调整殖产兴业政策和引进、运用先进生产设备等措施,促进了国内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通过废除不平等条约等措施,逐步摆脱了西方列强的侵略和控制。 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五条誓文》中明确载有“广兴会议,万机决于公论”“破旧有之陋习,立基于天地之公道”“求知识于世界”等内容,表明了尊重公议舆论、文明开化、开国进取的基本国策。政府继而公布了“政体书”, 其要点是将国家权力集中于中央政府,采取三权分立制等,模仿近代政治的形式。另外,规定高级官吏 每隔4年由互选而交替,致力于将公议舆论体现于制度上。沿着这条路线,经由1869年的奉还版籍、1871年的废藩置县,完成了国内的政治统一。同时,也进行了社会制度方面的改革,取消了封建的等级身份制和主从关系,原则上成为四民平等的社会,确立了趋向近代国民国家的体制。 ——摘编自崔世广《明治维新的思想历程刍论》 (1)结合材料中《五条誓文》的内容,简要评价其历史作用。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明治维新在政治体制上进行改革的表现。 ,日本“模仿近代政治的形式”最终确立了怎样的政体形式?具有怎样的突出特点? 《五条誓文》表现了改革封建旧制度和积极向西方学习的决心,明确了日本走现代化道 (2)废藩置县,确立中央集权;废除封建身份制度,实行四民平等。 (3)政体:君主立宪制。 特点:天皇掌握国家主权;三权分立;地主资产阶级联合专政。 3.导学号1038404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日本报论中国》中报道了日本基于其改革经验对中国提出的改革建议:“中国必尽革其旧日之弊,举国而效西方之治,政令教化,咸与维新而后可。约而举之,其尤不可须臾缓者三,曰武备也,度支也,学校也。” ——摘编自《时务报》材料二任何民族文化都有自尊性、自爱性、排他性。太阳底下,没有哪个民族、国家对外来文化是不加选择、不加过滤地全盘吸收的。 ——熊月之《西学东渐与晚清社会》(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日本在武备、度支、学校等方面改革的主要举措。

致日本首相的一封信

致日本首相的一封信 尊敬的日本首相: 您好!首先我向您问好!我是一位中学生的身分向您写这封信的。您是否知道,从前有一位凶残的人,他来到中国大陆,对这里的人们实施奸淫掳掠,进行大规模的烧杀。然后笑嘻嘻地回到自己的故乡,接受上级对他的赞誉。不过,您可知那赞誉上沾满了鲜血,是用无数条人的性命换来的。 那一年,凄风!苦雨!天昏!地暗! 中国在哭泣,千万子民在呐喊!您想知道我对些有什么看法吗?丰功伟绩!收获巨大!多么伟大!多么荣耀!他们在向人民辉耀,在向全世界炫耀,炫耀着这一切。他们一步一步向我们接近,一步一步侵略中国,他们有时也不得不奸窄的手段,打着别人的谎子进来了。可笑那群诚实的人民真的是那样地认为,真是可笑至极! 金钱和势力真的就那样重要吗?聪明的你们也到了不得不使用聪明的办法的时候了,可笑的我们竟是这样天真幼稚!圆明园那事件你们也参与了吧!我们有向你们先发子弹吗?我们有向你们先进攻吗?但在那段历史里,不仅仅是沉痛,还有美丽。中国后来还是站起来了!我看到了我们整个民族的英勇。我要为我们的国家欢呼呐喊!为中国自豪!为中国骄傲! 我曾在书上看到过这样的一个故事:有一只狼非常阴

险。它为了吃到东西,什么都想得出来。有一个山河是动物们的必经之路,它就守在路口,等着猎物上门。有一天来了一只鹿,狼扑过去就想吃它。可鹿却从旁边的洞逃出去了。于是,狼就用士把那洞给堵上了。又有一天来了一只羊,可是羊又从另一小洞逃跑了。于是,狼又把羊逃跑的那洞给堵上;过了一天又来了一只小兔子,可这兔子又从上面最小的洞逃跑了,现在所有的洞都给封住了,可这一天偏偏来了一只老虎,狼想逃走,可所有的洞口都被它给堵住,它无路可逃,被老虎给吃了。不知您看了这个故事有何感想,我就不多说了,我想其中的道理您欣然会明白的。 祝: 我们两国能早日和平相处! 一个中学生 2005年12月

