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当代西方翻译理论中的二分法_以奈达_纽马克_诺德及韦努蒂为例

当代西方翻译理论中的二分法_以奈达_纽马克_诺德及韦努蒂为例

当代西方翻译理论中的二分法_以奈达_纽马克_诺德及韦努蒂为例
当代西方翻译理论中的二分法_以奈达_纽马克_诺德及韦努蒂为例

收稿日期:2005-11-23

作者简介:1.朱晓菁(1982-),女,安徽明光人,解放军外国语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翻译理论与实

践;

2.杨方应(1974-),男,安徽东至人,海军兵种指挥学院讲师,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法律语

言学和翻译。

当代西方翻译理论中的二分法

)))以奈达、纽马克、诺德及韦努蒂为例

朱晓菁1

,杨方应

2

(1.解放军外国语学院研究生系,河南洛阳471003;2.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广东广州510430)

摘 要:二分法在西方翻译理论中非常普遍,即使到了当代也仍然如此。奈达、纽马克、诺德和韦努蒂的二分法理论可以说是当代西方翻译理论二分法的代表,在西方和我国都有比较大的影响,对纷繁的翻译现象的确有较强的解释力。不过,这4位理论家的二分法虽然有共通之处,但相互之间的差异也是十分明显的,而且都有其不足之处,我们在学习借鉴时应该加以注意。

关键词:二分法;奈达;纽马克;诺德;韦努蒂中图分类号:H 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2-722X (2006)05-0078-04

B inary Concepts i n Conte mporary W estern Transl ati on Theories

)N ida ,N e wm ark ,Nord and Venuti R evisited

Z HU X iao -ji ng 1,YANG Fang -y i ng 2

(1.D epart m ent o f G radua te S t udies ,PLA U niversity of Fo re i gn L anguages ,Luoyang ,H enan P rov .,471003,Ch i na ;2.Guangdong U n i ve rsity o f F oreign Languag es and F oreign T rade ,Guangzhou ,Guangdong P rov .,510430,Ch i na)Abstrac t :A s a frequently used m eans o f theo rization ,b i nary concepts hav e been and are still favored by W estern transl a ti on scho l a rs .Among the scho lars adheri ng to such concepts ,the m ost famous are probab l y Eugene N i da ,P ete r N ewm ark ,Chr iti ane N ord and Law rence V enut.i T he i r bina ry concepts are w ell accepted i n both theW est and Ch i na ,and are quite e ffecti ve i n explaini ng m any translati ona l phenom ena .Y et t he d ifferences bet w een t he m and their defects are as often neg lected as they a re equa ted w ith one anothe r .

K ey word s :b i nary concept ;V ida ;N e wm ark ;N ord ;V enu ti

二元论是一种哲学倾向,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精

神和物质两个实体,是一种企图调和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哲学主张。(方梦之,2004:236)在翻译理论中,这种倾向表现为二分法,即将种种翻译现象分为两大类进行对比分析。这种方法具有明显的结构主义的特点,其优点是既从整体上把握考察对象,又将考察对象加以逻辑分割,使研究者在宏观

上了解研究对象的同时,能够将研究结果体系化、科学化。缺点是倾向于将划分出来的两大类对立起来,既看不到二者的重合点,也看不到两大类之间的灰色地带,否认多元性。

说来奇怪,尽管二元论思想在中国传统中并不

明显,但二分法却得到了许多中国翻译学者的认同。这些学者时常以二分法的西方理论来分析中国的翻译现象,却没有注意到这些理论本身的问题,甚至对这些理论之间的区别也缺乏必要的考察。因此,对当代西方翻译理论中的二分法做一对比与分析,在目前显得尤为必要。本文选取在我国影响最大的奈达、纽马克、诺德和韦努蒂的二分法理论,

试图分析各自的优缺点,并指出他们之间的区别与联系。1.四位学者二分法的内容

奈达、纽马克、诺德和韦努蒂的二分法理论可以说是当代西方翻译理论二分法的突出代表,在西

第29卷 第5期2006年9月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Journal of PLA U niversity of Fo re i gn L anguages V o.l 29 N o .5Sept .2006

方和我国都有比较大的影响。四位学者的二分法本身具有一定的系统性和科学性,其内容是非常丰富的。奈达的理论充分体现了二分法的特点。他在5翻译科学探索6(To w ard a Science of Transla ting, 1964)中提出了形式对等(for m al equivalence)和动态对等(dyna m ic equ i v a lence)两个概念。形式对等指的是在形式和内容两方面关注信息本身,即译语信息应当与源语信息尽可能保持一致,尽可能再现原文的形式和内容。动态对等要遵循/效果对等原则0,即/译语读者和信息之间的关系与源语读者和信息之间的关系实质上是相同的0,它的目标是寻求与原文信息最贴近的、自然的对等语。(N i da,1964:159-166)

在翻译界长期围绕直译和意译争论不休的背景下,纽马克在1981年出版的5翻译问题探讨6 (Approaches to T ranslation)一书中提出两种翻译方法: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语义翻译指译者在译语句法和语义结构允许的前提下,尽可能准确地再现原文的上下文意义(N e wm a rk,2002:39),它以原文为重心,力求保留原作的语言特色和表达方式。交际翻译是与语义翻译对应的一种翻译方法,它试图使译文对译语读者产生的效果尽量等同于原文对源语读者产生的效果(2002:39),交际翻译注重译文的读者对象,以译语读者为重心。

德国功能学派的代表人物诺德按照译文的预期功能对翻译方法进行划分:纪实翻译和工具翻译。纪实翻译是对/作者和源语读者之间的(源语文化)交际进行纪录0(N o rd,2002:47),即反映源语文化传意过程的译语文化的纪录。纪实翻译包括4类:1)逐词翻译或对照译法;2)直译或语法翻译;3)语文翻译法或学术翻译,即直译加注法;

4)异化翻译。(方梦之,2004:91-92)工具翻译是指译文要在译语文化中的一次新的交际行动中充当独立的信息传递工具(N o rd,2002:50),即作为译语文化中传意的工具。工具翻译要在译语文化中实现新的交际功能,它可以分为3类:1)功能等同的翻译,用于技术文本和实用文本的翻译;2)功能相异的翻译,即原作在文化或时间上与译语读者有较大距离,在新的语境中保留原作功能没有太多意义,译者对原作的功能加以调整;3)功能对应的翻译,即译作与原作功能基本相应的文学翻译,多数诗歌翻译属于这种情况。(方梦之,2004:90) 1813年,德国翻译家施莱尔马赫在5论翻译的方法6一文中指出:/翻译可有两种不同途径。一是尽可能地不扰乱原作者的安宁,让读者去接近作者;二是尽可能地不扰乱读者的安宁,让作者去接近读者。0(谭载喜,1991:135)他说的前一途径指的是/异化0,后一种指的是/归化0。施莱尔马赫本人是主张/异化0的。韦努蒂的二分法是根据施莱尔马赫提出的/两种翻译途径0进行划分的。他在5译者的隐身6(The Translator p s Invisib ility)一书中提出了/归化法0(do m esticati n g m ethod)和/异化法0(foreign izi n g m ethod),这两种方法涉及原文和翻译方法的选择。归化法采取民族中心主义的态度,使外语文本符合译语的文化价值观,把原作者带入译语文化,而异化法则接受外语文本的语言及文化差异,把读者带入外国情景。(V enut,i2004:20)韦努蒂认为,归化与异化这两种翻译方法是截然不同的,因而无论采取哪一种方法都必须坚持到底,两者不能混用,而他本人是主张异化的。

2.四位学者二分法的异同

总的来说,这四位学者的二分法存在着共通的地方。首先,传统的翻译方法只是围绕着直译和意译进行争论,奈达、纽马克、诺德和韦努蒂分别从新的视角提出了各自的两种翻译方法,是对传统翻译理论的重大突破。这四位学者的二分法,总体来说有相似之处,其理论都是为了解决翻译中出现的实际问题,即都是以指导翻译实践为目的的。其次,都承认翻译的可能性。翻译界长期以来争论的一个问题是可译性和不可译性。以上四位理论家都对各种翻译方法和策略进行了划分,实际上承认了所有文本和语言现象都是可译的。

