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2020-2021学年统编版必修下册第三单元9《说“木叶”》教学设计

2020-2021学年统编版必修下册第三单元9《说“木叶”》教学设计

2020-2021学年统编版必修下册第三单元9《说“木叶”》教学设计
2020-2021学年统编版必修下册第三单元9《说“木叶”》教学设计

《说“木叶”》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 .学生了解群文阅读背景下“木叶”这一意象,并能够结合自己的知识储备进行深入理解。

2. 通过“树”与“木”、“木叶”与“树叶”、“木叶”与“落木”的辨析与理解,学生懂得文字背后隐含的文化意味。

3. 学生能认识到诗词用字的谨严,在今后的学习和实践中能够学会认真对待文字,深挖意象隐藏的深层内涵。

二、教学重点、难点

1. 教学重点:以作者的解读为依据,结合古代和现代的诗话体系,经过师生对话活动,使学生掌握“木叶”背后的艺术特征。

2. 教学难点:“木叶”和“落木”之间的区别与联系,特别是如何从“木叶”过渡到“落木”的。

三、教学思路

对相似意象之间的细微差异进行比较探讨与研究,进而理解诗歌语言的暗示性问题。并补充一些相应的课外资料,理解不同意象在古代诗词话语中的特定情感与意蕴。

四、主要教学方法

1. 自主学习法:请同学们梳理文本的层次,培养他们的概括能力和表达能力。

2. 资料辨析法:教师补充一些与“木叶”相关的古人诗句和说法,请同学们进行辨析,使学生知道古代语词的丰富性与差异性。

3. 对话教学法:学生独立思考、相互交流、踊跃发言,教师适当点拨,形成对话语境,促进课堂互动的生成。

4. 视频展示法:展示与文本相关的“落木”视频片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5. 吟咏朗读法:对部分诗句进行吟咏,体会诗句折射出的情感流动与情绪变化。强化同学们的理解与认识。

五、教学资源

1. 《唐诗综论》中的《说“木叶”》一文的图片,与课本内容进行简单比照。

2. 《人间正寻求着美的踪迹——林庚先生访谈录》(《文艺研究》2013年第4期)的文本材料,以期达到知人论世的效果。

3.古今诗词中有关“木叶”“落木”“木落”等的不同诗句。

六、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1)由前一课《咬文嚼字》课后资料“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绿”字的改用情况,引出王安石另一含有“绿”字的诗句“除却春风沙洲绿,一如看汝过江时。(《送和甫至龙安,微雨,因寄吴氏女子》)”请同学们思考:为什么王安石还要在同样的时间点上再次使用“绿”?简要谈谈个人的理解。

明确:第二句的春风有色且可染.比第一句用得还要妙。这是诗人更加细致观察细细体悟的结果。

(2)教师提供唐朝含有“绿”字的诗句:“东风何时至,已绿湖上山。(丘为《题农父庐舍》)”“东风已绿瀛洲草。(李白《侍从宜春苑奉诏赋龙池柳色初青听新莺百嘰歌》)”“行药至石壁,东风变萌芽。主人山门绿,小隐湖中花。(常建《闲斋卧雨行药至山馆稍次湖亭》)”。请同学们与王安石的诗句进行比较阅读。提问:为什么唐人使用“绿”字后,宋朝的王安石也一用再用?

明确:东风即春风,如“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唐人宋人都在使用。唐人用“绿”字已经很妙了。按照钱钟书先生的说法,宋代的王安石应该是想超越古人,但是难以找到更合适的词语,最后只能是采用唐人的用法。这说明,越是有影响力的词语越会成为常用词语,越值得我们研究与思考。

过渡:本课中“木叶”这个词语,也有着上述的特点。前人越用越好,后人越好越用。

2. 作者介绍

(1)学生结合资料进行自由发言并相互补充。

(2)教师强调:以自由体诗人的身份从事唐诗、楚辞及古代文学史的研究,视角自然就和一般的研究者不同。这一点在《说“木叶”》一文中体现非常明显。

3. 题解

(1)古人言“说者,释也。解释义理而以己意述之也。(《文章辨析序说》)”示例:《爱莲说》《马说》《师说》《少年中国说》《捕蛇者说》《黄生借书说》等。

⑵“木”等于“树”,是不是“木叶”就等于“树叶”呢?

4.文本分析

(1) 结构梳理

根据文章内容,请试着将文章分成几个部分,并叙述分别讲了什么内容?

