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天心区十三五规划纲要

天心区十三五规划纲要

长沙市天心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十三五”时期,是天心区主动适应和引领新常态、深化改革开放和创新,加速提质增效升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关键时期。为推进全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据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有关文件精神和《长沙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结合本区实际,制定《天心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2016-2020)》。

第一章现实基础与发展环境

第一节发展基础

“十二五”期间,天心区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中央、省市重大决策,坚持“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以改革创新精神提升全区发展战略,坚持以“商贸老区、金融强区、文化新区”三区建设统揽经济工作、以“民生立区”统揽社会工作,全面明晰现代服务业的产业主导地位,切实把握暮云片区、解放垸片区空间释放等关键性目标,勇于实践、善于创新,推动全区经济社会持续稳健较快发展,圆满完成了五年规划目标,为未来五年率先实现全面小康和率先基本建成现代化奠定了坚实基础。

1、综合实力大幅提升。五年来,天心区坚持以项目建设带动产业发展,着力稳增长、调结构、转方式,不断增强经济发展实力与活力,经济发展的总量、质量和效益稳步提升。从指标看,“十二五”末,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00.76亿元,年均增长11.4%;完成财政总收入102.1亿元,年均增长17 %,2015年突破100亿元大关;投资、消费稳步增长,五年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521亿元,2015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449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120亿元,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29.4%;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7.7%,金融业税收收入比重从10%上升到23%;发展动力和活力明显提升。从结构看,财税结构不断优化,税收占财政总收入的比重一直保持在83%以上,现代服务业贡献的税收占税收收入比重达52%,结构较为优良;服务业税收占比超过50%;产业结构升级加速,商贸、金融、文化为主的现代服务业主导产业格局快速成型,芙蓉路金融聚集带、湘江金融外滩、省府现代金融服务区、暮云金融后台服务区“两带两区”的金融产业布局全面铺开;长沙文化产业园、长沙(国家)广告产业园、中南数字出版基地“两园一基地”的文化产业布局基本形成,建成全国首个微信智慧商圈,文化与金融融合发展取得突破,转型创新取得重大成效。从后劲看,发展动力稳中有增,投资增速继续保持高位且2012年以来呈逐年上升态势;以构建大招商

格局力促招商选资实现突破,年年有一批优质企业入驻,成功引进保利国际、君悦酒店、华远华中心、中华保险等一批重大项目;区域创新平台和创新成果进一步丰富,发明专利申请量年均增速达30%以上,全区拥有省级重点实验室12家,国家级工程技术中心2个,挂牌成立了湖南地理信息产业园;全区荣获了“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城区”、“全国科普示范城区”等荣誉。投资稳增、重大项目引进和创新驱动提升,为天心区未来发展持续注入了强劲动力。

2、发展空间全面打开。区委、区政府始终坚持把天心区发展放到全市、长株潭乃至全省大局中来定位、谋划和推进,紧密结合天心实际,创新性地调整提升空间发展战略,推动全区发展空间实现了重大拓展。科学谋划暮云片区发展新蓝图。随着暮云片区的划入,城区面积进一步扩大,全区新增区划面积64平方公里,使天心区真正成为长株潭一体化的核心区,实现了全区发展空间大跨越、大提升;制定“一接二稳三提升”的暮云片区发展战略,力促“基础设施向南推进、公共服务向南配套、产业项目向南延伸”,确保暮云片区三年完成基础设施配套、五年实现发展新跨越。稳步推进解放垸空间释放。解放垸概念规划完成编制,启动了大托机场搬迁,有望破解长期以来制约天心中部发展的关键瓶颈,为天心再增战略支点。加速推进天心北部城区改造提质。以金融为主的滨江现代服务集聚区加速成形,北部城区改造