浅谈日本的崛起与日本民族文化

浅谈日本的崛起与日本民族文化 摘要:本文简要描述了日本的第一次、第二次崛起历史演绎进程,对其当时的历史背景及环境进行了分析,阐述了日本在第一次、第二次崛起过程中日本民族文化所起的重要作用,从而得出了民族凝聚力、学习、教育等方面成为日本近现代两次崛起的重要资本的结论。 关键词:日本崛起;民族文化;民族凝聚力 众所周知,19世纪中期,中日两国都面临着半殖民地的风险,该如何逃脱这一灾难,在于两国的对策。日本成功地规避了走向半殖民地的风险迅速崛起并超过了大多数帝国主义国家,跻身帝国主义俱乐部;而中国则步入了长达100多年的屈辱历史。 机遇在近代时期对于中国和日本来说是平等的也是竞争的,只是日本在竞争中取得胜利、抓住了机会,而中国没有,从而导致了近代中日两国走向不同的命运,这也是因为存在很多方面的不同所引致的,如殖产兴业方面、对外来文化态度方面等等差异。但再追本溯源一点,很大程度上是在于意识形态的差异。在欧美还未进入亚洲的时候这些意识形态就已经隐性存在,只是在欧美侵入亚洲时,这种意识形态作用在两国的发展上得到了体现。可以说,日本在近代崛起和中国在近代衰败是具有历史必然性的。意识形态主要有对教育的普及方面、对外来文化的引进吸收等方面,在这一点上日本与中国是不同的。 一、日本的第一次崛起史 日本第一次崛起,即日本的近代崛起,可以说是军事上的崛起,是与侵略扩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有其外部因素跟内部因素。日本早在1853年黑船事件就已经客观地分析了当今世界的形势,他们并没有像中国一样对于西方人的到来极力反抗,相反,他们是抱着欢迎的态度接受。他们起初也是被迫签订了很多跟中国类似的不平等条约,但他们不管是幕府,还是后来的明治政府都重视学习西方科技文化等各个方面知识,也派遣了大批留学生前往西方各国学习。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岩仓使节团出行。日本使节团在出国学习期间也跟欧洲列强商谈过修改不平等条约遭到了列强的否定。由此日本使节们认为要想修改不平等条约必须自己强大起来,而这就必须要自己尽快学习吸收西方先进技术来充实本国实力。由此他们认为富国强兵尤其是强兵至关重要。 为了摆脱被列强掠夺的命运,他们积极像西方列强靠拢,学习他们的技术、文化、体制等各方面知识并吸收为自身文化的一部分,他们首先从内部实行了改革,即所谓的明治维新,主要有“富国强兵”、“殖产兴业”、“文明开化”三项政策。由此便引发了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也使它具备了充当欧美在远东地区扩张马前卒的实力。尤其是军事上,在天皇和他的大臣们看来,“强兵”其实高于一切。尽管明知政府的财源未辟,收入不多,却将其中的绝大部分都直接或间接用于军队费用。为了实现强兵,明治政府还推行了军事工业化优先的政策。此外,日本还大力进行军事制度改革。军事制度改革为日本走向扩张的道路奠定了基础。也由

