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2008课件·危险化学品安全基本知识

2008课件·危险化学品安全基本知识

危险化学品安全基本知识

黎俐

四川省职业安全健康协会

(国家二级安全培训机构)

危险化学品安全基本知识

培训大纲

(目录)

第一节危险化学品分类

第二节物质的爆炸

一、爆炸的定义

二、爆炸的分类

第三节物质的燃烧

一、燃烧的定义

二、燃烧的条件

三、燃烧过程

第四节化学品的火灾爆炸危险性评价

第五节火灾与爆炸的破坏作用

第六节毒物

一、毒物的概念

二、毒物的分类

三、毒物进入人体渠道

四、毒物在体内的过程

五、毒物对人体的危害

第七节工程技术控制

第八节防护器具

第九节化学品管理控制

第十节化学品事故的应急处理

一、报警

二、紧急疏散

三、现场急救

四、危险化学品的泄露

五、火灾扑救

第十一节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一、安全技术说明书的主要目的

二、安全技术说明书编制的责任

三、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的内容

四、格式和填写要求

第十二节作业场所安全标签

一、主要内容

二、企业的责任

三、标签的使用

第十三节化学品安全标签

一、安全标签的主要内容与设计

二、安全标签与相关标签的协调关系

三、安全标签的责任

四、安全标签的使用

第一节危险化学品分类

依据《危险货物品名表》GB12268-2005和GB6944-2005《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两个国家标准将化学品按其危险性分为9大类.

①爆炸品②气体③易燃液体④易燃固体、易于自燃的物质、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⑤氧化性物质和有机过氧化物⑥毒性物质和感染性物质⑦放射性物质⑧腐蚀性物质⑨杂项危险物质和物品

类别定义特点储运要求

第1类爆炸品本类化学品系指在外界作用下

(如受热、受压、撞击等),

能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瞬时

产生大量的气体和热量,使周

围压力急骤上升,发生爆炸,

对周围环境造成破坏的物品,

也包括无整体爆炸危险,但具

有燃烧、抛射及较小爆炸危

险,或仅产生热、光、音响或

烟雾等一种或几种作用的烟火

物品。

第 1.1项:有整体爆炸危险

的物质和物品;

第 1.2项:有迸射危险,

但无整体爆炸危险的物质和物

品;

第 1.3项:有燃烧危险并

有局部爆炸危险或局部迸射危

险或这两种危险都有,但无整

体爆炸危险的物质和物品:

第 1.4项:不呈现重大危

险的物质和物品;

第 1.5项:有整体爆炸危

险的非常不敏感物质;

第 1.6项:无整体爆炸危

险的极端不敏感物品。

爆炸性是一切爆炸品的主要特性

这类物品都具有化学不稳

定性,在一定外界因素的作用

下,会进行猛烈的化学反应,主

要有以下四个特点:

·化学反应速度极快。一般

以万分之一的时间完成化学反

应,因为爆炸能量在极短时间放

出,因此具有巨大的破坏力。

·爆炸时产生大量的热。这

是爆炸品的主要来源。

·产生大量气体,造成高

压。形成的冲击波对周围建筑物

有很大的破坏性。

对撞击、摩擦、温度等非常敏感

任何一种爆炸品的爆炸都需要

外界供给它一定的能量--起爆

能。某一爆炸品所需的最小起爆

能,即为该爆炸品的敏感度。敏

感度是确定爆炸品爆炸危险性的

一个非常重要的标志,敏感度越

高,则爆炸危险性越大。

有的爆炸品还有一定的毒

例如梯恩梯、消化甘油、雷汞

等都具有一定的毒性。

与酸、碱、盐、金属发生反应

有些爆炸品与某些化学品如酸、

碱、盐发生化学反应,反应的生

成物是更容易爆炸的化学品。

如:苦味酸遇某些碳酸盐能反应

生成更易爆炸的苦味酸盐;苦味

酸受铜、铁等金属撞击,立即发

生爆炸。

避免摩擦、撞

击、颠簸、震

荡,严禁与氧

化剂、酸、

碱、盐类、金

属粉末和钢材

料器具等混储

混运。

第二节物质的爆炸一、爆炸的定义

物质由一种状态迅速地转变为另一种状态,并瞬间以机械功的形式放出大量能量的现象,称为爆炸。爆炸时由于压力急剧上升而对周围物体产生破坏作用,爆炸的特点是具有破坏力、产生爆炸声和冲击波。

