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等差数列概念教案

等差数列概念教案

等差数列概念教案
等差数列概念教案

《等差数列》教案

上课班级:,上课教师:

【课题】等差数列

【教学内容】等差数列的定义及通项公式。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理解等差数列的概念;体会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的推导;会用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求相关项与项数。

能力目标:通过学生亲身经历探究、发现等差数列特征、等差数列通项公式的过程,培养学生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归纳推理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生活中等差数列问题的引入,让学生感悟数学的价值,体会数学的乐趣,学会用数学的观点去看待生活中的问题。小组合作,分析探讨,促进

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和表达﹑交流﹑组织﹑管理能力的提升,并分享成

功,反思缺陷。

【教学重点】等差数列的概念及通项公式。

【教学难点】等差数列“等差”特点的理解和利用通项公式建立方程求未知量,是本节的难点。

【教法】

本节课主要采用自主探究式教学方法.从现实情景中引入等差数列,通过学生主动观察、分析、探索出等差数列的本质特性,归纳出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将数学还原到生活中去,增加了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和趣味性.同时,学生亲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既能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又锻炼了他们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达到使学生既获得知识又发展智能的目的.

【学法】

学生自主观察发现,寻找规律,分析讨论,归纳总结出等差数列的特点和通项公式。【教学过程】

复习回忆:

师生同共回顾一般数列的有关概念:

一些数,按一定顺序排成一列就叫数列;每一个数叫数列的项;项在数列中的位置,叫序号(项数);项与序号的关系用一个代数式表达,这个式子叫通项公式。

(设计意图:通过对数列有关基本概念的复习,为等差数列的顺利学习作好准备)情境引入:

与数列有关的例子在我们生活中有很多,例如下面的例子(多媒体显示)

1. 上舞蹈课的彭老师让幼教1班的小洁统计班上学生穿鞋的码数,以便统一购买舞蹈鞋,这样可以节约些。小洁统计的结果是:

21.5cm(2双), 22cm(5双), 22.5cm(10双), 23cm(23双), 23.5cm(5双),24cm(3双)

把这些码数按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构成的数列为(学生回答):

21.5,22,22.5,23,23.5,24

2.现在是旅游的黄金季节,旅游专业的小红为了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应聘到“涪陵白鹤梁景点”做一个月的周末(九月份每周六全天)见习解说员。小红很兴奋地将九月的所有礼拜六的日期写了下来将它贴在了自己床边的醒目位置,这些日期号码按时间的先后组成的数列是(学生回答):1,8,15,22,27

3.平常我们常常这样数数,从0开始,每隔5个数数一次,这样得到的数列是:

(学生回答):0,5,10,15,20,25,30,35,…

引导学生观察上面的三个数列有什么共同特点?

结论:这些数列有一个共同特点:从第二项起,每一项与前一项的差等于同一个常数,我们把具有这一特点的数列叫做等差数列。

(设计意图:通过生活中等差数列实例的观察,总结出等差数列的特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观察分析能力)

新课学习

1.等差数列的定义

如果一个数列从第二项起,每一项与前一项的差等于同一个常数,那么这个数列就叫等差数列。这个常数叫做等差数列的公差,通常用字母d来表示。

上面三个数列都是等差数列,公差依次是,,。(学生回答)

你觉得在理解等差数列的定义时应注意什么?强调:

①“从第二项起”(这是为了保证“每一项”都有“前一项”);

②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差必须是同一个常数(因为“同一个常数”体现了等差数列的”等差”特征);

等差数列定义的数学表达式(在理解概念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将等差数列的文字语

言转化为数学语言,归纳出数学表达式): n+1n +a -a =d,n ∈N

试一试:(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判断下列数列是否是等差数列,若是,指出其公差。 ○1 9 ,8,7,6,5,4 ○2 3,3,3,3,…,

○3 1,4,7,10,13,16 ○4 2,4,8,16,32

5 2,5,8,11,1

6 说明:(1)判断一个数列是否等差数列,必须全面考察,要求首项后面的所有项与前项

的差都是同一个数才行。(2)等差数列的公差d 可以是正数、负数,也可以是0。

(3)公差为0的等差数列叫常数列。

2.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探求

问题:完成下列填空,小组间交流,分享你的经验

(1)差数列}{n a 中,首项为1a =4,公差d =6,则2a =

(2)差数列}{n a 中,首项为1a =3,公差d =4,则3a =

(3)差数列}{n a 中,首项为1a =1,公差d =5,则4a =

(4)差数列}{n a 中,首项为1a =2,公差d =5,则10a =

(5)差数列}{n a 中,首项为1a =2,公差d =5,则101a =

(6)差数列}{n a 中,首项为1a =2,公差d =5,则n a =

一般的,等差数列}{n a 中,首项为1a ,公差为d ,

那么:d a a )12(12-+=,

d a a )13(13-+=

d a a )14(14-+=

………………………

d n a a n )1(1-+=

这就是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3.公式理解

① 只要知道首项和公差,可以求出数列的任意一项;

②通项公式含有n a n d a ,,,1这4个量,已知3个量,第4个量就是未知数,通项公式就是方程,解方程就可以求出第4个量。即利用方程的思想可以“知三可求一”。

(设计意图:1.将抽象的等差数列通项公式予于一个具体的数列问题中,让学生计算并相互交流、分享经验,便于更深入的体会等差数列的特征,更利于公式的理解与掌握。

2.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主动的探索和研究,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锻炼了学生观察、分析问题能力和归纳能力。同时,小组合作,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精神,并带动差生。

3.研究的问题设置由浅入深,所求的项由小到大,逼迫学生开动脑筋,去寻找方法,发现规律,锻练了学生的思维,也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例题教学

例1.求等差数列8,5,2,……的第20项。

分析:由给出的三项先找到首项1a ,求出公差d ,写出通项公式,然后求出所要项.

解:因为18a =,583d =-=-,所以这个数列的通项公式是

8(1)(3)n a n =+-?-

即311n a n =-+ 所以

203201149a =-?+=-

说明:由等差数列通项公式可以发现,写出等差数列通项公式的关键是首项与公差,只

要知道了首项与公差,立即可以写出其通项公式,从而求出任意项。

例2 .等差数列-5,-9,-13......的第多少项是-401?

