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摄影期末知识点教学内容

摄影期末知识点教学内容

摄影期末知识点教学内容
摄影期末知识点教学内容

摄影期末知识点

摄影知识点

摄影六大造型元素

光线、构图、运动、色彩、景别、角度

光的作用

1.表现形状、色彩、质感

2.表现立体感与空间感

3.营造气氛

4.特殊的光影效果

摄影用光的分类

(一)按光的来源分类

可见光:自然光、人工光非可见光: 红外线、紫外线

自然光: 即天然光源发出的光,其主要光源是太阳。

人工光:用人造光源发出的光作为摄影照明的光线。

(二)按光的性质分类

硬光:指光源直接照射到被摄体上,能使被摄景物产生明显投影的光线。

软光:指呈散射状态的照明,不能使被摄景物产生明显投影的光线。

(三)按光的方向分类

水平方向可分:顺光、侧光、逆光

垂直方向可分:顶光、平光、底光

室外自然光照明

自然光主要指来自太阳的光线,又分日光与天光两种成分。

日光:指由太阳直接放射出来的光线。为平行光束,方向性强,平均色温约为5500K。

天光:指太阳经过天空水气、微尘等介质散射或反射的光线。为散射光,方向性不明显,其色温高于日光。

室外自然光特点:

光照范围大,普遍照度高,照明均匀,不受摄影者意向控制

一、室外直射光摄影

室外直射光:指太阳没有被云雾等遮档,直接照射到景物上能产生明显投影的室外自然光线。

1、早晨与傍晚

光线特点:亮度反差大、光线柔和;色温较低、亮度变化快;

光线运用技巧:选择拍摄景物,选择拍摄方向,注意利用投影

2、上午与下午

光线特点:光线入射角适中,明暗反差适当,色温正常,光线稳定。

光线运用技巧:选择多种用光方案,抓拍生动的形象

3、中午

光线特点:光线垂直下射,景物明暗反差大,光调干涩生硬。

光线运用技巧:调整被摄体的位置,运用辅助光,对景物进行选择

直射光的投射方向

1、顺光,当光线投射方向与拍摄方向一致时,称为顺光。

光线特点:景物正面没有明显阴影,立体感差。远近景物亮度相近,不利于表现空间感。

光线运用技巧:注意景物的配置,利用投影改善影调

2、侧光,当光线投射方向与拍摄方向呈90度角时,称为侧光。

光线特点:明暗反差加大,画面影调丰富,有利于表现景物的立体感、空间感。

光线运用技巧:光线方向的选择明暗比例的确定

3、逆光,当光线投射方向与拍摄方向相对时,称为逆光。

光线特点:景物大部处于阴影中,亮暗反差大,有利于表现空间透视。

光线运用技巧:曝光量的控制,背景的选择,防止眩光

室外散射光摄影

室外散射光:指太阳为云层、景物遮档时,单靠天空光照明,没有明显投影的室外自然光线。

室外散射光的特点和运用

室外散射光的特点

1、光线柔和、没有明显的方向性。

2、光源色温较高,反差小。

室内自然光

一、室内自然光的特点

㈠光源方向固定,但亮度变化大

㈡光线柔和,但明暗反差大

二、室内自然光的运用

㈠注意选择拍摄角度

人工光照明

布光的步骤和方法

(一)人工光线的主要成分

1、主光(塑型光)

2、辅助光(副光、补助光)

3、轮廓光(逆光、隔离光)

4、背景光(环境光)

5、修饰光(装饰光)

主光的作用

(1)表现被摄体的形态、轮廓和质感

(2)决定画面的照明格局和光影分布

辅助光的作用

(1)帮助主光表达被摄体的全部特征。

(2)提高被摄体阴影部分的亮度,表现物体的质感。

(3)调整画面影调,决定画面反差。

轮廓光的作用

(1)表现被摄体的轮廓特征

(2)隔离主体和背景,增强画面的空间感。

(3)活跃光线气氛,增强画面的艺术感染力。

背景光的作用

(1)突出主体

(2)丰富画面影调

(3)表现环境特征和时间气氛

画面成分的划分

主体:

它是画面所表现的内容的主要体现。

它是画面结构的中心。

主体可以出现在画面的任何位置,但是一定要鲜明突出。陪体:

它是与主体有紧密关系的对象。

它的作用包括帮助主体揭示主题。

均衡画面,使画面更富有形式美感。

渲染气氛,使画面更自然,富有生活气息。

环境:

它是主体周围的景色——人物、景物、空间。

它的作用在于:说明事物所处的地点、时间、季节等。

说明事物发生的原因。

有助于表现一定的情调和气氛。

烘托作者的思想情感和主题。

前景:

它是指主体前,最靠近镜头的景物。

它没有固定的样式和位置,可以出现在四边、四角,也可以是框形或者遍布画面;可以是实像,也可以是虚像。

前景的装饰作用和视觉冲击力,以及对纵深的表现力是其优势所在

背景

它是画面中主体后面的景物。

背景的作用在于说明所在的环境。

突出主体所在的位置。

丰富画面的层次。

影调:

它是在摄影画面中一系列不同等级的黑、白、灰的表现。

影调分为高调、低调、中间调的表现。也可以分成硬调和软调。

色调:

它是指的画面中形成的色彩的整体基调。

色调的作用在于对主题表达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

形成构图中的形式美感。

线条:

它画面组织的形式构成的重要元素。

线条构图的形式可以包括辐射形构图、一字形构图、直角构图、三角形构图、斜线形构图、垂直构图、框式构图等。

按照字母的分类又有“L”形构图、“O”形构图、“C”形构图、“V”形构图、“S”形构图。

对称与均衡

对称与均衡是平衡的两种形式,使画面具有稳定的感觉。

对称是指沿画面中心轴两侧有等质、等量的相同景物形态,保持着绝对均衡关系的构成形式。

对称的构图多用正面角度拍摄,画面工整、安定、肃穆,运用不当则感觉单调、呆板、乏味

对称与均衡

均衡指的是沿画面中心轴两侧,有不等质、不等量或不同景物形态的构成形式。

均衡也称作动态平衡,使人有轻松和灵活、感性的感觉。除了视觉形式的均衡外,还存在心理上的均衡,比如:留白的处理和运动构图。

影响均衡的要素有物体的大小、运动方向、空间位置、色彩、明暗、虚实、疏密、繁简等。

集中与呼应

集中与呼应是指画面的诸要素构成中,不使画面散乱的构成形式。

它能使画面中众多的景物形成统一有序的整体。

集中是指众多景物向一个目标会聚。

它依据景物的空间定向、物体的形态以及人物视线、动态、表情或线条结构,建立一种秩序。

集中分为动态集中(形式上的)和表意集中(内在的)。

集中与呼应

呼应是众多的物体之间直接的联系。

呼应可以利用光、影、色调、实体、虚体以及物体的形态、大小各异的对象而产生。

对比

对比能把画面中所描绘的事物和现象的性质和个性、特点、意义十分突出的表现出来。

对比的形式很多,包括形的对比(大小、高低、方圆等);色的对比(色别、明度、饱和度、冷暖等);光的对比(明暗);线条对比(粗细、长短);量的对比;情感对比等。

节奏

节奏是指某些造型形式形成的一定的运动或变化的规律性表现。

在明暗变化、线条结构、色彩配置间,在物体排列间,在点、线、面的组合间都能产生节奏。

节奏可以产生统一和变化两种不同的节奏形式。

构图的形式:平衡式构图、对称式构图、变化式构图、对角线构图、交叉线构图等。

色彩在摄影中的表现力

彩色摄影可以更真实地、更有艺术表现力地再现丰富的生活,表现摄影者的意念,增加摄影作品的形式美,渲染气氛,表现意境。

是摄影师的一种造型手段,在摄影中起着传达信息、表达情绪、刻画人物性格的心理变化,展现不同的空间、时间、地域和时代感等作用,并且具有象征性的含义。

黎明黄昏夜晚

黎明的色彩多以青蓝色调为主,加上受阳光照射的部分显露出的品红色,使画面具有很和谐、很生动的色彩效果

黄昏景色具有柔和的暖调色彩

夜景的色彩,由于受各种颜色照明灯光的影响,往往显得丰富而艳丽

夜晚室内的现有光,具有很真实的生活气氛,是很值得利用的一种光线

光的三补色:两种色光相加如果能获得白光,那么,这两种色光互为补光。如:红光+青光=白光、绿光+品红光=白光、蓝光+黄光=白光

色别:各种颜色的名称和相貌,指色彩给人们视觉上某种特定的感受

色别与光谱成分有关

一般把色彩分为红、红橙、橙、黄橙、黄、黄绿、绿、青绿、青、青紫、紫、红紫等十二种色别

明度:物体表面对光的反射程度,指色彩的明暗、深浅程度

纯度:也叫饱和度:指色彩的纯粹程度,以光谱色为标准色,越接近标准色的色彩,其纯度越高,色彩越鲜艳醒目

色彩的冷暖:

暖色:红色、橙红色、橙色、黄色

使人们感觉温暖、醒目、热情、光明、喜悦、活力等

冷色:蓝色、青色、兰青色

使人们感到寒冷、凉爽、深邃、收缩等

中性色:绿色、紫色

黄绿色为暖色、蓝绿色为冷色

红紫色为暖色、蓝紫色为冷色

消色

黑、白、灰都不含彩色成分,被称作“消色”,也叫“无彩色”。红、橙、黄、绿等有颜色的色彩,统称为“有彩色”

摄影画面色彩构成

暖调构成

能给观众以温暖、热情、快乐、进取等情感联想,寓意喜庆、胜利、尊严、高贵、权势、富裕、活力、健康、光明、希望等

选择或调整被摄体的色彩,多使用红、橙、黄一类的颜色

在室外可利用日出或日落时的低角度阳光,使被摄体呈现暖调色彩

在正常拍摄情况下,在照相机镜头上加用暖色的滤光镜

冷调的构成

选择或调整被摄体的色彩,多使用蓝、青一类色彩

在黎明未出太阳时或日落以后的时刻拍摄户外风景,可得到蓝青色的冷调效果在正常拍摄条件下,在照相机镜头上加用蓝色的滤光镜

和谐构成

同类色和谐

类似色和谐:含有同一类色光成分的一些色彩,如黄绿、纯绿、蓝绿之中都含有绿色

低饱和度和谐

消色和谐:黑、白、灰这些消色,与任何色彩配置在一起,都能收到和谐效果

重彩构成

若用相当饱和的鲜艳色彩或者明度较低的深暗色彩组成画面,能使画面产生浓郁的色彩效果,形成重彩画面

用饱和度很高、很纯正、又不过亮或过暗的色彩构成画面,并利用柔和散射的正面光照明

运用很浓艳的色光照明被摄体

利用较重、较暗的色彩组成画面

故意减少曝光量

淡彩构成

利用一些颜色较浅、明度较高、不够饱和的色彩相互配置在一起,组成画面

高调构成

运用明度很高的色彩,如黄、白、浅橙等,配置在一起组成画面,能明快、晶莹、清透、悦目的色彩效果,形成高调画面

低调构成

选用深暗沉重、明度很低的色彩,如深蓝、绛紫等色彩组成画面,或者在一幅照片中用大面积的黑色、深灰色占据画面

景别与角度

角度决定的三种关系

距离关系,也就是画面透视关系。距离越近,画面透视越大,反之越小。

方向关系,画面的背景关系。镜头的方向变化是丰富的、随意的,但是要有内容。

高度关系,也就是我们最常认为的仰拍、俯拍、平视。

距离关系:近大远小的体现

方向关系:画面的背景关系,内容优先的法则

高度关系:仰视——尊敬、崇拜、平视——自然、生活化、俯视——鄙视、丑化

景别的镜头意义

景别是一种外在的语言形式,它替代人眼成为镜头引导观众视线的外在形式。

景别是镜头画面空间的表达形式,开阔或拥堵,接近或疏远都在景别中体现。景别是镜头风格和导演风格的体现。

景别的分类

我们通常对景别的分类有如下的原则:

远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写,称之为五级景别。

当然我们也有更加细化的分类方式:

大远景、远景、大全景、全景、中景、中近景、近景、特写、大特写,称之为九级景别。

当然还有一个满景的概念

大远景(1/4高度)

人物在镜头中所占的比重非常小,我们通常认为人物在这种景别中是点缀的作用,环境的渲染意义更加突出。

有利于表现空间距离感,因此更应该突出画面的纵深感和立体感。

意境的表达基本上以固定镜头为主,产生静态美感,如果运动也要控制节奏和速度,不宜过快。

远景(1/2高度)

人物和环境的平衡关系得到改善,显然这是一种人物和环境并重的景别,以谁为重点要视具体的内容而定。

远景重在交待人物和环境的关系,因此在拍摄时更应该注重环境对人物的影响。

远景适合表达一种比较客观的人物及环境的关系。

大全景(3/4)

虽然观众仍然可以自由关注人物或景物,但是环境与人物的关系向人物倾斜。大全景用以场景段落的开头,以表达全面的空间关系。

人物在景别中的倾向性使之能够影响到前后镜头的组接,要考虑前后镜头的视觉连贯。

全景(1/1)

全景用以交待人物的形体动作和动作范围,人物是画面绝对的主体,环境只是一种造型的补充和背景

虽然人物带头带脚,但是切忌顶天立地。

人物在画幅中位置直接决定了其运动的方向和趋势,全景对光线的要求准确、统一。

中近景

这是一种人物的半身镜头,表现人物腰以上的部分。

以表现人物的上肢运动和人物之间的关系为主,这种比中景稍近的景别,主要功能是在电视屏幕上交待人物之间的客观交流关系。

近景

人物在画面中取胸部以上,并占据画幅面积的一半以上。

这种景别人物的眼睛、头部就会成为画面关注的重点,手势动作变成破坏因素。

环境空间成为绝对的陪体地位,无法展示具体的细节和清晰的形状。

“近景取其质”,主要是具有传神达意的功能。

特写

表现人物肩部以上的头像或者其他作为整体一部分的构成元素。

特写给人接近感,利于表达一种抒情性或情绪交错的效果。

特写不能交待环境,因此总是停留在这个景别的段落,容易减弱画面的空间感。

大特写

完全表现人物或景物的局部画面或者细节画面。

重点表现人物细微表情的细节部分以及人物形体、动作的细微动作点。

大特写是镜头景别应用中不可或缺的景别方式,具有夸张细节和强烈的视觉引导作用。

大特写更加注重选择,要挑选主体最有说服力和造型表现力的部位。

全景系列景别的作用

全景系列:大远景、远景、大全景、全景

抒情的、写意的作用

画面强调“势”,画面气氛很重要

表现人物“形体”关系

空间“实”写

大景深、背景实像

地平线与人物关系很重要

近景系列景别的作用

近景系列:中景、中近景、近景、特写、大特写

叙事的、纪实的

画面强调“质”

表现人物“神态”关系

空间“虚”写

小景深、背景虚化

画面构图很重要

景别的造型功能

视觉的制约性

视觉的虚实性

视觉的距离性

视觉的主次性

视觉的刺激性

镜头变焦效果和景别处理的关系

景别的编辑功能

逐步式的景别效果

远离式:由近及远;接近式:由远及近

跳跃式的景别效果

混乱式的景别效果

景别的段落呼应

景别处理与空间的呼应

方向变化和画面形象效果

方向的变化是指拍摄视角在水平方向上的变化。

在拍摄距离和高度不变的条件下,不同的拍摄方向可以展现被摄对象不同侧面的形象,以及主体与陪体、主体与环境的不同组合关系的变化。

拍摄方向分为:正面角度、斜侧角度、侧面角度、反侧角度、背面角度五种。正面角度

是指与被摄对象正面成垂直角度的拍摄位置。

能够毫无保留地再现被摄体正面形象,对正面具有典型性的形象比较适合。能够保持和观众的“交流关系”,营造庄重、威严的气氛。

缺点是画面形式呆板,缺乏立体感,不利于表现动感。

斜侧角度

是指偏离正面角度,或左或右环绕对象移动到侧面角度之间的拍摄角度。对角线构图是其典型的形式。

有利于表达空间透视感或物体立体感。

充分利用画面对角线的容量,有扩展和伸展空间的作用。

侧面角度

是指与被摄对象侧面成垂直角度的拍摄位置。

这一角度具有极强的方向感,易于表现动势和事物的轮廓。

在多个主体或者主、陪体的构图中,侧面角度善于表现交流感。但是切忌“平分秋色”的局面。

反侧角度

是指由侧面角度环绕被摄体对象向背后角度移动的拍摄位置。

它有反常的意识,往往能将对象的一种特有精神表现出来,具有出其不意的效果。

反侧角度能够显示运动前方的内容,也能显示另一种空间感。

背面角度

是指正对对象背后的拍摄位置。

这种间接表现的方式,具有引导观众联想和思考的作用,具有很强的参与感。具有悬念的作用。

具有借实写意的效果。

能够含蓄的表达人物的内心世界。

角度的基本功能

夸大、强化原有场景空间的透视关系。

体现人物位置关系及叙事关系。

表达人物形象。

主观及视觉形式处理。

决定影像视觉形式风格。

摄影角度运用中注意的问题

摄影镜头的感觉和人的视觉是不同的,我们要努力挖掘属于镜头独特的表现力。

角度的问题,另一个值得关注的内容是视角的转换,所谓视角的转换就是改变我们以往看待事物的角度,从一个全新的角度重新审视我们已经司空见惯的现象和选题。

角度的选择首先要关注被摄主体的特征。

角度的选择应从全篇视觉造型风格的整体出发来决定细节。

注重角度的变化,调整观众的视觉注意力,形成视觉变化规律和节奏。

人物拍摄角度变化范围不宜过大。完全控制在稍俯、稍仰角度是最佳选择。空间感

线性透视

概念:

利用线条在平面上表现立体空间的方法;

规律:

(1)物体的影像近大远小;(2)物体有规律排列形成的线条或互相平行的线条,由近及远有向中间汇聚的趋势;

强化线性透视的方法:

(1)拍摄方向:斜侧面角度;

(2)拍摄高度:仰拍和俯拍;

(3)拍摄距离:近距离;

(4)镜头焦距:短焦距镜头。

空气透视

概念:也叫影调透视、阶调透视,是由于远近景物周围空气介质的厚薄不同而产生的不同色调和明暗现象;

强化空气透视的方法:

(1)空气介质;

(2)光线:逆光、侧逆光;

(3)前景:利用暗而深的前景;

(4)景深控制:形成近实远虚的效果;

(5)滤光片:如蓝镜、雾镜、柔光镜。

立体感

一、拍摄角度:斜侧面、仰拍和俯拍;

二、光线:侧光、斜侧光;

三、背景:与主体明暗色彩有对比。

质感

粗糙表面物体;

物体特性:(1)表面凹凸不平;(2)对光线漫反射;

拍摄方法:侧光、斜侧光照明。

光滑表面物体;

物体特性:(1)对光线混合反射;(2)物体表面有局部高光;

拍摄方法:(1)斜侧角度的散射光照明;(2)保留物体表面的高光。

透明的物体;

物体特性:(1)能够透光;(2)物体表面有亮度不均的光斑;

拍摄方法:(1)逆光、侧逆光照明;(2)面向镜头一面给与柔和的辅助光;(3)表现透明物体后面的事物。

镜面的物体

物体特性:(1)对光线单向反射;(2)物体表面有亮度极高的光斑,不同区域反差大;

拍摄方法:(1)非常柔和的散射光照明;(2)提高环境景物亮度,缩小亮暗间距;(3)表现物体表面的高光;(4)表现镜中影像。

摄像期末重点复习知识点

题型:选择、填空、名词解释、简答、论述、创作 摄像机操作中白平衡的作用 物体颜色因投射光线颜色产生改变,在不同光线下拍摄的物体的色温不同,室内室外不同,晴天阴天不同,不同时间和环境下也不尽相同。调整摄像机的白平衡可以使图像色调回到原色状态,白平衡会按照目前图像的特质,调整红绿蓝三色强度,以修正外部光线所造成的误差。调整白平衡能使图像正确地以“白”为基色来还远其它颜色,使画面更真实自然。 调整摄像机白平衡的详细步骤 1、将GAIN(增益)采用尽可能低的设置,OUTPUT/DCC开关:CAM,白平衡开关选择A或 B,关闭显示开关; 2、根据光线条件调整滤色片选择器; 3、在与实际拍摄相同的光线条件下,放一张白色测试卡纸,并对卡纸进行拉进对焦; 4、将镜头光圈设为自动; 5、将“自动白黑平衡”开关推着白平衡,然后松开,然后开关将返回到中间位置; 6、白平衡调整将在几秒后结束,显示AWB OK; 广角镜头、长焦距镜头的造型特点 长焦距镜头的造型特点: 1、视角窄、画面包括的景物范围小 2、景深小 3、压缩了现实的纵向空间 4、有“望远”的效果,可以将远处物体拉近。 5、在表现运动主体时:对横向运动动感表现强,对纵向运动动感表现弱。 广角镜头的造型特点: 1、视角宽,包括的景物范围大。 2、景深大,透视效果好 3、有曲像畸变现象。 焦距很短的广角镜头近距离拍摄时,线条产生倾斜、变形,透视效果强烈,具有某种变形效果。焦距越短,距离被摄对象越近,效果越明显。近距离拍摄脸部会产生明显的变形效果,在拍摄中要注意。 4、表现运动对象时: 对横向运动的对象表现动感弱,物距越远越弱 对纵向运动的对象表现动感强,物距越远越强 取景的概念 是指摄像师面对现实场景,运用不同景别和拍摄角度,结合构图和运动,摄取最理想的部分并使之成为电视画面的过程。 景别的种类及其特点 远景特点:

艺考摄影基础知识

1、认识摄影基础 2、摄影原理与技术(照相机和镜头) 3、光圈、快门、曝光和测光 4、聚焦、取景器、卷片、和胶片 5、景深 6、摄影取景 7、构图 8、摄影用光 9、摄影色彩 10、彩色摄影 11黑白摄影 12 数码摄影 13摄影器材 14静物摄影 摄影的门类 摄影的门类是在摄影的历史发展中逐步形成的,其分类方法的有多种。从不同的角度,运用不同的方法,可以做如下分类: ?1.根据有彩和无彩的属性分为:黑白摄影和彩色摄影。 ?2.按照光的属性分为:可见光摄影、全息摄影、红外线摄影、X光摄影。 ?3.按照摄影工艺分为:常规摄影和特技摄影等。 ?4.按照拍摄题材的不同分为:人文景观摄影、自然景观摄影、表意摄影等。 ?5.按照应用领域的不同分为:科技摄影、商业摄影、新闻摄影、教学摄影、军事摄影、文体摄影和生活摄影等。 ?6.按照表现方法的不同分为:纪实摄影和创意摄影等。 ?7.按照社会功能的不同分为:实用摄影、新闻摄影、社会纪实摄影、艺术摄影等。 摄影具有多方面的属性,应用范围是广泛和多层次的,摄影的表现方法也是丰富多彩的,因此分类的方法具有多样性。各种摄影门类和风格在长期的发展过程相互影响和渗透,它们之间不存在不可逾越的界限。 一、艺术摄影 艺术摄影指摄影中的艺术部分。它作为一种重要的摄影门类,以艺术性与实用摄影和新闻摄影等相区别。艺术摄影是通过塑造艺术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来表达摄影家主观思想情感及艺术情趣的一种摄影形式。 艺术摄影塑造的艺术形象是审美意识的物化形态,与生活原型有着根本的差异;是审美情感的对象化,与生理情感有着本质区别。 艺术摄影通过对现实的超越和重构,表达摄影家对社会、自然和宇宙的解释和对情感的

摄影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

摄影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一) 习摄影有些年头,由于忙近两三年也没怎么没过相机!我是一个铁杆煤油,逛论坛很多,发现论坛里也有不少热爱摄影的煤油!水平参差不齐,有顶尖的高手,也有刚入门或者想要入门的朋友,一直想发个科普贴,和大家共同学习一下有关摄影的基本知识,但也是由于时间的缘故,一直没能成行,在下今日有点空闲时间,就转载一些别人总结的文章,并按照自己的思路整理一下,转发给大家,共同学习一下,高手可以绕道,不过如有不恰当的地方,也欢迎指导,一起交流学习嘛! 今天写的算是第一季吧,如果大家反映良好,感觉有所帮助的话,我以后会抽时间发第二季,第三季等等! 好吧,先拜一拜摄影的鼻祖 达盖尔和他的相机 达盖尔: 世纪年代末期,路易·雅克·曼德·达盖尔(···)首次成功地发明了实用摄影术,是法国著名是艺术家。 “题目”割一下,不过碗大个疤 第一季:相机的分类,以及相机中的几个常见概念 相机的分类:传统光学相机: 按胶片的规格不同可分为: 半格机:一张胶片每次上弦只过半个格,可照两次 相机:使用胶卷的相机,胶卷的尺寸是24mm 36mm 相机:使用胶卷的相机,胶卷的尺寸是55.6mm 55.6mm(比例)

