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高中物理---运动的描述教案

高中物理---运动的描述教案

高中物理---运动的描述教案
高中物理---运动的描述教案

高中物理---运动的描述教案

一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

(一)物体和质点(subject and mass point)

1 质点:不考虑物体的大小和形状,把物体简化为一个有质量的点

2 质点是一种科学的抽象,是一种理想化的模型

(理想化模型:指抓住问题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对实际问题近似的一种思想)

活动与交流

1.研究火车的各种运动情况时,哪些情况下需要考虑火车的长度?哪些情况不需要?

2.研究地球自转和地球绕太阳公转时,是否可以忽略地球的大小?

讨论交流

1.同一物体有时看做质点,有时又不能看做质点,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如研究火车从北京到上海时,可把火车看做质点,不考虑火车的长度,而研究火车通过某一座桥时,这时就不能把火车看做质点

2.质点是用来代替物体的具有质量的点,任何转动的物体,在研究自转时,都不可简化为质点.所以在研究地球自转时,不可以忽略地球的大小,地球不能当做质点来处理.

质点不一定是很小的物体,很大的物体也可简化为质点,但在研究地球绕太阳公转运动时,由于地球的直径比地球和太阳之间的距离小得多,地球上各点相对于太阳的运动可以看做是相同的,即地球的大小可忽略不计,在这种情况下,地球当做质点来处理

3 物体看成质点条件

a)当物体上各部分运动情况都相同时,物体上任何一点的运动情况都能反映物体的运动,物体可看成质点

b)物体的大小、形状对所研究的问题可以忽略不计的情况下可看成质点

c)同一个物体在不同的问题中,有时可以当做质点,有时不能当做质的质点

实例分析

在下列运动中,研究对象可当做质点的有

A 远洋航行的巨轮

B 研究飞行中直升飞机上的螺旋浆的转动情况

C 绕地球运动的人造卫星

D 转动中的砂轮

E 从斜面上滑下的物体

F 火车从车站开出通过站口的时间

G 只有体积很小或质量很小的物体

(二)参考系(reference frame)

1参考系

(1)参考系:描述一个物体运动时,用来做参考的另一个物体

(2)几点提醒

问题1 课本P12 图1.1-4

a.描述同一个物体运动时,若以不同的物体为参考系观察的结果可能不同

问题2

在空中,“空姐”热情为旅客服务,为了描述“空姐”的运动情况,应选下列哪个物体为参考系

A 飞机场

B 飞机

C 沿航线的山,树或云彩

D 都可以

b.参考系的选取原则上是任意的,在实际问题中应以研究问题方便为原则.

c.应认识到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唯物辨证思想.

问题分析

“坐在火车里的人看到窗外相邻轨道上的另一辆火车开动了,此时他感到自己坐的火车在后退实际上,他坐的火车并没有动”这句话中,所选则的参考系有多少?

(三)坐标系(coordinate system)

1.实例分析:一辆小轿车在平直的路面上行使,怎样描述不同时刻车的位置及其位置变化?

2.坐标系

(1)建立思想:a.如何选则坐标轴和正方向b.如何选坐标原点c.如何确定坐标轴上的刻

度值

(2)建立原则

a.对直线运动的质点,一般选质点运动轨迹为坐标轴,质点运动方向为坐标轴正方向,选取质点经过坐标轴原点的时刻为时间的起点.

b.对于曲线运动的质点,可建立二维、三维或多维坐标系.