提质实现新突破,火宫殿城及周边片区规划建设取得重要进展,为天心现代服务业崛起树立起城市新地标。

3、城市品质持续提升。五年来,紧紧围绕“对接长株潭、打造核心区”目标,坚持以项目建设带动城区功能完善,精心规划管理,加快城区建设,城市品质大幅提升。基础配套水平迈上新台阶。全面完成省府片区“六纵六横”城区路网骨架及相关社区道路微循环改造,新增湘府路大桥、南湖路过江隧道两条过江通道,城际铁路、地铁即将全面投入运营,解放垸公共交通实现突破;智慧城区建设加快推进,北部商圈实现无线网络全覆盖,城市交通、信息、管网等基础配套水平实现显著提升。城区改造提升实现新突破。坚持把棚户区改造和城中村改造作为城市品质提升的重要突破口,严格推进“拆违控违”,同步推进老项目征拆扫尾和新项目征拆,成功实施“征拆项目百日攻坚”行动,五年累计实施棚户区改造项目35个、棚改户24000户、完成棚户改造207万平方米;共拆除违章建筑120万平方米,拆除违章广告23万平方米,城市面貌大为改观。城区生态建设水平得到大提升。以“三年造绿大行动”、“清洁城市”、“五大整治行动”为突破口,大力推进全区生态建设和环境整治,全区“绿化、亮化、净化、美化”水平大幅提升,五年累计完成植树造林4360亩,新增绿地292公顷;主城区全面完成截污改造任务,环保“三同时”执行率达100%,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93.7%,

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3.97%;单位GDP能耗累计下降达到20%。城市管理精细化取得新进展。城管体制机制不断优化,数字化管理水平不断提升,积极探索维护作业市场化模式,成功实施坡子街地区景区化管理试点,大力推进城市管理服务外包,积极探索文明创建网格化、常态化、长效化的管理机制,推动城市管理由粗放式向精细化转变,城市管理水平明显提升。

4、民生立区成效彰显。将“民生立区”作为“一把手”工程,坚持领导精力优先向民生投入、资金资源优先向民生集聚、绩效考评优先向民生倾斜,全面推进“民生立区”三年行动,努力在完善基础配套中提升群众舒适度,在优化公共服务中提升群众满意率,在加强社会治理中提升群众安全感,全区社会民生建设实现重大跨越。民生项目更受重视。民生项目得以优先安排,五年来累计投入近20亿元,铺排重点民生项目274个,完成132项实事工程,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环境和条件得到明显改善。人民生活更加幸福。城镇居民收入实现倍增,由2010年人均21564元增长到2015年的43105元,居长沙市辖区之首;五年新增城镇就业6.5万人,基本实现充分就业,登记失业率低于3.5%,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达到100%;社会保障水平稳步提高,五年新增养老保险10.8万人、医疗保险10.2万人,发放城乡低保金1.4亿元、医疗救助金1560万元,困难群体救助基本实现全域全员全

覆盖;安居工程稳步推进,累计发放廉租房租赁补贴3290万元,筹建各类公租房3151套约17万平方米,改善了部分住房困难者的居住条件,基本实现住有所居。民生立区形成示范。坚持“民生立区”的做法得到市委的高度评价和认可,引起了省、市的充分关注,光明日报、湖南日报、长沙晚报等中央、省市平面媒体刊发天心“民生立区”宣传报道100余条,人民网、新闻网、腾讯、新浪等各大新闻网站也进行了大量报道和转载,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社会管理综合治理民意调查连续三年排名全市城区第一。

5、社会事业全面推进。始终围绕创一流业绩、树一流形象的目标,不断加大财政投入和保障力度,努力促进社会事业全面繁荣。教育事业得到优先发展。教育经费投入持续增加,办学条件不断改善,大力实施学校建设“三年行动计划”,五年完成学校、幼儿园新建扩建项目17个,维修改造项目16个,薄弱学校改造提质项目11个;全区标准化学校达100%,成功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督导验收,在湖南省县级政府教育工作督导评估中获得优秀;创建为全省首批教育强区、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区、省发展学前教育事业典型区,并获“全国创造教育先进集体”光荣称号。卫生事业实现快速发展。卫生改革和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稳步推进,建成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体系和全国卫生应急综合示范区;大力推进医院建设模式创新,全省首家

“政府主导、市场运作、混合所有、专业经营”的大型综合性三级生态医院——中南大学湘雅五医院成功落户天心;居民健康指标全面达标,全区居民人均期望寿命达到80岁,比2010年增加4岁。文化体育事业成效斐然。五年来,建成达到国家一级馆标准的区图书馆、国家二级馆标准的区文化馆和全省首家区级非遗展示中心;文化体育设施网络基本形成,街道综合文化站、社区(村)文化活动中心、农家书屋、绿色上网场所、全民健身分中心、农村文体活动中心等基础文化体育设施覆盖全区,人均公共文化体育设施面积达3.2平方米。人口计生事业持续稳定。人口结构不断优化,出生性别比趋于合理,符合政策生育率保持高位运行,继续保持“国优”荣誉和全省计生工作模范单位称号。

