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乳腺癌组织芯片的应用与HER-2neu的表达

乳腺癌组织芯片的应用与HER-2neu的表达

乳腺癌组织芯片的应用与HER-2neu的表达
乳腺癌组织芯片的应用与HER-2neu的表达

收稿日期:2004-03-04

作者简介:官 静(1975-),女,湖北武汉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肿瘤病理的研究。

乳腺癌组织芯片的应用与HER 22/neu 的表达

官 静,刘丽江

(江汉大学医学与生命科学学院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教研室,湖北武汉430056)

摘 要 目的:构建乳腺癌及乳腺癌-良性病变组织微阵列,研究HER 22/neu 在原发性乳腺癌和乳腺良性病变中的表达并探讨HER 22/neu 的判断标准。方法:制作乳腺癌-乳腺良性病变组织微阵列(tissue microarray )。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HER 22/neu 在180例乳腺癌,32例乳腺良性病变组织中的表达。结果:构建乳腺癌及乳腺癌-乳腺良性病变组织微阵列4个,180例乳腺癌中HER 22/neu 阳性率为37.78%(68/180),32例乳腺良性病变不表达。乳腺癌组织中HER 22/neu 的过表达率显著高于乳腺良性病变组织(P <0.05)。结论:乳腺癌-乳腺良性病变组织微阵列的建立使乳腺癌相关基因及其蛋白产物的筛选工作简便、快捷。HER 22/neu 的过表达与乳腺癌的发生密切相关。

关键词:乳腺癌;组织微阵列;HER 22/neu

中图分类号:R73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1777(2004)022*******

组织微阵列/组织芯片技术(tissue microarray or tissuechip )是最近伴随基因芯片技术发展起来的一

种新方法,可在一张玻片上一次性完成几百例以上的临床组织标本的基因及其表达的分析,是快速、经济地大规模筛查组织中基因结构改变、表达异常的强有力工具[1]。目前国内用这种技术进行基因表达研究的报道尚不多见。

乳腺癌HER 22/neu 基因的过表达是临床治疗的重要客观依据。石蜡切片HER 22/neu 基因表达的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是否能作为治疗的依据,尚有不同的意见。为进一步明确HER 22/neu 基因表达与乳腺癌治疗的相关性,构建了乳腺癌-乳腺良性病变组织微阵列,并结合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了180例乳腺癌及32例乳腺良性病变组织标本中HER 22/neu 基因的表达,在高通量、高标准化分析

的前提下,探讨HER 22/neu 基因表达与乳腺癌的关系及评价的方法。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收集经病理学确诊的乳腺手术标本共265例。其中105例乳腺癌,48例乳腺良性病变标本来自江

汉大学附属医院及其它医院1998~2003年乳腺手术标本,112例乳腺癌标本由北京友谊医院病理科提供。乳腺癌患者年龄31~72岁,平均年龄47.6岁。乳腺良性病变患者年龄16~65岁,平均年龄36.5岁。全部组织标本获取前均未经放疗和/或化

疗。所有组织均经10%缓冲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

1.2 乳腺癌-乳腺良性病变组织微阵列的制作

将蜡块制成5μm 厚HE 染色切片,在低倍镜下用油性笔标出目标区域。并在相应蜡块上做出标记,这些蜡块称为供体蜡块(donor bloke )。制作硬度适中的受体蜡块(35mm ×27mm )。用组织微阵列仪(Microarrayer ,美国B EECHER INSTRU 2M EN TS 公司产品)从265例乳腺手术标本的供体

蜡块中分别提取直径为0.6mm 或2.0mm 的组织芯,插入到受体蜡块中制作成组织微阵列4个。其一为乳腺癌-乳腺良性病变组织微阵列(直径0.6mm ,包括乳腺癌组织样本41例,乳腺良性病变样本48例),其余为乳腺癌组织微阵列,分别包括乳腺癌

组织样本64例(直径0.6mm ,),65例(直径2.0mm )及47例(直径2.0mm )。然后将制成的阵列放

入37℃温箱中20min 使组织与受体蜡块结合紧密。

第32卷 第2期江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Vol.32 No.2

2004年6月Journal of Jianghan University (Natural Sciences )J un.,2004

常规4μm连续切片。

1.3 HER22/neu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即用型兔抗HER22/neu多克隆抗体(A048529)为美国DA KO公司产品。S2P法即用型检测试剂盒购自福州迈新生物公司。抗原修复方法均为枸橼酸缓冲液(p H=6.0)微波修复10min。染色步骤按试剂盒说明进行。

1.4 HER22/neu结果判定

采用FDA(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认证Her2 cep Test评分方法[2,3]。未见着色或<10%肿瘤细胞膜着色为阴性,记为(-);>10%的肿瘤细胞膜部分着色为弱阳性,记为(+);>10%的肿瘤细胞膜完全中度着色(棕黄色)为阳性,记为(++);以>10%细胞膜完全重度着色(棕黑色)为强阳性染色,记为(+++)。阳性和强阳性为HER2/neu过表达[4]。所有结果均经两次重复观察,计分不一致者经再次观察予以确认。

1.5 统计学分析

所有数据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制成乳腺癌-乳腺良性病变组织微阵列1个,乳腺癌组织微阵列3个。经过4μm连续切片HE 染色以后,乳腺癌标本在载玻片上排列整齐,部分缺失折叠,其余组织点形态良好(图1-3,见封4)。2.2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过程中组织有少量脱落。除去掉片、无肿瘤组织或肿瘤组织不足以分析的病例[5],4个阵列共存乳腺癌样本180例,乳腺良性病变样本32例,组织微阵列的可利用率为80.00%(表1)。其中浸润性导管癌156例,浸润性小叶癌6例,导管内癌10例,髓样癌6例,不典型髓样癌2例,慢性纤维乳腺病22例,纤维腺瘤10例。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阳性信号清晰,背景清洁(图4,见封4)。

表1 组织微阵列制作情况

组织芯直径总例数可分析例数利用率(%)

0.6mm895764.04

0.6mm646093.75

2.0mm655584.62

2.0mm474085.11

总计26521280.00

2.3 可供分析的212例乳腺组织标本经两次观察。第一次观察,乳腺癌及乳腺良性病变阳性率分别为37.78%(68/180)、0%(0/32),第二次观察,阳性率分别为36.67%(66/180)、0%(0/32)。经统计学分析,两次观察结果无显著性差异(χ乳腺癌2=0.167, P乳腺癌>0.05;χ良性病变2=0;P良性病变>0.05)。复核两次观察结果,在180例乳腺癌肿瘤组织及32例乳腺良性病变组织中HER22/neu阳性率分别为37.8%(68/180)及0%(表2)。

表2 HER22/neu,ER及PR两次观察结果比较

例数

过表达例数

第一次

观察

第二次

观察

χ2P

乳腺癌18068660.167>0.05

乳腺良性病变32000>0.05

2.4 在180例乳腺癌中,HER22/neu阳性率为37.78%(68/180)。在32例乳腺良性病变中HER2 2/neu无一例出现过表达。乳腺癌组织中HER22/ neu阳性率明显高于乳腺良性病变。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80,P>0.05)(见表3)。

表3 乳腺癌与乳腺良性病变HER22/neu表达的关系

HER22/neu

总例数

过表达

例数

过表达

率(%)

χ2P

乳腺癌1806837.78

乳腺良性病变320017.80<0.05

3 讨 论

肿瘤的发生发展是多基因、多阶段的发展过程,涉及许多癌基因、抑癌基因及信息传导途径的改变。随着分子生物学的高速发展及基因芯片技术的应用,数以百计新的候补肿瘤基因被发现。但是,却很难将原发改变的基因和继发改变的基因区分开来[1,6]。即在这些改变的基因中哪些是真正的肿瘤基因,哪些是次要的和无关或伴随的基因,基因芯片技术不能解决这些问题。基因芯片筛选出的候补肿瘤基因必须放到大量的实际病例中去检验,并且还需大量体外功能实验和体内实验的验证。需建立一个包含大量肿瘤标本的组织库以便在短时间内进行多种基因及其表达产物的检测,从而明确其与诊断,预后及治疗的关系。用传统方法很难完成这一耗时耗资的检验工作。组织芯片技术为进一步高信息量的筛选、鉴定和验证这些标记基因或片段在临床诊

?

