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关于成立自动化设备公司可行性分析报告

关于成立自动化设备公司可行性分析报告

关于成立自动化设备公司可行性分析报告
关于成立自动化设备公司可行性分析报告

关于成立自动化设备公司可行性分析报告

规划设计/投资分析/产业运营

报告摘要说明

随着科技的快速进步,许多国家对自动化设备制造业的重要性有了进

一步认识,并陆续提出制造业的发展战略,如美国的《先进制造业国家战

略计划》、德国的“工业4.0计划”和日本的《制造业白皮书》等。我国

也将智能制造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如《中国制造2025》将“推进信息化

与工业化深度融合”作为战略任务和重点之一,提出“推进制造过程智能化。在重点领域试点建设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加快人机智能交互、工业

机器人、智能物流管理、增材制造等技术和装备在生产过程中的应用”;《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实施制造强国战略,实施智能制造工程,加快发展智能制造关键技术装备。

xxx集团由xxx实业发展公司(以下简称“A公司”)与xxx公司(以下简称“B公司”)共同出资成立,其中:A公司出资300.0万元,占公司股份57%;B公司出资220.0万元,占公司股份43%。

xxx集团以自动化设备产业为核心,依托A公司的渠道资源和B公

司的行业经验,xxx集团将快速形成行业竞争力,通过3-5年的发展,成为区域内行业龙头,带动并促进全行业的发展。

xxx集团计划总投资7740.99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6670.66

万元,占总投资的86.17%;流动资金1070.33万元,占总投资的

13.83%。

根据规划,xxx集团正常经营年份可实现营业收入9287.00万元,总成本费用7423.46万元,税金及附加123.32万元,利润总额1863.54万元,利税总额2243.90万元,税后净利润1397.65万元,纳税总额846.24万元,投资利润率24.07%,投资利税率28.99%,投资回报率18.06%,全部投资回收期7.04年,提供就业职位183个。

我国自动化设备行业现状及前景分析从销量看,目前中国以27%的市场份额成为全球的工业机器人市场。IFR数据显示,2015年全球范围内工业机器人销售量达到253,748台,全年较2014年增长10.68%;中国工业机器销量为68556台,同比增长20.07%。

第一章总论

一、拟筹建公司基本信息

(一)公司名称

xxx集团(待定,以工商登记信息为准)

(二)注册资金

公司注册资金:520.0万元人民币。

(三)股权结构

xxx集团由xxx实业发展公司(以下简称“A公司”)与xxx公司(以下简称“B公司”)共同出资成立,其中:A公司出资300.0万元,占公司股份57%;B公司出资220.0万元,占公司股份43%。

(四)法人代表

陶xx

(五)注册地址

某循环经济产业园(以工商登记信息为准)

(六)主要经营范围

以自动化设备行业为核心,及其配套产业。

(七)公司简介

xxx集团由A公司与B公司共同投资组建。展望未来,公司将围绕企业发展目标的实现,在“梦想、责任、忠诚、一流”核心价值观的

指引下,围绕业务体系、管控体系和人才队伍体系重塑,推动体制机

制改革和管理及业务模式的创新,加强团队能力建设,提升核心竞争力,努力把公司打造成为国内一流的供应链管理平台。公司满怀信心,发扬“正直、诚信、务实、创新”的企业精神和“追求卓越,回报社会” 的企业宗旨,以优良的产品、可靠的质量、一流的服务为客户提