6、改革开放深入推进。区委、区政府将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作为工作重中之重,努力推动全区改革开放实现新突破。重点特色改革成效显著。着力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扩大民生项目中政府购买社会公共服务比例,积极推进金融产业发展模式创新,积极探索社会资本投入现代农业的新路径;扎实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公布权利清单和责任清单,大力精简审批项目和行政权限,五年共精简区本级行政审批事项85项,审批流程整体提速65%;深化推进文化、司法和社会管理、党建等改革创新,在社会事务管理领域积极引入市场化运作模式,社区管理社会化改革、城管体制改革、社

会矛盾调处机制创新、从严治党等,均走在了省市前列,先后获得“全国社会工作服务示范区”、“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城区”称号。对外开放成果丰硕。五年间实现天心文化产业园、长沙(国家)广告产业园、中南国家数字出版基地三大国家级产业平台齐聚天心,举办了“共话天心金融外滩”、“文化新区”(香港)专场招商会、深圳现代服务业专题推介会等主题活动;引进战略投资商和承接产业转移取得实效,五年共引进世界500强企业11家、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4家,金融机构234家;成功引进了中信资本、天鸿地产等战略投资者,并力促新华社新媒体中心、飞马旅、天择传媒、联合利国文化产权交易所等一批优质企业加速入驻。五年累计完成外贸进出口总额33亿美元,实际到位外资24.44亿美元。

7、法治天心建设卓有成效。强力推进“法治天心”、“平安天心”建设,全面落实法治天心建设三年规划,全区平安法治建设取得重要进展,法治建设连续两年获评全国先进,被授予全国“六五”普法中期先进区县、人民调解宣传工作先进单位和湖南省社区矫正工作先进集体等10多项国家、省市荣誉称号,人民群众安全感明显提升,社会更加和谐。公共法律体系建设不断完善。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和综治信息平台两大项目建设,顺利实施法治天心建设八项实事工程,成功开展法治建设星级评比活动,法律服务体系更加健

全。人民调解和信访工作稳步推进。顺利推进广大人民调解系统工程建设,强化矛盾纠纷排查化解,调处率达100%,调处成功率达99%以上,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构建平安天心作出了积极贡献;开展百日信访积案化解攻坚活动和安全生产重点隐患整治行动,对信访积案和安全隐患实行领导包案化解。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还须清醒地看到当前仍存在一些差距和不足,主要是产业的核心竞争力还不够强,南北片区的发展不太均衡,和谐社会建设的任务仍较繁重,城市的品质品位有待进一步提升,经济发展的资源环境制约依然比较明显等,亟需在“十三五”期间着力加快改进完善。

第二节机遇和挑战

“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最后决胜阶段,也是实现经济发展方式取得实质性转变的最紧迫阶段,经济社会发展将在新常态下发生一系列深刻变化。天心区也正是处在这样一个转型提质、创新求变的关键时期,未来的发展既面临诸多机遇,也面临严峻挑战。

1、发展机遇。在经济步入新常态、“一带一路”战略加速推进的宏观背景下,在全区版图全面扩容、城区建设快速推进的发展条件下,天心区“十三五”发展面临着不少重大机遇。

---转型升级已成大势。当前,宏观经济正处于增长速度换档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和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的关键时期,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转型、提质和升级已是大势所趋,成为国家及各省市发展主题。这对于天心区继续推进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加快精品城区建设、提升高端服务和智能制造比重、促进技术进步、减少人力和资源粗放投入、抑制环境污染等,必将产生重大促进作用。

---发展平台实现突破。2013年底,习近平总书记明确对湖南提出了“一带一部”的战略定位,要求在全国“东部沿海地区和中西部地区过渡带、长江开放经济带和沿海开放经济带结合部”中发挥重要作用。2015年1月,国务院批复长株潭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要求打造成为创新驱动发展引领区、科技体制改革先行区、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中西部地区发展新的增长极。在国家“一带一部”战略引领下,以及长株潭城市群国家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长株潭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等国家级发展平台的支撑下,地处长株潭融城核心区和省政府所在地的天心区,区位优势必将得到进一步彰显,产城发展必将受到进一步重视。

