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小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总结

小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总结

小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总结
小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总结

小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总结

我国当代教育家叶圣陶说:“什么是教育?就简单的说,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播种好习惯,收获好品质。良好习惯的培养,会使日常行为中表现出的“德行”逐渐累积为思想品德。行为习惯一旦形成,就成为一种内在的自律需要,就会变为引导和激励我们需要的精神力量。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培养能力,提高自身素质的重要前提。尤其是小学生正处在受教育的启蒙阶段,思想单纯,模仿力强,可塑性大。因此,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至关重要,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特别注重从四个方面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培养学生勤于读书、勤做笔记的习惯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含义是众所周知且深有体会的,阅读是获取信息,培养自学能力的重要手段。课前预习通过阅读,找出重难点,提出疑问,课中才能专心听讲,解疑惑。课后复习是整理所学知识,弄清各知识点的内在联系,巩固所学知识的重要环节。因此,我每天课前引导学生预习,出示预习要求,鼓励学生提出预习时遇见的问题,然后要求他们在课中认真听讲,认真做好笔记。课后引导学生回顾学习过程,进行整理归纳。并要求学生做好笔记谈得失。在学生畅所欲言的同时,形成了相互学习,批评与自我批评的良

好的学习风气,做到学有所获,逐渐发展和完善自我,从而逐渐形成了勤读书,勤做笔记的好习惯。

二、培养学生规范书写、自查作业的习惯

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教师必须以身作则。所以我无论是在备课。还是在授课时,都特别注意书写的规范,从不随意乱写乱画,每个字,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受到影响,养成规范书写的好习惯。结合学生中出现的一些书写不规范的现象,举例让学生充分认识到书写规范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从而自觉养成规范书写的习惯。针对学生中存在的这些实际问题,强调规范书写,认识书写不规范的危害性。并及时要求学生纠正错误。经过长期的示范作用和严格的要求,非智力因素失误明显减少,同学们基本形成了良好的书写习惯。作为学生仅有良好习惯是远远不够的。在要求学生规范书写,有条理地用草稿本的同时,督促学生检查作业。有的学生作业或试卷,没有验算,检查的习惯,这不仅不能如实反馈教师的教学,而且还会造成学生处事不负责的毛病。为此,我在讲解题时,做一步查一步,一般采用自问自答或我提问学生回答的检查方式,每次学生板演,则师生共同检查或叫某个学生逐步检查,再由教师论断,养成自查作业习惯的同时领会出一些解决其他问题的一般方法,在学、练、查、思的全过程中增长才干。

三、培养学生勇于质疑、敢于发问的习惯

质疑,即挖掘学生的创新潜能。应试教育学生很少主动质疑,素质教育的今天,我已逐渐改变了落后的教学模式,大胆尝试并鼓励学生质疑。课间我总是主动以朋友的身份与学生进行真诚,平等的交谈,鼓励学生大胆提出问题。"无所不知为不知,有所不知为有知"。能提出问题的总是会学习的学生,鸣别人所不鸣,为别人所不为。为了让全体学生能大胆质疑,培养学生敢于发问的习惯,我特别注意主动地多与那些平日沉默少言,性格内向的学生交流,鼓励他们质疑,遇到学生的独到见解不正确时,我总是微笑着以理服人,循循善诱地引导学生得到正确的结论。久而久之,在这和谐的气氛中,学生不再胆怯,也逐步形成了质疑的习惯。培养学生合理想象、动手操作的习惯。哲学家康德说:“想象力是一股强大的创造力量,它能够从实际自然所提供的材料中创造出第二自然”。记得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手脑并用,才会有创造”。因此,用脑不用手,空想做不到,用手不用脑,事情做不好,用手又用脑,越用超灵巧。因此,在日常教学中必须尽可能地发挥学生的想象,创立人人动手操作的机会,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从而培养学生动脑想象,动手操作的好习惯。

四、培养学生劳逸结合、合理支配时间的习惯

繁重的学习,应注意劳逸结合,时代需要的不是“高分低能”的“书呆子”,而是“高分高能高素质的人才”。丰

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不仅能扩大视野,增长知识,而且还能通过动手动脑发展个性,培养特长,增进身心健康,使自己成为高素质的人才,因此,我经常教育学生合理支配时间,积极参加课外活动。例如:我长期有意识地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地设计课外活动,让学生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和特长选择活动,并尽可能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完成。

小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工作总结

小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工作总结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小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工作总结 “习惯决定命运”已成为人们普遍的共识。而习惯是人们经过反复练习而形成的较为稳定的行为特征,良好的习惯一旦形成,就会变成人生道路上前进的巨大力量,终生受益;反之,从小忽略良好习惯的培养,而让不良习惯发展成恶习,将贻误终身。 实践表明,习惯养成教育抓得越早越好,我们的教育不能等孩子上了大学,走向社会,再回过头来强调“节约粮食、尊敬师长”之类的要求,那是违背教育规律的。因此,这学期我校非常重视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积极开展行为规范活动,下面就我在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方面的工作情况作一总结。 首先,确定指导思想: 1、良好行为规范的养成,关键是养成教育,须遵循“从他律到自律”这一规则。 2、良好行为规范的养成,应落到实处,细微处入手,可以通过训练养成,加强训练,指导与主体意识相结合。 3、良好行为规范的养成,要持之以恒,常抓不懈,不是一蹴而就的,在实践中体验,在活动中感受。 第二,如何做好养成教育的具体做法: 1、明确意义,激发动机。 ①学生——激发自我教育的动机。 自我教育能力是学生在自我教育活动过程中形成的,因此,让学生保持自我教育非常必要。我充分语文课、板报开展知识竞赛等形式,引导学生观察现实、体验生活、不断提高自我教育活动。 同时,也认识到,养成教育不是校长、政教处、少先队或某个老师的事,应是全校师生共同的事情。明确要抓学生成绩,抓教学质量,必须从抓学生的行为习惯入手。树立“行为规范教育我有一份”的观念,形成“人人关心养成教育,从抓养成教育”的氛围。 2、制定计划,明确目标。 根据学生年龄结构,心理特点,确定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目标和训练的内容

卫生习惯养成教育活动总结

( 教研活动总结)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YB-BH-074389 卫生习惯养成教育活动总结Summary of health habit education activities

