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交换机实验实验报告课件资料

交换机实验实验报告课件资料

交换机实验实验报告课件资料
交换机实验实验报告课件资料

交换机实验II

实验目的

1.理解掌握环路对网络造成的影响,掌握环路的自检测的配置;

2.理解路由的原理,掌握三层交换设备路由的配置方法

3.掌握DHCP的原理以及其配置方法

实验步骤

配置交换机的IP地址,及基本的线路连接等;

实验1:

①.用独立网线连接同一台交换机的任意两个端口时期形成自环

②. 对交换机的两个端口进行配置,开启所有端口的环路检测功能、设置检测周期等属性

实验2:

①.按图1方式对三层交换机的VLAN、端口进行配置

②. 在交换机中分别对VLAN的IP地址进行配置

③. 启动三层交换机的IP路由

④. 设置PC-A、PC-B的IP地址,分别将它们的网关设置为所属三层交换机VLAN的IP地址

⑤. 通过Ping验证主机A、B之间的互通状况

实验3:

三层交换机作为DHCP服务器,两台PC-A和PC-B,分别从交换机上获取IP地址。PC-C 手动配置IP地址。

①.按图2方式建立主机A、B、C与三层交换机间的连接,配置交换机的IP地址

②. 配置三层交换机的DHCP地址池属性

③. 启动DHCP服务

④. (1)查看主机A、B能否正确的获取到给定范围内IP地址,通过Ping查看网关、交

换机之间的互通情况;(2)拔掉主机B的网线,将主机C的IP地址设置为主机B所

获取的到的IP地址,然后再插上B机网线,查看其是否能获取到不同的IP地址;(3)

分别重启主机A、B及交换机,查看A、B获取到的IP地址是否和前一次相同。

图1. 三层路由连接图图2.DHCP连接图

实验结果

实验1:环路测试

交换机出现环路的自检测结果:

实验2:路由配置:

主机A连接交换机端口2,划分为vlan10,端口IP地址为192.168.1.1。主机IP地址192.168.1.23;

主机B连接交换机端口10,划分为vlan20,端口IP地址为192.168.2.1。主机IP地址192.168.2.27;

在未设置IP routing之前主机A、B分属于不同网段,因此它们不能互通,设置后通过路由则可相互联通:

实验三:DHCP配置和验证:

主机A、B、C分别连接到交换机的端口2,端口18和端口10上。其中主机A、B的IP地址自动获取,主机C的IP地址则手动配置。

主机A通过DHCP获取的IP地址(192.168.1.211)

主机B通过DHCO获取到的IP地址(192.168.1.210)

测试主机A与主机C的互通性(可连通)

测试主机B与主机A、C之间的互通性(可连通)

当主机C配置为主机B获取到的IP地址是会产生IP地址冲突的错误提示:

配置的主机C的IP地址与主机B的IP地址相冲突

主机B网线重新连接后获取到的新的IP地址

交换机重新启动后A、B主机自动获取到的IP地址信息:

主机A自动获取的IP地址

主机B自动获取的IP地址

DHCP可分配IP地址池内IP数目小于申请的主机数目时实验验证情况:(可分配的IP地址为192.168.1.210 —192.168.1.212),此时连接主机A、B、C、D。

主机D自动获取IP地址的结果

实验与结果分析

环路问题:

分为第二层环路和第三层环路,所有环路的形成都是由于目的路径不明确导致混乱而造成的。例如第二层,一个广播信息经过两个交换机的时候会不断恶性循环的产生广播造成环路,而第三层环路则是原路由意外不能工作,造成路由通告错误,形成一个恶性循环。传统的二层预防技术主要有STP(Spanning tree)来预防,STP在不断的修改和更新中,产生了诸如STP/RSTP/MSTP等多个版本,大家可根据各自的组网规划来选择应用,但是STP的配置复杂度,以及协议本身的开销通常都是网络管理人员比较头痛的事情。

解决因环路(自环或外环)对网络造成的影响,能够提高网络的自检错性、容错性和健壮性。环路检测的过称为:对交换机的每个端口周期性的发送回路检测(Loopback-detection)数据包;交换机查看端口收到包的CPUMAC字段,如果其中存的是本交换机的MAC,则本交换机的某些端口形成环路,否则将其丢弃,出现环路后,交换机会关闭端口号较大的端口以消除环路。图1中反映了在交换机开启所有端口的环路检测功能后每隔30秒检测到的信息以及对端口的关闭等操作信息。

三层路由意义和工作过程:

实现不同VLAN间主机的通信,通过配置VLAN能够有效地控制广播域的大小。在同一VLAN 内的主机间的通信不需要经过交换机的路由处理可直接到达目的主机,当不同VLAN间通讯时,数据包先转发至路由器,由路由器查询其路由转发表选择正确的端口间数据包转发到目的VLAN 的交换机,再由目的VLAN内交换机将数据包转发至目的主机。其中扮演主要角色的即为交换机的路由功能,如果没有设置相关属性则不同VLAN间不能通讯。

因此在图3的验证实验中,通过路由器的转发功能实现了分别位于VLAN10和VLAN20中主机A、B之间的通信,在未配置IP Routing之前VLAN10和VLAN20分属不同网段(A、B也属于不同网段),因此不能实现通信,配置之后路由器(三层交换设备)可通过内部路由转发表实现数据的转发和通信。

DHCP工作过程与实验分析:

即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ynamic Host Configuration Protocol),是一个局域网的网络协议,使用UDP协议工作,主要有两个用途:给内部网络或网络服务供应商自动分配IP地址,是使内部网络管理员能够集中管理(从中心结点监控)和自动分配IP 网络地址的通信协议。当某台计算机移到网络中的其它位置时,能自动收到新的IP 地址。DHCP 服务器从地址池中为客户端选择并分配IP 地址及其他相关参数当作为DHCP服务器的设备收到客户端发来的DHCP 请求时,将从地址池中挑选一个空闲的IP 地址。

DHCP工作过程:

