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函数图像及其变换解读

函数图像及其变换解读

函数图像及其变换解读
函数图像及其变换解读

函数图像及其变换

上海师范大学附属外国语中学 李庆兵

函数是整个高中数学的重点和难点,高中阶段对函数性质的研究往往是通过研究函数图像及其变换得到的,所以函数图像及其变换也就成为高考的固定考点。历年高考考试大纲中都明确要求,学生要“会运用函数图像理解和研究函数的性质”,并且与前几年比较可以发现,近几年高考对于函数图像方面的考查已经不再局限于对几个常见函数本身的单一的考查,而是结合函数的运算,更为深刻地考查函数与函数、函数与方程、函数与不等式、函数与其他学科或现实生活等方面的联系。这就要求我们不仅要熟练掌握一些基本函数的图像特征及函数图像变换的几种常见方法,而且要会灵活运用。下面笔者就结合近几年的一些高考试题,谈一些函数图像及其变换和应用方面的问题,希望能引起正在忙于备考的高三教师和学子们的重视,并给他们带来一些启发。

(一)平移变换及其应用:

函数00)(y x x f y +-=的图像可以看作是由函数)(x f y =的图像先向左0(x >0)或向右(0x <0)平移||0x 个单位,再向上0(y >0)或向下(0y <0)平移||0y 个单位得到。如:

例1、(2008上海理11)方程0122

=-+x x 的解可视为函数2+=x y 的图象与函数x

y 1=

的图象交点的横坐标。若方程044

=-+ax x 的各个实根)4(,,,21≤k k x x x x 所对应的点),,2,1)(4

,

(k i x x i

i =均在直线x y =的同侧,

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 。

(图一) (图二)

分析:由题意,方程044=-+ax x 的解可视为函数a x y +=3

的图象与函数x

y 4

=

的图象交点的横坐标。这些交点可以看作是由函数3

x y =的图象经过上下平移得到,由图(1)

可知,函数3

x y =与函数x

y 4

=

的图象分别交于点P 、Q ,且点P 在直线上方,点Q 在直x

4=

线下方,要使得方程044

=-+ax x 的各个实根)4(,,,21≤k k x x x x 所对应的点

),,2,1)(4

,

(k i x x i

i =均在直线x y =的同侧,

只须将函数3x y =图像上下平移,将点Q 移至函数x y 4=

图像与直线x y =交点A )2,2(--左侧或将点P 移至函数x

y 4

=图像与直线x y =交点B )2,2(右侧即可。将点A 与点B 坐标分别代入方程a x y +=3解得6=a 或

6-=a 。从而可得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a >6或a <-6。

(二)伸缩变换及其应用:

函数)(bx af y =的图像可以看作是由函数)(x f y =的图像先将横坐标伸长|(|b <1)

或缩短|(|b >1)到原来的|

|1

b 倍,再把纵坐标伸长|(|a >1)或缩短|(|a <1)到原来的||a 倍即可得到。如:

例2、(2008上海文1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C B A ,,的坐标分别为)6,2(),2,4(),1,0(。如果),(y x P 是△ABC 围成的区域(含边界)上的点,那么当xy =ω取得最大值时,点P 的坐标是 。

分析:由xy =ω变形可得x

y ω

=

,则问题可转化为当函数x

y ω

=

的图象与△ABC 围

成的区域(含边界)有公共点时求ω的最大值的问题。由函数图像伸缩变换的规律可知,ω的值越大,则函数x

y ω

=

图象上点的横纵坐标越大,即图像整体越向上移动,由此可以判

定,当ω取得最大值时,函数x

y ω

=的图象与△ABC 的边BC 相切或过经点C 。下面求点

P 的坐标。

法一:由线段BC 与函数的解析式联立方程组可得?????

≤≤+-==).

42(102,

x x y x

y ω消去y 得方程01022

=+-ωx x ,由判别式△=0解得225=

ω,此时25=x ,从而得点)5,2

5

(P 。即所求点P 的坐标是)5,2

5

(P 。

法二:线段BC 的方程为:)40(102≤≤=+x y x ,

则225)22(212212=+≤??==

=y x y x xy ω,当且仅当52==y x ,即.5,2

5==y x 所以所求点P 的坐标是)5,2

5

(P 。

(三)对称变换:

函数当中,图像关于某点或某条直线对称的情况较多,除函数的奇偶性、互为反函数的两函数与对称性有关之外,还经常会出现其他一些情况,这就需要我们能够掌握“以点代线”的数学方法对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常见情况有以下几种。

1、关于特殊直线的轴对称变换:)

(轴

x f y x f y y -=?→?=)(; )

(轴

x f y x f y x -=?→?=)( ; )(y f x x f y x y =??→?==)((两者互为反函数); 2、关于特殊点的对称变换:)

()

,原点(x f y x f y --=???→?=00)(; 3、局部对称变换:偶函数),)((||)(x f y x f y =?→?= ;

)(||)(x f y x f y =?→?= 注:以上为两个函数图像之间的关系。

4、自身对称变换:若函数y=f (x )满足),()(或x a f x a f x a f x f +=--=)2()(则函数y=f (x )的图像关于直线x=a 对称。特别地,当0=a 时,函数)(x f 为偶函数。

若函数y=f (x )满足)()(x f x f -=-,则函数y=f (x )的图像关于原点成中心对称。即函数)(x f 为奇函数。

例3、(2005上海理16)设定义域为R 的函数,1

,01

||,1|lg |)(??

?=≠-=x x x x f 则关于x 的方

程0)()(2

=++c x bf x f 有7个不同实数解的充要条件是( )

A 、b <0且c >0

B 、b >0且c <0

C 、b <0且0=c

D 、0≥b 且0=c 。

(图三) (图四)

分析:函数)1(||1|lg |≠-=x x y 的图像是由函数||lg x y =的图像先向右平移一个单位,得到函数)1(|1|lg ≠-=x x y 的图像,再将函数)1(|1|lg ≠-=x x y 的图像位于x 轴

)

1( x ||1|lg |x y -=b

-

上方部分保持不变,下方的部分关于x 轴通过局部对称得到。又因为0)1(=f ,所以由(图三)可知,函数)(x f 图像与x 轴有三个公共点。

方程0)()(2=++c x bf x f 中,若b <0且0=c ,则由0)()(2=+x bf x f 可得

0)(=x f 或b x f -=)(。结合函数)(x f 图像易知,方程0)(=x f 有三个不同的解,方程

b x f -=)(有四个不同的解,即方程0)()(2=++

c x bf x f 有7个不同实数解。所以选C 。 值得一提的是,在高考当中,对函数图像的考查,并不一定考查某一单一的变换,有时

可能是几种变换同时考查。如:

例4、(2003上海理16))(x f 是定义在区间],[c c -上的奇函数,其图像如图(四),令

b x af x g +=)()(,则下列关于函数)(x g 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若a <0,则函数)(x g 的图像关于原点对称;

(B )若1=a ,0<b <2,则方程0)(=x g 有大于2的实根; (C )若2-=a ,b=0,则函数)(x g 的图像关于y 轴对称;

(D )若0≠a ,b=2,则方程0)(=x g 有3个实根。

分析:由图(2)知)00(=f ,若b ≠0,则0)0(≠=b g ,此时)(x g 的图像不关于原点对称,所以A 选择支不符合题意。当1-=a 时,)(x g 的图像可由)(x f 的图像关于x 轴对称,再向下平移||b 个单位得到。此时b b f g =+-=)2()2(<0,而b c f c g +-=)()(,∵)()(c f c f -=->2,而b >-2,∴)(c g >0。所以,方程0)(=x g 在(2,c )内必有实根,所以B 选择支正确,故选B 。

当||a <1且b=2时,方程0)(=x g 至多有一个实根,所以C 选择支不符合题意。又当b ≤-2时,方程g (x )=0的实根少于三个,所以D 选择支也不符合题意。 (四)旋转变换:

图像的旋转变换可借助三角形的全等,找到特殊点经旋转变换后所得点的坐标,进而发现图像变换的规律。如图五(甲)中函数)(x f 图像上点),(b a P 绕原点顺时针方向旋转0

90

后得点1P ,可借助△Q OP 1≌△OPQ 得到点1P 的坐标),(a b -,从而可知函数)(x f 图像绕原点顺时针方向旋转0

90后即函数)(1

x f

y --=的图像。同理可得图(乙)中的情况。

1、)(绕原点顺时针方向旋转x f y x f y 1

900

)(--=???????→?=; 2、)

(绕原点逆时针方向旋转x f y x f y -=???????→?=-1900

)(;

(甲)

(乙)

(图五)

说明:关于绕原点旋转0

180的变换实际上就是关于原点对称的问题。

例5、(04上海理15)若函数)(x f 的图像可由函数)1lg(+=x y 的图像绕坐标原点逆时针旋转0

90得到,则)(x f 的解析式是( ) (A )110-x

(B )x

101- (C )x --10

1

(D )110

--x

分析:由前述概念易知,110)(-=-x x f ,即答案选D 。

(五)复杂函数的图像:

对于一些通过简单函数加减运算得到的较为复杂的函数图像,我们可以借助叠加法作出函数图像。如:

例6、(2002上海15)函数],[|,|sin )(ππ-∈+=x x x x f 的大致图像是( ) (B ) (C ) (D ) (图六)

分析:在同一坐标系中分别作出函数x x g =)(与||sin )(x x h =在区间],[ππ-∈x 上的图像,并进行简单的叠加,即可得到函数],[|,|sin )(ππ-∈+=x x x x f 的图像为D 选择支所示的图像。

对于一些较为复杂的复合函数,有时需要综合考虑函数的定义域、值域、单调性、奇偶性、周期性、对称性,甚至渐进性作出函数图像。如:

)

()(x f y b =))

(1x f --x

)

(x f =y

(y =)

,a b

例7、(2004上海市闸北区模拟题)函数)

1)(1()(3

+-=x x x x f 的部分图像大致是( )

(A )

(B )

(C ) (D ) (图七)

分析:①由函数解析式的分母0)1)(1(≠+-x x 可知,x ≠±1,所以x=±1是函数

)(x f y =图像的两条渐进线;②由)()(x f x f -=-可知函数)(x f y =为奇函数;③当)0,1(-∈x 时,)(x f >0。综合上述条件可知,B 选择支满足题意。

(六)关于某一物理或化学变化过程的变化规律或与现实生活相关的函数图像问题: 二期课改提出,要让“人人学有用的数学”,也就是要学以致用。所以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一些数学问题在高考试题中出现也就成为必然。对于这类问题,需要我们仔细研究事物运动变化的过程,进而用图像将这一过程描绘出来即可。如:

例8、(2008全国卷Ⅰ(2))汽车经过启动、加速行驶、匀速行驶、减速行驶之后停车,若把这一过程中汽车的行驶路程看作时间的函数,其图像可能是 ( )

A B C D (图八)

分析:汽车启动后加速度应是越来越大,即路程变化较快,反映到函数图像上,图像变化率应越来越大,汽车加速后有一段匀速行驶的过程,路程应越来越大,且变化率保持不变,反映到函数图像上,图像应呈上升的线段,而后汽车做减速运动,反映到函数图像上,图像变化率越来越小,但路程继续增大。所以选A 答案。

函数图像及其变换要求了解几种常见函数如反比例函数、一次函数、二次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幂函数、对勾函数))0()( ab x

b

ax x f +=、双刀函数())0()( ab x

b

ax x f +

=等,掌握它们的性质,如定义域、值域、单调性、奇偶性、周期性、对称性、渐近性等。在此基础上熟练掌握函数图像的几种变换,如平移变换、伸缩变换、对称变换、旋转变换等。这样我们就可以把握函数函数图像变化规律,研究函数的性质。

