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培养一年级学生课前准备的习惯

培养一年级学生课前准备的习惯

培养一年级学生课前准备的习惯
培养一年级学生课前准备的习惯

培养一年级学生课前准备的习惯

对于刚上一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年龄小、爱玩,而且在幼儿园里是不要求他们去做课前准备,所以必须要进行课前准备这方面的训练,直到每个孩子都能自觉的做好课前准备。我要求学生做到:

1、下课后整理摆放好上节课的学习用品,准备好下节课的学习用品(课本、文具盒、作业本)。

2、如果要小便或喝水的应该在课间完成。

3、听到上课音乐响时,要快速地走进教室,端正的坐在座位上,不和同学讲话,等待老师的到来。

制度虽然规定了,但由于学生年龄小,常常不能控制自己的行为,经常是上课了,看见老师进来了,才知道拿出什么书来;写字了,还要卷起铅笔来。这一拿一卷,不知道又浪费了多少时间,常使教学内容难以在预设的时间内完成。所以,作为一年级的班主任,要帮助学生养成课前准备的好习惯。

一、进行强化训练

一年级学生自控力差,单凭班主任的一句简单的

“做好课前准备”绝对不行,他们根本不去想什么叫“课前准备”,“该怎么准备”,前脚答应,后脚就出去活动了。必须通过实际演练,学生才能按规则去做,进而养成习惯。在平时的晨会课、班会课上,经常练习:现在下课了,下一节课是英语课,你该怎么做准备工作?英语课上可能要写字,你还要准备些什么文具?……一系列问题,在如同游戏的训练中,学生明白了什么是“课前准备”。然后进行实际操作,反复演练,让学生做到又快又好。

二、表扬激励。

好学生是夸出来的。开始每节课上课,我都去检查,谁课前把上课用的书、练习册等放在桌子的左上角;谁已经文具盒放整齐了。检查时,发现不好的,我立即纠正,并指导学生具体地去做。慢慢的,我让班干部督促检查谁的课前准备做的好,谁没做好,做好的即时表扬,没做好的即时纠正。这样,学生课前准备的习惯就会慢慢养成。

经过努力,大多数学生已经能达到我的要求:上课不再看见头钻在书包里找书了,作业时也不再听见卷笔机的声音了。但是还有一部分学生没完全养成这

个好习惯,还需要继续训练。良好的习惯能够影响人的一生,良好的课前准备习惯,也能够影响学生在学习道路上的发展。

浅谈英语教师课前准备

浅谈英语教师课前准备 什么叫课前准备?顾名思义,课前准备是教师在讲课前准备讲课内容。课前准备是组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教师进行教学、进修和科研的综合活动。通过平时的教学实践,笔者从深入学习《课程标准》、全面了解与教材有关的文化背景、针对学生的情况因材施教及使用合理的教学方法等方面探讨了新课改理念下的课前准备。笔者认为,初中英语教师的课前准备可分为整体把握教材、单元备课、课时教案编写、教学反思四个层次。 一、注意整体把握教材,备出教学大纲的目的 整体把握教材是教师备课的首要工作,是从宏观上了解和认识中学英语教学在整个英语教学中的地位、作用、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的一个过程,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展开这一层次的备课。 1.领会《课程标准》中对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方面分别提出的具体内容和标准,弄清各个年级对上述五个方面的具体要求,结合所提供的具体教学案例去领悟实施建议中的教学建议、教学评价、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的建议。 2.通读和浏览牛津初中英语教材,了解全部初中英语教材的基本内容和结构。重点阅读当前所要教授的教材,弄清本册教材的具体内容、教学要求和在整个初中阶段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做到心中有数。 以牛津8A教材为例,本册教材由两大板块组成:Teenagelife与Natureandenvironment。第一板块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生在这三个单元感觉有话可说,而且还能学到许多日常用语,所以我在这几个单元分别围绕话题设计了几个不同的讨论话题:Mybestfriend,Myidealschool,Aninterestingtrip。通过这些活动,学生不仅学会自己动口动手,而且还在情感上得到了提升——我们要热爱我们的学校和我们身边的朋友。在这一模块,要提高学生的语言技能,还要求学生在学完这几个单元后能自由谈论朋友、学校方面的话题,同时要在学习语言知识的基础上掌握学习策略和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第二板块也有三个单元,这三个单元都是关于自然与环境方面的。在这几个板块的学习中可以设计“我为社会做些什么”的话题让学生小组

