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小学四年级法制教育教案

小学四年级法制教育教案

小学四年级法制教育教案
小学四年级法制教育教案

遵纪守法从我做起法制教育教案

小学四年级

第一单元知法守法

教学目的

通过张小强学法、知法、守法的事例,教育学生在社会上要遵纪守法,并懂得首先要从遵纪做起。

教学要点

1.学习张小强学法、知法、守法,并懂得守法首先要从遵守纪律做起。

2.做遵纪守法的好少年。

教学准备

1.结合课文内容绘制挂图2幅。

2.课前搜集一些关于论述纪律与自由的格言名句。

3.幻灯字幕3幅,录音机,录音带。

4.学生思想状况分析:

①法律意识淡薄,缺乏对 " 知法守法 " 的深刻理解。

②个别学生不能自觉遵纪守法。

教学过程

一、导题:

同学们,讲课之前,老师向你们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假如你在马路上行走,有人欺侮了你,你会怎么办?回答得很好,我们当中有些人表现出了一种无畏的英雄气概,但这并不是最理想的处理问题的方式,如果遇到拦路抢劫的事,我们最好能运用法律保护自己,做一个知法守法的好少年。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第八课 -- 《知法守法》。板书课题:《知法守法》一课向我们介绍了用法律保护自己,不违犯法律的好少年 -- 张小强,那么,张小强是怎样做的呢?请听故事。

二、讲述故事,激情明理:

1.创设情境、讲述故事。(放录音配乐,边讲边出示挂图。)

2.提出问题,引导明理:问题:(投影字幕)

①当别人对小强强行搜身时,小强是怎样做的?

②小强为什么不让哥哥去报复?如果去报复后会造成什么后果?

③小强为什么能受到别人的称赞?

3.带着问题,阅读课文。

4.师生共议,明确道理。学生议论,教师小结。

小结:①小强在被别人拦住,遭受恐吓的时候,并没有被吓倒,他勇敢地站在那里,冷静地劝说那几个人;当那几个青年强行对他搜身时,小强利用自己所学的法律知识保护了自己,指出了他们的行为触成了犯罪。假如你是小强,你这时会怎样做?说的很好,我们要用法律保护自己,首先必须知法、懂法,这就要求我们平时必须多学法律知识,只有掌握了法律知识,才能知道什么是违法犯罪,才能在自己受到伤害时保护自己。

②是的,小强清楚地知道:如果哥哥去找他们,一定会用暴力报复他们,而使用暴力去报复人是违法的,因此小强不让哥哥去找他们。小强这样做有两个好处:一是避免了一场流血事件,二是使哥哥免于违法。当然这一切都是与小强知法守法分不开的。假设这件事发生在你身上,你的亲人要去报复别人,你会怎样做?假如那几个青年是你的亲人,你又会怎样做?

小结:以后,我们一定要多学些法律知识,不做违法的事。假如我们的亲人要做违法的事,一定要劝阻。如果已经做了违法的事,一定要劝说他们到公安机关自首。让我们共同努力,维护社会治安,做一个知法守法的好少年,好吗?

③小结:小强之所以受到人们的称赞,是因为他平时学习了很多法律知识,知道用法律去劝阻别人不违法,模范地做到了学法、知法、守法。

三、拓宽知识,深化明理:列举事例,强化明理。

小强是我们青少年学法、知法、守法的典范。有谁知道我们身边知法守法的事迹吗?小结:你们说的这些事迹,有很多老师也知道,他们一方面自己遵纪守法,另一方面用法律终止别人违法,虽然不是轰轰烈烈的壮举,却维护了社会的安宁,我们要向他们学习。

四、对比讨论,辨析明理:(投影字幕)

① " 少年儿童是国家的小公民,应该学法、知法、守法。 " 小结:少年儿童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有权利和义务维护祖国的安定,因此应该学法、知法、守法。

② " 少年儿童天真活泼,不应该受法律的约束。 " 小结:天真活泼并不是无拘无束,少年儿童的天真活泼是在以纪律和法律为前提条件下的天真活泼,所以也应以遵纪守法为先决条件。

③ " 你准备怎样做一个知法守法的好少年。 " 小结:从小学法、知法、守法,同时要运用法律知识劝阻别人的违法行为,为维护社会的安定做出贡献。

五、简单总结,激情导行: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张小强运用法律知识保护自己的同时,终止了个别人的违法行为,是我们学习的楷模。希望你们从小做起,从现在做起,认真学习法律知识,从小遵守纪律,长大遵守法律,做一个知法守法的合格公民。

操练场

答一答

读一读

说一说

做一做

第二单元家庭生活

教学目的

学生的成长离不开家庭和社会环境的熏陶。作为未成年人,同学们在家庭中享有特殊的权利,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应该对你们进行家庭保护,要给予你们一定的尊重。同时,你们也要在家庭中严格要求自己,健康成长,来报答父母和其他监护人对你们的养育、保护之恩。

教学要点

1.认识“监护人”一词,并理解其意义。

2.了解《未成年人保护法》。

3.明确孩子在家庭中的权力、义务,知道报恩。

教学准备

1.结合课文内容绘制挂图2幅。

2.课前搜集一些关于论述纪律与自由的格言名句。

3.幻灯字幕3幅,录音机,录音带。

4.学生思想状况分析:

①法律意识淡薄,缺乏对“家庭生活”角色的深刻理解。

②个别学生不懂报恩。

教学过程

一、导题:

同学们,在学习有关法律的过程中,你们经常会见到一个词,叫“监护人”。那么,什么是监护人呢?请听故事。

二、讲述故事,激情明理:

1.创设情境、讲述故事。(放录音配乐,边讲边出示挂图。)

2.提出问题,引导明理:问题:(投影字幕)

①小明做的对吗,小明是怎样做的?

②小明为什么不让家长管他?如果家长不管他会造成什么后果?

③谁是小飞的监护人?为什么小飞机会变得沉默寡言?

3.带着问题,阅读课文。

4.师生共议,明确道理。学生议论,教师小结。

三、拓宽知识,深化明理:列举事例,强化明理。

四、对比讨论,辨析明理:(投影字幕)

操练场

答一答

选一选

想一想

做一做

学习:新《未成年人保护法》解读教案教学目标:

1、借助此次宣传和讲解工作,使学生们对即将实施的新《未成年人保护法》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2、在初步了解的基础上,使学生们明确未成年人的权利和应尽的义务;

3、在学习新《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同时,使学生们懂得和理解党的惠民政策光耀人心,使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进一步促进社会稳定和家庭幸福。

教学辅助用具:

新《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宣传单。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语:

同学们,大家好!

为了保护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促进未成年人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培养有理想、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2006年12月29日,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对原《未成年人保护法》进行了修订,修订后的法律将于2007年06月01日起实施。今天我们就新《未成年人保护法》详细了解一下新《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内容和现实意义。

分发新《未成年人保护法》宣传单。

二、学习新修订《未成年人保护法》:

1、大致讲解新《未成年人保护法》的概貌:

a、2006年12月29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五次会议修订公布,并于2007年06月01日起实施。

b、新《未成年人保护法》共分七章:第一章总则;第二章家庭保护;第三章学校保护;第四章社会保护;第五章司法保护;第六章法律责任;第七章附则。

2、立法原则:

为了保护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促进未成年人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3、修订《未成年人保护法》的意义。有利于贯彻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宪法原则,更好地维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有利于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保证党和国家事业后继有人;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社会稳定和家庭幸福。

新修订《未成年人保护法》面前,人人平等。

4、新修订《未成年人保护法》的七大亮点;

a、既与国际公约接轨有体现国情;

b、体现了政府为主保障儿童权利的原则:

c、更加关注未成年人的健康和安全;

d、关注未成年人的成长环境;

e、关注特殊困境中的未成年人的;

f、强化了对未成年人的司法保护;

g、明确了相关处罚措施。

5、未成年人定义:

世界各国对未成年人的标准有着不同的规定。联合国在拟订《联合国少年司法最低限度标准规则》时,曾对未成年人的概念进行过讨论,但最终未达成一致,只是规定:“未成年人,系指按照各国法律制度,对其违法行为可以以不同于成年人的方式进行处理的儿童或少年。”“未成年人人的年龄限度取决于各国本身的法律制度。”

