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三角函数的图像(一)优秀教学设计

三角函数的图像(一)优秀教学设计

三角函数的图像(一)优秀教学设计
三角函数的图像(一)优秀教学设计

锐角三角函数教学设计

锐角三角函数⑴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三角函数的概念,理解正弦、余弦、正切的概念; 掌握在直角三角形之中,锐角三角函数与两边之比的对应关系; 掌握锐角三角函数的概念并会求一个锐角的三角函数值. 2.过程与方法: ⑴ 通过经历三角函数概念的形成过程,丰富学生的数学活动经验; ⑵ 渗透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方法. !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⑴ 让学生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体验数学的生活化经历; ⑵ 培养学生主动探索,敢于实践,勇于发现,合作交流的精神. 二.重点、难点: 重点:锐角三角函数的概念. 难点:锐角三角函数概念的形成. 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设疑 通过创设“生活中测量塔的高度、山坡上修建的扬水站需要的水管 ”的情境,让学生思考利用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能否求物体的高度和长度. 设计意图:从生活中的实例出发,设置疑问,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 (二)、合作探究,引出新知 1.实践:已知一个45°的∠A ,在角的一边上任意取一点B ,作BC ⊥AC 于 点C.量出BC ,AB 的长度(精确到1毫米).计算AB BC 的值(结果保留2个有效数字),并将所得的结果与你同伴所得的结果进行比较.

设计意图:通过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直观感知比值AB BC 非常接近,大小和点B 的位置无关,并由此猜想比值是个定值。在活动的过程中,教给学生探究的常用方法:观察、测量、比较、归纳、猜想等,有效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丰富学生的数学活动经验。同时学生的实践活动,让他们经历了三角函数的概念的初步形成过程. 教师引导学生验证:对于给定一锐角α,比值AB BC 是一定值. ① 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说明“对于每一个确定的锐角α,在角的一边 上任取一点B,作BC ⊥AC 于点C,比值AB BC 都是一个确定的值,与点B 在角的边上的位置无关”. ② 出示几何画板,演示对应于不同大小的角度,总有相应的比值AB BC ,让 学生直观感知比值AB BC 与角度的对应. 。 设计意图:利用相似三角形对应边成比例的性质,验证第一环节的猜想是正 确的,即:当角度确定时,比值AB BC 是个定值.同时利用几何画板的直观演示,让学生 进一步感知:对应于每一个不同的角度, AB BC 都会有一个确定的值.至此,锐角三角函数的概念已是呼之欲出. 教师引导学生发现当锐角α确定时,AB AC ,AC BC 的比值也是定值,并说明理由. 设计意图: 先给出比值AB BC 是定值的验证,然后类比2的验证过程得出另两个比值也是定值,这样的设计可以降低难度,并渗透“类比”的数学思想方法和探究方法.

《三角函数》复习教案

《三角函数》复习教案 【知识网络】 学法: 1.注重化归思想的运用.如将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值的问题化归为锐角的三角函数的问题,将不同名的三角函数问题化成同名的三角函数的问题,将不同角的三角函数问题化成同角的三角函数问题等 2.注意数形结合思想的运用.如讨论函数性质等问题时,要结合函数图象思考,便易找出解题思路和问题答案. 第1课 三角函数的概念 【学习目标】 理解任意角的概念、弧度的意义. 能正确地进行弧度与角度的换算. 掌握终边相同角的表示方法. 掌握任意角的正弦、余弦、正切的意义.了解余切、正割、余割的定义. 掌握三角函数的符号法则. 【考点梳理】 考点一、角的概念与推广 1.任意角的概念:正角、负角、零角 2.象限角与轴线角: 与α终边相同的角的集合:},2|{Z k k ∈+=απββ 三角函数知识框架图

第一象限角的集合:{|22,}2 k k k Z π βπβπ<<+∈ 第二象限角的集合:{| 22,}2 k k k Z π βπβππ+<<+∈ 第三象限角的集合:3{|22,}2 k k k Z π βππβπ+<<+∈ 第四象限角的集合:3{| 222,}2 k k k Z π βπβππ+<<+∈ 终边在x 轴上的角的集合:{|,}k k Z ββπ=∈ 终边在y 轴上的角的集合:{|,}2 k k Z π ββπ=+∈ 终边在坐标轴上的角的集合:{|,}2 k k Z π ββ=∈ 要点诠释: 要熟悉任意角的概念,要注意角的集合表现形式不是唯一的,终边相同的角不一定相等,但相等的角终边一定相同,还要注意区间角与象限角及轴线角的区别与联系. 考点二、弧度制 1.弧长公式与扇形面积公式: 弧长l r α= ?,扇形面积21122 S lr r α==扇形(其中r 是圆的半径,α是弧所对圆心 角的弧度数). 2.角度制与弧度制的换算: 180π=;180 10.017451()57.305718'180 rad rad rad π π = ≈=≈=; 要点诠释: 要熟悉弧度制与角度制的互化以及在弧度制下的有关公式. 考点三、任意角的三角函数 1. 定义:在角α上的终边上任取一点(,)P x y ,记r OP ==则sin y r α= , cos x r α=, tan y x α=,cot x y α=,sec r x α=,csc r y α=. 2. 三角函数线:如图,单位圆中的有向线段MP ,OM ,AT 分别叫做α的正弦线,余弦线,正切线.