二、爆炸的分类

常见的爆炸可分为物理性爆炸和化学性爆炸两类,见如下所示。

第三节物质的燃烧

一、燃烧的定义

物质发生强烈的氧化还原反应,同时发出热和光的现象称为燃烧。它具有发光、发热、生成新物质三个特征。最常见最普遍的燃烧现象是可燃物在空气或氧气中的燃烧。

二、燃烧的条件

燃烧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可燃物、助燃物、着火源。每一个条件要有一定的量,相互作用,燃烧才能发生。

三、燃烧过程

可燃物质状态不同,燃烧过程也不同。

凡能帮助和维持燃烧的物质,均称为助燃物,常见的

助燃物是空气、氧气,以及氯气、氯酸钾等氧化剂。

助燃物

凡能与空气中的

氧或氧化剂起剧

烈反应的物质,

可燃物包括:可

燃固体、可燃液

体、可燃气体

凡能引起可燃物

质燃烧的能源统

称点火源,包

括:明火、电火

花、摩擦与撞

击、高温体、雷

点火源

可燃物

物质燃烧三要素

第四节化学品的火灾爆炸危险性评价

指标定义说明

爆炸压力可燃气体、可燃液体蒸气或可燃粉尘与空气的混

合物、爆炸物品在密闭容器中着火爆炸时所产生

的压力称爆炸压力。爆炸压力的最大值称最大爆

炸压力。

爆炸压力通常是测量出来的,但也可以根据燃

烧反应方程式或气体的内能进行计算物质不同,

爆炸压力也不同,即使是同一种物质因周围环

境、原始压力、温度等不同,其爆炸压力也不

同。

最大爆炸压力愈高,最大

爆炸压力时间愈短,最大

爆炸压力上升速度愈高,

说明爆炸威力愈大,该混

合物或化学品愈危险。

第五节火灾与爆炸的破坏作用

火灾与爆炸都会带来生产设施的重大破坏和人员伤亡,但两者的发展过程显著不同。

火灾是在起火后火场逐渐蔓延扩大,随着时间的延续,损失数量迅速增

长,损失大约与时间的平方成比例,如火灾时间延长一倍,损失可能增

加四倍。

爆炸则是猝不及防。可能仅在一秒种内爆炸过程已经结束,设备损坏、厂房倒塌、人员伤亡等巨大损失也将在瞬间发生。爆炸通常伴随发热、发光、压力上升、真空和电离等现象,具有很大的破坏作用。它与爆炸物的数量和性质、爆炸时的条件、以及爆炸位置等因素有关。

主要破坏形式有以下几种:

直接的破坏作用

机械设备、装置、容器等爆炸后产生许多碎片,飞出后会在相

当大的范围内造成危害。一般碎片在100~500米内飞散。

冲击波的破坏作用

爆炸产生的冲击波传播速度极快,在传播过程中,可以对周围

环境中的机械设备和建筑物产生破坏作用和使人员伤亡。冲击波还可以在它的作用区域内产生震荡作用,使物体因震荡而松散,甚至破坏。

造成火灾

爆炸发生后,爆炸气体产物的扩散只发生在极其短促的瞬间,对一般可燃物来说,不足以造成起火燃烧,而且冲击波造成的爆炸风还有灭火作用。但是爆炸时产生的高温高压,建筑物内大量的热或残余火苗,会把从破坏的设备内部不断流出的可燃气体、易燃或可燃液体的蒸气点燃,也可能把其它易燃物点燃引起火灾。

当盛装易燃物的容器、管道发生爆炸时,爆炸抛出的易燃物有可能引起大面积火灾,这种情况在油罐、液化气瓶爆破后最易发生。正在运行的燃烧设备或高温的化工设备被破坏,其灼热的碎片可能飞出,点燃附近储存的燃料或其它可燃物,也能引起火灾。

第六节毒物

一、毒物的概念

物体进入机体,蓄积达一定的量后,与机体组织发生生物化学或生物物理学变化,干扰或破坏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引起暂时性或永久性的病理状态,甚至危及生命,称该物质为毒物。工业生产过程中接触到的毒物,主要指化学物质,称为工业毒物。

工业毒物的物理状态

在生产环境中,毒物常以气体、蒸气、烟尘、雾和粉尘等形式存在,其存在形式主要取决于毒物本身的理化性质、生产工艺、加工过程等。

毒性及其表示方法

毒性是用来表示毒物的剂量与引起毒作用之间关系的一个概念。它是指一种物质引起人体的病理变化,造成损伤的能力。我们通常采用下列指标:

