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中国历史上近5000年来的气候变迁

中国历史上近5000年来的气候变迁

中国历史上近5000年来的气候变迁
中国历史上近5000年来的气候变迁

中国历史上近5000年来的气候变迁,对中国社会经济与文化产生了多方面的深刻影响。该问题引起了学者们的极大兴趣。满志敏利用文献物候资料研究了历史时期气候冷暖变化的基本规律,提出了均一性原理、限制因子原理、气候影响的同步性原理、人类影响的差异性原理和模式、生物响应气候冷暖变化的不对称原理等基本理论,有极高的学术价值。[22]历史时期,我国北方地区农业经济经历了一个由盛转衰的变化过程,倪根金认为其变化原因,除了社会因素外,气候变化和生态平衡破坏是非常重要的原因。[23]王晖利用古代土壤学的新研究成果和先秦古文献与出土的古文字资料,对商末黄河中下游的气候环境进行考察,认为商后期干旱的气候和饥荒是周武王克商的直接导火线,导致商周之际的改朝换代。[24]秦冬梅以为,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历史上一个气候异常期,具体表现为冷暖变化、干湿变化的异常及各种自然灾害数量的增多,这种异常的气候对农业生产造成了极大的损害,粮食歉收,从而间接地影响社会安定程度。[25]

王开发通过对上海地区大量孢粉样品的研究。

发现沪杭地区全新世以来气候变化具有多次的波动,表现出5个凉期和4个暖期。[26]

中国是个水灾频仍的国度,水与生态环境问题必然引起研究者的关注。樊自立和方英楷撰文对塔里木河水资源问题进行探讨。樊文指出,在气候极端干旱的塔里木盆地,人类开发利用水资源,使水资源消耗由以自然生态为主转向以人工绿洲生态为主,从而使生态环境发生变化,其变化规律是:沙漠化与绿洲化并存,互有消长,“人进沙退”和“沙进人退”皆有,但以沙进人退为主;上游灌区引水增加,人工绿洲由原先多分布在河流下游三角洲向山前平原推进,面积不断扩大,使这里生态环境改善;河流中下游由于水量减少,古代绿洲消亡,天然植被退化,沙漠化扩大,使生态环境不断恶化;而处于沙漠和绿洲之间由林地、草地和自然水域构成的过渡带不断缩水,防护功能不断减弱,形成了沙漠危逼绿洲的严峻形势。[27]方文则总结了历史上塔里木河下游5次改道,引起下游地区生态环境剧变、绿色走廊衰退的经验教训,提出了保护塔里木下游绿色走廊的18条措施。[28]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也是炎黄子孙的灾难河。学者们对黄河及其引发的生态问题格外关注。王星光撰文对历史时期的“黄河清”现象进行研讨,他指出,黄河清是一种自然现象,却又不可能出现在正常条件下,只有当流域内大范围出现持续干旱少雨、冬季过于寒冷、地震等异常情况时,才会出现该现象。黄河清是干旱和黄河断流的前兆,同时,还与社会政治、文化和生活交织在一起,成为奇异的文化与社会现象。[29]王尚义就黄河下游水患及中游河口至龙门间土地利用方式的环境后果提出了新观点:东汉水患频率高于西汉,灾情也更为严重;东汉时期河口镇至龙门间的农耕人口减少了九成以上,该区与整个黄河中游一样,迁入了大量游牧民族,原始的游牧对天然植被破坏极大,是造成东汉黄河下游水患频繁的主要原因。[30]还有论者著文探讨了黄土高原人为水土流失的历史根源与防治对策,有较强的现实意文。[31]张健民利用汉中、兴安2府所存碑石资料,考察了清代后期陕南地区堰渠水利发生的种种变化及其原因,并分析了清代后期该地区以水患为主的自然灾害的基本特征及其与人类活动的相互关系。[32]

王建革对清代大清河的治理进行研讨,太行山一带森林和植被的破坏加剧,引起水土流失加重,使得永定河、子牙河的泥沙量上升,是大清河决口泛滥的关键原因。清政府为了减轻水患,将治水重点放在永定河、子牙河堤坝系统的修筑,使清浊分流,其治水过程突出反映了专制王朝由紧到松的治水特点。[33]郭声波探讨了历史上四川(含重庆)农业对土地资源的利用情况、水土流失情形及农地垦殖与水土流失的关系,认为水土流失与耕作方式有关,水土流失程度与农地垦殖面积、垦殖指数之间存在函数变量关系。[34]张芳撰文论述了清代南方山区水土流失的人为原因及其防治措施,并提出要“以史为鉴”,山区开发应走生态系统、经济系统、社会系统协调持续发展的道路。[35]许怀林还分析了近代以来江西的水旱灾害及其与生态环境相关的问题。[36]

全新世中期气候转变在中国古代文明起源中的可能作用

| [<<][>>]

作为人类社会发展史上重要演化进程之一--古代文明的起源或复杂社会的初现一直

是学术界普遍关注并进行深入研究的重大课题。越来越多的例证表明,人类社会发展固然有其内在的演化和发展规律,气候环境变迁的影响作用也不可忽视。本文在综合近年来考古学材料和全新世环境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尝试探讨全新世中期—大约5500aB.P.前后的气候转变在中国古代文明起源中的作用。

1. 5 500a B.P.气候事件

研究表明,5 500aB.P.前后气候转变是世界上许多地区全新世最为显著的气候变化之一。如在太平洋地区,沉寂已久的ENSO气候开始重新活动;在欧洲,全新世最适宜期停止活动的阿尔卑斯山冰川在5300 aB.P.前开始发育(许靖华,1998);在非洲大约5 500 a B.P.前后发生了变幅大、影响广、发生突然的“撒哈拉干旱”事件(Perry etal.,2000)或“气候危机”(demenocal et al.,2000),并直接导致了非洲地区全新世最适宜期的结束(demenocal etal.,2000);在两河流域,对波斯湾海底沉积物堆积通量的变化分析表明,5 500 aB.P.前后发生的重要气候转变(赫尔佐克,1998)。在中国地区,5 500 aB.P.前后的气候事件也有较为明显的反映(施雅风等,1992);如在我国西部,天山乌鲁木齐河源的冰川发生冰进(王靖泰,1981),墩德冰芯记录也肯定了冰峰出现于5300 a B.P.前后(姚檀栋等,1997);在黄土高原,关中盆地全新世古土壤在6 000-5 000a

B.P.发育中断,反映了一次较为明显环境变化(Huang et al.,2000);内蒙古岱海在5 500 a B.P.左右出现低湖面(王苏民,1990);北京地区5 600±100 a B.P.前后云杉花粉再次繁盛(孔昭宸等,1982);在宁镇一带大约5 800-5 000 a B.P.,对剖面孢粉分析,推算当时气温下降值比现在低1-2ºC或3-4ºC,冷锋时可达5-6ºC (徐馨,1984);杭嘉湖平原的孢粉研究也表明低温值的高峰大约发生在5 445 a B.P.(施少华,1993);这次降温事件在考古学上称为仰韶中期的寒冷期(吕厚远,1991)。

2. 5 500aBP前后的考古学现象

研究表明全新世中期-5 500 a B.P.前后,世界范围内的考古学文化也发生了重要的转变。如在西亚两河流域,5 500 aB.P.前后美索不达米亚古文明诞生;在非洲,涅伽达文化II的早期,即5 500 a B.P.前后,一个个以灌溉为基础的地方灌溉区文明—“诺姆文明”开始出现;在秘鲁海岸,大约5 800 aB.P.以后不久原始居民开始建筑庙宇;同样在秘鲁,尽管高地农业耕作已经几千年,但当地先民开始同时食用农产品和海产品这一现象也出现在上述太平洋地区ENSO气候发生显著变化之后;在智利北海岸大致同一时期,原始居民的文化也开始明显复杂化;在日本,Jomon时期的考古学文化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主要表现为大型建筑物的修建、埋葬上所体现的阶级分化以及代表高级身份、限制分配的商品的开始出现等(Sandweisset al.,1998)。

越来越多的考古学证据表明,这一时期中国的考古学文化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如龙山文化开始取代仰韶文化,社会开始酝酿变革。首先是社会群体内部开始出现贫富分化和社会地位的分化,接着社群之间也出现分化,在考古学遗存中出现中心聚落和贵族墓葬(严文明,2000),如大地湾晚期遗址,红山文化中晚期的牛河梁、东山嘴以及良渚文化、石家河文化等出现的一些功能特殊、规格较高、面积较大的聚落或遗址群。研究表明,这一时期随葬武器开始成为时尚,以前的墓很少用武器随葬,而到了这一时期,在山东的大汶口文化、江浙的菘泽文化、安徽的薛家岗文化和两湖地区的大溪文化晚期的墓葬中则普遍用制作精良的石钺随葬,可能表明战争开始成为经常性的社会现象(严文明,2000),这一时期城堡的出现(Sandweisset al.,1998)也更加证实了这一点。最早的城址当推湖南澧县的城头山,其具体年代尚有待于进一步确定,其次是河南郑州西山土城,距今约5 300-4800 a B.P.,属仰韶晚期(杨清,1997)。值得注意的是,在西山城址发掘的10多个坑内发现仍弃的完整或散乱的人骨,其中一些人骨明显呈挣扎状,有的尸骨不全,身首异处,可能说明当时氏族间掠

