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北京课改版-生物-八年级下册-13.3原生生物教案

北京课改版-生物-八年级下册-13.3原生生物教案

北京课改版-生物-八年级下册-13.3原生生物教案
北京课改版-生物-八年级下册-13.3原生生物教案

13..3原生生物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原生生物的基本特征。

(2)原生生物与原核生物的主要区别。

(3)通过对水绵和衣藻的观察以及过去的草履虫等原生生物的了解。

2.过程与方法:

养成查阅资料和汇总信息的好习惯,体验个人总结的愉悦心情。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通过对原生生物与人类关系的认识,使学生树立辩证的世界观

二、课时安排

2课时

三、教学重点

(1)原生生物的基本特征。

(2)原生生物与原核生物的主要区别。

(3)通过对水绵和衣藻的观察以及过去的草履虫等原生生物的了解。

四、教学难点

(1)原生生物的基本特征。

(2)原生生物与原核生物的主要区别。

(3)通过对水绵和衣藻的观察以及过去的草履虫等原生生物的了解。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过渡】“西湖春色归,春水绿于染”,“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于蓝”春天来了,湖水、江水都泛起绿色。这是为什么呢?

(二)讲授新课

一、原生生物的基本特征。

原生生物包括简单的真核生物(即具有真正的细胞核,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多为单细胞生物,亦有部分是多细胞的,但不具组织分化。

原生生物,包含于最简单的真核生物。全部生活在水中,没有角质。可分为三大类,藻类、原生动物类、原生菌类。

大部分的原生生物为单细胞,因此常被认为是最原始、最简单的一群真核生物,是五界中在形态、解剖、生态和生活史上变异最大的一界。此界的界限不很明确,有些原生生物的演化分支很显然的延伸入植物界、菌物界和动物界中。有些原生生物的细胞非常复杂,虽然只是单细胞的个体,但必需像植物体或动物体执行所有的新陈代谢。由此可知,真核生物的起源是生物演化史上的重要突破。

二、原生生物与原核生物的主要区别

原生生物定义:大部分都是单细胞生物,它们的细胞内具有细胞核和有膜的细胞器。它们都是真核生物。

分类:单细胞藻类:有细胞核,有含光合色素的细胞器的真核生物

黏菌:介于原生动物和真菌之间的真核生物,无细胞壁,营养体有细胞型和非细胞型,营腐生,孢子繁殖。

原生动物:有一个或多个细胞核,几乎都能运动的单细胞真核生物。

原核生物定义:与真核生物不同,原核生物无成型细胞核,无核膜,遗传物质集中的位置叫做拟核。除核糖体外无其他细胞器,大小相对于真核生物较小。

分类:真细菌:生活在常温常压等通常环境下,包括球菌、杆菌、螺菌、放线菌、衣原体和支原体等。除支原体无细胞壁外,真细菌有细胞壁、细胞质、细胞膜和拟核。细胞质中有核糖体。

古细菌:生活在极端环境下,包括极端嗜热菌、极端嗜盐菌、极端嗜酸菌等。其细胞壁组成不是肽聚糖,因而不受青霉素影响,对抗生素利福平不敏感,有些的核酸、蛋白质还抗高温。

三、藻类

藻类包括好几个相当不同的生物群,他们共同特点是具有光合作用的能力,而且保有在水中生长的原始习性,藻类异于植物之处,在于(1)单细胞藻类(unicellular algae),其本身即可作为配子(gamete),(2)一些多细胞藻类(multicellular algae),其配子囊(gametangium,产生配子的构造) 和孢子囊(sporangiun,产生孢子的构造) 为单细胞构造,(3)其余的多细胞藻类,其配子囊为多细胞构造,但每个细胞都具有生殖能力,各产生一个配子。藻类主要生长在淡水、咸水或半咸水的水域中,或泥土中,下雨过后的水洼、花盆外侧、墙上,或与菌类(如地衣)、植物(如满江红叶部空腔内的念珠藻)、动物共生。

(三)重难点精讲

(1)原生生物的基本特征。

(2)原生生物与原核生物的主要区别。

(四)归纳小结

藻类包括好几个相当不同的生物群,他们共同特点是具有光合作用的能力,而且保有在水中生长的原始习性,藻类异于植物之处,在于(1)单细胞藻类(2)一些多细胞藻类,其配子囊和孢子为单细胞构造,(3)其余的多细胞藻类。

衣藻亦称“单衣藻”。和所有植物一样同时有线粒体和叶绿体,绿藻门,衣藻科。藻体为单细胞,球形或卵形,前端有两条等长的鞭毛,能游动。鞭毛基部有伸缩泡两个;另在细胞的近前端,有红色眼点一个。载色体大型杯状,具淀粉核一枚。

原生生物定义:大部分都是单细胞生物,它们的细胞内具有细胞核和有膜的细胞器。它们都是真核生物。

原核生物定义:与真核生物不同,原核生物无成型细胞核,无核膜,遗传物质集中的位置叫做拟核。除核糖体外无其他细胞器,大小相对于真核生物较小。

六、板书设计

一、原生生物的基本特征。

二、原生生物与原核生物的主要区别

三、藻类

七、作业布置

同步练习册

八、教学反思

通过分组讨论、表达交流、分组实验等多种多样的活动,使学生的自学能力、观察能力、合作学习能力、分析能力、应用知识的能力等都得到提高,课堂的教学过程丰富方法多样。

给出课外作业,让学生带着问题下课,将所学知识引向深入校园或社区,有利于学生对本

节知识巩固,又有利于培养学生关注自然。

北京课改版(新)八年级物理全册:7.6“内能”知识归纳练习题

北京课改版(新)八年级物理全册:7.6“内能”知识归纳练 习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的分子总是在做无规则运动,所以分子具有动能 B.当物体被举高时,其分子势能随之增加 C.当物体运动速度增大时,其分子动能随之增加 D.0℃以下时,物体分子既不具有动能也不具有势能 2.下列方法中,利用热传递来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A.钻木取火B.用“搓手”的方法取暖C.用热水袋取暖 D.反复弯折铁丝使其发热 3.下列事件中,在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上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A.搓手取暖 B.玩滑梯,臀部发热 C.放大镜聚光烤焦纸片 D.压缩空气引火 4.对图所示的四个实验现象的解释,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挤压两铅棒能使它们“粘”合在一起,主要是由于分子间引力的作用