分析:已知等差数列中,15a =-,d=(-9)-(-5)=-4, 401n a =-,在通项公式

d n a a n )1(1-+=中,已知n, n a ,d 三个量,只有一个量1a 不知道。所以,通过解方程即可求出。

解:由题意有(9)(5)4d =---=-,401n a =-,19a =-,

由等差数列通项公式得:4019(1)(4)n -=-+-?-

解得 100n =

说明:利用等差数列通项公式,建立方程,解出所需量,是一种基本的方法。

(设计意图:两个例题在教师讲解前,可让学生先尝试解答,提高其学习主动性。两个例题的讲解,可以使学生巩固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体会知三求一的思想方法。)

课堂练习

1. 求等差数列10,8,6,……的第20项.

2. 100是不是等差数列2,9,16,……的项?若是,是第几项?若不是,说明理由.

3.在等差数列{a

n }中,已知a

10

=8,d=-2,求a

30

的值

练习后,以小组为单位互相检查,讨论。并请两位学生展示他们的解答过程。

练习3是一道提高题,学生用方程的方法解决后,教师让学生讨论由等差数列的特征,还有无更简单的方法。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强化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的掌握,加深本课知识的理解)课堂小结

让学生思考回答,本节课主要学习了什么?

归纳出本节知识要点:

1.等差数列的定义。等差数列定义的关键是“差”。知道相邻

两项,立即可以求出公差;知道任意两项,也可以求出公差,这时两项之差等于公差与这两项相隔项数之积。

2.等差数列通项公式:a

n = a

1

+(n-1)d。要在定义理解的基础上

牢记;公式应用会知三求一,会通过建立方程或方程组解决相关问题。

课外作业

1.课本P10 练习1第1,2,3 题

2.接轨生活:

第一届现代奥运会于1896年在希腊雅典举行,以后每隔4年举行一奥次运会如因故不能举行,届数照算(1)2008年北京奥运会是第几届?(2)2050年举行奥运会吗?

3.查资料,了解数学家高斯的故事,特别是他小时计算1到100

的和,即:1+2+3+......+100的方法。

2021年等差数列概念说课稿

课题 §6.2.1 等差数列的概念说课稿 欧阳光明(2021.03.07)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说课内容是选自人教版数学(基础模块)下册第六章第二节《等差数列的概念》,本节是第一课时。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学生、说教法与学法、说教学过程设计等方面来对本节课进行说明。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等差数列是数列这一章的重要内容之一,它在实际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本节内容是学生在学习了数列的有关概念的基础上,对数列的知识进一步深入学习和拓展。同时等差数列的学习也为今后继续学习等比数列提供了学习对比的依据。所以,本节课在知识结构上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2、教学目标 根据教学大纲与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a.理解等差数列的概念,掌握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b. 逐步灵活应用等差数列的概念和通项公式解决问题。 【能力目标】

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归纳、推理的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 a.让学生体验从特殊到一般的认知规律,培养学生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b. 让学生养成细心观察、认真分析问题的良好的思维习惯。 3.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等差数列的概念和通项公式。 【教学难点】 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推导过程及灵活应用。 二、学情分析 中职学生数学基础比较薄弱,但作为高中生他们本身具备一定的观察,思考,分析能力。前面已对数列的知识有了初步的接触与认识,对数学公式运用已具备一定的技能,针对学生的这些情况我在教学中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及其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三、教法与学法 【教法分析】 本节课我采用启发式、小组探究法以及讲练结合的教学方法。通过问题激发学生求知欲,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使学生主动参与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去分析、探索,得到结论。从而使学生既获得知识又发展智能。通过讲练结合法可以及时巩固所学内容,抓住重点,突破难点。 【学法分析】

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教育教学案例分析

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教学案例分析

————————————————————————————————作者:————————————————————————————————日期:

《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教学案例分析教学案例: 一、教学设计思想 本堂课的设计是以个性化教学思想为指导进行设计的。 本堂课的教学设计对教材部分内容进行了有意识的选择和改组,为了体现个性化教学的教学理念,在教法上,采用了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为中心,以老师为引导,以小组的合作为主要学习方式。课堂结构个性化,让学生在探究中展现个性,在合作中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在教学中通过生动具体的现实问题,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和欲望,树立学生求真的勇气和自信心,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心理体验,产生热爱数学的情感,体验在学习中获得成功。 二、学生情况与教材分析 1、学生通过上一节的学习,已经了解了等差数列的定义,基本上掌握了通项公式,会运用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进行解题,因此只要简单地回顾上一节课的知识就可引入新课; 2、几何能直观地启迪思路,帮助理解,特别是对于职中类学生,他们对知识的理解还是处于模糊阶段,因此,借助几何直观学习和理解数学,是数学学习中的重要方面。只有做到了直观上的理解,才是真正的理解。因此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借助几何直观进行思考,揭示研究对象的性质和关系,从而渗透了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 3、学习应该是学生积极主动的建构知识的过程,应该与学生熟悉的背景相联系。本课要求学生通过自主地观察、讨论、归纳、反思来参与学习,认识和理解数学知识,学会发现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在学习活动中进一步提升自己的能力。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掌握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理解公式的推导方法; (2)能较熟练应用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求和。 2、能力目标 经历公式的推导过程,体会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体验从特殊到一般的研究方法,学会观察、归纳、反思和逻辑推理的能力。

等差数列的概念教案(1)