三角函数的图像与性质教案

三角函数的图像与性质教案 考纲要求 1.能画出y=sin x,y=cos x,y=tan x的图象,了解三角函数的周期性. 2.借助图象理解正弦函数、余弦函数在[0,2π],正切函数在(-π 2,π 2)上的性质. 要点识记 1个必会思想——整体思想的运用 研究y=A sin(ωx+φ)(ω>0)的单调区间、值域、对称轴(中心)时,首先把“ωx+φ”视为一个整体,再结合基本初等函数y=sin x的图象和性质求解. 2个重要性质——三角函数的周期性与单调性 (1)周期性:函数y=A sin(ωx+φ)和y=A cos(ωx+φ)的最小正周期为2π |ω|,y=tan(ωx+φ)的最 小正周期为π |ω|. (2)单调性:三角函数的单调性应在定义域内考虑,注意以下两个三角函数单调区间的不同: ①y=sin(π 4-x),②y=sin(x- π 4). 教材回归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请在括号内填“√”或“×”). (1)y=cos x在第一、二象限上是减函数.(×) (2)y=k sin x+1,x∈R,则y的最大值是k+1 . (×) (3)y=cos(x+π 3)在[0,π]的值域是[-1, 1 2].(√) (4)y=sin(2x+5 2π)是非奇非偶函数.(×) 考向一三角函数的定义域、值域 例1(1)[2014·天津高考]函数f(x)=sin(2x-π 4)在区间[0, π 2]上的最小值为() A. -1 B. - 2 2 C. 2 2 D. 0 (2)函数y=lg(2sin x-1)+1-2cos x的定义域是________.

[解析] (1)∵x ∈[0,π2],∴2x -π4∈[-π4,34π], ∴y ∈[-22,1],选B 项. (2)由题意,得????? 2sin x -1>0,1-2cos x ≥0, 即????? sin x >12,cos x ≤12, [2k π+π3,2k π+56π)(k ∈Z ) 变式练习 1.已知f (x )的定义域为[0,1],则f (cos x )的定义域为__[2k π-π2,2k π+π2](k ∈Z ) ______. 2.若函数f (x )=(1+3tan x )cos x,0≤x <π2,则f (x )的最大值为 __2__. 3.函数y =2cos 2x +5sin x -4的值域为____[-9,1]____. [易错点拨] 求解三角函数的最值和值域时一定要注意自变量的取值范围,由于三角函数的周期性,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可能不在自变量区间的端点处取得,因此要把这两个最值点弄清楚,不然极易出现错误. 三角函数定义域、值域的求解策略 (1)求与三角函数有关的定义域问题实际上是解简单的三角不等式,也可借助三角函数线或三角函数图象来求解. (2)求解三角函数的值域(最值)首先把三角函数化为y =A sin(ωx +φ)+k 的形式,再求最值(值域),或用换元法(令t =sin x ,或t =sin x ±cos x )化为关于t 的二次函数求值域(最值). 考向二 三角函数的单调性 例2 (1)[2014·唐山模考]已知函数f (x )=-2sin(2x +φ)(|φ|<π),若f (π8)=-2,则f (x )的一个

《任意角的三角函数》教学设计

《任意角的三角函数》教学设计

《任意角的三角函数》教学设计 高一级王拴礼 一、学情分析 在初中学生学习过锐角三角函数。因此本课的内容对于学生来说,有比较厚实的基础,新课的引入会比较容易和顺畅。学生要面对的新的学习问题是,角的概念推广了,原先学生所熟悉的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是否也可以推广到任意角呢?通过这个问题,让学生体会到新知识的发生是可能的,自然的。 二、教学目标分析 (一)知识与技能 1.掌握任意角的正弦、余弦、正切的定义; 2.已知角α终边上一点,会求角α的各三角函数值; 3.记住三角函数的定义域、值域以及象限符号。 (二)过程与方法 锐角三角函数就是以锐角为自变量,以比值为函数值的函数.引导学生把这个定义推广到任意角,通过单位圆和角的终边,探讨任意角的三

角函数值的求法,最终得到任意角三角函数的定义.根据角终边所在位置不同,分别探讨各三角函数的定义域、象限符号。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使学生认识到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三角函数就是角度(自变量)与比值(函数值)的一种联系方式; 2.通过共同探究,发现新知的过程,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意识以及大胆猜想、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 三、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一)教学重点 三角函数是函数的一个特例,与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具有相同的地位,但是在具体的定义方式上又有所不同,应该按照概念的体系将之纳入到原有的认知结构中,揭示彼此之间的关系,认识新概念的本质属性。因此本课时的教学重点是:通过概念的同化与精致过程,帮助学生理解任意角的正弦、余弦、正切的定义(包括这三种三角函数的定义域和函数值在各象限的符号),并在这个过程中突出单位圆的作用。

高中数学教案三角函数的图象与性质

高中数学教案三角函数的图象及性质 精编习题 三角函数的图象及性质 一、知识网络 二、高考考点 (一)三角函数的性质 1、三角函数的定义域,值域或最值问题; 2、三角函数的奇偶性及单调性问题;常见题型为:三角函数为奇 函数(或偶函数)的充要条件的应用;寻求三角函数的单调区间;比较大小的判断等. 3、三角函数的周期性;寻求型三角函数的周期以及 难度较高的含有绝对值的三角函数的周期. (二)三角函数的图象 1、基本三角函数图象的变换; 2、型三角函数的图象问题;重点是“五点法”作草

