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人音版小学二年级上册音乐教案全册

人音版小学二年级上册音乐教案全册

人音版小学二年级上册音乐教案全册
人音版小学二年级上册音乐教案全册

人音版小学二年级上册音乐教案全册

第一课问声好

教学目标:

1. 感受关于大自然的音乐,能以歌声表达热爱生活的情趣,知道同学之间的团结友爱。

2. 动脑为歌曲编创新词、动作。

3.主动评价自己和他人的歌唱与表演的优、缺点。

教材分析:《早上好》是一首乌干达民歌,F大调,3/4、2/4变换节拍。第一部分3/4拍两

句,旋律级进,抒情、活泼。流畅上口。第二部分旋律2/4拍两乐句,旋律采用切分节奏

式,富有动感,表现了热爱生活的人们明朗而热情的情绪。歌曲反映出乌干达人的真挚、善的情感。

《小麻雀》是一首创作儿童歌曲,3/4拍,五声商调式,四乐句,一段体结构。歌词采用拟

人的手法,描绘了一只彬彬有礼、惹人喜爱的小麻雀。旋律流畅、优美,词曲结合紧密,有着抒情优美的风格,通过对小麻雀行为的描述,潜移默化地教给小朋友待人有礼貌的道理。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在学习中评价自己、评价他人,逐渐形成一定的竞争氛围。

教学难点:歌曲3/4、2/4变拍子的正确演唱。

教学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表演《早上好》教学基本要求

1.听录音范唱《早上好》,感受歌曲的旋律,教师带着学生拍手,踏脚(三拍子8小节;二拍子8小节)。

提示:感觉到有什么不同?(注:用课本右上角的拍踏方式)

2.教师范唱,边唱边拍节拍,学生跟着做,心里默唱。

3.听歌曲录音,学生自己拍节拍,小声跟唱。

4.听老师弹琴,学生拍节拍小声唱歌。

5.歌曲熟悉后,可以将学生分两组形成小圆圈,按课本右下角“走”的方式,边唱边走。

6.分组编创《上学路上》,边唱边表演。如果自己感到满意,就在自己的课本上画一朵大红花。

7、指导学生编创“中午好”或“晚上好”等歌词。

二、聆听《森林水车》教学基本要求

1.教师不加任何引导,让学生注意听音乐。

聆听后回答:音乐让你想到了什么? 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心情是什么样的?

2.教师可结合图片、幻灯介绍欧洲古老的水车,让学生有直观的感受。

三、编创与活动

1、这是一段歌谣。可以按课本上的节奏读,可以编创读歌谣的节奏,还可以加入打击乐伴奏、表情、动作。

2、教师还可引导学生分组编创,然后各组表演自己编制的不同节奏的歌谣。

3、歌谣可以处理成渐强、渐弱,表现孩子的走近又走远。

4、歌谣可以读成这样的节奏:

4/4 XX XX X XX | XX XX X XX |

太阳天空照,(拍手)花儿对我笑,(拍手)

XX X XX X | XX XX XX XX | X XX ||

小鸟说早早早,你为什么背上小书包。(拍手)

第二课时教学过程:

一、表演《小麻雀》教学基本要求

1. 听歌曲录音拍节拍,感受歌曲。

2. 第二次边听录音边拍节拍,用以轻声哼唱。

3. 听教师范唱,小声跟唱歌词。

4. 听教师弹琴,边唱边看图、做动作,用动作帮助记忆。

5. 听录音,分小组编创歌词和动作。

6.将四组学生编的歌词和动作综合成四段,分段表演。

二、聆听《森林水车》教学基本要求

1、复听音乐,用彩色笔涂颜色或画线条表现自己听到的水车声、流水声、鸟叫

声、太阳升起的感觉。

2、教师不要限制学生,让学生自由想像,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音乐的感受,再谈一谈为什么。