夺性战争的情况(杨清,1997)。这些考古学现象的出现表明,当时的社会已经明显开始复杂化,中国古代文明的一些要素开始出现,或者说中国古代文明开始起源。

3.5500a B.P.气候事件对文明起源的可能影响

上述世界范围内的全新世中期气候转变和考古学现象在发生时间上一致性,暗示气候转变与这一时期社会复杂化存在某种联系,但由于目前考古学材料和测年技术等方面的限制,气候环境变迁对古文化演化影响的机制和过程还不十分清楚。但有一些学者尝试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如西亚两河流域,研究者认为5500aB.P.干旱事件导致先前比较分散的住民向两河流域的三角洲地带聚居,从为灌溉系统的修建提供了大量的劳动力,并最终促进了美索不达米亚古文明诞生(赫尔佐克,1998);气候转变在尼罗河流域古文明形成过程中的作用也可能与西亚地区类似。

对于这次气候事件对中国文明起源的影响机制可能比较复杂,鉴于当时的生产力水平没有明显的提高,作者认为这些复杂的社会现象的出现,除了社会本身发展的因素外,很可能还与由于气候转变导致的资源紧张和资源的重新分配有关。

研究表明仰韶早中期是我国全新世气候最适宜期,当时中纬度地区陆地上的温度可较现代高2 -3°C以上,我国东部平均气温较现代高2.5°C(施雅风等,1992)。这一时期是我国原始人口增长和古文化发展的一个黄金时期,经过这次增长基本上奠定了中国史前人类的活动范围和人口规模。

随着5 500 aB.P.前后的降温,史前中国掀起了新的一轮移民浪潮。这次移民与仰韶早中期的移民不同,早期的移民一般是扩张或殖民性的,是为了解决各宜居地日益增加的过剩人口,是从中心地区向人口稀少的边缘地区疏散多余的人口,迁徙的方式是和平牧歌式的(曹兵武,2000);而这次迁徙主要表现为从四周向中心地带迁徙,从高地向变干后适合住居的低地迁徙,迁徙的结果是对新资源的开发,意味着多个社会共同体对同一资源的瓜分。在这种资源重新分配的过程中,社会共同体之间的矛盾不可避免。另外,5500aB.P.前后降温直接导致的粮食减产,也大大增加了人口压力与资源之间的矛盾。这一时期,燕辽地区红山文化中晚期出现了牛河梁和东山嘴遗址、甘青地区葫芦河流域仰韶文化中晚期出现的大地湾遗址,它们的出现除了与原始宗教可能有关外,更可能是在资源紧张状态下的一种文化调整。首先,资源紧张也会导致私有观念的产生,社会矛盾的激化,从而促进复杂社会的产生;另外,一些宗教设施的出现还可能与先民对环境转变所带来生产上一些不利因素的反映有关,因为比起前气候最适宜期,5500 aB.P.以后的气候则不如前期风调雨顺,在生产力尚不发达的社会,古人可能通过宗教上的一些仪式来乞求风调雨顺,以保丰收。值得注意的是,这一时期气候虽然发生转变,但毕竟是发生在全新世适宜期中的气候转变,因此不足以对人类活动产生特别不利的影响,相反一定程度的气候转变带来的刺激反而可能促进人类文化的发展,此时,人类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的作用也不可忽视。

中国古代的气候

光辉灿烂的中华文明有五千多年的历史。五千年的岁月承载着中华文明发展的全部历程。我国已故杰出科学家竺可桢,从浩如烟海、帙卷繁杂的地方志、二十四史、古诗文集、古游记、古地理书籍以及历代私人笔记等文史资料和考古资料中,对中国近五千年的气候变迁进行了全面分析发现,我国近五千年的气候,有四个温暖期和四个寒冷期:第一次温暖期发生在公元前3600年到公元前1000年。考古发现,公元前3000多年前的中华大地正值新石器时代晚期,整个华北地区和黄河中下游地区,年平均气温比现在大约高3—5℃,当时的华北地区呈现出一派亚热带风光。1921年,考古学家在河南渑池县仰韶村挖掘出带有彩色的陶器和手工磨制的石器生产工具等。这些文物经放射性碳—14测定,距

今约六七千年,史学家称之为“仰韶文化”。在西安附近的一处遗址中发现了獐和竹鼠等亚热带动物和竹林。可以认定,“仰韶文化”时期的西安地区是暖湿气候。考古的另一重要发现是在河南安阳的殷墟古址,发现了10万多件甲骨文,还有大象、虎、豹、貘、水牛、野猪和熊等典型的热带动物残骸。河南古代称“豫州”,简称“豫”,就是一个人牵着大象。殷墟是殷代故都。同一时期在河北阳原地区和陕西也挖掘出大象的残骸。证明3000多年前,我国华北地区由于气候温暖湿润,曾呈现出谷牧兴旺,人畜繁盛的景象,史称“殷墟时代”。这一温暖期持续了约2000多年。

第一次寒冷期出现在公元前1000—公元前850年间,即西周时期。据《竹书纪年》记载,公元前903年和897年的周孝王时,长江支流汉水两度结冰,接着又发生大旱。当时西安的冬天,寒风凛冽,滴水成冰。奴隶主让奴隶取河冰贮入冰窖,以备奴隶主夏天消暑降温之用。周朝初期的寒冷只持续了150年。

第二次温暖期出现在公元前770年的东周春秋时代到公元前初的秦汉时代。这个时期我国气候普遍转暖。据《春秋》记载,公元前698、590和545年的冬天,鲁国(今山东省)未出现结冰现象,以至连宫廷王室也找不到用于夏季消暑降温的冰块。在司马迁的《史记》中提到汉武帝刘彻在位时,柑桔在长江中游地区广泛种植,桑树遍布鲁国;竹、梅等亚热带植物在渭水流域也很茂盛。秦朝和西汉气候继续温暖,物候生长发育要比清初早3个星期,说明这一时期,整个亚热带北界比现在更偏北。这次温暖期大约持续了800年之久。

第二次寒冷期出现在公元初年到公元600年,即东汉、三国到六朝时代。三国时代,曹操在铜雀台(河北临樟)种橘,只开花不结果,气候已比汉武帝时(第二个温暖期)寒冷。公元225年,曹丕到淮河的广陵(今淮阴)视察兵士演习。由于严寒,淮河突然结冰,演习只得停止。这是目前所知的历史时期第一次淮河结冰。公元366年,渤海湾从昌黎到营口,连续三年全部结冰。冰上可往来车马和军队。据考证,当时气温比现在低3℃。到了南北朝(公元420—589年),南朝都城建邺(今南京),曾在覆舟山建有冰房,用以食物保鲜防腐,供宫廷皇族享用。这说明当时南京比现在冷。北朝贾思勰所著《齐民要术》一书中关于黄河流域的物候记载比现在迟2—4周。这次寒冷期长达600年,比第一次寒冷期长450年左右。

第三次温暖期出在公元600年到1000年(隋唐时代)。唐代是我国历史上经济空前繁荣的朝代。由于气候特别温暖湿润,连年风调雨顺,自然灾害较少,使唐朝农业得到了迅速发展。7世纪中后期的公元650年、669年和678年的冬季,国都长安(今西安)无雪无冰。天宝年间,唐明皇为取悦宠妃杨玉环,下令地方数日马不停蹄地从四川进贡鲜荔枝。有诗人杜甫“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和另一诗人张籍的《成都曲》“锦江近西烟火绿,新雨枝头荔枝熟”为证。在诗人杜甫所做的诗及宋乐史中都曾写到,唐代开元末年,四川江陵向皇宫进贡的贡品中有柑桔,唐玄宗李隆基下旨把吃过的柑桔籽种于宫中。这批柑桔树于天宝十年秋结果,其品味之佳与四川江陵所产柑桔一样。这说明在公元八、九世纪时,西安气候相当温暖。

第三次寒冷期出现在公元1000年的北宋到公元1200年的南宋时期。北宋文学家、书画家苏东坡在一首咏杏花诗中写道:“关中幸无梅,赖尔充鼎和”意指杏花充为北方之花王。柑桔只能耐-8℃的低温,梅树只能耐-14℃的低温。同时代的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王安石在他的咏梅诗中有“北人初未识,浑作杏花看”,嘲笑北方人到南方后指梅为杏。此时,中原一带已不能种植梅树,表明唐、宋两朝的气候有很大差异。