事实上,这四位学者的二分法也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差异,国内学者有可能将它们混淆。奈达的二分法是国内学者最熟悉的,形式对等是以源语为中心,尽量再现原文的形式和内容,动态对等注重读者的反应,试图以最贴近的、自然的对等语再现原文信息,使译语读者和译文信息之间的关系与源语读者和原文信息之间的关系本质上相同。形式对等要求译文和原文在语言的形式上保持对应,但在有些情况下过于死板,缺少灵活性。

纽马克的二分法相对而言较为客观,语义翻译力求保留原作者的语言特色和独特的表达方式,因而译文与原文的形式更为接近。交际翻译注重译文的读者对象,主张根据文本的不同类型采用不同的翻译方法。在纽马克看来,语义翻译与交际翻译是一个整体,因而在翻译中不可孤立地使用某种方法,他认为二者的结合是较为恰当的方法。语义翻译指的是译文尽量要与原文接近,与奈达的形式对等有相似之处,但不像形式对等那样过于机械和绝

#

79

#

第5期朱晓菁,杨方应当代西方翻译理论中的二分法

对化。交际翻译与奈达的动态对等也不同,在没有/雪0的语言里,/白如雪0可能令人不解,而应说/白如霜0或/白如白鹭毛0等相应的惯用法(谭载喜,1991:272)。这种译法在一定程度上完成了交际功能,但与交际翻译仍然存在着差异。

诺德的工具翻译和纪实翻译与纽马克的二分法大致相同,但诺德是根据文本的预期功能进行划分的,她认为译文的预期功能决定采用何种翻译方法,而纽马克是根据文本的类型进行划分,即由原文的类型来决定采用哪种方法,由此可见,纽马克和诺德的二分法也是不同的。韦努蒂则是根据施莱尔马赫提出的两种翻译方法来进行划分的,有些学者可能会将他的归化与异化等同于奈达的形式对等与动态对等,事实上它们也有差别。在韦努蒂看来,判定/异化0还是/归化0的标准是看与译入语文化有无差异,如果有差异,即使是采用了译入语文化的成分,也是/归化0译法;如果无差异,即使保留了原文的形式,也是/异化0译法。因此,有时候追求形式对等并不在于完全照搬原文形式,采用形式对等或功能对等的译法也不一定就是归化,所以说奈达的动态对等很有可能是异化,而非归化。由此可见,对奈达的对等理论仍需进一步研究。

3.四位学者二分法的成就与不足

这四位学者的二分法理论在西方和国内的翻译理论界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并对翻译理论的发展起了较为重要的作用,而且在解释诸多翻译现象的过程中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奈达在世界翻译领域占有重要的地位。20世纪80年代初,他的翻译理论传入中国,目前已经成为当代西方翻译理论中被介绍最早、最多,影响最大的理论(王丽君,2004:44),其中对中国翻译界影响最大的就是他的/功能对等0理论。该理论刚传入时颇受推崇,译界/言必称奈达0,到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奈达翻译理论开始遭到质疑。到90年代中期以后,译界/言必称奈达理论之缺陷0(杨晓荣,1996:8),大有全盘否定奈达之趋势。笔者认为,对奈达的对等理论要做客观的分析,全盘肯定和全盘否定的态度都是有失偏颇的。奈达针对5圣经6的翻译提出了形式对等和功能对等的翻译方法,这是根据某一类文本提出的比较切实可行的方法,打破了严格的字字对等的翻译方法。总的来说,奈达的形式对等和动态对等更加强调以读者为中心,在一定程度上超越了长久以来的直译和意译之争,/给翻译研究注入了一种新活力0(苏文秀,1998:92)。纽马克的语义翻译与交际翻译主要在文学翻译理论中得以引用,但是对它们的评论要明显少于对奈达的形式对等与功能对等理论的评论。(M undy,2001:46)纽马克对效果对等原则进行了批评,然而由于过多地使用术语,他本人也遭到了一些学者的批评。奈达在纽马克的专著5翻译问题探讨6一书的前言中也指出:/纽马克的主要贡献在于提出了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而语义翻译主要关注源语文本的语义内容,而交际翻译基本上关注接受者的理解和反应。这一区分与他提出的文本类型的多样性是密切相关的。0(N ewm ark,2002:v ii) /目标文本的功能类型根据翻译目的,即在目标语文化中所要达到的功能来确定,因而独立于源语文本功能之外0(周红民等,2002:198),在此基础上,诺德发展了两种功能翻译模式)))纪实翻译和工具翻译,并且根据翻译目的、目标文本的功能类型,对其进行与之相适应的划分。就现有的文献来看,相比奈达、纽马克和韦努蒂的二分法在翻译界产生的深远影响,诺德的工具翻译与纪实翻译理论的影响尚不明显,多数是在介绍德国功能派翻译理论的文章中有所提及。/韦努蒂提出的归化法和异化法突破了语言因素的界限,将视野扩展到语言、文化和美学等因素。0(孙致礼,2003:48)韦努蒂对归化的翻译原则提出了质疑,并批判了以往翻译中占主导地位且以目的语文化为归宿的倾向,同时提出了反对译文通顺的解构主义翻译策略,即提倡异化的翻译。异化翻译承认差异并且在目的语中造成了文化间的差异,/其目的是要发展一种抵御以目的语文化价值观为主导地位的翻译理论和实践0(谭晓丽,2002:133),以此来表现外国文本在语言和文化上的差异并且保留这些差异。韦努蒂指出了归化翻译在英美主流中潜藏的意识形态因素、殖民主义因素及翻译变异背后的时代意识与政治意识,同时提出了克服这种倾向颇为可行的办法。/韦努蒂把归化翻译与异化翻译不仅仅看作是翻译的原则和方法问题,而是像翻译研究派一样,结合政治、历史和文化进行考察。0(郭建中,2002:198)

尽管四位学者二分法的意义重大,并对翻译理论的发展起了较为重要的作用,然而,它们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总体来说,奈达、诺德及韦努蒂的二分法都过于绝对化,相比较而言,纽马克的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较为客观一些。后者认为应根据不同的文本类型采用不同的翻译方法,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奈达的形式对等过分追求译文与原文在字、词

#

80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年

方面的完全对等,极有可能走向荒唐的极端,而且他的翻译观主要来自于他对5圣经6的翻译和研究,因而他更多地关注交际性和易懂性。他所提出的翻译标准和他的效果对等原则遭到许多学者质疑。纽马克提出的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在翻译界引起了很大反响,他的二分法较为客观。然而,/语义翻译与交际翻译的提法也不理想,因为任何翻译都离不开语义的传达,无不是为了人们思想的沟通,上述提法容易招致误解和批评0。(廖七一, 2001:191)诺德的纪实翻译和工具翻译是根据文本的功能进行划分的,她针对文本的不同将其进行细分,然而在实际的翻译中这两种翻译方法也并非完全对立的关系。韦努蒂提出归化和异化两种翻译策略,然而,他本人认为归化与异化这两种翻译方法是截然不同的,因而无论采取哪一种方法都必须坚持到底,两者是不能混用的。他本人所主张的异化策略,在实际的翻译过程中可能行不通。异化翻译保留了源语文本同中之异,在忠于原文的同时却会破坏译语文化的规范,使用异化的翻译方法有时会使译文显得不太通顺。笔者认为,异化和归化的作用不同,两种方法是互相补充的关系,并不存在绝对的对立。

4.四位学者的二分法对中国翻译理论的启示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他们的二分法对中国翻译理论有如下几点启示:

(1)二分法与笛卡尔等人提倡的西方理性思维是相符的,由于受到二元对立思想的影响,它是将/一分为二0看问题的方法运用到翻译研究中,二分法是较为实用的方法。由于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二分法看问题可以更加全面,它是结构主义主要的手法,比较理性和科学,而且也比较容易理解和接受。因而,二分法在20世纪60至90年代这一段时间内较为盛行,在后殖民时期和当代的翻译研究中也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

