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浅谈儿童文学与教学方法

浅谈儿童文学与教学方法

浅谈儿童文学与教学方法
浅谈儿童文学与教学方法

浅谈儿童文学与教学方法

儿童文学是根据儿童的心理特征和审美需求,专为儿童创作、编写的为他们所喜爱又适合他们阅读和欣赏的文学作品。儿童文学的读者对象和小学教育阶段的学习者属于同一人群。所以,从接受者的角度看,儿童文学是小学语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学对儿童非常重要,20 世纪20 年代严既澄在《儿童文学在儿童教育上之价值》一文中说:“人生在小学的时期内,他的内部生命对于现世,都没有什么重要的要求,只有儿童文学,是这个时期最不可或缺的精神上的食料。因此,我以为真正的儿童教育,应当首先著重这儿童文学。”他肯定了儿童文学在儿童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并呼吁学校教育都来重视儿童文学。也正如教育专家谈凤梁所指出的那样“: 文学的那种潜在的、移人心性的作用实在是不能低估的。我们的民族有优秀的文化传统,有丰富的文化遗产,文学中有历史、有道德、有知识、有人性,可以说包罗万象。其中一脉贯穿的,是人情、人性的美好。一个在文学作品熏陶中长大的孩子,他的见识可能比别人多些,他的心理也可能比别人更坚强,他的情感一定是纯真美好的。”由此可见,儿童文学在儿童的成长中就像食粮一样, 但它是一种精神食粮, 它会让儿童在不断吸取营养的过程中慢慢长大。所以, 儿童在感受儿童文学的艺术魅力的时候,真、善、美的思想就会悄悄地潜入孩子的心田,融化在孩子的情感之中,陶冶他们幼小的心灵,帮助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儿童文学与小学语文教育具体来说有何关系?教育部新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而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相当程度来自于文学的熏陶。小学生年龄一般为6———12 岁,由于生理和心理年龄特征及所受教育的程度,适合这一年龄段儿童阅读理解的文学多为儿童文学———童话、寓言、故事、科幻、卡通等。优秀的儿童文学因其语言浅近生动、主题单一明朗、富于故事性和趣味性而深受儿童欢迎。因此小学语文教育就不仅仅局限于教材和课堂, 还应辅之以课外阅读、故事会、娱乐活动、作文实践等各种各样的方法和手段,并在教学中融进相关的、优美的文学作品,将图画、音乐、电视等引入语文课堂解读文字符号,形成一个大的语文环境和氛围, 都有助于引起儿童对语文的兴趣。兴趣是入门的先导,学生

对语文没兴趣,往往在于课堂教学内容的单一、枯燥;教学手段的呆板、教条,教师知识的狭窄,讲话的无趣味。小学生活泼好动,缺乏一定的自制力和明确的学习目的, 学习往往凭借兴趣, 因此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应该是教好语文的关键,儿童文学在这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一、课堂教学方法

课堂教学应以教材为本。从教材看,小学语文教材与儿童文学相关的大致有童话《捞月亮》、《小壁虎借尾巴》、《丑小鸭》、《小猫钓鱼》、《卖火柴的小女孩》等;寓言《盲人摸象》、《揠苗助长》、《守株待兔》、《亡羊补牢》等;科学小品《蟋蟀的住宅》、《琥珀》等;儿童小说《小抄写员》、《小英雄雨来》等。这些课文都有很强的文学因素,会对小学生产生较大的吸引力。这就需要教师有一定的儿童文学知识积累, 仅仅知道教材上的几篇课文是远远不够的,即便是教材中的课文,一般也都是缩写或选择的,如果能对原著有所把握,将会对课文有更深一层的理解,也会给学生更多的有关课文的信息。在教学中需要注意的是,不要忽略文章的文学性、整体感,而把重心放到字词语句的认读讲解上,或者思想意义的分析上,因为美是有整体感的,一经理性分析,就把这种整体感肢解了。应当设法让学生去充分体验课文美的形象、意_______境,感受美的语言、韵律。可以配乐、配画、配音像,教师语音纯正、满含情感的朗读亦十分重要。文学的因素重在情感上,要想感动学生,教师自己本身得被感动,在讲解中需充满情感,把文学作品的美感真正表达出来。小学生活泼好动、兴趣容易转移,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变换多种手法,始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儿童难以压服,却容易被吸引。故事,是吸引儿童的重要手段。儿童文学故事性强,利用得当,会很好地调动小学生的课堂情绪。当然,讲故事只是手段,目的是为了保证教学的进行。比如,教师可以在每节课开始,作为导语给学生们讲一个小故事,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在必要的时候讲一个童话调节课堂气氛; 可以将长篇故事分成若干部分每天讲一点以造成悬念吸引学生等。从某种意义上说,一个小学语文教师涉猎了大量的童话、故事或小说,也就在相当程度上掌握了课堂的制动权。

二、作文教学实践

作文是发展学生想象力的重要途径。审视目前的语文教学,中小学生普遍惧怕作文。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很多,其中之一,是课外缺乏阅读。因为学生阅读多

了,自然有一种要表达的冲动,喜欢儿童文学的小学生往往擅长讲故事,而且绘声绘色,形象生动。同理,他们也往往擅长写作文,而且内容比较充实,语言比较通顺生动。这就是儿童文学对作文的潜移默化的作用。所以,在某种程度上,我们说作文是读出来的,是练出来的。而小学年龄段的儿童,理性思维较弱,偏于感性思维,阅读的对象一般是儿童文学,即便是科学文章,往往也是科学小品,科学童话,这

也属于儿童文学。即便是历史读物,也一般是历史小故事,语言浅近生动易懂。可以说,儿童文学是激发小学生作文兴趣的重要手段。新的课程目标要求:小学高年龄阶段“, 能够写简单的纪实作文和想象作文。”从这一要求可以看出两点:1、要有一定的生活;2、要有想象力。这就要求教师既要把生活引进作文教学, 又要设法在作文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怎样把生活和作文有机地联系起来? 1962 年国际安徒生大奖获奖作品、美国作家狄扬的《校舍上的车轮》可以给我们以有益的启示。作品中的故事发生在荷兰一个小渔村的学校里。一次作文课上,善于观察和思考的小女孩莱娜提出:为什么附近渔村里有鹳鸟,而韶若村没有?教师就势把这个问题交给学生,让学生们搞明白这个为什么。小莱娜从一位老奶奶口中得知,许多年前韶若满村皆树,也有鹳鸟在此停留过。教师便让学生展开想象: 若干年后韶若再度绿树成荫会是什么样子?有的学生竟说:韶若的街上走着一头

非洲大象!老师充分肯定了学生的大胆幻想后及时引导: 要把理想变成现实,就

要立即行动起来。于是学生们分头寻找车轮,演绎出一曲曲幽默而又动人的故事。如果我们的作文课能够让学生有这种类似的体验, 写作文时学生就不愁没有感

受可写。同时,这个故事的本身又具有探究性,为什么没有鹳鸟?这个问题引导着学生们去搞明白,这也叫科学研究, 是根据现实生活提出的一个科学小问题。解答了为什么,完成了具有探索性质的教学,探索的过程即是生活体验的过程, 也