B.试管内的水沸腾后,水蒸气将软木塞推出,这是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C.抽去玻璃板后,两瓶中的气体逐渐混合,说明上瓶中的空气密度较大 D.快速下压活塞,硝化棉燃烧起来,是由于对气体做功,气体内能增加,温 度上升 5.《舌尖上的中国2》聚焦于普通人的家常菜,让海内外观众领略了中华饮食之美.如图所示,通过煎、炒、蒸、拌烹调的四种美食中所包含的物理知识,认识正确的是 A.煎:煎锅一般用铁制造,主要是利用了铁的比热容大 B.炒:主要是通过做功的方式使藜蒿和腊肉的内能增加 C.蒸:是通过热传递和高温水蒸气液化放热,使榆钱饭蒸熟 D.拌:香葱和豆腐要拌着才能入味,说明分子没有做无规则运动 6.做功和热传递在改变物体的内能上是等效的,下图不属于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是()A.两手摩擦能发热

【精选】学年北京课改版生物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试题word版-生物知识点总结

周口店中学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试卷 八年级生物 总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一、选择题:(共35分,每题1分) 1、生物个体的死亡并没有导致生物种族的灭绝,是因为生物能进行() A、生长发育 B、生殖 C、遗传和变异 D、新陈代谢 2、生命是美好的,人类的新生命开始于() A、卵细胞 B、精子 C、受精卵 D、新生儿 3、下列行为不属于先天性行为的是() A、黑猩猩用木棍取食白蚁 B、刚出生的小袋鼠会自己爬进母亲的育儿袋 C、大山雀将石子叼到盛有水的瓶中内,继而可以喝到水 D、马戏团的小猴会骑自行车 4、人体的运动系统包括 A、神经、骨骼和骨骼肌 B、骨和骨连结 C、骨和骨骼肌 D、骨、骨连结和骨骼肌 5、人体成年时期骨里的有机物和无机物的比例是 A、有机物不到1∕3,无机物超过 2∕3 B、有机物1∕3以上,无机物不到2∕3 C、有机物2∕3 ,无机物1∕3 D、有机物约占1∕3,无机物约占2∕3 6、骨的结构中终生具有造血功能的结构是 A、骨髓腔中的黄骨髓 B、长骨两端的红骨髓 C、骨干 D、骨膜 7、骨折后,骨的愈合需要依靠 A、骨密质 B、骨松质 C、骨膜 D、骨髓 8、人体的完整骨骼由多少块骨连结而成? A 、600块 B、406块 C、206块 D、306块 9、在人的一生中,要特别注意行、立、坐、卧的姿势的关键时期是 A、成年期 B、儿童少年时期 C、老年期 D、哺乳期 10、骨连结的形式包括 A、不活动连结、活动连结 B、不活动连结、半活动连结

C、不活动连结、半活动连结和关节 D、半活动连结和关节 11、组成骨盆的骨包括 A、肋骨、胸骨和脊柱 B、胸骨、肋骨和胸椎 C、髋骨、骶骨和尾骨 D、髋骨、骶骨和股骨 12、伸肘时,下列有关肌肉的舒缩状态,叙述正确的是 A、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 B、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收缩 C、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收缩 D、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舒张 13、每块完整的骨或者骨骼肌,从结构层次角度判断,都属于一个 A、系统 B、器官 C、组织 D、细胞 14、动物的社群行为是指 A、同一群体中各成员明确分工 B、同一群体中发生的各种联系行为 C、同一群体中个体之间的识别行为 D、同一群体中除生殖以外的关系行为 15、下列昆虫的发育过程,其中一种与其他三种不同的是() A、蚕 B、苍蝇 C、蝴蝶 D、蝗虫 16、雄性孔雀展示自己艳丽的尾羽属于鸟类的哪种行为() A、取食 B、求偶 C、产卵 D、筑巢 17、进入青春期后,哪种激素直接作用的结果会使男子出现第二性征() A、甲状腺激素 B、生长激素 C、雄性激素 D、雌性激素 18、“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从家蚕的发育过程来看,诗中蚕的“死”是 指家蚕哪个发育时期的结束?() A、受精卵 B、幼虫 C、蛹 D、成虫 19、人们常用“麻屋子、红帐子,里面住个白胖子”的谜语猜花生,在植物的个体发育中,“红帐子”是什么?() A、胚 B、种皮 C、果皮 D、子叶 20、哪个时期是人体的第二次生长发育高峰() A、婴儿期 B、幼儿期 C、童年期 D、青春期 21、人的受精作用发生的场所是() A、子宫 B、输卵管 C、卵巢、 D、体外受精 22、胚胎在母体内发育的主要场所是() A、卵巢 B、输卵管 C、子宫 D、盆腔 23、下列鸟类中,哪种鸟的雏鸟属于晚成鸟() A、鸡 B、鸭 C、麻雀 D、大雁 24、男性生殖系统中主要的生殖器官是() A、阴茎 B、睾丸 C、输精管 D、附睾 25、种子的主要结构是() A、种皮 B、种脐 C、胚 D、胚乳 26、下列哪项是鸽蛋的最重要结构?() A、卵黄 B、卵白 C、系带 D、胚盘 27、鱼在游泳时,主要的前进动力来自()

2019年初中物理八年级全第一章 常见的运动二、机械运动北京课改版巩固辅导七十

2019年初中物理八年级全第一章常见的运动二、机械运动北 京课改版巩固辅导七十 ?第1题【单选题】 观光电梯从一楼上升到十楼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相对于电梯来说,乘客是运动的 B、相对于乘客来说,楼房的窗户是向上运动的 C、以电梯为参照物,乘客是静止的 D、以电梯为参照物,楼房的窗户是静止的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很多城市的街头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共享单车,如图所示,它不仅能很好地解决出行问题,而且低碳环保.关于自行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自行车的车座宽大是为了减小压力 B、车圈为铝合金材质,可减轻质量,但车的惯性不会改变 C、行车时车轮和地面间的摩擦是滑动摩擦 D、人骑车前行,人相对于自行车是静止的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8.两列火车如图所示,西子号列车上的乘客看到和谐号列车正在向东行驶,如果以地面为参照物,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西子号向东行驶,则和谐号一定静止 B、若西子号向东行驶,则和谐号一定也向东行驶

C、若西子号静止,则和谐号可能向西行驶 D、若两车都向西行驶,则西子号行驶得较慢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村居》诗中“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描绘儿童放飞风筝的画面如图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放风筝的儿童在奔跑中惯性会消失 B、越飞越高的风筝相对于地面是静止的 C、儿童鞋底有凹凸的花纹是为了减小摩擦 D、线对风筝的拉力和风筝对线的拉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下列现象中不是机械运动的是( ) A、划破夜空的流星 B、奔驰的骏马 C、植物开花结果 D、地球绕太阳公转 【答案】: 【解析】: ?第6题【单选题】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生物知识点