3、也可让学生分组根据音乐的情境进行简单表演。

三、编创与活动

选择打击乐器为歌曲《小麻雀》伴奏。

第一行图谱:可选择木鱼或双响筒。

第二行图谱:可选择串铃或沙球。

第三行图谱:可选择三角铁或碰钟。

1. 选择打击乐器可让学生自行选择。可分组选择,每组选择三种乐器搭配在一

起,演示给大家听,尝试搭配的效果。

2.合着同学们的歌声伴奏,看哪一组做得协调、好听。

第二课幸福的歌

教学目标:

1、能用轻快有弹性的声音演唱《彝家娃娃真幸福》。

2、认真聆听弹拨乐合奏《快乐的罗嗦》,能感受云南彝族人民欢庆节日欢歌竞舞的炽热情景。

3、在一系列活动中,能主动地、有创造性地参与音乐实践活动。

教材分析:《彝家娃娃真幸福》是一首彝族民歌音调创作的儿童歌曲,歌曲为2/4拍,五

声d语调式,一段体结构。歌词简洁形象,旋律欢快、跳跃,舞蹈鞋的节奏

贯穿始终。“阿里里”这一彝家韵味的衬词的运用,极富民族色彩,生动的描

绘出彝家娃娃身着节日盛装,尽情歌舞的动人场景。

教学重点:感受彝族音乐、体验彝族音乐

教学难点:欢快、热烈的歌曲演唱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学生随音乐伴奏《彝家娃娃真幸福》进教室。

2、游戏:《看谁学得快》教师打出节奏,学生模仿

(师:欢迎一(3)班的小朋友,我们一起来做个游戏。)

A、X X ︱X X ︱

B、X XX X ︱X XX X︱

C、X XX ︱X XX ︱

D、X XXXXX︱X XXXXX ︱

E、X XXXXX︱X XX ︱

(1)、学生拍手

(2)、启发创造:用其他的方法拍击。

1、导入:今天,我们一起加入“快乐旅行团”,由老师带领小朋友到云南去旅行。让我们跟着音乐出发吧!

(出示图片:云南简介以及云南彝族生活的图片。)

2、提问:图片将我们带到了哪儿?(启发学生回答)

3、出示课题:彞家娃娃真幸福

4、引趣:今天我们旅行的第一站是彝族的“九乡村寨”

二、激趣体验(一):

1、初步感受歌曲:《彝家娃娃真幸福》

(1)、问:彝族小朋友唱得好不好听?你听出了哪些歌词?

(2)、引导学生说出“阿里里”

(3)、小结:真聪明——“阿里里”是云南彝族民歌中最有特色的歌曲衬词。

(4)、问:还有哪些歌词?

(5)、小结:彝族小朋友为我们送上的歌曲是《彝家娃娃真幸福》

(6)有感情地朗读歌词。

2、初步体验歌曲:

(1)、启发:仔细地听,看你能不能跟彝族小朋友学上1、2句。

(2)、启发:你学会了哪一句歌词?唱给大家听听。

(3)师生合作学唱歌曲:采用接龙游戏学会。

(4)小结:彝族小朋友有话要告诉大家。

师:我们彝族人唱歌时边唱边动,你也试试!

3、深入体验歌曲:

(1)、教师示范:边唱边用律动伴奏。

(2)、自己尝试:学一学边唱边用律动伴奏。

(3)、全体在音乐伴奏下边唱边用律动伴奏。

4、情感激发:

(1)、问:彝族小朋友在唱歌是的心情是怎样的?速度呢?

(2)、启发学生说:情绪——活泼轻快,速度——稍快

(3)、用活泼轻快的声音唱。

(4)参与表现:全体起立边唱边跳。

三、寓教于乐

(1)、参与表现:师生合作表演,尽情参与表现音乐。

(2)、小结延伸:彝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每逢节日,他们还会跳起欢快的舞蹈《阿细跳月》(点击图片:阿细跳月)

四、完美结课

1、总结:小朋友,今天,我们从云南归来,领略了云南彝族的风土人情,感受到了彝族小朋友的热情与好客,愿我们每位小朋友都和彝族小朋友成为好朋友。(点击图片:情系彝族)

