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经典)高中数学最全数列总结及题型精选

(经典)高中数学最全数列总结及题型精选

(经典)高中数学最全数列总结及题型精选
(经典)高中数学最全数列总结及题型精选

高中数学:数列及最全总结和题型精选

一、数列的概念

(1)数列定义:按一定次序排列的一列数叫做数列;

数列中的每个数都叫这个数列的项。记作n a ,在数列第一个位置的项叫第1项(或首项),在第二个位置的叫第2项,……,序号为n 的项叫第n 项(也叫通项)记作n a ; 数列的一般形式:1a ,2a ,3a ,……,n a ,……,简记作 {}n a 。

(2)通项公式的定义:如果数列}{n a 的第n 项与n 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一个公式表示,那么这个公式就叫

这个数列的通项公式。

例如:①:1 ,2 ,3 ,4, 5 ,…

②:51

4131211,,,,…

说明:

①{}n a 表示数列,n a 表示数列中的第n 项,n a = ()f n 表示数列的通项公式; ② 同一个数列的通项公式的形式不一定唯一。例如,n a = (1)n

-=1,21()1,2n k k Z n k

-=-?∈?

+=?;

③不是每个数列都有通项公式。例如,1,1.4,1.41,1.414,……

(3)数列的函数特征与图象表示:

从函数观点看,数列实质上是定义域为正整数集N +(或它的有限子集)的函数()f n 当自变量n 从1开始

依次取值时对应的一系列函数值(1),(2),(3),f f f ……,()f n ,…….通常用n a 来代替()f n ,其图象是一群孤立点。

(4)数列分类:①按数列项数是有限还是无限分:有穷数列和无穷数列;②按数列项与项之间的大小关系分:递增数列、递减数列、常数列和摆动数列。

例:下列的数列,哪些是递增数列、递减数列、常数列、摆动数列? (1)1,2,3,4,5,6,… (2)10, 9, 8, 7, 6, 5, … (3) 1, 0, 1, 0, 1, 0, … (4)a, a, a, a, a,…

(5)数列{n a }的前n 项和n S 与通项n a 的关系:1

1(1)(2)

n

n n S n a S S n -=?=?

-?≥

二、等差数列

(一)、等差数列定义:一般地,如果一个数列从第2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差等于同一个常数,那么这个数列就叫等差数列,这个常数叫做等差数列的公差,公差通常用字母d 表示。用递推公式表示为1(2)n n a a d n --=≥或1(1)n n a a d n +-=≥

例:等差数列12-=n a n ,=--1n n a a (二)、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1(1)n a a n d =+-;

说明:等差数列(通常可称为A P 数列)的单调性:d 0>为递增数列,0d =为常数列,0d < 为递减数列。 例:1.已知等差数列{}n a 中,12497116a a a a ,则,==+等于( )

A .15

B .30

C .31

D .64

2.{}n a 是首项11a =,公差3d =的等差数列,如果2005n a =,则序号n 等于 (A )667 (B )668 (C )669 (D )670

3.等差数列12,12+-=-=n b n a n n ,则n a 为 n b 为 (填“递增数列”或“递减数列”)

(三)、等差中项的概念:

定义:如果a ,A ,b 成等差数列,那么A 叫做a 与b 的等差中项。其中2

a b A +=

a ,A ,

b 成等差数列?2

a b A +=

即:212+++=n n n a a a (m n m n n a a a +-+=2)

例:1.(06全国I )设{}n a 是公差为正数的等差数列,若12315a a a ++=,12380a a a =,则111213

a a a ++=

( )

A .120

B .105

C .90

D .75

(四)、等差数列的性质:

(1)在等差数列{}n a 中,从第2项起,每一项是它相邻二项的等差中项; (2)在等差数列{}n a 中,相隔等距离的项组成的数列是等差数列; (3)在等差数列{}n a 中,对任意m ,n N +∈,()n m a a n m d =+-,n m a a d n m

-=

-()m n ≠;

(4)在等差数列{}n a 中,若m ,n ,p ,q N +∈且m n p q +=+,则m n p q a a a a +=+; (五)、等差数列的前n 和的求和公式:11()

(1)

2

2

n n n a a n n S n a d +-==+

n d a )(2

n

2

112

-

+=

(),(2

为常数

B A Bn An

S n +=?

{}n a 是等差数列 )

递推公式:2

)(2

)()1(1n

a a n

a a S m n m n n --+=

+=

例:1.如果等差数列{}n a 中,34512a a a ++=,那么127...a a a +++= (A )14 (B )21 (C )28 (D )35

2.(2009湖南卷文)设n S 是等差数列{}n a 的前n 项和,已知23a =,611a =,则7S 等于( ) A .13 B .35 C .49 D . 63

3.(2009全国卷Ⅰ理) 设等差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为n S ,若972S =,则249a a a ++=

4.若一个等差数列前3项的和为34,最后3项的和为146,且所有项的和为390,则这个数列有( )

A.13项

B.12项

C.11项

D.10项 5.已知等差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为n S ,若=+++=118521221a a a a S ,则 6.(2009全国卷Ⅱ理)设等差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为n S ,若535a a =则

95

S S =

7.已知{}n a 数列是等差数列,1010=a ,其前10项的和7010=S ,则其公差d 等于( )

3

13

2-

-

..B A C.

3

1 D.

3

2

8.(2009陕西卷文)设等差数列

{}n a 的前n 项和为n s ,若6

312

a s ==,则

n a =

9.(00全国)设{a n }为等差数列,S n 为数列{a n }的前n 项和,已知S 7=7,S 15=75,T n 为数列{n

S n }的

前n 项和,求T n 。

(六).对于一个等差数列:

(1)若项数为偶数,设共有2n 项,则①S 偶-S 奇n d =; ②

1n n S a S a +=

奇偶

(2)若项数为奇数,设共有21n -项,则①S 奇-S 偶n a a ==中;②

1

S n S n =

-奇偶

1.一个等差数列共2011项,求它的奇数项和与偶数项和之比__________

2.一个等差数列前20项和为75,其中奇数项和与偶数项和之比1:2,求公差d

3.一个等差数列共有10项,其偶数项之和是15,奇数项之和是2

25,则它的首项与公差分别是_______

(七).对与一个等差数列,n n n n n S S S S S 232,,--仍成等差数列。

例:1.等差数列{a n }的前m 项和为30,前2m 项和为100,则它的前3m 项和为( )

A.130

B.170

C.210

D.260

2.一个等差数列前n 项的和为48,前2n 项的和为60,则前3n 项的和为 。

3.已知等差数列{}n a 的前10项和为100,前100项和为10,则前110项和为 4.设n S 为等差数列{}n a 的前n 项和,971043014S S S S ,则,=-== 5.(06全国II )设S n 是等差数列{a n }的前n 项和,若

36

S S =

13

,则

612

S S =

A .310

B .13

C .18

D .19

(八).判断或证明一个数列是等差数列的方法: ①定义法:

)常数)(

*

+∈=-N n d a a n n (1?

{}n a 是等差数列

②中项法:

)22

1*

++∈+=N

n a a a n n n (?

{}n a 是等差数列

③通项公式法:

),(为常数

b k b

kn a n +=?

{}n a 是等差数列

④前n 项和公式法:

),(2

为常数B A Bn An

S n +=?

