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产业经济学小论文

产业经济学小论文

产业经济学小论文
产业经济学小论文

产业经济学小论文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当今世界各国竞争的重点逐渐向科技转移。因此加大对科学技术的投入是增强各国经济水平的有效途径,能有效促进产业经济效益的增长。下面是本人为大家推荐的产业经济学小论文,供大家参考。

产业经济学小论文一:我国中职生就业指导分析论文

论文关键词:教师队伍;课程体系;活动引领;就业能力

论文摘要:目益涌现的用工荒,加深了中职学生对自己未来职业理想化假想;甚至有些同学入学时所选择的专业亦随波逐流,因此,对中职学生进行职业指导,促成学生科学就业观的养成就显得尤为必要。笔者试从组建职业指导教师队伍、建构职业指导课程体系、开展职业指导教育教学活动等三个方面进行探索。

职业指导是一个涉及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经济学及信息学等多种学科的综合体;既是一门综合性社会科学,又是一种社会服务手段,其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促进劳动力与生产资料实行最佳配置,从而达到人与职业的合理匹配。职业学校学生的职业指导是指职业学校根据社会需要及职业活动结构对学生素质的要求,结合被指导者的个性特点,以科学的创业和就业概念指导学生适应劳动力市场发展,提高自身素质选择职业的过程。

为此,必须改变过去仅将职业指导作为走进职业前的就业指导的现象,而切实将职业指导作为职业学校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贯穿学生学习的全过程中,不断提高职业指导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才能不断提升中职生的就业能力,以达到人职匹配,真正培养出社会适用型人才。笔者从组建职业指导教师队伍、建构职业指导课程体系、开展职业指导教育教学活动等三个方面进行了多年的行之有效的尝试,现形诸于文以与众同行分享。

1.组建一支高素质的职业指导教师队伍

学校职业指导队伍由专职指导老师、班主任老师、德育课老师、任课老师和学校管理层领导共同组成。专职指导老师挑选具有前瞻性的、有实战经验的、有一定教育教学理论和实践操作水平的教师担当,并建立专门的职业指导教研组。学校在加大对班主任班级管理能力提升的同时,更注重对班主任职业指导能力的培养,养成班主任自觉进行职业指导工作的意识,使班级管理工作始终围绕着提升学生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展开,指导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引导学生在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行为习惯的基础上,努力学好文化、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

不断增强学生择业、就业与创业的能力。学校将毕业生就业的面试录用率、推荐上岗率、岗位稳定率和用人单位的辞退率等指标,作为考核班主任工作实绩的重要依据。德育课教师是学校搞好职业指导的又一个重要环节,要求在德育课的教育教学中必须加强与劳动就业相关的法律法规、职业道德规范、市场经济常识等必修课程的教学。全体任课教师都必须将职业指导切实地贯穿于N常教学中,自觉地在学科教学上对学生进行职业指导渗透性的教育,不断提高学生行业和岗位的职业规范水准,努力提升职业竞争能力。20XX年3月,德育课教师季徐丽在07服装班执教的职业生涯规划公开课,得到了南通市德育学会的专家一致好评。学校管理层为全体教师提高职业指导的水平与能力提供帮助,通过组织教师参观用人单位,参与社会调查和招聘、面试、考核,参加社会各行业的活动以及聆听行业专家、标兵讲学讲座等方式,帮助教师接触社会,走进市场、贴近市场、了解岗位,使教师心中有明确的培养目标、鲜明的职业意识,在不断增知长智的同时,拓宽自己的教育领域,提高职业指导水平。

2.建构职业指导课程体系

在借鉴现有职业指导教材和总结过去职业指导教育教学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学校办学特色和专业特点,整合、编写了《中职生就业与创业指导》校本教材,并将职业指导课程划分为职业生涯规划、职业礼仪规范、职业道德规范、劳动法律法规、职业心理指导、就业技巧、创业指导及行业职业规范等八大教学模块,其中班主任承担职业生涯规划、职业礼仪规范二模块的教育教学,德育课老师承担职业道德与劳动法律法规二模块的教育教学,职业指导老师承担职业心理指导、就业技巧与创业指导三模块的教育教学,专业课老师承担行业职业规范指导的教育教学。此外,学校就业指导处负责对学生就业状况的专题调查,发布行业信息、人才需求信息和社会就业动态,指导学生参加用人单位应聘、面试和洽谈,做好学生就业上岗前的培训与指导,及时为学生、家长及用人单位提供各种咨询和服务。

3.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职业指导教育教学活动

职业指导教育必须从学生入学开始,系统地、全面地组织开展。按教育部规定,三年制职业中专(高中)必须两年在校完成学业,一年到顶岗实习。两年在校期间可分为四个时期:第一个时期为职业概念形成期,指从第一学期起,针对学生所关心专业与职业的关系及今后就业去向等问题进行专业思想、职业发展、职业理想、职业道德和创业精神的教育,使学生一进校就明白所学专业特点,根据自己的兴趣、能力,找准职业的切人点,给个人今后的职业发展方向进行职业生涯的初步规划。如:使教育学生处理好我想做什么?和我能做什么?之间的关系,明确将来要在某个职业领域中求得发展必须具备的职业素质和能力、应获得的职

业技能证书等。第二时期为职业意识萌动期,从第二学期开始,在学生对专业与职业发展情况有所认识基础上,对学生进行专业思想巩固、产业变化、行业发展、岗位要求和就业形势的教育,培养学生敬业和进取精神,使他们按未来职业的目标去塑造自己。第三时期为职业求知启动期。从第三学期开始,指导学生对已有的职业生涯计划进行修正和调整,从而确定更明晰的职业发展方向和具体目标,使学生认识今后要从事的职业所必备的知识和技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让学生明白就业凭竞争,上岗靠技能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实现就业的客观规律,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实验实习、技能竞赛和工厂化实习训练等活动,掌握过硬的专业技能。第四时期为职业选择期。从第四学期始,对学生进行职业心理、择业技巧、就业方法与策略和创业指导的教育,引导学生认清形势,转变就业观念,确立立志成才,行行出状元的思想,指导学生确定适宜的期望值,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就业观和创业观,帮助学生增强就业自信心,确保每一名学生都能顺利就业。

学校学生职业指导教育教学活动,始终坚持了四个结合。

第一,职业指导与学生个人能力提高相结合。举行以自我介绍为主题的演讲练习,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通过模拟面试演习,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思维能力、判断能力和心理素质。及时将的文化、管理策略以及对人才的素质要求引入课堂,增强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使学生尽早知道社会需要什么?我准备做什么?我能做什么?如何努力去做?同时还开展心理咨询活动,特别对个别心理障碍明显的学生进行启发疏导,帮助树立就业的自信心,使全体学生都有良好的心态去面对就业,获得成功就业。

第二,职业指导与班级管理相结合。20XX年四月中旬,在南通市职教学会开展的创业教育系列活动中,学校07动漫班展示的班级化管理模式的构建主题班会,得到了与会者的高度称赞。各班级根据年级、专业的特点,每学期召开2-3次以职业、就业与创业指导为专题的班会,针对班级管理的难点、热点问题进行交流与讨论,同时积极尝试运作班级化管理模式,努力使班级管理工作与职业指导紧密结合,促进良好班风、学风和校风的形成。

第三,职业指导与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相结合。在当前就业形势严峻,特别是在金融危机还未完全消退的情况下,开展校园三创(创业、创新、创优)活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使学生不仅成为求职者,而且逐渐成为工作岗位和职业的创造者,以创业带动就业,对缓解就业压力和发挥创业的就业倍增效益具有重要现实意义。通过三创活动观摩、校外创业基地的实践和为民服务等活动,让学生开阔眼界,展示专业特长,参与创业实践,营造学生想创业能创业的浓厚氛围;通过毕业生创业典型示范和创业成功人士经验介绍,激发学生的创业热情、创业信心和创业潜能,产生自主创业的欲望,引导更多的学生勇于创业、乐于创

