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新课标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知识点总结

新课标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知识点总结

湘教版地理必修三
第一章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重难点
第一章 课文目录
第一节 区域的基本含义
第二节 区域发展阶段
第三节 区域发展差异
第四节 区域经济联系

【知识疏理】
一、区域的主要特征
区域:通常是指一定的地域空间。
地理学最常用的基本概念之一。
特征:
1)区域具有一定的界线(有虚有实)。
2)区域内部表现出明显的相似性和连续性,区域之间则具有显著的差异性。
3)区域具有一定的优势、特色和功能。
4)区域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一个区域的发展变化会影响到周边和相关的地区。
(边界、异同、特色、联系)
二、区域空间结构
1.区域空间结构的概念和影响因素
概 念:一个地区各种区域要素的相对位置关系和空间分布形式。
形 成:是区域自然、人文因素长期作用和相互影响的结果。
影响因素:自然地理条件、社会经济活动、人口状况、城市化水平、
区域开放程度和对外联系等。
2.乡村地域和城市地域
地 域 乡 村 地 域 城 镇 地 域
区别 地域范围大小 大 小
产业活动 农业生产活动为主
非农业生产活动为主

联 系 乡村地域是城镇地域发展的依托,城镇地域会对乡村地域产生广泛的持续的带动作用.

3.地域空间分布形式
项目 形状 结论
农业 面状 区域是汇集农业、工业、交通运输等产业,点、线、面相结合的自然----社会综合体。
交通运输线路 线状和网络状
城市和工业 点状
城市群和工业区 岛状
三、区域产业结构
1.产业结构的概念和影响因素
概念:三次产业及其内部的比例关系。
影响因素:自然地理条件、经济发展水平、资源配置状况、劳动力素质等。
我国三次产业的划分:
第一产业:农业(种植业、林业、牧业、渔业)
第二产业:工业和建筑业
第三产业:除第一、二产业以外的其他各业
2.产业结构的差异
表现:产值比重、就业比重、内部构成等。
传统的农业区域或发展水平较低的区域,第一产业所占的比重较大;
工业区域或加速推进工业化的区域,第二产业所占的比重较大;
发展水平较高的区域,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所占的比重较大。
? 反之,可根据产业比重判断区域状况:
? 第一产业比重大:城市化水平低,经济发展水平低;
? 第二产业比重大:工业化程度高;
? 第三产业比重大:经济发展水平高。
农业地区 工业地区 城市地区
人口分布特点

第一产业人口占绝对优势 第二产业人口比重大 第二、三产业人口比重大
产业分布特点 农业经济占有相当大的比重 工业经济比重上升 第三产业增长速度超过第二产业
产业结构特点 第一产业所占比重比较大 第二产业所占比重比较大 第三产业和第二产业所占比重比较大
对外经济联系 对外经济联系较少 对外经济联系加强 对外经济联系密切
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主要是生态破坏 主要是环境污染 主要是环境污染

四、区域发展阶段
衡量区域发展水平的指标及区域发展的趋势
1.常用指标
常用指标: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人均国民收入、三次产业产值比重等
区域类型:发达地区与发展中地区
或高收入地区、中等收入地区和低收入地区
2.综合性指标
人文发展指数(HDI):通过预期寿命、教育程度和国内生产总值三项指标来反映一个区域的总体发展水平。
3.总体发展趋势
平衡-不平衡-平衡……
低水平---资源浪费,生态破坏,环境恶化---恶性循环
高水平----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可持续发展
区域发展阶段 以传统农业为主体的发展阶段 工业化阶段
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
经济发展水平 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很少 中等