图的逆用:由给出的一段函数图象求函数解析式; 3、三角函数图象的对称轴或对称中心:寻求或应用; 4、利用函数图象解决应用问题. (三)化归能力以及关于三角函数的认知变换水平. 三、知识要点 (一)三角函数的性质 1、定义域及值域 2、奇偶性 (1)基本函数的奇偶性奇函数:y=sinx,y=tanx;偶函数:y=cosx. (2)型三角函数的奇偶性 (ⅰ)g(x)=(x∈R) g(x)为偶函数 由此得; 同理,为奇函数 . (ⅱ) 为偶函数;为奇函 数 . 3、周期性 (1)基本公式

(ⅰ)基本三角函数的周期y=sinx,y=cosx的周期为;y=tanx,y=cotx的周期为 . (ⅱ)型三角函数的周期 的周期为; 的周期为 . (2)认知 (ⅰ)型函数的周期 的周期为; 的周期为 . (ⅱ)的周期 的周期为; 的周期为 . 均同它们不加绝对值时的周期相同,即对y=的解析式施加绝对值后,该函数的周期不变.注意这一点及(ⅰ)的区别. (ⅱ)若函数为型两位函数之和,则探求周期适于“最小公倍数法”. (ⅲ)探求其它“杂”三角函数的周期,基本策略是试验――猜想――证明. (3)特殊情形研究

完整word版,三角函数教学设计

4.1、任意角的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定义 一、教学内容分析 直角三角形简单朴素的边角关系,以直角坐标系为工具进行自然地推广而得到简明的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定义,紧紧扣住三角函数定义这个宝贵的源泉,自然地导出三角函数线、定义域、符号判断、同角三角函数关系、多组诱导公式、图象和性质。三角函数定义必然是学好全章内容的关键,如果学生掌握不好,将直接影响到后续内容的学习,由三角函数定义的基础性和应用的广泛性决定了本节教材的重点就是定义本身. 二、学生学习情况分析 在初中学生学习过锐角三角函数。因此本课的内容对于学生来说,有比较厚实的基础,新课的引入会比较容易和顺畅。学生要面对的新的学习问题是,角的概念推广了,原先学生所熟悉的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是否也可以推广到任意角呢?通过这个问题,让学生体会到新知识的发生是可能的,自然的。 三、设计思想 教学中注意用新课程理念处理教材,采用学生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阅读自学,师生互动,教师发挥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的作用,引导学生主体参与、揭示本质、经历过程. 根据本节课内容、高一学生认知特点,本节课采用“启发探索、讲练结合”的方法组织教学. 四、教学目标 1.掌握任意角的正弦、余弦的定义(包括这二种三角函数的定义域和函数值在各象限的符号); 2、理解任意角的三角函数不同的定义方法;掌握并能初步运用公式一;树立映射观点,正确理解三角函数是以实数为自变量的函数. 3、通过单位圆和角的终边,探讨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值的求法,最终得到任意角三角函数的定义.根据角终边所在位置不同,分别探讨各三角函数的定义域以及这三种函数的值在各象限的符号.借助有向线段进一步认识三角函数. 4、通过任意三角函数的定义,认识锐角三角函数是任意三角函数的一种特例,加深特殊与一般关系的理解。 5、通过三角函数的几何表示,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数形结合思想的理解,拓展思维空间。通过学生积极参与知识的“发现”与“形成”的过程,培养合情猜测的能力,从中感悟数学概念的严谨性与科学性。

初三三角函数复习教案-

教师:学生:年级:初三_学科:数学日期:星期:时段:一、课题1、锐角三角函数 二、教学目标1、了解正弦、余弦、正切的基本概念 2、掌握几个重要的三角函数值 3、三角函数的应用 三、教学重难点1、了解正弦、余弦、正切的基本概念 2、掌握几个重要的三角函数值 3、三角函数的应用 四、教学课时1课时 五、教学方法教授法、练习法、讨论法 六、教学过程基本知识点: 1、知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a、b的平方和等于斜边c的平方。222 a b c += 2、如下图,在Rt△ABC中,∠C为直角,则∠A的锐角三角函数为(∠A可换成∠B): 定义表达式取值范围关系(A+B=90) 正 弦斜边 的对边 A A ∠ = sin 1 sin 0< A (∠A为锐角) B A cot tan= B A tan cot= A A cot 1 tan=(倒数) 1 cot tan= ?A A 余 切的对边 的邻边 A A A ∠ ∠ = cot cot> A (∠A为锐角) 3、任意锐角的正弦值等于它的余角的余弦值;任意锐角的余弦值等于它的余角的正弦值。 ) 90 cos( sin A A- ? = ) 90 sin( cos A A- ? = B A cos sin= B A sin cos=A 90 B 90 ∠ - ? = ∠ ? = ∠ + ∠ 得 由B A 对 邻 斜 A C B b a c

