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五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全册教案(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五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全册教案(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五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全册教案(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五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全册教案(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五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计划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五年级共有1个教学班,学生大都来自学校周边村庄及单位,年龄大都在11-12岁,高年级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实践能力,能够从生活和学习中挖掘自己感兴趣的活动主题,能够试着和同学展开小组合作学习,但个别学生缺乏积极性、主动性,不善于动手、动脑,探究和创新意识较差,视野不够开阔。

因此,本学期,要培养学生对生活和学习的积极态度,使他们具备一定的交往合作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要让他们初步掌握参与社会实践的方法,信息资料的搜集、分析和处理的方法以及研究探索的方法;培养学生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品质,使之成为创新生活的小主人。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包括四大模块(考察探究、设计制作、社会服务、职业体验及其他)及6个单元内容,分别是《生活里的小妙招》、《节约调查与行动》、《神奇的纸浮雕》、《有趣的丝网花》、《社会公益我参与》、《巍巍泰山》。纵览本册教材,突出特点如下:

1.生活性。教材联系了小学生的日常生活,帮助和引导学生了解并处理周围发生的事情,有助于学生理解认识自己的不足。

2.趣味性。利用小学生兴趣广泛,好奇心强的心理,设计了他们容易关心的话题,引起他们探究欲望。

3.关注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如巍巍泰山,五岳独尊。

三、本学期教学目标

1.在情感态度方面:重点培养学生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和义务的态度,培养合作精神和自我发展意识,培养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2.在能力方面:要着重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创新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各种形式的表达能力,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等。

3.在知识方面:学生通过探究学习,发现和获得知识。让学生了解信息技术、社会生活、探究活动的一些常识。

四、采取措施

1.教师认真钻研教材,精心设计活动过程,对整个活动操作做到心中有数,积极开发课程资源。

2.努力创设活动情境,引导学生在活动时有所创造,有所收获。

3.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位学生都得到全面发展。

4.组织小组活动,让每个学生有展示自己的机会,有互助共同提高的机会。

5.利用现代化媒体,提高学生对课堂教学的兴趣。

五、教学进度

第一单元生活里的小妙招

主题1巧手收纳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一些收纳的小窍门。

2、通过到自己动手制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3、通过动手实践,在亲身体验中获取有用的信息资料,拓展视野,增长才干。

【教学重、难点】收纳小窍门的方法。

【教学准备】一些工具和资料。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引起兴趣

同学们,家里都有很多物品,如果这些物品摆放得杂乱无章,家里就会显得拥挤、凌乱。那么怎么才能将物品巧妙地进行收纳呢?让我们一起来研究吧!

导入课题:怎样进行巧手收纳

二、问题与思考

探究前我们应知道什么呢

自已思考,然后小组讨论。

1.你知道哪些收纳的小窍门?

2.哪些工具可以让收纳更加健康?

3.在物品收纳的过程中,你遇到过哪些问题?

三、学习与探究

1.实践与体验-巧用空间与巧用工具

学生讨论,交流汇报。交流汇总:

A在有限的空间里如何更多的容纳物品。

B改变空间格局。

C增高收纳空间。

D利用压缩袋。

E巧用易拉罐。

F发现衣架新功能。

2.交流与评价

收纳成果展示会,并进行组内和教师评价。

交流汇总

评价记录表

3.扩展与创新

学生讨论,交流汇报。

关于收纳的小妙招,你还知道哪些?

四、课堂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实践与体验我们知道了收纳的一些小技巧并要巧妙的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让生活变得更加有趣。

【我的影像】

主题2 巧用食物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食物的独特之处。

2、能力目标:在实践与体验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3、情感目标:初步养成从事探究活动的正确态度。

【教学重点】了解食物的独特用处。

【教学难点】学会设食物的巧用之处。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具准备】课前通过网络、查阅书籍等方式,了解的食物的巧用之处。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生活中,糖、盐、醋、柠檬、茶叶、小苏打等很常见,它们除了能在饮食中发挥作用,其实在生活中还大有用处。让我们一起来探究下吧!

2、课件出示文中的相关食物的图片。

3、问题与思考:

①食物除了食用外还有别的作用吗?

②你有什么巧用食物的经验?

【小结】我们生活中长饮用的食物除了能饮食之外而且还有其他的大作用,通过相关食物图片的展示和问题的引导,让学生感知食物除饮用之外还有其他的大作用,从而为本课时的后面学习与探究做铺垫。

(二)学习与实践

食物秘密探究

1.让学生观看关于可乐清楚污渍的一些资料。

问题与思考:可乐真的可以清理污渍吗?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自主探究。

3.课件出示书中的“探究记录表”。学生说说探究的结果。

食物妙用我能行

4.出示小提示:醋的生活小妙用,掌握食用醋的一些技巧。

学生自由阅读,谈谈自己的理解。

5.教师在学生探究的基础上总结指导:

(1)我们生活中的一些食物独特之处真多。

(2)我们在生活中一定要善于发现食物的小妙用。

(3)下面请同学们在实际生活中去发现一些食物的小妙用并记录下来。

(设计意图:在学习与探究环节,这样设计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让他们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

(三)总结与交流,评价交流作品

通过让学生在生活中发现食物的小妙用记录下来并进行交流展示。

(四)拓展与创新

同学们,除了醋、可乐等常见的食物外,我们日常接触的一些物品,也有很多的妙用,不要停下探究的脚步,让我们一起揭开更多的生活中常见物品的秘密,让它们发挥更大的用处吧!(设计意图:主要是激发学生继续探问题的欲望,激发主动探究的兴趣。)

八、板书设计:

巧用食物

可乐醋常见食物的小妙用

【我的影像】

主题3 巧除污渍

【教学目标】

1、能通过学习与体验了解巧除污渍的方法。

2、学会污渍的清除方式。

3、掌握巧除污渍的方法。

4、培养学生搜集、整理、比较、分析和运用资料的能力,以及语言概括和表达能力及独立组织活动的组织能力。

【教学重点】

1、了解巧除污渍的方法。

2、学会除污渍的方法。

3、将不断的在实际生活中运用巧除污渍的方法。

【教学难点】

1、了解巧除污渍的方法。

2、巧除污渍的方法。

【教学准备】

一些含有污渍的衣服和风油精。

【活动方法】

1、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促使学生形成合作学习的习惯和能力。

2、通过交流,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活动过程】

(一)课题导入

师:生活中我们的衣服上和鞋子上、餐具上、家具等都会有不同的污渍,如何毫不费劲的奖这些污渍进行清除掉呢?今天我们来一起探究下巧除污渍?

(二)学习与探究

去污小帮手-风油精

1、小组合作讨论风油精有哪些用处?

2、集体探究风油精的巧用之处-巧除污渍

衣服上的油污、衣服上的油漆、物品上的胶痕、皮具上的污渍等。

3、小组合作体验风油精的巧除污渍。

4各小组并进行记录总表。(课本P10表格)

师小结:同学们,风油精的巧用之处我们都体验到了,希望大家在以后的生活中善于发现其他的巧除污渍的方式并和大家一起分享。

去污小工具

生活中你还知道哪些小工具可以用来去污?并亲自动手实践下吧!

(参照课本P11 表格)

(三)扩展与创新

生活中常见的一些物品都可以成为我们去污的“利器”,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便利。你还有其他发现吗?试试找一找,做一做吧!

【板书设计】

巧除污渍

风油精的巧除污渍

【我的影像】

第二单元节约调查与行动

主题4 家庭用水小调查

【活动内容】

家庭用水小调查

【活动目标】

1、了解家庭用水的方式和途径。

2、提高学生动手实践能力,鼓励学生大胆制作,培养想象力、创造力,增强合作意识。

3、感受节约用水的重要性以及节约用水的习惯养成。

【教学重点】节约用水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家庭节约用水的方法。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

通过多种方式,了解家庭用水的途径。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课题导入:

小勤同学家的用水非常节约,可是这个月交水费的时候发现比上个月多用了10立方米

的水这到底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师出示相关家庭用水的图片。

(二)探究与实践

1、小组交流,自己了解下自己家庭每月用水量的情况。

2、学生汇报。

3、教师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总结家庭节约用水的重要性。

4、和家长一起分析每天家庭用水的变化并分析出原因

(三)家庭节约用水的小提示

(1)、用淘米的水洗菜,可以有效地清除蔬菜上的残存农药,洗蔬菜的水还可以洗拖把、冲马桶。

(2)、洁净的洗衣水还可以用来檫门窗、家具等。

(3)、让学生说说自己在家庭用水中还如何做到节约用水。

(四)、小组汇报交流

在家庭用水中如何做到节约用水及家庭用水的一些小妙招。

(五)、课外延伸

1、和家人一起制作一个家庭节约用水的方案。

2、尝试为家庭设置一个“停水日”,感受下没有水的生活。

【板书设计】

家庭用水小调查

用水变化原因分析

用水节约方案

【我的影像】

主题5 饭店用餐小调查

【教学目标】

1、调查饭店用餐的具体情况。

2、在调查过程中感受粮食的重要性,弘扬科学精神,宣传科学思想。

3、培养学生的爱惜粮食珍惜粮食的精神,并将自己所学的知识应用于生活实践。

【教学准备】

1、教师上网收集有关餐厅就餐的资料图片。

2、学生互相交流下餐厅的相关已知情况。

【活动过程】

一、从餐厅之家导入新课

1.你知道哪些餐厅的名字和位置呢?