t t t

高中数学第10讲 函数图像及其变换(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

函数图像与变换 教学目标:掌握常见函数图像及其性质(高考要求B ),熟悉常见的函数图像(平移、对称、翻折)变换(高考要求B ). 教学重难点:掌握常见函数图像及其性质,会用“平移、对称、翻折”等手段进行函数图像变换。 教学过程: 一.知识要点: 1.常见函数图像及其性质: (1)平移变换: ①y =f (x ) →y =f (x ±a )(a >0)图象 横向 平移a 个单位,(左+右—). ②y =f (x ) →y =f (x )±b (b >0)图象 纵向 平移b 个单位,(上+下—) ③若将函数)(x f y =的图象右移a 、上移b 个单位,得到函数b a x f y +-=)(的图象; ④若将曲线0),(=y x f 的图象右移a 、上移b 个单位,得到曲线0),(=--b y a x f 的图象. (2)对称变换: ①y =f (x ) →y =f (-x )图象关于 y 轴 对称; 若f (-x )=f (x ),则函数自身的图象关于y 轴对称. ②y =f (x ) →y =-f (x )图象关于x 轴 对称. ③y =f (x ) →y =-f (-x )图象关于原点 对称; 若f (-x )=-f (x ),则函数自身的图象关于原点对称. ④y =f (x ) →y =f -1(x )图象关于直线y =x 对称. ⑤y =f (x ) →y =-f -1(-x )图象关于直线y =-x 对称. ⑥y =f (x ) →y =f (2a -x )图象关于直线x =a 对称; ⑦y =f (x ) →y =2b -f (x )图象关于直线y =b 对称. ⑧y =f (x ) →y =2b -f (2a -x )图象关于点(a ,b ) 对称. 若f (x )=f (2a -x )(或f (a +x )=f (a -x ))则函数自身的图象关于直线x =a 对称. 若函数()y f x =的图象关于直线2 a b x +=对称()()f a mx f b mx ?+=- ()()f a b mx f mx ?+-= (3)翻折变换主要有 ①y =f (x ) →y =f (|x |)的图象在y 轴右侧(x >0)的部分与y =f (x )的图象相同,在y 轴左侧部分与其右侧部分关于y 轴对称. ②y =f (x ) →y =|f (x )|的图象在x 轴上方部分与y =f (x )的图象相同,其他部分图象为y =f (x )图象下方部分关于x 轴的对称图形. 二.基础练习: 1.若把函数f (x )的图象作平移变换,使图象上的点P (1,0)变换成点Q (2,-1), 则函数y =f (x )的图象经此变换后所得图象的函数解析式为 ( A ) A.y =f (x -1)-1 B.y =f (x +1)-1 C.y =f (x -1)+1 D.y =f (x +1)+1 2.已知函数y =f (x )的图象如图2—3,则下列函数所对应的图象中,不正确的是( B ) A.y =|f (x )| B.y =f (|x |) C.y =f (-x ) D.y =-f (x ) 解: y =f (|x |)是偶函数,图象关于y 轴对称. 图2—3

函数图像公式大全升级版

蕾博士函数图像变换公式大全 一、点的变换.设),(00y x P ,则它 (1)关于x 轴对称的点为),(00y x -; (2)关于y 轴对称的点为),(00y x -; (3)关于原点对称的点为),(00y x --; (4)关于直线x y =对称的点为),(00x y ; (5)关于直线x y -=对称的点为),(00x y --; (6)关于直线b y =对称的点为)2,(00y b x -; (7)关于直线a x =对称的点为),2(00y x a -; (8)关于直线a x y +=对称的点为),(00a x a y +-; (9)关于直线a x y +-=对称的点为),(00x a a y -+-; (10)关于点),(b a 对称的点为)2,2(00y b x a --; (11)按向量),(b a 平移得到的点为),(00b y a x ++. 二、曲线的变换.曲线0),(=y x F 按下列变换后所得的方程: (1)按向量),(b a 平移,得到0),(=--b y a x F ; (2)关于x 轴对称,得到0),(=-y x F ; (3)关于y 轴对称,得到0),(=-y x F ; (4)关于原点对称,得到0),(=--y x F ; (5)关于直线a x =对称,得到0),2(=-y x a F ; (6)关于直线b y =对称,得到0)2,(=-y b x F ; (7)关于点),(b a 对称,得到0)2,2(=--y b x a F ; (8)关于直线x y =对称,得到0),(=x y F ; (9)关于直线a x y +=对称,得到0),(=+-a x a y F ;

超经典二次函数图象的平移和对称变换总结

二次函数图象的几何变换 内容基本要求略高要求较高要求二次函数 1.能根据实际情境了解二次函数 的意义; 2.会利用描点法画出二次函数的 图像; 1.能通过对实际问题中的情境分 析确定二次函数的表达式; 2.能从函数图像上认识函数的性 质; 3.会确定图像的顶点、对称轴和 开口方向; 4.会利用二次函数的图像求出二 次方程的近似解; 1.能用二次函数 解决简单的实际 问题; 2.能解决二次函 数与其他知识结 合的有关问题; (1)具体步骤: 先利用配方法把二次函数化成2 () y a x h k =-+的形式,确定其顶点(,) h k,然后做出二次函数 2 y ax =的图像,将抛物线2 y ax =平移,使其顶点平移到(,) h k.具体平移方法如图所示: (2)平移规律:在原有函数的基础上“左加右减”. 二、二次函数图象的对称变换 二次函数图象的对称一般有五种情况,可以用一般式或顶点式表达 1. 关于x轴对称 2 y ax bx c =++关于x轴对称后,得到的解析式是2 y ax bx c =---; ()2 y a x h k =-+关于x轴对称后,得到的解析式是()2 y a x h k =---; 2. 关于y轴对称 2 y ax bx c =++关于y轴对称后,得到的解析式是2 y ax bx c =-+; ()2 y a x h k =-+关于y轴对称后,得到的解析式是()2 y a x h k =++; 3. 关于原点对称 2 y ax bx c =++关于原点对称后,得到的解析式是2 y ax bx c =-+-; ()2 y a x h k =-+关于原点对称后,得到的解析式是()2 y a x h k =-+-;

三角函数图像的平移变换专项练习

三角函数图像的平移变换专项练习 1.为了得到函数)6 3sin(π +=x y 的图象,只需把函数x y 3sin =的图象 ( ) A 、向左平移 6π B 、向左平移18π C 、向右平移6π D 、向右平移18 π 6、将函数)(sin )(R x x x f y ∈?=的图象向右平移4 π 个单位后,再作关于x 轴的对 称变换,得到函数x y 2sin 21-=的图象,则)(x f 可以是_______。 1、要得到函数)4 2sin(3π +=x y 的图象,只需将函数x y 2sin 3=的图象( ) (A )向左平移 4π个单位 (B )向右平移4π 个单位 (C )向左平移8π个单位 (D )向右平移8 π 个单位 2、将函数y=sin3x 的图象作下列平移可得y=sin(3x+ 6 π )的图象 (A) 向右平移 6π 个单位 (B) 向左平移6π 个单位 (C )向右平移18π 个单位 (D )向左平移18 π 个单位 3.将函数sin y x =的图象上每点的横坐标缩小为原来的1 2 (纵坐标不变),再把 所得图象向左平移6π 个单位,得到的函数解析式为( ) ()sin 26A y x π?? =+ ?? ? ()sin 23B y x π? ?=+ ?? ? ()sin 26x C y π??=+ ??? ()s i n 212x D y π??=+ ??? 4、把函数x y cos =的图象上所有的点的横坐标缩小到原来的一半,纵坐标保持不变,然后把图象向左平移4 π 个单位长度,得到新的函数图象,那么这个新函数的解析式为 (A )??? ??+=42cos πx y (B )??? ??+=42cos πx y (C )x y 2sin = (D )x y 2sin -= 5.要得到函数x y cos 2=的图象,需将函数)42sin(2π +=x y 的图象( ) (A)横坐标缩短到原来的21倍(纵坐标不变),再向左平行移动8π 个单位长度 (B)横坐标缩短到原来的 21倍(纵坐标不变),再向右平行移动4 π个单位长度