三角函数的图像与性质教学设计

三角函数的图像与性质(王玮玮) 教材: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B版)》必修4 本节课“三角函数的图像和性质”选自实验教材第一章第四节。下面我将从五个方面说明本节课的教学设计。 1教学设计思路 2教材分析 3学情分析 4教学目标与重点、难点 5教学流程 一、教学设计思路:新课程标准倡导积极主动、勇于探索的学习方式,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以此为宗旨,我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努力做到教法、学法的最优组合,并体现以下几个特点: (1)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那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和探索者.”本节课正是抓住学生的这一心理需求,充分利用互动工具,让学生动手实践、思考探索,合作交流,真正意义上做到尊重学生的创造性,挖掘学生的潜力,让他们对整个学习过程充满激情,快乐学数学。 (2)注重信息反馈,坚持师生间的多向交流。当学生接触新知—周期性、单调性、值域等性质时以及利用性质画出图象时,要引导学生多思、多说、多练,要充分暴露他们所遇到的知识障碍,并在师生之间的多向交流中,不断的得到解决,使知识深化。 二、教材分析: 地位与作用:本节课是在学生掌握了单位圆中的正弦函数线和诱导公式的基础上进行的,不仅是对前面所学知识应用的考察,也是后续学习正、余弦函数性质的基础。对函数图像清晰而准确的掌握也为学生在解题实践

中提供了有力的工具。本小节内容是三角函数的图象与性质,是本章知识的重点,有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美国华盛顿一所大学有句名言:“我听见了,就忘记了;我看见了,就记住了;我做过了,就理解了.”要想让学生深刻理解三角函数性质和图像,就应该让学生主动去探索,大胆去实践,亲身体验知识的发生和发展过程 三、学生情况分析: 知识上,通过高一对函数的学习,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绘图技能,能够类比推理画出图像,并通过观察图像,总结性质。心理上,具备了一定的分辨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初步形成了辩证的思维方法。另外学生基础差异较大,在小组中尽量搭配合理,在练习和作业中注意分层,另外学生对观察正切线得出函数单调性以及利用单位圆中的三角函数线作图有困难,要加强指导。 四、鉴于以上认识,确定本节课的(一)教学目标为: 1. 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研究掌握正弦函数图像及其画法;掌握余弦函数图像;深刻理解五点作图法中五点的本质。利用正切函数已有的知识(如定义、诱导公式、正切线等),自己或合作通过绘制正切线的变化研究性质,根据性质探究正切函数的图象。 2. 过程与方法:通过主动思考,主动发现,亲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使对正弦函数图像的认知更为深刻。让学生借助单位圆中的三角函数线能画出tan y x =的图象,借助图象理解正切函数在(,) 22ππ -上的性质(如单调性、周期性、最大值和最小值、图象与x 轴的交点等),并能解决一些简单问题。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用联系的观点看待问题,善于类比联想,直观想象,对数形结合有进一步认识,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养成良好的数学品质。让学生亲身经历数学研究的过程,体验探索的乐趣,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难点 1. 教学重点: (1)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图像形状 (2)利用正切函数已有的知识(如定义、诱导公式、正切线等)研究性质, (3)根据性质探究正切函数的图象。 2.教学难点:sin y x =在[]0,2x π∈时的函数图像。画正切函数的简图,体

三角函数的图像及性质复习教案教学设计方案

【百度参赛】《三角函数的图像及性质复习教案》 教学设计方案 设计者:郝春菊 设计者单位:通榆县实验高中 一、教学内容概括 1、《三角函数的图像及性质》是人教版必修4第一章1.4节的内容.所用时间为一课时. 2、近几年高考降低了对三角变换的考查要求,而加强了对三角函数的图象与性质的考查,因为函数的性质是研究函数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学习高等数学和应用技术学科的基础,又是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工具,因此三角函数的性质是本章复习的重点。在复习时要充分运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把图象与性质结合起来,即利用图象的直观性得出函数的性质,或由单位圆上线段表示的三角函数值来获得函数的性质,同时也要能利用函数的性质来描绘函数的图象,这样既有利于掌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又能熟练地运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 二、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与技能:( 1).能画出y =sin x , y =c os x 的图像,了解三角函数的周期性; (2).借助图像理解正弦函数、余弦函数在[0,2π],正切函数在(-π/2,π/2)上的性质(如单调性、最大和最小值、图像与x 轴交点及奇偶性等); (3).函数B x A y ++=)sin(?ω),(其中00>>ωA 图像性质及常见问题的处理方 法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独立思考能力,规范解题的标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全面的分析问题和认真的学习态度,渗透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教 学 重 点:使学生掌握三角函数图像及性质,并能应用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关键: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图像及性质应用方法和技巧 教 学 方 法:启发、引导、研讨相结合 教 学 手 段:结合学生复习情况,使用多媒体课件,提高教学的效率 教 学 课 时:一课时 三 导言:预测2011年高考对本讲内容的考察为: 1.题型为1道选择题(求值或图象变换),1道解答题(求值或图像变换); 2.热点问题是三角函数的图象和性质,特别是y =A sin (w x +φ)的图象及其变换; 一、复习提问: 1、什么叫做正弦函数,余弦函数?定义域,值域各是什么? https://www.sodocs.net/doc/ab7179405.html,/view/536305.htm https://www.sodocs.net/doc/ab7179405.html,/view/536314.htm 2、正弦函数,余弦函数都有那些性质?正弦函数,余弦函数图像如何? https://www.sodocs.net/doc/ab7179405.html,/upfiles/ztjj/jyrjdjs/11/gzkj/015.ppt#321,3,幻灯片 3