2.过渡:“光盘行动”。

小勤同学和家人在餐厅吃完饭后剩下了大量的食物,并且都全部打包拿回家了,还有一次在亲戚家吃饭,有剩下的饭菜由于爱面子没有打包导致了剩下的食物浪费了。

3、你从小勤的故事中得到什么启示?

“外国没有搞成功的,中国人不一定不成功!袁隆平就用这个信念终于成功研究出了杂交水稻。

4、小结:珍惜粮食,将“光盘行动”进行到底。

二、实践与体验

1.分组到不同的餐厅进行实地调查。

2.重点了解下就餐的情况。

3.还有剩餐的处理情况。

分享调查成果

1、交流成果:不同餐厅就餐和剩餐的处理情况。

2、这些成果带给我们哪些启示?

3、学生交流。

你从餐厅小调查中有什么感触?

拓展与创新

1、开展“光盘行动”。

2、观看餐厅中不良的行为。

3、起草一份“光盘行动”倡议书。

小结

同学们,我们的食物来之不易,在日常生活中尤其是在餐厅就餐时我们一定要打包剩下的食物回家不要浪费。

【我的影像】

主题6 一次性生活用品小调查

【教学目标】

1、通过生活中的一次性用品小调查,了解资源浪费的严重性。

2、通过参与小调查的实践活动,学习调查的方法。

3、初步养成珍惜资源必备的精神与品质。

【教学重难点】

通过调查,能发现身边资源的浪费严重性,提出改进意见。

【活动准备】

课前阅读搜集一些生活中一次性物品的资料。

多媒体课件展示相关图片资料。

【活动过程】

(一)实例激趣,引出课题

1、小勤去餐厅就餐时发现很多的一次性用品如一次性筷子、一次性饭盒等。

2、学生交流生活中的一次性物品给我们造成的严重资源浪费后果有哪些……

(二)实践与体验。

1、小组讨论,学生谈感受结合是生活中存在的一些一次性物品现象。

2、分小组对同学们所记录的自己家里一周内一次性使用品的使用种类和数量,并提出改进性意见(小组交流)

3、并和家长一起找出减少使用或不适用一次性生活用品的方法。

(三)小结

从刚才的体验中,你知道了什么?

【我的影像】

第三单元神奇的纸浮雕

主题7:纸雕小天鹅

【活动目标】

1、学习简单的纸雕小天鹅的基本方法。

2、根据纸雕的方法制作另一件小作品。

3、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了解民间传统工艺的魅力,体验纸雕制作的过程,提高对纸雕刻艺术的认识与欣赏能力,锻炼学生动手能力。

4、培养学生细致、敏锐的观察能力和奇妙、独特的想像能力,发展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大胆实践纸雕,体纸雕的乐趣。

【教学重点】

1、运用纸雕方法实践操作,设计小天鹅。

2、了解纸雕小天鹅的步骤及方法技巧。

3、展开想象设计自己喜欢的造型进行纸雕。

【教学难点】

1、掌握纸雕的基本方法和要领。

2、把握纸雕的设计和制作要领,锻炼手指的灵巧与协调能力。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纸雕范例作品,如蝴蝶、花、字等图案造型。

纸雕工具一套。实物投影义。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课:

碧绿的湖水中有几个小天鹅在飘荡着,望着它们我们仿佛置身于美妙、神奇的童话世界。今天我们一起用灵巧的双手制作美丽的小天鹅吧?

出示:一只蝴蝶纸雕和花儿纸雕作品。

同学们观察的很仔细。利用我们平时的学习用纸能做出一个可爱的小天鹅,也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二)动手实践

1、纸雕小天鹅的步骤

绘图-裁剪-折叠-黏贴-装饰

2、纸雕时应注意哪些要领?

小组交流:(1)绘图时线条要准确纸张要清洁,纸雕时会方便些。

(2)注意哪些部分要刻去,哪些部分要保留。

(3)展览作品,集体评议。(评出优秀作品,表扬鼓励。)

(三)拓展与创新

小天鹅制作好后,同学们可以将自己的作品进行创新,制作出不同的姿势的小天鹅,组成一幅美丽的湖面画卷,并展示出来。

【板书设计】

纸雕小天鹅

绘图-裁剪-折叠-黏贴-装饰

【我的影像】

主题8 纸雕贺卡

【活动目标】

1、学习简单的纸雕小天鹅的基本方法。

2、根据纸雕的方法制作另一件小作品。

3、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了解民间传统工艺的魅力,体验纸雕制作的过程,提高对纸雕刻艺术的认识与欣赏能力,锻炼学生动手能力。

4、培养学生细致、敏锐的观察能力和奇妙、独特的想像能力,发展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大胆实践纸雕,体纸雕的乐趣。

【教学重点】

1、运用纸雕方法实践操作,设计贺卡。

2、了解纸雕贺卡的步骤及方法技巧。

3、展开想象设计自己喜欢的贺卡造型进行纸雕。

【教学难点】

1、掌握纸雕的基本方法和要领。

2、把握纸雕的设计和制作要领,锻炼手指的灵巧与协调能力。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纸雕范例作品,如蝴蝶、花、字等图案造型。

纸雕工具一套。实物投影义。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课:

生活中人们一般都通过贺卡来表达对自己的亲朋好友的祝福,尤其是在过年过节的时候,互赠贺卡是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至今贺卡已广泛流传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今天我们一起用灵巧的双手制作美丽的贺卡吧?

出示:一张立体感的纸雕贺卡作品。

同学们观察的很仔细。利用我们平时的学习用纸能做出一个具有立体感的贺卡,也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二)动手实践

1、制作纸雕作品的技巧

剪纸—折叠—弯曲—切挖

2、纸雕贺卡的制作步骤

参照课本P24

小组交流:(1)剪接贺卡时要注意用力均匀。

(2)注意小条的边整齐条理。

(3)展览作品,集体评议。(评出优秀作品,表扬鼓励。)

(三)拓展与创新

生活是多彩的,艺术创作也是多彩的,请同学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与创造力,试着创作出富有情趣的纸雕作品,来美化我们的生活。

【板书设计】

纸雕贺卡

纸雕作品的小技巧

剪纸—折叠—弯曲—切挖

【我的影像】

主题9 纸雕花球

【活动目标】

1、学习简单的纸雕花球的基本方法。

2、根据纸雕的方法制作另一件小作品。

3、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了解民间传统工艺的魅力,体验纸雕制作的过程,提高对纸雕刻艺术的认识与欣赏能力,锻炼学生动手能力。

4、培养学生细致、敏锐的观察能力和奇妙、独特的想像能力,发展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大胆实践纸雕,体纸雕的乐趣。

【教学重点】

1、运用纸雕方法实践操作,设计贺卡。

2、了解纸雕花球的步骤及方法技巧。

3、展开想象设计自己喜欢的花球造型进行纸雕。

【教学难点】

1、掌握纸雕的基本方法和要领。

2、把握纸雕的设计和制作要领,锻炼手指的灵巧与协调能力。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纸雕范例作品,如不同形状的纸雕花球等纸雕造型。

纸雕工具一套。实物投影义。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课:

同学们之前我们已学会了纸条小天鹅的制作方法,也学会了把剪出来的小纸条按照一定的方法折叠,如何把剪出来的花边进行这贴的黏在一起呢?今天我们一起用灵巧的双手制作美丽的纸雕花球吧。

出示:一张立体感的纸雕花球作品。

同学们观察的很仔细。利用我们平时的学习用纸能做出一个具有立体感的花球,也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二)动手实践

1、制作纸雕花球作品的技巧

首先我们要需要很多的花瓣,同学们可以分组合作共同折出所需的花瓣,然后把花瓣通过黏

贴的方式接在一起,完成造型。

2、纸雕花球的制作步骤

参照课本P27的制作步骤图解。

小组交流:(1)小组成员一定要合作号制作出花瓣。

(2)注意花瓣在黏贴的时候位置。

(3)展览作品,集体评议。(评出优秀作品,表扬鼓励。)

(三)拓展与创新

学习了纸雕的制作,是否感觉和刻纸很相似?从制作的方法看,纸雕只要是利用纸制作出立体的纸艺术作品,类似于浮雕,而刻纸也叫剪纸,,有时将纸雕和刻纸相结合,可以创作出完美的作品。