卫生习惯养成教育活动总结 新学期开始了,和往年一样还是那么紧张那么匆忙。但又和往年不同的,今年新学期的空气中好像一直弥漫着大事未息的气氛,让人的心不能平静。学校装修工程还没结束就匆匆撤场,新学期迎接师生的是满眼烟尘和狼藉。在这种情况下,学校以学生为重,克服困难,按期开学。环境卫生是基础保障,开学初,学校提出了“卫生习惯养成活动”,也就是“卫生清扫周活动”。开学第一周,全校师生,齐心协力,不怕脏累,新校园装修后的卫生清扫工作已经基本完成,各教室、专用教室焕然一新,我们在繁忙的工作过后,也体会到了劳动的快乐,孩子们在做清扫的过程中也养成了爱做卫生、会做卫生的好习惯。 1、统一思想认识。明确“爱校如家”的思想,召开“我的校园我来扫”主题班会。新学期第一天返校就给学生提出统一的卫生要求,讲明实际情况,鼓舞大家做好彻底清扫的信心。 2、建立小组。面对时间紧任务重的实际情况,将班级同学合理分配为工作小组,如:办公室小组、教师休息室小组、音乐教室小组、室外卫生组、室内卫生组等等,组长负责,分工明确,责任到人。 3、制定计划。严格按照学校每天的工作重点,再结合本班实际情况,每天一个重点,既要每天都彻底清理一项死角,又要见到大面儿上的效果。

4、落实措施。卫生工作重在细致,方方面面既需要学生会干、巧干,也需要老师的示范指导和监督落实。整个卫生清扫活动中,我每天都会在放学前对当天的工作进行总结,或提出表扬或指出不足,当然活动得到了很多老师的指导和协助,也涌现出一大批积极肯干、耐心细心的同学。 “卫生清扫周”活动结束了,但我们对卫生的要求不会放松,我们讲卫生的好习惯已经养成。我们知道卫生工作是一项长期反复的工作,卫生习惯的养成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但我相信,有了这次活动,孩子们一是受益终身的,他们一定会更加珍惜这来之不易的美好环境,也一定会更加热爱我们美丽的x中校园。 可以在这输入你的名字 You Can Enter Your Name Here.

红领巾活动总结1

“红领巾心向党”主题教育活动总结为隆重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进一步加强对少年儿童的教育引导,结合上级精神,深入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我校结合团市委、少工委的通知及学校德育工作计划,以体验教育为基本途径,积极开展了“红领巾心向党------学雷锋,找榜样,争四好”主题教育活动。利用多种方式,以丰富多彩的少先队活动为载体,逐步树立了为远大的理想而努力奋斗。活动取得了较好效果,现将活动总结如下: 一、了解党的历史以少年儿童喜闻乐见的方式帮助少先队员们了解党的光辉历史,了解党在各个时期,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推进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等伟大实践中取得重大成就。通过组织少先队员读书、观看有教育意义的影片,了解身边的老党员等,以亲身体验的方式了解了党史。并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如手抄报评比、主题中队会等形式进行爱国、爱党、爱校教育,让队员们通过收集资料,调查等方法及时了解十七大的精神、祖国各地少先队员开展的学习十七大活动情况;并让队员们通过自己的切身感受,体会生活的美好、幸福。利用中队会,队员们有的用自己收集的资料介绍了党的知识和祖国的发展变化;有的以自己的所见所闻畅谈了家乡欣欣向荣的景象;有的用自己稚嫩的歌声歌唱祖国歌唱党。有的向队员们介绍自己的调查报告。 二、学校重视,精心组织各项活动

1、利用升旗仪式向全校师生发起倡议。并充分利用黑板报、主题中队会对全体队员进行宣传,让队员们明白了开展这次活动的意义所在,营造了良好的宣传氛围。 2、充分利用中队会、班会、黑板报、壁报栏等进行宣传本次活动的意义。在活动中充分宣传党、团、队的知识,学习优秀共产党员的先进事迹,培养少先队员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家乡意识。 3、积极开展争当“十佳少先队员”活动评选。为进一步推进争当“十佳少先队员少年”活动,营造“人人争当好少年、队队争创优秀中队”的创先争优浓厚氛围,树立少先队员身边的学习榜样,激励全区广大少先队员增强自信心,提高责任心,培养爱党爱国的朴素感情。每中队按少先队员人数的百分之三十评选十佳队员。各中队将名单6月5日前蔡亦充副校长处。 3、举办以“红领巾心向党”为主题的大合唱比赛。在比赛中各中队积极组织歌手练习,比赛,整个活动气氛特别强烈。整个活动从研究决策到准备到活动过程,都是以孩子意见为主,广大辅导员老师给予指导,总的活动体现了“在活动中成长,体验成功的快乐”的宗旨,让全体学生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在学生幼小的心灵上从小就打上---爱祖国、爱人民、爱社会主义的烙印。在十一之际,全校开展了红歌传唱活动,以中队为单位,辅导员共同参与,队队唱红歌,用嘹亮的歌声展现队员的风采,表达对党对祖国的祝福。 4、“庆六一”文艺汇演。2012年6月1日,我校在热烈的气氛中举行“六一”儿童节庆祝活动。本次活动以“我参与、我快乐”为主

