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千年家风

千年家风

  千年家风

千年家风

修身,齐家,才能治国,平天下。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家风敦厚尤显重要。因此,古往今来,中国家庭留下了不少“家教联”,令晚辈耳濡目染,成为“言传”和“身教”的典范。

明朝书画家徐渭,晚年曾撰写一副令人费解的家教联:“好读书,不好读书;好读书,不好读书。”此联妙在一个“好”字,语意双关,耐人寻味:少年时期正是读书好时光,可惜不知读书的重要不喜欢读书;年纪老了,懂得读书的重要,想好好读点书,可是老眼昏花,力不从心已经不能好好读书了。告诫子孙珍惜时光,趁早好好读书。

皇室家庭也不例外。明朝嘉靖皇帝朱厚熜,幼时贪玩,无心读书。他父亲兴王心中担忧,将他关在书房里,罚抄一副家教对联:“读书好练武好学好更好;创业难当权难知难不难。”规定每天抄100遍,否则鞭笞。朱厚熜整整抄了100天,顿悟父亲的苦心,痛哭下跪于父亲面前请罪。从此,把这副对联挂在书房里,用功读书。

难得糊涂的郑板桥,以竹入联写就:“咬完几句有用书,可充饮食;养成数竿新生竹,直似儿孙。”教育儿孙做人要像竹子一样虚心有节、刚直不阿。

清政府中少有的文武兼备的洋务人才,曾任广东按察使的王之春,他的家教联则是:“少读书,便是低天分;行刻薄,真乃大糊涂。”意思是:人没有天生的低天分,一个人天分的高低全在于后天的用功程度,天分低是因为自己少读书的缘故。

林则徐也十分重视家教,其家教联写道:“子孙若如我,留钱做什么?贤而多财,则损其志;子孙不如我,留钱做什么?愚而多财,则增其过。”其晚年因病辞官回乡,俭朴生活,对子孙要求甚严,处处言传身教,时时督促教导,乡亲们无不称赞他是做人的楷模。

郭沫若曾于1940年,为其侄媳魏蓉芳题写一联:“莫学芙蓉空有面,应效芬芳发自心。” 此联用蜂腰格嵌入侄媳妇名字,情深意切地教导她要诚实做人,表里如一。

老舍在女儿出嫁后,十分关心女儿女婿的生活,给他们写了一副对联:“劳逸妥安排,健康多福;油盐休浪费,勤俭持家。”为女儿的生活作了长远规划,愿她治家有道,健身有方,体现了慈父对女儿的爱护和关心。

千年家风,“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这些家教对联,底蕴厚重,韵味深长。于家,这是风范;于国,那是脊梁。

弘扬中华传统美德_传承良好家风家训

弘扬中华传统美德,传承良好家风家训 一、“家风家训”释义 1.什么是家风? (1)家风,简单的讲,就是一个家庭或家族的传统风尚。家风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现代传承,我们中华民族5000多年的灿烂文化所孕育的许多优良的传统;家风是我们立身做人的行为准则;家风是社会和谐的基础。 (2)古代的家风:五常八德 五常:仁义礼智信 八德:忠孝仁爱信义和平 (3)新时代的家风:孝亲是家庭部成员之间的道德要求,是维系家庭和谐的根本纽带。在孝亲之外,家庭成员还要将孝亲的美德扩大到家庭所在的民族和国家。这就是忠。忠于民族、忠于国家,忠于同时代人的美好事业,是所有人都应该遵循的道德。 二、案例分享 (一)总书记提出的“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从家庭做起,从娃娃抓起”,把家庭教育提到“国事”“天下事”的高度,家庭教育成为国民教育工程的基础。 1、古人正面例子 一次,岳飞有几个结拜兄弟,因为没有饭吃,要去拦路抢劫,他们来约岳飞。岳飞想到母亲平时的教导,没有答应,并且劝他们说:”拦路抢劫,谋财害命的事儿,万万不能干!”众兄弟再三劝说,岳飞也没动心。岳母从外面回来,岳飞一五- -十地把情况告诉了母亲,母亲高兴地说:“孩子,你做得对,人穷志不穷,

