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港珠澳大桥——世界最大桥隧结合工程

港珠澳大桥——世界最大桥隧结合工程

港珠澳大桥——世界最大桥隧结合工程
港珠澳大桥——世界最大桥隧结合工程

港珠澳大桥——世界最大桥隧结合工程

工程投资额:726亿元

工程期限:2003年——2016年

港珠澳大桥是连接香港、珠海和澳门的特大型桥梁隧道结合工程,横跨珠江口伶仃洋海域,主体工程全长约35公里。项目研究始于2004年,2005年基本确定工程方案,西岸着陆点为珠海拱北和澳门明珠,东岸着陆点为香港大屿山西北的散石湾;2006年粤港澳三方商定大桥采用“三地三检”模式。该桥通车后,由香港开车到珠海或澳门,只需要15-20分钟,目前行船需一个小时。有助吸引香港投资者到珠江三角洲西岸投资,并可促进港、珠、澳三地的旅游业。2008年7月29日,为加快兴建港珠澳大桥项目进度,广东省、香港、澳门三地政府考虑由企业投资改为政府出资,以收费还贷的方式建设,目前三地政府已经达成共识。

工程概况

港珠澳大桥项目研究始于2004年,其工程方案已基本确定。《港珠澳大桥工程可行性报告》推荐路线东岸起点位于香港大屿山石散石湾,跨海到达分离设置的珠海及澳门口岸区,往珠海方向则通过隧道穿越拱北建成区域,与预规划的京港澳高速公路连接。大桥建设内容主要有:海中桥隧工程(包括海中桥隧主体工程、香港口岸与大桥的连接立交桥;澳门口岸与大桥的连接桥;珠海口岸与大桥的连接桥)、香港口岸人工岛填海及口岸设施、澳门口岸人工岛填海及口岸设施、珠海口岸人工岛填海及口岸设施、珠海侧接线。

工程全长49.968公里,采用桥隧组合方案,共设6处通航孔。其中海中隧道6.753公里、海中桥28.525公里,桥隧合计35.578公里。海中桥隧为设计速度每小时100公里的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标准,桥面宽33.1米;珠海侧连接线13.89公里,采用设计速度为每小时80公里的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口岸与大桥设连接匝道桥,设计速度为每小时40-60公里。

港珠澳大桥香港侧东人工岛的构想图,该人工岛造价预计超过100亿。

其中主体工程总长约35公里,采用桥隧组合方案,共设6处通航孔,伶仃西和铜鼓航道处采用长6.753公里的海底隧道,与桥梁相接处修建两个各1平方公里的人工岛,青州航道桥采用460米双塔斜拉桥,江海直达船航道采用两跨220米连续刚构桥,九洲航道桥采用单跨250米连续刚构桥,非通航孔采用70米连续梁桥。车辆驶上大桥,在海面上通过人工岛进入海底隧道,再从另一个人工岛驶出,重新上桥。

目前方案估算总投资为726.67亿元人民币,上报批准收费50年,估计要36年半才能收回成本。其中海中桥隧主体工程含息总投资为385.4亿元;海中工程香港段含息总投资60.6亿元;香港口岸填海及口岸设施含息投资87.2亿元;澳门口岸填海及口岸设施含息投资61.7亿元;珠海口岸填海及口岸设施含息投资71.8亿元;珠海侧连接线含息投资60.1亿元。根据三方协议,大桥连接线将由各方自行负责。其中珠海侧连接线长约13.89公里,终点连接广珠西线。

经评估效益后,香港、珠海和澳门应按三地效益的比例是57.8%、32.6%和9.6%,摊分大桥建造费。因三地同意自费兴建连接道路,大桥主体费用比例调整至50.2%、35.1%和14.7%,而实际补贴金额则视招标结果而定。目前已敲定融资方案,预计将于2014年落成启用。建成后,由香港开车至珠海及澳门,将从4至5小时缩短到约20分钟。预计到2035年,港珠澳大桥每日车流量会有5、6万架次,过境人流量有23万至25万人次。

港珠澳大桥:长达25年的博弈

1983年,时任合和实业主席、人称“桥王”的香港富商胡应湘,率先提出兴建连接香港与珠海的伶仃洋大桥(港珠澳大桥前身)的大胆方案。因为正值内地百废待兴,大桥可以带来庞大的发展机遇。但当时中英双方正就解决香港主权问题在谈判,提出后未有反应。后来,珠海方面重提修桥一事,希望以此改变珠江西岸与香港交通联系薄弱的现状,带动珠海经济发展,造桥热情逐渐升温。1989年,珠海市第一次公布拟建伶仃洋大桥的计划。1993年,时任珠海市委书记的梁广大提出具体方案。为了平衡澳门的利益,期间胡应湘与中山大学教授郑天祥都提出了建设“一桥通三地”的“港珠澳大桥”方案。

到1997年,伶仃洋大桥项目获国务院批准立项。根据后来编制完成的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动态总投资估算为160.37亿元人民币。据称,珠海市还设立了建桥指挥部,并且动工修了一小段。然而,珠海的热脸却贴上了港澳的冷屁股。当时的港英政府引用英美顾问公司的报告,表示要到2020年才有这个需求,香港商界亦有以李嘉诚、霍英东为代表的航运派明确表示反对;澳门则担心桥位离其太远,有使其“边缘化”之虞,于是方案最终被搁置。

可是,香港的想法很快被内地飞速发展的事实否定。随着广州、深圳、珠海为龙头的城市群的形成和珠江东岸的崛起,香港的领先优势逐年缩小。而2001年4月,广东省副省长欧广源在香港某高层会议上,抛出的广东要建深圳到珠海的“隧道计划”,让香港顿悟:广东可以借此撇开香港。香港各界开始对造桥重新升温。到2002年,胡应湘再次提出兴建港珠澳大桥的计划,立刻得到了香港特区前特首董建华的明确支持。年底,时任国务院总理的朱鎔基也代表中央首次明确表示支持。2003年8月,粤港澳三地政府成立港珠澳大桥前期工作协调小组,正式展开工程等筹划。

不过,香港很快发现,广东方面的态度不是很积极,造桥再次出现“一头热,一头冷”的局面,只是这次利害双方颠倒了过来。一个激烈的争论便可见彼此地位的微妙变化:桥的名字是叫“港珠澳大桥”,还是“粤港澳大桥”?另外,著名的争论还有“双Y” (即一桥连接港深珠澳四地)、“单Y” (即一桥连接港珠澳三地)之争,深中大桥(连接深圳和中山以抗衡港珠澳大桥)是否该建等。而据闻香港亦十分精明,在融资方案上始终不愿多让。

如此讨价还价、一拖再拖,中央不得不进入协调。2006年底,由国家发改委、国务院港澳办、交通部牵头成立了大桥专责小组,还披露了大桥为三地带来经济效益的比例,以此参照三地政府对大桥主体融资承担的分摊比例。直到2008年2月28日,三方才敲定融资比例,这场长达1/4个世纪的博弈终于找到了第一个关键性的利益平衡点。

相比而言,同样是桥,同样是区域协作,长三角的“杭州湾大桥”很快就已落成,为何珠港澳大桥却显得如此好事多磨?其实,对比长三角,大珠三角“一国、两制、三地”的政治、经济因素,加之珠三角向来较为保守的诸侯心态,区域协作问题要复杂很多。其实,在25年的漫长博弈中,桥,本是“连接”的代名词,却由此见证了珠三角经济实力的变化、影响力格局的变迁,也测量出了彼此利益关系的距离。

港珠澳大桥兴建大事记

1983年合和主席胡应湘提出兴建一条连接香港及珠海的“伶仃洋大桥”

1989年珠海市委书记梁广大正式提“伶仃洋大桥”

2002年9月特区政府与北京达成共识,加快就港珠澳大桥展开前期研究

2002年11月当时的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公开支持兴建港珠澳大桥

2003年1月当时的香港特首董建华在施政报告中表示有意兴建港珠澳大桥,广东省当局明确支持该计划

2003年8月粤港合作联席会议决定成立“港珠澳大桥前期工作协调小组”,就环保、走向等问题进行研究

2004年11月交通部部长张春贤表示,国务院已完成港珠澳大桥的技术研究,倾向采用“单Y”形设计方案

2005年4月专家小组确认大桥三个落脚点,分别是香港大屿山石散石湾、澳门东方明珠、以及珠海拱北,大桥将采用单Y形式及隧桥合一设计

2006年8月特首曾荫权宣布大桥取得重大突破,各方赞同采取“三地三检”模式,并同意尽快研究具体口岸设置、选址安排及融资方案

2006年12月国务院批准成立由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张晓强担任组长的港珠澳大桥专责小组

2007年1月港珠澳大桥专责小组在广州市召开第一次会议

2007年2月落实口岸设计采用“三地三检”方式

2007年9月路政署完成港珠澳大桥香港口岸选址研究,并挑选出三个方案2008年2月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补充工程地质勘察在珠海开工