高中数学三角函数公式大全

第一部分 集合 1.理解集合中元素的意义.....是解决集合问题的关键:元素是函数关系中自变量的取值还是因变量的取值还是曲线上的点… ; 2.数形结合....是解集合问题的常用方法:解题时要尽可能地借助数轴、直角坐标系或韦恩图等工具,将抽象的代数问题具体化、形象化、直观化,然后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解决; 3.(1)含n 个元素的集合的子集数为2n ,真子集数为2n -1;非空真子集的数为2n -2; (2);B B A A B A B A =?=?? 注意:讨论的时候不要遗忘了φ=A 的情况。 4.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是任何非空集合的真子集。 第二部分 函数与导数 1.映射:注意 ①第一个集合中的元素必须有象;②一对一,或多对一。 2.函数值域的求法:①分析法 ;②配方法 ;③判别式法 ;④利用函数单调性 ; ⑤换元法 ;⑥利用均值不等式 2 2 2 2b a b a ab +≤ +≤; ⑦利用数形结合或几何意义(斜率、距离、绝对值的意义等);⑧利用函数有界性(x a 、 x sin 、x cos 等);⑨导数法 3.复合函数的有关问题 (1)复合函数定义域求法: ① 若f(x)的定义域为[a ,b ],则复合函数f[g(x)]的定义域由不等式a≤g(x)≤b 解出 ② 若f[g(x)]的定义域为[a,b],求 f(x)的定义域,相当于x∈[a,b]时,求g(x)的值域。 (2)复合函数单调性的判定: ①首先将原函数)]([x g f y =分解为基本函数:内函数)(x g u =与外函数)(u f y =; ②分别研究内、外函数在各自定义域内的单调性; ③根据“同性则增,异性则减”来判断原函数在其定义域内的单调性。 4.分段函数:值域(最值)、单调性、图象等问题,先分段解决,再下结论。 5.函数的奇偶性 ⑴函数的定义域关于原点对称是函数具有奇偶性的必要条件....; ⑵)(x f 是奇函数?f(-x)=-f(x);)(x f 是偶函数?f(-x)= f(x) ⑶奇函数)(x f 在原点有定义,则0)0(=f ;

函数图象的几何变换教案

函数图象的几何变换教案 【教学目标】1.让学生熟练掌握各种图象变换,能迅速作出给定的函数图象; 2.让学生了解用数形结合法解决方程、不等式、含参问题的讨论; 3.培养学生主动运用数形结合方法解题的意识. 【教学重点】函数图象的几何变换 【教学难点】1.各种图象变换之间的区别及灵活应用; 2.运用数形结合方法解题. 【例题设置】例1(平移易错点剖析),例2、4(函数作图),例3(找中心),例5(图 象法解不等式)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复习九种基本函数及圆锥曲线的图象. ⑴ 正比例函数 kx y =,)0,(≠∈k R k ⑵ 反比例函数 k y = , )0,(≠∈k R k ☆ 其图象是以原点为中心,以直线y x =和y x =-为对称轴的双曲线. ⑶ 一次函数 b kx y +=,)0,(≠∈k R k ⑷ 一元二次函数 )0(2 ≠++=a c bx ax y ⑸ 指数函数 ,0x y a a =>且1≠a (特征线:1=x ) ⑹ 对数函数 0, log >=a x y a 且1≠a (特征线:1=y ) ⑺ 正弦函数 R x x y ∈=,sin ,周期π2=T ⑻ 余弦函数 x y cos =,R x ∈,周期π2=T ⑼ 正切函数 ),2 (,tan Z k k x x y ∈+ ≠=π π 周期π=T ☆一个小结论:在区间)2 , 0(π 上恒有x x x sin tan >>(证明文科留至《三角函数》一节

再给出,理科用导数证明如下) 证明:① 记()tan f x x x =-,则2 1 ()10cos f x x '= ->在)2 ,0(π上恒成立,故()f x 在)2 ,0(π上为增函数,所以()(0)0f x f >=,即当(0,)2x π ∈时,恒有tan x x > ② 记()sin g x x x =-,则()1cos 0g x x '=->在)2, 0(π 上恒成立,故()g x 在)2 ,0(π 上为增函数,所以()(0)0g x g >=,即当(0,)2 x π ∈时,恒有sin x x > 综上所述,在区间)2 ,0(π 上恒有x x x sin tan >> ⑽ 椭圆 X 型:12222=+b y a x ; Y 型: 122 22=+b x a y ⑾ 双曲线 X 型:12222=-b y a x ; Y 型: 122 22=-b x a y ⑿ 抛物线 px y 22=)0(>p ;px y 22-= )0(>p ; py x 22=)0(>p ;py x 22-= )0(>p . ★注意:1.牢记九种基本函数及圆锥曲线图象是进行函数图象变换的基础,也是提高用数形结合方法解题速度的关键. 2.理解各种曲线图象的较为精确的画法,这在用数形结合法解题,涉及两个图象之间关系时,才不至于造成误解. 二、图象的初等变换 A 、平移变换 1.要作出函数)(a x f y +=的图象,只需将函数)(x f y =的图象向左)0(>a 或向右 )0(h 或向下 )0(

函数图象的对称变换

课题:函数图像的对称变换(2课时) 学情分析:相对于函数图象的平移变换,对称变换是学生的难点,对于具体函数,学生还有一定的思路,但结论性的结果,学生掌握的不是很好。 教学目标: (1) 通过具体实例的探讨与分析,得到一些对称变换的结论。 (2) 通过一定的应用,加强学生对对称变换结论的理解。 (3) 能数形结合解决想过题目。 教学过程: 欣赏图片,感受对称 一、师生共同分析讨论完成下列结论的形成。 1、(1)函数()y f x =-与()y f x =的图像关于 对称; (2)函数()y f x =-与()y f x =的图像关于 对称; (3)函数()y f x =--与()y f x =的图像关于 对称. 2、奇函数的图像关于 对称,偶函数图像关于 对称. 3、(1)若对于函数()y f x =定义域内的任意x 都有()()f a x f b x +=-,则 ()y f x =的图像关于直线 对称.

