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亚太国际关系

亚太国际关系

亚太国际关系
亚太国际关系

全研究领域的“第二轨道”特指政府官员、政策研究人员和学者、其它有关民间人士等在各自政府的许可和支持下以非官方的身份建立起的有着明确政策兴趣和相对固定组织的有关国际安全问题的社交网络和对话渠道。以东盟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所(ASEAN—ISIS)和亚太安全合作理事会(CSCAP)为主线的亚太地区安全的“第二轨道”,是在冷战后亚太各国在寻求新的地区安全保障体制的过程中,随着亚太多边安全对话的展开而蓬勃发展起来的亚太国际关系中的新事物。其发生和发展与近代以来,尤其是冷战时代亚洲国际关系发展演变中所出现的经济合作领域的“第二轨道”、东南亚次区域范围内政府间安全合作及各国安全战略研究机构之间相互交流而形成的国际性政策协调网络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也是亚洲独特的文化价值观念和历史传统在国家战略方面的反应。“第二轨道”弥补了以东盟区域论坛(ARF)为主线的“第一轨道”在功能方面的缺陷,适应了冷战后国际关系发展的大趋势,在冷战后亚太地区安全面临诸多不确定因素、安全合作成为各国基本共识的后冷战时代亚太国际关系中扮演着“第一轨道”的“智囊团”的角色,为各国以彼此均可接受的方式共同探讨“第一轨道”难以直接有效介入的地区安全问题、促进各国间的相互信任与对话、推动“第一轨道”层面的安全合作做出了无可替代的积极贡献。

一、亚太多边安全合作机制发展现状

在亚太多边安全合作发展进程中,机制建设已经初步形成了以下三个方面的特征:

1. 亚太多边安全合作的层次日益丰富,已经出现了一轨、二轨和所谓一轨半等多个安全合作层次空间上并存、互动的局面。

亚太区域内由不同层次的多种安全合作对话机制构成的网络已经初步形成。且在一些领域内,形成了从非正式、非官方的层次,即所谓的第二轨道(Track II)逐渐向官方层次的第一轨道(Track I)迈进的态势。目前,在亚太地区形成了三种主要的安全合作对话机制。

首先是以东盟地区论坛(ARF)为主的第一轨道。论坛的核心机制是每年7月召开的年度外交部长会议和每年5月召开的高官会议(SOM),在没有常设机构,如秘书处的情况下,由东盟地区论坛的轮值主席国来组织年度论坛会议,主席国在其一年任内协调所有第一轨道外交活动。而时间上先于外长会议的高官会议则通过先期讨论为外长会议提供主要的议题和议程。自1995年决定在高官会议和外长会议间设立工作组和会间会以来,第一轨道机制建设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鲜明的官方色彩是第一轨道机制的重要特征;

其次是以1993年在吉隆坡正式成立的亚太安全合作理事会 (CSCAP)为主的第二轨道机制。亚太安全合作理事会的主要功能是为亚太国家和地区提供一个建立信任及安全合作的架构。为学者、官员(以私人名义参加)讨论共同关心的政治安全问题创设平台。基于所涉及内容的广泛性,CSCAP坚持包容性原则,鼓励区域内不同的国家和地区的个人参与,并组织了不同的工作小组[3]来讨论如何应对区域所面临的安全挑战。围绕着广泛的政治和安全议题,向不同的政府间组织提供政策性建议,召开一系列区域性国际性会议以及开展其他合作活动,交流与政治安全合作相关信息,交流经验,发行并分发理事单位的出版物品。此外,东盟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所作为该地区另一个主要的第二轨道机制,在讨论地区安全相关事务进程中也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近年来,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之间互动日益频繁,两者之间的界限也因为政府官员同时参与两个轨道外交的进程而不再分明。[4]两个轨道之间的交流互动经由ARF主席国的活动而逐渐机制化。[5]

在第一和第二轨道互动进程中,还逐渐形成了一轨半机制。主要包括香格里拉对话和东北亚安全合作对话。这类机制参与者众多,身份复杂。包括来自防务和情治系统的政府高官、官方智库和民间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所讨论的议题内容广泛,涉及地区安全合作中的诸多重大现实问题。为官方和学者开展有效的交流,提供了重要的平台。一轨半机制的存在,既有助于克服第一轨道不便于涉及敏感性问题的缺陷,又有助于避免流于第二轨道的缺乏实效。[6]

此外,部分过去主要涉及经济合作的亚太多边合作机制,如APEC和“10+3”等,在继续关注经济问题的同时,也开始关注安全领域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了过去仅有安全机制才能发挥的职能。

2.多种安全合作对话机制的并存互动和功能上的相互补充,在丰富亚太多边安全合作形式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亚太安全合作机制化进程。多边安全合作的内容更加深入务实,功能性合作领域大为增加。

近年来,各国已经不再满足于安全对话,而是更为强调具体的可操作的合作。例如在反恐问题上,通过多边合作,增强了既有的10+3机制打击跨国犯罪的功能,东盟地区论坛还召开了预防性外交会间会,成立了小组,设立了专项基金。ARF 各个工作组已经开始了富有成效的工作。

在ARF框架内,亚太国家间在军事领域的交流合作已经开始推进,已经先后在北京和老挝首都万象举办了军事安全政策对话,在安全合作的机制化方面迈出了重要的一步。部分东盟国家甚至还提出:在成功召开东盟国防部长会议的基础上,可以扩大规模,召开正式的ARF国防部长会议。

冷战终结后相当长的时间里,亚太地区的多边安全合作主要是由各国的外交部门来完成。但在近年来,由于各国所面临的非传统安全挑战日益严峻,安全所涉及的领域也日益拓展。各国的国防部门和越来越多的其他职能部门也相继参与到安全合作进程中来。安全合作的内容越来越务实,专业性越来越强。目前,亚太地区最大的安全合作对话机制东盟地区论坛即涉及了包括反恐,禁毒、救灾、防止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警务和刑侦,防止疾病扩散等诸项议程在内的广泛的合作领域。在2004和2005年的第三次和第四次香格里拉对话中,非传统安全合作中的海上安全合作也成为各方普遍关注的问题。特别是马六甲海峡沿岸国围绕此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探讨并已经开展了富有成效的合作。

3.以东盟方式为核心的多边安全合作的指导原则和规范及信任建立措施(CBMs)等概念得到各方初步认可,为进一步推进亚太多边安全合作机制的构建打下了初步的基础

历史上和现实中,亚太地区都是一个充满了差异性和多样性的地区。各国在对安全的认知和安全利益的界定方面存在着诸多分歧。这些差异和分歧成为导致亚太安全形势中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和脆弱性,同时长期以来一直缺乏有效的机制化合作的重要原因。亚太国际关系实践中,恪守传统现实主义思维,迷信大国均势、结盟和集体安全手段,只会造成国家间广泛的敌意与猜忌。

在博弈理论看来,建立在共同规范和认同基础上的合作,其交易成本远低于固定的制度化的合作。在此进程中,不需要签订代价高昂的正式条约,只需在社会的层面上即可协调合作,简单但却富有实效。因此,能否确立一种为各方所普遍接受的合作原则和规范,开展善意的互动,从深层次上决定了整个亚太区域内安全合作机制能否建立。

东盟的实践为亚太多边安全合作机制的构建提供了积极的、有益的启示。在《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中,指导各方合作的规范大致可归结为三项原则:不干预内政,禁止使用武力及协商合作。这三项原则在“东盟方式”中得到充分的显现。“东盟方式”的一个突出特征就在于其着眼于未来,将共识建立在长期关系的基础上而不是靠签订暂时性的协定来形成共识。[7]在重大问题上遵循协商和一致同意原则。同时,给予参加多边安全合作的各方足够的舒适度。在东亚地区,注重含蓄交涉的文化特质也有助于此种规范的强化。

1994年,亚太安全合作第一轨道中的ARF第一次会议的主席声明即建立在“东盟方式”的基础之上。《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中的多项内容在1995年第二次东盟地区论坛概念性文件所提到的信任建立措施中得到体现;在ARF第二阶段目标即预防性外交相关问题中,强调非强制性,即任何军事行动或使用武力不属于预防性外交范畴;强调预防性外交必须在中立、公正和无偏见的基础上进行。通过ARF成员国间仔细的广泛的磋商达成共识来付诸实现;在ARF第三步骤即冲突的解决方面,ARF发表官方声明,重申论坛将继续向预防性外交和冲突解决方向迈进,但是并没有就此提出明确的时间表。ARF所致力于的所有机制化的工作都在自愿的基础上进行,并没有制度化的约束机制,对不合作行为也不做出官方制裁。这些都与《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基本原则和“东盟方式”的要旨相吻合。

近年来,亚太安全合作理事会和香格里拉对话等亚太地区多边安全合作机制的运做,均没有简单化的袭用欧美的多边安全合作模式。这充分表明,“东盟方式”作为维系东盟存续发展的重要原则,在亚太地区安全合作中逐步得到各方的接受和认可,并初步成为形成中的亚太多边安全合作指导原则和规范的核心,这是冷战终结后亚太多边安全合作进程中取得的一大进展。