同时解决了学生作文有话可说的问题。想象作文,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想象创造精神。科学表明,想象力主要源于人的右脑,而右脑一般用于接受感性的信息:色彩图像、音响节奏、形体动态等等,文学正是用语言描摹这些对象的,所以,它可以有效地开发儿童的想象力。儿童文学中的童话、科学小品、科幻、动漫画等,都是想象的产物,将其引进作文教学,会卓有成效地帮助学生打开思路、活跃思维。如:教师可选择一篇科幻小说开头,设下悬念,叫小学生凭自己的想象续写;

可以选择精彩的片段读,让小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绘等。一个有着良好儿童文学

修养的教师,自会将文学融进作文教学,创造性地生发出多种作文指导方法。在21 世纪里,中国正在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实施素质教育已经成为我们的教育国策之一,特别是新的语文课标的实施,为儿童文学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用武之地,儿童文学作为小学语文教育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每一位小学语文教师认真对待的

浅论儿童画教学方法

浅论儿童画教学方法 内容摘要:儿童画在少儿美术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儿童画创作是小学美术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它不仅仅使学生具备完美的智能结构。获得美化生活的知识能力,而且可以促进人的各种感官的协调发展,不仅可以陶冶人的情操、净化人的心灵,使人的感情高尚,而且培养开发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为未来社会培养最有价值的人才。儿童画教学能否取得成功,是检验美术教师教学水平的重要环节。 关键词:艺术创作造型样式因人施教自由创作 儿童画一般泛指少年以下年龄段孩子们所画的画,是儿童为传达自己的思想、意识、情感,反映对世间事物的认识感受,用形象符号、色彩意蕴和画面形象关系表现出来的可视造型样式,是儿童陈述事物和表现自我的一种特殊形式。有人说,好的儿童画是一片“没有污染的领域”。事实确实如此,几乎所有同龄儿童的绘画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他们落笔大胆、用色单纯、形象简练、随意夸张、不加修饰,或拘谨细腻,融入自己丰富的感情和想象力。所以,儿童画的画面往往是天真活泼的,甚至怪诞而不符逻辑,但正是这种鲜明的特征,使得儿童画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这是所有成人画所无法比拟的。伟大的画家毕加索就曾说过:“成人应该向儿童学习美术。”由此可见,儿童画在少儿美术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指导儿童画好儿童画不但能养成儿童良好的心理品质,而且能充分发挥儿童的想象力、创造力,对提高儿童的综合素质有着积极的意义。如何更好地开展儿童画的教学,使之达到预期的目标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激发兴趣,鼓励幼儿画画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何唤起幼儿对绘画的兴趣呢?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非常重视儿童的发展,他强调解放儿童,教育工作者“应化为儿童”,加入儿童的生活中去。 幼儿的基本活动方式是游戏,尤其是很小的幼儿,这与他们的生理、心理特点有密切关系。由于年龄小,自我意识发展水平低,幼儿会认为生活中的布娃娃、玩具小汽车甚至一切事物都跟他们一样是有生命和感情的,即“物我同一”性,也就是心理学上所谓的“儿童泛灵论”。 所以,教者应顺乎涂鸦期幼儿这一明显的心理特征,采用游戏的方式进行教学。针对这一特征,可以将幼儿的绘画活动与游戏结合起来。 1、涂鸦游戏 幼儿对涂涂画画非常的感兴趣,在他们的作品中,我们只能看到很多杂乱的线条、大块的色团、具有象征意义的物体轮廓。实际上,涂鸦画也是儿童画,这个时期的幼儿有初步的视觉形象的感受力,能用简单的线条画出象征物体的外部

儿童文学教学法

儿童文学教学法: 一、教师提问教学法 提问是一种教学方法,而且是最为常态、最为核心、最为重要的教学方法。“如果适切的发问被设定出来,对于事物的理解就完成了一半。”教师提出的问题应该是学生所关心或者愿意思考的问题,这时,问题就是学生自己的问题了。学生对问题不愿意实行思考,或者问题不值得思考,那就不能成为学习行为。优质的分析式提问是思考性阅读的火箭推助器,我们不可能将设计、点燃“提问”这个火箭推助器的责任交给小学儿童。责任在教师的身上。提问不但启发学生、调动学生,也对老师提出了要求,即必须对问题作出问答,促动了教师的深入而清晰的思考。 1. 提问应该以阅读文本的“事实”为依据,问题提得具体而明确。 2. 提出的问题具有一定的难度。野口芳宏所说“从上一行往下一行看下去就能回答”的“消费性思考”的提问,在日常语文阅读教学的现场是经常出现的。这种提问并不是绝对不能出现,但是,它不应该是阅读教学的重点所在,其出现是为了给下面的具有一定难度的问题作铺垫。苏霍姆林斯基说:“备课时要从这样一个角度考虑教材,即找到若干一下子看不出来的关键地方,而这里却有因果关系,从这种因果关系中能产生问题。因为问题能唤起求知欲望。” 3. 对提问的思考能够把学生带回到阅读文本之中。 4. 提出有问题具有整体性。 5. 提问要指向对写作形式的思考和分析。

6. 对提出的问题,教师应该有明确的解决方案。 关于教师提问的方法,当然还有很多角度能够讨论。比如,蒋军晶老师在《从“课堂”到“课程”——我的语文之路》中就提出了三个很重要的方法:第一,相对于事实性问题,要多提诠释性问题;第二,相对于陈述性问题,要多提延伸性问题;第三,相对于认同性问题,要多提开放性问题。特别是要多提开放性问题,对于纠正我们的“标准化”教育倾向,更是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 二、朗读教学法 什么是朗读教学法?我认为,朗读教学法的主旨就是教师通过朗读,自觉地向学生传达自己对阅读文本的感受和理解;教师通过倾听学生的朗读,了解学生对阅读文本的感受和理解;在此基础上,通过对朗读中表现出来的问题的分析,或者修改,或者深化对阅读文本的理解,并将新的理解通过朗读表达出来。 朗读教学法是语文阅读教学必须使用的教学方法,尤其是对儿童文学作品的阅读教学来说,朗读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朗读也是一种对阅读文本的意义的一种建构,对于学生来说,朗读也是一种讲解,一种特殊形式的讲解,更偏重于感性化的表达。 1. 对阅读文本的深入、准确的理解是优质朗读的前提和基础。 2. 使用朗读教学法要有整体性意识。在课堂上,我们常常会遇到教师抓住某一个词,要求学生反复阅读,读“寂寞”一词,就要求读出“寂寞”的感觉,读“孤独”一词,就要求读出“孤独”的感觉,这是违反朗读教学的所必需的整体性要求的。“寂寞”和“孤独”,那