浅谈小学生语文语感的培养

浅谈小学生语文语感的培养 发表时间:2012-12-11T14:05:54.140Z 来源:《科教新时代》2012年10月供稿作者:赖桂华[导读] 语感能力是人类学习语言、发展语言进行交际的最根本基础,因此,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重要任务之一 福建省三明市将乐县万全中心校阳源小学赖桂华【摘要】语言训练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具备语言运用的能力,我们平时教学强调的仅仅是语文分析能力、语法逻辑能力、综合判断能力、抽象思维能力,却往往忽视了直觉思维能力的培养,忽视在读书过程中引导学生自己去感悟。【关键词】语文语感;深情朗读;语言积累【中图分类号】G648.6 【文章标识码】B 【文章编号】1326-3587(2012)10-0013-01 语感能力是人类学习语言、发展语言进行交际的最根本基础,因此,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引导学生学习语言,发展语感。表现在语文教学中即是重理解轻积累,重分析研究轻语文实践;追求讲深讲透,忽视语感的培养。因此语文教学改革必须把培养学生的语感放在重要地位。 一、什么是语感呢? “语感”是主体对语言所产生的敏锐的直接感受和对语言形式、语言意义进行再加工再创造的心理行为能力,其主要作用是判断言语的可接受性、依据语境理解各种言语与按照交际需要创造性地进行语言表达。这个语感的定义揭示了语感的性质,使我们准确地把握了语感的本质特征,可以有效地实施语感教学,培养学生的语感。本人结合语文教学实际,谈谈语感培养的途径和方法。 二、让学生深情朗读,触发他们的语感 对学生进行语感训练,就是要以读为本,让书声朗朗进入课堂。尽可能多地增加学生读书的机会,创设各种读书的情境,保证学生读书的时间,让学生有目的地读,充分地读,有感情地读,逐步读出情、读出形、读出意、读出味、读出神。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读出语感不是空洞地让学生这儿读出感情,那儿要读出语气,而是通过教师精心的点拨,学生感悟、理解之后,把自己的感受用语言表达出来。而学生富有感情的朗读本身就是他对语言文字有敏锐感觉的表现。 三、语文教学中培养语感的方法 根据语感培养的途径,我们共同来探讨语感培养的方法: 1.激活生活体验。生活有多么宽广,语文就有多么宽广。语文作为一门得天独厚的课程,为学生提供了贴近生活的最大可能。基于语文与生活有着这样密切的联系,我们认为语感的培养,离不开丰富的生活体验,每个人必须通过自己的生命活动获得某种对生活的体验,才能去掌握言语所标示的东西及其背后潜藏的思想与情感。叶圣陶是这样表述生活体验对语感生成的重要性的。 他说:“不了解一个字一个辞的意义和情味,单靠翻字典、词典是不够的,必须在日常生活中随时留意,得到真实的经验,对于语言文字,才会有正确丰富的了解力,换句话说,对于语言文字,才会有灵敏的感觉,这脱离了生活体验的“语感培养”是苍白的。语感的丰富、深刻、敏锐、美妙,必须建立在开启个人体验的基石之上。作为语文教师就是要善于在学生对言语的感悟中,进行多方引导、点拨。将其隐藏于内心深处的各种体验调入前台。这样学生对言语的理解就会变得更加容易,感悟就会更加深刻。 2.在积累中培养语感。广泛阅读是积累语言经验、知识的一个重要途径。阅读同时涵盖了无声默读与出声朗读两个方面,提倡阅览与诵读并重。阅览是手、眼、脑等感官协调活动的过程,是直觉体悟语言的基本方式之一。在抓好精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速读广览,这是训练直觉思维的有效途径。一目十行的速读,主体所感知的不是孤立零碎的单个文字符号,而是由字、词、句、段(甚至包括标点符号)所构成的篇章整体及其意义整体。主体在进行速读时,有时不必逐个破译每个文字符合代码,而利用与直觉思维密切相关的预见、猜测、期待等手段简化阅览过程,从而迅速敏锐地把握作品实质。有了速读作基础,能促进广泛浏览。广泛浏览,能拓展阅读范围,增加其词汇、句式的储备,厚积薄发,促进其语言经验、知识向语言能力转化,从而形成语言直觉。 3.在训练中培养语感。语感训练是语文学科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所在,新时代的语文教学应该强化语感训练。通过听读抄背讲写的实践,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 朗读是直觉感受语言、训练语感的基本方式。琅琅成韵的诵读,是眼、手、口、耳、脑等多种感官协调活动的过程,与阅览相比,更是直觉体悟语言的一个基本方式。吟咏诵读可以感悟文章真谛,在不经意之间对语言那抑扬顿挫的语音、错落有致的节奏与奇特严谨的结构拥有深切的体验,进入这样一个美妙的境界。培养语感,有的要从声音上去吟味。在具体的语境中,让学生反复朗读吟诵,不同的语调、节奏朗读中思考,吟诵中品味,会其义自现,入情明理的。另外,吟咏诵读可以使学生领悟作文之道。古代私塾中的传统语文教育,主要是通过吟哦朗咏、诵读背诵,让学生直觉体悟言语规律从而达到语言运用的阶段。 四、在联想与想象中培养语感 言语作品不仅具有字面意义或语表意义,而且还有言外之音或语外之意。在进行语言表达时,常常要运用由联想或想象作为基础的修辞手法,以使语言鲜明生动。联想、想象往往是不受逻辑思维约束的思维形态,具有极大的跳跃性与自由性,可以极为迅速地使不同事物之间建立联系。因此,想象、联想是直觉思维的翅膀。教师要积极启发学生进行丰富的联想与奇特的想象,让学生在能动自主的学习探究中创造性地获得语感。表述的准确性,语言人类用于传情达意、交流思想情感的载体。教学中教师语言的准确性是指教师运用的语言进行表述时,应该是准确、恰当、清楚的,能很好的表述自己所要表述的意思的教学语言。“准确性是对教师教学语言的基本要求,是教师教学语言科学性的体现。如果语言不准确,表意自然模糊不清、言不达意,造成交际的困难。”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教学语言的准确性,不但传达的思想情感准确,而且给学生接受知识、思考问题、理解问题等带来一定明晰性,同时感受知识的美,语言美,有效提高语感能力了。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注重对学生的语言感受能力的培养,不但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和有效教学方法,而且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从而实现语文教育的目标。使其成为在教师正确启发引导之下以直觉思维活动为媒介、以培养语感为目的的语言训练。

如何培养小学生语感能力

如何培养小学生语感能力 叶圣陶说:“文字语言的训练,我以为最紧要的是训练语感……一个人即使不预备鉴赏文艺,也得训练语感,因为这于治事接物都有用处。为了鉴赏文艺,训练语感更是基本的准备,有了这种准备,才可以通过文字的桥梁,和作者的心情相契合。”可见,语文教学必须重视对学生语感的培养。所谓语感,就是读者对语言文字的敏锐感受,就是在感知语言材料时直接产生的一种对语言文字含义、情味和理趣的理解力。但是,长期以来语文教学偏重知识,忽视语感的培养,造成了语文教学的高耗低效。小学是培养学生语感能力的黄金时期,研究培养学生语感的途径与方法,提高学生对语言的感悟能力,对语文教学有着重要意义。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浅析如何培养上学生语感能力的途径与方法。教师示范,体验语感。 在教学中,常常遇到这样的问题,有些课文由于远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小学生生活阅历太浅,往往对作品中所包含的情感感受太少,自己无法表达这些情感,很难感受到语感。这时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范读,把文本中的神情、理趣在声调里传达出来,让学生耳与心谋,得到深切而又整体的了解。有人向台湾一位语文教育专家请教教好语文的诀窍,他的回答很简单——“跟我读”。“跟我读”简单的三个字蕴含了深刻的教育艺术。一是“跟我读”,能激发学生“我要读”,且