{}n a 是等差数列

例:1.已知数列}{n a 满足21=--n n a a ,则数列}{n a 为 ( )

A.等差数列

B.等比数列

C.既不是等差数列也不是等比数列

D.无法判断 2.已知数列}{n a 的通项为52+=n a n ,则数列}{n a 为 ( )

A.等差数列

B.等比数列

C.既不是等差数列也不是等比数列

D.无法判断

3.已知一个数列}{n a 的前n 项和422

+=n s n ,则数列}{n a 为( )

A.等差数列

B.等比数列

C.既不是等差数列也不是等比数列

D.无法判断

4.已知一个数列}{n a 的前n 项和2

2n s n =,则数列}{n a 为( )

A.等差数列

B.等比数列

C.既不是等差数列也不是等比数列

D.无法判断 5.已知一个数列}{n a 满足0212=+-++n n n a a a ,则数列}{n a 为( )

A.等差数列

B.等比数列

C.既不是等差数列也不是等比数列

D.无法判断

6.数列{}n a 满足1a =8,022124=+-=++n n n a a a a ,且 (*∈N n ) ①求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

7.(01天津理,2)设S n 是数列{a n }的前n 项和,且S n =n 2

,则{a n }是( ) A.等比数列,但不是等差数列 B.等差数列,但不是等比数列 C.等差数列,而且也是等比数列 D.既非等比数列又非等差数列 (九).数列最值

(1)10a >,0d <时,n S 有最大值;10a <,0d >时,n S 有最小值;

(2)n S 最值的求法:①若已知n S ,n S 的最值可求二次函数2

n S a n b n =+的最值;

可用二次函数最值的求法(n N +∈);②或者求出{}n a 中的正、负分界项,即: 若已知n a ,则n S 最值时n 的值(n N +∈)可如下确定100

n n a a +≥??

≤?或100

n n a a +≤??

≥?。

例:1.等差数列{}n a 中,12910S S a =>,,则前 项的和最大。

2.设等差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为n S ,已知 001213123<>=S S a ,, ①求出公差d 的范围,

②指出1221S S S ,,

, 中哪一个值最大,并说明理由。

3.(02上海)设{a n }(n ∈N *

)是等差数列,S n 是其前n 项的和,且S 5<S 6,S 6=S 7>S 8,则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

A.d <0

B.a 7=0

C.S 9>S 5

D.S 6与S 7均为S n 的最大值

4.已知数列{}n a 的通项

99

98-

-n n (*

∈N n ),则数列{}n a 的前30项中最大项和最小项分别是

5.已知}{n a 是等差数列,其中131a =,公差8d =-。 (1)数列}{n a 从哪一项开始小于0?

(2)求数列}{n a 前n 项和的最大值,并求出对应n 的值.

(十).利用1

1(1)(2)n n

n S n a S S n -=?=?-≥?求通项.

1.数列{}n a 的前n 项和2

1n S n =+.(1)试写出数列的前5项;(2)数列{}n a 是等差数列吗?(3)你能写出数列

{}n a 的通项公式吗?

2.设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为S n =2n 2

,求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

3.(2010安徽文)设数列{}n a 的前n 项和2

n S n =,则8a 的值为( )

(A ) 15 (B) 16 (C) 49 (D )64 4、2005北京卷)数列{a n }的前n 项和为S n ,且a 1=1,113

n n a S +=,n =1,2,3,……,求

a 2,a 3,a 4的值及数列

{a n }的通项公式.

三、等比数列 等比数列定义

一般地,如果一个数列从第二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比等于同一个常数..,那么这个数列就叫做等比数列,这个常数叫做等比数列的公比;公比通常用字母q 表示(0)q ≠,即:1n a +:(0)n a q q =≠

(一)、递推关系与通项公式

m

n m n n n n n q

a a q

a a a a --+?=?==推广:

通项公式:递推关系:1

11q

1. 在等比数列{}n a 中,2,41==q a ,则=n a 2. 在等比数列{}n a 中,3

712,2a q ==

,则19_____.a =

3.(07重庆文)在等比数列{a n }中,a 2=8,a 1=64,,则公比q 为( ) (A )2 (B )3 (C )4 (D )8

4.在等比数列{}n a 中,22-=a ,545=a ,则8a =

5.在各项都为正数的等比数列{}n a 中,首项13a =,前三项和为21,则345a a a ++=( )

A 33

B 72

C 84

D 189

(二)、等比中项:若三个数c b a ,,成等比数列,则称b 为c a 与的等比中项,且为ac b ac b =±=2

,注:是成等

比数列的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例: 1.23+

和23-

的等比中项为( )

()1A ()1B - ()1C ± ()2D

2.(2009重庆卷文)设{}n a 是公差不为0的等差数列,12a =且136,,a a a 成等比数列,则{}n a 的前n 项和

n S =( )

A .

2

74

4

n

n +

B .

2

53

3

n

n +

C .

2

32

4

n

n +

D .2

n n +

(三)、等比数列的基本性质,

1.(1)q p n m a a a a q p n m ?=?+=+,则若),,,(*

∈N q p n m 其中

(2))(2

*

+--∈?==

N n a a a a a q

m

n m n n

m

n m

n ,

(3){}n a 为等比数列,则下标成等差数列的对应项成等比数列. (4){}n a 既是等差数列又是等比数列?{}n a 是各项不为零的常数列.

例:1.在等比数列{}n a 中,1a 和10a 是方程2

2510x x ++=的两个根,则47a a ?=( )

5()2

A -

2()

2

B 1()2

C -

1()

2

D

2. 在等比数列{}n a ,已知51=a ,100109=a a ,则18a =

3.等比数列{}n a 的各项为正数,且5647313231018,lo g lo g lo g a a a a a a a +=+++=则( )

A .12

B .10

C .8

D .2+3lo g 5 4.(2009广东卷理)已知等比数列

{}

n a 满足

0,1,2,

n a n >=,且

25252

(3)

n

n a a n -?=≥,则当1n ≥时,

2123221lo g lo g lo g n a a a -++

+=

( )

A.

(21)

n n - B.

2

(1)

n + C. 2n D. 2

(1)n -

(四)、等比数列的前n 项和,

)1(11)1()1(111

≠??

???--=

--==q q q a a q q a q na S n n

n

例:1.已知等比数列}{n a 的首相51=a ,公比2=q ,则其前n 项和=n S

2.(2006年北京卷)设4

7

10

310

()2222

2

()n f n n N +=+++++∈,则()f n 等于( )

A .

2(81)7

n

-

B .

1

2(8

1)7

n +- C .

3

2(8

1)7

n +- D .

4

2(8

1)7

n +-

3.(1996全国文,21)设等比数列{a n }的前n 项和为S n ,若S 3+S 6=2S 9,求数列的公比q ;

(五). 等比数列的前n 项和的性质

若数列{}n a 是等比数列,n S 是其前n 项的和,*N k ∈,那么k S ,k k S S -2,k k S S 23-成等比数列.

例:1.(2009辽宁卷理)设等比数列{

n

a }的前n 项和为

n

S ,若

6

3

S S =3 ,则

6

9

S S

=

A. 2

B. 7

3 C. 8

3 D.3

2.一个等比数列前n 项的和为48,前2n 项的和为60,则前3n 项的和为( ) A .83 B .108 C .75 D .63

3.已知数列{}n a 是等比数列,且===m m m S S S 323010,则, (六)、等比数列的判定法 (1)定义法:

?

=+(常数)q a a n

n 1{}n a 为等比数列;

(2)中项法:?

≠?=++)0(2

2

1n n n n a a a a {}n a 为等比数列;

(3)通项公式法:?