二亚太地区大国和东盟参与亚太多边安全合作和机制建设的动机、构想及其实践

迄今为止,尽管尚没有出现一种能为亚太地区国家所广泛认可和接受的安全合作机制构想,地区内大国和东盟还是围绕着如何建立稳定的地区安全秩序,特别是建立一个稳定的,有效的安全合作机制进行了探索和实践。1.美国的双边—-多边合作机制构想及其实践

二战后相当长的历史时期里,美国对于在亚太地区建立多边安全机制一直采取排斥的态度。冷战终结特别是9.11事件后,美国对其在冷战后的亚太安全战略进行了反思,对参与多边安全对话和安全机制建设的态度有所改变。既保留了对其二战以来亚太安全战略承袭的一面,又在此基础上有了新的发展。

首先,仍然是维持亚太地区既有的以美国为中心的地区安全体系,从安全体系的架构来看,仍然是坚持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在亚太地区构筑的轮觳模式( hub and stuke)的安全架构。

具体而言,即在东北亚和东南亚地区进一步巩固和强化美日、美韩、美国与东盟国家的一系列既有的双边军事同盟关系。同时,通过强化美澳新同盟,美日澳同盟以及与印度改善和发展双边关系,分别在南太平洋和亚太地区的侧翼寻求战略支持(参见表一)。通过这一系列安全安排,在亚太地区形成一个由推行民主制度的海洋国家对推行“专制”的欧亚陆权国家的战略包围。

表一美国与亚太国家(地区)的防务合作法律文件

日本美、日安保条约

韩国美、韩共同防御协定

台湾1979年与台湾关系法

菲律宾美、菲共同防御条约

澳大利亚新西

美澳新公约(ANZUS)

泰国1951年美国共同安全法

新加坡1990年美、新后勤设施使用谅解备忘录

文莱1994年美、文莱防御合作谅解备忘录

其次,在此基础上,审慎地,有所选择地参与亚太多边安全合作特别是多边安全合作机制建设的的进程。在西方国家未能掌控主导权的地区多边安全合作进程,诸如ARF进程中,美国不愿轻易地作出安全承诺,并承担新的安全义务。当美国清楚地认识到ARF的存在不会影响其与韩国和日本的紧密盟友关系的情况下,美国愿意参加ARF[8]。同时,将美日联盟和美韩联盟这两个于美国而言至关重要的联盟纳入一个共同的安全合作框架也成为美国支持ARF继续运转的主要动机[9];对一些由西方国家主导的,可以为宣扬欧美价值观、安全观提供平台的多边安全合作进程(诸如香格里拉对话),美国一直保持积极的参与态度。9.11事件后,非传统安全挑战形势日益严峻――特别是国际恐怖主义日益猖獗,安全的内涵和外延日益拓展,也成为美国寻求多边安全合作的重要驱动;亚太地区主要的潜在冲突(朝鲜半岛、台湾海峡、以及克什米尔)涉及多个有核国家,也成为美国支持在地区内建立安全框架和寻求以外交途径解决争端的重要原因。

第三,在机制的建立进程中,美国寻求亚太地区大国的合作,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其他大国利益的同时,又力图避免这些国家崛起并挑战美国的霸权地位。在地区内两大潜在冲突点:朝鲜半岛和台湾海峡问题上,美国寻求中国的合作,意欲建立一个可以有效控制并避免使危机和对抗升级的安全机制。为此,美国政要甚至还将中国称为利益相关者,希望中国能对地区形势的稳定发挥应有作用。但与此同时,美国又通过强化亚太地区的军事同盟,特别是让日本进一步承担地区安全义务对中国形成战略牵制。

总体上看,美国在现阶段参与亚太多边安全合作,特别是多边安全合作机制的建设进程,仍然是以不能损害美国在该地区既有的双边军事同盟安排为前提,同时还能够满足美国遏制地区内出现挑战其霸权的新兴强国以及打击恐怖主义,防范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扩散、震慑“无赖国家”的战略必需。其核心仍然是维持美国霸权。2.日本关于多边安全合作和机制建设的大战略思维及实践

冷战时代,由于美日同盟的存在,在安全方面,日本更多地是分享美国亚太安全体系所带来的红利。日本外交战略中,高度重视双边主义和美日双边安全合作,漠视多边主义和多边安全合作。但近年来,日本积极尝试多元化外交。在其外交结构的三个“同心圆”中,除内圈的日美关系外,中圈的地区外交和外圈的全球外交正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特别是在地区外交层面,日本除注重发展与中、俄、韩、澳、加和东南亚各国之间的双边关系外,还对开展地区多边安全对话表现出越来越浓厚的兴趣。日本与中、韩间有定期安保对话。与俄、韩间有定期防务事务级对话和海上搜救演习,与澳大利亚、加拿大、印尼、新加坡、泰国和马来西亚等国均有不同级别的安全协商机制。目前,日本对参与以ARF为代表的亚太多边安全合作对话机制的态度也日益积极。究其原因,主要为三个方面:首先,积极参与ARF是一种可能加深日本与东盟政治关系,并且有助于强化其相对于中国而言的战略地位的可能方式,这种政策是一种保险政策,在中国成为一个实质意义上对手的情况下,是美日同盟的补充[10];其次,在日本因其历史问题而活动空间受制的情况下,多边框架为日本在东亚获得更多的政治制衡手段创造了条件。在多边安全对话层面,日本还曾经试图倡导建立“亚洲多边安全保障机构”,以谋求建立一个能反映日本利益诉求的多边安全合作框架。在缺乏他国响应的情况下,日本被迫转而采取更务实的策略,即试图利用和改造东盟现有的机构,逐步使其成为整个东亚地区的安全对话舞台。而东盟地区论坛的建立,无疑为日本跻身多边安全对话的创设了绝佳的机遇;第三,在地区内建立一个多边机制以应对日本周边的朝鲜半岛和台湾海峡的潜在冲突是日本的利益所在。[11]

2000年11月,日本首相森喜朗提出“东亚三原则”,其中之一便是将来要把10+3框架从以经济为中心扩展到同时就政治和安全问题展开对话。近年来,日本将朝鲜半岛问题视为攸关其安全的重大外交课题,给予高度关注。2002年7月,小泉首相实现了“破冰之旅”——对朝鲜进行正式访问后,日本成功地加入到“六方会谈”之中,积极参与东北亚安全合作框架的谋划。日本防卫厅长官数次参与香格里拉对话并发表演讲,为日本更进一步参与亚太多边安全合作宣传造势。

作为亚太经济大国,日本对建立地区多边安全合作机制的构想暗藏着淡化日美双边安全架构、尝试安全战略多元化的深刻含义。服务于其攫取东亚地区合作主导权和实现政治大国目标的大战略思维。

3.东盟的多边安全合作机制构想及其实践

在亚太多边安全合作发展特别是机制建设进程中,东盟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最突出的贡献即在于,积极探索并寻找一种新的具有亚洲特色而非西方特色的维护地区安全的途径。

东盟对建立亚太多边安全合作机制的看法是:

首先,多边安全机制所涉及的安全范围是大于军事安全范围的综合安全,[12]安全不仅包括了军事方面,还包括了政治、经济、社会和其他问题。保持社会经济的持续反展以及政治稳定成为应对地区安全威胁的最主要手段,同时也可防止共产主义利用经济、民族或是社会问题来挑起纷争。[13]

其次,机制的存在本身是各方信任和共识增加的产物,同时也有助于亚太国家彼此间更好地建立信任;

第三,机制的存在有助于防范大国对地区安全的潜在威胁,同时又可能使大国不得不承担维护地区安全的义务。通过建立多边安全合作机制,可以将中国这个上升中的力量融入地区和国际秩序,并让美国这个对于维持亚太战略均衡不可缺少的力量继续保持在地区内的存在;

第四,建立一个多边安全合作机制,便于在亚太这样一个仅有少数机制存在并且在历史和现实中争端频仍的地区,各国为实现区域和平与安全的目标共同努力;

第五,通过建立多边安全合作机制,可以将东盟方式所代表的东盟原则和规范拓展至整个亚太,从而继续保持现阶段东盟在亚太多边安全合作中的主导权。

近年来,东盟国家积极参与了ARF和CSCAP等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外交进程。当前,亚太多边安全合作进程中,仍主要采取了东盟所习惯的对话和协商方式,遵循使各方普遍感到舒适的原则(包括主权原则和不干涉内政原则)。充分显示了小国集团政治在地区安全合作中的活力。随着东盟宪章的签署和一体化进程的提速,东盟在亚太多边安全合作机制构建进程中的影响力可能进一步提升。

总体上看,近年来,由于亚太地区在国际政治经济中的权重不断增加,亚太安全引起了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亚太地区大国和东盟等各方均力图利用地区内既有机制作为其对地区安全施加影响的主渠道。与之相应,各方对推进亚太安全合作,特别是多边安全合作机制建设的态度日益积极。亚太地区大国和东盟参与亚太多边安全合作机制建设的动机、构想及其实践仍然是影响机制构建的重要变量

三亚太多边安全合作机制的发展前景与中国的参与

当前,亚太多边安全合作机制建设存在着积极因素和有利条件,同时也存在着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使得亚太多边安全合作机制的发展充满变数。