大画幅相机:就是能拍摄胶片规格为90mm 120mm及180mm 240mm以上的机背取景式照相机 按取景方式可分为:旁轴取景照相机:取景和成像不是一个光路,就是以前最常见的傻瓜机系列,一个眼平视取景,一个镜头成像,取景和成像有偏差,看到的和照到的有一点偏差。 单镜头反光照相机:所谓的单反,取景和成像一个光路,一个镜头,带一个反光板,取景时反光板,放下,成像是反光板抬起。取景和成像几乎无偏差。 双镜头反光照相机:就是两个镜头的带反光板的照相机,一个镜头成像,一个镜头取景。下面会给出工作原理图,很简单,自己理解,这种方式取景和成像也是有偏差的。记得小时照相,摄影师低着头看(取景)的老海鸥相机吗?那就是双反! 按聚焦方式不同、按用途不同还可以分好多特殊类型的相机,与我们日常生活关系不大,在这里就不表了。 双反的工作原理

摄影测量学考试知识点汇编

摄影测量学习题 一、名词解释: 1、摄影测量学:是对研究的对象进行摄影,根据所获得的构像信息,从几何方面和物理方 面加以分析研究,从而对所摄对象的本质提供各种资料的一门学科。 2、光圈号数 :相对孔径的倒数 3、景深 :远景与近景之间的纵深距离称为景深 4、超焦点距离:当物镜向无限远物体对光时,不仅远处的物体构象清晰,而且在离开物镜 不小于某一距离H 的所有物体,其构象都很清晰,这个距离H 就称为超焦点距离或称为无限远起点 5、视场: 将物镜对光于无穷远,在焦面上会看到一个照度不均匀的明亮圆。这个直径为 ab 的明亮圆的范围称为视场 6、视场角 :物镜的像方主点与视场直径所张的角2α。 7、像场 :在视场面积内能获得清晰影像的区域 8、像场角; 物镜的像方主点与像场直径所张的角2β。 像主点:摄影机轴在框标平面上的垂足。 11、航向重叠 :沿飞行方向上相邻像片所摄地面的重叠区。 12、旁向重叠:两相邻航带摄区之间的重叠 主光轴 :通过诸透镜光轴的轴 主点: 主平面与光轴的交点 13、摄影基线 :相邻像片摄影站(投影中心)之间的空间连线。 15、内方位元素 确定物镜后节点和像片面相对位置的数据。 16、外方位元素 确定摄影摄影机或像片的空间位置和姿态的参数 焦点 平行光轴的投射光线经物镜后产生折射,该折射线与光轴的交点。 17、像片倾角 航摄仪光轴与通过物镜中心的铅垂线所夹的角称为像片的倾斜角 19、像片旋角 相邻像片的主点连线与像幅沿航线方向两框标连线之间的夹角称为像片的旋 偏角 20、倾斜误差 因像片倾斜引起的像点位移 节点 投射光线与成像光线与光轴的交角u 和u ′相等时,投射光线与成像光线与光轴的交点。 21、投影差 因地形起伏引起的像点位移 22、摄影比例尺 航摄相片上某一线段构成的长度与地面上相应水平距离之比。 23、像片控制点 为联系地面与相片而测定地面坐标的像点。 相对孔径 物镜焦距与有效孔径之比 25、左右视差 同名像点在各自像平面坐标系中的x 坐标之差 26、上下视差 同名像点在各自像平面坐标系中的Y 坐标之差 27、核点 基线延长线与左、右像片的交点k 1、k 2称为核点 28、核线 核面与像片的交线称为核线 29、核面 通过摄影基线S 1S 2与任一地面点A 所作的平面W A 30、投影基线 两摄站的连线 31、像片基线 指相邻两张像片主点的连线 32、解析空中三角测量 即在一条航带几十条像对覆盖的区域或由几条航带几百哥像对构成 的区域内,仅仅由外业实测几个少量的控制点,按一定的数学模型,平差 解算出摄影测量作业过程中所需的全部控制点及每张像片的外方位元素 33、空间后方交会 就是利用地面控制点的已知坐标值反求像片外方位元素 ()()()()(){} 2332233213322232332 1[]Z X Y X Y Y Y X X X Z Y X X Y Z X Y Y X Z X Y X Y =-+-+-+-+--

新闻摄影知识点

新闻摄影知识点整理

————————————————————————————————作者:————————————————————————————————日期: 2

摄影知识点整理 一、新闻摄影的定义: 新闻摄影主要是以摄影手段记录正在发生的新闻事实。结合具有新闻信息的文字说明(包括标题)进行报道。在广义上讲,值得是一项事业一门学科;在狭义上有两种理解,一是指新闻活动的采编活动,二是指新闻摄影的作品即新闻照片。(媒介形态:报纸、杂志、新闻网站、通讯社) 二、光比: 是摄影的重要参数之一,指被摄物体受光面亮度与阴影面亮度的比值。被摄物体在自然光及人工布光条件下,受光面亮度较高,阴影面虽不直接受光(或受光较少),但由于散射光(或辅助光照射)仍有一定亮度。常用“受光面亮度/阴影面亮度”比例形式表示光比。光比还指对象相邻部分亮度之比,被摄体主要部位明亮与阴暗之间的反差。光比大,反差则大,光比小,反差则小。光比的大小,决定着画面明暗反差,形成不同的影调和色调构成。拍摄人像时,巧用光比,可有效的表达被摄体的“刚”与“柔”的特性。例如拍女性、儿童常用小光比,拍男性、老人常用大光比。直射光比较容易形成大光比,散射光比较容易形成小光比。 三、荷赛: 荷赛奖是世界新闻摄影比赛(WORLD PRESS PHOTO,简称“WPP”,通称“荷赛”),由总部设在荷兰的世界新闻摄影基金会(WORLD PRESS PHOTO FOUNDATION)主办。该会成立于1955年,1957年举办第一届世界新闻摄影比赛,发起于荷兰,故又称荷赛,被认为是国际专业新闻摄影比赛中最具权威性的赛事。该会成立于1955年,自1957年举办第一届世界新闻摄影比赛以来,迄今已举办了54届。“荷赛奖”分突发新闻、一般新闻、新闻人物、体育动作、体育专题、当代热点、日常生活、肖像、艺术、自然共10类,每类还分单幅和组照两项,组照最多不超过12幅。每项各评出一、二、三等奖,大赛从所有参赛作品10类20项中评出年度最佳新闻照片一张。并由儿童评委会从当年部分获奖图片中选一张为“儿童奖”。荷兰世界新闻摄影比赛的主办者强调并鼓励摄影记者深入现场、不畏艰险的采访作风,倡导有创造性的、形象感染力强的表现手法。 四、感光度: 胶片对光线的化学反应速度,也是制造胶片行业中感光速度的标准。ISO50~100为低感光度。ISO200~800属于中感光度。ISO1600~6400是高感光度。 五、色温: 表示光源光色的尺度,单位为K(开尔文)。色温是在摄影、录象、出版等领域具有重要应用。光源的色温是通过对比它的色彩和理论的热黑体辐射体来确定的。热黑体辐射体与光源的色彩相匹配时的开尔文温度就是那个光源的色温,它直接和普朗克黑体辐射定律相联系。 六、测光: 数码相机根据环境光线系统依靠特定的测量方式而给出的光圈快门值组合的方式,测光元件安放位置的不同可以分为外测光和内测光。内测光:这种测光方式是通过镜头来进行测光,即所谓TTL测光,与摄影条件一致,在更换相镜头或摄影距离变化、加滤色镜时均能进

学习新闻摄影的感受和建议

学习新闻摄影的感受和建议

学习新闻摄影的感受和建议 一、学习新闻摄影的感受 新闻摄影课已经进行了一个学期,如今已将接近尾声,如果说大学里的很多课程以后可能都会忘记,但是这门课在我脑海里一定会有一个较为长久的印象,主要是给我的“冲击力”比较大,这个“冲击力”就是一种对摄影兴趣的勾起,让我很想拿着相机去拍一些东西,去记住一些东西。 摄影这门课,其实从大二上的时候就开始给我们开了,但是那个时候对摄影这种东西,心里有点畏惧,觉得自己根本没有这个能力去做好它,记得摄影技术第一堂课的时候,潘扬老师给我们展示了他各种各样的相机,还劝说我们最好每一个人买一个,而且从他的水平高度讲了很多知识,那些当时听着就跟天书似的。后来郑辉老师给我们也讲了一些摄影方面的技巧,不能说老师讲的不好,可能跟他上课的形式也有关系,他上课既不板书也没有PPT演示,就是他自己在上面讲,我们当时还在院办实验室,好几个人挤在一台电脑前面,上课的效果,说实在话,的确不怎么样,现在我能记得就是相机上的P档和Auto 自动挡,其他的都没有什么印象了。 后来就是实践课,自己到院里借相机出去拍,到期末的时候交30张人物照和30张景物照,本来对摄影的那种惧怕感就变成了对自己没信心,觉得自己不适合摄影,因为有这种心理的存在,自然不可能有多大的兴趣,结果可想而知,虽然拍了很多照片,但是很多都是随手而拍,没什么特别大的收获,唯一的收获就是会简单地使用单镜头反光相机,所以,摄影对我来说一直都是一个比较纠结的事情,想做感觉做不好,对自己没信心,也没什么兴趣。 上学期选课的时候发现有新闻摄影这门专业选修课,虽然大家都选了,但是吐槽的人还是蛮多的,觉得院里的课程安排的不太合理,课程有重复的嫌疑,而且还在周六,我在上这门课之前心里没什么特别大的好感。 后来通过这么长时间学习,的确给我很大的震撼,我每次上课都会感慨“我们摄影技术就应该让这个老师给我们上!”如果当初老师能这么给我们上课,我也许就不会对摄影有那么大的畏惧感,一个学期的课程过去了,新闻摄影课让