6、未成年人的权利:

a、宪法及其他法律规定未成年人享有的权利;

b、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未成年人享有的权利;

①、未成年人享有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参与权等权利;

②、未成年人享有受教育权;

③、对未成年人特殊、优先保护;

④、未成年人平等的享有权利。

三、小结:

新修订的

《未成年人保护法》即将实施。当然,未成年人的保护工作需要由全社会来承担,同时,对未成年人的保护,不能过度保护,不能忽视教育,对未成年人的保护和教育要相互结合,相辅相成。对未成年人的教育不可能代替保护,但教育教育可能促进保护。在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对未成年人进行教育的同时,也需要全社会给予其保护。

当今世界,高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国家更是从“以人为本”的重要理念出发,修定出了如此一部贴近民心的新《未成年人保护法》。我们未成年人,只有以更高、更

强、更远的眼光看待问题,积极努力的加倍学习,珍惜每一分在学校的美好时光,才能以知识完备和武装自己,在未来的信息化社会中让我们的祖国引领时代,这样,我们的祖国才能走向欣欣向荣,我们的伟大祖国才能走向繁荣昌盛。

谢谢同学们、谢谢老师们!

第三单元学校教育

教学目标

通过教学,使学生知道我国教育法是保障公民享有受教育权的一项重要法律。能够分

析自己周围有关教育和学习的有些事,判断哪些是符合教育法律的,哪些是违反教育法律的,培养学生联系实际分析问题的能力。

能力目标

通过具体的事例、数据等说明国家如何保障公民受教育的权利;通过联系学生实际,让学生进行自查、互查,检测每个人履行义务的情况,增强其履行义务的自觉性。

思想觉悟目标

结合受教育既是公民权利又是公民义务,初步培养学生对社会的责任感,增强自己的义务观念。联系自己受教育义务的具体内容,制订自己的学习小规划。

教学重点

接受义务教育的学生应承担的最基本的义务。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

我国为什么要普及九年义务教育?

义务教育法对我国普及义务教育有何作用?

(设计此问题的目的:复习上节课的知识,同时引出新内容。)

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基本国情决定了我国目前只能普及初等教育和初级中等教育即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就教育自身发展而言,中小学教育是教育的"基础",对于提高我国的民族素质,促进两个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因此我国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制度。

义务教育法为我国普及义务教育提供了法律保障:一方面确认并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另一方面又明确规定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在实施义务教育中的责任,要求其确保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它有力地推动了我国义务教育的实施。

导入新课

材料一:教育部于2001年4月初就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作出规定,对报名参加普通高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的考生条件进一步放宽,其内容主要是:取消“未婚,年龄一般不超过25周岁”的限制,报考普通高校年龄、婚否不限;应届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不再限报高等职业学校,而且可在毕业当年参加普通高考,报考普通高校本科。

材料二:为了使每一位进入大学的学生都能正常完成学业,我国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如困难补助、助学贷款政策、奖学金政策、勤工俭学政策等。这些政策给许多家庭困难学生的学习提供了极大的帮助。

看完这组材料,同学们有何感想?(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

在今天,国家采取各种措施保障公民的受教育权利,作为公民,我们更应该自觉地履行受教育的义务。那么,具体来说,国家采取了哪些措施来保障公民的受教育权利呢?我们每个公民应当如何自觉地履行受教育的义务呢?本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

三、国家保障公民的受教育权利人民要自觉履行受教育义务(板书)

讲授新课

1.国家采取各种措施保障公民的受教育权(板书)

请同学们看投影一:

材料一:据有关部门调查,大城市和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流动人口,已由群体性民工潮转向家庭型流动。由此带来的流动儿童、少年,其数量规模呈上升态势,流动人口中儿童、少年就学总是成为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中的主要问题。教育部、公安部于1998年3月颁发《流动儿童少年就学暂行办法》,明确要求各地要以在全日制公办中小学借读为主,同时举办专门招收流动儿童、少年就读的民办学校来保障流动儿童、少年的就学;还规定,无论哪种办学形式,均不得以营利为目的,要按照有关规定制定合理的收费标准,不得高收费。

材料二:今年6月至8月间,我国长江、嫩江、松花江等地区发生特大洪涝灾害。8月初,教育部发出《关于切实做好高校经济困难学生入学工作的通知》,要求各教育行政部门高度重视并切实解决灾区经济困难学生的入学问题。要求各地灾区把抗灾复学、确保9月1日按时开学,作为当前教育系统救灾中的头等大事抓紧抓好。抓紧整修水毁校舍,确保师生生命安全。要求做好学生工作,对经济困难的学生,实行减免、缓缴学杂费。对"三无户"(无钱、无粮、无劳力)和"倒房户"特困生,免收学费、杂费、班费。对因受灾父母双方一方死亡的学生,逐个落实帮扶。对所有受灾学生,降低收费标准,缩小收费范围,严格控制代收费,以保证学生的复学。

提问: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概括并板书。)

(1)法律保障是公民享有受教育权的可靠保障(板书)

请同学们在分析材料的基础上,进一步看教材。其目的:第一了解我国教育法律体系的构成。第二,明确教育法在我国教育法律体系中的地位、作用。第三,明确我国教育法为保障公民的受教育权做出的规定。

(学生回答,教师概括。)

同学们回答的比较准确。通过以上几个问题,我们认识到,我国加快教育法制建设,已初步形成教育法律体系,逐步走上依法治教的轨道;教育法是我国教育的基本法,是制定教育单行法律,行政法规、规章的依据,对保障公民的受教育权提供了法律根据。

接下来,请同学们思考假如你的一个同学被家长逼迫退学,你应该怎么帮他?假如你在校门口遭到搜身、抢劫、殴打,你应该怎么办?

(学生讨论,发表看法,教师归纳。)

依据教育法律法规,依靠国家强制力,制裁拒绝履行法定义务的妨害教育的违法行为,依据刑法打击破坏教育的犯罪行为,能够有力地维护公民的受教育权。

为了保障公民切实享有受教育权,国家还为公民享有受教育权提供了物质保障:请看投影二:

1996年我国财政教育经费支出为1671.7亿元,比上年的1411.52亿元增长18.43%;1997年财政教育经费为1863亿元,以上年又增长11.44%,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5%左右;如果今后三年国内生产总值平均按目前的幅度增长,到2000年预计可达到10多万亿元,届时若财政教育经费支出按4%计算,总额应达到4000亿元左右。

以海南省海口市为例,海南建省十年来,海口市始终坚持"一保教育,二保菜篮子"的财政支出方略,全市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年均增长高达42.7%,远远高于经济增长和财政支出增长水平;全市按人口平均教育经费高达400元,居全国省会城市前列"八五"期间,市财政用于中小学基本建设的经费达4.77亿元,占全市财政性基建投入的30%。

建省以来,海口市新建教育职工住房面积达17.2平方米,占现有教职工住房面积的69.58%。目前,全市教职工家庭人均居住面积达11平方米,住房成套率为75%,置身于教师新村,没有不为这么好的环境动情的。10年前的海口,许多学校还办在庙宇里,教育状况明显地落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而今,新建、扩建和改建的上百所幼儿园、中小学面貌焕然一新。宽敞的教室,整洁的校园,音乐室、美术室、电脑房、语音室、健身房、手工制作室、物理化学实验室、生物标本室、图书馆、运动场,一应

俱全。海口的教师,在全国聘选。据说选一应十,真正落实了优中选优,教师这一行成为人们羡慕的行当,争相报名。短短几年间,全市中小学专任教师的合格率,小学、初中、高中分别达到97%、94%、70%,分别比建省前提高16、33、19个百分点。

投资的效应是,一大批中青年科研型的教学骨干迅速成长,全市范围的教育质量大面积的提高。全年全市应届高中毕业会考合格率达到91.9%,为高等学校输送的人才有了较大数量的增加;校际间的差距明显缩小,一批薄弱学校的教学质量跨入全市选进行列。原来落后的新海中学教学质量进入全市前三名,曾列全市50名之外的坡博实验学校,双科及格率也跃入先进行列。