(2)若对于函数()y f x =定义域内的任意x 都有()2()f a x b f a x +=--,则()y f x =的图像关于点 对称. 4、对0a >且1a ≠,函数x y a =和函数log a y x =的图象关于直线 对 称. 5、要得到()y f x =的图像,可将()y f x =的图像在x 轴下方的部分以 为轴翻折到x 轴上方,其余部分不变. 6、要得到()y f x =的图像,可将()y f x =,[)0,x ∈+∞的部分作出,再利用偶函数的图像关于 的对称性,作出(),0x ∈-∞时的图像. 二、学生先独立完成,再分析点评 2 3、函数x y e =-的图象与函数 的图象关于坐标原点对称. 4、将函数1()2x f x +=的图象向右平移一个单位得曲线C ,曲线C '与曲线C 关于直线y x =对称,则C '的解析式为 . 5、设函数()y f x =的定义域为R ,则函数(1)y f x =-与(1)y f x =-的图像的关系为关 于 对称. 6、若函数()f x 对一切实数x 都有(2)(2)f x f x +=-,且方程()0f x =恰好有四个不同实根,求这些实根之和为 . 二、典例教学 【例1】填空题: (1 (2)对于定义在R 上的函数()f x ,有下列命题,其中正确的序号为 . ①若函数()f x 是奇函数,则(1)f x -的图象关于点(1,0)A 对称;②若对x R ∈,有

教案正弦型函数的图像和性质

教案 正弦型函数的图像和性质 1.,,A ω?的物理意义 当sin()y A x ω?=+,[0,)x ∈+∞(其中0A >,0ω>)表示一个振动量时,A 表示这个量振动时离开平衡位置的最大距离,通常称为这个振动的振幅,往复振动一次需要的时间2T π ω = 称为这个振动的周期,单位时间内往复振动的次数12f T ω π = = ,称为振动的频率。x ω?+称为相位,0x =时的相位?称为初相。 2.图象的变换 例 : 画出函数3sin(2)3 y x π =+的简图。 解:函数的周期为22 T π π= =,先画出它在长度为一个周期内的闭区间上的简图,再 函数3sin(2)3 y x π =+ 的图象可看作由下面的方法得到的: ①sin y x =图象上所有点向左平移 3 π 个单位,得到sin()3y x π=+的图象上;②再把 图象上所点的横坐标缩短到原来的12,得到sin(2)3 y x π =+的图象;③再把图象上所有点 的纵坐标伸长到原来的3倍,得到3sin(2)3 y x π =+的图象。 x y O π 3 π- 6 π- 53 π 2π sin(3 y x π =+ sin(2)3 y x π =+ sin y x = 3sin(23 y x π =+

一般地,函数sin()y A x ω?=+,x R ∈的图象(其中0A >,0ω>)的图象,可看作由下面的方法得到: ①把正弦曲线上所有点向左(当0?>时)或向右(当0?<时)平行移动||?个单位长度; ②再把所得各点横坐标缩短(当1ω>时)或伸长(当01ω<<时)到原来的 1 ω 倍(纵坐标不变); ③再把所得各点的纵坐标伸长(当1A >时)或缩短(当01A <<时)到原来的A 倍(横坐标不变)。 即先作相位变换,再作周期变换,再作振幅变换。 问题:以上步骤能否变换次序? ∵3sin(2)3sin 2()36y x x π π=+ =+,所以,函数3sin(2)3 y x π =+的图象还可看作 由下面的方法得到的: ①sin y x =图象上所点的横坐标缩短到原来的 1 2 ,得到函数sin 2y x =的图象; ②再把函数sin 2y x =图象上所有点向左平移6 π 个单位,得到函数sin 2()6y x π=+的 图象; ③再把函数sin2()6y x π =+的图象上所有点的纵坐标伸长到原来的3倍,得到3sin 2() 6 y x π=+的图象。 3.实际应用 例1:已知函数sin()y A x ω?=+(0A >,0ω>)一个周期内的函数图象,如下图 所示,求函数的一个解析式。 又∵0A > ,∴A = 由图知 52632 T πππ=-= ∴2T π πω ==,∴2ω=, 又∵157()23612 πππ+=, ∴图象上最高点为7( 12 π , ∴7)12π?=?+,即7sin()16π?+=,可取23 π?=-, 所以,函数的一个解析式为2)3 y x π =-. 2.由已知条件求解析式 例2: 已知函数cos()y A x ω?=+(0A >,0ω>,0?π<<) 的最小值是5-, 图x 3 3 π 56 π 3 O

函数图象的变换教学设计

“函数B x A y ++=)sin(?ω的图像”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节选自《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A 版)必修4 “函数B x A y ++=)sin(?ω的图像”这一节作为示范课课题。它是在前面学习了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的图象和性质的基础上对正弦函数图象的深化和拓展。根据学生实际情况,为了更好地化解难点,本节分三个课时进行教学,这里是针对第一个课时的教学设计,主要是通过实践探究、归纳总结等方式让学生掌握sin y A x =、sin()y x ω=、sin()y x ?=+、sin y x B =+的图像变化规律,明确常数A 、ω、?、B 对图像变化的影响,进而是学生对函数sin()y A x B ω?=++的图像变化有个感性认识,为继续学习函数sin()y A x B ω?=++与sin y x =的图象间的变换关系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有助于学生进一步理解正弦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加深学生对其他函数图象变换的理解和认识,加深数形结合在数学学习中的应用的认识,使学生领会由简单到复杂,特殊到一般的化归思想,同时也为相关学科的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由于本节知识是学习函数图象变换综合应用的基础,在教材地位上显得十分重要,因此这节课的内容是本章的重点、难点之一。 教学分析 一.设计理念 根据“诱思探究教学”中提出的教学模式,设计的教学过程,遵循“探索—研究—运用”亦即“观察—思维—迁移”的三个层次要素,侧重学生的“思”“探”“究”的自主学习,由旧知识类比得新知识,自主探究图象与图象之间的变换关系,让学生动脑思,动手探,教师的“诱”要在点上,在精不用多。整个教学过程始终贯穿“体验为主线,思维为主攻”,学生的学习目的要达到“探索找核心,研究获本质”。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熟练掌握五点法作图; (2)掌握sin y A x =、sin()y x ω=、sin()y x ?=+、sin y x B =+的图像变化规律, 明确常数A 、ω、?、B 对图像变化的影响; (3)对函数sin()y A x B ω?=++的图象变化有个感性认识。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生自己动手画图,使学生知道列表、描点、连线是作图的基本要求;通过在同一个坐标平面内对比相关的几个函数图象,发现规律、总结提炼、加以应用;通过用《几何画板》软件进行验证,加深学生对自己探究的成果的理解和认可,进而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勤于动手进行实践探索的良好学习品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节的学习,渗透数形结合思想;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总结、归纳的能力;让学生在实践中领会由简单到复杂、由特殊到一般的化归思想;让学生体会实践与探索带来的成功与喜悦。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考察参数A 、ω、?、B 对函数图象变化的影响,理解函数sin y x =图象到 sin y A x =、sin()y x ω=、sin()y x ?=+、sin y x B =+的图象的变化过程。 2.教学难点:ω对sin()y A x ω?=+的图象的影响规律的概括。