《任意角的三角函数》教学设计

《任意角三角函数》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是三角函数这一章里最重要的一节课,它是本章的基础,主要是从通 过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的生成过程,从而很好理解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的定义。在《课程标准》中:三角函数是基本初等函数,它是描述周期现象的重要数学模型,在数学和其他领域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课程标准》还要求我们借助单位圆去理解任意角的三角函数(正弦、余弦、正切)的定义。 二、学生情况分析 本课时研究的是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学生在初中阶段曾经研究过锐角三角函数,其研究范围是锐角;其研究方法是几何的,没有坐标系的参与;其研究目的是为解直角三角形服务。以上三点都是与本课时不同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发展学生的已有认知经验,发挥其正迁移。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借助单位圆理解任意角的三角函数(正弦、余弦、正切)的定义; 能根据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的定义求出具体的角的各三角函数值; 能根据定义探究出三角函数值在各个象限的符号。 方法与过程目标: 在定义的学习及概念同化和精致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类比、分析以及研究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定义的学习过程中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 四、教学重、难点分析: 重点:理解任意角三角函数(正弦、余弦、正切)的定义。 难点:引导学生将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的定义同化,帮助学生真正理解定义。 五、教学方法与策略:

教学中注意用新课程理念处理教材,采用学生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阅读自学,师生互动,教师发挥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的作用,引导学生主体 参与、揭示本质、经历过程.根据本节课内容、高一学生认知特点,本节课采用“启发探索、讲练结合”的方法组织教学. 六、教具、教学媒体准备: 为了加强学生对三角函数定义的理解,帮助学生克服在理解定义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障碍,本节课准备在计算机的支持下,利用几何画板动态地研究任意角与其终边和单位圆交点坐标的关系,构建有利于学生建立概念的“多元联系表示”的教学情境,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数形结合地进行思维 教学过程 一、情景设置: 问题1、初中时的锐角三角函数如何定义的? (学生上黑板画图,给出定义,教师根据学生展示情况进行点评) 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在直角△OAP 中,∠A 是直角,那么 问题2、如果将锐角置于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如何用直角坐标系中角的终边上的点的坐标表 示锐角三角函数呢? (学生分组讨论,展示成果,教师规范思路和解答步骤) 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设点P 的坐标为(x ,y ),那么22||y x OP += ,于是 问题3、对于确定的锐角,其三角函数值与终边上选取的点P 有何关系? 这说明三角函数值的决定量是什么? 学生互动:锐角α的三角函数值都是比值关系,与终边上选取的点P 的位置无关, 可以利用相似三角形证明. 教师利用几何画板的动态效果,展示三角函数值与点P 的位置无关, 仅与角α有关. 问题4、你能用学过的知识来刻画一下角与这个比值的关系吗? 学生回答:对于确定的角α,比值 x y r x r y ,,都惟一确定,故正弦、余弦、正切都是角α的函数. 问题5、终边落在第一象限内的角能用上述比值表示吗?任意角呢? 请你给出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定义。 O A P α O A P α x y O A P α x y M N

锐角三角函数复习优秀教学设计

锐角三角函数复习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初步了解正弦、余弦、正切概念;能正确的用siaA 、cosA 、tanA 表示直角三角形 中两边的比; 2、熟记功30°、45°、60°角的三角函数,并能根据这些值说出对应的锐角度数。 3、通过复习进一步巩固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并能利用解直角三角形的 有关知识解决有关实际问题; 能力目标:通过对本章的复习,让学生学会将千变万化的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来解决的能 力,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 情感目标:通过师生共同活动,使学生在交流和反思的过程中巩固本章的知识体系,从而体会 数形结合、转化和方程等思想在数学中的应用。 教学重、难点: 重点: 三角函数的概念及有关计算,在实际问题中创设直角三角形模型,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 能利用三角函数解决综合性的问题;解直角三角形有关的计算及其应用。 教学过程: 一、基础知识测评 1、如图,在直角坐标平面内,射线OA 与x 轴正半轴的夹角为α,如果OA=5, tan α=2,那么点A 的坐标是( ) A .(1,2) B .(2,1) C .(1, 5) D .(2,5) 第1题图 第4题图 第5题图 2、已知∠A 是锐角,且满足3tanA- 3=0,则∠A 的大小为( ) A .30° B .45° C .60° D .无法确定 3、已知α为锐角,tan α= 4 3 ,则sin α=( ) A 、54 B 、34 C 、53 D 、4 3 4、如图,A ,B ,C 是小正方形的顶点,且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则sin ∠ABC 的值( ) A 、1 B 、 22 C 、 3 3 D 、2 5、如图1,在Rt△ABC 中,∠B=90°,∠ACB=45°,延长BC 到D ,使CD=AC ,则tan22.5°=( )A 、12+ B 、12- C 、 212+ D 、 2 1 2- 设计意图:本环节是设计一些基础练习,检测学生的掌握情况,以便老师能了解学生的情况。 二、知识要点梳理 1、:锐角三角函数的概念。 如图在Rt △ABC 中,∠C=90°,a 、b 、c 分别是其三边。 正弦sinA=__________。 余弦cosA =__________。正切tanA=__________。