学生整体素质、文明程度的提高,新组建的海口市教育局童声合唱团,荣获"全国优秀童声合唱团"的称号;海口旅游职业学校参加全国第二届职业中学美容美发大赛获两项优秀奖;二十七小学少年摄影艺术团的几十个小同学,参加两次全国性摄影比赛,就拿回23个金、银、铜及优秀奖。

提问: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从国家到地方都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努力增加教育投入我国财政教育经费支出从1995年至2000年逐年递增。

海口市近年来财政教育经费支出的增长也远远高于经济增长和财政支出增长水平,在此基础上,海口市改善了教师的居住条件、办学条件,使教师的素质、教学质量不断提高,这说明物质保障是公民享有受教育权的物质基础。

(2)物质保障是公民享有受教育权的物质基础(板书)

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建设一支具有良好政法业务素质、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是发展教育的根本大计。师资保障是公民享有受教育权的重要条件。这是国家为公民享有受教育权提供的第三大保障。

(3)师资保障是公民享有受教育权的重要条件(板书)

目前,我国师资状况如何呢?请同学们看书第41页的有关数据。

我国大力发展师范教育,培养、培训了大批师资。据统计,目前我国各类教职工总数已达1450万人。

国家尊师重教,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大力改善教师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条件,使教师成为最受人尊敬的职业。这在前面海口教育发展的例子中已有所体现。下面我们再以江西省萍乡市为例,说明师资保障的重要性,请看投影三:

萍乡市大力加强了教师队伍的建设,一方面大力开展师德教育和"三讲两学"活动,提高了广大教师的政治、业务素质和教书育人水平。另一方面从切实维护教师的合法权益出发,努力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和生活待遇,督促教师工资按时足额发放,解决教师住房、职称、民师选招等实际困难和问题。

正是由于在萍乡市营造出了这样一种党以重教为先、政以兴教为本、民以助教为乐、师以从教为荣的良好氛围,该市教育工作连年上台阶,"两基"工作多项指标居全省前列,小学入学率达99.9%,小学毕业生全部免试升入初中,小学辍学率为0.24%,青壮年非文盲率位居全省第一。

综上所述,为了保障我国公民切实享有教育权,国家采取了经济的、行政的、法律的等一系列措施,保障我国公民的受教育权,特别是为公民享有受教育权提供了法律保障、物质保障和师资保障,那么作为公民尤其是青少年,我们应该做什么呢?

(学生回答)

作为公民尤其是青少年,我们应该珍惜受教育的权利,为了国家的富强、民族的腾飞而刻苦学习,从法律角度讲,就是要自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

2.自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板书)

同学们阅读教材:了解义务教育法的有关规定,明确接受义务教育的学生应承担的最基本的义务有哪些?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1)应当履行按时入学的义务。

(2)应当履行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的义务。

(3)应当履行遵守学校纪律,尊敬教师,努力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的义务。

针对学生在学校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如上课迟到、不按时完成作业、破坏课堂纪律、旷课甚至中途辍学等不良现象,组织学生讨论,认识其危害,并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变感想,从而树立自学履行受教育义务的观念。

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明确了国家为我们接受义务教育提供的保障,也清楚了正在接受义务教育的学生应承担的最基本的义务。我想同学们一定会倍加珍惜受教育的权利,更自觉地履行受教育的义务。

操练场

答一答

选一选

想一想

做一做

第四单元:社会环境

教学目的

1、培养学生基本法律意识,帮助学生树立守法观念和法律信仰。

2、增强学生的法制观念,使他们懂得遵纪守法的道理,知道如何用法律的武器来保护自己。

会场布置

1、用幻灯片打出标题。

2、将教室座位布置成矩形,让学生面对面地交流,有利于学生尽情地发表自己的感想。

教学形式

学生主持,由具体案例铺开,让学生参与讨论,发言,相互交流感想和学习体会。

教学手段

小组讨论,个别发言,教师总结。

教学流程

一、案例引出:

主持人宣读案例:

事情发生在某小区的住宅楼,这天正是星期日,三位初中生在四楼的楼道窗前嬉戏,甲失手将乙推出窗外,重重地从高达20米的四楼摔了下来。当时乙的脸色铁青,血从鼻孔、耳孔直往外淌。后来,乙被市医院急救车救走。

二、学生讨论:

(用幻灯片打出问题1:甲失手打伤乙,算不算违法?)

学生:我认为甲是不小心把乙碰下去的,不是故意的,所以不能算是违法;

学生:不对,如果说甲不违法的话,那乙的受伤岂不是没有人负责了吗?

学生:我也认为不应该因为不是故意的,就不违法,那这样的话,打伤了人,只要说不是故意的,不都可以逃脱法律了吗?

学生:我觉得虽说甲不是故意推乙下去的,但他的行为已经造成了对乙的严重伤害,所以他是违法行为。

学生:我想这是一个非常严肃的法律问题,从法律的角度而言,伤害了他人的合法的人身权利,并且达到了法律所规定的程度,就会构成违法,不管你是有意还是无意。

老师:有没有构成一定的社会危害程度是确定是否违法犯罪的重要依据。比如两人开玩笑,你打我一下,我打你一下,没什么伤害,不是违法,但如果其中一人不注意打到另一人的眼睛上,把眼睛打坏了,达到伤残的程度,那他就是违法了,就必须承担法律责任。所以案例中的甲造成了乙从楼上摔下严重受伤,显然违法了。

主持人:乙经医院的全力抢救,虽然脱离了危险,但仍被医疗鉴定部门确定为重伤,我再请问同学们:(用幻灯片打出问题2:甲违反了什么法?)

学生:他犯了伤害罪。

学生:他的行为造成了乙的严重受伤,所以他侵犯了乙的人身权利。

老师:同学们说得很对。其实在法律上,违法行为还分为一般违法行为和严重违法行为两种类型,他们的区分有明确的法律条文,但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严重违法行为对人或社会造成的危害比一般违法行为大。所以甲的失手造成了对乙的严重伤害,他的行为已构成了严重违法,也就是俗称的犯罪。甲违反了《刑法》第四章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罪。

主持人:接着幻灯片打出第3个问题:你认为案例中的甲应得到怎么的法律惩罚?

学生根据自己对案件的理解和情感的投入,各抒已见,有说罚款的,有说判刑的。

老师:同学们,你们可知道,确定一个人有没有犯罪,犯了什么罪,以及应该受到怎样的制裁,不是凭感情用事,也不是一个人说了算的,在法律上,都有明确的条文作为依据。

根据《刑法》第四章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第二百三十五条:过失伤害他人致人重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

主持人:幻灯片打出第4个问题:从这个案例中,你能够获得哪些启示?

学生:我学到了很多法律知识,知道违法和犯罪的区别。

学生:我知道一个人做错了事,即使是无意的,只要对别人造成了伤害,就是违法的,所以我以后要处事要慎重,不能做出伤害别人的事,因为伤害了别人,其实也是伤害了自己。

学生:我觉得我们以后不能再与同学随意玩笑,尤其是在楼梯、阳台、马路边、河边等一些危险的地方,因为一不注意,就会有意外发生,我们不能让这个意外毁了我们的一生。

三、案例分析:

主持人:我曾经在报纸上看到这样一个小学生意外伤害的案例:出示资料:6月17日下午3:00,连江县东岱镇某小学六年级(1)班,孩子们正聚精会神地听语文老师讲解和布置各种复习统考的题目

四、总结

1、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2、你在今后遇到这种情况你会怎么做?