6

? 江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总第32卷

断、预后评估和治疗策略上的应用提供了极大方便,是基因型(genotype)与表型(phenotype)相关性研究的高效低耗工具。值得关注的是Richter等将组织芯片的样本信息量大大提高,用含2317个膀胱癌组织的芯片结合荧光原位杂交(FISH)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法(IHC)两周内便完成了其CCNE基因的扩增及过表达的分析,并认为组织芯片技术为评估肿瘤中的分子改变与临床相关性提供了极大的便利[8]。

本研究中,我们用组织微阵列仪制作了乳腺癌-乳腺良性病变组织微阵列。制成的两个蜡块上包含了180个病例的组织标本。体现了组织微阵列的优点:(1)组织微阵列组织芯直径虽然只有0.6 mm,但包含了同一病例的癌,癌旁正常腺管及淋巴结转移癌组织,代表性强,可基本反应病变的全貌。

(2)可同时检测癌,癌旁正常腺管及淋巴结转移癌组织中基因及其表达情况,既反映了肿瘤发展不同阶段特点,又克服了个体差异对统计结果的影响,为研究基因表达的发展变化提供了同一性的基础。(3)所需组织相对集中,使实验条件高度一致,不会出现因为多次实验或一次大量实验而造成的偏差,其结果可比性大大提高。(4)大量节省试剂及时间。使本实验中,原本需近一个月才能完成的实验工作在三天内完成。使用的试剂量也减少到原来的1/ 400。(5)供体蜡块破坏程度小。取出组织芯后,供体蜡块仍可存档或用于其它研究。由于组织微阵列的诸多优点,其对于病种多,病检量大的病理科来说,是建立各种疾病组织库的一种非常实用的方法。

总结本研究的经验,在组织微阵列的制作中,应注意以下几点:(1)单独制作组织芯片所需的厚供体蜡块是最佳方案。(2)尽量使用手工常温脱水,有利于抗原保存,且可提高脱水质量,防止后期组织掉片。(3)对供体蜡块进行切片时,可制取5μm的切片,不必过薄,可避免组织收缩,提高寻找目的点的准确率。(4)手工制作组织微阵列时,一个阵列由同一人操作较好,可避免由于个体差异造成的组织深度差异。(5)将组织芯全部置入受体蜡块后,组织芯与受体蜡块结合不牢固。可将其置于37℃温箱中20min,不可置于高温条件下,以免造成组织点的移位。(6)如果是研究需要,可将组织微阵列蜡块一至两次切完,可将组织的损耗减至最小。一般一个组织芯片蜡块可制成200张左右的切片。(7)切片时采用切片辅助系统,可提高切片的质量。(8)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时,可使用擦镜纸覆盖于组织表面,进行各步骤中的孵育过程,以避免边缘效应及干片问题。

乳腺癌作为女性高发肿瘤,在美国近几年发病率逐年上升,但死亡率却逐年下降。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对患者病情的准确判断及有针对性的治疗。2003年NCCN(National Comprehensive Cancer Network)乳腺癌诊治规约上已明确规定,乳腺癌组织病理学检查中,对原发性浸润性乳腺癌可进行HER22/neu的检测,以确定药物的使用及评估预后,并作为评价预后和临床治疗直接相关的指标[9]。因此HER22/neu检测的标准化显得十分重要[10]。但国内尚缺乏对HER22/neu检测的统一标准。因此,“中间”病例的治疗受到了影响。针对HER22/neu的检测,美国FDA对Hercep Test (DA KO公司,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HER22/neu 表达)进行了认证,并制定了相应的评分标准[2,3]。本研究即采用了DA KO多克隆抗体,并使用了Her2 cep Test评分法,从而使HER2/neu的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相对标准化,以便更好的探讨组织芯片应用的可行性及HER22/neu与乳腺癌的关系。在本研究中,HER22/neu蛋白表达的阳性率为37.8%,与Hercep Test标准接近。乳腺癌组织中的HER22/neu 蛋白阳性率明显高于乳腺良性病变组织(χ2= 17.80,P>0.05),这与其他学者的报道结果基本相吻合,可见乳腺癌中HER22/neu蛋白的积累的确参与了乳腺癌的癌变过程[11]。

组织芯片的应用除了可进行蛋白表达免疫组织化学的检测,还可进行mRNA原位杂交(ISH)基因表达分析以及基因DNA结构改变的FISH鉴定。本实验通过对乳腺癌HER22/neu表达的研究及其与其他研究结果的比较,说明了组织芯片应用于大规模的临床标本高效筛查是可行的,它具有快速、方便、经济的特点,与基因芯片结合更有巨大的流行病学应用价值。但由于肿瘤的异质性也决定了组织芯片的某些局限性,故在必要时应结合常规组织切片一起进行分析,以避免其片面性。

(致谢:本研究得到湖北省肿瘤医院病理科、武汉市第二医院病理科、解放军一六一医院病理科的支持,致以感谢!)

参考文献:

[1] Moch H,K ononen T,K allioniemi OP,et al.Tissue mi2

croarrays:What will they bring to molecular and anatom2

?

7

?

2004年第2期官 静,等:乳腺癌组织芯片的应用与HER22/neu的表达

ic pathology ?[J ].Adv Anathol ,2001,8:14220.[2] Thor A.HER 22-a discussion of testing approaches in

the USA [J ].Ann Oncol ,2001,12(Suppl.1):S1012S107.

[3] United States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 -Depar 2

tment of health and human services 2oncology drugs advi 2sory committee.58th Meeting [EB/OL ].http ://

https://www.sodocs.net/doc/9e12428731.html,/ohrms/dockers/ac/98/transcrpt/3443t2.

rtf ,1998209202.

[4] Slamon DJ ,Leyland 2Jones B ,Shak S ,et al .Addition of

Herceptin TM (humanized anti 2her2antibody )to first line chemotherapy for her2overexpressing metastatic breast cancer (her2+/MBC )markedly increases anti 2cancer activity :a randomized ,multinational controlled phase Ⅲtrial [J ].Proc Am S oc Clin Oncol ,1998,17(98):377.

[5] J ung YK ,Marisa DF ,Idris TO ,et al .Tissue Micro 2ar 2

ray Analysis of Hepatocyte Growth Factor/Met Pathway Components Reveals a Role for Met ,Matri ptase ,and Hepatocyte Growth Factor Activator Inhibitor 1in the

Progression of Node 2negative Breast Cancer [J ].Cancer Res ,2003,63:110121105.

[6] Wooster R.Cancer classification with DNA microarra 2ys

is less more ?[J ].Trends G enet ,2000,16:3272329.[7] K ononen J ,Bubendorf L ,K allioniemi A ,et al .Tissue mi 2

croarrays for high throughput molecular profiling of tumor specimens[J ].Nat med ,1998,4:8442847.

[8] Richter J ,Wagner U ,K ononen J ,et al .High thro 2ugh 2

put tissue microarray analysis of cyclin E gene amplifica 2tion and overexpression in urinary bladder cancer [J ].Am J Pathol ,2000,157:7872794.

[9] Cooke T ,Reves J ,Lanigan A ,et al .HER2as a pro 2

gnostic and predictive marker for breast cancer [J ].Ann Oncol 2001,12(Suppl 1):S232S28.

[10]吴秉铨,李玲.HER 22/neu 基因和乳腺癌研究进展的启

迪[J ].中华病理学杂志,2002,31:1972198.

[11]Zhang Z ,Xu G ,Liu S.Immunohistochemical study on

the expression of c 2erbB2oncoprotein in breast tumors Zhonghua[J ].Zhong Liu Za Zhi ,1997,19(4):2872289.

 

Application of Tissue Microarry of Breast C arcinoma

and Expression of HER 22/neu

GUAN Jing ,L IU Li 2jiang

(School of Medicine &Life Sciences ,Jianghan University ,Wuhan 430056,China )

Abstract Objective :To develop tissue microarray of breast benign lesion and carcinoma ,and in 2

vestigate the role of HER 22/neu in the breast benign lesion and carcinoma and the standard of HER 22/neu scoring system.Met hods :Tissue microarray of breast benign lesion and carcinoma was constructed by using a microarray.The expression of HER 22/neu was detected on the section of tissue microarray by immunohistochemistry.Results :Breast benign lesion and carcinoma tissue microarray was devel 2oped.The positive rate of the expression of HER 22/neu in 180cases with breast cancer was 37.78%(68/180).None of the 32cases with breast benign lesion express HER 22/neu protein.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of overexpression of HER 22/neu between breast benign lesion and breast carcino 2ma (P <0.05).Conclusions :The development of tissue microarray of breast benign lesion and carcino 2ma facilitates surveys of breast cancer 2related gene candidates.The overexpression of HER 22/neu is closely involved in the carcinogenesis of breast carcinoma.

K ey w ords :breast carcinoma ;tissue microarray ;HER 22/neu

?