等差数列的概念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理解等差数列的定义,能根据定义判断一个数列是否为等差数列; 2、了解公差的概念,会求一个给定等差数列的首项与公差; 3、理解等差中项的 概念,会利用等差中项解决相应的简单的等差数列问题。 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情景问题的分析理解和归纳概括,了解等差数列的简单产生过程; 2、通过解决基本等差数列问题的过程,加深对等差数列概念、公差、等差中项的理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等差数列概念的归纳概括,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探索能力激发学生积极思考,追求新知的创新意识; 2、通过解决等差数列概念的基本问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 【教学重点】1、理解等差数列的定义,理解等差中项的概念;2、了解公差的概念,根据给定的等差数列求公差。 【教学难点】探索等差数列定义的形成过程。 【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自主探究法、讲练结合法 【教学用具】黑板电子白板 【教学课型】新授课 【教学设想】本课教学,重点是等差数列的概念,在讲概念时,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分析出等差数列的特点,从而引出等差数列的定义,进一步引导学生通过定义来判断一个数列是否是等差数列。整个过程以学生自主思考、合作探究、教师适时点拨为主,真正体现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作用。 【教学准备】1、教师认真备课、制作课件、布置预习内容; 2、学生认真阅读课本内容,标出关键词以及不理解的地方,完成预习内容,做好上课准备。【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学习内容 学生 活动 教师 活动 设计意 图 课前预 习 阅读书本P7-9内容,在等差数列定义中的关 键词下面用彩笔画线 自主 完成 抽查 反馈 了解预 习效果 活动一 创设 情境 、 导入 新课 (5分钟) 在 现实生活中,我们会遇到下面的特殊数列。 情境1:我们经常这样数数,从0开始,每隔5 数一 次,可以得到数列:0,5,,,,,…。 情境2: 2000年,在澳大利亚悉尼举行的奥运会 上,女子举重被正式列为比赛项目。该项目共设置 了7个级别,其中较轻的4个级别体重组成数列 (单位:kg): 48,53, 63。 情境3:水库的管理人员为了保证优质鱼类有良好的 生活环境,用定期放水清库的办法清理水库中的杂 鱼。如果一个水库的水位为18m,自然放水每天水 位降低2.5m,最低降至5.5m。那么从开始放水算 起,至V可以进行清理工作的那天,水库每天的水 位组成数列(单位:m): 18,15.5,,,,5.5。 独立 思考 并完 成这 三个 数列 引导 学生 分析 比较 每个 数列 的特 占 通过 具体 问题 引出 等比 数列 的定 义 活动二 数学建构、引入概念(5分钟)观察:上面三个数列有什么共同特点? 思考:1、等差数列的定义是怎样的? 2、定义中有哪些关键词? 3、公差用什么子母表示? 4、等差数列的定乂如何用符号语言表示? 结合 课本 定义 独立 思考 后回 答 板书 定义 及注 意点 用彩 色粉 笔画 出关 键词 引导 学生 理解 概念, 让学 生经 历观 察、猜 测、抽 象、概 括、的 思维 过程 活动三 例题精讲 、 探究 知新(10分钟) 例1:下列数列是否为等差数列?若是,写出其首项 及公差。 (1)2, 5, 8, 11,14; (2)1, 1, 1, 1, 1; (3)1, 0, -1, 0, 1, 0, -1, 0,……; (4)-3, -2, -1, 1, 2, 3。 例2:求下列等差数列中的未知项。 (1)3, a , 5; (2)3, b , c, -9; 独立 思考 后完 成 巡视 并记 录存 在的 问题 个别 指导 集体 反馈 通过 具体 的例 子, 加深 学生 对等 差数 列概 念的 认识

高中数学必修五《等差数列的概念、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优秀教学设计

2.2等差数列 2.2.1等差数列的概念、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教学重点理解等差数列的概念,探索并掌握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会用公式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教学难点(1)等差数列的性质,等差数列“等差”特点的理解、把握和应用 (2)概括通项公式推导过程中体现的数学思想方法,以及从函数、方程的观点看通项公式. 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公差的概念,明确一个数列是等差数列的限定条件,能根据定义判断一个数列是等差数列 2.正确认识使用等差数列的各种表示法,能灵活运用通项公式求等差数列的首项、公差、项数、指定的项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等差数列通项公式的推导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及归纳推理能力; 2.通过等差数列变形公式的教学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和灵活性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等差数列概念的归纳概括,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资料的能力,积极思维,追求新 知的创新意识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师上两节课我们学习了数列的定义以及给出数列和表示数列的几种方法——列举法、通项公式、递推公式、图象法.这些方法从不同的角度反映数列的特点.下面我们看这样一些数列的例子:(课本P41页的4个例子 (1)0,5,10,15,20,25, (2)48,53,58,63, (3)18,15.5,13,10.5,8, (4)10 072,10 144,10 216,10 288,10 366, 请你们来写出上述四个数列的第7项 生第一个数列的第7项为30,第二个数列的第7项为78,第三个数列的第7项为3,第四个数列的第7项为 师我来问一下,你依据什么写出了这四个数列的第7项呢?以第二个数列为例来说一说 生这是由第二个数列的后一项总比前一项多5,依据这个规律性我得到了这个数列的第7项为 师说得很有道理!我再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一下,看看以上四个数列有什么共同特征?我说的是共同特征 生1 每相邻两项的差相等,都等于同一个常数 师作差是否有顺序,谁与谁相减? 生1 作差的顺序是后项减前项,不能颠倒 师以上四个数列的共同特征:从第二项起,每一项与它前面一项的差等于同一个常数(即等差);我们给具有这种特征的数列起一个名字叫——等差数列 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研究的内容 推进新课 等差数列的定义:一般地,如果一个数列从第二项起,每一项与它前一项的差等于同一个常数,这个数列就叫做等差数列,这个常数就叫做等差数列的公差(常用字母“d”表示