浅谈少儿古筝教学

浅谈少儿古筝教学 古筝是民族音乐的瑰宝,已有两干多年的历史。它形制古朴典雅,声音优美动听,深受人们的喜爱。当前,古筝已成为少儿陶冶情操、进行艺术教育的重要学习内容。为此,我就几年来在少儿古筝教学中的实践,谈几点认识和体会。 一、要注重基础,循序渐进 万丈高楼平地起,做任何一样事,基础都是十分重要的,打好基础以后才能有更大的发展和创新的空间,对于古筝学习者来说,坐姿、手型、基本指法、乐感、左右手协调能力、听力等都是基础,甚至包括毅力、耐力、文学艺术修养等。 孩子在学习初期手型、指法一定要规范。错误的东西变成了习惯,根深蒂固,会给日后提高演奏技巧造成障碍。儿童手指缺乏力度,不可能短期内就能掌握住,这就需要老师、家长不厌其烦地提醒孩子,防止不良习惯的养成,避免走弯路。 学习初期我们一定要加强音准、试唱、节奏的训练,多弹练习曲和基本曲目。它们是所有音乐学习的基础,也是非常枯燥的。 节奏训练是初期学习的重点,也是深度学习的基础。对于少儿的节奏的训练,我们可以把一些节奏型,根据形象化的特点作分类练习,更加逼真地反映生活里的事物所发出的声音。例如,附点八分音符在一拍的节奏,我们可以想象是知了的鸣唱,连续的十六分音符是模仿机关枪的声音“嗒嗒嗒嗒”等。通过形象的模仿,让复杂难学的节奏变的简单。初期的曲子我们一定要让孩子放慢速度,打准节奏练习,直至熟练。 在练琴过程中,老师一定要强调音准让耳朵随时得到音准的训练。老师拨动琴弦,让学生来听音、辨音,来训练耳朵的灵敏度。练习曲一般都具有针对性,很枯燥,但必不可少。通过练习,可以从中学会、巩固某种弹奏技巧和方法。儿童学琴,首先当是爱好,对于儿童练习曲的选择要有趣味性,比如杨娜妮老师的一些练习曲都很适合儿童练习。 古筝的学习,不可能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少年儿童学习古筝一定要练好基本功。因此,教师必须根据儿童年龄特点,有计划、有步骤地设计一些由浅入深的教学内容,循序渐进,逐渐增加难度,不让儿童有过量的负担。这样的教学过过程应做到步骤清晰、目标明确、由浅入深、从易到难,才能水到渠成地让孩子们扎扎实实地掌握古筝基本的演奏技巧。 二、要注重培养少儿学习古筝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中,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例如学琴初期学生找音比较困难,我们就可以把低音区一个点的音符比喻为“脚穿鞋子”的小音符,高音区一个点的音符比喻为“头戴帽子的小音符”,中音区没有点的音符没有穿鞋也

浅谈小学美术教学心得体会

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的心得体会 宋跃电话: 重庆市城口县周溪中心小学 【摘要】美术是一门特别的学科,它能让学生学到绘画与制作 本领。培养学生创造想象的能力,能让学生学会审美和创造美。如 何让学生掌握,并学好美术这门课程,是我们每个教师知道深思的 问题 【关键词】小学生美术课堂教学 随着教育的改革,素质教育的渗透,新课程标准下的美术课不 在是从前那样,老师在上面教,学生在下面画的场景,而是在课堂 上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感知、体会、想象、探索学习,让学生学 中有乐,乐在其中。让学生体会美术课的乐趣。 美术是一种人类审美认识和审美创造的产物,它体现着社会的和个 人的审美观念和理想;是利用各种物质材料创造立体的或平面的视 觉形象,作为人民之间交流审美信息的手段;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 要的标志之一。所以上好一堂美术课是不容易的。它需要老师根据 对学生的了解,对课前的精心准备,以及课堂的精心创造和课后的 反思等等,都要做全面的思考。 一、按照不同的年龄特点,进行不同的教学 处于小学阶段,每个年级的学生有着不同的特点,这也是我们 小学艺术教育中必须重视的要素。在整个小学阶段,学生的学习美 术的兴趣不够稳定,认识也不够,这就需要我们老师去掌握和了解 学生的年龄特点,才能使学生在感知、意识、理解等方面有所进步。低年级的学生由于刚进入学龄初期,对学美术完全没有概念,这就 需要我们规范他们的学习态度和有组织纪律的行为规范。高年级的 学生对美术学习以有一定的自觉性。所以在教学实践中,我深刻体 会到:各个年级的学生有着不同的认知能力,应该根据年龄特点进 行教学。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和我对学生的了解,我把美术教育分为 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2年级):尝试不同的工具教学,用纸以及身边容易找到的各种材料,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大胆、自由地把 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表现出来,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通过 欣赏作品和对身边事物的观察,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感受。采用游戏 教学进行对主题的想象、创造、表演和展示。

浅谈儿童画创作分析

浅谈儿童画创作 在小学美术教育中,儿童画创作是一个重点。儿童在绘画方面有其独到的天性,从充满童趣的绘画作品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儿童对生活的理解认识以及借此表达出的情感和意识。所以儿童画对于儿童的健康成长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儿童画的创作能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想象能力和表现能力。儿童画教学对儿童的影响是深远的。下面浅谈儿童画创作的几点体会 一、更新观念尊重个性 美术课堂是学校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许多人理所当然的认为技术是艺术中的关键因素,技巧越高,作品就越好。看到孩子的作品只是一味的看技法,只想让孩子马上就出现干净,整齐,布局合理,内容充实的画。然而他们却忽视了儿童充满了生机勃勃的生命力,有着无穷无尽的可能性与创造力,所以在美术创造恬动中只有解放他们,强调个性表现,提倡别出心裁,才可能促使儿童生产创造力。孩子的画和他的年龄特点,以及他的生活经历分不开的。所以我们应该更新观念,不去让孩子接受那些与自己年龄不符的东西,孩子自己心中有一个与我们不同的世界,让他们大胆发挥大胆表现,我们会发现孩子的世界非常精彩。鼓励学生树立成功的信心。儿童画创作不要用成人的创作规律去要求,不要过多的讲解什么主题、构思、表现手段、绘画语言等,使学生感到高不可攀而产生一种惧怕感。要鼓励学生大胆去画,甚至是随意的涂鸦。不要轻易的指责批评,这时画好与画坏并不重要,让学生克服不会画的畏难情绪。让他们在轻松愉悦的心态下,有勇气和信心完成创作绘画练习。 二、创造情境,激发想象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用思考、情感、创造、游戏的光芒来照亮儿童的学习,那么学习对儿童来说,可以成为一件有趣的引人人胜的事情。”

儿童画的教学内容应是丰富、生动而又有趣的。从内容的选择入手,创设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如一位美术教师设计了一堂课:引导孩子想像自己来到了外星球,由于语言不通,只能用绘画手段告诉外星人自己从什么地方来,吃什么等。面对这样的命题,孩子们感到新奇而兴奋,很快开动脑筋完成了一幅幅动人的作品。比如教《海洋怪兽》一课,让学生把自己事前准备的怪兽图片剪下来贴在黑板上,教师补绘上海藻等,共同完成一个“海洋怪兽之旅”,便能很好的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了。将创作的主题范围明确的告知学生,让他们围绕比较具体的、让他们可认知的形象进行想象。教师可以根据主题的特点帮助学生进行联想、畅想、猜想等。例如《好大的向日葵》的教学中,教师可以用猜谜语“圆圆的脸儿围着太阳转,追到东,追到西,它的籽儿大家都爱吃”为引子,激发学生的想象开展教学;在教学《小雨沙沙》时,教师可以播放下雨时的各种声音让学生进行联想;在儿童画教学中我们应该善于用这些游戏,故事等方式创设情境,让学生融入其中,才能使学生充分的激发兴趣发挥想象。选择合适的情境,便于激发起学生的想象。 三、引导发现,进行思维发展 儿童画是儿童反映自身生活的主要体现,是本能的活动。如果没有产生强烈地表现自身生活的欲望,也就不会产生真正属于儿童自己的绘画。观察是发现的基础,发现则是观察的升华,观察和发现在绘画中尤其重要。在教学辅导中,要引导学生留心观察身边的事物,抓住它们的特征,并记忆下来。在观察的过程中,更要教会孩子去发现,用自己的眼光去观察,去比较,去提炼,去想象。,在美术教育中对儿童观察力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它是儿童想象、思维、创造、操作和审美能力的基础,能很好地训练儿童的观察力,拓宽儿童的思维空间,擦亮儿童的心窗,创造美的天地,放飞儿童个性之梦,培养儿童有正确的观察方法和能力,是我们每一个美术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1 .引导学生关注生活。