1、半数致死量或浓度(LD50或LC50)

引起一组受试动物中半数动物死亡的剂量或浓度。

2、绝对致死量或浓度(LD100或LC100)

引起一组动物全部死亡的最低剂量或浓度。

3、最小致死量或浓度(MLD或MLC)

引起一组动物中个别死亡的剂量或浓度。

4、最大耐受量或浓度(LD0或LC0)

引起一组动物全部存活的最高剂量或浓度。

5、急性阈剂量或浓度(Limac)

一次染毒后,引起机体某种有害反应的最小剂量或浓度。

6、慢性阈剂量或浓度(Limac)

在慢性染毒时(即长时间反复染毒)引起机体反应的最小剂量和浓度。

7、无反应浓度(EC0)

指不引起机体反应的最大浓度。

*在以上表示毒性的指标中,以半数致死量最为常用。毒性大小和致死量成反比,即致死所用剂量愈小,则毒性愈大。

二、毒物的分类

毒物的分类方法很多。有的按毒物来源分类,有的按毒物侵入人体的途径分类,有的按毒物作用的靶器官和靶系统分类等。目前最常用的分类是按化学性质和其用途相结合的分类法:

1、金属和类金属

常见的金属和类金属毒物有铅、汞、锰、镍、铍、砷、磷及其化合物等。

2、刺激性气体

是指对眼和呼吸道粘膜有刺激作用的气体。它是化学工业常遇到的有毒气体。刺激性气体的种类甚多,最常见的有氯、氨、氮氧化物、光气、氟化氢、二氧化硫、三氧化硫和硫酸二甲酯等。

3、窒息性气体

是指能造成机体缺氧的有毒气体。窒息性气体可分为单纯窒息性气体、血液窒息性气体和细胞窒息性气体。如氮气、甲烷、乙烷、乙烯、一氧化碳、硝基苯的蒸气等氰化氢、硫化氢等。

4、农药

包括杀虫剂、杀菌剂、杀螨剂、除草剂等。农药的使用对保证农作物的增产起着重要作用,但如生产、运输、使用和贮存过程中未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可引起中毒。

5、有机化合物

种类繁多,例如应用广泛的有机溶剂,如苯、甲苯、二甲苯、二硫化碳、汽油、甲醇、丙酮等;苯的氨基和硝基化合物,如苯胺、硝基苯等。

6、高分子化合物

高分子化合物均由一种或几种单体经过聚合或缩合而成,其分子量高达数千至几百万。如合成橡胶、合成纤维、塑料等。高分子化合物本身无毒或毒性很小,但在加工和使用过程中,可释放出游离单体对人体产生危害,如酚醛树脂遇热释放出苯酚和甲醛而具有刺激作用。某些高分子化合物由于受热氧化而产生毒性更为强烈的物质,如聚四氟乙烯塑料受高热分解出四氟乙烯、六氟丙烯、八氟异丁烯,吸入后引起化学性肺炎或肺水肿。高分子化合物