摄影摄像基础知识

一、摄影 摄影有两种含义: 一是指摄制人员。摄制人员是一部电影造型艺术的体现者。一部电影——全体创作人员的劳动结晶,都是通过摄影人员一个镜头一个镜头地拍摄出来的。他与导演一起进行“创作”,也就是说,作为一个摄影人员,职责就是在导演的创作思想指导下,用摄影手段、技巧去实现导演的创作意图和艺术构思。 二是用电影摄影机摄取景物影像的过程。通常包括三个步骤: 首先使景物形态通过透镜在感光片上曝光,构成潜影; 其次将曝光后的感光片经显影和定影等化学处理,得到明暗程度与景物相反或色彩与景物互成补色的负象,即底片; 最后,使另一感光片通过底片曝光,再经显影和定影等化学处理而得到明暗程度或色彩与被摄景物一致的正象,即透明正片。也有使用反转感光片拍摄的,经过显影和定影等化学处理,直接得到透明正片。 二、摄像 摄像有两种含义: 一指摄像人员。摄像人员是一部电视教材造型艺术的体现者。其职责是在导演创作思想指导下,用摄像手段、技巧去实现导演的创作意图和艺术构思。 另外,指用电视摄像机摄取景物影像的过程。 三、录像 录像有两种含义:指使用录像机的人员。 将电视摄像机摄取的景物影像用录像机记录在录像磁带上的过程。 四、曝光 感光材料受光作用的过程。曝光量的大小取决于感光材料受光的照度与曝光时间,即:曝光量= 照度×时间。照度可用光圈大小来调节,曝光时间可用遮光器(铱烀庞)速度来控制。电影摄影机中的胶片是恒速连续运转的,一般除使用光圈外,有时也配合使用装在机身内部的俗称乙蹲影逵的遮光器的开角度大小调节曝光量。 1.曝光点 电影底片上获得中级密度的景物亮度控制点,也是曝光组合选择的基准点。在电影生产

摄影测量学考试知识点汇总

摄影测量学习题 一、名词解释: 1、摄影测量学:是对研究的对象进行摄影,根据所获得的构像信息,从几何方面和物理方 面加以分析研究,从而对所摄对象的本质提供各种资料的一门学科。 2、光圈号数?:相对孔径的倒数 3、景深 :远景与近景之间的纵深距离称为景深 ? 4、超焦点距离:当物镜向无限远物体对光时,不仅远处的物体构象清晰,而且在离开物镜不 小于某一距离H 的所有物体,其构象都很清晰,这个距离H就称为超焦点距离或称为无限远起点 5、视场:?将物镜对光于无穷远,在焦面上会看到一个照度不均匀的明亮圆。这个直径为ab 的明亮圆的范围称为视场 6、视场角 :物镜的像方主点与视场直径所张的角2α。 ? 7、像场?:在视场面积内能获得清晰影像的区域 ? 8、像场角; 物镜的像方主点与像场直径所张的角2β。 像主点:摄影机轴在框标平面上的垂足。 11、航向重叠?:沿飞行方向上相邻像片所摄地面的重叠区。 ? 12、旁向重叠:两相邻航带摄区之间的重叠? 主光轴?:通过诸透镜光轴的轴? 主点: 主平面与光轴的交点 13、摄影基线?:相邻像片摄影站(投影中心)之间的空间连线。 15、内方位元素 确定物镜后节点和像片面相对位置的数据。? 16、外方位元素 确定摄影摄影机或像片的空间位置和姿态的参数 焦点 平行光轴的投射光线经物镜后产生折射,该折射线与光轴的交点。 17、像片倾角 航摄仪光轴与通过物镜中心的铅垂线所夹的角称为像片的倾斜角 19、像片旋角 相邻像片的主点连线与像幅沿航线方向两框标连线之间的夹角称为像片的旋 偏角? 20、倾斜误差 因像片倾斜引起的像点位移 节点 投射光线与成像光线与光轴的交角u 和u ′相等时,投射光线与成像光线与光轴的交点。 21、投影差 ?因地形起伏引起的像点位移 22、摄影比例尺?航摄相片上某一线段构成的长度与地面上相应水平距离之比。 23、像片控制点? 为联系地面与相片而测定地面坐标的像点。 相对孔径 ?物镜焦距与有效孔径之比 25、左右视差 同名像点在各自像平面坐标系中的x 坐标之差 26、上下视差?同名像点在各自像平面坐标系中的Y 坐标之差 27、核点 基线延长线与左、右像片的交点k1、k 2称为核点 ? 28、核线 核面与像片的交线称为核线 29、核面?通过摄影基线S 1S 2与任一地面点A所作的平面W A?? 30、投影基线?两摄站的连线? 31、像片基线?指相邻两张像片主点的连线 32、解析空中三角测量 即在一条航带几十条像对覆盖的区域或由几条航带几百哥像对构 成的区域内,仅仅由外业实测几个少量的控制点,按一定的数学模型,平 差解算出摄影测量作业过程中所需的全部控制点及每张像片的外方位元 素 ()()()()(){}2332233213322232332 1[]Z X Y X Y Y Y X X X Z Y X X Y Z X Y Y X Z X Y X Y =-+-+-+-+--

摄影期末知识点

摄影知识点 摄影六大造型元素 光线、构图、运动、色彩、景别、角度 光的作用 1.表现形状、色彩、质感 2.表现立体感与空间感 3.营造气氛 4.特殊的光影效果 摄影用光的分类 (一)按光的来源分类 可见光:自然光、人工光非可见光: 红外线、紫外线 自然光: 即天然光源发出的光,其主要光源是太阳。 人工光:用人造光源发出的光作为摄影照明的光线。 (二)按光的性质分类 硬光:指光源直接照射到被摄体上,能使被摄景物产生明显投影的光线。软光:指呈散射状态的照明,不能使被摄景物产生明显投影的光线。(三)按光的方向分类 水平方向可分:顺光、侧光、逆光 垂直方向可分:顶光、平光、底光 室外自然光照明 自然光主要指来自太阳的光线,又分日光与天光两种成分。

日光:指由太阳直接放射出来的光线。为平行光束,方向性强,平均色温约为5500K。 天光:指太阳经过天空水气、微尘等介质散射或反射的光线。为散射光,方向性不明显,其色温高于日光。 室外自然光特点: 光照范围大,普遍照度高,照明均匀,不受摄影者意向控制 一、室外直射光摄影 室外直射光:指太阳没有被云雾等遮档,直接照射到景物上能产生明显投影的室外自然光线。 1、早晨与傍晚 光线特点:亮度反差大、光线柔和;色温较低、亮度变化快; 光线运用技巧:选择拍摄景物,选择拍摄方向,注意利用投影 2、上午与下午 光线特点:光线入射角适中,明暗反差适当,色温正常,光线稳定。 光线运用技巧:选择多种用光方案,抓拍生动的形象 3、中午 光线特点:光线垂直下射,景物明暗反差大,光调干涩生硬。 光线运用技巧:调整被摄体的位置,运用辅助光,对景物进行选择 直射光的投射方向 1、顺光,当光线投射方向与拍摄方向一致时,称为顺光。 光线特点:景物正面没有明显阴影,立体感差。远近景物亮度相近,不利于表现空间感。 光线运用技巧:注意景物的配置,利用投影改善影调 2、侧光,当光线投射方向与拍摄方向呈90度角时,称为侧光。