三角函数的图像与性质优秀教案

三角函数图像与性质复习 教案目标: 1、掌握五点画图法,会画正余弦、正切函数图象以及相关的三角函数图象及性质。 2、深刻理解函数的定义和正弦、余弦、正切函数的周期性。 重点:五点作图法画正余弦函数图象,及正余弦函数的性质,及一般函数) sin(?ω+=x A y 的图象。 难点:一般函数)sin(?ω+=x A y 的图象与性质。 【教案内容】 1、引入: 有个从未管过自己孩子的统计学家,在一个星期六下午妻子要外出买东西时,勉强答应照看一下4个年幼好动的孩子。当妻子回家时,他交给妻子一张纸条,上写:“擦眼泪11次;系鞋带15次;给每个孩子吹玩具气球各5次,每个气球的平均寿命10秒钟;警告孩子不要横穿马路26次;孩子坚持要穿过马路26次;我还想再过这样的星期六0次。” 2、三角函数知识体系及回忆正余弦函数的概念和周期函数: 正弦函数: 余弦函数: 周期函数: 注意: 最小正周期: 一般函数)sin(?ω+=x A y 中:A 表示 ,ω表示 及频率: ,相位: 。 正切函数: 3、三角函数的图象:

值域:tan ;tan .2 2 22 x x x x x x π π π π < → →+∞>- →-→-∞当且时,当且时, 单调性:对每一个k Z ∈,在开区间(,)22 k k π π ππ- +内,函数单调递增. 对称性:对称中心:( ,0)()2 k k Z π ∈,无对称轴。 五点作图法的步骤: (由诱导公式画出余弦函数的图象) 【例题讲解】

例1 画出下列函数的简图 (1)1sin y x =+[0,2]x π∈(2)cos y x =-[0,2]x π∈ (3)2sin y x =[0,2]x π∈ 例2 (1)方程lg sin x x =解得个数为( ) A. 0 B. 1 C. 2 D. 3 (2)3[, ]22x ππ ∈- 解不等式3 sin 2 x ≥- 4([,])33x ππ∈- 例3已知函数()cos(2)2sin()sin()3 4 4 f x x x x π π π =-+-+ (Ⅰ)求函数()f x 的最小正周期和图象的对称轴方程; (Ⅱ)求函数()f x 在区间[,]122 ππ - 上的值域。 例4已知函数()sin(),f x A x x R ω?=+∈(其中0,0,02 A π ω?>><< )的周期为π, 且图象上一个最低点为2( ,2)3 M π -. (Ⅰ)求()f x 的解读式;(Ⅱ)当[0, ]12 x π∈,求()f x 的最值. 例5写出下列函数的单调区间及在此区间的增减性: (1)1tan()26 y x π=-;(2)tan(2)4y x π =-. 【过手练习】 1、函数sin(2)3 y x π =+ 图像的对称轴方程可能是() A .6x π =- B .12 x π =- C .6x π = D .12 x π = 2、已知函数)0)(sin(2>+=ωφωx y 在区间[0,2π]的图像 如下,那么ω=() A. 1 B. 2 C. 1/2 D. 3 1 3、函数()cos 22sin f x x x =+的最小值和最大值分别为

三角函数的图像和性质(第一课时)

【课题】5.6三角函数的图像和性质(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 理解正弦函数的图像和性质; (2) 理解用“五点法”画正弦函数的简图的方法; (3) 了解余弦函数的图像和性质. 能力目标: (1) 认识周期现象,以正弦函数、余弦函数为载体,理解周期函数; (2) 会用“五点法”作出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简图; (3) 通过对照学习研究,使学生体验类比的方法,从而培养数学思维能力.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作图能力,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探究其他作图的方法. 【教学重点】 (1)正弦函数的图像及性质; 0,2π上的简图. (2)用“五点法”作出函数y=sin x在[] 【教学难点】 周期性的理解. 【教学设计】 (1)结合生活实例,认识周期现象,介绍周期函数; (2)利用诱导公式,认识正弦函数的周期; (3)利用“描点法”及“周期性”作出正弦函数图像; (4)观察图像认识有界函数,认识正弦函数的性质; (5)观察类比得到余弦函数的性质. 【教学备品】 课件,实物投影仪,三角板,常规教具. 【课时安排】 1课时.(45分钟)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5.6三角函数的图像和性质 二、创设情景兴趣导入 1、问题 观察钟表,如果当前的时间是2点,那么时针走过12个小时后,显示的时间是多少呢?