儿童文学复习题(带答案)教学文稿

儿童文学复习题(带答 案)

儿童文学复习题(带答案) 一、单选题 答案:B 1、广义儿童文学的三个层次是 A.婴儿文学、幼儿文学、儿童文学 B.婴幼儿文学、儿童文学、少年文学 C.婴儿文学、儿童文学、青春期文学 D.儿童文学、少年文学、青春期文学 答案:A 2、幼儿接受文学的主要方式是通过() A.“听”来接受文学 B.“看”来接受文学 C.“读”来接受文学 D.“背诵”来接受文学 答案:A 3、狭义儿童文学的对象是 ( ) A.3~6岁的儿童 B.6、7岁~11、12岁的儿童 C.11、12岁~15岁的儿童 D.15岁以下的孩子 答案:A 4、所有经典的幼儿文学作品,无不依靠() A.神奇的宝物和魔法 B.作家对幼儿独特精神状态的承认和发掘 C.曲折的情节描写 D.英雄形象和华丽的语言 答案:A 5、幼儿文学结构的基本要求是()

A.条理曲折 B.条理简单 C.条理丰富 D.条理清楚 答案:A 6、“千条线,万条线,掉到河里看不见”。这首儿歌的句式是() A.三字句 B.五字句 C.“三三七”字句 D.“三五七”字句 答案:C 7、“上边毛,下边毛,中间一粒黑葡萄,到了夜里毛对毛。”是儿歌中的特殊形式() A.游戏歌 B.问答歌 C.连锁调 D.谜语歌 答案:D 8、古诗《春晓》的作者是() A.孟浩然 B.李白 C.白居易 D.杜牧 答案:A 9、“童话”这一名称,出现在我国() A.清代末年 B.五四运动之后 C.清代初期 D.上世纪三十年代答案:A 10、叶圣陶的《稻草人》是我国() A.第一部创作童话集 B. 第一部创作诗歌集 C. 第一部儿童戏剧 D. 第一部散文集 答案:A 11.俄罗斯伟大诗人普希金的《渔夫和金鱼的故事》属于( )

儿童古筝班教学计划范文

儿童古筝班教学计划范文 儿童古筝班教学计划范文 光阴迅速,一眨眼就过去了,我们又将在努力中收获成长,现在就让我们好好地规划一下吧。教学计划怎么写才能切实地帮助到自己将来的工作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儿童古筝班教学计划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儿童古筝班教学计划1 一、指导思想: 为了扩展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素质,满足部分音乐爱好者的兴趣,开展丰富多彩的古筝课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契约特长。 二、教学要求: 1、教师认真的准备好每一次活动,要求知识通俗易懂并有一定的兴趣性。 2、学生不得旷课,学生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 3、学生积极和辅导教师进行配合,以便使古筝兴趣活动小组开展的具有生动性、活泼性。 三、具体工作措施: 1、教师应尽力辅助校外教师上好古筝活动课,并在校外教师的指导下,督促学生练习。固定训练教室、训练

时间。对学生严格要求,做到每周还课并有记录。 2、经常督促学生完成一些学习音乐的好习惯,并使之不断巩固、加强。虽然有些学生家里有古筝,但家庭缺少督促,学生的练习基本上都是在校时间。教师应该不止相应的任务,尽力让学生在家完成。 3、对小组的课程做出规范,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音乐能力为主要内容,不让学生放任自流,做到由有基础的同学督促没有基础的同学的学习。 4、培养学生的特长,并在一定的`时间让他们发挥自己的特长,锻炼和发展学生的能力,让她们能有机会参加各类汇报演出。。 5、能利用一定的课余时间对有基础的学生进行训练,使他们的演奏技能大幅提高,为民乐队输送人才。 儿童古筝班教学计划2 是我国最古老的拨弹乐器之一。是一门易学乐器,没有年龄限制,不需要任何基础,只要持之以恒加勤奋练习就一定会学好。那么学习的好处有哪些呢? 1.培养学生的毅力,注意力,想象力可以提高学生的智力,特别是,古筝音乐是声音的表现艺术,其音符的表现背后蕴藏着无限的意义,这便给孩子的想象力、、提供了无限的空间。孩子可根据自己的想象力来诠释自己心中的音乐,因此学习古筝对提高智力及大脑的各方面能力。

少儿美术教学方法及几个错误的认识

少儿美术教学方法及几个错误的认识 美术教育是少儿综合素质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 部分,是培养少儿观察力,想象力,记忆力,创造力和审美能力的重要途经。 美术是一门艺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是对人生的个性形成,思维的发展,潜能的开发,独立的创新,健康情感的陶冶等方面都具有很深的影响。 通过学习美术可以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对事物敏感的观察力和不同环境的适应能力,通过学习美术可以开阔孩子的知识面,因为美术和文学,音乐是姐妹艺术,同时它又和哲学,历史,地理等学科紧密相联“以文作画,以画作文”就是这个道理;学习美术,可以提高孩子的审美能力,对环璄,艺术和生活都有一个高品味的认识;通过学习美术经历可以磨炼孩子的意志。提高各方面的修养,锻炼孩子吃苦耐劳,坚忍不拔的品质和毅力,培养孩子各方面的能力。 心理学、教育学都认为,少儿时期是人的智力开发的关键时期,少儿时代是思维的发育阶段,而进行美术教育正是开发智力,训炼思维,培养灵感,提高他们自身修养和气质的一种手段:同时美术又是少儿最乐意接受的一种形式。所以,在小学阶段进行美术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在一至五年的学生中进行美术教育,可以激发学生的学

习兴趣,审美观,创造力等。低年级的儿童在绘画时,把对心灵及对外部世界的感觉都会如实的表现出来,这个过程也是儿童认识自我表现自我的过程,老师要鼓励学生的自我表现欲望。当学生的作品表现出某种创造性时,老师要及时予肯定和鼓励,以此来确定学生的自信心,使其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能够善于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而不是随泼逐流,人云亦云。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进步并且是知识进步的源泉。”少儿对事物有自己特殊的观察方式和独特的认识与感受。因此,在美术教学过程中,要留给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创造的余地。在国画教学中,中国画的内容多为学生熟悉的花卉,动物,疏菜,昆虫等,题材广泛,形式多样,在教学时,可以把基础国画知识和基本技法传授给学生,把表现形式留给学生,让学生用自己的头脑和手创作。例如,教学,【中国画可爱的小鸡】一课,先引导学生认识小鸡的身体结构,再把各部分的画法示范教给学生。如先把羊毫笔蘸些清水,然后笔尖再蘸浓墨,侧锋先画出小鸡的头部,背羽,胸腹,加嘴,眼,翼,足。然后,布置学生临摹并思考小鸡的站,立,行,跑等动作。最后让学生自行发挥创作。这时,教师在巡视中进行及时的总结和表杨。实践证明,少儿绘画的表现手法虽然幼稚,有时会画出各种不规范的形象,但创