当DHCP客户端第一次登录网络的时候,也就是客户发现本机上没有任何IP 数据设定,它会向网络发出一个DHCP DISCOVER封包(广播包)。因为客户端还不知道自己属于哪一个网络,所以封包的来源地址会为0.0.0.0 ,而目的地址则为255.255.255.255 ,然后再附上DHCP discover 的信息,向网络进行广播。如果都没有得到DHCP服务器的响应,客户端则会显示错误信息,宣告DHCP discover 的失败。之后,基于使用者的选择,系统会继续在5 分钟之后再重复一次DHCP discover 的过程。

当DHCP服务器监听到客户端发出的DHCP discover 广播后,它会从那些还没有租出的地址范围内,选择最前面的空置IP ,连同其它TCP/IP 设定,响应给客户端一个DHCP OFFER封包。由于客户端在开始的时候还没有IP 地址,所以在其DHCP discover封包内会带有其MAC 地址信息,并且有一个XID 编号来辨别该封包,DHCP服务器响应的DHCP offer 封包则会根据这些资料传递给要求租约的客户。根据服务器端的设定,DHCP offer封包会包含一个租约期限的信

息。

如果客户端收到网络上多台DHCP 服务器的响应,只会挑选其中一个DHCP offer 而已(通常是最先抵达的那个),并且会向网络发送一个DHCP request广播封包,告诉所有DHCP 服务器它将指定接受哪一台服务器提供的IP 地址。同时,客户端还会向网络发送一个ARP封包,查询网络上面有没有其它机器使用该IP 地址;如果发现该IP 已经被占用,客户端则会送出一个DHCPDECLINE 封包给DHCP服务器,拒绝接受其DHCP offer ,并重新发送DHCP discover 信息。事实上,并不是所有DHCP客户端都会无条件接受DHCP服务器的offer ,尤其这些主机安装有其它TCP/IP 相关的客户软件。客户端也可以用DHCP request 向服务器提出DHCP 选择,而这些选择会以不同的号码填写在DHCP Option Field 里面。

当DHCP服务器接收到客户端的DHCP request 之后,会向客户端发出一个DHCPACK 响应,以确认IP 租约的正式生效,标志着一次DHCP的工作过程完成。

图4—6反映了主机A、B通过自动获取IP地址方式由三层交换机动态分配IP后,各自得到的IP地址,由于A、B、C连接与同一台交换设备上,由没有VLAN划分等因素,所以它们之间不论是自动获取IP地址还是手动配置IP地址(不冲突的前提下)都能相互连通。当为主机C配置成已得到自动分配IP地址的主机B的IP地址时,自然会出现IP地址冲突的出错信息提示。当B网线重新链接时,相当于重新加入的客户端,交换机会从地址池中顺序选择下一个未分配的IP 地址给新的请求用户。因此主机B会获得新新的IP地址,并且其值是主机C的IP地址的下一个邻接IP地址(在未超出可分配的IP地址范围条件下)。图7 —10中反映了上述描述的结果。

图11中显示了一种造成IP地址动态分配失败的情形:可分配的IP地址数仅有3个,而由4台主机请求分配IP地址,当可分配地址全部分配给主机A、B、C后,主机D的请求不能得到满足,因此未得到给定范围内的合理IP地址。

燕山大学控制工程基础实验报告(带数据)

自动控制理论实验报告 实验一 典型环节的时域响应 院系: 班级: 学号: 姓名:

实验一 典型环节的时域响应 一、 实验目的 1.掌握典型环节模拟电路的构成方法,传递函数及输出时域函数的表达式。 2.熟悉各种典型环节的阶跃响应曲线。 3.了解各项参数变化对典型环节动态特性的影响。 二、 实验设备 PC 机一台,TD-ACC+教学实验系统一套。 三、 实验步骤 1、按图1-2比例环节的模拟电路图将线接好。检查无误后开启设备电源。 注:图中运算放大器的正相输入端已经对地接了100k 电阻。不需再接。 2、将信号源单元的“ST ”端插针与“S ”端插针用“短路块”接好。将信号形式开关设为“方波”档,分别调节调幅和调频电位器,使得“OUT ”端输出的方波幅值为1V ,周期为10s 左右。 3、将方波信号加至比例环节的输入端R(t), 用示波器的“CH1”和“CH2”表笔分别监测模拟电路的输入R(t)端和输出C(t)端。记录实验波形及结果。 4、用同样的方法分别得出积分环节、比例积分环节、惯性环节对阶跃信号的实际响应曲线。 5、再将各环节实验数据改为如下: 比例环节:;,k R k R 20020010== 积分环节:;,u C k R 22000== 比例环节:;,,u C k R k R 220010010=== 惯性环节:。,u C k R R 220010=== 用同样的步骤方法重复一遍。 四、 实验原理、内容、记录曲线及分析 下面列出了各典型环节的结构框图、传递函数、阶跃响应、模拟电路、记录曲线及理论分析。 1.比例环节 (1) 结构框图: 图1-1 比例环节的结构框图 (2) 传递函数: K S R S C =) () ( K R(S) C(S)

PPT的实验报告[新版].doc

膈莅蕿罿 计算机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大学计算机基础 实验名称: 学院:专业: 报告人:级: 同组人: 指导教师: 实验时间: 实验报告提交时间: 教务处制 一、实验目的 ①掌握演示文稿制作的基本过程②按时文稿播放的基本操作 二、实验内容 ㈠powerpoint的启动及其窗口 ⒈大纲窗格 ⒉演示文稿编辑区⒊备注区 ㈡演示文稿的创建、保存与打开 ⒈演示文稿的创建⒉插入对象 ⒊演示文稿的保存⒋演示文稿的关闭⒌演示文稿的打开 ㈢演示文稿视图 ⒈普通视图 ⒉幻灯片浏览视图⒊幻灯片放映视图 ㈣格式化幻灯片 ⒈文本格式化⒉修饰幻灯片背景⒊使用配色方案⒋修改母版⒌应用版式⒍应用模板 ㈤管理幻灯片 ⒈选择幻灯片⒉删除幻灯片 ⒊插入新幻灯片⒋移动与复制幻灯片 ㈥幻灯片的放映 ⒈默认的播放效果 ⒉设置幻灯片切换方式⒊设置动画 ㈦打印幻灯片㈧应用举例 ㈨powerpoint的高级应用 ⒈个人简历的制作⒉旅游推荐的制作 三、实验结果展示 (1)powerpoint的启动及其窗口 执行“开始”→“所有程序”→“microsoft office”→“microsoft office powerpoint 2003”命令,或双击桌面上的powerpoint快捷图标,打开powerpoint应用程序窗口(2)演示文稿的创建、保存与打开 1、演示文稿的创建 建立第一张文稿 启动powerpoint后,演示文稿编辑区显示一张空白的幻灯片。用户可以先单击标题文本框,输入文本“深圳大学信息学院”。 建立第二张文稿

