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工程地质勘察总说明书(崆峒区)

工程地质勘察总说明书(崆峒区)

工程地质勘察总说明书(崆峒区)
工程地质勘察总说明书(崆峒区)

工程地质勘察总说明书

1、勘察概况

1.1 任务依据

1、《G312线上海至霍尔果斯公路嘉峪关至清泉段工程可行性研究》;

2、《G312线嘉峪关至清泉段公路(试验段)两阶段初步设计》;

3、交通运输部现行的公路工程技术标准及相关规范。

1.2 勘察目的与任务

1.2.1目的与任务

在初步设计的基础上,查明了公路沿线及各类构筑物建设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为路线方案的确定和沿线各类构筑物的方案设计提供工程地质资料。

1.2.2基本要求

1、工程地质勘察应结合路线及各类构筑物的方案设计采用工程地质调绘、钻探、挖探、原位测试等手段相结合的综合勘察方法进行。

2 、查明公路沿线的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水文地质条件;查明各类构筑物建筑场地的岩土类别、地层结构和岩土的物理力学性质;查明公路沿线不良地质的类型、规模、分布、诱因、发展趋势及危害程度;查明特殊性岩土的分布范围、厚度及其对公路工程的不良影响;查明公路沿线地震动参数和地震烈度的分布情况;对建设场地的适宜性进行评价,并提出相应的工程地质意见和建议;查明沿线筑路材料的类别、料场位置、储量及采运条件。

3 、工程地质勘察报告的编制充分利用勘察取得的各项基础地质资料,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结合路线及其沿线构筑物的方案设计进行编制,并满足初步设计的要求。

1.3 技术标准依据

1.3.1本次勘察执行的主要标准、规范、规程:

《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G C20—2011)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

《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GB50025—2004)

《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15)

《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G B02-2013)

《公路桥梁抗震设计细则》(JTG/T B02-01—2008)

《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技术规范》(GB17741—1999)

《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G E40—2007)

《公路工程岩石试验规程》(JTG E41—2005)

《公路工程水质分析操作规程》(JTJ 056—84)

《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2007)

《公路工程水文勘测设计规范》(JTG C30—2015)

《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15)

《工程岩体分级标准》(GB/T50218-2014)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2014)

1.3.2本次勘察利用的主要资料:

《1:20万酒泉市区域地质报告》

《G312线嘉峪关至清泉段公路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G312线嘉峪关至清泉段公路(试验段)两阶段初步设计》

1.4 工程概况

本项目试验段起点位于嘉峪关市与玉门市分界的双井子堡,桩号为K2912+000,终点为玉门市清泉乡清泉村,桩号为K2945+350,路线总体走向自东向西,途径双井子堡、新民堡、七里墩至清泉村,全长33.403Km。本项目沿线走廊带受控因素相对较多,地形地质条件复杂,试验段共新建大桥91.5m/1座,新建中桥168.58米/3座,新建小桥221.44米/11座,涵洞共99道,其中钢筋混凝土盖板涵洞58道、钢波纹管涵40道、加固利用涵洞1道。

1.5 工作概况

根据业主的要求及公司下达的任务,本次工程地质勘察工作,是在充分利用工程可行性研究、区域地质资料及初步设计文件的基础上,采用了以地质调绘为主,与钻探、室内试验相结合的综合勘察方法;重点对沿线不良地质及主要构造物进行了勘察。通过对资料的分析、整理,编制详勘文件。

按照该项目工程地质勘察的合同要求,地质勘察人员从2016年3月上旬开始搜集资料、做好各项准备工作;3月12至3月25日进入勘察现场,对沿线地层岩性、构造、不良地质现象、水文地质条件等展开综合地质调绘,完成地质平纵面的调绘工作。根据勘探点的布置原则及原有公

路的病害情况,结合调绘结果,积极与设计单位勾通,及时布置勘探工作。

2016年3月18日,勘探队伍进场,主要采用钻探、挖探、原位测试的综合勘探手段开展工作,地质勘察人员对勘探的全过程进行地勘监理和钻孔编录,以确保勘探质量。地质勘察人员在仔细研究调绘资料的基础上,对勘探资料及试验资料进行了对比分析,于2016年6月20日完成了施工图设计地勘资料的整理编制。

1.6 工作量布置原则与实际完成工作量

1.6 工作量布置原则与实际完成工作量

1.6.1工作量布置原则

在地质调查的基础上,对露头条件差、不能判明的地下隐蔽工程地质条件,或为满足取样、试验需要,对原有公路病害地段,布设适量的工程地质勘探工作。重点是不良地质、构造物和病害地段;对地质条件简单的一般路段,间隔一定距离亦有勘探点控制。

地质条件简单的路段,以挖探等简便方法为主。对不良地质和大型工程工点,以钻探为主。对本项目不良地质地段进行综合勘探。对大、中桥布设钻孔。对全线的小桥、涵洞通道、防护工程等在有代表性的岩性段布置钻孔和探井。

1.6.2实际完成工作量

根据勘探点的布置原则,结合勘探申请报告,祥勘阶段完成了相应的地质调绘、钻探、挖探、取样工作。此外还进行了原位测试(标准贯入、动力触探试验)、水文地质观测(水位测量)及岩土水试验(土常规、筛分、岩石强度、水质分析等)。本项目施工图勘察阶段共完成的工作量统计如下:

地质勘察实物工作量一览表表3

项目单位勘探工作量备注

地质调绘

1:2000平面km237.91

地质纵(横)断面km 47.40

筑路材料处 1

取土场处 2

项目单位勘探工作量备注

勘探

工程钻探m/孔662.2/95

工程探井m/个/

取样

取土样

原状样/ 12

扰动样组148

筛分组82

水质分析组8

岩样组/

易溶盐组54

CBR 组 2

筑路材料组 2

1.7 勘察手段与方法

本次勘察采用了综合性勘察手段和方法。首先,通过对区域地质、工可资料及初步设计的详

细研究,对全线构造、地层岩性、不良地质地段等的范围、类别、性质有了初步认识,然后进行

详细的地质调查,在此基础上安排物探对判断不明部分、大型构造物进行勘探,最终通过布置合

理的钻孔、挖探来验证地调和物探的判断。结合本项目具体的地质条件,采取了工程地质调绘、

钻探、挖探、取样和室内岩土试验相结合的勘察手段。

2、自然地理概况

2.1 地理位置

国道G312线起点为上海,终点为新疆霍尔果斯口岸,途经上海、江苏、安徽、河南、湖

北、陕西、甘肃、宁夏和新疆8个省市自治区,全程4967公里。国道312线在甘肃境内长1536

公里,起点位于甘陕交界的凤翔路口(K1681+000),终点位于甘新交界的星星峡(K3307+965)。

本项目试验段起点位于嘉峪关市与玉门市分界的双井子堡,桩号为K2912+000,终点为玉门市清

泉乡清泉村,桩号为K2945+350,路线总体走向自东向西,途径双井子堡、新民堡、七里墩至清

泉村,全长33.403Km。

图1-1 项目地理位置图

国道G312线是连接我国东部上海、江苏和西部甘肃、新疆的一条重要通道,曾是新疆物资运输的唯一通道,现有公路自通车以来,发挥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沿线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交通基础设施保障。国道312线酒泉、嘉峪关境内段为原甘新公路的一段,后经多次改造,路况遂有明显改善。1981年划为国道,成为国道312线(上海至霍尔果斯)的一部分。1991年甘肃省对国道312线兰州至安西段实施“创建千里窗口路”改造工程,之后又对瓜州至星星峡段、武威过境段、张掖过境段、酒嘉过境段实施改造工程,使国道312线兰州以西路段基本达到二级标准。

2.2气象

拟建项目区地处内陆,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在甘肃省公路气候区划中属于陇东、陇西黄土高原温冷气候带。该气候带总的气候特征为春、秋短促,气温变化比较剧烈,河谷川区夏季炎热,高原和山地夏季较凉爽,冬季较长,也较寒冷,东南部降水多,西北部降水少。

拟建项目区气候情况见表1-1:

2.3 河流、水文

项目区总属黄河流域一级区。沿线主要河流为:泾河。

泾河:发源于六盘山腹地的马尾巴梁,它从源头一出山,就水势洪大,湍湍急流,经泾源县白面镇、园子乡、穿沙南峡,在柳家河坝入甘肃平凉,抵陕西高陵县汇入渭河。

泾河是黄河中游的大支流,长451公里,流域面积约45,400平方公里。大部分支流深切于黄土丘陵和黄土高原,河谷狭窄。陕西境内多险滩,跌降高差3~7公尺,多形成瀑布急流。夏秋多暴雨,故以洪水猛、泥沙多著称。泾河流域水利开发很早,秦时开郑国渠引泾水灌溉关中平原;上游平凉、泾川等地也远自唐代即已开渠兴利。现在上、中游修筑水库,下游扩建泾惠渠灌溉工程,增加了灌溉面积。

泾河支流众多,主要有马莲河、蒲河、黑河、马拦河、泔河等。流域年平均降水量550毫米,主要集中在夏季。径流年内分配不均匀,洪、枯水流量相差悬殊,根据平凉市水文站提供的资料计算平凉段泾河百年一遇洪峰流量约为1832.5m3/s。多年平均年径流量24.4亿m3。流域内水土流失严重,年平均含沙量141kg/m3,最大含沙量1430kg/m3。

3、工程地质条件

3.1 地形地貌

路线地处陇东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黄土梁峁起伏,沟壑纵横。项目区大部分为黄土覆盖,因受地质构造作用控制,先后沉积了甘肃红土层和黄土层,形成以黄土堆积前的构造地貌为基础的黄土地貌。黄土分布面积较广,地形波状起伏,在流水等外力作用下,水土流失严重,形成千沟万壑、支离破碎的梁状山体。梁体大都和河谷平行,成梳状分布,构成梁、沟相间的现代黄土地貌。可进一步细分为河谷阶地和黄土梁峁。

丘陵区地质基础一般为第四系上更新统风积黄土。黄土梁一般为条状延伸的岭冈。有的由黄土塬经侵蚀分割而成,有的在黄土堆积前即为条状延伸的岭冈,黄土堆积后,仍具有岭冈起伏形态。顶面比较平缓,两侧为沟谷和冲沟所切割;黄土峁为呈穹状和馒头状的黄土丘陵。顶面多浑圆,斜坡坡度变化较大,大多数为阴坡平缓,阳坡较陡,可达15°~25°。平面呈圆形或椭圆形,多连续分布。它是黄土覆盖在穹状古地地形上,经流水侵蚀而成,或由塬或梁经长期侵蚀切割而成。3.2 地层岩性

根据工程地质调绘及勘探,拟建项目区地层主要为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填筑土(Q

4

me)、第四系

上更新统黄土(Q

3

eol)。按其时代成因和岩性由老至新的顺序分述如下:

全新统人工填筑土(Q

4

me)

全新统人工填筑土(Q

4

me):主要分布于路线沿旧路布设段,稍湿,中密,以水泥、碎石土等为

主,土质不均。局部地段分布建筑垃圾、生活垃圾等。

上更新统风积黄土(Q

3

al+pl)

上更新统风积黄土(Q

3

al+pl):广泛分布于项目区,淡黄色,稍湿,可塑-硬塑,具垂直节理,表层夹植物根系,具湿陷性,湿陷性等级为II~IV,以II级为主。

3.3 地质构造

项目区所处陇东黄土高原亚区属于比较稳定的鄂尔多斯地台的一部分,基底基岩平缓,发育十分稳定。区内覆盖层多为第四系中更新统离石黄土和上更新统马兰黄土及全新统地层, 第四系地层的下部,未发现大的构造断裂带和活动性断裂,地质构造简单、稳定,全区为同一构造类型,各构造体系的构造形迹表现比较微弱,对路基及构造物基本无影响。

3.4 地震

根据国家地震局颁布的《中国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中国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区划图》(GB 18306-2015图A和图B):勘察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15g,地震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45s。相对应全国地震烈度区划为Ⅶ度。按照《公路桥梁抗震设计细则》要求,公路工程构造物应采取抗震设防措施。

3.5 水文地质条件

项目全线为黄土覆盖,为我国黄土高原区,受流水等外力作用,水土流失严重,形成千沟万壑、支离破碎的黄土地貌。黄土层分布连续,厚度大,是主要的孔隙含水地层。由于黄土高原沟谷深切、地形破碎,干旱少雨,导致地下水的分布具有明显的差异,含水层具有较大的区域性分布和小面积断续分布的特点。

根据地下水的含水类型、富水性及各层间的水力联系,将沿线地下水类型划分为黄土梁峁孔隙潜水一种类型。

黄土梁峁孔隙潜水:分布于项目全线,按含水层岩性及泉水出露情况可分为黄土潜水,黄土下伏的基岩风化壳潜水和黄土覆盖高阶地砾石层潜水。地下水主要受大气降水补给,下渗形成含水层,没有统一含水层,亦无固定排泄边界,多在沟脑、沟坎、坡脚及滑坡陡坎处以泉的形式溢出。此类潜水储量小、水质较复杂。

由于沟谷发育、切割强烈,造成地形破碎,受水面积小,同时又因暴雨多,致使本来就有限的降雨量大部形成地表径流,所有这些因素促使该区地下水的聚集和蓄存条件极差,分布零星,水量贫乏。地下水主要埋藏在沟间地块中上更新世风积黄土和沟谷上更新世~现代坡积洪积黄土状土之中,即含水层为黄土或黄土状土。地下水根据埋藏条件的不同主要表现为两种形式:一是地下水呈大面积连续分布在梁、峁黄土中;二是地下水主要赋存于黄土沟谷之中,分水岭不含水,沟间地坡麓间局部含水或基本不含水。黄土沟谷潜水矿化度多数为1~5g/l,但在某些适宜的地段也零星分布着矿化度较低的水。

主要接受大气降水补给,在沟谷地带则主要依靠雨水汇流下渗而补充。地下水沿沟谷向下游运动,在适当地段以泉的形式排泄。单井涌水量变化大。

3.6 不良地质及特殊性岩土

3.6.1特殊性岩土

拟建项目区沿线特殊性岩土主要为湿陷性黄土。

湿陷性黄土:K0+000~K24+400该段路线位于黄土丘陵沟壑区,沿线分布黄土,主要为马兰黄土,具有大孔隙,结构疏松,易溶盐含量高,土样呈中性至碱性。为II~IV级自重湿陷性,以II级为主,湿陷深度14.5米~大于25米。

3.6.2 不良地质

拟建项目区不良地质主要为黄土陷穴。

黄土陷穴:K2+260~K2+340、K16+030~K16+180等段落路线左侧分布有串珠状黄土陷穴,为地表水长期排泄所致,对路基有一定影响。

4、工程地质特征与评价

4.1岩土体工程地质类型及特征

4.1.1岩土体工程地质类型

根据现场调查及综合工程地质勘察,项目区未见岩体出露,在勘探深度内地层主要为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填筑土、第四系上更新统风积黄土。

4.1.2 工程地质特征

沿线地层根据勘察及原位测试、土工试验和当地施工经验,结合《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2007)等有关规范标准,对各类土、岩体工程地质特征评价见表4.1。

岩土体基本承载力容许值及摩阻力标准值一览表表4.1

4.2 路基工程地质评价

4.2.1总体评价

拟建项目路线经过区路基土以填土、黄土等为主,分布比较连续,力学性质均较好;项目区最大冻土深度为0.48m,项目区属黄土丘陵区,多年平均年降水量为482.1mm,项目区无大江大河,地下水位多50-60m以上,地层以黄土等强透水层为主,地下水对路基影响不大;项目区不良地质主要为黄土陷穴,对路基安全有一定影响,建议对黄土陷穴采用开挖回填夯实处理;特殊性岩土为湿陷性黄土,对路基有一定影响,建议采取工程措施消除黄土的湿陷性;根据现有路段调查,土质边坡坡率建议为1:0.75~1:1。建议如下:

(1)路基填料

路基填筑宜采用透水性好的黄土,项目沿线可提供丰富的黄土。

(2) 路堤边坡

拟建项目位于黄土丘陵区,填方路段填土高度较低,路堤边坡形式和坡率根据填料性质、气候条件、工程地质、水文情况及边坡高度确定,填方路段路基边缘以下8.0m内的边坡坡率采用1:1.5,以下边坡坡率采用1:1.75。

