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高考地理二轮专题精品复习教案(气候专题)

高考地理二轮专题精品复习教案(气候专题)

高考地理二轮专题精品复习教案(气候专题)
高考地理二轮专题精品复习教案(气候专题)

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天气气候专题》教案

XX市XX中学 XXX

【专题要点】

1、以北半球为例绘制大陆气候分布图。

2、气候类型的判读方法。

Ⅰ、气候资料图:

以温定球:以温定带:以水定型:

Ⅱ、气候地理位置:Ⅲ、气候特征:Ⅳ、气候成因:

3、气温、降水的影响因素:

【考纲要求】

1.识记气候的分布及气候特征。

2.掌握气候类型的判读方法。

3.分析气候要素的影响因素

【知识网络】

世界气候类型分布气候类型特点与判断气候分布模型

世界气候分布异常地区

气候分析基本模型

成因分析

纬度热量与气温

大气环流

三圈环流与风带气压带

季风环流

基本

因素

海陆分布

海陆位置

距海远近

降水(大陆性与海洋性)

降水

地形

垂直变化

对水平气流的阻挡

对水平气流的不阻挡

迎风坡与地形雨

背风坡雨影区

降水

冬季风的阻挡气温洋流

暖流

寒流

【教法指引】

1.以图表资料、热点地区、热点事件为资料背景,结合地球运动、洋流等知识综合考查气候类型的判断、成因、特点、分布规律及气候差异

2.以重要的气候灾害为切入点,考查全球性气候变化特点、影响、及其适应对策,并与天气系统的特点及其影响一并考查

3.以南极考察、北极考察、中国南方重大雪灾、冻雨灾害等以及厄尔尼诺、拉尼娜现象等热点材料为背景资料综合考查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及其对人类产业活动的影响

本部分是高考的重点特别是气候特征及成因分析,充分体现提取信息、加工信息的能力要求,在学习时,注意信息的提取。记清各气候类型的特点、成因、分布规律,会判读气候类型,描述气候特征并分析影响因素。

【专题突破】

几个重要地区气候成因的分析

①亚马逊平原热带雨林面积最大的原因:a 、赤道低气压控制;b 、北、西、南三面地势高,东面地势低;c 、东北信风吹向大陆,带来丰富水汽;d 、南赤道暖流的加入使北赤道暖流更强劲;

②东非高原的赤道附近地区没有成为热带雨林的原因:海拔较高,气温比刚果盆地低些。 ③马达加斯加东部为热带雨林、西侧为热带草原的原因:a 、大部分在热带,气温高;b 、东侧暖流通过;c 、岛屿中部为南北走向山脉;d 、东南信风吹向岛屿,形成地形雨。类似地区:巴西东南部、澳大利亚东南部、中美地峡的热带雨林。

④热带草原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的高温期出现时间:干季快要结束、雨季快要来临时。降水

气候因子分析模型 降水

降水量

大气环流(风带气压带和季风)、海陆位置、

地形、洋流、大陆轮廓

降水变率

大气环流、海陆位置 气压

等压线、等压面、等高线的判读 气温 平均气温

纬度、海陆位置、地形、冬夏季风、下垫面性质、洋流 年太阳辐射量

纬度、地形(海拔)、降水(云量)

气温较差

纬度、海陆位置、季风、降水、地形

逆温层及其影响

量热带季风气候超过热带草原气候。

⑤南亚地区5月气温比同纬度地区高的原因:热带过来的西南季风,喜马拉雅山脉的阻挡。 ⑥日本、朝鲜半岛的季风气候分布:日本的季风气候具有海洋性,因为日本是岛国。朝鲜北部是温带季风气候,南部是亚热带季风气候;主要是由其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决定。

【典例精析】

下表是某地多年平均的气候资料,读后回答1—3题。

1. 该地的气候属于

A. 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

B. 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

C. 北半球的亚热带季风气候

D. 南半球的亚热带季风气候

2. 影响该地降水季节分配特征的主要因素是

A. 大气环流

B. 地面状况

C. 距海远近

D. 洋流性质

3. 该地可能位于

A. 南美洲的太平洋沿岸

B. 北美洲的大西洋沿岸

C. 澳大利亚的太平洋沿岸

D. 非洲的地中海沿岸

4.图3和图4是亚欧大陆两侧的区域图,读图分析回答:

(1)①地的气候类型为______________,气候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成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2)②地冬季盛行__________(风向)风,夏季盛行_________(风向)风。(2分) (3)②地降水的季节分配有何突出特点?为什么?(5分)

答案:1、B

52°N

10

洋流

35°N

图11

2、A

3、A

4、(1)温带海洋气候终年温和多雨终年受西风带影响

(2)西北风东南风

(3)冬季降水大于夏季冬季位于西北风的迎风坡

5.读世界略图回答以下问题。

(1)比较②④两地气候类型

(2)在①②③④⑤五地气候中受洋流影响最明显的是地。影响①地和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3)②地常年盛行风,该地的盛行风是(填字母)

A.由副热带高气压带吹向赤道低气压带

B.由副极地低气压带吹向副热带高气压带

C.由副极地高气压带吹向副极地低气压带

D.由副热带高气压带吹向副极地低气压带

(4)与③地比较,①地海陆间水循环活跃,表现在、等主要环节上。(5)④地被称为回归荒漠带上的“绿洲”,其形成原因是。

(6)在上图的右侧画出1

压带, 表示低压带,箭头表示风向)

【答案】(1)

(2)② 地形 (3)西南(西) D

(4)降水 陆地径流(地表径流)

(5)④地位于亚欧大陆东岸;介于世界最大大洋和世界最大大陆之间,海陆热力差异显著,形成季风环流;夏季风来自太平洋,带来丰沛降水。 (6)如右图。

6. 下图为气候类型分布模式图,图的左侧是某季节影响气候形成的气压带、风带位置示意图;模式图下方为四地的气候资料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0o 30o

30o

(1)关于气候类型,对应正确的是()

A.①——甲B.④——乙C.⑥——丁D.⑦——丙

(2)图中A气压带的名称是;根据图中气压带和风带的位置,可以判断出图示地区的季节是季。

(3)图中气候类型③的成因是;气候类型④地区的植被类型是;气候类型⑤分布的一般规律是(要说明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

(4)若该图表示亚欧大陆,则⑧附近是著名的渔场,形成原因是

【答案】⑴C

⑵副热带高气压带夏

⑶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的控制(或答副高与信风、或答副高或信风)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南北纬40°—60°大陆西岸

