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物流基础》课程标准

《物流基础》课程标准

《物流基础》课程标准
《物流基础》课程标准

《物流基础》课程标准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本课程是物流服务与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入门基础课程,根据物流典型职业活动必备的基础知识和能力分析整合而成,主要介绍物流的基础知识与基本理论,具有较强的基础性,为专业其它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课程教学目标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向本专业学生普及现代物流的基本知识及基础技能,使学生了解未来的工作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摆正学生的工作心态。通过对物流业的了解,促进学生形成职业意识,帮助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通过任务驱动的项目教学,使学生走进物流行业,认识类型物流企业,体验物流各环节的功能,知晓物流企业的职能部门和各岗位要求和服务意识,培养学生具有独立理解、分析和解决简单物流问题的能力。

职业能力教学目标

1.能描述物流行业发展现状;

2.能准确辨识各类物流企业;

3.理解物流活动各个环节的基本功能;

4.能描述运输、仓储、配送、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信息处理等物流作业流程;

5.能描述企业物流活动的构成;

6.能描述第三方物流的运作;

7.能操作简单的物流信息系统。

三、参考学时

72学时

四、课程学分

4学分

五、教学内容与要求

六、教学建议

(一)教学方法

本课程教学可采用实地参观、案例分析、任务驱动等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了解物流业的相关知识,培养学生在物流行业工作的职业意识和职业习惯。

教学中物流行业的认知部分可以组织学生到物流企业实地参观、借助网络进行物流行业信息搜集等形式组织教学;物流各功能要素的构成的内容,可以设定工作任务,把学生分成小组,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合作完成工作任务来进行此部分内容的学习;对于企业物流流程、第三方物流、国际物流、供应链管理等部分的内容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示、案例分析、播放录像和视频资料、角色分工模拟情境等形式组织教学。

(二)考核与评价

本课程考核原则是坚持评价过程、评价方式的多元化。过程性评价中注重对学生搜集、整理、分析物流各活动的资料过程与能力的评价、运用所掌握的物流基本知识分析物流实际业务过程与能力的评价,同时也要对学生在课堂讨论、实地参观、小组合作等活动中所表现的学习态度、合作意识等方面进行评价。

结果性评价可以采用笔试、案例分析、调查报告等多种方式进行评价。

(三)教学条件

1.课堂教学条件:多媒体教室、多媒体教学资料。

2.实训条件:参照实训室配备标准进行,建议师生比为1:20,不要超过1:30。

(四)教材编写

1.以本省经济发展特点,紧密结合物流行业的岗位需求,充分体现职业教育特色与本省特点,确定必须够用的理论知识,增加实训教学内容,将理论和技能密切融合,增加理实一体化内容,以便采用任务驱动式教学法。

2. 教材内容尽量做到简练、准确,以学生生活体验,企业真实的工作任务导入教学,激发学生兴趣;学习单元设计成行动任务,教学内容能动性强。

3. 教材语言表述应生动活泼,栏目丰富多变,体例简洁实用。

可考虑增加励志故事、国内外知名物流企业介绍等关注学生的情感发展,培养学生对物流行业的兴趣。

根据该课程标准,学校在教学实施前,要组织相关教师进行教学设计,明确课程实施的载体,制定课程实施具体方案,细化考核标准和确定评价方法。

(五)数字化教学资源开发

物流基础课程主要是让学生认知物流行业、物流企业、物流活动,为配合行动导向的教学组织,宜配套开发教学资源,以方便教师教学,满足学生快乐学习。教学资源包括教学指南、电子教案、配套案例、教学视频、试题库、教学软件等教师用资源;学生用学习指导等配套资源。这些资源可以通过鼓励学校教师开发、校际合作开发、购买等途径取得。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