4.2.2分段说明

通过地质调绘,基本查明了公路走廊带地形地貌、岩土结构等工程地质还和水文地质条件。该项目走廊带工程地质条件简单;依据沿线经过的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和构造特征,结合其组构、完整性及工程稳定性等,对其分段评价。

K0+000~K24+400段属黄土丘陵区,地层岩性为填土:灰黑色,稍湿,中密,以旧路填筑土为主,层厚0.5-1.0m;黄土,淡黄色,稍湿,可塑-硬塑,具垂直节理,具湿陷性,湿陷性等级为中等。该段特殊性岩土为湿陷性黄土,不良地质为黄土陷穴。

4.3桥梁、涵洞工程地质评价

本项目沿线走廊带受控因素相对较多,地形地质条件复杂,试验段共新建大桥91.5m/1座,新建中桥168.58米/3座,新建小桥221.44米/11座,涵洞共99道,其中钢筋混凝土盖板涵洞58道、钢波纹管涵40道、加固利用涵洞1道。工程地质评价详见各大桥、中桥工点报告、小桥工程地质一览表及涵洞工程地质一览表。

4.4水土腐蚀性评价

工程地质调绘及勘探均未见地表水及地下水,构造物混凝土及混凝土中的钢筋均处于地下水位之上,因此在考虑水土腐蚀性时只考虑了土的腐蚀性。根据项目区工程经验,项目区土体对混凝土具微-弱腐蚀性,对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具微-弱腐蚀性。

5、筑路材料

1、筑路材料特征与评价

1.1 筑路材料和开采运输条件

本项目起讫桩号为K0+000~K24+400,路线全长24.40Km。位于甘肃省平凉市境内,项目沿线无料场开采,筑路材料较为匮乏,运距适中,利用现有道路、料场便道运输,运输条件较为方便。其余材料可从平凉市就近购买。

1.2块片石、碎石

可在平凉市上杨乡石灰沟附近石料厂购买,上路桩号为K0+000,上路距离均为42km。料场有成套加工碎石的机械设施,石料为灰岩,压碎值为21.7%,与沥青的粘附性为四级,各项指标均满足规范要求。

1.3天然砂砾、中粗砂

料场位于平凉市泾河河滩,上路距离为20.0km。砂砾系砂岩、灰岩、板岩等岩石碎屑,含泥量小,分选性、磨圆度一般。有开采单位,可购买天然砂砾、中粗砂。上路桩号为K0+000,上路距离20.0km,可利用现有公路、料场便道运输,运输条件方便。

1.4工程用水及用电

1.工程用水

工程用水可从草峰镇自来水厂购买,水质及水量均能满足工程需求;生活用水从沿线村镇取用。工程用水的上路距离为3.0Km。

2.电力条件

本项目所经之处有输电线路分布或沿路线走向延伸,照明用电、施工动力用电可向供电部门取得专供,也可自行发电。

1.5其它建材和燃油供应

水泥:购买符合路用要求的各种水泥。利用现有公路及便道运输。

木材:可从平凉市市场购买。

公路建设所需钢材、沥青由平凉市供应。

汽油、柴油在路线附近加油站购买。

其他生产及生活用品可从平凉市及沿线乡镇购买。

2、运输条件

沿线公路网较为发达,项目区有省道318线及多条县乡公路,外购材料、人员、机具设备可通过现有公路进入工地,交通条件便利。

料场有国道、县乡公路和料场便道可以利用,运输条件方便。

水泥、钢材、木材、沥青均以汽车运输,现有道路均可到达现场。

6、结论

本次初步设计工作主要采用了工程地质调绘、钻探、井探、原位测试和室内试验等多种方法进行了勘察。结论如下:

1、研究区位于祁吕贺“山”字型构造的西翼、祁连山褶皱带西段的北缘。研究范围内二级构造单元为走廊过渡带,三级构造单元属酒泉中新拗陷,位于走廊过渡带的西部,地理位置即为酒泉盆地;区域地质构造背景较为复杂;工程区未见区域断裂发育;沿线地层以第四系、白垩系等为主。

2、沿线不良地质主要为采空区(人为坑洞),对项目建设有一定影响。

3、沿线特殊性岩土主要为填土、盐渍土、膨胀性岩土、软土,对项目建设有一定影响,建议采取相应的工程措施消除路基范围内的特殊性岩土对建设项目的影响。

4、根据1/400万《中国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GB18306~2015)、1/400万《中国地震动反应谱区划图》(GB18306-2015)并结合现场调查,勘察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15g,地震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40s。相对应全国地震烈度区划为Ⅶ度区。按照《公路桥梁抗震设计细则》要求,公路工程构造物应采取抗震设防措施。

5、工程区地下水类型主要为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水,大部分地区埋藏较深,局部地区埋藏浅,对路基有一定影响。根据水质分析结果,项目区地表水、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具微-中腐蚀性,对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具微-弱腐蚀性。

6、角砾、砂岩及泥岩可作为桥梁、涵洞等构造物的基础持力层;建议在桥梁、路基施工中,对于基坑及桩基施工中可能存在的不稳定边坡、孔壁,应注意分别采取支护及护壁措施。

7、项目区有料场生产块片石、碎石、天然砂砾、中粗砂;工程用水可从黑山湖大草滩水库取

水,生活用水从沿线村镇供水站取用;其余材料可就近在嘉峪关市购买。

工程地质勘察收费标准

国家计委、建设部关于发布《工程勘察设计收费管理规定》的通知 计价格[2002]10号 国务院各有关部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委、物价局,建设厅: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建设部等部门关于工程勘察设计单位体制改革若干意见的通知》(国办发[1999]101号),调整工程勘察设计收费标准,规范工程勘察设计收费行为,国家计委、建设部制定了《工程勘察设计收费管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现予发布,自2002年3月1日起施行。原国家物价局、建设部颁发的《关于发布工程勘察和工程设计收费标准的通知》([1992]价费字375号)及相关附件同时废止。 本《规定》施行前,已完成建设项目工程勘察或者工程设计合同工作量50%以上的,勘察设计收费仍按原合同执行;已完成工程勘察或者工程设计合同工作量不足50%的,未完成部分的勘察设计收费由发包人与勘察人、设计人参照本《规定》协商确定。 二00二年一月七日 附件: 工程勘察设计收费管理规定 第一条为了规范工程勘察设计收费行为,维护发包人和勘察人、设计人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以及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及《工程勘察收费标准》和《工程设计收费标准》。 第二条本规定及《工程勘察收费标准》和《工程设计收费标准》,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建设项目的工程勘察和工程设计收费。 第三条工程勘察设计的发包与承包应当遵循公开、公平、公正、自愿和诚实信用的原则。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和《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管理条例》,发包人有权自主选择勘察人、设计人,勘察人、设计人自主决定是否接受委托。 第四条发包人和勘察人、设计人应当遵守国家有关价格法律、法规的规定,维护正常的价格秩序,接受政府价格主管部门的监督、管理。

市政道路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石狮市嘉禄路(濠江路至东环路)市政道路工程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第一章、前言 一、勘察目的与任务 受石狮市市政建设管理处的委托,我院承接了石狮市嘉禄路(濠江路至东环路)市政道路工程岩土工程详细勘察任务,目的是查明沿线工程地质条件,为路基设计、边坡的稳定性处理与加固,不良地质现象的防治,施工设计排水等提供工程地质依据和必要的设计参数,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具体任务为: (1)、查明沿线各地段地质构造,岩土类型,各岩土层的空间揭露规律及其物理力学性质; (2)、查明不良地质的成因、类型、性质、空间揭露范围、发生和诱发条件等,论证对路基稳定性的影响程度,并提出计算参数及整治措施的建议; (3)、查明地下水的类型、水位、埋藏条件、水位变化幅度与规律;地表水的来源、水位、积水时间以及排水条件,查明沿线路基的湿度状况提供划分干湿类型所需的参数;并判定地下水和地表水对路基建筑材料的腐蚀性及稳定性影响; (4)、查明沿线暗埋的河、湖、沟、坑和坟场的揭露情况,回填土的土类、厚度及密实度,判定场地地震效应等。 (5)、未尽事宜详见国家标准《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及2009年修订本)及行业标准《市政工程勘察规范》(CJJ56-94)等有关规范要求。 二、勘察依据的技术标准 (1)勘察合同及委托技术要求; (2)国家标准《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及2009年修