执行“插入”菜单的“新幻灯片”命令,powerpoint会自动增加一张版式为“标题和文 本”的新幻灯片。 2、插入对象 插入对象 在powerpoint中可以插入的对象包括了文本、艺术字、表格、图形和图片等。使用插入 对象可以丰富幻灯片的内容。 使用“插入”菜单的“对象”命令,出现“插入对象”对话框。 [羃袅莄蕿] 选择“新建”则直接从应用软件中创建;选择“由文件创建”则插入内容为已存在的对 象文件。 powerpoint也提供了一些剪贴画,可使用“插入”菜单的“图片”→“剪贴画”命令插 入剪贴画。如图6-6为插入了剪贴画的幻灯片。 单击“绘图”工具栏的“插入艺术字”按钮,可插入艺术字。 插入图片 3、演示文稿的保存 演示文稿建立完毕,使用“文件”菜单的“保存”命令保存文稿。首次保存会出现“另 存为”对话框,可以选择保存的位置、类型、文件名,再次则不在出现。若希望改变某些保 存选项,可使用“文件”菜单的“另存为”命令。 演示文稿存盘后,其文件扩展名为.pps。 4、演示文稿的关闭 使用“文件”菜单的“关闭”命令可关闭暂时不再使用的演示文稿。 5、演示文稿的打 开 执行“文件”菜单的“打开”命令可以打开一个已存在的演示文稿。篇二:ppt实验报 告 ??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1. 熟悉office软件的编辑制作环境;熟练掌握 powerpoint演示文稿图形程序,掌握 课件基本动态的设置和交互创建方法。 2.熟悉多媒体课件的开发流程,形成初步的多媒体课件的设计、开发能力;提高学生 的合作意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二、实验环境 多媒体计算机; windows xp 操作系统 三、实验内容 [肄芅蚁螃] 实验内容:利用powerpoint程序设计与制作一个内容相对完整的自学演示型课件。结合 自己的专业,选择了比较合适的教学内容,有利于让学生更好的接受该课程,更好的理解该课 程教学的重难点,学习更多的知识。 [芁螀袈羀] 四、操作步骤 [蒂蚁罿蒂] 1.首先准备好要做成模版的图片,打开powerpoint并新建一个空白的ppt文档。 2.视图→母版→幻灯片母版,进入母版编辑状态。??点击绘图工具栏上的“插入图 片”按钮(或按“插入→图片→来自文件”),选中要做为模版的图片,确定。并调整图 片大小,使之与母版大小一致。 ?? 3.在图片上点击鼠标右键,叠放次序→置于底层,使图片不能影响对母版排版的编辑。

交换机基础配置实验报告

交换机基础配置实验 报告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 学年学期: 班级: 任课教师: 学号: 姓名: 实验一

实验题目:交换机配置基础 实验目的:掌握交换机的管理特性,学会配置交换机的基本方法,熟悉各种视图及常用命令。 实验步骤: 1、通过Console口连接交换机; (1)、搭建实验环境 (2)、创建超级终端 在计算机上点击【开始】—【所有程序】—【附件】—【通讯】— 【超级终端】,设置终端通信参数为:波特率为9600bit/s、8位数据 位、1位停止位、无校验和无流控。 (3)、进入命令行接口视图 给交换机上电(启动交换机),终端上显示交换机自检信息。自检结 束后提示用户键入回车,用户回车后进入用户视图。 (4)、熟悉各类视图 (5)、验证交换机常用配置命令 查看当前设备配置: display current-configuration 保存当前设备配置: save 查看flash中的配置信息 rdiaplay saved-configuration 删除flash中的配置信息: reset saved- configuration 重启交换机:

reboot 显示系统版本信息: display version 显示历史命令,命令行接口为每个用户缺省保存10条历史命令: 【H3C】display history-command 查看接口状态: 【H3C】display interface 关闭/启动端口: 【H3C-Ethernet1/0/1】shutdown 【H3C-Ethernet1/0/1】undo shutdown 设备重新命名,设备的默认缺省名称为: 【H3C】system switch 2、通过Telnet配置交换机 (1)、通过Telnet配置交换机管理VLAN的IP地址: syetem-view 【H3C】interface Vlan-interface 1 【H3C-Vlan-interface1】ip address 192.168.10.0 255.255.255.0 (2)、配置Telnet用户认证方式: 认证方式为None时Telnet登录方式的配置: 【H3C】user-interface vty 0 【H3C-ui-vty0】authentication-mode none 认证方式为Password时Telnet登录方式的配置: 【H3C】user-interface vty 0

排序操作实验报告

数据结构与算法设计 实验报告 (2016 — 2017 学年第1 学期) 实验名称: 年级: 专业: 班级: 学号: 姓名: 指导教师: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通信工程学院

一、实验目的 验证各种简单的排序算法。在调试中体会排序过程。 二、实验要求 (1)从键盘读入一组无序数据,按输入顺序先创建一个线性表。 (2)用带菜单的主函数任意选择一种排序算法将该表进行递增排序,并显示出每一趟排序过程。 三、实验步骤 1、创建工程(附带截图说明) 2、根据算法编写程序(参见第六部分源代码) 3、编译 4、调试 四、实验结果图 图1-直接输入排序