十二世纪初,寒冷加剧。是时,金人入侵华北,占据了淮河和秦岭以北,定现在的北京为国都。北宋灭亡后,宋皇族定都杭州为南宋。公元1111年冬,位居江浙之间的太湖全部结冰,冰上可通行车马。国都杭州冰雪频繁出现,寒冷的天气把柑桔全部冻死。公元1170年,南宋诗人范大成在10月20日到北京,见西山遍地皆雪,遂赋诗记念。苏州南运河冬季结冰和北京10月降大雪,在历史上均属罕见,但在十二世纪,却是寻常之事。

第四次温暖期出现在公元1200年到1300年。12世纪,在中华大地上,严寒不再肆虐。在1200、1213、1216和1220年,杭州地区无冰雪天气。著名道士丘处机曾长住北京,他于公元1224年寒食节作《寒食节》,诗云:“清明时节杏花开,万户千门日往来”。说明当时北京气候与现在北京的气候很接近。隋唐时代,河南的博爱、陕西的西安和凤翔都设有竹监司来管理竹园,到南宋初气候转冷后,除凤翔外,皆因没有竹出产而被取消。公元1268—1292年的元朝初期,西安和博爱重新设竹监司衙门,这是当地气候转暖的又一明证。不过,这次转暖只持续了一百年左右,是我国历史时期四次温暖期中最短的一次。

第四次寒期是从公元1400年开始。在以后的近600年中,我国最寒冷时期出现在十七世纪,其间,尤以公元1650—1700年最为寒冷。在这50年中,太湖、汉水和淮河结冰四次,洞庭湖结冰3次,长江几乎封冻。鄱阳湖虽湖面广阔、纬度偏南但也曾出现结冰现象。我国热带地区在这半个多世纪中,冰雪出现频繁。建于唐朝,经营长达千年之久的江西省橘园和柑园,在公元1654年和1676年的两次强烈寒冬中完全毁掉。

研究表明,我国近五千气候变迁的特点是:温暖期越来越短,温暖程度越来越低。从生物分布可以看出这一变化趋势,例如,在第一个温暖期,我国黄河流域发现有象群;在第二个温暖期,象群栖息北限就移到淮河流域及其以南地区;到了第三次温暖期,就只有长江以南的淅江、广东、云南等地区有象群了。而在近五千年中的四次寒冷期正好与四次温暖期相反,寒冷期的时间长度越来越来长,寒冷程度越来越烈。

研究我国气候变迁史以掌握过去气候变化规律,是进行气候长期预报的基础。同时,这项研究能使我们有效地利用自然资源,避免灾害性气候的影响,更好地适应自然。而气候环境以及气候变化对历史进程,社会发展的影响则是史学家们颇感兴趣的研究课题。(转引)

中国远古气候比现在温暖是毫无疑问地,有如下事实:

1.花粉分析表明仰韶时代亚热带北界在永定河-汾河-关中平原北缘

2.殷墟附近发现有大象犀牛残骸

3.沈括同学在延安地下发现古代竹子“悉化为石”,此乃化石一词来源

就是和唐宋比起来,现在的气温也是很低的,比如荔枝。唐宋四川是荔枝的重要产地,杨贵妃的荔枝就是从四川来的,而现在四川仍有荔枝古树,但由于气候寒冷已经不能挂果,于是乎才出来岭南千里迢迢送荔枝的附会;再比如荔枝谱说福建荔枝唐宋时代甲天下,但今天由于气候原因福建荔枝品质早已不能和岭南荔枝比。

不是全球变暖么?可为啥中国以前就那么暖和涅?俺也是半瓶子水,说说俺的猜想。据说撒哈拉沙漠的成因是这样的,上个冰期结束后融化的冰水在北欧形成了巨大的冰川湖,冰水导致形成高气压带,于是中纬度的西风急流(jet stream)被迫向南移动,给撒哈拉地区带来降水。后来冰坝崩溃(参看动画片ice age II),冰水入海,西风急流恢复正常,于是撒哈拉就变成了沙漠。同样原因,美国西南部几千年以前也是温暖湿润的,但现在也成了沙漠。西伯利亚据说同样形成了巨大的冰川湖,中国古代气候变化会不会经历过同样的变化?

第一章历史时期的气候变迁

m第一章历史时期的气候变迁 一、什么是气候 1、天气 天气指的是短期内(通常指一昼夜)的气象要素(比如温度、湿度等)和气象现象(比如云、雾、雨、雪等)在一定地域内综合表现的大气物理状况。 2、气候 气候指某一个地区或地点内多年的天气状况。(张光业、苏文才编著的《气候学基础》,商务印书馆1959年版) 3、气候、天气的关系 气候和天气都是表示大气物理状况的指标,天气指的是短期内的大气状况,而气候指的是多年的天气状况。 二、历史时期气候的变迁 (一)我国气候的变化过程 从新石器时代到现在,我国的气候有冷暖干湿的波动变化。关于近5000年来气候变迁的分期,较为一致的看法是划分为9个时期。如果从距今1万年前算起,我国的气候变迁大致可分10个时期: 1、距今1万年到距今8000年,气候较为寒冷,为一气候寒冷期。 2、距今8000年至距今3000年间,仰韶温暖期。 距今8000年至距今3000年间,相当于仰韶文化时期,在这段时期内,我国的气候总体上较温暖,但气候也有所波动。 分为3个时期: (1)距今8000年至5000年间,我国气候较为温暖。在我国各地都能找到证据。

A.陕西西安:在西安的半坡遗址(年代距今5600-6080年),出土的动物骨骸有獐、竹鼠和貉(hé)等。獐现在只分布于长江流域的沼泽地带。竹鼠以竹笋、竹根为食,说明当时关中一带分布有大量的竹林,但现在陕西境内只有沿秦岭北麓还有少量的竹林分布,陕西境内已没有竹鼠了。貉则喜欢生活于河湖之中。这些动物遗骸表明,在距今五六千年前,西安一带的气候比现在温暖湿润。 B.上海一带:上海菘泽、亭林、唯亭遗址的孢粉分析,证明距今 5460±110年上海一带植被是青岗栎、栲为主的常绿阔叶林-落叶混交林,气候大致相当于现在浙江省中南部的气候,由此推测当时上海地区年平均气温要比现在高出2-3℃,气候比现在温暖。 (2)距今5000年至4500年间,相当于屈家岭文化时期,气候有短暂的降温过程。 河南淅川下王岗遗址共9个文化层,第五、六层的动物种类最少,一共只有5种,没有发现喜暖动物,推测可能是气候变冷造成的。 通过对北京地区、辽宁南部地区、内蒙古中东部地区气候的研究,也证明距今5000年前后我国确实存在一个温相对较冷的低温期。 (3)距今4500年至3000年间,相当于龙山文化时期至殷墟时代,我国的气候又转温暖。 河南淅川下王岗遗址文化层第四层,时代相当于龙山文化时期(距今4500年至4000年),动物种类增加到9种,其中喜暖动物2种(水鹿、轴鹿),这2种动物现在分布于南方;1种喜冷动物,其余则为适应性较强的动物,显示龙山文化期比屈家岭文化期的气温有所上升。 河南淅川下王岗遗址文化层的二三层,时代相当于先商和早商时代,动物种类增加到12种,喜暖动物增加到3种,占动物总数的25%,显示气候较龙山文化时期更为温暖。河南安阳殷墟出土有动物遗骸,说明当时的动物有獐、竹鼠、水牛、象、貘mò,现在的水牛分布于淮河以南,象分布于云南西双版纳的森林中,亚洲貘则分布于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的沼泽森林中。 甲骨文记载在武丁时代打猎捕获象。说明在殷商时代我国的气候要比现在温暖湿润。

历史上的气候变化及其影响

中国五千年气候变化及其影响 1、中国古代气候变化概况 据考古发掘和相关记载:西周时期,我国气候寒冷。春秋战国和秦汉时期气候较今温暖湿润,。到东汉时代即公元之初,我国天气有趋于寒冷的趋势。到了南北朝时期,天气骤然变冷,从而导致了北方游牧地区干旱冰冷,导致了游牧民族的大入侵。隋唐时期气候变得暖和。北宋时期气候开始转寒,。十二世纪初期,气候加剧转寒,金人侵入华北地区,北宋灭亡,南宋迁都临安(今杭州)。这时期,南方的太湖、苏州附近的南运河,在冬天经常结冰、遍地皆雪。从十四世纪初的元末开始到二十世纪初的清末,我国的气候进入了一个很长的寒冷期,历经500余年。这个期间的最温暖时期,气候也没有达到汉唐期间的温暖。研究表明,中国的兴衰与气候的变化息息相关。中国历史最强盛的王朝都出现于气候温暖时代,而分裂往往出现在寒冷期。 2、中国古代气候变化的影响 气候寒冷导致北方游牧民族的生存环境恶化。中华民族大融合的高峰期正好与游牧民族南下中原的时间基本吻合:第一次是西周后期的北方狄人大举南侵,第二次是魏晋南北朝的“五胡内迁”,第三次是宋、元时期的契丹、女真、蒙古族连续南下,第四次是清军入关,其环境背景均是气候的变冷,安史之乱发生的环境背景也是如此。 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 1、农耕文明时代对气候和环境的影响 先秦时期,我国农业开始发展起来,荀子提出了“制天命而用之”的观点。到战国时,国家已有正式的法律条文,约束乱砍滥伐的行为,保护自然资源。秦始皇统—中国之后,开始大兴土木,毁伐森林。生态的脆弱使古代劳动人民