订本); (3)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4)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及2008年修订本); (5)国家标准《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1999); (6)交通部标准《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D63-2007); (7)行业标准《市政工程勘察规范》(CJJ56-94); (8)行业标准《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90); (9)行业标准《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J064-98); (10)行业标准《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04); (11)行业标准《建筑工程地质钻探技术标准》(JGJ87-92); (12)行业标准《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J004-89); (13)行业标准《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J051-93) (14)福建省标准《岩土工程勘察规范》(DBJ13-84-2006); (15)福建省标准《建筑地基基础技术规范》(DBJ13-07-2006) (16)《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等。 三、拟建工程概述 拟建石狮市嘉禄路(濠江路至东环路)市政道路工程:本次施工路段从K0+036.074至K1+165.795,道路全长为1129.721m,;道路设计起点坐标(X=35809.166 Y=14831.661),终点坐标(X=35519.613 Y=16014.400),设计起点位于濠江路,桩号为K0+000,设计路面标高为23.75m,西北至东南走向,终点相交于东环路,桩号K1+165.795,设计路面标高为40.89m;为城市Ⅱ级主干道,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行车速度为40 km/h,设计荷载城-A,设计年限30年,设计道路宽为26m,双向四车道,两侧设人行道,路面交通等级为轻等级,轴载标准BZZ-100,

常用的工程地质勘探方法

2.常用的工程地质勘探方法?具体工程的应用? 勘察方法或技术手段,主要以下几种: 勘探工作包括物探、钻探和坑探等各种方法。它是被用来调查地下地质情况的;并且可利用勘探工程取样进行原位测试和监测。应根据勘察目的及岩土的特性选用上述各种勘探方法。主要有坑、槽探、钻探、地球物理勘探等方法。 1.坑、槽探: 就是用人工或机械方式进行挖掘坑、槽、井、洞。以便直接观察岩土层的天然状态以及各地层的地质结构,并能取出接近实际的原状结构土样。

2.钻探: 是指用钻机在地层中钻孔,以鉴别和划分地表下地层,并可以沿孔深取样的一种勘探方法。钻探和坑探也称勘探工程,均是直接勘探手段,能可靠地了解地下地质情况,在工程勘察中是必不可少的。钻探是工程地质勘察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勘探手段,它可以获得深层的地质资料。 3.地球物理勘探: 简称物探,它是通过研究和观测各种地球物理场的变化来探测地层岩性、地质构造等地质条件的。物探是一种间接的勘探手段,它的优点是较之钻探和坑探轻便、经济而迅速,能够及时解决工程地质测绘中难于推断而又急待了解的地下地质情况,所以常常与测绘工作配合使用。它又可作为钻探和坑探的先行或辅助手段。常用的地球物探方法有直流电勘探、交流电勘探、重力勘探、磁法勘探、地震勘探、声波勘探、放射性勘探。 ①工程地球物理勘探。简称工程物探,其目的是利用专门仪器,测定各类岩、土体或地质体的密度、导电性、弹性、磁性、放射性等物

理性质的差别,通过分析解释判断地面下的工程地质条件。它是在测绘工作的基础上探测地下工程地质条件的一种间接勘探方法。按工作条件分为地面物探和井下物探(测井);按被探测的物理性质可分为电法、地震、声波、重力、磁法、放射性等方法。工程地质勘察中最常用的地面物探为电法中的视电阻率法,地震勘探中的浅层折射法,声波勘探等;测井则多采用综合测井。 物探的优点在于能经济而迅速地探测较大范围,且通过不同方向的多个剖面获得的资料是三维的。以这些资料为基础,在控制点和异常点上布置勘探、试验工作,既可减少盲目性,又可提高精度。测井则可增补钻探工作所得资料并提高其质量。开展多种方法综合物探,根据综合成果进行对比分析,可以显著提高地质解释的质量,扩大物探解决问题的范围,缩短工程地质勘探周期并降低其成本。由于物探需要间接解释,所以只有地质体之间的物理状态(如破碎程度、含水率、喀斯特化程度)或某种物理性质有显著差异,才能取得良好效果。 ②钻探坑探及槽探。采用钻探机械钻进或矿山掘进法,直接揭露建筑物布置范围和影响深度内的工程地质条件,为工程设计提供准确的工程地质剖面的勘察方法。其任务是:查明建筑物影响范围内的地质构造,了解岩层的完整性或破坏情况,为建筑物探寻良好的持力层(承受建筑物附加荷载的主要部分的岩土层)和查明对建筑物稳定性有不利影响的岩体结构或结构面(如软弱夹层、断层与裂隙);揭露地下水并观测其动态;采取试验用的岩土试样;为现场测试或长期观测提供钻孔或坑道。

济源市城乡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济源市城乡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讨论稿> 第一编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城乡规划和建设管理,保障城乡规划实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河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办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所指规划区,是指本市、镇和村庄的建成区以及因城乡建设和发展需要,必须实行规划控制的区域(含风景名胜区规划)。规划区的具体范围由市人民政府在组织编制的城市总体规划、镇总体规划、乡规划和村庄规划中,根据本市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统筹城乡发展的需要划定。 第三条本规定所指城乡规划包括城市规划、镇规划、村庄规划。城市规划、镇规划分为总体规划、详细规划。详细规划分为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 为增强城乡规划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应在总体战略、专题规划研究等充分论证的基础上,编制法定规划。 第四条在本市规划区内制定、修改和实施城乡规划应当遵守本规定。

各项建设工程的规划管理和建设,应当按照经批准的详细规划或村庄规划执行;详细规划、村庄规划未作出规定或者尚无经批准的详细规划、村庄规划的,应当按照上层次城乡和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及本规定执行。 第五条在本市规划区内制定城乡规划和实施规划管理应当采用与国家坐标系统相联系的济源市平面坐标系统和高程系统,并且同市国土等部门测量坐标系统相兼容。 第六条城乡规划编制应具有前瞻性、科学性和可实施性,并有利于发挥规划的引导、统筹、调控等公共政策作用。 第七条城乡规划组织编制机关应当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等级的单位承担城乡规划的具体编制工作,编制城乡规划必须遵守国家有关标准。 第二编规划编制 第一章一般规定 第八条城乡规划编制应当注重和加强对土地使用现状及已经作出的规划审批和许可行为的调查,应当具备土地利用规划、土地利用现状、城乡规划工程地质勘察和城乡规划测量、环境等必要的基础资料。城乡规划勘察和测量应当满足城乡规划编制和实规划管理的需要。 第九条编制城乡规划应当符合上层次法定规划和建设单

工程地质勘察技术要求

1.1技术要求 资料收集技术要求 1.1.1 要求在勘察工作开始前,到设计院、地矿、气象、农林业、交通、水利等部门广泛开展资料收集工作。 1.1.2工程地质调查技术要求 A、工程地质调查的目的 查明场地范围内的地貌、地质条件,并结合区域地质资料,对河道工程的稳定性、适宜性作出评价,且为了工程地质勘探、测试工作及工点的布置提供依据。 B、工程地质调查的技术要求 重点查明地基稳定和现有河道边坡稳定的地质问题,沿线的不良地质现象,如滑坡、地面沉降等,地面陡坡、地下水、地表水活动情况,临河沿河边坡冲刷失稳可能调查调查精度按具体项目的具体要求来控制。 1.1.3钻探技术要求 拟采用XY-1型回转式油压岩芯钻机钻探,开孔直径110mm,终孔直径不小于91mm,采用套管或泥浆护壁,对需重点查明的部位(滑动带、软弱夹层等)应采用双层岩芯管钻进。 钻探回次进尺:软土层小于或等于1.0m,其它土层一般不超过1.5m。 岩芯采取率:黏性土、强风化岩≥90%;砂土≥65%;破碎带、块状强风化岩、中等风化岩≥65%;岩芯有序摆放在钻孔旁并填好标示牌,拍照留档。 孔深误差:钻进深度内的误差控制在±5cm以内。探井、探槽和探洞:除文字描述记录外,尚应以剖面图、展示图等反映井、槽、洞壁和底部的岩性、地层分界、构造特征、取样和原位测试位置,并辅以代表性部位的彩色照片。

