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地质环境与健康

地质环境与健康

第三节

地质环境和土壤

公共卫生学院

唐焕文

主要内容﹡地质环境与疾病

碘缺乏病

地方性氟病

地方性砷中毒

克山病

﹡土壤污染和疾病

镉污染与痛痛病

一、地质环境和疾病(ge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diseases)

概述

◆宏量元素和微量元素

◆必须微量元素和非必须微量元素

●划分方法仍有争议

●过高、过低均有害

必须元素和非必须元素的剂量反应关系

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biogeochemical disease)指由于地壳中元素的分布不均衡,使某些地区个别微量元素过多或缺乏,超出机体的适应范围,导致动植物和人群发生特有的地区性疾病,又称为地方病。

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

◆分布特点:

●明显的地区性

●与微量元素有密切的关系

●总摄入量

●环境适宜浓度

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影响发生的因素

●营养、食物因素等

●环境污染

●地球化学丰度

判断地方病的原则

●明显地区性,与某种元素有关;不同时间、地点、人群中有同样的相关性

●与地质中某元素有明显的剂量-反应关系●上述相关性,可用现代医学理论解释

●注意与自然疫源性地方病相区别

我国地方病的特点

●种类多;分布广;危害人口多;呈灶状分布

●重点防治的地方病:地方性甲状腺肿和克汀病、地方性氟病、克山病、大骨节病等

(一)碘缺乏病Iodine deficiency disorders

概述

●分布最广泛、侵犯人群最多

●孕期缺碘,导致流产、胎儿先天畸形●儿童缺碘,影响智力发育

●碘缺乏病是目前已知的导致人类智力损害的最主要原因

概述

●表现形式:甲状腺肿和克汀病●碘在自然界中的分布:海产品多●体内代谢:正常值:20-50mg,生理需要量75μg/d/人,供给量150μg/d/人

碘缺乏病的流行特征

◆地区分布

主要在东北、华北、西北、西南等地的山区,共同特点是地形倾斜,雨水冲刷严重,降雨量集中、水土流失大、土壤中碘极少。山区多于丘陵,丘陵多于平原。

碘缺乏病的流行特征

◆人群分布

●儿童期出现,青春发育期升高,

40岁下降

●最高患病率:女性12-18岁,男性

9-15岁

●男性成年后患病下降,女性保持

高水平

碘缺乏病的病因

●土壤因素

●饮水因素

●膳食因素

●致甲状腺肿物质

致甲状腺肿物质

硫氰酸盐(SCN-):杏仁、木薯等含有。

硫葡萄糖苷:芥菜、卷心菜等含有。

药物

环境与健康考试题库

环境与健康 一、名词解释: 1.预防医学:以人群为研究对象,研究环境因素对健康的影响,疾病在人群中的分布规律以及制订防制疾病、增进健康、延长寿命的对策和措施的一门综合性学科。 2.三级预防:是卫生工作贯彻预防为主方针的重要体现和具体措施,即以人群为对象,针对健康发展变化过程的不同时期,全方位地搞好预防、治疗和康复等保健服务。 3.环境:在特定时刻由物理、化学、生物及社会的各种因素构成的整体状态,这些因素可能对生命机体或人类活动直接或间接地产生现实的或远期的作用。 4.生物圈:是地球上全部生物及其活动领域的总称,是由生物生存的大气圈、水圈、岩石圈所构成。不仅是生物生长的场所,也是生命诞生、繁衍和发展的场所。其中不停地进行着物质、能量、信息的流动与交换。 5.原生环境:是指自然形成的、未受或少受人为因素影响的环境。原生环境存在着多种对机体健康有利的因素,但有些原生环境由于各种原因也会对机体产生不利影响。 6.次生环境:在人类活动影响下形成的环境,是对人体健康造成直接危害的主要环境因素。 7.剂量-效应关系:是指进入机体的剂量与某个机体所呈现出的生物效应强度间的关系。 8.剂量-反应关系:是指随着剂量增加,某一生物群体中出现某种特定生物学效应的个数增加,通常以出现特定生物学效应的个体占总测试个体数的百分数来表示。 9.物质蓄积:经过多次反复暴露后,环境中有害因素或环境化合物在体内具有蓄积性,如果在机体靶器官和组织中的浓度或剂量蓄积到有害作用水平,就将这种现象称为物质蓄积。 10.功能蓄积:机体虽然长期接触某种环境有害因素或化合物,却难以在体内检测出该物质,但这种有害效应可以逐渐累积,最终导致器官或组织机能的改变,表现出中毒的病理症状,这种现象称为功能蓄积。 11.易感人群:当环境发生改变或环境中有害因素发生作用时,人群对此的反应存在着差异。通常将这类对环境有害因素作用的反应更为敏感和强烈的人群称为易感人群。 12.环境应答基因:是指对环境因素的作用产生应答反应的相关基因。环境应答基因的多态性是导致人群易感性的一个重要原因,与某些环境暴露疾病具有高度相关性。 13.生态系统:在自然环境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生物与非生物之间、生物群落之间逐步形成了一个相互依存的完整体系。在这个系统中进行着物质、能量、信息的流动和循环。这种生物群落与非生物环境所组成的自然系统称为生态系统。 14.生态平衡:生态系统是一个复杂的、各个组成部分随时间而发生变化的动态系统,它不断发生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和转移,使得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物质、能量、信息三者的输入、输出之间保持着动态平衡状态,称为生态平衡。 15.食物链:是指在生态系统中,一种生物被另一种生物吞食,后者再被第三种生物吞食,彼此形成的以食物连接起来的链锁关系。 16.生物放大作用:环境中某些不易降解的化学性污染物,可通过食物链从一种生物体向另一种生物体转移,并逐渐增大在生物体中的浓度。通过食物链,使高位营养级生物体内的环境污染物浓度高于低位营养级生物体内浓度的现象,称为生物放大作用。 17.生物蓄积作用:指同一生物个体对某种物质的摄入量大于排出量,因而在生命过程中该物质在体内的含量逐渐增加的现象。