2008年2月28日港珠澳大桥融资方案正式落实。

2009年3月13日:三地政府以及中标的联营公司,在珠海就大桥主体工程初步设计签约。

2009年12月15日:港珠澳大桥珠澳口岸人工岛开始动工,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主持动工仪式。

2009年12月20日:(澳门回归十周年当日)动工兴建。

2010年1月[22]:在香港,东涌一名老妇取得法律援助后向香港高等法院提出司法复核,挑战港珠澳大桥香港段的环境影响评估报告。

2011年4月18日:香港高等法院判决环境保护署署长败诉,指环评报告未有比较大桥兴建前后空气污染程度的变化,违反《环境影响评估条例》的要求及其立法宗旨,决定撤销对工程批出的环境许可证。港珠澳大桥香港段工程被迫延迟动工。

2011年9月27日:香港高等法院上诉庭判决环境保护署署长上诉得直。香港政府表示由于司法复核及上诉期间的工程价格上升及要改变施工方法以赶上原定完工日期,预计香港段工程费用将增加约65亿港元。另外,提出司法复核的东涌老妇在接受香港传媒访问时,表示她本来无意打官司,是其他人叫她打官司,她说不知道会牵连到那么多人失掉工作,心里感到很不安乐。

2011年11月18日:香港立法会财务委员会以35票赞成、3票反对,通过了建造港珠澳大桥的485亿港元拨款。

2011年12月14日:港珠澳大桥香港段工程正式动工。

2012年5月7日:香港政府再向立法会财委会辖下工务小组委员会再申请88亿元以兴建香港接线,连同早前增拨的65亿元,当局共斥资582亿元兴建香港接线、机场香港口岸人工岛和屯门至赤鱲角连接路的前期工程。

2012年7月31日港珠澳大桥珠海连接线项目正式开工,计划于2016年底与港珠澳大桥同步建成通车。

港珠澳大桥人工岛施工过程中,中交集团下属的上海振华重工,派出“振华17”号货轮,从上海长兴岛基地,运载8只巨型钢桶,至1600公里外的港珠澳大桥施工海域。全部120个巨型钢桶,重量超过5.4万吨。“振华17”是一艘7万吨级特种船,主要用于装载重大设备,船长225米,船宽40米。

2011年5月15日,港珠澳大桥西人工岛首个钢桶顺利振沉至设计位置,标志着港珠澳大桥人工岛工程正式实施。这个钢桶直径22米,高41米,重达450吨。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派出1600吨级大型浮吊将其振沉到位。

2011年5月15日,港珠澳大桥西人工岛首个钢桶顺利振沉至设计位置,标志着港珠澳大桥人工岛工程正式实施。这个钢桶直径22米,高41米,重达450吨。用激震力达4000吨的八个液压锤,将巨型钢桶“敲”进30多米深的海底。

港珠澳大桥西人工岛施工远景。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东西人工岛由120个钢桶围

成岛壁结构。其中西岛61个、东岛59个、单体重约450吨,其高度根据海床地质情况分别为40至50米不等。

2011年12月7日,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东人工岛,最后一个钢圆筒沉入海底,标志着为期近7个月的东西人工岛围护钢圆筒振沉完美收官,顺利实现了双岛“当年动工、当年成岛”。

2011年12月7日,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东人工岛,最后一个钢圆筒沉入海底,标志着为期近7个月的东西人工岛围护钢圆筒振沉完美收官,顺利实现了双岛“当年动工、当年成岛”。

港珠澳大桥西人工岛基础施工完成后全景。钢桶全部打下后,在基础内部抽干海水,填入200万立方米的沙子,夯实压紧形成人工岛的建筑基础。钢筒外围还会抛石加固,形成一个斜坡,保护人工岛的基础部分。即使百年之后,钢桶全部锈蚀,也不会影响人工岛的基础安全。

港珠澳大桥人工岛施工工艺流程。

港珠澳大桥海底隧道沉管预制厂全景。位于珠海万山区桂山牛头岛,占地56万平方米,主要由钢结构厂房、浅坞区、深坞区以及附属码头、办公区、生活区等组成。该项目于2011年1月开工建设,14个月后,厂区土建工程和厂房两条沉

管生产线的设备安装调试都已完成,具备巨型沉管预制的条件。这是国内首次、世界上第二次采用工厂流水线预制工艺预制沉管管节,但港珠澳大桥沉管预制厂在工厂规模、预制管节的尺寸上均属世界之最。

港珠澳大桥沉管预制模板安装完毕。港珠澳大桥海底隧道部分,由33个巨型沉管连接而成,其中29个沉管长180米、由8个22.5米长的节段构成。连接两个人工岛的另外四条沉管,头尾长112.5米,由5个节段构成。每个标准沉管重达7.4万吨,比瓦良格号航母满载时的排水量还要多,单个造价超过一亿元人民币。

港珠澳大桥,桂山牛头岛沉管预制厂混凝土搅拌站。33个巨型沉管,混凝土总量约87万立方米,足够用来建造五座上海金茂大厦。

港珠澳大桥首批管节混凝土浇筑,这些巨型钢筋混凝土沉管,用于建造海底隧道。单节管段需要捆扎高达800吨的钢筋。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还要掺入冰水,防止混凝土温度过高,影响硬化质量。

港珠澳大桥沉管隧道由33个管节连接而成,其中29个沉管长180米、由8个22.5米长的节段构成。连接两个人工岛的另外四条沉管,头尾长112.5米,由5个节段构成。每个标准沉管重达7.4万吨,比瓦良格号航母满载时的排水量还要多,造价超过一亿元人民币。每个180米长标准管节由8个节段组成,每节长22.5米、宽37.95米、高11.4米,底板、顶板、侧墙厚度均为1.5米,中隔墙厚0.8米,规格居世界之最。

港珠澳大桥海底隧道,钢筋混凝土沉管预制施工流程。建造海底隧道的巨型混凝土沉管建好后,将两端用钢板封闭,由厂房顶推至浮坞区,坞池放水使沉管漂浮至水面,再由大型拖船拖运至安装位置,待管节定位就绪后,向管节内灌水压载,使之下沉。然后把沉放的管节在水下连接起来。经覆土(石)回填后,筑成隧道。沉放过程中,沉管将会由水下定位系统进行定位,保证两个沉管海底对接时的误差控制在2厘米以内。对接完成后,对接端的止水带将通过水力压接密封,使管节一个个紧密连接起来。这个过程,需要3年,沉放施工难度极高。

港珠澳大桥海底隧道,钢筋混凝土沉管浮运及沉放施工流程。港珠澳大桥设计寿命为120年,沉管隧道施工完毕后,接头防水成为首要问题。湖南株洲时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国家技术支撑下展开了“高水压下120年设计使用寿命止水带(也称沉管隧道OMEGA橡胶止水带)研究”,成功研制出沉管隧道OMEGA 高性能氯丁橡胶止水带。经国家授权机构检测,理论使用寿命可达120年。

2012年5月18日,由武桥重工与青岛武船联合建造的“长大海升”号3200吨双臂架变幅式起重船,顺利交付广东长大公路工程有限公司。该船是广州长大公司为承接港珠澳大桥而专门打造的吊装设备。该船长110米,宽48米,型深8.4米,安装两座A字桁架臂起重机,单座起重量为1600吨,最大起吊高度为120米。为建造港珠澳大桥,相关施工单位订购了一大批新型施工设备。

中交广航局派出广州号、金雄号、浚海5、浚海6等挖泥船,负责沉管隧道基槽工程。沉管沉放前,需要用挖泥船开出基槽,沉管入槽后水密连接,顶部施加覆盖层。广州号自航耙吸式挖泥船,主要用于沉管基槽的粗挖。广州号40分钟就能装满5250立方米的泥沙,但随后需航行30海里到大万山岛倾倒,来回得花上5-6个小时,所以一天大概只装3船左右。金雄号是国内最大的抓斗式专用精挖船,拥有一个高9米,重达110吨的30立方米抓斗。浚海5、浚海6是广州文冲造船厂,为广州航道局最新建造的两艘10288立方米自航耙吸挖泥船,总长131.3米、型宽25.4米、设计吃水7.0米。这批高端施工机械,使工程建设如虎添翼。

东京湾跨海桥隧工程

日本东京湾跨海高速公路(409号国有公路)西起神奈川县川崎市,靠近羽田机场,东达千叶县木更津市,横跨东京湾,全长15.1公里,始建于1989年。为不影响港口航运而采用桥梁、隧道结合方式建造,工程费用大约14409亿日元(约合120亿美元)。东京湾跨海高速公路由两部分组成,西段是9.6公里长的阿库阿海底隧道,东段为4.4公里长的阿库阿海上高架桥,两侧接通高速公路的道路1.1公里。两者在海中央的衔接处是一个状如豪华游艇的人工岛,因晚上远眺如萤火虫,被日本人昵称为“海萤”(日文:海ほたる;正式名称为“木更津人工岛”),全长650米,宽100米,1-3层停车,4-5层为观光设施、饭店等,登临远目,隐约可见横滨和东京,现已成为东京著名的旅游景点。另外还有一座较小的人工岛(正式名称为“川崎人工岛”),是隧道的通风竖井。