咱不能做那些伤天害理的事!”岳飞十五六岁时,北方的金人南侵,宋朝当权者腐败无能,节节败退,国家处在生死存亡的关头。一天,岳母把岳飞叫到跟前,说:”现在国难当头,你有什么打算?””到前线杀敌,精忠报国!” 岳母听了儿子的回答,十分满意,”精忠报国'正是母亲对儿子的希望。她诀定把这四个字刺在儿子的背上,让他永远记着这一誓言。岳飞解开上衣,请母亲下针。岳母问:”你怕痛吗?”岳飞说:“小小钢针算不了什么,如果连针都怕,怎么去前线打仗!”岳母先在岳飞背上写了字,然后用绣花针刺了起来。刺完之后,岳母又徐上醋墨。从此,”精忠报国”四个字就永不褪色地留在了岳飞的后背上。后来,岳飞以“精忠报国”为座右铭,奔赴前线,英勇杀敌,立下赫赫战功,成为- -名抗金名将。 2、身边的例子 对于我们普通人,能够树立什么样的家风?怎样树立家风?有的父母自以为现在还能罩得住,就溺爱娇纵孩子。岂不知溺子如杀子的道理,若是培养出个惹祸败家的孩子,晚年能指望他孝养吗?不给父母弄出个晚景凄凉就是幸运了。(一)家访见闻一:隔代教育好模式,家庭和谐有保障: 小互动:1、猜一猜,《西游记》中人物 孩子---唐僧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沙僧 2、爱自己家的宝贝吗?表达爱的方式?如果孩子犯错误了怎么处理?…… 案例分享: 现在很多孩子都是跟着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长大的,我们的祖辈养育了自己的儿女,又要替儿女养育孩子,但是祖辈辛苦付出却往往“两头不讨好”的事例俯拾

家风家教:激发传统文化正能量

家风家教:激发传统文化正能量家风家教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好的家风能促成好的社风、民风以及政风、党风;而好的家教本身就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表征,并且在上述意义上保证了好的家风持续产生“正的外部效应”。倘若每一个家庭都有良好的家风家教,那么,中华民族的发展与进步将获得无尽的能量。 家风是一家或一族在世代繁衍过程中形成的较为稳定的生活方式、文化氛围以及为人处世之精神风貌的总和,它通常以生活经验、实践智慧或价值理念的形式蕴含于家训、家规、族谱等文献载体中,也以实践理性的样态渗透在家庭成员的日常行为中。家风的世代传承通常要依凭良好的家教。家教是在家庭或家族中展开的对其成员的涵养、教化,尤其是对下一代的教导与培育。 在传统中国,“家国一体”,“家”是缩小的“国”,“国”即放大的“家”。在此情况下,家风家教被提高到了关乎社稷兴衰与天下存亡的高度,受到了上至天子下至庶民的高度重视,这对中华文化数千年传承从未中断可谓居功至伟。与之相应,家风家教也在岁月的积淀中自然而然地成为了中华文化的重要内容。 然而,时至今日,在历经各种运动的风雨洗礼后,家风在现代化进程中遭受工具理性一次又一次地“拷问”,它不

是被笼统地当作“反动的传统”,就是被片面地看成“害人的枷锁”,被很多人否弃、淡忘了。作为传承家风的重要方式,家教面临的形势也不容乐观。在智识教育兴盛而价值教育式微的背景下,家教从注重德行教育而忽视知识教育的一端滑向了重视知识教育而忽视德行教育的另一端。 应该如何传承优良家风、重视传统家教,从而发挥中国传统文化的正能量,这是每一个中国人理当深思的问题。 家风家教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家风和家教是紧密相连的,家风本身就是一种润物无声、耳濡目染式的家教;家教既是家风的传承方式,本身也是一种家风。在传统中国,家风家教既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教育的基本内容,并且在长期的岁月延传中成为了根深蒂固的传统。 从文化角度看,家风家教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特色。如果放眼整个世界,我们会发现:几乎没有一个国家或者民族的传统文化能够像中国传统文化那样把家风家教提升到国家兴衰与天下存亡的高度;如果纵览整部中国传统文化发展史,我们则会发现:关于家风家教的各种名言、典故、佳话以及家训、家规等文献记载不仅多如繁星,而且大多数内容质量上乘,以至今天依然具有指导价值和借鉴意义。除此之外,我们还发现关于家风家教的文献记载似乎从未中断过,每一个历史时期我们都能举出关于家风家教较具代表性的