第五单元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 第一章动物的主要类群 一、无脊椎动物——体内没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 (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节肢动物) (一)腔肠动物 (1)主要特征: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 (2)代表动物名称:水螅、海蛰、海葵、珊瑚虫等。 (3)水螅体壁由外胚层和内胚层构成,内胚层细胞所围成消化腔, (4)水螅的生殖:出芽生殖。 (二)扁形动物 (1)主要特征:身体呈两侧对称;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 (2)代表动物名称:涡虫、华枝睾吸虫、血吸虫(水域感染)、绦虫。 (三)线形动物 (1)主要特征:身体细长,呈圆柱状;体表有角质层(起保护作用);有口有肛门。 (2)代表动物名称:蛔虫、线虫、钩虫是寄生生活;秀丽隐杆线虫是自由生活。 (3)消化管结构简单,生殖器官发达,无专门的运动器官。 (四)环节动物 (1)主要特征:身体呈圆筒状,由许多彼此相似的体节组成;靠刚毛或疣足辅助运动。 (2)代表动物名称:蚯蚓、水蛭、沙蚕等 (3)有环带的一端为前端,用手触摸蚯蚓腹面粗糙不平,是蚯蚓的刚毛,它靠肌肉和刚毛配合使蚯蚓向前蠕动。用手触摸蚯蚓背面有黏滑感觉,有黏液,蚯蚓依靠湿润的体壁呼吸,生活在潮湿阴暗富含腐殖质的土壤中。 (五)软体动物(动物界第二大类群) (1)主要特征:柔软的身体表面有外套膜,大多具有贝壳,运动器官是足(蜗牛的是腹足,河蚌的是斧足)。 (2)常见的软体动物有:河蚌、蜗牛、乌贼和章鱼(贝壳退化)等。 (3)外套膜及贝壳—保护作用,足—运动;鳃—气体交(呼吸),出水管和入水管—食物和气体进出的通道。 珍珠在外套膜形成,贝壳是由外套膜分泌的物质形成的 (六)节肢动物(动物界第一大类群) (1)主要特征:体表有坚硬的外骨骼,身体和附肢都分节。 外骨骼作用--保护内部柔软器官,防止体内水分蒸发; 气体进出的门户是气门,呼吸器官是气管。 (2)代表名称:虾、蟹、蜘蛛、蜈蚣、苍蝇、蝗虫等。 (3)昆虫(地球上种类和数量最多的动物)蜜蜂、蜻蜓、蝉、瓢虫、螳螂、 菜粉蝶、家蚕 蝗虫---头部、胸部、腹部(一对触角、三对足,有两对翅) 二、脊椎动物——身体内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 (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 (一)鱼类 (1)主要特征:生活在水中,体表被有鳞片,用鳃呼吸,通过尾部和躯干部的摆 动和鳍的协调作用游泳。 (2)代表动物:四大家鱼(草鱼、青鱼、鲢鱼、鳙鱼),海马。 (3)体形:呈流线型(梭形),减少水的阻力。 (4)体表:鳞片覆盖,黏液减少阻力;侧线鱼的感觉器官,感知水流、测定方向 (5)鱼在游泳时主要靠身体躯干部和尾部的摆动产生前进的动力,背鳍、胸鳍和

八年级生物下册 13.6 动物同步练习(含解析) 北京课改版

13.6 动物 一、夯实基础 1.下列是水产市场常见的动物,其中属于软体动物的是() A.海蜇 B.海参 C.沼虾 D.乌贼 2.把青蛙和小白鼠从25℃的环境中移到5℃的环境中,这两种动物耗氧量的变化是()A.两种动物的耗氧量都减少 B.两种动物的耗氧量都增加 C.青蛙的好氧量增加,小白鼠的耗氧量减少 D.青蛙的好氧量减少,小白鼠的耗氧量增加 3.下列描述中,属于遗传现象的是() A.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B.一树结果,酸甜各异 C.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相 D.橘生淮南为橘,生淮北则为桔 4.下列不属于腔肠动物的是() A.水螅 B.海葵C.珊瑚虫D.血吸虫 二、能力提升 5.我们保护青蛙的意义在于() A.青蛙能为人类预报气候 B.青蛙由于水路两栖,可供人玩赏 C.青蛙的肉鲜美,营养价值比较高 D.青蛙能捕食大量的农业害虫,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6.下列有关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叙述不正确的是() A.蚯蚓以枯枝落叶为食,可以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B.青蛙捕捉农业害虫,有利于维持农田生态系统的平衡 C.蜜蜂在花丛中采集花粉、花蜜,能帮助植物完成传粉 D.大量增加羊的数量,能提高草原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 7.狮子以草原上的弱小动物为食() A.狮子对自然界无任何作用

B.为了保护小动物,应该捕杀狮子 C.不利于维持草原生物种类和数量的相对稳定 D.其体内的能量归根结底来自于太阳 三、课外拓展 8.又到白蚁纷飞时,该如何防治白蚁呢?只有了解白蚁,才能更好地防治它们. (1)白蚁俗称“大水虫”,属于节肢动物中的_________. (2)纷飞的白蚁,其飞行器官是_________. (3)白蚁的一生经历了卵、幼虫、成虫三个时期,属于_________变态发育. (4)白蚁巢内的白蚁数量可达百万只以上,可分为蚁王、蚁后、兵蚁、工蚁,它们各司其职,根据行为的功能划分,这种行为属于_________行为. (5)“千里之堤,溃于蚁巢”反映了生物能_________环境. (6)白蚁具有世代相传的趋光性,从行为的发生分析,属于_________(填“先天性”或“后天学习”)行为.日常生活中可以利用白蚁的这一特性对其进行防治. 9.青岛是一座美丽的海滨城市,拥有丰富的海洋动物资源. (1)每年会有大量游客来青岛游览,游客们在海底世界观赏各种鱼类时,会看到鱼在水中自由自在的游动,鱼在水中运动时靠_________保持前进的方向;鱼在水中靠_________进行呼吸.(2)极地海洋世界的海豚能够完成顶球、跳跃、算数等表演,从动物行为获得的途径来看,这种行为属于_________.海豚在生殖发青方面的突出特征是_________. (3)梭子蟹和虾是青岛餐桌上常见的节肢动物,该类群的特征之一是体表有_________. (4)海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离不开现代生物技术,科研人员从鲍鱼的精子中提取出生长激素基因,转入大肠杆菌体内,从而生产出大量的生长激素,可以促进某软体动物幼体的生长,提高了养殖产量.以上实例是利用了哪种现代生物技术?_________. (5)人类对海洋资源的过度开发利用和水域环境的污染,已对生物多样性造成破坏.保护 _________的多样性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 四、中考链接 10.(潮州)海马用鳍辅助运动,用鳃呼吸,有由脊椎骨构成的脊柱,而且终身生活在水中.据此,你判断海马是属于下列哪类动物() A.马科 B.马属 C.哺乳纲 D.鱼纲 11.(赤峰)下列属于鱼类的动物是() A.章鱼 B.金鱼 C.鲸鱼 D.鳄鱼