?=为常数)

q k q

k a n

n ,({}n a 为等比数列;

(4)前n 项和法:?-=为常数)(q k q k S n

n ,)1({}n a 为等比数列。

?

-=为常数)(q k kq

k S n

n ,{}n a 为等比数列。

例:1.已知数列}{n a 的通项为n

n a 2=,则数列}{n a 为 ( )

A.等差数列

B.等比数列

C.既不是等差数列也不是等比数列

D.无法判断 2.已知数列}{n a 满足)0(2

2

1≠?=++n n n n a a a a ,则数列}{n a 为 ( )

A.等差数列

B.等比数列

C.既不是等差数列也不是等比数列

D.无法判断

3.已知一个数列}{n a 的前n 项和1

n 22+-=n s ,则数列}{n a 为( )

A.等差数列

B.等比数列

C.既不是等差数列也不是等比数列

D.无法判断

四、求数列通项公式方法

(1).公式法(定义法)根据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定义求通项 例:1已知等差数列}{n a 满足:26,7753=+=a a a , 求n a ;

2.等比数列}{n a 的各项均为正数,且13221=+a a ,622

39a a a =,求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

3.已知数列}{n a 满足2

122142++=?==n n n a a a a a 且, (*

∈N n ),求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

4. 已知数列}{n a 满足,21=a 且1152(5)n n n n a a ++-=-(*

∈N n ),求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

5.数列已知数列{}n a 满足111,41(1).2

n n a a a n -==+>则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

(2)累加法

1、累加法 适用于:1()n n a a f n +=+

若1()n n a a f n +-=(2)n ≥,则

21321(1)

(2) ()

n n a a f a a f a a f n +-=-=-=

两边分别相加得 111

()n

n k a a f n +=-=

例:1.已知数列{}n a 满足1

41,

2

12

11-+

==+n

a a a n n ,求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

2. 已知数列{}n a 满足11211n n a a n a +=++=,,求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

3. 已知数列{}n a 满足112313n

n n a a a +=+?+=,,求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

(3)累乘法

适用于: 1()n n a f n a +=

若1()n n

a f n a +=,则

3

1212

(1)(2)()n n

a a a f f f n a a a +===,,

, 两边分别相乘得,

111

1

()n

n k a a f k a +==?∏

例:1. 已知数列{}n a 满足112(1)53n

n n a n a a +=+?=,,求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

2.已知数列{}n a 满足3

21=a ,n n a n n a 1

1+=

+,求n a 。

3.已知31=a ,n n a n n a 2

3131+-=

+ )1(≥n ,求n a 。

(4)待定系数法 适用于1()n n a q a f n +=+

例:1. 已知数列{}n a 中,111,21(2)n n a a a n -==+≥,求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

2.(2006,重庆,文,14)在数列{}n a 中,若111,23(1)n n a a a n +==+≥,则该数列的通项n a =_______________

3.已知数列{}n a 满足*

111,21().n n a a a n N +==+∈求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

(5)递推公式中既有n S

分析:把已知关系通过11,1

,2n n

n S n a S S n -=?=?-≥?转化为数列{}n a 或n S 的递推关系,然后采用相应的方法求解。

1.(2005北京卷)数列{a n }的前n 项和为S n ,且a 1=1,113

n n a S +=,n =1,2,3,……,求a 2,a 3,a 4的值及数

列{a n }的通项公式.

2.(2005山东卷)已知数列{}n a 的首项15,a =前n 项和为n S ,且*

15()n n S S n n N +=++∈,证明数列{}

1n a +是等比数列.

(6)取倒数法。

五、数列求和

1.直接用等差、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求和。

d n n na a a n S n n 2

)

1(2

)

(11-+

=+= ??

???≠--==)

1(1)

1()1(11q q q a q na S n

n

公比含字母时一定要讨论

2.错位相减法求和:如:{}{}.

,,2211的和求等比

等差n n n n b a b a b a b a +++

例:1.求和2

1

123n n S x x n x

-=+++

+

2.求和:n

n a

n a

a

a S +

++

+=

3

2

321

3.裂项相消法求和:把数列的通项拆成两项之差、正负相消剩下首尾若干项。 常见拆项:

1

11)

1(1+-

=+n n n n

)

1

21121(

21)

12)(12(1

+-

-=

+-n n n n

)

2

11(

2

1)

2(1+-

=

+n n

n n ])

2)(1(1

)

1(1

[21

)

2)(1(1

++-

+=

++n n n n n n n

!)!1(!n n n n -+=?

)!

1(1!1)!

1(+-

=+n n n n

数列{}n a 是等差数列,数列?

??

??

?+1

1

n n a a 的前n 项和 例:1.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为n S ,若1

(1)

n a n n =

+,则5S 等于( )

A .1

B .56

C .16

D .

130

2.已知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为1(1)

n a n n =+,求前n 项的和;

4.已知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为n a =12

n +,设13

24

2

111n n n T a a a a a a +=

+

++

???,求n T .

5.求)(,32114

32113

2112

111*

N n n

∈+++++

+++++

+++

++ 。

3.已知等差数列}{n a 满足02=a , 1086-=+a a .

(1)求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及n S

(2)求数列}2

{1

-n n a 的前n 项和

7.已知等差数列}{n a 满足:26,7753=+=a a a ,}{n a 的前n 项和n S (1)求n a 及n S (2)令1

12

-=

n

n a b (+

∈N n ),求数列}{n b 前n 项和n T

(完整版)数列题型及解题方法归纳总结

知识框架 111111(2)(2)(1)( 1)()22()n n n n n n m p q n n n n a q n a a a q a a d n a a n d n n n S a a na d a a a a m n p q --=≥=?? ←???-=≥?? =+-??-?=+=+??+=++=+??两个基等比数列的定义本数列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等比数列数列数列的分类数列数列的通项公式函数角度理解 的概念数列的递推关系等差数列的定义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等差数列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等差数列的性质1111(1)(1) 11(1)() n n n n m p q a a q a q q q q S na q a a a a m n p q ---=≠--===+=+???? ? ???????????????? ??? ???????????? ???? ????????????? ?????? ? ?? ?? ?? ?? ??? ???????? 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等比数列的性质公式法分组求和错位相减求和数列裂项求和求和倒序相加求和累加累积 归纳猜想证明分期付款数列的应用其他??????? ? ? 掌握了数列的基本知识,特别是等差、等比数列的定义、通项公式、求和公式及性质,掌握了典型题型的解法和数学思想法的应用,就有可能在高考中顺利地解决数列问题。 一、典型题的技巧解法 1、求通项公式 (1)观察法。(2)由递推公式求通项。 对于由递推公式所确定的数列的求解,通常可通过对递推公式的变换转化成等差数列或等比数列问题。 (1)递推式为a n+1=a n +d 及a n+1=qa n (d ,q 为常数) 例1、 已知{a n }满足a n+1=a n +2,而且a 1=1。求a n 。 例1、解 ∵a n+1-a n =2为常数 ∴{a n }是首项为1,公差为2的等差数列 ∴a n =1+2(n-1) 即a n =2n-1 例2、已知{}n a 满足11 2 n n a a +=,而12a =,求n a =? (2)递推式为a n+1=a n +f (n ) 例3、已知{}n a 中112a = ,121 41 n n a a n +=+-,求n a . 解: 由已知可知)12)(12(11-+= -+n n a a n n )1 21 121(21+--=n n 令n=1,2,…,(n-1),代入得(n-1)个等式累加,即(a 2-a 1)+(a 3-a 2)+…+(a n -a n-1) 2 43 4)1211(211--= --+=n n n a a n ★ 说明 只要和f (1)+f (2)+…+f (n-1)是可求的,就可以由a n+1=a n +f (n )以n=1,2,…,(n-1)代 入,可得n-1个等式累加而求a n 。 (3)递推式为a n+1=pa n +q (p ,q 为常数) 例4、{}n a 中,11a =,对于n >1(n ∈N )有132n n a a -=+,求n a . 解法一: 由已知递推式得a n+1=3a n +2,a n =3a n-1+2。两式相减:a n+1-a n =3(a n -a n-1) 因此数列{a n+1-a n }是公比为3的等比数列,其首项为a 2-a 1=(3×1+2)-1=4 ∴a n+1-a n =4·3n-1 ∵a n+1=3a n +2 ∴3a n +2-a n =4·3n-1 即 a n =2·3n-1 -1 解法二: 上法得{a n+1-a n }是公比为3的等比数列,于是有:a 2-a 1=4,a 3-a 2=4·3,a 4-a 3=4·32,…,a n -a n-1=4·3n-2 , 把n-1个等式累加得: ∴an=2·3n-1-1 (4)递推式为a n+1=p a n +q n (p ,q 为常数) )(3211-+-= -n n n n b b b b 由上题的解法,得:n n b )32(23-= ∴n n n n n b a )31(2)21(32-== (5)递推式为21n n n a pa qa ++=+

