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城市景观项目案例解析

城市景观项目案例解析

城市景观项目案例解析
城市景观项目案例解析

城市景观设计实践的几个案例分析

作者:俞孔坚凌世红李向华刘亦忻等来源:网络添加日期:10年12月10日基于对景观及景观设计的理解,"土人景观"多年来在不同尺度上的探讨景观规划设计的方法与技术,包括区域与新城镇,城市中心与街区,校园与科技园,居住社区,康体休闲地,风景区与保护地,生态基础设施,城市公园与绿地,场所与环境艺术,内容包括总体景观战略规划、总体空间规划,场地方案设计,场地施工设计等各个方面。同时将建筑设计与环境艺术设计结合在不同尺度的景观规划设计之中。以下是几个具有代表性的案例:

1、区域与新城镇景观规划案例:杭州钱塘新城概念规划

2、城市中心与街区设计案例:济南共青团团路广场设计

3、场所与环境艺术:都江堰广场(全国竞赛获奖和中标)

4、城市公园与绿地:中山歧江公园案例

杭州钱塘新城概念规划

1.规划目标与指导思想——21世纪的滨江新城

(1)规划目标与定位:21世纪的滨江新城

一个生态的城市——强调高效、节约、人与自然共生,维护自然过程与格局;

一个感性的城市——强调亲人、宜人、人的尺度、人的体验;

一个有内涵的城市——延续历史文脉,富于地方特色,显现场所精神;

一个生活的城市——方便、舒适、安全、健康;

一个旅游的城市——迷人的景色、崭新的风貌、富有特色的体验。

(2)本规划的理论基础与指导思想

为实现规划目标,本规划强调以下几大理论和指导思想:

①后工业时代的景观设计理念——强调天地——人——神的和谐

强调自然、生物、现代人的生活和历史文化的和谐。设计遵从自然,遵从文化。将大地景观格局与城市的整体布局相结合,将自然生态系统及多种生物引入人居环境,将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同地方的历史与文化传统有机结合。

②新城市主义的规划主线——强调社区的回归与可持续的城市

避免工业化国家已走过的老路,吸取郊区化和汽车化城市的教训,强调以方便。高效节约和舒适为特点的社区化城市有机结构,发展步行及公交系统,提倡节约化的土地利用和功能布局,强调生活——工作——娱乐的有机性.

③景观现象学的模式——强调场所精神,人的体验

吸取形式主义“城市美化”运动的教训,避免空洞的城市形式美化设计,强调场所精神的挖掘,为人的体验而设计。

④景观生态途径——强调过程与格局的连续性与整体性

维护场地内山水格局及生命系统的有机整体性.通过绿色廊道及蓝色通道,形成完整的景观生态格局。

2.规划前期分析

(1)历史及文化过程

与水的过程及陆地的形成过程相适应,从西湖的形成,到杭州城市的扩张,都呈同心弧形式,由西北向东南方向扩展,西湖是这些同心弧年轮圈的圆心。从这个意义上讲,发展钱江新城是历史的延续和必然,顺承了一条千百年来的历史文脉。以凤凰山为靠山,面临钱塘江的南宋古城遗址,以及目前残遗的历史古迹,包括白塔、六和塔、八卦田等都为新城区提供了宝贵的景观资源,应着重保护并充分利用,成为新城景观的有机部分。

(2)区域发展战略与“井”字形

交通骨架

杭州市作为风景旅游城市的性质及对西湖的保护要求,决定了现有城市发展的局限性,因此,向钱塘江两岸发展的战略转移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从区域发展和大都市形成的机制来看,萧山市的发展与杭州市的扩展,最终使钱塘江两岸成为一个大都市圈的核心带,使钱

塘江成为杭州湾大都市的共赏空间。南北向与杭州旧城及萧山市联系的需要及规划大桥的建设;东西向与机场及沪杭、杭甬高速公路的联系需要,使规划区内形成“井”字形交通骨架。

3.总体景观

(1)堤外生态绿洲

利用河流动力,促成堤外生态绿洲,打破防洪堤的生硬线条,还钱江以灵气。基于以下几方面的依据和考虑,本规划提出在北岸防洪堤外建设生态绿洲。

①规划区内的钱塘江为潮水和淡水交汇地段,江水携带的泥沙与海水相作用,产生大量的沉积。而北岸正是凸岸,根据河流动力学原理,即凹岸侵蚀,凸岸堆积,所以,北岸是一个泥沙不断沉积而形成陆地的区域。这个过程不但解释了西湖的形成,同样也是杭州城区大面积陆地的形成机制,这种现象一直延续至今。从这个意义上讲,北岸,特别是复兴桥至钱江二桥一段,具有形成河岸沙洲的动力基础。

②现有防洪堤具有防止五百年一遇洪水的能力,但却形成一堵僵硬、缺乏生机的高墙,不但将人与水分开,也将自然生态过程隔断。为此本规划提出在保留原防洪堤的情况下,在堤外河道内保护和促进河滩绿洲的形成。

③宽阔的钱江水面完全允许这样绿洲的存在。数十米至百米宽的绿洲不会妨碍航道及洪水的排泄。具体做法包括用最少的人工措施,如在上游做堰和护堤,促进泥沙的沉淀过程,形成一个从防洪堤伸入江心的斜坡沙滩。在这一宽达数十米至数百米的沙滩上,形成一系列由陆生到沼生再到水生的以及从淡水到咸水的生物群落,它们分别与潮水的周期性、江水的季节性,及不同汛期的洪水干扰相适应,它将是多种生物,特别是鸟类的栖息场所。

成为城市中不可多得的生态景观,同时为居民的郊游和休闲提供

了一个难得的场所,具有鲜明的都市与自然共生的特色。

(2)夹岸水系

引灌上游清水,形成夹岸水系景观,使之亲人、宜人。基于三个方面的考虑,规划提出利用和开设江南、江北的溉渠,引溉钱江上游清水,形成夹岸水系。

①增加宜人性

钱塘江江面开阔,水位变化大,与陆地高差悬殊。且因潮水作用,水质混浊,虽有大江大河之势,又有潮来潮往之动感,却令人难以亲近,可望而不可及。多了一分大自然的壮阔,却少了一分城市水系的优美和宜人。因此,若能将上游清水引入堤内,形成与钱江平行却高出钱江水面2-3m的水系、湖泊,则可使内外水体动静生辉,大小呼应。使居民远可观钱江动势,近可体验秀水之质。极大地提高新城的景观质量和生活环境。

②利用自然地形

钱江两岸现存有大量的低洼湿地和池塘,两岸还有引水灌渠,因此,完全可以用很少的投入,结合现有地形。水系,形成连通的夹江水系景观,使死水变成活水,为新城景观增色。

③平衡土方

钱江两岸地势低洼,在大规模的城市建设中,必然需要大量的填方,土从何来?取低处之土,垒于高处,使低处蓄水成湖,高处筑屋构房,工程上最为经济。因此,夹江水系景观的建设不但需要而且可能,可谓一举而三得。

另外,夹江水体的形成除了可引溉上游水系外,还可以在局部考虑通过闸门蓄留潮水(有近1m的水位差)和季节性洪水,使城市景观感应大自然之呼息,充满动感.