等差数列求和公式的说课稿复习进程

等差数列求和公式的 说课稿

说课稿: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主要研究如何应用倒序相加法求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以及该求和公式的应用.是继等差数列通项公式之后的又一重要概念,与前面学习的函数有着密切的联系;通过对公式的推导,可以让学生进一步掌握从特殊到一般的研究问题的方法,也为以后推导等比数列求和公式奠定了基础;同时等差数列在现实生活中比较常见,因此等差数列求和在实际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二、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学习了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及基本性质,也对高斯算法有所了解,这都为倒序相加法的教学提供了基础;同时学生已有了函数知识,因此在教学中可适当渗透函数思想.高斯的算法与一般的等差数列求和还有一定的距离,如何从首尾配对法引出倒序相加法,这是学生学习的障碍. 三、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掌握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能熟练的应用等差数列的前n 项和公式求和; 能力目标:在知识发生、发展以及形成过程中遵循从特殊到一般的认知规律,培养学生的类比思维能力,通过对公式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的剖析,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生动具体的现实问题,以及令人着迷的数学史,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产生热爱数学的情感。 四、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学会用公式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获得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的推导思路 五、教学方法 利用计算机和实物投影辅助教学,采用启发探究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六、教学过程 学生是认知的主体,设计教学过程必须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尽可能地让学生去经历知识的形成与发展过程,结合本节课的特点,我设计了如下的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问题 首先讲述世界七大奇迹之一泰姬陵的传说(泰姬陵坐落于印度古都阿格, 绝,成为世界七大奇迹之一。) 共有100层(见下图), 你知道这个图案一共花了多少宝石吗?也就是计算1+2+3+ (100) 紧接着讲述高斯算法:高斯,德国著名数学家,被誉为“数学王子”。 200多年前,高斯的算术教师提出了下面的问题:1+2+3+…+100=? 据说,当其他同学忙于把100个数逐项相加时, 10岁的高斯却用下面的方法迅速算出了正确答案: (1+100)+(2+99)+……+(50+51)=101×50=5050 【设计说明】了解历史,激发兴趣,提出问题,紧扣核心。 (二)层层铺垫——发现方法

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教学案例

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教学内容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5)》(人教A版)中笫二章的第三节“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第一课时).本节课主要研究如何应用倒序相加法求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以及该求和公式的应用?等差数列在现实生活中比较常见,因此等差数列求和就成为我们在实际生活中经常遇到的一类问题.同时,求数列前n项和也是数列研究的基本问题,通过对公式推导,可以让学生进一步掌握从特殊到一般的研究问题方法. 二、学生学习情况分析 在本节课之询学生已经学习了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及基本性质,也对高斯算法有所了解,这都为倒序相加法的教学提供了基础;同时学生已有了函数知识,因此在教学中可适当渗透函数思想?高斯的算法与一般的等差数列求和还有一定的距离,如何从首尾配对法引出倒序相加法,这是学生学习的障碍. 三、设计思想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学生积极主动地建构知识的过程,因此,应该让学生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经历知识的形成和发展,让学生利用自己的原有认知结构中相关的知识与经验,自主地在教师的引导下促进对新知识的建构.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从介绍高斯的算法开始,探究这种方法如何推广到一般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的求法.通过设计一些从简单到复杂,从特殊到一般的问题,层层铺垫,组织和启发学生获得公式的推导思路,并且充分引导学生展开自主.合作、探究学习,通过生生互动和师生互动等形式,让学生在问题解决中学会思考、学会学习.同时根据我校的特点,为了促进成绩优秀学生的发展,还设计了选做题和探索题,进一步培养优秀生用函数观点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了分层教学的目的. 四、教学目标 1.理解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的推导过程;掌握并能熟练运用等差数列前n 项和公式;了解倒序相加法的原理; 2.通过公式的推导过程,体验从特殊到一般的研究方法,渗透函数思想与方程(组)思想,培养学生观察、归纳、反思的能力;通过小组讨论学习,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独立思考等良好的个性品质. 五、教学重点和难点 本节教学重点是探索并掌握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学会用公式解决一些实际问题;难点是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推导思路的获得. 六、教学过程设计.V ? ? ? '、 (一)创设情景,唤起学生知识经验的感悟和体验 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泰姬陵坐落于印度古都阿格,传说陵寝中有一个三角形图案,以相同大小的圆宝??:?:?:?:?:?:?:?:?:?石镶饰而成,共有100 层,你知道这个图案一共花了多少宝石吗?

3.数列的概念与等差数列

数列概念等差等比基础部分 一、选择题: 1.以下通项公式中,不是数列3,5,9, 的通项公式的是 ( ) A.21n n a =+ B.2 3n a n n =-+ C.21n a n =+ D. 1.5(2)(3)5(1)(3) 4.5(1)(2)n a n n n n n n =-----+-- 2.已知数列{}n a 满足12a =,11 1n n n a a a ++=-(*n ∈N ),则3a 的值为( ) A. 1 2- B. 1 2 C. 13- D. 1 3 3.在等差数列{}n a 中,前15项的和1590S = ,8a 的值为( ) A.6 B.3 C.12 D.4 4.等差数列{}n a 中,10120S =,那么101a a +的值为( ) A. 12 B. 24 C. 36 D. 48 5.在等差数列{}n a 中,若34567450a a a a a ++++=,则28a a +的值等于( ) A.45 B.75 C.180 D.300 6.等差数列{}n a 中, 12318192024,78a a a a a a ++=-++=,则此数列前20项的和等于( ) A.160 B.180 C.200 D.220 7.等比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为n S ,若242S S =则公比为( ) A.1 B.1或-1 C.1 1 -22或 D.2或-2 8.已知{}n a 是等比数列,且0n a >,243546225a a a a a a ++=,那么35+a a 的值等于 ( ) A .5 B .10 C .15 D .20 9.等比数列{}n a 中,567548a a a a +=-=,那么这个数列的前10项和等于 ( ) A .1511 B .512 C .1023 D .1024