操练场

答一答

选一选

想一想

做一做

四年级小学生法制教育读本教案新部编本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 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 xx市实验学校

小学生法制教育读本 教案 红柳沟镇学区 赵炳会

第一课做守法的小公民 教学目的: 使学生懂得:法是人们的行为准则,法律面全人人平等,任何人都没有特权,人人要遵守法律,无论谁违法都要依法追究责任,生活处处离不开法律。 教学重难点: 重点:提高学生对法律重要性的认识,使学生明白法律是人们的行为准则。 难点: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教学过程: (一)、法是人们的行为准则 1、法的含义 2、法的种类 (二)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无论是谁违反了法律都要依法追究 (三)生活离不开法律 1、法律规定了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2、公民违反了法律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四)人人都要守法 实施依法治国的方针,建立社会主义法制国家

教学反思: 第2课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了解宪法 教学目的:使学生懂得:宪法规定的是国家生活中最根本的问题,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一切国家机关、组织和个人活动的最高准则。 教学重难点: 1、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2、学生接触宪法知识不多,且有些概念不理解。 教学过程: 一、引言: 1、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2、宪法规定的是国家和社会最根本的问题。 3、宪法是国家一切立法活动的基础。 4、《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我国的宪法 5、确认我国宪法的地位和作用 二、人民是国家的主人 1、宪法规定国家的性质(国体) 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协商制度。(政体) 三、宪法规定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1、宪法规定公民的基本权利

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第9课《生活离不开他们》教学设计

9 生活离不开他们 教学目标 1.知道生活离不开各行各业的劳动者,体会不同职业给生活带来的便利; 2.懂得社会分工需要不同的职业,各行各业劳动者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3.体验各行各业劳动者的艰辛,懂得应该尊重普通劳动者。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知道生活离不开各行各业的劳动者,体验各行各业劳动者的艰辛,懂得应该尊重普通劳动者。 教学难点:懂得社会分工需要不同的职业,各行各业劳动者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教学准备:师制作课件,收集案例资料;学生课前查找关于劳动者保护方面的资料。 教学方法:启发式、自主学习法、讨论交流法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谈话。 师:同学们,我们每天都要用到很多生活、学习等用品,这些用品都是各行各业的劳动者通过劳动提供的。我们的生活能不能离开他们呢? 生:自由回答。 师: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一下关于劳动和劳动者的话题。 2.板书课题:生活离不开他们 二、讲授新课。 活动一:离不开他们的劳动 (一)说一说,交流: 你所知道的不同行业劳动者的具体劳动内容,他们的劳动与我们日常生活有什么关系呢? ①我们每天吃的粮食和蔬菜离不开农民的劳作。

②我们所穿的衣物离不开纺织工人的劳动。 ③我们住的房子离不开建筑设计师和建筑工人的辛勤劳动。 ④南来北往运送旅客的列车离不开驾驶员、列车员和铁路养护工人的劳动。 (二)看一看,想一想。 1.让我们来看一看,在一天的生活中,哪些劳动者为李东和他的家人提供了服务和方便。 ①公交车驾驶员的劳动为李东的上学提供了交通方便。 ②商场工作人员的劳动为李东妈妈的购物提供了方便。 ③餐馆厨师的劳动和服务员的服务,为李东爸爸的就餐提供了方便。 2.想一想,生活中你和家人都接受过哪些劳动者提供的服务?如果缺少了这些服务,会给生活带来什么影响? 【设计理念】通过活动与实践,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各行各业劳动者的付出。 活动二:他们都是劳动者 (一)读一读,说一说。 1.阅读教材“阅读角” 妈妈也是劳动者 2.说一说:介绍一下自己的爸爸妈妈或其他亲人从事的职业,他们为大家提供了什么样的服务? (二)辨别与阅读。 1.辨一辨: 王芳对李阳说:“我的爸爸是大公司的高级管理人员,好多人都听他的指挥,张华的爸爸没法比,他只是进城务工的人。” 你赞同王芳说的话吗?如果不赞成,该如何反驳他的观点呢? 2.阅读“阅读角”:《泥瓦匠王永福》 问题:王永福对劳动和劳动者有哪些认识?你的看法是什么? 【设计理念】通过辩别,让学生明白是非,通过阅读,让学生从模范中汲取力量。 第二课时

四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案

1 我们班四岁了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回忆三年的集体生活,感受自己在集体中的成长与快乐。 2、发现班级中的优点以及存在的不足。 3、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热爱班集体,愿意为班集体做贡献。 教学重点难点: 1、回忆三年的校园生活。 2、感受集体生活的乐趣。 3、发现班级的优缺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学习环节1:游戏导入 教学过程描述: 1、同学们,你们了解我们班吗?让我们玩个游戏,名字叫《班级默契度大考验》。 2、出示抢答题。 3、小结:看来大家对我们的班级很了解,我们每个人都是集体的一员,是班级的小主人。 学习环节2:谈话导入 教学过程描述: 1、同学们,我们在一起学习就已经三年多了,三年多的班级生活给我们留下了许多美好的回忆。 2、指名说一说班级给我的印象。 3、小结:我们在集体中慢慢地长大。 二、活动1:我们一起长大 教学过程描述: 1、班级是我们成长的天地。 出示四张班级照片,同学们简要说-说照片背后的故事。 (1)刚入学时(一年级) (2)建队日那天(一年级) (3)运动会上(二年级) (4)春游时(三年级) 2、看到这些照片,你发现了什么?

3、小结:我们一天天进步, 一天天长大,我们和班级共成长。 三、活动2:班级故事交流会 教学过程描述: 1、三年的时光,一千多个日子,我们朝夕相对,让我们召开一个班级故事会。 2、同学们在以下三方面中任选一项,简要说一说班级小故事。 ①讲讲班级中那些温暖感人的放事 ②讲讲班级中那些幽默有趣的故事 ③讲讲班级中那些伤心难过的故事 3、全班交流。 4、还记得我们一起度过的那些有趣而难忘的时光吗? 5、当听到我们班级获得荣誉或者受到好评的时候,你的心情是怎么样的?当听到我们班级受到批评或者落后了,你的心情是怎么样的? 6、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情呢? (学生全班交流) 7、小结:我们是班级的一员,它的荣辱与我们息息相关。 四、活动3:我眼中的班级 教学过程描述: 1、每个班级都有自己的优点,你能说一说我们班棒在哪里吗?比一比谁的发现最多。 2、把班级的优点张贴在班级大树上。 3、你能用一句话来夸夸我们班吗? 4、每一个同学都希望我们的班级越来越出色,但同学们,我们也不得不看到,我们班级还存在很多不足。 5、学生交流班级存在的问题。 五、总结: 这节课我们回忆了三年来的集体生活,我们不仅看到了班级的优点,更看到了不足之处,请大家利用一周的时间思考怎样改变这些不足呢?下节课我们一起来出主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利用信件,在线生活情境,在交流中感受集休中的不和谐现象的影响。 2、通过小组探究,讨论合作,能制定出解决班级不足的措施。

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教案

学科教案渗透法制教育教案 猫洞乡佑份小学毛家艳 学科教案渗透法制教育教案 10、黄河是怎样变化的猫洞乡佑份小学毛家艳教案目的: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认识8 个生字。 2、了解黄河演变的过程和变化的原因,培养学生保护大自然的意识。 3、了解黄河发生变化给人类怎样的教训。 4、搜集有关黄河的资料,激发保护母亲河的社会责任感。教案重点: 了解黄河演变的过程和变化的原因。 渗透相关法制内容: 防洪、防沙治沙、环保方面的法制建设简况。 教案时间 一课时 教案过程 一、导入新课。 1、介绍黄河 2、播放课件:奔腾不息的黄河,森林茂密,土地肥沃;暴雨频频,水土流失严重的黄土高原。昔日的黄河与今日黄河的对比,导出课题 -- 《黄河是怎么变化的》,并板书。 3、“摇篮”怎么会变成祸河呢?这就是今天我们学习的内容:黄河是怎么变化的? 二、学习目标

1、了解黄河演变的过程和变化的原因,培养学生保护大自然的意识。 2、理清课文脉络,给课文分段,概括段落大意。 3、了解黄河的变化给人们的教训。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1、黄河发生了哪些变化? 2、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3、怎样治理黄河? 四、学习生字词。 1、指名读,齐读。 2、理解词语。 五、回归主题 1、课文一开始讲:“人们都说,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摇“篮”指什么? “摇篮”指发源地。 2、后来,黄河变了,无数次地给两岸百姓造成苦难,成为了中华民族的忧患。 3、学生交流黄河变化的两个原因是什么?带来了什么严重的后果? 黄河变化的原因 自然原因:气候转寒 暴雨集中 社会原因:人口迅速增长