2、随彝族音乐走出教室。

《乃呦乃》

课型:综合课

教材版本: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人音版《音乐》二年级上册

【学生情况分析】:

二年级学生具有天真活泼、好玩好动、好奇心强、想象力也很丰富的特点,歌唱表演处于初级阶段,感受和聆听音乐,还处于未知阶段,并且他们的注意力常常容易分散。因此,积极调动学生积极地投入学习,培养他们良好的聆听习惯,使他们感受到音乐的美,是我这节音乐课的主要关注和解决的问题。

【教材内容分析】:

《乃呦乃》是一首湖南土家族民歌,乃呦乃在土家语中是来呀来的意思,歌词一开始运用富有土家族民族特色的少年儿童快乐的呼唤“乃呦乃,乃呦嗬、乃乃呦、乃呦嗬”表现了一群无拘无束幸福、快乐的土家族小朋友形象。乐曲为简短的一段体四乐句旋律,只用do、mi、sol三个音写成,而且每个乐句的句尾最后一小节都是sol、mi、do,顺序,音高、节奏完全相同,旋律简单但并不单调,巧妙构成了极富民族风格和地方色彩的旋律,给人以奇特、清新之感,充分表现了土家族儿童欢乐开朗的性格。

【教学目标】:

1、能以准确的节奏和音准,欢快动听的声音,完整的演唱歌曲。初步感受土家族儿歌的特点,体验土家族民歌的风格和韵味。

2、引领学生走进土家族的山寨,再说一说、听一听、唱一唱、演一演中丰富音乐体验,感受音乐带来的快乐。

3、能够主动参与小组的活动,在活动中拉近于音乐的距离,感受学习的快乐和合作的快乐。

【教学重点难点】:

感受并表现土家族歌曲的特点。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教学图片、电子琴等。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引导启发法,听赏感知法,对比体验法,歌唱教学法,联想模仿法等。

【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课件手段展示教学内容,使教学形象直观;教学中运用游戏,表演等音乐实践活动手段,来激发学生参与和学习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创设情境。

1、师生问好。

听音乐进教室,肢体语言渲染。

2、导入新课,聆听体验。

师:同学们,咱们祖国有56个少数民族兄弟姐妹,其中有个少数民族叫土家族。今天呀,老师就带你们去看一看,你们想去吗?他们有一个像我们过年一样非常热闹的节日叫社巴节。今天老师就带大家去土家族的社巴节上看一看,他们是怎样庆祝自己的节日的。(课件)(聆听歌曲1)

师:他们是怎样庆祝自己的节日的?你来说

生:唱歌

师:你说(用歌声来庆祝)

生:摆手舞(用舞蹈表达自己欢快的心情)

师:摆手舞,这是社巴节里最热闹的一个活动了。大家一起跳摆手舞,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土家的摆手舞好不好?(师生跳摆手舞)(聆听2)

师:你们想不想再试试?(聆听3)

3、揭示课题。

师:我们一起用舞蹈感受了土家人的欢乐,耳边还回荡着他们欢乐的歌声,

刚才我们听到的这首歌就是土家族有名的儿童歌曲歌曲的曲名叫《乃呦

乃》

4、简单介绍土家语“乃呦乃”

师:《乃呦乃》好奇怪的名字呀,你猜猜他会是什么意思呢?

师:谁来猜猜?

生:少数民族。

师:噢,真勇敢!大胆的说出了自己的想法,谁还来猜猜

生:跳舞

师:让我们来看谜底就是?

生:快快来

师:哦,快快来,乃呦乃,它是一句土家语,翻译成汉语就是快快来。其实,聪明的土家人在“乃哟乃”的基础上,还创造了许多类似

的语言。象“乃乃哟”和“乃哟嗬”,他们都是快快来的意思,

都表达了热闹的气氛和幸福快乐的心情!