感受亲情 传承家风

“感受亲情,传承家风”主题班会讲稿 三道乡中心校马丽艳 同学们: 大家好!新学期开始了,今天我们班会要讲的感受亲情,传承家风。 家风是指家庭或家族的传统风尚或作风。良好的家风可以影响孩子的的性格、气质、行为习惯、道德品质,懂得敬畏,懂得孝敬……良好的家风传承是社会风尚的健康发展前提,弘扬良好家风家训传承,体现时代精神,对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具有鲜明的时代意义和现实意义。 中国传统家风的主要内容包括五常:仁义礼智信,八德:忠孝仁爱信义和平。家风如何,说到底是家庭教育问题,而家长是培育家风的第一任老师,特别是母亲对于形成好的家风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就好比说《孔融让梨》这个故事吧!孔融小小年纪,就知道要把大的梨让给比自己大和比自己小的人,而自己,却一个人拿了一个最小的梨。这就是良好的中华美德――尊老爱幼。 尊老爱幼有很多种体现,比如说:帮家长倒一次水、帮家长洗一次脚、陪弟弟妹妹玩,,,,这些都是很有必要的。家庭生活中父母或许并不会特地嘱托子女们一些教诲,但是家庭里的气息,每一个成员的言行举止都会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子女。

在很多的家庭中,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情景:吃过饭后,孩子扭头看电视或出去玩,父母却在忙碌着收拾碗筷;家里有好吃的,父母总是先让孩子品尝,孩子却很少请父母先吃;孩子一旦生病,父母便忙前忙后,百般关照,而父母身体不适,孩子却很少问候。这种现象,使子女不自觉地养成娇惯、任性、懒惰、自私的不良习惯。凡此种种,值得忧虑。在这个世界上,最亲近你的人,最包容你的人,最舍得花时间陪你的人,一定是父母。孝与感恩是人最基本的美德,感激父母,善事父母,体现的是人内在的品质。儿女最需做好的一件事情,就是好好报答养育自己的父母。 另外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父辈们在不断的传承和发扬,我们也一样,有温度的家庭会明白,懂节制方能持久。 同学们,家风并非需要写在纸上,刻在碑上,我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素养、为人处世无不烙上家风的印记。去营造一个温暖的家,做个温度的人吧!做“好家风”的创建者、实践者、推行者,给社会留下一道道绚丽的风景,让我们的国家也成为一个温暖的,有温度的大家庭。

传统的家风访谈录

传统的家风,从未过时——对话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张颐武 今天,当我们重新审视传统文化遗产,恍然发现许多家风家训的内涵,与当前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息息相关。 而激活这些文化因子,传承一种民族风范,需要每个家庭一代又一代的接力延续。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张颐武,一直很看重家风传承这一传统的文化方式,并对此有自己深入的思考。他认为,“家风最重要的还是价值观的传承和延续,一代代人通过家庭传承好的品质,才会让社会的整体道德水准不断提升。” 中国的家风,不止于“家” 解放周末:听说您很早就开始提倡家风的传承,是什么让您对家风如此看重? 张颐武:2014年春节期间,包括我在内的一批人一起讨论,有什么东西,既能承载优秀的传统文化,又能让普通人有共鸣?

中国传统文化说起来非常丰富,儒释道各领域、各层面,无一不丰富,从哪儿着手更有效,更能打动人心,大家想了半天也没结论。抽象地谈传统文化,可能每个人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有一套理论,但这些见解和理论,很难与公众的日常生活联系起来。 大家一直聊啊聊,聊到最后猛然发现,传统文化中最牵动人心的,就是家风。中国人特别注重家庭,家庭是中国社会的基本细胞。一提到家庭,传统就“活”化到日常生活中了。 2014年春节,央视推出了一组关于家风的街头访问,让普通人讲讲自己的家风。这个话题,果然引起了积极反响,迅速成为当年春节期间北京街头巷尾的热议。 春节正好是人们回家团圆的时刻,在这个时刻探讨家风,凸显了这个议题的当下意义,也显示了公众对家风的关切。由此开始,关于家风的讨论不断发酵。它后来会达到那样一种热度,我也没想到。 张颐武:很多人认为,西方的教育理念才是科学的,比如说对孩子要多鼓励,少批评,多说几句“你好棒”,这样才能培养出自信、独立的现代青年。现在市场上的不少家庭教育书籍,也是那样一套理念。道理都对,但我觉得完全照搬也

探寻传统家风家训作文700字(高分作文)