⑷北海道寒、暖流交汇(日本暖流与千岛寒流交汇)

2020届(人教版)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区域地理(选择题)包含答案

2020届(人教版)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区域地理(选择题)含答案专题:区域地理 (一)(2019·贵阳模拟) 下图为某岛略图。该岛降水量在1 000 mm以上,东北部比西南部降水多。据此回答1--3题。 1、该岛东北部和西南部降水差异大,主要原因是东北部() A.长期受盛行西风控制 B.位于东北信风的迎风坡 C.经常受对流雨的影响 D.沿岸有暖流的增湿作用 2、该岛屿最适宜发展() A.热带种植园农业B.地中海式农业 C.商品谷物农业D.大牧场放牧业 3、该岛() A.位于美洲板块B.水系形态呈向心状 C.人口分布均匀D.以常绿硬叶林为主 解析:第1题,根据纬度可判断该岛处于东北信风带内,受岛上东西走向(根据河流流向可判定山脉走向)山脉的阻挡和抬升作用,该岛东北部降水较西南部多,A错、B对;东北部位于东北信风迎风坡,经常有地形雨,C错;该岛南北沿海都受暖流影响,但这不是东北部和西南部降水差异大的主要原因,D错。 第2题,根据该岛所处纬度和常年受东北信风的影响可判断北部为热带雨林气候,南部为热带草原气候,适合发展热带种植园农业,A对;地中海气候区适合发展地中海式农业,B错;该岛山区面积广大且位于热带,而商品谷物农业主要作物为小麦和玉米等,分布在温带气候区的平原地区,C错;该岛多山地,草场面积狭小,不适宜发展大牧场放牧业,D错。

第3题,根据经纬度可判断该岛位于南北美洲之间的西印度群岛,属于美洲板块,A对;该岛中部地势高,河流呈放射状流向四周海洋,B错;中部山地人口密度较小,沿海狭窄平原人口密度较大,C错;根据上题关于气候的分析,可推断该岛植被以热带雨林和热带草原为主,D错。 答案:1---3、B .A .A (二)(2019·潍坊模拟)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越来越多的我国制造企业在墨西哥建厂,以充分利用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带来的便利。我国海信集团于2016年初进驻墨西哥的罗萨里托,接管夏普墨西哥工厂,对原有生产线进行升级,一年多就在当地家电制造领域站稳了脚跟。下图示意罗萨里托位置。据此回答1~2题。 1.我国海信集团入驻罗萨里托的原因不包括() A.接近消费市场B.距原料产地近 C.税收政策优惠D.劳动力成本低 2.海信集团迅速在罗萨里托家电制造领域站稳了脚跟,主要依赖于() A.质量更优B.设计精美 C.规模经营D.功能多样 解析:第1题,家电生产需要的零部件较多,生产企业分散,因此我国海信集团入驻墨西哥罗萨里托并不是为了距原料产地近,B对。罗萨里托位于美国与墨西哥边界附近,可以利用墨西哥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和自由贸易区内关税的优惠政策,生产的产品可就近出口到美国市场。 第2题,根据材料“接管夏普墨西哥工厂,对原有生产线进行升级”可知,海信生产的家电产品质量更优,A对;对于家电产品,消费者往往更加注重质量,B 错;扩大生产规模和产品功能多样一般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实现,一年多难以做到,C、D错。

气候专题高考真题

气候专题高考真题 图2示意某区域某月一条海平面等压线,图中N地气压高于P地。读图2,完成(1)~(3)题。 (1)N地风向为() A.东北风 B.东南 风 C.西北风 D.西南风 (2)M、N、P、Q四地中,阴雨天气最有可能出现 在() A.M地 B.N地 C.P地 D.Q地 (3)当M地月平均气压为全年最高的月份,可能出现的地理现象是() A.巴西高原处于干季 B.尼罗河进入丰水期 C.美国大平原麦收正忙 D.我国东北地区寒冷干燥 高三地理气候专题——2010年高考真题 下图反映单位体积空气所能客纳的最大水汽量与气温的关系. 1m空气所能容纳的最大水汽量为10g,若要使最大水汽量上1.根据右图,气温在10℃时。3 升到40g,气温应达到 A.15℃ B.25℃ C.30℃ D.35℃ 2.一定体积空气中含有的水汽量与同温度下这些空气所能容纳的最大水汽量的比值称为相对湿度。测得一封闭实验箱内的温度为30℃,相对湿度是50%,如果受使实验箱内的相对湿度降低到37.5%,箱内温度应调节为 A.35℃ B.25℃ C.15℃ D.5℃ 3.通过上述实验能够推知,相对湿度的变化主要取决手气温,其一般规律是 ①气温高,相对湿度小②气温低,相对湿度小 ③清晨相对湿度最大④午后相对湿度最大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2010年春季,冰岛的火山多次喷发,使一些地区的航空运输业遭受了巨大损失。使一些地区的航空运输业遭受了巨大损失。 4.冰岛位于 A.极地高压带B.副极地低压带C.西风带D.副热带高压带 5.火山喷发后,一些空域限制飞行是因为这些空域 A.雷暴频发 B.严重缺氧 C.有大量可燃气体 D.火山灰浓度大 22C范围示意图,图5为某地年内各月气温变化曲线与降水图4为世界1月平均气温10~0 量柱状图。读图回答7~8题。 6.世界1月平均气温10~22℃范围在南半球大陆西岸海域明显变宽.主要原因是 A.受寒、暖流共同影响 B.受暖流影响 C.受寒流影响 D.受陆地影响7.甲、乙、丙、丁四地中,气温和降水特征与图5所示信息相符的是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9】世界地理

高考地理【专题九】世界地理 【考情分析】 由于初中和高中地理知识有着不可分割的承接关系,在高考中也将考查有关初中地理的相关内容,其内容包括: 1.世界海陆分布、海底地形、陆地地形。 2.世界气温等降水的分布 3.一个大洲五个地区(如东南亚、中东、欧注、西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极地地区),六个国家(如日本、印度、俄罗斯、美国、巴西、澳大利亚);不同尺度区域的位置、范围以及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主要特征。 【知识交汇】 一、七大洲地形特征及典型经纬线剖面示意 项目 大洲 地形特征沿典型经纬线剖面示意图 亚洲地形复杂,中部 1 ,四周 2 。 中部高原、山地面积广 大,约占全洲面积的 3/4。平原分布在大陆周 围地区。 400N 1000E 非洲地形单一,以 3 为主,被称为“ 4 大陆” 赤道 200E 北美洲地形分为西部、中部和 东部三大地形区。西部 5 系北段;中部 6 和密西西比河冲积平 原;东部7 高原 和8 山脉。 400N 900W