师:你看这个土家族小朋友在招呼我们快来呀一起跳摆手舞,你们想不想学一学,也来体验一下土家族小朋友的快乐!我们一起学一学这句土家语

好不好,谁来试一试,学一学?大家一起学一学,如果你要想招呼更多

的小朋友来呀,你会怎样说?来我们试试。“乃呦乃”“快快来”。

师:好热闹呀,真是一群快乐的孩子,土家族小朋友这么热情邀请我们,我们赶快去看一看吧。

二、歌曲教学。

1、歌词。

师:我们感受了土家族小朋友的热情、快乐,我们一起去听听他们的歌声,用小耳朵仔细听。

师:谁的小耳朵最灵,听出唱什么了吗?

师:让我们来看看第一句“乃呦乃、乃呦嗬,乃乃呦、乃呦嗬”

师:你们发现吗?这四个词有哪个是相同的?请你说

生:乃呦嗬

师:乃呦嗬分别出现在第二次和第四次对不对?嗯,让我们来一起读一下,“”

师:记住了吗?他把乃呦乃,重复着说,变化着说,还是让我们快快来,让我们快快来干什么呢?

师:来干什么呢?

生:来唱歌

师:大家一起读一下,“唱起歌儿乃呦乃乃呦嗬”

师:再大声一点。“唱起歌儿乃呦乃乃呦嗬”

师:除了唱歌还干什么呢?(跳舞)没错,还跳舞

师:大家一起读一遍。“跳起舞来真快乐,乃呦嗬”

师:真快乐,你们快乐的时候表情是什么样的?哦,笑的,那第四句啊就是嘻嘻哈哈乃呦乃,乃呦嗬。再读一遍

师:做一个嘻嘻哈哈给老师看一下,真好看,笑得像花儿一样。好,看谁呀,最先记住这些歌词

师:歌声、笑声都让我们感受到他们的快乐!他们好开心阿。让我们一起读一遍好吗?(学生读一遍)

2、学唱歌曲,处理歌曲。

师:现在我们能不能来轻声唱唱这首歌(随多媒体课件轻声唱歌曲)。

师:让我们仔细听一听看能发现什么?(曲调一致)

师:在山寨里人们经常用一领众和的方式来唱歌,下面我来领,请同学门在每一句最后“乃呦嗬”的地方跟我和一和,一起感受山寨人的心情。好

不好?然后换过来试一试,同学们来领我来和

师:同学们唱得都这么带劲。

师:坐直了你的歌声会更美

师:哦,我看很多小朋友都已经会唱了,我们一起来唱一遍行不行啊?

师:这回老师加前奏了

师:有个问题想问小朋友,你觉得唱这首歌的时候情绪应该是怎么样的?请你说

生:情绪是很欢快活泼,为什么呢?

师:噢你说的可真好。大家同意他的意见吗

师:让我们快乐一点来唱这首歌好吗?

师:带着活泼欢快的情绪(唱)

师:我还有一个问题想问大家,这里面哪一句歌词出现的最多,你说。“乃呦嗬”

师:那你觉得在这个地方唱强一些好还是弱一些好。

师:有不同意见吗?这样吧我们来试试,你们两个组的小朋友就唱弱一些,这组小朋友就唱强一些,好不好。

师:先你们来试试。

师:先不急着说,先听听着变得小朋友用强一些的声音来表现,好吗?

师:你们觉得哪一种更适合表达社巴节。哦弱,你觉得呢?

师:你感觉强,为什么呢?哦你是这样理解的

师:那我们觉得社巴节的时候啊,大家都来到摆手堂,非常的热闹,那更强一些是不是跟适合这热闹的气氛

师:强一些,是不是情绪上会更热烈,那我们把大家的快乐都唱出来,起立!