很早就认识到水利的重要性,都江堰和郑国渠就是较早预防水旱灾害的代表性工程。唐朝设专职官员管理水利事业,在各地兴修了不少水利工程,并且创制筒车、曲辕犁等发展农业生产。由于人口的增加,江南土地资源进一步开发,出现了放火烧山、向山要田和围湖造田等现象。围湖造田降低了湖泊的调水能力;向山要田加剧了水土流失,都对生态平衡有所影响。而元代北方部分粮食“仰给于江南”,则说明北方土地的生产潜力在当时已经不大了。明清两代均以减免赋役来鼓励垦荒,虽然18世纪中叶中国耕地面积达到了7.8亿亩,养活了1亿多人口,但生态也迅速恶化,时人称“纵积十年丰收之利,不敌一年溃溢之害”。 中国古代农业的垦殖,虽然为社会的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使中国文明能够长期走在世界前列,但长期过度的开发严重破坏了自然植被,使水土流失、土壤荒漠化、气候恶化等问题日渐突出。古人虽然在某些方面认识到农业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总结出了二十四节气,并能够因地制宜,兴修水利,为农业发展创造条件,还给后人留下了像《齐民要术》、《农政全书》等总结性的农学著作,但其无法超越当时人类对自然界认识水平的限制,不能深刻认识毁林开荒与生态恶化之间的关系,只能通过兴修水利来减少灾害,缺乏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的根本措施。而这种遭到破坏的生态环境严重制约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教训。 2、工业化和城市化对气候的影响 (1)工业革命与能源革命 工业革命,是技术发明的突破,这个突破就是用能源替代了人力、畜力为动力,使火车跑起来、轮船航起来!其核心发明是瓦特的蒸汽机。因此,工业革命同时也是利用能源的革命,二者不仅是相辅相成的,而且,每一次利用能

气候变化及其影响

第四章气候变化及其影响 §4.1概述 一、问题的重要性 1、气候是变化的。 地球形成至今大约经历了46亿年,在这46亿年里,气候始终处于不断的变化当中,冷暖交替。干时变换,时地球气候演变的基本特点。 2、气候变化的影响 气候变化的空间尺度有全球性的,也有局域性的。其变化对人类的进化和发展,生物、海洋、地质等都有重要的影响,并且也受到这些过程的反馈。气候变化的研究涉及了气象学、生物学、考古学、地质学、地理学、天文学、水文学、海洋学以及人类进化和发展史等学多学科,而研究气候变化又用到了物理学、化学、生物学、数学等学科。所以可见,气候变化的研究是多么复杂。 二、气候变化的时间尺度 1、时间尺度:气候变化的时间尺度有长达数百万年,甚至数千万年的冰期和间冰期循环,也有几十万年、万年、千年、百年、几十年甚至几年的气候变化。现在世界上气候学家公认的气候变化时间有以下几种: (1)106-108年:大冰期气候、大间冰期气候 (2)105年:亚冰期与亚间冰期气候 (3)104年:副冰期、副间冰期气候 (4)102-103年:寒冷期与温暖期气候 (5)100-101年:世纪及世纪内气候变化(包括年代际、年际尺 度的变化) 2、气候史分级 根据时间尺度和研究方法,地球气候史可分为三个阶段: (1)地质历史时期气候变化: ①地质历史时期的气候变化主要指距今22亿年(其中了解较多的是6亿年以来)——1 万年的气候变化。 ②其气候特点: a、冰期与间冰期交替出现 b、气候变化时间尺度在10万年以上 c、温度振幅为10-15oC。 (2)历史时期的气候变化 ①时间:一般指距今1万年左右以来的气候变化 ②气温变化:气温变化振幅一般为5-10oC (3)近代气候变化主要描述一、二百年以来有气象记录时期的气候变化 §4.2地质历史时期的气候变化 一、地球年龄的计算方法 研究过去的气候,需要一个时间的概念,地质上计算地球年龄的方法有两种,一种为同位素年龄,即绝对年龄,另一种为相对地质年代。 (1)同位素年龄:以年或百万年为单位,表示的是矿物和岩石形成到现在的确切年龄。目前世界上已知的最古老的岩石发现于格陵兰,距今约38亿年,由此推算可知地球的年龄约为46亿年。 (2)相对地质年代 ①定义:是将地质历史划分为一些自然阶段来表示地质事件发生和岩石形成的先后顺序,

中国史前时期自然环境的基本特征

中国史前时期自然环境的基本特征 佚名 一、中国史前自然地理环境的基本特征 地质学研究表明,中国史前及现代自然地理环境的基本格局,是新生代以来的新构造运动而形成的。进入地史的新生代后,全球发生了剧烈的造山运动。第三纪是造山运动最为剧烈的时期。由于欧洲的阿尔卑斯、亚洲的喜马拉雅和环太平洋的造山运动,使得海洋范围缩小,陆地面积扩大,最终形成了现今地球的海陆轮廓。 对中国现今地形影响最大的是喜马拉雅运动。依据板块运动理论,喜马拉雅运造山动是由于第三纪印度、阿拉伯等小板块碰撞亚洲大陆而发生的。喜马拉雅地区,在始新世时还是海洋环境,中新世时强烈的造山运动使这一地区上升为陆地,上新世晚期青藏高原已抬升到平均海拔1000米左右,更新世早期平均海拔为2000米,更新世中期高原面在3000米左右,更新世晚期广大原面已达4500~ 5000 米的高度。喜马拉雅运动导致了中国自然地理环境和气候等发生了一系列重要的变化。 首先,喜马拉雅运动,不仅导致了青藏高原的形成,而且引起了中国大陆的一系列大规模的差异性升降构造变化,形成了西高东低呈巨大的三级阶梯形下降的自然地貌基本格局,即由珠穆朗玛峰等一系列高大山系和青藏高原组成的第一级阶梯,海拔高度一般为4000~ 5000 米;自昆仑山和祁连山以北、横断山脉以东,地势急剧下降而形成第二级阶梯,包括新疆和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四川盆地和云贵高原等,海拔高度多在1000~ 2000 米之间;沿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到滇东高原一线以东,地势再次下降形成第三级阶梯,包括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和东南丘陵地区,高度也降到1000米以下到数十米。 其次,由于青藏高原的隆起,大大改变了中国的古地貌,引起了西风激流的动力作用,改变了中国各地气候要素的组成。在强大的西风激流吹扬下,中亚内陆沙漠地区的大量粉尘被抬升到3000米以上的高空,随风向东南方向飘移。之后,由于东南季风的干扰和秦岭、六盘山、吕梁山、太行山的阻隔和截留,风速变慢,在黄河中下游一带大量沉积下来,形成巨厚的黄土堆积。中国第四纪黄土研究表明,黄土是从距今约250 万年前的更新世早期开始堆积的。但当时,由于青藏高原上升的还不很高,西风激流的作用尚不很强,最早形成的午城黄土的沉积的速率、厚度和广度均较小。中更新世时,随着青藏高原的不断抬升,风力作用和沉积速率加强,在黄河中游,特别是泾、洛河流域形成了厚达数十米的离石黄土。更新世晚期,由青藏高原进一步上升到现代的高度,青藏高寒区和西北干旱区最终基本形成,气候进一步变得干凉,风力作用和马兰黄土的堆积速度明显加快,最终在中国北方形成了总面积约60万平方公里的黄土堆积,并在黄河中游一带形成了蔚为壮观的黄土高原。 再次,喜马拉雅运动还引起阿尔泰山、天山、昆仑山、祁连山、阴山、燕山、秦岭、南岭等山系的强烈上升,大大改变了中国各地气候要素的组成,最终形成了三大自然区域:即东部季风区(大兴安岭以东、内蒙古高原以南、青青藏高原以东)、西北干旱区(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以北)和青藏高寒区。此外,境内的一些东西走向山脉,阻当了西北寒流的南下和东南暖湿气流的北上,对于大气热量和水分的再分配也起到了明显的作用。自北而南-形成了温度、降水量、植被有所差异的几个气候区。北部天山-祁连山-阴山-燕山一带是划分暖温带和温带的分界