南美洲地形分为西部、中部和 东部三大地形区。西部 9 山脉;中部是10 平原和拉普拉塔平原; 东部是11 高原。 23026’S 600W 南极洲地形单一,是七大洲中 平均海拔12 的一 洲,地面冰雪覆盖,有 “冰雪高原”之称。 800S 600W~ 1200E 欧洲地形以平原和山地为 主,海拔13 的大 洲。平原主要分布于中 部地区;北部和南部山 地分布较广。 500N 100E 大洋洲地形分为西部、中部和 东部三大地形区。西部 14 ;中部是 15 ;东部是 16 。 23026’S 1400E 二、各地理分区自然地理要素的特点 要素 分区 地形气候河流和湖泊资源 东亚 地势17 ;西 部内陆多高原、山 18 气候显著:东 部以温带季风气候和 大部分河流向东流入 太平洋;黑龙江、黄 种类多样,且储量丰 富

高考地理专题突破检测练习(五)气候

专题过关检测(五)气候 一、选择题 (2019·烟台模拟)下图为某区域地形剖面及1月均温、7月均温、年降水量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1~2题。 1.图中甲、乙两地() A.降水均集中于冬季 B.植被均为温带草原 C.甲地太阳能贫乏、风能丰富 D.乙地适宜发展水稻种植业 2.图示区域可能位于() A.20°S~30°S美洲西岸B.40°N~60°N欧洲西岸 C.35°S~55°S美洲东岸D.40°N~60°N美洲西岸 解析:1.C 2.D第1题,根据图中1月均温低于7月均温,可以确定该地位于北半球,再根据山麓地带1月均温和7月均温数值与年降水量,确定气候类型为温带海洋性气候。然后逐项分析,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降水分配均匀,故A错误。温带海洋性气候区的典型植被为温带落叶阔叶林,故B错误。甲地处西风迎风坡,多阴雨天气,故太阳能缺乏;但常年受西风带影响,因此风能资源丰富,故C正确。乙地位于背风坡,降水少,且气温较低,不适合发展喜温喜湿的水稻种植业,故D错误。第2题,结合上题可知,该地为北半球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区,因此先排除A、C项。其应位于大陆西岸,图示西部山脉海拔较高,欧洲西部沿海为平原,北美洲西岸分布有高大的落基山脉,故B错误,D正确。 (2020届高三·临沂质检)森林火灾发生频率与当地降水的季节变化相关,而且监测显示过火林地水土流失加剧。下图示意美国部分地区2013~2015年森林火灾分布。据此完成3~4题。

3.一年中,图示区域森林火灾最易发生的时段是() A.1~3月B.4~6月 C.7~9月D.10~12月 4.在同等程度的森林火灾后,过火林地水土流失程度() A.夏季比冬季严重B.内陆比沿海严重 C.南部比北部严重D.西坡比东坡严重 解析:3.C 4.D第3题,图示地区地处30°N~40°N大陆西岸,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天气炎热干燥易发生森林火灾。所以选C。第4题,30°N~40°N大陆西岸冬季受西风影响,降水较多,在同等程度森林火灾后,冬季造成的水土流失更严重,A项错误;因南北走向山脉阻挡西风深入,因此内陆地区降水比沿海少,不易造成水土流失,B项错误;南北部的降水都与西风有关,越往北受西风影响时间越长,降水量越丰富,水土流失程度也越严重,C项错误;山地西坡是西风的迎风坡,东坡是背风坡,西坡的降水更丰富,更易产生水土流失,D项正确。 (2019·邹城模拟)读澳大利亚局部地区示意图(图1),甲地气温年较差约为13 ℃,乙地气温年较差约为9 ℃。图2示意三地年降水量及其年内变化。读图,完成5~6题。 5.造成甲、乙两地气温年较差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A.海陆位置B.纬度位置 C.地形因素D.植被状况 6.图2中与甲、乙两地降水特征相符的曲线分别是() A.①②B.②① C.③①D.②③ 解析:5.A 6.B第5题,从图1中可以看出,甲、乙两地海陆位置不同,甲地地处内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1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哈尔滨模拟)下图为世界某一区域,该区域在较长时期内受图中气压系统控制。读图回答1~2题。 1.若某科考队从甲到乙进行横跨半岛的地质考察,该考察线路的直线距离约为() A.280千米B.550千米 C.850千米D.1 100千米 解析:从甲到乙沿40°N纬线大致跨10个经度,其距离可借助30°N纬线上10个经度的长度来推算,10×111×cos45°

C.东北地区D.内蒙古高原 解析:第3题,从9月13日图可知,b城被淹没受影响最大;一旦堰塞湖溃坝,c城受灾严重,而a城几乎没有受到影响,故选B。第4题,从9月11日图可知,城镇多沿河流分布,这与青藏高原地区的城镇分布最相似。 答案:3.B 4.A (潍坊模拟)沿甲图E-F,A-B所作出的海平面气压变化图分别为乙图和丙图,据图回答5~6题。 5.①地比②地() A.气压高,风速大B.气压高,风速小 C.气压低,风速大D.气压低,风速小 6.②地此时的风向为() A.偏西风B.偏东风 C.东北风D.东南风 解析:第5题,从丙图上可知①地气压高于②地,从丙图曲线的倾 斜趋势可推测出①地附近的等压线比②地稀疏,故①地比②地风速小。 第6题,综合乙丙两图可知图甲区域为一高压脊控制,如图所示,②地 位于脊线上,无论南半球还是北半球,其风向都是偏西风。 答案:5.B 6.A (广东高考) 读“2007年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人均GDP与人均CO2排放量散点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7~8题。 7.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人均GDP高、人均CO2排放量低的是() A.上海、天津B.广东、福建 C.海南、贵州D.辽宁、山东 8.山西、内蒙古人均GDP不算高,但人均CO2排放量高。其主要原因是()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综合训练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综合训练 一、选择题 (2011年高考天津卷)为了引起人们对地球气候变化的关注,世界自然基金会发起“地球一小时”行动,倡议每年3月最后一个星期六的当地时间20:30-21:30熄灯。 1.若将此行动在一年中再增加一次,仍使世界各国都能参与,建议行动日期应选在 A.2月的第一个星期六 B.7月的第二个星期六 C.9月的第三个星期六 D.12月的第四个星期六 2.根据下图中昼夜的阴晴情况,判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若在苏南盛夏,甲地闷热难挡 B.若在苏北冬季,丁地从此日感觉稍暖 C.丙图常见于我国西北地区 D.假设四图连续出现于某地的四天中,丁日气温日较差最小 读我国西南某地区主要铁路分布图,回答以下4题。 3.图中①②③④四条铁路线中,受地质灾害影响最小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4.图中铁路线⑤于1997年12月25日全线通车并投入运营,是我国首条公司化合作的铁路。 影响该铁路走向最主要的区位因素是: A.自然因素 B.政治因素 C.科学技术因素 D.经济因素 5.在图中M、N两城市的商业网点,居民能买到鲜活的海产品,其主要原因是: ①交通运输技术的进步②包装技术的进步 ③冷冻、保鲜技术的进步④拥有商品经济发达的广阔腹地