(2)二分法的实际内容是不断发展的。奈达的对等理论就经历了一个不断完善和发展的过程,它来源和应用于实践,并且会在实践中获得更大的发展,从而对翻译实践起更大的指导作用。其后提出的/功能对等0理论,无疑是对/动态对等0的一个较大发展。纽马克认为,不同文本类型可以采用不同的翻译方法,而且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是一个整体,后来他又提出了/关联翻译法0(a correlati v e approach to translati o n)的概念,并指出它与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并不矛盾。韦努蒂创造性地提出了/抵抗式翻译0,也很有积极意义。

(3)目前国内对奈达及韦努蒂的二分法评论较多,然而有些学者的态度较为极端,笔者认为仍要进行合理的分析和评论。四位学者的二分法都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系统性,同时也存在一定的不足,我们要对它们的优缺点进行具体的分析。中国翻译界普遍认为,二分法是西方人所特有的,事实上, /直译与意译之争,在我国自有翻译之时起就已存在0(罗新璋,1984:4),而且早在佛经翻译时期的/文质0之争就已体现出较为明显的二分法思想。

(4)二分法也存在一定的缺陷。二分法的划分有时过于绝对,使有关的两个概念处于相互对立的状态。翻译其实是个很复杂的问题,西方的二分法与翻译实践有可能是不相符的,实际的翻译问题并不是非此即彼的问题。四位学者的二分法都存在相互对立的问题,忽视了两种对立的方法或现象之间的过渡地带或灰色地带,忽略了翻译的多样性与多元性,这正是解构主义所抨击的。

参考文献:

[1]方梦之.译学辞典[K].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90-92,

236.

[2]郭建中.当代美国翻译理论[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198.

[3]廖七一,等.当代英国翻译理论[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1:

191.

[4]罗新璋.翻译论集[C].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4.

[5]苏文秀.奈达和纽马克翻译理论比较[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1998,

(3).

[6]孙致礼.再谈文学翻译的策略问题[J].中国翻译,2003,(4).

[7]谭晓丽.从归化与异化之争谈英汉习语互译[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0,(6):1331

[8]谭载喜.西方翻译简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272.

[9]谭载喜.新编奈达论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2:

x i x.

[10]王丽君.奈达翻译理论引发的启示[J].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4,

(5).

[11]杨晓荣.翻译理论研究的调整期[J].中国翻译,1996(6):8-11.

[12]周红民,肖建安,刘南.论翻译的功能观)))也释德国功能派[J].零

陵学院学报,2004,(5).

[13]M undy,Jere m y.Intro duci ng T ransl ati on S t udies[M].Londo n:Routle dge

T a y l o r&F ra nc i s G roup,2001:46.

[14]N e wm ark,P et e r.App roaches to T ranslati on[M].Sha ngha:i Shangha i

Fo rei gn Lang uage Educati on Press,2002:v i,i39.

(下转第111页)

#

81

#

第5期朱晓菁,杨方应当代西方翻译理论中的二分法

观察到的婚姻生活写成喜剧,在回忆录中他写道: /在这个世界上,似乎找出一对幸福的夫妻是很困难的事0(96)。他也记录了创作5黑房间6时自己对女性问题的思考:/女性是男性的对立面,男性是女性永远的压迫者,我为这样的观念感到困扰。男性为女性准备了第二个地方,让她生活在那里,她失去了自己的自由、个性、观点和地位,妻子在印度教社会就是理想的牺牲品。0(116)这体现出纳拉扬对印度女性的同情。这一段生活经历为5黑房间6的创作奠定了基础,作家以莎维德丽的悲剧,展示了印度妇女的生存状态,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印度女性问题的思考。

5.结语

英迪拉#甘地曾经说过:/我们的国家是一个充满矛盾和两个极端的对立面同时共存的国家,尤其对妇女来说是如此。如果说我们有居于世界最先进行列的妇女,我们也有列为最落后的妇女。在法律上,所有男女之间的歧视均已被废除。然而我们都知道,我们妇女在社会上与经济上,除了一般困苦之外,还遭受着更大的痛苦,仍然像生活在中世纪。0(闵冬朝,1991:154)纳拉扬在这部作品中,虽然没有塑造印度的娜拉,但给我们展示了女性丰富的内心世界,展示了女性内心深刻的痛苦与强烈的反抗愿望,以及女性独立的自身障碍,为读者了解印度现代女性的生存状态提供了一面新的镜子,也为他在之后的作品中描写不同的女性、展示女性的解放历程奠定了基础。

注释:

1以下凡出自The D ark Room一书的引文,只标注页码,不再另注。

参考文献:

[1]迭朗善,译.摩奴法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6.

[2]闵冬朝.国际妇女运动[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

1991.

[3]毛姆.毛姆读书随笔[M].刘文荣,译.上海:上海

三联书店,2000.

[4]N aik,M.K.T he Ironic V ision:A Study of t he F iction of

R.K.N arayan[M].N ew D e l h:i Ster ling Publi shers P rivate L i m ited,1983.

[5]N arayan,R.K.T he D ark R oo m[M].M yso re:Ind i an

Thought P ublica ti ons,1938.

[6]N a rayan,R.K.M y D ay s:A M e mo ir[M].M ysore:

P engu i n Books,1989.

(责任编辑梁利)

(上接第81页)

[15]N i da,Eug ene.T o w ard a Science of T ransl a ting[M].

Le i den:E.J.Bril,l1964:159,166.

[16]N ord,Chr iti ane.T ransl a tion A s Purp oseful A cti v it y[M].

Shangha:i Shangha i F oreign L anguage Educati on P ress,

2002:47-50.[17]V enut,i L aw rence.T he T ransl a t or p s Invisibilit y[M].

Shangha:i Shangha i Fo re i gn L anguage Educati on P ress,

2004:20-21.

(责任编辑严辰松)

#

111

#

第5期王春景现代印度妇女的哀歌

劳伦斯·韦努蒂与异化翻译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sodocs.net/doc/a913110431.html, 劳伦斯·韦努蒂与异化翻译 作者:张帆 来源:《校园英语·上旬》2016年第09期 【摘要】本文研究翻译研究派的集大成者、美籍意大利学者劳伦斯·韦努(Lawrence Venuti,1953-)的翻译思想。通过介绍劳伦斯·韦努蒂翻译理论中的几个重要概念来昭示一种能够负载和交汇异质文化的翻译文本,彰显翻译活动的主体。韦努蒂的解构主义翻译理论使 翻译活动的意义得以重新解释。这不仅赋予西方译学研究以后现代的品性,也值得中国译学 反思。 【关键词】归化异化译者隐身抵抗翻译 一、引言 美籍意大利学者劳伦斯·韦努蒂(Lawrence Venuti,1953-)是当今美国翻译理论界的领军人物,是当今美国译学界最重要的翻译理论家。在韦努蒂的翻译研究中,有一条中心线索贯穿始终,这条线索就是:韦努蒂以“异化”翻译贯穿始终,韦努蒂高举异化翻译大旗,以此将译者从隐身的后台推向显身的前台,将翻译研究从学术界的边缘推向中心。韦努蒂的翻译研究涉及语言文化、社会、伦理,他也以此成就了翻译研究派集大成者的辉煌地位。 二、劳伦斯·韦努蒂的异化翻译理论 在韦努蒂的翻译研究中,有一条中心线索贯穿始终,这条线索就是:韦努蒂以“异化”翻译贯穿始终。“归化”和“异化”这对翻译术语是由美国著名翻译理论家劳伦斯·韦努蒂于1955年在《译者的隐身:一部翻译史》中提出来的。首先我们先来明确一下“归化”和“异化”的概念。 1.“归化”和“异化”。“归化”是要把源语本土化,以目标语或译文读者为归宿,采取目标语读者所习惯的表达方式来传达原文的内容。归化翻译要求译者向目的语的读者靠拢,译者必须像本国作者那样说话,原作者要想和读者直接对话,译作必须变成地道的本国语言。归化翻译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译文,增强译文的可读性和欣赏性。认为这种翻译类似于施莱艾尔马赫所反对的翻译方法:“尽可能让读者安居不动,而引导作者去接近读者”。 与施莱艾尔马赫有所不同的是,韦努蒂的归化翻译还包括译入语文化对文本的选择,即有意挑选那些能够采用归化翻译方法的外国文本,以便于将之同化到译入语主流文化当中。 “异化”是“译者尽可能不去打扰作者,让读者向作者靠拢”。在翻译上就是迁就外来文化的语言特点,吸纳外语表达方式,要求译者向作者靠拢,采取相应于作者所使用的源语表达方式,来传达原文的内容,即以目的语文化为归宿。使用异化策略的目的在于考虑民族文化的差异性、保存和反映异域民族特征和语言风格特色,为译文读者保留异国情调。