(唱)

3、节奏为歌曲伴奏。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土家族传说中的小歌仙来迎接我们了,但是他还给我们带来了好朋友,让我们来认识一下他吧

师:小朋友们唱得可真棒啊,那你们想不想和老师一起再过一次社巴节,跳个摆手舞

师:天亮了,太阳公公起床了,寨子里的小朋友你们醒了吗?伸伸懒腰今天是我们的节日,让我们一起去唱歌跳舞吧。来让我们一起来呼唤同伴吧。

这个山寨的小朋友呼唤“乃呦乃”对着这个山头喊,“乃呦乃”,这个

山寨的小朋友你们听到了没有,回应一下,“乃呦嗬”这边“乃乃呦”

乃呦嗬

师:过节喽,让我们来到摆手堂,围上圈跳摆手舞吧,来我们一起围成一个大圆,土家族的小朋友,摆起你的小手

师:今天我们在土家的山寨里感受到山寨人的快乐,大家唱着土家人欢快的歌,跳着土家人欢快的舞,尽情的享受节日的快乐。我国少数民族的音

乐丰富多彩,富有自己的特点,以后我们还要多了解。快乐的时光真是

短暂,我们要和土家族的小朋友说再见了!我们一起说再见师:好,谢谢孩子们

第三课音乐会

教学目标:

1. 通过听《百鸟朝凤》、《青蛙音乐会》,唱《快乐的音乐会》和《唢呐配喇叭》,理解人与自然的主题,感受民族乐器唢呐的音色,以及歌曲《小乐队》的趣味性。

2. 能用活泼欢快的情绪,明亮柔和的声音,完整准确地演唱歌曲。

3.能为歌曲创编动作,用字母谱创编旋律,表达自己的情感。

教材分析:《快乐的音乐会》是一首民歌风的儿童歌曲,歌曲为2/4拍,六声徵调式,

一段体分节歌。词曲结合紧密,级进、流畅的旋律,极尽得意地炫耀了小乐手吹、拉、弹、唱的技巧,风趣的道白,吸引了小动物“听众”跟着高兴的蹦跳,歌曲活泼欢快,耐人回味。是一首学生喜爱的儿童歌曲。

《唢呐配喇叭》是一首短小的五声羽调式湖南民歌,曲调、节奏均采用了级进、重复的创作手法。形成了秧歌舞特有的韵味。使歌曲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与农家的欢乐气氛,耐人回味。

教学重点:通过欣赏和演唱,初步了解我国的民间乐器。

教学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表演《快乐的音乐会》教学基本要求

1. 听歌曲录音感受歌曲的旋律。

2. 随着歌曲录音或范唱拍手,感受节拍。

3. 提示:歌曲唱出了哪些内容?描述歌中的乐器的样子,如何演奏?

4. 听歌曲录音,随着歌声徒手模仿乐器演奏。评价模仿演奏的是否准确。

5. 跟着教师的琴声唱歌,注意咬字吐字。

6.按小组分段唱歌,徒手做演奏动作,在学生中展开互评,看哪一组唱“奏”得好,给予掌声鼓励。可齐拍手,反复四次。

二、聆听《青蛙音乐会》教学基本要求

1. 初听前引用《动物说话》伴奏音乐填词演唱:出示青蛙头饰。

2.聆听歌曲《青蛙音乐会》跟音乐模拟青蛙唱歌,学生根据音乐节奏和情绪,用嘴型有表情的做不出声的演唱。

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

3、聆听《青蛙音乐会》慢板的片段,教师戴头饰邀请小朋友一起舞蹈,感受跳舞的青蛙形象。

4.复听一起舞蹈下课。

第二课时:

1、表演《唢呐配喇叭》

2、欣赏《百鸟朝凤》

3、创编与活动

教学过程:

一、聆听《百鸟朝凤》教学基本要求

1. 静静地初听乐曲。初听后结合图片或实物让学生认识演奏乐曲的乐器——唢呐。

提示:乐曲表现了什么景象?使你想到了什么?

(1)引导学生思考:我仿佛听到……,我仿佛看到……。

(2)鼓励学生用文字或者画画来表达对乐曲的理解。

2.复听时,提示学生注意唢呐模仿的不同的鸟叫声,有多少种?试着学一学。

3.你知道多少鸟的名字?鸟是我们的朋友,我们应该怎样保护?