能够读好的愿望;二是“跟我读”,本身就是一个指导学生读书的过程,在一些学生不太容易把握具有重要表现力的语段,教师进行特殊的范读处理,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把文本中蕴含的意思读出来,让学生在听读的过程中受到强烈的语感熏陶。使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从而与作者思想产生共鸣,极大地培养了学生的语感。 如笔者教学《狼牙山五壮士》一课时,通过教师生动形象、栩栩如生的范读,学生的情感才会自然而然地和作品、教师的情感产生共鸣,才会在不知不觉中学会朗读。这样训练,不仅引导学生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而且引导学生学会表达情感;不仅引导学生模仿读,而且培养学生创造读。让学生在朗读训练中,体现五壮士爱人民、爱祖国,恨敌人的高尚品质,体会他们英勇顽强,不怕牺牲,视死如归的革命精神。 二、品赏重点词语,形成语感。 中国文字博大精深,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抓住关键字词,品赏那些关键字词的表现力和蕴含的情感,领略祖国语言文字的艺术魅力,从而形成语感。 如《黄果树瀑布》一课,笔者是这样让学生感悟作者听到瀑布声的感受的: 师:作者为了逼真地表现出自己听到瀑布声响的感觉,运用了四个准确传神的动词。请从课文中将它们依次找出来,并

2020小学养成教育工作总结

2020小学养成教育工作总结 学生习惯养成教育是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实施养成教育要遵循学生的认知和成长规律。下面是有2017小学养成教育工作总结,欢迎参阅。 时间飞逝,岁月流失。本学期我们年级始终坚持“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办学目标”。以养成教育为抓手,加强常规管理,强化学生行 为规范训练;注重道德实践,在活动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重 视班级文化建设,优化育人环境。使得年级工作有计划、有组织、 由步骤的开展,完成了学校安排的各项任务。现对本学期的工作总 结如下: 一、指导思想 养成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和核心,是我们的根本任务和主要内容。以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 习惯,文明行为习惯及卫生意识,安全意识,校园环境意识等为出 发点;以有利于指导小学生健康成长为目的,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狠 抓落实,注重实效,形成特色,开创我校养成教育的新局面,大力 推进素质教育。 二、工作目标任务 1、建立以学校教育为主阵地,家庭教育为基础,社会教育为依 托的教育机制,全方位抓好小学生的养成教育。 2、充分发挥学校党组织的领导和少先队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 整体提高党建带团建、团建带队建的工作水平。 3、创新学校常规管理,激活教育教学资源,建设校园特色文化,建设一支少年儿童思想道德建设的学校干部和教师队伍。

4、通过大力开展养成教育活动,培养全面发展、具有良好行为 习惯的学生。 三、主要工作重点 按照养成教育分层次、有重点地工作思路,在扎实做好已推广好习惯基础上,本学期重点抓好“健康习惯、听课习惯、写日记习惯、文明习惯”,开展了以下活动: (一)健康习惯 1.制定切实可行的学校“健康助我快乐成长”实施方案。规范了大小课间。 2.认真做好眼保健操。开展了全校师生眼操培训,举行了学生眼操比赛。 3.学生能了解基本的健康自救自护常识,举行了知识竞赛。 4.结核病宣传工作。 5.开展春季爱国卫生活动。 (二)听课习惯 1.要求学生在课堂上,自觉遵守纪律、注意听讲。主动思考,勇于提问,积极回答问题,举手姿势端正,发言声音洪亮、表述清晰。善于合作交流,善于倾听,乐于探究。 2.学校要将学生的听课习惯表现纳入到教师课堂教学能力评价标准中,教导处要在平时随机听课、教学赛课中定期检查指导。学校 树立良好听课习惯典型班级、典型学生,组织观摩学习并予以表彰。 (三)日记习惯 1.规范了教师批改日记和学生写日记的要求。 2.举行了学生优秀日记展览。 3.评选出校级“日记小能手”10名。

大班养成教育总结

大三班养成教育总结 (2011年3月-6月) 针对班中在养成方面存在的问题,学期初制订了养成教育计划,并在本学期根据计划开展了各种形式的教育,有的做为主体活动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有的在一日生活中捕捉教育契机针对性地给予指导,采取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法进行养成教育培养。 一、通过主题活动“眼睛”,培养幼儿保护眼睛的意识,养成正确的用眼习惯。 在平时的活动中发现我班有的幼儿头很低的画画儿、写字,看书时趴在图书区的地板上或距离书较近地翻阅,从测查视力结果看有的幼儿视力偏低,目前有两位幼儿戴上眼镜,另外通过家长调查问卷反映孩子回家看电视时间过长,距离较近,根据孩子目前眼睛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我们从眼睛的作用入手引导幼儿了解眼睛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东西,还可以用来交流、沟通感情,从而了解眼睛的重要,形成自觉保护眼睛的意识。 二、发挥眼睛传递心情的作用,引导幼儿礼貌待人,从而培养幼儿良好的交往行为 孩子们通过观察不同眼睛的神态发现它能表达人的不同心情,老师与幼儿展开讨论,你喜欢什么样的眼睛,为什么?怎样让自己的眼睛明亮,知道每天要有好心情,进而引导幼儿如果别人的心情不好时你应该怎样做,从中渗透礼貌待人,友好交往教育,孩子们能通过不同的方式如道歉、讲道理、一起游戏等让伙伴高兴起来,使幼儿友好现象增多,告状、打人、发生矛盾的现象较少了。 三、利用区域活动培养幼儿小肌肉动作协调性,从而使幼儿进餐常规大有改进。 在进餐中看到有的幼儿桌上、地上、身上到处都是饭粒,吃得很脏,观察发现是使用筷子不当,方法错误而限制了幼儿发展,如夹细小菜粒时夹不上,就用左手帮忙,一顿饭吃完左手油乎乎且到处都是残渣,影响了进餐质量,在区域活动时老师引导幼儿练习家豆,纠正用筷子姿势,先练习夹纸球,再夹桃核最后加圆球,渐渐的进餐习惯自然有了变化。 经过三位老师的共同努力,班上幼儿活动常规、进餐、学习习惯、行为习惯等有了很大进步,礼貌、文明的孩子多了,在下学期我们在幼儿坚持性上加强培养,养成自觉的行为。安全意识上还应增强教育,做事踏实、认真、避免因乱跑乱闹而发生意外,保持良好的习惯,纠正不良的行为。