翻译理论前沿

关于韦努蒂异化翻译策略的误读 —对国内归化/异化翻译之争的反思 目录 摘要 引言 第一章国内归化/异化翻译之争的焦点 第二章国内译界对韦努蒂异化翻译策略的误读 2.1对韦努蒂解构主义立场的忽视 2.2对韦努蒂理论背景和目的的忽视 2.3对韦努蒂进行异化翻译的策略的忽视 第三章从误读中对国内归化/异化翻译之争的反思 3.1对韦努蒂异化翻译策略的正确认识 3.2国内归化/异化翻译之争与韦努蒂异化理论的差异第四章对国内译者翻译实践中的启示 结语 参考文献

摘要 国内译界误读了韦努蒂有关归化、异化的理论,忽视了他的解构主义立场、提倡异化翻译的背景和目的以及异化翻译的具体操作策略。国内译者在归化/异化之争中有意贬低了归化翻译的作用。通过揭示这些误读,可以让读者意识到国内的归化、异化理论与韦努蒂的理论的差异,从而正确地看待国内的归化、异化之争。 关键字 韦努蒂:归化;异化 引言 近些年来,翻译中的归化/异化问题成为国内外翻译界谈论的热门话题。在近代,劳伦斯·韦努蒂(Lawrence Venuti) 在其代表作《译者的隐身》中明确提出归化(domesticating translation) 、异化(foreignizing translation) 的概念, 反对“透明的翻译”(即归化翻译) ,提倡进行“抵抗式翻译”(即异化翻译) 来反对英美文化的霸权主义和种族中心主义。韦努蒂的观点再一次把归化、异化之间的争论引向了高潮,对世界译坛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在当代中国,刘英凯在“归化—翻译的歧路”一文率先向归化翻译发难,认为归化翻译是翻译的歧路,并总结出了归化翻译的“五大罪状”。 但是,仔细比较一下韦努蒂和国内学者的观点,我们发现两者所用的概念虽然相同,所谈的内容却相差巨大。通过国内学者的研究,我们看到的并非真实的韦努蒂。笔者认为国内关于归化、异化的讨论存在一些误区,两者之间的争论表现在有意压低归化翻译的价值的倾向,而且国内归化/异化翻译之争与韦努蒂异化理论存在着认识层面上的差异。 第一章国内归化/异化翻译之争的焦点 当韦努蒂的归化、异化理论传到中国后,国内的一些学者纷纷响应,在中国译界引起了一次又一次的争论。在历次的争论中,有人赞成归化;有人采取折中的态

当代西方翻译理论流派评述及代表人物(详)

翻译学必读 1语文和诠释学派 二十世纪之前的翻译理论被纽马克(1981)称为翻译研究的‘前语言学时期’,人们围绕‘word-for-word’和‘sense-for-sense’展开激烈的讨论,核心是‘忠实’,‘神似’和‘真理’。典型的代表有John Dryden, Tytler等,而Barnard, Steiner等人则是在他们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 2语言学派 Jacobson(1959)提出意义对等的问题,随后的二十多当年,学界围绕这个问题进行了研究。奈达(1969)采取了转换语法模式,运用“科学(奈达语)”的方法来分析他翻译《圣经》过程中的意义处理问题。奈达提出的形式对等说、动态对等说和等效原则都是将注意力集中在受众一方。纽马克信奉的是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即重视翻译中的语义和交际方面。 3话语分析Discourse Analysis(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批评话语分析functional discourse analysis功能语篇分析Discourse analysis theory话语分析理论 Discourse Analysis for Interpreters翻译专业演说分析 Pragmatics & Discourse Analysis语用学positive discourse analysis积极话语分析 rhetorical or discourse analysis语篇分析Pragmatics and Discourse Analysis语用学Mediated discourse analysis中介话语分析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到九十年代,作为应用语言学领域的一个分支,话语分析经历了产生和发展壮大的过程,其理论背景来自M.K.Halliday(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法。今天,话语分析的方法已经逐步运用到翻译研究中。House(1997)提出的翻译质量模型就是基于韩礼德的理论,他吸收了其中的语域分析方法;Baker(1992) 则为培养译员提供了话语分析和语用分析的范本;Hatim 和Mason(1997)将语域研究拓展到语用和符号学角度 4目的学派 目的学派于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在德国兴起,是从静态的语言学、语言类型学中剥离出来的。其中的代表人物有,Reiss,Vermmer,Nord 等。Reiss(1971,1988,2000)强调的是文本层面的对等,主张文本的类型和翻译策略结合起来;Holz-Manttari(1984)则认为在翻译过程是一个交际、互动的过程,涉及各种各样的角色。Vermmer(2000)继承并发展了Reiss的观点。 5文化学派the Culture School Even-Zohar 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提出将文学翻译视为文化的,文学的和历史的过程或系统。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指的是更加注重从文化研究的角度进行翻译研究。其中,Lefevere (1992)逐渐从系统理论转向文化学研究,将翻译看作‘重写’的过程,审视围绕着翻译文本的意识形态冲突等课题。Simon(1996) 和一些女权主义者则重点研究文化学研究中的女性意识。后殖民主义文化学方向的代表人物是Bassnett和Trivedi (1999),他们认为,无论在殖民化的过程中还是在被殖民的社会,翻译都十分活跃。文化学派的研究有着各自的研究任务和各自的侧重点,丰富了翻译研究的内容。 6解构学派 本雅明本人不属于解构学派,但他的著作《译者的任务》通常被看作解构学派对翻译研究的缘起和根据。本雅明率先指出,翻译不可能与原作相等,因为翻译过程已经改变了原作,况且,没有蜕变,也就不会产生‘后起的生命’。本雅明认为,译者的任务不是在目标语中复制原文,而是颠覆原语的体系,把潜藏于原文的精神内容表达出来。德里达则更进一步,在他的著作《巴别通天塔》中,翻译被看作一个不断解构和建构的过程。学界认为德里达将翻