J 无限制的开垦放牧农作物大量减产 植被遭到严重破坏土壤肥力严重下降 Jf T水土流失— 4、治理方案 (1).管住泥沙。 (2).保护森林,恢复植被。 (3).合理规划利用土地,兴修水利。 六、渗透法制教育 1、师:从黄河的变化中我们应该吸取什么教训,应该怎样保护环境? 2、顺势简介我国防洪、防沙治沙、环保等方面的法制建设简况及黄河治理工程、黄河防护林建设等重大举措。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沙治沙法》 第三条防沙治沙工作应当遵循以下原则: (一)统一规划,因地制宜,分步实施,坚持区域防治与重点防治相结合; (二)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 (三)保护和恢复植被与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相结合。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防洪工作的统一领导,组织有关部门、单位,动员社会力量,依靠科技进步,有计划地进行江河、湖泊治理,采取措施加强防

小学四年级法制教育课教案

小学四年级法制教育课教案

法制教育备课资料 班级:四年级 班主任:胥海清 2014年秋季

平昌县元沱小学四年级 1 班法制教育备课资料 第 1 周时间: 201 4 年 9 月 3 日教师:胥海清 一、本周主题:新《未成年人保护法》解读 二、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1、借助此次宣传和讲解工作,使学生们对即将实施的新《未成年人保护法》有 一个初步的了解; 2、在初步了解的基础上,使学生们明确未成年人的权利和应尽的义务; 3、在学习新《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同时,使学生们懂得和理解党的惠民政策光 耀人心,使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进一步促进社会稳定和家庭幸福。 教学辅助用具: 新《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宣传单。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语: 同学们,大家好! 为了保护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促进未成年人在品 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培养有理想、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 设者和接班人,2006年12月29日,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对原《未成年 人保护法》进行了修订,修订后的法律将于2007年06月01日起实施。今天我 们就新《未成年人保护法》详细了解一下新《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内容和现实 意义。 分发新《未成年人保护法》宣传单。

二、学习新修订《未成年人保护法》: 1、大致讲解新《未成年人保护法》的概貌: a、2006年12月29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五次会议修订公布,并于2007年06月01日起实施。 b、新《未成年人保护法》共分七章:第一章总则;第二章家庭保护;第三章学校保护;第四章社会保护;第五章司法保护;第六章法律责任;第七章附则。 2、立法原则: 为了保护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促进未成年人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3、修订《未成年人保护法》的意义。有利于贯彻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宪法原则,更好地维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有利于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保证党和国家事业后继有人;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社会稳定和家庭幸福。新修订《未成年人保护法》面前,人人平等。 4、新修订《未成年人保护法》的七大亮点; a、既与国际公约接轨有体现国情; b、体现了政府为主保障儿童权利的原则: c、更加关注未成年人的健康和安全; d、关注未成年人的成长环境; e、关注特殊困境中的未成年人的; f、强化了对未成年人的司法保护; g、明确了相关处罚措施。

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教案渗透法制教育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教案渗透法制教育教学设 计 公司内部编号:(GOOD-TMMT-MMUT-UUPTY-UUYY-DTTI-

四年级语文下册语文渗透法制教育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教学设计 蒲家小学雷明琼 学习目标 1、认识本课生字新词。 2、朗读课文,把握文章主要内容,了解黄河发生变化的过程和原因,从中受到启示,增强环保意识。 3、搜集有关黄河的资料,激发保护母亲河的社会责任感。 4、法制教育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防沙、森林保护法》 教学重难点 把握文章主要内容,了解黄河发生变化的过程和原因,从中受到启示,增强环保意识。 教学准备 1、中国地图。 2、学生:预习课文,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理解生字词。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谈话: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文化灿烂,黄河养育了中华儿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是母亲河,以前的黄河可以跟今日的江淮媲美,可今天她变了—— 1、出示地图,引导学生寻找黄河流经哪几个省、区。 2、简介黄河。

3、出示小黑板,指名重点读“保护母亲河行动”的内容。 4、学生读“资料袋”的介绍后,想想自己最想说什么最想问什么 5、为什么要“行动起来,拯救母亲河”呢待我们阅读《黄河是怎样变化的》这篇课文后,就一定会明白的,而且也一定会发出同样的呼吁。板书课题,齐读课题,让学生找出课题中的关键词----怎样变化的。 二、根据要求,自读自学。 1、说说,自己准备采用什么方法来读懂这篇课文 汇报确定:先读熟课文,再围绕课前“阅读提示”理解课文内容。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读通读顺,初步感知课文大意。 3、师检查自读情况。 (1)指名分段读文。 (2)说说黄河发生了哪些变化,引起这些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3)课文给了我们怎样的启示 三、围绕重点,全班讨论交流。 1、了解黄河的变化,适时引导学生感悟重点语句,并有感情地朗读重点段,如“人们都说,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联系第三自然段,边听范读边想象,感悟“黄河成了中华民族的忧患”,联系第一和第四自然段中的数字并与“摇篮”对比,感悟“忧患”。 2、对于黄河发生变化的原因引导学生重点理解“社会原因”,即人的原因,通过对课文的理解与感受“恶性循环”之现象和“水土流失”之害。再通过有感情地朗读,激起学生的痛惜之情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3、拓展延伸:可以结合最后一自然段和“资料袋”的内容,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先谈谈自己受到的启示,再引导学生读科学家“数管齐下”的治黄方案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心声,教师适当补充国家治理黄河的情况。 4、法制教育渗透。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英语渗透法制教育教案

英语渗透法制教育教案公司内部编号:(GOOD-TMMT-MMUT-UUPTY-UUYY-DTTI-

小学四年级英语渗透法制教育教案 第二单元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Let’s learn let’s do 教材简析:主要学习时间的表达及描述时间进行的日常活动。需要掌握主要单词、词组:music class, breakfast, lunch, go to bed 等和句型:What time is it It’s… It’s time for… 教学目标: 1 能力目标 (1)能够询问时间并做出正确的回答,如:What time is it It’s nine o’clock. (2)能够结合学过的语言描述自己的日常活动,如:It’s time for English class. (3)能够听懂并发出一些指令,如:Time for breakfast, drink some milk. 2 知识目标: (1)认读Let’s learn 和Let’s do 中的单词和句子 (2)能够掌握Let’s learn 中的新单词和句子并能做到听、说、读、写。 (3)理解并能够在教师指导下完成Let’s do部分 3 情感、策略、文化等有关目标:

(1)情感态度:培养学生严格的时间观念,珍惜时光;学会遵守《小学生规则》,约束好自己的行为规范,做一名遵纪守法的好学生。 (2)学习策略:注重合作学习与实践活动 (3)文化目标:了解时钟表示时间的方法及人体对时间的反应(即生物钟) 4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有关学生日常活动的六个单词和词组 难点:新句型“What time is it ”“It’s nine o’clock.”“It’s time for…”的理解和运用 5 教具准备: (1)教材内容相关的配套磁带及录音机 (2)教师准备一个教具钟(可以是自制的) (3)教师准备六张单词卡 (4)准备几个钟表卡片,起始时间为上课时间(有几个小组做几张,小组每答对一次前进一分钟) 教学过程 (一)热身复习 1教师请一组学生表演第一单元story time中的故事 2教师看完学生表演后,向学生提问:Where is zoom 学生回答:He is in the canteen. 教师又问:Why 学生回答:He is hungry.

四年级法制教育教案新

四年级法制教育教案 义井小学 栗慧蓉

教学计划 学情分析: 青少年学生是21世纪的建设者,法律素质是青少年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努力把学生培养成为知法、懂法、守法的好公民。 教学目标: 1、通过法制教育,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确保普法任务。 2、增强学生辨别是非,自觉抵制不良诱惑,自我防范能力。 课程要求: 运用生动、形象的教学方法,向学生普及法律基木常识。增强学生的爱国 主义意识。 教材的重难点: 重点;国家与法的相关知识。 难点:义务教育法的相关知识。 课程实施设想: 1、通过思品课、法律常识课、法制专题讲座,向学生进行系统的,针对性法制教育。 2、通过墙报、宣传橱窗、图片展览等阵地进行宣传教育。 实现教育教学目标的措施: 1、组织开展法律知识竞赛,模拟法庭,法律知识辩论等教育活动。 2、挖掘法制教育要素,自然而有机地将法制教育渗透于各学科教学之中。 评价方法设计: 将现有法制教育与日常行为规范教育紧密结合,争做规范学生,创规范班级。 课题:我也是名小公民 教学目标:1、知道什么是公民?什么是中国公民?