1.亚太多边安全合作机制的发展前景

尽管构建一个稳定、成熟的亚太多边安全合作机制的客观条件仍未具备,亚太各国对于未来的安全合作机制应当具备哪些要件以及如何建立一个泛亚太的安全机制并没有明确、成熟的构想,存在着不同程度和层次的分歧。但总体上看,目前亚太各国政界领袖和学术界精英对亚太安全合作的推进和制度化建设进程仍然抱着乐观的态度,并积极推动此进程。同时,有关互信与安全建立,以及合作安全,预防性外交及军事透明度等重要的概念及其实践,已经在亚太域内获得广泛的回应与支持,并在东盟地区论坛和亚太安全合作理事会中发挥了作用,营造了有利于各方开展善意互动并推进安全合作的氛围。

在亚太地区多边安全机制建设进程中,也存在着三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其一,双边主义与多边主义的矛盾。亚太地区安全合作中的双边主义由来已久。冷战时代,大多数国家在安全合作中倾向于双边主义,即采用双边军事同盟或准军事同盟的方式。诸如美日、美韩、美菲、美泰、中苏、苏越、苏朝、苏蒙、中朝、中越等双边军事同盟或准军事同盟。[14]这种双边主义的传统不可避免会影响多边安全合作。近年来,美日同盟的强化和功能扩展,即对亚太多边安全机制建设构成了冲击。在2006年2月5日结束的第42届慕尼黑安全政策会议上,在北约高官表达与亚洲国家开展合作的意愿后,日本副外相盐崎恭久即宣称为了“稳定和繁荣亚洲”,日本将与北约合作。日本此举的目的,就是希望通过与北约这个军事组织强化合作关系,借助北约的力量进一步加强自己在亚太安全事务中影响力。从长远看,日本这一举措实则对亚太多边安全合作机制化进程起了消极的作用。双边主义的存在及其实践,会成为多边安全合作机制建设进程中的离心力。如何解决双边主义与多边主义的矛盾,将成为长期困扰参与亚太安全合作各方的难题。

第二,保持各方舒适度原则与合作的效率原则之间的矛盾。在亚太多边安全合作机制建设进程中,一直遵循着使各方感到舒适的原则,避免触及敏感问题和损害各方的核心利益。这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各方分歧,也降低了冲突的风险,营造了地区内和谐合作的氛围;但这种原则导致的消极后果是合作的效率低下。目前,各方参与亚太安全合作的切入点是联合应对跨国安全挑战和加强能力建设。该地区成功的多边安全合作还主要限于非传统安全领域,诸如金融、反恐及海上安全等。在传统安全领域的合作则乏善可陈。而在亚太这样一个多样性和差异性都极为明显,存在着诸多不稳定、不安全因素的地区,无法绕开传统安全问题来谈安全合作和安全机制。[15]仅只强调舒适度原则,简单化地回避传统安全问题,寄望于各方相互妥协和达成共识来形成长久、稳定的合作无疑是不现实的。

第三,如何在整个亚太区域培育一种合作型的战略文化。国际关系中,国家对威胁的认知和敌友关系的界定不仅仅取决于物质性因素,往往与一个国家的战略文化相关。长期以来,东盟国家在东盟方式的基础上共同建构了合作而非对抗性的战略文化,这成为将东盟国家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纽带。但在东北亚地区,长期遵循的是权力政治和均势的逻辑,更多体现的是一种霍布斯式的对抗性战略文化的特征。意识形态分歧仍将成为阻碍多边合作的重要因素。尽管东盟已经成功地将“东盟方式”引入了ARF等多边安全合作对话机制中,要在东北亚乃至整个亚太促进国家和解和从根本上消除对抗,仍存在着诸多源自于历史和现实的困难。能否在整个亚太区域内培育一种合作型的战略文化,将从深层次影响亚太多边安全合作及安全合作机制建设的前景。

2 .中国对亚太多边安全合作机制的参与

中国是维护亚太地区安全和稳定的一支重要力量,但在漫长的冷战岁月中,中国对安全多边主义和参与多边安全机制持消极甚至排斥的态度。原因之一,在于部分机制的创立本身就是针对中国的;原因之二,担心参与多边机制特别是安全机制会导致中国承担更多的义务,限制自己在国际事务中的自主权和灵活性。冷战终结后,特别是近年来,中国外交进入了转型时期,中国积极主动的参与了亚太多边安全合作进程,通过转变自己,渐次影响地区和世界。近年来,中国与亚太各国的防务和军事交流日益频繁,日趋务实。2007年6月,以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长章沁生为代表的中国军方高级代表团参加了在新加坡举行的第6次香格里拉对话。在会上,中方阐述了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和防御性国防政策。指出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是一条与以往大国崛起不同的、新

的发展道路,其精髓就是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既通过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发展自己,又通过自己的发展促进世界和平,努力实现和平的发展、开放的发展、合作的发展、和谐的发展。章沁生指出,坚定奉行“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方针,维护和平与安全,促进对话与合作,倡导和谐与共荣,是中国亚太安全政策的基本内涵。中国认真遵循这一精神,积极参与区域安全对话与合作,致力于加强与亚太各国的安全互信。[16]中国军方对香格里拉对话的参与,充分彰显了中国参与亚太多边安全合作机制的诚意,向外界传递了和解、合作的信息,得到了外界的高度评价。可以预期,中国在亚太多边安全合作机制构建进程中将会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

结语

亚太地区是国际安全研究的热点地区之一,多边安全合作机制的构建是影响亚太多边安全合作的核心内容。尽管亚洲多边主义缺乏坚实的历史基础,但一直以来这并没有制约这一地区在政治领域可能采取的行动。[17]当前,亚太多边安全合作机制构建已经取得一定成效,亚太区域内由不同层次的多种安全合作对话机制构成的网络已经初步形成,多边安全合作的内容更加深入务实,功能性合作领域大为增加。以东盟方式为核心的多边安全合作的指导原则和规范及信任建立措施(CBMs)等概念得到各方初步认可。但要建立一个为各方认可的、具有最大程度包容性且具有效力的亚太多边安全合作机制,尚待时日。

再议未来20年国际关系发展趋势重点

再议未来20年国际关系发展趋势 编者按:9月5日,本报评论周刊刊发王逸舟先生所作《未来20年国际关系发展趋势及中国的应对》一文后,收到很多读者的积极反馈。事实上,在王逸舟先生看来,除该文所分析的国际制度存在网络化、新旧交替矛盾加剧,及军事优先性下降等三个趋势之外,未来国际关系的变化还存在其它几个值得关注的趋势和脉络。今年以来,无论是中美、中日、中欧,还是中国与东南亚邻邦之间的关系都出现了不少新的变数,中国外交面临不小的挑战。这一背景下,王逸舟先生特再次撰文分析国际关系与制度发展相关动态,以为读者理解中国应对之道及国家中长期战略提供一些参考性思路。 技术进步等后发因素重要性上升 仔细追踪不难发现,当代国际关系和国际制度里一如既往存在着激烈争夺、“下先手棋”的局面,只是这种较量在不同时期和领域有着不同的方式与表现。这里只从三个角度略作透视。 其一是地缘政治学说的不同阶段与特征。近代早期有所谓的“陆权论”;19世纪又有美国海军军官马汉提出的“海权论”。20世纪前半叶,西方一些地缘政治学家通过对飞行器技术改善造成的后果的考察,创立了新的“空权论”(制空权学说)。由此不难发现,21世纪综合国力竞赛,将在更高、更大、更深的地球空间展开,深海、大洋、极地或外空可能体现出传统领土主权和政府权力的延续与超越。 其二是能源开发的不同途径与思路。尽管工业革命至今,以煤碳、石油、铁矿石、铜矿石为代表的天然矿石资源,一直是各国发展的主要能源动力,然而新的趋势已经显现,从中长期角度观察,不论大小国家,只要率先掌握高效和便于储存的可再生能源,就有可能在综合国力的长期较量中占据有利位置,发挥超出自然幅员和人口规模的国际作用。 其三是“熊彼特命题”的启示。美国著名经济学家熊彼特的创新理论,提出一个重要思想,即:竞争的本质是一种创造性破坏,不论产品的创新、工艺的创新、生产方法的创新或科学技术的创新,乃至社会生产方式的更迭,都是对从前同类的某种打破和推翻,是在此基础上的超越与再造。熊彼特命题促使人们用全新的角度看待诸如金融危机、经济萧条、发展停滞或企业倒闭等等不利现象。也就是说,谁能在当下的问题与矛盾中找到解决它们的突破口,创造性把自己的劣势、困难转化为优势或先机,谁就可能在竞赛中后来居上、在新时期立于不败之地。

