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信息化管理与运作平时作业四参考答案

信息化管理与运作平时作业四参考答案

信息化管理与运作平时作业四参考答案
信息化管理与运作平时作业四参考答案

平时作业四参考答案

问答题

1.题目:什么是信息系统运作?其重要内容是什么?

信息系统运作是使信息系统能够优质、高效、安全地运行而进行的一系列的策划、操作、应用与管理。“运作”有运用与操作的内涵。“运用”含有运筹与应用的意思,有针对某种应用目的而进行的策划;“操作”是指具体的、切实可行的、规范的动作。从组织管理的需要出发,信息系统运作就是“把信息系统当作一种工具,并通过一系列围绕信息系统的技术操作、管理运行和业务应用等活动,使企业产生或者提高经济效益”,以支持组织管理目标的最优化。

信息系统运作主要包括:人员培训、信息系统的操作、应用和管理等内容.

人员培训主要用以培养信息系统使用所需的合格人材(理念、技能等);

信息系统操作包括不同用户的不同需求所进行的基本操作、业务操作和维护操作等;

信息系统应用指组织有计划地实施不同的应用系统,以解决不同层面的信息管理问题;

信息系统管理则是围绕保障信息系统安全有效运行所开展的制度建设、IT服务管理和信息系统评价等工作。

2.题目:信息系统运作与信息系统运作有何不同?

信息系统运作是不同人员的一系列行为总和,是信息系统运行过程中的主体(人员)对客体(硬软件系统)各种影响的综合。

信息系统运行主要包括人员管理与制度建设、信息系统日常运行管理、信息系统运行中IT 服务管理、信息系统运行评价等重要内容。信息系统运行管理是成功运作信息系统的重要保证。

3.题目:信息系统运作涉及到的人员有哪些?他们各自的职责是什么?

信息系统运作主要涉及两类人员:终端用户、系统维护管理人员。

终端用户是信息系统的应用者。

系统维护管理人员是维护管理信息系统,保证终端用户应用的专业人员。

4. 题目:用户培训的主要内容和方式是什么?

1)培训内容可分为如下三方面:

计算机知识,包括:计算机基础、数据库、网络与通讯、程序设计方法等;

管理知识,包括:企业管理基础、经济数学方法、现代化管理常识等;

应用系统培训,包括:成功的应用案例、应用系统架构、应用流程及其操作、数据规范等。

实际培训的内容可根据组织的具体情况适当增减,因人施教,以取得更好的培训效果。2)培训方法有如下几种:

(1)让需要培训的人员参加部分或整个系统的前期开发或后期测试工作,在实践中学习有关知识,这种方法几乎适用于所有的用户。国内外的经验表明,结合重大任务及日常工作,对人员进行这种培训,是提高在职人员的技术水平和业务能力,保证系统一体化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式。

(2)把需要培训的人员送到大专院校等有关培训机构,进行定向代培。这种方式比较适合于培养专职计算机技术人员和系统维护管理人员。

(3)在系统投入使用前后对人员进行各种操作培训,通过教员现场演示和用户实际操作相结合的方式,逐步提高用户的计算机操作水平。这种方法比较适合于培养初级程序员和计

算机操作员。

(4)举办多种形式的短训班,请有关人员以讲课的方法讲解计算机知识和经济管理知识,加速系统应用开发。这种方式适合于普及教育。

5. 题目:信息系统的操作包括哪些层面的内容?

信息系统的应用主要包括操作层,知识层,管理层,战略层等4个层次的内容.

从管理层次角度,组织中的信息系统又可分为:操作层的事务处理系统(Transaction Processing System,TPS)、办公自动化系统(Office Automatic System,OAS);管理层的管理信息系统(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MIS);战略层的决策支持系统(Decision Support System,DSS)、经理支持系统(Executive Support System,ESS)等。

6. 题目:信息系统运作管理主要包括什么内容?

信息系统运行管理,它主要包括人员管理与制度建设、信息系统日常运行管理、信息系统运行中IT服务管理、信息系统运行评价等重要内容。信息系统管理是成功运作信息系统的重要保证。

(1)人员管理与制度建设

人员管理主要是规范人员的行为,重点体现为各种管理制度的建立和执行。信息系统人员管理相关的制度包括各类机房安全运行管理制度和其他制度。

(2)信息系统日常运行管理

信息系统的日常运行管理是为了保证系统能长期有效地正常运转而进行的活动,具体有系统运行情况的记录、审计跟踪、审查应急措施的落实、系统资源的管理、系统升级与退化等内容。

(3)信息系统运行中的IT服务管理

对于复杂的信息系统而言,其运行需要专门人员(如信息中心或网络中心)提供专门的IT服务管理,它是专业分工的产物。IT服务管理是规范IT服务的重要手段。IT服务管理主要包括配置管理、性能管理、问题管理等。

(4)信息系统运行评价

系统的运行评价是指对信息系统的运行状态和质量进行各种衡量,以判断信息系统是否优质、高效、安全地运行。

7. 题目:解释一下信息化评价的内涵以及意义?

信息化评价就是人们对信息化过程及其各个环节的投入产出效果所进行的调查和分析。它包括对信息化过程的结果所进行的状态(水平)评价,和对信息化的规划、组织、项目管理和信息系统运作等各个环节的绩效评价。所谓绩效(performance)通常是指组织及其子系统(部门、流程、成员、业务等)的工作表现和业务成效。

信息化评价意义

对一个社会组织而言,信息化可以增加其隐形资产,带来长远的战略价值和管理变革,有助于认识和解决信息化进程中出现的各类管理问题,对信息化建设有明显的导航意义。

首先,对一个组织信息化水平的测评,可以客观全面地反映其信息化的投入产出情况,有助于组织对其信息化发展进行纵向和横向比较。不同的组织(如传统企业、E_化企业、虚拟企业)通过信息化水平的测评,可以认清其信息化所处的阶段,有助于制订科学的信息化战略规划,因地制宜地开展信息化项目建设工作。同时,信息化水平测评结果可以作为一个组织的无形资产,反映其声誉、实力或价值。

其次,信息化评价促进组织信息化战略的实施。除了对信息化所带来的速度、准确性提高和成本下降等效率因素的评价外,通过开展信息化对缩短时空、增加组织知识、增进组织内外联系、促进业务流程变革等影响的测度,全面支持组织的战略实施。

再次,信息化评价可规范信息化的组织控制活动,有助于构建组织IT管控体系,强化信息化项目管理,在持续改进过程中,逐步消除“IT投资黑洞”、“IT项目泥潭”等现象.

8. 题目:信息化评价的步骤是什么?