8? 江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总第32卷

江汉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季 刊

2004年第32卷第2期(总第86期) 2004年6月25日出版 1973年创刊J OU RNAL OF J IAN GHAN UN IV ERSIT Y

(Natural Sciences)

Quarterly

Vol.32No.2,2004(Serial No.86) Published on J un.25,2004Started in1973

主办单位:江汉大学

主 编:李进才

编委会主任:李进才

编辑出版:江汉大学学报编辑部

地 址: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

邮政编码:430056

电 话:(027)84225016

E2mail:xbbjb@https://www.sodocs.net/doc/9e12428731.html,

印刷单位:长江水利委员会航测信息工程院发行范围:国内外发行

国内发行:全国非邮发报刊联合发行部

(天津市大寺泉集北里别墅17号

邮政编码300200

国外发行:中国国际图书贸易总公司

(北京399信箱邮政编码100044)Sponsored by:Jianghan University P.R.China

Editor in Chief:Li Jincai

Edited&Published by:Editoral Department of

Jianghan University Journal

Address Wuhan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 one Post Code:430056

Printed by:IE Division of Air Survey,CWRC

Distribution Scope:Domestic&Overseas

Domestic Distributor:Joint Distribution Dept.of National

Non-posted Distributed Newspapers and Periodicals Overseas Distributor:China International Book Trading

Corporation

刊号:ISSN1009-1777

CN42-5042/R

定价:10.00元

组织芯片与临床病理

组织芯片与临床病理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张丽敏 1998 年, Konoen 等在美国 NatureMedicine 上发表了制作组织芯片用于乳腺癌 p53 基因扩增及其表达蛋白水平的研究,并首次提出了组织芯片的概念。随后 Moch 等对肾癌,Scharan 等对不同类型肿瘤, Richter 等对尿道膀胱癌的组织芯片进行了免疫组织化学和原位分子杂交等研究,使得世人对组织芯片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一、组织芯片的概念和特点 (一)组织芯片的概念:组织芯片 (tissuechip) ,又叫组织微阵列(tissuemicroarrays , TMA), 是将许多不同个体组织标本以规则阵列方式排布于同一载玻片上,进行同一指标的原位组织学研究。组织芯片是生物芯片技术的一个重要分支。 组织芯片与基因芯片和蛋白质芯片一起构成了生物芯片系列,使人类第一次能够有效利用成百上千份组织标本,在基因组、转录组和蛋白质组三个水平上进行研究,被誉为医学、生物学领域的一次革命。组织芯片技术作为一项新兴的生物学研究技术,正以它绝对的优越性展示着自己的潜力。( ppt5 )图表显示的是组织芯片与基因芯片、蛋白芯片的区别。 (二)组织芯片的特点:体积小,信息含量大,获得大量结果,减少试验误差。省时、省力、经济,有利于原始蜡块的保存。 二、组织芯片的分类 (一)根据芯片上样本含量的多少:可分为低密度芯片 (<200 点 ) 、中密度芯片(200 ~ 600 点 ) 和高密度芯片 (>600 点 ) 。 目前国际上常用的 TMA 的标本量多为 60-100 个,组织片的直径在 2mm 左右。一般情况下,在直径 2mm 的组织片上有约 100000 个细胞,而直径 0.6mm 的组织片上仅有约30000 个细胞。 (二)按组织来源:可分为人类组织芯片、动物组织芯片和肿瘤组织芯片。

乳腺癌病理分型

乳腺癌的病理组织学分型 中国抗癌协会1999年 分型原则 全部原发癌切片观察后,综合判断分型。当几种形态并存时,以其中占优势的成分诊断命名,次要成分可在其后注明。 分型标准 (一)非浸润性癌 1 ?导管内癌癌细胞局限于导管内,基底膜完整?导管内的癌细胞可排列成实性、筛状、低乳头状、管状3管腔中央的癌细胞坏死则成粉刺样,一般不再分亚型。 2?小叶原位癌发生于小叶内,癌细胞充满末梢乳管或腺泡,基底膜完整。小叶增大,管、泡增多,明显变粗,管、泡腔及肌上皮细胞消失,癌细胞体积增大、形态大小一致,胞浆较丰富、淡染,胞核稍大,染色质细致、分布较均匀,核分裂象少见。 3.乳头佩吉特病乳头表皮内有散在或成巢的咆浆淡染的佩吉特细胞。早期佩吉特细胞位于基底层,尔后可侵至表层,但不侵犯真皮。乳头佩吉特病皆继发于导管内癌?伴发浸润性癌者,不在此列。(二)早期浸润性癌 1 ?导管癌早期浸润导管内癌局部少量癌细胞突破基底膜,开始向间质生芽浸润。 2?小叶癌早期浸润小叶原位癌的癌细胞突破末梢乳管或腺泡基底膜,开始向小叶内间质浸 润,但仍局限于小叶内。已浸出小叶者,归浸润性小叶癌。 (三)浸润性特殊型癌 1乳头状癌癌实质以乳头状结构为主,乳头中部常见纤维脉管束. 若病变局限于导管内者, 归非浸润性癌。 2.髓样癌伴大量淋巴细胞浸润癌细胞大,胞浆丰富、淡嗜碱,胞膜不清,常互相融合,胞核空泡状,核仁明显,分裂象多见;癌细胞密集,呈片块状,偶见弥漫分布;间质纤维组织少,癌周边界清楚,癌巢周围有厚层淋巴细胞浸润。 3?小管癌(高分化腺癌)癌细胞立方或柱状,大小相当一致,异型不明显,核分裂象少见; 癌细胞排列成比较规则的单层小腺管,无肌上皮围绕。癌性腺管呈浸润性生长;常引起明显 的纤维组织反应。 4.腺样囊性癌由基底细胞样细胞形成大小,形状不一的片块或小梁,内有数目不等、大小较 一致的圆形腔隙,腔面及细胞片块周边可见肌上皮细胞。 5.黏液腺癌癌实质中,上皮黏液成分占半量以上。黏液在细胞外,形成黏液湖,罕见在细胞内。癌细胞排列成腺管状、小乳头或巢状,漂散于黏液中。 6?鳞状细胞癌癌实质绝大部分为典型的鳞状细胞癌结构,即可见细胞间桥和(或)角化。其他型癌发生部分鳞状上皮化生,则不在此列。 (四)浸润性非特殊型癌 1?浸润性小叶癌小叶癌明显向小叶外浸润包括小细胞型浸润癌。癌细胞形态似小叶原位癌

组织芯片

组织芯片初步学习 13临七卓医 韦卢鑫 1330705103 组织芯片是将数十至上千个小组织整齐地排放在一张载玻片上而制成的组织切片。它分为多组织片,组织阵列和组织微阵列。组织芯片的特点是:体积小, 信息含量大, 一次性实验即可获大量结果。组织芯片可用于组织中的DNA 、RNA 和蛋白质的定位分析和检测。像普通组织切片一样, 可做HE 染色、特殊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DNA 和RNA 原位杂交、荧光原位杂交。组织芯片蜡块可做100 ~ 200 张连续切片。这样用同一套组织芯片即可迅速的对上百种生物分子标记(如抗原, DNA 和RNA)进行分析、检测。因此组织芯片技术是建立疾病, 特别是肿瘤的生物分子文库的强有力的工具。 图1 组织阵列由41 例淋巴瘤组织组成, 组织的直径是2.0 mm 图2 组织微阵列由200 多不同发展时期的膀胱癌组织组成,组织的直径是0.6 mm 组织芯片的基本制作方法:通过组织芯片制作机细针打孔的方法, 从众多的组织蜡块中采集到数十至上千的圆柱形小组织, 并将其整齐排放到另一个空白蜡块中而制成组织芯片蜡块。然后, 对组织芯片蜡块进行切片, 再将切片转移到载玻片上而制成组织芯片。 组织芯片的应用有: (1)寻找疾病基因::组织芯片与基因芯片配合使用在寻找疾病基因中有很好的互补作用。具有强大的检测基因的功能利用这些新技术,但是, 这些技术不能将原发改变的基因和继发改变的基因区分开来。换句话说, 在这些改变的基因H &E 染色部分从乙醇固定多肿瘤阵列(A ) 四个数组元素:肾癌(B ),鳞状细胞癌 肺(C )中,小叶浸润性乳腺癌(D )和结 肠癌(E )。 B-E ,x400。