如何抓好一年级学生的养成教育

如何抓好一年级学生的养成教育 摘要:时代在发展,科技也在发展,这些发展都离不开教育的影响。一个国家,乃至整个世界的发展归根结底都是教育的发展,教育即人才,科技与人才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没有人才,谈何发展;没有教育,谈何人才。所以,我们必须密切关注教育的发展,现如今中国的教育快速发展,对学生的教育标准有了更高的要求。作为义务教育的基础教育阶段,小学教育在义务教育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一年级学生的养成教育更是重中之重。在这里我浅析了影响一年级养成习惯的因素:1本身性格,2家庭教育,3方法不当,还提出了自己的一些抓好一年级学生养成教育的方法供大家借鉴:1以身作则,示范教育;2制定口令,规范行为;3激励学生,自觉遵守;4家校合作,共同监督; 关键词:教育、一年级学生、养成教育 著名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说过一段非常精彩的话:“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由此可以看出养成教育对于一个人的重要性。那么,养成教育是什么?养成教育是培养学生良好习惯的教育。作为一名担任了一年一年级的语文教师,我深刻体会到一个良好的习惯对于一个学生的影响。它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成绩,行为习惯。我可以直接感受到拥有良好习惯的学生他能更快的学会一些东西,而没有良好习惯的学生则需要较长的时间。由于一年级的学生刚入校门,他们什么都不懂,天性活泼好动,自制能力差,思维逻辑能力还没有发展,行为习惯知识淡薄,如果没有教师的正确引导,很容易使学生们养成不好的习惯。那么,影响学生们养成良好习惯的因素有哪些呢? 一〃本身性格 一年级的学生入学时大部分年龄是7岁左右,这个年龄的学生就像一张白纸,没有经过任何色彩的混合。他们保持着最原始的天性。我们有时候会觉得这种天性很可爱,但有时候这种天性却是影响他们养成教育的一个阻碍。这个时期的儿童天性活泼,不受约束,自制能力差,思维逻辑能力还没有发展。这种天性促使他们很难长时间处于一个静止的状态,并且由于这个阶段的学生语言能力并不发达,因而一年级的学生喜欢用肢体去表达他们的想法,所以养成了非常好动的行为习惯。例如上课听讲时,教师常常会要求学生们在座位上坐好,但是一年级的学生们很难维持这个状态,他们不能像高年级学生一样一节课坐在自己的位置上。一年级学生上课喜欢走动,喜欢说话等等一些行为都是跟自己的性格有关。这个时候,如果不加以引导,这种行为会慢慢形成一些不好的习惯。 二〃家庭教育 前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把儿童比作一块大理石,他说,把这块大理石塑造成一座雕像需要六位雕塑家:1家庭;2学校;3 儿童所在的集体;4儿童本人;5书籍;6偶然出现的因素。从排列顺序上看,家庭被列在首位,可以看得出家庭在塑造儿童的过程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家庭教育一般是指家庭中的父母及其成年人对未成年孩子进行教育的过程。教育的重点是以品德教育为主,培养孩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养成良好行为习惯为主,行为习惯包括:生活习惯、劳动习惯、学习习惯等,教会孩子如何学“做人”。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家庭环境对于一年级学生养成教育的重要性,如果家长本身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没有进行正确的教育,使他们明白什么该做,什么不能做,并且还给他们做了错误的引导与示范,很有可能会是学生养成不好的习惯,而这种不好的习惯带入到学校里

做好课前准备的好习惯

做好课前准备的好习惯 在实施过程中,我一直希望通过简单的习惯的养成去培养学生做事的恒心,以养成持之以恒的良好习惯。任何一种习惯的养成,首先都必须让学生明确知道自己将要做什么事,应该怎样做,所以在我接任新班级的时候,我就要求学生下课后应看课程表准备下节课的学习用品(包括上课用的书、练习本和其它学习文具),并摆放整齐;打预备铃后,马上回座位坐好并趴下,安静等候老师来上课;并马上利用时间让学生模仿做课前准备……我认为因为第一天学生就接受了这个规范,那么对他们以后养成这个习惯会有更好的约束作用。 很显然,要想培养学生养成这个课前准备的好习惯并不是一时三刻就能完成的,于是我从不同的阶段着手去潜移默化地对学生实行养成教育。 在开始培养这个习惯之前,我先跟学生明确要做些什么,即给他们订制度,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制度制约”,由老师和同学共同督促。显然这是一个被动的过程,但却是必经的阶段。刚开学的一个月,我尽可能每节课前都到课室,督促学生做好课前准备,做得好的即时表扬,做得不够好的要求他们向做得好的同学学习,尽量不点名批评。如果上一节是我的课,我还会在下课前提醒学生做好下节课的课前准备。从第三周开始,我特意在班级前面的黑板上画出一块小擂台作为小组之间的评比,既希望协助学生做好课前准备,又希望使学生产生集体荣誉感。打预备铃后能马上做到安静、把学习用品都准备好的小组得1面红旗;我发现当学生见到自己的小组拿到“红旗”后都表现出一种自豪的神情,没得到的小组也能理解到自己的不足并马上改正,所以当他们一有好的表现我就马上给他们加上鲜艳“红旗”。但毕竟这还是一个被动的过程,对于个别学生来说,效果仍不太明显。这个阶段我大概用了两个月左右的时间,但我认为学生的习惯的养成光靠老师的督促还是不够的,可能老师在的时候学生的课前准备会好一点,但当老师不在时,学生就会恢复以前的不自觉,所以我觉得是时候让学生自己学习督促自己,把原来受督促的他律行为变成自律行为了。但毕竟他们仅仅六七岁的小朋友,要他们有自律的行为并不容易,所以我抓住了学生好表现自己,喜欢比赛的特点,展开了下一阶段的尝试,由他人督促变成自我督促,但这个阶段的实施

浅谈小学科学课的课前准备

浅谈小学科学课的课前准备 一、教师知识的准备 老师是科学课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领者和探究的伙伴。老师的知识水平要达到一个绝对领先的地位,对于所要探究学习的内容应该理解透彻,只有这样才能顺利地正确地引导、组织学生开展科学探究活动,才能解决学生不解的地方,把学生错误的想法和不当的探究方法引导正确。对于老师应该如何才能提高自身的知识水平,我觉得要有针对性、广泛性和层次性。 1、针对性。针对性是指教师要提高自身的知识水平。这里的知识主要针对小学科学教材里面的科学知识。如今是一个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一个能够把全部知识都融会贯通的人毕竟是少见的,我们应该有选择的充实我们所需要的知识。对于小学科学教师而言,小学科学课本上的知识我们必须理解的十分透彻。无论一堂课的知识点有多简单,教师必须在课前充分准备一系列相关知识点,认真备课,专心研读教材。如果对本课科学知识准备的很充分,教师在课堂上会很自信,面对学生提出的科学问题,也就显得游刃有余。 2、广泛性。对于科学教师想要上好一堂科学课来说,教师的知识还需要具备广泛性。本人作为一名科学教师还通过一些其他的途径来帮助科学知识的积累和更新,如可以通