---发展空间已成倍拓展。2015年,长沙市将长沙县暮云街道、南托街道成建制划入天心区,使天心区面积扩容一倍,极有利于天心区破解土地要素的限制,优化区域资源配置,促进产业结构合理调整,推动南向融城战略的进一步实

施,为将来再造一个新天心奠定了空间基础。同时,大托机场搬迁已经确定,“十三五”期间将完成搬迁工作,加之解放垸在2010年已由基本农田调整为一般农田,并将铺开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也为天心区未来城市发展腾出了增长空间。

---城市建设将快速推进。“十二五”以来,天心区通过创建全省乃至全国生态示范区,着力提高城市建设管理水平,增强城市承载力、辐射力、吸引力,满足多元化的发展需求,实施了家园工程、畅通工程、生态工程、环境工程等诸多重大工程,尤其是地铁、城铁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在向先进城区方向建设的进程中实现了跨越发展。这种良好态势,必将随着《国家新型城镇化发展规划》、《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规划》、《湖南省新型城镇化规划》等上位规划的实施及长沙国家智慧城市试点的推进,在“十三五”期间得到进一步巩固和提升。

2、主要挑战。受国际环境形势不确定性因素增多、周边区域竞争压力增大以及自身发展不足等问题的影响,“十三五”时期,天心区经济社会的发展也将面临不少挑战。

---转型挑战。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发展步入新旧增长动力转换、新旧发展路径替代、新旧竞争优势演化、新旧空间组织重构以及新旧产业结构调整的转型时期,面临非常多的结构性问题挑战,不确定性因素很多。对于天心区而言,

若不能积极做好应对各种问题和困难的准备,认真审视复杂局势中的积极因素和发展契机,尽快探寻一条具有天心特色的有效转型升级路径,就有可能在未来的区域竞争和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

---品质挑战。新常态下,城市建设必将进入到一个品质竞争的新阶段。目前,天心区交通、供水、信息、环卫等基础设施建设总体上未能及时跟上发展步伐,城市承载能力和辐射能力受限,尤其是刚划入的暮云片区基础设施严重短缺,制约了城市整体功能的拓展,加之城铁、地铁等项目施工影响,交通拥堵现象较为严重,城市品质亟待提升。公共服务供给相对不足,文化、教育、卫生、体育等公共设施配套建设有待加快,休闲娱乐设施供给偏少,城市服务功能亟待完善。高档次、大规模的商场配套不足,与人们生活需求和区域发展要求不太适应。城中村、棚户区改造压力较大,征地拆迁、城乡结合部改造等产生的社会矛盾较多,维稳压力较大。

---区域挑战。伴随着近年来省会长沙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市辖六区发展均取得了可喜成绩。与先进城区相比,目前天心区地区生产总值、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财政总收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反映综合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尚有一定差距,推进城市化进程中面临的人才和资金问题也比较突出。同时,全区产业的结构层次仍不高,服务经济发展

迅速但占比相对偏低,工业企业规模不大,产业整体效益不高,科技含量有所偏低,发展不足与发展不优矛盾依然并存,与天心区作为长株潭城市群核心城区所应具有的功能地位不够匹配。

第二章总体构想与发展目标

第一节总体思路

“十三五”时期,天心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思路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围绕“四个全面”战略总布局,全面落实省委、市委重大决策部署,主动适应和引领发展新常态,以“挺进长沙一方阵、率先迈向现代化”为总目标,以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为重心,以深化改革创新和扩大开放为核心动力,以建设国际化水平的现代服务业为主导,以暮云片区、解放垸片区、北部城区为主要发展载体,大力实施“北提南进、沿江发展、民生立区、服务引领”战略,优化提质“两轴三板块”空间格局,全面推进转型升级和产业、城市、社会、生态的协调发展,努力使区域综合发展实力进入长沙市第一方阵,将天心区打造成为长株潭融城核心区、省会现代服务业引领区、湘江都市生态示范区、全省现代化建设先行区,为率先基本实