阿库阿道桥设计充分考虑了航运、防灾、安全等各方面因素。海水深28米,隧道深度达40-60米,可确保特大型船只航行,大桥下可通行2000吨以下船舶。

隧道分上下二线,每个直径14米,上部约2/3,为行车道,道板下是防灾紧急通道,隧道内每隔300米就有一个紧急通道入口,并配备报警、监视、灭火、喷淋等设备。考虑海啸等灾害,隧道出入口高于海平台约10米。

在平均水深27.5米的东京湾海底开挖隧道,结构要承受海水压600kPa的最大压力,东京湾是一个多地震地区,隧道主要在软弱粘土地层(冲积层)中通过,又多处与竖升等铅垂方向结构物相联结,抗震性能要求极高,日本经济界为跨海公路的设计建造投入大量心血和资本,这条跨海公路对东京湾地区日本经济起着不折不扣的关键桥梁作用。

这条公路的考察论证和设计花费了20年,早在六十年代日本就有建桥的动议;建设施工又用去了10年。1989年开始施工,1997年12月18日竣工后,川崎市和木更津市两地之间的路程由原来的100公里缩短到30公里,而且成为把日本首都同全国主要干线公路连接在一起的重要纽带。

东京湾海底隧道的下行线于2009年4月21 日在日本贯通。这条横穿东京湾海底的隧道全长约9.6公里,预计全线将于2009年12月底通车。

从木更津金田渔港看东京湾跨海高速公路,远处是“海萤”人工岛

从木更津金田渔港看东京湾跨海高速公路,远处是“海萤”人工岛和另一个人工岛上的隧道通气竖井。

东京湾跨海高速公路“海萤”人工岛

港珠澳大桥桩基础施工方案

. 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桥梁工程土建工程 施工CB04合同段 钻孔灌注桩施工方案 省长大公路工程 港珠澳大桥桥梁工程CB04标项目经理部 二○一二年十二月

. 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桥梁工程土建工程 施工CB04合同段 钻孔灌注桩施工方案 编制:日期 复核:日期 审核:日期 审批:日期

目录 1桩基成孔工艺 (1) 1.1工程概况 (1) 1.2桩基础施工总体安排 (4) 1.3桩基施工工艺流程图 (5) 1.4钻孔前准备工作 (5) 1.5钻孔灌注桩成孔施工 (6) 2钢筋笼制作及安装 (16) 2.1工程概述 (16) 2.2钢筋笼制作及安装工艺流程图 (18) 2.3钢筋笼制作工艺 (18) 2.4钢筋笼安装 (22) 3水下混凝土灌注 (27) 3.1概述 (27) 3.2施工流程图 (28) 3.3砼浇注设备 (28) 3.4砼浇筑前工作 (30) 3.5砼浇筑 (32) 3.6水下砼施工注意事项 (33) 4桩基础施工应急处理措施 (35) 4.1塌孔 (35) 4.2掉钻落物 (36)

4.3扩孔和缩孔 (36) 4.4钻杆折断 (37) 4.5埋钻和卡钻 (37) 4.6砼灌注中塌孔 (37) 4.7导管进水 (38) 4.8卡管 (38) 4.9埋管 (38) 5主要机械设备、材料及人员组织 (38) 6施工进度计划 (41) 7质量保障措施 (43) 8HSE管理体系及保证措施 (47) 8.1HSE管理体系 (47) 8.2职业健康安全保障措施 (49) 8.3环境保护保障措施 (54) 8.4航道安全保证措施 (56) 编制依据 (1)《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桥梁工程土建工程CB04合同段施工招标文件》(2)《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桥梁工程土建工程CB04合同段施工招标文件参考

港珠澳大桥人工岛施工技术

第1题 西人工岛隧道止推段结构采取分步分层浇筑工艺。模板均采用钢框木模,支架采用承插性盘扣式钢管支架。模板采用对拉系统与外部斜撑保持整体稳定 答案:正确 您的答案:正确 题目分数:3 此题得分:3.0 批注: 第2题 为了确保岛头钢圆筒拆除后岛内基坑仍处于干施工环境,钢圆筒拆除前需提前进行回水测试二次止水结构可靠性 答案:正确 您的答案:正确 题目分数:3 此题得分:3.0 批注: 第3题 为了减小沉管隧道基础荷载,沉管顶部围护结构及岛头内部回填采用减载结构形式 答案:正确

您的答案:正确 题目分数:3 此题得分:3.0 批注: 第4题 人工岛的主要功能是实现桥隧的过渡 答案:正确 您的答案:正确 题目分数:3 此题得分:3.0 批注: 第5题 在兼顾结构受力特点、防水要求及与现场实际情况前提下,西人工岛隧道止推段结构采取分步分层浇筑工艺。模板均采用钢框木模,支架采用承插性盘扣式钢管支架。模板采用对拉系统与外部斜撑保持整体稳定答案:正确 您的答案:正确 题目分数:3 此题得分:3.0 批注: 第6题

敞开段结构分两步进行浇筑。底板浇筑与暗埋段方法相同。墙体采用清水混凝土浇筑工艺进行施工。其中,中墙最高处高达15.5m,一次性整体浇筑 答案:正确 您的答案:正确 题目分数:3 此题得分:3.0 批注: 第7题 西人工岛主体建筑与隧道暗埋段结构一体,包括地下两层,地上三层,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建筑地面以上高度20m 答案:正确 您的答案:正确 题目分数:3 此题得分:3.0 批注: 第8题 止推段结构和扶壁结构底部施打高压旋喷桩防渗墙。防渗墙中部人工凿出凹槽,以便和结构更好的连接,提高止水效果 答案:正确 您的答案:正确

港珠澳大桥特点完整版

港珠澳大桥特点 HUA system office room 【HUA16H-TTMS2A-HUAS8Q8-HUAH1688】

港珠澳大桥 超级工程代表了我们这个时代的文明,会被我们的子孙后代所铭记。它们是为打破过去的记录而生的,它们都代表了最高层次的人类智慧和创造力。它们代表着时代的进取精神,不管是在过去、现在还是未来。 港珠澳大桥,一个人类历史上的又一个奇迹。 港珠澳大桥是一座连接香港、珠海和澳门的巨大桥梁,全长接近50公里,主体工程长度约35公里,包含离岸人工岛及海底隧道,将会形成“三小时生活圈”,缩减穿越三地时间。大桥的设计寿命为120年,预计于2016年完工。大桥落成后,将会是世界上最长的六线行车沉管隧道,及世界上跨海距离最长的桥隧组合公路。 港珠澳大桥项目一旦建成及投入使用后将是现代世界最瞩目的宏伟工程,大桥有如下几个亮点: 1、港珠澳大桥单列5000万元作为景观工程费,珠江口将增添一道令世人叹为观止的亮丽风景线,据悉其中转站也是艺术品--大桥工程通过填海建造两个人工岛,人工岛间通过海底隧道予以连接,隧道、桥梁间通过人工岛完美结合;

2、大桥主桥净跨幅度最大的青洲航道区段,主跨采用“双塔双索钢箱梁斜拉桥”、其整体造型及断面形式除能满足抗风、抗震等高要求外,其景观效果也更是一流,斜拉桥索塔造型像钻石,总高170.69米,建成后将成为大桥主桥型最突出养眼外貌; 3、人工岛将建设成为集交通、管理、服务、救援和观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运营中心,岛内的绿化工程及岛上造型美观的建构筑物均能做到相得益彰,和谐之美、且在海景较美的地方打造世界一流观景平台; 4、由于大桥将穿越中华白海豚保护区,为提高游客对国家珍稀动物的保护意识、以及便于游客的观赏、将设立白海豚观赏景区; 然而,要建造这样的工程却是困难重重。 第一个难题就是修建人工岛。恶劣的海上施工条件以及在软弱地层上填海造成的两个人工岛与隧道的复杂过渡段。一种方案是将建岛地点的淤泥挖掉,但要挖去800万的淤泥,却很困难,这些淤泥足以建造3座146m的胡夫金字塔;另一种方案是采用圆钢桶围岛,根据人工岛的面积将需要120个,每个直径为22.5m,高度为55m(18层楼高)重量达55吨(一架A380空中客车),但却没有如此大的模具可以建造圆钢桶,于是工程师们想到了将其分解为72个单元进行拼装,为了使误差不超过3cm,采用内胆拼装,建造这

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总体设计(孟凡超)本文比较详细地介绍了港珠澳大桥港珠澳大桥跨越珠江口伶仃洋海域....

