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第5章摄影用光教案

第5章摄影用光教案

第5章摄影用光教案
第5章摄影用光教案

摄影基础课题教案

班级:时间:编号:

课题名称章节:第5章摄影用光

教研组长

审批

签字:

时间:

(1)技术理论知识:

掌握摄影用光的基本特征、光在摄影中的作用;了解摄影用光的光位、不同光位在摄影中的应用

教学

目标掌握人像摄影中常用的布光方法;了解闪光灯的工作原理及正确使用方法。

(2)职业素养:

逐步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

教学重难点关键点

重难点:光在摄影中的作用

关键点:摄影的布光方法

(1)教学组织与方式方法:通过提问的方式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掌握知识的多少;使用优秀的图片和视频来引起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听课效率。

教学对策分析(2)教学分析:本次课的目的是让学生学会使用照相机的布光方法,为日后学习

其他摄影技巧奠定基础,学生通过学习本次课程,能够初步了解光有摄影中的作用。

(3)重要的实际训练目的:熟练的掌握使用照相机,能够在短时间内学会并拍摄

一张手动档拍摄的照片。

(1)设备:电脑,ppt软件、佳能单反照相机

教学

准备

(2)标准:电视、投影仪显示正常

(3)环境:教室和校内环境

教学

小结

教学设计编号:

环节时间

教学内容及要求

教学

对策

设计:

一、复习上次课程所学重点并导入新学习的内容

课程环节二、通过具体的项目来分析总结知识要点

第一节课三、项目带动学生主动参与,小组讨论得出如何实际操作中的要点。

至四、总结

第二节课

理论内容(概述):

拍摄任务第一节课程了解摄影用光的特征

第二节课程摄影布光实践

理论知识要点详解编号:

环节时间

主要内容

方法

手段【引言】

都说摄影是一门光和影的艺术,光,是摄影中最重要的元素,没有之一。

没有了光,摄影师与相机都无法看到这个世界,但光线并不仅是用来记录影像

的工具。光线条件不同,照片效果也会有很大差异。

冬季的照片天生就是冷色调的。白雪会反射天空的光线,在清晨或傍晚会

呈现出紫色。在这幅雪景作品中,摄影师一直等到最后一缕阳光触及树梢时才

按下快门,温暖的落日余辉与冷紫色的雪景之间的对比令这张照片非常出彩。

第一节课

5.1 摄影用光基础

第二节课

摄影师要训练自己留心光线变化的本领——不仅是光的强度,还有光的方向、来源和颜色。

5.1.1 光的基本特征

所有的光,无论是自然光或人工光,都有其特征如下。

1. 明暗度

光的明暗度表示光的强弱,它随光源能量和距离的变化而变化。

太阳光下拍摄人物,充满阳刚味道的面部轮廓在强光下的表现更理想,显示坚强的个性。

2. 方向

如果光只有一个光源,方向很容易确定。而有多个光源诸如多云天气的漫

射光,方向就难以确定,甚至完全迷失。

3. 色彩

光的色彩随不同的光的本源,并随它穿越的物质的不同而变化出多种色彩。自然光与白炽灯光或电子闪光灯作用下的色彩不同,而且阳光本身的色彩,也

随大气条件和一天时辰的变化而变化。

通过光源的色彩,强化人物特性。

5.1.2 光在摄影中的作用

光是摄影中的物质基础,光在摄影中的作用如下。

1. 表现物体的结构和颜色

在大自然中,不同物体的外部形状、表面结构、表面颜色和质感都是不同的。人们能够看到物体的外部形状、结构、颜色和质感,是因为物体对光线的

反射所致。例如,浅色的物体反射光多,深色物体反射光少;表面光滑的物体

所反射的光,光质硬,具有明显的方向性;表面粗糙的物体所反射的光方向性

不强,光质软,具有漫反射的性质;半粗糙面的物体所反射的光,具有定向反

射和漫反射双重性质。

2. 表现物体的空间位置

自然界的物体具有长、宽、高三维空间,然而,摄影是在二维空间的画面上表现物体的。因此,要表现出物体的深度,就必须利用光线的明暗关系,才

能通过平面的摄影作品表现出物体的立体形态和空间透视效果。

3. 制造特定的气氛

摄影中,可利用光线的变化来制造特定的气氛。自然界的光线千变万化,有时晴空万里,有时乌云密布;有光线强烈的中午,有光线较暗的早晨和傍晚。利用不同的自然光照明拍摄的摄影作品能使人们在观看这些作品时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

5.1.3 光的分类

在摄影用光中,光线的种类有哪些,各有何优缺点,这是摄影用光前一定要掌握的知识。

1. 按光源性质分类

按光源的性质分为自然光和人造光两类。

自然光。我们在户外摄影遇到的光线基本上就是自然光了。自然光就是太阳直接提供给我们的光。

人造光。人造光在摄影里面特指摄影师为了达到创作意图而设置的人造光源。布光灯和闪光灯都属于人造光。

2. 按光线的投射方向

按光的投射方向分为二类,直射光和散射光。

(1)直射光

直射光又称为硬光。光线未经任何遮挡、折射,直接照射在景物上的光为直射光。

(2)散射光

散射光又称为软光。太阳光经过遮挡后形成漫射的光线为散射光。

散射光较为柔和,有亮度但无方向性,不能像直射光那样产生明显的投影,明暗反差较小。因此,散射光又称为软光。

第四节

加拿大摄影师杰夫·沃尔以作品《死亡战士的对话》,用散射光表现画面平淡阴沉的气氛。

3. 人造光

人造光是摄影中的常用光源,尤其是在室内摄影中使用非常广泛。人造光具有使用方便、灵活的特点,摄影者可以自由控制光照强度、光照方向、光照

高度、光照距离等,而不受时间及外界自然条件的限制,因此能较好地表现摄

影者的主观意愿,完成造型和表达主题的任务。

常用的人造光源有如下几种。

(1)聚光灯

聚光灯在灯泡前面装有聚光镜片,在灯泡后面装有小型反光盏,射出的光线聚集成束,有方向性,亮度高。聚光灯的光很像直射的太阳光,有明显的方

向和较强的投影,被摄物体有明显的反差,拍出的照片立体感较强。使用时如

果在灯前加用一个散光网罩,可使光线变得柔和些。在室内拍摄时,聚光灯可

作为主光或轮廓光的光源使用。

(2)散射灯

散射灯在灯泡的后面多装有凸凹不平的反光罩,所用灯泡为磨砂灯泡或乳白灯泡等散射光源,射出的光线呈喇叭形向外扩散,像散射光一样柔和,均匀

地照亮被摄物体,没有明显的方向。用散射灯拍摄,被摄体没有明显的反差,

因此立体感也较差。散射灯在室内摄影中一般作为辅助光的光源使用。

(3)反射灯

反射灯是把光直接射向反光板、反光伞等反光物体上,再由反光体把光反

射到被摄物体上。这样的光线柔和,能在被摄体上形成明暗区域而又没有强烈

的明暗交界线。

(4)闪光灯

闪光灯是摄影中最常用人造光源。它一般分为两大类:大型电子闪光灯和

小型电子闪光灯。大型闪光灯又叫影室闪光灯。

(5)摄影碘钨灯

碘钨灯的体积小、重量轻、发光功率大,色温稳定在 3 200 K 左右。它在新闻、科技、摄影等多种行业中广泛应用,是用得较多的一种照明工具。

5.2 摄影用光光位

光位,指在三维空间中发光物体所处的具体位置,位置分成水平和纵向两

种投射方向。不同的光位对应不同的光。

5.2.1 光的水平投射

随着时间,地点和方向的变化,景物总是被来自不同方向的光线所照明,

产生着各种不同的照明效果,我们把来自各种不同方向的光的位置称做光位。

按光位的不同可分为顺光、侧光、逆光等。

1. 顺光(正面光)

顺光是光线投射方向与照相机的拍摄方向相一致。

被摄体的阴影在它的背后被遮挡起来,所以画面很少或几乎没有阴影。另外由于受到均匀的照明,所以明暗反差较弱,影调变化不大,画面较平淡,不

能很好表现景物的立体感、空间感,也不适合表现空间透视。

2. 侧光(半顺光)

侧光分为前侧光和正侧光。

侧光的特点是光线和被摄物体形成了一定的角度,所以被射物体表面有受光面和阴影面的差别,构成了一定的明暗的变化,可以形成比较丰富的影调层次,较好地表现景物的立体感、轮廓感和表面质感,尤其是对粗糙、凹凸不平