业、善于创业、最终实现成功创业。超级秘书

第四,职业指导与学生上岗前的就业指导相结合。对毕业生就业上岗前进行全面的就业指导,通过课堂教学、就业指导讲座及人才招聘、洽谈会等形式,对毕业生进行就业观念的教育,及时教育学生认清就业形势、掌握就业政策和制度。使学生面对现实,实事求是,转变就业观念,给自己准确定位,确定适宜的职业期望值;使学生确立面向生产一线,面向乡镇,面向农村的就业方向;鼓励学生利用多种渠道、采取多种方式自谋职业、自主创业,树立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就业新理念;同时加强就业心理、求职简历撰写、面试技巧的指导,召开就业学生家长座谈会,向学生家长介绍目前就业的形势、就业政策,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和的用人制度等等,努力使学生推荐就业工作得到家长的支持、理解和配合,形成学校、家庭、社会等方面在职业指导中的共同教育合力。

专业过硬的职业指导教师队伍,为就业指导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了人力保障;科学的职业指导课程体系,为夯实就业工作的主阵地提供了保证;丰富多彩的职业指导教育教学活动,为学生科学的就业指导观形成提供了机遇;以上三个方面,互为补充、互成犄角,这一切均有力地护航了学生科学就业观的养成。此外的学生就能水平、社会的就业环境、的劳动待遇等,都在一定层面上对学生科学就业观的养成起着或多或少的影响作用。

学生科学就业观的养成,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个长期的蕴育过程,是个多渠并行、立体推进的过程,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众志活水来。

产业经济学小论文二:农村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分析论文

论文关键词:农村全面小康社会建设

论文摘要: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重点和难点在农村。文章分析了当前农村小康社会建设应该着力解决的问题,并提出应进行相应的政策调整措施。

我国农村小康社会建设的重点和难点都在农村。没有农村社会的全面小康,就没有我国全社会的全面小康。

1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重点和难点在农村

小康一词源出我国的《诗经》,民亦劳止,讫可小康,意思是老百姓很劳苦。应该让他们稍得安宁。后世人们把家庭稍有余钱剩米,可以安然度日,称为小康。把小康作为一种社会模式,最早在西汉《礼记》中得到系统阐述,它相对于大道行也,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是大道既稳,天下为家的理想社会的初级阶段,指的是政教清明,人民富裕安康的社会局面。尽管由于封建社会的历史局限,这种社会理想从未得到过实现,但小康思想在我国民间却影响深远,成为普通老百姓对富裕生活追求的目标。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同志立足于中国国情,放眼发展大势,提出了小康社会这一有中国特色的新概念,以纠正我们过

去在现代化建设问题上急于求成的倾向。

关于小康社会建设问题,早在1991年11月召开的党的十三届八中全会上就给出了比较完整、全面的论述。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在对小康问题进一步认识的基础上提出的。过去我们所提的小康,主要是指小康生活,注意强调的是经济增长和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是大家所共知的小康生活、小康之家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仅对经济增长提出了要求,而且对政治文明、教育、环境、卫生等都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即十六大强调的六个更加: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它不仅强调经济的发展,强调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它还包括了民主政治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科技文化教育建设等的全面发展;包括环境改善、可持续发展等,从而形成了一个十分完整的目标体系,是一个社会的全面进步。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核心是共同富裕,而不再是过去讲的先富带动后富,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也就是说,小康社会并不单纯是当前我们所认可的若干平均指标的问题,更应该是一个众数或下限概念,即社会上的大多数人生活在某一个水平线以上,才是我们所说的实现了小康。因此,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主要任务不在沿海、不在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而是在广大的中西部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在广大的农村地区,它不仅仅是把蛋糕做大的问题,还必须有效地分配这个蛋糕,要带动贫困地区、农村地区走向富裕,要让他们分享中国经济改革和开放的成果,这才是我们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重点和难点。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我国70%的人口在农村,只有大多数的农民富裕了,才能说中国真正富起来了。因此,农村小康社会建设的目标能否顺利实现,将直接影响和制约我国全面小康社会目标能否顺利实现。从目前城乡关系的现状来看,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难点和重点都在农村。

首先,按目前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增长的速度和水平,到20XX年,城市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将由200。年的6280元增加到8015元,而农村的人均纯收入将只由20XX年的2253元上升到2876元,城乡居民收入的绝对差距,将进一步由200。年的4027元扩大到20XX年的51元。农村人均收入水平离小康社会的要求还相差很远,将直接影响我国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步伐。

其次,我国目前仍有2亿多人口未实现小康生活,农村还有3000万人没有脱贫,温饱问题还没有解决。而且,在农村还有相当数量的人口没有巩固地解决温饱问题,一旦遇到天灾人祸,这些人口的绝大部分就会重新陷入贫困。因此,目前尽管说我国已进入总体上的小康,但也是一个非常低水平的小康,或者说是一个非常低的小康生活水平,离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还有很大的差距。20XX年,

我国的GDP的总量是89403亿元人民币,人均7078元,折合860美元,总体上实现了邓小平同志设想的第二步发展战略目标,初步进入了小康社会。但我国农村的人均GDP仅为4960元左右,人均不到600美元,离小康社会的目标还有很大的差距。

第三,我国人口的绝大部分居住在农村,农民的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明显低于城镇居民,农村的教育、科技、文化和卫生等事业的发展水平也明显落后于城市;有一半的农户没有装自来水,大大限制了农民对现有消费品的需求。20XX 年我国农村居民拥有的彩电、冰箱、洗衣机,仅为城市居民的1991年水平的%,%和%。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农村面临的任务比城市要艰巨得多。

第四,我国农村居民的恩格尔系数还相当高。按照国际惯例,恩格尔系数高于60%为绝对贫因,在60%-50%之间为勉强度日,50%-40%为小康,40%-30%为宽裕,30%-20%为富裕,20%以下就是十分富裕了。改革开放前,我国居民的恩格尔系数一直在57%以上,到20XX年,城乡居民的恩格尔系数首次低于50,达到,进入小康水平,但农村居民的恩格尔系数仍然相当高,1990年为%,20XX年为%。说明农村大部分人口的生活消费中用于吃的部分仍然占相当大的比重,而且,农民的很多需求甚至是生存需求方面还有许多问题没有解决,如住、行、医疗保健等,更别说更高层次的享受、发展方面的需求,如文化、娱乐、教育等,都还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从以上说明,进一步解决好三农问题,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是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必然要求。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农业的基础地位必须加强,只有面向市场,不断提高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才能生产出更多的优质农产品,满足城乡居民日益丰富的消费需求;只有农民收入大幅度提高,农村的购买力日趋旺盛,才能真正扩大内需,保持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稳定增长,为全面小康社会建设打下良好的基础。

2当前我国农村小康社会建设应着力解决的问题

从当前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状况来看,目前农村小康社会建设应重点解决以下问题:

农民的收人问题

根据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综合有关部门参照国际上常用的衡量现代化的指标体系,同时考虑我国的基本国情和农村小康社会建设的要求,到2020年,农村居民家庭人均收入要达到8000元人民币。而20XX年我国农村居民的人均纯收入只有2253元,离800。元还有很大的差距。近几年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已成为农村小康社会建设的一个瓶颈问题,迫切需要解决。农民收入问题解决的主要方式之一是要加快农村的城镇化进

程,大力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我国农村现有8亿农民,农村劳动力有5亿多,而农业能够容纳的劳动力总数大概在2亿左右,扣除现已转移到城镇和乡镇的亿左右的农村劳动力,农村还有约亿左右的剩余劳动力。全面推进农村小康社会建设,要求20年后将农村劳动力所占的比重降到30%,城镇人口比重超过50%,因此,必须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的转移,保持农村的长期稳定和安全。解决农民收入问题的方式之二是要切实减轻农民负担,农民负担减轻问题不在于简单的减负,而是必须进行农村财税体制改革,要一劳永逸地减轻农民负担,避免农民负担反弹。

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问题

良好的基础设施能够提高农业和农村经济的生产能力,并最终有利于农民收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具有投资少、见效快、工期短、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好的特点,可以拉动内需。而且,这类基础设施建设高度劳动密集,以使用农村廉价劳动力为主,能为农村创造出许多就业机会,直接增加农民收入。另外,农村基础设施状况的改善也是农村现代化不可缺少的一个前提条件,是城市文明向农村文明扩散的一个桥梁,有助于缩小农村与城市的差距,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新的增长空间。但长期以来,国家财政没有承担起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责任,而是号召农民的事情农民办,导致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欠账太多,长期不能满足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生活的需要,制约着农村小康社会的建设。