战争与国际关系

战争与国际关系 (一)知识结构 1、两次世界大战 原因1、帝国主义国家之间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2、以英、德为首的两大侵略集团扩军备战 一战 1、导火线:萨拉热窝事件 2、凡尔登战役 过程 3、1918年11月,德国投降,战争结束 性质:是一场帝国主义的掠夺战争 影响:一战给交战各国人民带来深重灾难 原因:1、根本原因:帝国主义国家之间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2、客观原因:英法绥靖政策,制造慕尼黑阴谋 全面爆发:1939年9月1日,德国突袭波兰,英法对德宣战 扩大:1941年6月,德国突袭苏联,苏德战争爆发 进一步扩大: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 战争爆发 二战过程转折:斯大林格勒战役 结束:1945年9月2日,日本正式签署投降书 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1942年1月1日,26国签署《》 召开:1945年2月,美、英、苏首脑()()()雅尔塔会议内容:对德国进行军事占领,成立联合国,苏联对日作战 斯大林格勒战役:1942、7—1943、2,二战的转折点 诺曼底登陆:1944年6月6日,开辟了() 主要战役柏林战役;1945年4月,德国投降,欧洲战场结束

性质: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 影响:改变了世界面貌,影响了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 操纵国: 2 构成:《》 巴黎和会作用: 国际联盟: 操纵国: 构成:《》 华盛顿会议作用: 年,从美国爆发,迅速席卷整个资 广大劳动人民饥寒 严重经济危机引起政治危 1933年 1922年,出现法西斯政权 1933年()上台,() 1936年,军部控制政府,亚洲策源

冷战政策表现政治: 经济: 世界格局的演变军事: 冷战中的对峙影响:美苏两极格局形成 五六十年代:1962年,发生 ()。美国占优势 美苏争霸70年代:1979年,苏军占领() 。苏联占优势。 80年代:1989年,苏联从() 撤军。美国占优势。 1991年,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结束。 一超多强;两极格局结束,暂时形成“一超 多强”,局面,朝多极化发展 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科索沃战争:多极化趋势受到挑战 原因: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的发展趋势,各国经济联 系日益密切 经济的全球化 1 2 表现 3 影响:有利影响; 不利影响 1 2 中国应对措施 3

国际关系(专题八)

国际关系(两次世界大战三次世界格局的变动) 一、教学目标 1、掌握两次世界大战的时间、主要事件、性质及影响 2、弄清两次世界大战对世界格局的影响及国际关系的变化,提高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以及从不 同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 3、通过比较感受两战给人们带来的巨大灾难,树立忧患意识和热爱和平的意识 二、知识梳理 (一)两次世界大战 (二)世界政治(国际关系)格局的三次演变 世界格局演变: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两极格局→暂时一超多强,正向多极化趋势发展。(注:世界格局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经济实力。) 1、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一战后——二战前) (1)实质: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秩序; (2)影响:巴黎和会后签订《凡尔赛和约》确立帝国主义在西方的统治秩序;华盛顿会议后签 订《五国条约》和《九国公约》确立帝国主义在亚太地区的统治等 (3)评价:该体系暂时缓和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有助于战后世界的稳定,但不可能消 除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因此不可能长期维持。 (4)两个有损中国利益的条约:《凡尔赛和约》(引发中国五四运动)《九国公约》(中国回复到 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 2、两极格局(二战后——20世纪90年代初)

(1)形成的原因:二战结束后,美国的经济、军事实力居于世界第一位,想称霸世界,但美国 又不得不正视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 (2)冷战开始标志:1947年3月杜鲁门主义出台 (3)冷战表现:政治上杜鲁门主义的出台,经济上推行“马歇尔计划”(控制西欧,对付苏 联,称霸世界),军事上1949年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4)冷战实质:遏制共产主义,称霸世界 (5)两极格局形成的标志:1955年成立华沙条约组织成立 (6)冷战下美苏争霸三个阶段:①20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占据优势(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 ②20世纪70年代(高潮)美国战略收缩,苏联积极进攻(苏联出兵占领阿富汗)③20世纪 80年代,苏联请求缓和,美国同意有限缓和(1989年苏联从阿富汗撤军) (7)两极格局结束的标志:1991年苏联解体。 3、多极化趋势(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后) (1)两极格局结束后世界格局:暂时形成一超多强局面,向多极化趋势发展。 (2)“一超多强”的含义:一超(美国);多强(欧盟、日本、中国和俄罗斯等) (3)威胁世界和平的因素:地区冲突,民族矛盾,宗教纷争.霸权主义(科索沃战争、海湾战争), 三、合作探究 1、两极格局结束后,世界政治格局出现了怎样的发展趋势?你认为推动这一趋势的发展有什 么积极作用?面对这一趋势中国应如何面对?请提一点建议。 2、“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你认为当今世界威胁人类和平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3、和平来之不易,世界大战的悲剧不能重演,结合目前的国际形势谈谈如何避免新的世界大战 的爆发? 四、能力提升选择题 1、19世纪末德国外交大臣皮洛夫说:“让别的国家分割大陆和海洋,我们德国满足于蓝色天空 的时代已经过去,我们也要求阳光下的地盘。”为得到“阳光下的地盘”,20世纪初,德国采取 A.同英法结盟B.发动第一次世界大战 C.建立法西斯政权D.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 2、有位西方学者把一战后的国际形势描述为“从和平走向战争”,能反映这一特点的是( ) A.经济危机的爆发、持续 B.德日建立法西斯政权 C.成立国际联盟 D.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和瓦解 3、“9?11”恐怖袭击事件发生后,有人称之为美国自建国以来本土所遭到的第二次大规模袭击, 第一次是指() A、来克星顿枪声 B、美西战争 C、珍珠港事件 D、中途岛海战 4、1943年2月,罗斯福在致斯大林的一封贺信中写到:“是你们制止了侵略浪潮,成为盟军反 侵略战争的转折点。”这一“转折点”是指:() A、日本偷袭珍珠港 B、莫斯科保卫战 C、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D、诺曼底登陆 5、世界近现代史是欧美列强奴役弱小国家的历史,下列国家会议中体现了大国强权色彩的是

中国的国际关系

中国的国际关系 摘要:二战以来,国际关系暂时告别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世界的主题变成了和平与发展,全世界人民表达了各自对于和平的渴求。但是尽管如此,世界格局还是在消无声息地改变着,总体的太平并不能掩盖背后的战火,世界不稳定因素还很多,国际关系也在不断变化着。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需要一个稳定和平的国际环境,作为一个世界大国,中国又需要在国际上发挥重要作用。本文从世界大环境和中国的关系两方面来阐述中国复杂的国际关系。 关键词: 国际关系国家利益综合国力 一、目前的国际大环境。 自二战结束,新中国成立以来,世界格局没有大的战争,小的冲突却每天都在发生,大国之间没有真枪实弹的较量,但综合国力的各方面较量却日趋激烈。二战给世界人民带来了巨大的伤害,经历过战争的人民深刻地意识到了战争的残酷性,人们渴望过上和平祥和的生活。尽管如此,由于世界发展的不平衡,意识形态和宗教文化不同,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之间的矛盾还是很尖锐,加之恐怖活动的频发,人们渴望的生活似乎并没有随着二战的结束而到来。

国际关系包括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国家与国际组织之间的、国际组织与国际组织之间的各种关系,其中最主要的是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关系。内容涉及政治关系、经济关系、文化关系、军事关系等等。在二战及其后的冷战时期,政治关系似乎是主流的国际的关系。但是随着世界经济的复苏,冷战关系的结束,全球化进程的加快,经济关系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国家之间更多的是竞争和合作,少了一些冲突和战争。当今世界,各国越来越关注自身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除了主要的经济实力以外,文化作为一种软实力被越来越多的人所重视,发展本民族文化,警惕外来文化的肆意入侵成为了文化人的重要课题。 中国是二战的战胜国,但是由于底子薄,意识形态的原因遭到国际冷落,加之“文革”等政治因素,中国的发展并没有随着二战结束而立竿见影。上世纪八十年代之后,中国改革开放程度越来越高,中国人沿着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渐行渐远,中国以世界瞩目的速度发展起来了。一超多强的格局已经形成,中国已经成为具有很大影响力的一强。中国在联合国的发言权和声音越来越响,在非洲拉美等发展中国家中的地位也逐步提高,特别是在08年的金融危机之后,中国在IMF等国际组织中的身影也变得更加活跃。可以说,现在是的中国离不开世界,现在的世界更加离不开中国。 二、影响国际关系的因素。 既然国际关系那么复杂和重要,影响国际关系的因素也就格外引

倪世雄《当代西方国际关系理论》章节题库(冷战后国际关系理论的新发展(Ⅰ))【圣才出品】

第八章冷战后国际关系理论的新发展(Ⅰ) 一、概念题 1.两枝世界政治论 答:两枝世界政治论最早由詹姆斯·罗斯诺教授在1990年提出,两枝格局是以民族国家为中心的“无政府体系”与“多中心国际体系”相结合的格局。两枝世界政治包括分散化的主义国家、处于危机的资本主义经济、脆弱的国际政治关系和骚动不安的民众等基本特征,该理论强调两枝世界政治是由“三层面、三参数的分析”构成,冷战后世界已出现从“民族国家”为基本单位的无政府体系向这一无政府体系与多中心国际体系相结合的“两枝”世界政治过渡。 2.地缘经济学 答:地缘经济学是冷战结束后在全球化和经济一体化不断深化的国际背景下出现的颇有新意的国际关系理论,其主要代表人物是爱德华·卢特沃克。该理论主张:①意识形态的差异已不如以前那样重要;②按地缘政治标准划定的对手或敌手,在地缘经济时代可能同时是贸易伙伴;③对全球的最大威胁已从核战争危险转向经济危机和生态破坏,国际关系中“低级政治”(经济、社会、生态等问题)的紧迫性和重要性第一次明显地超过“高级政治”(军事对抗和核威慑)。 3.后国际政治观