区域产业结构 传统农业比重大,资源和劳动密集型加工制造业为主
第二产业比重大,第三产业加速
第三产业超第二产业,向资金密集和技术密集型升级

区域空间结构 内部差异小
中心城市的发展速度高于区域平均速度,内部差异大 差异逐渐缩小,开放程度和对外联系大幅度增强
区域发展状态 低水平均衡状态 不平衡的加速发展状态 较高水平的均衡状态
五、区域发展差异
一、东、中、西差异
■(一)东、中、西部三大经济地带
划分依据:自然条件、经济基础、发展水平、对外开放程度
我国三大经济地带
经济地带 西部 中部 东部
范围(省级行政单位,暂不含港澳台) 川(蜀)、渝、贵(黔)、云(滇)、藏、陕(秦)、宁、甘(陇)、青、
新等10个 黑、吉、内蒙古、晋、豫、鄂、湘、皖、赣等9个
辽、冀、京、津、鲁、苏、沪、浙、闽、粤、桂、琼等12个

划分依据 自然条件 较差 较优越 优越
经济基础 薄弱 较薄弱 雄厚
发展水平 低 较低 较高
对外开放程度 较低 较低 高

■(二)东、中、西部发展差异
1.经济发展水平差异
我国三大经济地带经济发展水平差异
中、西部经济地带 东部经济地带
经济发展水平 经济发展水平低,发展速度相对较慢 经济发展水平高,发展速度快
工业化、城市化水平 较低 较高
科技教育水平 较低

较高
发展机遇 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西部地带的社会经济发展明显加快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东部地带抓住国家改革开放的机遇,积极对外开放,大力招商引资,取得了迅猛的发展
2.产业结构差异
产业结构的差异是导致三大地带经济发展差距的重要原因。
西部经济地带 中部经济地带 东部经济地带
产业结构 农业经济在国民经济中还占有较大的比重 加工制造业和第三产业相对发达
工业结构 以重型产业为主 表现出一定的过渡性特征 以轻型或轻重混合型产业为主
工业结构“南轻北重,东轻西重”
3.工业化与城市化差异
我国三大经济地带工业化与城市化差异
地带 中、西部地带 东部地带
工业化差异 工业化进程 相对滞后 较快
工业产值 较低 较高
工业结构 仍然是以传统型工业为主体 外资企业、中外合资企业、民营企业已占到相当大的比重,高新技术产业蓬勃发展
城市化差异 城市化水平 较低 较高
城市综合实力 较低 较高
城市密度 较小 较大
4.对外开放的区域差异
对外开放程度直接影响到区域经济增长。
主要原因是:区域开放程度
中、西部地带 东部地带
对外开放时间 较晚 较早
对外开放程度 较低 较高
外资吸收能力 较弱 较强
小结:
我国东、中、西部地带的差异表现在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发展速度、产业结构、工业化和城市化、对外开放等许多方面,这些差异是一系列自然、社会和经济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影响因素 中、西部地带 东部地带
自然因素 地形 海拔较高,地形复杂,对工农业生产和交通建设极为不利 属于我国地势最低的第三级阶梯,低平的丘陵和平原有利于开发利用
气候 多属于半干旱、干旱区和高寒区,对农业发展极为不利 基本上位于东部季风区内,气候湿润,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作物生长
自然资源 能源和矿产资源具有明显优势 能源、原材料不足,北方各省市淡水资源短缺
社会因
素 城市化水平 低 高
科技、教育和文化 低 高
对外开放程度 低 高
经济因素
发展基础 发展基础薄弱,20世纪30年代后才一度出现工业向西推移的趋势
历史上形成的社会经济基础较好,19世纪40年代后,近代工业首先出现在沿海

产业结构 第一产业比重相对较大,乡镇企业不发达,生产力水平较低,经济发展相对迟缓 产业结构相对较优,第二、三产业比重都在35%以上,远大于第一产业,农村工业化程度较高,生产力水平较高
交通运输状况 交通线路较少,运输条件较差 交通设施齐全,网络稠密
其他因素
地理区位 距海较远,长期处于较封闭的状态,缺少东部地带

的区位优势
面向大海,具有开放性,海运的便利为发展开放型经济提供了优越的区位条件

民族心理 人们的思想观念比较保守,经济竞争的危机感和紧迫感较差
人们的思想观念比较开放,在经济竞争面前有较强的危机感和紧迫感

国际化程度 内部联系和对外交流较少,社会经济比较封闭
国际化程度高,与外界保持着密切的社会、经济和技术联系


南方与北方通常是针对东部地区而言,以_秦岭-淮河一线作为分界线。
北方地区 南方地区
自然条件 地形 以平原和高原为主 山地、丘陵、平原、盆地、高原均有分布
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植被 常绿阔叶林及热带季雨林
土壤 红壤、砖红壤