组织芯片及其应用

组织芯片及其应用 【综述】组织芯片(tissue chip),也称组织微阵列(tissue microarrays),是生物芯片技术的一个重要分支,是将许多不同个体组织标本以规则阵列方式排布于同一载玻片上,进行同 一指标的原位组织学研究。该技术自1998年问世以来,以其大规模、高通量、标准化等 优点得到大范围的推广应用。 【优势】它克服了传统病理学方法中存在的某些缺陷,使人类第一次有可能利用成百上千份自然或处于疾病状态下的组织标本来研究特定基因及其所表达的蛋白质与疾病之间的相关 关系,同时克服了传统方法操作复杂、自动化程度低、检测效率低等缺点,既可以进行基础 研究,也可以进行临床研究。 【特点】准确、平行、快速、高通 【应用领域】疾病诊断、药物研究筛选、基因表达分析、基因突变的确认、基因分型、新 基因的发现 具体来看,可从以下几点详述: 1 对形态学的贡献:形态比较、特殊形态的提取,将病理切片的不同部位、不同结构同时 平行地呈现于一张芯片中,可进行较为精细的比较。 2 对分子生物学的贡献:e.g. PCR技术复杂昂贵,利用组织芯片可一次完成数百例的检测,方便快捷,也可使PCR结果更为可靠。 3 对遗传信息学的贡献:方便准确地进行DNA和RNA的定位提取:可以相对准确地提取 纯度较高的细胞群,提高DNA和RNA的丰度。 【简述操作步骤】 1 每个组织标本制作一个HE染色切片,显微镜定位标记病变部位,比较切片和石蜡切块。 2 制作空白蜡块接受供体取得的样本。 3 芯片微阵列的设计:计划好研究样本的数量。 4 构建微阵列。 5 使组织芯片表面平整,均匀压平。 【展望】组织芯片技术是一项新兴技术,涉及临床医学、分子生物学、机械制造、计算机 软件的诸多学科。需要各学科人才的通力合作,也对全科人才,全能人才提出了要求。

乳腺癌的病理类型

乳腺癌的病理类型 1■非浸润性癌包括导管内癌(癌细胞未突破导管壁基底膜)、小叶原位癌 (癌细胞未突破末梢乳管或腺泡基底膜)及乳头湿疹样乳腺癌。此型属早期,预后较好。 2■早期浸润性癌包括早期浸润性导管癌(癌细胞突破管壁基底膜,开始向 间质浸润),早期浸润性小叶癌(癌细胞突破末梢乳管或腺泡基底膜,开始向间质浸润,但仍局限于小叶内)。此型仍属早期,预后较好。(早期浸润是指癌的浸润成分小于10 %) 3.浸润性特殊癌包括乳头状癌、髓样癌(伴大量淋巴细胞浸润)、小管癌 (高分化腺癌)、腺样囊性癌、粘液腺癌、大汗腺样癌、鳞状细胞癌等。此型分化一般较高,预后尚好。 4■浸润性非特殊癌包括浸润性小叶癌、浸润性导管癌、硬癌、髓样癌(无 大量淋巴细胞浸润)、单纯癌、腺癌等。此型一般分化低,预后较上述类型差,且是乳腺癌中最常见的类型,占80%,但判断预后尚需结合疾病分期等因素。 乳腺癌的危险度分级 1. 低度危险的定义患者术后淋巴结阴性,并同时具有以下特征:pT W2cm病理分级1级、未侵犯肿瘤周边血管、HER-2 (-)、年龄》35岁。化疗方案可以选择CMF< 6 或AC/EC X4-6 个周期。 2. 中度危险的定义①腋窝淋巴结阴性,并至少具备以下特征的一项:pT> 2cm、 病理分级为2-3级、有肿瘤周边血管侵犯、HER-2基因过表达或扩增、年龄V 3 5岁。②腋窝淋巴结转移1-3和HER-2 (-)。可选用的方案有FAC/FECX6。 3. 高度危险的定义:①腋窝淋巴结转移1-3和HER-2 (+);②腋窝淋巴结转移> 3。可选用的方案有:AC -T,FEC X 3- T X3, TAC X 6,也可用密集化疗。 如何评估一个乳腺癌病人复发和转移的危险度? 乳腺癌病人都担心自己的病是否会复发?是否会转移?那么如何评估一个具体的乳腺癌病人复发和转移的危险度?下面作一些介绍。 首先要了解病人的年龄、肿瘤最大直径(T)、腋窝淋巴结转移情况、癌细胞组织学分级、有无广泛的肿瘤周围血脉及淋巴管浸润、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ER)、原癌基因HER-2三者表达状况。 专家们根据上述情况,将复发和转移的危险度分三级,分别是低危、中危和高危。 1. 低危 腋窝淋巴结阴性,且具备所有下列特征:肿瘤最大直径三2cm,且癌细胞组织学分级I 级(分化良好)、且没有广泛的肿瘤周围脉管浸润,且雌激素受体(ER)和/或孕激素受体(ER)阳性,且无原癌基因Her-2过分表达,且年龄>35岁。 2. 中危:分两种情况 (1)腋窝淋巴结阴性,且至少具备一项下列特征:肿瘤最大直径>2cm,或癌细胞组织学分级II级(分化中等)?III级(分化差),或有广泛的肿瘤周围脉管浸润,或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ER)阴性,或HER2过表达,或年龄<35岁

组织芯片技术简述

组织芯片技术简述 摘要:组织芯片技术是近年来基因芯片(DNA芯片)技术的发展和延伸,属于一种特殊生物芯片技术。组织芯片技术可以将数十个甚至上千个不同个体的临床组织标本按预先设计的顺序排列在一张玻片进行分析研究,是一种高通量、多样本的分析工具。本文就组织芯片技术的原理、发展、特点及应用进行一个简单介绍 关键词:组织芯片原理发展特点应用 正文 一.原理 组织芯片(tissue microarray,TMA)是一种新型生物芯片技术,又叫组织微阵列。由Konanen等人于1998年建立,它建立的初衷是为了在一次实验中对大量组织样品进行平行研究。它将大量组织样本集成在一张固相载体(如石蜡块)上,可以按照预定的数量来“扩增”组织,可以结合其他技术,例如组织芯片技术可以与DNA、RNA、蛋白质、抗体等技术相结合,在基因组、转录组和蛋白质组等三个水平上进行研究。 TMA构建原理可以概括为以下四个步骤: 1.选取待研究的组织。现在人们利用组织芯片技术对人体各组织均有研究,包括肝脏,前列腺,心脏,乳房等等,据相关数据显示,在大脑组织中的应用最多。医学上常选取一些病变器官进行研究。根据制作方法来分,微阵列主要有石蜡包埋的组织微阵列和冰冻微阵列两种。 2. 经检测后标记出待研究的区域。组织微阵列的检测仪主要是高性能显微镜、荧光显微镜或共聚焦荧光显微镜。适用的检测技术有苏木精—HE染色,免疫组织化学(IHC)染色,原位杂交(ISH),荧光原位杂交(FISH),原位PCR,寡核苷酸启动的原位DNA合成(PRINS)等。 3. 使用组织芯片点样仪将标记好的组织按设计排列在空白蜡块上。首先要利用打孔机在已经标记好的靶位点上进行打孔,将组织芯转入蜡块孔中,重复操作可转入上千个样品组织芯。 4. 使用切片机对阵列蜡块进行连续切片即获得组织芯片。根据制作方法来分,微阵列主要有石蜡包埋的组织微阵列和冰冻微阵列两种。后者可以克服上述前者的多种缺陷(含醛基的化合物(可能损伤RNA或使目标抗原结构断裂或破坏抗原——抗体结合位点,另外,石蜡包埋乙醇固定过的组织也无法避免RNA降解)。 二.发展

组织芯片的概念及原理

组织芯片的概念及原理 关键词:细胞株肿瘤细胞菌种保藏中心 ATCC 中国微生物菌种网北京标准物质网 组织芯片(tissue chip),也称组织微阵列(tissuemmroarray),该技术是将数十个甚至上千个不同个体组织标本以规则阵列方式排 布于同一载体上,进行同一指标的原位组织学研究,是一种高通量、大样本以及快速的分子水平分析工具。组织芯片的制作原理与单个切片相同,只是样本数量增加。 组织芯片的种类包括人的常规石蜡包埋样本的组织芯片、各种实验动物的组织芯片、细胞株及一些病原微生物的芯片等。在已有的石蜡包埋组织芯片的基础上,Feizo等创建了冷冻组织微阵列技术。近年来出现了一种新技术,称为下一代组织芯片技术(next-generation tissue。microarray,ngTMA),该技术将组织学专业知识与数字化病理技术及自动化组织芯片技术相结合,能精准定位所需要的组织区域或细胞类型,避免无效组织的出现,有助于肿瘤微环境中的病理学研究。 组织芯片主要用于各种原位组织技术实验中,包括常规形态学观察、各种特殊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核酸原位杂交、原位PCR、荧光原位杂交、原位RT-PCR和寡核苷酸启动的DNA合成(PRINS)等;