环境地质学课后习题

1、环境地质学产生的社会、科学背景是什么? 答:环境地质学的出现,有其特定的社会原因及学科发展的时代要求。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对环境的改造作用越来越大,以致各个学科都从自身专业出发,将自己的研究深入到环境领域,而传统的地质科学也在逐渐延伸着自己的研究领域。 世界地质工作发展整体上也正由以资源勘查为重点的时代进入到更加强调社会化与环境的时代;地质工作部署的重点正逐渐由山脉和盆地转移到人类活动密集的城市地区和重大工程建设区。许多国家,尤其是美国、加拿大、英国和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已转移到灾害减轻、废物处置、环境保护、土地利用、水资源与城市发展、公众健康等环境领域上来。因此,环境地质工作,尤其是城市环境地质和矿山环境地质已成为当前地质研究工作的重要内容,肩负着推动地质科学发展的重任。 2、人—地关系包括那些内容? 答:地质背景、地质作用及其过程对人类的意义和影响;人类活动引起的地质环境变化及其对人类的影响;人与地质环境的协调发展。 3、为什么把系统科学作为环境地质学的基础理论? 答:因为概念是科学的基石,先进的思维方式是科学发现的先导。因此,环境地质学的基础理论必然具有强烈的科学方法论的色彩,以达到多学科的综合及普适性规律认识的目的。所以,环境地质学的基础理论是运用系统科学的观点和分析方法,研究地质环境系统。 4、环境地质学重点研究哪些科学问题? 答:环境地质学是研究地质环境问题产生的客观背景(自然与社会)、地质学机理、时空分布规律,并从地质环境系统与社会经济系统和谐发展的理念出发,探索地质环境问题防范、治理对策,以服务于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及人居环境改善的一门综合性学科。它主要研究四个科学问题,即:地质环境问题出现的原因;各种地质环境问题的发生机理;地质环境问题的发育规律;各种地质环境问题的防治办法。 第三讲:崩塌 1、坚硬块状岩体和软弱碎裂岩体崩塌的各自的特点和形成条件。 答:①由厚层坚硬的岩层如灰岩、砂岩、砾岩、花岗岩、闪长岩等构成的斜坡体,岩石强度大,裂隙发育,形成高陡边坡; ②相对软弱的岩层如页岩、泥岩、板岩、片岩、千枚岩等强度较小,裂隙细密,岩石常呈碎块,个体稳定性较差,在稍陡的坡面上甚至偶尔的刮风或因人为踩踏,单个块体就会失稳,而形成泻溜。 2、山区和水库区崩塌致灾的差异。 答:1)山崩是在裂隙发育的陡峭斜坡上,失稳的岩土体在重力等作用下,发生的崩落现象。这种崩塌发现在山区以及具有高陡边坡的地形条件下。 2)库岸崩塌主要是水流冲刷、浸润岩土体、掏空水库坡岸作用造成。多发生在河岸或水库边岸带;在海边因海浪对陡立海岸的冲击掏蚀而破坏,也有可能发生崩塌。

人类的健康与自然环境息息相关

人类的健康与自然环境息息相关 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说出自然与人类健康的关系 (2)了解环境污染对人类健康的危害: (3)确立保护与改善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人类了解自己健康的内容 三、教学难点:正面影响和负面影响 四、教学内容: 人是自然之子,人类的生命活动一刻也离不开自然界,就像鱼儿离不开水一样。人与自然环境是密不可分的统一体,人与自然环境能够统一,人就健康;反之,人就会失去健康。正确认识自然环境以及自然环境与人类健康的关系,对每一位中学生来说都是十分必要的。 自然环境是指空气、水、士壤等的总和。自然环境由化学性与物理性因素构成。化学性因素是指空气、水、士壤中的化学组成,这些化学组成通常是稳定的,它是保证人类生存与正常活动的必要条件。物理性因素是指阳光、空气温度、气流、气压、温度、电磁辐等,它对人类的生存与活动同样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 自然环境因素对健康的影响 影响 类别 正面影响负面影响 空气 是人的机体获得足够氧气的惟一天然来 源,是维持生命活动的重要条件。空气中含 氧量正常时,能保持人的正常活动;空气中 阴离子含量高的人体具有镇静、振奋精神等 作用 当空气中氧含量低于10%时,人会 出现恶心、呕吐、中枢神经活动减弱 的现象;过分缺氧会危及生命 水 是构成人的机体组织的重要成分,是保证 新陈代谢正常进行、调节体温的重要条件 人类的使用水,尤其是饮用水化学 成分异常时,影响人的机体正常活 动,将导致疾病发生和神经慢性中毒 土壤 其中所含的各种人类所需的元素是机体 组织的重要成分,是维持人的正常生命活动 可缺少的条件 其中所含的人类所必需的元素过 多或过少,都可能造成人类疾病,土 壤中的传染病原体和寄生虫虫体是 导致人类生病的重要原因 太阳辐射 是维持人类正常生命活动的因素之一,正 常的太阳国辐射对机体有杀菌、促进皮下组 织的维生素D生成的作用 过少的太阳辐射不利于人的机体 的新陈代谢,过多的紫外线辐射则可 能导致皮肤癌