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总体设计 孟凡超 (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摘要:本文比较详细地介绍了港珠澳大桥的社会经济意义和大桥主体工程的桥位及工程规模、主要技术标准、主要建设条件、总体设计、桥梁方案、隧道方案、人工岛方案,提出了大桥的挑战以及基本对策与设计指导思想。 关键词:港珠澳大桥工程方案面临的挑战基本对策设计指导思想 一、工程概况 港珠澳大桥跨越珠江口伶仃洋海域,是连接香港特别行政区、广东省珠海市、澳门特别行政区的大型跨海通道,是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中珠江三角洲地区环线的组成部分和跨越伶仃洋海域的关键性工程,是我国继三峡工程、青藏铁路、京沪高铁后又一项超级工程,是当今世界上规模最大、标准最高、技术最复杂的桥、岛、隧一体化的集群工程,它是我国迈向桥梁及交通建设强国的里程碑项目。 大桥的建设将进一步完善国家和粤港澳三地的综合运输体系和高速公路网络,密切珠江西岸地区与香港地区的经济社会联系,改善珠江西岸地区的投资环境,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布局优化,拓展经济发展空间,提升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综合竞争力,保持港澳地区的持续繁荣和稳定,促进珠江两岸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将加速珠江三角洲社会、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大桥与区域路网的关系见图1。

图1 港珠澳大桥与区域路网关系 二、桥位及工程规模 大桥东岸登陆点位于香港大屿山机场西南的散石湾,西岸珠海登陆点为拱北,澳门登陆点为明珠;工程建设包括三项内容: ⑴海中桥隧主体工程; ⑵香港、珠海及澳门三地人工岛口岸工程; ⑶香港、珠海、澳门三地连接线及配套工程。 根据三地达成的共识,海中桥隧主体工程由粤港澳三地共同建设;三地口岸 和连接线由三地各自负责建设。项目工程内容及总平面布置见图2。

港珠澳大桥简介

港珠澳大桥简介 港珠澳大桥东接香港特别行政区,西接广东省(珠海市)和澳门特别行政区,是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中珠江三角洲地区环线的组成部分和跨越伶仃洋海域的关键性工程,将形成连接珠江东西两岸新的公路运输通道。 珠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先行地区和重要的经济中心区域,依托毗邻港澳的区位优势,在全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开放大局中具有突出的带动作用和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珠江三角洲在快速发展的同时,珠江两岸发展的差距也在逐步拉大,珠江西岸经济发展明显滞后于东岸,与香港交通联系不便是影响珠江西岸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受珠江阻隔,珠江西岸与香港之间的陆路需绕行虎门大桥,水路交通受天气影响较大且运行时间较长,现有交通基础设施难以满足珠江两岸经济社会发展和交通运输的需要。 香港是全球重要的国际经济、金融、商业、贸易和航运中心,对周边地区既发挥重要的辐射和聚集作用,同时又依托周边地区的丰富资源。改革开放以来,香港与珠江东岸地区经济联系日趋紧密,香港经济保持持续繁荣,珠江东岸地区率先建立起开放型经济体系,成为我国外向度最高的经济区域和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澳门以旅游和金融保险为支柱产业,澳门和香港之间长期以来形成的产业分工和社

会格局,使得两地的经济社会联系十分紧密。尽快构建港珠澳交通大通道,增强香港及珠江东岸地区经济辐射带动作用,充分挖掘珠江西岸发展潜力,便捷港澳及珠江两岸之间的交通联系,已成为三地共同的愿望。 港珠澳大桥工程包括三项内容:一是海中桥隧工程;二是香港、珠海和澳门三地口岸;三是香港、珠海、澳门三地连接线。根据达成的共识,海中桥隧主体工程(粤港分界线至珠海和澳门口岸段,下同)由粤港澳三地共同建设;海中桥隧工程香港段(起自香港石散石湾,止于粤港分界线,下同)、三地口岸和连接线由三地各自建设。 综上,为完善国家和粤港澳三地的综合运输体系和高速公路网络,密切珠江西岸地区与香港地区的经济社会联系,改善珠江西岸地区的投资环境,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布局优化,拓展经济发展空间,提升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综合竞争力,保持港澳地区的持续繁荣和稳定,促进珠江两岸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建设港珠澳大桥是必要的,也是十分迫切的。

《港珠澳大桥》纪录片观后感

《港珠澳大桥》纪录片观后感 导读:《港珠澳大桥》纪录片观后感篇1 今天,我看了一部名叫《港珠澳大桥》的电影。港珠澳大桥是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它就像一条长长的巨龙横跨在广阔无垠的伶仃洋上,这条长长的巨龙把珠海、澳门和香港连起来了。 港珠澳大桥最难的工程就是建造水下40米,长6.7公里的海底 隧道。可是,当在沉放第15个沉管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工 人们两次尝试将大大的沉管放入深不见底的海水里时,都被勇敢的潜水员阻止了,潜水员说:“海底有大量的淤泥不能放下沉管。”可是工人们并没有放弃,一个月后仍然进行了第三次尝试。终于,第15 个沉管成功放入了大海里。 我觉得工人们这种永不放弃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港珠澳大桥》纪录片观后感篇2 《港珠澳大桥》这部影片,将大桥从设计论证到建造施工的过程完整呈现在荧幕中让我油然而生一种敬服,对中国工程师和中国工人这一黄金组合完成如此浩渝工程深深震撼。 港珠澳大桥历经六年调研和八年施工,是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集“桥-岛-隧”于一体,全长55公里。这座世纪大桥的宏伟与壮丽,远远地望去,大桥仿佛像大海上的银线,直接将珠三角地区串在了一起,对于促进港珠澳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贯穿整个电影的,是情感。尽管大桥是现代史上最长海上桥梁,

建造过程亦有多项“世界之最”,但闫东导演没有花太多篇幅着墨于大桥的雄壮宏伟。正如影片中,“比海更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广的,是人的胸怀”。导演的视线,着眼在每一个大桥建造者的传奇。因此,对比起数据成就,电影演绎的是真实,是有温度的“匠心”。为了这座如珍珠串般蜿蜒于伶仃洋上的港珠澳大桥,花了六年去筹备,用了八年去建设,四百多名工作人员夜以继日的工作。这么多工程人员的青春,便放在了这大桥建设上。有人从二十多岁干到三十多岁,也有三十多岁,现在已成中年男子。从前的单身汉,转眼成家立业,却不忘了穿着婚服在即将竣工的大桥上走走拍拍,有人携妻带眷到这伶仃洋上的施工地,一家三代共同为大桥奋斗,一座桥,有汗水,也有泪水。无论是总工程师还是一位焊接的小工,为了建好这座桥都热情投入,甚至把它视为人生最重要的事业,亦因此他们都成了“英雄”。通过导演细腻的镜头,留在观众的心中,让大家每当奔驰于港珠澳大桥上,隧道中,都会想起因为他们,才有这外媒口中的“现代七大奇迹”。 《港珠澳大桥》纪录片观后感篇3 港珠澳大桥是工程师们历经6年跨越珠江口伶仃洋海域,建造的一座连接香港、珠海及澳门的大型跨海通道。整部纪录片气势恢弘,将大桥从设计论证到建造施工的过程完整呈现在荧幕中,让我油然而生一种敬服,对中国工程师和中国工人这一黄金组合完成如此浩瀚工程深深震撼。

港珠澳大桥材料

5.港珠澳大桥将和内地的交通网络打通。到达珠海后,大桥以隧道从人工岛接入拱北,再由地 下穿拱北后通湾仔。之后再连接到珠海至广州、至粤西的高速公路,从而融入全国的高速公路 网络。 ◎设计寿命120年 ◎抗16级台风 ◎抗8级地震 ◎抵挡30万吨巨轮撞击 ◎规模相当于9座深圳湾公路大桥 ◎长度接近50公里,超越现时世界上最长跨海大桥杭州湾跨海大桥 ◎用钢量相当于建11个“鸟巢” “港珠澳大桥多个动工建设方案已上报中央,其中首要推荐的工程建设方案为 “石湾(北线)-拱北/明珠”桥隧组合方案。”昨日港珠澳大桥有关人员向本报记 者证实,港珠澳大桥工程再往前推进了一步。 何为大桥首要推荐的工程建设方案(以下简称“推荐方案”)?具体怎样又有何作用?港珠澳大桥前期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主任朱永泉告诉本报记者,这属于大桥 的前期工作,推荐方案作为工程建设重头戏,批准后才能进行正式的初步设计、 招标、开工等工作。除了证实推荐方案“双塔钢箱梁斜拉桥”等主题工程标志, 朱永泉还表示珠海口岸的桥头建观景台也确有研究“很多东西规划都有考虑,但 管理层面仍需三方协商,以最后的批准方案为准。” 6648米的“沉管隧道”、460米“双塔钢箱梁斜拉桥”、用钢量相当于11个鸟巢、多项世界难题、珠海口岸桥头建观景台、澳门口岸设万位停车场……记者辗转获 悉推荐方案等多方消息,力图揭开港珠澳大桥初次青涩面纱。 本报讯 港珠澳大桥全长为49.968公里,主体工程“海中桥隧”长达35 .578公里。以总长6648米的“沉管隧道”、主跨460米“双塔钢箱梁斜拉桥”成为大桥全貌最具特色的“标志”。有参与方案的专家指出,大桥连接内地与港澳,三地 技术标准存在差异,为把大桥建设成同时满足三地要求的工程,将采用最高标准 打造“世界级跨海通道、地标式建筑”,譬如设计寿命120年,抗16级台风、8 级地震及30万吨巨轮撞击等要求。珠海、澳门口岸将共建于拱北湾南侧的人工岛“同岛连接互通”连接大桥,填海总面积约216.43公顷。