图2-冒泡排序 图3-直接选择排序 五、心得体会 与哈希表的操作实验相比,本次实验遇到的问题较大。由于此次实验中设计了三种排序方法导致我在设计算法时混淆了一些概念,设计思路特别混乱。虽然在理清思路后成功解决了直接输入和直接选择两种算法,但冒泡

排序的算法仍未设计成功。虽然在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下完成了冒泡排序的算法,但还需要多练习这方面的习题,平时也应多思考这方面的问题。而且,在直接输入和直接选择的算法设计上也有较为复杂的地方,对照书本做了精简纠正。 本次实验让我发现自己在算法设计上存在一些思虑不周的地方,思考问题过于片面,逻辑思维能力太过单薄,还需要继续练习。 六、源代码 要求:粘贴个人代码,以便检查。 #include #define MAXSIZE 100 typedef int KeyType; typedef int DataType; typedef struct{ KeyType key; DataType data; }SortItem,SqList[MAXSIZE]; /*******直接插入顺序表*******/ void InsertSort(SqList L,int n) { int i,j,x; SortItem p; for(i=1;i

南理工机械院控制工程基础实验报告

实验1模拟控制系统在阶跃响应下的特性实验 一、实验目的 根据等效仿真原理,利用线性集成运算放大器及分立元件构成电子模拟器, 以干电池作为输入信号,研究控制系统的阶跃时间响应。 二、实验内容 研究一阶与二阶系统结构参数的改变,对系统阶跃时间响应的影响。 三、实验结果及理论分析 1.一阶系统阶跃响应 a. 电容值1uF,阶跃响应波形: b. 电容值2.2uF,阶跃响应波形:

c. 电容值4.4uF,阶跃响应波形: 2?—阶系统阶跃响应数据表 U r= -2.87V R°=505k? R i=500k? R2=496k 其中

T = R2C U c C:)=「(R/R2)U r 误差原因分析: ①电阻值及电容值测量有误差; ②干电池电压测量有误差; ③在示波器上读数时产生误差; ④元器件引脚或者面包板老化,导致电阻变大; ⑤电池内阻的影响输入电阻大小。 ⑥在C=4.4uF的实验中,受硬件限制,读数误差较大3?二阶系统阶跃响应 a.阻尼比为0.1,阶跃响应波形: b.阻尼比为0.5,阶跃响应波形:

4.二阶系统阶跃响应数据表 E R w ( ?) 峰值时间 U o (t p ) 调整时间 稳态终值 超调(%) 震荡次数 C. d. 阻尼比为0.7,阶跃响应波形: 阻尼比为1.0,阶跃响应波形: CHI 反相 带宽限制 伏/格

四、回答问题 1.为什么要在二阶模拟系统中 设置开关K1和K2 ,而且必须 同时动作? 答:K1的作用是用来产生阶跃信号,撤除输入信后,K2则是构成了C2的 放电回路。当K1 一旦闭合(有阶跃信号输入),为使C2不被短路所以K2必须断开,否则系统传递函数不是理论计算的二阶系统。而K1断开后,此时要让 C2尽快放电防止烧坏电路,所以K2要立即闭合。 2.为什么要在二阶模拟系统中设置 F3运算放大器? 答:反相电压跟随器。保证在不影响输入和输出阻抗的情况下将输出电压传递到输入端,作为负反馈。 实验2模拟控制系统的校正实验 一、实验目的 了解校正在控制系统中的作用

大学 数学课件制作课程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数学课件制作课件题目:空间曲面 专业: 班级: 数学与应用数学姓名: 学号: 任课教师: 成绩评定: 填写日期:201年月日

空间曲面实验报告 实验序号:课件制作(2)日期: 班级姓名学号 课件名 空间曲面 称 问题背景描述: 对于一些较复杂的函数,为了便于研究,通常希望借助图像来直观的进行分析。在解析几何课程中,我们学习了很多空间曲面的表达形式,其中很多空间曲面也有相应的参数表达形式,可是光有表达形式是不够的,我们需要了解这些空间曲面的图形,熟悉它在空间的立体构成曲面,为我们进一步学习相关数学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借 Mathematica7数学软件就可以帮助我们很好地解决了绘制空间曲面的问题。 实验目的: 掌握利用Mathematica7画空间曲面的基本操作; 用Mathematica7软件画空间曲面图,体现了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从而更好地运用数学软件进行图形的描绘。 实验所用软件及版本: Mathematica7以上版本 主要内容(要点): 通过使用ParametricPlot3D命令绘制空间参数曲面,滑动控件按钮,图形可以发生动态变化;也可以选择改变图形的大小范围和描绘图形的点的个数,得到不同条件下的空间曲面图。通过对图形直观形象地观察,来深入理解与掌握参数式下的空间曲面图形的绘制。 实验过程记录 在Mathematica环境中输入以下代码:

接着按Shift+Enter就出现课件画面如下图,通过操纵界面上的控件,可得出下面几幅图像,从中分析可得出一些结论。

思考与深入: 通过参数方程的方法做出的图形,可以比较完整的显示出在空间中的曲面和立体图形。 通过滑动控件按钮,可以使得该空间曲面图形的形状发生一定的变化,便于感知图形的变动过程;通过ParametricPlot3D绘图表达式,可以将一个空

实验四-交换机基本配置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宜自勉,岁月不待人。 实验四:交换机基本配置 一、实验项目名称:交换机基本配置。 二、实验环境:与Internet连接的局域网。 三、实验目的和要求: 1.清除交换机的现有配置; 2.检验默认交换机配置; 3.创建基本交换机配置; 4.管理MAC地址表; 5.配置端口安全性。 四、实验过程: 拓扑图 任务1:清除交换机的现有配置 步骤 1. 键入enable 命令进入特权执行模式。 单击S1,然后单击CLI 选项卡。发出enable 命令,进入特权执行模式。

步骤 2. 删除VLAN 数据库信息文件。 VLAN 数据库信息与配置文件分开存储,以vlan.dat 文件名存储在闪存中。要删除VLAN 文件,请发出命令delete flash:vlan.dat 步骤 3. 从NVRAM 删除交换机启动配置文件。 步骤 4. 确认VLAN 信息已删除。 使用show vlan 命令检查是否确实删除了VLAN 配置。 步骤 5. 重新加载交换机。