过一些科普读物、科普网站、科普杂志、电视中的科普频道等获取当今科学的发展、最新的动态以及一些学科专业知识。在学生的眼中,科学老师是一位“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神奇人物,当学生遇到问题时,第一个会想到去问科学老师。在我所教的学生中,有的学生在校园里面看见一只蝴蝶时,就会把它装在观察瓶里,带着一系列问题跑来问我;在电视上看见介绍某一项高科技介绍时,也会过来问我有关这方面的知识,比如纳米科技,核试验等。小学生眼中神奇的科学老师,需要这位老师平时有心的积累,广泛的阅读来丰富自己在科学方面的知识,切不能让学生失望。 3、层次性。一位会上课的科学教师,不仅掌握着丰富的科学知识,还能根据学生的年龄差距和心理认识规律将知识分层次,以便于学生能轻松掌握。例如一位老师在上四年级上册《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一课时,提到牙齿蛀牙问题,紧接着用一系列专业词语来介绍蛀牙,从牙釉质说到牙本质再讲到牙髓牙根神经末梢,用流畅的语言把蛀牙问题详细解释了一番,看得出来这个老师课前对于本课科学知识准备的非常充分,但学生听的都是一头雾水。对于小学生,应该按照不同的年龄阶段将学生分好层次,教师在课前知识准备的过程中也要将科学知识分好层次,让学生能够轻松掌握科学知识和技能。 二、教师心理的准备

一年级小学生学习行为习惯的培养

一年级小学生学习行为习惯的培养 一个人从小养成的行为习惯会长远地起作用,甚至会影响一生。对于一年级小学生来说,从一入学,就培养他们形成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是很重要的。如果培养得法,尽早形成良好习惯,不但有利于当前的学习,还将使学生终身受益。 低年级的小学生自我约束能力差,对外界各种反应都比较敏感,注意缺乏长久性,要他们认真听几分钟还可以,要他们认真听上十几分钟,半节课还真不容易。刚入学的小学生主要有几个方面的明显表现:好动、好问、模仿性强。这时,良好习惯培养应重扎实。以常规学习习惯培养为主,在培养方法上重激发欲望,反复训练形成习惯。 一、培养认真听讲的习惯 为了培养学生上课专心听讲的习惯,首先应要求学生听课时不要思想开小差或做小动作,集中注意力;其次,要求他们认真听其他同学回答问题,仔细研究他们回答得是否正确,有没有需要补充的。为了使学生上课专心听讲,吸引注意力,教师讲课要精神饱满,语言生动有趣,条理分明,方法灵活多样,力求使课堂教学引人入胜,使每个同学都乐意听讲。 教学语言力求儿语化和趣味性,激发学生认真听讲的兴奋点。因此,教学语言在精炼、准确的同时,更要生动、活泼;增加形象思维的色彩。 让学生有尽可能多的回答问题的机会,促使他们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在课堂教学中,必须让每一个学生有尽可能多的回答问题的机会,以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良好的读书习惯。 由于一年级小学生刚开始读书时往往是“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读过的字往往记不住。针对这一现象,我要求小朋友在读书时做到“身坐正,脚放平、手指字、眼看字,字字过目”。 一年级的小学生刚开始读书时大多都是奶声奶气、拖拖拉拉,唱读现象比较严重,因此,在课上我采取让学生听录音、听老师读、听“小老师”范读等多种形式,请学生模仿着、尝试着跟着读,渐渐的同学们读书时不再是一字一顿的唱读了。 对于班级中的一些优等生,仅仅读语文书已经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因此我让他们尝试着自己读报,有时会利用午会课的时间挑些简练的短文让他们范读,

教师课前准备包括哪些方面

教师课前准备包括哪些方面 教学工作是一门艺术,它不同于其他类的工作,并不是简单的机械的重复。每堂课都不一样,若不好好准备,就很难上好课。现在素质教育在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同时,也向老师提出了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问题,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最关键的是要求教师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 课前准备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钻研好教材,备好课,整理好自己的教学思路:必须明确这节课学的是什么重点是什么难点是什么要预测到学生中可能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讲解中应该注意到什么 那么怎样作好课前准备工作呢课前准备首先要精心备课。备课不仅仅是看看教材,写写教案……其实备课即要重视备教材,也要备学生;即要重“硬件”的准备,也要重“软件”的设计,即要看新授内容,也要分析练习题,特别是数学新教材的练习综合性较强,课堂作业本中练习题难度比较大,所以数学课前对练习的精心分析,合理取舍与补充会直接影响到课堂练习的效果,所以教师要学会利用教材,处理教材;寻找合适的资源为教学服务。 2、做好教具准备:结合教学内容该需要什么课件的可以做些课件,或需要一些什么教具的都需要准备好。只有这样才能使教学工作有序地进行,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另外要提前到教室候课,作好课前的复备工作,如对照已备教案在书上作些必要的批注,目前有很多课需要学生准备学具或课前调查、操作的,都应事先布置,课前落实到位,作好必要的教具、学具包括多媒体平台的开机准备工作也都要准备就绪,特别上一节是体育音乐活动等课的,教师还要善于作好学生的心理调节工作,及时把注意力转移到自己的数学课上来。 “如果你用一份力量备课,两份力量上课,你就用三份力量批改作业。反之如果你用三份力量备课,两份力量上课,你就可以只用一份力量批改作业。”这是著名教授苏步青的话。每一位老师都知道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备课可以加强教师对课堂的预见性,从而保证教师在课堂上很好地组织引导学生,促进学生优质高效地学习知识。

小学生养成教育心得体会

小学生养成教育心得体会 1、养成教育,始于细节。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这是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关于德育教育根本任务的基本阐述。从教以来,我始终遵行陶先生这一朴素教育思想,立志让每个学生,通过天天求知,日日求真,成为大写的人、高尚的人、“四会”的人,成为真人。 求真的核心是习惯养成,求真的起点是求细做小。面对多属独生子女,思想尚不成熟,志向远大模糊,良好习惯尚未养成的现代中学生(我们的养成对象),班主任德育工作最原始最有效的办法,就是从小处着眼,从细节入手,实抓细节教育。让每个学生,心如明镜,勤扫小屋;不好高骛远,不求大弃小;关注生活中的每一细节,做好身边的任何一件能够做好的小事;追求细心、细行和细德。 2、教人求真,自己先做真人。 “重细”是理念和态度,“善细”是教师的诗外工夫。善细的结果未必能事事如愿,善细的过程一定真实而感人。 陶行知说:“教人求真,先做真人”。真的班主任,敢于直面微薄的待遇,敢于正视“非优”的考验,我行我素教人求真,兢兢业业常抓细节,这是怎样的殉道者和幸福者。 我虽不是一个优秀的班主任,但我愿放弃冲天的志向,