谈谈小学生英语语感的培养

谈谈小学生英语语感的培养 同福中路第一小学朱丽琴 摘要:综观当前的小学英语教育,普遍将一年级作为英语起步阶段,虽然在当前学英语热的潮流下,启蒙阶段提早了,一些幼儿园也将英语引进了课堂,当小朋友背着书包走进小学课堂的时候,定能给你一些“水果英语”、“动物英语”,又或是“文具英语”等等。但他们的语音语调都理想吗?纯正吗?我们中国的学生学习英语没有很好的语言环境,这给我们英语教学带来了很大困难,若再加上以往传统的呆板识字和套用语法规则的教学形式,强迫学生生记硬背,如此单调乏味,空洞枯燥的学习怎么会让学生习得良好的英语语感呢? 关键词: 英语语感语感的重要性语感培养目标语感培养的方法 英语语感是人们对英语语言的感觉,它包括人们对英语的语言感受、语意感受、语言情感的感受等,它是人们对英语语言的直接感知能力,是人们对英语语言法则或语言组织方法的掌握和运用,是经过反复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的经验和体会,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言不明,但却实实在在存在的东西。 语感来自于语言实践,又指导语言实践,正如游泳运动员要有良好的水性,搞音乐的人要有良好的乐感一样,要学好用好英语,就应该具备良好的语感。四五岁的儿童虽然并不懂语法规则,但已能熟练地说话,他所依靠的就是长期在语言环境中潜移默化自然形成的语感。这就充分说明了语感在语言学习中的重要性。在实际教学中,我曾遇到过这样一个例子。在一节三年级的课堂上,我设计了一些很漂亮的教学环节,学生学习的热情也很高,整堂课的学习气氛都很浓厚。但课后询问了几个

小朋友,你对这节课的单词都掌握了吗?其中有两个小朋友的回答却让你哭笑不得:有点忘记了,但写了“读音”。这个回答倒是精彩!一看,却发现小朋友所谓的读音正是我们要杜绝的“白字”!如果让它在英语学习中猖獗地生长,那么我们的小学生还能学好英语,还能有纯正的语音语调吗?由于缺乏正确的理论指导,把握不住语感的本质,从而导致英语教学“高投人低收效”的尴尬局面。我们常常可以感觉到虽然学生能用英语进行简单的交流,但总让人感到不自然、不地道,甚至是拗口。这是我们不愿看到的,但却也是真实存在的。不免引起深思,使得英语语感的培养显得极其重要了。 由于小学英语教育的特殊地位及对象,如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培养语感并要达到一个什么样的标准呢?根据新课程标准要求,并通过教育实践观察,我认为小学英语语感的培养应包含以下几个方面:①语音方面:发音准确,掌握一定的拼读规律;能根据拼读规律猜字音,拼写单词;重音、连读正确、自然。②语调方面:语调自然,富有感染力,有效表达自己的情感,容情于语;在相应语境下选用合适的语调;注意名词单复数形式的选用、主要人称代词的区别和动词在不同情况下所发生的形式上的变化。③语义方面,有较为丰富、形象的语义感,即对抽象的英语单词有较为立体的感知。④体态语方面,在言语过程中能适当加入正确自然的体态语加强沟通。每位老师应根据课程标准及本班情况制定出相应的语感培养目标,为学生的长远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有了明确的语感培养目标,但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英语语感呢? 前段时间与同事讨论,谈到学生语音语调的问题,都感到孩子普遍缺乏英语语感,他们的听说话动中的语音的轻重缓急,语调的抑扬顿挫几乎没有,由此在听说内容时不能很好的表现出相应的情感,体验等。因为语感是建立在听说基础上的,但语感又高于听说活动,因此鉴于语感是对语言内涵的感受与体验的一种外在表现,所以在小

《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阶段性总结

习惯的力量 八一小学梁琳娜“习惯决定命运”已成为人们普遍的共识。而习惯是人们经过反复练习而形成的较为稳定的行为特征,良好的习惯一旦形成,就会变成人生道路上前进的巨大力量,终生受益;反之,从小忽略良好习惯的培养,而让不良习惯发展成恶习,将贻误终身。 实践表明,习惯养成教育抓得越早越好,我们的教育不能等孩子上了大学,走向社会,再回过头来强调“珍惜时间、尊敬师长”之类的要求,那是违背教育规律的。作为一名班主任,更是应该注重这一方面的工作,在多年的工作中我也因为注意对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而受益匪浅。这学期,结合本年级的特点我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实践工作: 一、明确活动意义,激发自我教育动机。 通常学生的日常行为都是在纪律、规范的约束下不情愿、被动的做法,只知其做法不知其原因的大有人在。这样的行为习惯容易使学生在学校和家里两张皮。不能将好的行为习惯内化为自觉行动,学生就不能健康成长。所以,我们设计了易于操作的表格,让学生根据要求为自己评价,然后再由家长进行评价。而评价的方式可以用自己喜欢的形式进行,例如:贴小贴画、画自己喜欢的图形等。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后,他们会自觉自愿地对自己的行为进行监督,不会有被逼迫的感觉。记得刚开始行为习惯

养成教育实验活动的第一周,一天下午我如往常一样走进教室,听到了孩子们在亲切地相互问候“下午好!”虽然只是很微小的变化,但我深切体会到“从他律到自律”的教育方式带来的良好效果。 二、细微处着手,享受成功的点滴喜悦 学生坚持做好自己的行为习惯记录,作为教师,每周的总结工作我也尽量做细、做全,努力发现每个学生的点滴进步。怕只是帮妈妈洗了一次袜子,帮生病的同学记好作业,多读了一本书……我都会利用每周一的时间在班内点名表扬学生,并将他们的进步与小组的平时纪律、卫生评比联系起来,这样不但使学生体会到了自己进步带来的成功喜悦,更使他们有了团队意识,提高了集体主义荣誉感。我班有个孩子,由于父母不在身边,平时爷爷奶奶比较溺爱,因而行为习惯比较差,做事拖拉,学习积极性不高,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开展后,他第一周就坚持独立完成作业,每天看课外书,看到他的表现,我专门在班会上对他进行了表扬,号召同学们向他学习,并安排他当上了本周的纪律卫生监督员。在此后的几周中,他更是像换了一个人,学习积极了,许多曾经的坏习惯也不见踪影了。我为他的进步感到欣慰,同时回想曾经为了他的坏习惯批评也批评过,教育也教育过,但都收效甚微,十分烦恼到现在他自觉努力地进步,我们的教育方式是不是太不够人性化,忽略了孩子们的身心发展规律,一味要求高标准呢?