【板书设计】

纸雕花球

纸雕作品的小技巧

第四单元有趣的丝网花

主题10 漂亮的白玉兰花

【活动目标】

1、学习简单的白玉兰华制作的基本方法。

2、根据丝网花的制作方法制作另一件小作品。

3、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了解民间传统工艺的魅力,体验丝网花制作的过程,提高对丝网花艺术的认识与欣赏能力,锻炼学生动手能力。

4、培养学生细致、敏锐的观察能力和奇妙、独特的想像能力,发展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大胆实践丝网花制作,体验制作丝网花的乐趣。

【教学重点】

1、运用丝网花制作方法实践操作,设计白玉兰华。

2、了解丝网花制作的步骤及方法技巧。

3、展开想象设计自己喜欢的花的造型进行制作。

【教学难点】

1、掌握丝网花制作的基本方法和要领。

2、把握丝网花的设计和制作要领,锻炼手指的灵巧与协调能力。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丝网花范例作品,如不同形状的丝网花球等作品造型。

不同颜色的丝网和铁丝,胶带,花托,叶子,尖嘴钳和剪刀等。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课:

同学们,白玉兰又名木兰花、玉兰,它是一种开白色花的品种,白玉兰先开花后长叶,花洁白,美丽且清香,早春开花时犹如雪涛云海,蔚为壮观?今天我们一起用灵巧的双手制作美丽的丝网白玉兰华吧。

出示:一个丝网花的现成作品。

同学们观察的很仔细。利用我们平时用的丝网能做出一个具有立体感的花朵,也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二)动手实践

1、制作丝网花作品的技巧

用来制作丝网花的套筒常用的型号是1到8号,制作丝网花的华艺铁丝常用的是24号。

2、丝网花-白玉兰华的制作步骤

参照课本P32-33的制作步骤图文详解。

小组交流:(1)小组合作分工制作出白玉兰华(丝网花)。

(2)制作完后注意整形(对花瓣、花托。叶子等进行适当整理和造型)。

(3)展览作品,集体评议。(评出优秀作品,表扬鼓励。)

(三)拓展与创新

白玉兰华盛开时,花瓣展向四方,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让我们多做一些不同的颜色、不同形状的丝网玉兰花来装点我们的房间吧。

【板书设计】

漂亮的白玉兰华

丝网制作的小技巧

花瓣方向、花托和叶子的整理

【我的影像】

主题11 美丽的牡丹花

【活动目标】

1、学习简单的牡丹花制作的基本方法。

2、根据丝网花的制作方法制作另一件小作品。

3、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了解民间传统工艺的魅力,体验丝网花制作的过程,提高对丝网花艺术的认识与欣赏能力,锻炼学生动手能力。

4、培养学生细致、敏锐的观察能力和奇妙、独特的想像能力,发展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大胆实践丝网花制作,体验制作丝网花的乐趣。

【教学重点】

1、运用丝网花制作方法实践操作,设计美丽的牡丹花。

2、了解丝网花制作的步骤及方法技巧。

3、展开想象设计自己喜欢的花的造型进行制作。

【教学难点】

1、掌握丝网花制作的基本方法和要领。

2、把握丝网花的设计和制作要领,锻炼手指的灵巧与协调能力。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丝网花范例作品,如不同形状和颜色的丝网玉兰花球等作品造型。

不同颜色的丝网和铁丝,胶带,花托,叶子,尖嘴钳和剪刀等。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课:

同学们,牡丹花是我国的名贵之花,素有“花中之王”的美誉,长期以来被人们当做富贵吉祥、繁荣兴旺的象征,用丝网制作一朵三层花瓣的牡丹花,送给亲好友来表达自己的美好祝愿吧!今天我们一起用灵巧的双手制作美丽的丝网牡丹花。

出示:一个丝网花的现成作品。

同学们观察的很仔细。利用我们平时用的丝网能做出一个具有立体感的花朵,也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二)动手实践

1、制作丝网花作品的技巧

用来制作丝网花的套筒常用的型号是1到8号,制作丝网花的华艺铁丝常用的是24号。

2、丝网花-牡丹花的制作步骤

参照课本P35-36的制作步骤图文详解。

小组交流:(1)小组合作分工制作出丝网牡丹花。

(2)制作完后注意整形(对花瓣、花托。叶子等进行适当整理和造型)。

(3)展览作品,集体评议。(评出优秀作品,表扬鼓励。)

(三)拓展与创新

用丝网除了可以制作白玉兰华、牡丹花外还可以制作很多其他漂亮的话,请同学们用丝网制作自己心目中的最漂亮的花吧!

【板书设计】

美丽的牡丹花

丝网制作的小技巧

花瓣方向、花托和叶子的整理(弯曲与拉伸)

【我的影像】

主题12 可爱的小蝴蝶

【活动目标】

1、学习简单的丝网小蝴蝶制作的基本方法。

2、根据丝网花的制作方法制作另一件小作品。

3、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了解民间传统工艺的魅力,体验丝网花制作的过程,提高对丝网花艺术的认识与欣赏能力,锻炼学生动手能力。

4、培养学生细致、敏锐的观察能力和奇妙、独特的想像能力,发展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大胆实践丝网花制作,体验制作丝网花的乐趣。

【教学重点】

1、运用丝网花制作方法实践操作,设计出可爱的小蝴蝶。

2、了解丝网花制作的步骤及方法技巧。

3、展开想象设计自己喜欢的小蝴蝶的造型进行制作。

【教学难点】

1、掌握丝网花制作的基本方法和要领。

2、把握丝网花的设计和制作要领,锻炼手指的灵巧与协调能力。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丝网花范例作品,如不同形状和颜色的丝网花等作品造型。

黄色的丝网和铁丝,尖嘴钳和剪刀等。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课:

同学们,用丝网不仅可以制作各种漂亮的花朵,还可以制作形态各异、栩栩如生的小动物,下面就让我们用丝网制作一只可爱的小蝴蝶吧!让我们一起用灵巧的双手制作出可爱的小蝴蝶。

出示:一个丝网制作的小动物的现成作品。

同学们观察的很仔细。利用我们平时用的丝网能做出一个可爱的小动物-小蝴蝶,也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二)动手实践

1、制作丝网花作品的技巧

用来制作丝网花的套筒常用的型号是1到8号,制作丝网花的华艺铁丝常用的是24号。2、丝网花-小蝴蝶的制作步骤

参照课本P38-39的制作步骤图文详解。

小组交流:(1)小组合作分工制作出各种形状的蝴蝶翅膀。

(2)制作完后注意整形(注意翅膀和组合协调等方面)。

(3)展览作品,集体评议。(评出优秀作品,表扬鼓励。)

(三)拓展与创新

同学们学会了制作各种各样的丝网作品,除了可以将它们用于装饰,还可以开展一次义卖活动,把义卖得来的钱捐给身边需要帮助的同学。

【板书设计】

可爱的小蝴蝶

丝网制作的小技巧

翅膀的整理与组合协调(弯曲与拉伸)

【我的影像】

第五单元社区公益我参与

主题13 了解我们居住的社区

【活动目标】

1、让学生了解自己社区的位置及人口数量和设施分布情况。

2、通过自己居住社区的实地考察,了解社区的设施。

3、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了解居住社区情况外,培养学生热爱社区环境的情感。

4、培养学生细致、敏锐的观察能力和奇妙、独特的想像能力,发展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大胆实践学生关爱社区力所能及的一些事情。

【教学重点】

1、了解自己居住社区的大体情况。

2、了解居住社区的一些设施和美化环境情况。

3、体验自己社区有关人员的辛苦。

【教学难点】

1、体验社区有关工作人员的辛苦

2、提高学生为社区做力所能及的一些事情的能力和兴趣。

【教学准备】

一些关于自己居住社区的资料照片。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课:

同学们,社区是社会的组成单元,认识社会可以从认识社区开始,随着社会的进步,我们居住的社区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

出示:一个社区的周边环境照片。

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了解我们居住的社区。

让学生简单的介绍下自己居住社区的大体情况(位置、人口和便民设施)

(二)实践与体验

1、了解社区的基本情况

让我们一起走进社区,了解记录社区的基本情况。

(表格课本P41)

2、社区实地考察

参照课本P42的社区实地考察记录表。

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

6、做一个生态瓶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生物在一定区域内相互影响、相互依存,会形成一个生态群落。 过程与方法:根据设计方案及实际条件制作生态瓶,并坚持对生态瓶进行管理和观察。 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到相互听取意见、共同协作、好象管理和观察的必要性。 【教学重点】能设计一个生态瓶建造方案。 【教学难点】根据设计方案及实际条件制作生态瓶,并坚持对生态瓶进行管理和观察。 【教学准备】大饮料瓶、剪刀、建造生态瓶需要的材料、活动记录本。 【教学过程】 一、认识真正的池塘里的生物环境: 1、看书14面的池塘图,讨论池塘中的生物关系: (1)池塘有哪些水生生物?(有水生植物如水藻水草,鱼类,虾,软条类如田螺河蚌,水鸟类如鸭,水生昆虫,青蛙等) (2)水生植物需要哪些生存条件? (3)池塘里的植物为动物提供了哪些帮助? (4)动物为植物生长做了哪些贡献? (5)我们还可以在池塘里找到哪些非生物?它们对生物有什么作用?(非生物主要有空气、水、泥土、岩石等) 2、概括:像池塘里的这些生物和非生物这样,互相作用、互相依存,形成 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我们可以把它们看成一个生态群落。一片树林,一块草地,一个湖泊,一个海洋等都可以看成是一个生态群落。 二、设计生态瓶: 1、说明:我们现在要模拟池塘群落建造一个生态瓶,研究其中的关系。 2、学生讨论:该怎样设计这个生态瓶呢?问题提示:

(1)你们准备让哪些生物来生活? (2)什么样的生物可以在这个有限的空间里生活? (3)如果要有动物,那它们的食物来源是什么? (4)除了加生物外,还需要其他一些东西吗? (5)生物放入的顺序需要考虑吗? 3、为了让这些生物在生态瓶里生活的更好一些,我们还应该考虑些什么?(生物品种搭配和数量多少问题) 4、给每个小组发设计纸,用图文结合法记录下设计方案,注意标出生物和非生物的种类、数量等。 三、制作生态瓶: 1、说明制作步骤: (1)先在瓶底装入一层淘洗干净的沙(如要加几块小石子也就在这时候放)。 (2)装入半瓶自然水域的水。 (3)往瓶里种上自己准备的水草。 (4)再放入小动物。 (5)把本组成员的名字做才标签贴在生态瓶的外面。 2、根据讨论的设计方案,选择材料完成制作生态瓶。 3、小组商量决定生态瓶放置的地方并分工进行管理和观察记录。(16面的生态瓶观察记录表),提醒注意每天观察生态瓶里发生的变化,并做好记录。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7、改变生态瓶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减少水和添加动物、植物会引发生态群落的变化。 过程与方法:严格控制条件进行实验活动,坚持进行观察记录。 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到控制条件进行实验,细致、准确地记录到的现象的必要性。

最新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教案

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教材分析 科学五年级上册教材共分五个单元,总课时26课时。 第一单元:白天和黑夜本单元选取的研究对象为学生常见的影子、太阳、月亮,通过一系列学生感兴趣的活动在初步认识太阳、月亮运动的基础上,将学生的视角逐渐引向昼夜交替变化对生物以及人类的影响。 第二单元:光与色彩本单元通过一系列既贴近生活又引人入胜的科学探究活动,引领学生去探索光与色彩的秘密。 第三单元:电和磁本单元的内容属于物质世界里能量的表现形式的范畴。电和磁是有着密切关系的,电能转化为磁,磁也能转化为电能,所以把它们并在一个单元里教学,便于学生建立联系,且单元里还有一课《电磁铁》,就是利用电来进行磁现象的观察与研究的。 第四单元:呼吸和血液循环本单元是学生认识心跳与呼吸,认识自己的身体的一个重要单元,也是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的一个重要单元。 第五单元:解释与建立模型本单元内容设计主要围绕在观察中进行解释,在解释中积极思维,区分事实与解释的差异,认同并追求合理的解释展开。 教学进度表

第一单元白天和黑夜单元分析 本单元选取的研究对象为学生常见的影子、太阳、月亮,通过一系列学生感兴趣的活动,在初步认识太阳、月亮、运动的基础上,将学生的视角逐渐引向昼夜交替变化对生物以及人类的影响。 本单元涉及的课程标准的具体内容: 科学探究

1.2能针对问题,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收集证据。 2.3能在总结证据的基础上,做出合理的解释。 2,5能对探究的问题做出初步的结论。 利‘学知识 2.1知道昼夜变化与地球的自转有关。 2.2了解古代人对昼夜变化的猜想。 2.3了解昼夜变化对人及动植物的影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2敢于大胆想象。 1.3在学习和解决问题中注重证据。 本单元内容属于《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中“地球与宇宙”中“天空中的星体”部分,这方面内容在本套科学教材中是第一次出现。本单元探究活动将从观察 和研究最常见的太阳和月亮开始,这也是人类认识宇宙的开始。 本单元共五课,按照时间的顺序,依次研究白天常见的太阳的东升西落、影子 的长短变化;昼夜的交替轮回;夜晚月相的阴晴圆缺变化和因昼夜变化而引起动植 物的节律变化。 本单元从观测太阳开始,让学生亲自投入到对太阳和月亮的观测中,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太阳和月亮周而复始的运动和变化,认识到太阳的视运动模式及其与影子变化和气温之间的关系,意识到月相变化的规律,懂得掌握和利用这些自然规律,会给我们的生活和社会的发展带来好处。我们更期待他们会由此感悟:司空见惯的现象中往往会包含着值得深入探究的科学道理,科学探究永无止境。 第一单元课时分配

人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教案

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 备课老师:彭必贤付进芝邹凤林 1、种子发芽实验(一)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种子发芽需要一定的条件。 过程与方法:经历设计种子发芽实验的过程,用对比实验的方法观察、记录影响种子发芽的条件。 情感、态度、价值观:养成对实验观察的兴趣 【教学重点】学习运用对比实验中控制某个条件的方法,研究影响种子发芽的条件。 【教学重点】学习运用对比实验中控制某个条件的方法,研究影响种子发芽的条件。 【教学难点】能根据要求设计出自己的实验计划。 【教学准备】绿豆种子若干,实验计划单,实验记录表。 【教学过程】 一、讨论种子发芽的条件: 1、谈话导入:植物的一生是从种子发芽开始的。那么,你觉得种子发芽需要哪些条件呢? 2、学生自由讨论,教师摘要板书。(预设:要种到土里获得养料,需要浇水,需要合适的温度,需要阳光,需要空气等。这时候教师不要给予取舍,保留学生的各种观点) 3、进一步引导(拿起一颗绿豆种子):这是一颗完好的绿豆种子,如果要让它发芽,刚才大家说的这些条件是不是都需要呢?哪些是绿豆种子发芽的必须条件呢?(说明:从种子发芽过渡到具体的绿豆种子发芽,这样的讨论更有针对性,而且更合理,因为不同种子需要的条件是有些区别的。) 4、师:大家的意见不一样,看来我们必须通过实验来判别了。 二、设计种子发芽实验: 1、师:该怎样用实验来证明呢?大家说说要注意什么?(制订周密的实验计划,只能改变一个条件等。)适当引出对比试验的方法,举例。 2、师点拨:为了把实验做好,建议大家选择自己最想研究的一个条件进行研究,而且在研究之前要设计好实验方案。 3、学生自由选择研究内容,及时进行统计。(水组,光组,温度组,土壤组等,可在此适当排除不适合课堂研究的内容。) 4、以其中一个组为范例,集体讨论如何设计实验计划。 (1)你们想研究什么问题,你们计划怎样做? (2)你们预测结果会是怎样的? (3)你们的研究中,改变了什么条件? (4)哪些条件是没有改变的? (5)怎样知道改变的条件是不是对种子发芽产生了影响? (6)在实验研究过程中还应该注意什么? 5、分发实验计划单,学生完成自己的实验方案设计,教师巡回指导,鼓励选择相同条件的同学互相交流。在这个环节中科让学生自己讲述并补充自己的好办法。 三、阅读书4面种子发芽实验内容: 1、进一步阅读教材上的举例,教师引导关注其中的注意点,比如绿豆的大小应该差不多,为什么要在每个盒子分别放入2-3颗绿豆,为什么要垫纸巾等。 2、教师提供表格,共同讨论如何进行记录。 板书:种子发芽实验(一) 猜测种子发芽实验的条件: 水合适的温度土壤阳光空气 实验方法:对比实验 板书:种子发芽实验(一) 猜测种子发芽的条件:

青岛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教案(全)

青岛版五年级科学上册 教案(全)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1 地球内部有什么 教学目标 1、能够通过制作地球构造的模型表述对地球构造的探究结果。 2、知道地球内部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知道地球内部有炙热的岩浆。 3、知道可以用模型方法来研究科学问题。体会科学探究中建立模型的意义。体验探究的球的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 学生通过玩模型和学具,知道地球的构造,地壳、地幔和地核。知道地球内部有炙热的岩浆并且知道模型方法是一种科学研究方法, 教学准备老师准备教具 活动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师:说起地球,我们心中就会涌起无限的感情。虽然在茫茫宇宙中,地球只能算得上沧海一粟,但她却是我们人类可爱的故乡,唯一的家园。人类对大自然的一切认识,都是从地球开始的。作为地球的儿女,我们对于这颗养育自己的行星又有多少了解呢请问大家地球是什么形状的(配课件) 2、我们都知道地球是一个圆球,那么我们有没有想过这个巨大的圆球里面是什么样的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研究《地球内部有什么》(板书课题) 二、探究活动 活动一:猜测地球内部有什么 1、我们都知道,由于大气和水更多吸收太阳光谱中的红色,这颗玲珑剔透的行星便静静焕发出独特的、梦幻般的蔚蓝,这么美的地球,它里面是什么样子的呢让我们来猜测一下好吗 2、学生交流(生:我觉得有好多的石油。生:我觉得有好多的煤炭。生:我想还有许多矿物,如:铁、铝等。生:我猜想还有许多水。生:我想还有许多岩石。生:我觉得地球应该有一个很硬的壳。……)教师适当评价 活动二:人们是怎样了解地球内部的?