环境与健康

环境与健康 ——环境因素对人类健康的影响 作者:尤赠强 环境与我们息息相关,健康是我们永恒的主题,环境是影响和决定人类健康的重要因素。环境中有毒有害物质的接触直接影响人类的生活质量、疾病负担和健康长寿。睡着经济发展、科技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类的环境观、健康观也发生了质的飞跃。人们不再仅仅将目光局限在健康本身,而是更深层次的关注“身心与环境的完美适应”——和谐的环境与健康发展观。 一、人类与环境的关系 环境是指以我们人类为主体的外部世界,是人类生存发展的物质基础。人与环境,象鱼和水一样密不可分。环境创造了人类,人类依存于环境,受其影响,不断与之相适应;人类又通过自身的生产活动不断改造环境,使人与自然更加和谐。生活环境对人类的生存和健康意义重大,适宜的生活环境,可以促进人类的健康长寿。反之,如果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活动中产生的各种有害物质处理不当,使环境受到破坏,不仅损害人类健康,甚而还会导致人类健康近期和远期的危害,威胁子孙后代。也就是说严重的环境污染,能造成生态系统的危机,导致人类的灾难。流行病学研究证明,人类的疾病70%~90%与环境有关。人类想健康长寿,就必须建立和保持同外在环境的和谐关系。人类健康的基础是人类的生存环境,只有生物多样性丰富、稳定和持续发展的生态系统,才能保证人类健康的稳定和持续发展,而环境污染是人类健康的大敌,生命与环境最密切的关系是生命利用环境中的元素建造自身。如今,生态环境日趋恶化,特别是环境污染加重,造成空气、水源的污染,直接导致了人类的生存条件变差,免疫防御功能下降。人类对大自然的过度开发,致使人类遭到大自然的“惩罚”与“报复”,导致人类许多旧的和信得疾病产生。从某种意义上讲,近年来,人畜、人禽共患的传染病就是例证,使人类的健康已经面临着一些潜在的危害。 二、生物、化学环境、物理的和社会心理环境对人类健康的影响 1、生物因素 生物圈中的生命物质都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它们之间不断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共同构成生物与环境的综合体,即生态系统。人类依靠生物构成稳定的食物链,从而获得生存所必需的营养素;利用生物制成药物防治疾病;绿化美化环境陶冶情操等。生物本身在不断繁衍过程中为人类造福的同时,有的生物会给人类健康和生命带来一定威胁,如致病性生物可成为包括烈性传染病的媒介;食物链中存在致癌、致畸的有毒物质等生物因子;空气中存在致敏的花粉、生产过程中的生物性粉尘(动物羽、毛等)。

环境与健康答案

第一章环境与健康总论 1、什么是环境?环境介质?环境因素?围绕人群的空间及其中能直接或间接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因素的总和。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开发利用的对象。环境法中环境的定义: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生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1.大气、水、土壤(岩石)、所有生物体2.气态、液态和固态3.维持自身稳定状态(强大、有限)||1.容纳和转运成分、组成成分2.物理、化学和生物因素 2、环境的特性是什么?整体性、区域性、变动性 3、环境的分类?环境问题的概念?第一、二环境问题的区别与联系?自然环境(原生环境、次生环境)、生活环境、社会环境||||第一为自然,第二为人为,都产生巨大破坏 4、现阶段全球环境问题有哪些?臭氧层耗损与破坏、大气污染、淡水污染、温室效应、海洋污染、森林锐减、酸沉降、生物多样性减少、土壤质量恶化和土地沙漠化 5、什么是环境污染?环境污染的来源?由于自然或者人为的原因,进入环境的物质(或因素)对人类或其它生物的健康、生存或行为产生危害时,称为环境污染。||自然来源:天然环境中有毒因素、自然灾害。人为污染:工业“三废”、生活“三废”、汽车尾气、农业生产、医源性污染、战争、其它。 6、环境污染的方式有哪些?种类有哪些?点源、面源||化学性污染物、物理性污染因子、生物性污染物 7、什么是自净作用?环境容量?自然界通过理、化、生过程将有害因素减少,甚至消除到无害程度||是指某一环境区域内对人类活动造成影响的最大容纳量。 8、什么是二次污染?二次污染物?食物链?生物富集?原环境中浓度已经降低的污染物,在某些特殊情况下,污染物重新进入,形成污染||污染物进入环境后,转变成另一种毒性更强的有害物质,称为二次污染物,也称为次生污染物||生物系统中的各种生物之间,以摄食和被摄食的关系逐级传递物质和能量,彼此呈相互依存的链状关系,称食物链||是指生物体从周围环境中吸收污染物并逐渐积累,使该污染物的浓度超过环境中浓度的过程 9、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影响的特点有哪些?广泛性、复杂性、潜伏性、持续性 10、什么是急性中毒危害?举例说明?大量环境毒物短时间内进入机体所导致的严重损害||比利时马斯河谷烟雾事件、英国伦敦烟雾事件、美国洛杉矶烟雾事件、日本四日市废气事件、日本米糠油事件

人类的健康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人类的健康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祖国医学认为,人类生存在自然界中,与自然环境有 着密切的关系。自然界存在着人类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 这些条件的异常改变,如果超过人体的适应能力,就会破 坏人的机体与外界环境的对立统一而生病。如《内经》说:“一州之气,生化寿夭不同,其故何也?歧伯日:高下之理,地势使然,崇高则阴气治之,污下则阳气治之。阳胜 者先天,阴胜者后失,此地理之常也,生化之道也。高者 其气寿,下者其气天,地之大小异也,小者小异,大者大异”。由于地理环境的不同;人们的生活习性,所患疾病 及防治方法也不同。这种不同,正是人们对自然环境适应 性表现。 由于环境与人的健康有密切关系,所以古代养生家很 重视生活环境的选择与改造。据传古代名医孙思邈晚年选 择山青水秀之乡造屋植木种花修池,独自在那里养老。清 代养生家曹慈山也“辟园林于城中,池馆相望,有白皮古 松数十株,风涛倾耳,如置身岩壑,至九十余乃终”。这 和今天提倡美化环境和绿化环境意义相同。不同的是,在 工业不发达的古代,不存在象今天这样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 人类为了维持生命,要进行自身的新陈代谢,一个成 年人平均每天要呼吸二十六斤空气,进食三斤食物,饮入 五斤水。生命所必需的氧气、水和食物都直接或间接地来 源于自然界。并且,人类在生命发展和新陈代谢过程中, 也与自然环境形成了某种物质交换的平衡关系,从而适应 了地球的环境条件。近些年来研究发现,在人体的背部器 官和组织中,含有地壳中所存的六十多种化学元素;将人 体血液和地壳岩石中各种元素的含量比较,除了构成血液 原生质的主要成分(碳C,氢H,氧0,氮N)和岩石的主 要成分(硅Si)以外,其它许多元素平均含量所占的比重 极其相似。这是人类与周围环境长期进行物质交换的结果。自然界中,大气、水、土壤以及植物、动物、微生物等许