现现代化打下坚实基础,成为具有国际品质的现代化“湘江东岸璀璨明珠”。

第二节基本原则

“十三五”时期,天心区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始终坚持以下基本原则:

1、坚持率先发展。把加快发展、争先创优作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要务,进一步增强竞争发展意识,顺应全区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按照省、市对天心区发展的定位与新要求,抢抓机遇,不断提升产业竞争实力、城市建设管理水平与社会民生保障能力,争取步入长沙发展第一方阵,示范引领全省的全面小康和现代化建设。

2、坚持创新发展。把科技创新和改革开放作为全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升级、城市品质提升、民生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和强大核心动力,紧跟全球新技术革命、互联网融合发展、物联网应用拓展的步伐,深化各领域改革创新,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和创造潜能,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不断增强发展的活力和动力。

3、坚持绿色发展。坚持绿色富区、绿色惠民,把绿色低碳作为转型创新、提质增效的重要着力点,加大环境治理力度,全面节约和高效利用资源,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建全完善生态文明建设的体制机制,大力推进集约发展、高效发展、低碳发展,促进生态文明全面贯穿和融入经济建设、

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

4、坚持协调发展。把协调发展作为推进全区经济社会全面进步的根本法则,更加注重产业与城市建设互动,更加注重“两轴线三板块”联动,更加注重生产、生活、生态协调,更加注重改革深化、社会建设和民生改善统筹,切实增强发展的全面性和协调性。

5、坚持共享发展。把更高水平地保障和改善民生、增进人民福祉作为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的根本出发点与落脚点,坚定不移地走共同富裕道路,着力保障人民权益,促进公平正义,提高生活品质,促进充分就业,确保社会和谐有序,使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成果更好地惠及全区人民。

第三节发展定位

“十三五”时期,天心区总体发展定位为“四区”,即:经济高度发达、城市高端现代、文化繁荣耀眼、生态特色彰显的“长株潭融城核心区、省会现代服务引领区、湘江都市生态示范区、全省现代化建设先行区”。

1、长株潭融城核心区。坚持以再造南部空间、释放中部空间、重整北部空间的战略思路推进城乡空间创新和开发,全面推进城市功能完善与品质升级,大幅增强经济实力,提升天心区的文化魅力、文化引力和文化活力,促进科技、金融、人才等关键要素加速向天心区集聚,使天心区成为经

济高度发达、城市充满魅力、发展富有活力的长株潭城市群核心城区。

2、省会现代服务引领区。加快推进长株潭融城核心商圈、长沙五一商圈等省城服务业中心的全面提升,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下金融产业的创新和集聚,加快吸引和集聚文化创意业态、企业、人才和技术,努力建成现代信息技术与现代服务产业充分融合、传统商贸与新兴服务有机结合、引领长沙乃至长株潭城市群的高端服务产业集聚区。

3、湘江都市生态示范区。牢守发展生态底线,保护生态空间,提升生态品质,全面推进湘江沿岸生态空间创新和生态资源开发,全力保护长株潭城市群“绿心”,促进生态资产保值增值,推进生态文明与全区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充分融合,努力形成高度生态文明的生产方式、产业结构和城市格局,成为长株潭城市群都市区生态宜居典范。

4、全省现代化建设先行区。着力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增强经济发展动力,提升城市建设管理水平,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强化民生配套和公共服务均等化,增进人民群众幸福感,努力建成经济发达、社会文明、文化先进、生态优化、城乡繁荣、人民幸福的现代化城区,走出具有天心特色的内城区现代化之路,成为全省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先行区。

第四节发展战略

“十三五”时期,天心区应当大力实施“北提南进、沿江发展、民生立区、服务引领”四大战略。

1、北提南进。深入推进天心北部老城区提质升级,大力实施以“精品天心”为导向的“核心商圈提质、文化塑造和基础设施智慧化”工程,努力将天心北部老城区打造成为历史文化与商贸深度融合、传统与现代交相辉映的区域性文化商贸高地。立足区划调整、空间扩容、交通升级等重要发展机遇,在加快“北提”的同时,着眼于全区空间优化开发,大力实施“南进”战略,全力推进天心南部新城区空间的再造和创新开发,依托暮云、南托等重要新增空间,创新城市开发建设模式,凸显生态特质、突出创新主题,打造国际化长沙南城新地标,实现天心南部全面崛起。