1、师:同学们都提出了自己的猜测,到底地球内部有什么要回答这个问题,最好把地球挖开来看一看,对吗但直到目前,钻得最深的井,也只有12千米,这个数目还不到地球半径的1/500。那科学家们又是怎么去了解地球内部的呢让我们一起交流一下资料。 2、学生分组交流收集的地球构造资料(课前布置学生收集有关地球内部构造的资料)。 3、过渡:查找、搜集大量资料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方法,但很花时间和精力,如果没有兴趣、信心、恒心是不可能取得探究成果的。今天**小组的成员就做得非常好!我们要向你们组学习。 4、讨论:通过同学们的资料,我了解了科学家已经想到了钻孔、地震波等方法来研究地球。将来,假如让你来研究,你会怎么做呢? 5、师生交流 活动三:认识地球内部的结构特点 1、说了这么多,那么到底地球内部的结构和同学们想得一样吗?让我们一起来看一段录像。(播放录像) 2、原来地球的内部分了三部分,分别是地壳、地幔、地壳。(板书) 3、介绍各部分厚度及相关知识。 4、师:通过科学家的研究我们发现,地球并不是一个圆形,而是一个椭圆形,就像这个鸡蛋(出示鸡蛋)鸡蛋的内部结构与地球的内部会不会有什么关系 5、实验验证,弄清地核、地幔、地核与蛋壳、蛋白、蛋黄之间的相似之处。 7、师:假如你能留意发生在身边的事,假如你在发现的基础上能做个细心人,假如你能多问个为什么,那么,你会发现生活中处处有科学,科学也许就存在于你的不经意之中! 自由活动:做地球结构模型 1、师:在科学研究中,对于无法直接观测的内部的事物,科学家会按照对事物已有的认识建立一个模型,对于我们来说,虽然我们无法亲眼看到地球的内部,但根据我们对他的了解,可以用橡皮泥来制作一个能“打开的地球”,好不好? 2、师:为了能具体、形象地看到这个构造,我们今天就要来把一些枯燥的地球数据变成一个地球模型。 下面小组在讨论和交流时要围绕、解决以下问题:(课件展示) (1)打算用什么材料制作模型,怎么做? (2)制作模型时用不同颜色的材料表示地球的内部构造;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设计 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教学设计 1、种子发芽实验(一)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理解种子发芽需要一定的条件。 过程与方法: 经历种子发芽实验的全过程,用对比实验的方法观察、记录影响种子发芽的条件,按要求制订自己的实验计划。 教学重点 学习运用对比试验中控制某个条件的方法,研究影响种子发芽的条件。 教学难点 能根据要求设计出自己的实验计划。 教学准备 绿豆种子若干、实验计划单、实验记录表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听一首儿童歌曲《小种子》。 2.提问,植物的一生是从什么开始的呢?植物的一生是从种子发芽开始的。 二、设疑探究

1.我们已经知道了植物的一生是从种子发芽开始的,那么种子发芽的条件是什么呢? 例如:空气、水、温度这些都是种子发芽的外部环境。还有什么呢?看一段视频。 通过视频我们知道了,种子发芽还需要具备:完整而有活力的胚及胚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以及种子不在休眠期,这些是种子发芽必须具备的自身条件。 2.如果改变其中的一个条件,可能会有什么结果呢?让学生做出思考和猜测。我们可以设计几个种子发芽实验,探究一下改变其中一个条件,会怎么样呢?让我们以绿豆种子为例,做几个探究实验。 第一个探究实验: 提出的问题:绿豆种子发芽必须要有水吗? 推测:绿豆种子发芽必须要有水 两个组的相同条件:温度、空气、各三粒大小相同的种子等 两个组的不同条件:水的有无 实验的方法:让一组种子得到水,保持湿润,叫实验组、让一组种子得不到水,叫对照组。 在探究实验过程中,我们要注意(1)将对照组和实验组进行编号,便于以后的比较、观察和记录。(2)每个盒内至少要三粒种子,因为一颗种子带有偶然性,科学实验要严谨。 结论:种子发芽要有一定的水分 第二个探究实验

五年级[上册]科学活动手册答案

五年级上册《科学学生活动手册》参考答案 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 第一课:《种子发芽实验(一)》P2 1.填一填 (1):水、空气、适宜的温度(2):实验对照 2.辨一辨×、√、× 3.实验探究 ①取6粒绿豆种子 ④分别在2张餐巾纸上各放3粒绿豆种子 ⑤将2个盒子都放在阳光可以照射到的地方,其中1个盒子用里面涂黑的盒子罩住。 第二课:《种子发芽实验(二)》P4 1.选一选A、B 2.实验探究 (1)阳光(2)种子发芽不一定需要阳光 第三课:《观察绿豆芽的生长》P6 1.填一填 (1):水、阳光、适宜的温度(2):向水性 2.辨一辨√、× 3.实验探究 把5粒刚发芽的绿豆放在吸水纸上,保持吸水纸一端湿润。

第四课:《蚯蚓的选择》P8 1.选一选C、B 2.实验探究 (1)通过测量蚯蚓在亮处和在暗处的时间长短来研究。(2)通过记录在亮处的蚯蚓数得出 (3)小红;理由:收集数据更科学准确,用时更短。 第五课:《食物链和食物网》P11 1.选一选B、B、A 2.实验探究(右图) 第六课:《做一个生态瓶》P13 1.辨一辨×、√、× 2.实验探究 生物条件:水草3棵 非生物条件:泥沙 制作方法:先把水草种活,再把小金鱼、小虾和田螺放进去 第七课:《改变生态瓶》P15 1.辨一辨×、√

2.选一选B、C 3.实验探究 动物多时,耗氧量增大,鱼浮上水面的次数会增多。 第八课:《维护生态平衡》P17 1.辨一辨×、√、√ 2.分析解答略 第二单元光 第一课:《光和影》P19 1.填一填 (1)光源(2)投影(3)光源屏 2.辨一辨×、√ 3.实验探究 第二课:《阳光下的影子》P21 1.选一选B、C、B 2.分析解答

最新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

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 1、种子发芽实验(一) 【教学目标】 种子发芽需要一定的条件。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讨论种子发芽的条件: 1、谈话导入:植物的一生是从种子发芽开始的。那么,你觉得种子发芽需要哪些条件呢? 2、学生自由讨论,教师摘要板书。(预设:要种到土里获得养料,需要浇水,需要合适的温度,需要阳光,需要空气等。这时候教师不要给予取舍,保留学生的各种观点) 二、设计种子发芽实验: 1、师:该怎样用实验来证明呢?大家说说要注意什么?(预设:制订周密的实验计划,只能改变一个条件等。) 2、师点拨:为了把实验做好,建议大家选择自己最想研究的一个条件进行研究,而且在研究之前要设计好实验方案。 3、学生自由选择研究内容,及时进行统计。(预设:水组,光组,温度组,土壤组等,可在此适当排除不适合课堂研究的内容。) 4、以其中一个组为范例,集体讨论如何设计实验计划。 三、阅读书4面种子发芽实验内容: 1、进一步阅读教材上的举例,教师引导关注其中的注意点,比如绿豆的大小应该差不多,为什么要在每个盒子分别放入2-3颗绿豆,为什么要垫纸巾等。 2、教师提供表格,共同讨论如何进行记录。 2、种子发芽实验(二) 【教学目标】 绿豆种子发芽需要水和适宜的温度。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交流实验中的发现: 1、我们种下的绿豆种子都发芽了吗?其他小组的绿豆种子呢? 二、整理分析实验信息: 1、教师分发实验信息统计表,由组长负责收集相同实验小组的实验信息。 2、分析实验信息: 三、交流实验信息: 1、认真听取其他不同实验小组介绍他们的实验方法和获取的信息。 2、和其他的小组交流,了解他们在实验中有什么发现,听听他们怎样用数据来解释实验结果的。 3、汇集全班同学的实验,分析绿豆种子发芽需要的条件。对大家有异议的内容进行辨析。 4、小结:绿豆种子发芽的必需条件是温度、水分和空气。 四、种植绿豆芽: 1、引导:已经发芽的绿豆芽怎么处理? 2、确定任务:把绿豆芽种植在花盆中,放到适合的地方,让绿豆芽生长一段时间。 3、预测哪些条件会影响绿豆芽的生长。 4、建议对绿豆芽的生长做观察日记或者记录。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 全册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精品教案全册 第一单元白天和黑夜 科学知识的具体内容: 1、了解哥白尼“日心说”的贡献。 2、知道昼夜变化与地球的自转有关。 3、了解古人对昼夜成因的猜想。 4、了解昼夜变化对人及动植物行为的影响。 5、知道太阳每天在天空中运动的模式。 6、认识一天中温度和影子的变化与太阳的运动有关。 7、能利用太阳辨认方向。 8、知道月球基本情况,知道月球每天、每月的运动模式。 9、从各种媒体上了解更多的有关月球的知识。 本单元包含五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部分:从引导孩子们观测太阳和影子开始通过探究影子产生的原因,影子变化的长短人手,进而组织孩子用一天的时间去观测太阳及阳光下物体的影子的变化。 第二部分:在发现了影子变化的规律的基础上让孩子们运用这个规律制作太阳钟,这既是对原理的运用,也可以让孩子投身到实际的天文观测中。 第三部分:昼夜交替现象曾引起许多人的关注,从古代的埃及人到中国的神话传说,从托勒密到哥白尼都为此做出许多的探索。 第四部分:在夜晚,如果孩子们能够坚持看月亮,并给月亮记下日记,就能发现月相的变化规律。而在白天组织学生观察记录太阳的影子;在夜晚组织学生看月亮、研究月相变化的规律,这都不是短时间内能完成的,这需要经过一整天、一个月或者更长时间的连续观察记录,才能得出科学的结论。 第五部分:第五课是综合地去研究因为昼夜现象而引起的一系列的生物变化和反应。 第1课、太阳和影子 教学目标: (一)过程与方法: 1、能够通过辨认影子了解物体和影子的关系。 2、能够通过玩影子游戏感受阳光和影子的关系。 (二)知识与技能: 1、认识到影子的方向和长度随时间变化而变化; 2、知道这种变化是太阳(视)运动造成的。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验到平常事物的变化中包含着科学的规律。 2、有意识地关注身边的科学。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标杆、粉笔 学生准备:卡纸、铅笔等记录材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猜谜语:你走它也走,你停它也停,白天跟着你,晚上离开你。(影子)