行政伦理建设_来自日本的经验_张成福

陕西行政学院学报Journal of Shaanxi Administration School 2009年8月第23卷第3期 Aug.,2009Vol.23,No.3 ①参见http://ssl.jinji.go.jp/en/index.html 收稿日期:2009-05-05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廉政建设的伦理选择”(96JAP810011) 作者简介:张成福(1963-),男,陕西眉县人,副院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东方公共管理研究所首席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政府管理与改 革研究中心主任,法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哈佛大学高级访问学者(2001-2002年),主要从事公共管理,行政改革,公共政策,危机管理等研究;杨兴坤(1975-),男,重庆开县人,博士,主要从事公共管理理论与改革,比较公共行政,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研究。 新加坡、韩国和日本,都是廉政建设成效比较显著的国家。学界对新加坡和韩国的反腐倡廉研究相对较多,而对日本的相关情况研究却较少。笔者将从日本行政伦理组织机构、日本国家公务员伦理法典等方面,探讨其在反腐倡廉及行政伦理建设中的经验及启示。 一、国家公务员伦理审查会 在日本中央政府,负责伦理事务的机构是国家公务员伦理审查会,在此就国家公务员伦理审查会的构 成及权责作一介绍。 (一)人事院的国家公务员伦理审查会① 设在人事院(National Personnel Authority )下面的日本国家公务员伦理审查委员会(National Public Service Ethics Board )是日本行政伦理管理的专业机 构,其在人事院的组织结构图如图1。 可以看出,国家公务员伦理审查会直接隶属于日本人事院,下设秘书处,日本首相是国家公务员伦理审查会的成员,所以国家公务员伦理审查会级别较 行政伦理建设:来自日本的经验 张成福,杨兴坤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北京100872) 摘要:国家公务员伦理审查会是日本行政伦理事务的专业机构,日本国家公务员伦理法和公务员伦理规程是日本重要的 行政伦理法典。日本行政伦理建设的特点在于确立了行政伦理的核心价值,重视程序规定和行政伦理法治化,制定了统一的伦理法典。借鉴日本行政伦理建设的经验,我国应建立行政伦理管理机构,制定完善的行政伦理法规,加强监督,推动权力规范运行,健全公务员制度,建设高素质的公务员队伍。 关键词:伦理;行政伦理;国家公务员伦理法;公务员 中图分类号:G5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973(2009)02-0005-04 专题研究 Administrative Ethics Construction:Learing from Japan's Experience ZHANG Cheng-fu ,YANG Xing-kun (Schoo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Beijing 100872,China) Abstract:The National Public Service Ethics Board is the professional institution of Japanese administrative ethics affairs.The National Public Service Ethics Law and National Public Service Officials Ethics Code are important administrative ethics code of Japanese.The feature of administrative ethics constructions in Japan is that it has established the core values of administrative ethics,has attached importance to the procedural rules and law of administrative ethics,and has laid down the unified law of administrative ethics.Learning from Japan's experience in the construction of administrative ethics,we should establish an administrative ethics agency,lay down sound administrative ethics law and regulations,strengthen supervision,standardize the operation of the power,promote and im -prove the civil service system and train high-quality civil servants. Key words:ethic;administrative ethics;National Public Service Ethics Law;civil servant