3.全球定位系统(GPS)

随堂训练

下列关于质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只要是体积很小的物体都可以看成质点

B.只要是质量很小的物体都可以看成质点

C.质量很大或体积很大的物体都一定不能看成质点

D.由于所研究的问题不同,同一物体有时可以看成质点,有时不能看成质点

甲物体以乙物体为参考系是静止的,甲物体以丙物体为参考系,又是运动的,那么,以乙物体为参考系,丙物体的运动情况是( )

A.一定是静止的

B.一定是运动的

C.运动或静止都有可能

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

二时间和位移

实例分析

(一)时刻和时间间隔

1 时刻:指的是某一瞬间,在时间坐标轴上用一点表示

2 时间间隔:指的是两个时刻的间隔.在时间坐标轴上用一线段表示

3 平时所说的“时间’’.有时指的是时刻,有时指的是时间间隔

讨论交流

材料1:电台报时时一般是这样说:“现在是北京时间八点整”.听评书连播等节目时,最后播音员往往说“请明天这个时间继续收听”.这里的两个“时间”是什么意思?

材料2:“1s末”“1s时”“2s初”物理意思是否相同?

实例分析 问题1

条件:人做单向直线运动

①从A →B →C 路

程是多

少? ②从A →

B 位置变化是多少? 从B →

C 位置变化是多少? 从A →C 呢? 问题2

沿①②③④四条不同路径到达B 点路程是否相同,位置变化是否相同? 根据上述两个问题,你可以得到什么样的结论?

结论:路程与物体运动轨迹有关,而位置的变化仅与物体起点与终点的位置有关

(二) 路程和位移

1 路程: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

2 位移:表示物体位置的变化

①表示方法:用初始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表示 ②大小:线段的长短表示位移的大小

③方向:线段的指向表示位移的方向,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 3 当物体做单向直线运动时,位移的大小就等于路程

A B

C

10k m

20k m

针对训练

1 关于位移和路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沿直线运动的物体,位移和路程是相等的

B 质点沿不同的路径由A到B,其路程可能不同而位移是相同的

C 质点通过一段路程,其位移可能是零

D 质点运动的位移大小可能大于路程

2.气球上升到100m的高空时,从气球上落下一物体,物体又上升了10m后开始下落,若取向上为正方向,则物体从离开气球开始到落到地面时的位移为多少?通过的路程为多少?

3.下列哪种情况下指的是位移( )

A.机动车里程表上所显示的千米数

B.标准田径尝跑道的周长是400m

C.乘火车或飞机由北京到上海的直线距离约为1080km

D.计量跳远运动员的比赛成绩

4.一质点在x轴上运动,各个时刻的位置坐标如下表,则此质点开始运动后

1.几秒内位移最大?

2.几秒内路程最大?

提示注意初始时刻质点位于坐标原点,质点位移的起点在坐标原点。

解析位移最大时,质点距离原点的距离最大。由表中提供的数据可知,此质点开始运动后4s内位移最大,是7m。质点的位置坐标在不断变化,说明它在不断运动,所以此质点开始运动后5s内路程最大。

点悟有的同学可能会认为该质点在开始运动后1s内位移最大,而7s内位移却是最小,因为1s内位移为5m,4s内位移为-7m,5>-7。其实,位移的大小要看其绝对值,正负号只能表示它的方向。-7m表示位移大小为7m,负号表示位移方向沿x轴的负方向。

5.一个质点沿两个半径为R的半圆弧由A经B到达C,在此过程中,它的位移和路程分别为

A.4R,2πR

B.4R, -2πR

C.-4R, 2πR

D.-4R,-2πR

(三)矢量和标量

1 矢量: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如位移、速度、加速度等

2 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物理量如质量、长度等

注意点:矢量计算→平行四边形定则

标量计算→算术加法法则

在一条直线上遇到矢量问题时,可以规定一个正方向,凡是与正方向相同的用“+”来表示,与正方向相反的用“-”来表示.

讨论交流

小明从A点出发,向东走了30m,到达B点.然后向南又走了40m,到达C点.用有向线段表明他第一次的位移,第二次的位移以及从A到C的位置变化(即两次行走的合位移). 三个位移的大小各是多少?你能通过这个实例总结出矢量相加的法则吗?

(四)直线运动的位置和位移

位置:状态量,与物体某一状态相对应,与时刻相对应,在坐标轴上为一点.