刘店小学“小学生习惯养成教育规范月”活动工作总结

刘店小学“小学生习惯养成教育规范月”活动工作总结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需一句话,就是要培养良好的习惯,良好的行为习惯主要在学校中养成'。”大家都知道,好习惯使人终生受益,特别是小学生,可塑性强,也正是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良好行为习惯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环节,是改进德育的重要方面。九月是我校养成习惯教育月,在学校的精心组织下,我们充分利用整个九月的时间广泛开展了“小学生习惯养成教育规范月”的活动。现将活动情况总结如下: 一、活动内容 为使“习惯养成教育规范月”能够顺利地开展,并能收到良好的效果。首先我们制定了“习惯养成教育规范月”活动计划,整个活动分四周由四方面内容组成:课间不追赶打闹;放学路队整齐有序;规范做操,从我做起(早操和眼操)。活动由少先队负责开展实施。 其次,进行广泛地宣传发动。充分运用每周星期一的升旗仪式时间,根据每周的养成教育内容,向全校学生发出倡议,使其明白本周的养成教育内容,并让大家积极参加到活动中来。在活动开展过程中,我们对表现突出的同学进行表扬,充分利用校广播、主题班会、黑板报等进行宣传,把这次活动的指导思想、活动原则、活动主题、活动方法步骤等宣传到班、宣传到人,真正使“习惯养成教育规范月”的活动在全校学生的思想上引起高度重视,并充分认识到其重要性。 第三,活动实施。为使本次活动能够真正落到实处,使刘店小学的养成教育更好地发展下去,我们决定不走形式,不唱高调,脚踏实地,认认

真真地开展好每一步。因此,少先队详细制定了活动实施阶段各周具体活动内容。 1.9月5日-9月9日,本周是教育重点是课间不追赶打闹。在升旗仪式上,提出了检查要求,并围绕如何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和三月份的节日出一期黑板报,同时加大了红领巾值日岗哨的检查力度,课间安排值日生定点定时检查,发现有追逐打闹等不良课间行为的及时制止并扣分。 2.9月12日-9月20日,本周教育重点是放学路队整齐有序。我们在这一周的周一就组织全校师生在开展升国旗仪式时,重点进行了以“把队排好,把路走好”为主题的国旗下讲话。其次,要求全校班主任对学生强化教育,每天的行政值日也将对这方面进行检查并公布最好的路队。 4.9月21日—9月29日,本周教育重点是规范做操,从我做起(早操和眼操)。在周一的集体晨会上,指出了学生目前做广播操和眼操中出现的一些不良现象及危害,让学生知道了两操的重要性,明确了两操的具体要求。每天的红领巾值日岗哨也加强这方面的检查力度。 二、存在的问题 1.各班养成教育活动开展的不平衡。通过检查,发现少数班级学生对养成教育活动的目的及内容认识模糊,缺乏是非判断能力,自主管理能力比较差。 2.少数班级班主任本次养成教育活动开展认识不到位,不够重视,行动迟缓,存在一种无所谓的态度。 三、几点要求 1.养成教育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要把养成教育活动作为学校教育教学

心得体会之红领巾志愿者活动感受

红领巾志愿者活动感受 【篇一:红领巾志愿者活动感受】 为了培养大家的奉献精神,每个学校都会要求自己学校的学生进行 志愿者活动,做志愿者不管是对自己还是对别人都是一件美好的事情。我们既可以通过志愿者帮助别人,又可以通过帮助别人得到自 豪感。下面,小编就就要给大家介绍一篇红领巾志愿者活动心得, 大家可以一起欣赏一下。 做红领巾志愿者这一年多以来,我一直为可以有很多兄弟姐妹感到很 开心。因为我一直觉得既然可以做志愿者应该都是看透了,人世间很 多功利才会来做这些,在旁人眼里觉得是傻瓜做的事情。那么在我的 眼睛里就没有人和人之间的高低贵贱的区别。 红领巾志愿者的管理其实是一门科学。其实现实的情况也不一定和 想象的那样单纯。不知道我是不是该说,其实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所 谓的志愿者人群有大部分是来凑热闹的,甚至有些人是带着各种各样 的目的来的。但是我一直觉得不管是带着什么目的加入进来。只要 做的事情是对志愿服务有帮助,可以帮助到需要帮助的人,不对志愿工 作大方向有影响,我们就应该学会包容。 现在的红领巾志愿者工作其实是处在一个非常关键的时刻。通过热 闹的2008年。已经有很多人提出了2008年为志愿者元年的说法。 这其实对志愿者事业是一个非常好的契机。其实现在是更需要的是 对志愿者工作进行规范的时候了。只有进一步规范化管理,将来才可 以做到真正实现志愿者,可以真正服务于社会的目的。可是现在志愿 者团队可以说是穷出不层,很多时候,穿上一件写有志愿者字样的衣服,挂上一个牌子就说自己是志愿者;扯起一个旗帜就称自己是一个团队。很多自称为团队的,其实就那么一两个人。

在这里当然并没有其它的意思,但是说句心里话。这样的情形对将来 志愿者工作其实是很不利的。那些所谓的不规范的志愿者的行为,其 实也给将来志愿者工作带来了负面的影响。 所以我有几个想法:一、探讨和总结什么是真正的志愿者精神和文化。人们到底为什么要来做志愿者?是应该引发更多人来思考的一个问题。在这一段时间,我和北京的志愿者杨涛夫妇一直在合作策划一个叫“聚 源入川”的活动。也就是由此思考引发出来的一个人文公益活动,我们 把志愿者精神和水文化相结合。水是生命的源头,志愿者精神也应该 和水一样,是人们的生活状态达到一定境界后,一种人性最质朴的回归。汶川、北川一带原本就是传说中大禹的故乡,也是中国水文化的发源地。地震在这里发生后,把那么多人心里面如水的情怀都震发了出来。大家不顾一切奔往四川做志愿者。那么我们不应该让人们心里,已经 引发出来的善心随着地震的过去,而又隐藏回去。我们应该把这种每 个人心里面,最美的一面更多更好的提炼,让已经离我们远去的生命不 至于白白的牺牲。 二、完善志愿者考评认可机制,但是更重要的是给予志愿者发自内心 的认可,志愿者的心其实是很敏感。如果面对的人不是真诚的,会被很 快觉察出来。他们当面不会说什么,但是现实中会采取用脚投票的态度。只有当各个部门真正把志愿者当朋友,当兄弟看待时,志愿者也自 然会认真做好很多事情。 三、规范志愿者培训机制,设计确实可行的志愿者培训课程。让每一 个刚刚来做志愿者的人们,可以明确的知道自己该干什么,可以做什么, 怎么去做。 四、认真的给来参加志愿服务的成员志愿者工时记录,因为做的时间 的长短,是唯一可以量化衡量志愿者工作的标准。那么只有那些真正 从事志愿服务时间长的志愿者才可以真正沉淀下来。也才可以真正 通过时间的考验,来让真正优秀的志愿者升华。现在志愿者工作浮夸 风其实非常盛行,很多所谓的明星志愿者居然是被包装出来的。然而