历史气候变迁对中国古代社会发展的影响

历史气候变迁对中国古代社会发展的影响 摘要:气候变迁与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关系密不可分,将二者结合观察,发现气候温暖有利于社会安定,王朝兴盛,反之,便会引起战争,甚至威胁到王朝的统治。本文从历史气候变迁对中国的经济,政治两方面论述气候变迁的重大影响。 关键词:气候变迁中国古代社会稳定 引言 自古至今,许多历史学者在分析中国古代社会发展,王朝兴衰,朝代更替等问题都会考虑到封建统治者的治国手段,统治的经济基础,被统治阶级的生活等方面,而且,在分析某一历史事件的原因和背景的时候,都会采取传统的“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的三步分析法。至于地理环境这一因素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往往会被人忽略。张全明先生认为,与人类社会历史发展密切相关的因素主要有两大类:一是“人”本身的因素,其二是地理环境的因素。笔者并非“环境决定论”的信奉者,但纵观中国历史,我认为地理环境对社会发展有一定的影响,当然,这影响不是绝对的,就如张全明先生说的,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是随着时空的变化而变化的,其中联系实在复杂,当然,这结论放在中国也是适用的。 在诸多地理环境因素中,我想重点讨论气候变迁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古人讲认为天时,地利,人和三个因素是取胜的关键。考虑到中国古代社会是以小农经济为基础,农业的发展程度对整个社会是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的,而在生产力低下的封建社会,农业很容易受气候变化的影响,所以我认为“天时”对于中国社会发展意义甚大。本文将试图通过探究气候变迁对中国社会经济,政治两方面的影响,探索气候变迁与中国社会发展的关联。 1 中国历史时期气候变迁的概述 气候是一个范围很大的概念,包括了气温,降水和风等因素,由于我国降水地域差异较时空差异明显,不易分析,因此,本文把气温作为气候变迁的唯一标准,尤其是冬季的温度。至于对中国历史气候的气候变迁的研究,自20世纪70年代,已有许多学者为之贡献一己之力,当然,提到前后变迁,不得不参考竺可桢先生所写的丰碑之作——《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竺氏根据历史和考古发掘材料,把近五千年的气候变迁史分为四个时期:“一,考古时期, 大约公元前3000至1100年, 当时没有文字记载刻在甲骨上的例外;二,物候时期, 公元前1100年到公元1400年, 当时有对于物候的文字记载, 但无详细的区域报告;三,方志时期, 从公元1400年到1900年, 在我国大半地区有当地写的而时加修改的方志;四,仪器观测时期我国自1900年以来开始有仪器观测气象记载, 但局限于东部沿海区域”,他还划分了四个温暖期和四个寒冷期,当然,他对具体分期的准确性有值得商榷的地方。本文将以张全明先生等学者对四暖四寒分期的具体时间为主要参考,具体分期如下:第一温暖期是人类社会从仰韶文化至殷墟时代,大致为公元前3000年—公元前1000年左右。第一寒冷期为西周中期至西周后期,时间约为公元前1000年—公元前800年。第二温暖期从春秋时期起,经历了数百年,时间约为公元前770年—公元初年。第二寒冷期经历了东汉,魏晋南北朝至隋初,时间约为公元初—公元600年。第三温暖期为隋-唐-五代十

冰川与环境变化的关系

冰川与环境变化的关系 人教111 2011212551 傅萧冰川是指发生在陆地上,由大气固态降水演变而成的,通常处于运动状态的天然冰体。它随气候变化而变化,但不是在短期内形成或消亡。雪线触及地面是发生冰川的必要条件。因此,冰川是极地气候和高山气候的产物。 在极地和高山地区,气候严寒,常年积雪,当雪积到地面上,如果温度降到零下,受它本身压力作用或再度结晶而造成的雪粒,称为粒雪。当雪层增加,将粒雪往更深处埋,冰的结晶会越变越粗,而粒雪的密度则因存在于粒雪颗粒间的空气体积不断减少而增加粒雪变得更为密实,形成蓝色的冰川冰。冰川形成后,因受自身很大的重力作用形成塑性体,沿斜坡缓慢运动或在冰层压力下缓缓流动成冰川。 冰川个体规模相差很大,形态各具特征,生成时代前后不同,冰川性质和地质地貌作用等也都不一致。 科学家也依靠不同形态、规模、所处地形,冰川分为了山岳冰川、大陆冰川、高原冰川和山麓冰川。 地球上七大洲都有着冰川的分布,冰川的面积占了陆地面积的10%以上。南极大陆有着世界上最集中的冰川,大片大片的冰川覆盖在南极大陆的表面。而我国的冰川面积也占了大约亚洲冰川面积的50%。中国冰川分布在新疆、青海、甘肃、四川、云南和西藏等六省区。中国冰川自北向南依次分布在阿尔泰山、天山、帕米尔高原、喀喇昆仑山、昆仑山和喜马拉雅山等山脉。这些山脉山体巨大,为冰川发育提供了广阔的积累空间和有利于冰川发育的水热条件。而中国的山岳冰川按成因可分为大陆行冰川和海洋性冰川两大类。 我们似乎以为冰川一直亘古不变地存在在那里,似乎是没有运动。但是,相对比之后,你会发现,冰川其实一直悄悄地在运动。 冰川的运动,和流水的运动其实有些相似,中间速度快,两边速度较慢。冰川表面有许多裂隙,有些裂隙有几十米深。裂隙的存在,说明冰川有脆性。不过,经过了数百年的观察,冰川上的裂隙极少超过六十米深。多数裂隙远远小于这个深度就闭合了。这又说明冰川下部是塑性的,它可以柔软地适应各种外力作用而不致发生破裂。因此,可以把冰川分为两层,表面容易断裂的这一层叫做脆性带,而下部柔软的那层叫做塑性带。塑性带的存在也是冰川能够运动的根本原因。 而正是因为在外力增高时,超过了冰的破裂强度,冰发生断裂。在长期的受力下,冰下部塑性变形。冰川下部受到上部冰层的压力和上游冰层的推力,总是处于受力状态,于是,下部冰层的可塑性表现地更加充分,从而使得塑性带得以出现,而表层缺乏长期受力的则在外力突然增加后做弹性或脆性变形成为了脆性带。而冰川运动则是冰川对河床的刨蚀和搬运,对于环境也有着显著影响。 冰川对于地理环境的影响表现在许多方面。在极地和中低纬度的高山冰川区,冰川本身是自然地理要素之一,并形成独特的冰川景观。规模较小的冰川只对附近的确气候发生影响,而较大冰川的影响则大得多。 水是地球上最重要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资源之一,冰川则对水圈的水循环有着重要作用。冰川上方大气降水到达冰川后不存在最基本的蒸腾,而蒸发量和渗透量也是非常的小。所以,到达冰川的降水基本可以全部转化为地表径流。这既可以为河流提供补给来源,也可以积极为河流进行调节。冰川的此项活动可以讲长期处于固态的水转化为液态。但是冰川对于河流的调节作用主要体现在高温干旱的年份,由于降水少,消融多,冰川自然而然可以为河流调节。 而冰川的冰盖作为一种特殊的下垫面,冰盖也能增强地球的反射率,从而促使地球进一步