农村的教育特别是九年义务教育问题

教育能够提高人口的劳动技能和基本素质,是农民获得就业机会和提高收人水平的关键。党的十六大也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形成比较完善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人民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基本普及高中阶段的教育,消除文盲。要实现这一目标,现阶段首要的任务是高标准、高水平的实施九年义务教育。义务教育的大头在农村,只有农村地区义务教育达到了小康水平的要求,才能为全国基本及高中阶段的教育、消除文盲打下坚实的基础。只我国对农村地区的义务教育的公共投资一直严重不足。20世纪八九十年代,在政府经费投入不足的情况下,各地提倡人民教育人民办,依靠人民办教育的路子,并建立起了与之相应的以乡为主的义务教育投入体制,把义务教育的责任交给了农民。但近年来由于教育费用的增加,很多农村适龄青少年被迫缀学,影响了农村人口素质的进一步提高。据有关人员的研究,自1993年以来,农民负担中增加最快的是教育开支的增加。如广东农民的教育开支占农民纯收入的比例由1993年的%增加到1999年的%;吉林从%增加到%;四川从%增加到%;湖南从肠增加到%。

由于农村教育发展的滞后,农村劳动力的结构性剩余问题日益突出,农村近乎无限供给的、价格极低的剩余劳动力(非熟练工人),由于不能适应产业结构

升级和新兴产业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而难以转移,或者说难以获得就业机会。大中城市为从事简单劳动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的就业机会相当有限,而且这些拿低工资的农民工根本不可能承担起在城市定居的成本,因而实现不了人口的迁移和定居,仍然会制约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步伐。

城乡经济社会统筹发展问题

国家要从城乡协调发展的角度通盘考虑,调整国民经济发展格局,彻底转变重城轻乡、重城轻农的发展思路,多从农民和农村的利益出发,研究制定各项发展政策。当前条件下,城乡统筹发展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有所突破:一是要对城乡经济结构、劳动力结构和人口布局结构进行调整,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向城市集中;二要打破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促进城乡生产要素和人口的合理流动与优化配置;三要加快农业和农村社区的现代化建设步伐,不断提升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四要调整国民收入的分配格局,尽快改变向城市倾斜的发展战略,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力度,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村小康社会的建设。超级秘书

3进行政策的调整,支持农村小康社会建设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农村小康社会建设仅仅通过农业和农村内部的改革是无法解决的,其关键在于通过相关宏观政策的调整,改变国民经济的分配格局,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一个公平的社会经济环境。

国家要保证农村的九年义务教育经费

农村中小学教育是农村的公共产品,特别是农村的小学教育和初中阶段的教育,属九年义务教育的范畴,其教育经费及教师的工资等应该由国家财政负担,而不能再由县乡村财政负担,保证农村的九年义务教育能真正落到实处。在目前国家财力紧张的情况下,可以考虑不同地区采取不同政策的办法,即东南沿海发达地区的九年义务教育经费由本省财政解决,广大中西部地区由中央财政解决的办法。实际上国家财政也应该能够负担得起这部分教育开支。因为目前农村的这部分开支所需的经费也只有200-300亿元人民币,占国家财政开支的比例也不是很大。高中阶段由于学费相对于农民的收入水平来讲还是比较高,因此因学费问题而辍学停学的农村青年大有人在。建议农村金融机构开展面向高中阶段学费的助学贷款,由国家给予贴息支持,以保证农村青年受教育的年限,并有更多的进入大学学习深造的机会,提高农村人口的科技文化素质,增强人力资本的能力。还有,要给农民的就业培训提供财政金融支持,增强农民就业的能力,提高他们的收入水平。

进行财政体制改革,减轻农村税斌,鼓励农村民间投资,刺激农村经济增长和农民收人的增加

这首先要打破农村经营性项目投资和经营的部门垄断,鼓励民间投资,扶持农村个体私营经济和产业化龙头的发展,让农民分享整个农村经济发展和产业分化的好处。其次,要切实减轻农民的负担,加强国家财政对农村的转移支付。我国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2/3,但政府用于农村的财政支出只占总支出的10%-15%。20XX年,我国农村人口人均实际税费负担比例为5%,而城镇人口人均的实际税率只有%。这一状况必须改变。财政要加大对农民的直接支持与补贴,如加大对农村社会服务的支出,加大对农村教育与培训、农业技术推广服务、农村公共设施建设等方面的投资,增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后劲。再次,国家要配合农村财政体制改革,对农村政治体制进行改革,加强农村民主与法制建设;财政还要加大对农村公共投资的力度,增加农村市场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投入,为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身体素质,增加就业机会创造更好的外部条件,以缩小城乡差别和地区间的发展差距,为广大农村居民参与经济发展过程、分享经济发展成果创造条件。还有,要进一步调整国民收入分配和财政支出结构,完善中央财政的转移支付制度,要根据农村基层机构承担的事权来决定其支出的规模,不足部分由国家财政通过转移支付的方式解决,增加中央财政对农村经济和社会事业的支持,逐步形成国家支农资金稳定增长的机制。国家财政要加强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的支持力度,提高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要加大扶贫开发力度,加快贫困地区脱贫的步伐;要改善农村卫生条件,解决农民看病难的问题等。

农村金融机构特别是农村信用社要支持农村小康社会建设

要扭转农村金融机构信贷开放中的非农偏好行为,避免农村信贷资金的非农化趋势。首先,农村信用社要继续探索小额农贷的运行机制和条件,进一步扩大小额信贷业务的覆盖面,支持农户开展各种生产经营活动,促进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其次,要扭转农村信用社大量转移农村资金进入城市的做法,避免农村资金的进一步城市化,农村信用社要坚持合作性质,以社员为主要服务对象,为农村经济主体提供多种金融服务,满足农村经济发展对金融服务的需求。第三,要加快农村金融改革的步伐,赋予农村非正规金融合法地位,鼓励农村非正规金融机构向农村经济主体提供金融服务,提高农村金融服务的水平。

国家财政和政策性金融要支持农村的墓础设施建设

按照公共财政的原则,可以采取财政投入、补贴、贴息等形式,对包括大江大河的治理、农业科技开发推广、生态环境建设、小型农田水利设施、节水灌溉、乡村道路、人畜饮水、电改造、通信、广播电视、农村市场设施等的建设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为农村居民创造良好的生产环境和生活条件。

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要把原有的社会保障络向农村延伸,使其惠及到所有的国民,而不是仅仅是城市居民;与此同时,要解决农民的最低生活保障问题,使农村贫困人口的基本生活问题得到解决。

产业经济学论文选题

学生论文的选题: 对本书和我讲授的观点和任何一个结论都可以质疑,并提出新的证据,既可以以新的数据,也可以用过去的数据得到现在的观点。比如: 1、在界定市场时,最合适的方法和证据是什么, 2、一家公司的市场份额通常代表其垄断程度吗, 3、价格协议真的是不稳定的吗,什么因素会影响不稳定的程度, 4、对三个行业,评估其进入壁垒的高低,考察真实的进入行为的数量。 5、垂直一体化能增进市场力量吗,或分析一桩垂直并购案。 6、自然垄断的电力、电话和邮政行业其真正的机会何在, 7、了解一桩反垄断案的经济影响,比如微软、电信、联通的互联网、滕讯、360。 8、公司的支配地位会衰落吗,考察自1978年或1990年至今的三家企业。分析其衰落速度的影响因素。理论研究选题: 有些学生擅长于抽象分析和技术细节。对他们来说,许多理论性问题可以作为合适的学期论文题目。你可以试着分 析寡头模型,分析战略性价格行为的特点,分析竞争的效率特征等等。 行业研究: 选择一个有趣的行业,分析其结构或行为或绩效,强调其中的一个方面,或者对三个方面进行全面分析。然后 1、判断其竞争状态 2、比较行业中一个支配公司和一个较小的公司,哪一个更具盈利能力,更有效率,创新速度更快等等。解释两家公司在这些方面存在的差别。 经验研究:

有些学生倾向于收集经验数据,并利用这些数据进行数量分析。这使得学生们对经验研究结果的意义有了更好的理解。 利用我们后面学到的市场集中度和赫芬德尔指数和其他一些统计指标分析: 1、对范围已知的市场,修正其指数以反映该行业真实的集中度(比如制药、奶业、报纸、汽车、服装、运动器材等行业) 2、计算平均集中度水平。 3、哪个行业的集中度变化最为剧烈,分析原因。或者:利用行业指南或产业报告的数据 1、分析最赚钱的公司。他们拥有市场力量吗,在这些公司 中存在规模经济吗, 2、自然的或竞争性的回报水平是多少, 或者分析1978年到现在的企业合并 1、评价合并的趋势和数量。 2、选择三桩合并案,分析其类型,所属水平、垂直合并,还是企业聚集。 3、研究一个行业中的合并,评价合并对该行业结构的影响。 选其中一个写成二三千字的论文 打印稿上交

产业经济学课程论文范文2篇

产业经济学课程论文范文2篇 产业经济学课程论文范文一:资源型城市发展探讨论文 论文关键词:资源型城市;新经济时代;可持续发展;对策 论文摘要:煤炭工业城市是我国一种重要的城市类型,在社会经济建设过程中曾做出了重大的贡献。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知识经济、信息经济和经济全球化等新的经济形态和经济现象的出现,煤炭工业城市由于其自身发展的特征正面临着较为严重的经济、社会、生态可持续发展问题。在分析煤炭工业城市的发展特征、新经济时代资源型城市所面临的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基础上,以邯郸峰峰新市区为案例,提出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的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对策措施。 0前言 煤炭工业城市是因当地的煤炭资源开发而形成、发展,并且煤炭资源型产业在当地经济结构中占重要地位的城市,这些城市在我国分布面广,数量多,在促进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实现快速工业化和城市化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对国家的经济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近年来,随着煤炭资源的日益减少和经济发展模式的改变,使过去曾经辉煌一时的煤炭工业城市,现在面临如何持续发展的困扰。 峰峰新市区位于冀南平原、太行山东麓的邯郸市西南部,是一座因煤炭而发展起来的工业城市,地跨一区两县,面积1260kni。

峰峰境内煤炭资源丰富,不仅储量大,而且埋藏浅、品位高、宜开采,这些优势条件为峰峰的煤炭工业发展奠定了基础,市区主要企业峰峰集团有限公司下设45个子公司,在册职工4.6万人。现已发展成为集煤炭开采、洗选加工、煤化工、电力、机械制造、基建施工、建材、现代物流等以煤为基础,多产业综合发展的国有特大型煤炭企业。和全国许多资源型工矿区一样,峰峰矿区在为支援国家建设做出巨大贡献的同时,也积淀了许多矛盾和问题。特别是经过几十年的开采,受煤炭资源日益枯竭和国家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资源型工矿区所特有的产业结构单一与综合经济的矛盾、环境质量下降和生态恶化与城市人居环境的矛盾使峰峰的发展面临举步维艰的局面,如何使城市持续发展、保持城市的持久活力成为相关部门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1煤炭资源型城市发展问题分析 1.1经济可持续问题 煤炭资源型城市的立市之本是煤炭资源,城市的发展主要依赖于对煤炭的开采和初加工。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取决于其资源的品种、质量和储量。因此峰峰的城市的发展表现出对资源的高度依赖性。于是城市会因矿业开发的周期性而表现出明显的成长周期性。表现为在资源开发初期,城市发展较慢;到了发展、繁荣期,城市经济发展速度明显加快;到了资源衰退期,煤炭煤炭资源必然会随着开采规模的扩大和开采时间的延长而逐渐走向枯竭,仅峰峰集团17家国有大矿中就有8个矿井资源枯竭,注销了生产能力。这样下去,如不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城市经济的持续发展将逐渐失去依托,必将出现“矿竭城衰”的局面。

产业经济学相关论文

产业经济学相关论文 [摘要]:该文从推进德阳科技体制改革、完成战略转型的角度,提出了把德阳建设成为科技创新型城市的迫切性以及科技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指导思想、战略目标、实施步骤、重点任务和主要措施。 [关键词]:科技;创新;城市建设 当今时代,创新能力和竞争力已经密不可分,区域创新能力正日益成为地区经济获得国际竞争优势的决定性因素,成为地方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迫切需要。建设创新型国家是d中央、国务院放眼世界、面向未来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德阳未来的发展面临一个重要的历史机遇和挑战。德阳市作为我国重要的重工业基地,工业基础雄厚,工业门类齐全,企业集群特征显著,在我国重大技术装备制造业中具有重要地位。德阳建市以来,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取得了长足进步,其建设成就有目共睹。但是,我市区域科研力量薄弱,创新体系不完善,企业缺乏技术创新的动力和核心竞争力,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的体制和机制问题仍然较为突出,严重制约了德阳经济社会的更好更快发展。因此,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推进我市科技体制改革,完成战略转型,由主要依靠传统生产要素推动经济发展到以创新引领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建设科技创新型城市,这是关系德阳兴衰的必然选择。 1 建设科技创新型城市的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科技工作指导方针,按照市委提出的推进科学发展,建设和谐德阳的要求,以创新为城市发展理念,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先导,以载体建设为抓手,以加快建设开放式科技创新体系为突破口,整合资源,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提高区域科技创新能力和产业竞争力,以坚实的科技支撑和优质的科技服务促进社会、经济全面、持续发展。

经济学专业毕业论文题目大全

经济学专业毕业论文题目大全 1、FDI对中国工业集聚的影响研究 2、FDI路径下的国际产业转移与中国的产业承接 3、产业安全理论的研究 4、产业集群成长机理研究 5、产业集群论 6、产业集群与区域物流协作模式研究 7、产业集群中人力资本效应研究 8、产业结构演进的理论与实证分析 9、产业竞争力研究的理论、方法和应用 10、产业竞争力因素分析 11、产业链竞争力理论研究 12、产业投资基金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研究 13、城市交通与城市空间演化相互作用机制研究 14、城乡一体化的理论探索与实证研究--以成都市为例 15、城镇住房分类供应与保障制度研究 16、创意产业发展与中国经济转型的互动研究 17、创意产业与区域经济增长互动发展研究 18、促进中部崛起研究 19、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研究 20、低碳经济范式下的环境保护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21、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监管研究 22、东北地区区域城市空间重构机制与路径研究 23、东北亚区域能源安全与能源合作研究 24、都市旅游发展与政府职能研究 25、房地产投资信托(REITs)研究 26、非线性货币政策规则的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 27、非营利组织的治理机制研究 28、风险投资对技术创新的作用研究 29、甘肃省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传导机制研究 30、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互动发展研究 31、高等学校绩效工资战略及实施策略研究 32、高速公路经济论 33、公共选择理论视角下地方政府利益研究 34、关于中国低碳城市及其营建的初步研究 35、国际能源合作的稳定性研究 36、国际直接投资技术溢出效应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 37、国有商业银行中间业务转型研究 38、河南省节能减排政策研究 39、湖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路径选择与政策取向研究 40、户籍制度与我国劳动者平等就业研究 41、灰色关联分析模型及其应用的研究 42、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层次提升的收入再分配研究 43、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层次研究

产业经济学论文

郑州轻工业学院 产业经济学论文论文题目:旅游行业前景分析 姓名:周博文 专业班级:国际商务11—07 学号:0731 院系:国际教育学院 完成时间: 2013年6月5日