战后日本迅速崛起的原因及对中国教育现状的思考

战后日本迅速崛起的原因及对中国教育现状的思考 熊建军刘红 内容提要 教育是培养人才的沃土,传授文明的园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弱盛衰,在很大程度上要受现代教育的影响。在冷战结束后,世界新格局逐渐形成的今天,我们的现代化事业也进入到关键阶段。在新的挑战与机遇面前,审时度势,拓展思维空间,立足国情,博采众长,是使我国在不远的将来跻身世界先进行列的重要条件,也是我们一代学人的历史责任。 回顾日本历史,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是在一片瓦砾和废墟上开始建设的,然而只经过短短40年的恢复和发展,就已一跃而为当今世界第二经济强国,这一奇迹秘密在哪里?在教育,日本人自己都承认,战后日本经济高速发展的原因是战前积累的知识和技能。 目前,世界范围内区域性冲突加剧的同时,区域性的合作也进一步加强。我国与日本同处东亚,互为周边国家,在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的合作对各自都有重要意义。尤其是日本战后崛起于亚洲和世界,成功的在短暂的时间内实现了现代化,更给我们留下了思考和研究的广阔空间。探索日本发展的经验,对于我们是一个迫切而又现实的问题,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日本是一个地域狭小,人口密集的群岛国家,也是一个后来居上的资本主义国家。作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发动国和战败国,日本解决遭受到巨大的损失,生产、生活遭到极大的破坏。据资料统计,二战中,日本国民财富的45%以上毁于战火,40%的城市建筑成为瓦砾,失业和半失业人数达到1300万,失掉家园和流离失所者达3000万。以战前1935年日本工矿业生产水平的100%计算,1946年下降到28%,工业设备90%被闲置,生产资料的生产仅为10%,消费资料的生产为30%,农产品1945年仅及1937年的一半左右。总的来说,战后初期的日本,物资紧缺,物价飞涨,满目苍痍,民不聊生。但是,正是在这种极其困难的,贫乏的基础上,结果40多奶奶的励精图治,日本从经济上、技术上、金融实力上已经成为世界强国之一。其发展的前景为世界索瞩目。 特别是在50年代中期到70年代中期,日本的经济高速发展,使日本经济实现了现代化,跨入了工业先进国的行列,成为独立与美国分庭抗议的国家,并与美国、欧共体形成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三大中心。正如美国记者约翰.伯吉斯在给《国际先驱论坛报》的文章中写到的:“日本在人民举起白旗后的四十年之后对历史进行了绝妙的讽刺,……他们在失败中取得了很多战争想得到而没有得到的东西。”由此可见,二战成为日本政治、经济、社会演变的一个重要分水岭,到底使什么原因使日本在战后能够如此迅速的发展?追溯历史,探究现实,我们得出这样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方面,美国对日本采取了特殊的扶植政策,加上日本作为战败国不能将巨额的资金用于军事方面。这为日本的经济发展创造和积累了大量的资金。本来作为战败国的日本应向战胜国给予战争赔偿,但是美国在独立占领了日本后,尤其是随着美国实行“冷战”后,出于其称霸世界的需要,从1948年开始扶植日本,向日本提供了大量援助。尤其是在美国对亚洲进行的两次战争,即朝鲜战争和越南战争中,美国将大量的军需品交付给日本生产,这为日本提供了大量的资本,再加上作为战败国,不允许将大量资金用于发展军事,这也为日本确立首先发展经济节约了资金,而这些资金对日本的发展起了较大的推动作用。

【震惊】高二区域地理《第1节 东亚与日本》导学案(带答案)

第1节东亚与日本 【学习目标】 1、东亚地区东、西部地理特征的差异。 2、日本领土组成,地形和气候的特点。 3、日本资源和经济发展的特点。 4、日本城市群和城市带的形成集及人口分布。 5、日本的地质灾害。 【重点】东亚的地理位置和范围日本发达的经济 【难点】东亚沿海与内陆经济的差异 【主要问题】 1、东亚气候的成因、区域差异、特征及与南亚季风气候的区别. 2、东亚地区东部沿海和西部内陆的自然和经济差异。 3、日本海沿岸与太平洋沿岸降水的季节差异及其原因。 4、日本的经济特征及其形成原因。 5、日本工业集中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的原因。 6、日本将马六甲海峡称为海上生命线的原因。 7、海洋性气候和大陆性气候的差异。 概况:5国,蒙、朝与中国陆邻,日、韩与中国隔海相望。临海国-中国,内陆国-蒙古(首都乌兰巴托),半岛国-朝鲜(平壤),韩国(首尔),岛国-日本 (东京)。 海陆位置: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2)地形、地势:地势西高东低,西部多高原、山地,东部多平原丘陵。海岸线曲折,多半岛和岛屿。半岛、岛屿上多山地丘陵,河流短促,水能丰富。(3)河流:许多大河自西向东注入太平洋,大河有长江、黄河、珠江等。(4)气候:①东部沿海地区季风气候显著。成因:东亚处在世界最大大陆---亚欧大陆东部,面临世界最大大洋--太平洋,海陆的气温对比和季节变化都比其他任何地区显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在东亚最明显。温带季风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气候的比较。 ②西部内陆地区为温带大陆性气候。(距海远,地形闭塞,地势高,不受或很少受来自海洋的夏季风的影响,降水少,气候干燥,气温的年较差和日较差都较大,大陆性强。) (5)人口: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平原,人口稠密。黄色人种,汉族、蒙古族、大和族、朝鲜族等。 (6)工业:朝鲜—森林矿业韩国—汽车电子服装 日本—现代工业 (7)农业:朝鲜半岛---水稻蒙古---畜牧业