议“舒适、安全、卫生、健康的居住环境

议“舒适、安全、卫生、健康的居住环境 摘要:住得舒适的居住环境,是指以居住生活为中心的生活环境中有形或无形的外部条件,一般涉及气候、声光、空气和水等自然条件和各种人为条件。也就是说,它是由周围条件、用地条件、公共设施条件和自然条件等四个基本要素所构成的生活环境,是指在满足住宅建设基本要素的基础上,坚持以人为本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保障居住者生理、心理和社会等多层次的需求,完善和提高住宅质量与生活质量,营造出舒适、安全、卫生、健康的居住环境。本文结合“九州·怡景苑”工程,对上述问题进行了初浅的诠释。 关键词:居住环境;九州·怡景苑;健康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不断地提高。城市大多数居民在经历了“住得下”(有基本的居住面积)、“分得开”(有一定的居住面积和房间数量)、“住得宽敞”(居住功能可以适当进行划分并且能进行装修)之后,人们开始关心“住得舒适”,甚至期待能“诗意地栖居”。 诗意地栖居,或许在今天来看还只能是一种“期待”。“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生活环境培育和陶冶一方人。人们长期定居在特定的居住环境中,这种环境整体组织的长期作用是产生、维持和“控制”人们生活活动格局的有力结构。“存在决定意识”,从而形成相应的生活方式、价值和意识观念——以至文化形态。因此,从广义的概念上,我们期待城市居住环境应具备:良好的生态条件,进步的生活方式,健康的精神心理环境和社会环境,促成潜能开发和素质培育,尊重并持续发展民族和地方的优秀传统和习俗文化,等等。 而住得舒适是“诗意地栖居”的基本前提。住得舒适,固然与住宅建筑设计本身密不可分,但更与特定的居住环境质量密切相关。因为,居住环境已经成为消费者甄别居住区或楼盘品质、决定购房意向的首要标准之一。环境已经成为“楼盘的名片,更是提升楼盘价值与居住品质的重要砝码。”优秀的居住环境及景观设计已使楼盘的附加值得到全方位的提升。那么,什么是住得舒适的居住环境? 从目前人们的普遍认识来看,所谓住得舒适的居住环境应该是指以居住生活为中心的生活环境中有形或无形的外部条件,一般涉及气候、声光、空气和水等自然条件和各种人为条件两方面内容,而人为条件是指除了包括道路、公园、交通、商店、医院等公共设施条件之外,还包括经济条件和社会条件(如人际关系、土地情况)。也就是说,它是主要由周围条件、用地条件、公共设施条件和自然条件等四个基本要素所构成的生活环境。 西方发达国家从生活环境的目标着眼,以安全性、健康性、便利性和舒适性为基本原则,来评判居住环境质量并进行住宅区环境的规划建设工作。这种从生活环境出发的居住环境质量评定内容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 基本生理方面的内容。包括户外空间、绿化、空气、日照和噪声等要素。户外空间要更多地为老年人和儿童着想,保证儿童安全成长的室外环境是住宅区规划设计的重点之一,室外的无障碍化和考虑老年人生活的室外环境也是至关重要的问题。 基本生活方面的内容。包括商店、学校、邻里关系和景观等要素。今天社区建设中体育健身和文化活动设施也成为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应从居民基本需求人手,站在满足人们多样化价值观与生活方式居住要求,来建设配置各种公共设施,并重视促进人际交往互助和社区的建设。 基本卫生与安全方面的内容。包括给排水、火灾、交通、安全等要素。环境优质的卫生与安全的住区,不仅要以整合的方法提供环境无害化的基础设施和服务,以增进人口的总体

环境与健康(小论文)

陕西理工学院 Shanx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环境与健康 课 后 作 业 管理学院人力资源管理专业1101班 李昀洋

环境与健康——人力资源管理 导论:本人是在《环境与健康》的学习中,结合人力资源管理本专业课程进行的此次分析比较,参考劳动者权益保护法中相关规定并结合自身所学进行思考,对劳动者在履行劳动关系的过程中生命健康安全事宜进行描述。 关键字:职业病,劳动安全,人力资本,工伤事件,职业安全,劳动者权益保护法,以人为本,革新体制。 一、职业安全健康工作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 作为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学生,应当了解到有关劳动安全的问题,如职业病——在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统称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和各类危害。 具查询目前所掌握的资料,当前我国职业安全健康工作的基本内容包括职业安全健康的立法和监察、职业安全健康的管理与宣传、安全技术、工业卫生、工作时间与休假制度等。职业安全健康工作的目的是人力资源管理者协助高层管理者为劳动者创造安全、卫生、舒适的劳动工作条件,消除和预防劳动生产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各类事故(伤亡、职业病和急性职业中毒)以避免各类不必要的劳动纠纷事件,保障劳动者以健康的劳动力参加社会生产,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确保用人单位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供给,达到效用最大化的目的。 胡锦涛同志曾指出:“让各国广大劳动者实现体面劳动,是以人为本的要求,是时代精神的体现,也是尊重和保障人权的重要内容。” 当然现在再把以人为本放在嘴边已是老调重弹,如今的社会不应一味

居住环境对健康的影响

大地厚土,承载万物,无论是高耸入云,气势雄伟的泰山,还是蜿蜒绵长的滚滚黄河,都在大地恬静的怀抱中展现着自己的壮美。不仅体现了乾坤天地,在天成象,在地成形的浑厚气象,并且以平等慈悲、博大的能量,蕴育滋养着一切花草树木、飞禽走兽、山峦河海与万类万物,为一个个辉煌而灿烂的文明,留下了永恒的印迹。 天地运行,自然大道与四时更替,演绎着万物成长的过程。春天,青翠秀丽的气息,唤醒沉睡的大地,为万物带来无限生机;夏天,明朗奔放的节奏,谱写大地热诚的乐章;秋天,成熟辉煌的捷报,大地收获果实累累;冬天,高阔睿智的宁静,大地在沉睡中积蓄生命的力量。 大地是如此的博爱和一视同仁,无论多么污秽肮脏的物质倾入大地,都能被她分解甚至化成有益的养分,化育出美丽的花朵。万物生长在大地的怀抱里,效法着大地传递给世间的种种美德,水行于地,利万物而不争,海纳百川成其深广,厚德载物利益四方。这是大地母亲无上的智慧,无私的关怀和无尽的给予,默默化育了世代子民。 大地是如此的柔顺宽厚,谦恭无争。自古以来先祖们都有祭天祀地的活动,并满怀虔诚地写下「天地君亲师」的牌位,这是多么深沉的敬重和感恩。然而如今的我们,却成了大地母亲的不孝子孙。在我们为人类日益进步的高科技文明而骄傲的时候,大地母亲向人类的无知,发出了警告,风云突变,灾祸连连。