位移:过程量.与物体的某一运动过程相对应, 与时间间隔相对应,在坐标轴上为一线段(1)生活中两个物体都在运动,哪一个运动更快?

(2)如何比较物体运动快慢?

*要比较不同物体运动的快慢,必须寻找一个统一的标准,这就是速度

总结:

1.在坐标系中,某点的数值为坐标.

2.在坐标系中,某两点的数值差为坐标的变化量.对应时间的差值叫时间的变化量

3.时刻、坐标对应轴上一点;时间、坐标变化,对应轴上一段

实例分析

(1)比较A 和B,可以得到怎样的结论? (2)比较B 和D,可以得到怎样的结论? (3)比较B 和C,你有何感想?

运动的快慢跟时间及通过的位移都有关系 三.速度 (一)速度

1.定义:位移(△x)与发生这个位移所用时间(△t)的比值

2.公式:

t x v ??=

3.单位:国际单位:m/s

常用:km/h 、cm/s

4.速度是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

5.物理意义: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实例分析:

在日常生活中,物体运动快慢不一,如:天空,日出日落;草原,骏马奔驰;树丛,蜗牛爬行;在许多情况下,物体运动的快慢会发生改变:飞机的起飞;汽车行驶;运动员的奔跑等.在自然界中,物体运动状态各不相同,为了较准确的描述物体的运动,人们引入了平均速度的概念.

(二)平均速度

1.定义:运动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位移(△x)与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t)的比值 2.公式:

t

x

v ??=

3.平均速度是矢量,它的方向由位移方向决定

4.平均速度能粗略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和方向

讨论与交流

美国田径运动员刘易斯,在1991年的世界田径锦标赛上创下了9.86s的百米跑世界记录.下表中给出了当时的实测记录.请算出每个20m内的平均速度,并填入表中.

通过该表,你能得到怎样的结论?

结论:平均速度应强调是哪一段时间(或位移)内的平均速度

例题分析

一辆汽车沿平直的公路行使,第1s内通过5m的距离,第2s内和第3s内各通过20m 的距离,第4s内又通过15m的距离,求汽车在最初2s内的平均速度和这4s内的平均速度各是多少?

练习

1.一物体直线向东运动,前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是3m/s,后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是2m/s,则全部路程中的平均速度应是多少?

2.光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约等于

3.0×108m/s,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40m/s,一个人看到闪电后5s听到雷声,则打雷的地方大约离他多远?

(三).瞬时速度

1.定义:指物体经过某一时刻(或位置)的速度

2.公式:

)0

(,→

?

?

?

=t

t

x

v

4.瞬时速度的方向就是某时刻物体运动的方向

5.对于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在任意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和在任意一点的瞬时速度都相等

3.瞬时速度的大小叫瞬时速率,有时简称速率

(四).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比较

练习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平均速度就是速度的平均值

B.瞬时速率是指瞬时速度的大小

C.火车以速度v经过某一路段,v是指瞬时速度

D.子弹以速度v从枪口射出,v是平均速度

2.在公路的每个路段都有交通管理部门设置限速标志,这是告诫驾驶员在这一路段驾驶车辆时( )

A.必须以这一规定速度行驶

B.平均速度不得超过这一规定数值

C.瞬时速度不得超过这一规定数值

D.汽车上的速度计指示值,有时还是可以超过这一规定值的

一学生在百米赛跑中,测得他在50m处得瞬时速度为6m/s,在16s末到达终点时得瞬时速

度为7.5m/s,则他在全程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五).速率 1.平均速率

(1)定义:路程与所用时间的比值

(2)定义式:

t s v =

(3)物理意思:仅粗略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 2.瞬时速率

(1)定义:瞬时速度的大小

(2)定义式:

)0(,→???=

t t x

v

(3)物理意思:精确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 几个比较

1.速度和速率的比较

2.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比较

定义 位移与发生位移所对应时间的比

指物体经过某一时刻(或位

置)的速度

公式 t x v ??=

)0(,→???=

t t x

v

性质 矢量,方向与位移方向相同 矢量,方向:物体运动方向

联系 匀速运动中,平均速度等于瞬时速度,瞬时速度是极短时间内的

平均速度

3.平均速度和平均速率的比较

平均速度 平均速率

意义 粗略描述物体运动快慢和方向 粗略描述物运动快慢 定义 位移与发生位移所对应时间的

比值

路程与所用时间的比值

性质 矢量,方向:物体位移的方向

标量

关系 对于单方向直线运动,平均速度的大小和同一时间段的平

均速率相等

注意:

1.在谈到平均速度或平均速率时,都必须要指明是哪段时间

2.对于往复的直线运动或曲线运动,平均速度大小小于同一时间段内的平均速率

两潜艇相距一段距离,以相同速度v 成单行纵队航行,后艇的水声定位器发出的信号到达前艇并被反射回来,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为v 0,已知从发出信号到收到回声的时间为t,则两艇相距为多少?

某人在O 点,与一平直公路AB 相距h=50m 。一辆汽车以速度v1=10m/s 沿公路驶来。当人与车相距

L

=200m 时,人开始匀速跑动,如图所示,求此人可以与

汽车相遇的奔跑速度的最小值?

描述物体运动的方法─图象法 一.x ─t 图象 (1)描绘图象

有一小球沿水平的长木板运动,运动位移随时间变化,如下表所示:

以x 为纵坐标,t 为横坐标,画出物体的位移时间图象 (2)认识图象

①直线运动的物体x-t图象是反映直线运动的物体位移随时间变化的规律,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位移

②图象可能是直线,也可能是曲线 (3)理解图像

①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②表示物体静止

③表示物体反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

(4)应用图象

a.判断运动性质(匀速、变速、静

止)

b.判断运动方向(正方向、负方向)

c.比较运动快慢

d.确定位移或时间等

t

② t

问题探究

一做直线运动的物体的位移─时间图象如图,根据图象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在AB 段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大小x2/t2 B.物体在BC 段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大小为x2/(t3-t2) C.物体从出发点运动到B 的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大小为x2/t2 D.物体在从O 到t3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大小为x2/t2

二.V ─t 图象 (1)描绘图象

有一小球沿水平放置的长木板运动,运动速度几乎不变,可看作匀速直线运动,现在用秒表记录该物体在一些时刻的速度,如下表所示

以v 为纵坐标,t 为横坐标,画出物体的速度时间图

(2)认识图象

①v -t图象是反映物体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横

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速度.

②匀速直线运动速度图象是一条平行于时间轴的直线. ③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图象随时间而变化 (3)理解图象

①若图象位于时间轴的上方,表示物体运动方向与正方向相同,位于时间轴下方,表示物体运动方向与正方向相反.

②速度图线与t 轴所围成的“面积”的值等于物体的位移 (4)应用图线

t t 1

2

t

x x t 1 t 2 t 3

t/s

1 2 3 4

a.确定某时刻的速度

b.求位移

c.判断运动性质(静止、匀速、匀变速、非匀变速)

d.判断运动的方向(正方向、负方向)

e.比较加速度的大小等

如图所示位移图象,表示三个物体都在做直线运动,

试分

析三个物体的运动情况:从0~t0时刻三个物体发生的位移是否相同?经过的路程是否相同?

一支长120m 的队伍正在前进,某时刻通讯员从队尾赶到队前传达命令后立即返回,当通讯兵回到队尾时队伍已前进了288m,整个过程中通讯员和队伍的速率保持不变,求: (1)通讯员通过的位移 (2)通讯员通过的总路程 问题探究

分析下表:(设所有物体都做直线运动)

试根据上述数据,推算出这些物体在1s 内速度的增加量,且根据上表数据,你能说明“速度快”“速度变化大”“速度变化得快”物理意义一样吗? 速度改变快慢的描述─加速度 一.加速度

实例:在直线运动中,物体从A 点运动到B 点,如图所示 (1)物体从A →B 位置变化为多少?

t 0

t 2 t 1

(2)如果物体从A→B是做匀速直线运动,如果所用时间为2s,求这段过程中物体的速度

(3)如果物体做加速直线运动,同样在2s内,速度从2m/s增加到4m/s,怎样描述物体运动的速度增加的快慢?