二、表演《唢呐配喇叭》教学基本要求

1. 用听唱法学唱《唢呐配喇叭》。听录音感受旋律。

2. 提示学生歌中的“里乐拉”唱得轻快、有弹性。“喇”、“唢”在歌中一字多音,要以重音强调唱出,演唱时速度可稍慢,便于表演。

3. 听着范唱或录音演唱,歌唱时可将学生分成组,徒手按课本上的标记做打击乐敲击动作,边唱边做。

4. 歌曲学会后,选几个学生用打击乐伴奏,一定要注意打击乐的音响效果,提示学生倾听与演唱合作得是否协调。

5.听录音自编动作表演。

第四课咯咯哒

母鸡叫咯咯

教学目标:

1、能模仿各种动物的声音和动态,表现小动物活泼可爱的形象.

2、能学会唱《母鸡叫咯咯》,并大胆进行表演。

3、能大胆担任音乐故事表现中的角色,体验新的艺术表演形式。在表演中懂得热情好客,礼貌待人,能愉快与他人合作。

教材分析:《母鸡叫咯咯》是一首活泼有趣的德国民歌,2/4拍,由带再现的两段体构成。歌曲节奏规整,旋律巧妙地运用了同音反复和小跳、重复和变化重复等手法模仿了母鸡生蛋的啼叫声,很形象,有趣。歌词译配也很有特点;生动的描绘出母鸡生蛋时“脖子

伸伸两翼扑扑”的高兴样子。歌曲只有六度,也只有六个音,易唱易记,是一首能博得学生喜爱的外国民歌。

教学重点: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和表现欲望,引导学生发挥想象,体验新的艺术表现形式。

教学难点:能自主地创编动作,在表演中表现出热情好客,礼貌待人的好品德,能愉快与人合作。

教学准备:课件、头饰、录音机、小动物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走一走

听〈母鸡叫咯咯〉音乐,律动、活泼地走进教室,问好。

2、^热情导入

师:今天老师要带同学们去旅游,去参观一个住着许多可爱的小动物的家。请看大屏幕。

二、引导掌握(故事设计)

1、练一练。

师:早晨,太阳公公出来了,小动物们都伸伸懒腰,醒了。农场顿时热闹起来了,可小羊仍在恋床。羊妈妈催促:“小羊小羊,快起来,一(5)班的小朋友要来参观我们的农场了!”我们和羊妈妈一起催催小羊吧。

(唱咩、咩、咩)

师:有谁愿意当羊妈妈带着小羊。

(学生表演)

师:远处传来了叫声,原来鸭妈妈听说农场今天有许多客人来参观,也带着小鸭来了,他们排得整整齐齐、一摇一晃地走过来,边走边叫。谁来想学鸭妈妈和小鸭子?

(学生跟着老师学小鸭)

师:看小鸡也来了。小羊、小鸡、小鸭都来了,我们互相合作,老师当指挥,一起边唱边表演吧!

2、唱一唱

师:(放录音《母鸡叫咯咯》)我们来听听、看看。大家在哪里听过这首曲子?母鸡是不是在生蛋?

生:有,母鸡在生蛋。

师:母鸡生蛋的时候是什么样子的呢?我们一起来表演好吗?

3、听赏

(1)初听

师:热热闹闹的农场,又吸引了许多的小动物,你们瞧!(边放录音,边在屏幕上出现小动物)

(2)复听

师:同学们,咱们把这些小动物画出来,贴在这个空旷的农场里,或贴在头饰上,代表动物们欢迎小朋友来参观好吗?

(边听,边画颜色)

(3)再听

师:同学们,我们分角色各自表演吧!