韦努蒂异化翻译理论研究综述_陆少辉

青春岁月 2000年,郭先生发表的“韦努蒂及其解构主义的翻译策略”较系一、异化论简述 统地阐发了韦努蒂的异化翻译理论。他认为韦努蒂的异化翻译理1813年,德国著名翻译理论家施莱尔马赫在其论文《论翻译论是进步的,在倡导国际平等对话的未来有很大发展空间。同年的方法》中提出:“翻译只有两种方法:要么译者尽可能让作者稍晚,他在专著《当代美国翻译理论》中更系统地阐述了韦努蒂安居不动,让读者去接近作者,要么译者尽可能让读者安居不异化翻译理论的来源、内容及其影响。至此,韦努蒂的“异化翻动,让作者去接近读者。”当代法国著名翻译理论家安托瓦纳·译”理论被基本完整地引进国内。 贝尔曼在1985年发表的论文《翻译及对异的考验》中指出翻译是近年来,国内外如火如荼地讨论着归化与异化。国内译界赞对“异的考验”,并对其作出了详尽的解释。他认为应该把异作扬并接受了韦氏异化论。以“韦努蒂”为篇名检索词在中国期刊为异去接受。在贝尔曼等人的影响下,美籍意大利学者劳伦斯·全文数据库中检索,从1999到2011年有74篇文章标题中包含“韦韦努蒂批判地继承了施莱尔马赫的观点。1995年,他在专著《译努蒂”。除了对他著作的书评之外,国内对韦努蒂翻译思想的讨者的隐身》中,将施莱尔马赫谈及的第一种方法称为“异化论很多是从哲学解构主义翻译观或翻译伦理角度深入剖析他的异法”,第二种方法称为“归化法”。 化理论。这说明国内翻译界对其理论的研究已从表层的语言操作韦努蒂的异化翻译理论是在文化霸权和后殖民主义背景下和转入深层次的哲学考量。 解构主义的哲学基础上诞生的。异化论不仅仅是话语策略或词语刘英凯1987年发表了“归化——翻译的歧路”后,主张翻译选择的策略问题,它打破了传统翻译理论将焦点置于语言层面的要重视异化的观点成为主流。2002年,王东风表述了韦努蒂集中束缚,与翻译方法、外语文本的选择和读者的接受息息相关。异而深刻地探讨的“异化”与“归化”这两个概念,并指出二者间化翻译要尽量保留源语的语言与文化特点,让读者尽可能多的了难以调和的矛盾,将二者之争引入最高点。他阐述了韦努蒂和罗解异国风情、异国文化和异国的语言特点,以丰富本族语言的表宾逊对异化翻译的定义。作者认为目前在国际译坛中,异化翻译达。用异化翻译来抵抗种族中心主义和文化帝国主义,目的是要的声音要响亮些,归化派在理论上暂时没有做出强有力的回应。 发展一种抵抗以目的与文化价值观占主导地位的翻译理论和实2003年,许钧在其著作《翻译论》中对韦努蒂的理论持赞赏践,以体现译文在语言和文化上的差异。异化论是促进民族平的态度。他同意韦努蒂的观点:翻译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形成文等、尊重各种文化的有效方式,在反对欧美文化霸权、保护文化化身份。对文化差异的压制会阻挡翻译的进步角色。 生态、提高译者和译文的文化地位方面有一定的积极意义。2004年,任淑坤从“原创与翻译”“流畅与抵制”和“主流二、国外研究现状 与剩余”三个方面对韦努蒂的翻译理论进行阐释和评析。韦努蒂美国阿肯色大学的库赛博士通过阿拉伯语译成英语的大量的的思想逆潮流而动,对翻译研究者开启了不同的思路。 案例的研究对比,阐述了他对异化翻译策略和归化翻译策略的看2005年,刘亚猛明确指出韦努蒂的著作《翻译之耻——为存法。他认为韦努蒂的异化翻译策略更有助于保持原文的身份。对异伦理的最终确立鼓与呼》让读者对韦努蒂陌生化。韦努蒂由一目标语读者来说,它是可靠信息的来源。异化翻译策略是一种丰开始构筑了“异化”与“归化”的二元对立,使“异化”翻译由富化的策略,克服了寻找不可译的文化项目对等词的难题,使得边缘发展至中心;同时又对其进行了解构。经过仔细审视《翻译翻译显性,更忠实;拓宽了目标读者的知识,丰富了目标语的语之耻》这本书,会发现韦努蒂推出了“存异伦理”和“化同伦言和文化系统等等。而这些正是任何翻译理想化的终极目标。他理”。这一组处于过渡时期的新概念把“异化翻译”与“归化翻认为归化不仅剥夺了源语言文本的文化背景和文化身份,造成许译”之间的对立由策略和政治层面上升到了道德伦理层面。实际多重要信息的流失,而且剥夺了目标语文本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应上,这一举措使得这一二元对立不可避免的内在断裂和矛盾凸显获得的知识。库赛博士通过实例分析,认为异化翻译实实在在地出来。在刘亚猛看来,这实际上实现了该对立的自我解构,即触到了翻译的本质。 “归化”同样不可忽视。此时,韦努蒂提出了许多亟待解决的问异化翻译理论在国内外引起了很大反响,有赞成也有反对的题。 声音。皮姆在“韦努蒂的显身”中表明异化翻译理论的软肋在于2006年,封一函介绍了韦努蒂理论中的几个重要概念来昭示夸大了翻译在集中化抑或标准化语言上的作用。他主要提出了三一种能够负载和交汇异质文化的翻译文本,彰显翻译活动的主个反对的观点:第一,即使译者拒绝采用流利的翻译方法,翻译体。他指出韦努蒂揭示了翻译话语中的民族中心主义和文化霸权现状不可能得到改变;第二,归化策略的采用与源语和目的语文主义的实质,以此提出“抵抗式翻译”、“症状阅读”和“妄用化之间的力量对比没有关系;第三,皮姆借用图瑞的干扰容忍度式忠实”诸种翻译策略。此举不仅赋予西方译学研究以后现代的法则,质疑韦努蒂的抗阻式翻译策略是否能经受实践检验。品行,也值得中国译学反思。同年,对异化论持否定态度的马会Crisafulli指出绝对二元论和错误的方法论是韦氏理论的两个主要缺娟在阐明异化论实质的基础上,以实例说明了该理论在翻译研究陷。首先,韦努蒂的抵抗式翻译不能促进民主文化交流,译者无中所存在的问题。首先,异化论没有考虑到文学翻译的目的和接法以韦努蒂倡导的方法成功地改变民主价值观。其次,极端异化受者的需求;其次,异化翻译能否改变英美国家的翻译状况值得不仅会导致本民族人们固有观念的加强,这种“怪异化”还将疏怀疑;第三,“流畅”的归化翻译具有普遍性,不仅仅是强势国远译文与读者的距离。再有,该翻译策略是针对将弱势文化翻译家的主流翻译方法。最后,她还指出了异化翻译的理论基础及其成强势文化时,用以抵制文化霸权。在将强势文化翻译成弱势文可能的负面影响。 化时,他质疑这一策略是否能起到相同的作用。还有学者从读者2007年,蒋饶华和张景华着重围绕三个问题展开了讨论:1)的接受程度和译者选用翻译策略等角度进行评价。 韦努蒂异化翻译理论的内涵;2)韦努蒂的译者著作权思想与其异三、国内研究现状 化翻译理论的内在联系;3)韦努蒂的异化翻译理论是否属于解构 郭建中教授对异化翻译理论的介绍大约是国内译界最早的。 韦努蒂异化翻译理论研究综述 □ 陆少辉(贵州大学外国语学院, 贵州 贵阳 550025) 【摘要】韦努蒂的异化翻译理论在国内外的研究已有十几年之久,相关文章也不在少数。本文在此基础上,对其进行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尤其对国内研究现状的综述,以时间为线索对近几年的研究发展情况予以概述,以期对该理论发展脉络有更清晰、系统的认识,使读者在实践过程中游刃有余。 【关键词】韦努蒂;异化翻译理论;国外研究现状;国内研究现状