再经过12个小时后,显示的时间是多少呢?. 2、解决 每间隔12小时,当前时间2点重复出现. 3、推广 类似这样的周期现象还有哪些? 三动脑思考 探索新知 概念 对于函数()y f x =,如果存在一个不为零的常数T ,当x 取定义域D 内的每一个值时,都有x T D +∈,并且等式()()f x T f x +=成立,那么,函数()y f x =叫做周期函数,常数T 叫做这个函数的一个周期. 由于正弦函数的定义域是实数集R ,对α∈R ,恒有2π()k k α+∈∈R Z ,并且 sin(2π)=sin ()k k αα+∈Z ,因此正弦函数是周期函数,并且 2π,4π, 6π,及2π-,4π-, 都是它的周期. 通常把周期中最小的正数叫做最小正周期,简称周期,仍用T 表示.今后我们所研究的函数周期,都是指最小正周期.因此,正弦函数的周期是2π. 四、构建问题 探寻解决 说明 由周期性的定义可知,在长度为2π的区间(如[]0,2π,[]2,0-π,[]2,4ππ)上,正弦函数的图像相同,可以通过平移[]0,2π上的图像得到.因此,重点研究正弦函数在一个周期内,即在[]0,2π上的图像. 1、问题 用“描点法”作函数x y sin =在[]0,2π上的图像. 2、解决 把区间[]0,2π分成12等份,并且分别求得函数x y sin =在各分点及区间端点的函数值,列表如下:(见教材) 以表中的y x ,值为坐标,描出点(,)x y ,用光滑曲线依次联结各点,得到[]sin 0,2y x =π在上的图像.(见教材) 3、推广 将函数sin y x =在[]0,2π上的图像向左或向右平移2π,4π,,就得到sin ,y x =∞+∞在(-)上的图像,这个图像叫做正弦曲线.(见教材) 五、动脑思考 探索新知 1、概念 正弦曲线夹在两条直线1y =-和1y =之间,即对任意的角x ,都有sin 1x 成立,函 数的这种性质叫做有界性. 一般地,设函数)(x f y =在区间),(b a 上有定义,如果存在一个正数M ,对任意的

高中数学人教版必修4任意角的三角函数教学设计

高中数学人教版必修4任意角的三角函数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解析 这是一节关于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的概念课。 三角函数是高中范围内即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和幂函数之后的最后学习的函数,是函数的一个下位概念,与指对数函数、幂函数属于同一抽象(概括)层次。它是一种重要的基本初等函数,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工具,也是学习数学中其他知识内容的基础。 在初中,学生已学过锐角三角函数,知道直角三角形中锐角三角函数等于相应边长的比值。在此基础上,随着角的概念的推广,引入弧度制,相应地将锐角三角函数推广为任意角的三角函数,此时它与三角形已经没有什么关系了。任意角的三角函数是研究一个实数集(角的弧度数构成的集合)到另一个实数集(角的终边与单位圆交点的坐标或其比值构成的集合)的对应关系。认识它需要借助单位圆、角的终边以及两者的交点这些几何图形的直观帮助,这里体现了数形结合的思想,由锐角三角函数到坐标表示的锐角三角函数,再到单位圆上的点的坐标表示的锐角三角函数,直至得到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的定义,体现了合情推理的思想方法。本节课将围绕任意角三角函数的概念展开,任意角三角函数的概念是本节课的重点,能够利用单位圆认识这个概念是解决教学重点的关键 一、教学目标设置 1、借助终边上一点的坐标理解任意角三角函数的定义: (1)能利用直角坐标系中角的终边上一点的坐标表示锐角三角

函数; (2)能利用直角坐标系中角的终边上一点的坐标表示任意角的三角函数; 2、借助单位圆理解任意角三角函数的定义: (3)能利用直角坐标系中角的终边与单位圆交点的坐标表示锐角三角函数; (4)能利用直角坐标系中角的终边与单位圆交点的坐标表示任意角的三角函数; 3、知道三角函数是研究一个实数集(角的弧度数构成的集合)到另一个实数集(角的终边与单位圆交点的坐标或其比值构成的集合)的对应关系,正弦、余弦和正切都是以角为自变量,以单位圆上点的坐标或坐标的比值为函数值的函数。 4、在借助单位圆认识任意角三角函数概念的过程中,体会数学结合思想,并利用这一思想解决有关定义应用的问题。 三、学生学情分析 1、学生在利用终边上一点的坐标表示锐角三角函数时可能存在障碍,因为之前掌握的是用直角三角形的边长的比值来表示的,要克服这个困难,关键是引导学生联系之前新学的内容,怎样把角放在坐标系内,怎样做出三角形,帮助学生建立终边上点的坐标的比值与直角三角形有过边长的比值的联系。 2、学生在如何使终边上一点的坐标表示锐角三角函数的表达式变得更简洁的这个节点处,联想不到使用单位圆,因为以前没有接触

《锐角三角函数复习》教学设计

锐角三角函数复习 毛永华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锐角三角函数的概念,熟记30°、45°、60°的正弦、余弦和正切的函数值. 2.能够正确地使用计算器,由已知锐角的度数求出它的三角函数值,由已知三角函数值求出相应的锐角的度数. 3.会用解直角三角形的有关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 通过锐角三角函数学习,进一步认识函数,体会函数的变化与对应的思想. 【情感态度】 通过解直角三角形复习,体会解直角三角形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 会用解直角三角形的有关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会用解直角三角形的有关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一、复习知识结构: 【教学说明】引导学生回顾本章知识点,使学生系统地了解本章知识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二、释疑解惑,加深理解 1.正弦的概念: 在直角三角形中,我们把锐角α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叫作角α的正弦.记作sinα,即:sinα=角α的对边/斜边. 2.余弦的概念: 在直角三角形中,我们把锐角α的邻边与斜边的比叫作角α的余弦.记作cosα.即 cosα=角α的邻边/斜边. 3.正切的概念: 在直角三角形中,我们把锐角α的对边与邻边的比叫作角α的正切.记作tanα,即:tanα=角α的对边/角α的邻边 4.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