数列全部题型归纳(非常全面-经典!)(新)

数列百通 通项公式求法 (一)转化为等差与等比 1、已知数列{}n a 满足11a =,n a =,n N *∈2≤n ≤8),则它的通项公式n a 什么 2.已知{}n a 是首项为2的数列,并且112n n n n a a a a ---=,则它的通项公式n a 是什么 3.首项为2的数列,并且23 1n n a a -=,则它的通项公式n a 是什么 4、已知数列{}n a 中,10a =,112n n a a += -,* N n ∈.

求证:11n a ?? ??-?? 是等差数列;并求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 5.已知数列{}n a 中,13a =,1222n n a a n +=-+,如果2n n b a n =-,求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 (二)含有n S 的递推处理方法 1)知数列{a n }的前n 项和S n 满足log 2(S n +1)=n +1,求数列{a n }的通项公式.

2.)若数列{}n a 的前n 项和n S 满足,2 (2)8 n n a S +=则,数列n a 3 4)1a +求数列a (三) 累加与累乘 (1)如果数列{}n a 中111,2n n n a a a -=-=(2)n ≥求数列n a

(2)已知数列}{n a 满足31=a ,)2() 1(1 1≥-+=-n n n a a n n ,求此数列的通项公式 (3) 1a = (4 (四)一次函数的递推形式 1. 若数列{}n a 满足111 1,12 n n a a a -==+(2)n ≥,数列n a

2 .若数列{}n a 满足111 1,22 n n n a a a -==+ (2)n ≥,数列n a (1 (2 (六)求周期 16 (1) 121,41n n n a a a a ++==-,求数列2004a

高中数学经典题型50道(另附详细答案)讲解学习

高中数学经典题型50道(另附详细答案)

高中数学习题库(50道题另附答案) 1.求下列函数的值域: 解法2 令t=sin x,则f(t)=-t2+t+1,∵ |sin x|≤1, ∴|t|≤1.问题转化为求关于t的二次函数f(t)在闭区间[-1,1]上的最值. 本例题(2)解法2通过换元,将求三角函数的最值问题转化为求二次函数在闭区间上的最值问题,从而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这就是转换的思想.善于从不同角度去观察问题,沟通数学各学科之间的内在联系,是实现转换的关键,转换的目的是将数学问题由陌生化熟

悉,由复杂化简单,一句话:由难化易.可见化归是转换的目的,而转换是实现化归段手段。 2. 设有一颗慧星沿一椭圆轨道绕地球运行,地球恰好位于椭圆轨道 的焦点处,当此慧星离地球相距m 万千米和m 3 4万千米时,经过地球和慧星的直线与椭圆的长轴夹角分别为32 π π和,求该慧星与 地球的最近距离。 解:建立如下图所示直角坐标系,设地球位于焦点)0,(c F -处,椭圆 的方程为122 22=+b y a x (图见教材P132页例1)。 当过地球和彗星的直线与椭圆的长轴夹角为3 π 时,由椭圆的几何 意义可知,彗星A 只能满足)3 (3/π π=∠=∠xFA xFA 或。作 m FA FB Ox AB 3 2 21B ==⊥,则于 故由椭圆第二定义可知得???????+-=-=)32(34)(2 2 m c c a a c m c c a a c m 两式相减得,2 3)4(21.2,3 2 31 c c c m c a m a c m =-==∴?=代入第一式得 .3 2.32m c c a m c ==-∴=∴ 答:彗星与地球的最近距离为m 3 2万千米。 说明:(1)在天体运行中,彗星绕恒星运行的轨道一般都是椭圆,而恒星正是它的一个焦点,该椭圆的两个焦点,一个是近地点,另一个则是远地点,这两点到恒星的距离一个是c a -,另一个是.c a +

数列必会常见题型归纳

数列必会基础题型 题型一:求值类的计算题(多关于等差等比数列) A )根据基本量求解(方程的思想) 1、已知n S 为等差数列{}n a 的前n 项和,63,6,994=-==n S a a ,求n ; 2、等差数列{}n a 中,410a =且3610a a a ,,成等比数列,求数列{}n a 前20项的和20S . 3、设{}n a 是公比为正数的等比数列,若16,151==a a ,求数列{}n a 前7项的和. 4、已知四个实数,前三个数成等差数列,后三个数成等比数列,首末两数之和为37, 中间两数之和为36,求这四个数. 5在等差数列{a n }中, (1)已知a 15=10,a 45=90,求a 60; (2)已知S 12=84,S 20=460,求S 28; (3)已知a 6=10,S 5=5,求a 8和S 8. 6、有四个数,其中前三个数成等差数列,后三个数成等比数列,并且第一个数与第四个数的和是16,第二个数与第三个数的和是12,求这四个数. 7、已知△ABC 中,三内角A 、B 、C 的度数成等差数列,边a 、b 、c 依次成等比数列.求证:△ABC 是等边三角形. B )根据数列的性质求解(整体思想) 1、已知n S 为等差数列{}n a 的前n 项和,1006=a ,则=11S ; 2、设n S 、n T 分别是等差数列{}n a 、 {}n a 的前n 项和,327++=n n T S n n ,则=5 5b a . 3、设n S 是等差数列{}n a 的前n 项和,若 ==5 935,95S S a a 则( ) 4、等差数列{}n a ,{}n b 的前n 项和分别为n S ,n T ,若231n n S n T n =+,则n n a b =( ) 5、已知n S 为等差数列{}n a 的前n 项和,)(,m n n S m S m n ≠==,则=+n m S .. 6、已知等比数列{a n }中,a 1·a 9=64,a 3+a 7=20,则a 11= .