答:罗斯诺以“后国际政治”来表示冷战后时代国际政治的本质特征。“后国际政治”主要表达以下三方面的意思:①它要说明,随着冷战后时代中跨国家行为体和次国家行为体的兴起,以往界限较为明确的国内事务和国外事务如今不再泾渭分明,而是日渐让位于不断扩张的“国内-国外边界”。因此,国际政治的时代正在被后国际政治的时代所取代。②后国际政治仍然强调政治在国际关系中的作用,并以探讨新条件下世界政治权威结构的变动为己任。③后国际政治理论的核心,是强调三个基本政治范畴(个人、集体和全球事务的整体结构)正经历重大变革。他认为现实主义与自由主义理论已不够用了,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应该寻求新的途径,以新的理论思路去反映变革的时代。两枝理论就是这样一种新思路。 4.地区主义[南开大学2016年研] 答:地区主义是指地理上相邻或相近的一组国家为了特定的共同目标而推动相互间整合的理论和实践,又称“区域主义”。强调地区内国家在共同观念的基础上形成一系列规制,通过共同行动实现一体化。既可在安全、经济、社会等方面,也可是综合性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欧洲、非洲等地开始发展,欧共体即是其典型产物。地区主义的全球发展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世界政治中的一个重要现象。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欧共体发展的深化、全球化步伐的加深,以及随后而来的东欧巨变、前苏联解体,复活了冷战格局掩盖下的地区认同,导致了新一波的地区主义发展浪潮。目前在世界各地具有广泛影响,各种地区组织纷纷建立。 二、简答题 1.简要回答地缘经济学的内容和特点。 答:地缘经济学是冷战结束后在全球化和经济一体化不断深化的国际背景下出现的颇有

我国国际关系发展新准则(上) 课程的考试

我国国际关系发展新准则(上)课程的考试 各题型提交答案说明: 1.单选题及判断题点击圆形按钮进行单项选择,多选题点击勾选框进 行多项选择。 2.选择题和判断题:直接点击选项,系统将自动提交答案。 3.未完成考试误操作推出系统后,在考试时间段内可重新进入系统考 试。 4.完成考试后点击提交答案按钮,考试结束,不可再次进入系统考试。 5.答题完成后,点击考试页面左侧“未答题”按钮,确认无未答题后 再提交答案。 6.未提交答案的试卷在考试时间结束后将强制提交答案。 一、单选 ( 共 4 小题,总分: 40 分) 1. 根据本讲,新兴国家能够在国际政治中崛起所依赖 的优势不包括()。 A.制造业的快速兴盛 B.相对年轻的人口红利 C.政治体制的优越性 D.贸易与GDP的优势 2. 根据本讲,下列国家中转型可以被称之为“顺产” 的是()。 A.俄罗斯 B.波黑地区 C.土库曼斯坦 D.波兰 3. 根据本讲,欧美国家提供的优势公共产品中不包括 ()。 A.制造业产品 B.国际组织的创立及经费

C.和平队 D.货币 4. 下列国家不包括在G8国家中的是()。 A.法国 B.英国 C.加拿大 D.澳大利亚 二、多选 ( 共 2 小题,总分: 20 分) 1. 根据本讲,伊斯兰弧带成为世界政治的焦点所具有的特点包括()。 A.自然灾害频发 B.人口多,穆斯林国家多 C.重要的资源产地和战略要津 D.曾与基督教民族有过严重的宗教冲突 2. 本讲提到,高边疆领域包括()。 A.海洋 B.极地 C.中东 D.外空 三、判断 ( 共 4 小题,总分: 40 分) 1. 本讲认为,大国关系相对稳定,大国之间不开战,是新时期国际关系保持相对稳定的一个重要基石。 正确 错误 2. 冷战结束后,全世界产生了近50个国家,其中有一

亚太国际关系 论文

亚太国际关系论文 文化之旅 李敖: (中新社北京2005年9月20日电) 李敖故宫行 海峡两岸应统一故宫也要统一 台湾知名作家、学者李敖今天参观北京故宫时有感而言:“五十六年前北京的宝贝被偷运到台湾,北京的故宫是真的,台北的故宫是假的。现在海峡两岸应统一,北京与台北的故宫也要统一。 (中新社北京2005年9月23日电) 李敖到清华演讲:撕稿、收爪、道歉 被问及对“文化台独”有何看法时,李敖表示无需对“去中国化”过于担忧。他说,台湾曾被日本搞过五十年的“日化教育”,之后摧枯拉朽、荡然无存。李敖说:“硬塞进去的文化不会生根的,只是浪费了小孩子的时间。但聪明的小孩是会找到自己的方向的。” (中新社北京2005年9月24日电) 有网友提出,台湾一直说要开放认证大陆的学历,连、宋大陆之行后好像并没有进行,台湾方面也并没有承认,您觉得应该怎么样去推行这件事情? 李敖表示,这件事像连和宋这些政治人物带着他们的团队来推动是好的。陈水扁口口声声台湾要“走出台湾、走向世界”,你怎么走出去?别人的学历你都不承认,这就是台湾的悲哀。好比说台湾搞了个通用拼音,汉语拼音是联合国通过在用的,台湾自己给自己搞了个拼音,谁要理你?台湾有很多不懂事的人在那里乱搞,可是我也要说,我们不要过分重视他们,因为他们是孬种,并没有真正的力量来搞台湾“独立”。 (中新社三亚2005年4月26日电) 两岸佛教交流增进两岸民众情意 台湾佛光山开山宗长星云大师日前来到三亚出席海峡两岸暨港澳佛教圆桌会议,并参与南山海上观音圣像开光仪式。他在此期间接受大陆记者的专访。 当被问及对两岸关系的看法时,星云说:“我赞成一个中国的主张,因为台湾人也是中国人。统一是我们一直赞同的,台湾没有独立的条件。” 星云大师近年来致力于两岸佛教交流交往,他说,两岸佛教界同根同源,法乳一脉,通过佛

国际政治三大主流理论及相关知识点

国际政治三大主流理论梳理 现实主义 卡尔对于理想主义/乌托邦主义的批判 1.道德是虚幻的。很难界定,只能寻求平衡 2.权力是国际政治中至关重要的元素。没有国家权力的基础,国际组织只能软弱无力。 3.利益是冲突而非和谐的。冲突不是由于不理解不沟通,是国际政治实质所在。 摩根索(以权力政治为基础,以人性观,利益观道德观为支柱,以国家为基本单位,以国家间的竞争为基本互动方式) 现实主义六原则:政治中存在着客观法则,客观法则根植于人性/以权力界定利益/以权力界定利益是国际政治的客观原则/普世道德对国家没有约束行为/国家道德不等于普世道德/政治现实主义是一个独立的学科 人性观:人性利己,人性追逐权力利益最大化是国际关系的第一推动力。 利益观:国家利益是以权力定义的,权力不仅是国家政策的手段,也是目的。 道德观:争取国家的利益就是国家的道德,国家利益是国家道德的标尺。 摩根索理论框架:以权力政治为核心,以人性观,利益观,道德观为支柱,以国家为基本单位,以国家之间的竞争为基本互动方式。 沃尔兹 对摩根索的修改(第一推动第一考虑权力的作用) 1.无政府性是国际关系的第一推动。人性客观存在,但是无法证否,降低了科学性,无政府性是客观存在和社会事实,国内国际两种不同政治环境的根本分水岭就是无政府性。 2.国家的第一考虑是生存而非扩大权力。无政府状态下的国际体系是自助体系,国家目的不是无限制的获得,维持和增加权力,而是力图保证生存。成员的忧患都是自我生存忧患。 3.军事权力是国家权力的第一要素。国家权力是生存手段而非目的,国际关系中的事件只有通过军事实力才能决出结果。 新现实主义“新“在何处:新在科学化程度。以理性主义为理论基底,以国际体系为研究层次,以国际体系结构为自变量,国家行为为因变量,以无政府性为基本体系背景,建立了现实主义的科学化的理论体系。 国内政治和国际政治的不同/自助体系推导路径/无政府条件下为权力的斗争 沃尔兹认为国际关系与国内关系最根本区别在于体系中各个单位之间的关系不同。国内的体系是等级体系,各个单位存在不等同的关系,依据其社会功能不同而有高低之分,社会中的力量集中在社会最高权威手中,所以各个单位之间的冲突可以在上一个权威处得到解决,必要时可以是强制性解决。/国际社会的体系是无政府体系,各个单位—民族国家—之间是等同关系,各个单位的功能是相似的,而国际社会缺