(3)三条平行走廊

基于带状多中心城市的特点,平行发展三条功能走廊。

钱塘江具有共赏空间和休闲旅游资源的价值,是新城市沿江发展形成多中心带状城市的原动力。基于这一特点,为建设一个高效、和谐、健康优美的城市,在钱江两岸分别规划三条有明确功能的走廊,即:

①外侧快速车流走廊

以交通为目的,连接城市与外围高速公路及机场。中间有绿色隔离带,两侧有宽30m以上的绿带。与原规划的干道相符,但支路出入口减少50%,出入口从原规划的每250m一个,减少到每500m一个。

②中间城市生活走廊

用专门的公交系统联系各个社区及商业区。文化区,主要满足通勤及日常生活功能。专设公交车通道,自行车车道,机动车车道,两侧为和绿地相间的步行商业走廊、与原规划道路相符,但明确其作为生活走廊的功能。

③沿江风景休闲走廊

专门用于驱车或步行的风景观光和休闲活动。流线形的观光车道,穿行于绿地与湖泊之间,钱塘江若即若离,沿江文化设施与自然风景交相辉映,“近岸无暇目,远峰更兴想”改造原规划的滨江大道,不把它作为城市交通干道。

(4)绿道及蓝道网络

以钱塘江为共赏空间,建立山——水,水——水景观联系,形成绿道及蓝道网络。

规划区内的山、水景观联系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①疏通和联系规划区内现有水系,并以此为骨架,形成水系绿地系统。

②除在东西向形成以六条走廊为纵向绿地轴线外,结合交通走廊和社区中的开放空间,形成多条南北景观走廊。包括

北岸西端建立凤凰山与钱江的山——水视通走廊;北岸东端的城内河道与钱江的水——水走廊;以及南岸的钱江与南侧主要河渠的水——水景观走廊,从而以钱塘江及江滨风景走廊为共赏空间,将山——水与绿地结合。

(5)三核心格局

三核心城市整体格局,功能明确,形象鲜明。

在本规划区内,强调三个城市中心,每个中心都有各自鲜明的功能和形象。同时,它们之间又相互补充,有机联系,从而形成新城区的新形象。

①文化旅游中心

复兴桥南端,集中布局文化设施,旅游设施,市政设施及大面积公园绿地,水上码头观光塔等,作为新都市文化及旅游的中心,作为未来杭州——萧山大都市圈的一个核心,隔江遥望玉皇山及杭州老城,南北呼应,大大拓展了城市发展腹地,而又以复兴桥与旧城相沟通,南与新机场相连,交通便捷。同时,它地处钱江凹岸,作为港口的条件较好;又有一河渠(北塘河)存在,与北岸六和塔在一视线上,形成独特斜向透景线,具有良好的景观基础。作为文化旅游中心将与旧城及南宋古城遗址,玉皇山,凤凰山等呈很好的呼应,具有无限的景观潜力。

②商务办公中心

钱江三桥北端4、5号地块为CBD(中央商务区),是一个引导城市向钱江下游及沟通南岸未来城市中心的战略性节点。东可与城外高速公路相联系,北与旧城相通,南侧跨桥与新建机场相联系;临江则以大面积堤内生态绿洲为前景,具有良好的商务办公环境。

③大都市商业中心

复兴桥北端的凤凰城,位于南部旧城及北部新城之中,且在城市交通枢纽,为人流集散之地,为大都市生活的物质中心,也是实际的几何中心,最宜作为零售.购物商业服务。大型综合商场,主题购物场所,室内外景观设计相结合.现代都市购物体验,融娱乐于购物之中.

(6)社区结构

社区为单元的有机结构、新城市主义的典范本规划借鉴新城市主义的规划思想,强调亲人.宜人和紧凑的城市布局,以社区为单位,将生活与工作场所组织在一个宜于步行和公共

交通便捷的有机体内。以中间的生活走廊为纽带,将居住与社区商业、文化及医疗设施便捷地联系在一起,每一单元社区内部有与社区绿地相结合的幼儿园,以及与交通集散地相结合的商业网点,两个社区之间又有与社区间绿地相结合的小学,每四个小区之间形成中型商业网点及与大型绿地系统相结合的中学及社区文化和医疗设施,生活社区之间又有满足一定数量的人员就业的商业及办公区。使居住、绿地及水系、便捷的公共交通、文化及商业设施组成一个有机的高效和谐的结构与功能网络。

项目首席设计师:俞孔坚

主要设计人员:Christian Lemon,Scoot Linder,张东,李健宏

济南共青团路广场设计

弯一曲溪流,唱尽舜耕故事;

垂一帘水幕,窥够人间风情。

水底采光,映出货架满目琳琅;

台阶错落,展示城市男女百态。

南北穿梭,导引休闲购物;

上下串通,激活都市地下.

青砖木棱,饰出清雅建筑;

乔木竹丛.成就宜人场所。

本方案的四大特色

(1)重场地个性

①尊重城市肌理

延续城市道路的肌理,将广场南北两侧平行于道路的网格相,叠加构成广场铺装和绿化的基底。

②有机结合现有建筑

将场地内六幢建议保留的建筑全部融入广场,通过或加或减的设计手法,创造出一系列宜人的小尺度空间,同时满足功能需要和设计主题的体现。

③保留或利用场地内现有乔木

依据施工程序,把开挖下沉广场的土方堆成场地西侧的台地,同时把下沉部分的乔木移栽至台地及无需挖方的广场,形成密林区及疏林广场。普利街西北端的大量乔木全部保留,形成商业街尽端又一林下广场。

④地面布局考虑地下市政管网

富有动感的曲线形下沉广场,既避开地下市政管网,又为广场营造了动态空间。

(2)营造人性场所

①下沉广场

下沉空间配以溪水,形成喧嚣城市中之溪谷,为城市居民提供了一个相对隔离的休闲场所。

②林下空间

营造城市中的绿岛。密林草坡、疏林绿地、竹丛溪水,带来多样的林下空间感受。

③溪流浅滩

溪水浅滩蜿蜒曲折于台地边缘,并与反映城市肌理的格网相穿插,创造颇具撞击力的亲水体验。

④水幕茶室

延绵

百米的瀑布之内,设计幽静的茶室,餐饮空间,营造出新奇独特的视觉景观及心理感受。

⑤便捷步道

连接了全部重要的景观节点,并通向公交车站、地下通道出入口及商业街,为人们提供最便捷的步行交通。

⑥化整为零的观演台

下沉广场内的台阶被垂直交通、采光井、花坛、灌木等打碎,以减弱冗长而非人性的大尺度,创造宜人的观演空间。

(3)体现地域文化

①大舜文化,包括以图腾柱隐喻大舜之禅让美德;以台地之梯田及水际种植隐喻“舜耕历山”;以船形舞台、水及网纹雕塑隐喻大舜之“渔雷泽”以抽象雕塑、陶砖地纹隐喻大舜之“陶河滨”。

②龙山文化

浮雕、陶刻及陶纹铺地讲述着龙山文化的故事。

③名泉文化

涌泉、跌泉反映济南这座名泉之城的动感.

(3)挖掘土地的商业价值

①充分利用地下空间,有效激活地下商业

通过将地下空间变为半地下空间(包括下沉商业街、下沉广场一侧)或由玻璃池底屋顶直接采光,并使其与地上部分相联系等方式,有效激活地下空间,提升广场品位,创造经济价值。

②休闲娱乐功能与商业互动

休闲娱乐广场吸引大量人流,为商业空间带来消费群体,同时,商业的繁荣为广场带来大量使用者,进而形成良性循环。

③设计丰富空间,营造商业气氛

设计观演舞台、水幕餐饮、下沉商业街等,用现代的建筑,景观语言营造独具特色的商业气氛。

④集商业、休闲、文化及娱乐于一体,产生综合效益。

都江堰广场

都江堰广场位于四川省成都都江堰市(原灌县),城市因有二千多年历史的大型水利工程都江堰而得名。本设计试图用现代景观设计语言,体现古老、悠远且独具特色的水文化,以及围绕水的治理和利用而产生的石文化、建筑(包括桥)文化和种植文化。使之成为一个既现代又充满文化内涵的、高品位、高水平的城市中心广场.