数列常见题型总结经典(超级经典)

数列常见题型总结经典(超 级经典)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5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高中数学《数列》常见、常考题型总结 题型一 数列通项公式的求法 1.前n 项和法(知n S 求n a )???-=-11n n n S S S a ) 2()1(≥=n n 例1、已知数列}{n a 的前n 项和212n n S n -=,求数列|}{|n a 的前n 项和n T 1、若数列}{n a 的前n 项和n n S 2=,求该数列的通项公式。 2、若数列}{n a 的前n 项和32 3-= n n a S ,求该数列的通项公式。 3、设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为n S ,数列}{n S 的前n 项和为n T ,满足22n S T n n -=, 求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 2.形如)(1n f a a n n =-+型(累加法) (1)若f(n)为常数,即:d a a n n =-+1,此时数列为等差数列,则n a =d n a )1(1-+. (2)若f(n)为n 的函数时,用累加法.

例 1. 已知数列{a n }满足)2(3,1111≥+==--n a a a n n n ,证明2 13-=n n a 1. 已知数列{}n a 的首项为1,且*12()n n a a n n N +=+∈写出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 2. 已知数列}{n a 满足31=a ,)2() 1(11≥-+=-n n n a a n n ,求此数列的通项公式. 3.形如)(1n f a a n n =+型(累乘法) (1)当f(n)为常数,即:q a a n n =+1(其中q 是不为0的常数),此数列为等比且n a =11-?n q a . (2)当f(n)为n 的函数时,用累乘法. 例1、在数列}{n a 中111 ,1-+==n n a n n a a )2(≥n ,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1、在数列}{n a 中111 1,1-+-==n n a n n a a )2(≥n ,求n n S a 与。

(完整版)高二数学归纳法经典例题

例1.用数学归纳法证明: ()()12121217 51531311+=+-++?+?+?n n n n Λ. 请读者分析下面的证法: 证明:①n =1时,左边31311=?=,右边3 1121=+=,左边=右边,等式成立. ②假设n =k 时,等式成立,即: ()()12121217 51531311+=+-++?+?+?k k k k Λ. 那么当n =k +1时,有: ()()()()32121121217 51531311++++-++?+?+?k k k k Λ ????????? ??+-++??? ??+--++??? ??-+??? ??-+??? ? ?-=3211211211217151513131121k k k k Λ 322221321121++?=??? ??+-= k k k ()1 121321+++=++=k k k k 这就是说,当n =k +1时,等式亦成立. 由①、②可知,对一切自然数n 等式成立. 评述:上面用数学归纳法进行证明的方法是错误的,这是一种假证,假就假在没有利用归纳假设n =k 这一步,当n =k +1时,而是用拆项法推出来的,这样归纳假设起到作用,不符合数学归纳法的要求. 正确方法是:当n =k +1时. ()()()()32121121217 51531311++++-++?+?+?k k k k Λ ()() 3212112++++=k k k k ()()()()()() 321211232121322++++=++++=k k k k k k k k

()1 121321+++=++=k k k k 这就说明,当n =k +1时,等式亦成立, 例2.是否存在一个等差数列{a n },使得对任何自然数n ,等式: a 1+2a 2+3a 3+…+na n =n (n +1)(n +2) 都成立,并证明你的结论. 分析:采用由特殊到一般的思维方法,先令n =1,2,3时找出来{a n },然后再证明一般性. 解:将n =1,2,3分别代入等式得方程组. ?????=++=+=603224 26321 211a a a a a a , 解得a 1=6,a 2=9,a 3=12,则d =3. 故存在一个等差数列a n =3n +3,当n =1,2,3时,已知等式成立. 下面用数学归纳法证明存在一个等差数列a n =3n +3,对大于3的自然数,等式 a 1+2a 2+3a 3+…+na n =n (n +1)(n +2)都成立. 因为起始值已证,可证第二步骤. 假设n =k 时,等式成立,即 a 1+2a 2+3a 3+…+ka k =k (k +1)(k +2) 那么当n =k +1时, a 1+2a 2+3a 3+…+ka k +(k +1)a k +1 = k (k +1)(k +2)+ (k +1)[3(k +1)+3] =(k +1)(k 2+2k +3k +6) =(k +1)(k +2)(k +3) =(k +1)[(k +1)+1][(k +1)+2] 这就是说,当n =k +1时,也存在一个等差数列a n =3n +3使a 1+2a 2+3a 3+…+na n =n (n +1)(n +2)成立. 综合上述,可知存在一个等差数列a n =3n +3,对任何自然数n ,等式a 1+2a 2+3a 3+…+na n =n (n +1)(n +2)都成立. 例3.证明不等式n n 21 31 21 1<++++Λ (n ∈N). 证明:①当n =1时,左边=1,右边=2.

数列常见题型分析与方法总结

数列常见题型分析与做法 一、等差、等比数列的概念与性质 1、已知等比数列432,,,}{a a a a n 中分别是某等差数列的第5项、第3项、第2项,且1,641≠=q a 公比,求n a ; (I )依题意032),(32244342=+--+=a a a a a a a 即 03213131=+-∴q a q a q a 2 1101322 = =?=+-∴q q q q 或2 11= ∴≠q q 1)2 1 (64-?=n n a 故 二、求数列的通项 类型1 )(1n f a a n n +=+ 解法:把原递推公式转化为)(1n f a a n n =-+,利用累加法(逐差相加法)求解。 例:已知数列{}n a 满足2 11=a ,n n a a n n ++ =+2 11,求n a 答案:n n a n 12 3112 1- = - += ∴ 类型2 n n a n f a )(1=+ 解法:把原递推公式转化为)(1n f a a n n =+,利用累乘法(逐商相乘法)求解。 例:已知数列{}n a 满足321= a ,n n a n n a 1 1+= +,求n a 答案:n a n 32= ∴ 类型3 q pa a n n +=+1(其中p ,q 均为常数,)0)1((≠-p pq )。 解法(待定系数法):把原递推公式转化为:)(1t a p t a n n -=-+,其中p q t -=1,再利用换元 法转化为等比数列求解。 例:已知数列{}n a 中,11=a ,321+=+n n a a ,求n a . 提示:)3(231+=++n n a a 答案:321-=+n n a . 类型4 递推公式为n S 与n a 的关系式。(或()n n S f a =) 解法:这种类型一般利用???≥???????-=????????????????=-) 2() 1(11n S S n S a n n n 与)()(11---=-=n n n n n a f a f S S a 消去n S )2(≥n 或与)(1--=n n n S S f S )2(≥n 消去n a 进行求解。 例:已知数列{}n a 前n 项和2 2 14---=n n n a S . (1)求1+n a 与n a 的关系;(2)求通项公式n a . 解:(1)由2 2 14-- -=n n n a S 得:1 112 14-++- -=n n n a S 于是) 2 12 1( )(1 2 11--++- +-=-n n n n n n a a S S 所以1 112 1 -+++ -=n n n n a a a n n n a a 2 12 11+ = ?+.

数列全部题型归纳(非常全面-经典!)讲解学习

数列全部题型归纳(非常全面-经典!)

数列百通 通项公式求法 (一)转化为等差与等比 1、已知数列{}n a 满足11a =,n a =,n N *∈2≤n ≤8),则它的通项公式n a 什么 2.已知{}n a 是首项为2的数列,并且112n n n n a a a a ---=,则它的通项公式n a 是什么 3.首项为2的数列,并且231n n a a -=,则它的通项公式n a 是什么 4、已知数列{}n a 中,10a =,112n n a a +=-,*N n ∈.

求证:11n a ????-?? 是等差数列;并求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 5.已知数列{}n a 中,13a =,1222n n a a n +=-+,如果2n n b a n =-,求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 (二)含有n S 的递推处理方法 1)知数列{a n }的前n 项和S n 满足log 2(S n +1)=n +1,求数列{a n }的通项公式.