旅游行业前景分析 随着经济的稳定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生活方式的转变,旅游业以较快的速度发展,国家正加紧制定《国民休闲纲要》和《旅游业“十二五”发展规划》,这些政策的出台及实施,必将推动中国旅游业更快发展。 2009年12月,《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正式公布,首次提出“将旅游业培育成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旅游业的产业地位显著提高。在政策的保驾护航下,旅游业的发展潜力和价值得到业内外人士的广泛认同。 从收入结构看,国际旅游收入与国内旅游收入呈二八分配格局,且在国内居民收入稳步增长、消费升级、旅游配套设施日渐完善、地方政策扶持等诸多因素影响下,国内旅游收入所占的比重呈上升趋势。这几年来,外围经济不确定因素增多,整体形势不容乐观,受此影响入境旅游增长缓慢。国内旅游收入增长迅速。预计未来中国旅游业的收入增长将主要依赖于国内游市场的进一步扩大。 除国内游市场快速发展外,出境游市场的发展潜力也不容忽视。国际上逼迫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在一定时间内将长期存在,对于中国公民出游而言,人民币升值将大大降低出境游的成本,因此将在一定程度上刺激我国出境游的持续增长。 尽管旅游业整体呈现蓬勃发展态势,但行业内不同类型企业由于业务及产品种类的不同,发展情况各异,总的来说,可以从景区、业、业和的运行情况进行说明。 (一)景区资源将成未来争夺重点 旅游资源及景区是旅游业发展的根本要素,景区资源的稀缺性将决定景区价值的升值潜力。国家出于保护自然景区资源的考虑,国家已正式发文设定了企业对国内风景名胜区门票经营的进入壁垒。与此同时,景区通过提高质量等级评定来提升自身的价值及影响力。经调查得知:目前全国共有119家旅游景区成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产业经济学前沿与热点

产业经济学前沿与热点结课论文中国房地产业前沿与热点研究 姓名 学号 院系 班级 2011年11月

摘要:本文主要分析了中国国内的房地产业发展概况以及热点问题分析,当然 国内的市场还是跟国外市场有一定联系,但关系不大,在此不做讨论。分析房地产行业热点问题,像保障住房、产业政策、北京市房地产情况等问题,从此之中我们可以看出中国房地产业还在迅速的发展,更多的问题值得我们深究。而对于未来市场的分析,我们又得注意整个国家的制度问题,国民的生活问题。总之,中国房地产业需要更深刻的改革和分析。 关键词:政策环境;北京市房地产;商品房和保障房。 正文 引导语:房地产业,对于目前来说一个尤为突出的产业,尤其是在中国。当然这取决于房地产业它所处的环境以及发展阶段等多方面的因素。总的来讲房地产业已经深入到中国的各个阶层,无疑不得说这是一个热点问题,更是一个让人堪忧的问题,当然我们更看重的是房地产业未来的发展,这是我们需要讨论的前沿问题。在中国这个社会中,人们的文化,政府的政策,商家的利益诉求等导致了如今这个比较肮脏的房地产行业,但是我们也不可将其一棒子打死,只有具体分析了它的特点,掌握了它的发展规律,才能让房地产业更好的服务于民,造福于社会。 中国房地产现状及未来市场分析 对于目前来说,房地产业似乎是一个比较缓和的时期,这主要是国家政策的高压从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房地产业的不规则快速发展的势头。而分析中国房地产业主要是在城市发展,以京沪深等大城市为主导,其余大部则跟风而上,从中谋得发展。 当前我国房地产业发展现实来看,虽然受限购、限价、限贷等政策影响,但房地产业向上发展的趋势没有发生根本的变化。原因是我国城镇化进程依然在进行,今后10年是前期进城农民买房、安家、就业,实现真正城镇化的重要时期,因此,房地产市场的刚性需求依然强劲,改善住房需求也将持续释放。 从产业周期看,前20 年可以看做是房地产业发展的起步期和快速发展期,今后10 年,我国房地产业发展将处于快速发展期的后半段,并逐步进入稳步发展期。 房地产热点问题分析 一、房地产发展特征分析 1、尽管政府政策对房地产有一定的限制,但是总的来讲,中国房地产市场的竣工总量、 销售总量、价格等数量指标还是在不断的增长。 2、房地产开发数量巨大,人均居住面积不断走高,但人均拥有率却不一定高。 3、商品房和经济适用房产业结构失衡,虽然俩者的数量都是在不断增加的,但是比较 而言商品房还是占有比较大的优势,这无疑在另一方面使经济适用房很难站稳脚 跟。 4、土地问题严重,房地产占用了大量的土地,使得耕地面积不断减少,这在另一方面

经济学专业毕业论文选题

经济学专业毕业论文选题 本人精心整理的文档,文档来自网络本人仅收藏整理 如有错误 还请自己查证! 经济学专业毕业论文选题 一.宏观经济理论: 1.我国财政风险问题研究 2.我国利率市场化问题研究 3.我国外债风险问题研究 4.国家宏观调控的内涵与手段研究 5.中国经济周期问题研究 6.宏观调控主要目标研究 7.中国经济增长与金融、货币增长研究 8.失业问题研究 9.人民币升值对中国经济影响的研究 10.人民币升值对浙江省经济的影响

11.影响汇率的因素分析 12.经济发展与社会(伦理、幸福、价值等)关系的分析13.中国经济增长问题研究 14.通货膨胀问题 15.中国经济增长的地区差异分析(或增长因素分析)16.新经济增长理论与中国经济增长 17.公共财政政策与可持续发展(或技术创新) 18.中国地方财政体制改革与经济转型 19.中国的县乡财政(或基础教育的财政制度)--以浙江省为例20.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 二.区域经济学: 1.长三角地区世界级制造业基地培育研究; 2.杭州(或浙江省)房地产价格分析 3.浙江省资本大量外流原因和对浙江省经济发展影响分析4.浙江省可持续发展能力研究 5.浙江省与广东、江苏经济发展能力比较研究 6.浙江省的经济文化分析

7.浙江经济活力研究 8.浙江区域特色产业发展研究 9.产业集群及其相关问题研究 10.浙江国际竞争力的评价与提升 11.对浙江融入长三角经济圈的思考 12.区域经济规划的理论与实践 13.浙江产业结构变动趋势及定位研究 14. 浙江专业化产业区创新能力提升的对策研究15.浙江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投融资方式研究 16.浙江民营企业治理结构与企业经营绩效的关系研究17.浙江传统产业竞争力提升的方式研究 18.浙江经济融入长三角的对策研究 19.浙江产业孵化器的现状研究 20.浙江工业园区和传统专业化产业区的比较研究21.上海大都市圈的形成对浙江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23.浙江城乡协调发展问题研究 24.浙江欠发达区域的梯度定位和发展路径

计量经济学课程论文——论产业结构对我国GDP与经济增长的影响

《计量经济学》期末论文 论产业结构对我国GDP与经济增长的影响

【摘要】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互相依赖,相互促进。在一定条件下,产业结构变动是经济增长的基础,是促进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强调产业结构的转变也是当前经济增长的发展要求。本文采用1992年至2010年的统计数据,通过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运用Eviews软件,研究三大产业的增长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从而得出调整产业结构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关键词】经济增长、三大产业、产业结构、GDP、回归模型 一、问题的提出 20世纪以来,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增长相互之间的关系研究一直是国内外学者关注的重要课题。传统的经济增长理论是在竞争均衡的假设条件下,认为经济的增长是各种生产要素投入的结果,总产出函数是资本积累、劳动力增加以及技术变化的长期作用结果。而结构主义非均衡增长理论则认为传统经济增长理论关于竞争均衡的假设在实际中并不成立,结构主义理论认为,实际中这种竞争均衡的假设是不可能存在的,由于各个部门的生产技术、产品需求、要素供给等都是各不相同的,生产要素在不同的部门其报酬率必然也就不相同,这样一来,生产要素在不同部门之间的流动会使得总产出增加,因而产业结构变动会促进经济增长;反过来,经济增长在不同部门间也是不完全均衡的,经济的增长也会影响到产业结构的变化。 二、经济理论陈述 (一)三大产业的划分 世界各国把各种产业划分为三大类: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通常的三大产业是联合国使用的分类方法:第一产业包括农业、林业、牧业和渔业;第二产业包括制造业、采掘业、建筑业和公共工程、上下水道、煤气、卫生部门;第三产业包括商业、金融、保险、不动产业、运输、通讯业、服务业及其他非物质生产部门。 (二)西方经济理论 在一定的技术条件下,一个经济通过专业化和社会分工会形成一定的产业结构,而产业结构在一定意义上又决定了经济的增长方式。经济增长主要是通过一国国民生产总值的增加来度量的 早在1949 年库兹尼茨(Kuznets)论述国民收入的度量问题时就提出:一个国家国民收入的度量必须从产业结构的角度去衡量,而一个经济的产业结构又是由其生产方式所决定的。为此,库兹尼茨用50个国家的经验数据进行比较后发现,制造业部门的增加将伴随着人均国民收入的增长。因此,有必要从产业结构的角度去研究和分析经济增长。 钱纳里(Chenery) 通过分析部门增长的决定要素出发,并利用51个国家的经验数据说明,当一个国家的经济规模发生变化时,服务行业和农业变化最小,而制造业增长最大,由此提出产业增长的模式,并认为这种工业化模式能使资源得到最优配置。为此,许多经济学家通过国别的经验数据从不同角度纷纷说明经济增长的工业化模式,但有经济学家发现存在着大量经济事实与钱纳里的经济增长模式相反,他们通过经验数据说明在人均收入水平很高时,服务行业的快速增长会降低制造业的规模弹性。 (三)近年来我国学者对我国某些省份或全国的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做出的