以恬淡心态和求实的作风,引导学生做好细节! 3、养成教育,成于细节。 小学阶段是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时期。著名的教育学家叶圣陶曾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小学生来说能为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使人终身受益。我围绕求真目标,实抓细节养成。现将一月中细节教育的点滴,汇报如后。 首先,确定指导思想: 1、良好行为规范的养成,关键是养成教育,须遵循“从他律到自律”这一规则。 2、良好行为规范的养成,应落到实处,细微处入手,可以通过训练养成,加强训练,指导与主体意识相结合。 3、良好行为规范的养成,要持之以恒,常抓不懈,不是一蹴而就的,在实践中体验,在活动中感受。 第二,如何做好养成教育的具体做法: 1、明确意义,激发动机。 ①学生——激发自我教育的动机。 自我教育能力是学生在自我教育活动过程中形成的,因此,让学生保持自我教育非常必要。我班充分班队课、板报开展知识竞赛等形式,引导学生观察现实、体验生活、不断提高自我教育活动。 同时,也使老师们认识到,养成教育不是校长、德育处、

课前准备习惯养成

灵宝市第四实验小学 学生课前准备习惯养成教案 一、教育与训练目标 1、使学生懂得做好课前准备是上好课的前提。 2、学会按要求做好课前准备,并逐步养成做好课前准备的良好习惯。 二、教育与训练要点 1、下课了,下面准备好下一节课的学习用品再去玩。 2、学习用品应当按规定的位置放好,动作要快。 3、预备铃声响,停止一切活动,依次进教室,等候老师上课。 三、教育与训练准备 1、一张课程表。 2、一张课桌平面图。 3、自制录音“听到上课铃”。 四、教育与训练过程 1、谈话导入。 小朋友,解放军叔叔在打仗前,总要把枪擦得亮亮的。火车司机在开火车前,总要检查一下每个轮子的螺丝钉有没有拧紧。农民伯伯在割稻前,总要把镰刀磨得快快的。同样,我们小学生,在学本领前,也要把学习用品准备好,这样蚕能顺利地学本领,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做好课前准备”。 2、演示明礼导行 (1)课间十分钟先做好课前准备。小朋友,下课铃响了,你想想,应该做什么?(讨论) 下课铃响了,这是告诉你:快快做好下一节的准备工作,再去小便和玩耍。你应该知道下一节是什么课,需要准备什么学习用品。你应当:A把上过的课本放进书包里。B把应该交的本子交上去。C把下节课的学习用品按老师的规定放整齐,然后离开教室去小便和玩耍。

(2)学习用品应当放在指定的地方。我们在做课前准备时,学习用品应当放在什么地方呢? A出示:桌面平面图。学习用品就像我们小学生一样,都有一定的位置。课本在上面,本子在下面,叠在一起,坐在左边的小朋友放在左角,右边的放在右角,铅笔盒桌面正前方。在放铅笔盒前,要检查一下,铅笔有没有刨好,要不要在刨一下。B请一名学生演示。C请全体学生按上语文课的要求统一连练练。 3、巩固联系 (1)教师贴出日课表。按照要求训练。 (2)示范引路。A请一学生讲一下课前准备的三步;B再按课程表练连。 (3)集体训练。A同桌对讲:课前准备的三步。B按课程表的科目,提要求,逐一训练。 (4)比一比,练一连,同桌竞赛。 4、听录音明理导行。 (1)听录音“听到上课铃响”。 (2)讨论:听到上课铃,同学们怎么样? 归纳:上课铃响了,就是告诉你:上课啦!快进教室!同学们都立即停止一切活动,依次走进教室,赶快坐在自己的位子上,看看学习用品有没有放整齐,静下心来,放好小手,等老师来上课。 (3)说说:“你该怎么办?”A你在排队滑滑梯,正要轮到上滑梯时,上课铃响了,你该怎么办?B你在操场上踢球,正玩得高兴时,听到上课铃响了,你该怎么办?C你想找二年级的一位同学借一样东西,听到上课铃响了,你该怎么办? 5、小结。 小朋友,今天大家都知道了课前准备很重要,也知道了怎样做好课前准备,希望大家按老师的要求去做。我们将开展“课前准备竞赛”

小学科学课前预测

《磁铁有磁性》 课前预设: 你认为磁铁能吸引下列什么物质() A.铁 B.铜 C.铝 分析:经过统计发现有70%的同学选择A,有12%的同学选择B,有8%的同学选择C。学生对磁铁能吸铁这一点普遍都知道,但是对于铁和金属的概念相对来说却很模糊。所以在上新课之前,我首先让他们进行预测,从分析结果看,学生大部分能够清楚铁和其他金属的区别,但是也不排除,学生虽然选对了,但是对它们之间的区别还有些模糊。 在以上预设练习的基础上,我决定这节课着重在这个实验中强调铁和铝、铜的区别。在准备的材料中我加入了铜片和铝片。在实验之前学生抱着怀疑的态度,因为做了预设练习,所以学生对此次的实验更专注,更想知道结果。因此,在实验中总是听到“原来……”的惊叹声。这样促进整个课堂的实验氛围。最后实验学生会发现铜片和铝片无法被磁铁吸引,在这里就纠正了学生的前概念中“磁铁能吸铁,而不是所有吸金属”。