因为大地母亲生病了,贫瘠了,沙漠化和地表流失正威胁着全世界的土地,越来越多的牧场和耕地,变成了沙漠。一片片森林倒下了,美丽的草原不见了,换来了飞扬肆虐的沙尘。对石油矿藏无止尽的开采,换来的是能源日渐枯竭。对农药化肥的泛滥应用,产生了变质的农产品。人类无度膨胀的私欲,不仅遮盖住了祥和的天空,也让大地母亲伤痕累累。沉重的呼吸凝成飓风,无奈的颤抖纠结成地震,痛苦的泪水汇聚成洪流,这是大地母亲用她那古老而低沉的声音,在向她的不孝子民,发出无奈的警示。 珍惜土地,就是珍惜我们的母亲。我们的每一寸皮肤上,都粘有土粒,这是大地母亲的气息,我们都是土地的族系,立足厚土,怎能不感恩戴德?为了后世子孙的美好家园,为了大地母亲永远的健康,我们必须反省端正行径,呵护母亲的身躯和血脉,因为那是我们后世子孙,赖以繁衍生息的家园。 母亲是坤、是地、是厚德,任何损伤大地母亲的行为都该为之思过忏悔,地球母亲对万物的这份大爱,每一位子女怎能不虔诚地奉上自己恭顺的孝心,这是大自然最本真最质朴的孝道。

生活环境与健康答案

第二章生活环境与健康答案 A型题 1. D 2. A 3. B 4. C 5. D 6. A 7. B 8. B 9. C 10.E 11.A 12.B 13.C 14.A 15.D 16.B 17.D 18.B 19.D 20.C 21.E 22.C 23.C 24.C 25.C 26.B 27.A 28.E 29.B 30.B 31.B 32.C 33.B

35.C 36.A 37.D 38.C 39.D 40.D 41.C 42.E 43.B 44.A 45.A 46.E 47.B 48.C 49.A 50.A 51.C 52.A 53.E 54.B 55.D 56.E 57.C 58.A 59.D 60.A 61.D 62.B 63.E 64.C 65.E 66.D 67.B 68.D

B型题 1. B 2.D 3.C 4.B 5.C 6.A 7.B 8.D 9.B 10.D 11.E 12.B 13.A 14.A 15.C 16.D 17.A 18. B 19.D 20.C C型题 1. E 2. C 3. D 4. B 5. A 6. C 7. A 8. B 9. B 10. A X型题 1.ABCE 2.ABC 3.ABCD 4.ABCD 5.ACD 6.ACD 7.ABCE 8.ACD 9.ABD 10.ABCDE 11.AC 12.ABCE 13.BCDE 14.ABE 15.ABC 16.ABCDE 17.BD 18. ABC 填空题 1.末梢神经减退、视野向心性缩小、听力障碍、共济失调 2.低、好、高、差 3.燃料燃烧、人类活动、建筑和装饰材料、家用化学品、室外大气污染物进入 4.筛除作用;接触凝聚作用;沉淀作用 5.急性危害、慢性危害、远期危害、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地质环境试题

地质环境科试题 一、填空题 1、《地质灾害防治条例》明确的有几种地质灾害: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 2、按地质体变化的速度可划分为缓变性地质灾害和突发性地质灾害。 3、按照《地质灾害防治条例》规定,将地质灾害分为四个等级:特大型、大型、中型、小型。 4、“一划两案”指地质灾害防治规划、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年度地质灾害防治方案。 5、地质灾害防治“三查”制度的主要内容包括:按照《县(市)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基本要求》在辖区内组织汛前排查、汛中检查、汛后核查。 6、“两卡”是指地质灾害防灾工作明白卡和地质灾害避险明白卡。 7、形成崩塌的内在条件有:岩土类型、地质构造、地形地貌。 8、建立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监测网络体系,对地质灾害易发区要建立县、乡、村三级群测群防监测网络。 9、共分为4级应急响应,按照灾情、险情级别,分别由省、市、县人民政府启动相关应急预案和应急指挥系统 10、对经评估认为可能引发地质灾害或者可能遭受地质灾害危害的建设工程,应当配套建设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的设计、施工和验收应当与主体工程的设计、施工、验收同时进行。配套的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未经验收或者经验收不合格的,主体工程 不得投入生产或者使用。 11、地质灾害报告制度规定了发生不同规模地质灾害灾(险)情的报告时限、程序和报告内容。 12、地质灾害防治费用和群测群防员补助资金纳入地方财政保障范围、鼓励和吸引社会资金投入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13、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目的就是减少因工程选址不当或不适当的工程活动引发地质灾害。 14、在地质灾害易发区内进行工程建设应当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 15、《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决定》的防治原则中,明确了地方政府的地质灾害防治主体责任。 二、单选题 1、在对辖区内地质环境调查的基础上,依托技术单位选定临时避让场所,即可选择在地形平坦开阔, A 。 A:没有地质灾害发生史的区域 B:有地质灾害发生史的区域 C:即将发生地质灾害的区域