信息化评价步骤

一般地,我们可以归纳出信息化评价的基本步骤:

1)明确评价主体和客体

评价主体是指授命实施评价的人或组织,如国家信息化测评中心接受企业信息化测评工作。评价客体即评价对象,它可以是国家、地区、政府、企事业单位等。

2)确定评价目标和原则

回答“为什么要评价”和“根据什么来评价”的问题。人们根据完备性、科学性、可行性、重点性、动态性等原则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完备性即指标相互独立,不多亦不少;科学性即指标选择有科学依据,体现为指标体系有层次和逻辑,符合整体性要求,且可度量和可比较;可行性即从技术和经济角度,指标数据可以获取和操作;重点性是指不能面面俱到,要突出起主导作用的指标,避免以次代主;动态性即根据发展变化需要指标可调整。

3)建立评价指标体系

根据评价目标和原则,构建多准则、多层次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4)确定评价模型

它是整个评价体系的主体,包括模型形式以及模型参数(权重系数)确定的方法。根据模型或权重系数确定方法的不同,评价方法被分为:主观赋权法(如层次分析法、德尔菲法、综合评判法等)和客观赋权法(如主分量分析法、因子分析法、DEA法等)。

5)调查、统计各指标值

利用各种调查手段收集评价指标所需要的各类数据。一般数据包括定量和定性数据两种。对于定性数据通常需要做简单的量化处理(打分);而对定量数据则需要做无量纲化预处理。进而根据要求进行指标的统计计算。

6)评价计算与分析

利用评价模型,借助计算机进行评价测算,并对测算结果进行分析。

9. 题目:阐述COBIT模型体系及其在信息化过程评价中的作用。

COBIT(Control Object of Information and related Technology)直译为信息及相关技术的控制目标,是由美国IT治理研究院开发与推广的一个信息化管理和控制模型,它定义了3大模型要素:IT过程、信息标准(IT标准)和IT资源。

IT过程相当于组织信息化过程,包括规划与组织、建设与实施、运行与支持、监控与评价等环节。

信息准则集中反映了企业的战略目标,主要从质量、成本、时间、资源利用率、系统效率、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等方面来保证信息的安全性、可靠性、有效性,实际上是信息化对信息处理的目标要求,即提供给核心业务的信息需要满足一定的标准。

IT资源主要包括以人、应用系统、技术、设施及数据在内的信息相关的资源,这是IT 过程的主要对象。

用COBIT实施信息化过程绩效评价的核心,就是对它所定义或推荐的4大领域、34个过程及318个活动的目标进行管理控制。其中,4领域描述如下:

1)规划与组织(PO域,Planning and Organization),基本对应于信息化过程的规划和组织环节,重点关注信息化战略的计划、组织和相应的管理和技术构架等。它包括11个过程目标。

2)获取与交付(AI域,Acquisition and Implementation),相当于信息化过程中的项目开发、维护等环节。它包括6个过程目标。

3)交付与支持(DS域,Delivery and Support),基本对应于信息化过程的信息系统运作环节。它包括13个过程目标。

4)监控(M域,Monitoring),对应于信息化过程中的评价环节。它包括4个过程目标。

本质上,COBIT利用组织中IT资源,为了实现信息化目标(IT准则),对信息化过程(IT 过程)的每个环节实施从顶向下(域——过程——活动)的分层控制(也称IT治理),即用高级控制目标、详细控制目标、受流程影响的信息标准、流程使用的IT资源、依靠成熟度模型(CMM)的典型特征、关键成功因素(KSF)、关键绩效指标(KPI)、关键目标指标(KGI)等完成信息化全过程控制,最终实现企业战略(商业)目标。

网络学习题:略

社区治理作业一

12春《社区治理》作业一_0004 ?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题?简答题?论述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10 道试题,共20 分。) 1. 1989年,( C )发表的一篇题为《撒哈拉以南非洲:从危机到可持续增长》的报告中,首先使用了“治理危机”一词。 A. 联合国开发署 B.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 C. 世界银行 D.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2. 社区的第一个基本要素是( A )。 A. 人口 B. 地域 C. 社会互动 D. 乡村 3.( C )是指社区内有目标、有计划建立起来的、以满足一定需要的各种团体和机构。 A. 社区治理 B. 社区建设 C. 社区组织 D. 社区工作 4.( A )指的是一种由共同的目标支持的社区公共事务方面的活动或管理机制。 A. 社区治理 B. 社区建设 C. 社区组织 D. 社区工作 5. 学者(A )于1995年发表题为《没有政府的治理》的专著,并撰写了题为“21世纪的治理”、“面向本体论的全球治理”等文章,为治理理论的创立作出了奠基性的贡献。 A. 詹姆斯·N·罗西瑙 B. 罗纳德?J?格罗索鲁 C. 保罗·韦普纳 D. 奥利弗?E威廉姆森 6.“社区控制”一词,最早是由美国社会学家(D)提出的。 A. 美国学者桑德斯 B. 美国学者华伦 C. 美国学者希拉里 D. 美国学者罗斯 7. 德国社会学家(A )早在1887年就曾经著有《社区与社会》一书,探讨古代社区群落和现代社会的分别。 A. 腾尼斯 B. 迪尔凯姆 C. 韦伯 D. 帕森斯 8. ( D )创建了系统功能主义理论。 A. 美国学者桑德斯 B. 美国学者华伦 C. 中国台湾学者徐震 D. 美国学者帕森斯 9. ( A )提出了三种社区类型,分别是基于地理或空间属性的社区、基于身份或利益属性的社区和基于个人网络的社区。 A. 美国学者法林 B. 社会学家亨特和沙特斯 C. 美国学者希拉里和威尔士 D. 美国社会学家贾尔宾 10. ( C )总结了有关社区定义的文献后,提出了构成社区的人口、地域、社会互动、共同的依附归属感四个基本要素的观点。、 A. 美国学者桑德斯 B. 美国学者华伦 C. 美国学者希拉里和威尔士

管理会计作业答案(二)

外经贸2011会计专升本管理会计作业(二) 姓名学号分数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分) 1.全面预算的关键和起点是() A.生产预算B.利润预算C.销售预算 D.成本预算 2.负责材料价格差异的部门一般是() A.会计部门 B.仓储部门 C.生产部门D.采购部门 3.已知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为2元/小时。当月相关数据如下:实际发生固定制 造费用9800元,实际工时为5000小时,标准工时为4800小时,预计应完成的总 工时为5600小时,则固定性制造费用的效率差异为() A.超支200元B.超支400元 C.节约1200元 D.节约1400元 4.在下列各项中,考虑了预算期内不同业务量水平的预算方法被称为() A.固定预算B.零基预算 C.滚动预算D.弹性预算 5.变动性制造费用的价格差异就是() A.耗用差异 B.效率差异 C.预算差异 D.能量差异 6.与净现值相比,现值指数的优点是() A.便于相同投资额的方案的比较 B.考虑了投资风险 C.是动态指标 D.便于进行投资额不同的方案获利能力的比较 7.东海公司子公司东南工贸公司预计20×2年投资1000万元,预计净收益将增加150 万元,假设东海公司要求资金报酬率至少要达到18%,则东南工贸公司20×2年预 计的剩余收益为() A.30万元 B.0万元 C.-30万元 D.150万元 8.在实际工作中,较多采用的标准成本是( )。 A.正常的标准成本 B.计划成本 C.现行可达到的标准成本 D.理想标准成本 9.计算价格差异要以( )为基础。 A.实际数量 B.标准数量 C.标准价格 D.实际价格 10.下列关于静态回收期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计算简便,容易理解 B.忽视了货币时间价值 C.考虑了回收期前后的收益 D.它是一种辅助方法 11.全面预算以( )为中心,进行各项指标之间的综合平衡。 A.销售预算 B.现金预算 C.财务预算 D.生产预算 二、多项选择题 1.对利润中心评价和考核的指标有() A.净收益B.贡献毛益C.收入总额D.销售利润率 E.投资利润率