2、使学生知道公民必须享有哪些基本权利和义务。 3、知道小学生要当好国家的小主人,做一名合格的公民。 教学重点、难点: 学生知道什么是公民?什么是中国公民? 知道公民必须享有哪些基本权利和义务。 教学过程: 一、激情引趣:情境导入观察导入:森林而积缩小,全不气候变暖,物种迅速 减少,空气严重污染……人类要快快重视环境问题,保护这唯一的地球, 避免无可挽回的灾难。(电脑出示:〃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 容易破碎了!〃)同学们,这是宇航员在太空看地球时发出的感叹。你 们又有怎样的感叹呢说说你的心理话。向同学们介绍你收集的资料并谈谈 你的感受。1、观察教室四周的资料。 2、展示介绍:出示收集的有关资料,上讲台进行讲解,大胆发表自己的 感受。通过设置情境和收集的材料展示,引发学习兴趣和思考。交流收集 的环境调查资料。我们怎么办? 二、小组交流: 1什么是公民?什么是中国公民?我们是不是公民? 2我国的公民有哪些权利和义务?找生回答。 三、出示小博士: 学生读小博士的话: 公民是指具有一国国籍,并根据该国法律的规定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 公民是一个法律概念,我国宪法规定,凡是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 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我们的国家是人民的国家,同学们年纪虽小, 但也都是我国的公民。 《宪法》规定了公民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宗教信仰自由、人身自 由、受教育权等各项权利与自由,其中与同学最密切相关的是受教育的权 利和义务。 四、我们参与: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渗透法制教育教学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渗透法制教学教案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 沙坝小学杨文俊老师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生字新词。 2、朗读课文,把握文章主要内容,了解黄河发生变化的过程和原因,从中受到启示,增强环保意识。 3、搜集有关黄河的资料,激发保护母亲河的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难点 把握文章主要内容,了解黄河发生变化的过程和原因,从中受到启示,增强环保意识。 教学准备 1、中国地图。 2、学生:预习课文,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理解生字词。教学课时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谈话: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文化灿烂,黄河养育了中华儿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是母亲河,以前的黄河可以跟今日的江淮媲美,可今天她变了—— 1、出示地图,引导学生寻找黄河流经哪几个省、区。 2、简介黄河。 3、出示小黑板,指名重点读“保护母亲河行动”的内容。 4、学生读“资料袋”的介绍后,想想自己最想说什么?最想问什么? 5、为什么要“行动起来,拯救母亲河”呢?待我们阅读《黄河是怎样变化的》这篇课文后,就一定会明白的,而且也一定会发出同样的呼吁。板书课题,齐读课题,让学生找出课题中的关键词,怎样变化的。 二、根据要求,自读自学。 1、说说,自己准备采用什么方法来读懂这篇课文? 汇报确定:先读熟课文,再围绕课前“阅读提示”理解课文内容。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读通读顺,初步感知课文大意。 3、师检查自读情况。 (1)指名分段读文。 (2)说说黄河发生了哪些变化,引起这些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3)课文给了我们怎样的启示?

三、围绕重点,全班讨论交流。 1、了解黄河的变化,适时引导学生感悟重点语句,并有感情地朗读重点段,如“人们都说,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联系第三自然段,边听范读边想象,感悟“黄河成了中华民族的忧患”,联系第一和第四自然段中的数字并与“摇篮”对比,感悟“忧患”。 2、对于黄河发生变化的原因引导学生重点理解“社会原因”,即人的原因,通过对课文的理解与感受“恶性循环”之现象和“水土流失”之害。再通过有感情地朗读,激起学生的痛惜之情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3、拓展延伸:可以结合最后一自然段和“资料袋”的内容,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先谈谈自己受到的启示,再引导学生读科学家“数管齐下”的治黄方案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心声,教师适当补充国家治理黄河的情况。 4、法制教育渗透。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第二条本法所称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生物、自然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 第六条一切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环境的义务,并有权对污染和破坏环境的单位和个人进行检举和控告。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 第九条,国家保护水资源,采取有效措施,保护植被,植树种草,涵养水源,防治水土流失和水体污染,改善生态环境。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防沙、森林保护法》等实施条例。 四、朗读全文,升华情感 1、师小结:我们通过读书和交流读懂了这篇课文。同学们,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可是现在却成了一条祸河,成了一把悬在我们每一个中国人头上的利剑。让我们把自己对黄河母亲的关心,对环境保护的关注,对人类活动和环境保护之间的深刻认识,对“行动起来,拯救黄河”的强烈愿望,融入到我们每一个人的心中,融入到课文的每一句话中,通过我们的深情朗读表现出来吧!(师用充满激情的话语) 2、学生自由用饱满的激情朗读课文。 五、总结 1、师: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明白了“行动起来,拯救黄河”的道理,你们准备怎样去响应“保护母亲河的号召”呢? 2、简单地谈谈自己的保护方案。

初中体育渗透法制教育教学教案

初中体育渗透法制教育教学教案 谯家镇初级中学符开创 课题: 侧向滑步推铅球。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进一步学习及明确侧向滑步推铅球基本知识和技术原理。 2、技能目标:掌握侧向滑步推铅球的基本技术与基本活动能力,培养学生推铅球的正确姿势,发展学生侧向推铅球的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勇于探索、拼搏、善于分工协作精神,感受生活,体验侧向滑步推铅球的乐趣,促进身心发展。 教学重点: 轻松自然的最后用力阶段。 教学难点: 在放松中推铅球。 教学法: 启发、激励、提问、情景、纠错、演示、体验角色、探究法等。 学教过程: 一、激趣(5分钟) 教学内容:课前3分钟借助多媒体播放侧向滑步推铅球完整课件。 教师活动:组织看课件适时点拨,帮助学生建立较完整的侧向滑步推铅球的技术概念,组织学生向足球场跑去。 学生活动:认真观察积极思考自我评价形成表象。

1/8 组织与要求: 组织:在多媒体教室观看课件。 要求:认真看、仔细摸索动作要领。 二、引入(3分钟) 常规检查: 教师活动:(1)师生问好。 (2)检查人数与服装。 (3)安排见习生。 (4)宣布课的内容与目标。 (5)提出课的要求。 学生活动:(1)体育委员整队。 (2)各组排尾报告人数。 (3)见习生随堂看课。 组织与要求: 组织:学生在足球场上成八路纵队站立,如图所示♀♀♀♀♀♀♀♀ ♀♀♀♀♀♀♀♀♀:表示学生 ♀♀♀♀♀♀♀♀△:表示教师 ♀♀♀♀♀♀♀♀ △

要求:快、静、齐。 2/8 三、情意热身(8分钟) 教学内容: 游戏:“植树造林” 方法:学生成八路纵队,一队六人,以接力方式每人来回跑,要求在B线以标志桶为工具,每人依次完成除草、挖坑、施肥、种苗、培土、浇水等任务。每队种一棵树,比比哪组快,并且动作逼真。 教师活动:(1)、教师创设情境后要求每组讨论并记住自己的植树任务。 (每人一项)(2)、介绍方法,组织学生比赛,每组最后一名喊“哟”表示跑完。 (3)、比赛后肯定优胜组。 学生活动:(1)、认真听讲,记住自己的任务。 (2)、比赛时每人按要求完成一项任务。 (3)、学生按要求进行比赛。 组织与要求: 组织:学生成八路纵队排列 ↑↑↑↑↑↑↑↑ B线↑:表示树 20米 A线△ ♀♀♀♀♀♀♀♀