发展经济学课程论文选题

经济学专业毕业论文选题参考 经济论文的切入点要小,分析最好能透彻,从基本原理的阐述到现实各方面因素的分析,最后最好有自己的精到的见解,要一语中的的那种。 1.经济学论文选题应注意前沿性。 2.经济学论文选题要切实结合中国的实际问题。虽然国外经济理论发展比较完善,但如果直接拿来用于分析中国的经济问题,问题很可能无法得到解决。中国的经济发展与市场状况有其自身的规律性,只有结合中国市场经济的特殊状况才能找出研究经济问题的有关变量,从而进行问题的进一步分析。 3.经济学论文的选题要有一定的创新空间。国内外有研究经济问题的学者不计其数,就一个经济问题不同学者从不同角度,运用不同方法进行分析,正因为同一问题每个人看问题的角度不一样,所以为创新提供了可能。创新需要相关理论、研究方法、具体经济学科相交叉。比如做有关金融学的论文,可以将经济学的定量分析与金融学前沿相交叉进行问题的研究。各种经济理论、经济分析方法与经济问题相交叉也为形成广阔的创新空间提供了可能。 经济学专业论文选题 前言:这里把经济学论文大致分为十大类,每个大类包含若干小类,每一小类下面的提示有些可以作为一类论文题,有些也可以作为具体的论文题目,其中的例题是例举了别人写过的论文的题目,并给出他们的论文摘要,大家可以借鉴一下。当然,这些论文的分类只能是大致的,因为它们之间有时候是互相联系的,比如:产业经济和可持续发展问题、国际资本、国际金融问题都是有联系的,鼓励大家在参考这些题目的同时,充分发挥创新能力。 一、产业经济 1.我国的高新技术产业问题研究 提示:我国的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与可持续发展 例题1:中国沿海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若干问题 摘要:近10多年来,高新技术产业的崛起成为沿海地区经济增长的新亮点,文章分析了中国沿海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特点,指出目前制约沿海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主要问题, 阐述了建设布局与区域分布特征,提出沿海地区高技术产业的发展战略、途径及对策建议,为有关部门提供决策参考。 例题2: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与实证分析

产业经济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020205)

产业经济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020205)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主要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和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层次经济学研究人才、高校师资及经济实务部门的高级应用人才。要求研究生作到: 1、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基本理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热爱祖国,明礼诚信,遵纪守法,品德良好。 2、掌握本学科系统而坚实的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有从事科学研究和担负某项专门工作的能力。 3、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对第二外语有一定了解。 4、身体健康,心理素质良好。 二、研究方向 1、产业组织理论与实践 2、规制经济学 3、企业制度与企业组织 三、学制 学制3年,至少修满35学分。其中课程学习1年半,毕业论文写作时间为一年。 四、课程设置公共课 研究生课程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必修课包括公共必修课和专业课 1、公共课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1学分) 英语(5学分)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2学分) 2、学科基础课 中级微观经济学(3学分) 中级宏观经济学(3学分) 计量经济学(3学分) 3、专业主干课 产业组织理论(3学分)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研究(3学分) 规制经济学(3学分) 金融经济学(3学分)

4、选修课(至少选12学分) 经济数学方法(2学分) 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2学分) 当代经济学流派(2学分) 公共经济学(2学分) 发展经济学(2学分) 宏观经济运行分析(2学分) 制度经济学(2学分) 五、教学实践 研究生参加教学实践的教学工作量相当于助教一个月的工作量。教学实践经考核合格者计2-学分,效果不好的,不给学分,但允许重新安排一次教学实践。 六、业务实习和社会实践 社会实践活动时间一个月,一般在第二学年进行,业务实习和社会实践不计学分。 七、学位论文 研究生学完规定的课程并取得相应的学分后,方可进行毕业及学位论文的写作,论文写作时间不得少于1年,不计学分。 论文一般应在第三学期完成选题工作,最迟应在第四学期开学后提交学位论文计划,并向指导小组作开题报告,经讨论认为选题合适且计划可行者,方能正式开始论文写作工作。 八、学分的计算方法 每学期以18周计算,该课程的周学时数为该课程的学分数,不足一学期的课程,以该课程的授课周数除于18为学分数。 补修本专业的大学本科课程不计学分。 九、培养方式与方法 以导师为主,导师与指导小组集体培养相结合。研究生指导小组由导师及本专业或相关学科专业的教授、副教授组成,有学术带头人任组长。指导小组的主要职责是: 1.参与制定本专业的研究生培养方案及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 2.审核学位课的命题及评分结果; 3.负责对研究生进行中期考核,对学位论文的进展及质量进行检查; 4.协助组织论文答辩。 十、考核 必修课需安排考试,成绩按百分制评定;选修课可安排考查,成绩按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计分。

宏观经济学结课论文

宏观经济学结课论文 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班级:XXXXXXXX 学号:XXXXXXXX 姓名:XXXXXXX 通货膨胀的表现形式及其治理政策选择分析 【摘要】通货膨胀是现代经济学中使用频率很高的一个词汇,同我们的日常生活 息息相关,在普通大众眼里,通货膨胀就是 "钱不值钱了"或者是"又涨价了"。目 前,我国的通货膨胀形势非常严峻。人们已经深切感受到了通货膨胀给日常生活 带来的影响,“蒜你狠”“豆你玩”“糖高宗”所表现的农产品价格快速上涨,都 是由通货膨胀所造成的。本文结合本学期所学宏观经济理论知识和现实生活,分 析我国通货膨胀的表现形式及其治理政策。并浅谈根据现有情况,选择相应的治 理政策。 【关键词】通货膨胀;表现形式;治理政策 一、通货膨胀的定义 通货膨胀通常定义为在一定时期内,社会物价总水平全面的、持续的、公开

的上涨。这一定义将通货膨胀等同于物价上涨。它包含三个基本要素:第一,物价上涨是指社会物价总水平的全面上涨;第二,物价的上涨是持续的;第三,这种物价的上涨是公开的。也就是在一个经济中大多数商品和劳务的价格连续在一段时期内普遍上涨。和失业一样,通货膨胀是经济运行情况的主要指示器。描述通货膨胀的主要工具是通货膨胀率的变化。 二、通货膨胀的分类 (一)按照价格上升的速度,西方学者认为存在着三种通货膨胀:(1)温和的通货膨胀,指每年价格上涨的比例在10%以内。目前我国存在的是温和的通货膨胀,虽然这种温和的通货膨胀在西方经济学家眼中对经济收入和收入的增长有积极地刺激作用。但针对目前我国的经济形势,这却不适合我国的国情。(2)通胀率在10%-100%的奔腾的通货膨胀。(3)通胀率在100%以上的超级通货膨膨胀。 (二)按照对不同商品价格的影响的大小加以区分,存在着两种类型的通货膨胀:(1)平衡的通货膨胀,及每种商品的价格都按照相同的比例上生。(2)非平衡的通货膨胀,即各种价格上升的比例并不完全相同。我国现在的通胀类型就是非平衡的通货膨胀,农产品的价格和生活日用品的价格上涨比例要远远高于其它商品。 (三)按照人们的预期加以区分,存在两种类型的通货膨胀:(1)未预期到的通货膨胀,即价格上涨的速度超出了人们的预料,或者人们根本就没想到价格会上涨。(2)预期到的通货膨胀,现在我国的通货膨胀就是属于这种情况。援引温总理在中外记者会上提到, 在物价上涨较快时,物价的预期比物价上涨本身更可怕。本轮通胀从食品价格开始,从人们日常消费的商品价格开始,使人们有着最深切的体会。人们,尤其是收入水平比较低的人们会发现生活成本明显增加。近期央行的调查显示,65%的受访者预计物价会再度上扬,而通常情况下仅有半数受访者有此预计。通常情况下,一旦人们对通货膨胀的预期继续上涨,通胀压力将进一步增大。 三、通货膨胀的原因 我国现有的通胀原因比较复杂,很难用单一的理论解释清其成因。我认为造成我过现在的通货膨胀的原因可分为成本推动的通货膨胀,作为货币现象的通货膨胀,结构性通货膨胀,预期推动的通货膨胀。 (一)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 成本或供给方面的原因形成的通货膨胀,即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又称为供给型通货膨胀,是由厂商生产成本增加而引起的一般价格总水平的上涨,造成成本向上移动的原因大致有:工资过度上涨;利润过度增加;进口商品价格上涨。随着我国国内生产要素价格的上升,结合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的上涨,成本因素导致物价上涨推动通货膨胀。就我国农产品来说,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