在特权执行模式提示符下,输入reload 命令开始这一过程。

任务2:检验默认交换机配置 步骤 1. 进入特权模式。 特权模式下,您可以使用全部交换机命令。不过,由于许多特权命令会配置操作参数,因此应使用口令对特权访问加以保护,防止未授权使用。特权命令集不仅包括用户执行模式所包含的那些命令,还包括configure 命令,通过该命令可以访问其余命令模式。 请注意特权执行模式下配置中提示符的变化。 步骤 2. 检查当前交换机配置。 发出show running-config 命令,检查当前的运行配置。

清华大学精仪系--控制工程基础--实验内容与实验报告

实验内容 (一)直流电机双环调速系统实验,此时必须松开连轴节!不带动工作台! 1. 测试电流环特性 ,由于外接霍尔传感器只有一套,有五套PWM 放大器有电流输出(接成跟随器方式,其电流采样输出为25芯D 型插座的17(模拟地),19脚,但模拟地是电流环的模拟地,不是实验箱运算放大器OP07的地!所以,只能用万用表量测。多数同学可用手堵转,给定微小的输入电压(小于±50mV )加入到电流环输入端,再加大就必须松开手,观察电机转速能否控制?为什么?如果要测试电流环静态特性,必须用台钳夹住电机轴,保证电机堵转。所以此项实验由教师按图22进行,这里只给出以下数据: 图 22 电流环静态特性实验接线图 (1)霍尔传感器的校准 利用直流稳压电源和电流表校准霍尔传感器,该 传感器为LEM-25,当原边为1匝时,量程为25A ,而原边采用5匝时, 量程为5A ;现在按后者的接法实验,M R 约500Ω。 (2)然后利用它来测试PWM 功率放大器的静态传递系数。电流环的静态特性如表2所示。注意电机是堵转的!

1V;得到通频带400Hz. 2.根据给定参数,利用MATLAB设计速度环的校正装置参数,画出校正前后的Bode图调,到实验室自己接线,教师检查无误后,可以通电调试;首先,正确接线保证系统处于负反馈,如果正反馈会产生什么现象?如何通过开环特性判断测速反馈是负反馈?对此有正确定答案后方能够开始实验。 (1)在1 β和β=0.4~0.5时分别调试校正装置的参数,使其单位阶跃输入的 = 响应曲线超调量最小,峰值时间最短,并记录阶跃响应曲线的特征值; 能够用A/D卡把数据采集到计算机中更好! (2)断开电源,记录最佳的校正装置参数; (3)测试速度环静态特性,为加快测试速度,可直接测试输入电压和测速机电压的关系;在转速低的情况下用手动阻止电机的转动,是否会影响转速? 为什么?分析速度环的机械特性(转速与负载力矩的关系曲线称为机械特 性),从而说明系统的刚度。 (4)有条件的小组可测试速度环频率特性(只测量幅频特性)。 (二)电压-位置伺服系统实验 开始,也必须脱开电机与工作台的连轴节!直到位置环调试好后,再把连轴节连接好! 1.断开使能,手动电机转动,检查电子电位计工作的正确性! 2.让位置环开环,利用调速系统,观察电子电位计在大范围工作的正确性,可利用示波器或万用表测试电位计的输出。 3.位置环要使用实验箱的头2个运算放大器,所以必须注意注意位置反馈的极性;为保证位置反馈是负反馈,必须通过位置系统开环来判断,这时位置调节器只利用比例放大器,如果发现目前的接线是正反馈后,怎么接线? 4.将位置环的位置反馈正确接到反馈输入端,利用给定指令电位计,移动它,使电机位置按要求转动。正确后,即可把连轴节连接好,连接连轴节时用专用内六角扳手。这时应该断电! 5.按设计的校正装置连接好,再上电。测试具有比例放大器和近似比例积分调节器时的阶跃响应曲线,并记录之; 6.测试输入电压-位置的传递特性曲线; 7.用手轮加小力矩估计系统的(电弹簧)刚度。 三、实验报告要求 (一)速度环实验 1.对速度环建模,画出速度环方块图,传递函数图 2.画出校正前后的Bode图,设计校正装置及其参数; 3.写出实验原始数据,整理出静态曲线和动态数据; 4.从理论和实际的结合上,分析速度环的特点,并写出实验的收获和改进意见; (二)位置环实验 1.对位置环建模,画出位置环方块图,传递函数图;

PPT课件实验报告

P P T课件实验报告 WTD standardization office【WTD 5AB- WTDK 08- WTD 2C】

丽水学院计算机实验报告

附页:(共页,第页) 丽水学院计算机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1.通过本实验,达到对前面所学的课件素材处理技术的综合运用和巩固。 2.掌握运用Powerpoint课件制作软件设计和制作多媒体课件的方法。 3. 熟悉多媒体课件的开发流程,形成初步的多媒体课件的设计、开发能力。 多媒体课件制作要求 1、结合本专业的学科特点,制作ppt2010(.pptm)课件。例如,物理的学生要选择物理知识点为题材制作课件。 2、课件主题明确、内容结构清晰、版面布局合理、颜色搭配和谐。 3、灵活使用文字、图片、声音、动画、视频等多媒体表现形式展示教学内容,至少使用三种以上的媒体表现形式。 4、设置幻灯片内各对象的动态显示效果及各幻灯片间切换效果。 5、设计选择题、填空题使用触发器交互和控件VBA交互。 6、能按内容模块超链接选择,播放顺序符合逻辑。 7、课件封面上有课题、学院、班级、学号、姓名信息。 二、实验内容和原理 结合自己所学专业,综合运用所学的教学设计、课件设计制作理论与方法,设计与制作一个教学内容完整的演示型教学课件。 原理: 1. 构思教学设计和课件设计制作方案。 2. 获取多媒体素材,按实验要求进行素材处理。 3. 用Powerpoint按课件设计制作方案进行集成制作:建立结构、插入素材、美化界面、设置动态效果和交互效果。 4. 调试运行直至课件运行效果满意。 5. 保存。 三、主要仪器设备 1.多媒体计算机和windows系统。 2.素材处理软件Photoshop、GoldWave或Adobe_Audition、会声会影或Premiere 3.课件制作软件Microsoft Powerpoint 2010 四、设计制作思路 课件封面设计:用对比强烈的文字与背景颜色,突出课题,用小动画和背景音乐吸引学生。