三角函数图像变换顺序详解

《图象变换的顺序寻根》 题根研究 一、图象变换的四种类型 从函数y = f (x)到函数y = A f ()+m,其间经过4种变换: 1.纵向平移——m 变换 2.纵向伸缩——A变换 3.横向平移——变换 4.横向伸缩——变换 一般说来,这4种变换谁先谁后都没关系,都能达到目标,只是在不同的变换顺序中,“变换量”可不尽相同,解题的“风险性”也不一样. 以下以y = sin x到y = A sin ()+m为例,讨论4种变换的顺序问题. 【例1】函数的图象可由y = sin x的图象经过怎样的平移和伸缩变换而得到? 【解法1】第1步,横向平移: 将y = sin x向右平移,得 第2步,横向伸缩: 将的横坐标缩短倍,得 第3步:纵向伸缩: 将的纵坐标扩大3倍,得 第4步:纵向平移: 将向上平移1,得 【解法2】第1步,横向伸缩: 将y = sin x的横坐标缩短倍,得y = sin 2x 第2步,横向平移:

将y = sin 2x向右平移,得 第3步,纵向平移: 将向上平移,得 第4步,纵向伸缩: 将的纵坐标扩大3倍,得 【说明】解法1的“变换量”(如右移)与参数值()对应,而解法2中有的变 换量(如右移)与参数值()不对应,因此解法1的“可靠性”大,而解法2的“风险性”大. 【质疑】对以上变换,提出如下疑问: (1)在两种不同的变换顺序中,为什么“伸缩量”不变,而“平移量”有变? (2)在横向平移和纵向平移中,为什么它们增减方向相反—— 如当<0时对应右移(增方向),而m < 0时对应下移(减方向)? (3)在横向伸缩和纵向伸缩中,为什么它们的缩扩方向相反—— 如|| > 1时对应着“缩”,而| A | >1时,对应着“扩”? 【答疑】对于(2),(3)两道疑问的回答是:这是因为在函数表达式y = A f ()+m 中x和y的地位在形式上“不平等”所至. 如果把函数式变为方程式 (y+) = f (),则x、y在形式上就“地位平等”了. 如将例1中的变成 它们的变换“方向”就“统一”了. 对于疑问(1):在不同的变换顺序中,为什么“伸缩量不变”,而“平移量有变”?这是因为在“一次”替代:x→中,平移是对x进行的. 故先平移(x→)对后伸缩(→)没有影响; 但先收缩(x→)对后平移(→)却存在着“平移”相关. 这

高中数学高一上册函数图像的变换教案

高中数学高一上册函数图像的变换教案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2 函数图象的变换及图象的应用 学习目标: 1. 使学生通过一些特殊函数的图象归纳出图象平移、对称变换的方法和规律。 2. 会利用一些基本函数的图象通过平移、对称变换做出一些常见函数的图象。 3. 会利用函数的图象解决有关函数的问题。 教学重点: 图象的平移和对称关系 探究过程: 问题1:如何由2()f x x =的图象得到下列各函 数的图象 并在同一坐标系内画出它们的草图。 2(1)(1)(1)f x x -=- 2(2)(1)(1)f x x +=+ 2(3)()11f x x -=- 2(4)()11f x x +=+ 规律:平移变换 ()()y f x y f x a =?=+左右平移{ 0,0a a ><向___平移a 个单位。,向___平移|a|个单位,即:“左加,右减” ()()y f x y f x k =?=+上下平移{0,0k k ><向___平移a 个单位。,向___平移|a|个单位 “上加,下减” 问题2:说出下列函数的图象与指数函数2x y =的图象的关系,并画出它们的示意图

3 . 规律总结: 对称变换:(1)函数()()y f x y f x ==-与的图象关于____________________对称; (2)函数()()y f x y f x ==-与的图象关于____________________ 对称 (3)函数()()y f x y f x ==--与的图象关于 ____________________对称; (4)函数1()()y f x y f x -==与的图象关于____________________ 对称; 问题3:分别在同一坐标系中作出下列各组函数的图象,并说明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规律总结:对称变换

三角函数图像变换小结(修订版)

★三角函数图像变换小结★ 相位变换: ①()sin sin()0y x y x ??=→=+> 将sin y x =图像沿x 轴向左平移?个单位 ②()sin sin()0y x y x ??=→=+< 将sin y x =图像沿x 轴向右平移?个单位 周期变换: ①sin sin (01)y x y wx w =→=<< 将sin y x =图像上所有点的纵坐标不变,横坐标伸长为原来的 w 1倍 ②sin sin (1)y x y wx w =→=>将sin y x =图像上所有点的纵坐标不变,横坐标缩短为原来的 w 1倍 振幅变换: ①()sin sin 01y x y A x A =→=<<将sin y x =图像上所有点的横坐标不变, 纵坐标缩短为原来的A 倍 ②()sin sin 1y x y A x A =→=>将sin y x =图像上所有点的横坐标不变,纵坐标伸长为原来的 A 倍 【特别提醒】 由y =sin x 的图象变换出y =Asin(x ω+?)的图象一般有两个途径,只有区别开这两个途径,才能灵活进行图象变换。 利用图象的变换作图象时,提倡先平移后伸缩,但先伸缩后平移也经常出现 途径一:先平移变换再周期变换(伸缩变换) 先将y =sin x 的图象向左(?>0)或向右(0?<)平移|?|个单位,再将图象上各点的横坐标变为原来的 ω 1 倍(ω>0),便得y =sin(ωx +?)的图象 途径二:先周期变换(伸缩变换)再平移变换 先将y =sin x 的图象上各点的横坐标变为原来的ω 1 倍(ω>0),再沿x 轴向左(?>0)或向()0?<右平 移ω ?| |个单位,便得y =sin(x ω+?)的图象 【特别提醒】若由sin y x ω=得到()sin y x ω?=+的图象,则向左或向右平移应平移| |?ω 个单位