探寻传统家风家训作文700字 春节临近,春天悄悄起步,寒气依然逼人,西湖边的章太严纪念馆,温暖怡人,弥漫着浓浓的年味。 我在这里体验了传统文化之剪纸。一张普普通通的红纸,在宋胜林老师手里一刀剪,大红囍字、牡丹花栩栩如生地呈现在大家眼前,真是令人大开眼界,中国的传统文化太令人叹为观止了。 剪纸结束后,我采访了宋老师,让他谈谈关于中国的家风家训。在国学大师的纪念馆里,畅谈家风家训相得益彰,宋老师不仅是剪纸大师,讲述家风家训也是大家风范。 宋老师说,传统家风是很科学的,都是世代相传的。耳熟能详的故事有岳母刺字,孟母三迁,慈母更有严爱,大义,以身示范,教育子女,从小要遵循家风,做一个正直高尚、有责任有担当的人,从细微处,要一点一滴做起,简朴节约。孔子云:仁义礼智信,温良俭恭让,讲述的就是这个道理。宋老师的一席话,让我听得心满意足,入了迷。 宋老师还讲述了家训。家训是传统文化的精髓,传统美德的点睛之处。家风,是立身之本,那么家训就是立人之本了。比如,尊师重教,单从礼节上,拜见先生,要双手扶膝,弯腰90度,时时处处都要这么要求自己,这样去做。历史上有名的苏氏三杰,新中国的科学功勋三钱,家训都是千古佳话,宋老师讲述起家训,娓娓道来,让我听得如痴如醉。 我还向宋老师请教了现代家风如何去发扬?宋老师说起来,语重心长,现在的家风应该和新时代相结合,和新气象相一致,和新风尚相融合。和社会步子一致的家风,生命力才会旺盛。关于家训,宋老师举了生活中的许多例子,比如有礼貌,来来客人,应该放下手机,礼迎嘉宾,客人告辞离去,要站直恭送,早起随手折好被子,东西不要乱扔等等。 宋老师的家风家训,让我醍醐灌顶,受益匪浅,明白了家训家风不仅仅是中华传统美德,更是我们的宝贵财富。最好的家风家训,就在我们身边,是言传身教,是耳濡目染,行动就是无声的语言。

家风

家风 家风,简单的讲,就是一个家庭或者家族的传统风尚,门风。进去现代化社会,家风可以引申为:家风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现代传承,我们中华民族5000多年的灿烂文化孕育了许多优良的传统,家风是我们立身做人的行为准则。 家风是家德、家规、家训和家谱。家德是家庭崇尚的德理和论理;家规是家庭遵守的规则;家训是家庭遵从的信条;家谱是家庭传宗延续的记载。 良好的家风在人们成长过程中起着关键的作用,是人们终身的财富。青少年在良好家风的熏陶下,会经过耳濡目染接受影响,按照良好家风的内容来塑造自己的行为,形成良好的人生习惯,成就美好的人生。 道德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根本,是家风的核心。高尚的道德可以让人形成充实、高雅的精神生活,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诚实守信是一个人的名片,青少年养成诚信的品格,在将来的学习和工作中更容易成功,才能赢得长久的荣誉和尊敬,给家庭带来长久的欢乐和安详。 我国自古以来就有崇尚学习的传统。各位家长要以身作则,重视学习、崇尚知识,以自己的言行熏陶子女,让家庭充满学习气氛,通过学习立身立德、增智强能。青少年在这种环境下就会养成自觉学习的良好习惯,从而提高成绩。

勤俭是一种催人奋进的精神力量,也是个人健康成长的护身法宝。劳动是创造一切幸福的源泉,青少年在尊重劳动的家风下成长,会树立自食其力的观念,从小培养自己的能力,养成坚忍不拔、积极进取的性格。 和睦的家庭关系会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孩子生活在和谐温暖的家庭,受到积极健康的精神影响,才能心情愉快,积极进取,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让他们在和谐、温暖、相亲相爱的家庭氛围中健康成长。 尊老爱幼是传统美德,也是最重要的家风之一,可以有助于促进家庭和睦,要与邻里和睦相处,互帮互助,营造一种和谐、融洽的邻里关系。 家风是一个家族代代相传沿袭下来的体现家族成员精神风貌、道德品质、审美格调和整体气质的家族文化风格。家风的形成往往是一个家族之链上某一个人物出类拔萃深孚众望而为家族其他成员所宗仰追慕,从而形成一个家族鲜明的道德风貌和审美风范。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正家风、传孝道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正家风、传孝道 主讲:高荣 【课程背景】 中华文明,是世界四大古文明中,唯一传承至今天的古文明。几千年来,中华文明是以家庭为背景,以代代相传的方式,传承下来的。所以,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家风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在现代社会中,家庭观念渐渐淡泊,家风似乎也被人们遗忘了。那么,家风是怎样形成的?家风对于社会发展,对于每个人的生活,有着怎样的影响?现在,我们又为什么需要重建家风呢?跟着高老师一起通过学习来寻找答案。 【课程时间】1天(6小时) 【课程大纲】 单元一:为什么要重建家风 1、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奥秘 (1)中国传统立国与儒家伦理道德体系和文化有何关系 (2)为什么儒家伦理道德体系的根本在于家庭建设和家庭教育 (3)家庭教育首先是孝道的教育 (4)小康与大同社会的标准 2、什么是家风 (1)家风是一点一滴累积而成的 (2)家风是一种责任 (3)孩子的品德好坏,家长有逃不掉的责任。 3、家风的新标准