大国关系是当今世界国际关系格局中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 2

形势与政策 印度对中国保持高度警惕 _____中印关系的背后

首先,中印都已经具备了相当的综合实力,两国交往带有巨人对话的特点。按通行的观点,资源力、经济力、科技力、军事力以及国际影响力等共同构成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中印两国现在还处于发展中国家的行列,但都具有国土广阔、资源总量巨大、人口众多等优势,近年来又一直保持了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从而成为当今世界最具活力和发展潜力的国家,就以最能反映国家总体国力的几项指标为例:国土面积,中国列世界第三,印度第七;人口,中国列世界第一,印度第二;2003年国内生产总值,中国列世界第六,印度列第十一;军事力量,中印两国在常规武器数量、技术装备以及军队规模等方面居亚洲前列,而且都拥有核武器;国际影响力,中国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印度则在积极争取成为常任理事国;中印还在某些科技领域领先的同时不断提高整体水平,力争迈进科技大国的行列。这一切表明,中印已经在迅速改变长期以来的“大而弱”形象。 其次,两国都将对方看作与本国战略利益关系重大的国家,从而将其放置在大国的位置上。1998年,时任印度国务部长的昆瓦·辛格就认为印度与中国的关系并不是一个领土边界的问题,与处理印度的外交政策紧密相关。在印度主要政党的执政纲领中,也将与中国的关系放在突出的位置上[5]。这与中国对印度的态度完全相同,中国政府首脑在许多场合都高度评价对印关系的重要性,在2003年和2005年两国政府首脑互访时发表的联合声明中,也都把这种双边关系提升到战略合作的高度。 再次,中印关系的影响已经不再是单纯的双边关系影响,对周边地区乃至世界都产生了一定影响,有美国学者撰文指出:“部分观察家相信,中国和印度能够成为合作伙伴以抗衡美国的霸权。”[6]日本学者则认为随着中印两国在2050年成为世界经济大国,日本将难以避免出现“小国化”的趋势,因此“现在日本应该改变只追随美国的思路,建立包括亚洲在内的整个世界的共存关系”[7]。在更多研究者的观点中都透露出一种强烈的信息,即人们愈中印发展历程与因素 中印关系的现状与未来中印关系的现状 众所周知,中印在地理边境问题上有历史遗留的争议,这一争议曾引起1962年的中印边界自卫反击战。这一仗打完之后,印度的大国梦被打碎了。自1967年以来,中印边界没有发

国际政治关系

论影响亚太地区格局的重大事件 10级政教二班余丽红100100109 摘要:亚太地区是指亚洲和太平洋沿岸的地区,其中包括21个国家和地区。有澳大利亚、美国、加拿大、日本、韩国、新西兰、印度尼西亚、菲律宾、马来西亚、泰国、新加坡、文莱、中国、墨西哥、智利、巴布亚新几内亚和台湾、香港两个地区,亚太经合组织是亚太地区的最重要的经济组织,从根本上说,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各国间在亚太经合组织间的利益关系就直接关系亚太地区的格局。朝鲜核武器问题,中日的钓鱼岛问题等国家大事就直接影响亚太格局。 关键词:亚太地区亚太经合组织朝鲜的核武器中日钓鱼岛问题 亚太地区是指亚洲和太平洋沿岸的地区,其中包括21个国家和地区。有澳大利亚、美国、加拿大、日本、韩国、新西兰、印度尼西亚、菲律宾、马来西亚、泰国、新加坡、文莱、中国、墨西哥、智利、巴布亚新几内亚和台湾、香港两个地区。 国际关系从根本上来说是由经济利益决定的。在亚太地区的主要经济组织就是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简称亚太经合组织。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简称“亚太经合组织”,Asia-Pacific Economic Cooperation -- APEC)成立之初是一个区域性经济论坛和磋商机构,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已逐渐演变为亚太地区重要的经济合作论坛,也是亚太地区最高级别的政府间经济合作机制。它在推动区域贸易投资自由化,加

强成员间经济技术合作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亚太经合组织诞生于全球冷战结束的年代。20世纪80年代末,随着冷战的结束,国际形势日趋缓和,经济全球化、贸易投资自由化和区域集团化的趋势渐成为潮流。同时,亚洲地区在世界经济中的比重也明显上升。在此背景下,1989年1月,澳大利亚总理霍克提议召开亚太地区部长级会议,讨论加强相互间经济合作问题。1989年11月,澳大利亚、美国、日本、韩国、新西兰、加拿大及当时的东盟六国在澳大利亚首都堪培拉举行了亚太经合组织首届部长级会议,标志着这一组织正式成立。1991年11月,亚太经合组织第三届部长级会议在韩国首都汉城(现称首尔)举行,会议通过《汉城宣言》,正式确立了这一组织的宗旨和目标,即“为本地区人民的共同利益保持经济的增长与发展;促进成员间经济的相互依存;加强开放的多边贸易体制;减少区域贸易和投资壁垒”。亚太经合组织采取自主自愿、协商一致的合作原则,所作决定必须经各成员一致同意认可。会议文件不具法律约束力,但各成员在政治上和道义上有责任尽力予以实施。亚太经合组织于1993年初在新加坡设立秘书处,为各级活动提供支持和服务。亚太经合组织的组织机构包括领导人非正式会议、部长级会议、高官会、委员会和专题工作组等。其中,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是亚太经合组织最高级别的会议。自成立以来,亚太经合组织在推动区域和全球范围的贸易投资自由化和便利化、开展经济技术合作方面不断取得进展,为加强区域经济合作、促进亚太地区经济发展和共同繁荣做出了突出贡献。

国际关系理论三大流派

(转自:庄周梦蝶)国际关系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就是安全。安全是塑造国际行为的核心变量,也是国际关系理论中最重要和最复杂的概念之一。现实主义认为国家安全的保证在于所获权力的 多寡。自由主义提出国际制度理论,以此来淡化权力的影响,认为国际合作和相互依赖可以确保 安全。建构主义则另辟蹊径,从社会学中借鉴新的概念,认为国家安全的存在和追求,离不开观 念和文化等意识形态的因素。 一、三大主流国关学派的国际安全观简介 国际安全问题历来是国际关系理论研究的焦点之一。冷战的结束,特别是“911”事件以后,引 起了国际安全局势的剧变,国际社会对国际安全问题、尤其是非传统安全问题予以高度的关注, 并引发了一场关于国际安全问题的大辩论。[1]自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关系理论界形成了三大 理论流派论战的局面。[2] (一)、现实主义学派的国际安全观 基于对国际安全问题的高度重视,现实主义对于国际政治的本质以及战争与和平问题进行了 长久而深入的思考。在现实主义学派看来,国际安全在本质上是稀缺的,国际安全问题只可以缓解,却不能最终得到解决,而获得安全的最重要手段就是拥有强大的权力。因此国与国之间的关 系就是围绕权力斗争的关系。无政府状态成为认识国际政治的基本起点,安全困境(Security Dilemma)则是每一个国家必须面对的现实。[3] 现实主义学派主要有以汉斯摩根索为代表的古典现实主义、以肯尼思沃尔兹和罗伯特吉尔平 为代表的新现实主义和以约翰米尔斯海默为代表的进攻性现实主义。汉斯摩根索一生经历过两次 世界大战,战争的惨痛经历使他一直坚持人性本恶的观点。他认为存在于人自身罪恶的本性不可 能根本改变,因此也不可能建立一个安全的国际社会。而在这样的环境中,人们经常会感到岌岌 可危,为了能够安全,人们必须自保,要自保就必须获得权力。而国家权力就是这种个人权力的 延伸和扩大。在他看来,权力,主要是军事权力,是国家行为的目标。[4]在国际社会里,国家对外 行为的动因就是出于对权力的追逐。而不断追逐权力的结果,则使国与国之间的交往过程中产生 相互怀疑和不信任,导致“安全困境”和“零和博弈”,其逻辑结果是国际冲突。[5]因而获得国家安全 的最重要手段就是拥有强大的军事权力。肯尼思沃尔兹强调世界处于无政府状态,在无政府条件 下国家的第一考虑就是生存。[6]他认为在这样的体系中,国家的目的不是获得和维持权力,而是 力图确保生存,两极均势有利于降低战争危险。[7] 新现实主义的另一代表人物罗伯特吉尔平认为,除了国际政治方面的因素,也应该考虑到国 际经济方面的因素,尤其在全球化浪潮中,国际经济方面的因素越来越占主导地位。在国际安全 方面,他强调只有提升包括国家经济实力在内的整体实力才能更好的获得安全。进攻性现实主义 的代表人物约翰米尔斯海默强调权力是大国政治的根本,大国为追逐权力而互相竞争,国际体系 的无政府特征和权力分配不公导致国际冲突,只有获得权力最大化才能尽可能地确保自身安全。 他还提出了5个基本假设:1、国际体系是无政府体系。2、大国拥有相互伤害和相互摧毁的军事 权力。3、国家永远无法确认它国的意图。4、生存是第一目标。5、国家是理性行为体。可见,进 攻性现实主义是将现实主义的基本命题发挥到极至,国际安全极为稀缺,国际冲突不可避免,只 有掌握最大化的权力才能保障自身的安全。 现实主义学派关于国际安全的逻辑是“安全困境”。在无政府状态中,国家间具有高度猜疑性, 使它们对对方行为总往最坏的方面估计。国际安全是稀缺的,为了获得安全,一国增加军备,必 然会使另一国感到威胁,从而引起另一国增加更多、更强大的军备,最终使军备竞赛无法避免。 (二)、理想主义和新自由制度主义的国际安全观 “强者能其所事,弱者受其所难”仍然是国家在安全问题上的切实感受。自助、结盟、集体安 全等成为国家维护自身安全的可求途径。[8]理想主义学派认为:除了战争,国家还可以通过和平 手段来实现自身的安全。以一战为界点,国际关系的理想主义传统开始转向现在的新自由制度主义。与现实主义相比,理想主义和新自由制度主义更加注重集体安全和相互依赖。理想主义学派