《社区治理》形成性考核作业参考答案.doc

作业一: 一、名词解释: 1、社区:是指由一定数量成员组成的、具有共同需求和利益的、形成频繁社会交往互动关系的、产生自然情感联系和心理认同的、地域性的生活共同体 2、善治:使公共利益最大化的社会管理过程 3、街居体制:作为区政府派出机关的街道办事处和作为基层群众自治组织的居民委员会产生并得到了法律的认可,法律还明确规定街道办事处指导居民委员会工作 二、单选题: 1A 2B 3A 4D 5C 6C 7A 8B 9B 10B 三、多选题: 1ABCD 2ABC 3BCD 4ABCD 5ABCD 6ABCD 7ABD 8ABC 四、简答题: 1、答:(1)主体不尽相同;(2)管理过程中权力运行的向度不同;(3)管理的范围不同;(4) 权威的基础和性质不同. 2、答:⑴地区发展策略其实不是一个用来概括社区干于策略的适合的概念,它只是客观反映了这种策略的原初发生地是在广大殖民地资本主义的传统社区里,那里为了促进社区的经济社会的发展,发生了这种共识取向的社区治理模式。地区发展目标分类:地区发展策略的目标追求不是具体的任务目标,而是抽象的过程目标。 ⑵社会计划策略是指针对社区中的具体问题。社会计划目标分类:社会计划策略的目标侧重于任务目标,所谓任务目标是指完成一项具体的任务或解决社区中存在的具体的问题 3、答:在计划经济时期,城市社区治理的基本策略是贯彻党和政府的方针、路线、政策,通过组织群众,建立积极分子网络,发动群众运动,开展社区互助服务和生产自救等方式,实现城市社区的基层治理。 五、论述题: 1、答:社区问题的类型有:(1)群体偏差和越轨类问题;(2)社会排斥和孤立问题;(3)社会结构分化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弱势群体的基本生活的缺乏问题;(4)社区环境问题;(5)社会基本道德规范的丢失问题;(6)社会解组问题。(注意展开分析) 2、课本P12-15 作业二: 一、名词解释: 1、市场失灵:就是指由于市场机制不能充分地发挥作用而导致的资源配置缺乏效率或资源配置失当的情况。 2、村民自治:是指全体农村居民为本村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务,实现对农村基层社会的有效治理。 3、社区服务:是指在政府的扶持引导、社会积极援助下社区居民团结协作积极参与,利用社区内的员资源向社区居民提供的各种服务活动称为社区服务。二、单选题: 1C 2B 3B 4B 5B 6B 7D 8D 9B 10B 三、多选题: 1ABCD 2BCD 3ABCD 4ABCD 5ABC 6ABCD 7ACD 8BC

最新管理会计课后作业答案

P15第三章变动成本法 1、某公司只生产销售一种产品,计划年度生产量为4000件,销售量为3500件,期初存货为零。预计发生直接材料20000元,直接人工32000元,单位变动制造费用6元/件。固定制造费用28000元。 要求:根据以上资料,分别采用变动成本法和完全成本法计算计划年度的期末产品存货成本。 解:变动成本法=(20000+32000+6*4000)/4000*(4000-3500)=19*500=9500 完全成本法=(20000+32000+6*4000+28000)/4000*(4000-3500)=26*500=13000 5.P16已知:某企业生产一种产品,第一年、第二年的生产量分别为170000件和140000件,销售量分别为140000件和160000件,存货的计价采用先进先出法。每单位产品的售价为5元,生产成本资料如下:每件变动生产成本3元,其中包括直接材料1.30元,直接人工1.50元,变动性制造费用0.20元;固定性制造费用每年的发生额为150000元。变动性销售与管理费用为销售收入的5%,固定性销售与管理费用发生额为65000元,两年均未发生财务费用。 要求: (1)分别按变动成本法和完全成本法计算并确定第一年和第二年的税前利润。 (2)具体说明第一年和第二年分别按两种成本计算方法剧以确定的税前利润发生差异的原因 (3)具体说明采用完全成本法计算确定的第一年和第二年税前利润发生差异的原因 (4)设立有关帐户,按变动成本法计算以反映第一年和第二年发生的有关业务并通过“存货中固定制造费用”帐户,在帐户体系中按完全成本法计算确认第一年和第二年对外编制的利润表中的净利润和资产负债表产成品项目列示的 解析: 按完全成本法计算的第一年和第二年的营业利润见表3-6单位:元 注:第一年生产成本=(3+150000/170000)×170000=660000(元) 第二年生产成本=(3+150000/140000)×140000=570000(元) 第一年期末存货成本=(3+150000/170000)×30000=116471(元) 第二年期末存货成本=(3+150000/140000)×10000=40714(元) 按变动成本法计算的第一年和第二年的营业利润见表3--7。 表3-6 完全成本法下的利润表单位:元

兰大20春《管理会计》20春平时作业3 满分答案.doc

1.现金流量包括现金流出量和___部分。 A.现金流入量 B.支付的利息 C.利润 D.取得的销售收入 【参考答案】: A 2.某企业2001年计划第一、二、三月采购直接材料分别为3885元、5180元和5820元,采购当月支付购货款的60%,下月支付余下的40%,则企业将在三月份为采购直接材料支出现金___ A.4841元 B.4662元 C.5564元 D.以上答案均不对 【参考答案】: C 3.某人拟在5年后获得本利和10000元,投资报酬率为10%,现应投入___元 A.6210 B.5000 C.4690 D.4860 【参考答案】: A 4.以标准成本、预算控制和差异分析为主要内容的局部性的管理会计被称为___ A.执行性管理会计 B.决策性管理会计 C.战略管理会计 D.责任会 计 【参考答案】: A 5.下列各项中,属于经营预算的是___。 A.管理费用预算 B.经营决策预算 C.现金预算 D.预计利润表 【参考答案】: A 6.在半成品是否深加工的决策中,下列成本中属于相关成本的是___