2.)若数列{}n a 的前n 项和n S 满足,2 (2) 8n n a S +=则,数列n a 3)若数列{}n a 的前n 项和n S 满足,111 ,0,4n n n n a S S a a -=-≠=则,数列 n a 4)12323...(1)(2)n a a a na n n n +++=++ 求数列n a (三) 累加与累乘 (1)如果数列{}n a 中111,2n n n a a a -=-=(2)n ≥求数列n a

(2)已知数列}{n a 满足31=a ,)2() 1(11≥-+ =-n n n a a n n ,求此数列的通项公式 (3) 12+211,2,=32n n n a a a a a +==-,求此数列的通项公式. (4)若数列{}n a 的前n 项和n S 满足,211,2 n n S n a a ==则,数列n a (四)一次函数的递推形式 1. 若数列{}n a 满足1111,12 n n a a a -== +(2)n ≥,数列n a

高中数学经典题型50道(另附详细答案)

高中数学习题库(50道题另附答案) 1.求下列函数的值域: 解法2 令t=sin x,则f(t)=-t2+t+1,∵|sin x|≤1, ∴|t|≤1.问题转化为求关于t的二次函数f(t)在闭区间[-1,1]上的最值. 本例题(2)解法2通过换元,将求三角函数的最值问题转化为求二次函数在闭区间上的最值问题,从而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这就是转换的思想.善于从不同角度去观察问题,沟通数学各学科之间的内在联系,是实现转换的关键,转换的目的是将数学问题由陌生化熟悉,由复杂化简单,一句话:由难化易.可见化归是转换的目的,而转换是实现化归段手段。

2. 设有一颗慧星沿一椭圆轨道绕地球运行,地球恰好位于椭圆轨道 的焦点处,当此慧星离地球相距m 万千米和m 3 4 万千米时,经过地球和慧星的直线与椭圆的长轴夹角分别为32 π π和,求该慧星与地球 的最近距离。 解:建立如下图所示直角坐标系,设地球位于焦点)0,(c F -处,椭圆的 方程为122 22=+b y a x (图见教材P132页例1)。 当过地球和彗星的直线与椭圆的长轴夹角为3π 时,由椭圆的几何 意义可知,彗星A 只能满足)3 (3/π π=∠=∠xFA xFA 或。作 m FA FB Ox AB 3 2 21B ==⊥,则于 故由椭圆第二定义可知得????? ??+-=-=)32(34)(2 2 m c c a a c m c c a a c m 两式相减得,2 3)4(21.2,3 2 31 c c c m c a m a c m =-==∴?=代入第一式得 .3 2.32m c c a m c ==-∴=∴ 答:彗星与地球的最近距离为m 3 2 万千米。 说明:(1)在天体运行中,彗星绕恒星运行的轨道一般都是椭圆,而恒星正是它的一个焦点,该椭圆的两个焦点,一个是近地点,另一个则是远地点,这两点到恒星的距离一个是c a -,另一个是.c a + (2)以上给出的解答是建立在椭圆的概念和几何意义之上的,以数学概念为根基充分体现了数形结合的思想。另外,数学应用问题的解决在数学化的过程中也要时刻不忘审题,善于挖掘隐含条件,有意识

数列题型及解题方法归纳总结

知识框架 掌握了数列的基本知识,特别是等差、等比数列的定义、通项公式、求和公式及性质,掌握了典型题型的解法和数学思想法的应用,就有可能在高考中顺利地解决数列问题。 一、典型题的技巧解法 1、求通项公式 (1)观察法。(2)由递推公式求通项。 对于由递推公式所确定的数列的求解,通常可通过对递推公式的变换转化成等差数列或等比数列问题。 (1)递推式为a n+1=a n +d 及a n+1=qa n (d ,q 为常 数) 例1、已知{a n }满足a n+1=a n +2,而且a 1=1。求a n 。 例1、解∵a n+1-a n =2为常数∴{a n }是首项为1,公差为2的等差数列 ∴a n =1+2(n-1)即a n =2n-1 例2、已知{}n a 满足11 2n n a a +=,而12a =,求 n a =? (2)递推式为a n+1=a n +f (n ) 例3、已知{}n a 中112 a = ,12 141 n n a a n +=+ -,求n a . 解:由已知可知 )12)(12(11-+= -+n n a a n n )1 21 121(21+--=n n 令n=1,2,…,(n-1),代入得(n-1)个等式累加,即(a 2-a 1)+(a 3-a 2)+…+(a n -a n-1) ★ 说明只要和f (1)+f (2)+…+f (n-1)是可求的,就可以由a n+1=a n +f (n )以n=1,2,…,(n-1)代入,可得n-1个等式累加而求a n 。 (3)递推式为a n+1=pa n +q (p ,q 为常数) 例4、{}n a 中,11a =,对于n >1(n ∈N )有 132n n a a -=+,求n a . 解法一:由已知递推式得a n+1=3a n +2,a n =3a n-1+2。两式相减:a n+1-a n =3(a n -a n-1) 因此数列{a n+1-a n }是公比为3的等比数列,其首项为a 2-a 1=(3×1+2)-1=4 ∴a n+1-a n =4·3n-1∵a n+1=3a n +2∴3a n +2-a n =4·3n-1 即a n =2·3n-1-1 解法二:上法得{a n+1-a n }是公比为3的等比数列,于是有:a 2-a 1=4,a 3-a 2=4·3,a 4-a 3=4·32,…,a n -a n-1=4·3n-2, 把n-1个等式累加得:∴an=2·3n-1-1 (4)递推式为a n+1=pa n +qn (p ,q 为常数) )(3 2 11-+-=-n n n n b b b b 由上题的解法, 得:n n b )3 2(23-=∴ n n n n n b a )31(2)21(32 -== (5)递推式为21n n n a pa qa ++=+ 思路:设21n n n a pa qa ++=+,可以变形为: 211()n n n n a a a a αβα+++-=-, 想 于是{a n+1-αa n }是公比为β的等比数列,就转化 为前面的类型。 求n a 。 (6)递推式为S n 与a n 的关系式 系;(2)试用n 表示a n 。 ∴)2121( )(1 2 11 --++- +-=-n n n n n n a a S S ∴1 11 2 1 -+++ -=n n n n a a a ∴ n n n a a 2 1 211+= + 上式两边同乘以2n+1得2n+1a n+1=2n a n +2则{2n a n }是公差为2的等差数列。 ∴2n a n =2+(n-1)·2=2n 数列求和的常用方法: 1、拆项分组法:即把每一项拆成几项,重新组合分成几组,转化为特殊数列求和。