《抵抗弯曲》 课前预设: 你认为厚度和宽度对影响物体的抗弯曲能力的程度一样吗()A.相同B.不同 分析:经过统计,有60%的同学选择了A,有40%的同学选择了B。这个结果看来,学生对厚度和宽度对物体抗弯曲能力的影响是模糊不清的,甚至有些同学还认为厚度和宽度对物体抗弯曲能力的影响是没有区别的,因此,他们对这节课马上要学习的内容饶有兴趣。 这节课的实验分成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宽度和抗弯曲能力的关系,第二部分是厚度和抗弯曲能力的关系。在实验之前的表格预测栏中,看到学生的预设大部分都是:宽度与厚度对于物体的抗弯曲能力都是成倍数关系的。 有了预测结果,学生带着问题进行实验。当学生在进行厚度和物体抗弯曲能力关系的实验时,发现两层纸能够放的垫圈数远远超过了他们的预测,这个结果令学生惊奇,从而得出结论:厚度更能影响物体的抗弯曲能力。 在这个课前预设以及自己动手验证的过程中,学生发现原来事实很有可能与他们的推测大相径庭,科学的世界很奇妙,打开了学生兴趣的大门。

一年级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培养

一年级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培养 一年级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培养 浅谈一年级小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培养 白山三中于春艳 近代英国教育家洛克在其《教育漫话》中说道:“儿童 不是用规则教育就可以教育好的,规则总是被他们忘掉。你觉得他们有什么必须做的事,你便应该利用一切时机,给他们一种不可缺少的练习,使它们在他们身上固定起来。这就使他们养成一种习惯,这种习惯一旦养成以后,便不用借助记忆,很容易地、很自然地发生作用了。”我觉得这句话特别适用于小学一年级学生,对于他们而言,协调性不高,认识水平低,若不注意,就有可能养成不文明、不道德的行为习惯。作为小学一年级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应更加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低年级是形成习惯的关键时期。对于低年级小学生来说,从一入学,就培养他们形成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是很重要的。如果培养得法,尽早形成良好习惯,不但有利于当前的学习,还将使学生终身受益。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作为一个一年级的班主任 ,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养成做好课前准备的习惯。有一句话叫做“成功总是为有准备的人而准备。”让学生学会事前准备,养成做事有准备的习惯,从课前准备工作开始培养。教师要告诉学生在课间休息时,就把下节课中的课本等用具放在课桌左上角,上课前

两分钟进教室,坐在座位上,趴在桌上静息,脸都面向左边。这一点,我们一年级班主任老师要对学生详细要求和督促。 2、养成专心听讲的习惯。专心听讲是主动参与学习过程,积极思考的基础,也是提高课堂学习效率的前提。为了培养学生上课专心听讲的习惯,首先应要求学生听课时,不要思想 开小差或做小动作,集中注意力;其次,要求他们认真听其他同学回答问题,有没有需要补充的;再次,要仔细观察老师的演示和板书,并按老师的要求认真操作学具,做好练习。为了吸引学生注意力,教师讲课时应做到精神饱满,语言生动有趣,方法灵活多样。力求使课堂教学 引人入胜,使每个同学都乐意听讲。 3、注重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在培养一年级小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过程中,努力使学生养成正确、有序、说完整话的好习惯。无论哪种情况都要要求学生先想后说,想好再说,然后强调语句完整,条理清晰,连贯流畅。并学会根据不同的场合调整语气、音量和说话的方法。还要求回答提问时音量要大,语气要肯定,让全班同学都听见;纠正他人发言 时态度要诚恳,音量要适中;小组讨论时要用商量的语气相互补充,音量宜小不宜大,不能影响其他小组的学习。 4、培养学生仔细读题的习惯。一年级的学生,由于不识字和识字量少的缘故,在做题时常常依赖老师或家长读题,有些学生一离开老师或家长就什么题都不会做。教师要重视一年级学生的读题训练,培养学生的仔细读题的能力,使学生学会学习。读题时要求学生先把题目读一读,找出自己会读的地方和不会读的地方,读得懂的地方和读不懂的地方,甚至让学生根据插图或以往做题的经验,先猜测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PPT课件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PPT课件教学过程⊙交流信息,质疑导入同学们,课前让大家调查、整理自己居住的小区家庭轿车的拥有量,你们调查了吗?谁能将自己调查的结果与大家交流一下? (学生交流调查到的结果) 提问:你听说过“绿色出行”吗?你知道“绿色出行”的含义吗?今天我们就这一知识展开学习。(板书课题:绿色出行) ⊙阅读感知,提高环保意识 1.课件出示情境图,引导学生交流感受。 (学生看图后交流感受) 2.课件出示教材信息:据统计,2011年末全国民用轿车保有量4962万辆,同比增长23.2%,其中私人轿车4322万辆,同比增长25.5%。北京市公共交通出行比例由2010年的40%上升到2011年的42%,2011年小汽车出行比例为33%,为近年来首次下降。北京市民的“绿色出行”意识不断增强。提问:这段信息说明了什么?你对“绿色出行”有哪些认识? (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教材106页“你知道吗?”,了解“绿色出行”的含义) 3.倡导绿色出行。绿色出行有这么多好处,同学们打算今后怎么做? (引导学生进行交流,提高学生绿色出行的意识) ⊙探究活动 1.课件出示资料。小明的爸爸每天开车上下班,从单位到家往返的平均速度为20千米/时,单程用时45分钟。妈妈上班乘地铁单程用时30分钟,地铁的平均速度为30千米/时。小明每天步行上下学,单程用时15分钟,平均步行速度为50米/分。 2.阅读,并整理资料中的信息。交通工具往返平均速度单程所用时间爸爸私家车 20千米/时 45分钟妈妈地铁 30千米/时 30分钟小明步行 50米/分 15分钟 3.课件出示探究问题。问题(1) 每辆汽车平均每千米排放160 g二氧化碳。如果北京的一辆汽车平均每年行驶15000 km,那么这辆汽车一年排放二氧化碳多少千克?合多少吨?全国2011年末之前购买的私人轿车在2012年排放多少吨二氧化碳?问题(2) 小明的爸爸从家到单位有多远?如果全年按245个工作日计算,一年上下班行驶多少千米?排放多少二氧化碳? 4.小组讨论、分析、解答,然后交流、汇报。 5.根据上面的探究活动,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自由交流) ⊙全课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布置作业调查本班同学及家长的交通出行方式,计算绿色出行所占的百分比并提出好的建议。板书设计绿色出行节能提效减污健康