⑤提高居民生活水平的需要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③⑤ D.③④⑤ 6.我国西南交通网络的建设,正朝着水陆空三位一体、国际化的方向发展。这有利于: ①提高我国经济的对外开放水平②发展我国与西南邻国的睦邻友好关系 ③促进我国西南地区的开发和发展④维护东南亚各国的经济主权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7.在无林地区20 cm厚的土层,只需40年就可以冲刷殆尽,而有林地区,则需75年以上,这说明了森林具有的作用是 ( ) A.净化空气 B.保持水土 C.调节大气的成分 D.含蓄水源 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铁路运输的速度不断提高,我国部分铁路路段实施了列车运行调整,部分城市之间的列车运行时间大幅度缩短,大大缓解了交通运输的压力。读图回答以下2题。 8.此次调整体现了现代运输的 ( ) ①专业化②高速化③网络化④智能化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9.下列有关图示铁路客运专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地形是影响客运专线建设的决定性因素 B.客运专线的开通将进一步扩大上海、北京等商业中心的经济腹地 C.客运专线主要服务于地方经济,对全国铁路网影响不大 D.客运专线都经过我国经济发达的东部经济地带 读下面湘北某城市略图,回答以下3题。

高三地理二轮复习计划与专题划分

高三二轮复习计划与专题划分 一、二轮复习的指导思想与目标 高三地理第一轮复习的起点低、内容细,一轮复习结束后,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知识,掌握了一些基本技能,但还不能满足地理高考的要求。二轮复习应该是一轮复习的延续与深化,在继续强化对基础主干知识的复习基础之上,以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为依据,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地理思维能力为核心,以“专题复习”、“专题训练”和“综合测试结合”为主,挖掘知识间的横向联系,透视知识间的纵向联系,构建知识体系框架,实现对地理主干知识的巩固、完善,对学科思维能力的提升、发展是二轮复习应该实现的最重要目标。 二、二轮复习专题划分的依据 (二)高考考核目标的能力要求 1.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 2.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 3.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 4.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 “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是高考考核的重要目标之一。二轮复习仍要重视基础知识,突出基本能力,继续强化对基础主干知识的复习,这是由高考的要求与地理学科的性质所决定的。 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基础”地位,在于这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的前提。地理高考强调对地理主干性基础知识的考查,有些知识点的复现率很高。如自然地理中的地图和等值线的判读;地球运动和时间计算;大气运动中的天气和气候;水的运动中的洋流和径流;地表形态塑造中的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等。人文地理中的五大区位因素、环境问题等。这些知识又以《中国地理》和《世界地理》中的某些区域为载体进行测查。这些主干知识是地理学科的理论基础,对考生的思维能力和思维方法的考查有很大的可操作性而成为高考考查的重点。 “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是高考考核的又一重要目标。地理属于文理兼备的学科,不仅综合性强,而且逻辑思维性很强。 自然地理知识较难,但规律性强,应该讲清地理概念,讲透地理原理和规律,并通过典型例题和变式图,或者结合区域实际,强化对概念理解和原理运用的能力。

(全国适用)2018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微专题15交通运输专题卷

微专题 (十五) 交通运输 (2017·安徽淮北二模)“茶之初,姓本蜀”,四川是中华茶文化的发源地,也是“茶马古道”的起点之一,在古代承担着茶叶入藏和藏马入川的重任。“山间铃响茶香来”,生动地描写了当时川藏“茶马互市”的景象。“一春心事在新茶”,对于嗜茶者,莫不以春茶为贵,而四川因其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成为我国同纬度春茶上市最早的地区。据此完成1、2题。 1.历史上川藏“茶马古道”兴起主要是因为( ) A.距离较近,市场互补性强 B.位置优越,交通发展便利 C.文化相似,民间交流密切 D.需求较大,沿线资源丰富 2.与江苏、浙江等地相比,四川春茶上市早的主要原因是( ) A.云随山势湿气凝,春雨早来滋碧霞 B.雪山水秀润天府,宝盆地沃生龙芽 C.春风早来云雾散,昼暖夜寒育云华 D.秦巴山高作屏障,天暖春早上新茶 答案 1.A 2.D 解析第1题,材料提到,“茶马古道”在古代承担着茶叶入藏和藏马入川的重任,四川和西藏相邻,距离较近,市场互补性强,是历史上川藏“茶马古道”兴起的主要原因。故选A项。第2题,与江苏、浙江等地相比,由于四川是盆地地形,冬季冷空气受到北侧山脉阻挡,则可知“秦巴山高作屏障,天暖春早上新茶”是四川春茶上市早的主要原因。故选D项。 (2017·河南省模拟)瓜亚基尔市位于厄瓜多尔西南部瓜亚基尔湾内瓜亚斯河西岸,始建于1535年,工业发达,集中了全国半数以上的工矿企业,是全国最大的城市和港口。下图为瓜亚基尔港地理位置示意图(横线表示港口区,黑点表示仓储区)。据此完成3~5题。