浅谈美术教学方法的运用

浅谈美术教学方法的运用 文昌市东郊清港小学黄炳 美术教育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教育,它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健康的身体和心理素质。美育是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需要,也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美育具有开发智力,陶冶情操,培养美感和愉悦身心的作用。美育可以教育学生树立审美观念,培养学生审美的能力,培养学生认识美,创造美的能力。美育的基本特征是具有示之以形的形象性,动之以情的情感性和寓教于乐的愉悦性。美育的这一特征是其它教育所不能取代的。所以,上美术课,采用鼓励、合作探究和评价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用欣赏的眼光审视学生的每一幅习作,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参与意识,力求达到师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协调统一,就会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下面谈谈我在实施这教学方法过程中的几点体会。 一、鼓励审美个性,加强合作意识 美学家曾经说过:“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鼓励审美个性,即鼓励学生不仅仅能学会欣赏艺术品,而且能作出自己的审美判断。在教学当中,我深刻地体会到学生的审美个性是否得到完善,是否得到充分的发挥,这就是城市与乡村孩子的最大差异。在美术堂课上,农村的孩子根本不敢正视教师,根本没有显示自己应有的审美个性。而我知道,对同一审美对象,不同的学生、不同的心境、不同的经历、不同的学识和情感个性,就会有不同的审美意识和不同的理解。因此,我积极去挖掘学生的审美个性,鼓励学生用自己独特的见解和想象力,去欣赏作品,评价作

品。如:在欣赏第十一册何坚宁的作品《海南小景》时,我仅仅介绍了作品的属性和时代背景,便让学生看画,让学生感受一下作品的气氛,借以时机,加强学生之间的合作能力培养,通过分组讨论,互相补充,加深理解,增强合作意识。同时我要求学生边看画边思考下面的问题:“画的是什么?怎么画?用笔、色彩有什么特点?画出海南哪些乡土风情?哪些地方给你感触最深?”然后,启发学生的思维,鼓励学生都说说自己的看法:有的看到的是红、黑、黄、白四色;有的看到的是画中的景物;有的看到这幅画所表现的精神;有的则从作品中体会到现代生活的前进步伐。可见,鼓励学生的审美个性和增强合作意识是新理念“为了每一位学生发展”最高宗旨的前提条件。 二、鼓励创新意识,挖掘探究能力 所谓创新,就是达到前所未有的境界。低年级美术课应特别重视培养学生的整体素质与创新意识。创新精神的培养使学生思维的流畅性、灵活性和独特性得到发展,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创造潜力。例如:在《小小钟表店》一课的教学中,我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我首先利用实物钟表让学生观察,然后要求学生发挥思维能力自己去设计一个有趣的钟表。我在利用教具启导的基础上启发学生想象,要求学生自己动手操作,要他们用自己喜欢的形式设计钟表的形状,并进行适当的涂色,整个课堂充满快乐的气氛。这一过程是学生思考、发现、创新的过程,它集于脑于手的结合,既符合低年级小朋友的好奇心的心理特征,又促进了他们创新思维的发展。这一教学过程,旧式教学方法已不再存在,新的教学方法创造了新的情境。由于低年级儿童刚接触美术,他们的模仿能力和记忆力都很强,所以我认为教师应很好的利用这特征引导学生观察生活,把自己喜

浅谈少儿学习古筝的意义和方法

浅谈少儿学习古筝的意义和方法 摘要:古筝是我国一种古老的民族乐器,古来有之,外形典雅古朴,声音优美动听,深受人们的喜爱。激发少年儿童学习古筝的热情,积极引导少年儿童学进行古筝学习,有助于培养少年儿童对民族音乐的热爱,有助于帮助少年儿童感知中国文化底蕴,有助于提升少年儿童的音乐素养及综合素质,本文将对少儿学习古筝的意义进行探讨,并提出可供借鉴的指导方法。 关键词:少儿古筝学习意义方法 引言:古筝是中华民族独特的民族乐器,其具有广阔的音域,优美的音色,丰富的演奏技巧以及悠久的民族文化,已经经历了两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并由于表现力丰富,深受人们喜爱。特别是随着近些年来我国民族文化的兴起和繁荣,民族乐器古筝也开始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爱和欢迎。从总体来看,学习古筝的主要群体集中在少儿,同时少儿时期也是学习古筝的最佳时期。少年儿童的自主学习能力比较差,需要专业人员进行引导和教育才能取得学习效果,而少儿又担负着发扬中国传统民族乐器文化的重任。因此,少儿学习古筝不仅意义重大,而且需要掌握必要的学习引导的方法。 一、少儿学习古筝的意义 多年来,我国少儿音乐的教育大多停留在声乐层面,而作为音乐主要的表现形式之一的器乐始终是音乐教学中薄弱的环节。特别是作为我国古老的民族乐器之一的古筝,已经成为我国民族文化发展的重要部分,在少年儿童中普及古筝乐器的学习不仅有利于促进我国学龄儿童智力的发育和我国民族乐器启蒙教育的发展,而且有利于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承与进步。 (一)有利于促进学龄儿童智力发育 音乐对人的益处是毋庸置疑的,音乐能够陶冶情操,抒发情感,抚慰心灵。对于少儿阶段来说,音乐,特别是民族音乐,有利于促进学龄儿童智力的发育和身心的全面发展。演奏古筝一类的器乐,可以使少儿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从而充实心灵,拓展思维。苏州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曾做过一个实验:他们在某小学四年级的一个班中随机抽样分组,其中一组每个人选择一件民族乐器(主要是弹拨乐器),通过一年的观察,并采用韦氏儿童智力量表进行测验,结果演奏组的学生思维活跃、想象力丰富、兴趣广泛,身心得到了全面发展。不难看出,演奏弹拨类民族乐器过程中,进行手部运动能够对大脑产生积极的刺激,从而触发少儿的益智效应。 (二)有利于发展我国民族乐器启蒙教育 民族乐器启蒙教育是我国音乐教育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部分,同时也是相对薄弱的环节,在少儿群体中普及古筝教育,有力与促进我国民族器乐的普及发展。

宋心馨古筝教程80集全套 (1)