产业经济学硕士论文

产业经济学硕士论文 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产业经济思想是指自中国近代以来,在产业发展过程中人们对三次产业发展的态度、认识、观点及思想政策主张。下面是本人为大家推荐的产业经济学硕士论文,供大家参考。 产业经济学硕士论文一:新媒体在产业经济学中的定位研究论文 关键词:新媒体产业经济学蓝海战略核心价值 [摘要]:在当今新媒体发展的探索中,由于缺失产业经济学的审视,对新媒体的认识存在不少误区和错位。本文从产业经济学的角度,运用产业价值链理论对新媒体的构成进行分析,同时借助蓝海战略指向新媒体产业形成的路径,力图为新媒体产业的核心价值创新和商业模式选择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当今新闻传播界,新媒体成为一个最热门的话题。业界,忙于圈地烧钱,抢道起跑;而在学界,则忙于发表文章,抄抄拼拼。然而,在这一片熙熙攘攘之下,我们对新媒体的传播规律、媒介形态、运营模式等到底了解多少呢?学界能为新媒体发展提供什么样的理论支持呢?本文试图从产业经济学角度来审视新媒体,探讨新媒体产业的构成与形成,期望为新媒体产业化发展提供一种思路。 一、新媒体的经济学观照 20XX年10月24日,据信息产业部的最新统计显示,到9月底,全国手机用户超过亿户,平均约每3人拥有1部手机。我国手机拥有量位居世界第一。20XX年7月,中国互联络信息中心发布的数据表明,目前中国民总人数为12300万人,位居世界第二。由此可见,中国拥有新媒体发展的巨大的潜在市场。 先拿络来说吧,在经历前些年的络泡沫之后,在去年,络媒体似乎又掀起了新一轮风险投资热: 20XX年8月5日,百度公司在美国纳斯达克挂牌上市,并创下20XX年互联泡沫以来五年间纳斯达克IPO首发上市日涨幅最高的纪录。 20XX年8月11日,雅虎宣布以10亿美元以及雅虎中国的全部资产换取阿里巴巴40%的股份及35%的投票权,开创了国际互联巨头的中国业务交由中国本地公司主导经营的先例。 20XX年11月7日,北京奥组委宣布,搜狐成为北京20XX年奥运会互联内容服务赞助商。这是奥运会历史上第一次设立互联内容赞助类别。 然而,中国互联的盈利情况其实并不喜人,我们不禁担心这些新媒体是否

计量经济学结课论文

对就业人数某些影响因素的分析 摘要:作为一个快速发展的人口大国,我国在经历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在面临着很多的问题,其中之一就是就业问题,本文以中国的就业情况为基础,希望探索出一点能够解决或者缓解中国就业压力的方法,以达到缓解就业压力的目的。首先,通过统计分析说明中国目前的就业问题主要是就业供需矛盾和就业结构性矛盾并存。随着城镇就业压力的增加和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非农领域转移速度的加快,城市新生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和失业人员再就业问题交织在一起。这意味着中国的就业矛盾既是总量矛盾又是结构性矛盾,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不得不面对的一项长期任务。接着,从国民生产总值,财政支出,平均工资水平,就业人数等数据出发,通过散点图和异方差检验等方法对数据进行处理,找到他们之中的联系,得到最后的结论。 关键词:国内生产总值财政支出平均工资水平就业人数 一、引言 就业是民生之本,是人民改善生活的基本前提和基本途径。中国是世界上人口第一大国,自然而然,就业问题就是人民面临的一个难以解决的大问题。因为人口基数大,所以不可避免的造成了劳动年龄人口众多,国民教育水平较低以及由此带来的就业矛盾等问题。主要包括,劳动力供求总量不平衡,劳动力对口方向与产业结构性矛盾的问题,城镇就业与农村就业的矛盾问题,农村劳动力与城镇富裕劳动力的交叉转移问题,新生劳动力冲击造成的失业问题等。 中国的劳动力供给具有刘易斯(注::刘易斯模型首创了经济发展研究的二元结构分析方法,开辟了研究发展中国家经济的新思路,他的模型表示工业化是发展中国家摆脱贫困的必由之路,启发人们认识当代发展中国家控制人口增长的深远含义。虽然也有一些批评意见,但是大体上得到了承认和推广)提出的无限劳动供给的特征,所以解决就业问题对中国政府来说是一个艰巨的任务。从90年代之后,中国的就业形势就一直比较严峻,农村剩余劳动力压力加大也是一个随之而来的严峻问题。目前全国迁移人口过亿,农村和城镇劳动力转移的规模和速度都在不断加大的过程中,这些都说明了就业问题已经是中国目前必须要解决的一个问题,解决就业问题对中国国民和未来的发展都是至关重要的,所以本文主要研究的是一些对就业存在较大影响作用的因素,并建立计量模型,分析它们对就业产生的影响,并找出对就业影响比较大的因素。 二、模型设定和变量选取 影响就业的因素实际上是多种可能性综合作用的结果,但是本文重点讨论一下变量国内生产总值,财政支出,以及平均工资水平。 (一) 国内生产总值(GDP=Gross Domestic Product)是指一个国家或者地区(国界范围内)所有常驻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GDP是国民经济核算的核心指标,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总体经济状况重要指标。平均来说,GDP每增长1%就可以为我国创造近100万个就业岗位,伴随着经济的增长,充分的就业率也是我们一直追求的宏观经济目标,所以如果通过每年快速的经济增长来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并以此来提高

产业经济学论文

产业经济学论文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2017年秋季学期研究生课程考核 (浙江省产业结构分析) 考核科目:产业经济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 学生所在院 (系) 学生所在学科:应用经济学 学生姓名:陈擎 学号:17S010131 学生类别:学术型 考核结果阅卷人 摘要 进入21世纪,在新技术革命和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下,国际分工格局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产品和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加速转移流动,为适应新形势,世界各国掀起了新一轮的经济结构调整浪潮。同时我国经济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经济发展中的结构性矛盾越来越突出,已成为制约国民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重要障碍。因此,党的十九大把结构调整作为关系经济长远发展的全局性的重大战略问题来抓,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关键和重点就是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目前浙江经济已经走过了以数量扩张为主要特征的工业化初期阶段,进入了以结构调整、增长转型为主要特征的工业化中期阶段,面临着促进经济发展从量的扩张到质的提高的转变,产业结构处在高变动和大调整之中。如何因势利导把握产业结构演变趋势,

主动地推进产业结构的转换与优化升级是浙江下一步发展的关键。本文以产业结构理论为出发点,既着眼于当前的需要,更着眼于未来,立足浙江省情,分析了浙江省产业结构演变历史与动因,从三次产业结构、社会总产值结构、一二三产业内部结构以及地区比较等方面对浙江省产业结构状况进行多视角分析,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浙江产业结构发展方面存在的问题与不足,针对这些问题与不足,文章提出了未来浙江产业结构调整的原则与重点,并提出了产业结构调整若干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浙江省,产业结构,分析与建议 目录 第一章绪论 国内外研究背景 (1) 有关产业结构理论的国内外研究回顾 (4) 第二章近现代浙江产业发展 近现代浙江产业发展....................................................6第三章浙江经济发展中的产业结构现状分析 浙江经济发展状况................................. .. (11) 浙江产业结构发展现状分析 (14) 第四章当前浙江产业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 (18) 第五章结语 (23) 主要参考文献 (24) 第一章绪论 国内外研究背景