数列常见题型总结经典

高中数学《数列》常见、常考题型总结 题型一 数列通项公式的求法 1.前n项和法(知n S 求n a )?? ?-=-11 n n n S S S a ) 2()1(≥=n n 例1、已知数列}{n a 的前n 项和2 12n n S n -=,求数列|}{|n a 的前n 项和n T 变式:已知数列}{n a 的前n 项和n n S n 122 -=,求数列|}{|n a 的前n项和n T 练习: 1、若数列}{n a 的前n 项和n n S 2=,求该数列的通项公式。答案:???=-12 2n n a )2() 1(≥=n n 2、若数列}{n a 的前n 项和32 3-=n n a S ,求该数列的通项公式。答案:n n a 32?= 3、设数列}{n a 的前n项和为n S ,数列}{n S 的前n 项和为n T ,满足2 2n S T n n -=, 求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 4.n S 为{n a }的前n 项和,n S =3(n a -1),求n a (n ∈N +) 5、设数列{}n a 满足2 *12333()3 n n a a a a n N +++= ∈n-1 …+3,求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作差法) 2。形如)(1n f a a n n =-+型(累加法) (1)若f(n)为常数,即:d a a n n =-+1,此时数列为等差数列,则n a =d n a )1(1-+。 (2)若f(n)为n 的函数时,用累加法. 例 1. 已知数列{a n }满足)2(3,111 1≥+==--n a a a n n n ,证明2 1 3-=n n a 例2.已知数列{}n a 的首项为1,且* 12()n n a a n n N +=+∈写出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 例3.已知数列}{n a 满足31=a ,)2() 1(1 1≥-+ =-n n n a a n n ,求此数列的通项公式。 3。形如 )(1 n f a a n n =+型(累乘法) (1)当f(n)为常数,即:q a a n n =+1(其中q 是不为0的常数),此数列为等比且n a =1 1-?n q a 。 (2)当f(n )为n 的函数时,用累乘法. 例1、在数列}{n a 中111 ,1-+==n n a n n a a )2(≥n ,求数列的通项公式.答案:12+=n a n 练习: 1、在数列}{n a 中111 1,1-+-==n n a n n a a )2(≥n ,求n n S a 与。答案:)1(2 +=n n a n 2、求数列)2(1 232,111 ≥+-==-n a n n a a n n 的通项公式。 4。形如s ra pa a n n n += --11 型(取倒数法) 例1. 已知数列{}n a 中,21=a ,)2(1 211 ≥+=--n a a a n n n ,求通项公式n a

10道经典高中数学题

1.设Sn是等差数列{An}的前n项和,又S6=36,Sn=324,S(n-6)=144,则n=? ①Sn是等差数列 S6=a1*6+6(6-1)/2*d=36,则2a1+5d=12......& 最后六项的和S=an*6-6(6-1)/2*d=6an-15d S(n-6)=Sn-S=324-(6an-15d)=144,则2an-5d=60......@ &+@:a1+an=36 Sn=(a1+an)/2*n n=18 ②解:Sn-S(n-6)=a(n-5)+a(n-4)+......an=324-144=180 而 S6=a1+a2+...a6=36 有 Sn-S(n-6)+S6= a1+a2+...a6+ a(n-5)+a(n-4)+....an =6(a1+an)=180+36=216 那么 (a1+an)=36 Sn=n(a1+an)/2=324 即 36n/2 =324 所以 n=18 2.已知f(x)=(x-1)^2,g(x)=4(x-1),f(an)和g(an)满足,a1=2,且(an+1-an)g(an)+f(an)=0

(1)是否存在常数C,使得数列{an+C}为等比数列?若存在,证明你的结论;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2)设bn=3f(an)-[g(an+1)]^2,求数列{bn}的前n项和Sn (1)存在 C=-1 证明如下 (an+1-an)g(an)+f(an)=0 将f(x)、g(x)带入并化简 得4an+1 - 3an -1 =0 变形为4(an+1 -1)=3(an -1) 所以an-1是以3/4为等比 1为首项的等比数列 (2)an-1=(3/4)^n bn=3f(an)-[g(an+1)]^2 将f(an) g(an+1)带入不要急着化简先将an+1 - 1换成 3/4 (an-1) 化简后bn=-6(an -1)^2=-6*(9/16)^n bn是首项为-27/8等比是9/16的等比数列 Sn=a1(1-q^n)/(1-q)=54/7(9/16)^n-54/7 已知函数f(x)=x^2+ax+b,当实数p,q满足p+q=1,试证明pf(x)+qf(y)>=f(px+qy) pf(x)+qf(y)>=f(px+qy) <=> px^2+pax+pb+qy^2+qay+qb>=(px+qy)^2+apx+aqy+b

高中数学必修一集合经典题型总结高分必备

慧诚教育2017年秋季高中数学讲义 必修一第一章复习 知识点一集合的概念 1.集合 一般地,把一些能够________________对象看成一个整体,就说这个整体是由这些对象________构成的集合(或集),通常用大写拉丁字母A,B,C,…来表示. 2.元素 构成集合的____________叫做这个集合的元素,通常用小写拉丁字母a,b,c,…来表示. 3.空集 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叫做空集,记为?.

知识点二 集合与元素的关系 1.属于 如果a 是集合A 的元素,就说a ________集合A ,记作a ________A . 2.不属于 如果a 不是集合A 中的元素,就说a ________集合A ,记作a ________A . 知识点三 集合的特性及分类 1.集合元素的特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集合的分类 (1)有限集:含有________元素的集合. (2)无限集:含有________元素的集合. 3.常用数集及符号表示 知识点四 1.列举法 把集合的元素________________,并用花括号“{}”括起来表示集合的方法叫做列举法. 2.描述法 用集合所含元素的 ________表示集合的方法称为描述法. 知识点五 集合与集合的关系 1.子集与真子集

2.子集的性质 (1)规定:空集是____________的子集,也就是说,对任意集合A,都有________. (2)任何一个集合A都是它本身的子集,即________. (3)如果A?B,B?C,则________. (4)如果A?B,B?C,则________. 3.集合相等 4.集合相等的性质 如果A?B,B?A,则A=B;反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知识点六集合的运算 1.交集

高中数学典型题型与解析

高中数学典型题型与解析 一、选择题 1.设,21,a b R a b +∈+=、则2224ab a b --有( ) A .最大值 1 4 B .最小值14 C .最大值 212 - D .最小值54- 2. 某校有6间不同的电脑室,每天晚上至少开放2间,欲求不同安排方案的种数,现有四 位同学分别给出下列四个结果:①2 6C ;②6 65 64 63 62C C C C +++;③726 -;④2 6A .其中 正确的结论是( ) A .仅有① B .仅有② C .②和③ D .仅有③ 3. 将函数y =2x 的图像按向量a →平移后得到函数y =2x +6的图像,给出以下四个命题:① a →的坐标可以是(-3.0);②a →的坐标可以是(0,6);③a →的坐标可以是(-3,0)或(0, 6);④a →的坐标可以有无数种情况,其中真命题的个数是( ) A .1 B .2 C .3 D .4 4. 不等式组? ??>->-a x a x 2412,有解,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 ) A .(-1,3) B .(-3,1) C .(-∞,1) (3,+∞) D .(-∞,-3) (1,+∞) 5. 设a >0,c bx ax x f ++=2 )(,曲线y =f (x )在点P (0x ,f (0x ))处切线的倾斜角 的取值范围为[0,4π ],则P 到曲线y =f (x )对称轴距离的取值范围为( ) A .[0,]1a B .0[,]21a C .0[,|]2|a b D .0[,|]21 |a b - 6. 已知)(x f 奇函数且对任意正实数1x ,2x (1x ≠2x )恒有 0) ()(2 121>--x x x f x f 则一定正确的是( ) A .)5()3(->f f B .)5()3(-<-f f C .)3()5(f f >- D .)5()3(->-f f 7. 将半径为R 的球加热,若球的半径增加R ?,则球的体积增加≈?V ( ) A . R R ?3 π3 4 B .R R ?2π4 C .2π4R D .R R ?π4 8. 等边△ABC 的边长为a ,将它沿平行于BC 的线段PQ 折起,使平面APQ ⊥平面BPQC ,若折叠后AB 的长为d ,则d 的最小值为( ) A . a 43 B .a 45 C .4 3a D . a 410 9. 锐角α、β满足β α βα2424sin cos cos sin +=1,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A .2π≠ +βα B .2π<+βα C .2π>+βα D .2 π=+βα