1.1.4勘察取样技术要求 ①取土样:在钻孔中采取土试样,严格按《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版)(第9章第4节)有关规定执行。②取样间距:表层0~3m取土间距1.0~1.5m,变层加取,土层较薄(厚度 0.5~1.0m)时均应取样;3~15m深度范围内每隔1.5~2.0m取样;15~ 20m深度范围内每隔3.0~3.0m取样。 ③取样方式:对软土层采用敞口式薄壁取土器取样;对可塑-硬塑黏性土采用锤击普通取土器取样;对中粗砂(或粗砾砂)层,取标贯器内的芯样或采取扰动样。 ④场地要采取地表水和地下水试样。 1.1.5原位测试技术要求 A、标准贯入试验 为测定黏性土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在钻孔中进行标准贯入试验,利用地区经验对黏性土的状态、土的强度参数、变形参数、地基承载力作出评价;试验间距一般控制在1.0~1.5范围内。 试验要点:清干净孔内残渣及扰动土,准确丈量孔深,做好记录。具体技术操作重点如下: ①标准贯入试验孔采用回转钻进,并保持孔内水位略高于地下水位。当孔壁不稳定时,可用泥浆护壁,钻至试验标高以上15cm处,清除孔底残土后再进行试验; ②采用自动脱钩的自由落锤法进行锤击,并减小导向杆与锤间的摩擦力,避免锤击时的偏心和侧向晃动,保持贯入器、探杆、导向杆联接后的垂直度,锤击速率应小于30击/min; ③贯入器打入土层15cm后,开始记录每打入10cm的锤击数,累计打入30cm的锤击数为标准贯入试验锤击数N。当锤击数已达50击,而贯入深度未

工程地质勘察技术要求

1.1 技术要求 资料收集技术要求 1.1.1 要求在勘察工作开始前,到设计院、地矿、气象、农林业、交通、水利等部门广泛开展资料收集工作。 1.1.2 工程地质调查技术要求 A、工程地质调查的目的 查明场地范围内的地貌、地质条件,并结合区域地质资料,对河道工程的稳定性、适宜性作出评价,且为了工程地质勘探、测试工作及工点的布置提供依据。 B、工程地质调查的技术要求 重点查明地基稳定和现有河道边坡稳定的地质问题,沿线的不良地质现象,如滑坡、地面沉降等,地面陡坡、地下水、地表水活动情况,临河沿河边坡冲刷失稳可能调查调查精度按具体项目的具体要求来控制。 1.1.3 钻探技术要求 拟采用XY-1型回转式油压岩芯钻机钻探,开孔直径110mm,终孔直径不小于91mm,采用套管或泥浆护壁,对需重点查明的部位(滑动带、软弱夹层等)应采用双层岩芯管钻进。 钻探回次进尺:软土层小于或等于1.0m,其它土层一般不超过1.5m。 岩芯采取率:黏性土、强风化岩 > 90%砂土》65%破碎带、块状强风化岩、中等风化岩》65%岩芯有序摆放在钻孔旁并填好标示牌,拍照留档。 孔深误差:钻进深度内的误差控制在士5cn以内。探井、探槽和探洞:除文字描述记录外,尚应以剖面图、展示图等反映井、槽、洞壁和底部的岩性、地层分界、构造特征、取样和原位测试位置,并辅以代表性部位的彩色照片。 1.1.4 勘察取样技术要求

①取土样:在钻孔中采取土试样,严格按《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 2001)(2009版)(第9章第4节)有关规定执行。②取样间距:表层0?3m取土间距1.0?1.5m,变层加取,土层较薄(厚度 0.5?1.0m)时均应取样;3?15m深度范围内每隔1.5?2.0m取样;15?20m 深度范围内每隔3.0?3.0m 取样。 ③取样方式:对软土层采用敞口式薄壁取土器取样;对可塑-硬塑黏性土采用锤击普通取土器取样;对中粗砂(或粗砾砂)层,取标贯器内的芯样或采取扰动样。 ④场地要采取地表水和地下水试样。 1 . 1 . 5原位测试技术要求 A、标准贯入试验 为测定黏性土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在钻孔中进行标准贯入试验,利用地区经验对黏性土的状态、土的强度参数、变形参数、地基承载力作出评价;试验间距一般控制在1.0?1.5范围内。 试验要点:清干净孔内残渣及扰动土,准确丈量孔深,做好记录。具体技术操作重点如下: ①标准贯入试验孔采用回转钻进,并保持孔内水位略高于地下水位。当孔 壁不稳定时,可用泥浆护壁,钻至试验标高以上15cm处,清除孔底残土后再进 行试验; ②采用自动脱钩的自由落锤法进行锤击,并减小导向杆与锤间的摩擦力,避 免锤击时的偏心和侧向晃动,保持贯入器、探杆、导向杆联接后的垂直度,锤击速率应小于30击/min ; ③贯入器打入土层15cm 后,开始记录每打入10cm 的锤击数,累计打入 30cm的锤击数为标准贯入试验锤击数N。当锤击数已达50击,而贯入深度未 达30cm 时,可记录50 击的实际贯入深度,按下式换算成相当于30cm 的标准贯入试验锤击数N。

市政道路工程详细勘察报告

市政道路工程详细勘察报告 (点击此处下载全文) 资料目录 ?勘察基本情况 ?工程地质条件 ?地形地貌 ?地层岩性 ?区域地质构造 ?地震 ?水文地质条件 ?工程地质评价 ?区域地质稳定性评价 ?路基工程地质评价 ?管涵工程地质评价 ?水文地质评价 ?岩土设计计算参数评价 ?深路堑稳定性评价

沿线筑路材料质量、储量评价 内容简介 勘察阶段:详细勘察 【工程地质评价】 填方路基段工程地质评价 LK0+220~LK0+260段地基土表层为种植土②,厚约0.7米;其下为软塑含砂中液限黏质土③-1,厚2.0~3.5米;再下为硬塑含砂中液限黏质土③-2,厚度3. 6~大于4.5米。表层种植土②应清除,软塑含砂中液限黏质土③-1压缩性较高,分布厚度较大,清除较困难,宜进行地基处理,以处理后的复合地基作为路基持力层。该层地基承载力基本容许值[fa0]为120kPa,回弹模量为13.2MPa。 …… 路堑段地基及边坡工程地质评价 LK0~LK0+220段含砂中液限黏质土④地基承载力基本容许值[fa0]为250kP a;基岩全风化层⑤-1地基承载力基本容许值[fa0]为240kPa。地基土均可作为路基持力层。路堑边坡为土质边坡,边坡最高处为17.7米,建议分三级放坡,采用锚杆混凝土框架植物防护,其放坡坡率宜缓于1:1。 …… 管涵工程地质评价 表层种植土②与软塑含砂中液限黏质土③-1应清除,其下硬塑含砂中液限黏质土③-2地基承载力基本容许值[fa0]为200kPa,可作为管涵持力层。 ……

含:原状地形图、柱状图42张、地质纵断面图14张、地质平面图7张、公路勘察图例、路堑路堤管涵综合地质说明8张、岩土物理力学性质统计表、填方地段工程地质评价表、路堑边坡工程地质评价表、涵洞(通道)工程地质评价表、岩土的力学指标推荐值、土的动力触探试验成果总表 道路工程地质勘察要点 受建设方委托,对此道路工程提出如下地质勘察要点: 一、勘察范围 本工程为城市主干道,标准路幅宽度为60m,西起湘芸路,东至西环线西辅道,道路全长2133.182米,平面图见附图。 二、勘察任务 通过勘察,应对沿线各地段路基的稳定性和岩土性质作出工程地质评价,为路基设计、确定设计回弹模量、路面设计、路基压实、防护与加固、路基排水、管道基础设计、地基处理、深基开挖、不良地质现象的防治,岸坡设计等提供工程地质依据和必要的设计参数,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三、勘察内容 1、查明沿线各地段的地形、地貌特征,划分地貌单元。 2、查明治线地段的地质构造、地层结构特征,查明各类土层的类型、性质及其空间分布,查明基岩风化层厚度、分布界线及风化破碎程度,提出承载力指标,沿山地段应查明对设计和施工方案有影响的基岩。 3、查明沿线各地段不良地质现象的成因、类型、性质、空间分布范围,发生和诱发条件、发展趋势及危害程度,论证对路基稳定性的影响程度,并提出整治措施的建议和必要的防治工程设计参数。 4、查明沿线各地段路基的湿度状况,提供划分土基干湿类型所需参数。 5、查明地下水的类型、埋藏条件,水位变化幅度与规律,查明含水层范围,颗粒组成,渗透系数、补给来源,并提供施工降水设计参数,评价承压水对基坑稳定性的影响。 6、查明沿线各地段暗埋的河、湖、沟、坑的分布范围,埋深及其覆盖层的工程地质特性。 7、调查了解地下埋设物加填土的土类、厚度及其密实度。 四、布孔原则