(1)合理(2)安全(3)方便 单元二、正家风 一、和睦的家庭关系是家庭教育的前提 (1)在家庭关系中,谁是最重要的人 (2)家庭稳定的“地基”是夫妻关系 (3)夫妻关系和谐本身就是良好的家教 二、夫妇和谐之道 (1)婚姻是神圣的关系 (2)婚姻三大杀手 (3)夫妻和谐六字真言 三、保富四则 (1)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2)唯谦受福 (3)耕读传家 (4)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四、传家三宝 (1)勤俭(2)谨慎(3)家和 五、重建家风的要领 (1)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念 (2)清明祭祀为何要带孩子去 (3)凭良好做事,人生只求得好死 (4)培养孩子的责任,无形习惯是人生的资产

传统中国重家风

传统中国重家风。 家风琳琳琅琅,概括起来,不外乎家国天下、耕读传家、积德行善、仁孝清廉等几个关键词。扬州个园有两副楹联:“传家无别法,非耕即读;裕后有良图,唯俭与勤”、“几百年人家无非积善,第一等好事只是读书”,就体现了这一点。家风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近年来却很少被提起。在种种“神回答” 中,虽有调侃,但也见其式微。 有人讲,现在谈家风,并没有多大意义。言下之意是,家风大多充满正能量,是要把孩子培养成好人、老实人,可社会现实常常是“老实人吃亏”。有声音称,当下社会除却成功别无信仰,而且为了成功可以抛弃一切。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做一个出淤泥而不染的莲太累了,甚至难有出头之日。但必须看到,这会引起一系列社会问题,这种状况不会延续只会削弱。而且,我们处在同一条船上,谁也不能独善其身,谁也不能做社会责任的“逃兵”。这种责任,是存在的理由,也是活得更好的保证。 有人讲,家风向来是大户人家事,与一般百姓关系不大。这是一种误解,文人重家风,但家风并不只是文人事。许多人家,虽然没有专门家训,但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了自己的家风,由此也构成了特色的家教文化。 有人讲,现在家族意识不断消减,此时谈家风不合时宜。家庭单元的缩小化是一个趋势,但再小也有家庭,也有家风存在的意义。这些年来,有关富而不贵,以及“富不过三代”的话题,为有些人焦虑为有些人乐道。这同样可以从家风上寻找一定原因。富是指物质、钱财,而贵是指素质、教养。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孩子第一课堂,一个人的成长有没有受到好的家风熏陶,是完全不一样的。有什么样的家风,往往就有什么样的价值观、财富观。对于不少人来说,家风的好坏甚至影响和决定人的一生。 有人讲,现在更应该讲政风社风,而不能退而求次家风。“以优良党风政风带动社风民风”――“四风”很重要,休戚相关、互相影响,还可以在中间加上“家风”。虽然不能无限扩大家风的重要性,“家风正,则后代正,则源头正,则国正”可能有些绝对。但换一个角度看,从家风开始,推动党风政风、社风民风改善,这在方向和策略上却是正确的。有用的东西最重要的是拾起来,最腻味的是先争论大用小用,最怕的是在争论中不用。 别让家风也成为“一阵风”,徒留下“古风不再”的感慨,今天有必要重提家风。家风的形成,无关贫富,无关文化,只关德行。家风是潜移默化发挥的,作用更是潜力无穷。家风这个源头清澈了,有利于涵养好的党风、政风与社风、民风。