等差数列及其通项公式公开课教案

《等差数列及其通项公式》公开课教案教学时间:2009年12月25日上午第四节 授课班级:08商外 授课地点:职三(3) 授课教师:郭玲 一、教学任务及职业背景分析: 商务外语班学生多数数学基础较差,对数学学习也不够重视。但数学作为基础学科,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创造能力的载体,特别是本专业学生多数准备出国,更应该加强能力的培养,以适应国外激烈竞争的环境。所以在学习数学过程中,我更强调学习的过程,强调学生探索新知识的经历和获得新知的体验,不能再让教学脱离学生的内心感受。在设计本节课时,我所考虑的不是简单告诉学生等差数列的定义和通项公式,而是通过分组分享法,创造一些数学情境,让学生自己去讨论、去发现,去分享,去体验成功。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发挥,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团队精神,也提高他们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力。等差数列是学生探究特殊数列的开始,它对后续内容的学习,无论在知识上,还是在方法上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理解等差数列定义,掌握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能根据通项公式解决 a n 、a 1 、d、n中的已知三个求另一个的问题。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推理、归纳能力,应用数学公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德育目标:体验从特殊到一般,又到特殊的认知规律,培养学生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三、教学重点:等差数列的定义理解和对通项公式的熟悉与应用 四、教学难点:对等差数列概念中“等差”特点的理解及通项公式的灵活运用 五、教学方法:分组分享法 六、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 七、教学过程: 【雅思、托福考试常识】 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家都要求申请留学人员应具备雅思、托福成绩。如果达不到,就需要在国外就读价格昂贵的语言学校。雅思、托福考试词汇量一般在8000个单词左右。 (1)雅思要求:考试科目为阅读、听力、口语、写作4科,每科满分为9分,成绩一般要求平均分5分以上,费用为1450元。(2)托福要求:考试科目也为是阅读、听力、口语、写作4科,每科满分30分,总分为120,成绩一般要求总分达80分以上,费用为1370元。 (一)复习回顾:数列的定义 引例:(1)莺生原来只会500个单词,她决定从今天起每天背记15个单词,那么从今天起她的单词量逐日依次递增为: 500,515,530,545,560,575,…… (2)靓靓目前会1000个单词,她打算从今天起不再背单词了,结果不知不觉每周忘掉20个单词,那么从今天起她的单词量逐周依次递减为:1000 ,980,960,940,920 ,900,…… 【说明】:通过两个具体的数列,复习数列的定义,为后面学习等差数列的定义和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建立基础。 (二)导入新课: 这节课我们将学习这一类有特点的数列: 1000,980,960,940,920 ,900 ……① 500, 515 ,530,545,560,575 ……② 问题1:观察这些数列有什么共同的特征?请同学们思考后作答。 共同特点:从第2项起,后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差都等于同一个常数。也就是说,这些数列均具有相邻两项之差“相等”的特点。具有这种特点的数列, 我们把它叫做等差数列。 【说明】:通过例题(1)和(2)引出两个具体的等差数列,初步认识等差数列的特征,为后面的概念学习建立基础,为学习新知识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 生的求知欲。由学生观察两个数列特点,引出等差数列的概念,对问题的 总结又培养学生由具体到抽象、由特殊到一般的认知能力。每相邻两项的 差相等——作差的顺序是后项减前项 问题2:请同学们分别用文字语言和数学语言描述等差数列的定义: 文字语言:一般的,如果一个数列从第2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差都等于同一个常数,那么,这个数列就叫等差数列,这个常数叫做等差数列的公 差,用字母d表示。 数学语言:a 2 – a 1 = a 3 - a 2 = a 4 - a 3 = ··· = d 即:a n - a n-1 = d (n∈N+且n≥2) 或a n= a n-1 +d (n∈N+且n≥2) 问题3:分组比赛抢答,观察下列数列是否为等差数列,如果是求出公差d (1)25,20,15,10,5……√d=-5

等差数列案例

等差数列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5》(人教版)第二章数列第二节等差数列第一课时。 数列是高中数学重要内容之一,它不仅有着广泛的实际应用,而且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一方面, 数列作为一种特殊的函数与函数思想密不可分;另一方面,学习数列也为进一步学习数列的极限等内容做好准备。而等差数列是在学生学习了数列的有关概念和给出数列的两种方法——通项公式和递推公式的基础上,对数列的知识进一步深入和拓广。同时等差数列也为今后学习等比数列提供了“联想”、“类比”的思想方法。 二、学生学习情况分析 我所教学的学生是我校高二(1)(8)班的学生,经过一年的学习,大部分学生知识经验已较为丰富,他们的智力发展已到了形式运演阶段,具备了较强的抽象思维能力和演绎推理能力,但也有一部分学生的基础较弱,学习数学的兴趣还不是很浓,所以我在授课时注重从具体的生活实例出发,注重引导、启发、研究和探讨以符合这类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从而促进思维能力的进一步发展。 三、设计思想 1.教法 ⑴诱导思维法:这种方法有利于学生对知识进行主动建构;有利于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有利于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发挥其创造性。 ⑵分组讨论法:有利于学生进行交流,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⑶讲练结合法:可以及时巩固所学内容,抓住重点,突破难点。 2.学法 引导学生首先从四个现实问题(数数问题、女子举重奖项设置问题、水库水位问题、储蓄问题)概括出数组特点并抽象出等差数列的概念;接着就等差数列概念的特点,推导出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可以对各种能力的同学引导认识多元的推导思维方法。 用多种方法对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进行推导。 在引导分析时,留出“空白”,让学生去联想、探索,同时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围绕中心各抒己见,把思路方法和需要解决的问题弄清。 四、教学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理解并掌握等差数列的概念,能用定义判断一个数列是否为等差数列,引导学生了解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的推导过程及思想,会求等差数列的公差及通项公式,能在解题中灵活应用,初步引入“数学建模”的思想方法并能运用;并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推理的能力,在领会函数与数列关系的前提下,把研究函数的方法迁移来研究数列,培养学生的知识、方法迁移能力;通过阶梯性练习,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勇于发现的求知精神;使学生认识事物的变化形态,养成细心观察、认真分析、善于总结的良好思维习惯。并通过一定的实例激发同学们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 五、教学重点与难点