文化与翻译

《外语与外语教学》(大连外国语学院学报)1999年第11期(总第127期)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 教 授 孙致礼 文化与翻译 以前,人们常说我国翻译界存在两大流派:文艺学派和语言学派。前者强调传达原作的艺术意境,因而把“传神”、“入化”视为翻译的最高境界;后者则将语言学的某些理论运用到翻译研究上,要求译作与原作“等值”、“等效”。但是,令人可喜的是,近些年来,我国翻译界又悄然崛起了一个新的流派:文化学派。他们认为,语言作为文化的组成部分,既是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又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两种不同的民族语言相交流,实质上是两种不同的民族文化的交流。在语言的交际过程中,两个不同国家或民族的人能否相互沟通,不仅取决于他们对于语言本身的理解,而且取决于他们对语言所负载的文化蕴意的理解。因此,他们主张在文化研究的大语境下来考察翻译。① 中外学者对翻译下过各种各样的定义,其中张今先生的定义尤为惹人瞩目:“翻译是两个语言社会之间的交际过程和交际工具,它的目的是要促进本语言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进步,它的任务是要把原作品中包含的现实世界的逻辑映象或艺术映象,完好无损地从一种语言中译注到另一种语言中去”。②进行文化交流,促进社会进步,这正是翻译的根本任务和最大意义所在。 从我国翻译界目前的状况来看,文化学派似乎尚未形成堪与文艺学派和语言学派并驾齐驱的势头。但笔者认为他们的理论为翻译研究提供了一个新视角,值得引起我们的重视。下面,笔者就从文化与翻译的角度,谈谈自己的一点肤浅体会。 一、“文化传真”是翻译的基本原则 鲁迅说:“如果还是翻译,那么,首先的目的,就在博览外国的作品,不但移情,也要益智,至少是知道何地何时,有这等事,和旅行外国,是很相像的:它必须有异国情调,就是所谓洋气。”③什么叫“异国情调”呢?显然,鲁迅指的不是在语言上“一味仿效西洋”,而是尽量保存原文所蕴含的异域文化特色。这就是说,翻译不仅要考虑语言的差异,还要密切注视文化的差异。文化差异处理的好坏,往往是翻译成败的关键。语言可以转换,甚至可以“归化”,但文化特色却不宜改变,特别不宜“归化”,一定要真实地传达出来。因此,“文化传真”应是翻译的基本原则。 “文化传真”可以说是在“更大语境”下做翻译。有时,从语言的角度考虑,可以得出一个译法,而从文化的角度考虑,可能得出另一种译法,而且可能是更高一筹的译法,例如: (1)“Y ou don’t want to lose Larry altogether,do you?” She shook her head.(S.Maugham:The Razor’s Edge, p.256) “你不想完全失掉拉里,是吗?” 她点头。(周煦良译《刀锋》,p.245) 在回答否定疑问句时,英美人着眼于所问的内容是否属实,而中国人则着眼于问话本身是否正确。如果仅仅从语言的角度考虑,周先生的译文无可指摘;然而,从文化的角度考虑,似乎有些“失真”:原文明明是“摇头”,译文为何改成了 “点头”?笔者认为,这两句话改一个译法,则可达到“文化传 真”的效果: “你并不想完全失掉拉里吧?” 她摇摇头。 “文化传真”的反义词是“文化误导”。如果我们光在文 字上作文章,不考虑其文化内涵,有时难免会破坏原文的“异 国情调”,代之以不伦不类的“本国情调”。例如: (2)“I bet you can’t spell my name,”says I. “I bet you,what you dare I can,”says he. “All right,”says I,“go ahead.” “G eorge Jaxon-then now,”says he.(Mark Twain:The A dventures of Huckleberry Finn,Ch.17) “我敢说你准不知道我的名字是哪几个字,”我说。 “我敢说你这可难不住我,我知道,”他说。 “好吧,”我说,“你说说看。” “荞麦的荞,自治的治,清洁的洁,克服的克,孙子的孙— 怎么样,”他说。(张友松、张振先译《哈克贝利?费恩历险 记》,p.116) 上面两位译者用心虽好,结果却是弄巧成拙:使不懂洋 文的读者误以为英文用的也是方块字。如果这种译法在50 年代还可说得过去的话,现在却是万万要不得的,而应老老 实实译成: ①王宁:文化研究语境下的翻译研究,《外语与翻译》,1998年第2期。 ②张今:《文学翻译原理》,第8页。 ③《翻译研究论文集(1894-1948)》,第246页。

当代西方翻译理论

当代西方翻译理论 当代西方翻译研究的三大突破,两大转向 三大突破 1)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西方翻译研究开始从一般层面上的对两种语言转换的技术问题 的研究,也即从“怎么译”的问题,深入到了对翻译行为本身的深层探究。提出了语音、语法、语义等一系列的等值问题。当代西方翻译研究中的等值论等研究,虽然有它的局限,但它对翻译所作的微观分析,无疑使人们对翻译的过程和目标,看得更加清楚了,更加透彻了。 2)当代西方的翻译研究不再局限于翻译文本本身的研究,而把目光投射到了译作的发起者、翻译文本的操作者和接受者身上。它借鉴了接受美学、读者反应等理论,跳出了对译文与原文之间一般字面上的忠实与否之类问题的考察,而注意到了译作在新的文化语境里的传播与接受,注意到了翻译作为一种跨文化的传递行为的最终目的和效果,还注意到了译者在这整个的翻译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3)当代翻译研究的最大突破还表现在把翻译放到一个宏大的文化语境中去审视。研究者开始

关注翻译研究中语言学科以外的其他学科的因素。他们一方面认识到翻译研究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性质,另一方面又看到了翻译研究这门学科的多学科形式,注意到它不仅与语言学,而且还与文艺学、哲学甚至社会学、心理学等学科都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但是翻译研究最终关注的当然还是文本在跨文化交际和传递中所涉及的一系列文化问题,诸如文化误读、信息增添、信息失落等。 两大转向 1)语言学派的转向 2)从文化层面来审视翻译的转向 当代西方翻译理论 语言学派理论 从20世纪50年代起,西方出现了一批运用现代语言学的结构理论、转换生成理论、功能理论、话语理论、信息论等理论的学者,他们把翻译问题纳入到语言学的研究领域,从比较语言学、应用语言学、社会语言学、语义学、符号学、交际学等角度,提出了相对严谨的翻译理论和方法,开拓出了翻译研究的新领域,给传统的翻译研究注入了新的内容。他们是当代西方翻译史上名副其实的翻译理论家,其中最主要的代表人物有:雅 可布逊(Roman Jakobsor)尤金?奈达(Eugen A. Nida )卡特福特(J.C. Catford )彼得?纽马克(Peter Newmark) 从严格意义上而言,是这批学者对翻译问题的学术探讨,揭开了当代西方翻译史上的理 论层面。

翻译理论

翻译理论简介 第一部分归化与异化 Domesticating translation: The translator leaves the reader in peace, and moves the author towards the reader. Foreignizing translation: The translator leaves the writer alone, and moves the reader towards the writer. 意大利学者劳伦斯﹒韦努蒂在《译者的隐身》(The Translator’s Invisibility) 中提出异化的观点。译者的隐身是指在译文中看不见译者的痕迹,即所谓“不可见性(invisibility)”。译文应该永远不会引起读者感到他们是在读译作。译者要么尽可能不去打扰作者,而让读者向作者靠拢(异化);要么尽可能不去打扰读者,而让作者向读者靠拢(归化)。 异化是指在翻译过程中承认并且容忍差异,并在目的语中形成文化差异。抵抗式的翻译(resistant translation)通顺可以看做是归化翻译理想的策略。而异化是建立在不连贯性的美学基础之上的;不连贯性最能保留差异,保留陌生性。 韦努蒂提倡异化翻译的原因主要有哪些?第一:异化翻译有利于发展多元文化,抵制欧美文化霸权,保护文化生态;第二:异化翻译可以促成目的语中外国文学经典的重构,推动目的语本土文学的变革;第三:异化翻译有提升译者和译文文化地位。归化派认为1)翻译就是交际,译者的责任就是避免文化冲突与误解;2)不应把原语的语言与文化规范强加给目的语; 3)归化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译文;4)译者不应对读者的智力和想象力提出过高的要求。直译与意译是翻译方法,而异化和归化是翻译策略。 异化与归化两种翻译将永远并存,并起到相互补充的作用。异化和归化包含了深刻的文化,文学乃至政治的内涵。异化和归化将语言层次的直译与意译讨论升至文化,诗学和政治层面。 e.g.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第二十四回) Even the cleverest housewife can't cook a meal without rice. What do you expect me to do? (Yang) I don't see what I am supposed to do without any capital. Even the cleverest housewife can't make bread without flour! (Hawkes) rice-bread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Man proposes. Heaven disposes. (Yang) Man proposes. God disposes. (Hawkes) heaven-god 第二部分奈达翻译理论 奈达是美国著名翻译理论家,语言学家,圣经翻译家。主要观点:1、翻译的性质:所谓翻译,是在译语中用最切近而又自然的对等语再现原语的信息,首先是意义,其次是文体。2、各种语言具有同等的表达力:一种语言所能表达的事情,必然能用另一种语言来表达。语言与语言之间没有高低优弱之分,不同的语言具有同等的表现力。不同语言之间存在着同构现象(isomorphs);某一概念或意义在这一语言中用形式A来表达,而在另一语言中则会用形式B来表达。 e.g. white as snow 1)white as frost; 2) 白如白鹭毛,白如蘑菇; 3)很白、非常白