小学生语感的培养探究

小学生语感的培养探究 语感是对语言文字敏锐的感觉,一种对语言文字丰富的联想、想象的感知活动,它是理解一切语言文字的基础,是人们直觉地感受、领悟把握语言文字的能力。这种能力是通过长期体验、训练、实践过程中形成的,是一种较高级的语文综合能力。要培养学生的语感, 要注意抓好以下几点: 一、整体把握,感知语言 语感的整体性特征决定了语感养成需要对语感材料从整体上进行把握,不能真正理解课文内容,便难以养成丰富的语感。为此,必须注意两点:其一,进入课文语言环境,体会作者思想感情。在教学中要指导“美读”课文,培养语感能力。要教会学生用两条视线读书:一条是生理视线,即眼睛的视线;一条是心理视线,即心灵的视线。让学生一边声情并茂地朗读,一边展开联想。通过多种感官,使语言文字有机的结合,使语言文字所表达的内容合成完整、连续的生活画卷,在学生的头脑中活动起来,这样,学生才能进行主体的、全方位的感受和体验,从而准确地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在教学中,我们往往发现课文中有些词语虽然并不深奥,表达意思也不难理解,但用得精妙传神,耐人寻味。教师可通过引导学生比较,挖掘含义,体会作者遣辞造句的独特魅力。从而有所感悟。 二、朗读想象,感悟语言 1、诵读吟咏。学生在反复朗读的过程中,通过诵读吟咏直接感受到语言中的节奏,领略语言的优美、文章的韵味。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都有这样的感受,学生学习一篇课文后,大多数能说出课文中优美的语言片段,而且同一的较多,就是学生对语言感受的体现。如:朗读是直觉感受语言、训练语感的基本方式。琅琅成韵的诵读,是眼、手、口、耳、脑等多种感官协调活动的过程,与相比,更是直觉体悟语言的一个基本方式。吟咏诵读可以感悟文章真谛,在不经意之间对语言那抑扬顿挫的语音、错落有致的节奏与奇特严谨的结构拥有深切的体验,进入这样一个美妙的境界。培养语感,有的要从声音上去吟味。在具体的语境中,让学生反复朗读吟诵,不同的语调、节奏朗读中思考,吟诵中品味,会其义自现,入情明理的。 2、注重想象。联想和想象是培养语感的翅膀。在学生感受语言材料过程中,特别是文学作品教学中,更要注重驱谴学生的想象力。想象的过程不但是引发学生生活体验和调动知识储备过程,而且是学生在感知作品内容的表象形式的过

学生学习习惯养成教育总结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学生学习习惯养成教育总结 篇一: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活动总结 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活动总结 英国教育家洛克说:“一切教育都归结为养成儿童的良好习惯。”为了加强未成年人想道德建设,从小对学生进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这学期我校非常重视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积极开展行为规范月活动,倡导小学生在校园内做具有良好行为习惯的文明标兵,培养少年儿童德才兼备的品质,从小播下文明的种子。下面就我校前段在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方面的情况作一总结。 首先,确定指导思想: 1、良好行为规范的养成,关键是养成教育,须遵循“从他律到自律”这一规则。 2、良好行为规范的养成,应落到实处,细微处入手,可以通过训练养成,加强训练,指导与主体意识相结合。 3、良好行为规范的养成,要持之以恒,常抓不懈,不是一蹴而就的,在实践中体验,在活动中感受。

第二,如何做好养成教育的具体做法: 1、明确意义,激发动机。 学生——激发自我教育的动机。 自我教育能力是学生在自我教育活动过程中形成的,因此,让学生保持自我教育非常必要。各班要充分利用班队会、板报等形式,不断提高自我教育活动。 同时,也使老师们认识到,养成教育不是校长、德育处、少先队或某 个老师的事,应是全校师生共同的事情。同时,明确要抓学生成绩,抓教学质量,必须从抓学生的行为习惯入手。树立“行为规范教育我有一份”的观念,形成“人人关心养成教育,从抓养成教育”的氛围。 2、制定计划,明确目标。 根据学生年龄结构,心理特点,我校确定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目标和训练的内容与重点主要训练有三大方面的内容,分别是:卫生习惯养成教育,文明礼仪习惯养成教育和学习习惯养成教育以及安全习惯养成教育。 3、建章立制,规范言行。 良好的行为规范养不是靠几次教育,几个活动就能完成的,它需要老师和学生持之以恒来完成。 (1)值日制度:由当日值日教师、值周领导、执勤学生干部负责每天的检查,主要是学生的行为表现,及时作好记