1.定义:速度的变化量与发生这一变化所用时间的比值

2.定义式:

3.物理意义:

表示速度改变快慢的物理量

4.单位:在SI:m/s2,常用:cm/s2

5.加速度是矢量,方向与速度变化的方向相同

加速直线运动:

加速度方向和初速度方向相同,a>0,为正

减速直线运动:

加速度方向和初速度方向相反,a<0,为负

如:汽车启动.飞机起飞等

如:火车进站.汽车刹车等

对做直线运动的物体,加速度方向与初速度方向v0

方向相同或相反,若取v0的方向为正方向,则a的方向

可用正、负号表示:

怎样求速度的变化△v

速度的变化△v是矢量

1)如果物体在一条直线上运动,在求时,可先选取正方向,表示出初速度v0,与末速度Vt,(其方向用正、负表示),代入△V=Vt-V0计算出,若△V为正值,说明△V的方向与正方向相同,若△V为负值,说明的方向与规定的正方向相反

2)如果不在一条直线上,用矢量三角形法则

高中物理 运动的描述 概念总结

第1章运动的描述 1.机械运动 运动:运动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从广义来讲,宇宙中的一切物体都是运动的,没有绝对静止的物体;从狭义来说,运动是指机械运动. 静止: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没有改变,我们就说它是静止的.静止都是相对运动而言的,不存在绝对静止的物体. 机械运动: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的改变叫做机械运动,简称运动,它包括平动、转动和振动等形式. 2.参考系和坐标系 参考系:在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时,选来作为标准的另外的某个物体叫参考系 对参考系应明确以下几点: ①对同一运动物体,选取不同的物体作参考系时,对物体的观察结果往往不同的. ②在研究实际问题时,选取参考系的基本原则是能对研究对象的运动情况的描述得到尽量的简化,能够使解题显得简捷. ③因为今后我们主要讨论地面上的物体的运动,所以通常取地面作为参照系. 坐标系:为了定量描述物体的位置及位置的变化而建立的参考系.(标明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 (1)要准确地描述物体的位置及位置变化,需要建立坐标系; (2)如果物体在一维空间运动(即沿一直线运动),只需建立直线坐标系(数轴); 如果物体在二维空间运动(即在同一平面运动),需要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 如果物体在三维空间运动时,则需要建立三维直角坐标系; 3.质点的认识 (1)定义: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 ①质点是用来代替物体的具有质量的点,因而其突出特点是“具有质量”和“占有位置”,但没有大小,它的质量就是它所代替的物体的质量. ②质点没有体积或形状,因而质点是不可能转动的.任何转动的物体在研究其自转时都不可简化为质点. ③质点不一定是很小的物体,很大的物体也可简化为质点.同一个物体有时可以看作质点,有时又不能看作质点,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2)物体可以看成质点的条件:如果在研究的问题中,物体的形状、大小及物体上各部分运动的差异是次要或不起作用的因素,就可以把物体看做一个质点. (3)突出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将实际问题简化为物理模型,是研究物理学问题的基本思维方法之一,这种思维方法叫理想化方法.质点就是利用这种思维方法建立的一个理想化物理模型.