生产中常用的单体多为不饱和烯烃、芳香烃及卤代化合物、氰类、二醇和二胺类化合物,这些单体多数对人体有危害。

三、毒物进入人体渠道

毒物可经呼吸道、消化道和皮肤进入体内。在工业生产中,毒物主要经呼吸道和皮肤进入体内,亦可经消化道进入,但比较次要。

呼吸道

呼吸道是工业生产中毒物进入体内的最重要的途径。凡是以气

体、蒸气、雾、烟、粉尘形式存在的毒物,均可经呼吸道侵入体

内。人的肺脏由亿万个肺泡组成,肺泡壁很薄,壁上有丰富的毛

细血管,毒物一旦进入肺脏,很快就会通过肺泡壁进入血循环而

被运送到全身。

通过呼吸道吸收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是其在空气中的浓度,浓度越

高,吸收越快。

皮肤

皮肤在工业生产中,毒物经皮肤吸收引起中毒亦比较常见。脂溶性毒物

经表皮吸收后,还需有水溶性,才能进一步扩散和吸收,所以水、脂皆

溶的物质(如苯胺)易被皮肤吸收。

消化道

消化道在工业生产中,毒物经消化道吸收多半是由于个人卫生习惯不

良,手沾染的毒物随进食、饮水或吸烟等而进入消化道。进入呼吸道

的难溶性毒物被清除后,可经由咽部被咽下而进入消化道。

预防这类中毒,应注意不在车间等作业饮水、进食、吸烟;工作完毕应

及时洗手,除去手上的污染。

四、毒物在体内的过程

工业毒物进入人体后,分布在不同的部位,参与体内的代谢过程,发生转化,有些可解毒或

毒物的分布

时,就可发生中毒。毒物在体内各部位分布是不均匀的,同一种毒物在不同的组织和器官分布量有多有少。有些毒物相对集中于某组织或器官中,例如铅、氟主要集中在骨质,苯多分

生物转化

化。其结果可使毒性降低(解毒作用)增加(增毒作用)。毒物的生物转化可归结为氧化、

其中经肾随尿排出是最主要的途径。尿液中毒物浓度与血液中的浓度密切相关,常测定尿中

逐渐增加,这种现象就称之为毒物的蓄积。此时毒物大多相对集中于某些部位,毒物对这些蓄积部位可产生毒作用。毒物在体内的蓄积是发生慢性中毒的基础。

五、毒物对人体的危害

有毒物质对人体的危害主要为引起中毒。中毒分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毒物一次短时间内大量进入人体后可引起急性中毒;小量毒物长期进入人体所引起的中毒称为慢性中毒;介于两者之间者,称之为亚急性中毒。接触毒物不同,中毒后出现的病状亦不一样,现按人体的

道炎症,重者发生化学性肺炎或肺水肿。常见引起呼吸系统损害的毒物有氯气、氨、二氧化

肤、肌肉、内脏等处)组成。有毒物质可损害中枢神经和周围神经。主要侵犯神经系统的毒

苯、巯基乙酸等能引起粒细胞减少症;苯的氨基和硝基化合物(如苯胺、硝基苯)可引起高铁血红蛋白血症,患者突出的表现为皮肤、粘膜青紫;氧化砷可破坏红细胞,引起溶血;苯、三硝基甲苯、砷化合物、四氯化碳等可抑制造血机能,引起血液中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发生再生障碍性贫血;苯可致白血症已得到公认,其发病率为14/10

汞、砷等毒物,经口侵入可引起出血性胃肠炎;铅中毒,可有腹绞痛;黄磷、砷化合物、四

损害,其表现为心慌、胸闷、心前区不适、心率快等;急性中毒可出现的休克;长期接触一

尿系统各部位都可能受到有毒物质损害,如慢性铍中毒常伴有尿路结石,杀虫脒中毒可出现出血性膀胱炎等,但常见的还是肾损害。不少生产性毒物对肾有毒性,尤以重金属和卤代烃

长期接触氟可引起氟骨症。磷中毒下颌改变首先表现为牙槽嵴的吸收,随着吸收的加重发生感染,严重者发生下颌骨坏死。长期接触氯乙烯可致肢端溶骨症,即指骨末端发生骨

后者则是全身中毒在眼部的改变。接触性眼损害主要为酸、碱及其他腐蚀性毒物引起的眼灼伤。眼部的化学灼伤重者可造成终生失明,必须及时救治。引起中毒性眼病最典型的毒物为

者占多数。根据作用机制不同引起皮肤损害的化学性物质分为:原发性刺激物、致敏物和光敏感物。常见原发性刺激物为酸类、碱类、金属盐、溶剂等;常见皮肤致敏物有金属盐类(如铬盐、镍盐)、合成树脂类、染料、橡胶添加剂等;光敏感物有沥青、焦油、吡啶、蒽、菲等。常见的疾病有接触性皮炎、油疹及氯痤疮、皮肤黑变病、皮肤溃疡、角化过度及

引起的急性损害。按临床分类有体表(皮肤)化学灼伤、呼吸道化学灼伤、消化道化学灼伤、眼化学灼伤。常见的致伤物有酸、碱、酚类、黄磷等。某些化学物质在致伤的同时可经

1987年颁布的职业病名单中规定石棉所致肺癌、间皮瘤,联苯胺所致膀胱癌,苯所致白血病,氯甲醚所致肺癌,砷所致肺癌、皮癌,氯乙烯所致肝血管肉瘤,焦炉工人肺癌和铬酸盐制造工人肺癌为法定的职业性肿瘤。

总之,机体与有毒化学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中毒后的表现千变万化,了解和掌握这些过程和表现,无疑将有助于我们对有毒化学物质中毒的了解和防治管理。