数列概念及等差数列公差、通项

数列及等差数列的通项、首项、公差 讲授新课:数列 1. 数列及其有关概念: ① 数列的概念:按照一定顺序排列着的一列数称为数列,数列中的每一个数叫做这个数列的项. ② 数列中排在第一位的数称为这个数列的第1项(或首项),排在第二位的数称为这个数列的第2项、、、、、、排在第n 位的数称为这个数列的第n 项. ③ 数列的一般形式可以写成123,,,,,n a a a a ,简记为{}n a . ④ 数列的分类:有穷数列与无穷数列,递增数列、递减数列、常数列与摆动数列. 2. 数列的表示方法: ① 讨论下列数列中的每一项与序号的关系: 1,12,14,18 ,、、、; 1,3,6,10,、、、; 1,4,9,16,、、、. ② 数列的通项公式:如果数列的第n 项与序号n 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一个式子来表示,那么这个公式叫做这个数列的通项公式. (作用:①求数列中任意一项;②检验某数是否是该数列中的一项.) ③ 数列的表示方法:列表法、图象法、通项公式法. 3. 例题讲解: 例、写出下面数列的通项公式,使它的前4项分别是下列各数: ①-1,12,-14,18 ,… ②1,-1,1,-1,… 练习:根据下面数列的前几项的值,写出数列的一个通项公式: (1) 3, 5, 7, 9, 11,……; (2) 32, 154, 356, 638, 99 10, ……; (3) (3) 0, 1, 0, 1, 0, 1,……; 4.数列的递推公式: ①数列的递推公式:如果已知数列{}n a 的第1项(或前几项),且任一项n a 与它的前一项1-n a (或前n 项)间的关系可以用一个公式来表示,那么这个公式就叫做这个数列的递推公式. ②数列的表示法:列表法、图象法、通项公式法、递推公式法. 4.例题讲解: 例、已知数列{}n a 的首项11 12,1(1)n n a a n a -==->,求出这个数列的第5项. 例、已知21=a ,n n a a 21=+ 写出前5项,并猜想n a . 讲授新课:等差数列的通项、首项、公差 1、如果一个数列从第2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差等于同一个常数,则这个数列称为等差数列,这个常数称为等差数列的公差. 2、若等差数列{}n a 的首项是 1a ,公差是d ,则n a = . 3、通项公式的变形:

等差数列前n项和优质课教案 doc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掌握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 (2)能较熟练应用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求和。 2过程与方法目标: 经历公式的推导过程,体会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体验从特殊到一般的研究方法,学会观察、归纳、反思。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获得发现的成就感,逐步养成科学严谨的学习态度,提高代数推理的能力。(二)教学重点、难点 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是重点。 获得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推导的思路是难点。 (三)教学方法:启发、讨论、引导式。 (四)教具: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五)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二、设置情景 1建筑工地上一堆圆木,从上到下每层的数目分别为1,2,3,……,10 . 问共有多少根圆木?如何用简便的方法 三探究发现 变式: 问题1若把问题变成求:1+2+3+4+‥‥ +99=?可以用哪些方法求出来呢? 方法1:原式=(1+2+3+4+‥‥ +99+100)-100

方法2:原式=(1+2+3+4+‥ ‥ +98)+99 方法3:原式=0+1+2+3+4+‥ ‥ +98+99 方法4:原式=(1+2+3+4+‥ +49+51+52+‥ 99)+50 方法5:原式=(1+2+3+4+‥ ‥ +98+99+99+98+‥ +2+1)÷ 2 方法6 令 S=1+2+3+4+‥ ‥ +99 又 S=99+98+97+‥ +2+1 故 2S=(1+99)+(2+98)+‥ ‥ +(98+2)+(99+1) 从而 S =(100×99)÷ 2 = 4950 问题2:1+2+3+4+‥ ‥ +(n-1)+n=? 在上面6种方法中,哪个能较好地推广应用于这个式子的求和? 令 Sn =1+2+3+4+‥ ‥ +n , 则 Sn =n+(n-1)+‥ ‥ +2+1 从而有 2Sn =(n+1) + (n+1) + (n+1) +‥ ‥ +(n+1) =(n+1)n 上述求解过程带给我们什么启示? (1)所求的和可以用首项、末项及项数来表示; (2)等差数列中任意的第k 项与倒数第k 项的和都等于首项与末项的和。 问题 3:现在把问题推广到更一般的情形: 设数列 {an }为等差数列,它的首项为a1 , 公差为d , 试求 Sn =a1 +a2 + a3 +‥ ‥ + an-1 +an (I) a n =a 1+(n-1)d 代入公式(1)得 Sn=na 1+ 2 ) 1(-n n d(II) 所以 S n = 2 )1(+n n 12321n n n n S a a a a a a --=++++++12321 n n n n S a a a a a a --=++++++12()n n S n a a ?=+1() 2 n n n a a S +?=

高中数学新课程创新教学设计案例 篇 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

46 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 教材分析 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是数列的重要内容,也是数列研究的基本问题.在现实生活中,等差数列的求和是经常遇到的一类问题.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为我们求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提供了一种重要方法. 教材首先通过具体的事例,探索归纳出等差数列前n项和的求法,接着推广到一般情况,推导出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为深化对公式的理解,通过对具体例子的研究,弄清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与等差数列的项、项数、公差之间的关系,并能熟练地运用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解决问题.这节内容重点是探索掌握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并能应用公式解决一些实际问题,难点是前n项和公式推导思路的形成. 教学目标 1. 通过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的推导,让学生体验数学公式产生、形成的过程,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 2. 理解和掌握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体会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与二次函数之间的联系,并能用公式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对数学的理解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3. 在研究公式的形成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创新能力和科学的思维方法. 任务分析 这节内容主要涉及等差数列的前n项公式及其应用. 对公式的推导,为便于学生理解,采取从特殊到一般的研究方法比较适宜,如从历史上有名的求和例子1+2+3+……+100的高斯算法出发,一方面引发学生对等差数列求和问题的兴趣,另一方面引导学生发现等差数列中任意的第k项与倒数第k项的和等于首项与末项的和这个规律,进而发现求等差数列前n项和的一般方法,这样自然地过渡到一般等差数列的求和问题.对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要引导学生认识公式本身的结构特征,弄清前n项和与等差数列的项、项数、公差之间的关系.为加深对公式的理解和运用,要强化对实例的教学,并通过对具体实例的分析,引导学生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特别是对实际问题,要引导学生从实际情境中发现等差数列的模型,恰当选择公式.对于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和二次函数之间的联系,可引导学生拓展延伸. 教学设计 一、问题情景