排序问题实验报告

2010级数据结构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排序 姓名:袁彬 班级: 2009211120 班内序号: 09 学号: 09210552 日期: 2010 年12 月19 日 1.实验要求 试验目的: 通过选择试验内容中的两个题目之一,学习、实现、对比各种排序的算法,掌握各种排序算法的优缺点,以及各种算法使用的情况。 试验内容: 题目一: 使用简单数组实现下面各种排序算法,并进行比较。 排序算法如下: ①插入排序; ②希尔排序 ③冒泡排序; ④快速排序; ⑤简单选择排序; ⑥堆排序 ⑦归并排序 ⑧基数排序 ⑨其他。 具体要求如下: ①测试数据分为三类:正序,逆序,随机数据。 ②对于这三类数据,比较上述排序算法中关键字的比较次数和移动次数(其中关键字交换记为三次移动)。 ③对于这三类数据,比较上述排序算法中不同算法的执行时间,精确到微妙。 ④对②和③的结果进行分析,验证上述各种算法的时间复杂度。 ⑤编写main()函数测试各种排序算法的正确性。 题目二: 使用链表实现下面各种排序算法,并进行比较。 排序算法如下: ①插入排序; ②冒泡排序; ③快速排序;

④简单选择排序; ⑤其他。 具体要求如下: ①测试数据分为三类:正序,逆序,随机数据。 ②对于这三类数据,比较上述排序算法中关键字的比较次数和移动次数(其中关键字交换记为三次移动)。 ③对于这三类数据,比较上述排序算法中不同算法的执行时间,精确到微妙(选作) ④对②和③的结果进行分析,验证上述各种算法的时间复杂度。 ⑤编写main()函数测试各种排序算法的正确性。 2. 程序分析 2.1 存储结构 程序中每一个算法均是用一个类来表示的,类中有自己的构造函数、排序函数。 程序的储存结构采用数组。数组的第一个位置不存储数据。数据从第二个位置开始。数组中的相对位置为数组的下标。 2.2 关键算法分析 ㈠、关键算法: 1、插入排序函数:Insert s ort(int n) ①、从2开始做循环,依次和前面的数进行比较:for(int i=2;i<=n;i++) ②、如果后面的比前面的小,则进行前移:if(number[i]=1;d=d/2) ②、在自己的间隔中进行简单插入排序,进行循环:for(int i=d+1;i<=n;i++) ③、如果后面的数据比前面的小,进行前移:if(number[i]0;j=j-d) ⑥、大的数据后移:number[j+d]=number[j]; ⑦、哨兵归位:number[j+d]=number[0]; 3、冒泡排序函数:Bubble s ort(int n) ①、设置有序无序的边界点:int pos=n; ②、当边界点不为空进行循环:while(pos!=0) ③、边界点传递给bound:int bound=pos; ④、从开始到边界点进行循环:for(int i=1;inumber[i+1]) ⑥、交换:number[0]=number[i];number[i]=number[i+1];number[i+1]=number[0]; ⑦、从小设置边界点:pos=i; 4、一趟快速排序函数:partion(int first,int end) ①、传递设置整个数据的起点和终点:int i=first;int j=end; ②、设置中轴:number[0]=number[i]; ③、当end大于first进行循环:while(i

南京理工大学控制工程基础实验报告

《控制工程基础》实验报告 姓名欧宇涵 914000720206 周竹青 914000720215 学院教育实验学院 指导老师蔡晨晓 南京理工大学自动化学院 2017年1月

实验1:典型环节的模拟研究 一、实验目的与要求: 1、学习构建典型环节的模拟电路; 2、研究阻、容参数对典型环节阶跃响应的影响; 3、学习典型环节阶跃响应的测量方法,并计算其典型环节的传递函数。 二、实验内容: 完成比例环节、积分环节、比例积分环节、惯性环节的电路模拟实验,并研究参数变化对其阶跃响应特性的影响。 三、实验步骤与方法 (1)比例环节 图1-1 比例环节模拟电路图 比例环节的传递函数为:K s U s U i O =)()(,其中1 2R R K =,参数取R 2=200K ,R 1=100K 。 步骤: 1、连接好实验台,按上图接好线。 2、调节阶跃信号幅值(用万用表测),此处以1V 为例。调节完成后恢复初始。 3、Ui 接阶跃信号、Uo 接IN 采集信号。 4、打开上端软件,设置采集速率为“1800uS”,取消“自动采集”选项。 5、点击上端软件“开始”按键,随后向上拨动阶跃信号开关,采集数据如下图。 图1-2 比例环节阶跃响应

(2)积分环节 图1-3 积分环节模拟电路图 积分环节的传递函数为: S T V V I I O 1 -=,其中T I =RC ,参数取R=100K ,C=0.1μf 。 步骤:同比例环节,采集数据如下图。 图1-4 积分环节阶跃响应 (3)微分环节 图1-5 微分环节模拟电路图 200K R V I Vo C 2C R 1 V I Vo 200K