件 农业生产 以旱作为主,东北地区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 以水田为主,长江中下游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和商品棉基地
工业生产 重工业发达,辽中南、京津唐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 轻工业发达,沪宁杭、珠江三角洲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

产业结构 第一产业比重相对较高 第一产业比重相对较低

交通运输 以公路、铁路为主 水运、公路、铁路运输都很便利

对外开放 对外开放较晚,开放程度低
对外开放较早,开发程度高


西部大开发
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沿海地区的加速发展,东、中、西部地带的经济发展差距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
目的 为了缩小地区差距,加速西部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
范围 西部地带的10个省(区、市)以及中部地带的内蒙古自治区和东部地带的广西自治区。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和吉林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比照国家西部大开发有关政策实施开发开放(10+2+3)
自然资源丰富:矿产资源、油气资源、水能资源、土地资源等有突出优势,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地理优势旅游资源丰富;政府政策扶植;社会环境优良;西部有潜在的广阔市场。
劣势 基础设施落后,人才、技术、资金匮乏,生态环境脆弱.
意义 (1)将西部地带的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将潜在的优势变为现实优势不仅可以缩小我国东部和西部地带之间的发展差距,推动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实现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富裕。
(2)加强民族团结,保持社会稳定与边疆安全
(3)扩大国内市场需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4)西部大开发尤其要注意生态环境保护问题.
六、区域经济联系
区域经济合作的概念和形成
区域经济合作是区域经济联系的重要形式,是在区域规划指导下的区域分工与协作,也是一定生产领域的长期协作活动。

区域经济合作一般在国家的主导下进行,或者是通过地方政府、经济组织、行业协会的协商联系而形成的。
区域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是当代世界经济发展的两大趋势。
1.区域经济一体化
特征:1)内向的保护性:在区域经济集团内部,各成员国之间实行关税互惠,取消贸易壁垒,加强技术合作,实现经济互补合作,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
2)外向的竞争性:某区域经济集团以整体优势与其他经济集团相抗衡,提高本地区在国际上的竞争能力和政治地位。
类型:特惠关税区、自由贸易区、关税同盟、共同市场、经济同盟等
世界主要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
一、东、西部地区的经济合作
1.对口帮扶成效明显
2.西部地区投资加大
3.科技、信息和人才的联系日益密切
4.实现了合作双方的相互发展
二、资源跨区域调配
意义:中国资源丰富、种类齐全,但空间分布不均,与我国目前的经济地理格局不相适应。能源和水资源的跨区域调配,有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是缩小东西差距和南北差距、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一)南水北调
规划出“四横三纵”的总体布局:
东、中、西三条调水路线
长江、黄河、淮河和海河四大流域
意义:可实现我国水资源的南北调配和东西互济。
线路 西线 中线 东线
调水源地 在长江上游通天河、支流雅砻江和大渡河上游筑坝建库 加坝扩容后的丹江口水库 长江下游江苏扬州附近
线路走向 开凿穿过巴颜喀拉山的输水隧道,调长江水入黄河上游 沿唐白河流域西侧过秦岭后,经黄淮海平原西部边缘,在郑州以西过黄河,沿京广铁路西侧继续北上,可基本上自流到京津 利用大运河提水北送,连接洪泽湖、骆马湖、南四湖、东平湖。然后分两路:一路向北,经隧道穿越黄河至天津;一路向东,经胶东地区输水干线至济南、烟台、威海。
可调水量 较小 较大 大
源地水质 最好 较好 差
地形、地势的影响 地形复杂,工程量大 虽然地势较复杂,但地势南高北低,水可自流向北 黄河以南需动力提水,黄河以北可顺地势北流
现有配套设施 差,可利用的设施极少 较好,有丹江口水库、三峡水库可利用 好,有京杭大运河及沿线湖泊可利用