的物体表面,表现极为突出。

前侧光和正侧光相比,它所形成的层次更丰富,影调更柔和;和顺光相比,也比顺光的影调丰富,明暗反差强烈。所以,前侧光是被运用得最普遍的光线,一般概念上的侧光,主要是指前侧光。前侧光中用得最多的是高位前侧光。采

用高位前侧光照明拍摄人物,常在人脸的暗部形成一个倒三角形的光区。在人

物摄影中,被称做“三角光”照明。

3. 逆光

逆光分为侧逆光和正逆光。

逆光的特点是能很好地突出被摄物体,表现被摄景物的轮廓线条、空气透视效果和空间深度。因为逆光使被摄物面向摄影机的一面全部或大部分处在阴影中,当背景较明亮时,被摄物会以较深的色调从背景中突出出来;当背景较暗时,运用正逆光摄影,使被摄物面向摄影机的一面全部处在阴影中,此时选择明亮的背景(如天空或水面)拍摄可以获得像剪影效果的照片。

4. 光线的投射方向对人物摄影的影响

拍摄人物时光线和阴影的状况将会改变整体氛围。基本上,哪种光线好并不是绝对的。拍摄者只需选择与自己拍摄意图相符的光线就可以了。使用前侧光的话照片会显得比较锐利。而在逆光条件下拍摄,脸部就会没有阴影,画面整体会比较柔和。

5.2.2 光的纵向投射

光的纵向投射除了常用的45 度角位置外,还分为顶光和脚光。

1. 顶光

光线从被摄体的顶部垂直向下照明,称为顶光。顶光照明对被摄体的立体形态、轮廓形态、质感表现不如其他光线的效果明显。

2. 脚光

从被摄体的下方向上射出的光线,称为脚光。脚光在摄影中多用于背景光的造型。

5.3 人像摄影常用布光

光线是摄影的基本,得到好的光线则可说是成功了一半。

5.3.1 光的造型功能

在摄影实践中往往不只运用一种光线,而是将几种光综合运用于同一个被摄体,才能获得更好的照明效果。根据这些光线的不同造型功能和作用,

1. 主光

主光是对被摄体进行照明的主要光线,照度强,对被摄体的明暗反差、层

次、立体感和质感的表现都起着重要的作用。主光的方位对画面具有决定性的

作用,不同的光位将形成不同的造型效果。如主光为顺光,画面多为明亮影调;

主光为逆光,画面往往偏暗、凝重。主光为顺光,被摄体的立体感、画面的纵

深感表现较弱;而主光为侧光、侧逆光,被摄体的立体感、画面的纵深感较强。

2. 辅助光

辅助光主要用来照明主光形成的阴影,减弱亮部与暗部之间的明暗反差,

使被摄体的暗部层次、表面质感及立体感得以更好表现,从而全面地表现被摄

体的外部特征。拍摄时,应首先布好主光,再决定辅助光的光位和强度。辅助

光一般在主光相对的一侧,在被摄体的正侧面,辅助光最好与相机的高度持平,

以免出现投影。

3. 轮廓光

轮廓光是用来勾勒被摄体轮廓形态的照明光线。它在被摄体的边缘产生亮

边,这条亮边除可勾勒被摄体轮廓外,还能使被摄体与背景分开,使之得以突

出;同时画面的纵深感也被加深。轮廓光多为直射光,且亮度一般高于主光,

但与主光之比不能太悬殊,否则将出现景物轮廓边缘过亮的现象,从而影响主

光照明。

4. 光比

光比一般指摄影中,被摄场景的暗部和亮部的受光比例。

摄影师为更好的控制画面反差,主光照摄主体形成亮面,辅助光主要用来

照摄主光形成的阴影,就是主体的暗面。

暗面和亮面的受光比例即是光比。如画面照明平均,则光比为1:1;如亮面受光是暗面的两倍,光比为1:2;以此类推。

5.3.2 人像摄影常用的布光法

传统影像最常用的布光方式,一般需要 3 台灯,主灯、辅灯和轮廓灯。在漫长的摄影历史中也形成了一些经典的人像布光法,介绍如下。

1. 分割布光法

分割布光是常见的人像摄影布光方式之一,分割布光是指让主光只照亮主

体面部的一半。因为面孔被一分为二,一般比较亮,另一半比较暗,画面会呈

现出强烈的戏剧性,适合表现人物鲜明的个性或气质。

2. 蝴蝶光

蝴蝶光(又称为派拉蒙式布光),是最早期好莱坞影片或剧照拍摄中惯用的布光法,是人像摄影中的一种特殊的用光方式,是正面光或者顺光的一种用光

方式。

3. 伦勃朗光

伦勃朗光是人像摄影中独特的一种布光效果。它的基本光效是,在人物正

脸部分形成一个三角型的光斑,故也称作三角光,分别由眉骨和鼻梁的投影,

及颧骨暗区包围形成。

5.4 闪光灯

闪光灯是能在很短时间内发出很强的光线,是照相感光的摄影配件。多用

于光线较暗的场合瞬间照明,也用于光线较亮的场合给被拍摄对象局部补光。

外形小巧,使用安全,携带方便,性能稳定。

5.4.1 闪光灯的工作原理

闪光灯的主要作用是为光线条件不理想、较暗的拍摄环境补光,以使相机

图像传感器(CCD/CMOS )获得足够的曝光量。闪光灯的工作原理用最简单的说法就是在快门开启后闪光,并且要在快门关闭之前闪光结束,所以使用闪光

灯时,快门速度会有一定限制,不能太快,否则闪光灯闪光还没完毕,快门就

已经关闭,则失去了补光的意义。正常情况下,当前主流的数码单反相机使用

闪光灯时的快门速度会被限制在1/60~1/250s。

前帘闪光与后帘闪光的效果示意

1. 闪光指数

闪光灯指数(Guide Number ,简称GN)是反映闪光灯功率大小的指标。

闪光灯的发光时间非常短(1/300 秒-1/20000 秒),将感光度(ISO)为100 时,影响曝光的只有两方面因素:距离和光圈。因此为了便于计算,我们便将

闪光灯功率以在ISO100 时,可以使被摄物正常曝光的距离与光圈组合的乘积作

为闪光灯功率的表示,即闪光灯指数。公式为:

闪光灯指数(GN)=闪光灯距被摄物距离(D)x 拍摄光圈(F)

例如:闪光灯GN 值=20,(以米为单位计算),与被摄物体距离 5 米时。

拍摄光圈(F)=闪光灯指数(GN)/闪光灯距被摄物距离(D)=20/5=4

所以光圈设置为F4,才能曝光正常。

2. 闪光灯模式

闪光模式表示控制该闪光灯曝光的方式。一般的闪光灯都有三种模式是

TTL 闪光模式(目前主流的闪光灯都具有这个功能),自动闪光模式和手动闪光

模式。

手动模式只有资深摄影师们使用,是通过闪光灯的闪光指数公式,调整光

圈或距离。此时输出的光量是摄影师根据实际情况所设定的,可以达到理想的

闪光效果。

自动模式,在此模式之下,固定好闪光灯及镜头光圈大小之后,在闪光灯

功率的有效范围之内,闪光灯会依照自身的感光系统计算补光充足与否,自动

控制闪灯输出的大小,达到准确曝光。此时可以通过光圈来调整曝光量。

TTL 模式,通过镜头的自动模式。方式是光线通过镜头进入机身测光装置,

测算闪光灯的输出量,比较准确。当触发快门之后,闪光灯亦同时触发补光,

并且经由反射回来的灯光计算补光量充足与否,如测出曝光不足,则会自动增

加闪灯输出来达到曝光充足。

3. 快门的作用

闪光灯的特点是快和强。光线是以强光形式瞬间出击,通常在1/1000 秒至1/10000 秒内完成闪光,而这个极短暂的曝光时间,可以比快门速度快的多的通

过镜头进入感光元件,所以一般来讲,在光圈和输出功率不变的情况下,快门

速度不影响闪灯曝光,但它会影响环境光的曝光。

例如,在夜晚使用闪光灯摄影时,使用相同的光圈,使用1/15 秒和1/500 秒分别拍摄相同场景时,闪光灯却以相同的1/1000 秒的速度早就完成曝光,所

以闪光主体曝光不会变,变的是场景曝光量,1/15 秒比1/500 秒会亮的多。

夜晚使用闪光灯的快门对环境光的影响

4. 闪光灯的分类

闪光灯的种类可以分为内置闪光灯、外置闪光灯和大型闪光灯等几种。

(1)内置闪光灯

一般的数码单反单反相机、普通数码相机都配有内置闪光灯。内置闪光灯

因为其指数较小,所以使用范围不是很广,只能进行闪光补光。

(2)外置闪光灯

专业数码相机没有内置闪光灯,相机生产商会为其相机产品所专门定制的

闪光灯。这类闪光灯的闪光指数大,可以适用于更多的场景拍摄。通常这类闪

光灯通过相机的热靴或专用闪光插座接入,使用灵活,操作性增强。

(3)大型闪光灯

大型闪光灯一般在照相馆、影楼、摄影工作室等场合使用。

5.4.2 闪光灯使用技巧

虽然自然光有着真实自然的优势,利用好自然光可以很恰当地表现出拍摄时的现场氛围,但是自然光并不是完美的,比如在强烈的日光下拍摄侧光或逆光的近景和特写人物活动时。幸运的是,还可以通过使用闪光灯自如控制光线可以使用。