一年级学生习惯养成教育

一年级学生习惯养成教育 经验交流材料 新集小学王俊富 今年我担任一年级的班主任,虽然已经干过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但接到这个任务时仍然感到措手不及。因为我深深地知道养成良好的习惯,对于每个人来说都至关重要。一种好的习惯将使人受益终身。小学生,特别是一年级的小朋友刚刚从幼儿园步入小学,在行为习惯上存在很大的可塑性,许多好习惯都尚未养成,他们就像一白纸,等待着我们在上面勾勒出丰富的容。 一、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孩子 作为人民教师,我认为:没有博大的爱,则没有属于所有孩子的教育;没有深刻的爱,则没有成功的教育;没有艺术的爱,则没有幸福的教育。当教师就要热爱每一个学生,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二、抓好学生的一日常规教育,养成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 印度有一句古谚:“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由此可见,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对一个人的成长极其重要,抓好一年级学生的养成教育,有着更为重要的意义。一年级小孩子刚入学,这种全新的环境对他们来说还不适应,对于他们来说,要有一个适应的过程,在这个过程当中,就需要老师花大力气对他们进行一日常规教育,时刻提醒他们,让他们懂得在学校里就要遵守学校的制度。 一年级学生要养成的习惯涉及到方方面面。比如:在公共场所不乱扔垃圾,不在墙壁、桌面乱刻乱画。保持地面、黑板、窗台的洁净。养成爱清洁的好习惯,勤洗澡、勤换衣服、勤理发、勤剪指甲,早晚刷牙。注意用眼卫生,节约用水等。 1、利用儿歌形式对他们进行习惯教育,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因为孩子是在儿歌中长大的,儿歌琅琅上口、简单易记,是孩子们喜闻乐见的游戏活动。为了提醒学生课前要做哪些准备,可以告诉学生:“上课铃儿叮当响,我们快步进课堂。书本文具放整齐,静等老师把课上。回答问题先举手,坐姿端正声音响。”为了提醒学生上课的坐姿,可以告诉学生:“头正身直两肩平,两腿放在桌正中,五指执笔姿势正,三个‘一’字要记清”等。 2、利用生动有趣、富有教育意义的课文、童话、寓言、小故事,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这比一味地说服教育奏效很多。针对学生上课易溜号情况,学习课文《窗外小鸟轻点叫》时,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如何排除课堂干扰,使学生懂得上课要不受外界干扰,专心听讲;在学习课文《轻轻地走路》时,让学生知道什么时候该轻轻地走路,才不影响

从课前准备开始 养成良好学习习惯

从课前准备开始养成良好学习习惯 高新二小康兆晶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教育是什么?简单的方面说,只需一句话,就是要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习惯是人们在学习活动中养成的比较稳定的行为方式,是在一定的情况下自动进行某些学习活动的经常性倾向。国内外教学研究统计资料表明,对于绝大多数学生来说,学习的好坏,20%与智力因素相关,80%与非智力因素相关。而在信心、意志、习惯、兴趣、性格等主要非智力因素中,习惯又占有重要位臵。古今中外在学术上有所建树者,无一不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 然而,很多习惯都是从小养成的。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主张,好习惯的培养“最好是心理还很清新”,没有形成错误概念,没有养成坏习惯时就开始,否则将是麻烦的。小学阶段,尤其是低年级更是培养学生养成好习惯的关键时期,俗话说:习惯成自然。当学生养成了各种好习惯后,会使学生学习更自觉,更有效;逐步适应学校生活,使学生更主动积极地投入到集体生活中。因此,从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非常重要、非常必需的。我们作为一年级的启蒙老师,要常常思考:孩子们刚进小学,教师应该充分调动他们的兴趣,使他们乐于学习。同时还应教会方法,使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让他们善于学习。 俗话说“良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我觉得要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从课前准备开始。 一、晓之以理,培养良好的“习惯意识”。 人的习惯很多:生活习惯,道德行为习惯,学习习惯等等,但不管是什么习惯,它们之间都存在着联系,有着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作用。要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首先应从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意识”入手。 1、正面引导,让学生明白怎样做才是好习惯。 低年级学生模仿性强,可塑性大,辨别是非能力差。我的做法是坚持从正面启发诱导,教会学生应该怎样—做,并使他们明白简单的道理,从而调动他们积极主动地、自觉地按照老师提出的要求去做,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要等学生出现了不良习惯时再费九牛二虎之力去纠正,因为对习惯来说,培养正确习惯总比纠正不良习惯容易得多。所以,开学第一天我就跟学生讲清楚了:课间应做好课前准备,如课前“摆好书本、削好铅笔、拿好本子……”这样可以帮我们充分利用上课时间,而且可以让我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循循善诱,让学生明白应该养成良好习惯。 教育孩子是一门科学,是一门艺术,违反孩子身心健康成长的客观规律,教育必然失败。事实上,以说理诱导学生行为规范,养成良好习惯,是我们教育教学中经常使用的方法之一。我从培养低年级学生良好的课前习惯入手,从孩子们入学开始便着手抓课前习惯的培养,我常以“温和的据理劝说”,让学生懂得应该养成良好的课前习惯。记得一节语文课铃刚响,大家都迅速回到自己的座位,准备上课。而此时,一个我非常喜欢的学生——赵冠儒却慢吞吞地走进教室,桌上也没摆放好本节课需用的学习用品。我没生气,但也不打算放过这一细节,因为我知道习惯是从小处养成,而且得慢慢来,不能急于求成。于是,待大家坐定