A.半成品成本 B.半成品成本中固定成本 C.半成品成本中变动成本 D.因深加工而追加的固定成本 【参考答案】: D 7.能使投资方案的净现值等于零的折现率叫___。 A.净现值率 B.资金成本率 C.内部收益率 D.投资利润率 【参考答案】: C 8.某企业年初存入一笔资金,从第四年年末起,每年取出1000元,至 第九年末取完,年利率为10%,则该企业最初一次存入款项为___元。 A.3200.60 B.3150.50 C.32717 D.32780 【参考答案】: C 9.销售单价的变动,将促使保本点___ A.正向变动 B.反向变动 C.保持不变 D.应视具体情况而定 【参考答案】: B 10.已知某投资项目的某年营业收入为140万元,该年经营成本为0万 元,折旧为30万元,所得税率为40%o据此计算的该年经营净现金流量 为___ A.100万元 B.70万元 C.54万元 D.24万元 【参考答案】: C 11.某产品单价为元,固定成本总额为元,单位变动成本元,计划产销 量件,要实现元的利润,可分别采取的措施有___ A.减少固定成本元 B.提高单价元 C.提高产销量件 D.降低单位变动成本元 E.提高单价元

社区治理作业册参考答案

社区治理作业册参考答案 社区治理作业1 一、单项选择题 1. 下面哪个不属于社区的功能(D) A政治功能B文化功能 C 维系功能D交换功能 2. 不是按照社区空间特征分类的是(A) A亲属社区 B 法定社区C自然社区D专能社区 3. 社区管理组织的基本特征不包括(C) A社区性 B 地域性 C 共生性 D 双重性 4.按照管理组织的性质分,社区管理组织不包括(D) A行政管理系统 B 社区自治管理系统 C 社区管理支持系统 D 社区执行系统 5.不属于我国社区管理模式的发展趋势(A) A定性化管理模式 B 社区自治模式 C 多元化模式 D 法治化模式 6. 不属于社区管理实践基本特征的是(B) A高度理论概括 B 个体性 C 相对稳定性 D 代表性 7.制定社区规划时,制定社区发展目标应该遵循以下哪个原则(C)A可操作性 B 广泛参与 C 可操作性 D 详尽具体 8.居民会议分为一般工作会议和(B) A业主委员会 B 居民大会 C 物业公司会议 D 街道居委会会议 9. 社区自然环境不包括以下哪一项(B) A社区的生态资源 B 社区的人文资源 C 社区的矿产资源D社区的生物资源 10. 关于社区环境教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A社区环境教育要与爱国教育相结合 B 社区环境教育应与社区经济建设相结合 C 社区环境教育应与社区文化建设相结合 D社区环境教育要与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相结合 11.我国城乡社区自治组织不包括(A) A乡村居民委员会 B 业主管理委员会 C 志愿者协会组织 D 文化体育类社团 12.不属于社区组织的是(B) A社区的党组织 B 社区的团组织 C 社区居民自治组织 D 社区中介组织 13. 不属于社区文化功能的一项是(C) A社会沟通 B 心理凝聚 C 社会渗透 D 价值导向

管理会计作业参考答案.doc

管理会计作业1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成本性态:又称成本习性,是指在一定条件下,成本总额与特定业务量之间的依存关系。 相关范围:是指不会改变或破坏特定成本项目固有特征的时间和业务量的变动范围。 固定成本:是指在一定相关范围内,其总额不随业务量发生任何数额变化的那部分成本。 变动成本:是指在一定相关范围内,企总额随业务量正比例变化的那部分成本。C Y ^ M6y 变动成本法:是变动成本计算的简称,是指在组织常规的成本计算的过程中,以成本性态分析为前提条件,只将变动生产成本作为产品成本的构成内容,而将固定生产成本及非生产成本作为期间成本,并按贡献式损益确定程序计量损益的一种成本计算模式。 二.单选1.A 2.B 3.C 4.C 5.B 6.B 7.A 8.C 9.C 10.A 三.多选 l1.ABCDE 2.ABD 3.ABCD 4.AB 5.CE 6.ADE 7.ABC 8.ABC 9.ABCD 10. ABC 四.简答 1、(P3)答:从管理的定义可知,管理会计的工作环境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现代企业;其奋斗目标是确保企业实现最佳的经济效益;其对象是企业的经营活动及其价值表现,其手段是财务信息等进行深加工和再利用;其职能必须充分体现现代企业管理的要求,其本质既是一种侧重于在现代企业内部经营管理中直接发挥作用的会计,同时又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而也称为企业内部经营管理会计。

2、(P40)答:成本性态分析与成本按性态分类是管理会计中两个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范畴。它们的区别是:第一、性质不同。前者既包括定性分析又包括定量分析,后者仅属于定性分析。第二、最终结果不同。前者最终将全部成本核算区分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两个部分,并建立相应的成本模型;后者只要求将全部成本区分为固定成本,变动成本和混合成本核算三大类。它们的联系在于:两者都是以企业的总成本为对象,成本性态分析需要以成本核算按性态分类为前提。 3、(P78)答:变动成本法的优点有:(1)能够揭示利润和业务量之间的正常关系,有利于促使企业重视销售工作(2)可以提供有用的成本信息,便于科学的成本分析和成本控制(3)提供的成本、收益资料,便于企业进行短期经营决策(4)简化了成本核算工作 变动成本法的缺点有:(1)所计算出来的单位产品成本,不符合传统的成本观念的要求(2)不能适应长期决策的需要(3)对所得税的计算和缴纳有影响 五、计算题: 1、解: (1)假设业务量为X,成本为Y,可建立成本模型为模型Y=A+BX 已知:X(高)=5000 X(低)=3000 Y(高)=2600 Y(低)=2000 B=(Y(高)—Y(低))/(X(高)—X(低)) =(2600—2000)/(5000—3000) =0.3 A=Y(高)—BX(高) =2600—0.3×5000