1. 自然光摄影闪光灯补光

自然光逆光摄影中主体与背景的反差很大,如果顾及主体进行曝光,那么背景必然曝光过度,而正常还原了背景,主体又曝光不足,这时就需要用闪光灯进行补光来平衡。

高反差摄影使用闪光灯和不使用对比

2. 夜晚人像

通常,夜景的拍摄不宜使用闪光灯,利用小光圈和长时间的曝光,能表现出美丽的夜景。在夜晚拍摄人像一般都要使用闪光灯,如果直接打开闪光灯拍摄人像,人物还原是正常了,但是后面的夜景却很暗,无法还原,那么此时就需要使用慢速闪光功能。

3. 频闪闪光

频闪功能就像机关枪一样,一次接一次地频繁闪光,频闪闪光是指在曝光

过程中以一定频率和输出连续闪光。画面上可以留下几十个重叠、错落有致的

影像,这些以一定规律间隔产生的影像,可以给人一种节奏感强烈的视觉感受。其中频率取决于闪光灯输出,输出强度越高,频率越低。如图 5.26所示。

操作技能要点详解编号:

环节时间

操作步骤及关键

方法

手段

项目教学中的关键点

任务:

1. 自定主题创作、拍摄一组五张画面。

2. 用相机讲故事、用相机记日记等。

3. 用光:使用不同的光位(顺光、侧光和逆光)。

4. PPT:为每张照片写一段说明文章,代表上台讲演。

摄影中光的影响教案

光强 光强,舞台上光的强度,亦称“亮度”。表示展现在舞台上光的明暗程度。(这里所说的光强,不同于光学中所言的发光强度或亮度。)是指舞台光在观众视觉中感受明暗的程度。 光强对舞台演出的照明起着决定性作用,同时又有着很重要的造型功能。舞台上展现的一切视觉形象,必须“见于光”。有光才能显现舞台上人物和景物的造型。光愈亮、形象愈突出,光渐暗,形态渐隐;一切景物则淹没于黑暗中。人们的欣赏习惯是视线易向明亮处观看。运用光强可引导和集中观众视线。利用光的强弱和对比可增强舞台画面的立体感、空间感、在有限的舞台场地,表现无限的戏剧空间,犹似用黑白灰的素描手法表现的画面。 光的亮暗能引起人的反应,心理原形的源头始于昼夜的自然变化。在人类对自然不了解的远古时代,夜晚的黑暗常给人带来恐惧和神秘,夜晚常常是野兽及传说中的精灵,鬼怪出没有时刻。在人们记忆深处,黑夜常常夺去人的生命,带给人们痛苦。许多肮脏交易,罪恶勾当在黑暗中进行。像《麦克白》中的罪恶行为都发在黑夜,黑夜是最能勾起人无穷联想,进入梦境的时刻人们意识中的地狱也是阴森黑暗的。相反,白天则使人愉快兴奋。人在明亮的光线下可以看到天地万物,明媚的阳光使植物成长,使鲜花盛开,一片美好景象。 戏剧中对光强的运用取决于许多因素。 1、体栽:悲剧中常常对光强进行严格的控制,使其保持在中低调之中,而且全剧起伏较小,节奏平稳,这样能使观众保持在沉重的氛围之中,而喜剧的全剧则统一保持在高调之中,而且整体起伏较大,这样的氛围则容易使整剧节奏欢快,观众心情舒

畅。整体氛围的把握有助于戏剧矛盾的顺畅展开。 2、风格:尊重自然环境的戏剧常常依据自然光的感受来处理舞台气氛,如人艺老版《日出》就是把整个故事安排在从黎明、中午到黄昏、午夜再到黎明一个完整定额时间段。有时则不遵循时间的顺序,有意把故事情节安排在具有象征性的时间段,如把浪漫的恋爱场景安排在黄昏,把忧伤的情节放在阴雨时刻,把一个可怕计划的密谋放在月黑风高之时……。也有完全按照角色的心理感受安排舞台视觉的明暗变化,使光招之即来,挥之即去,完全成为揭示心理空间的工具。 3、剧情:由剧情决定光强的运用是建立在体裁的大基础之上的。在戏剧表现上,恐怖、罪恶、思念、孤独、浪漫等情节经常安排在晚上光线较暗的情况下。黑暗可以使恐怖更剧烈。可以使罪恶显得更可耻,使思念显得更刻骨、悠远,使孤独显得更可怜、悲伤、使空间显得更温馨、浪漫……。因而悲剧中高兴场面的光线也相对比较明亮,喜剧中的悲伤场面也经常作较暗的处理。 4、视觉:依据视觉感受来处理光强也是戏剧舞台上经常运用到的。舞台上光的强弱不是靠测量出来的,而是依据人眼对光刺激的心理反应来设计的。例如戏一开幕光不宜太亮,特暗或特亮的场面不宜进间过长,否则,观众都极易引起礼堂疲劳。要给观众看特亮的场面进,先安排一段长时间过的特暗的场景。这样有意识的根据人的生理,心理反应处理舞台光强时,就会使观从优心理上感到流畅,自然。 舞台灯光的强弱效果,还经常受具体物质因素影响,例如: ①剧场灯光设备。电源的电量、电压,光源的品种功率,灯 具的数量、质量,灯位的投光角度、投射距离等。 ②舞台上人物造型(服装、化妆)和景物造型(布景、道具),

《摄影基础》教案设计

摄影基础 教学目的: 本课程目标是使学生了解并掌握摄影成像原理、照相机的基本构造和工作原理;掌握摄影的技术技巧;了解和掌握在各种光线的情况下进行拍摄曝光以及用相机内测光系统或用测光表来获取准确的曝光的方法;能够独立拍摄人物、风景摄影。 教学重点: 1、摄影成像原理、照相机的基本构造; 2、景深的基本知识 3、影响主题的表达以及主体的各种的因素 4、摄影构图的基本知识 5、摄影的正确曝光教学难点: 1、景深在实际摄影运用 2、对摄影作品中主题的表达 3、摄影中曝光的方法 序言 人类的文明,从本质上看是科学技术的文明。科学的发展,带来人类物质生活的发展,由此推动着人类文明的进步。 我们都见过报纸上的新闻照片、个人写真、外出游玩时的照片,这些照片无一例外的都是利用照相机所拍摄出来的,都有一个主题,都有一个能够吸引人的注意力,画面简洁把我们的视线很好的引向主体。 伴随着社会和科技的进步,相机已从体积庞大变的袖珍小巧;从简单机械到光电一体化;从价格昂贵到低廉普及……。质量越来越好,使用越来越方便。 方便、环保、即拍即现的数码照相机已经成为了主流。那么影像的数码化变成了一股不可阻挡的趋势,于是DC (数码相机)快速的取代了传统的底片相机,我们的摄影习惯也跟着这一波新潮流开始有了大的改变。 在摄影中,我们作为一个初学者,不但要了解相机的成像原理,了解光圈的知识,它对我们拍摄出来画面的影像。更重要的是如何拍摄出来一张好的摄影作品。 下面我们就开始学习摄影基础。 第一章摄影概述 内容要点: 了解摄影的发展历史;了解摄影的分类和应用;了解摄影人物及其作品。 第一节概述摄影作为一种灵活的媒介,自19世纪40年代产生以来,首先给人的视觉带来的是生动的摹写。随后伴随着每一次的市场需求的转向和艺术风格及流派的变化发展。 不管是从“绘画主义摄影”者罗宾逊;“自然主义摄影”者爱默生;或者布勒松的“决定性的瞬间”。开启闭合快门的那一瞬间究竟可以告诉人们什么?是决定性的瞬间?还是通过照片的真实性及细节唤起人们对往事的回忆?我们在书籍和杂志上看到的美妙照片或许已经成百上千张。或许你也像大多数的人那样向往着。 “但愿我也能拍出那样的照片!”然而只是观赏别人的照片实际上无助于你拍摄出好的作品。 原因在哪里呢?因为你并不懂得该寻求什么。当你看到一幅美妙的照片时,就觉得他很美。然而你