其次用于临床和基础的研究,如分子诊断、预后指标筛选、治疗靶点定位、抗体和药物筛选、基因和表达分析等。 组织芯片的设计应考虑组织的种类及芯片上每一样本组织片的大小。此外,组织片的大小对某一器官或组织所存在病变的代表程度如何也是考量因素。一般而言,芯片上组织样本数量越大,组织的面积越小,细胞数量也越少。在直径约为2mm的组织芯片上有约100000个细胞,而在直径为0.6mm的组织片上只有约30 000个细胞,故在组织芯片的设计中并不是组织片的数量越多越好,最常用的组织芯片的样本含量仍以60~100个为主,组织片的直径可为2mm,这样既可提供较大面积的组织进行形态学观察,又可定位和半定量观察免疫组化或原位杂交等的检测信号(图9-7-1)。

乳腺癌有那些类型

乳腺癌有那些类型 女性乳腺是由皮肤、纤维组织、乳腺腺体和脂肪组成的,乳腺癌是发生在乳腺腺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乳腺癌中99%发生在女性,男性仅占1%。 乳腺癌有那些类型?乳腺并不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器官,原位乳腺癌并不致命;但由于乳腺癌细胞丧失了正常细胞的特性,细胞之间连接松散,容易脱落。癌细胞一旦脱落,游离的癌细胞可以随血液或淋巴液播散全身,形成转移,危及生命。目前乳腺癌已成为威胁女性身心健康的常见肿瘤。 全球乳腺癌发病率自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一直呈上升趋势。美国8名妇女一生中就会有1人患乳腺癌。中国不是乳腺癌的高发国家,但不宜乐观,近年我国乳腺癌发病率的增长速度却高出高发国家1~2个百分点。据国家癌症中心和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2012年公布的2009年乳腺癌发病数据显示:全国肿瘤登记地区乳腺癌发病率位居女性恶性肿瘤的第1位,女性乳腺癌发病率(粗率)全国合计为42.55/10万,城市为51.91/10万,农村为23.12/10万。 乳腺癌的病理类型很多,有的以组织来源命名:如小叶腺癌、导管腺癌;有的以病变组织特点命名:如髓样癌、硬癌、单纯癌;有的以病变程度命名:如原位癌、早期癌、浸润癌;有的以癌细胞的分化程度命名:如未分化癌、低分化癌、中分化癌、高分化癌。 随着病理组织学与临床医学的密切结合,病理类型逐渐向依据癌细胞对周围组织的侵犯程度和远处转移可能性的大小而归类。大体分为:非浸润性癌、早期浸润癌、浸润癌。 非浸润性癌:又称原位癌,指癌细胞局限在上皮基底膜内生长,癌灶没有转移。包括小叶原位癌、导管内癌。常伴发各种乳腺病,有时也可在浸润癌的旁边见到。原位癌发展缓慢,变成浸润癌需要几年时间。 早期浸润癌:是从原位癌发展到浸润癌的早期阶段,癌细胞突破上皮的基底膜,但浸润程度尚浅,较少发生癌灶转移。包括小叶原位癌早期浸润、导管内癌早期浸润。 浸润癌:癌细胞已经突破上皮基底膜的限制,广泛侵犯周围组织,容易发生癌灶转移。依据癌的原发部位是来源于乳腺上皮组织,还是其他组织,又分为浸润性特殊癌、浸润性非特殊癌。 ①浸润性非特殊癌:包括有浸润性小叶癌、浸润性导管癌、单纯癌、髓样癌、硬癌、腺癌。 ②浸润性特殊癌:包括乳头状癌、髓样癌、粘液腺癌、腺样囊腺癌、大汗腺癌、鳞状细胞癌、乳头Pagets病。

乳腺癌TNM分期

一、乳腺癌TNM分期(AJCC)第六版 1、原发肿瘤(T) TX?原发肿瘤无法评估 T0?没有原发肿瘤证据 Tis?原位癌 ?Tis(DCIS):导管原位癌; ?Tis(LCIS):小叶原位癌; ?Tis(Paget’s):乳头Paget’s病,不伴有肿块。 注:伴有肿块的Paget’s病按肿瘤大小分类。 T1:肿瘤最大直径≤2 cm。 ?T1mic:微小浸润癌,最大直径≤0.1 cm; 注:如果有多个微浸润灶,则按最大浸润灶分类,不能将各个微浸润灶相加;如果有多个较大浸润灶时,应将其注明。 ?T1a:肿瘤最大直径>0.1 cm,但≤0.5 cm; ?T1b:肿瘤最大直径>0.5 cm,但≤1 cm; ?T1c:肿瘤最大直径>lcm,但≤2 cm。 T2:肿瘤最大直径>2 cm,但≤5 cm。 T3:肿瘤最大直径>5 cm。 T4:不论肿瘤大小,直接侵犯胸壁(a)或皮肤(b),如下所述: ?T4a:侵犯胸壁,不包括胸肌; ?T4b:患侧乳腺皮肤水肿(包括桔皮样变),溃破,或限于同侧乳房皮肤的卫星结节; ?T4c:T4a与T4b并存; T4d:炎性乳腺癌。 2、区域淋巴结(N) (1)临床 ?NX:区域淋巴结无法评估(如已被切除)。 ?N0:无区域淋巴结转移。 ?N1:同侧腋窝淋巴结转移,可活动。 ?N2:同侧腋窝淋巴结转移,固定或相互融合;或虽然缺乏同侧腋窝淋巴结转移的临床证据.但有临床证据*显示的同侧内乳淋巴结转移。 ?N2a:同侧腋窝淋巴结转移,互相融合或与其他组织固定; ?N2b:仅有临床证据*显示的同侧内乳淋巴结转移,而无腋窝淋巴结转移的临床证据; ?N3:同侧锁骨下淋巴结转移伴或不伴腋窝淋巴结转移;或有临床证据*显示同侧内乳淋巴结转移和腋窝淋巴结转移;或同侧锁骨上淋巴结转移,伴或不伴腋窝或内乳淋巴结转移。 ?N3a:同侧锁骨下淋巴结转移;?N3b:同侧内乳淋巴结及腋窝淋巴结转移; ?N3c:同侧锁骨上淋巴结转移。 ?*“临床证据”的定义为:影像学检查(除外淋巴显像)或体检发现,或大体病理标本即可见的异常 ?(2)病理学分期(pN)a pNX:区域淋巴结无法评估(如已被切除,或未行病理学检查)。 pN0:无组织学显示的区域淋巴结转移。 pN1:1~3个腋窝淋巴结转移,和/或通过前哨淋巴结活检,显微镜下发现内乳淋巴结转移,但无临床证据**。 ?pN1mi:微小转移(>0.2 mm,<2.0 mm); ?pN2:4~9个腋窝淋巴结转移;或内乳淋巴结,但腋窝淋巴结无转移。 ?pN3?:≥10个腋窝淋巴结转移,或锁骨下淋巴结转移,或临床证据*显示同侧内乳淋巴结转移,同时有1个或更多腋窝淋巴结阳性;或多于3个腋窝淋巴结转移伴内乳淋巴结临床阴性但有镜下转移;或同侧锁骨上淋巴结转移。 ?3、远处转移(M) ?MX:远处转移无法评估。M0:无远处转移。 M1:有远处转移。 ?4、临床分期 Stage0TisN0 M0 StageⅠT1N0 M0(*T1包括T1mic) StageⅡAT0N1 M0 T1N1 M0 T2N0 M0 StageⅡBT2N1 M0 T3N0 M0 StageⅢAT0N2 M0 T1N2 M0 T2N2 M0 T3N1-2 M0 StageⅢBT4N0-2 M0 StageⅢC任何TN3 M0 StageⅣ任何T任何NM1 二、St.Gallen风险分级 三、放射治疗的指征: --T〉5cm --N:淋巴结转移>3 --切缘有浸润 --保乳手术后 *接受新辅助化疗的患者应基于化疗前肿瘤情况考虑四、内分泌治疗