日本在一战中迅速崛起真相

日本在一战中迅速崛起真相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英国为了消灭在中国海域的德国武装商船,要求日本参加战争。“一战”的爆发,给予了日本发展壮大的绝好机会。西方国家依靠雄厚的工业实力在中国所获取的实际利益大大刺激了刚刚崛起的日本。日本明治维新的成功使其政治制度得到了优化,工业发展也有了一个相对优越的环境。但是日本资源匮乏、市场狭小,这成为其进一步发展的瓶颈。日本政府更是明白,如果自己在发展的道路上慢了下来,那么明治维新的成果还将会被西欧列强扼杀,要想追赶西欧的工业化潮流,不至于被淘汰,唯一的出路就是寻找资源以及扩大市场。 中国作为日本的邻国,地大物博,市场广阔,十分符合日本的条件。当时主宰中国的清朝政府已经亡国。之后的北洋政府也是四分五裂,各派军阀割据称雄,各自为政。西欧国家正是看到了这一点,所以它们在中国大力栽培自己的代言人。这时的日本在工业化刚刚有了一点成绩后,便把目光瞄准了中国。当然要进入中国的市场,还要看看它的“先师”欧美列强愿不愿意。起初的日本对中国的入侵碍于西欧强国在中国都有势力范围,不是太明显。当“一战”来临的时候,西欧诸国忙于在欧洲战场上厮杀,无暇顾及亚洲。为了牵制德国,英国决定拉日本加入协约国一方。 日本也看到了时机,对德国宣战也就成为了必然。8月15日,日本政府正式发表了书面文稿《对德最后通牒》,要求德国撤走在远东的舰队,无条件交出胶州湾。德国没有理会日本的文告,战争又一次在中国的领海爆发了。工业革命所带来的优异成果再一次帮助日本在军事上战胜了德国。德国在欧洲战场上被牵制,其以仅存的几艘军舰对抗日本军舰,战败似乎是正常的了。可是我们再回想一下曾经的中日甲午海战,中国以最精锐之北洋水师对抗刚刚实现工业化的日本,怎么就战败了?同样是一国之水师,一胜一败,且日本面对的是强大的德国,而中国面对的只是刚刚崛起的日本。我们对工业化仇视过,也学习过,但是还是失败了,这是因为我们没有看清工业化的背后还得有一个适合工业化的制度存在。中国向西方学习了半个多世纪,最后还是没逃出被奴役的命运。日本和德国的海战在中国的海域发生,像当初的日俄战争,交战的最后还是中国人死得多,我们不得不去反思自己的工业化到底是日本在战胜德国后自然就接管了德国掌控的山东,但是英、美等资本主义国家岂能坐视不管,英、美要的是日本参战以牵制德国,而不是请日本来中国与自己抢地盘,但是日本已经在中国开始抢地盘了,而且日本的手法和它的“老师”们的手法如出一辙,即寻找一个合适的代言人。袁世凯作为北洋军阀的代表控制着将近大半个中国。北洋军阀的实力还是不容忽视的,所以日本最后选定了袁世凯。日本之所以选择袁世凯,是因为他一心想做皇帝。袁世凯可以说是一个能看得清楚中国形势的人,早年他在天津练习新军,就认识到中国的军事无论是装备还是训练以及军事思想上都远远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鉴于此,他一直借练习新军之名扩充自己的实力。他拥有一支现代化装备的军队,这支军队对推翻清朝政府曾经也起过不少作用,这也就成为了袁世凯当皇帝的筹码。袁世凯这时已经是中华民国的总统了,不知道他怎么又想起做皇帝了。民主革命思想在中国经辛亥革命已经传播开来,袁世凯逆潮流而行,这有他自己的资本,不仅仅是北洋军队,还有其背后的日本帝国。日本对袁世凯的支持不是免费的,在支持的同时与袁政府签订了国人所痛恨的亡国“二十一条”,这样日本的初步目的达到了。“一战”给日本提供了这样好的机会,而袁政府又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有了中国丰富的资源以及广阔的市场,日本的野心也开始进一步膨胀。吞并中国已经不是日本的最终目标了,整个亚洲即将成为日本“东亚共荣圈”的一部分。1918年“一战”结束,欧洲资本主义强国在战争中被削弱,日本也在此时摆脱了对欧洲的恐惧心理,走上了独立发展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