北京市2018-2019【北京课改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全套教案

宝坻区黑狼口中学理化组教学设计 八年级上册学科:物理授课教师:刘宝军刘树辉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教学设计 田柳一中李凤霞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能根据日常经验估测长度,能正确使用刻度尺测长度。能根据常见的周期现象估测时间,能使用秒表、手表测量时间。 2.知道测量有误差。了解误差和错误的区别。 3.了解计量长度和时间的工具及其发展变化的过程。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具体的测量活动对常见物体的尺度和时间段有大致的了解,对长度和时间单位大小形成具体概念。 2.通过实际测量活动使学生正确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使用计时工具测量时间。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结合长度和时间的测量,培养学生观察、实验的兴趣和习惯,养成认真细心、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通过根据日常经验估测长度和时间,体会物理与生活的联系,进一步激发学习物理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长度的单位、长度的测量。 难点:测量长度单位概念的具体化和测量中的读数。 三、教学策略 本节主要内容为长度测量和时间测量。首先让学生了解测量的重要性,测量单位的意义,统一测量单位的道理,并引出国际单位制,接着介绍长度和时间单位以及它们的换算关系。重点介绍长度和时间测量工具的使用方法。 从测量在生活、生产和科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入手,通过“测量活动”展开教学,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阅读及师生之间的交流等方式,使用学生在测量的实践中,学会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和一些长度的特殊测量方法,学会时间的测量。在教学中应突出教师的引导作用,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体会到物理知识就在我们身边,由学生自己动手动脑,讨论交流。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激发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初步培养学生动手实验、观察比较、归纳总结的能力。 四、教学资源准备 多媒体资源、钢直尺、钢卷尺、皮卷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秒表等。

2020年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全册教案(完整版)

2020年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全册教案 (完整版) 第一章动物的主要类群 第一节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 教学目的: 1.知识方面 (1)知道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是一类结构简单的低等多细胞动物。 (2)知道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3)识记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 重点难点: 1.水螅的形态结构和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 2.涡虫和华枝睾吸虫形态结构和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 3.准备活体水螅是上好本课的关键和难点。 教具准备: 活体水螅、水螅纵切切片、显微镜、放大镜、教学软件。

第二节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理解蛔虫适于寄生生活的结构和生理特点;了解蛔虫感染人体的途径、对人体的危害,以及预防感染的方法;掌握线形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2.通过蛔虫对寄生生活适应的特点,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分析综合的能力。 3.通过理解蛔虫适于寄生生活的形态、结构、生理特点,继续进行“生物体的形态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教育。 4. 了解蚯蚓的生活习性和适于穴居生活的形态、结构、生理等方面的特征;了解蚯蚓与人类的关系,在了解其它环节动物的基础上,理解环节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2、能力目标 通过观察蚯蚓的实验,继续培养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通过对观察到的现象分析与讨论,对环节动物门特征的概括,继续培养分析、归纳、综合的思维能力。 3、情感目标 1.通过了解蚯蚓适于穴居生活的特点,培养“结构与功能”“生物体与环境” 相适应的观点; 2.通过环节动物与其它动物的比较,进行生物进化的观点教育;通过了解蚯 蚓与人类的关系,进行生命科学价值观的教育。 3.通过蛔虫的生活史和蛔虫对人类造成的危害,使学生理解养成良好卫生习 惯的重要意义。

2019-2020年北京课改版初中物理九年级全二、微观世界的结构复习巩固第十九篇

2019-2020年北京课改版初中物理九年级全二、微观世界的结构复习巩固第十九篇 ?第1题【单选题】 关于粒子和宇宙,下列认识中正确的是( ) A、雾霾是由于分子不停地运动形成的 B、摩擦起电的过程中创造了电荷 C、卢瑟福提出的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认为原子是原子核和电子组成的 D、地球等行星围绕太阳转动,太阳是宇宙的中心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联合国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前任副主席表示,伊朗已经拥有足够的原材料可以制造1﹣2枚原子武器.下列关于原子及其结构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的中心是原子核 B、电子是带有最大负电荷的粒子 C、原子不能构成物质

D、两个带有正电荷的玻璃棒靠近时互相吸引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按人类发现原子结构的历史顺序对以下四种原子型进行排序,正确的是( ) 1)不可再分的颗粒2)葡萄干蛋糕模型 3)电子云模型4)行星模型 A、(1)(2)(3)(4) B、(3)(4)(2)(1) C、(1)(2)(4)(3)

D、(3)(2)(1)(4)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图中的物质内部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都很大 B、乙图中的物质内部分子没有做无规则运动,不会与其它物质间发生扩散现象 C、丙图中表示的是液态物质的分子构成模型图 D、物体内部部分分子热运动的分子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叫物体的内能 【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从外表看来,各种形态的物质似乎都是连续的,人们凭肉眼无法看到它们内部的微小结构,这给人们探究物质结构带来了困难.而科学家采用了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这种方法称为( ) A、实验论证法 B、猜测讨论法 C、假想推理法 D、建立模型法 【答案】: 【解析】: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知识点总结(全面)09026