高中物理必修2《平抛运动》教学设计(可编辑修改word版)

《抛体运动》教学设计教学 课题 《平抛运动》[必修 2 人教版第五章第二节] 学习任务分析 本节研究平抛运动采用的是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的研究方法,因此,在教学中应让学生主动尝试、直观感受应用这种方法来解决平抛物体运动规律。这一学习过程的经历,能激发学生探究未知问题的乐趣,领悟怎样将复杂的问题化为简单的问题,将未知问题化为已知问题。让学生真正理解运动合成与分解这种方法的意义,理解为什么平抛运动可以分解成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和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日常生活中平抛运动的现象也较多,通过与生产、生活的联系,可以使学生更深入了解这两种运动的规律。 平抛物体的运动是曲线运动一章的重点,是一种最基本、最重要的曲线运动,是运动的合成和分解知识的第一次应用,是理解和掌握其它曲线运动的基础。平抛物体的运动是一种典型的匀变速曲线运动,它体现了处理复杂的曲线运动的基本方法——先分解成几个简单的直线运动——再进行合成,从而理解运动的独立性原理和叠加原理,并且会利用这种方法解决问题。本节的内容较简单,得出结论也并不难,但是用运动的合成和分解分析问题的方法,是运动学中常用的一种重要的研究 问题的方法,是本节课的一个重点。 重点难点分析 本节的重点是掌握平抛运动的研究方法和运动规律,难点是使学生理解平抛运动是由水平方向的匀速运动和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合成的,并归纳出其运动规律。为突破这一难点,通过设计从观察现象--理论探究--实验探究(录像慢放)的过程,使学生直观感受到了平抛运动是由水平方向的匀速运动和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合成的,并直接画出位移、速度矢量关系图,从而自然地归纳出其运动规律。 学情分析 本节课是学生学习研究物体运动规律的一个转折点,以前学生接触的都是直线运动,而本节内容是比较典型的曲线运动,对于直线运动的规律学生非常熟悉,而对曲线运动的处理方法及运动规律是陌生的。所以本节教学通过理论探究、实验探究(录像慢放)等手段探索出平抛运动的规律,让学生从中体会运用合成和分解研究曲线运动的基本思路,提高对运动合成与分解方法的运用能力。 教学目标知识 与技能 (1)知道抛体运动的定义、特点、分类。 (2)理解平抛运动可分解为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和竖直方向的自由 落体运动。 (3)掌握平抛运动的规律,知道处理平抛运动的思路,会处理简单的问题。 (4)了解斜抛运动的性质及处理思路。

高中物理必修一期末考试试题(有答案)

长沙市一中2015—2016学年度上学期学段(期末)考试 高一级物理科试卷 第一卷(选择题共40分) 一、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或不答的得0分。 1.一质点在x轴上运动,各个时刻和位置坐标如下表,则此质点开始运动后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第2s内的位移为-9m B.前2s内的位移为4m C.最后3s内的位移为5m D.前5s内的路程为31m 2.关于速度和加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速度变化得越多,加速度就越大 B.速度变化得越快,加速度就越大 C.加速度的方向保持不变,速度方向可能会改变 D.加速度大小不断变小,速度大小可能会增加 3.图1为甲、乙两质点的速度--时间图象,对于甲、乙两质点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质点甲向选定的正方向运动,质点乙与甲的运 动方向相反 B.质点甲、乙的速度相同 C.在相同时间内,质点甲、乙的位移相同 D.不管质点甲、乙是否从同一地点开始运动,它 们之间的距离一定越来越大 高一级物理科试题第1页(共7页) 4.如下图2所示,细线悬挂的物体重力均为G,对A、B两弹簧秤的示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的示数为0,B的示数为0 B.A的示数为G,B的示数为0 C.A的示数为0,B的示数为G D.A的示数为G,B的示数为G 图2 5.为了行车方便与安全,高大的桥要造很长的引桥,其主要目的是()A.减小过桥车辆受到的摩擦力 B.减小过桥车辆的重力 C.减小过桥车辆对引桥面的压力 D.减小过桥车辆的重力平行于引桥面向下的分力 6.某时刻,质量为2.0kg的物体甲受到的合外力为8.0N,速度为10.0m/s, 质量为5.0kg 的物体乙受到的合外力为4.0N,速度为10.0m/s,则() A.甲和乙的惯性一样大 B.甲的惯性比乙的大 C.甲的惯性比乙的小 D.无法判定哪个物体的惯性大 7.物体静止在一固定的斜面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对斜面的压力和斜面对物体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B.物体对斜面的摩擦力和斜面对物体的摩擦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C.物体所受重力和斜面对物体的作用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D.物体所受重力可以分解为沿斜面的力和对斜面的压力 t/s 2 1 -1 -2 B