第七节工程技术控制

工程技术是控制化学品危害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其目的是通过采取相应的措施消除工作场所中化学品的危害或尽可能降低其危害程度,以免危害工人,污染环境。工程控制有以下方法:

一、替代

选用无害或危害性小的化学品替代已有的有毒有害化学品是消除化学

品危害最根本的方法。例如用水基涂料或水基粘合剂替代有机溶剂基

的涂料或粘合剂;使用水基洗涤剂替代溶剂基洗涤剂;喷漆和除漆用

的苯可用毒性小于苯的甲苯替代;用高闪点化学品取代低闪点化学品

等。

注意:比较安全不一定是安全。取代物较被取代物安全,但其本身不一定是绝对安全的。若要达到本质安全,还需要采取其它控制措施。

二、变更工艺

虽然替代作为操作控制的首选方案很有效,但是目前可供选择的替代品往往是很有限的,特别是因技术和经济方面的原因,不可避免地要生产、使用危险化学品,这时可考虑变更工艺。如改喷涂为电涂或浸涂;改人工装料为机械自动装料;改干法粉碎为湿法粉碎等。

三、隔离

隔离是指采用物理的方式将化学品暴露源与工人隔离开的

方式。是控制化学危害最彻底、最有效的措施。最常用的隔离方

法是将生产或使用的化学品用设备完全封闭起来,使工人在操作

中不接触化学品。如隔离整个机器,封闭加工过程中的扬尘点,

都可以有效地限制污染物扩散到作业环境中去。

隔离密封系统要检查维修,因为即使很小的泄漏,也可能在环境中产生危险浓度,维修人员必须穿有防护服和器具;另外隔离密封系统要装有警报器,当危害开始泄漏即发出警报。

四、通风

控制作业场所中的有害气体、蒸气或粉尘,通风是最有效的控制措施。借助于有效的通风,使气体、蒸气或粉尘的浓度低于最高容许浓度。通风分局部通风和全面通风两种。对于点式扩散源,可使用局部通风。使用局部通风时,污染源应处于通风罩控制范围内。对于面式扩散源,要使用全面通风,亦称稀释通风,其原理是向作业场所提供新鲜空气,抽出污染空气,从而稀释降低有害气体、蒸气或粉尘浓度。

第八节防护器具

工程控制措施虽然是减少化学品危害的主要措施,但是为了减少毒性暴露,工人还需从自身进行防护,以作为补救措施。工人本身的控制分两种形式:使用防护器具和讲究个人卫生。

在无法将作业场所中有害化学品的浓度降低到最高容许浓度以下时,工人就必须使用合适的个体防护用品。个体防护用品既不能降低工作场所中有害化学品的浓度,也不能消除工

作场所的有害化学品,而只是一道阻止有害物进入人体的屏障。防护用品本身的失效就意味着保护屏障的消失,因此个体防护不能被视为控制危害的主要手段,而只能作为一种辅助性措施。

据统计,职业中毒的95%左右是吸入毒物所

致,因此预防尘肺、职业中毒、缺氧窒息的关键是防

止毒物从呼吸器官侵入。呼吸防护用品主要分为过滤

式(净化式)和隔绝式(供气式)两种。

过滤式呼吸器只能在不缺氧的劳动环境(即环境空气

中氧的含量不低于18%)和低浓度毒污染使用,一

般不能用于罐、槽等密闭狭小容器中作业人员的防

护。过滤式呼吸器分为过滤式防尘呼吸器和过滤式防毒呼吸器。

隔离式呼吸器能使戴用者的呼吸器官与污染环境隔离,由呼吸器自身供气(空气或氧气),或从清洁环境中引入空气维持人体的正常呼吸。可在缺氧、尘毒严重污染、情况不明的有生命危险的工作场所使用,一般不受环境条件限制。按供气形式分为自给式和长管式两种类型。

需要使用呼吸器的所有人员都必须进行正规培训,以掌握呼吸器的使用、保管和保养方法。

为了防止由于化学品的飞溅,以及化学粉尘、烟、雾、蒸气等所导致的眼睛和皮肤伤

作业人员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也是消除和降低化学品危害的一种有效方法。保持个人卫生的基本原则:

--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并使用适当的防护用品。

--不直接接触能引起过敏的化学品。

--工作结束后、饭前、饮水前、吸烟前以及便后要充分洗净身体的暴露部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