3.瓜亚基尔港口区建于该市南部的主要原因是( ) A.距离海洋较近B.地势平坦开阔 C.工业密度较高D.远离城市水源区 4.瓜亚基尔港地处赤道附近,但港口全年作业环境气温并不高,其主要原因是( ) A.地处海湾,海风影响显著 B.海拔较高,地面辐射较弱 C.森林广布,调节功能较强 D.云雾较多,太阳辐射较弱 5.若一艘商船从瓜亚基尔港出发前往新几内亚岛,最佳的洋流航线是( ) A.西风漂流航线B.北赤道暖流航线 C.北太平洋暖流航线D.南赤道暖流航线 答案 3.B 4.A 5.D 解析第3题,读图可知,瓜亚基尔市北部地势较高,以山地为主,南部地势平坦开阔,以河口三角洲为主,故南部地区适宜建设港口区和仓储区。第4题,读图可知,瓜亚基尔市虽靠近赤道,但因濒临宽阔的海湾,受海风吹拂影响显著(或受海洋调节作用显著),导致夏季气温并不高,冬季因纬度较低且受海洋的影响,气温比较高,非常适宜全年港口作业。第5题,读图并结合世界洋流分布图可知,瓜亚基尔港位于南纬2°~3°”之间,与自东向西流的南赤道暖流几乎在同一纬线上。该商船从瓜亚基尔港出发前往新几内亚岛采用该洋流航线,顺水顺风,航行速度较快。 (2017·山东潍坊模拟)下图为我国某铁路干线沿线气候资料,据此完成6、7题。

高考地理-高频考点一 气候-专题练习(含答案与解析)

高考地理专题练习 高频考点一气候 类型一影响气候的因素 【典例】 (2016·上海卷)(二十)北美洲各类气候的形成与自然地理环境诸要素密切相关。读图回答问题。 1.据图综合分析相关自然地理要素对A、B、C三类气候形成的影响。 【触类旁通】 (2017·山东青岛黄岛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读世界某区域图,回答问题。 (1)判断图示气候区的气候类型名称,并分析形成该种气候的成因。 (2)A地区的季风气候特征不如上海典型,从其季风气候特征不典型的表现和原因两方面加以说明。(3)若图示风带的风力减弱,分析对西部沿岸气候及渔业生产的影响。 类型二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成因及特点

(2016·新课标2卷)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尼日利亚人口超过1亿,经济以农矿业为主。2014年11月20日,尼日利亚与我国正式签署了沿海铁路项目商务合同。该项目总金额达119.7亿美元,全线采用中国铁路技术标准,是截至当时中国对外工程承包史上单体合同金额最大的项目。下图示意尼日利亚铁路的分布。 (3)简述尼日利亚沿海地区的气候特点,以及针对此气候特点,我国相关人员在建设该铁路时,为保障身体安康,需要防范的问题。 【触类旁通】 (2017·辽宁省铁岭市协作体高三上第四次联考)读下面两幅图,完成下列各题。 (1)澳大利亚东岸B、C、D三地气候与南美洲西岸A、C、D三地气候都呈现条带状分布,形成这种状况的共同因素是__________。 (2)B地的气候类型为__________,其形成原因是__________。 (3)比较二图中A、a所示的热带沙漠气候的分布特点及主要成因。 (4)简要比较澳大利亚与阿根廷在农业生产方面的主要异同点。 类型三全球气候变化

2020版高考地理大二轮复习专题五专题训练

专题训练五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恐龙是地质历史时期的爬行类动物族群,在距今大约2亿3 500万年至6 500万年曾经繁盛一时,支配全球生态系统超过1亿6千万年之久。读图,完成第1~2题。 图中数字表示距今年代(单位:亿年) 1.恐龙生活的时代主要是在图中的( ) A.① B.② C.③ D.④ 2.对于恐龙的突然灭绝,一种学说认为是小行星撞击地球所致,另一种学说认为是地球气候发生剧变所致,这些学说认为导致恐龙灭绝的共同原因是( ) A.气温变化 B.植物变化 C.降水变化 D.各自然要素都发生了变化 答案1.D 2.D (2018浙江金华十校高二期末)读土壤与其他自然地理要素的关系图,完成第3~4题。 3.图中影响土壤形成最活跃的要素是( ) A.风化基岩 B.气候 C.地形 D.生物 4.图示区域( ) ①地表径流量与植被覆盖率呈负相关②陡坡上的土壤厚度一般比较浅薄③土壤的矿物养分主要来自植被 ④地下径流量受当地气温影响大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答案3.D 4.A 解析第3题,生物是土壤有机物质的来源,也是土壤形成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土壤肥力的产生与生物作用密切相关。故选D项。第4题,植被覆盖率越高,水体下渗越多,地表径流越少,因此地表径流量与植被覆盖率呈负相关,①正确;陡坡上由于水土流失较为严重,水土迁移较快,因此土壤厚

度一般比较浅薄,②正确;土壤中的矿物养分来自于成土母质,③错误;地下径流量受当地降水和植被的影响大,④错误。故选A项。 (2018浙江稽阳3月联考)下图是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的降水差异示意图。读图,完成第5~6题。 5.根据图中信息推测丙地的自然带是( ) A.温带针叶林带 B.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C.温带荒漠带 D.温带草原带 6.甲—乙—丙三地的自然植被变化,体现了( ) A.纬度地带分异 B.干湿度地带分异 C.垂直分异 D.地方性分异 答案5.D 6.B 解析第5题,丙地年降水量为200~400毫米,植被类型为草原。第6题,据图可知,甲—乙—丙的自然植被的变化是由于降水的差异引起的,故体现了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 (2018浙江11月选考,15~16)下图为南美洲安第斯山脉东坡自然植被分布示意图。完成第7~8题。 7.山麓自然植被沿图中M方向更替,体现了地理环境的() A.垂直分异规律 B.地方性分异规律 C.纬度地带分异规律 D.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 8.垂直带上甲地植被为森林,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A.热量 B.光照 C.降水 D.土壤 答案7.C 8.C 解析第7题,考查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由图可知,山麓自然植被沿图中M方向更替为南北更替,故为纬度地带分异规律,故选C项。第8题,考查自然带的成因。由图可知,垂直带上甲地植被为森林,其下方自然植被为草原、荒漠,说明甲地相对其下方水分条件较好,故选C项。 下图为北半球某区域在某一地质时期与近现代的植被分布情况示意图。据此完成第9~11题。