本项目首席设计师:俞孔坚

主要参与设计人员:石颖,张东,李健宏,胡海波,罗华,姚祯楠等

艺术家:郭选昌等

中山岐江公园

中山岐江公园作为一个实验性设计,探讨了产业用地再生设计的途径。鲜明地提出了设计的立场,那就是尊重足下的文化一一平常的和普通人的文化,歌唱野草之美——那些被践踏和被忽视的美。同时强调,并不是所有普通和平常的文化都可以成为艺术的,也不是自然和野草就是美的,设计才使它们成为艺术,成为美。本案例用直白的语言表达了设计者对文化的理解,对传统的理解,对自然的理解,对设计的理解,对人性的理解和对公园的理解。

作为一个实验设计,在倡导足下文化与野草之美的同时,在设计途径上也做了些探索,特别在三个方面会对同行有所启发:包括如何解决水位变化的滨水地段的生态性与亲水性,本案例尝试了栈桥式的水际设计方式,事实证明是成功的;如何解决江河防洪过水断面拓宽和保护沿岸绿带的问题,本案例尝试了挖侧而留岛的方式,事实证明也是可行的;和如何对待产业用地极其构筑物等,案例尝试了三种设计途径,即:保留、改造再利用和再生。

项目主持人、首席设计师:俞孔坚教授

设计参与人:庞伟、黄征征、凌世红、张娟、李向华、石颖、李健宏、邱钦源、刘东云、吴本、胡海波、李迪华、孙鹏、王志芳等

作者:俞孔坚,凌世红,李向华,刘亦忻等,北京土人景观规划设计研究所

基于景观生态学的城市水系景观规划设计研究——以广西阳朔县新城区水系景观工程为例

基于景观生态学的城市水系景观规划设计研究——以广西阳 朔县新城区水系景观工程为例 摘要:水系是城市生态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城市水系景观营造规划设计,应以景观生态学为理论基础,以实现整体景观的持续利用。本文以广西阳朔县新 城区水系景观工程为例,探讨将景观生态学理论引入到城市水系的景观规划设计 方法。 关键词:园林景观规划设计;城市水系;景观生态学 水系是城市生态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兼有环境、水利、社会等多种效益。随着城市及其周边地区的快速发展,水系生态和自然景观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 制约了水系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功能的发挥。作为城市水系景观营造规划设计, 应以景观生态学为理论基础,在时间、空间上对区域景观格局做出合理安排,以 实现整体景观的持续利用。广西阳朔县新城区水系景观工程尝试将景观生态学理 论引入到城市水系的景观规划设计中,对水系的布局、沿线绿地、岸线及景观的 协调性进行规划与设计。 1基于景观生态学的城市水系景观规划设计理论 1.1景观生态学原理和方法 景观生态学将城市水系视为生态边缘区, 将水系沿岸的各种生态系统和景观组 分联系起来。因此可依据景观生态学的景观结构与功能理论(斑块 -廊道-基质模式)、边缘效应、景观异质性、尺度理论和整体性原理,对水系景观进行规划。廊 道理论中的连接度、环度及结点等是反映廊道结构特征的重要指标。 1.2城市水系景观规划设计原则 城市水系生态景观规划与设计,需要通过对原有水系景观要素的优化组合或 引入新的成分,在宏观上设计出合理的景观格局,在微观上营造适合的水系和滨 水区生态条件,使规划区域的景观整体功能最优。由此,需要遵循如下原则:(1)外连内合,强调整体——整体性原则 (2)主题鲜明,延续文脉——文化性原则 (3)绿化为主,突出重点——生态性原则 (4)以人为本,统筹兼顾——以人为本原则 (5)创新意识,可操作性——可持续发展原则 2案例实践——广西阳朔县新城区水系景观工程 2.1项目概况 广西阳朔县新城区水系景观工程包括新城区内环城水系的中央滨水绿化带和 绿化廊道景观设计,总用地面积约146公顷。 新城区环城水系主要由田家河和与之形成环线的六条支流(包括栗木河)组成。田家河在新城北部由南向北穿越,规划河宽为50-250米不等;六条支流,规划河宽10—130米不等。田家河为遇龙河及金宝河汇流而成,环城水系统一向北 在书童山脚下汇入漓江。 整个新区与老城区距离较近,范围内土地开阔,沿田家河两岸土地平整,四 周环山,田园风光优美秀丽。现状基本为农田、鱼塘、果林等,山峰基本为独立 突兀的笋状,不连续,主要分布在新321国道两侧。 2.2景观核心问题分析 结合上位规划、实地调研,归纳总结出新城区水系景观工程存在如下设计核心问题:

城市广场景观设计说明

城市广场景观设计说明,平面图,透视图等 关键词:设计说明;广场景观;城市景观;景观设计 一、城市广场景观设计说明 本方案的景观设计概念一反“常规内向的”购物商业设计思路。我们的设计思路和概念断然将城市商业村落迁到了公园里。我们相信这种朝向自然景观的商业街最适合当地人的思维及喜好,这是一种可以同时交流享用的街道、漫步路,水道、广场和公共绿色空间等区域,人们可以在这里用餐、娱乐、购物、工作、休闲放松。我们坚持利用自然,反对一切人造的,粗劣的东西,相信人们会愿意感受自然的光线、新鲜的空气,地域的情调、优美的建筑和材质。自然的商业感受将更有趣、更艺术化。一切能发挥人们想像的景观元素将呈现在公共空间里。 二、城市广场景观设计策略 多层次的体验:设计了丰富的景观层次,把不同的景观元素穿插利用到院落空间、广场、街道和水岸线。 生动的水岸线:独特的水景为商业的发展提供了极大的可能性,无论是散步、逛街,还是表演,都有不同的景观节点,丰富的水岸线设计为行人提供了不同的感受。 公共领域:在这个大的区域里,合理的配置了不同主题的公共空间:购物、餐饮、娱乐、消遣、休闲、健身以丰富购物的感受。例如,配合主力店入口的景观设计可以置一个室外卖花空间,或者在餐馆的外部公共空间可以设置一个卖食品的空间。这种室内外配合的设计能吸引更多的客人。 蛇行的和梯形的通道:像孩子的游戏,景观领域像蜿蜒的人行的蛇行路。例如弯曲的水岸线散步路和东西向的弧形步行路联系了未来的娱乐中心、主力店和公园的主入口。一系列的节梯或桥体被运用到整个项目,每个设计思路都有它的特别情趣性。 景观介入:许多的漫步路都非常长,为避免其单调性,我们介入了许多景观元素、不同的材料和铺装图案。在商业街建筑北部,以引进的水体刻意的打破了过长的漫步路。放射形铺装的运用和水边的平台都打破了其单调性。 漫步路和街道景观:东西向的曲线路把人们导入北面沿湖景观及中心公园,放松的步行路联系着不同的景点。岸线前的步行路无论白天还是夜间都是很活跃的。这里的夜生活也很丰富,因为这里分布了水景、公共艺术和雕塑和室外街具小品。各种动态的和好玩的水景观像珍珠一样被串在沿湖建筑主轴线上。每个水景被清楚的以不同的形式表现出来,平静的水池、戏剧性的喷泉等。

旺多姆城市广场案例分析教学提纲

2015-2016 世界景观佳作鉴赏 城市景观设计优秀案例分析 案例名称:旺多姆广场 姓名: 阮林 班级: 景观建筑设计 学号: 20121150124

在全世界城市建设高速发展的今天,城市广场成为了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它的出现被越来越多的市民所接受,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更多的活动空间。城市广场作为一种城市艺术建设类型,它既承袭传统和历史,也传递着美的韵律和表现一种公共艺术形态,也是一种城市构成的重要元素。在日益开放、多元、现代的今天,城市广场这一载体所蕴含的诸多信息,已经成为一个规划设计深入研究的课题,本案就以巴黎的旺多姆广场为例对城市广场进行初步的解析。 一、城市广场简介 城市广场是为满足多种城市社会生活需要而建设的,以建筑、道路、山水、地形等围合,由多种软、硬质景观构成的,采用步行交通手段,具有一定的主题思想和规模的结点型城市户外公共活动空间。按照广场的主要功能、用途及在城市交通系统中所出的位置分类可分为集会游行广场(其中包括市民广场、纪念性广场、生活广场、文化广场、游憩广场)、交通广场、商业广场等。 二、城市广场的历史沿革 古希腊城市广场,如普南城的中心广场,是市民进行宗教、商业、政治活动的场所。古罗马建造的城市中心广场开始时是作为市场和公众集会场所,后来也用于发布公告、进行审判、欢度节庆等的场所,通常集中了大量宗教性和纪念性的建筑物。罗马的图拉真广场中心有图拉真皇帝的骑马铜像,广场边上巴西利卡(长方形会堂)后