曝光与用光 摄影教案

曝光与用光摄影教案 教学目的与要求: 要求学生认真学习曝光知识,了解曝光基本要求并掌握曝光各种技巧 重点:测光方式 难点:光圈与快门的配合 教学程序: 一、导入新课 拿出数码相机和单反相机,请同学们讲讲它们的曝光功能有什么不同,进入新课。 二、讲授新课 曝光是相机成像的关键步骤,用光是曝光的前提条件之一。 (一)适度曝光 将胶片装入照相机,调好焦点后,摁动快门按钮进行拍摄,在摁动快门按钮的同时,相机的快门打开,胶片上涂敷的卤化银受到光的照射而发生变化,生成潜影,这个过程称为曝光。 照相机可以控制进入相机内的光量,即控制曝光的多少。而通过判断景物的明暗情况,调节进入镜头的光量,进而准确地在胶片上成像,就是适度的曝光。 适度曝光的含义就是在底片上能够结成密度适当、层次清晰、明暗部位都能很好地还原正确色彩的影像。曝光过度和曝光不足,都会造成影像过亮或影像过暗而失去细节和层次,因此适度曝光是摄影的一个很重要环节。 1、测光 测光,就是对所要拍摄的景物进行曝光测试,来确定一个适度的曝光数值,测光时最好借助仪器的帮助,也就是下面要介绍的测光装置。 (1)测光装置的类型 测光装置的类型一般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机内测光系统,另一类是可以单独使用的测光表。 测光表有多种:入射式、反射式和点侧光表等。测光表的显示有指针式的,也有数字式的。

机内测光系统有:指针式、挑灯式及曝光指示灯式。 (2)测光方式 测定正确曝光实际上就是测定未知的变数,并且把测出的数字如测光表里已有的信息汇合一起进行处理,从而得出一组可以直接用于相机上的最佳速度和光圈。测光方式主要有入射式测光和反射式测光。下面分别进行详细说明。 a、入射式测光 入射式测光是从主体位置把测光表对着相机。这种方法主要是测光线的强度,完全不考虑主体反光这个因素。很明显,只有在拍摄的景物范围内光线条件变化很大的时候,才有必要从主体的位置去测光。如在近距离内使用人工照明,光线会随着距离的增加而显著地减弱,所以,必须从主体的位置测定,才能测出光线的正确强度。在室外阳光下拍摄时,则总是在接近相机的位置测光。 由于入射式测光所测的是投射在平面上的光线,所以测光表的受光角必须很大,足以包括180度的范围。要做到这一点,可在测光表的测光口上加一个球形散光罩。这样测出的数字是以主体的平均反射率为17%为基准的。对于反差较高的物体,必须作一定的校正:负片的曝光应比测光表上所所的略多一些,而反转片则应略少一些。由于这种方式的测光不能进行选择性侧光和点式测光,要取得良好的效果,就得作一些估计工作,还得有一定的经验。如果光线难于测定,通常需要另测一次反射光,以便和入射光测出的数字互相比较。要是这二者差别太大,就应找出造成这种差别的原因,并对曝光作相应的校正。 b、反射式测光 用这种方式测光的时候,总是把测光表从相机的位置对向被摄体。为了得到精确的结果,测光表的测光角和所用镜头的视角应大致差不多。测光角如果大大超过镜头的视角,就应该把测光表放到离主体较近的地方,使测光表的视场和镜头大致一样。 在反射式测光中,测光表显示的是主体的平均反射光,同时,它还把测光角内一切其它反射光都测量进去了。 只要最强的高光和最暗的阴影部份的测定值和整个景物的重点平均测定值相差不大,这种测光方式总能提供准确的曝光值。如果景物中有小块极亮或极暗部分,所测出的总平均值必须加以校正。其校正程度视所用胶卷的类型和这些极亮或极暗部分在画面上的重要性如何而定。 (3)机内测光系统的种类 照相机的内测光系统测定的都是反射光,但是不同的照相机有特有的测光模式。

摄影用光

摄影用光 用光的意思是在拍摄照片时,如何采用好各种光线。用好光是摄影构图中较为重要的一部分。因为大家知道,照片是靠光线形成,没有光线就没有照片,所以过去有人称照片为”光画”。也就是说照片是靠光线来画的”画”。这是70年代南京军区前线报摄影记者来江山给我们的讲课,至今我还记住这句话。

要有光才有照片

?光线可分为自然光与人造光两大类。而各种光的亮度与角度是直接关系到照片的感光度与构图艺术效果的好坏,如果我们重视用光,懂得用光,会用好光。那就可以说你的摄影艺术水平已进入一个专业阶段。讲讲容易听也易懂,但到拍摄现场时,能记住并能运用,那要有一个较长的实践过程,这是我的多年实践的体会。

?各种自然光的光源 ?自然光分为直射光.散射光.反射光(也就是晴天,阴天,多云的光线。)由于自然光是受太阳早上从东方升起,下午从西边落下的变化。而且一年四季也在光线强度与照射时间上长短都有变化,因此我们就要首先掌握其规律才能用好它。对各种光线变化要在实践中实地观察总结出自己的经验。?光线的亮度除强弱外,还有一个照射在拍摄景物的角度高低左右与时间变化。这对照片的艺术效果有着绝对关系。

?直射光。又称阳光。是拍摄自然风光作品中常用的光源,这种光线一般在上午10点左右时段,下午在3点左右,前后约一个小时。这个时段的光线亮度与角度较为适宜,有利展示景物的质感与细部,而且照射的角度能更好表出景物的立体感与纵深感的效果。这是专业人员常用的一种光。在阳光下拍摄深远新晰的风光作品。往往由干城市污染和大气层的原因,能见度受到一定影响,所以拍摄时间要选择雨后和刮风后,笫二天一般都会放睛不仅睛朗而且透明度极好,能见度高,这种光线往往不可能持续一天,很快就会变

第5章-摄影用光教案

摄影基础课题教案 班级:时间:编号:

理论知识要点详解编号: 环节 时间 主要内容 方法 手段 第一节课 至 第二节课 【引言】 都说摄影是一门光和影的艺术,光,是摄影中最重要的元素,没有之一。 没有了光,摄影师与相机都无法看到这个世界,但光线并不仅是用来记录影像 的工具。光线条件不同,照片效果也会有很大差异。 冬季的照片天生就是冷色调的。白雪会反射天空的光线,在清晨或傍晚会呈现出紫色。在这幅雪景作品中,摄影师一直等到最后一缕阳光触及树梢时才 按下快门,温暖的落日余辉与冷紫色的雪景之间的对比令这张照片非常出彩。 5.1 摄影用光基础 摄影师要训练自己留心光线变化的本领——不仅是光的强度,还有光的方向、来源和颜色。 5.1.1 光的基本特征 所有的光,无论是自然光或人工光,都有其特征如下。 1. 明暗度 光的明暗度表示光的强弱,它随光源能量和距离的变化而变化。 太阳光下拍摄人物,充满阳刚味道的面部轮廓在强光下的表现更理想,显示坚强的个性。 2. 方向

射光,方向就难以确定,甚至完全迷失。 3. 色彩 光的色彩随不同的光的本源,并随它穿越的物质的不同而变化出多种色彩。自然光与白炽灯光或电子闪光灯作用下的色彩不同,而且阳光本身的色彩,也随大气条件和一天时辰的变化而变化。 通过光源的色彩,强化人物特性。 5.1.2 光在摄影中的作用 光是摄影中的物质基础,光在摄影中的作用如下。 1. 表现物体的结构和颜色 在大自然中,不同物体的外部形状、表面结构、表面颜色和质感都是不同的。人们能够看到物体的外部形状、结构、颜色和质感,是因为物体对光线的反射所致。例如,浅色的物体反射光多,深色物体反射光少;表面光滑的物体所反射的光,光质硬,具有明显的方向性;表面粗糙的物体所反射的光方向性不强,光质软,具有漫反射的性质;半粗糙面的物体所反射的光,具有定向反射和漫反射双重性质。 2. 表现物体的空间位置 自然界的物体具有长、宽、高三维空间,然而,摄影是在二维空间的画面上表现物体的。因此,要表现出物体的深度,就必须利用光线的明暗关系,才能通过平面的摄影作品表现出物体的立体形态和空间透视效果。