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工作总结

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工作总结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播种行为,就收获习惯;播种习惯,就收获性格;播种性格,就收获命运。”这一育人哲理道出了培养行为习惯的重要性。叶圣陶先生十分重视少年儿童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他认为,“我们在学校里受教育,目的在养成习惯,增强能力。我们离开了学校,仍然要从多方面受教育,并且要自我教育,其目的还是在养成习惯,增强能力。”;“习惯越自然越好,能力越增强越好”。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促进一个人健康成长的重要条件,是健全人格形成的基础。 那么作为教育者应该怎样培养学生的行为习惯呢?本学期,我是这样做的: 一、正确面对学生存在的不良习惯 先贤哲人孔子曾说:“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充分说明人在自然状态下,不假思索,不必费什么心思,更不用意志去控制而形成的某种行为,就是一种习惯。所谓习惯也可以理解成人的一种自动化的行为,坏习惯也是一种自动化行为。 作为教育者要认识到每个学生都追求上进,都希望获得别人(尤其是老师)的肯定和赞扬,他们不想犯错更不想故意与老师作对,他们之所以犯错是因为他们已有这样或那样的坏习惯。这样,我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就会减少一些情绪化的语言和手段,多一些理智的思考。这样既有利于对学生的教育,又有利于自己的心理健康。 二、习惯训练无小事 “学校无小事,件件需认真。” 对于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更是没有小事可言。习惯的养成正是一件件小事中情绪体验的积累。正因为如此,我十分注重学校规章制度的执行,学校的规定对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具有促进的作用,我们要坚持不懈去做。 譬如,下课时关电灯,可以使学生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放学排队,可以使学生养成按时离校,遵守纪律的好习惯。如,组织班干部每天早上对学生进行零用钱登记,原则上不准学生带钱到学校来,即使带来了也要向老师说明用处,这样就杜绝了学生买零食现象的发生,使学生养成节约、珍惜劳动成果等好习惯。 三、协调学生的“知”与“行”

浅谈小学生语感的培养

浅谈小学生语感的培养 【摘要】学习语文的过程,实际上是语言不断内化的过程。要培养学生的语感,使其对祖国的语言有较高的领悟能力和驾驭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增加他们的生活积累。语感的培养需要依靠长期反复的阅读积累,经过接触大量新鲜活泼的语言现象,才能逐渐形成语感。 【关键词】小学生;语感;培养 “语感的培养,在儿童时代的教育很重要”(郭沫若语);“强烈敏感的语感,是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的核心”(夏丐尊语)。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文字语言的训练,我以为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就是对语文敏锐的感觉。”吕叔湘老先生也说:“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两位语文界老前辈的话,不但为语感下了一个明确的定义,而且认定了语感训练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所谓语感,就是人们对语言文字的正确、敏锐、丰富的感受力,是由语言活动引起的复杂的心理活动和认知活动的过程,是人们直接地感受、领悟、把握语言文字的一种能力。学习语文的过程,实际上是语言不断内化的过程。那么在阅读教学中,如何培养和训练学生的语感呢? 一、加强阅读教学中语感训练是培养学生语感能力的

主体 语感不是先天就有的,它是外部语言刺激和内在知识能力迅速交融的产物,它具有直觉性的特征。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对典范的语言材料进行感受,从而获得认知上的直觉能力。这种直觉感受最有效的途径是大量反复的诵读吟咏。诵读是,口、耳、眼、心并用,通过反复朗读与背诵,逐步地感受语言的内蕴,领会其布局谋篇、遣词造句的阅读方法。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解放思想,减少一些繁琐的讲解,删除一些重复的练习,淡化一些知识的传授,适当地引导学生吟咏诵读。 在课堂上,要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合作学习,讨论交流,引导学生比较、辨析、品味,使学生在比较中辨析出优劣来,在比较过程中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学对于学生从不自觉地掌握语言提高到自觉掌握语言极为重要。良好的语感能力不是单靠学生自己能形成的,它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计划、有目的地培养训练密切相关,学生是否具备良好的语感能力,关键是教师是否有意识地引导和训练学生。 二、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是提高学生语感能力的基础 习惯是教育力量的基础,是教育活动的杠杆。在阅读教学中培养阅读习惯对形成良好的语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良好的阅读习惯可以使学生终身受益,没有良好的阅读习惯就谈不到自觉地学习,也就谈不到语感能力的培养。书

中学生养成教育工作总结

中学生养成教育工作总结 学校形成了“以德立校、全面育人”的办学思想和“规范管理、开放教育”的管理模式。在办学实践中秉承这一思想,重视德育工作,重视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努力把学生培养成“志向高远、道德高尚、体魄健美、心理健康、热爱劳动、热爱生活、基础扎实、特长突出”的优秀中学生。在常抓不懈的德育实践中,育人为核心,以养成教育为主线,以校园生活课程为载体,以贯彻《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校规校纪为抓手,抓基础,抓常规,对学生的养成教育坚持从理论上进行指导、从思想上进行启迪、从情感上进行交流、从行为上进行训练,使学生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健康的生活习惯和文明的行为习惯,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完善制度建设,强化育人意识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讲,只须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一个人有了好的习惯,必然会产生好的结果。学校是培养人的地方,养成教育是育人的基础工程,也是素质教育的基本内容。对学生的养成教育,不是某个人或是某些人的工作,而是一个系统的、长期的,需要学校全体教职员工参与的工程。为此,确立了“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育人理念,要求全体教职员工都要以严谨的行为和良好的表率成为养成教育的实施者,教师要做到教书育人,职员要做到管理育人,工人要做到服务育人,让学生在每天的学习生活中时时刻刻都能受到教育。为此,学校在管理制度方面,制定了一套较为完善的制度体系,以“勤政、奉献、开拓、高效”为宗旨制定了学校领导岗位职责;以“立志、尚学、求实、创新”为宗旨制定了学生行为规范;以“爱校、爱生、爱事业、讲奉献”为宗旨制定了教师岗位职责。学校还制定了《教师十要十不要》、《教师文明用语与文明忌语》、《禁烟规定》、《职能部门岗位职责》、《教职工工作考评制度》等一系列的规章制度,并通过全校大会,以及其他各种教育形式,贯彻到干部教师的工作中,使全体干部、师生的行为做到有章可循、有章可依。这些规章制度也督促教职员工严格约束自己的行为,为学生做好表率,形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和谐有序的工作学习氛围,保证了养成教育的健康发展。 二、构建德育网络,狠抓队伍建设 为了有效地挖掘和整合学校德育工作力量,形成全员育人的“大德育”体系,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德育工作领导小组,组员包括副校长、各职能部门主任、团委书记、年级主任,并明确领导小组成员分工,将学校德育工作细化为每个人的职责,形成“校长―政教处―年级―班主任”的管理网络和学校、家庭、社会三方参与实施德育的格局。在注重德育领导机构力量配备的同时,学校十分重视德育队伍的建设。重点加强了“二支队伍”建设:即教师队伍和班主任队伍。 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曾说:“教师本人是学校里最重要的师表,是直观的最有教益的模范,是学生最活生生的榜样。”塑造良好的师德形象,是学校加强学生养成教育的必要前提,也是关键,正所谓“正人先正己,教人先自教”。教师的行为表率是对学生进行经常性的养成教育的有效方式。教师的模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