超级工程观后感

超级工程观后感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UUT-WUUY-WBBGB-BWYTT-1982GT

《超级工程》观后感 在看完纪录片《超级工程——港珠澳大桥》后,我不禁为如此伟大的工程赞叹。工程师们克服多种对施工不利的条件,在工程建设当中不断发现问题,并想方设法寻找对策,以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 港珠澳大桥,是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兼具世界上最长的沉管海底隧道,它将香港、澳门、珠海三地连为一体。复杂的海床结构,恶劣的自然环境,超长的跨海距离使得施工难度加大,工程师们需用科技和勇气完成这个工程奇迹,他们要启用世界最大的巨型震锤来完成人工岛的建造,沟通起跨海大桥与海底隧道,这也是一项史无前例的工程。 港珠澳大桥横跨伶仃洋,这里台风频繁,海床结构复杂,再在海底建设如此庞大的超级工程的话,很有可能会引发地震,进而导致海啸等灾难的发生。为保证工程安全进行,必须解决以下问题: 1、阻水问题:大桥横跨珠江口,对珠江的排洪纳潮有较大影响,严重时会造成航道淤塞;这样必须采用大跨径的桥梁。(如果采用30米跨径,桥墩的厚度约为2-3米,阻水率为6-10%,而采用100米跨径,阻水率就降为2-3%) 2、航道问题:珠江口为我国航运最繁忙的航道,必须提高大桥净空; 3、航空限高问题:大桥附近有澳门、香港两个国际机场,对桥高有严格限制,这样与第二条形成一个矛盾; 4、白海豚问题:大桥横穿白海豚的繁殖地,建设期必须错开白海豚繁殖期;

5、台风:珠江口台风多,对大桥的稳定性及行车安全设计上有较高要求; 6、海水侵蚀:海水对混凝土的逐步侵蚀,影响大桥结构和使用寿命。 珠江口基本上为冲积地质,淤泥较厚,在这上面修建外海人工岛,在国内还没有先例。同时由于淤泥和地质其他问题,在上面建设沉管海底隧道同样在国内没有先例。(国内基本上为盾构隧道)。这样在淤泥地上修建人工岛和海地隧道也成为一个难点。 大方面的问题便于发现,但对于如此巨大的超级工程来说,在工程的进行过程中还会不断地遇到新问题。例如,在放置沉管隧道之前,工程师们发现海床并不结实,无法承受沉管的重量,在洋流的影响下还会导致沉管侧翻。如果沉管侧翻,在海底巨大的压力下,是无法再将其置回原位的,这样一来,造价高昂的沉管就相当于报废了。因此,在此之前,工程师们现在实验室里模拟海洋环境,计算相关数据,并同时在海底浇灌混泥土平台,日后可将沉管放置在混凝土平台之上。 对于像港珠澳大桥这样的世界级超级工程,设计以及施工过程中,遇到的难题是多方面的。要做好一项工程,就必须在此过程中不断发现并解决问题。

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桥梁主桥施工方案

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桥梁主桥施工方案 一、工程结构概况 1、青州航道桥:采用半漂浮体系双塔整幅钢箱梁斜拉桥,桥跨布置为110+236+458+236+110=1150m 。 青州航道桥主要结构及数量 2、江海直达船航道桥:采用独柱型三塔整幅钢箱梁斜拉桥,桥 跨布置为129+258+258+129=994m 。 江海直达船航道桥主要结构及数量

3、九洲航道桥:采用双塔整幅正交异性桥面板钢箱梁斜拉桥,桥跨布置为85+127.5+268+127.5+85=693m。

二、工程特点 港珠澳大桥是中国交通建设史上技术最复杂、环保要求最高、建设要求及标准最高的工程之一。 桥位区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珠江口航道众多、航行密度大、对航行安全要求高;工程方案研究中要满足香港及澳门机场航空限高要求(针对本工程的高度限制要求,青州航道桥小于208米;江海直达船小于158米;九州航道桥小于138米。在施工生产中,施工船机设备及设施高度均需考虑航空限高要求。);桥轴线穿越珠江口中华白海豚保护区,对环保要求高;大桥设计寿命为120年,要同时满足内地、香港、澳门有关技术标准及法律、法规要求;业主提出的建设目标定位高;项目的特点及定位决定了本项目施工工作也将是高标准、高难度的。主桥预制构件重量大、体积大、质量要求严格、预制和安装难度高。

三、施工部署和主要施工手段及设备 考虑到三座主桥中,以青州航道桥最为复杂、最为典型,因此本方案以青州航道桥为主。 1、施工部署 施工拟划分三个工段进行管理、指挥和调度,具体划分如下: 主墩施工工段:主要负责QZ3、QZ4墩基础、索塔混凝土结构、索塔钢结构及钢箱梁施工; 过渡墩及辅助墩施工工段:负责QZ1、QZ2、QZ5、QZ6墩基础及墩身施工; 陆上工段:专门为主墩、辅助墩和过渡墩所需钢构件、混凝土预制构件、钢筋和模板等在陆上预加工、堆存、转运提供支持和服务,负责水上施工工段物资供应。 在满足施工总体进度的前提下,QZ3、QZ4墩基础优先开工,QZ1、QZ2、QZ5、QZ6墩钻孔桩待QZ3、QZ43墩桩基施工完毕后陆续开钻。 将QZ3、QZ43墩钻孔平台作为水上施工基地,布置供电系统、物资仓库、现场施工人员办公及生活设施等。 索塔墩是本工程施工的重点,从总进度计划上看,索塔施工的各环节始终处于本工程的关键线路上;从施工难度上看,临时结构的规模巨大,水流、风浪等诸因素较复杂。 2、施工流程及关键设备 2.1施工流程 本工程索塔、辅助墩、过渡墩施工均采用搭设水上钻孔平台的方法进行基础施工,基础施工完成后,部分拆除和改造施工平台,分块拼装和下沉钢吊箱围堰,钢吊箱封底抽水干施工承台、主塔、墩身。主塔施工完成后开始进行钢箱梁安装和挂索,调整桥面线型。总施工流程如下: 打桩船沉设辅助平台钢管桩→起重船配合搭设施工平台及下沉钢护筒(边施工平台边进行抛填维护)→完成试桩和钻孔桩施工→施工平台改造→钢吊箱围堰安装→浇筑封底混凝土→抽水→施工承台→主塔(墩身)底段浇筑→安装爬模系统→逐段爬升模板浇筑索塔下塔柱(墩身)、安装横梁现浇支架→逐段爬升浇筑索塔中塔柱、横梁施工→逐段安装钢锚箱、逐段爬升浇筑索塔上塔柱、搭设零号块钢箱梁及辅助墩、过渡墩墩顶钢箱梁安装支架→索塔封顶→安装零号块钢箱梁→安装桥面吊机→逐段对称安装钢箱梁和挂索、斜拉索索力调整→主桥合拢。 2.2关键设备 打桩船:我局现有技术性能优良的打桩船10艘,包括具有全回转功能、外海施工抗风浪能力强的天威号打桩船等4~5艘可以投入本项目施工。