摄影技术课后习题及答案第4-6章

习题 一、选择题 1.拍摄高速动体使用自动曝光最好选择___①_。 ①快门速度优先模式② 自动多级曝光模式 ③ 程序控制模式④ 光圈优先模式 2.拍摄静止且背景很近的景物曝光最好选择____。 ① 快门速度优先模式②光圈优先曝光模式 ③ 全自动和程序自动模式④ 以上都对 3.与F11、1/60等量曝光的组合是____。 ① 、1/120 ② F16、1/30 ③ F8、1/30 ④ F22、1/125 4.与F11、1/60曝光组合的梯级曝光组合是____。 ① F22和1/60、F11和1/60、和1/60 ② F11和1/125、F11和1/60、F11和1/30 ③ F16和1/30、F11和1/60、F8和1/125 ④ 以上都对 5. 关于曝光量,正确的叙述是____。 ① 曝光量是光线通过镜头到达感光片上的数量 ② 曝光量等于照度×曝光时间 ③ 将某曝光组合的光圈开大一挡,快门速度加快一挡,获得的曝光量是相同的 ④以上都正确 6. 关于正确曝光,正确的叙述是____。 ① 根据照相机的测光多少进行的曝光就一定是正确曝光 ② 根据测光得到一个曝光组合,根据该曝光组合的所有等量曝光都是正确曝光 ③正确曝光是相对的,在曝光时,要全面考虑技术技法和艺术手法方面的因素 ④ 以上都对 7. 在数码照相机中,全自动曝光模式____。 ① 可以进行曝光补偿设置 ②可以自动调焦、自动控制曝光量 ③ 只能自动调焦、自动控制曝光量,不能选择胶卷感光度 ④ 以上都对 8. 最容易操作的曝光模式是____。 ① 全自动② 程序自动③ 光圈优先④ 快门优先 9. 在景深要求不大的情况下进行动体摄影,应该选用____曝光模式。 ① 全自动② 程序自动③ 光圈优先④快门优先 10. 对景深要求大的风景摄影,应该选用____曝光模式。 ① 全自动② 程序自动③光圈优先④ 快门优先 11. 按一次快门可以拍摄多幅单张画面的是____模式。 ① 阶段② 多段③连拍④ 以上都对 12. 下面画面是用____模式拍摄的。

摄影用光

摄影用光 第一章光现象 1.摄影用光的作用 2.什么是光 3.光的测量 4.光和曝光 第二章光源 1.自然光 2.人造光/闪光 第三章光的运用 1.用光造型 2.室内用光的基本操作 第一章:光现象 第一节:摄影用光的作用 光的物化作用光的艺术作用“摄前意识” 用光的作用: 1、刻画被摄体的立体感、空间感、物体表面质感的决定因素 2、是画面形式的均衡要素 3、强化主题的重要因素 4、是渲染气氛的辅助因素 5、转换作品情调的必要手段 摄影师如何描述光呢? 光的三大特性:色温强度方向 一.光的颜色色温 1. 多数重要摄影光源(太阳和闪光灯)放射出白色光。 为什么我们看到大多数物体是有色的呢? 色温 色温—色彩的温度,表示光谱成分的一种量,单位“K”。形象的说,色温是表示光冷暖颜色的度。 光越红,色温越低;光越蓝,色温越高。 影响色温的因素 色温随光源的不同而变化;色温随着传播介质的变化而变化。 色温与摄影有什么关系呢? 和Photoshop的“照片滤镜”有什么关系呢? ●标准日光—— 5500k。 当太阳位于地平线上方40度时,由直射光线和少云的蓝天反射的光线组成了标准日光 常见光源色温温表 日出时2000 K 日出後或日落前20min 2100 K 日出後或日落前30min 2400 K 日出後或日落前40min 2900 K 日出後或日落前1hr 3500 K 日出後或日落前2hr 4500 K 日出後或日落前3hr 5400 K 平均中午日光5400 K 阴天6500-8000 K ●萤光灯7000 K 电子闪光灯5500 K 照相用泛光灯3400 K 照相用钨丝灯3200 K

摄影摄像技术教学教案

《摄影摄像技术》教学教案 第1讲 课时内容数码摄影概述授课时间90分钟课时 2 教学目标?了解数码摄影的起源与发展。 ?了解数码相机的结构原理。 ?了解数码相机的分类。 ?了解数码相机的选购与保养方法。?了解常用镜头的分类及性能。 ?了解数码相机常用配件的选购。?了解数码照片传导与处理的方式。 教学重点?掌握相机的保养方法。 ?了解图像传感器的作用及重要性。 ?如何选购数码相机以及认识相机的相关配件。?了解数码相机常用镜头的分类及性能。 教学难点?了解数码相机的结构原理。 ?了解各种镜头在不同拍摄环境下的使用。 教学设计教学手段:(1)以理论课堂教学为主,穿插答疑和讨论(2)通过演示国内外摄影大师的经典摄影作品为辅,来加深学员对知识点的理解。 教学资料及要求:在摄影网站找一些优秀摄影作品素材。 教学内容 讨论问题:1、通过数码摄影的发展历程来对现代数码摄影作品进行赏析。 2、在选购数码相机时需要从哪几个方面进行考量? 3、数码相机镜头的种类有哪些?分别有哪些性能? 内容大纲:具体可结合本项目的PPT课件进行配合讲解。 1.1 数码摄影的起源与发展 1.1.1 数码摄影的起源 1.1.2 数码摄影的发展 1.2 数码相机的结构原理与分类 1.2.1 数码相机的结构 1.2.2 数码相机的分类 1.3 数码相机的结构选购与保养 1.3.1 数码相机的选购 1.3.2 数码相机的保养 1.4 常用镜头的分类及性能 1.4.1 标准镜头 1.4.2 长焦镜头 1.4.3 广角镜头 1.4.4 变焦镜头 1.4.5 定镜头

1.4.6 微距镜头 1.5 常用数码相机配件的选购 1.5.1 摄影包 1.5.2 三脚架与独脚架 1.5.3 存储卡 1.5.4 滤镜 1.5.5 电池 1.5.6 闪光灯 1.5.7 快门线 1.5.8 清洁工具 1.6 数码照片的传导和处理 1.6.1 数码照片的处理 1.6.2 数码照片的输出 小结1、摄影器材种类繁多,品牌驳杂,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如何根据拍摄需求选择摄影器材。 2、对数码摄影具备初步的认识和了解,为后阶段的学习打下必要的理论基础。

摄影课程教案

摄影课程教案 大家好,从今天开始由我负责给同学们讲解摄影这门艺术,将各位同学带入摄影这门艺术殿堂。初窥门径。 一、光,颜色 1.光,我们摄影所涉及的有自然光和人工光源。 2.自然光,又称天然光,也就是我们看到的太阳光, 3.人工光源,也就是我们通过灯光获取的光源。 4.光线有冷暖的区别,比如太阳光早晚的的时候成红黄色,这就是片暖,我们的室 内的家用荧光灯片冷,拍出的照片片冷,发蓝色。 5.我们所看到的光线从冷暖程度上是用色温表示的,比如3000K属于冷光,正常 的5000K的白光,6500K以上光线片暖。 6.物体所展现的色彩,都是通过光线照射到物体上反射到我们眼中的,相机实际上 是个人体仿生学光学记录仪器。 二、正确认识我们手中的工具——照相机 1.相机是如何产生的,从艺术的角度讲,摄影艺术起源于对图像的写实记录。也可 称为写实艺术。 2.最早出现的相机是xxx相机,当时的相机还是只能使用一次成像的产品。 3.后来在柯达公司的创新下出现了可更换胶片的35mm相机,所谓35毫米相机指 的是xxx 4.相机的结构,镜头部分,机身部分,棱镜部分,握柄部分,存储部分,电子显示 部分,电子接口部分。(配图和实物机拆解观察) 5.大家看,这部分就是镜头部分,镜头是由多个镜片的组合实现的,根据焦距的不 同,我们可以将镜头分为,超广角镜头,广角镜头,标准镜头(50mm),长焦镜头,超长焦镜头。也可以分为定焦镜头和变焦镜头。 随着科技的发展,镜头也越来越具有更强的科技性能了,ED结构镜片,镜头防抖性能,镜头静音高速马达、内变焦技术、电子测光。都为我们获得更完美的图像,高效和稳定。 现在我们使用的相机都具备了ED镜片,请看图中的镜片结构,简单的说光线在进入镜头的时候,由于镜片拉伸图像,物体的边缘会出现蓝色的亮边,ED镜片结构就可以相应的解决掉一些问题。 防抖功能,能在我们手持相机的情况下,解决因为震动捕捉图像不清晰的问题。低速快门拍摄尤为明显。 静音马达,以及内变焦技术,加快了我们的对焦速度,更快捷的捕捉图像。 电子测光,可以将景物的正确曝光度通过红外感应测出正确的曝光数值。 6.握柄部分,电池在此部分,快门释放按钮即右手丰富的功能键位。 7.存储部分,拍到的图像要存储到一定的介质上。常用的有CF卡,SD卡,记忆 棒,记忆棒是索尼公司的专有储存卡。当然,每种储存介质也有性能的区别,实际上就是储存的速度,相对应的几种介质的存贮速度如下: 8.CF卡133X为:10M/s CF卡266X为:20M/s SD卡为:20M/s SDMC卡2X:20M/s