高中数学四种命题经典例题

例命题“若=,则与成反比例关系”的否命题是1 y x y k x [ ] A y x y B y kx x y C x y y .若≠ ,则与成正比例关系.若≠,则与成反比例关系.若与不成反比例关系,则≠k x k x D y x y .若≠,则与不成反比例关系k x 分析 条件及结论同时否定,位置不变. 答 选D . 例2 设原命题为:“对顶角相等”,把它写成“若p 则q ”形式为________.它的逆命题为________,否命题为________,逆否命题为________. 分析 只要确定了“p ”和“q ”,则四种命题形式都好写了. 解 若两个角是对顶角,则两个角相等;若两个角相等,则这两个角是对顶角;若两个角不是对顶点,则这两个角不相等;若两个角不相等,则这两个角不是对顶角. 例3 “若P ={x |x|<1},则0∈P ”的等价命题是________. 分析 等价命题可以是多个,我们这里是确定命题的逆否命题. 解原命题的等价命题可以是其逆否命题,所以填“若,则 0P p ≠{x||x|<1}” 例4 分别写出命题“若x 2+y 2=0,则x 、y 全为0”的逆命题、否命题和逆否命题.

分析根据命题的四种形式的结构确定. 解逆命题:若x、y全为0,则x2+y2=0; 否命题:若x2+y2≠0,则x,y不全为0; 逆否命题:若x、y不全为0,则x2+y2≠0. 说明:“x、y全为0”的否定不要写成“x、y全不为0”,应当是“x,y不全为0”,这要特别小心. 例5有下列四个命题: ①“若xy=1,则x、y互为倒数”的逆命题; ②“相似三角形的周长相等”的否命题; ③“若b≤-1,则方程x2-2bx+b2+b=0有实根”的逆否命题; ④“若∪=,则”的逆否命题,其中真命题是 A B B A B [ ] A.①②B.②③ C.①③D.③④ 分析应用相应知识分别验证. 解写出相应命题并判定真假 ①“若x,y互为倒数,则xy=1”为真命题; ②“不相似三角形周长不相等”为假命题; ③“若方程x2-2bx+b2+b=0没有实根,则b>-1”为真命题;

(经典)高中数学最全数列总结及题型精选

高中数学:数列及最全总结和题型精选 一、数列的概念 (1)数列定义:按一定次序排列的一列数叫做数列; 数列中的每个数都叫这个数列的项。记作n a ,在数列第一个位置的项叫第1项(或首项),在第二个位置的叫第2项,……,序号为n 的项叫第n 项(也叫通项)记作n a ; 数列的一般形式:1a ,2a ,3a ,……,n a ,……,简记作 {}n a 。 (2)通项公式的定义:如果数列}{n a 的第n 项与n 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一个公式表示,那么这个公式就叫 这个数列的通项公式。 例如:①:1 ,2 ,3 ,4, 5 ,… ②:5 14131211,,,,… 说明: ①{}n a 表示数列,n a 表示数列中的第n 项,n a = ()f n 表示数列的通项公式; ② 同一个数列的通项公式的形式不一定唯一。例如,n a = (1)n -=1,21 ()1,2n k k Z n k -=-?∈? +=?; ③不是每个数列都有通项公式。例如,1,1.4,1.41,1.414,…… (3)数列的函数特征与图象表示: 从函数观点看,数列实质上是定义域为正整数集N +(或它的有限子集)的函数()f n 当自变量n 从1开始 依次取值时对应的一系列函数值(1),(2),(3),f f f ……,()f n ,…….通常用n a 来代替()f n ,其图象是一群孤立点。 (4)数列分类:①按数列项数是有限还是无限分:有穷数列和无穷数列;②按数列项与项之间的大小关系分:递增数列、递减数列、常数列和摆动数列。 例:下列的数列,哪些是递增数列、递减数列、常数列、摆动数列? (1)1,2,3,4,5,6,… (2)10, 9, 8, 7, 6, 5, … (3) 1, 0, 1, 0, 1, 0, … (4)a, a, a, a, a,… (5)数列{n a }的前n 项和n S 与通项n a 的关系:1 1(1)(2) n n n S n a S S n -=?=? -?≥ 二、等差数列 (一)、等差数列定义:一般地,如果一个数列从第2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差等于同一个常数,那么这个数列就叫等差数列,这个常数叫做等差数列的公差,公差通常用字母d 表示。用递推公式表示为1(2)n n a a d n --=≥或1(1)n n a a d n +-=≥ 例:等差数列12-=n a n ,=--1n n a a (二)、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1(1)n a a n d =+-; 说明:等差数列(通常可称为A P 数列)的单调性:d 0>为递增数列,0d =为常数列,0d < 为递减数列。 例:1.已知等差数列{}n a 中,12497116 a a a a ,则,==+等于( ) A .15 B .30 C .31 D .64 2.{}n a 是首项11a =,公差3d =的等差数列,如果2005n a =,则序号n 等于 (A )667 (B )668 (C )669 (D )670 3.等差数列12,12+-=-=n b n a n n ,则n a 为 n b 为 (填“递增数列”或“递减数列”) (三)、等差中项的概念:

高中数学经典题型50道(另附详细答案)

高中数学经典题型50 道(另附详细答案)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高中数学习题库(50道题另附答案) 1.求下列函数的值域: 解法2 令t=sin x,则f(t)=-t2+t+1,∵ |sin x|≤1, ∴ |t|≤1.问题转化为求关于t的二次函数f(t)在闭区间[-1,1]上的最值. 本例题(2)解法2通过换元,将求三角函数的最值问题转化为求二次函数在闭区间上的最值问题,从而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这就是转换的思想.善于从不同角度去观察问题,沟通数学各学科之间的内在联系,是实现转换的关键,转换的目的是将数学问题由陌生化熟悉,由复杂化简单,一句话:由难化易.可见化归是转换的目的,而转换是实现化归段手段。

2. 设有一颗慧星沿一椭圆轨道绕地球运行,地球恰好位于椭圆轨道 的焦点处,当此慧星离地球相距m 万千米和m 3 4万千米时,经过地球和慧星的直线与椭圆的长轴夹角分别为32 π π和,求该慧星与 地球的最近距离。 解:建立如下图所示直角坐标系,设地球位于焦点)0,(c F -处,椭圆 的方程为122 22=+b y a x (图见教材P132页例1)。 当过地球和彗星的直线与椭圆的长轴夹角为3 π 时,由椭圆的几何 意义可知,彗星A 只能满足)3 (3/π π=∠=∠xFA xFA 或。作 m FA FB Ox AB 3 2 21B ==⊥,则于 故由椭圆第二定义可知得????? ??+-=-=)32(34)(2 2 m c c a a c m c c a a c m 两式相减得,2 3)4(21.2,3 2 31 c c c m c a m a c m =-==∴?=代入第一式得 .3 2.32m c c a m c ==-∴=∴ 答:彗星与地球的最近距离为m 3 2万千米。 说明:(1)在天体运行中,彗星绕恒星运行的轨道一般都是椭圆,而恒星正是它的一个焦点,该椭圆的两个焦点,一个是近地点,另一个则是远地点,这两点到恒星的距离一个是c a -,另一个是.c a + (2)以上给出的解答是建立在椭圆的概念和几何意义之上的,以数学概念为根基充分体现了数形结合的思想。另外,数学应用问题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