历史变迁中的气候变化

历史变迁中的气候变化 人类的进化史与气候变化有着密切的联系。在某种意义上,其至可以说,人类文明的兴起与跌落、战争和浩劫,以及重大科学发现和文化成就的取得,除了我们 看得见的人为因素以外,冥冥中起决定作用的,还有气候的变化。 科学家们认为,自然环境变化对人来文明的影响是很大的,气候变化直接影响到土地的产量,从而对人类的经济、社会和文化带来影响。这种影响在古代人口高 密度的农业社会出土地产量减少时会带来饥荒、移民和国家力量的减弱,从而引起 战争、动乱和朝代更替的严重后果。 对古代中国而言,气候在温暖期和寒冷期的转换,往往决定着中原农耕民族和北方游牧民族实力的强弱对比和农牧分界线的南北飘移,山此引发或加剧民族冲突,进而决定中原王朝的兴替。秦汉是一个气候相对温暖的时期,虽然其间也岀现了多次年代尺度的冷暖波动,但冬半年均气温较今约高C,最暖30年出现在西汉初年(前210'前180年),冬半年平均气温较现代高°C左右。与之相应,秦汉时期农业得到迅速发展,农业种植北界向北推进至河套以北地区。继秦汉暖期之后,中国气候进入了一个长达近400年的寒冷时期,即魏晋南北朝冷期。当时我国东中部地区冬半年平均气温较今低°C以上,其中,最冷30年出现在南北朝中期(481、510年),冬半年平均气温较现代低1?2°C。在这个寒冷期中,匈奴、鲜卑、羯、氐和羌等游牧民族纷纷内迁,割据中原,北方农区因此大幅度向南退缩,牧业其至进到华北平原。北魏孝文帝即位后,'‘复以河阳为牧场,恆置戎马十万匹,以拟京师军警之备”。出时大片农区已转变为牧区,其农牧分界线自碣石至上谷居庸关,折向西南常山关,沿太行山东麓直达黃河。虽然这条界线并非完全是气候的产物,但是与气候寒冷导致游牧民族大规模南迁密切相关。隋唐(特别是唐代中前期)气候总体温暖,我国东中部地区冬半年平均气温较今高°C以上,其中,最暖30年(69P720年)较今高°C。唐中叶“安史之乱”后,我国气候再次转冷,并持续至五代时期。当时东部地区冬半年平均气温较今约低C,虽然其间也有短暂回暖(如830年前后),但幅度不大,气温仍较今约低。C。在此期间,中国再次进入“五代十国”的分裂动乱时期,北方游牧民族(如吐蕃、契丹、党项等)伺机南扩东进,畜牧业山此得以再次发展。北宋至元中叶为气候温暖期,这与欧洲及大西洋周边地区出现的中世纪暖期相一致。这一时期我国东部地区冬半年平均气温较今约高C,最温暖阶段出现在120P1290年,较今约高°C,但温暖气候并不持续稳定, 其中也有相对寒冷的阶段,如两宋之际。这种温暖的气候条件在北方农业上的反映,即农区向北扩展。明清时期气候以寒冷为特征,这与欧洲及大西洋周边地区曾经出现的“小冰期”状况一致,我国东部地区冬半年平均气温较今约低°C,其中最冷时段出现在清后期(1861、1890年),冬半年平均气温较今约低°C o 科学家经过研究发现,从850年起有7次国家大动乱都发生在冷期中。在24次王朝的建立和灭亡的事件中,只有元朝的灭亡和明朝的建立,以及西夏王朝的建立 发生在暖期中,元亡明立两次事件是冷期时冷期时元末农民起义延续的结果,仅仅 发生在冷期结束后8年。结合历史与冷、暖期的大致划分,可得出一个规律:当气 候进入冷期的时候,社会矛盾比较严重,朝代更替也比较频繁;当气候进入暖期 时,则比较容易出现盛世和治世,例如我国的汉唐盛世都出现在暖期,而三国两 晋、五胡十六国等乱世都出现在冷期。 然而,不是所有的气候降温期的社会动荡都会引发改朝换代,气候降温期也曾有东汉初期.光武中兴等社会繁荣和稳定。气候持续增温期也不总对应社会繁荣和稳定,如清朝后期和混乱的民国时期等。因此,气候变化不是制约中国社会发展和历 史进程的唯一因子。

中国的自然环境--知识点汇总

【知识点1】地形与地势 1、地势呈阶梯状分布 ⑴地势特点: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西部多为山地、高原和盆地,东部则以平原和丘陵 为主。 ⑵三级阶梯概况 ⑶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 状分布对我国气候、河流、交 通产生的影响: ①对气候的影响:我国地势西 高东低向海洋倾斜,有利于海上的湿润气流向我国陆推进,为我国广区带来了丰沛的降水。 ②对河流的影响:西高东低的地势,造成我国的大江大河自西向东奔入海洋;河流从高一级 阶梯向低一级阶梯流动时,落差大,产生巨大的水能。 阶梯名称海拔高度主要地形类型主要地形区 第一级阶 梯 4000米以上高原 青藏高原、柴达木盆 地 界线: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脉东缘 第二级阶 梯 1000~2000米高原、盆地 高原、云贵高原、黄 土高原、盆地、塔里 木盆地、准噶尔盆地 界线: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第三级阶 梯 500米以下 丘陵、山地、平 原、 盆地相间分布 东南丘陵、东北平原、 华北平原、长江中下 游平原

③对交通的影响:向东流淌的大河沟通了我国东西的交通,方便了沿海和陆的联系,但阶梯交界处的高大山脉成为我国东西交通上的巨大障碍。 2、地形复杂多样 ⑴四大高原的特点 青藏高原:世界屋脊,冰川广布、雪山连绵。 黄土高原:世界上面积最广的黄土分布区,千沟万壑、支离破碎。云贵高原:喀斯特地貌广布,地表崎岖不平。 高原:我国第二大高原,地面坦荡、一望无垠。 ⑵三大平原特点 东北平原:我国面积最大的平原,地势坦荡,黑土广布。 华北平原:我国最完整的平原,又称“黄淮海平原”。 长江中下游平原:我国最低平的平原,河湖密布,著名的“鱼米之乡”。 ⑶四大盆地特点 塔里木盆地:我国面积最大盆地,有我国最大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和我国最大流河——塔里木河。

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

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 [阅读指南] 竺可桢(1890.3.7—1974.2.7) 浙江绍兴市人,我国卓越的地理学家和气象学家,中国近代地理学的奠基人。建国前先后任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所长,浙江大学校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担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中国气象学会理事长、名誉理事长,中国地理学会理事长等职。 1972年的《考古学报》第l期上,83岁的竺可桢发表了《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后转载于1973年《中国科学》16卷2期,以及1973年6月19日的《人民日报》。全文篇幅也就5000余字,却聚集了竺可桢先生毕生研究的成果,可谓其学术生涯的扛鼎力作。这项研究,博大精深,严谨缜密,为学术界树立了光辉的榜样,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高度赞扬。 论文包含有大量古代典籍与方志文献的记载,广泛地被历史学家和历史地理学家所引用、推崇,对历史学家的研究起到了极大的指导作用——几乎只要是研究中国历史地理或中国环境史、物质文明史的文章,都会在参考文献中摆上竺可桢的这篇经典论文。 著名历史地理学家谭其骧的评论是:“每读一遍,使我觉得此文功夫之深,分量之重,为多年少见的作品,理应侧身于世界名著之林。” 对这样高山仰止的学术名篇,我们自然应该潜心阅读。 文章开头就单刀直入,陈述了研究中国气候变迁的主要指标依据:“在东亚季风区域内,雨量的变动常趋极端,而温度的变化在冬春即能影响农作物的生长。我国冬季温度主要受西伯利亚冷空气所控制,升降比较统一。因此,本文以冬季温度作为气候变动的指标。” 随后是罗列、引用我国古代典籍与方志记载的大量例证,以及考古的成果、物候观测和仪器记录资料,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研究。 根据材料的来源和性质,把中国近五千年的气候变迁的时间,分为四个时期——考古时期、物候时期、方志时期、仪器观测时期。 最后得到的4条初步性结论:在我国近五千年中的最初二千年的年平均温度高于现在2℃左右;以后有一系列范围为1—2℃的上下摆动;在每一个400至800年的期间里,可以分出50至100年为周期的小循环,温度升降范围是0.5—1℃;最冷的时期都是从东亚太平洋海岸开始向西传播到大西洋海岸。 结尾还参照对比了挪威的雪线高低的变化,丹麦格陵兰岛冰川研究的成果,得到大体一致的结论,证明了用古史书所载物候材料来做古气候研究是一个有效的方法。 历史时期的气候存在变迁过程,今天已经是常识,气候变化更是热点话题。可是就在八九十年前,欧美的大多数正统气候学家还认为,气候在历史时代是稳定的。竺先生在青年时代就对这一说法表示怀疑,所以才以《南宋时代我国气候之揣测》为始,50年里,一直潜

中国历史上的气候变迁

中国历史上的气候变迁 中国历史上气候的变迁,不仅具有明显的时间差异性和空间差异性,同时由于两种差异性的交互运行,对中国社会历史的发展产生了多方面的深刻影响。本文试图勾勒出这种特点和影响的大致轮廓,以就教于方家同仁。 一、时间差异性 气候包括气温和干湿状况两大基本要素,研究历史气候也必须从这两方面着手。著名科学家竺可桢先生的《中国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论文,〔①〕系统地总结了中国气候变迁的基本规律,表现在五千年来温度变化上,可以明显地总结出四个温暖期和四个寒冷期。 1.第一个温暖期从公元前3000年到公元前1100年,即仰韶文化时期到殷商时代。甲骨文记载当时安阳人种水稻是阴历二月下种,比现在早一个多月。北京附近的泥炭层分析表明,五千年前那里生长着大量的阔叶林,代表着相当温和的气候。 2.第一个寒冷期从公元前1000年到公元前850年,即西周寒冷期。《竹书纪年》记载周孝王时长江、汉水冻结的情况,说明当时的气候比现在寒冷。 3.第二个温暖期从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初年,即东周到秦汉温暖期。《春秋》中有鲁国“春正月无冰”、“春二月无冰”、“春无冰”等多次记载。《荀子·富国篇》和《孟子·告子上》载齐鲁地区农业种植一年两熟。 4.第二个寒冷期从公元一世纪到公元600年,即东汉南北朝寒冷期,这个寒冷期以公元4世纪前半期达到顶点。《资治通鉴》载晋成帝初年,渤海湾从昌黎到营口连续三年全部结冰,冰上可往来车马及几千人的大部队,年平均气温比现在低2—4℃。 5.第三个温暖期从公元600年到公元1000年,即隋唐时期,其间公元650、689、678年冬季,长安无雪无冰,当时气候温暖可见。 6.第三个寒冷期从公元1000年到1200年,即两宋时期,此间公元1111年太湖全部结冰,冰上可以通车,1110年、1178年福州荔枝两度全部冻死。 7.第四个温暖期从公元1200年到1300年,即宋末元代温暖期。1225年,道士丘处机在北京长春宫作《春游》诗云:“清明时节杏花开,万户千门日往来。”说明当时北京气候比现在温暖。 8.第四个寒冷期从公元1300年到1900年,即明清严寒期。此间,1329年太湖结冰厚达数尺,橘尽冻死。1493年,淮河流域降大雪,从当年九月降至次年二月方止。洞庭湖变成“冰陆”,车马通行。 五千年来,我国气候四个温暖期与四个寒冷期交替变迁,其时间上的差异性是非常明显的。 二、空间差异性