等差数列概念及通项公式经典教案

等差数列的概念及通项公式 【学习目标】 1. 准确理解等差数列、等差中项的概念,掌握等差数列通项公式的求解方法,能够熟练应用通项公式解 决等差数列的相关问题 2. 通项对等差数列概念的探究和通项公式的推导,体会数形结合思想、化归思想、归纳思想,培养学生 对数学问题的观察、分析、概括和归纳的能力 3?激情参与、惜时高效,禾U 用数列知识解决具体问题,感受数列的应用价值 【重点】:等差数列的概念及等差数列通项公式的推导和应用 【难点】:对等差数列中“等差”特征的理解、把握和应用 【学法指导】 1.阅读探究课本上的基础知识,初步掌握等差数列通项公式的求法 ; 2.完成教材助读设置的问题,然后结 合课本的基础知识和例题,完成预习自测; 3.将预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标出来,并写到后面“我的疑惑” 一、知识温故 1?数列有几种表示方法? 2?数列的项与项数有什么关系? 3函数与数列之间有什么关系? 教材助读 1?一般地,如果一个数列从第 ________ 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差等于 ____________ 常数,那么这个数列 就叫做等差数列,这个常数叫做等差数列的 ___________ ,公差通常用字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表示。 2.由三个数a 、A 、b 组成的 ___________ 数列可以看成最简单的等差数列。这时 A 叫做a 与b 的等差数列即 3. 如果数列{a n }是公差为d 的等差数列,则a 2 a 1 a 5 a 1 4.通项公式为a n =an+b (a,b 为常数)的数列都是等差数列吗?反之,成立吗? ,a 3 a 1 a 4 a 1 1. 等差数列a 2d , a ,a 2d ?' A . a n a (n 1)d B. C . a n a 2(n 2)d D. 2.已知数列{, a n } 的通项公式为 a n A . 2 B. 3 C. 2 3. 已知a 1 b - 1 ?的通项公式是( a (n 3)d a 2nd 2n ,则它的公差为( D. 3 ,则a 与b 的等差中项为 【预习自测】 a n a n

高中数学优秀教案之《等差数列》

高中数学优秀教案之《等差数列》高中数学优秀教案之《等差数列》 教学目标 1.理解的概念,掌握的通项公式,并能运用通项公式解决简单的问题. (1)了解公差的概念,明确一个数列是的限定条件,能根据定义 判断一个数列是,了解等差中项的概念; (2)正确认识使用的各种表示法,能灵活运用通项公式求的首项、公差、项数、指定的项; (3)能通过通项公式与图像认识的性质,能用图像与通项公式的 关系解决某些问题. 2.通过的图像的应用,进一步渗透数形结合思想、函数思想;通 过通项公式的运用,渗透方程思想. 3.通过概念的归纳概括,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资料的能力,积极思维,追求新知的创新意识;通过对的研究,使学生明确与一般数 列的内在联系,从而渗透特殊与一般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关于的教学建议 (1)知识结构 (2)重点、难点分析 ①教学重点是的定义和对通项公式的认识与应用,是特殊的数列,定义恰恰是其特殊性、也是本质属性的准确反映和高度概括,准确 把握定义是正确认识,解决相关问题的前提条件.通项公式是项与项 数的函数关系,是研究一个数列的重要工具,的通项公式的`结构与 一次函数的解析式密切相关,通过函数图象研究数列性质成为可能.

②通过不完全归纳法得出的通项公式,所以是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另外,出现在一个等式中,运用方程的思想,已知三个量可以求出 第四个量.由于一个公式中字母较多,学生应用时会有一定的困难, 通项公式的灵活运用是教学的有一难点. (3)教法建议 ①本节内容分为两课时,一节为的定义与表示法,一节为通项公式的应用. ②定义的引出可先给出几组,让学生观察、比较,概括共同规律,再由学生尝试说出的定义,对程度差的学生可以提示定义的结构:“……的数列叫做”,由学生把限定条件一一列举出来,为等比数 列的定义作准备.如果学生给出的定义不准确,可让学生研究讨论, 用符合学生的定义但不是的数列作为反例,再由学生修改其定义, 逐步完善定义. ③的定义归纳出来后,由学生举一些的例子,以此让学生思考确定一个的条件. ④由学生根据一般数列的表示法尝试表示,前提条件是已知数列的首项与公差.明确指出其图像是一条直线上的一些点,根据图像观 察项随项数的变化规律;再看通项公式,项可看作项数的一次型()函数,这与其图像的形状相对应. ⑤有穷的末项与通项是有区别的,数列的通项公式是数列第项与项数之间的函数关系式,有穷的项数未必是,即其末项未必是该数 列的第项,在教学中一定要强调这一点. ⑥前项和的公式推导离不开的性质,所以在本节课应补充一些重要的性质;另外可让学生研究的子数列,有规律的子数列会引起学生 的兴趣. ⑦是现实生活中广泛存在的数列的数学模型,如教材中的例题、习题等,还可让学生去搜集,然后彼此交流,提出相关问题,自己 尝试解决,为学生提供相互学习的机会,创设相互研讨的课堂环境. 教学目标

等差数列概念说课稿

课题§6.2.1 等差数列的概念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说课内容是选自人教版数学(基础模块)下册第六章第二节《等差数列的概念》,本节是第一课时。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学生、说教法与学法、说教学过程设计等方面来对本节课进行说明。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等差数列是数列这一章的重要内容之一,它在实际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本节内容是学生在学习了数列的有关概念的基础上,对数列的知识进一步深入学习和拓展。同时等差数列的学习也为今后继续学习等比数列提供了学习对比的依据。所以,本节课在知识结构上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2、教学目标 根据教学大纲与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a.理解等差数列的概念,掌握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b. 逐步灵活应用等差数列的概念和通项公式解决问题。 【能力目标】 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归纳、推理的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 a.让学生体验从特殊到一般的认知规律,培养学生勇于创新的

科学精神。 b. 让学生养成细心观察、认真分析问题的良好的思维习惯。 3.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等差数列的概念和通项公式。 【教学难点】 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推导过程及灵活应用。 二、学情分析 中职学生数学基础比较薄弱,但作为高中生他们本身具备一定的观察,思考,分析能力。前面已对数列的知识有了初步的接触与认识,对数学公式运用已具备一定的技能,针对学生的这些情况我在教学中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及其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 三、教法与学法 【教法分析】 本节课我采用启发式、小组探究法以及讲练结合的教学方法。通过问题激发学生求知欲,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使学生主动参与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去分析、探索,得到结论。从而使学生既获得知识又发展智能。通过讲练结合法可以及时巩固所学内容,抓住重点,突破难点。 【学法分析】 在引导分析时,留出学生的思考空间,让学生去观察分析,探索新知。同时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学会探究,把思路方法和需要解决的问题弄清。 四、教学过程设计