环境与健康 教学大纲

《环境与健康》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260348 课程名称:环境与健康 英文名称:Environment and Health 课程类别:公共选修课 学时:18 学分:1.0 适用对象: 全院各专业各年级 考核方式:考查 先修课程:无 二、课程简介 环境与健康是一门跨环境科学、医学、生物学多学科的交叉学科。应用环境科学和生物科学的基础理论和技术系统地研究自然环境、生活环境和人群健康的关系,揭示环境因素对人群健康影响的发生、发展规律,以及如何充分利用环境有益因素和控制环境有害因素影响。 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 本课程属于全校性公共选修课,其教学目的在于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自然环境和生活居住环境与人群健康之间的关系,掌握各种环境因素的健康效应及其与疾病发生的关系,充分认识到如何利用有利环境因素和控制不利环境因素促进健康,从而预防疾病,保障人群健康,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四、教学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绪论 (一)目的与要求 1.了解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2.了解环境与健康之间的关系。 3.掌握环境健康科学的基本任务及研究内容。 4.掌握环境健康科学的基本原理。 5.熟悉环境健康科学基本的研究方法及其应用。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1.主要内容:环境的构成和环境问题;人与环境之间对立统一的关系;环境与健康之间的关系;环境健康科学的基本任务及研究内 容。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环境问题;环境污染;健康效应;环境与健康环境健康科学的基本任务及研究内容。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了解环境的构成和目前人类所面临的环境问题;在了解人与环境对立统一关系的基础上,熟悉环境污 染的概念及其对健康的危害;掌握环境健康科学的基本任务及研 究内容。 第二节 1.主要内容:环境健康科学的基本原理;环境健康科学基本研究方法。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生态系统与生态平衡;剂量效应关系和剂量反应关系;敏感人群、环境因因素的联合作用(相加作用、独立 作用、协同作用、拮抗作用);健康影响的类型(急性中毒、慢 性中毒、致敏性、三致作用);流行病学方法和毒理学方法。 3.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熟悉生态系统、生态平衡、食物链等基本原理概念的含义;掌握环境因素的健康效应特征;掌握流行 病学方法和毒理学方法的基本原理,熟悉如何运用这两种方法进 行调查研究。 (三)课后练习 试述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章主要采用老师讲授的方法,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讨论。 第二章大气环境与人体健康 (一)目的与要求 i.了解大气环境的构成及运动; ii.掌握大气污染的概念、大气污染物及其来源; iii.熟悉大气中主要的污染物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1. 主要内容:大气环境的结构与运动;大气污染;极端天气对健康 的影响。 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大气的组分(干洁空气、水汽、固体杂质、 大气污染物)与各成分的作用;大气圈的垂直结构(对流层、平 流层、中间层、暖层、逸散层)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大气污 染及其来源。 3. 问题与应用(能力要求):了解大气的组成、垂直结构及其对人 类活动的意义和影响;掌握大气中主要的污染源、主要的污染物 及影响其浓度的因素。

第二章生活和职业环境与健康

第二章生活和职业环境与健康 A1型题 1.环境中的有害物质按其属性可分为( ) 1.物理性、化学性、放射性 2.生物性、放射性、化学性 3.物理性、化学性、生物性 4.有机污染物、无机污染物、致癌物 5.致癌物、致突变物、内分泌干扰物 2.当今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是 1.天然污染物 2.化学性污染物 3.物理性污染物 4.生物性污染物 5.内分泌干扰物 3.当前大气污染主要是由于 1.火山爆发等自然原因形成的 2.人类生产、生活活动造成的 3.工业污染造成的 4.燃料燃烧造成的 5.交通运输造成的 4.大气污染的人为来源中最主要的是 1.工业污染 2.农业污染 3.生活废弃物污染 4.交通运输污染 5.生产事故造成污染 5.我国造成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是 1.工业生产过程排出的有害物质 2.汽车废气 3.生活炉灶和采暖锅炉 4.燃料燃烧 5.地面扬尘 6.目前我国最主要的工业燃料是 1.石油制品

2.天然气 3.生物燃料 4.煤气 5.煤 7.用煤量最大的企业是 1.火力发电、冶金、化工、机械、建材 2.造纸、纺织、印染、石化、轻工、化肥 3.化工、造纸、纺织、印染、玻璃制造 4.建材、印染、石化、轻工、化肥 5.造纸、纺织、焦化、印染、玻璃制造8.在交通运输工具中产生污染危害最严重的是 1.火车 2.轮船 3.飞机 4.汽车 5.电车 9.最重要的大气污染物是 1.二氧化硫、烟尘 2.二氧化碳、铅 3.汽车废气 4.地面扬尘 5.植物花粉 10.室内空气中甲醛主要来源于 1.室外空气污染 2.生活炉灶 3.烹调油烟 4.家具和室内装饰装修 5.人体代谢废物 11.室内的氡主要来自 1.地基土壤和建筑材料 2.装饰材料和物品 3.室外空气 4.燃料燃烧 5.香烟燃烧产物

环境卫生--环境与健康的关系

一、单选题 1.人类自然环境由下列圈带构成,哪项除外( ) A.生物圈 B.大气圈 C.水圈 D.非生物圈 E.土壤岩石圈 2.生态系统是在一定空间范围内,由生物群落及其环境组成,借助下列各种功能流所联结的稳态系统。这些功能流是( ) A.物质流、能量流、物种流和信息流 B.物质流、能量流和食物流 C.物质流、能量流、物种流和食物流 D.物质流、能量流和信息流 E.能量流和信息流 3.以下是生态系统的特征,哪项除外( ) A.整体性 B.开放性 C.自调控 D.可复制性 E.可持续性 4.下列对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的描述哪项正确( ) A.是异养型微生物 B.是草食动物 C.可起着对初级生产者加工和再生产的作用 D.是肉食动物 E.能用简单的无机物制造有机物 5.关于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说法正确的是( ) A.是人类力量无法取代的 B.已被农业革命所取代 C.已被工业革命所取代 D.已被现代文明所取代 E将被人类新的文明所取代 6.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是( ) A.相互对立的关系 B环境决定人类 C.人类改造环境 D.辩证统一的关系 E.无特殊关系 7.机体对环境变化的适应性是( )