国际关系理论复习试题,朱峰

本帖隐藏的内容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A1 1权力 2民族国家 3安全困境 4建钩主义 A 2 1 防御性现实主义 2 自由制度主义 3 国际道德 4 权力 A 3 1 国际体系 2民族国家的构成要素 3古典现实主义 4相互依存 A4 1 国家利益 2 国际规制 3 权力 4 建构主义 A5 1无政府状态 2国际制度 3民主和平论 4核威慑 A6 1 安全困境 2 国际制度 3 结构现实主义 4 国家实力 A7 1 国际关系理论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2 权力 3 国际规制 4 国家利益 A8 1 国际关系理论 2 国际制度 3 软实力 4 均势 A9 1 建构主义

2 相互依存 3 国际制度 4 权力 A10 1 国际体系 2 国际制度 3 建构主义 4 软权力 A11 1 民族国家 2 权力 3 建构主义 4 核威慑 A12 1 强权政治 2 安全困境 3 建构主义 4 国际道义 A13 1 国际规范 2 民主和平论 3 国家利益 4 多边主义 A14 1 霸权和平论 2 建构主义 3 国家利益 4 权力 A15 1 民族国家 2 新自由主义 3 历史的终结 4 文明冲突论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 B1 1 什么是国际关系理论? 2 追求国家利益的合理手段有那些? 3 意识形态在外交政策中的表现是什么? 4 什么是国际关系理论中的结构现实主义?B2 1 研究国际关系理论的基本目的是什么? 2 什么是国家实力的决定要素? 3 如何理解自由制度主义理论?

4 什么民族国家体系? B3 1 国际关系理论的基本功能是什么? 2 什么是外交政策的决定要素? 3 建构主义? 4 什么是国际关系理论中的新现实主义? B4 1 什么是国际关系理论? 2主权的基本概念是什么? 3价值观与外交政策之间存在着什么样的关系/ 4 国际关系的无政府状态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B5 1 国际关系理论主要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2 什么是国家利益? 3 什么是国际关系中的新自由主义理论? 4 国际关系与国际政治的联系和区别是什么? B6 1 国际关系理论研究的基本目的是什么? 2 什么是国际关系中的霸权稳定论? 3 建构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4 军事同盟? B7 1为什么要学习国际关系理论? 2 冷战后导致国际冲突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 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于当代国际关系具有什么样的影响? 4 什么是当代国际关系中的相互依存? B8 1 什么是建构主义理论? 2 什么是“民主和平论”? 3 人类能建立世界政府吗? 4 如何理解国际安全? B9 1 什么是国际关系理论? 2 除了国家以外,国际关系的行为主体还有哪些? 3 国际关系中的意识形态因素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4 什么是结构现实主义国际关系理论? B10 1 为什么要学习国际关系理论? 2 增进国际合作应该解决哪些基本问题? 3 什么是国际关系理论中的新自由主义理论? 4 经济因素对国家间关系有什么样的影响? B11 1 当代国际关系的发展要求我们应具备什么样的理论认识? 2 外交政策治定的依据是什么?

亚太地区国际关系

一、朝贡体系及其瓦解 1.以甲午战争和日俄战争为转折点,朝贡体系分崩离析,亚太地区格局从封建中国王超为中心的朝贡体系、 宗藩格局向近代资本主义殖民统治格局转变。 2.华夷体系的建立和维持的前提是中华帝国的强大繁荣,一单这个前提削弱或消失,华夷体系就难以为继 了。 3.朝贡体系,又称“华夷体系”、“华夷秩序”、“天朝礼治体系”。它起源于先秦的分封制度,成型与秦汉, 宋元时期得到完善和发展,明朝时臻于极盛,清朝后期走向衰弱。 理论基础:五服论 制度基础:西周的宗法人伦制 纽带:儒家文化。 二、朝贡体系的内涵: (1)政治方面:朝贡体系实际上是中国内政的向外延伸,是中国将中央与地方的统治关系扩大到外围和四边,是中国封建统治者进行安全防御的一种手段。 (2)文化方面:由于朝贡制度,中国周边的国家深受中国文化影响,形成了以中国为中心的汉文化圈(儒家文化圈)。 (3)经济方面:朝贡体系承载着国际贸易的功能。 5. 东亚地区古代朝贡体系的特点: (1)形式上不平等。朝贡体系是一种垂直型的国际关系体系,是不平等的主从关系结构,但它重名不重实,具有形式主义和象征性的特点。 (2)奉行和平主义。和平、友好一直是朝贡体系的主流,华夷秩序有效地避免了战争,地区和平长期得以维持。 (3)双向互利。朝贡体系包括朝贡国一方称臣纳贡和宗主国一方的册封赏赐等内容,是双向互利的。 6. 1511年,葡萄牙侵占马六甲,第一个中国在东南亚的朝贡国落入西方殖民者之手,敲响了华夷体系的丧钟。 7. 1840年鸦片战争,中国战败,1842年签订《中英南京条约》及其附约,割地、赔款、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五口通商条款,使中国的领土、独立主权、司法权、关税遭到破坏。 8. 真正给华夷体系沉重打击,彻底动摇华夷体系根基的是来自昔日的朝贡国——日本的挑战。 三、太平洋战争爆发及其对亚太国际关系格局的影响 (1)日本战败,地区影响力下降 (2)中国的国际地位上升,作为大国的政治地位得以确立 (3)美国成为世界头号强国 (4)苏联重返亚太地区 1.1927年,日本出笼的“田中奏折”,明确提出要征服世界必先征服亚洲,要征服亚洲必先征服中国, 从而进一步确立了以武力侵略中国的方针。 四、美国在太平洋战争初期的两面政策。 一方面,支持中国国民党政府的抗日战争,企图借中国的力量来削弱日本这个争霸远东的对手; 另一方面又想借日本的力量消灭苏联和中国共产党的力量。 2.“二战”对美国的影响:美国由于国土远离战场,所受损失相对较小;相反,它从战争当中获益颇丰。 为美国在战后的争霸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军工业获利颇丰富,美国在二战中成为盟国的兵工厂,大发战争财。 (2)美国军事力量大增。美国在战争中不断加强军力,战争结束后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海军和空军,并且成为唯一拥有核武器的国家。还利用参战机会,控制世界许多战略要点,在海外建立了500 个军事基地。

国际关系体系及世界大国间关系专题附练习

国际关系体系及世界大国间关系专题 一、国际关系体系 1、维也纳体系(19世纪初):略 2、凡尔赛—华盛顿体系(20世纪初):各战胜国意图(美国要攫取战后世界领导权、英国主张有限度地削弱德国、法国要求最大限度地削弱德国、意大利希望扩大领土、日本企图使它战时从德国手里夺取的太平洋岛屿和在中国山东的权利合法化);凡尔赛和约的目的(惩罚和削弱德国)和内容(领土、殖民地、军备和赔款);凡尔赛体系的构成(对德、奥、保、匈、土和约)和评价(调整了列强在欧洲和中东的统治秩序;隐含战胜国之间、战胜与战败之间、列强与殖民半殖民地之间和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之间四对矛盾);国际联盟的成立时间(1920年)、总部(日内瓦)、宗旨(促进国际合作,保证国际的和平与安全)和实质(英法控制下维护凡尔赛体系的工具)。华盛顿体系的背景(日本扩张威胁英美利益,美英日三国掀起海军军备竞赛,为缓和列强间矛盾和重新分割太平洋地区的势力范围而召开华盛顿会议);华盛顿体系的构成(《四国条约》、《五国条约》、《九国公约》和《日本中协定》);华盛顿体系的评价(调整了帝国主义之间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特别是在中国的利益冲突,但隐含美日矛盾加剧、英日分歧扩大、中国与列强矛盾激化等矛盾)。体系受冲击及瓦解(德军开进莱茵不设防区,冲击了凡尔赛体系;德军突袭波兰,凡尔赛体系彻底崩溃;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冲击了华盛顿体系;日本本偷袭珍珠港,华盛顿体系彻底崩溃)。 3、雅尔塔体系(20世纪中期):雅尔塔体系的背景(西欧各国普遍衰落、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头号号强国、苏联成为二战后唯一能与美国抗衡的政治军事大国。特别注意1944年成立确立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和1947年成立的关税及贸易总协定组织);雅尔塔体系的概念(二战后,世界大国按照雅尔塔等国际会议确立的基本原则,重新划分世界版图和势力范围而建立的国际关系格局);雅尔塔体系的内容(处置战败国、重划欧亚图、建立联合国);雅尔塔体系的评价(有利于推动世界各国和平运动和政治民主化进程;但事实上划分了美苏的势力范围,打上了大国强权的烙印);联合国的成立时间(1946年10月)、总部(纽约)、主要机构(联合国大会和安全理事会)、主要宗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发展各国间的平等友好关系,促进国际合作,协调各国行动);雅尔塔体系的演变(美苏“冷战”—冷战史实有铁幕演说、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两约组织对峙、德国分裂、朝鲜分裂、柏林危机等;美苏争霸—争霸三个阶段中美苏的态势);雅尔塔体系的瓦解(20世纪70年代欧美日三中鼎立局面出现,美国霸主地位动摇、1991年苏联解体,标志雅尔塔体系解体)。 4、多极化趋势(20世纪晚期以来):两极格局结束后,世界形势总趋势(走向缓和);目前暂时“一超多强”,但长远看,多极化趋势不可逆转;威胁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主要因素(霸权主义、地区冲突、生态平衡、恐怖主义、毒品走私、军国主义复活等)。 二、主要大国双边关系 1、英法关系 史实:⑴18世纪:英国为了争夺欧洲和世界霸权,参与干涉法国大革命和法兰西第一帝国。 ⑵19世纪:克里米亚战争中,英法联合对俄作战,与俄国争夺土耳其;英法联军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⑶20世纪:英法结成协约国,一战中在西线共同对德作战;一战后英国反对法国过分削弱德国的要求;二战前和二战初,英法对奉行绥靖政策,但最终加入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二战后,英法都加入北约组织,英法同为欧共体和欧盟成员国。 特点:⑴英法同为欧洲大国,双方的争夺或联合,取决于自身的利益。⑵双方之间的矛盾主要是争夺欧洲及世界霸权,双方的联合多是共同对付德国。⑶工业革命前,双方敌对关系占主导。⑷工业革命后,双方联合关系占主导。 2、法德关系