《新闻摄影》教学大纲

《新闻摄影》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新闻摄影》 英文名称:《News photography》 课程编码: 学时/学分:36/2 课程性质:必修课 适用专业:广播电视新闻学 先修课程:《广播电视新闻学概论》、《摄影摄像基础》、《广播电视史》等 一、课程的目的与任务 课程的目的是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能够较全面地掌握新闻摄影的基本理论知识,摄影的表现方法及新闻摄影题材的拍摄基本技能的基础操作。并且能实际操作练习,使学生能较好地掌握照相机,感光的材料,新闻摄影人具有的修养、素质和新闻摄影艺术语言的应用能力,提高新闻图片的审美修养,培养对新闻的挖掘能力,熟练地掌握运用摄影语言表现社会现状,达到传媒的作用。能够评析优秀的新闻摄影作品和纪实片段,使学生从中获取灵感和激发从事新闻工作的欲望。最后达到摄影的操作与示范训练的目的,为以后的新闻工作拍摄等奠定坚实的基础,能胜任新闻媒体的工作。 课程的任务是在于指导学生通过一定理论基础知识,熟练的上机操作能力,能独立拍摄较优秀的新闻摄影作品和拍摄工作。为以后的电视摄像、编辑等打好基础。 二、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第一章新闻摄影概论 教学目的和要求:目的是使学生掌握一些摄影和新闻摄影的定义、特性,新闻摄影的地位和作用及它的优势和劣势,让学生对新闻摄影有一个总的认识。让学生了解新闻摄影并通过大量的新闻摄影事例,使学生喜欢新闻摄影课程,并有将来从事新闻摄影工作的意愿。 要求是学生通过这章的学习对新闻摄影的特性有一个深刻和全新的看法,了解它在当今社会的地位和作用。熟悉新闻摄影的传播形式和拍摄手法。

教学难点和重点:教学重点是掌握新闻摄影的传播形态是附有文字说明的照片形式;新闻摄影的本质特征是新闻事实现场的瞬间形象纪实理解和掌握;新闻摄影的评价与选择标准。 教学难点是新闻摄影的拍摄方法是现场选择抓拍;新闻摄影需要借助文字作补充;美化版面、图文并重,有利于新闻的传播;目前各种题材的新闻的拍摄技巧与采访。 教学方法和手段:采用图文并茂的多媒体授课,并结合近几年的荷赛获奖作品的分析和讲解。进行课堂理论教学。 课时安排:讲授1课时,交流互动讨论1课时,共计2课时。 第一节新闻摄影的定义及特性 1.1.1 新闻摄影的定义 1.1.2 新闻摄影的产生与发展 1.1.3 新闻摄影的成熟(我国及国外) 1.1.4 新闻摄影的定义 1.1.5新闻摄影的特性 第二节新闻摄影的地位与作用(略讲) 1.2.1 新闻摄影的优势与不足 优势: 不足: 1.2.2 新闻摄影在报刊上的作用和地位 第三节新闻摄影的采访 摄影记者 1.3.1 摄影记者的职责 1.3.2 摄影记者的素养 1.3.3 摄影记者的职业道德 新闻摄影的采访与拍摄 1.3.4 新闻摄影的题材 1.3.5 新闻摄影的采访与拍摄 1.3.6 新闻摄影的拍摄方法 1.3.7 新闻摄影的评价与选择标准

摄影入门所有基础知识

摄影入门的所有基础知识 第一课: 数码相机光圈、快门解释及应用 光圈: 光圈的大小是相机镜头中控制光线的参数。说得直白一些,光圈的大小将决定光线穿过镜头的强弱。因此大家可以很容易地想像到,光圈越大其透过镜头投影到数码相机感光器上的光线也就越强,反之则越弱。那么它的大小也将直接影响到我们拍摄出的数码照片的成像质量。比如在快门时间相同的情况下,光圈越大则相片越亮,假如光圈过大的话,则会出现曝光过度的情况。无论对于传统相机还是数码相机,光圈都使用字母“f”来表示,而光圈中心孔径的大小则用相应的数值来表示,即“f+数值”。在使用中,值得大家注意的是,光圈的数值越小,代表光圈的孔径越大,进光量越多,反之则进光量越少。所以,通常在拍摄时所说的“加大光圈”是指把光圈的数值调小,将光孔加大的意思。比如从f 5.6调大一级到f4、或更大一级的f2.8等。 光圈从关闭到打开的差异,以及使用不同光圈数值所对光圈大小产生的影响。从图左上至右下分别是光圈处于关闭、f11、f8及f4不同状态下的光圈大小。由此,我们也可以理解光圈越大,投影到数码相机感光器上的光线也就越强的道理。 快门: 快门的速度也是拍摄照片时控制曝光时间长短的参数。为了让大家更容易理解,我们也可以把快门说成是让相机保持当前设定光圈大小的控制时间。对于快门速度的表示方法,也是使用相应的数字来进行设定,比如1/4秒、1/60秒等。它们分别表示让当前设定的光圈孔径大小保持1/30秒、1/60秒的时间。因此,大家也从中不难看出,使用不同的快门参数来保持单位光圈孔径的时间长短,也同样可以控制拍摄时的进光量,即曝光度。而上面提到的1/30秒便是1/60秒的两倍时间,而此时它们通过单位光圈孔径的光量也是成两倍的关系,那么反过来1/30秒则是1/15秒的二分之一时间,通过单位光圈孔径的光量则将会缩减一半。 在实际拍摄中,我们可以通过对快门速度的调节来实现不同的效果,比如看起来流动的“车河”或凝固的水滴等,它们便分别是使用慢速快门和高(快)速快门来实现的。当然,在使用时还要注意快门与光圈的合理配合,这点我们以后将要向大家重点介绍的。 下面讲一下在实际应用中应该如何协调它们之间的关系来更好地达到照片

摄影知识点

一.名词解释 1.摄影比例尺 严格讲,摄影比例尺是指航摄像片上一线段为J与地向上相应线段的水干距L之比。由于影像片有倾角,地形有起伏,所以摄影比例尺在像片上处处不相等。一般指的摄影比例尺,是把摄影像片当作水平像片,地面取平均高程.这时像片上的一线段l与地面上相应线段的水平距L之比,称为摄影比例尺1/m 2.像片倾角 空中摄影采用竖直摄影方式,即摄影瞬间摄影机的主光轴近似与地面垂直,它偏离铅垂线的夹角应小于3D,夹角称为像片倾角。 3.航向重叠 同一条航线内相邻像片之间的影像重叠称为航向重叠,一般要求在60%以上。 4.旁向重叠 相邻航线的重叠称为旁向重叠,重叠度要求在24%以上 5.摄影基线 控制像片重叠度时,是将飞机视为匀速运动,每隔一定空间距离拍摄一张像片,摄站的间距称为空间摄影基线B。 7.像主点 相机主光轴与像平面的交点 8.内方位元素 内方位元素是表示摄影中心与像片之间相关位置的参数,包括三个参数。即摄影中心到像片的垂距(主距)f及像主点o在像框标坐标系中的坐标 0 0 ,y x 9.外方位元素 外方位元素是表示摄影中心和像片在地面坐标系中的位置和姿态的参数,一张像片的外方位元素包括六个参数,其中有三个是直线元素,用于描述摄影中心的空间坐标值;另外三个是角元素,用于表达像片面的空间姿态。 10.空间后方交会 已知像片的内方位元素以及至少三个地面点坐标并量测出相应的像点坐标,则可根据共线方程列出至少六个方程式,解求出像片六个外方位元素,称为空间后方交会。 11.中心投影变换 对于平坦地区(地面起伏引起的投影差小于规定限差)而言,要将中心投影的像片变为正射投影的地图,就要将具有倾角的像片变为水平的像片,这种变换称为中心投影的变换 12.像点位移 一个地面点在地面水平的水平像片上的构像与地面有起伏时或倾斜像片上构像 的点位不同,这种点位的差异称为像点位移,它包括像片倾斜引起的位移和地形起伏引起的位移,其结果是使像片上的几何图形与地面上的几何图形产生变形以及像片上影像比例尺处处不等。 13.人造立体视觉 空间景物在感光材料上构像,再用人眼观察构像的像片产生生理视差,重建空间景物的立体视觉.所看到的空间景物为立体影像.产牛的方体视觉称为人造立体视觉。 14.相对定向元素 描述两张像片相对位置和姿态关系的参数,称为相对定向元素。 2、摄影测量的发展经历了模拟摄影测量、解析摄影测量和数字摄影测量三种方法。 3.同一条航线内相邻像片之间的影像重叠称为航向重叠,一般在60%以上。相邻航线的重叠称为旁向重叠,重叠度要求在24%以上。 4.摄影中心且垂直于像平面的直线叫做主光线(轴),它与像平面的交点称为像主点。 5.航空摄影像片为中心投影。 6.摄影测量中常用的坐标系有像平面坐标系、像空间坐标系、像空间辅助坐标系、摄影测量坐标系、地面测量坐标系和地面摄影测量坐标系。 7.像点a、摄影中心S和物点A在同一条直线上,这三点之间的数学关系式称为共线条件方程式