港珠澳大桥观后感

港珠澳大桥观后感公司内部编号:(GOOD-TMMT-MMUT-UUPTY-UUYY-DTTI-

超级工程-港珠澳大桥观后感 港珠澳大桥是工程师们历经6年跨越珠江口伶仃洋海域,建造的一座连接香港、珠海及澳门的大型跨海通道。整部纪录片气势恢弘,将大桥从设计论证到建造施工的过程完整呈现在荧幕中,让我油然而生一种敬服,对中国工程师和中国工人这一黄金组合完成如此浩瀚工程深深震撼。 一、工程概况 港珠澳大桥主体建造工程于2009年12月15日开工建设,以期于2015至2016年完成,投资超700亿元,约6年建成。复杂的海床结构,恶劣的自然环境,超长的跨海距离,工程们要挑战海上建桥的极限。伶仃洋上的每一次台风、巨浪、地震甚至是海水侵蚀对它来说都是一次次致命的威胁。这里也是世界上最繁忙的水道,每天约有4000多艘船只通航,这座大桥需要坚固到能够抵抗强烈的撞击。这里有三个重要国际机场,保证航空与桥梁的安全也是设计师们要面临的难题。除此之外,要考虑桥梁的阻水率,如果超过10%的阻水率,势必会造成河沙淤积,威胁航道的安全,同时未来的伶仃洋面临很可能变成一片冲积平原的危险。还有一种看不见的危险“氯盐”,也会大大的威胁桥梁的安全。跨海大桥、海底隧道、人工岛,每一项任务都充满了未知的挑战。 二、工程难题及解决方案 工程在施工建设中有三大难点:一是安全问题,大桥经过珠江口几个主航道,每天有4000艘船舶通过,需要确保工程建设和航运建设不会产生大的冲突;二是环保问题,大桥经过中华白海豚生态保护区,需要最大程度地减少工程

建设对白海豚的影响;三是水文环境问题,大桥建设不应改变珠江口已经形成的两河三滩的水文环境。 港珠澳大桥对珠江口水文环境最大的影响来自人工岛的建设。采用沉管隧道方案,将使人工岛面积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显着减小人工岛的阻水率。此外,由于施工区域要穿过中华白海豚生态区,大桥的设计和建设团队充分考虑了白海豚的“生活质量”,已经制定了一整套保护措施。 三、我的感触 纪录片中很多镜头对准了这个超级工程审慎缜密的设计验证过程,真实地记录了为确保深海航道畅通和周边国际机场的飞行安全,工程师们运用智慧做出的各种创举,以及对试验数据不厌其烦地搜集和反复推敲。轨道下沉中钢缆牵引的模拟压力试验、高架桥的共振试验以及为了给大桥寿命提供验证数据,工程师们早在20年前就已经准备了氯盐试验,在这些付出和坚持中工程师们所展现出的信仰,更是给我带来视觉的冲击和心灵的感动。 感触一:严谨认真的态度 观看影片后,对现实工作带来了很大启发,平日里我们总是提出各种困难,各种施工条件不满足施工,各种外在条件不符合要求,无法正常施工,无法保证工期,质量要求太严,无法保证等各种理由。在超级工程中,里面的各个工程面临的困难非常之多,质量要求非常严,但是他们克服了,那是什么原因,工作态度。只有一把工程当成自己的一项创造自身价值的工作,才能有严谨认真的态度来对待。 感触二:详细周密的计划

港珠澳大桥你必须知道的件事

港珠澳大桥 英文名:Hong Kong-Zhuhai-Macao Bridge 全长:55公里 设计寿命:120年 总投资:1000亿元以上 开工时间:2009年12月15日 通车时间:2018年10月24日 中国建设史上里程最长、投资最多、施工难度最大的跨海桥梁项目 1、为什么要建港珠澳大桥?有何意义? 港珠澳大桥,首次实现了珠海、澳门与香港的陆路连接,极大地缩短了三地间的距离。 通车后,驾车从香港到珠海、澳门从3个小时缩短至约45分钟,这对提升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综合竞争力,保持港澳的长期繁荣稳定,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特别是在“一国两制”框架下,三地成功创立的完整的大桥工程决策体系,对未来大湾区整体基础设施建设是极为宝贵的财富。 2、港珠澳大桥有何特别之处? 港珠澳大桥全长55公里,是中国第一例集桥、双人工岛、隧道为一体的跨海通道。 港珠澳大桥工程包括三项内容:一是海中桥隧主体工程;二是香港、珠海和澳门三地口岸;三是香港、珠海、澳门三地连接线。 其中,粤港澳三地共同建设的主体工程长约29.6公里,由长达22.9公里的桥梁工程和6.7公里的海底沉管隧道组成,隧道两端建有东、西两个人工岛,两个人工岛隔海相对,中间海浪翻飞,气势壮阔。 3、为什么要建海底隧道,一桥到底不行吗? 港珠澳大桥的路线经过了伶仃洋海域中最繁忙的主航道,目前达到10万吨级通航等级,远期30万吨油轮可以通行。如果建造桥梁,必然是跨径很大,净空很高、桥塔耸立的悬索桥梁。但同时该处临近香港国际机场,航空领域的建筑物高度限定使得该区域无法实现大跨径、高塔结构物。 所以,隧道成为唯一可行的方案。为了实现桥梁与隧道之间的转换,故在隧道两端修建人工岛。于是,这就构成了港珠澳大桥的桥岛隧相结合的建设方式。 4、港珠澳大桥的科技含量有多高?

港珠澳大桥特点

港珠澳大桥 超级工程代表了我们这个时代的文明,会被我们的子孙后代所铭记。它们是为打破过去的记录而生的,它们都代表了最高层次的人类智慧和创造力。它们代表着时代的进取精神,不管是在过去、现在还是未来。 港珠澳大桥,一个人类历史上的又一个奇迹。 港珠澳大桥是一座连接香港、珠海和澳门的巨大桥梁,全长接近50 公里,主体工程长度约35 公里,包含离岸人工岛及海底隧道,将会形成“三小时生活圈”,缩减穿越三地时间。大桥的设计寿命为120 年,预计于2016年完工。大桥落成后,将会是世界上最长的六线行车沉管隧道,及世界上跨海距离最长的桥隧组合公路。 港珠澳大桥项目一旦建成及投入使用后将是现代世界最瞩目的宏伟工程,大桥有如下几个亮点: 1、港珠澳大桥单列5 0 0 0万元作为景观工程费,珠江口将增添一道令世人叹 为观止的亮丽风景线,据悉其中转站也是艺术品--大桥工程通过填海建造两个人工岛,人工岛间通过海底隧道予以连接,隧道、桥梁间通过人工岛完美结合; 2、大桥主桥净跨幅度最大的青洲航道区段,主跨采用“双塔双索钢箱梁斜拉桥”、其整体造型及断面形式除能满足抗风、抗震等高要求外,其景观效果也更是一流,斜拉桥索塔造型像钻石,总高1 7 0 . 6 9米,建成后将成为大桥主桥型最突出 养眼外貌; 3、人工岛将建设成为集交通、管理、服务、救援和观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运营中心,岛内的绿化工程及岛上造型美观的建构筑物均能做到相得益彰,和谐之美、且在海景较美的地方打造世界一流观景平台; 4、由于大桥将穿越中华白海豚保护区,为提高游客对国家珍稀动物的保护意识、 以及便于游客的观赏、将设立白海豚观赏景区; 然而,要建造这样的工程却是困难重重。第一个难题就是修建人工岛。恶劣的海上施工条件以及在软弱地层上填海造成的两个人工岛与隧道的复杂过渡段。一种方案是将建岛地点的淤泥挖掉,但要挖去800万的淤泥,却很困难,这些淤泥足以

超级工程港珠澳大桥观后感

超级工程港珠澳大桥观后感 《港珠澳大桥》纪录片主要以港珠澳大桥建设最后一节重8吨的沉管E30号沉放安装过程为主线,展开了建设情节。下面我们来看看超级工程港珠澳大桥观后感,欢迎阅读借鉴。 超级工程港珠澳大桥观后感1 港珠澳大桥,这是一座中国建设史上里程最长、投资最多、施工难度最大的跨海桥梁,这是世界上最长的海底隧道,这是最巧妙的东西人工岛修筑方案,它连起了世界最具活力的经济区,对香港、澳门、珠海三地经济社会一体化意义深远。港珠澳大桥这是一部关于中国现代机械和建筑的工程记录,更是中国力量的体现,展现了当代中国人的风采。 港珠澳大桥是工程师们历经6年逾越珠江口伶仃洋海域,建造的一座连接香港、珠海及澳门的大型跨海通道。整部纪录片气势恢弘,将大桥从设计论证到建造施工的过程完整呈现在荧幕中,让我油然而生一种敬服,一种骄傲。 纪录电影《港珠澳大桥》以第E30号沉管沉放安装过程为叙述主线,回忆了港珠澳大桥自20XX年开工以来,中国桥梁建设者们自力更生、“敢为天下先”的创新精神和艰辛奋斗的历程,展示“一国两制”的丰硕成果,体现中国制造背后的国魂匠心,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管理办法自信。 纪录片中很多镜头对准了这个超级工程审慎缜密的设计验证过程,真实地记录了为确保深海航道畅通和周边国际机场的飞行安全,