A.人类固有的、无限的 B.人类固有的、有限的 C.在长期发展的进程中与环境相互作用所形成的、无限的 D.在长期发展的进程中与环境相互作用所形成的、有限的 E.与疾病的发生元关的 8.环境污染物的暴露一般是通过( ) A.直接摄入污染物 B.接触含有这些污染物的土壤 C.接触含有这些污染物的生物 D.接触含有这些污染物的水 E.接触含有这些污染物的环境介质 9.污染物通过在环境介质中的迁移和转化,对人的危害( ) A.都降低 B.都增加 C.既可以降低,也可以增加 D.保持不变 E.保持不变或降低 10.污染物在环境介质中的迁移速度,最快的是( ) A.水 B.大气 C.土壤 D.植物 E.岩石 11.以下是联合毒性作用的类型,哪项除外( ) A.相乘作用 B.拮抗作用 C.相加作用 D.协同作用 E.增强作用 12.以下哪项不是影响环境污染物在靶部位蓄积量的因素( ) A.暴露频度 B.暴露期 C.化合物的生物半减期 D.摄入量 E.化合物的生物放大作用 13.环境污染物在靶部位的蓄积量( )

论述环境与健康的关系

论述环境与健康的关系 [摘要]环境是指以人为主体的外部世界,是地球表面的物质和现象与人类发生相互作用的各种自然及社会要素构成的统一体,是人类生存发展的物质基础,也是与人类健康密切相关的重要条件。环境的因素对环境与健康的关系有不可忽视的影响,本文我将通过分析环境影响的主要因素来论述环境与健康的关系。 [关键词]环境要素,人体健康,化学元素,污染物 人是生活在现实的生活中的,人在环境中生存,人的健康受到环境的影响,环境与人体健康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环境的各种要素如生物因素、化学因素、物力因素以及社会——心理因素影响着人的体格健康;而人的体格健康的基础是人类的生存环境,只有生物多样性丰富、稳定和持续发展的生态系统,才能保证人类健康的稳定和持续发展,而环境污染是人类健康的大敌,生命与环境最密切的关系是生命利用环境中的元素建造自身。 一、环境要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一)生物因素。 生物圈中的生命物质都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它们之间不断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共同构成生物与环境的综合体,即生态系统。人类依靠生物构成稳定的食物链, 从而获得生存所必需的营养素;利用生物制成药物防治疾病;绿化美化环境陶冶情操等。 生物本身在不断繁衍过程中为人类造福的同时,也有对人类健康不利的一面。 但,由于人类通过生产、生活经验的积累,对环境中生物因素危害健康的规律已有所了解,并有了丰富的预防和控制经验,因而生物因素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命的严重性已有下 降。 (二)化学因素。 人类生存的环境中有天然的无机化学物质、人工合成的化学物质以及动植物体内、微生物内的化学组分。天然存在的无机化学物质是构成机体的主要物质,有些元素在生物体 内含量很少,但不可缺少,称为微量元素很多化学元素在正常接触和使用情况下对机体无 害,过量或低剂量长时期接触时会产生有害作用。 环境中常见的化学因素包括金属和类金属等无机化合物;煤、石油等能源在燃烧过程中产生的硫氧化合物、氮氧化合物、碳氧化合物等;生产过程中的原料中间体或废弃物; 食品添加剂及以粉尘形态出现的无机和有机物质。化学物质在创造人类高度文明的同时, 也给人类健康带来不可低估的损害。 1、人体健康与化学元素的关系。 人体中含有大量的化学元素。在这些元素中,除碳、氢、氧、氮能形成各种体内的有机物质以外,其他元素都各以一定的化学形态和结构形成各种生物配合体、功能蛋白质、酶等存在于人体组织中,或作为组成人体结构的材料。或作为血氧运输的载体、或作为酶 的激活剂、或作为体液中电解质平衡的调节剂,或作为人体细胞间的信息传递的通讯员,这些元素协同作用,共同完成人体的新陈代谢功能。 但是,由于人类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并没有形成对现代社会环境中,无论在数量、还是在质量方面的巨大变化的元素的生态适应机制,环境中有些元素对于人体是必需的,有 些是非必需的,不是可有可无的。而人体中任何一种化学元素超过一定的标准都会成为对 人体的有害元素。例如,铁是人体必需的元素,具有造血、组成血红蛋白、传递电子和氧,

环境对人类健康的影响

环境对人类的影响 摘要:环境是指以我们人类为主体的外部世界,是人类生存发展的物质基础。人与环境,象鱼和水一样密不可分。环境创造了人类,人类依存于环境,受其影响,不断与之相适应;人类又通过自身的生产活动不断改造环境,使人与自然更加和谐。生活环境对人类的生存和健康意义重大,适宜的生活环境,可以促进人类的健康长寿。反之,如果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活动中产生的各种有害物质处理不当,使环境受到破坏,不仅损害人类健康,甚而还会导致人类健康近期和远期的危害,威胁子孙后代。也就是说严重的环境污染,能造成生态系统的危机,导致人类的灾难。流行病学研究证明,人类的疾病70%~90%与环境有关。人类想健康长寿,就必须建立和保持同外在环境的和谐关系。 关键词:地理环境,环境污染等 1、地理环境与健康的关系 有关地理环境对人的寿命的影响。《黄帝内经》 中《素问·五常政大论》说:“一州之气,生化寿 夭不同,其故何也?岐伯曰:高下之理,地势使然 也。……高者其气寿,下者其气夭,地之小大也, 小者小异,大者大异。”此指居住在空气清新、气 候寒冷的高山地区的人多长寿,而那些住在空气 污浊、气候炎热的低洼地区的人则寿命相对较短。 作为养生的地理环境,最理想的居处是阳光充足,空气清新,水源洁净,土壤肥沃,景色秀美的自然环境。在地理环境的选择上,唐代医家孙思邈在《干金翼方》中提到:“山林深远,固是佳景……背山临水,气候高爽,土地良沃,泉水清美……若得左右映带岗阜形胜最为上地,地势好,亦居者安。”良好的地理环境不仅是人类物质生活的可靠保证,而且是人体健康不可缺少的条件。自古以来,僧侣的庙宇或皇族的行宫多建筑在环境幽静、林木茂盛的山上,或在碧波环绕、水天一色的海岛上,说明人们对养生的地理环境选择上,早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 目前在城市我们对住宅的环境进行绿化和美化,使其达到良好的生活环境,以利于养生。创造一个树木环绕,郁郁葱葱,鲜花盛开,千姿百态的住宅环境。这样的环境可以使居住者心旷神怡,置身于大自然的纯朴美和自然美之中,为生活增添无限乐趣,从而达到养生怡性,延年益寿的目的。