最新怎样传承优秀传统家风文化

春节前后,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一档采访节目《家风是什么》,引起社会的极大关注和热议。一时间,“你家家风是什么”成了亲朋好友一见面就讨论的话题。那么,“家风”到底是什么?它从何处来?在当今社会的家庭教育中,“家风”的传承有着什么样的意义?“家风”与“民风”和“国风”又有着怎样的关系?带着一系列的思考,我们走访了一些家长、社会学家、家庭教育研究学者以及资深教育专家。 好“家风”是传家宝 在陕西关中的农村,常常可以看到一些农家大门上悬挂着“耕读传家”、“勤俭持家”、“和能生财”、“和为贵”等内容的门匾。而无论在农村还是在城市的每一个家庭里,都或多或少地有着一些不成文的规定,比如“诚实守信”、“待人真诚”、“自强自立”等等。这些或镌刻在牌匾上的文字或存在于家庭里的规定,就是家风,体现出主人的理念和对于后代的期许。 据陕西家庭教育研究会副会长王国琪介绍,“家风”顾名思义是指一个家庭或家族的传统风尚或作风。究其实质,家风是一种无形的、潜在的文化,它是一个家庭的价值观念和行为习惯,能通过日常生活影响孩子的心灵,塑造孩子的人格,是一种无言的教育。 回望历史,我国有文字记载的家训家规,最早可追溯到西周,成熟于隋唐。早在秦汉,已有如《太公家教》、马援的《诫长子严教书》、诸葛亮的《诫子书》和杜预的《家训》等言简意赅的训世著作。一般认为,北齐黄门传郎颜之推的《颜氏家训》是我国古代家教的第一部专著,被誉为“古今家训,以此为祖”。其中如教育子女结交朋友的“是以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也;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自臭也”的家训等等,无不体现出颜之推对于家人思想和行为规范的严格要求。 明代还曾经有《朱子治家格言》,是以家庭道德为主的启蒙教材。虽然带有时代的局限性,但许多东西对我们今天的“家风”讨论仍然有着积极的启示意义。比如:“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与肩挑贸易,毋占便宜;见穷苦亲邻,须加温恤。”“重资财,薄父母,不成人子。”“人有喜庆,不可生妒忌心;人有祸患,不可生喜幸心。”这些家训,对后世影响很大。从今天的眼光来看,也仍有可取之处。 “良好的家风不仅是家庭的传家宝,更是整个社会的传家宝。”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附属小学副校长钟怡华坦言。确实如此,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下,提倡发扬美好的家风,有助于推动整个社会风气的变好。因为,每一个小小的家庭,组成了社会的大家庭。“家风”的好坏与“社会风气”以及“国风”的好坏紧密相关。而如果忽略“家风”建设,那就必然割裂了下一代与传统优秀文化的血脉,不利于整个社会文明的进步和发展。

传统家风

传统家风文化(祠堂文化)的重要性 小时候,因为吃饭不扶着碗被爷爷的筷子敲手;因为没有得到父母同意接受别人的物品被斥责,并要求还回去;不能与长辈顶嘴、做事要诚信……所有家里给我的规矩,我都一一铭记,延续在我对孩子的教育中。 祠堂,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以“敬宗睦族”为核心理念,发挥着丰富多样的文化功能。古代的祠堂,既是纪念列祖列宗的纪念馆和家族历史博物馆,也是社会治安和民事纠纷的调节机构、家族扶危济困的慈善机构。个人认为,祠堂文化是就是家风文化的传承形式!非常重要的,将来肯定会恢复。 1、凝聚家族成员; 2、对家族成员起到约束; 3、维护、巩固家族整体地位。 崇宗祀祖,敦睦族谊”,这是祠堂作为纪念列祖列宗的纪念馆和家族历史博物馆承载的重要功能。祠堂,在以血缘为坐标的宗族关系中,是尊祖敬宗的联结点,是确立宗族源脉、守护子孙的根本,从精神上团聚了宗族。祠堂和族谱一起用以尊祖敬宗,增强血缘联系,维系着家族制度。透过承载着乡土文化的祠堂,我们往往能够辨识出地方习俗、社会纽带、个人感情等原生接续的元素。 一个家庭无形中形成的待人接物、持家立业的共识,一点一滴积累起一个家庭的家规,每个家庭成员都应自觉遵守,从而汇集成一家子积极向上的家风。 我们家没有将家规、家风形成文写在纸上,贴在墙上,但是每个家庭成员做事做人的风格都是相同的,都是遵循着家里所传承的做人准则、做事法则去待人处事的,以个人积极乐观的态度去共同维护家庭的和睦、美满,去撑起家的保护伞。 作为人,我们太普通不过,但是作为家庭中的一员,你是重要的,你在家庭中的角色是无人能扮演的。你是子女、是父母、是丈夫、是妻子,你要孝敬长辈、要相夫教子、要撑起整个家庭。因此,在我们的家里,最重要是铭记你的责任,包括尽孝、爱子、敬业、爱家。 “教训子孙,各安生理”,这是祠堂作为社会治安和民事纠纷调节机构发挥的重要作用。明太祖“圣谕六言”有云:“孝顺父母,尊敬长上,和睦乡里,教训子孙,各安生理,毋做非为。”祠堂作为本族的礼仪实践空间,是处理家庭内部事务、树优立榜、赏勤罚懒、化解纠纷、处理矛盾的地方。祠堂承载着“上奠祖先之灵,下规后嗣之则”的重要功能,是族人的道德法庭。违反族规之人在祠堂接受教育、受到处罚,死不悔改者甚至会被驱逐。 “ “百善孝为先”,对父母的孝顺不是逢年过节给点钱、送个礼,父母年纪大了,爱唠叨,他们更希望子女在身边听他们唠叨几句,多陪陪他们。在我们的家里,夫妻俩不会相互数落对方的父母,说对方父母的不是,四位老人都是我们的父母,都应尽心尽力去孝顺,我们在做,孩子在看,等我们老了,孩子也会这样对待他的四位父母。 父母对我们的爱,往往到了你有小孩的时候,才会完全体会到,每当这时你会后悔当时的年少轻狂,读不懂父母。做了人父人母的我们,也会对自己的孩子倾其所有,无私的爱他们。倾其所有不是给他金钱,而是在他的人生道路上陪伴