面的小院中矗立着高43米的图拉真纪念柱,柱顶立着皇帝铜像,用以炫耀皇权的威严。公元5世纪欧洲进入封建时期以后,城市生活以宗教活动为中心,广场成了教堂和市政厅的前庭。意大利锡耶纳城的开波广场就是一例。 15~16世纪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由于城市中公共活动的增加和思想文化各个领域的繁荣,相应地出现了一批著名的城市广场,如罗马的圣彼得广场、卡比多广场等。后者是一个市政广场,雄踞于罗马卡比多山上,俯瞰全城,气势雄伟,是罗马城的象征。威尼斯城的圣马可广场风格优雅,空间布局完美和谐,被誉为“欧洲的客厅”。17~18世纪法国巴黎的协和广场、南锡广场等是当时的代表作。 19世纪后期,城市中工业的发展、人口和机动车辆的迅速增加,使城市广场的性质、功能发生新的变化。不少老的广场成了交通广场,如巴黎的星形广场和协和广场。现代城市规划理论和现代建筑的出现,交通速度的提高,引起城市广场在空间组织和尺度概念上的改变,产生了像巴西利亚三权广场这样一种新的空间布局形式。 中国古代城市缺乏公众活动的广场。只是在庙宇前有前庭,有的设有戏台,可以举行庙会等公共活动。此外,很多小城镇上还有进行商业活动的市场和码头、桥头的集散性广场。衙署前的前庭,不是供公众活动使用,相反,还要求他们肃静回避。这在古代都城的规划布局中更为突出,如宫城或皇城前都有宫廷广场,但不开放。明清北京城设置了一个既有横街又有纵街的“T”字形宫廷广场(在今天安门广场)。在纵向广场两侧建有千步廊,并集中布置中央级官署。广场三面入口处都有重门,严禁市民入内,显示宫阙门禁森严的气氛。 三、案例分析 (一)简介 旺多姆广场(Place

城市广场景观设计综述_赵晓昱

收稿日期:2010-06-13 作者简介:女,1974年生,助理工程师,下花园区自来水公司 城市广场景观设计综述 赵晓昱 下花园区自来水公司 摘 要 从城市景观入手,分析了城市广场景观及其功能定位和文化性表达,对城市广场景观 设计的要点进行了有重点的探析和综述. 关键词 城市广场;广场景观;设计要点 中图分类号 TU 2 0 前 言城市景观是城市空间中由地形、植物、建筑物、绿化、小品等所组成的各种物理形态的表现,是通过人的感觉及思维后所获得的感知空间.因而城市的景观设计,也可以说是城市美学在具体时空中的体现.它是改善城市空间环境,进而创造高质量的城市环境的有效途径之一.城市景观设计常与空间设计联系在一起,空间是城市景观中第一位的重要因素.城市广场作为城市公共开放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塑造城市特色、改善城市景观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可以说广场设计是最典型的现代城市景观设计. 城市广场及其所代表的文化是城市文明建设的一个缩影,它作为城市的客厅,集中体现了城市的风貌、文化内涵和景观特色.设计优秀的城市广场并具有增强城市本身的内聚力和对外吸引力,形成城市公共空间同时构筑城市防灾空间,完善城市的服务功能等多重作用.因此,规划设计好城市广场,对提升城市形象、增强城市的吸引力尤为重要. 1 城市广场景观作为现代城市景观规划的一项基本内容,广场设计应该立足于现代景观设计需要考虑的三大要素,即意义、使用与环境.“意义”指文化和精神层面上的问题,“使用”指作为开放空间的领域性问题,而“环境”指城市居民的户外活动场所,需要广场具有良好的生态效果与绿化作用,这一点在现代城市广场设计中显得越来越重要. 如果说古代的苑囿设计内容都浓缩于古典园林设计之中的话,那么,可以说现代城市景观设计最基本的东西都浓缩在广场设计之中.广场不是一种简单的形态游戏,它是一种生活,是一段历史,或者说是一种制度的产物.在古代,东方几乎没有广场,而现代城市广场,其意义已走向多元化,它既要满足多层次人群的精神要求,又要体现当时当地城市居民多层次的价值观念.因此,一个设计成功的城市广场,不仅能反映一个地区人们的生活方式与城市面貌,还要折射出这个地区的社会历史及文化沉淀,也就是要与该地区的“文脉”相融合.广场规划设计已经开始成为中国现代景观设计的热点.广场成为市民集散和扩大城市绿地的重要手段. 2 城市广场景观的风格定位及其文化性表达 城市广场具有人流密度高、聚集性较强、空间较开放等特点,对于高密度开放空间的广场规划设计而言,广场设计所营造的一个“场”,是一个空间领域,我们不仅要在其形态、功能、环境上下功夫,还要将其融入周围区域的文化中去.一个好的广场设计,应该能激发人们文化生活,创造引人入胜的交流氛围,从而形成自己别具一格的风格. 广场的景观设计一方面具有共性,无论是规则的,还是不规则的,都应该具有客观的比例、尺度、重第28卷第3期2010年9月 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J OUR NAL OF HEBEI INSTITUTE OF AR C HITEC TU RE A ND C IVIL EN GINEERING Vol .28No .3Sep .2010

城市水系规划规范

国家标准《城市水系规划规范》 征求意见稿 第12稿 二零零五年一月

目录 1. 总则 (1) 2. 一般规定 (2) 2.1 分类 2.2 基础资料与现状分析 2.3 任务 3. 综合利用规划 (4) 3.1 水体功能确定 3.2 岸线分配和利用 3.3 滨水区控制 3.4 水系改造 4.保护规划 (7) 4.1 三线界定 4.2 形态保护 4.3 水质保护 5. 基础工程规划 (10) 5.1 水源工程 5.2 防洪排涝工程 5.3 水运及路桥工程 6. 术语 (13)

1 总则 1.0.1(编制目的)为科学合理地编制城市水系规划,规范利用和保护城市水系的行为,确保城市水系综合功能持续高效的发挥,促进城市健康发展,特制订本规范。 1.0.2(规范适用范围)本规范适用于城市总体规划及以城市水系为主要规划对象的专业规划。 1.0.3(规划对象)城市水系规划的对象主要为城市规划区内的各种地表水体,但不包括仅用于工业企业内部生产过程的人工水体,不同的城市可根据其水系资源条件确定需要纳入城市水系规划的最小水体规模。对于新编或修编城市总体规划的城市,其水系规划的范围应在充分考虑水系的区域关系之后,根据各城市水系的具体情况合理确定一个适宜的规划范围。 1.0.4(基本原则)城市水系规划必须符合城市发展总体目标,尊重水系自然条件,正确处理水系保护与综合利用的关系,体现城市规划对水系功能的引导和控制,实现社会、环境与经济并重的综合效益。并应符合下列基本原则: 1. 城市水系规划布局,应充分协调城市与水系的关系,处理好与城市空间结构和功能布局、城市绿化景观系统、城市环境保护系统以及城市市政工程系统的关系。 2. 城市水系规划必须充分兼顾水体、岸线和滨水空间三个层面的功能协调,使三层面的功能配置相得益彰,形成完善合理的水系空间体系。 3. 城市水系规划必须体现生态优先的理念。尊重、保护自然生态环境,充分结合城市的水文、地质、地貌、气候、生态特征,因地制宜,确保水系资源的永续利用和可持续发展。 4. 城市水系规划必须体现共享性。滨水空间是城市宝贵、甚至是稀有的空间资源,水系规划应确保水系空间在土地权属、功能特性等多方面的公共性。 5.城市水系规划必须体现地方特色。必须充分考虑城市空间景观形象的展现和塑造,形成有地方特色的滨水空间景观。 1.0.5(期限)城市水系规划期限宜与城市总体规划期限一致,对水系的重要功能和组成部分还应进行永久性谋划和控制。 1.0.6(与其他规范的衔接)城市水系规划除应符合本规范外,还应符合国家现行城市规划、河流水系技术规定等行业规范与管理法规,以及已批准的有关流域、区域综合规划。 2 一般规定 2.1 分类 2.1.1 水体宜以形态和水质进行分类,并符合如下规定:

城市综合体景观设计要点

城市综合体景观设计要点 一个城市的商业开发是一个城市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综合体景观设计,又是一个城市商业街景观设计规划的点睛之笔,一条商业街在进行了整体的规划之后。在整个商业街的设计中,首先必须要保证规划设计的科学性,其次要有弹性设计的部分,以遍在以后的招商中做出适当的调整。 城市综合体以超大的空间尺度、地标式的城市建筑、现代化的城市景观等为主要特征,代表了一个城市发展的面貌。 准确的商业定位 商业综合体是一种复合型的表现与复合型的地产,其中包括传统的商业、会展、办公、停车等多种的相关产业形成明显的业态组合形式,同时每一个产业都可以单独成为个体存在。其整体定位是十分重要的。 定位应基于几个方面: 第一,本地区城市历史的渊源和资源。景观设计往往要与文化和历史相关联; 第二,要考虑自己的商圈,可以在城市的交通枢纽地区,也可在城市的开发区或新城市的中心地区,或者选择在商业街区和商业集群的地方,此外也适用于休闲设施和会展设施较全的地区。 这个定位既要遵循、依托自身所在区域的商圈情况,进行一定的辐射,如果定位准确,辐射的范围就可能很广,日后经营的范围中的销售也会有很多的便利。 “以人为本”设计理念 商业街是人流相对集中的地方,人们出入商场,忙于购物和娱乐,很容易产生心理上的紧张情绪,通过自然环境的介入,可以大大缓解这种紧张情绪,创造轻松、宜人、舒适的环境氛围。 朝向自然景观的商业区最适合当地人的思维及喜好,这是一种可以同时交流享用的街道、漫步路,水道、广场和公共绿色空间等区域,多一些景观、多一些休息椅、多一些盲人道,会给你的商业街景观设计增色不少。人们可以在这里用餐、娱乐、购物、工作、休闲放松。 例如在商业街设置休息的座椅,给人们提供驻足,停留,停下来与人交谈,停留一段时间的动作诱因,使人们喜爱停留的区域。 营造现代、时尚景观氛围 城市综合体代表了一个城市的发展水平与现代化的面貌。商业街的氛围也是非常重要的,同时商业街对商业氛围也要求非常高,应用当代艺术,体现景观艺术气息,为城市注入了新的活力。如通过标志物、

城市综合体景观设计研究

城市综合体景观设计研究 摘要:指出了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越来越多的商业综合体出现在我们的城市,景观中的铺装形式和材料也越来越多,而关于城市综合体的景观设计中的铺装研究并不多见。基于此,以郑州市升龙天汇广场的铺装为案例,分别从各个分区的不同铺装形式研究了商业综合体的景观设计中硬质铺装的特点及方法,以期为今后城市综合体的景观中的硬质铺装设计提供借鉴。 关键词:商业综合体;升龙天汇广场;硬质铺装;景观设计 1城市综合体景观设计中的铺装的作用 城市综合体是在城市的一个区域范围内,由多个建筑群体建成的集合了商业、住宅、办公、酒店、娱乐等多种城市功能的城市商业中心[1]。铺装是城市综合体的景观中重要的元素,是人们体验景观最直接的载体[2],优秀的铺装设计是与周围环境相协调,不仅满足功能上的需求,更重视审美的需求。 2城市综合体景观设计中铺装的功能 2.1空间的分隔 城市综合体中的铺装样式多样、材料多样、铺设方法多样[4],由这些不同样式不同材料的铺装相结合,形成一条隐形的边界线,自动划分了不同的区域空间。通常两种或多种不同功能的空间会使用不同的铺装样式或者不同的铺装材料。

2.2游览路线的引导 景观中的游览路线都是由不同的铺装面形成的园路,这些路面的铺装的样式、纹理和材料往往具有导向性[5],所以由铺装的材料和大小区别出一级道路、二级道路和游步道等。城市综合体中的园路铺装通常和广场相连,不同的广场的性质也可以由铺装表现,人们通过不同的铺装与心理反应选择自己需要到达的空间。 2.3主题的升华 优秀的景观铺装可以烘托场地的气氛[6],通常由当地的地域文化演变成的特殊符号或者图案运用到铺装上,是常见的在场地中表现地域文化的景观设计手法。利用铺装图案传达场地的主题定位,有韵律的、节奏性的铺装还能丰富景观的层次,增加人们体验景观的愉悦感。 3升龙天汇广场景观硬质铺装设计 3.1项目分析 3.1.1基地分析升龙天汇广场位于河南省郑州市,基地位于冉屯里路和朱庄大街西侧,高档住宅、商业中心、商务办公楼,此项目是郑州最大最具特色的国际生活体验中心。3.1.2场地分析场地由4条市政道路围合而成,地理位置及交通条件较为便利。场地分为C-03-1地块与C-03-2地块。C-03-1地块主要是商业办公楼区,景观用地面积5252.03m2,绿化面积1848.7m2;C-03-2地块主要为住宅、幼儿园、门诊所、派出所等配套区,景观用地面积23836.13m2,其中绿化面积1

德州城市水系及水体景观总体规划(城市水系规划)

⑴项目概况项目名称:德州市城市水系及水体景观总体规划项目类型:城市水系规划,城市水网规划,水体景观关健词:城市水环境,水系规划,城市河道净化,城市防洪蓄涝规划,污水处理,滨水景观设计,城市设计,主 题公园,生态水网生态研究、水源涵养、雨水收集、城市湿地、旅游发展 水文化与水景观,水生态 导读:本规划立足于德州市独有的水环境特征与开发潜质,九地项目组在深入研究城市总体规划与基地现状并充 分借鉴国内外同类型规划建设经验的基础上,确立其总体规划思路,加强水岸与城市之间的视觉与空间联系,尊重和改善生态系统,包括水文系统、植栽系统以及野生动植物栖息地,建设雨水处理设施,保育现有湿地,做好防洪保护,保障城区设计标准内的防洪安全,结合城市规划,建设自然、亲水、生态、休闲的滨水空间系统,形成“水清、流畅、岸绿、景美”的城市水系风貌,达到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目的。 本次规划突出以人为本、人水和谐的基本理念,合理配置城市水资源,改造环境、完善功能、提升形象、 梳理生态水网,并对水环境、水安全,水景观和水文化、规划实施措施及开发时序等做出科学规划,对重要节点的空间布局与开发方式提出规划控制与引导。 建设城市生态水系;健全生态水网结构,合理划定河道等级,确定防护绿地范围,定位骨干河道功能, 完善防洪防涝体系,改善区域水环境。挖掘水资源在城市发展中的替力价值,增加市区可开发利用土地面积。九地 项目组对规划提出“一轴一环、四带九湖、十六廊45海子”涵盖的具体节点的功能、规模、性质、水位等相关指标进行了科学的设计,并在此基础上规划各片区水系布局,对水系及其滨水景观进行优化和调整,完善支流体系。 将城市水系及两岸地区打造成集生态旅游,休闲娱乐、商贸服务、生活居住等多功能、复合型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带; 形成以“水体、绿色、阳光,城市”为一体的滨水空间。形成德州新的经济发展带、亮丽的景观旅游带和宜人的生活休闲带。

城市广场景观设计的功能及设计趋势

城市广场景观设计的功能及设计趋势 环景1201 12503021 佟亮

前言: 城市广场作为城市外部公共空间体系的一种重要组成形态,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是人流密度比较高,聚集性比较强的城市开放空间。城市广场不仅是各种功能活动的载体,也是城市社会、经济、文化和环境的深层表现。因此在广场的景观设计中必须综合考虑形象、功能、环境等多方面的内容与关系。以下简要分析不同文化不同地域对城市广场景观设计的影响,来进一步探讨我国城市广场景观设计中的存在的若干问题。 一、城市广场景观设计的发展现状 随着时代的发展,城市的功能也越来越广泛。城市广场在城市发展中,不断赋予各种意义、象征和使命,是现代城市空间环境中最具公共性、最富艺术魅力的开放空间。作为城市中心地位的城市广场的功能和景观也在发展中相互融合与进步,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许许多多具有鲜明特色和历史价值的著名广场,对现代城市广场的景观设计,具有深远的影响和现实意义。 1 当代欧洲城市广场景观设计的发展现状 在全球化、欧洲一体化的今天,欧洲的文化传统又在进行新的大融合,城市广场景观设计也不列外。这不仅体现在设计师之间相互学习、交流频繁,而且大量设计师在跨地域工作,西班牙设计师在法国,法国设计师在德国,或者是荷兰设计师在西班牙都有自己的设计作品,他们把自己的文化背景、个人风格融入当地。虽然如此,当今欧洲不同国家、地区的广场景观设计仍然呈现出强烈的地方特征,因为外来设计师同样非常尊重当地的历史文化,总是努力挖掘地方特色。 在欧洲这样一个地理上没有什么阻碍,文化源头相同的区域,各个国家似乎更强烈地试图把自己的文化和别人的文化区别开来,城市广场景观设计自然也呈现出百家争鸣的态势。 2 我国城市广场景观设计的发展现状 2.1 发展背景 1、中国古代城市以街道和院落为显著特征,广场在中国古代城市中较少,只有以下几类:有的是庙前广场作为定期集市之用,如城隍庙、文庙;有的是以街道相交的节点作为隐含的广场,如北京的菜市口;有的是通过街道的变形放入产生公共活动场地,如四川的罗城;还有一些如天安门前广场是“颁招仪式”之地,平民百姓是不能进入的。 2、新中国成立以后,政府对城市进行大规模的建设、并引用苏联模式对城市进