乳腺癌组织芯片的应用与HER-2neu的表达

收稿日期:2004-03-04 作者简介:官 静(1975-),女,湖北武汉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肿瘤病理的研究。 乳腺癌组织芯片的应用与HER 22/neu 的表达 官 静,刘丽江 (江汉大学医学与生命科学学院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教研室,湖北武汉430056) 摘 要 目的:构建乳腺癌及乳腺癌-良性病变组织微阵列,研究HER 22/neu 在原发性乳腺癌和乳腺良性病变中的表达并探讨HER 22/neu 的判断标准。方法:制作乳腺癌-乳腺良性病变组织微阵列(tissue microarray )。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HER 22/neu 在180例乳腺癌,32例乳腺良性病变组织中的表达。结果:构建乳腺癌及乳腺癌-乳腺良性病变组织微阵列4个,180例乳腺癌中HER 22/neu 阳性率为37.78%(68/180),32例乳腺良性病变不表达。乳腺癌组织中HER 22/neu 的过表达率显著高于乳腺良性病变组织(P <0.05)。结论:乳腺癌-乳腺良性病变组织微阵列的建立使乳腺癌相关基因及其蛋白产物的筛选工作简便、快捷。HER 22/neu 的过表达与乳腺癌的发生密切相关。 关键词:乳腺癌;组织微阵列;HER 22/neu 中图分类号:R73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1777(2004)022******* 组织微阵列/组织芯片技术(tissue microarray or tissuechip )是最近伴随基因芯片技术发展起来的一 种新方法,可在一张玻片上一次性完成几百例以上的临床组织标本的基因及其表达的分析,是快速、经济地大规模筛查组织中基因结构改变、表达异常的强有力工具[1]。目前国内用这种技术进行基因表达研究的报道尚不多见。 乳腺癌HER 22/neu 基因的过表达是临床治疗的重要客观依据。石蜡切片HER 22/neu 基因表达的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是否能作为治疗的依据,尚有不同的意见。为进一步明确HER 22/neu 基因表达与乳腺癌治疗的相关性,构建了乳腺癌-乳腺良性病变组织微阵列,并结合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了180例乳腺癌及32例乳腺良性病变组织标本中HER 22/neu 基因的表达,在高通量、高标准化分析 的前提下,探讨HER 22/neu 基因表达与乳腺癌的关系及评价的方法。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收集经病理学确诊的乳腺手术标本共265例。其中105例乳腺癌,48例乳腺良性病变标本来自江 汉大学附属医院及其它医院1998~2003年乳腺手术标本,112例乳腺癌标本由北京友谊医院病理科提供。乳腺癌患者年龄31~72岁,平均年龄47.6岁。乳腺良性病变患者年龄16~65岁,平均年龄36.5岁。全部组织标本获取前均未经放疗和/或化 疗。所有组织均经10%缓冲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 1.2 乳腺癌-乳腺良性病变组织微阵列的制作 将蜡块制成5μm 厚HE 染色切片,在低倍镜下用油性笔标出目标区域。并在相应蜡块上做出标记,这些蜡块称为供体蜡块(donor bloke )。制作硬度适中的受体蜡块(35mm ×27mm )。用组织微阵列仪(Microarrayer ,美国B EECHER INSTRU 2M EN TS 公司产品)从265例乳腺手术标本的供体 蜡块中分别提取直径为0.6mm 或2.0mm 的组织芯,插入到受体蜡块中制作成组织微阵列4个。其一为乳腺癌-乳腺良性病变组织微阵列(直径0.6mm ,包括乳腺癌组织样本41例,乳腺良性病变样本48例),其余为乳腺癌组织微阵列,分别包括乳腺癌 组织样本64例(直径0.6mm ,),65例(直径2.0mm )及47例(直径2.0mm )。然后将制成的阵列放 入37℃温箱中20min 使组织与受体蜡块结合紧密。 第32卷 第2期江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Vol.32 No.2 2004年6月Journal of Jianghan University (Natural Sciences )J un.,2004

基因芯片技术及其应用简介(精)

基因芯片技术及其应用简介 生物科学学院杨汝琪 摘要:随着基因芯片技术的发展,基因芯片越来越多的被人们利用,它可应用于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如:它可以应用于医学、环境科学、微生物学和农业等多个方面,基因技术的发展将有利于社会进一步的发展。 关键词:基因芯片;技术;应用 基因(gene是载有生物体遗传信息的基本单位,存在于细胞的染色体(chromosome上。将大量的基因片段有序地、高密度地排列在玻璃片或纤维膜等载体上,称之为基因芯片(又称DNA 芯片、生物芯片。在一块1 平方厘米大小的基因芯片上,根据需要可固定数以千计甚至万计的基因片段,以此形成一个密集的基因方阵,实现对千万个基因的同步检测。基因芯片技术是近年来兴起的生物高新技术,把数以万计的基因片段以显微点阵的方式排列在固体介质表面,可以实现基因检测的快速、高通量、敏感和高效率检测,将可能为临床疾病诊断和健康监测等领域,带来全新的技术并开拓广阔的市场。 1 基因芯片技术原理及其分类 1.1基因芯片的原理: 基因芯片属于生物芯片的一种"其工作原理是:经过标记的待测样本通过与芯片上特定位置的探针杂交,可根据碱基互补配对的原则确定靶序列[1],经激光共聚集显微镜扫描,以计算机系统对荧光信号进行比较和检测,并迅速得出所需的信息"基因芯片技术比常规方法效率高几十到几千倍,可在一次试验中间平行分析成千上万个基因,是一种进行序列分析及基因表达信息分析的强有力工具。 1.2基因芯片分类: 1.2.1根据其制造方法可分原位合成法和合成后点样法;

1.2.2根据所用载体材料不同分为玻璃芯片!硅芯片等; 1.2.3根据载体上所固定的种类可分为和寡核苷酸芯片两种; 1.2.4根据其用途可分测序芯片!表达谱芯片!诊断芯片等 2 基因芯片技术常规流程 2.1 芯片设计根据需要解决的问题设计拟采用的芯片,包括探针种类、点阵数目、片基种类等。 2.2 芯片制备将DNA, cDNA或寡核昔酸探针固定在片基上的过程。从本质上可分为两大类fz} ,一类是在片基上直接原位合成,有光蚀刻法、压电印刷法和分子印章多次压印法三种;另一类是将预先合成的探针固定于片基表面即合成点样法。 2.3 样品制备常规方法提取样品总RNA,质检控制。再逆转录为。DNAo 2.4 样品标记在逆转录过程中标记荧光素等。 2.5 芯片杂交标记的cDNA溶于杂交液中,与芯片杂交。 2.6 芯片扫描一用激光扫描仪扫描芯片。 2.7 图像采集和数据分析专用软件分析芯片图像,然后对数据进行归一化,最后以差异为两倍的标准来确定差异表达基因。 2.8 验证用定量PCR或原位杂交验证芯片结果的可信性。 3基因芯片合成的主要方法 目前已有多种方法可以将基因片段(寡核苷酸或短肽固定到固相支持物上。这些方法总体上有两种: 3.1原位合成:

乳腺癌的病理类型

乳腺癌的病理类型 乳腺癌的病理类型 乳腺癌的病理是临床诊断与治疗的基本条件,乳癌的病理变化十分复杂,类型较多,大致上分为非浸润性乳腺癌、早期浸润性乳腺癌、浸润性乳腺癌及罕见乳腺癌。 1.非浸润性癌乳腺癌:又称原位癌,是乳腺癌的早期阶段,当癌瘤局限在乳腺导 管或腺泡内,未见突破其基底膜包括小叶原位癌、导管内癌。常伴发各种乳腺病,有时也可在浸润癌的旁边见到。原位癌发展缓慢,变成浸润癌需要几年时间。 1)导管内原位癌是指发生于乳腺小叶的终末导管,导管明显扩张,癌细胞局 限于扩张的导管内,导管基底膜完整的乳腺癌。根据组织学改变分为粉刺癌和非粉刺型导管内原位癌。 2)小叶原位癌:发生于小叶导管及末梢导管上皮细胞的癌,多见于绝经前妇女,发病年龄较一般乳腺癌早5-10年。小叶增大,管、泡增多,明显变粗,充满无极性的癌细胞。小叶原位癌发展缓慢,预后良好。 2.早期浸润乳腺癌:是从原位癌发展到浸润癌的早期阶段,癌细胞突破上皮的基 底膜,但浸润程度尚浅,较少发生癌灶转移。包括小叶原位癌早期浸润、导管内癌早期浸润。 1)小叶癌早期浸润:癌组织突破管壁基底膜,开始向小叶间质浸润,但仍局限于 小叶范围内。 2)导管癌早期浸润:导管内癌的癌细胞突破管壁基底膜,开始生芽、向间质浸润。 3.浸润性乳腺癌:是癌细胞已穿破乳腺导管或小叶腺泡的基底膜并侵入间质。 依据癌的原发部位是来源于乳腺上皮组织,还是其他组织,又分为浸润性特殊乳腺癌、浸润性非特殊乳腺癌。 1)浸润性非特殊乳腺癌:有浸润性小叶癌、浸润性导管癌、单纯癌、髓样癌、 硬癌、腺癌。 (1)浸润性小叶乳腺癌:小叶癌明显向小叶外浸润,包括小细胞型浸润癌。(2)浸润性导管癌:导管癌明显浸润间质,但浸润部分不超过癌实质一半。若超