第 四 章:摄影用光

第四章 : 摄影用光 光是摄影的灵魂,它不仅能起到景物的照明作用,而且还肩负着造型的作用。 第一节:光源的摄影造型 摄影用光主要分为:自然光和人造两种。 一、自然光(二点) (一)自然光的种类 自然光主要指太阳光,也包括月光和星光。 自然光分直射光和散射光两种。 (二)自然光的光位与摄影造型 1、正面光(顺光) 顺光易拍摄高调物体或少女儿童影像。拍摄风景照片可获得明快简洁的画面。拍摄彩色照片其色彩朴实、饱和。曝光比较好掌握。明暗反差小,影调层次不丰富。 2、前侧光 能比较好地表现景物的立体感和质感。若同其它辅助光配合,可获得轮廓清晰、层次丰富的画面。

是人像摄影中运用较为普遍的一种光线。 3、侧光 景物的明暗影调各占一半,能较好的表现主体形态,突出其轮廓线条,立体感强。拍摄粗糙的表面结构,能获得鲜明的质感。在人像摄影中,往往用侧光来表现人物特定的性格。 4、侧逆光 侧逆光照明的景物,大部分处于阴影中,被照明的一侧有一条光带,能勾画景物的轮廓线条,将景物同背景分开。在人像摄影中,用侧逆光照明,可适当拉大光比,造成轮廓鲜明、线条强劲的造型效果,有利于表现人物的特定情绪。 5、逆光 用逆光拍摄外景的全景或远景,可使画面晶莹透亮,层次丰富,色彩清晰,富有生气。用逆光拍摄人物照时,要注意明暗影调的浓淡,一般应加辅助光,但不宜太亮,否则失去了逆光的效果。 6、顶光 顶光不宜单独使用,因为这种光线会给被摄物

体造成浓重的阴影,特别是拍摄人像时,光线从人的头顶照射下来,阴影使眼睛形成两个黑洞,鼻子下方有一个大黑影。顶光可作辅助光使用,适用表现刚毅的性格和坚硬的物体。 7、脚光 脚光一般不单独使用,因它使物体下亮上暗,给人的感觉奇特而且古怪,所以这种光线多用于反面人物。在室内舞台摄影中可作为一种辅助光,一般不宜作主光。 二、人工光源 人工光源的种类很多,有碘钨光、聚光灯、手电简、蜡烛、闪光灯等。 (一)顺光 光源直接位于被摄者正前方与眼部同高,产生出相当“平”,均匀和无阴影的照明效果。 (二)45度斜侧光 把光源向左或向右移动45度。在半边脸上投下阴影,增加了立体感,这是一种标准的人像用光法。 (三)正顶光

第四章摄影用光doc剖析

第四章摄影用光 学习要点 摄影是“光影的艺术”,光与影是摄影艺术独特的表现手段,摄影者利用光线来描绘、揭示、渲染形象的特点和意义,它不仅能再现被摄体的形状、质感、色彩、立体感、空间感等信息,而且特定光线的运用还能改变被摄体的形态、色彩等,影响画面的视觉效果,从而给观众带来不同的审美情感。摄影者应该摄影者应该了解常用的摄影光源的性质,研究生活中千变万化的光,认识光的基本规律,掌握不同光线的造型功能、表情达意功能,从而能动而巧妙地运用光线创作出魅力无穷的摄影作品。 第一节常用的摄影光源 自然界中能发光的物体叫光源。常用的摄影光源大体上可以分为三大类,即自然光、人工光、自然光和人工光并存的混合光。 一、自然光 太阳光、星光、闪电、萤火虫光等都属于自然光。其中,太阳光是摄影者最常用的一种光线,它由阳光和天空光混合而成,亮度高,照明均匀,照射时间长。太阳光随着时间、季节、地理位置和天气的变化而变化,有着自己的规律。根据天气情况的不同,自然光又分为直射阳光、多云天气、阴雨天等。摄影者必须掌握不同天气光线的变化规律及其造型特点,根据拍摄对象的需要加以灵活运用,才能获得满意的光效。

1. 太阳直射光的变化规律和造型特点 由于地球的自转,太阳直射光在一天中从早到晚的运动过程使光线产生高低角度的变化,形成平射、斜射、顶射的不同角度,也产生光质软硬和色温高低的变化,这些光线作用在被摄体上就产生不同的造型效果。根据光线在一天中不同时刻的造型特点,我们可以将一天分为以下四个光线时刻:日出和日落时刻、上午和下午时刻、中午时刻、清 晨和黄昏时刻。 日出和日落时刻 早晚日出和日落时刻,太阳与地平线保持在15 o之内时,阳光要透过浓厚的雾气和尘埃层才能照明地面上的景物。这时,只有波长较长的红、黄色的光波才能穿透大气层,使早晨和傍晚的光线带上橙红色调,在这种光线下照射下的景物也染上了深红、桔红或粉红色。早晨的空气潮湿,常常伴有晨雾,景物如同蒙上一层薄纱,光线比较柔和。而日落时分,空气中的尘埃使光线柔化,使景物的清晰度和色彩饱和度都有所降低,产生了轻柔迷离、飘浮不定的朦胧感。若采用逆光拍摄,画面空气透视明显,景物近深远淡的空间感得到强化。在早晚拍摄日出日落瞬间那绚丽多彩的景象是风光摄影的一个永恒的主题,许多摄影者起早摸黑就是为了获得这一美好的瞬间。 早晨或傍晚的阳光照射角度低,景物的投影往往被拉得很长,是利用物体的投影来进行创作的理想的时间段,可以利用富有图案美的投影来参与画面的构图。投影还具有含蓄、优美、富有寓意的特点,可以引人想象,给人留下较大的思考、想象的空间。 要拍摄到日出或日落,最好在日出日落前半小时到达拍摄现场,这样才有充裕的时间选择拍摄地点和角度。摄影者还要注意利用近处的礁石、树木、水面的船只、天边的飞鸟、或在雾气笼罩下的山峰等表现出空间感,或使画面有一个视觉中心。因为无论天空的云霞形状、色彩多么漂亮,最终决定画面是否成功还是取决于地面景物表现的好坏,如果地面景物没有好的线形、轮廓,则很难获得成功。 上午和下午时刻 这一段时间是太阳光的正常照明时刻。照明强度高但变化小,照度和色温均匀稳定,能明显地造成被摄物的明暗差别,同时由于地面的反射光和天空的散射光交织而成的柔和的光线起了辅助光的作用,照亮了景物的阴影部分,表现出暗部的细节层次,而且柔化了景物的明暗反差。在这些时刻摄影,能使画面影调明快、色彩鲜亮、反差适中、层次丰富,立体感和空间感也得到较好的表现。