管理会计第一次作业答案

管理会计第一次作业答案 一、名词解释 1、成本性态:在一定条件下成本总额与特定业务量之间的依存关系。 2、相关范围:不会改变或破坏特定成本项目固有特征的时间和业务量的变动范围。 3、固定成本:在一定相关范围内,其总额与业务量增减变化无关的成本 4、变动成本:在一定相关范围内,其总额随业务量的变化而成正比例变化 5、变动成本法:是管理会计为改革财务会计成本计算而设计的新模式。以成本性态分 析为前提条件,只将变动生产成本作为产品成本的构成内容,而将该固定生产成本及非生产成本作为期间成本,并按贡献式损益确定程序计量损益的一种成本计算模式。 二、填空题 1、预测决策会计 2、财务会计管理会计 3、责任会计 4、历史成本未来成本 5、约束性固定成本酌量性固定成本 6、技术性变动成本酌量性变动成本 7、销售费用管理费用 8、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变动性制造费用期间费用 9、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 10、生产成本期间费用(非生产成本)变动成本固定成本 三、选择题 1、ABCDE 2、ABD 3、AC 4、B 5、C 6、AB 7、DE 8、D 9、ADE 10、AB 11、ABC 12、B 13、C 14、C 15、ABCD 四、简答题 1、管理会计作为企业会计的内部会计系统,其工作的侧重点主要为企业内部管理服务, 所以称为内部经营管理会计 2、见教材P40 3、优点:1)能够解释利润与业务量之间的正常关系,有利于促使企业重视销售工作2)可以提供有用的成本信息,便于科学的成本分析和成本控制 3)提供的成本、收益资料,便于企业进行短期经营决策 4)简化了成本核算工作 缺点:1)所计算出来的单位产品成本,不符合传统的成本观念的要求 2)不能适应长期决策的需要 3)对所得税的影响 五、计算题 1、1)设该项混合成本模型为:y=a+bx 选择的高低点法坐标为:高点(5000,2600),低点(3000,2000) b=(2600-2000)/(5000-3000)=0.3元/件 a=2600-0.3×5000=1100元或=2000-0.3×3000=1100元 所以,该项混合成本的固定部分为1100元,变动部分为0.3x 成本模型:y=1100+0.3x

行政管理专业毕业作业(原版及答案)

电大学历教育专科 行政管理专业毕业作业 (试用) 姓名: 学号: 入学时间: 分校:

重庆广播电视大学

成绩记录单

第一部分 专业基础知识

请同学们在完成本毕业综合大作业之前,认真复习一下本专业的所有核心课程,然后再回答以下问题。 问题一:勿庸置疑,对于我们学习行政管理专业的学生来说,弄清楚行政管理这个词语的含义,至关重要;这也是我们学习这门课程、甚至这个专业的第一步。 关于行政管理的定义,通过在网上的搜索,大致找到了这样两种说法:一种认为行政管理就是当官的去管老百姓的行为;另一种认为行政管理就是企业中的后勤部门、办公室等所从事的工作。那么,行政管理到底是指什么呢? 请同学们谈谈你对行政管理定义的理解。 _____行政管理定义行政管理(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是运用国家权力对社会事务的一种管理活动。也可以泛指一切企业、事业单位的行政事务管理工作。行政管理系统是一类组织系统。它是社会系统的一个重要分系统。随着社会的发展,行政管理的对象日益广泛,包括经济建设、文化教育、市政建设、社会秩序、公共卫生、环境保护等各个方面。现代行政管理多应用系统工程思想和方法,以减少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的支出和浪费,提高行政管理的效能和效率。 行政管理职能 从行政管理过程来看,它主要有四项基本职能。 计划。包括制定计划、下达指示、作出决议、进行安排等。 组织。把已经确定的计划和决策付诸实施。组织活动还包括对机构的设置、调整和有效运用,对人员的选拔调配、培训和考核。 协调。通过政策、法令和各种具体措施,不断改善和调整组织之间、人员之间、活动之间的各种关系。使各项工作分工明确、配合密切、步调一致,以共同实现预定目标。 控制。即监督、检查的职能。可以通过统计资料和实时信息的分析,如人事、组织、财务等情况进行控制。 现代行政管理的含义 最广义的:指一切社会组织、团体对有关事务的治理、管理和行政管理学执行的社会活动。 广义的:指国家政治目标的执行,包括立法、行政、司法等。 狭义的:指国家行政机关对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又称为公共行政。 行政管理特点 1、一切行政活动都是直接或间接与国家权力相联系,以国家权力为基础的。 2、行政管理是根据国家法律推行政务的组织活动。在执行中又能动地参与和影响国家立法和政治决策,制定政策是行政管理的一种重要活动方式。 3、行政管理既管理社会的公共事务,又执行阶级统治的政治职能。 4、行政管理要讲究管理的效能和效率。它通过计划、组织、指挥、控制、协调、监督和改革等方式,最优地实现预定的国家任务,并达到应有的社会效果。 5、行政管理是人类改造社会的实践活动的一个特定领域,有它自身发展的客观规律性。

“社区治理”形成性考核作业参考答案

【社区治理】形成性考核作业参考答案 作业一: 一、名词解释: 1、社区:是指由一定数量成员组成的、具有共同需求和利益的、形成频繁社会交往互动关系的、产生自然情感联系和心理认同的、地域性的生活共同体 2、善治:使公共利益最大化的社会管理过程 3、街居体制:作为区政府派出机关的街道办事处和作为基层群众自治组织的居民委员会产生并得到了法律的认可,法律还明确规定街道办事处指导居民委员会工作 二、单选题: 1A 2B 3A 4D 5C 6C 7A 8B 9B 10B 三、多选题: 1ABCD 2ABC 3ABCD 4ABCD 5ABCD 6ABCD 7ABD 8ABC 四、简答题: 1、答:(1)主体不尽相同;(2)管理过程中权力运行的向度不同;(3)管理的范围不同;(4) 权威的基础和性质不同. 2、答:⑴地区发展策略其实不是一个用来概括社区干预策略的适合的概念,它只是客观反映了这种策略的原初发生地是在广大殖民地资本主义的传统社区里,那里为了促进社区的经济社会的发展,发生了这种共识取向的社区治理模式。地区发展目标分类:地区发展策略的目标追求不是具体的任务目标,而是抽象的过程目标。 ⑵社会计划策略是指针对社区中的具体问题。社会计划目标分类:社会计划策略的目标侧重于任务目标,所谓任务目标是指完成一项具体的任务或解决社区中存在的具体的问题 3、答:在计划经济时期,城市社区治理的基本策略是贯彻党和政府的方针、路线、政策,通过组织群众,建立积极分子网络,发动群众运动,开展社区互助服务和生产自救等方式,实现城市社区的基层治理。 五、论述题: 1、答:社区问题的类型有:(1)群体偏差和越轨类问题;(2)社会排斥和孤立问题;(3)社会结构分化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弱势群体的基本生活的缺乏问题;(4)社区环境问题;(5)社会基本道德规范的丢失问题;(6)社会解组问题。(注意展开分析) 2、课本P12-15