南水北调工程把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四大流域连接起来,形成了“四横三纵”的总体格局,实现我国水资源南北调配和东西互济.
■(二)西气东输
主体工程:新疆塔里木盆地的轮南的天然气输送至上海
穿越戈壁、

沙漠、黄土高原等地形复杂的区域,三次跨越黄河,一次跨越长江
我国距离最长、口径最大、站场最多,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管道工程。
中、西部地区 东部地区
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资源开发与经济建设 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使之成为当地的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 缓解能源紧张状况,推动经济发展
产业结构调整 加快综合利用天然气的步伐,并可有选择地发展以天然气为原料的化学工业,推动其向深加工、高附加值的方向发展 东输的西气在很大程度上可逐步改变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提高清洁能源的使用比例,改善大气环境,极大程度上促进能源生产、轻重工业的结构调整
基础设施建设 推动天然气勘探、开发和管道建设等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就业机会,强力拉动相关产业,激活沿途省区基建、商运等的发展潜力,形成一条新的经济增长带 东部地区各省市积极改善基础设施,建立天然气网络和城市天然气主环网,极大带动城镇基础设施建设
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促进西部能源结构气化的实现,缓解因砍伐森林、破坏植被带来的环境压力,但管道途径地区地貌类型复杂,生态环境脆弱,水土保持工作尤为重要 改变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提高清洁能源的使用比例,有效地改善大气环境,提高当地人民的生活质量
■(三)西电东送
含义:开发青海、贵州、云南、广西、四川、内蒙古、山西、陕西等西部省(区)的电力资源,将其输送到电力紧缺的广东、上海、江苏、浙江和北京、天津等地区。
原因:
1.资源分布的不平衡
2.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意义:会促进西部地区的资源开发,将其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强力拉动相关产业的发展,给我国沿海较发达地区提供大量电力,为其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保证。
■(四)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量大、周期长,对调出、调入区的地理环境有明显影响。
以煤炭为例:
调出区:煤炭资源减少、地面发生沉降、产业层次偏低
调入区:大气污染、废渣处理
三、产业转移
■(一)沿海企业向内地的迁移
原材料价格、工资与地价、公用事业费用等生产成本的地区差异,导致产业转移,能促进欠发达地区的发展,也会带来生态环境问题。

■(二)台湾产业向大陆转移
大陆经济的发展,投资环境的改善
机电、IT、化工等行业
加速产业化步伐(劳动密集型产业、高技术产业)、创造就业机会

■(三)广东边远地区的产业集群效应
发达地区在发展

到一定程度以后,就会产生人口稠密、交通拥挤、资本过剩、污染严重、自然资源不足等问题,使生产成本上升、经济效益逐渐下降。在这种情况下,发达地区便将资本、技术、劳动力等向区域内相对落后的地区扩散,在边远地区形成产业集群效应,以逐渐缩小地区差别,从而在区域内部达到平衡。
■(四)产业转移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区域产业发展经历了由低级到高级、由落后到先进的发展过程。
不同的发展阶段,产业活动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有所不同,产业转移同样会给转出区和转入区的地理环境带来深刻的影响。
一方面,产业转移改变了区域的地理环境;另一方面,产业转移伴随着环境污染和扩散。
项目 特点 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产业发展阶段 低级阶段 工业规模较小 对环境的破坏不大
重化工阶段 工业规模迅速扩大 “三废”污染严重,人地关系紧张
高科技发展阶段 产业结构进行优化调整 对环境的不理影响又趋于减小
区域产业发展过程 由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向资金密集型、技术密集型转变;从大量消耗原材料和能源的类型,向知识、技术、服务类型逐步过渡 产业活动对区域地理环境的不利影响逐渐缩小
产业地域分布 发达地区往往向欠发达地区转移劳动、资源型产业 使欠发达地区的环境污染加重