中国气候与环境演变_下_

资源环境与发展2007年第4期中国气候与环境演变(下) 秦大河 (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中国气象学会理事长、研究员,中国北京,100101) (接上期第4页) 四、减缓气候变化有“锦囊妙计”吗? 全球气候变化不仅是一个环境问题,它和经济社会密切相关,因而也是经济问题和政治问题。国际社会对全球气候变化高度重视。 科学界对于人类活动可以影响气候变化的认识虽然有长期的历史,但国际上采取实质性的应对行动是近20多年的事。在这个过程中四项重大行动具有历史意义: 第一是1979年召开的第一次世界气候大会在其发表的宣言中提出,如果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像现在这样增加,则气温的上升到20世纪末将达到可测的程度,到21世纪中叶将会出现显著的增暖现象。第二是1985年10月,国际科学联合会、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世界气象组织共同召开奥地利菲拉赫会议。会议提出如果大气中二氧化碳等其它温室气体浓度以现在的趋势继续增加的话,到21世纪30年代二氧化碳的含量可能是工业化前的2倍,全球平均温度可能提高1.5-4.5℃,同时导致海平面上升0.2-1.4米。第三是1988年12月联合国第43届大会通过了《为人类当代和后代保护全球气候》43/53号决议,决定在全球范围内对气候变化问题采取必要和及时的行动,并要求当时成立不久的IPCC就全球气候变化现状进行综合评估并对未来的国际气候公约提出建议。第四是1992年6月在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期间,153个国家正式签署了公约。公约于1994年3月21日正式生效。公约是一个原则性的框架协议,规定了发达国家缔约方于2000年将其温室气体排放稳定在1990年水平上,没有涉及2000年以后的排放义务。为此,公约缔约国决定在1997年在日本京都召开的第三次缔约国大会上制定具体政策和措施。这就形成了《京都议定书》。该议定书规定附件1国家(主要是发达国家)在2008-2012年应将二氧化碳等6种温室气体的减排总量在1990年的排放水平上至少要减少5.2%。经过长达8年的艰苦谈判,京都议定书终于在2005年2月16日生效。 为了减少气候和环境变化的恶化趋势,必须采取适应与减缓措施。 气候变化适应的含义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适应性,它是指自然生态(也包括社会经济)系统的功能,过程和结构对实际发生的气候变化调整的可能程度。适应可以是自然的,也可以是有计划的,可以是对现实变化的反应,也可以是未来气候变化的对策。二是适应能力,这是指一个系统,地区或社会适应气候变化影响的潜力或能力。决定一个国家或地区适应能力的主要因素有:经济财富、技术、信息和技能、内部结构、机构以及公平。 农业及生态系统是适应气候变化的重点或优先领域。这包括不断提高农业对气候变化的应变能力和抗灾减灾水平;选育抗逆品种,采用稳产增产技术;发展包括生物技术在内的新技术;科学地调整种植制度,适应气候变暖。 林业的适应措施包括,进行种源选择,提高物种的气候适应性;扩大自然保护区的数量和面积,保护天然次生林和原始林及森林生物多样性;继续提倡植树造林,扩大绿化面积,加强森林火灾预防及病虫害的防治。 1

中国的自然环境

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 【本章考点】 一、地形部分 本节的考点主要有以下几点:①山脉的走向②三大平原、四大高原、四大盆地 二、气候部分 本节的考点分布如下①气候复杂多样②季风气候显著③特殊天气及旱涝灾害 我国季风气候的特点 ①我国的温度带②我国的干湿地区③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知识④我年降水量的分布特点⑤大陆东部雨带的推移。 三、河流和湖泊 本节的考点分布较广,特别是长江的知识、黄河的知识尤其重要,要求学生一定要认真对照地图,牢固地掌握。 【典型例题精讲】 典型例题设计意图:选择这两道题作为典型例题进行剖析,目的主要是预测近几年中考出题的角度和趋势,为搞好复习指导方向,做到有的放矢,提高复习效率。 [例1]读沿东经89°线的地势剖面图,完成下列要求: (1)在图下标出我国地势第一级阶梯和第二级阶梯的范围并注明。 (2)图中A是________盆地,B是________盆地,C是________盆地。 (3)D为________高原南部的________江。 (4)E是________洋边缘的________湾。 【命题意图】此题主要考查考生阅读地形剖面图和填充地形剖面图的能力,具体考查考生对沿东经89°的地势剖面图所示我国地形地物的熟悉程度。 【易错分析】不会判读地形剖面图是此题易出错的主要原因之一,此外,对沿东经89°的我国地形地物的分布不熟悉是易出错的另一个原因。 【解题思路】此题并不难,沿东经89°的剖面线必经我国的新疆和西藏,在这个基础上按题目要求考生一定要按题目给出的图例作图,其次位置要相对准确,并清楚写明阶梯名称(2)、(3)、(4)题,学生可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地形剖面形状、海拔高度、纬度度数等)来进行判读。如图中B处海拔高度低于海平面,肯定是吐鲁番盆地。B处北面是天山,天山南北分别是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

气候变化与中国历史上人口的几次大起大落

气候变化与中国历史上人口的几次大起大落 李伯重 随着滔滔江水逐渐退到警戒水位以下,今年夏天长江、松花江流域面年一遇的特大洪灾终于过去了。这次洪灾如果发生在过去,那么其后果就只能用古代史书中常见的“饿殍遍地”、“死者相枕”之类的语汇来描述了。但是,在欢庆抗洪斗争的伟大胜利的时刻,我们也清醒地意识到:即使在科学昌明、技术发达的今天,人类抵御自然生态环境重大变化的能力仍然还十分有限的。因此,只有对自然生态环境变化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有正确的了解,采取正确的对策,才能尽可能地降低自然灾变的发生频率和严重程度,将其造成的损失减少到最低。 在构成自然生态环境的各主要因素中,气候是变化性最大、至今人类了解最少且最缺乏有效控制手段的一种。今年的洪灾,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拉尼娜现象”出现所导致的降雨剧增;而去年出现于我国许多地方的旱灾,则又是由“厄尔尼诺现象”所引起。尽管今天我们在了解这些气候变异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但若要以人类的力量消除这些现象,却尚为时过早。因此,气候变化问题在今日自然生态环境研究中,理所当然地占有一种特别重要的地位。另一方面,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问题在我国今天社会经济发展所面临的各种问题中,具有特殊的份量,理应受到最大的重视。因此之故,把气候和人口两个问题合在一起讨论,应当说也具有特别的意义。而要对气候变化与人口变化之间的关系有更深刻的了解并发现其规律,就必须把这种关系放到长期的历史过程中来观察。 1中国历史上的气候变化与人口变化 气候史和人口史是近年来国际中国史坛兴起的两个重点研究领域。在气候史方面,自竺可桢关于历史时期中国气候变化的开拓性成果于1970年代初问世以来,中外学者在此领域做了很大努力。从他们的研究成果,我们对近两千年来中国气候变迁的情况,已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在人口史方面,自何炳棣关于中国人口史的专著自1959年刊出以后,人口史学者的努力,也使得近两千年来中国人