四年级法制教育教案

(1) 旷课、夜不归宿; (2) 带管制道具; (3) 打架斗殴、辱骂他人; (4) 强行向他人索要 财物; (5) 偷窃、故意毁坏财物; (6) 参与赌博或变相赌博; (7) 观看、收听色情、淫秽的音像制品、读物等 (8) 进入法律、法规规定未成年人不适宜进入的 营业性歌舞厅等场所; (9) 严重违背社会公德的不良行为。 对具有以上所列不良行为的青少年如果不及时教 育、其不良行为得不到有力的尽快的矫正,那不良行 为的进一步发展 就会导致违法犯罪,前兆就变成违法 犯罪事实。 4. 针对案例相互交流 例:湖北某缔结连发胜8起家庭被盗、商店被撬 案 件,现场不留痕迹,作案手法高超。经侦破,这伙 神出 鬼没的作案团伙是由21名13岁左右的初中学生 组成。 这些人有的从& 9岁就染有不良习气,但又 得不到及时的 教 育和矫正,最终走向犯罪。 请同学们针对这个案例,分组讨论并总结,最后教 学 过

每组推选一人发表意见。 5. 教师总结:从小抓,抓小事,久而久之,形成 良好 习惯,使不良行为得到及时的制止和矫治,起到 防微杜渐的 作用,抓好两“小”,是预防未成年人犯 罪的关键环节。 三、 教师寄语:我们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 观、 价值观,做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有文化的 接班人。《小学生日 常行为规范》是小学生行为的准 则,应努力做到。我们每一个同学都 要做到:自尊自 爱,注重小学生仪表,真诚友爱,礼貌待人,遵规守 纪,勤奋学习,勤劳俭朴,孝敬父母,严于律己,遵 守公德。将来 我们才能成为一名遵纪守法,对社会有 用的好公民。 四、 布置作业 大家就本节课写一篇日记,谈谈自己学习本课的 感想,你受到了哪些启发,应如何做一个知法守法的 青少年 等。 教 学 过

四年级下册道德与法制教案

四年级下册道德与法制教案1 教材学情分析: 公共秩序是社会生活正常进行的重要保证。自觉遵守公共秩序是现代人应具有的基本素质。小学生年龄小,虽然有一些纪律意识,能够遵守学校纪律,但是学生遵守公共秩序的意识还比较单薄。所以应对学生进行此方面的教育,使学生现在和将来能够顺利地走上社会,并且最终成为一个适应现代社会要求的公民。本课侧重对学生进行在公共汽车上的行为教育,从而升华到公共场所要遵守秩序的教育。教育时应注意与交通行为有所区别。 教学目标: 1.知道在公共汽车上要尊老爱幼,遵守公共秩序。 2. 以遵守公共规则为荣,愿意自觉遵守公共规则。 3.自觉遵守公共规则,文明小乘客、文明小观众、文明小游客。 4.见到同学有不遵守公共规则的行为能批评、劝阻。 教学重点、难点: 1、教育学生在公共汽车上要发扬美德、遵守公共汽车上的秩序。 2、教育学生懂得公共规则是正常有序的公共生活的保障,人人都应自觉地遵守公共规则。 教学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1、说一说

同学们,你们在乘公共汽车的时候,见到过哪些在公共汽车上发生的事情呢? 2、小组交流 3、全班交流 师述:是呀,在公共汽车上,会发生很多的事情,瞧,有一位同学就遇到了这样一件事情。 二、激情明理 1、根据课文提供的故事教师讲一讲。 2、边听边想。 A、如果你是曹阳,你坐在座位上会怎样想呢? B、如果你是那位大哥哥,你又会怎样思考呢? C、如果你是那位站着的老奶奶,你会想些什么呢? 3、写一写 这时候会出现哪几种可能?请你按你所设想的几种可能编出不同的故事情节。(小组讨论) 全班交流:你最喜欢的是哪一个故事情节?为什么? 4、实话实说 如果你是曹阳你会怎样做?当你这样做时,你是怎样想的呢? 师总结:是呀,尊老爱幼是我们中国的传统美德,在乘车的时候,我们时常会遇见一些老人和抱着孩子的妇女,此时我们应该主动的让出我们的座位,这样才算得上是优秀的少先队员。

四年级一班法制教育主题班会教案

四年级一班法制教育主题班会教案 教学目的: 1、培养学生的基本法律意识,帮助学生树立守法观念。 2、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让学生了解并知道如何运用法律的武器来保护自己。 3、通过案例分析与学生的讨论增强学生的法制观念。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触目惊心: 据统计,在我国,25周岁以下的人犯罪占犯罪总数的70%以上,青少年犯罪日渐攀升,每年新产生的少年犯人数竟高达15万。这些犯罪行为的形成,除了受某些外界因素影响外,青少年违法犯罪的自身原因很重要。那么怎样才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呢?未成年中小学生应认真学习法律知识,依法自律,正确对待父母和学校的教育,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则十分必要。 二、你对国家的相关法律知道多少? 1、说出你所知道的法律法规。 2、师总结并出示课件。 法律词典: 违法——指违反法律规定,危害国家、社会和公民利益,依法应当承担法律责任的行为。通常表现为对正常社会秩序的破坏,对公民人身权利和公私财产等合法权益的侵犯,

犯罪——指严重危害社会,触犯刑法,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 三、合作交流: 问题1 哪些行为属于不良行为?自己有没有不良行为? 严重不良行为: ?严重不良行为是指严重危害社会,尚不够刑事处罚的违法行为: ?(一)纠集他人结伙滋事,扰乱治安; ?(二)携带自制刀具,屡教不改; ?(三)多次拦截殴打他人或者强行索要他人财物; ?(四)传播淫秽读物或音像制品等; ?(五)进行淫乱或者色情、卖淫活动; ?(六)多次偷窃; ?(七)参与赌博,屡教不改; ?(八)吸毒、注射毒品; ?(九)其它危害社会行为。严重不良行为的发展延伸就是犯罪。 中度不良行为: ?中度不良行为是指未成年人父母或其监护人和学校应当教育未成年人不得有下列不良行为: ?(一)旷课、夜不归宿;

二年级数学渗透法制教育教案

法制渗透教育教案 二年级数学渗透法制教育教案 王必琼 “法”的名称可结合的具体条款 人教版第三册《两位数减两位数》 教学目的:使学生知道法律两个字保护一切。 教学重点:了解法律保护我们自己,保护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矛盾。 (北京申奥成功的图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二十四条国家通过普及理想教育、道德教育、文化教育、纪律和法制教育,通过在城乡不同范围的群众中制定和执行各种守则、公约,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 国家提倡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公德,在人民中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国际主义、共产主义的教育,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教育,反对资本主义的、封建主义的和其他的腐朽思想。 (啄木鸟给树治病的图片)《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第一条为保护、拯救珍贵、濒危野生动物,保护、发展和合理利用野生动物资源,维护生态平衡,制定本法。 2、3、4的乘法口诀 (种树的图片)《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第一条为了保护、培育和合理利用森林资源,加快国土绿化,发挥森林蓄水保土、调节气候、改善环境和提供林产品的作用,适应社会主义建设和人民生活的需要,特制定本法。 解决问题 (森林里各种动物的图片)《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野生动物的保护、驯养繁殖、开发利用活动,必须遵守本法。 本法规定保护的野生动物,是指珍贵、濒危的陆生、水生野生动物和

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 本法各条款所提野生动物、均系指前款规定的受保护的野生动物。 珍贵、濒危的水野生动物以外的其他水生野生动物的保护,适用渔业法的规定。(小朋友在买进植物园的门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五十三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保守国家秘密,爱护公共财产,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