翻译文化学派

翻译文化学派 一,翻译文化学派的概述 早期的语言学翻译研究提高了翻译研究的科学品质,摆脱了翻译研究长期以来局限于经验总结和无理论内涵的窘境,但是以奈达为代表的早期语一言学翻译研究还是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为对它的研究基本局限在文本之内,忽视或无视文本之外的因素对翻译的制约、影响和意义。从20世纪功至70年代起,不同的学者从各自的学科立场出发,进入翻译研究领域,开始探索新的翻译研究途径。这一时期的翻泽研究十分活跃,而其中最引人注目、并给翻译研究带来重大影响的是来自比较文学和比较文化的一批学者,包括列维、波波维奇、霍尔姆斯,以及埃文一佐哈、图里和勒菲弗尔等人。 他们以对翻译研究独特的视角和阐释揭开了当代西方翻译研究的另一个层面,即从文化层面切入进行翻译研究,其关注的重点也从此前的“怎么译”的问题转移到了“为什么这么译”、“为什么译这些国家、作家的作品而不译那些国家、作家的作品”等问题上,以研究译文的文化渊源,探讨译文产生的政治、经济、社会、意识形态等方面的文化背景。也就是说,这批学者的研究已经从翻译作为两种语言文字转换媒介的层面转移到了翻译行为所处的译入语语境以及相关的诸多制约翻译的因素上去了。这批学者的研究标志着当代西方翻译研究文化转向的开始,其中被公认为西方翻译研究文化学派的奠基之作的是美籍荷兰学者霍尔姆斯( James S. Holmes)的《翻译学的名与

实》( The Name and Nature of Translation Studies)一文。 90年代末,翻译界对广泛的文化问题的研究形成热点。1990年,巴斯奈特和勒菲弗尔在其合著的《翻译、历史与文化》一书中提出“翻译的文化转向”,并相继出版了多种专著和论文集,其中集中反映了他们的这一观点。在翻译的文化学派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翻译理论家兰伯特(Lambert )、铁木志科(Tymoczko)、谢菲茨((Cheyfitz)等也做出了重要贡献,近年在西方影响较大的翻译理论著作主要是文化学派的作品。根茨勒在评价巴斯奈特和勒菲弗尔的“文化转向”观中指出:翻译研究已经进入“文化转向”时期,按此,文化研究应该进入“翻译转向”。文化研究和翻译研究已建立起密不可分的关系。 需要指出的是,“文化学派”这一名称在西方译学界使用得并不多,反倒是在中国翻译界使用得更为普遍。这当然跟最近一二十年来西方译学界出现并完成的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有比较直接的关系。较长时间以来,西方译学界对我们所说的“文化学派”使用的是另外一些名称,譬如“翻译研究派”(translation studies )。这个名称是由霍尔姆斯〔James Holmes)提出来的,但是这个术语后来已演变成一个学术一“翻译学”的名称,如果再用它来指称某一具体的翻译研究流派,容易产生混淆。 另外一个比较常见的名称是“描述翻译研究”(descriptive translation studies )学派,或简称“描述学派”,这是因为这一学派最早以修正“规定性的翻译研究”(prescriptive translation studies)而著称。因为这一学派非常强调译入语文化对翻译的作用,更多致力于从目标

从翻译的文化转向谈翻译策略重点

从翻译的文化转向谈翻译策略 一、翻译文化转向的提出翻译,简单说来就是通过语种转换把一种语言所承 载的信息转移到另一种语言当中。自古以来,翻译就在文化交流中起着举足轻 重的桥梁作用。人类是社会性的动物,有交际的需要。同样地,不同的人类文 明之间也沟通的需要,因为各文化之间的交流是人类文明发展和前进的动力所在。翻译就是顺应了这样的需要而产生,成为人类文明之间交流的手段的。各 种类型的翻译作品通过语言文字来展现不同民族和国家的文化,翻译也一直扮 演着文化传播者和文化沟通载体的角色。正是因为有了翻译,各个国家和民族 之间的文化交流才得以实现。翻译不仅促进了各国、各民族自身文化的繁荣, 更丰富了世界文明,促进了世界文明的发展。可以这样说,翻译不仅是信息在 文本之间的过渡,更是在文化之间的过渡,它的实质是一项以交流信息为目的 的跨语言、跨文化的活动。但是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翻译只是单纯地被作为 一种语言现象来研究,它被认为是纯粹的文字之间的过渡。翻译研究沉溺于对 字面形式的转换的研究,译文被视为与原文一一对应的复制品,译文对原文的 忠实与否被过分强调。这样从语言途径研究翻译无疑是有缺陷的,因为它不能 对翻译的目的、作用和功能进行深入的探讨,也没有认识到语言承载的是信息,更是文化。翻译不仅仅是语言层次上的问题,更是文化层次上的问题,是为了 文化交流。于是在20世纪80年代,以巴斯奈特(Susan Bassnett)和勒弗维 尔(AndréLefevere)为代表的文化学派提出了“翻译的文化转向”这一口号,把翻译的重点由作者转向读者,从原语文化转向译入语文化,为翻译研究打开 了新的文化视野和途径。 二、翻译中的接受美学和读者的期待视野从翻译的文化途径来看,原文本产生于出发语及其文化,译者首先以读者的身份阅读原作,然后按照自己的 理解着手翻译,此后,译作被介绍给译入语的读者,到达译入语的文化,接受 异域文化的考验,其结果可能是被接受,也可能是遭到抗拒。而在这一考验的 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是读者。众所周知,文学作品的价值不仅存在于作品本身 的文学艺术价值,更存在于作品之被读者接受,有读者的赋予。一旦脱离了读者,文学作品就毫无生命力可言。同样地,翻译也必将归结于读者。翻译作品 的存在是为了读者,其真正价值在于它们最终能被译入语的读者和文化接受。 可见,读者的地位不容忽视,而认识到读者重要地位的正是接受美学的理论。 接受美学(ReceptionAesthetics)是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出现的一种文艺美学思潮。以德国康斯坦茨学派的姚斯(Robert Jauss)和伊瑟尔(Wolfgang Iser)为代表人物。接受美学的一个重大贡献就是确立了读者的中心地位。传

奈达翻译理论初探

第27卷第3期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5月Vol. 27 No.3 Journal of Tangshan Teachers College May 2005 奈达翻译理论初探 尹训凤1,王丽君2 (1.泰山学院外语系,山东泰安 271000;2.唐山师范学院教务处,河北唐山 063000) 摘要:奈达的翻译理论对于翻译实践有很强的指导作用:从语法分析角度来讲,相同的语法结构可能具有完全不同的含义;词与词之间的关系可以通过逆转换将表层形式转化为相应的核心句结构;翻译含义是翻译成败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奈达;分析;转换;重组;核心句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15(2005)03-0034-03 尤金?奈达是美国当代著名翻译理论家,也是西方语言学派翻译理论的主要代表,被誉为西方“现代翻译理论之父”。他与塔伯合著的《翻译理论与实践》对翻译界影响颇深。此书说明了中国与西方译界人士思维方式的巨大差别:前者是静的,崇尚“信、达、雅”,讲究“神似”,追求“化境”;后者是动的,将语言学、符号学、交际理论运用到翻译研究当中,提倡“动态对等”,注重读者反应。中国译论多概括,可操作性不强;西方译论较具体,往往从点出发。他在该书中提到了动态对等,详细地描述了翻译过程的三个阶段:分析、转换和重组,对于翻译实践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笔者拟结合具体实例,从以下角度来分析其理论独到之处。 一 一般来说,结构相同的词组、句子,其语法意义是相同或相近的。然而奈达提出,同样的语法结构在许多情况下可以有不同的含义。“名词+of+名词”这一语法结构可以对此作最好的阐释。如下例: (1)the plays of Shakespeare/ the city of New York/ the members of the team/ the man of ability/ the lover of music/ the order of obedience/ the arrival of the delegation 在以上各个词组中,假设字母A和B分别代表一个名词或代词,它们之间存在着不同的关系。在the plays of Shakespeare 中,Shakespeare是施事,plays是受事,用公式表示就是“B writes A”;在the city of New York中,city和New York是同位关系,用公式表示就是“A is B”;the members of the team中,members和team是所属关系,即“A is in the B”;在the man of ability中,“B is A’s characteristic”;在the lover of music中,lover表示的是活动,即动作,music是它的受事,因此可以理解为(he/she)loves the music, 用公式表示就是“X does A to B”(X施A于B)或“B is the goal of A”(B为A的受事);在the order of obedience中,obedience表示的是活动,order是它的受事,因此用公式表示就是“X does B to A”(X施B于A)或“A is the goal of B”(A为B的受事);在the arrival of the delegation中,arrival表示动作,而delegation是动作的发出者,所以是“B does A”。 因此它们的结构关系如下所示: the plays of Shakespeare——Shakespeare wrote the plays. the city of New York——The city is New York. the members of the team——The members are in the team. the man of ability——The man is able. the lover of music——(He/She) loves the music. the order of obedience——(People) obey the order. the arrival of the delegation——The delegation arrives. ────────── 收稿日期:2004-06-10 作者简介:尹训凤(1976-),女,山东泰安人,泰山学院外语系教师,现为天津外国语学院研究生部2003级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翻译理论与实践。 - 34 -