景观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内容 1 选题背景及意义 “人创造环境,环境也创造人。”当人们身处所创造的环境时,这种环境就会给人带来相对应的空间感受。伴随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的开发建设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广度和深度向外拓展。一座座摩天大楼拔地而起,交通网络大肆延伸,体态优美的现代建筑与追求几何构图的大广场高调列席。往昔的街道与广场,那个“步行者的天堂”已经一去不复返……面对日趋冷漠的城市,人们开始思考:到底怎样的城市广场空间能够唤回人们心灵的停靠,唤回充满人情味的社会生活。而作为城市规划设计的参与者,更应对这一现状进行反思。事实上,城市冷漠的现象反映了多年来我们在城市空间人文环境营造方面的欠缺。眼下,重塑具有人情味的城市广场,恢复人们在城市公共空间的传统日常生活的任务迫在眉睫。 传统的城市是以人与人的活动为尺度而逐步生长形成的,广场空间是宜人的,因此,在城市广场中保障居民休闲游憩交流的权利是有效控制城市空间冷漠化现象的必要途径。城市广场是构成城市形象和城市景观的基本要素之一,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它为城市生活提供的不仅是物质环境,还提供了重要的精神、社会和心理的环境。 2 研究内容 对城市广场景观设计研究已经相对活跃,但是如何对不同类型的城市广场进行有针对性的规划设计,以使其充分体现城市广场的应有属性,这方面的研究还相对滞后。广场是城市形态的一部分,是城市景观建设中的一个基本组成部分,特别是在宁波镇海这样的城市,当新的城市功能不断扩展和演变时,广场的形态和特征也逐渐发生转变。人文化的城市广场能体现镇海这座城市的人文历史风貌,增强城市与人的亲和力。镇海市民广场的景观设计需要从多专业、多角度关注与思考,博采众长,集思广益,使广场功能和城市景观和谐统一,确保镇海市民广场成为“塑造城市个性魅力”的亮点。通过有效建设市民广场景观,提升镇海城市空间环境,是回归人本主义的需求、城市和谐发展的需要,也是绿地系统建设和城市空间自然人文环境建设理论与实践完善的需要。

城市水系景观规划研究进展

城市水系景观规划研究进展 张伟利,贺水林 河海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南京(210098) E-mail:211714@https://www.sodocs.net/doc/9e17047175.html,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人们对环境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对自然生态的渴求也愈加强烈。因此,城市水系景观规划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从大尺度水系景观规划和小尺度的河流景观规划设计两方面系统地综述了目前国内外城市水系景观规划的研究理论及方法,以期为城市水系景观规划的研究开拓思路。 关键词:城市水系,景观规划,尺度 中图分类号:X321 1.引言 水是万物之源,是一切生物的生存基础,城市的水系在城市的运转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不仅具有排涝、防洪、供水、涵养生态和防御、运输等功能,又是一个城市历史文化的载体、城市灵气的所在、居民精神的依托[1]。然而,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城市水系遭到了严重的破坏,许多生产、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河流,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另外,在城市美化运动的影响下,城市水系被填之、盖之、断之、堤之衬之,使城市水系失去了生态、自然的本色,也将城市中最具灵气的自然景观元素糟蹋了[2]。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人们对环境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对自然生态的渴求也愈加强烈。城市水系景观规划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将近年来国内外对水系景观规划的研究概况进行了系统的综述,以期为城市水系景观规划的研究开拓思路和提供材料。 2.国内外城市水系景观规划的研究进展 目前城市水系的景观规划研究主要分两大部分:大尺度上的水系规划研究和小尺度上的河流景观规划设计。大尺度水系景观规划可以是整个城市范围内甚至流域范围内所有河流的分布格局及生态效应。小尺度的河流景观主要是由河道、堤防和河畔植被所组成[3]。通常小尺度的河流景观规划主要集中在以生态为主的近自然河道规划,集合生态、建筑以及人文为主的滨水区景观规划。 2.1 大尺度上的城市水系景观规划 目前,国内外在大尺度上的城市水系规划主要有城市水系景观生态规划、城市水绿生态体系建设、结合城市绿道网络规划等。 2.1.1城市水系景观生态规划 作为生态学的重要分支,景观生态学是由德国学者C.Troll于1939年首先提出,被广泛应用于自然资源管理、土地利用、生物多样性保护以及景观与区域规划等方面[4]。而景观规划则以景观生态学为理论基础,在时间、空间上对区域景观格局做出合理安排,以实现整体景观的持续利用[5]。目前已经将景观生态学理论引入到城市水系的景观规划中。 岳隽等[6]从景观生态学的角度出发,结合城市河流的特点,提出了更为综合的、景观水平上的城市河流研究的概念框架。特别针对景观生态学研究的核心问题,对城市河流的研究尺度、格局分析、干扰程度等重要方面进行了详细论述,以期在景观水平上构建城市河流的

城市综合体设计任务书审批稿

城市综合体设计任务书 YKK standardization office【 YKK5AB- YKK08- YKK2C- YKK18】

城市综合体设计 指导教师:王承慧雒建利巢耀明吴晓刘博敏 助教:吴迪(研究生) 日期:(2016-2017学年秋季学期) 教学结构框架图 关键词1——高层建筑 超过一定高度和层数的。自2005年起规定超过10层的和超过24米高的其他为高层建筑。高层建筑由于集约利用土地,是用地紧张地区城市建设的必然选择。相较多层建筑,高层建筑在结构、交通、防火等技术规范上有更复杂严格的要求。 关键词2——城市综合体 城市综合体是城市高强度开发的产物,是在有限地段内实现土地经济价值和商业运营价值最大化的手段。其最大特征就是功能复合型、交通组织网络化以及配套系统复杂化。城市综合体一般具有办公、酒店、商业、文化、娱乐等功能

中的两项以上,有时也混合一定的居住功能。城市综合体的规模也分不同层级,如街区城市综合体、地段城市综合体以及建筑综合体。 1、课程设置与主要目的: 1.1设计位于城市中心地区的城市综合体,要求初步掌握一般高层建筑和 商业建筑的设计原理,并扩大公共建筑设计的基本知识。 1.2学习空间、功能、结构、环境互动的设计方法。学习分析类型载体的 流程和分析场地内外关系的技巧,学习在规范限定条件下,功能配置 与结构配置结合的技巧。 1.3了解城市中心地区的环境特点和要求,合理组织流线关系,构筑具有 活力的城市空间。 1.4培养利用手工模型进行快速推敲方案的能力。培养快速入手,多轮反 复,逐轮深入的工作习惯。培养图纸、模型、设计对象之间想象的能 力和把握调整的能力。 2、项目任务书: 基地概况 基地A:位于南京历史道路太平南路中段,周边历史文化资源丰富,紧邻三号线常府街地铁站。四至边界分别为太平南路、小火瓦巷、户部街和规划支路。地块内原有建筑江苏饭店为民国时期老字号,拆除后将兴建商业综合体,并要求设置1处地铁出入口。规划总用地面积公顷。 基地B:位于梅园新村历史文化街区南部,江苏省美术馆以东,与南京总统府也仅有200余米距离。四至边界分别为钟岚里、中山东路、长白