一、知识结构 1 2 病毒 3、微生物 细菌 真菌 知识点归纳 动物(第五单元第一章至第三章) 第一章各种环境中的动物 第一节 水中生活的动物---鱼 1、运动器官:尾鳍——控制并保持前进方向) 胸鳍和腹鳍——保持平衡 尾部和躯干——产生前进的动力 2、呼吸器官:鳃,鳃丝(内布满毛细血管,有利于气体交换)口与鳃盖交替张合。 3、 鱼适应水中生活最重要的两个特点: ①能通过尾部的摆动和鳍的协调作用游泳来取食和避敌。 ②用鳃在水中呼吸。(08中考) 4、鱼离不开水的原因:呼吸器官是鳃,鳃丝在水中时能展开来,离开了水就不能展开,就得不到充足的氧气而死亡。 5、模拟实验:科学研究过程中,在难以直接用研究对象做实验时,就可以用模仿实验某一对象制作模型,用模型来做实验,或者模仿某些条件来进行实验,这样的实验就叫模拟实验。 第二节陆地生活的动物 1、陆地环境特点与陆生动物对环境的适应:(08中考) (1)气候干燥→有防止体内水分散失的结构,如角质的鳞或甲,昆虫有外骨骼. (2)缺少水的浮力→具支持躯体和运动的器官.用于爬行、行走、跳跃、奔跑、攀援有多种运动方式,以便觅食和避敌。 (3)气态氧供呼吸→具能在空气中呼吸的、位于身体内部的呼吸器官,如气管和肺 (蚯蚓例外,靠体表呼吸) (4)昼夜温差大,环境变化复杂→有发达的感官和神经系统,对多变环境及时作出反应。 2、环节动物 (1)身体由许多相似的环状体节构成的动物叫环节动物,如蚯蚓、沙蚕、水蛭。 (2)蚯蚓: 生活环境:蚯蚓生活富含腐殖质的湿润土壤中,昼伏夜出。食性:枯枝落叶、垃圾 运 动:通过肌肉和刚毛的配合使身体蠕动, 呼 吸:靠能分泌黏液,始终保持湿润的体壁呼吸.,黏液溶解氧气进入体壁的毛细血管到达蚯蚓全身。(07、09中考) 3、哺乳动物: (1)主要特征:体表被毛,胎生,哺乳。如兔、大熊猫(07、08中考) 牙齿:有门齿、犬齿、臼齿的分化; 呼吸:用肺呼吸; 藻类 如水绵 无种子 苔藓 如地钱 孢子植物 植物的分类 蕨类 如肾蕨 裸子植物 如油松、银杏 被子植物 玉米、向日葵 有种子 种子植物 注:(1)对动物的分类,除比较外部形态结构 还要比较内部构造和生理功能 (2)细菌真菌等的分类也是根据它们的形态结构特征进行 腔肠动物:珊瑚 软体动物:河蚌 环节动物:蚯蚓 节肢动物:蜘蛛 鱼类 两栖类:大鲵 有脊柱 爬行类:龟 鸟类 哺乳类 无脊柱 动物的分类 无脊椎动物 脊椎动物

最新精选初中物理八年级全第七章 热现象二、熔化和凝固北京课改版习题精选第二篇

最新精选初中物理八年级全第七章热现象二、熔化和凝固北京课改版习题精选 第二篇 第1题【单选题】 伟大领袖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写到“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形成这种自然景色的主要物态变化是 A、熔化和汽化 B、凝固和液化 C、凝固和凝华 D、汽化和升华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在北方的冬天,为了保存蔬菜,人们通常会在菜窖里放几桶水,这种做法可以使菜窖内的温度不会太低,这主要是利用了( ) A、水凝固时放出热量 B、水凝固时吸收热量 C、水蒸发时吸收热量 D、水蒸发时放出热量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下列物态变化的实例中需要吸热的是( ) A、山间出现“云海” B、树枝上出现“雾凇” C、“露珠”的形成 D、冰雪在“消融”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将新鲜的豆腐放入冰箱里冷冻,第二天取出,解冻后切开,发现里面存在许多小孔.在小孔形成的过程中,发生的主要物态变化是( ) A、液化和汽化 B、凝固和熔化 C、凝固和汽化 D、凝华和熔化 【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如图是给某种物质加热时,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情况,由图可知( ) A、一定是表示某种固态晶体升温并熔化情况 B、一定是表示某种液体升温并沸腾情况 C、可能是表示某种固态非晶体升温并熔化情况 D、可能是表示某种液体升温并沸腾情况 【答案】: 【解析】: 第6题【单选题】

请看下面这些物理现象:①夏天打开冰箱门,马上“跑出”一团“白汽”;②冬天窗户玻璃上结出冰花;③地面上的水慢慢消失;④结了冰的衣服在室外凉干;⑤春天来了,冰雪消融;⑥寒冷的冬天,滴水成冰。他们分别属于( ) A、液化、凝华、汽化、升华、熔化、凝固 B、气化、凝华、汽化、升华、熔化、熔化 C、液化、凝华、汽化、升华、熔化、熔化 D、液化、凝华、升华、熔化、汽化、熔化 【答案】: 【解析】: 第7题【单选题】 下列物态变化,需要吸热的是( ) A、初春,皑皑的白雪开始消融 B、初夏,青青的小草挂上露珠 C、深秋,红红的苹果蒙上白霜 D、严冬,静静的池塘覆上薄冰 【答案】: 【解析】: 第8题【多选题】 A、质量相等的纯水和煤油,纯水的体积较小

北京市海淀区2018_2019学年八年级生物下学期期末试题新人教版

北京市海淀区2017-2018学年八年级生物下学期期末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1分,共30分) 1.地球上的生物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根本来源是( ) A.化学能量 B.糖类中的能量 C.脂肪中的能量 D.太阳能 2.原始生命诞生的摇篮是( ) A.原始陆地 B.原始大气 C.原始海洋 D.土壤 3.下列各生物分类等级中,最基本的单位是( ) A.种 B.属 C.科 D.界 4.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的唯一证据 B.在最古老的地层中同样也有生物化石存在 C.生物进化的每个环节都有化石证据 D.越古老地层中出现化石的生物结构越简单5.俗话说“大树底下好乘凉”。这句话体现了( ) A.环境能影响生物的生存 B.生物能适应一定的环境 C.生物能影响环境 D.生物与环境可相互影响 6.葫芦藓、肾蕨、水杉、水稻四种植物的共同特征是( ) A.都没有种子 B.都能进行光合作用 C.都有根、茎、叶 D.种子均无果皮包被 7.下面哪项措施对保护生态环境最有利( ) A.把大片沼泽地开垦为农田 B.将工业废水排入发生“赤潮”的海域 C.在菜地中喷洒农药以杀死菜青虫 D.建立自然保护区 8.“倡导低碳生活”的理念,越来越得到人们的关注和认同。“低碳”指较低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排放。图示碳循环的部分过程,下列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 A.参与①过程的生物只有生产者 B.煤主要是古代蕨类植物形成的化石燃料 C.过程②有利于维持生物圈碳——氧平衡 D.减少对③的依赖是缓解温室效应的重要措施9.下列有关细菌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细菌有细胞壁,无叶绿体 B.大多数细菌属于生态系统的分解者 C.细菌无成形的细胞核 D.所有细菌都能导致动植物或人患病 10.下列环境中,细菌和真菌分布较多的是( ) A.刚煮熟的食品中 B.腌制食品的盐水中 C.市面流通的货币上 D.真空密封的罐头食品中 11.青蛙个体发育的起点是( ) A.成熟卵细胞 B.受精卵 C.刚孵出的小蝌蚪 D.小青蛙 12.下列动物与其相关特征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 A.鲤鱼一体内没有脊柱 B.蜥蜴一用肺呼吸 C.青蛙一成体水陆两栖 D.家兔一胎生、哺乳 13.如图为鸡的受精卵发育成小鸡的过程,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人教版 八年级 生物 上册 知识点归纳 完美版