供更多更好的优质产品。

依托A公司的渠道资源和B公司的行业经验,xxx集团将快速形成行业竞争力,通过3-5年的发展,成为区域内行业龙头,带动并促进

全行业的发展。

二、公司主营业务说明

根据规划,依托某循环经济产业园良好的产业基础和创新氛围,

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全力打造以自动化设备为核心的产业示范项目。

工业自动化是指机器设备或生产过程在不需要人工直接干预的情况下,按预期的目标实现测量、操纵等信息处理和过程控制的统称。企业通过引

进自动化技术,可实现提高生产效率、保证产品质量、节省人力成本和确

保安全等目的。

经过多年发展,我国自动化行业规模快速扩张,数据显示,2004年至2017年,我国自动化行业市场规模复合增长率达7.43%。

第二章公司组建背景分析

一、自动化设备项目背景分析

我国自动化设备行业现状及前景分析从销量看,目前中国以27%的市场

份额成为全球的工业机器人市场。IFR数据显示,2015年全球范围内工业机

器人销售量达到253,748台,全年较2014年增长10.68%;中国工业机器销量为68556台,同比增长20.07%。

2016年12月29日工信部、发改委等联合印发《关于促进机器人产业

健康发展的通知》,针对产业低水平重复建设、轻关键零部件制造问题,提

出推动机器人产业理性发展,加强零部件等关键短板突破,大力培育龙头企

业等。同日工信部还发布了《工业机器人行业规范条件》,提出工业机器人

本体生产企业年营收不低于5000万元或年产量不低于2000台套,集成应用

企业年收入总额不低于1亿元。到2020年关键零部件自给率达50%以上。

中国机器人使用密度在2014年仅达到了36台/万人,低于全球平均66

台/万人的使用密度,工业机器人密度仍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具备增长空间。

中国机器人使用密度在2014年仅达到了36台/万人,低于全球平均66

台/万人的使用密度,工业机器人密度仍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具备增长空间。

工业机器人产业链构成。机器人分为上游核心零部件:包括减速器、伺

服系统、控制器;中游本体生产商;下游系统集成商。从市场规模来看,2015

年减速器、伺服系统、控制器国内市场规模分别为11.5亿元、10.6亿元、3.5亿。

减速器、伺服系统主要依靠进口,控制器一般由本体企业自产。全球高

精度机器人减速器市场日本纳博特斯克和哈默纳科两家产品的市场占有率

达75%,国内公司在机器人精密减速器国产化方面已取得一定的突破,但主要依靠进口;伺服电机从市占率来看,国产品牌约占20%左右的市场份额。当前我国中低端伺服系统已经能够实现大规模量产,但高端伺服系统尚未形成商

品化和批量生产能力;控制器成熟机器人厂商一般自行开发控制器,市场份

额基本跟机器人本体一致。

机器人及自动化装备应用领域广泛,基于需求增长和竞争态势分析,现

阶段行业出现明显分化,据3C、锂电池自动化设备景气度高。

我国3C制造企业通过提升自动化率降低成本意愿明显,使得3C行业自

动化设备需求快速增长。同时,3C产品和技术更新换代快速,带来更多的3C

自动化设备更新换代需求。

在新能源汽车等下游需求旺盛的背景下,锂电池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快速

增长。高工锂电预计2016年锂电设备市场规模在130亿以上,同比增长

66.7%;到2020年锂电设备市场规模356亿元,国产设备产值将达到285亿元。锂电池自动化设备企业受益下游需求旺盛拉动,业绩有望继续快速增长。

二、自动化设备项目建设必要性分析

工业自动化是指机器设备或生产过程在不需要人工直接干预的情况下,按预期的目标实现测量、操纵等信息处理和过程控制的统称。企业通过引

进自动化技术,可实现提高生产效率、保证产品质量、节省人力成本和确

保安全等目的。

工业自动化设备主要指应用于移动终端、新能源、汽车、硬盘、医疗

健康和物流等领域的自动化加工、检测、控制系统及相关仪器设备。自动

化设备的制造具有较高的技术含量,通常融合了机械系统、电气控制系统、传感器系统、信息管理系统及网络系统等技术。自动化设备能有效提高生

产制造的效率和可靠性,减少生产过程对人工的依赖,因此在国民经济各

领域被广泛应用。

近半个世纪以来,在劳动力成本持续上升、自动化技术水平不断提高

的共同作用下,自动化设备制造业发展迅速,推动着其他行业的产业升级

和技术进步,其发展水平是国家综合实力的体现。作为为国民经济各行业

提供技术设备的战略性产业,自动化设备制造业具有关联度高、成长性好、带动性大等特点。随着人工成本的增加、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要求的提高

以及生产方式由粗放型向精细化的转变,制造业产业升级需求将带动自动

化设备市场的快速增长。

三、鼓励中小企业发展

统计数据显示,民营经济如今已成为中国经济的中坚力量。截至2017年年底,我国实有个体工商户6579.4万户,私营企业2726.3万

户,广义民营企业合计占全部市场主体的94.8%。而且,民营经济解决了绝大部分就业,是技术进步和创新的巨大驱动力:创造了60%以上GDP,贡献了70%以上的技术创新和新产品开发,提供了80%以上的就

业岗位。十九大报告提出,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

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四、宏观经济形势分析

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推进高质量发展,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和“六稳”要求,立足制造强国、网络强国建设全局,在“巩固、增强、提升、畅通”上下功夫,坚定深化市场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开放,着

力激发微观主体活力,强化创新驱动、改革推动、融合带动,统筹推

进稳增长、强基础、补短板、调结构,保持工业通信业平稳健康发展,不断增强创新力和竞争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有力支撑,以优

异成绩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第三章市场营销

一、自动化设备行业分析

经过多年发展,我国自动化行业规模快速扩张,数据显示,2004年至2017年,我国自动化行业市场规模复合增长率达7.43%。

在适龄劳动力数量减少、劳动力成本持续上升、自动化设备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国家产业升级政策支持等多方面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我国自动化行业的市场需求快速增长。中国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自动化生产线需求量达到25,897条,而国内厂商产量仅为12,698条,较大的市场份额被国外厂商占据,国内厂商依然无法满足旺盛的市场需求。随着未来我国自动化设备行业核心技术水平的进一步提升,国内自动化设备行业仍将具有巨大的成长空间。