城市广场设计要素

城市广场设计要素 一城市广场历史回顾 我国历史上城市广场的演变是由“市”而来,南宋时期,因为商品买 卖进一步专业化,市场根据形势的发展要求,以崭新的姿态重新组合,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人们在“市”的周围,为了进行商品交换,构 筑了大量的建筑以适应其需要。这种自然形成的商品空间具有广场空 间的某些特征,也可以称为我国广场的自然发展雏形。 从世界范围来看,城市广场是在多种因素影响下形成和发展,突出的 有以下三种因素:其一是社会文化因素,社会文化不同必然显现出不 同的城市广场风格和做法。其二是政治宗教因素,君主集权统治下的 广场多以体现君主的权威为目的;宗教统治下的广场多以体现神的意 志为目的;民主制度下的城市广场根据人们的生活需求演变而来。其 三是经济因素,经济活动直接影响着广场土地使用,推动着整个城市 的发展。总之,在数千年的城市发展过程中,城市广场的范畴在持续 地发展演变,通过以下资料可概括出广场的历史: ⑴“广场”源自古希腊,最初用于议政和市场(FORUM),是人们进行 户外活动和社交的“城市的起居室”,其特性、位置是松散和不固定的; ⑵从古罗马时代开始,广场的使用功能逐步由集会、市场扩大到宗教、礼仪、纪念和娱乐等,广场也开始固定为某些公共建筑前附属的外部 场地(PLAZA); ⑶中世纪意大利的广场功能和空间形态进一步拓展,它作为城市的 “心脏”,在高度密实的城市中心区创造出具有视觉、空间和尺度连 续性的公共空间,形成与城市整体互为依存的城市公共中心广场(SQUARE)雏型;

⑷巴洛克时期,城市广场最大水准上与城市道路联成一体,广场不再 单独依附于某一建筑物,而成为整个道路网和城市动态空间序列的一 部分; ⑸现代城市广场的范畴再次延伸,不仅市政、商业广场等是城市的主 要广场,较大的建筑庭院、建筑之间的开阔地等也具有广场的性质, 城市广场作为开放空间,其使用进一步贴近人的生活【2】。 二城市广场定义 广场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拥有与城市相同的历史。古今中外, 对广场定义众说不一。凯文林奇认为“广场位于一些高度城市化区域 的中心部位,被有意识地作为活动焦点。通常情况下,广场经过铺装,被高密度的构筑物围合,有街道环绕或与其相通。它应具有可以吸引 人群和便于聚会的要素。” 王珂、夏健、杨新海编著的《城市广场设计》一书中对城市广场的定 义较有概括性,书中表述“城市广场的定义需要包括场所、内容、构成、使用方式和意境五个方面的基本限定。尝试将城市广场定义为: 城市广场,是为满足多种城市社会生活需要建设的,以建筑、道路、 山水、地形等围合,由多种软、硬质景观构成的,采用步行交通手段,具有一定的主题思想和规模的节点型城市户外公共活动空间。其中, 城市社会生活包括政治、文化、商业、休憩等多种活动;主题思想则 指表现城市风貌和文化内涵,及城市景观环境等多重目的;节点型是 指城市空间中的核型空间形态”。 由此可以看出,城市广场的概念要广义得多,大到形成一个城市的中 心或一个公园,小到一块空地或一片绿地,除街道外,是城市公共空 间的另一种重要空间形式。城市广场突出地反映了城市的特征,为市 民提供了室外活动和公共社交的场所。 三广场的类型

德州城市水系及水体景观总体规划( 城市水系规划 )

德州城市水系及水体景观总体规划 城市水系规划 项目概况 项目名称:德州市城市水系及水体景观总体规划 项目类型:城市水系规划,城市水网规划,水体景观 关 健 词:城市水环境,水系规划,城市河道净化,城市防洪蓄涝规划,污水处理,滨水景观设计,城市设计,主题公园,生态水网 生态研究、水源涵养、雨水收集、城市湿地、旅游发展 水文化与水景观,水生态

导 读:本规划立足于德州市独有的水环境特征与开发潜质,九地项目组在深入研究城市总体规划与基地现状并充分借鉴国内外同类型规划建设经验的基础上 确立其总体规划思路,加强水岸与城市之间的视觉与空间联系,尊重和改善生态系统,包括水文系统、植栽系统以及野生动植物栖息地,建设雨水处理设施,保育现有湿地,做好防洪保护,保障城区设计标准内的防洪安全,结合城市规划,建设自然、亲水、生态、休闲的滨水空间系统,形成“水清、流畅、岸绿、景美”的城市水系风貌,达到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目的。 本次规划突出以人为本、人水和谐的基本理念,合理配置城市水资源,改造环境、完善功能、提升形象、梳理生态水网,并对水环境、水安全,水景观和水文化、规划实施措施及开发时序等做出科学规划,对重要节点的空间布局与开发方式提出规划控制与引导。

建设城市生态水系;健全生态水网结构,合理划定河道等级,确定防护绿地范围,定位骨干河道功能,完善防洪防涝体系,改善区域水环境。挖掘水资源在城市发展中的替力价值,增加市区可开发利用土地面积。九地项目组对规划提出“一轴一环、四带九湖、十六廊 海子”涵盖的具体节点的功能 、规模、性质、水位等相关指标进行了科学的设计,并在此基础上规划各片区水系布局,对水系及其滨水景观进行优化和调整,完善支流体系。将城市水系及两岸地区打造成集生态旅游,休闲娱乐、商贸服务、生活居住等多功能、复合型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带;形成以“水体、绿色、阳光 城市”为一体的滨水空间。形成德州新的经济发展带、亮丽的景观旅游带和宜人的生活休闲带。