管理会计作业答案

《管理会计》作业(一) 第1~3章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选项中,( B )不就是在管理会计初级阶段产生得。 A.变动成本法B.经济增加值 C.本量利分析 D.预算控制 2.管理会计得基本内容不包括( D)。 A.成本控制 B.经营预测C.预算管理D.成本核算 3.现代企业会计得两大分支:除了财务会计还有( C )。 A.财务管理B.预算会计 C.管理会计 D.成本会计 4.管理会计得会计主体不包括(C)。 A.责任人B.个别产品 C.总经理 D.个别部门 5.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得区别内容( D )。 A.会计主体不同 B.核算依据不同 C.法律效力不同 D.最终目标不同 6.管理成本就是对企业为了特殊管理目得而引入或建立得各类成本概念得总称。管理成本得内容不包括( B)。 A.决策成本B.预测成本 C.控制成本 D.责任成本 7.通过成本性态得分析,把企业全部成本最终分为( B ) A.变动成本与销售成本B.变动成本与固定成本 C.固定成本与生产成本 D.销售成本与生产成本 8.租赁费属于( A )。 A.酌量性固定成本 B.约束性固定成本 C.技术性变动成本 D.酌量性变动成本 9.低坡式混合成本又称( C )。 A.半变动成本 B.半固定成本 C.延期变动成本 D.曲线式混合成本 10.历史资料分析法就是根据企业若干期成本与业务量得相关历史资料,运用数学方法进行数据处理,以完成成本习性分析任务得一种定量分析方法。历史资料分析法不包括(A)。 A.直接分析法 B.高低点法 C.散布图法D.回归直线法 11.变动生产成本不包括以下哪个选项( C )。 A.直接人工 B.直接材料 C.制造费用 D.变动性制造费用 12.在完全成本法下,其利润表所提供得中间指标就是( B )。 A、贡献毛益 B.销售毛利 C.营业利润D.期间成本 13.如果某期按变动成本法计算得营业利润为8000元,该期产量为4000件,销售量为2000件。期初存货为零,固定性制造费用总额为4000元,则按完全成本法计算得营业利润为( A )。 A、10000元B、8000元?C、5000元D、6000元

管理会计作业答案

《管理会计》作业(一) 第1~3章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选项中,( B )不是在管理会计初级阶段产生的。 A.变动成本法 B.经济增加值 C.本量利分析 D.预算控制 2.管理会计的基本内容不包括(D)。 A.成本控制 B.经营预测 C.预算管理 D.成本核算 3.现代企业会计的两大分支:除了财务会计还有( C )。 A.财务管理 B.预算会计 C.管理会计 D.成本会计 4.管理会计的会计主体不包括(C)。 A.责任人 B.个别产品 C.总经理 D.个别部门 5.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的区别内容(D)。 A.会计主体不同 B.核算依据不同 C.法律效力不同D.最终目标不同 6.管理成本是对企业为了特殊管理目的而引入或建立的各类成本概念的总称。管理成本的内容不包括(B)。 A.决策成本 B.预测成本 C.控制成本 D.责任成本 7.通过成本性态的分析,把企业全部成本最终分为( B ) A.变动成本和销售成本 B.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 C.固定成本和生产成本 D.销售成本和生产成本 8.租赁费属于(A)。 A.酌量性固定成本 B.约束性固定成本 C.技术性变动成本 D.酌量性变动成本 9.低坡式混合成本又称( C )。 A.半变动成本 B.半固定成本 C.延期变动成本 D.曲线式混合成本10.历史资料分析法是根据企业若干期成本与业务量的相关历史资料,运用数学方法进行数据处理,以完成成本习性分析任务的一种定量分析方法。历史资料分析法不包括(A)。 A.直接分析法 B.高低点法 C.散布图法 D.回归直线法 11.变动生产成本不包括以下哪个选项( C )。 A.直接人工 B.直接材料 C.制造费用 D.变动性制造费用 12.在完全成本法下,其利润表所提供的中间指标是( B )。 A. 贡献毛益 B.销售毛利 C.营业利润 D.期间成本 13.如果某期按变动成本法计算的营业利润为8000元,该期产量为4000件,销售量为2000件。期初存货为零,固定性制造费用总额为4000元,则按完全成本法计算的营业利润为( A )。 A.10000元 B.8000元 C.5000元 D.6000元

行政管理学网上作业答案

作业一 1 行政责任的特征有() A.行政责任是一种责任 B.行政责任是一种义务 C.行政责任是一种任务 D.行政责任是一种监督,控制和制裁行为 E.行政责任是一种道德多选ABCD 14 9 2 3 2 行政领导素质的特点有() A.先天性 B.综合性 C.层次性 D.动态性 E.先进性多选ABCD 9 4 2 3 3 惩戒性的行政责任承担方式有() A.通报批评 B.停止违法行为 C.撤消违法决定 D.行政处分 E.撤销违法的抽象行政行为多选ABCDE 13 7 3 3 4 行政责任实现的内部机制有() A.行政责任意识

B.行政道德建设 C.行政组织文化 D.行政问责 E.监督机制多选ABC 14 9 3 2 5 行政领导的要素包括() A.领导者 B.被领导者 C.领导目标 D.客观环境 E.客观过程多选ABCD 12 6 3 3 6 行政管理主体的显著特点() A.阶层性 B.强制性 C.部门性 D.阶级性 E.全员性多选ACE 13 8 2 3 7 领导者如何打造团队精神() A.营造相互信任的组织氛围 B.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 C.进行人性化的管理 D.进行强制性的管理 E.加大奖惩的力度多选ABC 14 7 3 4

8 非政府组织功能的实现方式有() A.提供 B.监督 C.维护 D.培育 E.控制多选ABCD 10 4 3 3 9 控制可以分为() A.前馈控制 B.过程控制 C.正向控制 D.反向控制 E.反馈控制多选ABE 9 6 1 2 10 行政管理机制的特点有() A.内在性 B.系统性 C.客观性 D.自动性 E.可调性多选ABCDE 11 5 3 3 11 培养行政责任心的基本方法() A.勇于担当责任,不推脱不逃避 B.实事求是,做好本职工作 C.尽职尽责,让责任成为习惯

社区治理平时作业参考答案2003

作业一 1、“社区”一词最初是由德国社会思想家(D、F滕尼斯)在1887年提出。 2、( B.戴维波普诺)认为,社区是指“在一个地理区域内围绕着日常交往组织起来的一群人”。 3、目前西方国家主要存在( C.三)社区管理模式。 4、在( C.新加坡)国家普遍实行“政府主导模式”这种社区管理模式。 5、社区管理体制是一个( A、历史)范畴。 1、社区---社区是指一个区域性社会,是一定地域范围内人们社会生活的共同体。包括四个部分,第一,社区都有一个相对稳定、相对独立的地理空间;第二,社区都以特定社会管此为纽带形成的一定数量的人口;第三,生活与该地域的人们具有一种地缘上的归属感和心理、文化上的认同感;第四,社区的核心内容是社区中人们的各种社会活动及其互动关系。 2、社区管理体制----社区管理体制是指社区管理的组织体系及运转模式,即参与社区管理的管理主体的组织结构、职权划分和运行机制的总和。 3、社区管理----社区管理是指社区基层的政权组织、社区居民、住区单位等为了维护社区的整体利益,推进社区的全方位发展,或者说是为社区发展提供全方位的服务而对社区内的各项事务所进行的一种管理活动,该活动是动态,会随着社区管理环境的变化而不断调整和灵活选择的。 4、社区管理模式---社区管理模式的构成要素主要有:社区环境与结构特征,党的领导和政府职能,市场作用与影响,以社区为基础民间组织的地位与角色,社区工作者作用与角色,社区服务对象、服务内容和范围,社区资源结构与状况。 1、试阐述社区管理的功能