高中数学_正弦型函数图象变换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教学设计

【学情分析】

从知识方面看: ①学生已经具备的:(1)正弦函数图象的三种变换规律(2)上学期已经学习了函数 图象 的平移,有“左加右减”这样一些粗略的关于图象平移的认识,对函数图像的对称性已具备了初步认识,具备将“数”与“形”相结合及转化的意识。但对于本节内容,学生需要理解并掌握三个参数变化对正弦型函数图像的影响,还要研究正弦型函数图像变换规律以及变形应用,知识密度较大,理解掌握起来难度较大。 ②学生所缺乏的:(1)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还不强;(2)数形结合的思想还有 待提 高。 从学习情感方面看: 高一的学生具有一定的知识基础,有强烈的求知欲,喜欢探求真理,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意识较强,具有积极的情感态度,。 从学习能力上看: 这一阶段的学生正处在由抽象思维到逻辑思维的过渡期,对图形的观察、分析、总结可能会感到比较困难。尤其是我所任教班级的学生,尽管思维活跃、敏捷,却缺乏冷静、深刻,因而片面,不够严谨,系统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待提高。 由于三角函数图象变换是高中数学的难点,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与思想方法有待继续培养、提高、完善,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分解难点,逐一突破。针对上述情况,在教学中,我注意面向全体,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引导学生积极地观察问题,分析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积极性,指导学生积极思维、主动获取知识,养成良好的学习方法。利用几 何画板进行动画演示,让学生体会 sin() y A x ω? =+中的,ω?均是针对x而言的,其他因 素暂时不考虑,帮助学生从形的角度更好的理解变换规律。并逐步学会独立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总之,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来促进智力因素的发展,引导学生积极开动脑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发扬钻研精神、勇于探索创新。 【效果分析】 这是一节新授课,从课前准备、课堂气氛、课后调查反馈的情况看,学生基本上能掌握

三角函数图像的变换

1、函数y=sin(x+π),x∈R和y=sin(x- 6- O 3 ),x∈R的图象与y=sin x的图象有什么联系?2 个单位所得的曲线是 2 sin x的图象,试求y=f(x)的解析式。 3 )y=sin2x 3 ) 3 ) 3 ) 3 ) 3 ),x∈R的简图。 π2 3 ),x∈R 6 ),x∈R 三角函数图像的变换 题型归纳: 系? π 34 ),x∈R的图象与y=sin x的图象有什么联 - π-π 3 1y π5ππ 6 34x 2、函数y=3sin(2x+π (1)y=sin x(2)y=sin x y=sin(x+π 4、函数f(x)的横坐标伸长为原来的2倍,再向左平移 π y=1 5、函数y=Asin(ωx+φA>0,ω>0,|φ|<π) 的图象如图,求函数的表达式. y=sin(2x+π y=3sin(2x+π y=sin(2x+π y=3sin(2x+π ★☆作业:(A组) 1、画出下列函数在长度为一个周期的闭区间上的简图: 3、画出函数y=3sin(2x+π y 2x+ 3 x 3sin(2x+π) 3 (3)y=4sin(x- π (4)y=sin(2x+π 第1页共2页

6 ) ,x ∈R (2) y = 1 sin( 3 x - (1) y = 5 sin( 1 x + 4 ) ,x ∈R 6、把函数 y =cos(3x + π A.向右平移 π 4 C.向右平移 12 (3) y = 3sin(2 x - ) ,x ∈R (4) y = 2 cos( x + π ) ,x ∈R 3 ,φ =- 6 B.A =1,T= 2 3 ,φ =- 4 D.A =1,T= 3 sin(2x + 3 sin(2x + (1) y = 8sin( - ) ,x ∈[0,+∞) (2) y = 1 7 ) ,x ∈[0,+∞) 2 的图象的一部分,求这个函数的解析式。 4、(1)y =sin(x + π (2)y =sin(x - π (3)y =sin(x - π 4 )是由 y =sin(x + 4 )向 5、若将某函数的图象向右平移 π 10、设函数 y = sin (x - π A.y =sin(x + 3π B.y =sin( x + π C.y =sin(x - π D.y =sin(x + π 2、说明下列函数的图像由正弦函数或余弦函数经过了怎样的变换。 π 2 2 π 4 )的图象适当变动就可以得到 y =sin(-3x )的图象,这种变动 可以是( ) π π π 4 B.向左平移 D.向左平移 12 ★★☆☆作业( B 组): 7、如图:是函数 y =A sin(ω x +φ )+2 的图象的一部分,它 的振幅、周期、初相各是 ( ) π 1 1 6 4 A.A =3,T= 4π π 4π 3π 3 ,φ =- 4 C.A =1,T= 2π 3π 4π π 3 ,φ =- 6 8、如左下图是函数 y =A sin (ω x +φ )的图象的一段,它的 解析式为 ( ) A. y = 2 π 2 x 3 ) B. y = 3 sin( 2 + π 2 π 4 ) C. y = 3 sin(x - 3 ) D. y = 2 2π 3 ) 3、不画简图,直接 写出下列函数的振幅、周期和初相,并说明这些 函数的图象可由正弦曲 线经过怎样的变化得出(注意定义域): x π 4 8 3 cos(3x + π 4 )是由 y =sin x 向 平移 个单位得到的. 4 )是由 y =sin x 向 平移 个单位得到的. π 平移 个单位得到的. 2 以后所得到的图象的函数式是 y =sin(x + 表达式为( ) 4 ) 2 ) π 4 )- 4 4 ) π 4 ),则原来的函数

三角函数图像变换教学设计

§5 创新课堂教学设计模式 在情境教学设计中,创立了课堂教学八步骤: (1)创设情境(2)提出问题(3)学生探究(4)构建知识 (5)变式练习(6)归纳概括(7)能力训练(8)评估学习 数学情境设计实验案例 《函数y=Asin的图象》教学设计 模块名称:数学新课程必修4 (苏教版) 一课时 一、设计思想: 按照新课程理念,通过计算机辅助教学创设情境,实施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教学设计。引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较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动画效果的展示形成对视觉的强刺激,把通常惯用的语言描述生动形象地刻画出来,促进学生对重点难点的知识理解掌握。 本课教学设计重点是学习环境的设计,通过几何画板创设动态直观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教学内容是能通过变换和五点法作出函数y=Asin的图像,理解函数y=Asin(A>0, ω>0)的性质及它与y=sinx的图象的关系。本节内容是在三种基本变换的基础上进行的,进一步深入研究正弦函数的性质,y=Asin的图像变换是函数图像变换的综合,充分体现利用数形结合研究函数解决问题的思想,对前面的基础和知识有很好的小结作用,这种函数在物理学和工程学中应用比较广泛,有实际生活背景,它能为实际问题的解决提供良好的理论保证。同时,本课的教材也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观察、分析、归纳等数学能力的重要素材。 教学重点:掌握函数y=Asin的图像和变换 教学难点:学生能通过自主探究掌握对函数图象的影响。 三、教学目标分析 1认知目标: (1)结合具体实例,理解y=Asin的实际意义,会用“五点法”画出函数y=Asin的简图。会用计算机画图,观察并研究参数,进一步明确 对函数图象的影响。 (2)能由正弦曲线通过平移、伸缩变换得到y=Asin的图象。 (3)教学过程中体现由简单到复杂、特殊到一般的化归的数学思想。 2 能力目标: (1)为学生创设学习数学的情境氛围,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 (2)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让学生经历列表、描点、连线成图的作图过程,体会数形结合、整体与局部的数学思想,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归纳、发现的能力。 3 情感目标:

三角函数图像及其变换

高一数学第十四讲 三角函数图像及其变换 一、知识要点: ππ ππ ?ω2,2 3, ,2 , 0=+x 列表求出对应的x 的值与y 的值,用平滑曲线连结各点,即可得到其在一个周期内的图象。 3.研究函数R x x A y ∈+=),sin(?ω(其中0,0>>ωA )的单调性、对称轴、对称中心仍然是将?ω+x 看着整 体并与基本正弦函数加以对照而得出。它的最小正周期||2ωπ =T 4.图象变换 (1)振幅变换 R x x y ∈=,s i n ??????????????→ ?<<>倍 到原来的或缩短所有点的纵坐标伸长A 1)A (01)(A R x x y ∈=,s i n A

(2)周期变换 R x x y ∈=,s i n ??????????????→ ?<<>倍 到原来的或伸长所有点的横坐标缩短ω ωω1 1)(01)(R x x y ∈=,s i n ω (3)相位变换 R x x y ∈=,s i n ????????????→?<>个单位长度平移或向右所有点向左||0)(0)(???R x x y ∈+=,)(s i n ? (4)复合变换 R x x y ∈=,s i n ????????????→ ?<>个单位长度平移或向右所有点向左||0)(0)(???R x x y ∈+=,)(s i n ? ?? ????????????→?<<>倍 到原来的 或伸长所有点的横坐标缩短ω ωω11)(01)(R x x y ∈+=),sin(?ω ??????????????→ ?<<>倍到原来的或缩短所有点的纵坐标伸长A 1)A (01)(A R x x A y ∈+=),sin(?ω 5.主要题型:求三角函数的定义域、值域、周期,判断奇偶性,求单调区间,利用单调性比较大小,图 象的平移和伸缩,图象的对称轴和对称中心,利用图象解题,根据图象求解析式,已知三角函数值求角。 二.基础练习 1. 函数1π2sin()23 y x =+的最小正周期T = . 2.函数sin 2x y =的最小正周期是 若函数tan(2)3y ax π=-的最小正周期是2π,则a=____. 3.函数]),0[)(26 sin( 2ππ ∈-=x x y 为增函数的区间是 4.函数2 2cos()()363 y x x ππ π=- ≤≤的最小值是 5.将函数cos y x =的图像作怎样的变换可以得到函数2cos(2)4 y x π =-的图像? 6.已知简谐运动ππ()2sin 32f x x ????? ?=+< ??????? 的图象经过点(01), ,则该简谐运动的最小正周期T 和初相?分别为 7.已知a=tan1,b=tan2,c=tan3,则a,b,c 的大小关系为______. 8.给出下列命题: ①存在实数x ,使sin cos 1x x =成立; ②函数5sin 22y x π?? =- ???是偶函数; ③直线8x π=是函数5sin 24y x π? ?=+ ??? 的图象的一条对称轴; ④若α和β都是第一象限角,且αβ>,则tan tan αβ>. ⑤R x x x f ∈+ =),32sin(3)(π 的图象关于点)0,6 (π - 对称; 其中结论是正确的序号是 (把你认为是真命题的序号都填上). 三、例题分析: 题型1:三角函数图像变换 例1、 变为了得到函数)62sin(π-=x y 的图象,可以将函数1 cos 2 y x =的图象怎样变换?

函数图像变换与旋转

函数图像变换与旋转 一.平移变换: 1.y=f (x )→y=f(x±a )(a>0) 原图像横向平移a 个单位(左+右-) 2.y=f (x )→y=f(x)±b(b>0) 原图像纵向平移b 个单位(上+下-) 3.若将函数y=f (x )的图像右移a ,上移b 个单位,得到函数y=f (x-a )+b 二.对称变换: 1.y=f (x )→y=f(-x) 原图像与新图像关于y 轴对称; 对比:若f=(-x )=f (x ) 则函数自身的图像关于y 轴对称; 2.y=f (x )→y=-f(x) 原图像与新图像关于x 轴对称; 3.y=f (x )→y=-f(-x) 原图像与新图像关于原点对称; 对比:若f (-x )=-f (x )则函数自身的图像关于原点对称; 4.y=f (x )→y=f -1 (x )原图像与新图像关于直线y=x 对称; 5.y=f (x )→y=f -1(-x )原图像与新图像关于直线y=-x 对称; 6.y=f (x )→y=f(2a-x )原图像与新图像关于直线x=a 对称; 7.y=f (x )→y=2b-f (x )原图像与新图像关于直线y=b 对称; 8.y=f (x )→y=2b-f (2a-x )原图像与新图像关于点(a ,b )对称; 三.翻折变换: 1.y=f (x )→y=f(|x|)的图像在y 轴右侧(x>0)的部分与y=f (x )的图像相同,在y 轴的左侧部分与其右侧部分关于y 轴对称; 2.y=f (x )→y=|f(x)|的图像在x 轴上方部分与y=f (x )的图像相同,其他部分图像为y=f (x )图像下方部分关于x 轴的对称图像; 3.y=f (x )→y=f(|x+a|)变换步骤: 法1:先平移|a|个单位(左+右-)保留直线x=a 右边图像,后去掉直线x=a 左边图像并作关于直线x=a 对称图像y=f (x )→y=f(x+a )→y=f(|x+a|) 法2:先保留y 轴右边图像,去掉y 轴左边图像,并作关于y 轴对称图像,后平移|a|个单位(左+右-)y=f (x )→y=f(|x|)→y=f(|x+a|) 四.伸缩变换: 1.y=f (x )→y=af(x)(a>0)原图像上所有点的纵坐标变为原来的a 倍,横坐标不变; 2.y=f (x )→y=f(ax)(a>0)原图像上所有的横坐标变为原来的1a ,纵坐标不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