人教版新课标四年级下册数学法制教育渗透教案-简便计算

2012—2013第二学期四年级数学法制教育渗透教案 简便计算 四年级(2)班数学教师黄金玉 教学内容: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简便计算,:P40例2,练习七P42/5-7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使计算简便,并能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加减计算的实际问题。 2、通过讨论、对比的方法进行简便计算,培养和提高学生灵活、合理地选择计算方法的习惯和能力。 3、了解传染病的简单种类及来源。知道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是受国家法律保护。 教学重点: 1、结合实例,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加、减法运算中常用的简便计算。 2、通过观察、比较、计算、交流等活动,发现简便的必要性和优越性。 3、知道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是受国家法律保护。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填上适当的数,并说出根据。 130+150= +130 374+ +518= +(482+ ) 125× = ×8 ×25× =4×73× 123×103= × + × 2、计算:875-137-63 983-117-283 提问:你是怎样算的? 二、新授课 1、教学课本第40页的例题2. 出示课本第40页例2左边图(略) (1)教师:根据画面的内容,以四人为一小组讨论一下,看一看可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学生汇报:第一种是把每三本书的价钱相加,看哪一种价钱最接近100元。第二种是从四本书中每次去掉一本的价格,看哪一种价钱最接近100元。 (2)讨论:这两种方法哪一种方法最简便呢? 第一种是把每三本书的价钱相加,但从四本书中取三本共有四种情况。这是一个组合问题。如果直接从四本书中每次取三本,要做到不重不漏,思考难度较大) 第二种是从四本书中每次去掉一本的价钱,很容易得出共有四种情况。 组织学生交流时,教师应有意识地加以板书、整理。 总结:这四种方法中第一种学生相对较困难,第二种是反过来思考的间接思路,比较容易得出共有四种情况。 2、出示课本第40页例2右边图。(略) (1)根据画面的内容,一四人为一个小组讨论一下,看一看可以有几种方法解决这个问题。 (2)学生讨论后,进行汇报。 第一种:100-48-47 第二种:100-(48+47) 第三种:把100元分成两个50元。由于两套书的价钱都略小于50元,所以这种方法显得比较简便、巧妙。 3、完成课本第42页“练习七”的第5题。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讲评。 注意:学生容易只看数据能否“凑整”,而忽略算式的整体。常见错误如:672-36+64=672-(36+64) 25+75-25+75=100-100 对此,应强调交换律、结合律适用连加运算。不能随意用于加减混个运算。 4、完成课本第42页“练习七”的第6题。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讲评。 5、完成课本第42页“练习七”的第7题。 这一题提供信息比较多,首先要让学生理解,4390是6月11日上午10之前已出院的总人数。表中的人数是6月11日上午10时以后各时段新出院的人数。结合本题的内容,向学生渗透由于及时、准确的统计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的实施,全国上下齐心协力控制疾病的重要性。 教师讲解:2003年,是我国历史上出现传染病(也是我国历史上从未出现过的一种传染病,这种传染病科学家们把他成为“非典”)最为严重的一年。这

四年级上册法制教育电子教案设计

四年级法制教育计划 一、指导思想 通过法制安全教育,人学生学到一些安全知识和生存技能,真正感悟到安全的意义,从而为我们每个人的生命撑起一片安全的天空。 二、教学目标 1、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拥有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2、帮助学生学会保护自己。应对各种突如其来的不测与灾害; 3、帮助学生了解生命的珍贵,从而珍爱生命。 三、教学容 根据教学目标,选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容:1.认识国家机构(3课时)2.家是我们成长的摇篮(3课时)3.我们在学校中健康成长(3课时)4.来自四面八方的关爱(4课时)5.善于保护自己(2课时)6.守护我们共有的家园(2课时) 四、教学措施 1、认真上好每一节安全法制教育课,力求知识与实践相结合。 2、将安全工作纳入班级管理中的常规工作,切实抓好班级学生的安全教育的教学工作。 3、强调课间文明休息,不在教室、过道追逐打闹,有秩序的进出教室,不随意上教学楼的二楼、三楼,不爬球杆、铁门、围墙等。 4、在日常教育活动中,随时针对一切突发事件向学生进行相应的安全教育。同时强调学生不做危险性游戏,课间休息注意避免运动受

伤,在运动和游戏时,教育学生注意规则,按顺序进行,避免撞伤。 教学进度表

第一课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使学生懂得:中华人民国的一切权利属于人民;

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咼国家权利机关,拥有决定国家大事的最高权利。 教学重点:中华人民国的一切权利属于人民。 教学难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利机关。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两会图片 2.学生课前收集有关人民代表大会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知识窗 1.人民行使权利的机关 2.国家最高权利机关 二、圆规 1.《反国家分裂法》 2 .人民怎样行使当家做主的权利 三、瞭望台 了解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的部分权利 教学反思: 1、让学生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有一定的了解,知道人民代表大会行使的 职权。 2、我国最高国家权利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拥有决定国家大事的最 高权利。

初中体育渗透法制教育教案

正面双手头上投掷实心球 ——初中体育渗透法制教育教案 安小芬 教学内容:正面双手头上投掷实心球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乐于参与投掷项目的学习,并在活动中增强信心。 2、初步掌握双手正面投掷实心球技术,并通过投掷练习,提高学生的协调性,力量及爆发力等身体素质。 3、提高机体的爆发力和身体协调性,培养学生安全锻炼的意识。 4、学生积极参与,充分展示自我,并在运动中体验获得成功的喜悦. 5、渗透法制《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 教学重难点:投掷时动作的合理用力顺序及身体的协调性。 教学步骤:渗透法制教育心得体会 一、准备部分 1、课堂常规 (1)、体育委员整队并报告人数。 (2)、师生问好。 (3)、宣布本节课内容、任务及要求。 (4)、游戏:原地传球接力。 场地器材:在球场上,实心球8-12个。

方法:把男女生分开,男女生各分成四路纵队,每队人数相等,队员前后相隔1米左右,游戏开始,每队排头队员双手持球从头上后摆传给第二人,第二人接球从胯下向传给第三人,单数队员按第一人方法,双数队员按第二人方法传至最后队员,先传达到为胜。如图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o o o o 规则:①以教师口令统一开始;②按规定动作传接球;③谁掉球谁捡球。 法制渗透点:告诫不按游戏规则会导致身体受到伤害,对于违反纪律,造成学生伤害事故负有责任的学生,可以给予相应的处分,解犯刑律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二、基本部分 1、教师示范动作,要领: (1)握球和持球 握球的方法:两手十指自然分开把球放在两手撑,两手的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放在球的两侧将球夹持,(男生两食指接触,女生两食指中间距离为1-2厘米),两大拇指紧扣在球的后上方成“八”字,以保持球的稳定。握球后,两手下垂自然置于身体前下方,这样可以节省力量,在预摆时增大摆动幅度,握球和持球时应注意:①球应握稳,两臂肌肉放松;②在动作过程中能控制好球并有利于充分发挥两臂、手指和手腕的力量。

法制教育教案四年级

法制教育教案四年级 法制教育教案四年级范文推荐,希望可以帮助到你。欢迎大家的阅读。可以借鉴的哈。 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教学目的: 1、使广大学生了解本法内容; 2、使每一位同学远离本法中所列的未成年人的不良行为; 3、理论联系实际,防微杜渐,自省自律,弘扬正气,作品学兼优的好青少年。教学重点:对未成年人不良行为的预防 教学课时:二课时 教学过程: 同学们!今天的法制教育让我们一起学习1999年6月28日由第九届全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第十次会议通过的,1999年11月1日起开始实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党和政府历来十分重视对青少年一代的健康成长,对青少年一代寄予了无限的希望,给予了无微不至的关怀。国家出台诸多的法律法规以法律的形式保障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尤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颁布和实施具有重大和深远的意义。这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是保护青少年成长的需要。《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一共八章,分别为:总则;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教育;对未成年人不良行为的预防;对未成年人严重不良行为的矫治;未成年人犯罪的自我防范;对未成年人重新犯罪的预防;法律责任和附则。 今天我们重点学习本法中的第三章;对未成年人不良行为的预防。 1、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前兆 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又有俗话说:风是雨的头。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并非一朝一夕的事,而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积累、渐变过程。此间必然会出现诸多前兆与信号。小错不断,大错必犯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一些青少年违法犯罪就是由于他们长期养成了不良行为,放任自己而又没有及时有利的得到矫正而发展形成的。根据常见的违法犯罪征候、迹象,根据外部表象的差异其前兆分成8类6种。 言语:经常骂街、谈男论女、隐语黑话、好说谎话、缄口不言、脏话不断。 举止:衣帽不整、精神不振、吊儿郎当、蛮横无理、顶撞师长、爱打群架、强行索物、哥们义气、逞强跋扈、轻佻放纵、坐卧不安、行踪诡秘、大把花钱,喜怒无常。结交“哥们、姐们”、口哨唤人、纸条传情、纹身标志。 起居:生活懒散、饭量骤减、出没无常、结群闲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