【要点提炼】
1、区域的主要特征
①区域的概念(a)
区域是指一定的地域空间。它具有一定的面积、形式、范围或界线,其内部的特定性质或功能相对一致而有别于外部邻区。
②区域的基本特征(b)
基本特征:⑴区域具有一定的界线。⑵区域内部表现为明显的相似性和连续性,区域之间具有显著的差异性。⑶区域具有一定的优势、特色和功能。(4)区域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一个区域的发展变化是会影响到周边和相关的地区。
2、区域的空间结构
①区域空间结构的概念及类型(a)
区域空间结构是指一个地区各种区域要素的相对位置关系和空间分布形式。一般,区域空间结构由点、线、面和网络四种形式组成。
类型:乡村地域(以农业生产活动为主)和城镇地域(以非农业生产活动为主)
②区域空间结构变化的原因(c)
区域空间结构是区域自然、人文因素长期作用和相互影响的结果,影响区域空间结构的因素有自然地理条件、社会经济活动、人口状况、城市化水平、区域开放程度和对外联系等,这些因素的变化就会引起区域空间结构的变化。
区域是汇集农业、工业、交通运输等产业,点、线、面相结合的自然—社会综合体,这些产业和事物的变化也是引起区域空间结构变化的

重要原因。
3、区域产业结构
①区域产业结构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a)
区域产业结构是指三次产业及其内部的比例关系。影响产业结构的因素:自然地理条件、经济发展水平、资源配置状况、劳动力素质等。
②我国三次产业的划分(a)
第一产业是广义上的农业,包括农、林、牧、渔业;第二产业指工业(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和建筑业;第三产业包括除第一、二产业以外的其他各业。
4、以传统农业为主体的发展阶段
①衡量区域发展水平的三个常用指标(a)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人均国民收入、三次产业产值比重。
②以传统农业为主体的发展阶段的区域经济特征(b)
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也不高,以传统农业为主。工业化处于起步阶段,以资源型工业和劳动密集型加工制造业为主。区域空间结构简单,区内经济差异小,中心城市缺乏,现代化交通线路数量少,分布稀疏,对外开放程度不高,表现出典型的自给自足特征,区域内部人地关系基本协调,整个区域处于低水平均衡状态。
5、工业化的阶段
工业化的阶段的区域经济特征(b)
工业化、城市化加速发展,第二、三产业比重迅速上升;劳动力开始由农业向制造业和服务业大规模转移;区域内部集聚作用大为加强,相继出现规模较大的中心城市和工业基地,区域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中心城市对于区域的辐射带动作用大为加强,交通运输建设显著加快,区域对外开放程度提高;区域经济表现出明显的不平衡增长态势。
6、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
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的区域经济特征(b)
工业化、城市化水平已较高,加工制造业向资金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全面升级。第二、三产业比重较大,第三产业的增长速度和产值比重超过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高科技成为区域发展的主导力量。基础设施齐全,交通和通讯基本形成网络。区域内部的发展差异缩小,区域的开放程度和对外联系增强,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较高。
7、东、中、西差异
①我国三大经济地带的划分(a)
范围:东部(辽冀京津苏沪浙闽粤桂)、中部(内蒙古黑吉晋豫皖鄂湘赣)、西部(陕甘宁青新云贵川藏渝)
②我国东、中、西部的区域发展差异及图示(c)
东部经济地带 中部经济地带 西部经济地带
经济发
展水平 经济发展水平高,发展速度快 经济发展水平低,发展速度慢