八年级生物上学期知识点复习 姓名 第五单元 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 第一章 各种环境中的动物 一、水中生活的动物 1、目前已知的动物约150万种,按有无脊柱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两大类。按生活环境分为陆地生活动物、水中生活动物和空中生活动物。 2、水生动物最常见的是鱼,此外,还有 ①腔肠动物,如海葵、珊瑚虫;②软体动物,如乌贼、章鱼;③甲壳动物,如虾、蟹;④海豚(哺乳动物)、龟(爬行动物)等其他水生动物。 3、鱼适应水中生活最重要的两个特点:①能靠游泳来获取食物和防御敌害。②能在水中呼吸。 4、四大家鱼是:青鱼、草鱼、鲢鱼、鳙鱼。 5、鱼是较低等的脊椎动物。 6、鱼的外形呈梭形,可减少游泳阻力,适于游泳。鱼体分三大部分:头部、躯干部和尾部。 7、鱼在游泳时主要靠身体躯干部和尾鳍的左右摆动击动水流产生前进的动力,其它鱼鳍起辅助作用。鱼在运动时,胸鳍和腹鳍都有维持平衡的作用,尾鳍有决定运动方向的作用。 8、鱼的呼吸器官是鳃,而鳃中有许多的鳃丝, 鳃丝在水中时能展开来,离开了水就不能展开,就得不到充足的氧气而死亡。这是雨离不开水的主要原因。 9、鱼鳃为鲜红色,因为内含丰富的毛细血管;鳃丝既多又细,其作用是大大增加了跟水的接触面积,促进血液和外界进行气体交换。 10、水由鱼口流入鳃,然后由鳃盖后缘(鳃孔)流出。在水流经鳃丝时,水中溶解的氧气进入鳃丝的毛细血管中,而二氧化碳由鳃丝排放到水中;所以经鳃流出的水流与由口流入的水流相比,氧气的含量减少,二氧化碳的含量增高。 11、鱼类的主要特征有:适于水中生活;体表被鳞片;用鳃呼吸;通过尾部的摆动和鳍的协调作用游泳。 12、模拟实验:科学研究过程中,在难以直接用研究对象做实验时,就可以用模仿实验某一对象制作模型,用模型来做实验,或者模仿某些条件来进行实验,这样的实验就叫模拟实验。 13、海葵、海蜇、珊瑚虫等动物的结构简单,它们有口无肛门,食物从口进入消化腔,消化后的食物残渣仍由口排出体外。这些动物称为腔肠动物。 14、像河蚌、蛾螺等身体柔软靠贝壳来保护身体的动物称为软体动物。乌贼、章鱼贝壳退化,也是软体动物。 15、虾类和蟹类等体表长有质地坚硬的甲,叫甲壳动物。 16、水中的各种生物都是水域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之间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形成紧密而复杂的联系,同时又都受水域环境的影响,其种类的变化和数量的消长都会影响到人类的生活。 17、鱿鱼为软体动物, 鲸、海豚、海豹为哺乳动物, 娃娃鱼(大鲵)为两栖动物,海马是鱼类, 龟、海龟是爬行动物。 二、陆地生活的动物 1、陆地环境特点与陆生动物的适应: (1)陆地气候相对干燥;与此相适应,陆地动物一般具有防止水分散失的结构。比如爬行动物具有角质的鳞或甲,昆虫具有外骨骼。[鳞、甲、外骨骼(防止水分散失)] (2)陆地动物不受水的浮力作用,一般都具有支持躯体和运动的器官。[有专门的运动器官] (3)除蚯蚓等动物外,陆地生活的动物一般具有能在空气中呼吸的,位于身体内部的各种呼吸器官,比如气管和肺。[有专门呼吸器官(蚯蚓除外)] (4)陆地生活的动物还普遍具有发达的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能够对多变的环境及时作出反应。[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发达] 2、蚯蚓生活在富含腐殖质的湿润土壤中,:一般昼伏夜出,以植物的枯叶、朽根和其他有机物为食。通过肌肉和刚毛的配合使身体蠕动,靠能分泌粘液、始终保持湿润的体壁呼吸。可根据环带(也叫生殖带)着生在身体前端来判断首尾。 3、蚯蚓身体分节的意义:可使蚯蚓的躯体运动灵活自如、转向方便。 4、用手指触摸蚯蚓体节近腹面处,有粗糙不平的感觉,用放大镜观察,看到腹面有许多小突起就是刚毛,刚毛的作用是与肌肉配合完成运动。 5、蚯蚓在潮湿土壤的深层穴居的原因:因为潮湿土壤能为蚯蚓提供适宜的生存、生活的环境及繁衍的条件,一般包括适宜的温度、湿度、食物和便于避敌的栖息场所等。蚯蚓不能保持恒定的体温,因此只能生活在温度变化不太大的土壤深层。 6、在观察蚯蚓的实验中,经常用浸水的湿棉球轻擦蚯蚓体表,目的是使体表保持湿润,蚯蚓没有呼吸系统,要靠分泌粘液、始终保持湿润的体壁呼吸。 7、大雨过后蚯蚓会纷纷爬到地面上来原因:大雨过后,过多的雨水会将土壤中的空气排出去,于是穴居的蚯蚓被迫爬到地表上来呼吸。