2、沿江发展。依托天心区滨临湘江的优质自然区位条件,以解放垸、南湖和兴马洲片区为重点,大力实施聚点提质突破、沿线配套拓展的沿江发展战略。推进湘江岸线资源深度开发,盘活江滨土地存量,破解通江交通瓶颈,推进沿江城区品质提升,促进南部江滨新增空间和洲岛资源开发,构建滨江大开发、功能大提升的新局面。加速高端服务向滨江区域集聚,积极推进滨江区域腾笼换鸟,高标准完善基础配套,吸引高端金融、总部经济、文化创意等现代产业加速向天心滨江区域集聚,努力建成以金融功能区和现代服务业总部聚集区为特征的“长沙新外滩”。

3、民生立区。顺应民生新期盼,围绕建设“幸福天心”,大力实施社会民生提升工程,突出充分就业、高水平社会基础设施和高水平社会服务等三大重点,强化民生配套,提升教育、住房、就业、创业和平安建设,推动政府投资向社会民生倾斜、政府管理和服务向社区基层延伸、管理和服务手段向信息化和现代化转变,努力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好地惠及人民群众,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满意度、舒适度、安全感和幸福感。

4、服务引领。加快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市化进程,坚持把推进以现代服务业为重点的产业创新升级作为建设“实力天心”、增强全区经济实力和长远竞争力的关键,围绕商贸、金融、文化等主导产业,在互联网应用拓展、高端服务、文化创意、智慧科技、绿色低碳等主要领域,大力实施产业创新和产业融合工程,大力发展“互联网+服务”产业,加快发展高技术服务业,大力发展文化创意、文化旅游和高端文化产品制造等文化产业。通过融合创新发展,不断催生和形成新兴产业形态,推动形成面向未来引领全区发展的有活力、有潜力、有魅力的新型服务经济结构。

第五节发展目标

“十三五”时期,天心区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力争综合发展水平居全省和长沙市辖区前列,率先全面建成惠及全区

人民的小康社会,经济活力明显增强,生态环境更加优美,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法治更加健全,政治更加清明,人民生活更加幸福,全面开启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新征程。

1、经济实力迈上新台阶。“十三五”期间,全区经济增长保持10%左右的中高增速,力争到2020年GDP突破1100亿元;财政总收入年均增长10%;天心经开区、暮云片区、长沙文化产业园、长沙(国家)广告产业园、长株潭商圈、区域性金融中心等集群建设和集约化发展取得重大进展,全区经济综合实力、国际竞争力、文化软实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增强。

2、发展质量得到新提升。全区转型升级实现新突破,发展质量和效益大幅提升。投资消费稳中有升,确保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五年年均增速不低于1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速不低于10.5%。财政收入质量提高,税收占财政收入比重保持在85%以上。全面形成以现代服务业为主体的现代产业体系,现代服务业税收占比超过60%,金融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5%以上,文化产业增加值对GDP的贡献达10%。金融、文化、现代商贸等新兴产业成为全区经济核心支柱。全区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30%以上,科技进步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度进一步提高。园区转型发展更加迅速,产业结构更加优化,天心经开区以

建设创新园区、和谐园区、效能园区为总体目标,实施“工业立园、商贸活园、科技强园”和“新产业、新城市、新人才”发展战略;暮云经开区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重点培育以地理信息产业基地、电商基地和服务外包基地为重点的生产性服务业和立足省会、服务长株潭的现代生活服务业。

3、民生保障实现新发展。“民生立区”行动计划稳步实施取得实效,民生投入保持逐年增长,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9%。五年实现新增城镇就业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下,基本实现充分就业和人人享有社会保障。人居环境进一步改善,到2020年,城市公共交通出行分担率达到30%,人均拥有公共文化体育设施面积达到3.5平方米,居民文教娱乐服务支出占家庭消费支出比重达到20%。人民生活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人民幸福感明显增强。

4、生态文明呈现新面貌。“两型”建设全面推进,基本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单位生产总值综合能耗提前一年达到省、市降幅标准,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进一步减少。全区绿化水平明显提升,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5%,“绿心”和湘江沿线重点生态空间得到有效保护,水环境和空气质量得到明显改善,生态文明建设水平走在全省、全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