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教案

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教案 1、种子发芽实验 (一)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种子发芽需要一定的条件。过程与方法:经历设计种子发芽实验的过程,用对比实验的方法观察、记录影响种子发芽的条件。情感、态度、价值观:养成对实验观察的兴趣【教学重点】 学习运用对比实验中控制某个条件的方法,研究影响种子发芽的条件。 【教学难点】 能根据要求设计出自己的实验计划。 【教学准备】 绿豆种子若干,实验计划单(参考书3面),实验记录表(参考书4面)。 【教学过程】 一、讨论种子发芽的条件: 1、谈话导入:植物的一生是从种子发芽开始的。那么,你觉得种子发芽需要哪些条件呢?

2、学生自由讨论,教师摘要板书。(预设:要种到土里获得养料,需要浇水,需要合适的温度,需要阳光,需要空气等。这时候教师不要给予取舍,保留学生的各种观点) 3、进一步引导(拿起一颗绿豆种子):这是一颗完好的绿豆种子,如果要让它发芽,刚才大家说的这些条件是不是都需要呢?哪些是绿豆种子发芽的必须条件呢?(说明:从种子发芽过渡到具体的绿豆种子发芽,这样的讨论更有针对性,而且更合理,因为不同种子需要的条件是有些区别的。) 4、师:大家的意见不一样,看来我们必须通过实验来判别了。 二、设计种子发芽实验: 1、师:该怎样用实验来证明呢?大家说说要注意什么?(预设:制订周密的实验计划,只能改变一个条件等。) 2、师点拨:为了把实验做好,建议大家选择自己最想研究的一个条件进行研究,而且在研究之前要设计好实验方案。 3、学生自由选择研究内容,及时进行统计。(预设:水组,光组,温度组,土壤组等,可在此适当排除不适合课堂研究的内容。) 4、以其中一个组为范例,集体讨论如何设计实验计划。(1)你们想研究什么问题,你们计划怎样做?(2)你们预测结果会是怎样的?(3)你们的研究中,改变了什么条件?(4)哪

五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教案

第一个实验 实验名称:观察一天中温度和影子的变化与太阳运动的关系 实验内容:教科子第2~3页。 实验目的:发现阳光下影子变化的规律 实验器材:指南针、记录纸、橡皮、小棒(10厘米)、小尺、钟表、温度计。 实验过程: 1、早晨,在校园里找一个物体,给它的影子做上记号。下课的时候再去画一画。 2、用橡皮泥把铅笔垂直固定在白纸上,确定好南北方向,每到课间,画出阳光下铅笔的影子,并在影子的顶端记下当时的温度和时间。 3、请同学们注意:温度计要放在太阳晒不到的地方。 4、观察记录纸上的记录,思考以下的问题: (1)影子的方向和太阳的位置有什么关系? (2)影子的长短和太阳的高度有什么关系? (3)温度的变化和太阳的位置变化有什么关系? 小组讨论,然后把结论写出来。 实验结论: 1、太阳的位置和影子的方向相反。 2、太阳高度高,影子则短,温度高,太阳高度低,影子则长,温度低。

第二个实验 实验名称:昼夜对动植物的影响 实验内容:教科书第11~14页。 实验目的:通过调查身边动植物与昼夜的关系,知道昼夜对动植物会产生影响。 实验器材:笔记本、笔。 实验过程: 1、调查我们身边的各种各样的小动物,了解它们的生活习性。 2、放上一些好吃的,可以吸引小动物过来(别忘记洒上石灰) 学生在调查时,必须要遵守以下几点: (1)不要伤害小动物 (2)不要随意惊动小动物 (3)要想办法留下小动物活动后的痕迹 (4)要注意收集小动物留下的东西 (5)调查结束后,恢复小动物原来的生活环境 (6)不要尝小动物留下的东西 实验小结:昼夜的变化会对动植物产生影响

第三个实验 实验名称:验证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实验内容:教科书第17页 实验目的:知道光在空气或水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实验器材:小孔板,手电筒。 实验过程: 1、观察教科书第17页上面的三幅图:车灯、森林里的阳光、傍晚里的彩霞,你怎样解释这些光的现象? 提示学生:可以从光的行进路线来考虑。 2、提问:如果有物体把光挡住,光还能照过去吗?你认为光是怎样行进的?(直线传播) 3、用一只手电筒和三张小纸板做一个实验来验证自己的解释。 实验结论:光在空气或水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全册科学教案(完美版)

第一课:种子发芽实验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一课 教学目标: 1. 通过种子发芽实验,启发学生对实验观察的兴趣 2. 经历设计种子发芽实验,启发学生对实验观察的兴趣 3. 了解设计实验、制订实验计划的步骤和内容 教学重难点:经历设计种子发芽实验,启发学生对实验观察的兴趣 教学准备:设计实验用的表格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师:科学研究通常通过实验进行,首先要制订周密的实验计划。现在我们先来研究哪些条件影响绿豆种子发芽 二、讨论绿豆种子发芽需要的条件 1.让学生说一说:绿豆怎样才能发芽 2.师进行小结学生说的绿豆发芽的条件;师:如果我们改变其中一个条件可能会有什么结果? 3.学生讨论 三、讨论怎样用实验证明 选择需要改变的一个条件,引导学生明确设计实验需要考虑的五个方面 选择需要改变的另一个条件,请学生按五个方面加一说明 四、确定研究的问题,写出实验计划 学生讨论准备选择什么问题进行研究 调整学生选择的课题, 学生阅读资料,着手写实验计划

五、板书设计: 六、课后反思: 第二课:种子发芽实验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二课 教学目标: 1. 通过交流实验设计,让学生全面了解制定实验计划的步骤和主要内容 2. 让学生亲身经历种子发芽实验的全过程,体验需控制一定条件的对比实验方法 3. 培养学生按照实验计划持续观察实验对象,记录实验全过程和时间的能力 教学重点:让学生亲身经历种子发芽实验的全过程,体验需要控制一定条件的对比实验方法 教学难点:通过交流实验设计,全面了解制定实验计划的步骤和主要内容教学准备:种子发芽实验盒,标号纸,绿豆种子,纸巾 教学过程: 一、交流实验计划 请一个学生向大家报告他的实验计划;师简要记录学生发言,其他学生依次报告其他两项实验的计划;大家发言,补充完善。 二、配备实验装置 对照教材,了解方法,然后动手做。 让生明确实验组和对照组 三、猜测实验结果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教案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教案 五年级上册教材目录 生物与环境/ 光/ 地球表面及其变化/ 运动和力 生物与环境 1、种子发芽实验(一) 2、种子发芽实验(二) 3、观察绿豆芽的生长 4、蚯蚓的选择 5、食物链和食物网 6、做一个生态瓶 7、改变生态瓶 8、维护生态平衡 光 1、光和影 2、阳光下的影子 3、光是怎样传播的 4、光的反射 5、光与热 6、怎样得到更多的光和热 7、做个太阳能热水器 8、评价我们的太阳能热水器地球表面及其变化 1、地球表面的地形 2、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地形变化 3、坚硬的岩石会改变模样吗 4、土壤中有什么 5、雨水对土地的侵蚀 6、什么样的土地容易被侵蚀 7、河流对土地的作用 8、减少对土地的侵蚀 运动和力 1、我们的小缆车 2、用橡皮筋作动力 3、像火箭那样驱动小车 4、测量力的大小 5、运动与摩擦力 6、滑动与滚动 7、运动与设计 8、设计制作小赛车