第一课“托”的夹弹法 教学内容: 1、基础知识 2、乐理知识 3、“托”的夹弹法 教学目的: 通过本节课大致了解古筝,并能够初步掌握“托”的夹弹法的弹奏。 教学准备: 一副义甲;一卷胶布;教科书。 教学过程: 一、基础知识 1、古筝基本构造 调音盒,前岳山,琴弦,琴码,面板,后岳山,琴架等。 2、古筝的摆放 1)古筝一般放在琴架上,琴架通常分为两种:一种是连体式琴架;另一种是分体式琴架。其中分体式琴架最为常用。 2)琴架摆放时要注意高低之分,高的一只放在前岳山的下方,低的一只放在后岳山的下方。 3、手的部位名称 1)手腕,手背,手心。 2)大指,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虎口。 3)第一关节(又称小关节),第二关节,掌关节。 4、义甲的佩戴 1、右手大指义甲的佩戴方法是: 预先剪好八截胶布,长度大约能缠绕手指两圈半到三圈,放在一边备用。 1)将剪好的胶布贴在义甲的背面,上方留出一小截胶布(长度以能缠绕大指半圈为宜。)2)用右手捏住义甲,尖的一端位于左下方,先缠短的一截胶布,固定好后,再缠长的一截。松紧要适宜,不能太松,也不要过紧。 2、右手食指、中指、无名指义甲的佩戴方法: 1)贴胶布的方法和大指一样;将胶布贴在义甲的背面,上方留出一小截胶布; 2)食指、中指、无名指的义甲顺着手指的方向佩戴。先缠短的一截胶布,固定好后,再缠长的一截。 左手义甲的佩戴方法与右手相同。需要注意的是左手大指义甲的佩戴方向。 5、演奏姿势 1)首先选一张高矮合适的凳子,要求自己的腰部与筝面要平行。 2)身体坐正,后背挺直,坐凳子的前三分之一,不要坐满整个凳子。 3)第一个琴码对准自己的身体的中心,身体离古筝约一到两拳距离。 4)两只脚可以前后错开平放,也可以用右脚踩在琴架下部的横架上。 5)小孩子脚够不着地时,可用一个小凳子垫在脚下,双脚一定要踩实。 6、分辨琴弦 如今我们常用的古筝共有 21 根琴弦,一般以 D 调定弦。它的弦序是按中国传统的五声调式音阶宫、商、角、徵、羽(也就是简谱上的 1、2、3、5、6)循环排列的。那么这 21 个音可分为五个音区,分别是:倍低音区、低音区、中音区、高音区、倍高音区。 建议大家在辨认各音区琴弦时,可先找出有代表性的绿弦,再推及其他琴弦。比如中音区,我们先找到中音 5,然后向后退一根琴弦即为中音 6,那么从 6 开始按顺序下行的音阶也就很快找到了,6、5、3、2、1,反过来就是 1、2、3、5、6。 二、乐理知识

谈谈儿童画教学(一)

谈谈儿童画教学(一) 摘要:绘画训练是发展儿童个性特长的一条重要途径,对儿童眼、脑、手的协调能力的培养,对其智力的开发是大有裨益的。儿童在绘画活动中,眼、脑、手得到一定的训练,想象的翅膀便在他们心头油然而生,渴望得到一种客观物体形状相吻合的表现形式来直抒胸臆。需要美术教师引导去冲破一第强大的低年龄绘画意识的封锁线。 关键词:儿童画;想象;个性;引导 早期的绘画训练是发展儿童个性特长的一条重要途径,对儿童眼、脑、手的协调能力的培养,对其智力的开发等都是大有裨益的。这也正是越来越多的家长关注孩子的美术教育的重要之原因。 儿童作画时不受任何外界条件的干扰和限制,他们画画时随心所欲,表现的东西包罗万象,大多是些意向的组合,如把火红的太阳画成淡蓝色的,这种用图式表现物象的方法从4岁开始。儿童在绘画活动中,眼、脑、手得到一定的训练,想象的翅膀便在他们心头油然而生,以后逐步成熟,到9岁左右已近顶峰。再随着年龄的增长,认知水平的不断提高,心中便渴望得到一种与客观物体形状相吻合的表现形式来直抒胸臆。这时应当引导学生向写实期过渡,教其必须掌握的正确作画姿势和基本绘画知识及作画方法,否则极易使其失去绘画信心。这就需要美术教师引导冲破一条强大的低龄绘画意识的封锁线,下面就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谈谈教学体会: 一、根据孩子的特点,讲究科学的教学方法 1.借助孩子生活中熟悉的实物或动物形象,从小培养敏锐的感觉 在少儿步入艺术殿堂之初,我们就必须强调对其敏锐感觉的培养。两、三岁的孩子还不具备独立的判断能力,还不能直接依据父母口中的是、不是、不要、可以、不可以、应该或不应该等判断语句做出相应的行为反应。但若把他们喜爱或厌恶的各种实物、形象作为“外力”,却可以对其行为起到鼓励或抑制的作用,因为在这些物象当中,饱含着他们天真纯洁而深厚的情感。譬如,小孩儿都比较喜欢黑猫警长、白鹤阿姨、琢木鸟医生、讨厌毛毛虫、苍蝇、蚊子、害怕大灰狼、狗熊、刺猬等。依据孩子的情感倾向,有意识地经常使用这些物象与他们交流,就可以进一步强化小孩对这些物象的情感和行为反应。如您的孩子睡觉不喜欢盖被子,您可以说:“天黑了,小朋友要睡觉了。蚊子就会嗡嗡地叫着说:‘唉,我的肚子好饿呀,到小朋友的身上去找点吃的吧。‘”孩子听完后,往往会乖乖地把被子盖上。而且此后,每当睡觉时,只要家长说一句“蚊子又要出来找吃的了”,小孩子就主动地盖好被子。 2.每堂课确定明确的绘画主题,让孩子在玩中画 制定每学期的教学计划,确定每堂课的绘画主题,逐步引导学生扩大观察和表现的视野。有一次,我教孩子们画海里的渔船,我先是什么也不说,让他们自己画。半个小时以后,几个小孩都画完了。十几张画排成一列,什么形状都有。对于孩子们的画我进行了点评:画得都很漂亮,很有创意。但是画的都不是渔船,缺少渔船的特征。于是,我在一个星期天的早上,我带着这些学生及他们的家长来到了停泊着渔船的码头边,先是大体地让孩子们观察了一下其中的一艘渔船:船头、船体、船尾、驾驶仓、铁锚、缆绳、轮胎、救身圈等等,然后又带他们上了这艘船,玩了好长一段时间,期间,好客的船老大对孩子还讲解了许多不同时期的渔船式样、构造及鲜为人知的一些渔民捕鱼的传奇故事……经过这次码头之行,孩子们观察了渔船,也听了不少有关渔船与渔民的故事。后来我又让他们画了渔船,这次他们知道了为什么画船必须画铁锚;为什么必须要画黑色的大轮胎;为什么必须要画救身圈等等。由此可见:不管是成年人学习绘画,还是孩子学画,都必须来源于生活。