国际关系专业考试题目及答案

1.华夷秩序:是中国在晚清以前,以中国为中心的一种国际秩序。是长期存在于亚洲东部、南部、东南部等地的国际关系体系。在这一体系内,由于中国在这一地区具有较高的文化水平和经济发展以及科技水平,所以就以中国为中心形成了向中国朝贡的各藩国与中国历代王朝之间的一种不平等的政治经济关系。 2.修约外交:关于五卅惨案的交涉使北京政府得以借助民力,将酝酿已久的“修约”外交正式出台。这种外交政策的实施,不光在于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还在于中国与各列强的关系亲疏,更在于其一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形势的大动荡。修约外交主要有三个基本修约策略——以夷制夷,联美修约;援引公法,以理折冲;以子之盾,攻子之矛。在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上北京政府的这一外交策略都得以体现,北京政府关于关税问题,领事裁判权问题,租借地问题和外国在华邮局问题的修约要求都被讨论。 3.以夷制夷:即利用国际关系上的矛盾,联合、利用或依附某国来对抗另外的国家,谋取实现本国的外交目的。但是,“以夷制夷”外交本质上讲是一种弱国策略,是弱国在夹缝中求生存的一种手段。在自身的实力不足的情形下,利用敌人之间的矛盾,借用别国的一些力量,也就是打外国牌,有时候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古代,“以夷制夷”也叫“以夷伐夷”或“以夷攻夷”。 4.三个世界划分理论:毛泽东根据二战后国际关系的新格局把世界划分为3个部分的理论。第一世界:指美国和苏联两个具有最强的军事和经济力量,在世界范围内推行霸权主义的超级大国。第二世界:指处于这两者之间的发达国家,欧洲、日本等国。并指出超级大国之间争夺世界霸权地位是世界局势动荡不安的主要根源。第三世界:指亚洲(除了日本以外)、非洲、拉丁美洲和其他地区的发展中国家。第三世界是反对帝国主义、殖民主义、霸权主义的主要力量。 5.韬光养晦:面对东欧剧变、社会主义阵营瓦解而出现的不稳定形势,邓小平提出“冷静观察、稳住阵脚、沉着应付、韬光养晦”的方针。邓小平在提出这个思想时还强调了“决不当头”。实际上,“韬光养晦”的具体政策含义,就是“决不当头”,不觊觎苏联留下的社会主义领袖的位置。由于苏联与美国争霸并组建对抗欧美发达国家的所谓社会主义阵营,邓小平提出的“韬光养晦”外交的核心内涵包括两个方面:不挑战美国霸权和国际体系。 6.三线战略:指的是自1964年开始,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在中国中西部地区的13个省、自治区进行的一场以战备为指导思想的大规模国防、科技、工业和交通基本设施建设。其开始的背景是中苏交恶与美国在中国东南沿海的攻势。三线战略是中国经济史上又一次大规模的工业迁移过程,其规模可与抗战时期的沿海工业内迁相提并论。 7.中国防空识别区:防空识别区是国家依自身安全需按划分,没有国际法效力,其范围大于领空,飞行器若是进入某国防空识别区内,需要进行识别、告知动作。这个国家则判断飞行器有无攻击、危险性质,若无危险性且停留时间短,则会进行劝告、了解动作;若是停留时间长,则有可能驱离。 简答与论述 1.清王朝留下的外交遗产 (1)不断扩大的不平等条约体制 根据历次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中国被迫向列强开放通商口岸,在关税方面给予各国片面的最惠国待遇,允许外国设立租界,在华外国人享有领事裁判权,外国船只可以在中国水域航行,外国传教士可以在中国各地传教……最后,列强还在中国划分了各自的势力范围,并取得了在北京及其门户驻扎军队的权利。 (2)面对激烈变动的中外关系手足无措而导致的混乱的、病态的外交政策 在遭受外来打击的最初阶段,清王朝权贵们的反应几乎完全是依据传统的思想和行为模式做出来的。在对外交涉中,他们极力维护视为立国之基的大清皇帝至高无上的权威。但旧的武

国际关系理论现实主义自由主义建构主义分析与比较

新现实主义(结构现实主义) 新现实主义学派是第二次论战的延伸和演变的产物,它是以传统现实主义为基础,力求对其进行科学的修正和发展,主张在方法论上实现传统主义学派和科学行为主义学派的渗透与融合。 1979年肯尼斯·华尔兹《国际政治理论》一书的出版标志着新现实主义的兴起。他在书中提出了新结构功能主义理论,为新现实主义的发展开了先河。因此肯尼斯·华尔兹成为新现实主义杰出代表,新现实主义也成为结构现实主义。新现实主义其“新”,主要在于它的科学化程度,它以理性主义为宏观理论假定,以国际体系为研究层次,以体系结构为主要自变量,以国家行为为主要因变量,以国际体系无政府性为基本体系条件,构建了一个现实主义的科学理论体系。 一一、新现实主义的理论体系(秦亚青) 三项内容构成了新现实主义大厦的重要支柱,即:国际关系的实质、国际行为体 的意义、影响国际行为体行为的重要因素。前两个因素是现实主义和新现实主义 共有的假定,但在新现实主义那里得到了更加明确的界定和阐述;第三个则是新 现实主义的创新和发展。 1、国际关系的实质:无政府条件下为权力的斗争。 现实主义和新现实主义的核心概念都是权力。WALTZ认为,国际关系与国内关系最根本的不同在于体系中各个单位之间的关系不同。国内社会是等级体系,国际社会是无政府体系,体系中各个单位之间是等同关系,每个单位的功能相似,不存在世界权威或政府。在无政府状态下,国家虽然面临威胁,但是还没有达到无法容忍的程度,因此国家及其主权者并没有建立某种世界政府的迫切感。——无政府状态还会带来国家间普遍缺乏互信,信息不透明和囚徒困境,从而阻止各个国家合作的意愿。国际关系中的无政府状态意味着国际社会的冲突、暴力和战争难以根除。 因此国际体系只能是自助体系,而自我保护的方式只有增强国力。现实主义对国际关系的分析中有三个相互关联的重要理论环节:自私的人性,无政府状态的国际体系以及自助的体系单位---国家。这三个理论环节的核心是国家权力,因此国际关系的实质是为权力而斗争。 2、国际关系行为体:民族国家现实主义和新现实主义认为民族国家是国际关系 的主导行为体。 新现实主义关于国家的第一个假说是国家中心说,沃尔兹认为当我们讨论实力对比时,只有单个国家才应该列入,而其他许多学者主张的国家联盟或国家集团不应该作为考察实力对比的单元。 民族国家仍然是国际关系中最具实质意义的行为体;第二个假说是单一国家说,认为国家是一个一元社会整体,能够独立地确定国家利益,制定并执行国家的对外政策;第三个假说是理性国家说,认为国家行为体在某一给定环境中,能够确立国家目标,考虑多种政策方案的可行性和可能导致的后果,然后选择能够最大限度实现国家目标的政策方案。新现实主义关于国家的理论假说对这一理论体系有着重要意义:国家中心说确立了国际关系的基本研究单位;单一国家说指明了国家利益在特定时空断面上的单一性和相对稳定性;理性国家说则强调了国家行为的可知性和可预测性。这些假说奠定了现实主义作为一个比较完整理论体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