第一单元1、种子发芽实验(一)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种子发芽需要一定的条件。 过程与方法:经历设计种子发芽实验的过程,用对比实验的方法观察、记录影响种子发芽的条件。 情感、态度、价值观:养成对实验观察的兴趣 【教学重点】学习运用对比实验中控制某个条件的方法,研究影响种子发芽的条件。 【教学难点】能根据要求设计出自己的实验计划。 【教学准备】绿豆种子若干,实验计划单(参考书3面),实验记录表(参考书4面)。 【教学过程】 一、讨论种子发芽的条件: 1、谈话导入:植物的一生是从种子发芽开始的。那么,你觉得种子发芽需要哪些条件呢? 2、学生自由讨论,教师摘要板书。(预设:要种到土里获得养料,需要浇水,需要合适的温度,需要阳光,需要空气等。这时候教师不要给予取舍,保留学生的各种观点) 3、进一步引导(拿起一颗绿豆种子):这是一颗完好的绿豆种子,如果要让它发芽,刚才大家说的这些条件是不是都需要呢?哪些是绿豆种子发芽的必须条件呢?(说明:从种子发芽过渡到具体的绿豆种子发芽,这样的讨论更有针对性,而且更合理,因为不同种子需要的条件是有些区别的。) 4、师:大家的意见不一样,看来我们必须通过实验来判别了。 二、设计种子发芽实验: 1、师:该怎样用实验来证明呢?大家说说要注意什么?(预设:制订周密的实验计划,只能改变一个条件等。) 2、师点拨:为了把实验做好,建议大家选择自己最想研究的一个条件进行研究,而且在研究之前要设计好实验方案。 3、学生自由选择研究内容,及时进行统计。(预设:水组,光组,温度组,土壤组等,可在此适当排除不适合课堂研究的内容。) 4、以其中一个组为范例,集体讨论如何设计实验计划。 (1)你们想研究什么问题,你们计划怎样做? (2)你们预测结果会是怎样的? (3)你们的研究中,改变了什么条件? (4)哪些条件是没有改变的? (5)怎样知道改变的条件是不是对种子发芽产生了影响? (6)在实验研究过程中还应该注意什么? 5、分发实验计划单,学生完成自己的实验方案设计,教师巡回指导,鼓励选择相同条件的同学互相交流。 三、阅读书4面种子发芽实验内容: 1、进一步阅读教材上的举例,教师引导关注其中的注意点,比如绿豆的大小应该差不多,为什么要在每个盒子分别放入2-3颗绿豆,为什么要垫纸巾等。 2、教师提供表格,共同讨论如何进行记录。 四、布置实践作业和下节课内容提示: 1、鼓励学生回家认真完成实验,并做好观察记录。 2、下节课将对我们的实验结果进行分析,请大家准备好实验计划单和实验记录表,将对认真完成实验的同学加星评价。 3、有能力、有条件的同学还拍摄绿豆种子发芽各个变化的照片,尝试撰写研究报告。 2、种子发芽实验(二)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绿豆种子发芽需要水和适宜的温度。 过程与方法:学习整理收集到的数据,依据数据得出科学的结论。 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到对比实验、严格控制实验、重复实验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通过实验知道绿豆种子发芽需要水和适宜的温度。 【教学难点】学习整理收集到的数据,依据数据得出科学的结论。 【教学准备】实验计划单和实验记录表,实验信息统计表(参考书5面) 【教学过程】 一、交流实验中的发现: 1、我们种下的绿豆种子都发芽了吗?其他小组的绿豆种子呢? 二、整理分析实验信息: 1、教师分发实验信息统计表,由组长负责收集相同实验小组的实验信息。 2、分析实验信息:

大象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从太阳系到无限宇宙 1 制作宇宙模型 教学目标: 1. 通过合作、交流,使学生了解宇宙知识。 2. 通过多种方式,制作宇宙模型。 3. 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动手制作心目中的宇宙。 难点:通过交流进一步了解宇宙,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法、学法:小组合作,相互交流。学生动手操作、参观、学习并质疑。教具:多媒体 学具:橡皮泥、纸、彩笔、剪刀、胶水、牙签、细铁丝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前准备: 1.学生自己收集资料。 2.导入:同学们:宇宙奥妙无穷,你对宇宙了解多少呢?小组交流。 3.多媒体播放有关宇宙的图片和文字资料。 二、课堂活动: (一)设计模型 根据宇宙模型制作记录本设计出小组的宇宙模型 (二)宇宙模型制作记录本 年月日小组

1、模型名称: 2、所需材料: 3、职责分工: 小组长资料员材料员计时 员 记录员质量员发言人 4、模型草图: 5、评价反馈 6、修改计划 同学们根据自己了解的宇宙,在心目中设计宇宙模型。 (三)根据自己的设计小组分工准备材料。 第二课时 一、制作模型 讲解: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制作,如:剪纸、绘画、捏橡皮泥等多种方式。 说明:我们所知道的知识有限,因此可只制作宇宙的一部分。 二、修正模型 学生对模型进行修正,达到自己最满意的效果。 三、参观交流模型 小组内留一个人讲解,其余到各组参观,并提出自己的建议。

四、质疑 设计问题银行存折,如:“宇宙有多大?” 出示表格: 五、总结: 你从本节课中学到了什么?你有哪些大胆的设想?你还有哪些意见和建议?让学生畅所欲言。 六、实践调查: 查阅有关宇宙的更多知识,解决疑难问题,丰富自己的知识。 2 修改模型 备课设想: 本课的主题是修改上一课学生自己动手制作的宇宙模型,这是针对五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以及已有的知识基础而编排的,利用他们对大自然的万物充满了好奇,并有强烈的动手欲望,因此,本节课的主旨是在教师引导下,启发学生去认真观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而围绕问题进行再观察再思考,并实验,去寻找各种自己心目中的答案,激发他们的思维,培养他们的能力。

大象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

第一单元从太阳系到无限宇宙 1、制作宇宙模型课型:时间:教学目标: 1. 通过合作、交流,使学生了解宇宙知识。 2. 通过多种方式,制作宇宙模型。 3. 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学重难点: 重点:动手制作心目中的宇宙。难点:通过交流进一步了解宇宙,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教法、学法:小组合作,相互交流。学生动手操作、参观、学习并质疑。 学具:橡皮泥、纸、彩笔、剪刀、胶水、牙签、细铁丝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前准备:1.学生自己收集资料。2.导入:同学们:宇宙奥妙无穷,你对宇宙了解多少呢?小组交流。 二、课堂活动: (一)、设计模型根据宇宙模型制作记录本设计出小组的宇宙模型宇宙模型制作记录本 年月日小组 一、模型名称: 二、所需材料: 三、根据自己的设计小组分工准备材料。

第二课时 一、制作模型讲解: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制作,如:剪纸、绘画、捏橡皮泥等多种方式。 说明:我们所知道的知识有限,因此可只制作宇宙的一部分。 二、修正模型 学生对模型进行修正,达到自己最满意的效果。 三、参观交流模型小组内留一个人讲解,其余到各组参观,并提出自己 的建议。 四、质疑设计问题银行存折,如:“宇宙有多大?” 出示表格: 序号存入时间问题提取时间 1 9月3日宇宙有多大? 2 9月3日天空有多少个星座? 五、总结:你从本节课中学到了什么?你有哪些大胆的设想?你还有哪些意见和建议?让学生畅所欲言。 六、实践调查:查阅有关宇宙的更多知识,解决疑难问题,丰富自己的 知识。 2 修改模型课后反思:本课的主题是修改上一课学生自己动手制作的宇宙模型,这是针对五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以及已有的知识基础而编排的,利用他们对大自然的万物充满了好奇,并有强烈的动手欲望,因此,本节课的主旨是在教师引导下,启发学生去认真观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而围绕问题进行再观察再思考,并实验,去寻找各种自己心目中的答案,激发他们的思维,培养他们的能力。