各种排序实验报告

【一】需求分析 课程题目是排序算法的实现,课程设计一共要设计八种排序算法。这八种算法共包括:堆排序,归并排序,希尔排序,冒泡排序,快速排序,基数排序,折半插入排序,直接插入排序。 为了运行时的方便,将八种排序方法进行编号,其中1为堆排序,2为归并排序,3为希尔排序,4为冒泡排序,5为快速排序,6为基数排序,7为折半插入排序8为直接插入排序。 【二】概要设计 1.堆排序 ⑴算法思想:堆排序只需要一个记录大小的辅助空间,每个待排序的记录仅占有一个存储空间。将序列所存储的元素A[N]看做是一棵完全二叉树的存储结构,则堆实质上是满足如下性质的完全二叉树:树中任一非叶结点的元素均不大于(或不小于)其左右孩子(若存在)结点的元素。算法的平均时间复杂度为O(N log N)。 ⑵程序实现及核心代码的注释: for(j=2*i+1; j<=m; j=j*2+1) { if(j=su[j]) break; su[i]=su[j]; i=j; } su[i]=temp; } void dpx() //堆排序 { int i,temp; cout<<"排序之前的数组为:"<=0; i--) { head(i,N); } for(i=N-1; i>0; i--) {

temp=su[i]; su[i]=su[0]; su[0]=temp; head(0,i-1); } cout<<"排序之后的数组为:"<

南理工 机械院 控制工程基础实验报告

页眉 实验1 模拟控制系统在阶跃响应下的特性实验一、实验目的 根据等效仿真原理,利用线性集成运算放大器及分立元件构成电子模拟器,以干电池作为输入信号,研究控制系统的阶跃时间响应。 二、实验内容 研究一阶与二阶系统结构参数的改变,对系统阶跃时间响应的影响。 三、实验结果及理论分析 1.一阶系统阶跃响应 a.电容值1uF,阶跃响应波形: b.电容值2.2uF,阶跃响应波形: 页脚 页眉

,阶跃响应波形:电容值c.4.4uF 阶系统阶跃响应数据表2.一稳态终值U(∞)(V)时间常数T(s) 电容值c(uF)理论值实际值实际值理论值0.50 2.87 1.0 0.51 2.90 1.07 2.90 2.2 2.87 1.02 2.06 2.90 2.87 4.4 2.24 元器件实测参数=505kU= -2.87V R? R=496k? =500kR?2o1r其中 T?RC2U(?)??(R/R)U rc21页脚 页眉 误差原因分析: ①电阻值及电容值测量有误差;

②干电池电压测量有误差; ③在示波器上读数时产生误差; ④元器件引脚或者面包板老化,导致电阻变大; ⑤电池内阻的影响输入电阻大小。 ⑥在C=4.4uF的实验中,受硬件限制,读数误差较大。 3.二阶系统阶跃响应 a.阻尼比为0.1,阶跃响应波形: b.阻尼比为0.5,阶跃响应波形: 页脚 页眉 ,阶跃响应波形:0.7c.阻尼比为

,阶跃响应波形:阻尼比为1.0d. 阶系统阶跃响应数据表4.二ξR(?)峰值时间U(t) 调整时间稳态终值超调(%)震荡次数pow M()t)t(s V()(s UV)N psps6 62.7 2.8 0.3 0.1 2.95 454k 4.8 1 0.5 0.5 3.3 52.9k 2.95 11.9 0.4 1 0.7 0.3 0.4 24.6k 3.0 2.7 2.92 1.0 1.0 2.98 1.0 2.97k 2.98 页脚 页眉 四、回答问题

多媒体教学课件制作实验报告

多媒体教学课件制作 (班级:09级3班姓名:王莉学号:2009100334) 1、实验目的 1、掌握PowerPoint的基本操作方法 2、掌握PowerPoint中动作按钮与超链接的使用、多媒体素材的导入等操作方法 2、实验内容 使用PowerPoint制作一个多媒体课件 3、实验器材 多媒体计算机、U盘、PowerPoint2007版 4、实验步骤 1、实验准备 (1)教学设计 在做实验之前,先自行选择与所学专业有关的内容进行教学设计,并将板书部分单独保存到一个文档中。 (2)多媒体素材准备 根据教学设计,准备好在课件制作中要用到的图片、声音、动画和视屏等素材,考虑格式的兼容性和磁盘空间;图片格式最好为jpg、视屏格式最好为mpg、或wmv。并将所有的素材放在以自己学号命名的文件夹中,存于u盘或移动硬盘中。 2、母版设计 双击桌面上的powerpoint2003快捷图标,启动powerpoint2003,单击“文件”菜单中“新建”命令,再在弹出的窗口“新建演示文稿任”任务窗格,在此任务窗格中可选择引用格式化模版。 再单击“试图”——“母版”-——“幻灯片母版”命令。 无论是已用了格式化的末班,还是空演文稿,都可再用“母版”导向设计个性化的板式风格, (3)保存课件并设置保存路径 单击“文件”——“保存”或“另存为”命令,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移动盘上以自己学好命名的文件夹,给课件命名后单击“确定”按钮。 3、将教学设计中的板书部分的文档插入到PowerPoint中 在弹出的对话框中单击“浏览”按钮,在弹出的对话框中单击“文件类型”下拉列表框,选中“所有文件”就行。 4、多媒体素材导入 图形图片的导入:从“插入”菜单中的“插入图片”插入 (1)与文本一样,直接插入生成与课件中。 (2)用鼠标选定素材后,单击鼠标右键,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

【报告】交换机的配置实验报告

【关键字】报告 双绞线的制作实验报告 专业:信息与计算科学 班级:0901班 学号: 姓名: 2011-10-30 一.实验名称:交换机的配置 二.实验目的: (1)交换机的工作原理 (2)掌握二层交换机的启动和基本的只设置(3)掌握交换机的常用命令。