浅述小学科学课程的课前准备 荔村小学 卢志华

浅述小学科学课程的课前准备 荔村小学卢志华 【摘要】:课前准备是任何课堂都所必须的,但小学科学课程的课前准备部分特别重要,它决定着科学课的质量。课前准备充分、到位的,科学课的质量肯定不会差;课前准备部分做得不够的,科学课的质量肯定不会太好。《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指出:“科学课应该让孩子们充分得到各种感官的刺激与参与,体验探究的乐趣。”所以科学课的课前准备就要包括知识、实验材料等几个方面。本文试图从理论出发结合具体的经验做法去阐述小学科学课程的课前准备的操作方法。 【关键词】:课前准备、知识准备、水平准备、工具准备 小学科学教材的设计是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的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科学素养的形成是长期的,早期的科学教育将对一个人科学素养的形成具有决定性的作用。那么如何上好一节科学课呢?尤其是科学课,我认为课前准备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因为小学科学课倡导的是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老师的作用并不只是在于讲授知识要点,而是在于小组合作学习的组建、建设与完善,在于为科学探究的进行做好准备。所以充分的课前准备是上好一节科学课的首要条件。 那么如何做好小学科学课的课前准备呢?我认为可以分开三个阶段进行。分别是教师的科学知识准备、学生知识水平的准备、科学实验材料工具准备。 一、教师的科学知识准备 教师是科学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领者和亲密的伙伴,科学知识水平方面要处于一个绝对领先的地位,对于所要探究的内容应该理解透彻。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正确的引导、组织学生开展科学探究活动,才能解决学生的提问,把学生错误的探究方法引导回正确的思路上。现代社会处于一个知识爆炸时代,现在的小学生通过各种途径可以了解到各种知识,思维也越来越活跃。每位教师都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学生打破砂锅问到底的提问。所以我们老师至少要有一桶水的储备才能应对学生这一碗水的需要。

怎样培养一年级学生的良好习惯

怎样培养一年级学生的良好习惯 ——家长学校讲稿 一、行为习惯 (一)养成良好的坐姿习惯 一个人的坐姿显示出这个人的精神状态和个人修养。而且良好的坐姿对自己的身体有益处。对人的眼睛也是一种享受。要让学生从一年级起就逐步养成良好的坐姿习惯。让学生坐时腰挺直,两脚平放在地上,“眼离笔尖一天,手离笔尖一寸,胸离课桌一拳”正所谓“坐如钟”这样既稳当、美观又科学。 (二)养成有礼貌的习惯 自古以来,中国人民就以亲善、礼貌而著称于世,礼貌是人际交往中相互友好和尊重的桥梁,反映出人的道德品质,俗话说“观其行而知其言,闻其言而知其人”。 所以,对小学生礼貌习惯的培养要从一年级就开始。要让一年级小学生知道想获得别人的尊重,自己首先要学会尊重别人,对别人有礼貌。碰到长辈、老师要主动上前问好,碰到同学要主动打招呼。在公共汽车上碰到伤残病、老人等要主动让坐,学会说“请、谢谢、对不起”等文明礼貌用语。并且,为了让学生养成的礼貌习惯得到以巩固,我在班上经常开展一些活动,如:让学生回到家对家人说一句或几句自己以前没有对家人说过的礼貌用语,像“请妈妈为我检查一下作业”。之类的话。用这样的办法来让一年级小学生从点点滴滴中懂得并初步养成有礼貌的习惯 (三)养成爱卫生的习惯 爱卫生是一个人、一个家庭、一座城市、一个国家文明程度高低的重要体现。因此一定要培养一年级小学生爱卫生的习惯,就不仅仅成为一句口号,而是必须见诸行动的具体事实。可以让一年级孩子从最简单的做起,不乱扔垃圾,将上课用的废纸用一个塑料袋装起来,下课后倒入垃圾桶。可以为孩子准备一块擦布和一卷卫生纸,分别用两个塑料袋装起来,擦布用来洗碗,卫生纸用来擦桌椅,正是在他们擦桌椅、洗碗过程中,让他们体会到要创造一个清洁、卫生的环境是不容易的,要保持这种环境、珍惜自己的劳动成果,就必须爱卫生,养成爱卫生的好习惯。 (四)养成勤劳的习惯 现代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而现在的孩子更是生活得相当优裕,根本不知怎样做是“勤劳”,“节约”又为何物。 在学校里,我们老师将引导学生积极参加集体劳动,具体落实到每天的清洁扫除中,扫地擦地、擦黑板、擦窗户、擦桌椅等;在家里,我们家长要多让孩子做力所能及的家

教师和学生的课前准备工作都做得非常好

教师和学生的课前准备工作都做得非常好,预习要求适当、贴合学生实际,有一定自学要求,高而不高。学生思考积极,课堂气氛非常好,回答踊跃;教师讲授环节条理清晰、重点突出,完成目标情况良好,课堂效率较高;体现出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模式,重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教师讲授目标明确,重点、难点分析到位,基本功扎实,课堂气氛融洽,学生思考积极;教学设计合理、科学,教学要素配合默契,各种关系处理得当。 教师精心设计了课堂的导入,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有较好的教学效果;教授语言生动,课堂气氛活跃,有较强的课堂掌控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突出,操作演示正确规范,课堂容量、密度适当,符合认知与发展规律。能有效地创设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情境,重视学生对过程的体验,启发得当,发问有利于学生思考,学生练习充分,作业量适当。1 教学目标制定的全面、具体、明确、符合大纲、教材和学生实际;教学思路清晰,所教知识准确;从实际出发,熟练运用现代教学手段;讲练结合;教态亲切、自然、端庄、大方,非常具有亲和力,教学效果较好。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重点突出、层次清楚,有意识的为学生创设了良好的数学交流情境,注意学生的情感与态度。郭老师分析到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有三种,包含相离、相切、相交,使学生循序渐进的进入佳境。在教学过程的设计上体现了层次性和坡度性,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过程,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教师教态自然,语言清晰,数学语言表述准确。 本课是一级B习题课,教师在多功能室授课,所授内容是一级B练习卷2的重点题,教师通过25分钟的示范讲解,向每一个学生展示了操作方法,明确了操作步骤。如WORD段落处理,表格设置,浏览网页等。后15分钟让学生练习,老师下位巡视指导。值得肯定的是,教师注重暂时后进生的学习方法,提出让优等生与后进生结成“互助对子”,共同提高。不过,这节课并不是人手一台计算机,有3,4个人合机学习现象。 由两条直线的相交问题引申到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该知识点是用直线方程的知识点来引出的,主要是让学生体会前后知识的衔接。课上推导的过程与课本上的不一样,主要是介绍一种常规思维方法,利于学生接受和理解。课上反映出老师推导的过程相对比较长,而且学生的反映和接受能力比较有限。总体来说,整体引入比较自然,学生也容易接受,教学过程科学合理,利于学生接受。 本课属于选修课,教授对象是五年制化工班的三年级学生。教师教态大方,自然,从身边的环境问题入手,通过信息量丰富的课件,向学生展示三幅对比明显的图片“蓝天,绿地”,“北京沙尘暴”,“工厂排放的污水废气”,迅速吸引学生的眼球和耳朵,形象生动的揭示了学习本课程的重要性。课件的内容紧扣教材,将书本知识形象化,生动化。通过教师细致讲 解,学生思考讨论,顺利达成教学目标。如果本课的课堂气氛能再轻松点,活泼点,将会更好。 本课所学内容教抽象,难懂,陈老师就此设计了形象生动的教学方法,使学生较快入门。另外,板书设计合理,精美。 这堂课是文言文教学的第二课时,课前教师带领学生对课文的重点词句作了针对性的复习,从学生回答来看,掌握情况不错。本节课张老师对于人物形象分析得具体细致,比如在对“人物个性”分析评价时,从典型细节如何表现某一突出个性入手,让学生有针对性的思考,比泛泛而谈无的放矢要求更规范更严谨。另外在课堂问题的设置上,环环相扣,且能层层递进。