工程地质勘察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工程地质勘察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发表时间:2010-11-17T14:24:36.710Z 来源:《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0年6月下旬刊供稿作者:孙军强朱金荣[导读] 附图、附表能够更直观地说明地质勘察出的问题,它能使人更直观地了解地质结构。孙军强朱金荣 (宁夏回族自治区煤田地质局) 摘要:勘察的成果主要表现在工程地质勘察报告上。优良的勘察报告无疑会给设计提供可靠的工程地质依据。相反,不合格的报告会给设计带来严重的不良后果,甚至造成质量事故。笔者对工程地质勘察中需要注意的若干问题进行了探讨。关键词:地质勘察方法勘察质量 引言 近些年来,我国工程地质勘察工作已有了长足发展,已经成为了我国地质工程建设的左右手。地质勘察是对地质工程相关区域范围内的岩石、地层、构造、水文、地貌等地质情况进行调查了解,确定工程建设的规划、设计、施工提供必要的依据及参数。地质勘察报告的内容将会决定出不同的投资投入和施工管理方案,不同的施工方案决定不同的工程质量。 根据调查,我国大多数的露天煤矿的边坡或排土场,都曾经出现过不止一次的边坡滑落,而每次的滑坡事故基本上都是灾难性的。如1967年新疆某露天煤矿设计采出能力为150万吨/年,虽然按照计划采出,但从第二年揭露煤层顶板开始,就发生了滑坡事故,至1982 年使整个东区(西部区尚未开发)3.5km的外工作帮全部滑落,其滑坡面积60万平方米,体积达2163万立方米,虽没造成人员伤亡,但给生产带来了巨大困难,造成了巨大经济损失。分析原因是由于在勘察阶段没有全面的对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和周边环境等做全面了解。工程地质勘察没能保质保量的做好,就自然而然地造成了建设设计阶段对边坡考虑不周。 1 在实际工程地质勘察中需要注意的各个方面的问题 做好煤矿工程地质勘察工作,对揭露和解决在露天矿生产开采阶段中的全部工程地质问题,减少安全生产隐患,提高安全生产,避免生产事故有着重要意义。笔者通过总结自身多年的生产实践经验和借鉴有关资料,将对工程地质勘察中需要注意的若干问题进行探讨,并且要做好以下各个步骤。 1.1 要注意编制纲要在开展现场地质勘察工作前,必须编制勘察纲要。其目的是让工作人员事先对需要勘察的地区进行必要的调查、收集和整理改区的区域地质资料,初步了解分析该区可能存在的工程地质问题。通过对该区域内地质水文条件的了解,确定勘察的主要手段及勘察布置。在纲要中还要详细阐述对场地地质条件的认知程度、项目概况,着重提出本次工程地质勘察的目的、方法、仪器设备、勘察范围和技术要求。另外还要对参与勘察工作的人员、在勘察中所使用的仪器设备及勘察质量保证措施加以说明。 1.2 要选择合适的勘察测试方法勘察主要有钻探、取样和试验三种方法,它们都拥有着非常强的针对性,选择合适的勘察方法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否则不但起不到应有的作用,还有可能会浪费大量的工作时间和资金。那么如何选择既经济又合理可行的工程勘察方法呢?首先应当详细了解场地已有地质资料、沿线构造物情况、与工程建设设计人员充分交流、明确要解决的工程地质问题,然后开展勘察工作,特别是对未知区域的勘察,要分阶段的多次完成勘察工作。针对不同的材料与地质结构,采取的方法有:干钻取芯钻进、泥浆护壁回转钻进等。 1.3 要工程勘察质量控制工程勘察对于确保工程建设有着重要的基础作用,只有保证了工程地质勘察的质量才能保证工程建设的质量。地质勘察工作失误、失真,将会导致地基基础出现问题,一旦问题形成将会造成工程建设的极大浪费,甚至对社会产生深远的不良影响。因此,为保证和提高勘察的质量,要严格落实质量目标考核责任制、质量责任追究制,严格按照质量认证体系的要求,规范流程,明确责任,用过程质量保证总体质量。不断地引入新的勘察方法手段和仪器设备,加强勘察设计的质量控制。 1.4 要及时进行资料整理资料整理的好坏完全取决于在外作业时的勘察质量。项目负责人在外测量期间,应随时对完成的每个勘探点、测试点、物探点/线等资料进行检查验收并做好记录。在完全保证每一个工点、每一个工段都按照方案保质保量的完成勘察工作,就可以转入室内资料整理阶段。要坚决避免因资料或数据采集不足而影响资料整理工作的进行,甚至二次进场,这样就会造成了人力、物力和时间严重浪费。 1.5 要做好勘察数据的分析工程地质勘察报告是勘察工作的灵魂体现,报告的内容将直接成为项目施工建设的指导。文字报告是勘察成果的最主要的组成部分,其主要内容是介绍勘察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和地震、水文地质和物理地质现象等。根据勘察的工程地质层的物理力学性质及结构,提出在建设设计时应注意的问题或隐患及解决建议或加固方案。在尽可能的情况下列出工程地质结构的性等的分布、储量和质量评价和开采条件、运输距离、运输方式等。附图、附表能够更直观地说明地质勘察出的问题,它能使人更直观地了解地质结构。 1.6 要控制好工程地质勘察周期勘察周期作为工程地质勘察项目的重要因素必须满足计划要求。在制定勘察纲要时,应根据工程项目情况、勘察工作量和勘察方法、场地地形地质条件等情况,对野外业工作、岩土试验和室内资料整理时间进行统筹安排人员和设备。树立项目全寿命周期成本观念,有效控制工程造价。勘察设计要统筹考虑规划、建设、养护、运营的全过程,运用项目全寿命周期成本观念,进行技术方案比选,合理确定项目的功能水平,实现技术与经济的有机结合,确保勘察设计工作质量。设计阶段是项目寿命周期成本控制最关键的阶段,要从项目生命周期的全过程去看待成本,不仅要重视建设成本、维修成本、养护成本的控制,还要重视环境成本和社会成本的控制,通过运用科学的方法合理评价设计方案,在确保安全和功能的前提下,通过提高技术含量,合理、灵活地运用设计指标,达到最佳技术与经济效益。 2 结束语 管理好一项复杂的工程地质项目,需要项目负责人除了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外,还要勘察好一个工程地质项目需要具备较高的技术水平和较丰富的实践经验。勘察的成果主要表现在工程地质勘察报告上。优良的勘察报告无疑会给设计提供可靠的工程地质依据。相反,不合格的报告会给设计带来严重的不良后果,甚至造成质量事故。因此要对勘察工作有明确的定位,重视工程地质勘察,落实管理和规范,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拥有比较可靠的勘察成果。 参考文献: [1]杨洪海.露天煤矿排土场工程地质勘察技术方法浅析.地球与环境.2005.