(新整理)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教案

(新整理)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教案篇一【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光源、遮挡物和屏是影子产生的条件。 2.可以自己发光并且正在发光的物体时光源。 3.影子的长短、方向随着光源位置、方向的改变而改变;影子的大小与光源与遮挡物的距离有关;物体影子的形状与光源照射的物体的侧面形状有关。 科学探究目标: 1.做光和影的实验,并将观察的结果准确地进行记录。 2.根据实验结果分析推理出光源、遮挡物、影子之间的关系。 科学态度目标: 1.愿意倾听他人的意见,乐于讲述自己的观点。 2.乐于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3.在实验观察中养成严谨、细致、实事求是的态度。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了解观察、推理、倾听是人们经常用到的认识活动。 【教学重点和难点】 探究影子变化的特点。 【教学准备】 分组实验:手电筒、长方形木块、A4纸、铅笔、尺子 【教学过程】

一、课前导入 (教室里所有的窗帘全部拉下,灯都熄灭)教师以手影游戏引入,利用投影机的灯光,教师现场做手影,让学生根据看到的影子判断是什么小动物。让也有些会手影的学生上台来表演。通过以上的活动,让学生初步的了解影子的形成条件,引导学生说出影子形成的条件。 二、知识构建 师:同学们,我们知道了影子形成的条件,最首要的是要有光,那有光就要有光源。哪位同学尝试地说一说你所理解的光源。 同学1:要能自己发光的物体。 同学2:也要是正在发光的物体,比如:现在我们教室的日光灯,现在熄灭了,没有发光,所以说也要是正在发光的物体。 师:这两个同学说的都很不错,都能说出自己的理解的光源。实际上就是光源就是这两个同学说的。哪个学生再来总结一下光源的概念。 同学3:能自己发光并且在是正在发光的物体。 师:我们知道了光源的概念,你能判断下面的物体哪些光源哪些不是光源呢? 全班同学一起判断。 三、实验探究 师:将一本书放在投影机和白板(屏)之间,学生能看到影子,书本向投影机方向移动时,会发现什么? 生:影子变大。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上册教案(一、二单元) (2008-09-02 15:47:24) 转载▼ 分类:教学心得交流 标签: 杂谈 五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生物与环境 1、种子发芽实验(一)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种子发芽需要一定的条件。 过程与方法:经历设计种子发芽实验的过程,用对比实验的方法观察、记录影响种子发芽的条件。 情感、态度、价值观:养成对实验观察的兴趣 【教学重点】学习运用对比实验中控制某个条件的方法,研究影响种子发芽的条件。 【教学难点】能根据要求设计出自己的实验计划。 【教学准备】绿豆种子若干,实验计划单(参考书3面),实验记录表(参考书4面)。【教学过程】 一、讨论种子发芽的条件: 1、谈话导入:植物的一生是从种子发芽开始的。那么,你觉得种子发芽需要哪些条件呢? 2、学生自由讨论,教师摘要板书。(预设:要种到土里获得养料,需要浇水,需要合适的温度,需要阳光,需要空气等。这时候教师不要给予取舍,保留学生的各种观点) 3、进一步引导(拿起一颗绿豆种子):这是一颗完好的绿豆种子,如果要让它发芽,刚才大家说的这些条件是不是都需要呢?哪些是绿豆种子发芽的必须条件呢?(说明:从种子发芽过渡到具体的绿豆种子发芽,这样的讨论更有针对性,而且更合理,因为不同种子需要的条件是有些区别的。) 4、师:大家的意见不一样,看来我们必须通过实验来判别了。 二、设计种子发芽实验: 1、师:该怎样用实验来证明呢?大家说说要注意什么?(预设:制订周密的实验计划,只能改变一个条件等。) 2、师点拨:为了把实验做好,建议大家选择自己最想研究的一个条件进行研究,而且在研究之前要设计好实验方案。 3、学生自由选择研究内容,及时进行统计。(预设:水组,光组,温度组,土壤组等,可在此适当排除不适合课堂研究的内容。) 4、以其中一个组为范例,集体讨论如何设计实验计划。 (1)你们想研究什么问题,你们计划怎样做? (2)你们预测结果会是怎样的? (3)你们的研究中,改变了什么条件? (4)哪些条件是没有改变的? (5)怎样知道改变的条件是不是对种子发芽产生了影响? (6)在实验研究过程中还应该注意什么? 5、分发实验计划单,学生完成自己的实验方案设计,教师巡回指导,鼓励选择相同条件的同学互相交流。 三、阅读书4面种子发芽实验内容: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已整理

种子发芽实验 教学目标: 1、通过种子发芽实验,启发学生对实验观察的兴趣 2、经历设计种子发芽实验,启发学生对实验观察的兴趣 3、了解设计实验、制订实验计划的步骤和内容 教学重难点: 经历设计种子发芽实验,启发学生对实验观察的兴趣 教学准备: 设计实验用的表格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师:科学研究通常通过实验进行,首先要制订周密的实验计划。现在我们先来研究哪些条件影响绿豆种子发芽 二、讨论绿豆种子发芽需要的条件 让学生说一说:绿豆怎样才能发芽 师进行小结学生说的绿豆发芽的条件 师:如果我们改变其中一个条件可能会有什么结果? 学生讨论 三、讨论怎样用实验证明 选择需要改变的一个条件,引导学生明确设计实验需要考虑的五个方面选择需要改变的另一个条件,请学生按五个方面加一说明 四、确定研究的问题,写出实验计划 学生讨论准备选择什么问题进行研究 调整学生选择的课题, 学生阅读资料,着手写实验计划 教后记: 种子发芽实验

教学目标: 1.通过交流实验设计,让学生全面了解制定实验计划的步骤和主要内容 2.让学生亲身经历种子发芽实验的全过程,体验需控制一定条件的对比实验方法 3.培养学生按照实验计划持续观察实验对象,记录实验全过程和时间的能力 教学重点: 让学生亲身经历种子发芽实验的全过程,体验需要控制一定条件的对比实验方法教学难点: 通过交流实验设计,全面了解制定实验计划的步骤和主要内容 教学准备: 种子发芽实验盒,标号纸,绿豆种子,纸巾 教学过程: 一、交流实验计划 请一个学生向大家报告他的实验计划 师简要记录学生发言,其他学生依次报告其他两项实验的计划 大家发言,补充完善 二、配备实验装置 对照教材,了解方法,然后动手做。 让生明确实验组和对照组 三、猜测实验结果 让学生猜猜绿豆播种以后到发芽,可能发生哪些变化,发生变化可能要多长时间,几天后可以看到绿豆长出叶 讨论:种子膨大的时间怎样算,怎样即时发现变化 四、观察记录实验现象 教后记: 观察绿豆芽的生长 教学目标:

人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人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目录 第一单元第1课《建筑物中的形状》 (2) 第一单元第2课《什么形状更稳定》 (5) 第一单元第3课《谁的承受力大》 (10) 第一单元第4课《建桥梁》 (13) 第二单元第1课《认识材料》 (17) 第二单元第3课《把雨水挡住》 (20) 第三单元第1课《建房用的机械和工具》 (22) 第三单元第2课《杠杆是怎样工作的》 (25) 第三单元第3课《滑轮和轮轴》 (29) 第三单元第4课《齿轮的作用》 (32) 第三单元第5课《巧用斜面》 (35) 第三单元第7课《综合活动》 (44)

第一单元第1课《建筑物中的形状》 1教学目标 1、过程与方法: 能够识别复杂形状由哪些基本形状构成。能够将自然界的生物形状与人使用的物品进行形状比较。能够开展实验探究物体形状与承受力大小之间的关系。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欣赏自然界生物奇妙的形状和结构,感叹它给人们带来的启示。体验与人合作完成任务的乐趣。意识到科学技术在解决生产、生活问题中的作用。 2重点难点 知道复杂形状是由简单形状构成,认识一些简单形状。知道改变物体形状,承受力大小也会改变。了解一些不易变形物体的承受力。知道改变形状,以增大承受力的方法应用很广泛 3教学过程 3.1第一学时 3.1.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一。集中话题: 1、(教师出示各种图片)谈话:自然界里有各种各样的物体,他们有着各种各样的形状。你能说出下列物体是有哪些形状构成的吗?

2、讲述:物体有各种形状,但大多数物体是由圆锥体、圆柱体、立方体、板、球体5种形状构成的,请大家试一试,由这些形状你还能变出哪些形状? 3、活动:学生探究用小刀切割橡皮泥。 4、交流:汇报自己切割出的形状,并尝试说一说这些形状像什么物体? 活动2【导入】二、探索和调查: 1、谈话:纸是我们身边最常见的材料之一,你能想办法给纸改变一下形状吗?比比谁的方法多。 2、活动:学生折纸,交流各自折的形状。 3、谈话:那么我们刚才折的这些形状的纸谁的承受力最大呢?你能预测一下吗? 4、学生讨论,记录好预测结果。 教师提醒:它们能放在一起比较吗?为什么?比较的时候在哪些方面应该保持相同的呢? 5、谈话:我们怎么来比较这不同形状的纸,谁的承受力大呢? 6、学生讲述方法。 教师提醒:比较的时候在哪些方面应该保持相同的呢?如何比较结果呢? 7、学生实验,并做好记录。 8、交流各种形状的承受力。 9、提问:通过刚才的实验,说明了什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