高中物理运动的描述 运动的基本概念

广东省2009届高三物理一轮复习学案 运动的描述 运动的基本概念 【知识要点】 一、描述运动的基本概念: 1.机械运动: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的改变叫做机械运动,简称运动。它包括平动、转动和振动等运动形式。 2.参考系:为了研究物体的运动而假定为不动的物体,叫做参考系。 对同一个物体的运动,所选择的参考系不同,对它的运动的描述就会不同。从原则上说,参考系可以任意选定,但一般应从解决问题的方便出发选择合适的物体作参考系。在不加特别说明的情况下,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时,通常都取地面为参考系。 3.质点:质点是一种物理模型,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叫做质点。实际物体能否看作质点,并不是由物体的大小来决定的。如在研究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时,微小的原子不能看作质点。而在研究地球绕太阳公转运动的规律时,巨大的地球却可以看作质点。这是一种突出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的研究问题的科学思想方法。 4.时刻和时间:时刻指的是某一瞬时.在时间轴上用一个点来表示。对应的是位置、速度、动量、动能等状态量。时间是两时刻间的间隔。在时间轴上用一段线段来表示。对应的是位移、路程、冲量、功等过程量。 5.位移和路程:位移描述物体位置的变化,是从物体运动的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矢量.路程是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是标量。 6.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的方向和快慢的物理量。 (1)平均速度:在变速运动中,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位移与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叫做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即t s v = ,单位:m/s ,其方向与位移的方向相同。它是对变速运动的粗略描述。 对于一般的变速直线运动,只能根据定义式t s v =求平均速度。对于匀变速直线运动可 根据2 0t v v v +=求平均速度。 (2)瞬时速度: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方向沿轨迹上该点的切线方向。瞬时速度是对变速运动的精确描述。瞬时速度的大小叫速率,是标量。 7.加速度:是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是速度的变化和所用时间的比值(即速度的变化率):a =t v ??,单位:m/s 2。加速度是矢量,它的方向与速度变化(Δv )的方向相同。 物体做加速直线运动还是做减速直线运动,判断的依据是加速度的方向和速度方向是相同还是相反。只要加速度方向跟速度方向相同(v >0 、a >0 或v <0 、 a <0),物体的速度一定增大;只要加速度方向跟速度方向相反(v >0、a <0或v <0、a >0),物体的速度一定减小。 加速度是表示速度(大小和方向)改变快慢的物理量。物体做变速直线运动时,其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在同一直线上,该加速度表示速度大小改变的快慢;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时,加速度方向跟速度方向垂直,该加速度表示速度方向改变的快慢。当然,若加速度方向跟速度方向既不共线又不垂直,则物体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均变化,加速度表示了速度(大小