儿童文学-课程标准

《儿童文学》课程标准 1.课程性质和课程设计 1. 1课程定位与作用 课程的定位:《儿童文学》课程是五年制小学教育文科专业的专业课程。 课程的作用:儿童文学是高职高专小学教育文科专业四年级开设的专业课程,是根据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和教师职业岗位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对师范生进行文化素质教育的一门重要课程,在小学教育人才培养方面,有很强的基础性、实用性及综合性,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和职业素养的养成起着重要作用。学生通过儿童文学课程的学习与实践,可以在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素质结构上获得较大的改善,毕业后能较快的适应小学教育文科专业领域职业岗位的任职要求。 与其他课程的关系:《儿童文学》课程作为培养小学教育文科专业技能的一门核心课程,它与其他相关的一些课程,共同承担着高职师范生的知识、理论、技能的教学任务。它的前导课程如语文、现代汉语等课程,平行课程如教育学、心理学等,后续课程如小学语文教学与研究等,共同为学生提供专业知识和文学素养的学习,为学生顺利走上教师岗位奠定了必备的文学素养基础,因而本课程的设置与学生未来职业岗位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 1.2课程设计理念 《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表述:“要用终身教育的理念把握职业教育的本质特征。”儿童文学课程作为培养学生人文素质的主干课程,是学生终身教育的需要,为学生的职业素养的形成打下人文素养基础。

儿童文学课程设计理念体现了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统一,经典性与时代性的统一,民族性与多元性的统一的原则。 1.3课程设计思路 1.3.1 教学要求: 1)掌握儿童文学相关的理论; 2)针对不同文体的作品要学会运用方法进行分析和理解。 3)培养儿童文学创作实践的能力。 《儿童文学》课程主要是以学生以往的阅读经验为基础,以心理学、教育学的理论为基点,对儿童文学课程的相关理论、儿童文学的各种文体,中外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家及其作品以及针对的重要问题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训练学生的教学技巧而进行的系统教学。 学生在学习中,不仅需要掌握基本理论,还需要阅读大量的作品,每一章节完成相应的一般性作业与创造性作业(一般性作业为理论的书面作业,创造性作业包括儿童文学创作和课堂训练),这对学生儿童文学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意义深远。 教学中既注意基本理论的学习,注重引进新的信息与新的研究成果,还注重扩大学生的阅读面,更注重学生将来的实际需要和实际技能的培养,培养他们分析作品、评价作品、讲授作品和创编作品的能力,注重培养目标的多元化。 1.3.2学情分析: 入校以来,学生已经初步接触了教育学、心理学、普通话等课程知识,对未来的职业定向也已基本明确。他们对教学内容及授课形式有较高兴趣,这些都有利于师生互动的开展,对教学目标的达成起积极作用。

儿童古筝教学心得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服务,优质的文档,谢谢阅读/双击去除 儿童古筝教学心得 儿童古筝教学心得 儿童古筝教学心得古筝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它的形制古朴典雅,声音优美动听,深受家长和儿童的喜爱。引导儿童学习古筝,对培养儿童热爱民族音乐、充分感知中国筝文化的丰厚底蕴,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有着极大的作用。那么,怎样才能使儿童正确地步入古筝艺术的殿堂?结合这几年古筝教学的实践,我总结成以下四点适合儿童心理特点的教学方法:以琴激趣,点燃孩子们的学琴兴趣和热情。在教学伊始,教师总会遇到:学生对古筝充满了 古筝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它的形制古朴典雅,声音优美动听,深受家长和儿童的喜爱。引导儿童学习古筝,对培养儿童热爱民族音乐、充分感知中国筝文化的丰厚底蕴,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有着极大的作用。

那么,怎样才能使儿童正确地步入古筝艺术的殿堂?结合这几年古筝教学的实践,我总结成以下四点适合儿童心理特点的教学方法: 以琴激趣,点燃孩子们的学琴兴趣和热情。在教学伊始,教师总会遇到:学生对古筝充满了极强好奇心,但缺乏耐心,思想不集中。教师应认识到这是正常现象。但我们应抓住儿童爱玩好动、注意力集中在感兴趣事物上这一心理特点,因势利导,使无意识变为有意识,完成从好奇心到产生兴趣的转变。在教学时,可米用融技巧与乐曲为一体的教学方法。注意用美的旋律,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还可采用演奏和表演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可以在教学中举行一些汇报演出,让孩子们在准备练习中提高演奏水平和竞争意识,在演出中体验成功, 享受成功。教之不如好之,好之不如乐之”只有把单纯的教学表演化,把抽象的定义具体化、形象化,把枯涩的概念优美化,使知识性和趣味化相结合,教育才有吸引力和感染力。 循序渐进,遵循孩子们的认知规律。古筝的学习,不可能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因此,教师必须根据儿童年龄小这一特点,有计划、有步骤地设计一些由浅入深的教学内容,循序渐进,来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如:左右手的演奏从保持手的基本手型的顺指法开始,逐渐拓展;在节奏音型的选择技能技巧的安排、练习曲和乐曲的选择等方面均做到逐渐增加难度,不让儿童有过量的负担。这样的过程步骤清晰、目标明确、由浅入深、从易到难,才能水到渠成地让孩子们扎扎实实地

古筝入门教程

(已学第一、二、三、四课,认真复习,坚持每天练琴半小时) 第一课 教学内容:1、古筝基本构造介绍; 2、学戴古筝指甲(义甲); 3、古筝的坐姿; 4、基本指法“勾”“托”。 教学目的:通过老师的教学与学生的课堂练习,使学生掌握古筝的相关知识,并初步掌握古筝演奏的基本要求及指法“勾”与“托”。 教学过程: 一、入门知识的讲解: 1、古筝的基本构造和各部位名称; (1)琴弦:现多用尼龙缠弦,以不同型号的钢丝外面缠以尼龙丝制成的。 (2)琴码(又称:雁柱):支撑琴弦,琴码的右侧为演奏区域,左侧为左手补韵的装饰音区域。 (3)岳山:分为前岳山,后岳山,分别镶嵌在琴面板的首部和尾部。 (4)面板:琴面略有弧度的木板。 (5)调弦盒:内有弦轴,用于调音;琴盒内可以放指甲,琴扳手等物件。 2、学习戴义甲 (1)大指:将义甲戴在指肚上,向指尖左上方斜出45度佩戴;食指和中指:将义甲戴在指肚上,顺指甲生长方向直戴 (2)学生练习佩戴义甲,老师和家长指导学生佩戴 注意:佩戴时义甲不要挡住手指的关节;胶布的一半应覆盖在自己本身的指甲上。

3、演奏时的姿势 (1)座位和琴的高矮比例要合适,第一个琴码的高度与自己的腰部平行。 (2)双腿自然弯曲,左脚稍前,右脚稍后放好。 (3)上身端正,后背挺直,坐凳子的前半部分,不要坐满整个凳子。第一个弦码对准衣服的中襟,身体离琴一拳的距离。 (4)两臂和双手松弛而自然抬起,精神饱满,面部表情放松。在演奏时既不要驼背也不要过分挺胸挺肚子,切忌摇头晃脑、脚打拍子等坏毛病。 (5)双手放松呈半握拳状弹琴。 演奏姿势正面图 三. 指法的讲解与练习 1. 怎么样分辨琴弦 提问:古筝共有多少根琴弦?分别有几种颜色? 答:古筝一共有21根琴弦。分为两种颜色:白色、绿色。绿色琴弦唱“5”(sol),一共有四根绿色琴弦,有粗有细,由细到粗,分别代表 高音5;中音5;低音5;倍低音5练习时通过老师报出音名,学生在琴弦上指出来,进行认弦的练习。 2. 指法的讲解和练习(以下练习根据年龄,一年级以下学生用扎桩法) 在学习之前可以先让学生感受五指用手抓东西的感觉,五个手指向掌心抓,然后再练习指法。 “勾”:符号;右手先握拳,自然松开,掌骨突出,把中指放在中音5上,中指向掌心拨弦。用义甲尖触琴弦(老师边示范动作边进行讲解)学生可跟作练习。 老师示范:数拍弹奏(见“勾指法练习”谱例) 学生练习:跟着老师的节拍弹奏 教学生进行识谱练习:5上面是指法,下面是音符。弹奏时,先找到所要弹奏的音符对应的琴弦,再看是哪个指法(即用哪个手指弹奏)。学生练习,老师进行辅导。 “托”:符号;右手先握拳,自然松开,掌骨突出,把大指放在中音5上,大指向掌心拨弦。用义甲尖触琴弦(老师边示范动作边进行讲解)学生可跟作练习。 老师示范:数拍弹奏(见“托指法练习”谱例)学生练习,老师进行辅导。