产业结构 加工制造业和第三产业相对发达;以轻型或轻重混合型产业为主 农业经济在国民经济中还占有较大的比重;以重型产业为主,其

中中部表现出一定的过渡性


工业化
与城市化 工业化进程快,工业增加值占全国的比重为60%;企业形式多样,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速;城镇分布密度大;城市化水平高 工业化进程慢;工业增加值占全国的比重为24%;以传统工业为主体;城镇分布密度较小;城市化水平较低 工业化进程慢;工业增加值占全国的比重为10%;以传统工业为主体;城镇分布密度小;城市化水平低
对外开放 开放时间较早,开放程度较高,吸引外资能力较强 开放时间较晚,开放程度较低,吸引外资能力较弱
科技教
育水平 较高 较低
发展机遇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东部地带抓住改革开放的机遇,积极对外开放,大力招商引资,取得了迅猛的发展 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西部地带的社会经济发展明显加快
③我国改革开放的时空发展(b)
从时间上看,开放起步于1980年设立的四个经济特区,1984年开放14个沿海城市,以后开放步伐不断加大,1992年基本形成全方位开放格局。从空间上看,开放首先从沿海开始,从沿海的点(经济特区和沿海开放城市)到沿海的片(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南三角地带、山东半岛、辽东半岛等),再向中西部推进;但目前中西部的开放城镇仍是点状分布(长江沿海开放城市、边境开放城市、省会开放城市),在开放程度上不及东部沿海地区。
8、南方和北方
①我国南方和北方的划分(a)
通常情况下,我国的北方和南方是针对东部季风区而言的,其分界线是秦岭—淮河一线。
②我国南方和北方的区域差异、限制因素及发展方向(b)
南方与北方的区域差异
区域
项目 北方地区
南方地区




件 地形 以平原和高原为主 山地、丘陵、平原、盆地、高原均有分布
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
植被 温带落叶阔叶林为主 常绿阔叶林及热带季雨林
土壤 棕壤、钙质土、黑土 红壤、砖红壤






件 农业产业 以旱作为主,东北地区是全国重要的商品基地 以水田为主,长江中下游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和商品棉基地
工业产业 重工业发达,辽中南、京津唐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 轻工业发达,沪宁杭、珠江三角洲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
产业结构 第一产业比重相对较高 第一产业比重相对较低
交通运输 以公路、铁路为主 水运、公路、铁路运输都很便利
对外开放 对外开放较晚,开放程度低 对外开发较早,开放程度高
限制因素及发展方向:
北方地区 南方地区
限制因素 水资源不足,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不断恶化、产业结构不合理、对外开放不

够 洪涝灾害,环境污染,山地水土流失严重,人地关系矛盾加剧
发展方向 调整产业结构,扩大开放,改善生态环境,加快渤海湾地区开发和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工作 进一步扩大开放的领域,治理环境,加快产业的升级改造,协调好人地关系
9、西部大开发
我国西部大开发的范围及意义(b)
范围:包括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四川、重庆、云南、贵州、广西、内蒙古等12个省、市和自治区。其国土面积685万平方千米,占全国国土面积的71.4%;2002年末有人口约3.67亿,占全国人口总数的28.6%。湖南湘西、湖北恩施、吉林延边三个自治州,比照国家西部大开发有关政策实施开发开放。
意义:⑴有利于西部地区经济协调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⑵有利于东、西部人民走向共同富裕,有利于民族团结、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⑶有利于调整我国经济结构,为东部地区产业升级和资金、技术、人才转移提供新的发展空间,有效地扩大内需,增强国民经济增长的需求拉动;⑷有利于再造一个山川秀美的西北,改变生态环境,为全国特别是东部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生态屏障。
10、东、西部地区的经济合作
我国东、西部地区的经济合作所取得的成效与意义(b)
成效与意义:对口帮扶成效明显;合作项目不断增多,对西部地区投资力度加大;科技、信息和人才的联系日益密切;实现了合作双方的“双赢”,实现了合作双方的共同发展。
11、资源跨区域调配的经济合作
①资源跨区域调配的意义(b)
我国资源丰富、种类齐全,但空间分布不均,与我国目前的经济地理格局不相适应。能源和水资源的跨区域调配,有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是缩小东西差距和南北差距,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②南水北调、西气东输、西电东送的具体方案及图示(c)
⑴南水北调工程:从长江引水向北,途经鄂、豫、冀、苏、鲁、津、京7个省市,供水至华北、西北地区。
东线:从长江下游扬州引水,利用京杭大运河等河道作为主干线进入天津。主要解决华北地区的缺水问题。东线把长江、淮河、黄河和海河四大流域连接起来。
中线:从丹江口水库引水,开渠输水,途经郑州、石家庄,终点北京。中线工程具有水质好,覆盖面大、自流输水等优点,是解决华北水资源危机的一项重大基础设施。
西线:从长江上游引水入黄河,为青海、甘肃、宁夏、陕西、内蒙古和山西6省区提供灌溉、城镇生活和工业用水,促进西北内陆地区经济发展和改善黄土高生态环境。
【拓展提示】南水北调工程的意义:可实现我国水资源的南北调配和东西