北京课改版-生物-八年级下册-13.6 动物 教案

《动物》教案 课时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和技能目标】 1.理解“分类必须依据一定的特征逐级进行”这一分类策略 2.初步了解动物界的组成,理解脊椎动物与无脊椎动物的概念 3. 说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的分类标准及相关代表动物的名称,说出五大脊椎动物的 分类标准及相关代表动物的名称 4. 初步学会对动物的简单分类和对动物内部结构的观察和分析 【科学探究目标】 1.理解“分类必须依据一定特征进行,由于分类标准不同而分类结果不同”这一重要的 分类思想 2.通过分组讨论、游戏活动、观察、分析概括使繁杂的知识变得有条理,学会在复杂的 事物中找出规律,提高学习的效率和兴趣 【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目标】 1.体会分类思想有一定的规律性,抓住规律遵循规律会加快认识过程并且规律可以被人们 发现并加以利用 2.通过对青蛙等具体动物的学习增强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科学、技术和社会的关系目标】 1.通过对分类方法的学习和使用,体验科学的方法在实际生活中的指导意义 2.通过对动物的分类的学习,了解动物的分类依据,为认识周围的动物世界打下基础 教学重点、难点与关键点 贯穿这堂课的关键点是分类的思想,让学生带着这个思想去学习脊椎动物的分类,这是本堂课的重点。脊椎动物的逐级分类通过学生按兴趣小组进行小组研究,然后以班级交流的形式进行归纳,老师把握主线的方式进行学习。难点在于学生能否把五大脊椎动物的特点转化为一种逻辑判断的依据,有条理地去理解动物的分类。 课型

事实性知识与理论性知识课 教学方法 课件展示、模型直观演示、分组讨论法、讲授法。 教学用品 多媒体、一段录像、多媒体课件、动物骨骼标本。 课时题目 动物 课时教材分析 (一)【教材知识结构分析】 《生物的主要类群》这一章分为四节:动物的主要类群;植物的主要类群;细菌和真菌;生物的分类。这一章比较简单地介绍了各大生物类群的基本形态和主要特征,使学生对各类群的生物有一个基本的了解,为以后学习有关课程及参加社会生产实践打下初步的基础。本章的编写,根据学生年龄特征和学习兴趣,先介绍动物的主要类群,并且从身边最容易接触到的脊椎动物讲起。在介绍动、植物主要类群时,又隐含了分类的方法,为学习第四节生物的分类作了铺垫。生物分类是区分生物种类的科学,也是探索生物间亲缘关系、阐明生物界自然系统的科学,因此第四节又是前面三节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 《动物的主要类群》这一节,通过前一章《艳丽多姿的生物》的学习,学生已经学习了生物可以简单地分为动物界和植物界,初步了解了区别动物和植物的一些基本特征,但是由于没有系统的学习动物的分类,学生感到研究的动物种类繁多且难于掌握。因此系统地学习动物的分类,可以使学生从具体的某一动物推论到一般的同类动物,从而使学生对动物界有比较完整的认识,在以后的学习时就能用一般的规律去指导个别动物的学习,做到以简驭繁。本节内容通过对身边常见物体的观察、分析,学会分类的科学方法,进一步针对常见动物的特征进行逐级分类,从而使学生既明白了事实、掌握了规律,又学会了方法、发展了能力。本节内容是上章内容的深化和发展,同时也为学生将来的专业化发展奠定的基础。 生物的主要类群

2019年精选初中八年级全物理[三、物质的密度及其应用]北京课改版习题精选[含答案解析]第一篇

2019年精选初中八年级全物理[三、物质的密度及其应用]北京课改版习题精选[含 答案解析]第一篇 第1题【单选题】 为了测盐水的密度,某实验小组制定如下的实验计划: ①在烧杯中装入适量盐水,测出它们的总质量②测出空烧杯的质量 ③测出量筒中盐水的体积④测出烧杯和剩余盐水的质量 ⑤将烧杯中一部分盐水倒入量筒中⑥根据实验数据计算盐水的密度 以上实验步骤安排最合理的是( ) A、①⑤③④⑥ B、⑤①②③⑥ C、①②④③⑤⑥ D、⑤①②④③⑥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分别由不同物质a、b、c组成的三个实心球,它们的体积和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由图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物质的密度最大 B、b物质的密度是1.0×10^3kg/m^3 C、c物质的密度是a的2倍 D、b、c的密度与它们的质量、体积有关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三只完全相同的杯子里装有同样多的水,把质量相等的实心铅块、铁块和铝块分别放入这三只杯子里,它们都沉没于水中且均没有水从杯中溢出。已知ρ铅>ρ铁>ρ铝,对于这三个杯子中水面升高的情况,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放铝块的杯子中水面升高得最多 B、放铅块的杯子中水面升高得最多 C、放铁块的杯子中水面升高得最多 D、三只杯子中水面升高的高度相同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关于质量和密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将一铁块带到失重的宇宙飞船内,铁块的质量变小,密度不变 B、一块冰完全熔化成水后,质量变小,密度不变 C、一杯牛奶喝掉一半后,质量减小一半,密度也减小一半 D、瘪的乒乓球被热水烫回原形后,兵乓球内气体的质量不变,密度变小 【答案】: 【解析】: 第5题【填空题】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日益提高,节水型洁具逐渐进入百姓家庭。所谓节水型洁具,是指每冲洗一次耗水量在6升以内的洁具。小华家新安装了一套耗水量为5L的节水洁具,而原有的洁具每次耗水量为9L,已知水的密度为1.0×10^3kg/m^3 ,请你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下列问题: 水结成冰后,其体积______,密度______(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北京版八年级生物知识点总结

第十三章生物的多样性 第一节:生物的分类 1.根据不同生物在形态,结构以及生理方面的相似程度对生物进行分类。(植物分类依据: 根,茎,叶,花,果实,种子。 2.生物分类系统:界门纲目科属种。最基本:种最高级:界 等级越高,包含的生物种类越多,共同特征越少 等级越低,包含的生物种类越少,共同特征越多。 3.林奈:“双名法”:生物的学名由两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是属名,代表生物所在属,第二部 分为种加词。(拉丁文斜体,第一个字母大写) 4.五界分类系统:原核生物界,原生生物界,动物界,植物界,真菌界。(特殊:病毒界) 第二节:原核生物 1.原核生物:地球上出现最早,最原始,包括细菌和蓝细菌等。 特点:细胞中没有成型细胞核。(DNA集中在核区) 形态:球状(球菌),杆状(杆菌),螺旋状(霍乱弧菌)。(乳酸菌,即乳酸杆菌,为细菌) 2.细菌结构: 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鞭毛:用来运动) 3.营养方式:细菌等原核生物营养方式为异养,分解有机物来获取营养。 异养包括①腐生:分解植物的残枝落叶和动物的遗体粪便中的有机物 ②寄生生活在活的动植物体及人体上,从中获取营养。 特殊!!!蓝细菌:营养方式为光合自养。(利用光将二氧化碳和水合成为储存 能量的有机物,并释放氧气。与植物细胞不同,无叶绿体,不能光