高考气候专题训练

气候专题习题训练 【气候成因】 1、图1中甲地年降水量约为1000 mm,乙地年降水量约为500 mm。图2示意四地气温年内变化。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1)造成甲、乙两地降水量差异显著的主导因素是() A.纬度位置 B.大气环流 C.地形 D.洋流 (2)图2中与甲地气温年内变化相符的曲线是() A.① B.② C.③ D.④ 2、下图示意的甲、乙两国分别为传统、新兴的鲜切花生产国。读图,完成下面两题。 (1)比较甲、乙两国降水特点及其原因() ①甲国受西风带和暖流影响,全年降水较丰沛且季节分配均匀 ②甲国受副热带高压带和西风带的交替影响,降水季节差异大 ③乙国受赤道低压带影响,全年降水丰沛且季节分配均匀 ④乙国受地形影响,降水季节差异大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与甲国相比,乙国发展鲜切花生产的优势自然条件是 () ①热量丰富②光照充足③地形平坦④水源丰富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读“全球近地面气压带和风带”局部示意图,完成3~4题。 3.图中的“丙气压带”是指 A.赤道低气压带B.副热带高气压带 C.极地高气压带D.副极地低气压带 4.根据图中信息,说法正确的是 A.受丙气压带影响,撒哈拉沙漠炎热少雨B.受甲风带移动影响,南亚地区夏季多雨 C.受乙风带影响,西欧地区全年温和湿润D.受丙气压带和乙风带交替控制,新西兰形成地中海气候 下图示意日本本州岛部分地区樱花初放日期。完成5~6题。 5.导致N地樱花初放日期比M地早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B.洋流 C.土壤D.降水 6.导致P地樱花初放日期比M、N地晚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B.洋流C.太阳辐射D.降水 7.图9是世界某岛屿图,读图并联系所学知识,回答: (1)比较P、Q两地降水的异同点,并分析成因(7分) (2)该岛城市和交通干线的分布有何特点?形成该特点 的主导因素是什么?(3分) 8.下图是部分地区气候类型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气候类型:甲为____________,乙为_________ ,丙为______________。 (2)甲、丙两地都在近海地区,但降水状况不同,试从大气运动、 地形、洋流方面作简要分析。 甲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丙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气候特点】 读图,回答下面9-10题。 9.图1所示的气候类型分布在图2中的() A.s区域 B.r区域 C.b区域 D.m区域 10.该地降水的年际变化给当地带来的影响是() A.雨热同期,利于农业耕作 B.土地盐碱化 C.水土流失严重 D.旱涝灾害频繁 11.下列地区中,气候较为湿润的有() ①西风带大洋的东岸②西风带大洋的西岸 ③信风带大陆的东岸④信风带大陆的西岸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①④ 右表为四个城市的气候资料。据表回答下面两题。 12.城市②所处自然带的典型植被是() A.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B.温带落叶阔叶林 C.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D.温带草原 13.下列关于四个城市的分析,正确的是() A.城市①7月受西风带影响 B.城市②不可能是某国的首都 C.城市③7月受东北信风影响 D.城市④附近地区适宜发展乳畜业 14. 读“气候要素材料图”(如图1和图2所示),完成下面两题。 (1)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甲图气候类型主要分布在南北纬40°~60°的大陆西岸 B.乙图与图2反映的气候类型相同 C.丙图气候类型在非洲和南美洲均无分布 D.丁图气候类型只分布在 亚洲和北美洲 (2)图2气候条件下的典型水果有() A.苹果、犁 B.猕猴桃、柠檬 C.葡萄、柑橘 D.哈密瓜、荔枝 读下图a、b、c三种气候类型的气温和降水的示意图(abc代表单元格),回答 15~17题。 15.有关a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 A.我国特有 B.雨热同期 C.盛夏伏旱 D.冬雨夏干 8° 6° 80°82° 河流 P Q 图9

高考地理气候类例题解析

高考地理气候类例题解析 利马是世界著名的“旱城”:街道上没有排水沟渠,房屋也没有雨檐,百货店中也没有雨具出售。但一年之中,约有半年是大雾弥漫季节。浓雾移动时,如霏霏细雨,当地人称这种浓雾为毛毛雨。结合利马及周边区域图,回答9—11题。 9. 关于图中甲、乙两处气候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气候类型不同,甲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乙为热带雨林气候 B、B、气候类型相同,都是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而形成的热带雨林气候 C、C、甲处气候是在地形、东南信风与暖流的共同影响下形成的 D、D、乙处气候是因其热带低地,且受东南、东北信风带来的水汽影响而形成的 10.与乙处所在气候区比较,丙处所在气候区的昼夜温差较大,主要是因为丙处() A.白天大气的反射作用弱,晚上大气保温作用弱 B.白天大气的吸收作用强,晚上大气保温作用弱 C.裸地面积广,晚上大气保温作用强 D.蒸发量大,云量多,大气保温作用强 11. 丁处位于赤道附近,但年平均气温仅为13℃—14℃,主要原因是 A.受沿岸寒流影响 B.地势高,气温相对较低 C.地处热带丛林,植被对气候的调节作用明显 D.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影响,雨天多,云雾多 【解析】9. C 10. A 11. B 9、根据图示经纬度范围可知此地位于南美洲北部,乙地附近的河流为亚马逊河。此题的解题关键在于甲地为特殊的气候类型区,为热带雨林气候。其形成原因主要为:1)纬度低,且位于东南信风的迎风坡,降水多;2)沿岸有暖流经过,增温增湿。因此第9题选C。 10、丙地位于20°S大陆西岸,东南信风与副高交替控制形成热带沙漠气候。沙漠地区多晴朗天气,多裸地,空气稀薄,云量少。因此,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弱,夜晚大气的逆辐射作用(保温作用)弱,昼夜温差大。 11、丁地位于安第斯山脉上,海拔高,气温低。

高考气候专题真题 (教师)

高考气候专题真题 (2016?江苏地理卷)2016 年1 月24 日,一股强大的寒潮影响我国。图3 为该日8 时亚洲部分地区海平面气压形势图。读图回答1-2 题。 1. 此时我国D A. 各地均受强大高压脊控制 B. 北方普遍降温降雪 C. 三亚风力大于昆明 D. 北京、上海风向基本相同 2. 该日上海气温比成都低的原因是A A. 无高大山脉阻挡,受寒潮影响大 B. 濒临海洋,受到海洋影响 C. 纬度更高,正午太阳高度小 D. 冷锋过境,降温明显 (2016?上海地理卷)气候异常是当今人类面临的重大环境问题,它严重威胁与影响人类的生存和生活。 3.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会导致A ①欧亚大陆的冰川后退②太平洋部分岛屿逐渐消失 ③北美中高纬小麦减产④影响东亚的台风数量减少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4.今年4月,太平洋周边某些国家出现异常高温干旱天气,有专家认为这与厄尔尼诺有关。根据厄尔尼诺影响的一般规律判断,发生干旱的国家可能是B A.日本 B.泰国 C.智利 D.秘鲁 (2016?江苏地理卷)图6 为某主题公园所在城市分布图。读图回答5 ~6题。 5. 下列时间点中至少有4 个城市该主题公园都在开放的是B A. 北京时间8 点 B. 北京时间11 点 C. 北京时间14 点 D. 北京时间17 点 6. 图示5 个城市中C A. 有4 个城市受季风的影响明显 B. 有4 个城市受台风(飓风)影响