浅谈城市商业综合体环境景观设计

浅谈城市商业综合体环境景观设计 发表时间:2019-07-29T16:00:26.610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14期作者:易志雄[导读] 摘要:本文对城市商业综合体环境景观设计进行分析和了解。 深圳市国艺园林建设有限公司摘要:本文对城市商业综合体环境景观设计进行分析和了解。环境景观是城市商业综合体与周边城市空间的过渡与融合点,能够通过增加空间附加值来拉动服务对象的隐形消费进而提高商业经济效益。 关键词:城市商业综合体;环境景观;设计 一、城市商业综合体概述 1. 城市商业综合体概念 城市综合体是建筑综合体的一类而城市商业综合体包含在城市综合体中。城市商业综合体的概念定义为:以商业购物为基本内容,容纳并有机地整合了城市商业、办公、住宅、酒店、会展、餐饮、会议、娱乐中三种以上的城市职能,在各功能之间建立互惠互利且相互依存的“商业生态链”,具有复合功能、高效集约且满足高情感需求的城市局部相对完整的综合性单体或群体,是有机延续城市网络的一部分。 2. 城市商业综合体的特征 外在特征:高可达性:处在城市核心区域,其周边交通发达,人流量大且功能集中,与外界信息交换联系紧密;高密度、高集约性:体量规模宏大,建筑具有高度的可识别性,人口密度较大,且夜间人流量大,人们在工作日和周末根据功能构成互补;整体统一性:建筑风格统一,各功能单体间相互呼应,与外部空间环境协调统一,形成有机统一的整体等。 内在特征:大空间尺度:室内外空间较为开阔,在与城市规模相E配的同时,也与商业综合体建筑的功能多样性相协调,里应外合;完善的交通体系:内外交通和公共空间实现有效的融会贯通,同时与城市交通网络相互渗透,组成一套较为完善的交通体系;宜人的环境景观:高科技集成场所:充分体现现代建筑对高科技与高智能技术的运用,通过其先进的设施反映出科技进步对建筑的重大影响力等。 二、城市商业综合体环境景观概述 环境景观是城市空间的建筑、植物、地形、小品等作用的组合物,场景形成含有两个重要的功能;一是美丽的风景所产生的观赏意义;二是为大众所实用,二者合而升华便成为了景观,景观设计可以说是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的“深谋而合”,从功能完善、美学探求及综合保护的基础上,进而进行改造和再创造活动。城市商业综合体是城市综合性建筑或建筑群体,故此环境景观也兼具着开放空间的城市职能,不止于文化和商业活动,也是公众享受生活的舞台;城市商业综合体规模庞大、人流量多,其环境景观作为桥梁链接建筑与城市空间的缓冲场所,做到既满足自身功能需求,又能与周边环境协调统一。 三、城市商业综合体环境景观的设计原则 1. 人性化原则 全面而到位的市政服务基础设施,例如杂物箱、坐竟,电子导引屏、风雨过廊、生态停车场、草坡灯具等都应该满足当下市民户外活动对城市商业综合体服务的诉求,在此基础上适当拓展补充,合理的考虑未来发展变化的需求;在详细踏勘场地之后的充分的利用场地原有的自然水体及树木植被等天然资源,为在城市中生活的市民保留和创造更出更多、更优质的体验自然,亲近自然的可能等。 2. 安全性原则 充分考虑城市商业综合体的自然条件、建设状况、周边环境,确定具有应急避难功能的城市商业综合体广场,并与其他类别应急避难场所共同构建城市防灾减灾体系,科学合理地进行建设。应急避难功能的设计应充分考虑平时和灾时的使用需求,注重平灾功能的平衡与转换,在平时为使用者提供舒适宜人、景观优美的休闲环境,在灾时则以保护人民群众的利益和生命安全为准则,尽可能减小灾害造成的损失。 3. 地域性和特色原则 独具城市地方历史人文及自然风貌特征性的设计感的遗失己经成为当前我国城市商业综合体景观环境建设所普遍存在的时代性症结,过于快速的现代化城市发展进程缺少应有的文脉内涵沉淀,这是一种设计及管理者不应该有的对传统文化疏于重视的外在物质表现,让城市商业综合体建设陷入了相互的抄袭和模仿中去,进而丢失了自己独特的个性。创造出独一无二的地域文化特色且增加吸引力和人的环境认同感。 4. 生态性原则 在高呼“低碳经济、绿色科技”的如今,只有在城市商业综合体的景观设计中融入可持续发展的生态规划理念,才能达到既满足现代人对环境健康舒适的要求,维持城市生态系统平衡。在生态性原则的制定,应利用本地的自然元素作为城市商业综合体的公园式绿化系统让交通空间与生态设计获得很好的结合效果。 四、城市商业综合体环境景观设计 1. 广场景观 广场空间是城市商业综合体环境景观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承载着其半数以上的公共活动空间。广场作为一个链接建筑与城市的重要节点,是交流、活动的主要场所,在城市空间格局立体化的背景下呈现出以下几个特征:既有街道的延展动感,又有广场的广阔氛围,为公众提供了休息驻足的空间场所;有效地结合城市交通体系,起到交通枢纽的作用;顺应城市立体化格局,呈现出立体化的形式,场地与建筑契合。 2. 交通流线组织设计 地处城市核心区域的城市商业综合体要与城市交通无缝对接,才能使其达到最高效的运作。城市上层空间的拥挤导致道路的立体化,架设高架、立交桥等交通系统成为主流,使得城市商业综合体的内外交通衔接也随之变得更为繁杂;人车分流的交通组织方式己被广为接纳用于城市建设中,车行系统主要在商业综合体景观空间的边界处,目的在于减少流线间的相互干扰,创造出安全、舒适、宜人的购物环境。 3. 步行街景观

浅谈城市水系景观设计

浅谈城市水系景观设计 城市水系景观设计在满足雨季泄洪要求的前提下,应从生态和景观两个方面考虑,以不规则自然河岸形式结合复层绿化,创造优美、质朴的郊野景观,形成良好的自然生态系统。 在以前的设计中,河流被渠化或硬化后,许多对生态起重要作用的自然要素消失了。河道拉直提高了河水流速,造成许多对水际和水生栖息地起到关键作用的深槽、浅滩、沙洲和河漫滩的消失。河道硬化则破坏了河岸与河床之间在水文和生态上的联系,原本可以降低水温的植被也因此不再发挥截留雨水、稳固堤岸、过滤河岸地表径流、净化水质、减少河道沉积物的作用。与此同时,河岸生物的多样性也不断降低。 通常,水系景观由景观工程、交通游览路线和城市道路景观线等部分组成。 景观工程 依据地形、地貌、地方文化及绿地系统规划要求,水系沿岸可设计若干个主题公园以丰富河道景观,如湿地公园、水景公园、生态公园。 湿地公园的河道、池底可在原址地形低洼处开辟蓄水盆地,然后在底部填入腐殖质丰富的淤泥层,以构造接近自然状态下的土壤结构。水体岸线以自然升起的湿地基质的土壤沙砾代替人工砌筑。湿地公园以

湿地景观保育为主,片植芦苇,营造湿地物种多样性的景观,吸引或人工放养鸟类、鱼类及保护各种野生植物在此栖息繁衍。 水景公园中的整体水景设计要动静结合,静水在于园林风景中,有湖泊、池塘、渊潭及流动极为缓慢的河流。静水形成倒影而产出优美如画的景观,具有悦目的作用。园林风景中动态水景有河流、瀑布、溪流、叠流、山泉以及完全人工的喷泉。由于水的流动,它撞击在其它物体上能产生美妙悦耳的声响。水声、水珠、水花及波动涟漪的水面,令人兴奋。 公园应更多地利用木材、贝壳、砖、石、沙、木屑等作为地面铺装,利用柳枝、麻绳、木材搭建景点、小品。冬季景观以观枝、干、树姿的植物为主,如红瑞木、金丝柳、龙柏、雪松等。 交通游览路线 交通游览线路设计,遵循纵向可达性、横向可达性、以人为本、人车分流等原则,分别设计车行系统、自行车行系统、步行系统、水上游览系统等,在满足各种游览方式需要的同时,也使各景点相互衔接。 滨河道路布置与水体的关系,既有远离水体,曲径通幽的,也有临水而设,豁然开朗的,体现多样性的景观设计思想。让有污染的车流系统远离廊道核心区与步行系统。水上游览线路相对独立于其他游览线路,同时在不同的景观区设置了亲水码头,使水上游览线路与岸上游览线路互动,形成一个整体。

海绵城市广场 景观规划设计任务书

海绵城市广场景观规划设计任务书 一、设计要求 设计包括对基地自然状况的研究和利用,对空间关系的处理和发挥;强调海绵城市建设的要点,广场雨水运用的创新及模式的建造。设计内容包括道路的布置、水景的组织、路面的铺砌、小品的设计、公共设施的处理等等,这些方面既有功能意义,又涉及到视觉和心理感受。在进行景观设计时,应注意整体性、实用性、艺术性、趣味性的结合。 二、成果要求 一草要求:着重对题目的理解与地形、环境、文化的分析,从构思入手,注重创新,完成基本平面草图; 二草要求:调整一草不足之处,在一草设计基础上进行深入方案设计,绘制立面、透视草图; 三草要求:根据个人情况而定,可进行尺规作图,绘制规整平面图、透视图,并上色,也可电脑做) 2.1景观设计方案成型 1、总平面图(比例自定) 2、规划设计的结构分析图(比例自定) a.规划结构解析图:应全面明确地表达规划的基本构思,用地功能关系和社区构成等,以及规划基地及周边的功能关系、交通关系和空间关系等。 b.海绵城市建设理论模型分析图:技术路线模型图 c.景观空间形态解析图:(包括景观功能分析图、景观节点分析图)应明确表现规划的空间系统、景观结构,以及与周边城市空间的关系等。 3、景观详细设计(包括平面图立面图效果图1:100或1:200)至少选择2处重要节点进行详细设计。 4、植物配置总图 5、地面铺装设计图 6、小品、公共设施等设计 7、1:50主要道路断面图

8、景观效果图若干 9、整体鸟瞰图或整体透视图 10、设计说明 11、图纸规格:A2或A3绘图纸或水彩纸,硫酸纸(亦可电脑出图) 12、表现方式:钢笔线条为主,适当辅以色彩表现。每套图应有统一的图名和图号,有封面设计(包括以下信息:姓名,班级,学号,指导老师课程名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