地理摄影知识点

地理摄影是摄影艺术题材中的一部分,它是随着地理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发展,在风光摄影的基础上形成的,也是旅游摄影的分支。 通过地理摄影,利用地理信息和旅游美学的创意,能反映祖国地大物博、山河壮丽的雄姿,以及社会主义建设、自然景观、人文地理以及历史遗迹、民族风貌等内容。倘若是涉外研究,能反映世界风光及各国的自然景观和风土人情。 一、何谓地理摄影 地理摄影,通俗的讲,就是用摄影照片反映地理信息以及它们在空间上、时间上和成因上的分布规律及其变化特征的一种方式。 由于地理摄影的照片是以摄影技术为手段,并采用照片形式传播地理信息的,所以地理摄影的作品,画面形像既有纪实性、现势性、新闻性、科学性,而且还具有一定的艺术性。 冰山:狂风巨浪已把这个北极冰山侵蚀成许多小尖峰。这些冰山并非海水结冻所形成。而是从陆上冰层或冰川分裂出来的,因此是淡水结成的冰。固体水库,淡水资源 因此,摄影纪实的科学性和特点,是它能够与地理信息结合的基础,也是使两者相互联系的内在因素。 2. 地理摄影不但需要地理信息美学的特点,也需要有熟练的摄影技术,它是艺术修养和艺术欣赏与地理信息美学内容的有机结合。 也就是说,一个不懂摄影技术的人是拍不出好的作品来的;同样,一个不懂地理信息美学的人也是拍不出好的作品来的。因此,摄影者必须要有优秀的摄影技术,同时也要有丰富的地理信息美学的知识,才能拍出好的作品来。即摄影者必须要对事物有充分的认识,善于洞察美丽大自然的能力,结合摄影技巧的应用,取得具有深刻感染力的作品。 一般来说,地理摄影的取材要满足于: 1、主题要鲜明—根据应用的具体内容,明确画面 的主题内容。 2、特点要抓住—通过近景、中景、远景的拍摄结 合,突出地方特色,实现画面的空间感和节 奏感,并采用不同的摄影基调,抑扬顿挫。 3、重点要突出—结合摄影美学和地理信息的特点, 尽可能在画面中重点表现主题内容,并要在 自然景观和人工景观的原始基础上,有创新意识。 (一)、照相机的基本结构 照相机是摄影的最主要工具,现代照相机的种类、式样、型号不下数千种之多,就是国产相机也有几十种。照相机虽然种类繁多,但基本结构大体相同。一般相机均分为镜头、暗箱和装片三个部分。 (1)焦距(f或F) 镜头的焦点距离(简称焦距),一般是以f或F=某数来标志的。如50毫米焦距的镜头,其标志为f=50,或F=50。 (2)光圈 光圈的概念——是指镜头中有若干金属薄片组成的可调节进光孔的大小的装置。 光圈是一种光量调节装置,其作用是调节镜头通光的孔径,又称孔径光澜。它是一种用金属薄片做成的虹彩(园孔),如图2—4所示,可以均匀地自由地开合。 光圈缩小,相对口径也随着缩小;光圈开大,相对口径也随着开大。相对口径,通常以分子为1或f的分数式表示:如1:2.8、1:4、1:5.6或f:2.8、f:4……来表示。或用f/2.8、f/4或f1:2.8等。

摄影基础知识测试题

1、单反相机的全称是?×(正确答案A) A.单镜头反光照相机 B.单镜头反射照相机 C.单镜头反射取景照相机 D.单镜头反转照相机 2、按快门的正确动作是?×(正确答案D) A.轻轻按下去 B.均匀缓慢按下去 C.迅速稳定按下去 D.分两步进行 3、使用三脚架,正确的方法是?×(正确答案A) A.先放粗腿,再放细腿,最后升起升降杆 B.将架腿放得尽量低 C.将升降杆尽量升高 D.升起升降杆,然后先放粗腿,再放细腿 4、焦点是指?×(正确答案B) A.照片中最清晰的一个小点 B.到相机成像清晰的整个平面 C.照片中清晰景物的纵深围 D.照片中相对清晰的部分 5、相机的单次自动对焦功能?×(正确答案B) A.适用于拍摄快速运动的物体 B.如果对焦不实,快门无法动作

C.效果没有连续自动对焦好 D.相机自动伺服被摄体进行对焦 6、相机的连续自动对焦功能?×(正确答案A) A.不保证将被摄体拍摄清晰 B.保证将被摄体拍摄清晰 C.成像质量优于单次对焦 D.成像质量劣于单次对焦 7、画面中的焦点?×(正确答案B) A.由相机的焦点选择模式确定 B.在拍摄前就已确定 C.由主体的分布状况确定 D.由相机的自动对焦模式确定 8、同一厂商同一品牌的CCD 像素越大的?×(正确答案C) A.成像质量越好 B.色彩饱和度越好 C.文件量越大 D.清晰度越好 9、拍摄4排人物的大合影时,对焦点选择?×(正确答案B) A.第一排 B.第二排 C.第三排 D.第四排

10、相机的景深预测按钮?×(正确答案A) A.在相机设置为最大光圈时不起作用 B.相机设置为最大和最小光圈时不起作用 C.设置为最小光圈时不起作用 D.设置为中间值光圈时不起作用 11、大景深是指?×(正确答案B) A.画面中景物的纵深清晰围小 B.画面中景物的纵深清晰围大 C.画面中的主体被拍摄得清晰 D.照片中有多个焦点 12、拍摄旅游纪念照,一般是?×(正确答案A) A.大景深模式 B.小景深模式 C.人像模式 D.运动模式 13、超焦距是指?×(正确答案D) A.超过焦距围以外的焦距 B.焦距的一种 C.能够将远处的物体拍摄清晰 D.最大景深围的应用 14、标准镜头是指?×(正确答案B) A.景深围接近于人眼的镜头 B.视角为43度左右的镜头

基础摄影知识点-复习参考

基础摄影知识点——复习题纲 1、摄影术诞生时间 答:1839年8月19日,摄影术由法国政府公诸于世。 2、机背取景式照相机 答:机背取景式照相机也称为大片幅照相机,照相机所采用的胶片面积较大,一般为4×5英寸或5×7英寸,甚至为8×10英寸。机背取景照相机能够最大限度的发挥作者对风光摄影的理解,充分体现对图片最终效果的控制。 3、直视取景式照相机 答:直视取景式照相机也称旁轴平视取景式照相机,他用玻璃视屏直接取景构图。早期直视取景式照相机的聚焦一般根据目测距离或借助光学测距系统进行手动调节,但现代直视取景式照相机通常具有自动对焦功能,可以进行精确的聚焦。 4、双镜头反光照相机 答:双镜头反光照相机(简称双反机)具有两只焦距相同的镜头。这两只镜头分上下安装在照相机的一个垂直面板上,照相机的聚焦就是通过垂直面板的伸缩来完成的。借助镜头后面成45度角的反光镜,上面的镜头用于取景和构图,而下面的镜头则用于拍摄。 双镜头反光照相机一般为120照相机。双反机在设计上十分合理,但目前几乎己停止生产。这种照相机使用与其他中幅照相机一样的胶片,能拍摄6×6厘米(2×2英寸)的方形影象。观察被摄体时,必须竖起遮光罩,俯视照相机。此外,防护罩中的放大镜有助于齐胸观察聚焦屏。 5、单镜头反光照相机 答:单镜头反光照相机,即SLR。全称为:Single Lens Reflex。SLR是为了弥补之前出现的TLR(双镜头反光照相机)和旁轴取景照相机的众多缺陷而出现的,利用同一个镜头进行取景和拍摄(所以也称为TTL取景,Through The Lens),其设计基本避免了取景视差问题。取景时,透过镜头的光线被一面成45度角的反光镜反射到聚焦玻璃上,拍摄时,反光镜翻起,开门开启,通过镜头的光线使胶片感光。在135和120照相机中均有单镜头反光照相机,单镜头反光照相机的常见片幅有24×36mm(135照相机),以及6×4.5cm,6×7cm和6×8cm(120照相机)等。 6、数码照相机 答:数码照相机是一种利用电子传感器把光学影像转换成电子数据的照相机。按用途分为:单反相机,卡片相机,长焦相机和家用相机等。 7、镜头 答:镜头是照相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主要作用是成像。一张照片的成像素质,从本质上讲取决于镜头而非机身。 8、光圈 答:光圈是位于镜头内由若干金属组成的大小可调的光孔。通过对光孔的大小调节,我们可以透过镜头与胶片作用的光线的强弱,光孔开的大,光线强度就强;光孔开的小,光线强度就弱。 9、光圈系数 答:在摄影上,光圈光孔的大小并不直接以其光孔直径表示,而是采用光圈系数来表示,光圈系数也称f系数。f=镜头的焦距/镜头光圈的直径。光圈系数即“相对孔径”的倒数。 镜头上常用的系数分别为:f1.0,1.4,2.0,2.8,4.0,5.6,8.0,11,16,22,32,45,64。 10、快门