气候变迁与中国古代人口迁移

气候变迁与中国古代人口迁移 摘要; 气候是政治命运的影响因素之一,在中国近5000年的历史中,气候共经历了4次温暖期和4次寒冷期。气候变迁对中国古代的政治格局、农业、军事、人口分布与迁移的影响都是很大的。因此探索中国古代人口的分布与迁移必须从气候入手 关键词:气候变迁中国古代人口分布与迁移 引言:气候的变迁尤其是寒冷和干旱的侵袭,对北方少数民族游牧经济的影响是巨大的。当寒冷期来临往往会出现大规模的人口南移。目前有不少人注意到了中国古代气候变迁与人口迁移的关系的问题。我也来谈一下自己的观点。 一,历史时期的气候变迁 “中国气候”主要指新石器时期以来中国地区的变化过程。包括气温冷期和干湿状况两大要素。分为高温期或大暖期与气候适宜区。适宜期又分为温暖期和寒冷期。 1、第一个温暖期从公元前3000年到1000年,即仰韶文化时期到殷商文化时代。李文漪通过对在湘阴、汉寿等县的全新世孢粉的分析认为,那里的泥炭层中多阔叶常绿木本植物,其上下层都以松、栎占优势【1】另外考古人员在西安半坡村的仰韶文化等遗址中发现有大量的竹鼠、獐和貂等亚热带骨骼遗骸。【2】这些现象表明当时处于比较温暖的气候时期。 2,第一个寒冷期,这一时期从西周前中期开始至西周后期结束。大致持续了近两个世纪,其时间约为公元前1000年至公元前800年左右。《今本竹书纪年》载到:“周孝王七年,江、汉俱冻。”这说明西周天气的确处于一个寒冷期。 3第二个温暖期从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初年。即东周到秦汉温暖期。公元前4世纪左右的孟子在其著作中,就曾提到当时齐鲁地区农业种植可一年两熟。【3】《吕氏春秋》曰:“冬至后五旬七日菖生,菖者百草之先也,于是始耕。”【4】可见当时气候温暖。 4第二个寒冷期。这个寒冷期经东汉、魏晋南北朝至隋初,前后持续近六个世纪。其时间大致为公元初年至公元600年。东汉末年,灵帝光和五年(182年)冬天,史载:“东海、东莱、琅琊井中冰厚尺余。【5】 5、第三个温暖期从公元600年到公元1000年,即隋唐时期,期间公元650年、689年、678年冬季,长安无雪无冰,可见当时气候温暖。 6第三个寒冷期。对应的朝代是两宋时期,即从公元1000年到1200年。据记载当时北方人到南方来认为梅为杏“北人初未识,浑作杏花看。”【6】可见气候寒冷。 7.第四个温暖期。从公元1200年到1400年。对应的朝代为南宋后期至元代中期。道士处机《春游》诗描写北京是:“清明时节杏花开,万户千门日往来。”【7】可知那时候北京物候气候正与北京今日暖冬气候相似。 8第四个寒冷期。元末明初气候转入严寒。据元代陆友仁记载:“天历二年冬,大雨雪,太湖冰厚数天,人履平地如平地,洞庭柑橘冻死几尽。【8】 二、中国南北气候差异 我国领土北起黑龙江,南至曾母暗沙,南北跨49个纬度。从南到北,包括赤道带、热带、亚热带、暖温带、温带和寒温带等六个热量带,其中又以温带、暖温带、亚热带面积最广,这是决定我们气候类型气候多样性和气候变迁的基本因素。气候由南而北,依次渐冷,森林、草原、荒沙、沙漠也依次出现。这种地理环境决定了中国历史上农牧分区和农业民族与游牧民族的对峙,两种经济、两个民族即相互和平交往又相互兵戈以待。 三、中国历史进程中的几次大人口迁移 中国历史悠久,民族复杂,历史上有多次的人口迁移才造成今天“大杂居,小聚居。”的人口分布特征。每次迁移规模不同,历史记载详略不一,现在以几次著名的人口迁移为例。 1东汉末年和三国时期。这是中国历史上罕见的大动乱时期。军阀混战,生灵涂炭,造成了大规模的人口迁移。在三国鼎立的形式确立之前,即各地军阀大混战时期,移民均为逃

我国历史环境演变与经济发展思考

我国历史环境演变与经济发展思考 【内容提要】该文分析中国历史环境演变及其对中国经济生产的影响。现今中国的环境特点,是20XX多年环境变迁的继续。在今日环境状况下,经济生产需要新的发展方略与环境改造。 【关键词】环境演变/经济生产/生产布局与环境 【正文】 从历史的角度观察环境演变,从环境演变中制定人类发展决策,这对人类未来生存空间的设计和保护,具有深远的意义。 1 历史环境演变与经济重心的迁移 环境考古发现,中国在距今3000—2500年前时(约春秋、战国),环境发生过一次大改变。这次改变,使中国由距今1万年—3000年的温暖湿润气候期,转变为干凉气候期。温暖湿润气候期中,中国北方(秦岭、淮河以北)气温高,雨量多,黄河中、下游地区属亚热带,年降雨量比现在多100—200mm。当时黄河流域河流、湖泊众多,植物生长期长,喜暖湿的亚热带植被生长丰茂。犀、象、猕猴、獐、鹿、驼鸟、扬子鳄、竹鼠等对气温条件要求高的动物也在此地大量生存。当时亚热带气候作用于北方的母质黄土,形成一层肥沃的棕褐色农耕土。数千年前黄土地上的人们,就是在这种良好的气候、水源、生物和土地环境中,创造出举世闻名的黄河流域文化。从新石器时期的裴李岗文化、磁山文化、老官台文化、仰韶文化、龙山文化,以至于纪史以来的夏、商、周时期,黄河流域一直是中国乃至东亚的经济、文化中心。在距今2500年前时,中国气候转入干凉阶段。这一阶段中,黄河流域和北方大部分地区成为温带,降水量剧减,河流干涸,湖泊消亡,中国沿海海平面下降约2m。中国南方(秦岭、淮河以南)曾是河湖广布的地方,由于海平面下降,水流东渐,逐渐形成大片平原耕土,仍属亚热带气候区。水、热资源充足,适宜于农作物生长,故秦、汉以后,中国经济重心逐步向东南迁移。战国以前,黄河中游关中平原是我国最富庶的地区。战国时,苏秦描述关中“田肥美,民殷富,战车万乘,奋击百万,沃野千里,蓄积饶多,地势形便,此所谓天府”(《战国策·秦策》)。到东汉时,关中的天府之称已让位于既有亚热带气候、又兼有都江堰水利枢纽的成都平原。班固《两都赋》中赞扬关中时只说,“郊野之富,号为近蜀。”晋朝时,江南地区经济开发,跃为全国之首。《晋书·诸葛恢传》称,“今之会稽(长江下游),昔之关中。”隋、唐时,北方地区物产,已远远不够维持朝廷费用。于是

中国重大历史事件与气候变化的关系

近2000a 中国重大历史事件与气候变化的关系 张允锋1, 赵学娟2, 赵迁远3, 田旺军3(11 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 云南昆明650092; 21 山东省东阿县实验中学, 山东聊城252201;31 青岛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 山东青岛266555)摘要: 论述了2000 年来中国历史时期重大事件与气候变化的关系。气候温暖时期, 降雨丰沛, 中国北方游牧民族北撤, 与中原王朝和平共处, 多为太平盛世时期; 气候寒冷时期, 气候干燥, 北方游牧民族南迁, 农民暴动频繁,多为朝代更替, 民不聊生时期。因此, 中国历史时期重大事件的发生与气候变化之间, 具有一定的内在联系。 关键词: 中国重大历史事件; 气候变化; 关系中图分类号: P46文献标识码: A收稿日期: 2007210206基金项目: 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编号: 2003D0034M )。作者简介: 张允锋(19772) , 男, 山东省东阿县人, 云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为环境变化与遥感应用。 纵观中国2000 多年的历史, 自秦汉经唐宋至明清, 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可以说是数不胜数: 历代王朝的兴衰荣枯, 北方游牧民族的南进北撤, 唐朝的“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 轰轰烈烈的农民起义??。诚然, 这些重大历史事件的发生是多种因素相互影响、综合作用的结果, 但气候作为诱发因子, 其冷暖干湿的周期性变化和变化程度对于重大历史事件的发生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呈现出大体同步的相关和共振关系。本人试图从历史时期气候变化的角度, 浅谈中国重大历史事件与气候变化的关系。12000a 以来中国气候变化的特点111气候冷暖变化1973 年, 竺可桢提出了中国历史时期气候周期性波动变化的基本状况[ 1 ]。他认为近2000a 中, 汉代是温暖时期, 三国开始后不久, 气候变冷, 并一直推迟到唐代开始。唐末以后, 气候再次变冷, 至15世纪渐入小冰期, 呈两峰三谷结构, 直至20 世纪初气候回暖, 小冰期结束。汉代、唐代是年均温高于现代约2℃左右的温暖时期。该研究成果已为气候学界和历史地理学界广泛采用。但近些年来, 由于新资料的发现和研究方法的改进, 许多学者对竺可桢的工作作了补充。其中朱士光[ 2 ]等认为2000~3000年以来, 中国历史时期气候变化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①西周冷干气候(公元前11 世纪至公元前8 世纪中期) ; ②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