互济具有社会、经济、环境等综合效益;可促进工农牧业生产和经济发展,缓解城乡争水、地区争水、工农业争水的矛盾,有利于社会安定团结;具有为工业、居民、农业供水,防洪,排涝等经济效益;利于回升地下水位、保护生物多样化、缓解北方地区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
⑵西气东输工程:主体工程是自新疆塔里木盆地轮南出发,由西向东经新疆、甘肃、宁夏、陕西、山西、河南、安徽、江苏,终点到上海市。沿途将穿越戈壁、沙漠、黄土高原,并跨越黄河、长江、淮河等江河,全长4000多千米。工程总投资预计高达1200亿元,输气量最终达到200亿立方米/年。为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以及沿线的河南省、安徽省等供应天然气。
【拓展提示】西气东输工程的意义:可加速改善东部地区的能源结构,有效治理大气污染,改善沿线地区及长江三角洲地区人民的生活质量,促进西部大开发,拉动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促进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
⑶西电东送
北通道:将“三西”(即内蒙古西部、山西、陕西)煤电基地和黄河上游水电送往京津唐地区。
中通道:将长江三峡和金沙江干流水电送往华中、华东和福建以及广东。
南通道:南部通道以开发云南、贵州、广西的水电为主,并以开发贵州等火电为补充,向广东等东部地区送电。
【拓展提示】西电东送的意义:可促进西部地区的资源开发,将其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拉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西部生态环境建设,有利于退耕还林和水土保持;为我国沿海较发达地区提供大量电力,为其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保证,并缓解东部日益严重的环保压力。
③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地理环境的影响(b)
资源跨区域调配对资源调出区、调入区及资源调配中所涉及的有关区域的地理环境都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进行工程建设时,要评估工程对涉及地区地理环境的影响,包括有利的影响和不利的影响,对不利的影响要采取工程或技术手段加以克服。
南水北调:输出区可能出现水资源紧张,生态环境受到影响;输入区获得水资源,改善当地水文环境,促进经济的发展,也会在北方地区产生土壤次生盐渍化问题。
西气东输:输出区将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加快天然气的开发和综合使用,改善产业结构,但管道的建设易破坏沿线地区的生态环境;输入区可以缓解能源供应紧张局面,改善能源消费结构,减轻大气污染。
西电东送:输出区加快电力开发和输电线路建设,发展区域经济,拉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但水电站建设易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坑口火力电站易

加剧环境污染;输入区获得充足的电力供应,促进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改善环境质量。
12、产业转移
①我国产业转移到基本特点(b)
沿海企业向内地转移:因环境、资源问题,为寻求廉价资源和低成本进行的产业转移;
中国台湾企业向中国大陆转移:为寻求廉价的劳动力、众多的发展机会、广阔的市场空间而进行的产业转移;转移的产业主要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和高技术(IT)产业
广东边远地区的产业集群效应:为促进区域经济均衡发展进行的产业转移。
②产业转移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b)
产业转移促进了被转移地区的资源的开发,被转移地区的资源优势变为产业优势,促进了产业的更新和升级,推动了被转移地区经济的发展;
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转移劳动、资源密集型产业,使欠发达地区的环境污染加重,人地关系趋向紧张。
区域产业发展在经历了由低级到高级、由落后到先进的阶段以后,产业活动对区域地理环境的不利影响才可能逐步减轻。
【拓展提示】以珠江三角洲为例,可以看出产业转移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第一次转移 第二次转移
时间 改革开放初 20世纪90年代
转移方向 由香港向珠江三角洲 珠江三角洲转向邻近地区
转移产业 劳动密集型、传统制造业 劳动、资源密集型产业
转移原因 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水平低,且参与国际分工 珠江三角洲相对发达,
产业结构优化
对环境影响 环境污染加重 环境质量好转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