合作用) 4.基本特征:单细胞。无成型细胞核。营养方式主要为异养,但蓝细菌为光合自养。 5.细菌大多数有益:分解有机物,供植物利用,酸奶,抗生素,根瘤菌(在豆科植物根里, 固定空气中的氮供植物利用。),污水处理,土壤净化。 有害:使人患病。 第三节:原生生物 1.原生生物:结构简单的真核生物。大多数为单细胞,少数为多细胞。大多数生活在水中。 包括藻类和原生动物。 2.藻类:可以进行光合作用的原生生物。(观察时用碘液染色),包括水绵,衣藻等。有小 有大。 3.水绵:很多圆柱状的细胞连接而成。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叶绿体 为带状,螺旋盘旋在细胞质中。 4.衣藻:单细胞。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杯状叶绿体,眼点,鞭毛。 5.藻类与绿色植物区别:无根茎叶等器官。 联系:都有叶绿体,可以进行光合作用,独立生活。(自养) 6.藻类颜色不同:藻体中所含色素不同。(绿藻:水绵,衣藻。褐藻:海带,鹿角菜。红 藻:紫菜,石花。) 7.原生动物:草履虫,变形虫等(大多数原生动物是吞噬食物的原生生物。) 均为单细胞,生活在水中,和动物一样可自由移动并捕食(捕食方式:吞噬食物颗粒,形成食物泡,然后在细胞质内消化。)大多数营养方式为异养 8.原生生物基本特征:大部分生活在水中,为单细胞(动物或藻类)或多细胞(藻类)生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全册教案)人教版初中生物教案

第一章动物的主要类群 第一节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 教学目的: 1.知识方面 (1)知道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是一类结构简单的低等多细胞动物。 (2)知道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3)识记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 重点难点: 1.水螅的形态结构和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 2.涡虫和华枝睾吸虫形态结构和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 3.准备活体水螅是上好本课的关键和难点。 教具准备: 活体水螅、水螅纵切切片、显微镜、放大镜、教学软件。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第一节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 一、腔肠动物------水螅 1.生活环境:淡水中 2.形态体色:乳黄色或浅褐色 3.结构: 4.生殖:出芽生殖或产生生殖细胞 二、腔肠动物与人类的关系及其主要特征 1.腔肠动物与人类的关系:食用、药用、观赏、石油 2.主要特征: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 三、扁形动物 (一)涡虫 1、生活环境 2、形态结构 3、生活方式 (二)猪带绦虫 (三)华枝睾吸虫 (四)日本血吸虫 四、扁形动物与人类的关系及其主要特征 1、扁形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2、主要特征:身体两侧对称,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 第二节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蛔虫适于寄生生活的结构和生理特点;了解蛔虫感染人体的途径、对人体的危害,以及预防感染的方法;掌握线形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2.通过蛔虫对寄生生活适应的特点,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分析综合的能力。 3.通过理解蛔虫适于寄生生活的形态、结构、生理特点,继续进行“生物体的形态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教育。 过程与方法: 以蛔虫的生为主线,让学生通过对蛔虫的观察了解线形动物的主要特征。 通过对如何预防蛔虫病的讨论,渗透本课的德育目标。让学生树立要养成卫生好习惯的思想。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理解蛔虫的生活史和蛔虫对人类造成的危害,使学生理解养成良好卫生习惯的重要意义。重点、难点 1.蛔虫适于寄生生活的结构和生理特点是本节教学的重点。 2.线形动物门的主要特征也是本节教学的一个重点内容。

北京课改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

北京课改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知识点 第一章常见的运动 一、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1.长度的单位: 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米(m), 其他单位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1km=1 000m;1dm=0.1m;换算关系:1cm=0.01m;1mm=0.001m;1μm=0.000 001m;1nm=0.000 000 001m。 单位换算的过程:口诀:“小化大除进率,大化小乘进率”。 2、长度估测:黑板的长度2.5m、课桌高0.7m、篮球直径24cm、指甲宽度1cm、铅笔芯的直径1mm 、一只新铅笔长度1.75dm 、手掌宽度1dm 、墨水瓶高度6cm .3.测量长度的常用工具:刻度尺。 刻度尺的使用规则: A、“选”: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刻度尺。 B、“观”:使用刻度尺前要观察它的零刻度线、量程、分度值。 C、“放”用刻度尺测长度时,尺要沿着所测直线(紧贴物体且不歪斜)。不利用磨损的零刻线。(用零刻线磨损的的刻度尺测物体时,要从整刻度开始) D、“看”: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 E、“读”:在精确测量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F、“记”:测量结果由数字和单位组成。(可表达为:测量结果由准确值、估读值和单位组成)。 3.时间的单位: 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基本单位是秒(s)。 时间的单位还有小时(h)、分(min)。换算关系:1h=60min 1min=60s。 人类发明的计时工具有:日晷→沙漏→摆钟→石英钟→原子钟 4.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做误差,我们不能消除误差,但应尽量减小误差。 误差的产生与测量仪器、测量方法、测量的人有关。 减少误差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选用精密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 误差与错误区别:误差不是错误,错误不该发生能够避免,误差永远存在不能避免。 二、运动与静止 1、参照物:要描述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要选定一个标准物体做参照,这个被选定的标准物体叫做参照物。相对于参照物,某物体的位置(距离和方位)改变了,我们就说它是运动的;位置没有改变,我们就说它是静止的。 2、机械运动: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改变叫做机械运动,简称为运动。 3、运动的描述是相对的:判断一个物体是静止的,还是运动的,与所选的参照物有关。选不同的参照物,对物体运动的描述有可能不同。 4、参照物的选择:参照物的选择是可以任意的,在具体研究问题时,要根据问题的需要和研究的方便而选取。研究地面上的物体时,通常选地面为参照物。 5、运动的分类: 直线运动:经过的路线是直线的运动。曲线运动:经过的路线是曲线的运动。 三、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 1、探究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比较物体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的大小;比较物体通过相同的路程所用时间的大小。 2、速度: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叫做速度。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3、速度的公式:v=s/t 其中:v—速度—米/秒(m/s)s—路程—米(m)t—时间—秒(s) 4、速度的单位 国际单位主单位:米/秒(m/s),常用单位:千米/小时(km/h)。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