摄影教案一

摄影教案(一)摄影术基本概念 教学目的与要求: 要求学生了解摄影术的诞生、发展及对社会的影响。找出摄影的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是相辅相成的答案。 重点:摄影术诞生的契机条件。 难点:摄影术发展的因素。 教学程序: 一、摄影概述 1、摄影光学基础知识 照相机的工作过程,概略地说是应用光学成象原理,通过照相镜头将被摄物体成象在感光材料上。 波长在400~700nm的电磁波能够为人眼所感觉,称为可见光,超过这个范围人眼就感觉不到了。不同波长的可见光在我们的眼睛中产生不同的颜色感觉,按照波长由长到短,光的颜色依次是红、橙、黄、绿、青、蓝、紫等色。在设计照相机镜头及其他光学仪器时,并不把光看作是电磁波,而是把光看作是能传播能量的几何线,叫做光线。光源A发光就是向四周发出无数条几何线,这无数条具有方向的几何线就叫做光线。这样在几何光学中研究光的传播问题,就变成了一个几何问题、数学问题,问题简化多了。 下面叙述几何光学的几个基本定律——光线的传播规律: (1)光的直线传播定律——光在均匀介质中,是沿着直线传播的,即在均匀介质中光线为一直线。光的直线传播现象在日常生活中随时随地可以见到,如物体被光照射而成影,小孔成象等。光的直线传播引出了光线这个概念。 (2)光的独立传播定律——光的传播是独立的,当不同光线从不同方向通过介质某一点时,彼此互不影响。当两支光线会聚于空间某一点时,它的作用为简单的叠加。光线的这一性质,使被拍摄物体各点的光互不影响地进入照相镜头,在成象面上成象。 (3)光的反射定律——当光传播到两种不同介质的分界面时,就会发生反射。光的反射定律指出: ①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分界面上光投射点的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的两侧。 ②反射角和入射角相等。光的反射现象还具有可逆性,假如光线逆着原来反射光线方向入射到界面上,那么它将逆着原来入射光线的方向反射出去。 随着界面的不同,反射又可分为定向反射和漫反射。从一个方向入射到光亮、平整的镜子上的光线,入射点都落到同一平面上,其反射都向着同一方向,则称为定向反射。当光从一个方向投射到粗糙表面上时(如毛玻璃面等),由于粗糙面可以看成由许多角度不同的小

第四章 现场和物证摄影技术

第四章现场和物证摄影技术 第一节摄影基础知识 一、取景构图 取景构图是为了揭示主题,达到富有表现力的艺术形式所进行的造型处理,是一个思维过程、组织过程和反映过程。 由于摄影器材和摄影反映方式的特殊性,决定了摄影的取景构图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它只能反映正在发生并进入相机镜头内的景物或事件。 取景构图的步骤: 1、通过拍摄时的取景获得构图的基本形式; 2、利用制作时的取舍精练造型表现。 取景构图的基本要求: 1、画面结构主次分明;(明确意图,秩序产生美感) 2、造型表现简洁生动;(摄影是减法艺术,其根本是取舍) 3、技术手段灵活多样;(技术手段也具有造型作用,利用曝光的控制、景深的把握、变焦镜头的利用和暗 房技术来创造美感) 4、构图安排新颖独特。 (一)拍摄距离 拍摄距离指相机与被摄物间的远近变化。 拍摄距离直接决定着主体的大小,透视感的强弱,画面景物的多少,景别的变化。 拍摄距离近,画面主体成像大,背景空间小,透视感强;拍摄距离远,主体成像小,背景空间大,透视感弱。 拍摄距离可分为:远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写。

1、远景: 以表现整体气氛为目的的画面。 远,取其势。即以自然的气势取胜,表现地形特征、地理位置、山川形势、气候变化等整体气氛。 结构远景画面,要从大处着眼,注意整体气势,处理好大自然本身的线条。精力不可放在细处。应调用一切手段表现景物的空间深度感,利用侧光、侧逆光形成丰富的影调层次。 2、全景: 以表现被摄体的全貌和所处环境为目的的画面。 有明显的结构中心主体,环境是用来说明、烘托和渲染主体的。全景照片既要注意空间深度的表达,又要注意主体的立体感和轮廓形态的表达。 全景的背景范围大,要特别注意对杂乱景物的取舍,力求画面精练、简洁,不可繁杂而喧宾夺主。 在现场摄影中,概貌摄影多用全景画面。 3、中景: 反映某一对象、事件富有表现力的情节或动作性强的局部,反映事物矛盾的焦点,表现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交流。 中景以人的动作、姿态、情节取胜,环境降到次要地位。由于背景少、人像大,应特别留意被拍者的手势与面部表情的协调配合。要注意抓拍富有表现力的身体语言动作。 4、近景: 以表现人物的神情或物质的质感为目的的画面。 近,取其神、取其质。 人像近景照片,因背景空间很少、很虚,故需特别注意人物面部的神态表情,着重传递人物细腻的深情。要注意选光、配光,以突出人物皮肤的质感或物体的纹理与质地。 5、特写: 以表现局部特征为目的的画面。 将被拍对象的局部充满画面,从细微处揭示对象的内部特征。 (二)拍摄方向 摄影方向是指相机围绕被摄体四周选择不同的拍摄点。 改变拍摄方向,可以使主体的轮廓外形,主体与背景的关系,背景的范围发生极为显著的变化。 常用摄影方向:正面;侧面;背面;斜侧面。 1、正面方向拍摄: 用于表现对象正面特征,将其横向与竖向线条充分展示出来。 适合于表现人物、建筑的对称结构。不利于表现动态特征和深度强的景物。 拍摄建筑物,突出正面气概、对称结构,使其显得庄严稳重、威严肃穆。但略显呆板。 拍人像体现完整的五官,有利于正面的交流,具有亲切感,显得庄严匀称。但欠活泼。 2、侧面方向拍摄:(正侧面90o拍摄) 适合于表现被摄体的侧面特征,人和物的外轮廓,具有一定的动感和方向性。 但其和正面拍摄一样呈平行透视效果,不利于表现深度空间。 3、背面方向拍摄: 以形体刻画为主,整体感强。 背面角度可将人物、主体、背景融为一体,背景的事物就是被摄人关注的中心,启发观众联想。 4、斜侧方向拍摄:

摄影用光教学设计

摄影用光教学设计

《摄影用光》教学设计 大连开发区第六中学韩冬梅 一、背景资料: 前些年开设摄影课时,还面临着胶卷成本和冲印成本的问题,但随着最近几年数码相机的普及,摄影几乎实现了“零成本”,这成为开设摄影课的一个良好的基础条件。 摄影既是一项十分实用的技术,同时也是一门艺术。学习摄影既有利于充实学生的精神生活,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多项能力和素质,是很受学生们喜爱的一门好课。所以,本文选择了“摄影”课程中有关的内容进行教学设计。 摄影是一门对技术要求很高的艺术,一幅照片要有清晰的影像、准确的曝光、良好的色彩还原。即使是“傻瓜照相机”和“自动照相机”也会涉及到大量的操作技能。掌握这种技能与否是衡量一个人是不是有摄影师素质的基本要求。但同时做为一门艺术,一幅摄影作品还应该是摄影者对于生活的一种来自灵魂深处的呐喊,这就需要摄影者善于使用某种摄影技术来表达自己的审美理念和审美追求。 前面的课程中已经涉猎了“相机操作”和“正确曝光”等学习摄影必备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本课开始的授课内容将从前期课程“技术”层面上升到“艺术”层面。 二、教学目标: 本节内容将学习了解“光线”在摄影中的造型作用:由于光源与被摄物体的位置关系不同(即角度不同),会在被摄物体表面形成不同的明暗反差效果,因而有着不同的造型作用。根据这些造型效果的不同特点,在摄影中将光源相对于被摄物体的角度(光线的角度)归纳为七种。掌握并注意利用各种光线在造型作用上的不同特点,是拍出好作品的关键之一,它同“取景”“构图”等有关内容一起,是摄影创作的基础。 光是摄像最重要的构成要件,对光线的处理往往要比其它要件重要且难得多。光不仅仅是使目标在摄像机的CCD上成像,好的摄像师还可以利用不同性质的光线表达出不同的意境来。因此,本着素质教育的指导思想,结合本课内容和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与能力目标: 使学生能认识到光线的角度在摄影中的重要作用,掌握七种光线的特点及运用的知识。通过对7种光线造型效果的对比,增强对光线造型的感性认识。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掌握摄影用光的技巧,养成有意识地运用光线特点进行艺术创作的习惯。提高学生的审美修养。 2、过程与方法目标: 实践操作以小组为单位,通过合作完成本组的创作作品,从中培养学生的组织能力、团结协作精神和能力、与人交流的态度与能力等。