C. 巴黎和的成因相同 D. 有3 个城市属于温带气候 (2016?天津卷)7.(18分)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某中学地理小组查阅了巴西和中国农业发展状况相关资料,结合对巴西地理环境条件的分析,认为巴西粮食增产潜力巨大。 (2)据图8、图9说明巴西1、7月降水量的差异并分析原因。(6分) 【答案】 (2)1月降水量多,7月降水量少;1月大部分地区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7月大部分地区受信风带和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 (2016?天津卷)阅读图文材料,回答1-4题。 在天津市南部地区发现的贝壳堤,是贝壳及碎屑物受潮水搬运,在海边经较长时期堆积而形成的垄岗,可以作为当时海岸线的标志。 8.与天津市其他地区相比,北部地区降水较多的原因主要是B A.锋面过境频繁 B.地处迎风坡 C.空气对流旺盛 D.多气旋活动

高三地理二轮专题复习教案

地理二轮专题复习讲义 一、等值线专题 1. 等高线地形图小专题: ⑴水库建设:要考虑库址、坝址及修建水库后是否需要移民等。 ①选在河流峡谷处或盆地、洼地的出口(即“口袋形”的地区,“口小”利于建坝, 因此工程量小,工程造价低;“袋大”腹地宽阔,库容量大。); ②选在地质条件较好的地方,尽量避开断层、喀斯特地貌等,防止诱发水库地震; ③考虑占地搬迁状况,尽量少淹良田和村镇。 ④还要注意修建水库时,水源要较充足。 ⑵交通运输线路(铁路、公路)选择某地的理由: 等高线稀疏,地形坡度和缓,建设周期短,投资少,施工容易. ⑶确定某地为盆地,判断理由: 河流向中部汇集,表明地势中间低,四周高. ⑷引水工程选择某地,原因:该地地势较高,河水可顺地势自流. ⑸农业规划:根据等高线地形图反映出来的地形类型、地势起伏、坡度缓急、结合气候 和水源条件,因地制宜地提出农林牧渔业合理布局的方案;如平原地区发展耕作业,山地、丘陵地区发展林业、畜牧业。 例:选择某地为梯田,理由: 该地地势平缓,坡度较小,在此开垦梯田,既扩大耕地面积,又利于水土保持, 达到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的统一,实现可持续发展. ⑹坡度问题:一看等高线疏密,密集的地方坡度陡,稀疏的地方坡度缓; 例:登山选择某线路,原因:该地等高线稀疏(或线路与等高线交点少),地形坡度较小。 ⑺通视问题:通过作地形剖面图来解决,如果过已知两点作的地形剖面图无山地或山 脊阻挡,则两地可互相通视;注意凸坡(等高线上疏下密)不可见,凹坡(等高线上密下疏)可见;注意题中要求,分析图中景观图是仰视或俯视可见。 ⑻河流流向:由海拔高处向低处流,发育于河谷(等高线凸向高值),河流流向与等 高线凸出方向相反。 ⑼水系特征:山地形成放射状水系,盆地形成向心状水系,山脊成为水系分水岭。 ⑽地形对水文的影响: ①地势决定河流的流向,由高处向低处流。结合地图方向可确定河流的具体流向。 ②地势陡峭的山区,一般河流流速大、水流急,有丰富的水能资源。 ③平原地区,一般河网密布,流速平缓,水量丰富的河段有利于航运。 ④山脉往往是相邻两大流域之间的分水岭,根据山脊线可确定河流流域的范围。 ⑾地形特征的描述: ①地形类型(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②地势及起伏状况; ③主要地形区分布;④重要地形剖面图特征。 ⑿地形类型判读: 第一步看等高线形状:

高三地理二轮复习一般方法

高三地理二轮复习一般方法 地理二轮专题复习总的任务和目标定位为:在巩固深化一轮复习“双基”成果的基础上,通过专题综合,实现地理能力的提升。概括起来就是“深化”、“综合”、“应用”三个方面。 一、深化:是指二轮复习的全过程中要继续关注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落实。与一轮复习不同的是,二轮专题复习更要突出对“双基”的深化,这种深化主要体现在: 1.深入研究考纲:根据其能力要求,重点培养三个能力一个方法,一是如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二是如何培养学生的描述性的能力,即注意地理学语言的准确使用;三是培养学生如何去读图表,分析图表,挖掘图表所反映的显形和隐性因素,然后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第四要帮助学生掌握分析问题的方法,帮助学生总结规律,尽量做到深入浅出。 2.复习内容的拓展。一轮复习注重对高考知识点的落实,二轮复习则进一步在更高的层次上回归书本,整理学科知识结构,形成学科知识网络,有效地帮助学生查漏补缺。这样做可以进一步把握高考知识点之间、各个知识专题之间、书本知识与社会实际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形成以学科核心概念和主干知识为基点,点线面体相统一的知识能力架构。 3.复习目标的提升。一轮复习注重对基础知识的“识记、理解”,二轮复习则进一步提升为“理解和应用”,特别是对核心概念和主干知识,更要综合地理解和综合地应用。 4.复习方法的改变。一轮复习主要依据教材的学科逻辑关系以及学生原有的认知为基础,以重温教材的方式进行;二轮复习则进一步改变为以相同或相近范畴为线索,打破现有的教材逻辑关系,建立起相对独立的、跨单元、跨年级的新逻辑体系,所以在复习方法上更强调从整体出发,立足专题,着眼全局。同时,要教会学生如何看书、如何查漏补缺,切忌简单地重复。要鼓励学生大胆的提出问题,并引导学生解决问题。 5.对于成绩较差的学校,希望在后阶段能加强最基本的知识和技能的训练,确保学生能做到易题不失分,中等题多得分,从而提高总分。同时加强客观试题的训练,提高选择题的解题速度和正确率。 二、综合:是指专题的设计与落实要以高考知识点的内在联系为基础,以主干知识为线索,突破教材原有逻辑体系,建立以综合理解和综合应用为目标的新逻辑体系。新逻辑体系的建立必须解决和处理好“选、讲、练、评”的关系。 (一)专题的选择(如何进行专题整理?如何进行专题复习?) 1.为什么要采用专题复习的形式? 什么是专题——相关知识的归纳、整理、贯通和应用 专题的主要任务是(1)建立知识框架(2)分析要素之间的关系(3)总结知识规律(4)拓宽知识层面(5)比较知识异同(6)归纳知识特征。所以建立专题的目的是为了构建完整有效的知识结构,实现自然与人文;自然与区域;人文与区域之间实现知识的重组与创新,拓宽思路,发现问题、综合分析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尽管现行教材不再过多强调学科体系,但在近年来的高考命题时,仍然在强调学科知识的系统性,突出表现在高考地理试题主要以专题知识呈现的方式出现。 沙尘暴问题、海洋经济问题、东北的振兴问题、人口老龄化问题、三农问题、西南地区开发问题、能源问题、城市化问题、全球增温问题 2.哪些内容可以采用专题复习形式? 一是涉及地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的内容(等值线图的判读); 二是涉及自然地理基本原理、基本规律和主要过程的内容; 三是涉及人文地理、区域开发和整治的内容(黄土高原); 四是和地理热点相关的内容(我国的能源安全问题及其解决)。 3.怎样进行专题整理 人文地理专题的整理 (1)以高中人文地理部分内容为线索; (2)初中相关内容“加入” (3)从初中相关内容中获得素材 (4)用高中的原理进行分析和归纳。 例:第五单元人类的生产活动与地理环境——农业生产 (1)农业生产活动的特点和区位选择(相当于原理和基本理论)