工程师们运用智慧做出的各种创举,以及对试验数据诲人不倦地搜集和反复琢磨。在这些付出和坚持中工程师们所展现出的信仰,更是给我带来视觉的冲击和心灵的感动。 感触一:严谨认真的态度在超级工程中,里面的各个工程面临的困难非常之多,质量要求非常严,但是他们克制了,那是什么原因,工作态度。只有把工程当成自己的一项创造本身价值的工作,才能有严谨认真的态度来对待。 感触二:详细周密的计划成大事,绝对不是简简单单几句话,几个字就能完成的,它需要详细周密的部署和安排,在计划之前你需要各种各样经验的积累,数据理论一个都不能少。 感触三:精诚通力的合作影片中,超级工程所需要的种种零件,都是由分散在不同的地区合作提供。其中有不同专业,不同的生产厂商,不同的检测、科研机构。这份通力合作需要的不单单是一个合同约束那么简单。更是为了完成一项目方案所聚集在一起的合作伙伴。只有每一个参与者共同努力,才能保证在手册工作内,保质、保量的安全的完成参建工程。 港珠澳大桥,这是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也是“一张联通世界”的中国名片,一桥飞架,连接起世界上最具活力的区域,电影重点发掘了港珠澳大桥之所以成为二十一世纪伟大工程的原因和意义,提醒了这座“超级工程”背后,中国桥梁建设者们勇于攻克难关、不断挑战极限,用智慧和汗水在世界桥梁建设史上确立“中国规范”创造中国奇迹。桥的背后是整个民族的创新能力,是整个国家的综合国力。

超级工程港珠澳大桥观后感

超级工程港珠澳大桥观后感 篇一:港珠澳大桥观后感 超级工程-港珠澳大桥观后感 港珠澳大桥是工程师们历经6年跨越珠江口伶仃洋海域,建造的一座连接香港、珠海及澳门的大型跨海通道。整部纪录片气势恢弘,将大桥从设计论证到建造施工的过程完整呈现在荧幕中,让我油然而生一种敬服,对中国工程师和中国工人这一黄金组合完成如此浩瀚工程深深震撼。 一、工程概况 港珠澳大桥主体建造工程于2020年12月15日开工建设,以期于2020至2020年完成,投资超700亿元,约6年建成。复杂的海床结构,恶劣的自然环境,超长的跨海距离,工程们要挑战海上建桥的极限。伶仃洋上的每一次台风、巨浪、地震甚至是海水侵蚀对它来说都是一次次致命的威胁。这里也是世界上最繁忙的水道,每天约有4000多艘船只通航,这座大桥需要坚固到能够抵抗强烈的撞击。这里有三个重要国际机场,保证航空与桥梁的安全也是设计师们要面临的难题。除此之外,要考虑桥梁的阻水率,如果超过10%的阻水率,势必会造成河沙淤积,威胁航道的安全,同时未来的伶仃洋面临很可能变成一片冲积平原的危险。还有一种看不见的危险“氯盐”,也会大大的威胁桥梁的安全。跨海大桥、海底隧道、人工岛,每一项任务都充满了未知的挑战。 二、工程难题及解决方案工程在施工建设中有三大难点:一是安全问题,大桥经过珠江口几个主航道,每天有4000艘船舶通过,需要确保工程建设和航运建设不会产生大的冲突;二是环保问题,大桥经过中华白海豚生态保护区,需要最大程度地减少工程建设对白海豚的影响;三是水文环境问题,大桥建设不应改变珠江口已经形成的两河三滩的水文环境。 港珠澳大桥对珠江口水文环境最大的影响来自人工岛的建设。采用沉管隧道方案,将使人工岛面积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显著减小人工岛的阻水率。此外,由于施工区域要穿过中华白海豚生态区,大桥的设计和建设团队充分考虑了白海豚的

港珠澳大桥隧道沉管技术

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沉管隧道新技术 姓名:x吉x 学号:616140xxxx 引言 随着陆上交通和内河、海洋航运事业的发展,对越江跨海通道的需求越来越大,而由于水上通行轮船的吨位和密度的增大,要求桥下通航净空越来越高,跨度越来越大,使得修建桥梁的成本和难度大增.同时,由于受到城市规划的限制,跨江越海桥梁的两岸接线条件随城市发展变得更为困难.因此,近十年来陆续出现了一批水下隧道,其断面不断增大水深不断加深,工程技术水平得到快速提升. 目前修建水下隧道主要有矿山法、盾构法、围堰明挖法和沉管法.其中沉管法是20 世纪初发展起来的一种专门修建水下隧道的工法,至今已有100年历史,适用条件较为苛刻1,而随着工程技术的发展,其适应性也越来越强.广州珠江和宁波甬江水下隧道的成功修建标志着我国沉管工法技术领域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继丹麦—瑞典的厄勒松海峡沉管隧道和韩国釜山—巨济沉管隧道之后,我国正在珠江口伶仃洋30万t主航道上修建一座港珠澳大桥沉管隧道,该隧道是港珠澳大桥建设的关键性工程,建成后将成为世界最长的双向6车道公路沉管隧道.为此,国内工程师们在实践过程中攻坚克难,借鉴国外技术与国内施工经验,自主创新,结合工程项目特点,在地质勘察、结构受力分析、耐久性设计、管节预制、地基与基础处理等方面发展了一些新技术. 工程概况 港珠澳大桥工程跨越珠江口伶仃洋海域, 是连接香港、珠海及澳门的大型跨海通道.工程范围包括海中桥隧工程, 香港、珠海和澳门三地口岸人工岛, 以及香港、珠海、澳门三地连接线.工程总长49.968 km, 其中主体大桥工程全长约29.6 km, 海底隧道长约6 km, 海中部分采用桥隧组合方式.港珠澳大桥建成后将成为世界最长的跨海连线工程(见图1). 图1 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示意图 大桥及岛隧工程以公路桥隧的形式连接香港、珠海和澳门, 以6车道高速公

港珠澳大桥工程概况和内容

港珠澳大桥工程概况和内容 港珠澳大桥是一座连接香港、珠海和澳门的巨大桥梁,在促进香港、澳门和珠江三角洲西岸地区经济上的进一步发展具重要的策略意义。港珠澳大桥主体建造工程于2009年12月15日开工建设,一期于2015至2016年完成,大桥投资超700亿元,约需6年建成。6648米的“沉管隧道”、460米“双塔钢箱梁斜拉桥”、用钢量相当于11个鸟巢、多项世界难题、珠海口岸桥头建观景台、澳门口岸设万位停车场。港珠澳大桥全长为49.968公里,主体工程“海中桥隧”长达35 .578公里。以总长6648米的“沉管隧道”、主跨460米“双塔钢箱梁斜拉桥”成为大桥全貌最具特色的“标志”。大桥落成后,将会是世界上最长的六线行车沉管隧道,及世界上跨海距离最长的桥隧组合公路。 港珠澳大桥工程包括三项内容:一是海中桥隧工程;二是香港、珠海和澳门三地口岸;三是香港、珠海、澳门三地连接线。根据达成的共识,海中桥隧主体工程(粤港分界线至珠海和澳门口岸段,下同)由粤港澳三地共同建设;海中桥隧工程香港段 (起自香港石散石湾,止于粤港分界线,下同)、三地口岸和连接线由三地各自建设。 海中桥隧工程采用石散石湾-拱北/明珠的线位方案,路线起自香港石散石湾,接香港口岸,经香港水域,沿23DY锚地北侧向西,穿(跨)越珠江口铜鼓航道、伶仃西航道、青州航道、九洲航道,止于珠海/澳门口岸人工岛,全长约35.6公里,其中香港段长约6公里;粤港澳三地共同建设的主体工程长约29.6公里。主体工程采用桥隧结合方案,穿越伶仃西航道和铜鼓航道段约6.7公里采用隧道方案,其余路段约22.9公里采用桥梁方案。为实现桥隧转换和设置通风井,主体工程隧道两端各设置一个海中人工岛,东人工岛东边缘距粤港分界线约150米,西人工岛东边缘距伶仃西航道约1800米,两人工岛最近边缘间距约5250米。 海中桥隧主体工程采用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建设,设计速度采用100公里/小时,桥梁总宽33.1米,隧道宽度采用2×14.25米、净高采用5.1米。全线桥涵设计汽车荷载等级采用公路-Ⅰ级,同时应满足香港《Structure Design Manual for Highways and Railways》中规定的活载要求,大桥的设计使用寿命120年。其他技术标准应符合原交通部颁发的《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中的规定。通航标准按交通运输部《关于港珠澳大桥通航净空尺度和技术要求的批复》(交水发[2008]97号)执行。 口岸采用“三地三检”模式分别由各方建设、各自独立管辖,香港口岸区设置在香港境内;内地(珠海)口岸和澳门口岸在澳门明珠点附近内地水域填海同岛设置。内地(珠海)口岸和澳门口岸人工岛填海总面积约216.4公顷,分为四个主要区域,包括: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管理区、珠海连接线衔接区、珠海口岸管理区以及澳门口岸管理区。 珠海连接线起自珠海口岸人工岛,经湾仔、珠海保税区北,止于珠海洪湾,接拟建的珠江三角洲地区环线高速公路珠海南屏至洪湾段,全长约13.9公里,