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前准备习惯

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前准备习惯的途经策略 “良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要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应从课前准备开始.. 1、你我约定,共同遵守。在我的课堂中,学生必须做好课前准备,否则本节课只能在自己座位上坐着,观看其他同学操作,以示惩罚。此约定人人遵守,无一例外,大家共同监督执行。这样让“充分做好课前准备”深入学生之心。 2、抓紧抓好首次练习。因为学生“首次学习,是从不知向知向理解迈出的第一步”。第一次所学的东西往往会影响终身。因此,我每节课前先来到教室,告诉学生下一节是生物课,提醒他们做好课前准备。 3、反复训练,在练习中规范言行。整齐的摆放不仅让人有一种赏心悦目的感觉,更可以成为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开始,所以,我反复训练,每一节课都要先检查学生的课本、学习用品及笔记本整齐摆放. 4、轮流管理,在管理中训练自己。 仅靠个人力量很难管理好这些,同时可以培养学生的管理能力,也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养成良好的课前准备习惯,在课前要

求学生检查同学是否已准备好课前准备,是否已摆放整齐;如发现未准备妥善者,则去提醒他。 5、奖罚分明,以此激励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 (1)奖;奖励是一种积极的强化手段,是一种有利的教育方法,对学生要坚持表扬为主。我把课前准备与他们班级里的得星结合起来。 (2)罚;学生犹如一棵幼苗,要使其茁壮健康成长,仅仅提供肥沃的土壤、充足的水分、温暖的阳光还是不够的。赏与罚、奖与惩总是相对出现的,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也是畸形的。所以,当学生在约定后有时没做好课前准备,那么,当堂下课后我会让他在座位上坐几分钟不许出去玩,以此让他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这样之后,慢慢地,大部分学生都能在课前做好准备.

小学科学课中实验材料的准备

小学科学课中实验材料的准备 篇一:浅谈小学科学实验材料的准备 浅谈小学科学实验材料的准备 实验是小学生学习科学的方式、方法之一,它是学生获取知识,进行知识创新的重要手段,是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科学态度、提高学生科学能力的重要途径。在实验教学活动过程中,实验材料准备是否充分,是否得当,直接影响到学生的科学学习探究活动。科学教育家刘默耕老师曾用河里的石头比喻实验材料的准备,他说要让此岸的学生到达河的彼岸,就要准备好过河的石头。也就是要为他们准备和创造学习材料、学习条件。因此小学科学实验教学过程中我们必须为学生准备好有结构性的实验材料,即能让学生实验达到最佳效果的材料。 一、依据教学内容,认真组织实验器材 为了学生能实验,并且达到理想实验效果,教师必须了解教学内容,根据实验,选好合适的实验器材。教学仪器配备的类型较多,怎样的实验使用哪类器材,需要教师认真挑选。如《国旗是怎样升起来的》这一课是关于滑轮认识和探究。在实验室里有散装的滑轮装置,也有成盒的简单机械实验盒。如果为了方便简单给每个实验小组分发一实验是小学生学习科学的方式、方法之一,它是学生获取知识,进行知

识创新的主要手段,是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科学态度、提高学生科学能力的重要途径。在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活动中,实验材料准备是否充分,是否得当,直接影响到学生的科学学习探究活动。科学教育家刘默耕老师曾用河里的石头比喻实验材料的准备,他说要让此岸 的学生到达河的彼岸,就要准备好过河的石头,也就是要为他们准备和创造学习材料、学习条件。因此在个简单机械实验盒,就会影响学生实验,因为盒里有齿轮、斜面、连杆等与这节课教学内容无关的器材,这些器材会给学生进行滑轮实验造成障碍,他们会认为这些材料都是这次实验需要的,更影响实验的是小学生好奇、好动,对这些器材都想摆弄摆弄。在实验教学前,教师根据实验需要了解学校教学仪器配备情况,也是很有必要的。在《磁铁玩具》这一课的实验教学中,如果教师只是简单把实验通知单交给仪器管理员就算实验器材准备好了,是会影响实验的顺利进行的,仪器管理员只能配备各种类型的磁铁,还有有铁钉、铝片、铜丝、木块等需要教师自己准备或组织学生准备。依据教学内容,实验要求认真准备合适的实验器材,是实验教学顺利实施的重要保证。 二、紧扣教学目标,精心准备实验材料 教学目标是我们教学的核心,观察、实验都是实现教学目标的方式方法。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围绕教学目标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