目前,自动化设备主要应用于移动终端、新能源、汽车、硬盘、医疗健康和物流等领域,其中以移动终端行业最为突出。

移动终端是指可以在移动中使用的计算机设备。广义的移动终端包括手机、笔记本、平板电脑、POS机、车载电脑等。近年来,随着移动智能终端硬件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应用领域的扩大,移动智能终端出现了很多新的产品形态。其中,以可穿戴设备、智能家居和车载智能终端产品为代表的新兴移动智能终端被广泛看好,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移动终端产品个性化程度高,零部件种类多。以手机为例,其组成部

件包括屏幕、主板、电池、外壳、摄像头、结构件等。

移动终端产业链体系庞大,产品生产流程大致包括研发设计、零部件

制造和组装、整机组装测试等环节,其中产品设计一般由品牌商自主完成,零部件由专业厂商制造,整机组装测试由代工厂商完成。

移动终端产业具有市场规模庞大、更新速度快、定制化要求高等特点。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了完整的移动终端产业链,经过多年的发展,形成了

长三角、珠三角等产业集群,产业区域优势明显。

近年来智能手机逐渐普及,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电子产品保持快速增长,进而推动全球移动终端市场的快速发展。根据数据统计,2013年全球

智能手机出货量突破10亿部,2017年则达到14.72亿部。尽管近年来增长率逐渐减小,但出货量一直保持增长,且2011年至2015年各年增长率均

大于10%。总体上看,智能手机行业增速放缓,将逐步进入存量竞争时代。

我国作为移动终端制造大国,是全球移动终端制造业布局的关键区域,众多电子制造商在我国建立了制造基地。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智能终端产品

大的生产国。以智能手机为例,根据数据统计,2017年我国智能手机的产

量为14.29亿部。

受人工成本上升的影响,手机制造商面临生产线自动化改造的压力。

此外,随着消费者对手机智能化、轻薄化、高速化的要求不断提高,从而

驱动智能手机品牌厂商不断升级其产品,进而带动生产线的更新。上述发

展趋势都将带动自动化生产设备的需求。

2010年苹果公司发布了iPad,开启了平板电脑市场爆发式增长的时代。平板电脑具有跨界性的特点,兼具消费电子、传统PC、通讯、软件产品等

属性,因而受到消费者青睐。苹果发布iPad后,联想、三星、东芝等品牌

厂商纷纷加入平板电脑市场,迅速掀起了全球平板电脑热潮。根据数据统计,2011年至2014年,全球平板电脑出货量年复合增长率达47.28%,

2014年全球平板电脑出货量达2.30亿台。但是2015年以来,受大屏幕智

能手机销量增长以及消费者更换周期趋缓等因素的影响,全球平板电脑出

货量连续两年出现下滑,市场逐步进入成熟期。

新能源汽车产业是我国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在政策的支持下,

我国新能源汽车进入快速发展期,已经成为全球主要的新能源汽车市场。

根据预测分析,到2020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规模将达到145万辆,其中私人用新能源汽车(纯电+插电,主要为乘用车)将达到80万辆,公

交车、专用车、公务车等合计将达到65万辆。

在新能源汽车市场强劲增长的背景下,与整车配套的动力电池的出货

量大幅增长。据统计,我国动力锂电池出货量从2011年的0.35Gwh增长至2017年的39.20Gwh,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19.55%。

19世纪以来,世界汽车产业蓬勃发展,制造技术不断进步,汽车质量

稳步提高,产销量也不断攀升,现已发展成为世界规模大的产业之一。同

时,汽车产业的产业链长、关联度高、综合性强、附加值高,对经济结构的影响深刻而广泛,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世界汽车产业格局发生深刻变化,汽车市场重心由欧美转移至亚洲,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市场迅速崛起。2009年,我国汽车产销量分别为1,379.10万辆和1,364.48万辆,超越美国成为全球大的汽车市场,至今已经连续9年蝉联第一。

汽车工业作为我国的支柱产业,因其较高的产业关联度和对国民经济的巨大带动作用而受到国家高度重视,相关政府部门出台了一系列产业政策和指导意见。随着产业政策刺激和公众消费水平提高,汽车工业发展迅猛。根据中国统计,我国汽车销量从2012年的1,930.64万辆上升至2017年的2,887.89万辆,复合增长率达8.39%,增长强劲。