《现代世界奇迹之一——港珠澳大桥》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现代世界奇迹之一——港珠澳大桥》一文,完成小题。 ①港珠澳大桥是全球最具挑战的跨海项目,是一座人类建设史上迄今为止里程最长、投资最多、施工难度最大、设计使用寿命最长的跨海公路桥梁,被英国《卫报》誉为“现代世界七 大奇迹”之一。 ②港珠澳大桥为了实现抗风能力16级、抗震能力8级、使用寿命120年,设计施工团队为 之创新研发了31项工法、31套海洋装备、13项软件、454项专利。外海沉管隧道建设,首 次提出并应用半刚性结构体系。世界首创兼容不同制式的识别收费系统,识别三地车牌只需 0.3秒。创新理念贯穿港珠澳大桥建设始终。 ③其中,“半刚性沉管纵向结构”让港珠澳大桥拥有了世界首条“滴水不漏”的海底隧道。 总设计师刘晓东告诉本报《科技周刊》记者,“在港珠澳大桥之前,全球的沉管隧道已经有100多年的发展史,修建数量超过150条,但沉管制作只有刚性和柔性两种结构体系,而我 们做出了半刚性结构,实现了真正的自主创新。” ④无论刚性结构还是柔性结构,都是浅埋隧道,通常埋深只有2-3米。而港珠澳大桥需要埋 到海床以下超过20米,承载超过浅埋沉管5倍的荷载,如果采用传统的结构体系,沉管结 构将得不到安全保障。国际的权威隧道专家曾给出过深埋浅做的方案,但需要增加十多亿元 人民币的投资,且在120年的使用运营期内的维护费用也将达到数十亿元人民币。 ⑤5.66公里的海底隧道,最终由33节巨型沉管和1个合龙段接头组成,每个180米长的巨型沉管再分为8节,每节22.5米,强化小管节之间的连接,进而控制大管节的变形。从此,百年沉管结构除了“刚性”、“柔性”之外,又增加了“半刚性”这一世界首创的技术。 ⑥此外,港珠澳大桥建设还将绿色理念贯穿始终,实现了环境“零污染”和中华白海豚“零 伤亡”,真正做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你看,伶仃洋上,栖息着2000多头野生中华白海 豚正与这超级工程相互守望 ....。 ⑦港珠澳大桥的建成通车,将香港、珠海、澳门三地间的时空距离大大缩短——驾车从香港 到珠海、澳门,将从3小时缩短至45分钟,珠三角西部都将被纳入香港3小时车程范围。港珠澳大桥通车后,对香港、澳门和珠海最为直观的影响是,三地人员的往来将更为便捷。 ⑧港珠澳大桥的建设成功,体现了我们国家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奋斗精神,体现了我国综合国力、自主创新能力,体现了勇创世界一流的民族志气。这是一座圆梦桥、同心桥、自信 桥、复兴桥,开启了港珠澳地区更加美好的未来。 (选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小印看中国”,有删改。) 151.本文采用___________(说明顺序),分别从建筑地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9年《港珠澳大桥》观后感13篇范文

2019 年《港珠澳大桥》观后感 13 篇范文《港珠澳大桥》观后感(1) 为了学习敢于攻坚克难的劳动精神,资阳项目组织全体员工观看了《港珠澳大桥纪录片》,影片讲述的是港珠澳大桥历经六年调研和八年施工的珠港澳大桥全长 55 公里,造就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的艰辛过程。 港珠澳大桥是所有参建工程师历经六年调研和八年施工跨过珠 江口伶仃洋海域建造的一座连接香港、珠海及澳门的大型跨海通道。整部记录片气势恢宏,将大桥从设计论证到建造施工的过程完整呈现在荧幕中,让我油然而生一种敬佩、一种自豪; 影片中最令我感动的,并不是大桥的建成,而是建造过程中的 建设者面对挫折的勇气。成功固然令人欣喜,但是遇上失败更能展现 出工作人员对大桥所付出的心血。在建 E15 号沉管时,遇到的海底急 流卷起的淤泥填平了历经重重困难构建的沟槽——安装失败,要将沉 管重新运回岸边,这件事令很多经过多日劳累的工程师都流下了眼泪。最后,在克服重重困难终于对接成功后,很多几日不眠不休的工程人 员都因为太困了而就地而眠。这令我们很是感动。大桥的工程人员早 已把这个项目视为人生最大的事业。有工作人员打趣的说,大家

都有两个恋人,一个是自己的另一半,另一个就是大桥这个项目。结婚生子和建桥都成了他们生命中的一部分。 在影片结尾,体现了伟人邓小平写的诗词:“喜看今日路,胜读百年书”。在这句诗词里,我看到了一波又一波的台风并未击退工程建设者们前进的心;看到了建设期间建设者们为它熬过的一个又一个夜;读到的是为大家舍小家的家国情怀,这是大国的骄傲,是我们民族的自豪,也是作为一名工程建设者的自豪。 《港珠澳大桥》观后感(2) 观看影片后,对现实工作带也来了很大启发,平日里我们总是遇到各种困难,但要从困难中站起来,保持一种积极、乐观的心态,并不是那么容易。但是港珠澳那些设计师,工程师以及工人们他们克服了,那是什么原因,工作态度。只有一把工程当成自己的一项创造自身价值的工作,才能有严谨认真的态度来对待。 在看完纪录片后,为如此伟大的工程赞叹。工程师们克服多种对施工不利的条件,在工程建设当中不断发现问题,并想方设法寻找对策,以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这座桥,体现了中国人的倔强与自强不息。让我们向建桥的所有设计师、工程师以及工人学习,也为他们点赞!

观看纪录电影《港珠澳大桥》的心得体会写作素材5篇

观看纪录电影《港珠澳大桥》的心得体会写作素材5 篇 纪录电影《港珠澳大桥》以第E30号沉管沉放安装过程为叙述主线,回顾了港珠澳大桥自2009年动工以来,中国桥梁建设者们自力更生、“敢为天下先”的创新精神和艰苦奋斗的历程。下面是橙子精心准备的港珠澳大桥纪录片观后感,欢迎大家来参阅。 中国港珠澳大桥观后感 港珠澳大桥,这是一座中国建设史上里程最长、投资最多、施工难度最大的跨海桥梁,这是世界上最长的海底隧道,这是最巧妙的东西人工岛修筑方案,它连起了世界最具活力的经济区,对香港、澳门、珠海三地经济社会一体化意义深远。港珠澳大桥这是一部关于中国现代机械和建筑的工程记录,更是中国力量的体现,展现了当代中国人的风采。 港珠澳大桥是工程师们历经6年跨越珠江口伶仃洋海域,建造的一座连接香港、珠海及澳门的大型跨海通道。整部纪录片气势恢弘,将大桥从设计论证到建造施工的过程完整呈现在荧幕中,让我油然而生一种敬服,一种自豪。 纪录电影《港珠澳大桥》以第E30号沉管沉放安装过程为叙述主线,回顾了港珠澳大桥自2009年动工以来,中国桥梁建设者们自力更生、“敢为天下先”的创新精神和艰苦奋斗的历程,展示“一带一路”背景下“一国两制”的丰硕成果,体现中国制造背后的国魂匠心,

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自信。 纪录片中很多镜头对准了这个超级工程审慎缜密的设计验证过程,真实地记录了为确保深海航道畅通和周边国际机场的飞行安全,工程师们运用智慧做出的各种创举,以及对试验数据不厌其烦地搜集和反复推敲。在这些付出和坚持中工程师们所展现出的信仰,更是给我带来视觉的冲击和心灵的感动。 感触一:严谨认真的态度在超级工程中,里面的各个工程面临的困难非常之多,质量要求非常严,但是他们克服了,那是什么原因,工作态度。只有把工程当成自己的一项创造自身价值的工作,才能有严谨认真的态度来对待。 感触二:详细周密的计划成大事,绝对不是简简单单几句话,几个字就能完成的,它需要详细周密的部署和安排,在计划之前你需要各种各样经验的积累,数据理论一个都不能少。 感触三:精诚通力的合作影片中,超级工程所需要的种种零件,都是由分散在不同的地区合作提供。其中有不同专业,不同的生产厂商,不同的检测、科研机构。这份通力合作需要的不仅仅是一个合同约束那么简单。更是为了完成一项目所聚集在一起的合作伙伴。只有每一个参与者共同努力,才能保证在规定工作内,保质、保量的安全的完成参建工程。 港珠澳大桥,这是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也是“一张联通世界”的中国名片,一桥飞架,连接起世界上最具活力的区域,电影重点挖掘了港珠澳大桥之所以成为二十一世纪伟大工程的原因和意义,揭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