WHO乳腺肿瘤组织学分类-9月1日

WHO乳腺肿瘤组织学分类(2003)的进展 郑荫松(陕西省妇幼保健院病理科,西安710003) 2003新分类与上版(1981)相隔22年后成功制订,有很大变化和进展。 1、新分类的特点: (1)依据全面,多学科综合研究成果,代表了当代医学科学的发展水平。 (2)项目设置细致,分类合理,重点突出,乳腺肿瘤增设为八个大项,上皮性肿瘤分列24个小项,特殊型浸润癌18种,各有特征,一目了然。 (3)分类标准明确,(分级、分期、分型)力争量化,易于掌握,具有较大可重复性。 (4)紧密结合临床,严格界定恶性概念范围,避免过度治疗,实用性较强。 (5)保留不同意见,如DIN与DCIS的双写报告;设立微浸癌,又指出为有争议的概念等。 2、新分类的重大变化: (1)转变观念:遗传学进展,临床随访提示:乳癌的发生发展非单一的线性模式,而是更为复杂多变,更不可当作生化反应中的级联关系(如凝血过程),各阶段可以停顿,停止,浸润癌不一定都经历所有阶段。 (2)乳腺癌概念:界定为浸润癌方为真正的恶性或癌。 (3)项目调整:将原位癌自恶性肿瘤划归为癌前病变。 (4)不设早浸癌项,对立项称微浸癌又指出基本按原位癌对待。 (5)新分类的乳腺癌全为浸润性癌,分为两大类,非特殊型(浸润性导管癌附五个亚型),特殊型(18种)。 3、浸润性导管癌(非特殊型): (1)常见性:是乳腺癌的最大一组50-80%。 (2)起源:主要为TDLU,“浸润性导管癌”系保留的传统名称。 (3)组织学:不同病例变化显著不同,细胞学,组织学变化多样,关键是缺乏特殊型癌的规律的结构,80%伴有导管原位癌改变。 txt=图1.12 A浸润性导管癌,Ⅰ级。B 浸润性导管癌,Ⅱ级。C 非特殊性浸润性导管癌,Ⅲ级,缺乏腺管分化。注意有大量核分裂像,其中部分为病理性核分裂像。 (4)不同类型癌:

组织芯片的应用

组织芯片应用 细胞表型分析 用组织芯片技术可以对细胞进行高通量免疫表型分析。用标准的免疫组化法对组织芯片上的数百甚至上千例各种不同的肿瘤组织标本进行各种指标的检测,不但可用于发现这些指标与肿瘤的诊断、鉴别诊断和预后密切相关,而且与完整的大组织切片相比,不同部位点样构建的组织芯片便可以提供一个可靠的高通量免疫组化表型分析系 统。 与基因芯片联合应用 用组织芯片技术也可以同时进行数种或数十种基因扩增、表达的检测,可用于发现各种组织样本中各种基因的调控,再根据这些不同的调控情况得出有价值的实验结果。 用于新基因靶点筛选 组织芯片技术亦可用于寻找治疗肿瘤的新靶点。用组织芯片对每个候选基因进行分析可以发现最有潜力成为新药或抑制剂的靶基因,或发现原癌基因或编码信号转导分子的新基因。如果某种特殊基因过度表达或在许多肿瘤中表达增强,则此基因即可作为一种重要的靶基因,那么干扰这种基因的表达或其表达产物功能的物质可能就是极有潜力的新药。所以,肿瘤组织芯片特别适合于研制抗肿瘤药物时先对靶基因进行选择。 缩微组织学和病理学图谱 根据需要可制备各种缩微组织学和病理学图谱。如制备各种正常组织芯片、各种病理类型的肿瘤组织芯片、同一系统中的各种肿瘤组织芯片、少见肿瘤组织芯片、疑难病例组织芯片、各种炎症组织芯片、各种寄生虫组织芯片以及胚胎发育组织芯片。可用于进修、学习、存储和进行对比研究等。 基因扩增分析 用组织芯片技术也可以同时进行数种或数十种基因扩增、表达的检测,可用于发现各种组织样本中各种基因的调控,再根据这些不同的调控情况得出有价值的实验结果。 抗体筛选 在各种疾病研究中,疾病相关抗体和探针是必不可少的研究工具,其特异性敏感性对研究结果影响巨大。对抗体和探针测试的基本方法就是用大量不同来源的阳性和阴性组织进行检查。对此,传统病理学方法需做大量单一切片。如果采用组织芯片技术,一次实验即可完成。现在组织芯片技术已经成为生物制品公司、病理医生和研究者筛选抗体和探针的必备工具。 用于个体化肿瘤治疗 组织芯片可用于筛选大量的肿瘤组织标本来确定哪些肿瘤应采取何种治疗方式。如对乳腺癌进行HER-2基因的筛选,高表达或者扩增的患者Herceptin 治疗将有良好的效果。 图表 1食道癌免疫组化胞核染色图 图表 2免疫组化胞浆染色图 图表 3免疫组化胞核染色图 图表 4肿瘤HE 染色图 图表 5乳腺癌FISH 图 图表 6前列腺免疫组化胞膜染色图 图表 7肺癌免疫组化胞 膜染色图

基因芯片技术及其应用(精)

基因芯片技术及其应用 李家兴1001080728 园艺107 基因芯片( gene chip, DNA chip, DNA microarray 又被称为DNA芯片、DNA微阵列和生物芯片, 是指以大量人工合成的或应用常规分子生物学技术获得的核酸片段作为探针, 按照特定的排列方式和特定的手段固定在硅片、载玻片或塑料片上, 一个指甲盖大小的芯片上排列的探针可以多达上万个[1- 3]。在使用时,先将所研究的样品标记, 然后与芯片上的寡聚核苷酸探针杂交,再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等设备对芯片进行扫描, 配合计算机软件系统检测杂交信号的强弱, 从而高效且大规模地获得相关的生物信息。此项技术将大量的核酸分子同时固定在载体上, 一次可检测分析大量的DNA和RNA, 解决了传统核酸印迹杂交技术复杂、自动化程度低、检测目标分子数量少、成本高、效率低等的缺点[4]。此外, 通过设计不同的探针阵列( array , 利用杂交谱重建DNA序列, 还可实现杂交测序( sequencing by hybridization,SBH [5]。目前, 该技术在基因表达研究、基因组研究、序列分析及基因诊断等领域已显示出重要的理论和应用价值[6]。 1 基因芯片技术的产生和发展 21 世纪将是生命科学的世纪, 基因芯片技术是近年产生的一项生物高新技术, 它将像计算机一样成为21 世纪即将来临的又一次新兴革命的奠基石[7,8]。基因芯片技术的产生与发展与人类基因组计划(Human Genome Project, HGP 的研究密不可分[9]。人类基因组的大量信息需要有一种快速、敏感、平行检测的技术,随着越来越多的基因被解码, 基因的功能研究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在这一背景下, 以基因芯片技术为主体的生物芯片诞生了, 它被誉为是20 世纪90 年代中期以来影响最深远的重大科技进展之一。基因芯片技术充分结合灵活运用了寡核苷酸合成、固相合成、PCR 技术、探针标记、分子杂交、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技术、荧光显微检测、生物传感器及计算机控制和图像处理等多种技术, 体现了生物技术与其他学科相结合的巨大潜力。基因芯片技术的理论基础是核酸杂交理论, Southern 印迹可以看作是生物芯片的雏形; 其后, 人们又发明了一个以膜片为介质基础的克隆库扫描