城规划工程地质勘察规范

城市规划工程地质勘察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城市规划工程地质勘察规范 Code for urban planning engineering geotechnical investigation and surveying CJJ 57—94 主编单位:北京市勘察院 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施行日期:1994年11月1日 关于发布行业标准《城市规划工程地质勘察规范》的通知 建标[1994]337号 根据原国家城市建设总局(81)城科字第15号文的要求,由北京市勘察院主编的《城市规划工程地质勘察规范》,业经审查,现批准为行业标准,编号CJJ 57—94,自一九九四年十一月一日起施行。 本标准由建设部勘察与岩土工程标准技术归口单位建设部综合勘察研究院负责归口管理,具体解释等工作由主编单位负责,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出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一九九四年五月二十六日 1总则

1.0.1 为在城市规划工程地质勘察中贯彻执行国家的技术经济政策,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确保质量,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各类城市规划的工程地质勘察。 1.0.3 城市规划工程地质勘察必须结合任务要求,因地制宜,选择运用各种勘察手段,提供符合城市规划要求的勘察成果。在勘察工作中要积极采用有效的新技术(如遥感、电子计算机技术等)和地质学科新理论。 1.0.4 城市规划工程地质勘察,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的有关规定。 2一般规定 2.0.1 城市规划工程地质勘察阶段应与规划阶段相适应。分为总体规划勘察阶段(简称总体规划勘察)和详细规划勘察阶段(简称详细规划勘察)。 2.0.2 城市规划工程地质勘察应以搜集整理、分析利用已有资料和工程地质测绘与调查为主,辅以必要的勘探、测试工作。 2.0.3 城市规划工程地质勘察的工作内容、工作方法和工作量,应按下列因素综合考虑确定: 2.0. 3.1 勘察阶段及其任务要求; 2.0. 3.2 规划区的地理、地质特征和工程地质条件的复杂程度; 2.0. 3.3 规划区已有资料和工程地质环境特征的研究程度,以及当地的工程建设经验。 2.0.4 城市规划区内的各场地,应根据其场地条件和地基的复杂程度,按表2.0.4分类。

工程地质勘察钻孔技术要求

工程地质勘察钻孔技术要求 工程名称:既有厂房及配套设施技术改造项目建设单位:中车太原机车车辆有限公司 设计单位:中国联合工程公司 工程地点:太原市 勘察阶段:详勘 二○一七年五月北京

一、建筑物概况: 本次勘察范围内需进行勘探的建筑物解编调试厂房 建筑物具体参数详见下表: 拟建建筑物工程性质一览表 二、勘察技术要求: 勘察应遵循国家现行的有关规范、规程进行,并结合此工程的特点,合理安排工作量,提供可靠、准确的数据。 1、查明地基土层的分布范围、深度、厚度及其变化,提供各土层的 物理力学性质指标,确定场地湿陷类型、地基湿陷等级的平面分布。 2、查明场地有无不良地质现象及对建筑物的影响。分析地基土是否 有地震液化可能性,确定建筑物场地类别及对岩土地震稳定性做出评价,提供场地土的特征周期。 3、判别地基土是否有地震液化可能性。确定建筑物场地类别及地震 动参数。对场地地震稳定性做出评价。 4、查明场地地下水埋藏条件及对混凝土的侵蚀性。 5、查明可能作为建筑物基础持力层的土层分布特征,提供各土层的 承载力特征值、桩基参数、变形计算参数。 6、对建筑物基础方案的选型,基础的埋深,持力层的选择等提出建 议并作评价。

7、对地基作出分析评价,并对地基处理(房心土及厂区工程)和地质环境的防治等方案作出论证和建议。 8、控制性钻孔应穿透持力层,并揭示有无软弱下卧层及其力学性质指标。 9、提供基坑开挖支护参数,并对地下室开挖放坡土体稳定性作出评 价。 10、根据现场情况适当调整钻孔布置,确保地勘报告能够满足相关规 范、规程及当地地勘审查要求。 11、钻探结束后,要将大口径(100mm以上的)钻孔填实。 2017年05月25日

工程地质详细勘察技术要求

榆林市东沙南延枢纽榆阳河大桥工程 地质详细勘察技术要求 一、钻孔位置及要求: 1、工程地址:榆林市东沙南延枢纽榆阳河大桥工程。 1.2、结构形式:主桥62+110+62m连续刚构; 引桥40m连续与简支梁。 3、基础形式:桩基础。 4、钻孔位置及数量:桥址钻孔数共16个,全部为控制性钻孔如地质情况复杂经设计人员同意可加密钻孔。钻孔位置见附图,“●”为控制性钻孔。 5、钻孔深度:控制性钻孔深度达地面下65 米处或深入软质岩不小于10m,硬质岩不小于5m。若遇基岩(以便合理确定持力层),应与设计人员协商调整钻孔深度。若钻至预定深度遇到不良地质时,应钻穿(要防止误认孤石为基岩),并详细记录勘探结果,若地质情况复杂,应加密钻孔。钻孔深度不含建筑垃圾厚度。勘察若与地下管线冲突,请适当挪动钻孔位置避开管线。二.勘察报告书: 勘察工作完成后应提供经资质单位审查后的勘察报告文本(含电子版),且应包含以下内容: ①勘察报告书:勘察工作概况;场地位置;地形;地貌;地质构造;不良地质现象(如地裂缝、软弱地基、滑坡、溶洞、墓穴等);场地土类型;岩石和土的物理力学性质;场地的稳定性和适宜性;岩石和土的均匀性和承载力,及工程建设可能引起的地质问题,对地基方案的论证和分析等。 ②钻探点平面布置图及地质剖面图;地质柱状图。 ③动力触探曲线图及相应的物理力学指标,含岩石的天然、饱和、

风干的极限抗压强度,桩侧岩土摩擦力、桩端承载力、桩端置入深度、软化系数等。 ④岩土试验成果表。 ⑤查明地下水类型、埋藏条件、水位变化幅度与规律,判定环境水对桥 梁结构的腐蚀性,并说明地下水对构筑物在施工阶段及使用阶段的影响。 ⑥场地地震效应:提供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值和场地土特征周期资料。对 桥位的适宜性和桥梁的稳定性做出工程地质初步评价,并提供抗震设计的有关参数。 ⑦气象资料:历年平均气温,历年平均月、日最高,最低气温,历年极 端最高、最低气温,相对湿度,冻结深度等。 ⑧桥梁跨越区域内主要水系水文地质情况,如流量,流速,冲刷情况,深度,堤岸形式,现状河床断面等。 ***其余未尽事宜按《公路工程水文勘测设计规范(JTG C30-2002)》; 《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2007)》; 《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J 064-98)》;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中规定执行。 西安市政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2011.04

《广州市城乡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附件1 广州市城乡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草案修改稿 (文中划线部分为新增内容或修改内容,加粗斜体部分为修改内容的简要说明) 目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立法目的和依据) 第二条(规划区) 第三条(适用范围) 第四条(坐标系统和高程系统) 第五条(密度分区) 第六条(城乡规划编制体系) 第七条(规划编制基本要求) 第八条(六线) 第九条(授权条款) 第二章城乡规划勘查测量管理 第十条(编制城乡规划应当具备的基础资料) 第十一条(城乡规划工程地质勘察) 第十二条(城乡规划基础测量) 第十三条(城乡规划工程测量) 第十四条(城乡规划勘察测量资料的管理) 第三章城市规划区和镇规划区规划管理 第一节建设用地规划管理 第十五条(建设用地规划许可的内容) 第十六条(建设用地使用性质的确定)

第十七条(规划用地红线的划定) 第十八条(建设项目的用地面积) 第十九条(建设用地规划条件的确定) 第二十条(建设用地规划条件的内容) 第二十一条(居住用地) 第二十二条(旧城更新及城中村改造) 第二十三条(竖向标高) 第二十四条(城镇公共道路和城镇公共绿地的界定) 第二节建筑工程规划管理 第二十五条(建设工程规划许可的内容及依据) 第二十六条(建筑工程使用功能) 第二十七条(建筑工程的高度控制) 第二十八条(建筑工程的建筑间距控制) 第二十九条(建筑退让控制) 第三十条(停车配建) 第三十一条(建筑工程景观控制) 第三十二条(零星建筑工程) 第三十三条(紫线范围内的建设控制及近现代优秀建筑的保护)第三十四条(传统骑楼街的保护) 第三十五条(危破房工程) 第三十六条(临时建设工程) 第三节市政工程规划管理 第三十七条(道路交通工程) 第三十八条(城市轨道交通) 第三十九条(其他交通设施) 第四十条(管线工程) 第四十一条(厌恶工程) 第四章村庄规划区规划管理 第四十二条(乡村建设规划许可证的内容)

道路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石狮市嘉禄路(濠江路至东环路)市政道路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第一章、前言 一、勘察目的与任务 受石狮市市政建设管理处的委托,我院承接了石狮市嘉禄路(濠江路至东环路)市政道路工程岩土工程详细勘察任务,目的是查明沿线工程地质条件,为路基设计、边坡的稳定性处理与加固,不良地质现象的防治,施工设计排水等提供工程地质依据和必要的设计参数,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具体任务为: (1)、查明沿线各地段地质构造,岩土类型,各岩土层的空间揭露规律及其物理力学性质; (2)、查明不良地质的成因、类型、性质、空间揭露范围、发生和诱发条件等,论证对路基稳定性的影响程度,并提出计算参数及整治措施的建议; (3)、查明地下水的类型、水位、埋藏条件、水位变化幅度与规律;地表水的来源、水位、积水时间以及排水条件,查明沿线路基的湿度状况提供划分干湿类型所需的参数;并判定地下水和地表水对路基建筑材料的腐蚀性及稳定性影响; (4)、查明沿线暗埋的河、湖、沟、坑和坟场的揭露情况,回填土的土类、厚度及密实度,判定场地地震效应等。 (5)、未尽事宜详见国家标准《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及2009年修订本)及行业标准《市政工程勘察规范》(CJJ56-94)等有关规范要求。 二、勘察依据的技术标准 (1)勘察合同及委托技术要求; (2)国家标准《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及2009年修订本); (3)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4)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及2008年修订本); (5)国家标准《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1999); (6)交通部标准《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D63-2007); (7)行业标准《市政工程勘察规范》(CJJ56-94);