摄影知识点

单项选择15*1 填空20*1 名词解释5*3 简答5*6 论述2*10 名词: 宽容度:指胶片按比例记录景物明暗范围的能力;胶卷记录的明暗范围越大,宽容度就越大。 感光度:片速,体现胶片对光的敏感程度; 影响到摄影曝光量的确定,还影响到胶片其他照相特性的显现. 互易率:光圈开大或缩小几级,快门速度便相应地加快或放慢相同的级数,调整后的曝光组合与原组合获得的曝光量相等,这一规律,称为互易律 互易率失效:当快门速度极高或极底时,光圈和快门速度互易的规律完全被破坏,这种关系的破坏称作互易律失效。 井字构图:画面中四条线相互交叉之结果如同一个井字,因此称为井字构图,也称为黄金构图。 广告摄影:是一门以现代科学技术为基础、影像文化为背景、视觉传达理论为支点,服务于商业行为和目的的摄影。 画面基调:在故事片范畴内,黑白影片、彩色影片、影片的短镜头画面、长镜头画面、镜头段落和全片所呈现的主要色调倾向和影调倾向。 蒙太奇:原为建筑学术语,意为构成、装配。经常用于三种艺术领域,可解释为有意涵的时空人地拼贴剪辑手法。最早被延伸到电影艺术中,后来逐渐在视觉艺术等衍生领域被广为运用。 公益广告摄影:以为公众谋利益和提高福利待遇为目的而进行的广告摄影。 超焦距:又称“超焦点距离”, 它是指镜头聚焦到无穷远时, 从镜头至景深近界限的距离。 黄金分割:黄金比又称黄金律,是指事物各部分间一定的数学比例关系,即将整体一分为二,较大部分与较小部分之比等于整体与较大部分之比,其比值约为1∶0.618,即长段为全段的0.618。0.618被公认为最具有审美意义的比例数字。上述比例是最能引起人的美感的比例,因此被称为黄金分割。 固定镜头:固定镜头是指摄像机在机位不变、光轴不变、焦距不变的情况下所拍摄的画面,即画面框架处于静止状态所呈现出的电视画面。 人像摄影:所谓人像摄影,是指通过摄影的形式,在照片上用鲜明突出的形象描绘和表现被摄者相貌和神态的作品,它是被摄者自己的影像写真。 现场抓拍:在新闻现场观察新闻主体的规律和特点,选择适当的角度,在适当的时机按动快门。 色温:指绝对黑体从绝对零度(-273。C)开始加温后所呈现的颜色;当加热到一定的温度,黑体发出的光所含的光谱成分,就称为这一温度下的色温,它以开尔文为单位 摄影构图:摄影构图是指在摄影过程中把各部分组成、结合、配置并加以整理出一个艺术性较高的画面。 简答: 1、广告摄影常用表现手法

新闻摄影学(主要知识点)

新闻摄影 第一章新闻摄影概论 一、新闻摄影定义: 对正在发生的新闻事实进行瞬间形象摄取,并辅之以文字说明予以报道的传播形式。其构成形式包括画面形象和标题或文字说明两部分。 画面的基本要求:一个鲜明的新闻主题;有突出的主体;画面质量要高。 标题或文字说明:具备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新闻要素;简洁、画龙点睛。 二、新闻摄影具有以下属性: 1. 报道对象:具有形象价值的新闻事实。形象价值:新闻事实具有的足以值得和适用形象来表现的素质。 2. 拍摄方法:现场选择抓拍。 3. 技术手段:照相。进入21世纪后以数码摄影为主要技术手段。 4. 传播形态:附有文字说明的照片形式。 5. 本质特征:新闻事实现场的瞬间形象纪实。 三、新闻摄影的特性 1. 新闻性:新、值、快 (1)新:新人、新事、新画面 (2)值:新鲜性、贴近性、重要性、显著性、趣味性 (3)快:反应快、动作快、拍摄快、处理快 2.真实性:真有其事,真有其人,新闻事件现场拍摄,新闻事件发生发展过程中拍摄,防止制作中出错,真实准确的文字说明。 3.瞬间形象性: (1)画面形象要典型化,包含的信息容量大。 (2)视觉冲击力:新闻画面形象对读者视觉的刺激和心理的震撼能力。来自于: 画面的新颖程度;画面形象与正常状态的差异状况;画面的真情实感。 四、优势与不足 1.优势 (1)形象直观、便于理解、易于接受 (2)现场纪实,具有可信感 (3)瞬间定格,凝固动态,长久观看和保存 2.不足 (1)受众不便对新闻事件作全面了解 (2)需要借助文字补充 (3)数码摄影的运用使纪实性、可信度降低 (4)受记者主观因素影响大 五、作用与地位 1.作用: (1)党和人民的耳目喉舌,舆论导向作用 (2)传播形象信息,满足公众需求 (3)传播现代知识,弘扬先进文化

基础摄影的知识点

基础摄影知识点--复习题纲 1、摄影术诞生时间;(1839年由巴黎的达盖尔发明) 2、机背取景式照相机;机背取景照相机能够最大限度的发挥作者对风光摄影的理解,充分体现对图片最终效果的控制。从镜头的应用、变形的处理、景深的控制,到胶片的选择,取景控制,以致图片的最终效果 3、直视取景式照相机;它是35mm相机最早的样式,该相机也象旁视相机一样,通过取景窗进行对焦,虽然会产生视差,但是它也能象单反相机那样更换镜头。 4、双镜头反光照相机;它采用双镜头结构,两个镜头上下排列,固定在镜头架上,上面的镜头用于取景,下面的镜头用于拍摄。观察被摄体时,必须竖起遮光罩,俯视照相机。 5、单镜头反光照相机;利用同一个镜头进行取景和拍摄 6、数码照相机;是一种利用电子传感器把光学影像转换成电子数据的照相机。按用途分为:单反相机,卡片相机,长焦相机和家用相机等。 7、镜头;透镜单元组成的整体 8、光圈;光圈是一个用来控制光线透过镜头,进入机身内感光面的光量的装置,它通常是在镜头内 9、光圈系数;光圈系数即"相对孔径"的倒数。控制镜头进光量,需要由镜头所谓"孔径光阑"来控制 10、快门;照相机常见快门速度分别为:1/1000、1/500、1/250、1/125、l/60、/30、1/15、1/8、1/4、1/2和1秒; 11、B门或T门;相机的B门和T门是一种能够进行长时间曝光的功能,利用该功能够获得长达几秒、几分钟甚至几小时的曝光,是天体摄影、烟花夜景拍摄必备的一种快门功能 12、取景器;摄影者可以通过取景器观察影像,对焦和构图。 13、正确的持相机姿势; 14、焦距与影像放大率,镜头焦距与影像放大率成正比关系; 15、焦距与透视的关系; 16、镜头口径;又称有效口径,有效孔径,表示镜头的最大进光量,也就是镜头的最大光圈。 17、定焦镜头;定焦镜头(prime lens)特指只有一个固定焦距的镜头,只有一个焦段,或者说只有一个视野。定焦镜头没有变焦功能。 18、标准镜头;标准镜头通常是指焦距在40至55毫米之间的摄影镜头,标准镜头所表现的景物的透视与目视比较接近。它是所有镜头中最基本的一种摄影镜头。 19、广角和鱼眼镜头;(鱼眼:一种焦距极短并且视角接近或等于180度的镜头;广角镜头是一种焦距短于标准镜头、视角大于标准镜头、焦距长于鱼眼镜头、视角小于鱼眼镜头的摄影镜广角镜头。 20、远摄和超远摄镜头;远摄与超远摄镜头是指焦距长于、视角小于标准镜头的镜头。对于135相机,焦距在200mm左右、视角在12°左右的称为"远摄镜头";焦距在300mm以上、视角在8°以下的称为"超远摄镜头"。 远摄镜头的焦距 21、变焦镜头;(可在一定范围内对焦距进行调节的镜头) 22、微距镜头;(一种非常接近被摄物体进行聚焦的镜头,成像与物体本身大致相似,复制比特率大致为1:1) 23、增距镜;增距镜也称远摄变距镜,它是一个安装在镜头和照相机机身之间的光学附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