三.实验原理: 交换机(switch),它是集线器的升级换代产品,从外观上看,它与集线器没有多大区别么都是带有多个端口的长方形盒状体,但是却有着本质的区别。如图是为常见的24端口交换机。 交换机的工作原理: 交换机内存中保存着一个MAC地址表,当工作站发出一个帧时,减缓及读出帧的源地址和目标地址,根据地址记下接受该帧的端口,然后根据帧的目标地址和交换机表中的地址进行核对,在地址表中寻找通向目的地址的端口,接着从选定的端口输出该帧。登陆交换机进行配置的三种方式有consol端口、telnet和web等。 四.实验内容和步骤: 1.实验环境: 通过console电缆把pc机的com端口交换机的console端口连接起来。 Console端口链接示意图 2.硬件系统: (1)cpu:交换机的中央处理器 (2)RAM\DRAM:交换机的工作保存器 (3)NARAM:保存配置等信息 (4)闪存:保存系统软件映像,启动配置文件等信息 (5)ROM:存储开机诊断程序,引导程序和操作系统软件 (6)接口:用于网络连接。 3.试验步骤: (1)串口管理: 通过console电缆把pc机的com端口和交换机的console端口连接起来。给交换机加电。 开始—程序—附件—通讯—超级终端。 进入终端建立新的链接。(波特率为9600,数据位为8,奇偶校验为无,停止位为1,流量控制为无,终端仿真为VT100) (2)启动交换机: 交换机上电后首先运行BootRoom程序,若在出现press ctrl-b enter boot menu 等待5秒,否则进入boot菜单。 (3)对交换机进行基本的配置: 命令试图有:系统视图,以太网端口视图,vlan视图,vlan接口视图,本地用户视图,用户界面视图,FTPClient视图,MST视图等。 五.实验作业: 1,主机和交换机之间通过telnet连接时,采用交换机的什么端口?此时使用的是直连线还是交叉线? 答:采用交换机的Console端口。此时使用的双绞线是直连线。 2.观察你所配置的交换进型号,它是基层交换机?

数据结构内排序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内排序都是在内存中进行的。 2、为了提高数据的查找速度,需要对数据进行排序。 3、掌握内排序的方法。 二、实验内容 1、设计一个程序e xp10—1.cpp实现直接插入排序算法,并输出{9,8,7,6,5,4,3,2,1,0}的排序 过程。 (1)源程序如下所示: //文件名:exp10-1.cpp #include #define MAXE 20 //线性表中最多元素个数 typedef int KeyType; typedef char InfoType[10]; typedef struct //记录类型 { KeyType key; //关键字项 InfoType data; //其他数据项,类型为InfoType } RecType; void InsertSort(RecType R[],int n) //对R[0..n-1]按递增有序进行直接插入排序 { int i,j,k; RecType temp; for (i=1;i=0 && temp.key

南理工控制工程基础实验报告

南理工控制工程基础实验报告 成绩:《控制工程基础》课程实验报告班级:学号:姓名:南京理工大学2015年12月《控制工程基础》课程仿真实验一、已知某单位负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如下G(s)?10 s2?5s?25借助MATLAB和Simulink完成以下要求:(1) 把G(s)转换成零极点形式的传递函数,判断开环系统稳定性。>> num1=[10]; >> den1=[1 5 25]; >> sys1=tf(num1,den1) 零极点形式的传递函数:于极点都在左半平面,所以开环系统稳定。(2) 计算闭环特征根并判别系统的稳定性,并求出闭环系统在0~10秒内的脉冲响应和单位阶跃响应,分别绘出响应曲线。>> num=[10];den=[1,5,35]; >>

sys=tf(num,den); >> t=[0::10]; >> [y,t]=step(sys,t); >> plot(t,y),grid >> xlabel(‘time(s)’) >> ylabel(‘output’) >> hold on; >> [y1,x1,t]=impulse(num,den,t); >> plot(t,y1,’:’),grid (3) 当系统输入r(t)?sin5t时,运用Simulink搭建系统并仿真,用示波器观察系统的输出,绘出响应曲线。曲线:二、某单位负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6s3?26s2?6s?20G(s)?4频率范围??[,100] s?3s3?4s2?2s?2 绘制频率响应曲线,包括Bode图和幅相曲线。>> num=[6 26 6 20]; >> den=[1 3 4 2 2]; >> sys=tf(num,den); >> bode(sys,{,100}) >> grid on >> clear; >> num=[6 26 6 20]; >> den=[1 3 4 2 2]; >> sys=tf(num,den); >> [z , p , k] = tf2zp(num, den); >> nyquist(sys) 根据Nyquist判据判定系统的稳定性。

实验四 交换机中 VLAN 的基本配置实验报告

实验四交换机中 VLAN 的基本配置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及要求 (一)实验目的 1.理解虚拟 LAN(VLAN)基本配置; 2.掌握一般交换机按端口划分 VLAN 的配置方法; 3.掌握 Tag VLAN 配置方法。 (二)实验要求 按要求完成命令操作使用,将结果和分析记录在实验报告中。 二、实验设备及软件 Packet tracer,计算机; 三、实验原理 VLAN(Virtual Local Area Network)即虚拟局域网,是一种通过将局域网内的设备逻辑地而不是物理地划分成一个个网段从而实现虚拟工作组的新兴技术。IEEE于1999年颁布了用以标准化VLAN实现方案的802.1Q协议标准草案。 VLAN技术允许网络管理者将一个物理的LAN逻辑地划分成不同的广播域(或称虚拟LAN,即VLAN),每一个VLAN都包含一组有着相同需求的计算机工作站,与物理上形成的LAN有着相同的属性。但由于它是逻辑地而不是物理地划分,所以同一个VLAN内的各个工作站无须被放置在同一个物理空间里,即这些工作站不一定属于同一个物理LAN网段。一个VLAN内部的广播和单播流量都不会转发到其他VLAN中,即使是两台计算机有着同样的网段,但是它们却没有相同的VLAN号,它们各自的广播流也不会相互转发,从而有助于控制流量、减少设备投资、简化网络管理、提高网络的安全性。 四、实验步骤 1.新建Packet Tracer 拓扑图:

2.划分VLAN;将端口划分到相应VLAN 中;设置Tag VLAN Trunk 属性;PC1 IP: 192.168.1.2 Submark: 255.255.255.0 Gateway: 192.168.1.1 PC2 IP: 192.168.1.3 Submark: 255.255.255.0 Gateway: 192.168.1.1 PC3 IP: 192.168.1.4 Submark: 255.255.255.0 Gateway: 192.168.1.1 PC4 IP: 192.168.1.5 Submark: 255.255.255.0 Gateway: 192.168.1.1 Switch1 Switch>en Switch#conf t Switch(config)#vlan 2 Switch(config-vlan)#exit Switch(config)#vlan 3 Switch(config-vlan)#exit Switch(config)#inter fa 0/2 Switch(config-if)#switch access vlan 2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