明确:发现问题(1-3):“木叶”为古代诗人所钟爱。

分析问题(4-6 ):分析了“木”的两个艺术特征。

总结全文(7):艺术领域“一字之差,相隔千里”。

(2) 细节点拨

①为什么“木叶”是那么突出地成为诗人笔下钟爱的形象?

明确:关键显然在“木”这一个字。

②“木”和“树”相比,有什么样的艺术特点?

明确:木“空阔”,有落叶因素。木更多地想起了树干,而很少会想到叶子。树“饱满”。树是具有繁茂的枝叶的,带有密密层层浓阴的联想。

③从场合、外形、颜色、质感、意味、联想等角度比较“(落)木(叶)”与“树(叶)”的不同意蕴。

④为何文中提到的作者都有诗句,而黄庭坚却没有?

明确:编者删除了部分内容。在省略的这部分文字之前,文中说“事实上,杜甫之前,庾信”,省略的内容中有“而杜甫之后,黄庭坚”,正是由于“庾信——杜甫——黄庭坚”对“落木”一词的历史沿用,才有了下文中“这里我们乃可以看到'落木'一词确乎并非偶然了”。所以说删除的内容应该予以补充。

本处补充内容:

这里与“九歌”的关系是脉络分明的。而杜甫之后,黄庭坚又继续了杜甫的发展,写出了《登快阁》那首诗中的名句:“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加在课本P46页第三行的“辞洞庭兮落木,去涔阳兮极浦”之后。)

另一处补充内容:

“落木千山天远大”,充分说明了这个空阔;这是要到了斩断柔情的时候了。而“木叶”呢?它出现在那“袅袅秋风”之中,也仍然带着那袅袅不断的余情。(加在课本P48页第五行的“一点绵密之意也洗净了: ”之后。)

⑤结合上面两处补充的内容,请说说作者对“木叶”和“落木”的异同感受。

明确:异——“木叶”有“ 一点绵密”之感,“落木”却是疏朗空阔之感。同——都是秋季;都营造了“秋风扫落叶”的氛围;“木叶”和“落木”给人的感觉是干燥的,是疏朗的清秋的气息;色彩上是“干黄”的感觉。

教师延伸:宋代梅尧臣使用互文手法的名句“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鲁山山行》)”即有“落木”“疏朗空阔”之感。

⑥作者如何总结“木叶”的意义?

明确:诗歌的语言富于暗示性,那些微妙的意味往往寄诸言外。鉴赏诗歌,不仅要品尝言内的意思,而且要品尝言外意味。

5.课堂练习

(1) 文章中“一个迢远而情深的美丽形象。这却又正是那《九歌》中湘夫人的性格形象。”这里迢远和情深又怎么理解呢?

明确:无论从结构上,还是从内容上,都与文本开始的《九歌?湘夫人》中的形象相呼应。“迢远”指湘夫人可望而不可及的朦胧之感,“情深”指湘夫人与湘君之间的爱情之深。

(2) 探究“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中“落红”的意象该如何理解;

明确:“落红”即落花。古人用红色来借代花朵。

6課堂小结

本课重点探讨了“木叶”的历史沿用,并结合“落木”等语词的演变,比较了“树”与“木”、“树叶”与“木叶”等相似性词语的差别,阐释了“木叶”一词的独到意蕴。并启迪同学们对意象进行深入的研究与思考。

7、课后作业

古诗中有许多耐人寻味的意象,它们如“木叶”一样,在长期的文化进程中形成了相对稳定的感情色彩,诗人们往往用它们表现相似或相通的感情。比如“梅”“柳”“草”等,请课后查找资料,举例说明,谈谈它们的特定文化意味。

8、补充资料

1. 与文本相关的

⑴“落木”“落叶”……“木”字雄,阔大之景用之;“叶”字细,幽悄之景用之。(陈仅《竹林问答》)

(2) 天乃大风,偃木折树。……其木树尽起。(张奂《应诏上书言灾应》)

(3) “去秋涪江木落时,臂枪走马谁家儿?”(杜甫《去秋行》)

2. 与作者有关的

(1) 我国是诗的国度,诗是人的精神生活不可缺少的东西。---- 林庚

(2) 朱自清先生说:“著者用诗人的锐眼看中国文学史,在许多节目上也有了新的发现,独到之见不少。……著者更是用诗人的笔写他的书,虽然也叙述史实,可是发挥的地方很多。……他写的是史,同时要是文学,要是著作也是创作。”这是他为林庚先生的1947年5月出版的《中国文学史》作序中的一句话。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