(1)社区管理协调功能;(2)社会化服务功能;(3)卫生保健服务功能;(4)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功能。(5)社区文化教育功能(6)社区环境维护功能(7)社区治安综合治理功能(8)社区社会保障协管功能 2、简述社区的特征和功能 社区的特征主要有:(1)社区是社会的缩影;(2)社区是聚落的承载体; (3)社区都有自己特有的文化;(4)社区居民具有共同的社区意识;(5)社区是不断变迁的。 社区的功能:(1)政治功能;(2)文化功能;(3)维系功能;(4)服务功能 3、按照不同的标准,社区可以分为那些? 按照社区主要功能的不同进行分类,可以把社区分为经济社区、政治社区、文化社区、军事社区和特殊社区等等。按社区的空间特征分,社区可分为,法定的社区、自然的社区和专能的社区三种。按照社区内部的组织形式,可将社区分为整体社区和局部社区。按社区规模分,可将社区分为大社区和小社区。按社会生产力水平和时间要素分,传统社区、发展中社区和现代社区(发达社区)。按多元标准分,可将社区分为:农村社区、城镇社区、城市社区。 4、简述社区管理组织的类型 行政管理系统:包括两个子系统,即街道直属的行政管理系统和外部的职能部门的行政管理系统;社区自治管理系统:包括居民委员会和业主委员会,其职能是提供各类公益性、群众性的服务;社区管理支持系统:主要由社区内各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构成。 5、简述社区管理组织的功能。 社区管理组织主要具有以下几种功能:(1)满足需求功能。(2)管理功能。(3)组织功能。(4)协调功能。(5)稳定功能 四、论述题 1、试阐述我国社区管理体制改革的必要性及其实现措施。(10分)

管理会计作业答案

管理会计》作业(一) 第1?3章 )不是在管理会计初级阶段产生的。 B .经济增加值 D .预算控制 2. 管理会计的基本内容不包括( D )。 A. 成本控制 B .经营预测 C .预算管理 3. 现代企业会计的两大分支:除了财务会计还有( C )。 A. 财务管理 B .预算会计 C .管理会 计 4. 管理会计的会计主体不包括( C )。 5. 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的区别内容( D )。 6. 管理成本是对企业为了特殊管理目的而引入或建立的各类成本概念的总称。 管理成本的 内容不包括( B )。 A.决策成本 C.控制成本 B D .预测成本 .责任成本 7. 通过成本性态的分析,把企业全部成本最终分为( B ) A.变动成本和销售成本 B .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 C.固定成本和生产成本 D .销售成本和生产成本 8. 租赁费属于( A )。 A.酌量性固定成本 B .约束性固定成本 C.技术性变动成本 D .酌量性变动成本 9. 低坡式混合成本又称( C )。 A.半变动成本 B .半固定成本 C .延期变动成本 D .曲线式混合成本 10 .历史资料分析法是根据企业若干期成本与业务量的相关历史资料, 运用数学方法进行数 据处理,以完成成本习性分析任务的一种定量分析方法。历史资料分析法不包括( A )。 A.直接分析法 B .高低点法 C.散布图法 D .回归直线法 11 .变动生产成本不包括以下哪个选项( C )。 A.直接人工 B .直接材料 C.制造费用 D .变动性制造费用 12. 在完全成本法下,其利润表所提供的中间指 标是 ( B ) A. 贡献毛益 B .销售毛利 A.责任人 B C.总经理 D .个别产品 .个别部门 一.单项选择题 1 .下列选项中, ( B A.变动成本法 C.本量利分析 D .成本核算 D .成本会计 A.会计主体不同 C.法律效力不同 B .核算依据不同 D.最终目标不同

12秋《社区治理》作业二_0008

一、单项选择题(共 10 道试题,共 20 分。只有1个正确答案) 1. ( )主要是通过街道办事处和居民委员会来进行管理的一种制度。 A. 村民自治 B. 街居体制 C. 乡村管理体制 D. 人民公社体制 满分:2 分 2. 1954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规定了街道办事处的主要工作任 务。 A. 《 城市街道办事处组织条例 》 B. 《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C. 《关于在全国推进城市社区建设的意见》 D. 《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条例》 满分:2 分 3. 1954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的《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条例》规定, 居民委员会是( )。 A. 街进办事处的派出机构 B. 城市基层群众性居民组织 C. 城市群众性社会团体 D. 城市最基层政权形式 满分:2 分

4. 政府机构具有扩张的本性已被()所证明。 A. 亚当·斯密关于市场“看不见的手”的论述 B. 帕金森定律 C. “马太效应” 理论 D. 凯恩斯的“消费驱动”理论 满分:2 分 5. 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的有关规定以及社区党员的数量,在社区组建各级党的基 层组织。党员人数超过()人的,都要建立社区党总支。 A. 40人 B. 50人 C. 20人 D. 10人 满分:2 分 6. ()年,民政部第一次提出在城市开展“社区服务”的工作要求。 A. 1986年 B. 1987年 C. 1988年 D. 1989年 满分:2 分 7. 1954年颁布的(城市街道办事处组织条例》规定每个街道办事处共设专职干部()人。 A. 1—5 B. 2—6 C. 5—9 D. 3—7 满分:2 分

行政管理学作业一答案

心之所向,所向披靡 行政管理学作业一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我国最早出现行政这一概念是在(《纲鉴易知录》)上。 2、在西方,最早提出行政概念的是(亚里士多德)。 3、公共行政的首要特点是它的(公共性)。 4、中国的公共行政的最大特点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政府)。 5、称之为“人事管理之父”和行为科学的先驱者的是(欧文)。 6、公共行政环境的(特殊性)首先表现在各种公共行政环境之间的差异性上。 7、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商斯)最先提出对公共行政环境问题进行研究。 8、1961年里格斯发表了(《公共行政生态学》),这是公共行政生态学的代表作;它开以生态学方法研究公共行政的风气之先河。 9、公共行政生态学的代表作《公共行政生态学》于1961年发表,该书的作者是(里格斯)。 10、公共行政生态学的代表代表里格斯的(《公共行政生态学》)。 11、公共行政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是(政府职能)。 12、政府为公众服务的服务性特点首先表现在其(非赢利性)上。 13、我国于1998年又进行了机构改革,改革后的国务院原40个部门减为(29)。 14、政府只是充当“守夜人”的角色,也就是“夜警察”的角色的时期是(自由资本主义)。 15、政府由“守夜人”变成“社会主宰者”的时期是(垄断资本主义)。 16、行政体制的核心问题是(上述三者,即ABC)。 17、行政体制的滞后性是由其(稳定性)演变而来的。