2016年高考气候专题真题

2016年高考气候专题真题 (2016?江苏地理卷)2016 年1 月24 日,一股强大的寒潮影响我国。图3 为该日8 时亚洲部分地区海平面气压形势图。读图回答1-2 题。 1. 此时我国 A. 各地均受强大高压脊控制 B. 北方普遍降温降雪 C. 三亚风力大于昆明 D. 北京、上海风向基本相同 2. 该日上海气温比成都低的原因是 A. 无高大山脉阻挡,受寒潮影响大 B. 濒临海洋,受到海洋影响 C. 纬度更高,正午太阳高度小 D. 冷锋过境,降温明显 (2016?上海地理卷)(十三)气候异常是当今人类面临的重大环境问题,它严重威胁与影响人类的生存和生活。 3.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会导致 ①欧亚大陆的冰川后退②太平洋部分岛屿逐渐消失 ③北美中高纬小麦减产④影响东亚的台风数量减少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4.今年4月,太平洋周边某些国家出现异常高温干旱天气,有专家认为这与厄尔尼诺有关。根据厄尔尼诺影响的一般规律判断,发生干旱的国家可能是 A.日本 B.泰国 C.智利 D.秘鲁 (2016?江苏地理卷)图6 为某主题公园所在城市分布图。读图回答5 ~6题。

5. 下列时间点中至少有4 个城市该主题公园都在开放的是 A. 北京时间8 点 B. 北京时间11 点 C. 北京时间14 点 D. 北京时间17 点 6. 图示5 个城市中 A. 有4 个城市受季风的影响明显 B. 有4 个城市受台风(飓风)影响 C. 巴黎和的成因相同 D. 有3 个城市属于温带气候 (2016?天津卷)7.(18分)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某中学地理小组查阅了巴西和中国农业发展状况相关资料,结合对巴西地理环境条件的分析,认为巴西粮食增产潜力巨大。 (2)据图8、图9说明巴西1、7月降水量的差异并分析原因。(6分)

s-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设计探究

微专题 3s 【知识建构】 【知识精析】 1.“3S”技术的原理与应用 (1)RS原理与应用 (2)GPS原理与应用

(3)GIS原理与城市管理中的应用 2.“3S”技术与数字地球的关系

【高考例析】2018·江苏卷)2018年4月19日,在突尼斯召开的“一带一路”遥感考古新闻发布会上,公布了中国科学家利用遥感技术在突尼斯中南部发现的10处古罗马时期遗存,这一发现揭示了当时的军事防御系统与农业灌溉系统布局。下图为“突尼斯境内古罗马遗址遥感考古影像图”。读图回答(1)~(2)题。 (1)这一考古成果表明遥感技术可以() A.完全取代传统的田野考古工作 B.确定地表、地下人类活动遗迹的时代 C.探知各种人类活动遗迹曾经的功能与作用 D.帮助分析较大地域范围内人类活动遗迹间的联系 (2)突尼斯中南部有利于遥感考古发挥其独特优势,因为这一区域() A.人类活动较多 B.位于沿海地区 C.森林覆盖率高 D.地处荒漠边缘 【解析】第(1)题,遥感技术的主要功能是获取信息,能快速、大范围获取地表事象分布,可帮助分析事象之间的联系,则D项正确。遥感获取的影像信息,还需要人工查证、确认,故A项错误;遥感不能获取地下信息,也不具备探知遗迹的功能,则B项、C项错误。第(2)题,突尼斯中南部位于35°N附近,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信风影响,为荒漠景观,人迹罕至,不利于野外实地考察,故可利用遥感技术来探知地表信息。

【答案】(1)D (2)D 【素养提升】 一、选择题 (吉林省实验中学2018届高三高考考前浏览)沙湖,曾是武汉市仅次于东湖的第二大“城中湖”。图B10-8示意2000年与2016年的沙湖湖面。16年的不间断填湖开发,把沙湖从东南西北向中心挤压,绿色的湖水被黄褐色的土地掩埋。一条楚汉路,将沙湖拦腰截断。回答1~2题。 1.获取上面图片利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A. GIS B. GPS C. RS D. GPRS 2.近年来“沙湖”面积缩小的主要原因是( ) A.围湖造田 B.工程建设 C.水产养殖 D.治理污水 1.C 2.B 【解析】 1.获取较大面积物体分布的图片,我们主要利用遥感技术,这样可以直接而快速地获取地理信息,C正确;GIS为地理信息系统,主要是对地理数据进行分析、储存、管理等; GPS为全球定位系统,主要是定位和导航。故选C。 2.据材料知,16年的不间断填湖开发,把沙湖从东南西北向中心挤压,绿色的湖水被黄褐色的土地掩埋,一条楚汉路,将沙湖拦腰截断,说明近年来沙湖面积缩小的主要原因是工程建设,故选B。 (2018届高三全国(新课标区)金优试卷模拟(二)冲刺卷)在全球和区域尺度上准确获取碳排放数据,对提升我国在国际气候变化方面的话语权具有重要意义。由于技术难度极高,目前仅有两颗卫星能够从太空监视地球温室气体排放。2017年10月24号开始,我国发射的“碳卫星”数据正式对外开放共享,这也意味着,继美国、日本之后,我国成为第三个可以提供碳卫星数据的国家。下图为遥感卫星工作流程图。据此回答3~5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