高考数学第二单元 数列的概念和等差数列

第二单元数列的概念和等差数列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数列{}n a 满足10a =且* 12()n n a a n n N +=+∈,则4a 等于 A.4 B.7 C.9 D.11 2.已知数列{}n a 是等差数列,其前n 项和为n S ,若336,12a S ==,则公差d 等于 A.1 B. 5 3 C.2 D.3 3.在等差数列{}n a 中,2343,9a a a =+=,则16a a 的值是 A.14 B.18 C.21 D.27 4.数列2,6,12,20,的一个通项公式是 A.42n a n =- B.1 23n n a -=? C.1 n n a n += D.(1)n a n n =+ 5.设等差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为n S ,若369,36S S ==,则789a a a ++等于 A.63 B.45 C.36 D.27 6.在正项数列{}n a 中222* 12111,2,2(,2)n n n a a a a a n N n +-===+∈≥,则6a 等于 A.16 B.8 C.7.在等差数列{}n a 中,31734a a +=,则此数列的前12项和等于 A.12 B.26 C.8 D.16 8.设数列{}n a 为等差数列,其前n 项和为n S ,已知1472899,62a a a a a ++=+=,若对任意*n N ∈,都有n k S S ≤成立,则k 的值是 A.19B.20C.21D.22 9.若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为*1241,()n n n a a a a n b n N n ++ +=-=∈,则数列{}n b 的前n 项和n T 等于 A.2 n B.(1)n n + C.(2)n n + D.(21)n n + 10.设等差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为n S ,若249a a a ++为一个确定的常数,则下列各个和中,也为确定的常数的是 A.8S B.9S C.12S D.13S 11.设等差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为n S ,若1,m >且2 1121,38m m m m a a a S -+-+==,则m 等于 A.38 B.20 C.10 D.9

必修5教案2.2等差数列的概念(一)

§2.2第1 课时 等差数列的概念 教学目标 (1)能准确叙述等差数列的定义; (2)能用定义判断数列是否为等差数列; (3)会求等差数列的公差及通项公式。 教学重点,难点 等差数列的定义及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教学过程 一.问题情境 1.情境:观察下列数列:: 4,5,6,7,8,9,10,……; ① 3,0,3-,6-,……, ② 第23届到第28届奥运会举行的年份为:1984,1988,1992,1996,2000,2004 ③ 某电信公司的一种计费标准是:通话时间不超过3分钟,收话费0.2元,以后每分钟收话费0.1元,那么通话费按从小到大的次序依次为: 0.2,0.20.1,0.20.12,0.20.13,++?+? ④ 如果1年期储蓄的月利率为1.65%,那么将10000元分别存1个月, 2个月 , 3个月 , …… 12个月,所得的本利和依次为 100001000016.5,1000016.52,1000016.512++?+? , ⑤ 2.问题:上面这些数列有何共同特征? 二.学生活动 对于数列①,从第2项起,每一项与前一项的差都等于1; 对于数列②,从第2项起,每一项与前一项的差都等于3-; 对于数列③,从第2项起,每一项与前一项的差都等于4; 对于数列④,从第2项起,每一项与前一项的差都等于0.1; 对于数列⑤,从第2项起,每一项与前一项的差都等于16.5; 规律:从第2项起,每一项与前一项的差都等于同一常数。 三.建构数学 1.等差数列定义: 一般地,如果一个数列从第2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差等于同一个常数,那么 这个数列就叫等差数列,这个常数叫做等差数列的公差,公差通常用字母d 表示。用递推公式表示为1(2)n n a a d n --=≥或1(1)n n a a d n +-=≥. 思考:

(完整版)高中数学等差数列教案

等差数列 教学目的: 1.明确等差数列的定义,掌握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2.会解决知道n d a a n ,,,1中的三个,求另外一个的问题 教学重点:等差数列的概念,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教学难点:等差数列的性质 教学过程: 引入:① 5,15,25,35,… 和 ② 3000,2995,2990,2985,…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一下,看看以上两个数列有什么共同特征?? 共同特征:从第二项起,每一项与它前面一项的差等于同一个常数(即等差);(误:每相邻两项的差相等-----应指明作差的顺序是后项减前项),我们给具有这种特征的数列一个名字——等差数列 二、讲解新课: 1.等差数列:一般地,如果一个数列从第二项起,每一项与它前一项的 差等于同一个常数,这个数列就叫做等差数列,这个常数就叫做等差数列的公差(常用字母“d ”表示) ⑴.公差d 一定是由后项减前项所得,而不能用前项减后项来求; ⑵.对于数列{n a },若n a -1-n a =d (与n 无关的数或字母),n ≥2,n ∈N + ,则此数列是等差数列,d 为公差 2.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d n a a n )1(1-+=【或=n a d m n a m )(-+】 等差数列定义是由一数列相邻两项之间关系而得若一等差数列{}n a 的首项是1a ,公差是d ,则据其定义可 得:d a a =-12即:d a a +=12 d a a =-23即:d a d a a 2123+=+= d a a =-34即:d a d a a 3134+=+= …… 由此归纳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可得:d n a a n )1(1-+= ∴已知一数列为等差数列,则只要知其首项1a 和公差d ,便可求得其通项a 如数列①1,2,3,4,5,6; n n a n =?-+=1)1(1(1≤n ≤6) 数列②10,8,6,4,2,…; n n a n 212)2()1(10-=-?-+=(n ≥1) 数列③ ;,1,54 ;53,52;51Λ 5 51)1(51n n a n =?-+=(n ≥1) 由上述关系还可得:d m a a m )1(1-+= 即:d m a a m )1(1--= 则:=n a d n a )1(1-+=d m n a d n d m a m m )()1()1(-+=-+-- 即的第二通项公式 =n a d m n a m )(-+ ∴ d=n m a a n m -- 如:d a d a d a d a a 43212345+=+=+=+= 三、例题讲解 例1 ⑴求等差数列8,5,2…的第20项 ⑵ -401是不是等差数列-5,-9,-13…的项?如果是,是第几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