论家风与传统文化的关系

论家风与传统文化的关系 春节期间,中央电视台推出了一档《新春走基层之家风是什么》的节目,对公众的“家风、家规”进行随机采访,这个令人深思又让人警醒的话题,迅速激发了公众的广泛热议,让我们看到了各种不同的答案。但无论何种家风,我们都可以从中感受到中华民族的优良的传统贤文化,体会到一种积极向上,健康和谐的正能量。 “家风是什么”,面对这样的问题,是否每个人心中都有答案?是否每个家庭都有家风? 有创业青年“富二代”回答家风是“不啃老,不坑爹”,有幼儿园的小朋友回答家风是“不怕吃亏”,有天津市民回答家风是“尊老爱幼,勤俭持家”,有航天员回答家风是“本本分分做人,踏踏实实干事”…… 家风,顾名思义,是一个家庭的风气、习俗,是一个家庭代代相传的规矩,是每一个家庭成员从小到大都需遵循的祖训,是能够影响家庭成员精神、品德及行为的一种传统风尚。追溯历史,不管大家小户,大多十分重视家族成员对这些规矩的遵守和执行。古人非常重视家风,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齐家”是“治国”和“平天下”的根基。“齐”就是整肃,“齐家”就是整肃家风家规的意思。当然“齐家”前面还有“修身”,但自我修养,也需要良好家风

的熏陶。从《颜氏家训》到《曾国藩家书》,中国古代公开出版的“家训”在百种以上,“重德修身”是各家家训的核心内容。总而言之,树立端正的家风,传承优秀的家规和家训,的确是值得弘扬的传统文化。 好的家风,胜过万贯家财。“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这是明朝朱柏庐的治家格言。“子孙若如我,留钱做什么,贤而多财,则损其志;子孙不如我,留钱做什么,愚而多财,益增其过”,这是清代林则徐的治家理念。毋庸置疑,家庭环境、家风对一个人的成长有多么重要。这一点,三迁的孟母和杀彘的曾子有着深刻的认知。而反观一些人间悲剧的背后,除了悲剧肇造者放纵自我自律阙如的因素外,家教的渎疏,家风的霾浊,也总是难逃其咎。 今天,家风的指引和约束作用日渐弱化。过去介绍男女朋友,人们总喜欢问上一句“家教如何”,如今恐怕更多地被“收入如何”、“可有房车”所代替;过去人们常说“家和万事兴”、“家丑不可外扬”,如今一些家庭为房、为钱打破头的“官司”甚至会闹到电视上,让全国人民帮着评理……诸如此类,人们似乎越来越不在意家风的意义和力量,越来越不在乎别人怎么看“我的家风”。在金钱和物质面前,家风的价值似乎被不少人抛诸脑后。 今天,我们当真不需要家风了吗?