产业经济学 期末论文题

上海对外贸易学院2011 — 2012 学年第二学期 《产业经济学》课程期末试卷 选课序号:701.091.201 任课教师:谷永芬 姓名:董敏学号、专业:1020038、商法1002 考试形式:□闭卷█开卷修读方式:□必修█选修□辅修 得分评阅人 请围绕“经济全球化、产业结构、规模经济与进入退出壁垒、一体化、企业成长、市场”六个关键词,请同学们自拟题目,写出论文。

学校:上海对外贸易学院姓名: 董敏 学号:1020038 专业:商法1002

前言: 经济全球化作为全球经济发展的大趋势,是任何一国经济发展不得不面对的机遇与挑战。经济全球化作为一把双刃剑,它不仅会给一国的经济发展带来巨大的利益,使得该国经济获得空前的发展,同时也给一国的经济体制带来了巨大的考验。作为一个经济处于高速发展阶段的发展中大国,经济全球化给我国带来了怎样的或利或弊的影响呢?我们又应当如何处理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的影响呢?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机遇和挑战全球战略 一、经济全球化的含义与发展趋势 1.经济全球化的含义 经济全球化的含义经济全球化出现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90年代得到认可,但目前没有统一概念。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1在1997年5月发表的一份报告中指出,“经济全球化是指跨国商品与服务贸易及资本流动规模和形式的增加,以及技术的广泛迅速传播使世界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性增强”。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2认为,“经济全球化可以被看作一种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经济、市场、技术与通讯形式都越来越具有全球特征,民族性和地方性在减少”。为此,可从三方面理解经济全球化:一是世界各国经济联系的加强和相互依赖程度日益提高;二是各国国内经济规则不断趋于一致;三是国际经济协调机制强化,即各种多边或区域组织对世界经济的协调和约束作用越来越强。总的来讲,经济全球化是指以市场经济为基础,以先进科技和生产力为手段,以发达国家为主导,以最大利润和经济效益为目标,通过分工、贸易、投资、跨国公司和要素流动等,实现各国市场分工与协作,相互融合的过程。 1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英语: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简称:IMF)是根据1944年7月在布雷顿森林会议签订的《国际货币基金协定》,于1945年12月27日在华盛顿成立的。与世界银行同时成立、并列为世界两大金融机构之一 2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 简称经合组织(OECD),是由30多个市场经济国家组成的政府间国际经济组织,旨在共同应对全球化带来的经济、社会和政府治理等方面的挑战,并把握全球化带来的机遇。

2021年产业经济学相关论文

产业经济学相关论文 统筹分析我国区域经济现状,可以看到几个发展势头良好的代表性城市很大程度上利用了区域内产业经济的推动力。下面是 ___为大家的产业相关,供大家参考。 品牌服装消费阶层,都有一定的修养、生活品位和经济基础, ___服装时非常注重流行、和品位。现在的东北区域服装市场,已呈现出由实用、模仿式消费转向个性化消费的趋势。这是东北区域服装产业市场稳定、繁荣发展的强劲原动力。 一、东北区域服装发展面临的问题 建国以来,特别是 ___开放以后,东北区域经济发展迟缓、消费者收入较低、 ___能力较差等诸多原因,导致东北区域服装产业逐渐丧失了在上世纪原本已形成的巨大优势。而南方一些省市依托先期开放的政策优势,服装产业取得突飞猛进的发展[1]。中国现有服装产业大多聚集在南方地区,大多数服装企业忽视了东北区域潜在的服装产业市场,没有针对东北地区消费者特征,进行服装品牌研发、制作等。另一方面,由于东北服装产业经济发展还比较薄弱,服装生产不能自足,服装产业没有形成自己特有的品牌。由于特殊的消费理念和体型特征等诸多原因,服装产业发达的南方地区服装不能很好地满足东北区域服装产业市场,加之南北地区气候的差

异,导致东北区域销售服装大多是南方过季产品,市场上少有时尚而个性化的服装,符合地域审美习惯和穿着习惯的服装就更少[2]。 二、振兴东北区域服装产业经济思路 ___对《东北地区振兴规划》的正式,标志着国家 ___和投资的重点将正式转向东北地区。对东北区域服装产业经济发展来说这既是机遇又是挑战。 (一)建立东北区域特有服装品牌中国服装协会常务副会长蒋衡杰曾经在某 ___中强调,服装产业要长足发展就必须把品牌做起来,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就是,要通过市场流通领域的销售终端的建设,把服装品牌的价值体现出来。可以说,有品牌者得市场,得市场者得。调查显示品牌知名度越高,受欢迎程度就越大(见图1),从而提高服装市场的占有率。因此东北区域服装产业市场要想迅猛的发展,首要的任务就是创建自有品牌。 (二)充分了解东北地区消费者特征东北区域服装市场受许多因素的影响,不同的文化环境会形成不同的服装样貌、服装心理、穿衣行为、消费习惯。东北区域特有的、气候特征等因素造就了东北人粗犷、纯朴的性格,也了着装豪放、大气的审美趋势,不会特别追

产业经济学论文

2017年秋季学期研究生课程考核 (浙江省产业结构分析) 考核科目:产业经济学 学生所在院(系):经济与管理学院 学生所在学科:应用经济学 学生姓名:陈擎 学号:17S010131 学生类别:学术型 考核结果阅卷人

摘要 进入21世纪,在新技术革命和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下,国际分工格局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产品和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加速转移流动,为适应新形势,世界各国掀起了新一轮的经济结构调整浪潮。同时我国经济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经济发展中的结构性矛盾越来越突出,已成为制约国民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重要障碍。因此,党的十九大把结构调整作为关系经济长远发展的全局性的重大战略问题来抓,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关键和重点就是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目前浙江经济已经走过了以数量扩张为主要特征的工业化初期阶段,进入了以结构调整、增长转型为主要特征的工业化中期阶段,面临着促进经济发展从量的扩张到质的提高的转变,产业结构处在高变动和大调整之中。如何因势利导把握产业结构演变趋势,主动地推进产业结构的转换与优化升级是浙江下一步发展的关键。本文以产业结构理论为出发点,既着眼于当前的需要,更着眼于未来,立足浙江省情,分析了浙江省产业结构演变历史与动因,从三次产业结构、社会总产值结构、一二三产业内部结构以及地区比较等方面对浙江省产业结构状况进行多视角分析,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浙江产业结构发展方面存在的问题与不足,针对这些问题与不足,文章提出了未来浙江产业结构调整的原则与重点,并提出了产业结构调整若干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浙江省,产业结构,分析与建议

目录 第一章绪论 1.1国内外研究背景 (1) 1.2有关产业结构理论的国内外研究回顾 (4) 第二章近现代浙江产业发展 2.1近现代浙江产业发展....................................................6第三章浙江经济发展中的产业结构现状分析 3.1浙江经济发展状况................................. .. (11) 3.2浙江产业结构发展现状分析 (14) 第四章当前浙江产业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 (18) 第五章结语 (23) 主要参考文献 (24)

计量经济学课程论文(实证分析)

计量经济学课程论文 产业结构对我国经济增长影响 的实证分析 姓名:立时 产业结构变动对我国经济增长影响 的实证分析

摘要:经济发展是以经济增长为前提的,而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变动又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本文采用1981年至2010年的统计数据,通过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运用最小二乘法,研究三大产业增长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从而得出调整产业结构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关键字:经济增长;三大产业;最小二乘法;产业结构;可持续发展 The change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to the economic growth in China empirical analysis of the influence Abstract: Economic development is the premise of economic growth, and economic growth and the change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the inseparable relationship. This paper adopts from 1981 to 2010 by establishing the statistical data of multiple linear regression model, using the least squares, research to our country economy three industry growth contribution to the growth of adjust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thus draws for transformation of the mode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promot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China's economic importance. Key word: economic growth; Three industries; Least squares; Industrial structure 一、引言 经济增长通常是指在一个较长的时间跨度上,一个国家人均产出(或人均收入)水平的持续增加。经济增长率的高低体现了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经济总量的增长速度,也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总体经济实力增长速度的标志。它构成了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而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升级对于经济增长乃至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