2020少儿美术培训教学工作计划

2020少儿美术培训教学工作计划 美术培训由于“投入少,收益高”的特点,最近几年在各地大量涌现,那么你知道少儿美术培训教学工作计划怎么写吗?下面是有20xx少儿美术培训教学工作计划,欢迎参阅。 20xx少儿美术培训教学工作计划范文1 一、儿童兴趣班(4~6岁): 教学目的: 以兴趣为出发点,将绘画技法与想象结合,发挥儿童的主体意识,激发儿童对美术的兴趣,挖掘儿童的想象创造才能。 教学内容: 线描画、彩色画、水墨画、手工等。 二、少年兴趣班(6~8岁): 教学目的: 继续提高对美术的兴趣,激发创意思维与形象思维,通过正确地观察、认识,进行必要的临摹、写生、创意,加强绘画基础的训练。

教学内容: 创意线描、装饰色彩、水墨画、纸版画等。 三、少年提升班(8~12岁): 教学目的: 在具有一定绘画基础的前提下,开始向专业绘画方面提升,学习用线描慢写以及设计基础: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提高深入刻画细节的能力和创意能力。 教学内容: 线描慢写、创意图形、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 四、专业绘画班(12~18岁): 主要针对有志于报考美术院校的青少年。 教学目的: 加强专业绘画基础,提高观察、分析和深入塑造的能力,循序渐进,系统地学习,为实现理想做好充分地准备。 教学内容: 速写、素描、水彩、设计等。

为了便于管理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请学员自带最常用的工具材料(油性笔、签字笔、铅笔、橡皮擦、彩色铅笔、油画棒等),纸张和特殊材料由大千美校提供。 20xx少儿美术培训教学工作计划范文2 (一)初级班 a.绘画类目标: 1、认识并逐步学会使用绘画工具和材料(如彩色笔、蜡笔、油画棒),培养正确的绘画姿势,手腿保持一定距离。握笔自然有力。 2、培养幼儿对色彩的兴趣,认识并学会使用3-6种颜色:红、绿蓝、黑、黄、褐点。 3、从游戏的形式让幼儿逐步学会掌握点、竖线、横线、斜线、圆形和方形涂染等方法画出所熟悉的物体,如树木、花草、人、动物等,培养幼儿大胆画画的能力。 b.手工类目标: 1、认识泥工的材料和工具,知道其名称(粘土、橡皮泥及面团),知道它们的性质是柔软的,可以塑造的。 2、学会用搓、团圆、压扁、沾合等方法,简单地塑造一些物体,并能按自己的意愿塑造。

儿童文学教程 重点

第一章:走进儿童文学 1.儿童文学:专为儿童创作的文学作品的总称。 一、艺术的源起 2.儿童最早接触的文学资源:早期民间口头文学传统中的大量神话、歌谣和童 话故事。 3.为什么早期民间文学会进入古代儿童的接受视野? 1)早期民间文学的受众对象中天然地包含了儿童这一群体。 2)民间文学的某些艺术形态天然地契合了儿童的文学接受趣味。 4.早期民间文学的功能:教育功能、娱乐功能 5.早期民间文学的艺术形式 1)词汇方面,一般是通俗的日常口语。 2)与古代人思维和语言上的特征上相对应,早期社会的普通民众也未分化出过 于纤细的文学情感,他们对于事物的感受是简单而直接的。 3)民间文学的口头传播特征决定了它不可能使用过于复杂的结构方式。(比如 循环的三段式) 二、历史的流变 从民间文学到儿童文学 1.民间文学改编的儿童文物 1697年法夏尔·贝洛《鹅妈妈的故事》(里面收集了《小红帽》《灰姑娘》《睡美人》等) 19世纪德格林兄弟(雅各布·格林威廉·格林)编订《儿童与家庭故事集》(又名格林童话) 19世纪丹麦作家安徒生等。 2.为孩子改编的民间故事与之前相比发生了哪些变化? 增(增加以儿童为对象的生活教训内容) 删(即删去作者看来不适合儿童阅读的部分) 改(通过语言或情节上的改写,使作品更具文学性,也符合儿童的接受特点) 三、儿童文学的当代概念 1.分类与特征 儿童文学可分为幼儿文学、儿童文学、青少年文学 幼儿文学(0到6岁的学前儿童为读者对象) 儿童文学(7到13岁的少年儿童) 青少年文学(青春期前后至成年前的青少年)

2.儿童文学作品的文体分为 1)语言形态角度?韵文体(儿歌与儿童诗)与散文体(儿童小说散文戏剧等) 2)具体的文本形态和艺术手法:儿歌、儿童诗、图画书、儿童故事、童话、儿 童小说 3.文体的类型特征 ①文体的固定性②文体的相对性③文体的发展性 四、儿童文学发展的当代语境 1.商业文化语境下的儿童文学 ⑴商业文化对于市场反应的本能关注促使儿童文学的出版方越来越重视儿童文学的阅读者,也就是儿童本人的阅读兴趣,这有直接影响了儿童文学的创作。 ⑵商业文化的开放性潜移默化地带动着文化的开放性。 2.消费文化语境下的儿童文学 ⑴过度的娱乐主义 ⑵一次性作品大量出现 3.新媒介语境下的儿童文学 改变传统儿童文学的传播方式、生产方式、文本形式。 第二章儿童观的意义 儿童观:特定时代,社会中人们对于儿童的普遍看法。 1.卢梭的教育小说《爱弥儿》,可以说是对儿童独立的生命权利和生命价值的 第一声振聋发聩的喊声。在卢梭之前,儿童特殊的身心特征已经在洛克的教育思想中得到了较为充分的认可。 2.谈到20世纪初中国儿童观的变革,周作人发表于1920年的题为《儿童的文 学》的讲演。 3.鲁迅在著名的《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中国人的误解,是一位缩小的成人。 4.现代儿童观对于儿童文学的影响 第一,现代儿童观决定了现代儿童文学的基本精神方向。(孩子是孩子;孩子是完整的“人”。) 第二,现代儿童观决定了现代儿童文学的基本艺术方向。 5.儿童的本质观 本质:是指事物固定不变的根本性质,这个性质决定着事物向我们呈现出来的基本面貌。 幼稚的儿童邪恶的儿童纯真的儿童野蛮的儿童 二、关于儿童的建构观 1.关于儿童的建构说倾向于把儿童和童年的观念都视为特定社会文化建构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