环境与健康

水污染与健康 摘要:我国水资源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水污染问题日益严重,本文主要讨论我国水资源匮乏的原因,现状,危害及解决方案等。 关键字:匮乏、现状、污染、健康、整治 我国是一个干旱缺水严重的国家。我国的淡水资源总量为 28000 亿立方米,占全球水资源的6%,仅次于巴西、俄罗斯和加拿大,名列世界第四位。但是,我国的人均水资源量只有2300立方米,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是全球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但更大的挑战来自水污染。 一:水资源匮乏 水是生命的摇篮,是机体的重要组成成分,是一切生命过程必不可少的基本物质,人体的一切生理活动和代谢反应都需要在水的参与下才能完成。我国是一个干旱缺水严重的国家。中国的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低于500立方米,远远低于国际公认的人均所需1000立方米的临界值。北方许多大中城市因缺水造成工厂停产或限产,损失的年产值达1200亿元,南方一些城市也陆续出现水荒。目前全国600多座城市中,有300多家缺水,其中严重缺水的有108个,缺水量约为1000万吨/天左右。几百万人生活用水紧张…… 二:水污染现状 面对“滴水贵如油”的水资源,而人类对它的浪费和污染却是令人痛心的:据统计,全世界污水排放量已达到4000亿立方米,使5.5万亿立方米水体受到污染,占全世界径流总量的14%以上。 让我们看一个可笑又悲哀的故事,一辆拖拉机在葛洲坝水库因没油而熄火,司机看见水库里成片浮油的水,便用水桶舀起浮油灌入油箱,拖拉机竟突突地开走了。由此可见,我国水污染的严重性。 据统计,近年来,我国水污染事故频繁发生,光2001年到2004年就发生水污染事故3988件。尤其是因企业违法排污和事故而引发的重大水污染事件也是接连发生。去年底至今年初不足3个月的时间,就发生了3起。2005年11月,吉林石化公司双苯厂发生爆炸,造成松花江部分江段污染,导致沿江居民用水发生困难。12月,广东一企业超标排放含镉废水,导致下游10万人无法饮用北江水。2006年1月,湖南省株洲市霞港湾因水利工程施工不当,导致含镉废水流入湘江。 这些频发的事故对于我国本来就脆弱的水污染防治来说无异于雪上加霜,水污染状况触目惊心。

如何营造健康居住环境

如何营造健康居住环境? —从环境医学角度讨论党帅13341004 物理科学与工程技术学 【摘要】:本文主要从环境医学的角度介绍了各类污染物的组成及其危害和防范措施,由于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大多都是以室内装潢所产生的污染物为主。 【关键词】:污染,防治,健康,室内装潢 探讨如何营造健康的居住环境即探讨如何营造一个“健康的家”,那么家对于我们来说是什么呢?对于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解释,家是一个保护你的避风港,是一个无时无刻不给你温馨的地方,是你在穷困潦倒时的归宿,也是你在他乡漂泊时的牵挂,而从更普遍的意义上来说,“家”就是指我们所居住的地方,家是我们每天都会回的地方,你的饮食起居都是在这间房中完成的,那么一个健康的“家”就显得尤为重要,不论是对自身还是家人。那么如何来营造一个健康的“家”,首先我们要了解什么会危害我们“家的健康” 一 . 室内空气污染 Formaldehyde 甲醛 甲醛对健康最明显的危害, 主要表现为对中枢神经系统和局部组织的神经源性炎症刺激, 以头痛、流泪、打喷嚏、咳嗽、恶心、呼吸困难多见。严重污染时可导致肺炎、肺水肿等。甲醛的主要来源有:①室内墙面打底及粘和剂,室内装饰的胶合板、细木工板、刨花板所用的胶粘剂;②室内装饰或家具用涂料;③各种塑胶地板、壁纸、化纤地毯以及窗帘、沙发等装饰用面料和一些装饰品。 苯类化合物 苯类化合物主要包括苯、甲苯和二甲苯等化合物。室内含有苯类化合物,可使人在短时间内出现头晕、胸闷、恶心、呕吐等症状,其主要来源于:①各种涂料的稀释剂和添加剂,

甲苯及二甲苯等均为常用的涂料的稀释剂;②装饰装潢用的粘和剂;③防水涂料、防水腻子等防水材料;④各种皮质或人造革、塑料家具和制品。 Radon 氡 氡是放射性元素镭衰变而来的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是自然界惟一的天然放射性气体。一些品种或产地的室内装饰用石材(如花岗岩等)因含有放射性元素会产生氡;使用矿物质原料烧制的陶瓷制品,其坯体或釉面材料中所使用的矿物质如含有放射性元素,则会产生氡。在高浓度氡的暴露下, 机体出现血细胞的变化。由于氡对人体脂肪有很高的亲和力, 特别是氡与神经系统结合后危害更大。氡气还可能引起白血病、不孕不育、胎儿畸形等后果。 氨 建筑施工过程中,尤其在冬季,在混凝土墙体中加入高碱混凝土膨胀剂和混凝土防冻剂。这些添加剂以尿素和氨水为主要原料,在温度、湿度等环境因素的作用下释放氨气。此外,家具涂料添加剂中也含有氨,使室内空气中氨的浓度增加。氨主要对眼和呼吸道黏膜有刺激作用。 由于近年来人们居住水平的提高,很多人家和单位都在入住前对居室进行装修,装修所带来的室内空气污染污染也随之而来。人们在进入新装修的房屋后出现的各种不适症状很可能与装修污染有关,尤其是孕妇和婴幼儿更容易受到影响,应引起人们的重视。 预防和控制室内装修污染的措施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 1) 从设计、选材、施工、验收等环节实行有效控制。特别是选材要选择符合国家标准和污染少的装修材料及高科技绿色环保装修材料, 并合理控制用量, 这是降低现代装修材料污染最根本、最有效的途径; ( 2) 通风换气是最简单且行之有效的防治室内空气污染的措施, 良好的通风条件易于室内空气污染物( 甲醛、氡等) 的稀释和扩散, 达到净化室内空气的作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