18、内阁制,起源于18世纪的(英国),后来为许多西方国家所采用。 19、总统制,起源于18世纪末期的(美国),是以总统既为国家元首、又为政府首脑的中央政府组织形式。 20、法国第五共和国宪法所确立的一种中央政府体制是(半总统制)。 二、多项选择题 1、有些学者是从“三权分立”来界定公共行政范围,认为国家可以分为(立法、行政、司法)三种权力。 2、从广义的管理的角度来界定公共行政范围的行政学家有(西蒙、怀特、汤姆森、斯密斯堡)。 3、传统公共行政时期,也有人称为(科学管理时期、静态公共行政学时期、X理论时期)。 4、奠定公共行政学理论基础的代表人物是(威尔逊、古德诺),他们提出了政治与行政分离的观点。 5、作为行政学的学科体系的建立是由(怀特、魏劳毕、费富纳)完成的。 6、一般公共行政环境包括(自然地理环境、政治环境、经济环境、文化环境)。 7、具体公共行政环境包括(管理对象、组织文化)。 8、行政环境的特点是(特殊性、复杂性、不稳定性、约束性)。 9、里格斯将公共行政模式划分为(融合型公共行政模式、棱柱型公共行政模式、衍射型公共行政模式)。 10、构成—个国家公共行政政治环境的因素主要有(政治制度、政党制度、政治文化)。 11、要正确地界定政府职能,必须正确地处理(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政府与公民、政府与社会组织)的关系,同时也必须考虑到社会的发展程度和政治民主的发展的水平。 12、政府职能的特点是(普遍性、不可替代性、服务性、系统性、强制性)。 13、马克思认为政府的基本职能有两种,即(政治统治职能、社会管理职能)。 14、从现代社会和各国政府行政实践来看,政府的基本职能可以分为(政治职能、文化职能、社会职

2018《社区治理》网考任务1_4

社区治理第一次作业 试卷总分:100 测试时间:-- 试卷得分:95 一、单项选择题(共15 道试题,共75 分。)得分:70 1.社区居民在长期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富有个性的群体意识、价值观念、行为模式和生活方式等属于() A. 狭义的社区管理 2.将社区分为居住社区、商业社区、工业社区、政治社区的标准是() B. 社区发挥的功能 3.()是我国城市覆盖面最广、最普遍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在城市管理中具有重要地位。 C. 居民委员会 4.街道办事处与居民委员会的关系是()。 D. 指导、支持与帮助的关系 5.狭义的社区环境是指“影响社区居民生活的环境因素”,即社区的内部环境。狭义的社区环境也可称之为特殊意义的社区环境,它把居住在某一特定社区的居民作为主体,它不包括() 社会环境,也就是社区的生存环境和治安状态 D. 物质环境,也就是社区环境物质方面的总和 6.社区精神环境不包含下列哪一项() C. 社区与政府关系 7.根据物业规模的大小,业主委员会一般设委员()名。 A. 5-15 8.社区环境建设工作一定的共同特征,其中不包括() A.社区环境建设的能动性 9.社区管理的作用不包括()

A.平衡作用 10.街道办事处是()人民政府的派出机关 C.设区的市或市辖区 11.广义的社区环境不包括() D. 物质环境 12.社区环境和社区管理的关系主要表现在社区管理要适应社区经济环境的发展水平;社区管理要适应社区文化环境等综合状况;社区管理要适应社区自然环境的特点;社区管理对社区环境的反作用,因此() B. 社区环境决定社区管理 13.美国社区治理是多个主体自由和平等参与的过程,这些主体不包括() D. 志愿者 14.滕尼斯将社区分为三种,其中不包括() D. 文化社区 15.街道办事处重新恢复其正常作用是在() D. 1978年 二、判断题(共 5 道试题,共25 分。)得分:25 1.滕尼斯把传统社会的社区形态界定为人们有目的的基于理性和算计的选择,靠法理维系人际关系的契约性社会组织。 A. 错误 2.社区不是一个新生的事物,而是一个古老的社会生活单位。 B. 正确 3.就社区发展专业而言,我们一方面承认城市化过程带来的对农村的破坏和掠夺,另一方面主张帮助社区居民选择合适的技术和项目,促进社区的发展。 B. 正确 4.滕尼斯把现代社会定义为依靠血缘和亲缘关系的靠情感和习俗来维持人际纽带关系的长期稳定的地域生活共同体. A. 错误 5.社区建设和社区治理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通过人们的交往互动,从而增强人们的心理归属和认同。 B. 正确 社区治理第二次作业 试卷总分:100 测试时间:-- 试卷得分:0

17管理会计作业及答案

管理会计作业及答案 1.某公司只产销一种产品,本年单位变动成本为6元,变动成本总额为84000元,获营业利润18000元,若该公司计划下一年度变动成本率仍维持本年度的40%,其他条件不变。 要求:预测下年度的保本销售量及保本销售额。 答:销售收入=84000/40%=210000元 销售量=84000/6=14000(件) 销售单价=210000/14000=15元 单位贡献边际=15-6=9(元) 固定成本=210000-84000-18000=108000(元) 保本量=108000/9=12000(件) 保本额=108000/(1-40%)=180000(元) 2.已知某企业1—8月份某项混合成本与有关产量的详细资料如下: 要求:采用高低点法进行成本性态分析并建立成本模型 答:高点坐标(28,8200) 低点坐标(16,5200) b=(8200-5200)/(28-16)=250元/件 a=5200-250×16=1200(元) 成本性态模型为Y=1200+25Ox

3.某企业某产品有关成本资料如下:单位直接材料成本为10元,单位直接人工成本为5元,单位变动制造费用为7元,固定性制造费用总额为4000元,单位变动性销售及管理费用为4元,固定性销售及管理费用为1000元。期初存货量为0,本期产量为1000件,销量为600件,单位售价为40元 要求:分别按变动成本法和完全成本法计算下列指标: (1)单位产品成本(2)期间成本(3)销货成本(4)营业利润答:变动成本法下 单位产品成本=10+5+7=22(元) 期间成本=1000+4000+4×600=7400(元) 销货成本=22×600=13200(元) 营业利润=4O×600-13200-4×60O-5000=3400(元) 完全成本法下 单位产品成本=10+5+7+4=26(元) 期间成本=4×600+1000=3400(元) 销货成本=26×600=15600(元) 营业利润=40×460-15600-340O=5000(元) 4.已知某企业组织多品种经营,2009年有关资料如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