乳腺癌的组织学类型和转移途径

一、乳腺癌常见组织学类型 1. 乳腺癌是乳腺导管上皮及腺泡上皮发生的恶性肿瘤。 2. 肉眼观:好发于乳腺外上象限。常见灰白色癌组织呈放射状侵入邻近纤维脂肪组织内。肿瘤大小不定,质硬,与周围组织界限不清,常见灰白色癌组织呈放射状侵入邻近纤维脂肪组织内。 3. 如癌瘤位置浅,可侵犯皮肤,与皮肤粘连致使皮肤出现不规则浅表微小凹陷,呈桔皮样外观。 4.如累及乳头,可引起乳头下陷。组织学类型(一)导管内癌: 1.癌组织位于扩张的导管内,未突破基底膜,属导管原位癌。 2.组织结构多样,癌细胞可排列成实性团块、乳头状及筛状等。(二)浸润性导管癌: 1.是乳腺癌中最常见的类型,占乳腺癌的50%~80%。 2.导管内癌的癌细胞突破导管基底膜进入间质,即为浸润性导管癌。 3.癌细胞排列呈不规则实性条索或团块状,常无明显腺样结构。 4.浸润性导管癌的分类根据其实质与间质比例不同,可分为:(1)单纯癌:实质与间质大致相等。(2)硬癌:实质少间质多。(3)不典型髓样癌:实质多,间质少,间质内无明显淋巴细胞浸润。(三)浸润性小叶癌: 1.小叶原位癌突破小管或末梢导管基底膜向间质浸润所致。 2.癌细胞体积小,细胞形态一致,排列成条索状或单个散在于纤维组织之间,有时可见从小叶原位癌向浸润性小叶癌过渡的形态。(四)湿疹样癌(佩吉特病) 1.多伴有浸润性导管癌,或由乳头的大导管上皮发生,癌组织沿大导管浸润性生长。 2.累及乳头部皮肤,使乳头出现糜烂和渗液结痂,呈湿疹样改变。 3.患者年龄较大。注意:佩吉特病是一种恶性肿瘤!!二、乳腺癌常见扩散及转移途径(一)直接蔓延:癌细胞沿乳腺导管累及相应腺泡,亦可沿结缔组织间隙和筋膜浸润至脂肪组织,甚至胸肌、胸壁。(二)淋巴道蔓延:淋巴道转移是乳腺癌最常见的转移途径。最早转移到同侧腋窝淋巴结,晚期可转移到锁骨、内乳动脉旁及纵隔淋巴结。(三)血道转移:晚期可经血道到肺、肝、骨骼等处。

基因芯片技术及其应用

基因芯片技术及其应用摘要: DNA芯片技术是指在固相支持物上原位合成寡核苷酸,或者直接将大量的DNA探针以显微打印的方式有序地固化于支持物表面,然后与标记的样品杂交,通过对杂交信号的检测分析,即可获得样品的遗传信息。由于常用计算机硅芯片作为固相支持物,所以称为DNA芯片。 关键词 DNA芯片制备检测应用 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逐步实施以及分子生物学相关学科的迅猛发展,越来越多的动植物、微生物基因组测序得以测定,基因序列数据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速增长。DNA芯片的出现是科学发展的必然产物。本文就DNA芯片的制备及其在医学领域的应用予以阐述。 1 基因芯片的制备及检测技术[1-4] 1.1 基因芯片的制备方法 1.1.1 原位合成法其中最具代表的是原位光刻合成法。该法是利用分子生物学、微电光刻技术及计算机技术等直接在基片上合成所需的DNA探针。除原位光刻合成法外,原位合成法还包括原位喷印合成和分子印章在片合成法。 1.1.2 直接点样法该法是将制备好的DNA(cDNA)片段直接点在芯片上。近来有人提出用电定位捕获法和选择性沉淀法制备芯片。 1.1.3 电定位捕获法是将生物素标记的探针在电场的作用下快速地固定在含有链霉素亲和素的琼脂糖凝胶膜上。由于生物素与链霉素亲和素的强亲合力,使得探针的固定更加容易和牢固。在电场的作用下,靶基因能快速地在杂交部位积聚,大大缩短了杂交时间,提高了杂交的效率,且改变电场电极的方向可以除去未杂交或低效率杂交的靶基因。 1.1.4 选择性沉淀法该技术是用金属纳米粒标记探针的方法来制备微阵列,靶基因在芯片上与探针杂交后发生选择性沉淀,通过检测沉淀物的电化学值等来获取相应的生物信息。

简易组织芯片仪的制作

简易组织芯片仪的制作 (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 【关键词】芯片分析技术;分子探针技术;显微镜检查 与传统的病理研究方法相比,组织芯片具有省时、经济、信息量大,并能节约标本及大大提高实验效率等优点,应用非常广泛[1],但由于组织芯片机价格昂贵,难以普及推广。笔者利用本科室退役的显微镜研制组织芯片仪,并用其制作组织芯片,取得很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骨髓穿刺针2支(16G和18G),16 W发热元件,温度控制器1个,强力胶水1瓶,退役的带有三坐标的显微镜支架1台,45号圆钢2段(分别为长104 mm,直径56 mm;长40 mm,直径88 mm),电源线2条。 1.2 方法 1.2.1 打孔针和取样针的制作 16G带有M4螺纹的骨髓穿刺针(最小内径为1.1 mm)用于取样;18G带有M4螺纹的骨髓穿刺针(最大外径为1.3 mm)用于打孔。用砂轮将针尖末端截断(包括芯和鞘),

保留螺纹以下至针尖末端的长度约1~2 cm。取一段内径分别与16G 或18G骨髓穿刺针外径相当的单芯电线绝缘护套,将其相应地紧紧套在16G或18G骨髓穿刺针的鞘上,使其下缘与针末端的距离为5 mm。塑料外套与针末端的距离可根据供体蜡块的厚度调整,但打孔针和取样针的外套层和针末端的距离应保持一致(图1)。 上为打孔针,下为取样针. 图1 打孔针和取样针的制作 Fig 1 Top one is hole puncture needle and bottom one is sampling needle 1.2.2 恒温加热装置的制作根据热学原理设计出蓄热体(由45号圆钢加工制成)(图2A、B),内嵌入加热元件(图2C),采用双加热系统,通过温控装置调节温度,使其保持在(60±1)℃(较石蜡的熔点58 ℃稍高),保证打孔针和取样针处于恒温。 1.2.3 操作平台和矩阵定位系统的制作利用退役的显微镜,保留机械和支架系统,利用载物台放置供体蜡块和受体蜡块。用一块厚度为3 mm的有机工程塑料板,制成尺状结构,利用强力胶水粘在显微镜的推进器上,用于蜡块的准确定位(图3)。推进器用于受体蜡块打孔时前后(X轴)左右(Y轴)的位移,以保证所打的孔矩阵排列整齐。旋转镜柱上的调节器(粗细螺旋)使镜台作上下方向(Z轴)的移动,实现打孔和取样深度的准确控制。至此,一台功能基本齐全的组织芯片仪就改装成功,并可用于组织芯片的制作(图4)。 1.3 结果用制作完成的组织芯片仪制作组织芯片,芯片以规则的点

乳腺癌的组织学分类

乳腺癌的组织学分类 一、非浸润性癌 (一)导管原位癌(DCIS) 肿瘤细胞仅限于导管内,没有间质浸润。导管内的癌细胞可排列成实性、筛状、乳头状、低乳头状、匍匐状等。依据核异型程度,结合管腔内坏死、核分裂及钙化等,通常将DCIS分为三级。当见到不同级别的DCIS混合存在或在同一活检组织或同一管腔中存在不同的DCIS结构,尽可能提示各种级别的DCIS所占的比例。 (二)小叶原位癌(LCIS) 病变位于末梢导管小叶单位,75%的病例可见伴有末梢导管的paget扩展。低倍镜下见小叶结构存在,一个或多个小叶的腺泡由于细胞的增殖导致不同程度扩张。常见类型(经典型)的增殖细胞单一、体积小,核圆形、大小均匀,核仁不清楚,染色质均匀分布,胞质稀少,细胞轮廓不清,排列松散,坏死、钙化及核分裂均少见。变异型是指大腺泡、多形细胞、印戒细胞、大汗腺细胞、粉刺型等。 (三)乳头派杰病(Paget’s disease)。 在乳头、乳晕鳞状上皮内出现恶性腺上皮细胞,其下方常伴有导管内癌。当伴有显著的浸润性癌,则按浸润性癌的组织学类型进行分类,并注明伴发乳头派杰氏病。

二、原位癌早期浸润 (一)导管原位癌早期浸润。 导管内癌局部少量癌细胞突破基底膜,向间质生芽浸润,浸润的癌细胞没有脱离导管壁。 (二)小叶原位癌早期浸润。 小叶原位癌的癌细胞突破末梢乳管或腺泡的基底膜,浸润到小叶内间质,但仍局限于小叶内,没有小叶间间质的浸润。 (三)微浸润性癌(Microinvasive carcinoma)。 指在原位癌的背景上,在小叶间间质内出现一个或几个镜下明确分离的微小浸润灶。当不能确定是浸润时,应诊断为原位癌。 (四)浸润性癌。 1.浸润性导管癌。 (1)非特殊型。 非特殊型浸润性导管癌是最大的一组浸润性乳腺癌,由于缺乏典型特征,不能像小叶癌或小管癌那样被单分为一种特殊的组织学类型。当浸润性导管癌伴广泛的导管原位癌成分时(指导管内癌成分占整个癌组织的4/5以上),提倡在诊断为非特殊型浸润性导管癌同时,应注明导管内癌所占比例。 (2)混合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