三、课堂小结

《小鸡的一家》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听、唱、演大胆自信地用自己的声音和形体表现《小鸡的一家》,从而表现出对小

动物的喜爱之情。

2、能够与他人合作用打击乐为歌曲做伴奏。

3、通过动物活泼可爱、热情好客的特点培养学生礼貌待人、关爱他人的优良品德。

二、教学意图

歌曲《小鸡的一家》,把公鸡、母鸡、小鸡一家幸福玩啥的情形生动地表现出来。这首歌曲都是低年级学生十分喜爱演唱和表现的内容,能够模仿并分角色进行合作表演,非常直观的对活泼、欢快的音乐做出反应,并且通过动物活泼可爱、热情好客的特点培养学生礼貌待人、关爱他人的优良品德。

三、歌曲分析

歌曲《小鸡的一家》是二年级上册第四课中的歌曲。第四课以“咯咯哒”命名,围绕着音乐中描绘“鸡”的歌曲设计和选编学习内容。《小鸡的一家》是一首有角色特点、适合低年级学生演唱和表演的歌曲。大调式,2/4拍,一段体。歌曲旋律简单、活泼,容易学唱。三段歌词有趣地表现出公鸡爸爸、母鸡妈妈和小鸡宝宝各尽其职的有趣场景、给我们讲述了一个小鸡一家和睦相处、快乐生活的故事。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感受、听辨音乐中的动物形象和音乐特点,能够快乐的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能够唱对歌曲中的附点节奏,并且能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作准确、生动的伴奏。

五、教学工具:多媒体课件、打击乐器

六、教学内容

(一)激趣导入(5’)

1、师:今天在学习新的歌曲之前啊,老师想先找一位小朋友,请他说说,他的家里有几个

人,分别是谁呢?

生:我的家有x个人,有爸爸、妈妈……

师:你们真是幸福的一家呀!

2、师: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去一个快乐的三口之家做客!看,这是它们的房子!【出示PPT

房子】。我们先要有礼貌的敲敲门【咚咚咚】,门没开。里面传出一个声音说:“小朋友们,你们猜出我们是谁了,我才能给你们开门。”

我们能不能接受这个挑战?

生:能!

3、【出示谜语】:头戴大红帽身穿花花衣。好像小闹钟,清早催人起。

身体胖胖的咯咯会下蛋,

一身黄衣裳唧唧啄小米

4、学生猜

师:小朋友你们真棒,一家三口人都被你们猜出来了,欢迎来到小鸡的一家!

(二)教学过程

1、初识歌曲( 10’ )

(1)熟悉歌曲节奏

①师:谁先来说说公鸡是怎么叫的呢?

生:喔喔喔

师:那母鸡呢?

生:咯咯咯

师:小鸡的叫声呢?

生:叽叽叽

②有节奏的朗读:大公鸡喔喔喔老母鸡咯咯咯花小鸡叽叽叽

③师:小鸡的一家都在玩游戏,还是跳舞,还是在唱歌呢?我们来听一听这首歌吧!看看谁听的又仔细,说出的答案又正确!

【播放音乐】

生:它们都在唱歌。

师:你回答的真对。下面请大家听听公鸡爸爸是怎么样唱歌的?唱了什么呢?

【播放音乐】

生:大公鸡伸长脖子在唱歌。在唱:天亮了!

【师生合作,有节奏朗读第一段歌词,强点“伸“字】

师:母鸡妈妈呢?

生:老母鸡跳出草窝在唱歌。在唱:生蛋喽!

【学生之间互问,加上碰铃节奏,有节奏朗读第二段歌词】

师:最后的小鸡宝宝呢?

生:花小鸡跑动跑西。在唱:虫子找到喽!

【分男女朗读第三段歌词,加上双响筒节奏】

(2)演唱歌曲( 10’ )

①由老师唱第一段,让学生做到张口默唱。

②让学生跟着老师你问我答式唱第一段歌词,修正唱的不好的地方,重新演唱第一段歌词。

师:细心的小朋友肯定看到了这个记号。它叫做?

生:反复记号

师:所以我们反复到上面去,开始唱第二段。第二段的老母鸡跟大公鸡唱的一摸一样,相信你们肯定能把这段唱出来。先来试试看吧!

③由学生独立完成三段的演唱

师:大家看到最后一句,小鸡说:找到虫子喽,跟上面几句唱的一样吗?

生:不一样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