传承家风家训的演讲稿四篇

传承家风家训的演讲稿四篇 家风是指家庭或家族的传统风尚或作风。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家风敦厚尤显重要。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传承家风家训的演讲稿范文,希望对你们有所帮助! 篇一:传承家风家训的演讲稿范文“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每个幸福的家庭里肯定都有自己的家风和家规。我们家的家风和家规虽然很简单普通,但是这其中会让我受益匪浅。爸爸妈妈告诉我,从小就要做一个不能浪费的人;做人要善良、诚实;做事不能昧良心、伤天害理。 我很小的时候,妈妈就给我讲,农民伯伯种粮食很辛苦,我们不能随便浪费每一粒粮食。“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首诗我一直都默默记在心里,我要做一个不浪费粮食、不浪费物资、不浪费任何一个有用有价值的东西的人。 “诚信者,天下之结也”墨子说的这句名言,是妈妈告诉我的。虽然我小的时候不明白,但是当我慢慢长大后我明白了其中的道理。做人要讲诚信,有诚信即能交到朋友,朋友遍布天下,自己才能做事成功。一个人连诚信都不讲,满嘴是假话怎么能不成任何事情让人信任呢? 我现在是一个小学高年级的学生了,已经懂得了很多道理,我也能辨别出很多事情的好坏和是非了。去年我在网上看到一条新闻是:

在四川达州的一个生活区中一位老奶奶自己摔倒骨折,叫喊三个小学生帮助她,把她扶起来,她却诬陷小学生,说是他们把她推倒的,让学生的家长赔钱。学生的家长在得知真实情况后,知道了孩子是被冤枉的事实,他们选择了报案,最后经过公安局的调查和判案后对敲诈的当事人进行了拘留和罚款。看完这则新闻后,我想起来我们家的家风:人不能做昧良心、伤天害理的事。如果一个社会到处都是昧良心伤天害理的事,那我们的国家就要灭亡了。所以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做无私奉献、有爱心的好心人。只有这样,我们的国家我们的社会才能更加美好更加强大。 我们的国家是由千千万万个幸福家庭组成的,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家中的家规家风来管理的。只有我们每个人认真遵守好自己的家风和家规我们的深灰才能更加稳定、和谐、繁荣、强大。 篇二:传承家风家训的演讲稿范文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家风和家训,家风对每个人都有着潜移默化而重要的影响。它就像春风吹人、下雨淋人一般滋润,影响着人们。 说起家风,我认为是家里人的一种行为,对别人热情爽快,做事遇到困难时有执着性、不食言,这些都能算得上是家风。一个家庭的兴旺发达,不在于一时的富有,也不在于财产的多少,而在于家风的好坏。家风靠的是家教,把良好的家风融化在一家人的心灵和血液之中,才是最重要的。有良好家风的一家人就会懂得勤劳是一生中的第一目标。 一个好的家风可以让一个孩子能很好的成长,而我就生活在这样

古典传统文化之家风

中国传统文化之家文化 岳娥 一个家它有四个元素,就像房子,建起房子要有四面墙,第一要有家道,第二要有家规,第三要有家学,第四要有家业。四面围起来之后,这个家就一定要有家风。家风善,这个家就存续得长,百年基业,就能够延续下去。家风不善,所谓富不过二代,早早就断落了。 古代的大家族都很重视家风,所以我们今世能看到《颜氏家训》、《曾国藩家书》等很多的传统家文化书籍。 因为古人知道,家业越厚,就越要注重自己的德行的培养和子孙德行的培养,这个家的根基才会稳。 曾国藩,两省总督,对整个家族的教育都很严厉。她的家书并不是在讲什么惊天动地的大道理,而都是不厌其烦地讲着生活琐事。比如有一次他看见他侄子,走路特别的快,他回家就写了一封家书,专门告诉他侄子,“你走路的速度要慢下来。我回头又仔细观察了你一下,发现你说话也快,要慢下来;吃饭有点快,要慢下来。”为什么呢?他把这个道理说出来了,他说:“你这个快,就意味着你的心开始浮了、开始燥了。心一浮躁,义气就不平,真正的学问之道就进不去,你就学不到什么东西,这个人就是没有定力的。没有定力,你做什么都是做不长远的。” 他对自己的侄子讲得很透,所以看得出他并不只关心自己的儿子和女儿,而是心系着整个家族后代的培养和成长。而且他关注的是都是后代内在的东西,深层次的东西,并不是像我们现代对于儿女的教育和自身的教育都是功利性的,流于表面的。 真正家里才是能看到一个家庭的文化的地方,只有关起们来,怎么吃饭、怎么睡觉、怎么说话、孩子的一言一行,自己的一言一行怎么去做才是看见“家道”、“家规”、“家风”的地方。 我们习总书记在《之江新语》里教育干部也是这样的,他引用《大学》里的话“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教育干部从培养自身素质出发,培养深厚的道德意识和自律意识。” 所以可以看到我们国家也在重视国家干部的自身深度和道德境界。当每一个家庭的家业都有深厚的道德根基,有着良好的家风,那么我们中华民族的国风就会有着强大的民族精神后盾,我们国家的未来会是无比光明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