我国自动化行业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已经出现一批具有较强自主创新能力的优秀企业,凭借产品创新、响应速度及个性化服务,正逐步形成较强的市场竞争力。但由于起步较晚,国内企业市场份额方面与国外厂商相比仍存在差距。从市场规模来看,目前外资企业占据了自动化设备市场约70%的市场份额。

与国内企业相比,国外企业在技术、品牌及资金方面具有较大优势,但在成本、服务及响应速度方面存在一定劣势,因此国外企业加快了本土化进程,通过建立独资或合资企业,逐步缩小了成本、响应速度、服务等方面与国内企业的差距。

在非标自动化设备领域,研发设计需考虑客户的生产线、生产工艺、生产环境等因素,并根据客户定制要求进行零部件、模块的选配和组合,因此对厂商的配套设计能力、项目执行经验、客户服务能力的要求较高。国外企业受上述能力的制约,在我国非标领域占比相对较低,而国内多数非标自动化设备制造商选择专注于一个或少数几个领域,在我国非标领域占有一定的份额。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产业上下游关联度日益提高,自动化设备制造商的分布呈现集群化趋势,目前主要集中分布在经济较发达的长三角地区和珠三角地区。集群化有助于降低运营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共同赢得地区竞争优势。此外,集群化也是推动产业升级的客观要求和提升区域经济的有效保障。

自动化设备制造业正向全面信息化迈进,主要通过信息控制技术实现制造过程的自动化这一过程既是硬件与软件的融合,又是制造技术与信息技术的融合信息化贯穿于采购、生产、销售、售后服务全过程,大大提高了生产和服务效率。

品牌化是提升企业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也是产业升级的关键。品牌是产品质量的代表,也是企业综合实力的体现,对产品销售有着重要影响。当前自动化设备的高端市场主要由大型外资企业主导,由于外资企业起步早,往往具备较强的技术实力和优异的产品性能,因而品牌知名度相对较高。

二、自动化设备市场分析预测

随着科技的快速进步,许多国家对自动化设备制造业的重要性有了进

一步认识,并陆续提出制造业的发展战略,如美国的《先进制造业国家战

略计划》、德国的“工业4.0计划”和日本的《制造业白皮书》等。我国

也将智能制造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如《中国制造2025》将“推进信息化

与工业化深度融合”作为战略任务和重点之一,提出“推进制造过程智能化。在重点领域试点建设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加快人机智能交互、工业

机器人、智能物流管理、增材制造等技术和装备在生产过程中的应用”;《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实施制造强国战略,实施智能制造工程,加快发展智能制造关键技术装备。

虽然西门子(SiemensLtd)、ABB(AseaBrownBoveriLtd)等国际知名

自动化厂商凭借先进的技术水平、丰富的项目经验以及雄厚的资本实力,

在我国自动化设备市场占据了较高的份额,但随着经验的积累和产业政策

的支持,我国自动化设备制造业的发展深度和广度逐步提升,以自动化成

套生产线、智能控制系统、工业机器人、新型传感器为代表的智能装备产

业体系初步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智能装备实现突破。目前,我国国内企业已经能生产大部分中低端自动化设备,基本满足电子、汽车、工程机械、物流仓储等领域对中低端自动化设备的需求。同时,国内还涌

现了少数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大型自动化设备制造企业,它们拥有自主知识

产权和自动化设备制造能力,能够独立研发自动化设备高端产品,产品性

能和技术水平与国外同类产品相近,部分产品的核心技术已经达到国际先

进水平。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凭借廉价劳动力优势逐渐发展成为制造业大国。

随着人口结构的变化,劳动力规模及其占总人口的比重已经出现了不同程

度的下降。2010年以来,我国15-64岁劳动力人口增长趋缓,从2011年开始,我国15-64岁劳动力人口占总人口比例出现持续下降。我国劳动力数

量及比重的下降可能成为长期趋势,人口红利逐渐消失将导致劳动力成本

上升。

与人工相比,自动化生产线可以帮助企业节省人力成本、缩短生产周期、改进生产工艺及提高产品良率,进而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因此,加

速培育和发展自动化设备制造业,既是构建国际竞争新优势、掌握发展主

动权的迫切需要,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产业结构升级的内在要求。

第四章公司组建方案

一、公司的名称、性质

(一)名称

xxx集团。(名称待定,以工商登记信息为准)

(二)性质

xxx实业发展公司(A公司)是xxx集团的控股企业。xxx集团成立后,B公司将作为公司实际经营管理者全面负责公司的日常经营,A 公司作为投资方,为公司的发展提供必要的资源和渠道支持。

二、公司的组建原则、方式和股东单位概况

(一)组建原则

1、权责明确。xxx集团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企业法人实体和市场主体。

2、优化资源配置。根据国家产业政策,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按照专业化经营和规模经济的要求,调整结构,增强市场竞争能力,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3、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公司依照《公司法》逐步建立起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