5.三角函数的概念: 我们把锐角α的正弦、余弦、正切统称为角α的锐角三角函数. 6.解直角三角形的概念: 在直角三角形中,利用已知元素求其余未知元素的过程,叫作解直角三角形. 7.仰角、俯角的概念: 当我们进行测量时,在视线与水平线所成的角中,视线在水平线上方的角叫作仰角,在水平线下方的角叫作俯角. 8.坡度的概念: 坡面的铅垂高度与水平前进的距离的比叫作坡度(或坡比);记作i,坡度通常用l∶m的形式;坡面与水平面的夹角叫作坡角,记作α.坡度越大,坡角越大,坡面就越陡. 【教学说明】引导学生回忆本章所学的有关概念,知识点.加深学生的印象. 三、运用新知,深化理解 1.求下列各式的值: (1)1﹣2sin230°; (2)sin45°cos30°﹣cos45°sin30°; (3); (4) 【解答】解:(1)原式=1﹣2×()2 =1﹣2× =1﹣ =;

【原创】三角函数求值教学设计

三角函数求值 一、三维目标: (1)知识目标:能运用三角函数有关公式进行简单的恒等变换。 (2)能力目标:对于遇到角、函数名及其整体结构的分析,提高公式选择的恰当性。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角的变换体现出将未知化为已知的思想方法,这是解决三角中关于角的变换问题常用的数学方法之一。 二、教学重点:能正确地运用三角函数的有关公式进行三角函数式的求值. 三、教学难点:有关公式的灵活应用及一些常规技巧的运用.角度范围的控制。 四、教学过程: 1.讲授新课 问题一(给角求值) 50sin80(13tan10) ++ . 解:原式 2sin 80132sin 50(cos10sin10)cos102cos5+ +=2sin 80 2sin 50cos(6010 ) cos10cos5 +-= 250cos50) 22cos5+= 2cos(5045)2cos5-== [点评] 观察非特殊角的特点,找出和特殊角之间的关系。实现函数 名与角度的统一。 问题二(给值求值) 已知tan(45°+θ)=3,求sin2θ-2cos 2θ的值

解:法一:由已知 21 tan ,3tan 1tan 1=?=-+θθθ sin2θ-2cos 2 θ=θθθθ222cos sin 2cos -sin2+=5 4tan 12tan 22 -=+-θθ 法二: sin2θ -2cos 2θ=sin2θ-cos2θ -1=-cos(θπ 22 +)-sin(θπ 22 +)-1 =5 41) 4(tan 1) 4tan(2)4(tan 1) 4( tan 1222-=-+++-+++--θπθπ θπθπ [点评]法一:弦化切;法二:角度的配凑 问题三(给角求值)(1)已知A 、B 均为钝角且5SinA = ,10 SinB =。求A B +。 解:cos()cos cos sin sin A B A B A B +=-,2A B ππ<+<, 74 A B π∴+= [点评]选取恰当的函数名。 (2)已知11tan()tan (0)2 7 αββαβπ-==-∈,,且,,, 求2αβ-的值。 解:tan 2()tan tan(2)tan[2()]1tan 2()tan αββ αβαββαββ -+-=-+= --?, 又22tan()4tan 2()1tan ()3 αβαβαβ--===--,4137tan(2)141137 αβ- -= =+?, 而tan()tan 1 tan tan[()]1tan()tan 3 αββααββαββ-+=-+===--?,(0)αβπ∈,,,所以 04π α<< ,所以13tan 202724 ππ ββππαβαβ= -<<-<-<-=-,所以,,所以。 [点评]注意角度范围控制。 2.课堂练习 (1)11cos(2),sin(2)14αβαβ-=- -=已知

高一数学《三角函数》复习教案

必修4 第一章 三角函数 复习(一) 一、 基本知识 1、任意角:(1)正角:按逆时针旋转所形成的角 (2)负角:按顺时间旋转所形成的角 (3)零角:没有旋转(始边和终边重合) 2、象限角:终边所在象限 3、与角α终边相同的角:360 n n Z βα=+?∈o 4、弧度制和角度制的转化:180 rad π=o 5、弧长公式:1 2 l R α= 扇形面积公式:21 2 S R lR α== (1)同角三角函数基本关系:22sin cos 1αα+= sin tan cos α αα = (2)三角函数诱导公式: 公式一:角度制:sin()sin 360k αα+??= 弧度制: sin(2)sin k απα+= ααcos )360cos(=??+k cos(2)cos k απα+= ααtan )360tan(=??+k tan(2)tan k απα+= 公式二:角度制:sin(180sin αα?+=-) 弧度制:sin(sin παα+=-) cos(180cos αα?+=-) cos(cos παα+=-) ααtan 180tan(=+?) ααπtan tan(=+) 公式三: sin()sin αα-=- cos()cos αα-= tan()tan αα -=- 公式四:角度制:ααsin 180sin(=-?) 弧度制:ααπsin sin(=-) cos(180cos αα?-=-) cos(cos παα-=-) ααtan 180tan(-=-?) ααπtan tan(-=-) 公式五:角度制:sin(90)cos αα-=o 弧度制: sin()cos 2π αα-= cos(90)sin αα-=o cos()sin 2π αα -= 公式六:角度制:sin(90)cos αα+=o 弧度制: sin()cos 2 π αα+= cos(90)sin αα +=-o cos()sin 2π αα +=- 8、周期函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