工业建筑强制性条文(工程勘察)20160428

工业建筑强制性条文(工程勘察) 20160428 1工程勘察 1.1勘察要求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2009年版) 1.0.3 各项建设工程在设计和施工之前。必须按基本建设程序进行岩土工程勘察。 1.0.3A 岩土工程勘察应按工程建设各勘察阶段的要求,正确反映工程地质条件,查明不良地质作用和地质灾害,精心勘察、精心分析,提出资料完整、评价正确的勘察报告。 4.1.18 详细勘察的勘探深度自基础底面算起,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勘探孔深度应能控制地基主要受力层,当基础底面宽度不大于5m 时,勘察孔的深度对条形基础不应小于基础底面宽度的3倍,对单独柱基不应小于1.5倍,且不应小于5m ; 2 对高层建筑和需作变形计算的地基,控制性勘探孔的深度应超过地基变形计算深度;高层建筑的一般性勘探孔应达到基底下0.5~1.0倍的基础宽度,并深入稳定分布的地层; 3 对仅有地下室的建筑或高层建筑的裙房,当不能满足抗浮设计要求,需设置抗浮桩或锚杆时,勘探孔深度应满足抗拔承载力评价的要求; 4 当有大面积地面堆载或软弱下卧层时,应适当加深控制性勘探孔的深度; 4.1.20 详细勘察采取土试样和进行原位测试应符合下列要求: 1 采取土试样和进行原位测试的勘探点数量,应根据地层结构、地基土的均匀性和设计要求确定,对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甲级的建筑物每栋不应少于3个; 2 每个场地每一主要土层的原状土试样或原位测试数据不应少于6件(组); 3 在地基主要受力层内,对厚度大于0.5m 的夹层或透镜体,应采取土试样或进行原位测试; 4 当土层性质不均匀时,应增加取土数量或原位测试工作量。 4.8.5 当场地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在基坑开挖过程中需要对地下水进行治理(降水或隔渗)时,应进行专门的水文地质勘察。 5.7.2 在抗震设防烈度等于或大于6度的地区进行勘察时,应划分场地类别,划分对抗震有利、不利或危险的地段。 7.2.2 地下水位的量测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遇地下水时应量测水位; 3 对工程有影响的多层含水层的水位量测,应采取止水措施,将被测含水层与其他含水层隔开。 14.3.3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应根据任务要求、勘察阶段、工程特点和地质条件等具体情况编写,并应包括下列内容: 1 勘察目的、任务要求和依据的技术标准; 2 拟建工程概况; 3 勘察方法和勘察工作布置; 4 场地地形、地貌、地层、地质构造、岩土性质及其均匀性; 5 各项岩土性质指标,岩土的强度参数、变形参数、地基承载力的建议值; 6 地下水埋藏情况、类型、水位及其变化; 7 土和水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 8 可能影响工程稳定的不良地质作用的描述和对工程危害程度的评价;

工程地质勘查技术交底大全报告

工程地质与勘察课程设计 专业: 班级: 组号: 姓名: 指导老师: 日期:2015年6月

目录 1. 工程概况 (3) 2. 勘察场地概况 (3) 2.1拟建场地位置 (3) 2.2地貌单元 (3) 2.3岩土工程勘察等级 (4) 2.4预计地层 (4) 3. 勘察目的 (5) 4. 勘察主要技术要求 (5) 4.1钻探技术要求 (5) 4.2原位测试技术要求 (6) 4.3取原状土试验技术要求 (6) 4.4其它技术要求 (6) 5. 勘察工作量 (7) 6现场勘察 (7) 6.1钻探 (7) 6.2 取样 (8) 6.3 标准贯入试验 (8) 6.4 静力触探试验 (8) 7. 室内试验 (8) 7.1 物理性质试验 (8) 7.2 力学性质试验 (8) 7.3 室内渗透试验 (9) 7.4 岩石试验 (9) 8. 施工力量安排 (9) 9. 施工质量保证措施及环境安全管理措施 (9) 10.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内容 (9) 10.1 文字部分 (9) 10.2 附图表部分 (10) 11. 勘察依据 (10)

1. 工程概况 北京林业大学柏儒苑小区6#、7#、8#楼位于北京市海淀区肖庄,楼高11-14层,地下一层,剪力墙结构,基础埋深为±0.00 标高下约3.00m;地下车库部分为地下2 层,框架结构,基础埋深为±0.00 标高下12.00m。总建筑面积14808m2。其场地建物特征如下表1: 拟建建筑工程概况表1 2.勘察场地概况 2.1拟建场地位置 拟建场地位于京市海淀区肖庄柏儒苑小区,交通便捷。 2.2地貌单元 地貌单元为平原,场地周围有已建高楼和公路,已整平。

市政道路岩土勘察报告2015.10

xx市产业示范区 xx路(xxx~xxx路)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一、工程概述 本次勘察的xx市产业示范区xx路(xxx~xx路),道路总长约1953.984米,设计里程桩号K0+000- K19+53.984,呈南北向,设计道路宽24m,拟建道路采用天然地基基础,属支路,市政建设场地类别为II类,工程重要性等级为二级,场地复杂程度等级为二级,岩土条件复杂等级为二级,市政工程勘察等级乙级。 我院受园区管委会委托,承接了该道路的岩土工程详细勘察任务。 二、勘察目的和任务要求 1、勘察依据 (1)勘察合同及甲方提供的相关资料; (2)《市政工程勘察规范》(CJJ56-2012); (3)《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2012); (4)《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 (5)《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2007); (6)《膨胀土地区建筑技术规范》(GBJ112-2013); (7)《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 (8)《岩土工程勘察安全规范》(GB50585-2010); (9)《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1999); (10)《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 (11)《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编制标准》(CECS99:98); (12)《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勘察文件编制深度规定》 (2010年版)。 2、勘察的目的、要求

(1)查明道路沿线的地形、地貌特征,划分地貌单元; (2)查明道路沿线的岩土的类型、性质及其分布; (3)提供道路沿线地基土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及地基承载力; (4)实测地下水位,并查明道路沿线各地段的地下水类型、来源、水位、排水条件及对路基稳定性影响; (5)查明沿线暗埋的河、湖、沟、坑的分布; (6)查明沿线各路段路基干湿状况,提供划分土基干湿类型所需参数; (7)对地表水及地下水对路基稳定性进行评价; (8)查明道路沿线不良地质现象成因、类型、性质及空间分布等; (9)场地和地基的地震效应评价; (10)对场地的稳定性和适宜性作出评价。 3、工程进程 (1)准备工作:2015年3月20日~2015年3月20日 (2)野外作业:2015年3月21日~2015年3月30日 (3)室内试验:2015年3月29日~2015年3月31日 (4)资料整编:2015年3月29日~2015年4月1日 (5)提交报告:2015年4月1日 4、勘察工作 (1)勘察工作方法 本次勘察方法主要有:钻探、取样、原位测试与室内试验等。各勘探孔定位采用全站仪测放,原位测试主要采用标准贯入试验。取土样采用厚壁敞口取土器,取样方法采用重锤少击法。室内试验主要对土样进行了常规试验、膨胀四项。 (2)勘探点布置及勘察完成工作量 本次勘察勘探点布置根据设计院要求沿道路中心、边线交叉布置,中线间距50.0m。遇水塘、沟增加钻孔,共布置勘探孔48个,本次道路线路勘察实际完成勘探孔48个,其中取土孔17个,标贯孔8个,鉴别孔23个,外业采用XY-1型工程钻机、小螺纹钻施工。 道路勘探工作量一览表表1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