文学翻译与翻译文化评介

文学翻译与翻译文化评介 孙艺风先生在04年8月出版了《视角阐释文化———文学翻译与翻译理论》,作为“翻译与跨学科研究系列丛书”之一。该书的主要目的是就文学翻译的本质进行探索,即探讨文学翻译的复杂性。尤其对文学翻译的特质及所涉及的关键性理论问题提出准确的描述和展开详细的讨论,系统深入地研究与文学翻译相关的重要理论,在话语、文本、文化、意识形态等诸方面揭示文学翻译的规律和特质。 全书除绪论外,共分十二章,大致可以分为四部分:绪论、翻译理论(第一至四章)、文学翻译(第五至八章)、翻译中涉及的文化问题(第九至十二章)。 孙艺风先生在书中多次提到,视角转换的益处和必要性、阐释在翻译中的作用、以及在翻译过程以及阅读过程中文化差异所带来的困难以及相应的处理策略。可以说,这三项内容贯穿全书始末,相互交融,构成全书主线。 在绪论中,孙先生开门见山地对三个问题做出了评论。一、转换视角可以改变心态与观念,相对单一的本土文化视角应借助它者的视角,从多个角度看待文化差异,“本土文化若要保持真正的个性化,必须要呈现多元化”。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应尽可能以多元的视角,综合考虑翻

译中遇到的问题。除译入语文化视角外,还应包括源语文化视角,以及源语文本作者的视角。在翻译理论研究中,“更应该站在一个足够高远的视角,纵观、把握翻译活动的全局,并尽可能地将涉及的各种因素纳入研究视野之内”。二、文学批评与阐释息息相关,既然是文学翻译,势必要诠释文本,而在诠释文本时,由于文学意义的不确定性更增加了翻译的难度。因此,阐释不仅仅是意义的翻译,更有寓意模糊性与延伸的翻译。三、翻译的真正挑战在于文化信息的交流,而不应仅仅关注语言间的差异。许多翻译问题,尤其是争论不断的不可译性问题,是由文化差异引起的,而不是语言差异。不同文化需要经过嫁接才能相互通融,相互补充。文化的互文关系是对文学翻译的最大挑战。孙先生提到的另外一个问题是翻译规范问题:译者在受到翻译规范的约束后,如何协调原作的语言风格和阅读的审美视角,即是应该注重翻译规范,还是应该强化翻译的主体性。 翻译理论(第一到四章)经验总结可以是理论的基础,但不等同于理论,理论大于经验的总和。就翻译而言,原作者的意图和动机以及译者的意图和动机难以用经验来解释清楚。孙先生还提到中国翻译界的一个认知误区,就是希望建立所谓的中国翻译学。翻译学没有什么国界可分,建立自我封闭式的所谓中国翻译理论体系,只管外译中,不理中译外,那该理论的褊狭性就难以否认了。关于翻译理论术语的问题,孙先生通过对“equivalence(对等)”、“sourcelanguage(源语、原语)”等词各方面的分析,充分说明了关键性术语可能涉及到的巨大复杂性。对术

奈达翻译理论简介

奈达翻译理论简介 (一)奈达其人尤金?奈达(EugeneA.Nida)1914年出生于美国俄克勒荷马州,当代著名语言学家、翻译家和翻译理论家。也是西方语言学派翻译理论的主要代表,被誉为西方“现代翻译理论之父”。尤金是当代翻译理论的主要奠基人,其理论核心是功能对等。 尤金先后访问过90个国家和地区,并著书立说,单独或合作出版了40多部书,比较著名的有《翻译科学探索》、《语言与文化———翻译中的语境》等,他还发表论文250余篇,是世界译坛的一位长青学者。他还参与过《圣经》的翻译工作。他与塔伯合著的《翻译理论与实践》对翻译界影响颇深。此书说明了中国与西方译界人士思维方式的巨大差别:前者是静的,崇尚“信、达、雅”,讲究“神似”,追求“化境”;后者是动的,将语言学、符号学、交际理论运用到翻译研究当中,提倡“动态对等”,注重读者反应。中国译论多概括,可操作性不强;西方译论较具体,往往从点出发。他在该书中提到了动态对等,详细地描述了翻译过程的三个阶段:分析、转换和重组,对于翻译实践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二)奈达对翻译的定义 按照奈达的定义:“所谓翻译,是指从语义到文体(风格)在译语中用最切近而又最自然的对等语再现 源语的信息。”其中,“对等”是核心,“最切近”和“最自然”都是为寻找对等语服务的。奈达从社会语言学和语言交际功能的观点出发,认为必须以读者的反应作为衡量译作是否正确的重要标准。翻译要想达到预期的交际目的,必须使译文从信息内容、说话方式、文章风格、语言文化到社会因素等方面尽可能多地反映出原文的面貌。他试图运用乔姆斯基的语言学理论建立起一套新的研究方法。他根据转换生成语法,特别是其中有关核心句的原理,提出在语言的深层结构里进行传译的设想。 奈达提出了词的4种语义单位的概念,即词具有表述事物、事件、抽象概念和关系等功能。这4种语义单位是“核心”,语言的表层结构就是以“核心”为基础构建的,如果能将语法结构归纳到核心层次,翻译过程就可最大限度地避免对源语的曲解。按照4种语义单位的关系,奈达将英语句子归结为7个核心句:(1)Johnranquickly.(2)JohnhitBill.(3)JohngaveBillaball.(4)Johnisinthehouse.(5)Johnissick.(6)Johnisaboy.(7)Johnismyfather. (三)奈达翻译理论的经历阶段 奈达翻译理论的发展经历过三个阶段,分别是描写语言阶段、交际理论阶段和和社会符号学阶段。 第一个阶段始于1943年发表《英语句法概要》,止于1959年发表《从圣经翻译看翻译原则》。这一阶段是奈达翻译思想及学术活动的初期。 第二阶段始于1959年发表的《从圣经翻译看翻译原则》,止于1969年出版的《翻译理论与实践》。主要著作有《翻译科学探索》、《信息与使命》。在这10年中,奈达确立了自己在整个西方翻译理论界的权威地位。1964年出版的《翻译科学探索》标志着其翻译思想发展过程中一个最重要的里程碑。第三阶段始于70年代,奈达通过不断修正和发展自己翻译理论创建了新的理论模式———社会符号学模式。奈达在继承原有理论有用成分的基础上,将语言看成一种符号现象,并结合所在社会环境进行解释。在《从一种语言到另一种语言》一书中,奈达强调了形式的重要性,认为形式也具有意义,指出语言的修辞特征在语言交际及翻译中的重要作用,并且用“功能对等”取代了“动态对等”的提法,是含义更加明确。 三、对奈达翻译理论的评价 (一)贡献 奈达是一位硕果累累的翻译理论家。可以说,在两千年的西方翻译思想发展史上,奈达的研究成果之丰是名列前茅的。他的研究范围从翻译史、翻译原则、翻译过程和翻译方法到翻译教学和翻译的组织工作,从口译到笔译,从人工翻译到机器翻译,从语义学到人类文化学,几乎无所不包,从而丰富并拓展了西方的翻译研究领地。 奈达的理论贡献,主要在于他帮助创造了一种用新姿态对待不同语言和文化的气氛,以增进人类相互之间的语言交流和了解。他坚持认为:任何能用一种语言表达的东西都能够用另一种语言来表达;在语言之间、文化之间能通过寻找翻译对等语,以适当方式重组原文形式和语义结构来进行交际。因此也说明,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