《摄影基础》教案设计

实用文档 摄影基础 教学目的: 本课程目标是使学生了解并掌握摄影成像原理、照相机的基本构造和工作原理;掌握摄影的技术技巧;了解和掌握在各种光线的情况下进行拍摄曝光以及用相机内测光系统或用测光表来获取准确的曝光的方法;能够独立拍摄人物、风景摄影。 教学重点: 1、摄影成像原理、照相机的基本构造; 2、景深的基本知识 3、影响主题的表达以及主体的各种的因素 4、摄影构图的基本知识 5、摄影的正确曝光 教学难点: 1、景深在实际摄影运用 2、对摄影作品中主题的表达 3、摄影中曝光的方法 序言 人类的文明,从本质上看是科学技术的文明。科学的发展,带来人类物质生活的发展, 由此推动着人类文明的进步。 我们都见过报纸上的新闻照片、个人写真、外出游玩时的照片,这些照片无一例外的都是利用照相机所拍摄出来的,都有一个主题,都有一个能够吸引人的注意力,画面简洁把我 们的视线很好的引向主体。 伴随着社会和科技的进步,相机已从体积庞大变的袖珍小巧;从简单机械到光电一体化;从价格昂贵到低廉普及??。质量越来越好,使用越来越方便。 方便、环保、即拍即现的数码照相机已经成为了主流。那么影像的数码化变成了一股不 可阻挡的趋势,于是DC(数码相机)快速的取代了传统的底片相机,我们的摄影习惯也跟着 这一波新潮流开始有了大的改变。 在摄影中,我们作为一个初学者,不但要了解相机的成像原理,了解光圈的知识,它对我们拍摄出来画面的影像。更重要的是如何拍摄出来一张好的摄影作品。 下面我们就开始学习摄影基础。 第一章摄影概述 内容要点: 了解摄影的发展历史; 了解摄影的分类和应用; 了解摄影人物及其作品。 第一节概述 摄影作为一种灵活的媒介,自19世纪40年代产生以来,首先给人的视觉带来的是生动的摹写。随后伴随着每一次的市场需求的转向和艺术风格及流派的变化发展。 不管是从“绘画主义摄影”者罗宾逊;“自然主义摄影”者爱默生;或者布勒松的“决

第四章摄影摄像中的曝光控制方法

第四章摄影摄像中的曝光控制方法 第四章摄影摄像中的曝光控制方法 景物亮度是指,在一定的照明条件下和观察角度上所见景物的明亮程度。在画面中,一定的景物亮度表现为相应的明暗影调,这是在技术上的意义;但更重要的是在艺术上,景物亮度所形成的画面影调、色调及其内涵。当了解了各种不同的景物亮度之后,在创作中摄制人员还必须结合所使有的感光材料的宽容度和摄录设备的性能指标,根据感光材料的宽容度和摄像机中摄像管允许容纳的动态范围,调整景物的亮度分布,通过选择景物、光线、安排照明,控制景物的亮度范围,以便使画面的亮度得到平衡。 第一节画面的亮度平衡与曝光 所谓画面的亮度平衡,指的是在拍摄过程中按技术和艺术创作的要求,在感光材料的宽容度或摄像管有效的动态范围之内,把景物的亮度范围(又称亮度间距)恰到好处地容纳在图像中,使景物亮度得到较好的体现。 在自然光条件下,景物的最高亮度与最低亮度的差距是很大的,最高可达上万倍。据有关材料统计,普通景物的平均亮度范围约为160:1,而现在用于再现景物亮度变化的电影胶片和磁性录像带记录的能力却是有限度的。现代电影胶片能够按正比例关系记录景物的亮度范围为128:1;电视摄录设备能按正比例关系记录的亮度范围,通常只有30:1。从上述几个数字关系可以看出,胶片或摄像机对自然景物的亮度范围只能做到有限的记录,而难以全部还原。 在电视节目制作中,由于节目内容无所不包,创作领域极其广泛,景物变化非常复杂,随着季节、时间、气候条件和光源类型等变化,景物以不同的明暗、不同的颜色呈现在人们眼前。当我们把各种景物以不同的表现形式重新组合在画面中时,便构成了景物间的明暗对比和色调对比。这些不同的景物亮度,在画面中要想表现出相应的明暗影调,直接受到感光材料(胶片)的宽容度和摄录设备允许容纳的动态范围的限制。当景物的亮度范围超出胶片或摄录设备允许记录的有效范围时,景物就不可能在画面中全部得到再现,有一部分景物在画面中不是曝光过度,就是曝光不足,失去正常的影调层次和质感。反之,当景物亮度范围较小时,画面影调则显得平淡,缺乏质感,失去物体的真实面貌。因此,在曝光控制过程中,为了使画面中景物的亮度范围容纳在胶片或摄录设备允许的范围之内,就必须进行画面的亮度平衡。因为亮度平衡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画面中景物亮部与暗部的影调层次及色彩还原,也决定着画面的技术质量和造型艺术。

摄影基础 章节测试答案

第一章单元测试 1 【单选题】(2分) 人类对于光沿直线传播原理的最早记录是在哪本著作中的? A. 论语 B. 天工开物 C. 诗经 D. 墨经 2 【单选题】(2分) 人们公认的摄影术的诞生是哪一年? A. 1837 B. 1838 C. 1839 D. 1840 3 【单选题】(2分) 是谁开创了负正摄影系统? A. 韦奇伍德 B. 塔尔波特

C. 达盖尔 D. 尼普斯 4 【单选题】(2分) 湿板摄影中使用什么作为感光材料理想的粘合剂? A. 碘化银 B. 火棉胶 C. 鸡蛋清 D. 乙醚 5 【单选题】(2分) ( )最先使用凸透镜取代小孔,从而可以观看到更加清晰的影像。 A. 阿尔哈赞 B. 罗杰·培根 C. 卡尔达诺 D. 波尔塔 第二章单元测试 1 【单选题】(2分) 普通的相机需要加装什么装置才可以用于水下拍摄? A.

闪光灯 B. 潜水外壳 C. 塑料套 D. 防雨罩 2 【单选题】(2分) 单镜头反光相机的英文缩写是什么? A. DSLR B. PLR C. SLR D. TLR 3 【单选题】(2分) 哪种相机具有精密可靠的机械性能,能够在低温、潮湿等恶劣的环境中完成拍摄任务? A. 袖珍照相机 B. 全机械手动相机 C. 自动曝光照相机 D. 自动对焦照相机

【多选题】(2分) 现代相机是一种精密仪器,它集成了哪些主要技术? A. 电子 B. 娱乐 C. 机械 D. 光学 5 【单选题】(2分) ( )相机在拍摄后能够立即获得一张照片? A. 微型相机 B. 胶片照相机 C. 数码照相机 D. 一次成像相机 第三章单元测试 1 【单选题】(2分) 随着科技的进步,无人机的性能不断提升,______也降低到摄影爱好者能够接受的范围内,航拍就成为当下非常流行的一种摄影方法。 A.

摄影技术 课后习题及答案 第4-6章

4.3 习题 一、选择题 1.拍摄高速动体使用自动曝光最好选择___①_。 ①快门速度优先模式② 自动多级曝光模式 ③ 程序控制模式④ 光圈优先模式 2.拍摄静止且背景很近的景物曝光最好选择____。 ① 快门速度优先模式② 光圈优先曝光模式 ③ 全自动和程序自动模式④ 以上都对 3.与F11、1/60等量曝光的组合是____。 ① F5.5、1/120 ② F16、1/30 ③ F8、1/30 ④ F22、1/125 4.与F11、1/60曝光组合的梯级曝光组合是____。 ① F22和1/60、F11和1/60、F5.5和1/60 ② F11和1/125、F11和1/60、F11和1/30 ③ F16和1/30、F11和1/60、F8和1/125 ④ 以上都对 5. 关于曝光量,正确的叙述是____。 ① 曝光量是光线通过镜头到达感光片上的数量 ② 曝光量等于照度×曝光时间 ③ 将某曝光组合的光圈开大一挡,快门速度加快一挡,获得的曝光量是相同的 ④以上都正确 6. 关于正确曝光,正确的叙述是____。 ① 根据照相机的测光多少进行的曝光就一定是正确曝光 ② 根据测光得到一个曝光组合,根据该曝光组合的所有等量曝光都是正确曝光 ③正确曝光是相对的,在曝光时,要全面考虑技术技法和艺术手法方面的因素 ④ 以上都对 7. 在数码照相机中,全自动曝光模式____。 ① 可以进行曝光补偿设置 ②可以自动调焦、自动控制曝光量 ③ 只能自动调焦、自动控制曝光量,不能选择胶卷感光度 ④ 以上都对 8. 最容易操作的曝光模式是____。 ① 全自动② 程序自动③ 光圈优先④ 快门优先 9. 在景深要求不大的情况下进行动体摄影,应该选用____曝光模式。 ① 全自动② 程序自动③ 光圈优先④快门优先 10. 对景深要求大的风景摄影,应该选用____曝光模式。 ① 全自动② 程序自动③光圈优先④ 快门优先 11. 按一次快门可以拍摄多幅单张画面的是____模式。 ① 阶段② 多段③连拍④ 以上都对 12. 下面画面是用____模式拍摄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