高中物理平抛运动试题整理

平抛运动 ⑴平抛定义:抛出的物体只受力作用下的运动。 ⑵平抛运动性质:是加速度恒为的曲线运动。 ⑶平抛运动公式: 水平方向运动V x= X= t= 竖直方向运动V y= y= t= V合= S合= 1.决定一个平抛运动的总时间的因素() A 抛出时的初速度 B 抛出时的竖直高度 C 抛出时的竖直高度和初速度 D 与做平抛运动物体的质量有关 2、一个物体以初速度V0水平抛出,经时间t,其竖直方向速度大小与V0大小相等,那么t 为() A V0/g B 2V0/g C V0/2g D 2V0/g 3、关于平抛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是匀变速运动 B 是变加速运动 C 任意两段时间的速度变化量的方向相同 D 任意相等时间内的速度变化量相等 4、物体以初速度V0水平抛出,当抛出后竖直位移是水平位移的2倍时,则物体抛出的时间是( ) A 1∶1 B 2 ∶1 C 3∶1D4∶1 5、做平抛运动的物体:() A、速度保持不变 B、加速度保持不变 C、水平方向的速度逐渐增大 D、竖直方向的速度保持不变 6、关于物体的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当加速度恒定不变时,物体做直线运动 B、当初速度为零时,物体一定做直线运动 C、当初速度和加速度不在同一直线上时,物体一定做曲线运动 D、当加速度的方向与初速度方向垂直时,物体一定做圆周运动 7、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A、曲线运动一定是变速运动 B、平抛运动是匀速运动 C、匀速圆周运动是匀速运动 D、只有变力才能使物体做曲线运动 8、做平抛运动的物体,在水平方向通过的最大距离取决于() A、物体的高度和所受重力 B、物体的高度和初速度 C、物体所受的重力和初速度 D、物体所受的重力、高度和初速度 1.关于平抛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平抛运动是匀变速运动 B.做平抛运动的物体在任何相等时间内的速度的变化量都相等 C.可以分解为水平方向上的匀速直线运动和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 D.落地的时间和速度只与抛出点的高度有关 2.飞机以150m/s的水平速度匀速飞行,某时刻让A球落下,相隔1s又让B球落下,不计空气阻力,在以后的运动中,关于A球与B 球的相对位置关系,正确的是 A.A 球在B球的前下方,两球间的距离保持不变 B.A 球在B球的后下方,两球间的距离逐渐增大 C.A 球在B球的正下方,两球间的距离保持不变 D.A 球在B球的正下方,两球间的距离逐渐增大

人教版高中物理--《平抛运动》教案、教学设计

《平抛运动》教案、教学设计 人教版必修二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什么是平抛运动; 2.掌握平抛运动的规律。 【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例观察概括出平抛运动的特征,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利用已知的直线运动规律来探究复杂的曲线运动规律,培养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的意识和主动探究实现知识迁移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用运动和分解的方法分析平抛运动 【难点】 平抛运动的规律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实验法、讨论法 四、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教师创建飞机投放物资情境,并提出问题:要使物资落在指定的区域应该在什么时候投放物资。 学生思考,并用电脑进行投弹小游戏。 环节二:新课讲授 教师用ppt展示生活中常见的抛体运动。进行小实验,将沙包向各个方向抛出,并提问这些运动的运动过程和受力情况有什么共同点。 学生总结:只受到重力的作用。 教师总结以一定的速度将物体抛出,如果物体只受重力的作用,这时的运动叫做抛体运动。并通过纸飞机实验补充说明平抛运动的定义。 教师引导学生复习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 教师通过自制平抛水柱装置展示平抛运动轨迹,平抛运动是曲线运动。 教师引导学生将平抛运动分为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对两个方向上的受力情况和运动情况进行分析。平抛运动的物体只在竖直方向上受重力,初速度为0,为自由落体运动。教师通过通过平抛竖落仪进行对比实验验证猜想。平抛运动的物体只在水平方向上不受力,做匀速直线运动,通过平抛运动分解仪进行对比实验。使用平抛分解仪进行“三球相碰”实验。强化感性认识:物体的平抛运动可以分解成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和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一学期期末

(精心整理,诚意制作)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u:64; C:12 一、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108分。1-18题中只有一个答案正确,19- 21中至少有二个答案正确,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错选的得0分) 14.下面哪一组单位属于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 A .米、牛顿、千克 B .千克、焦耳、秒 C .米、千克、秒 D .米/秒2、千克、牛顿 15.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三个共点力,大小分别为6N 、3N 和8N ,其合力最小值为 A.1N B.3N C.13N D.0 16.一物体m 受到一个撞击力后沿不光滑斜面向上滑动,如图1所示,在滑动过程中,物体m 受到的力是: A 、重力、沿斜面向上的冲力、斜面的支持力 B 、重力、沿斜面向下的滑动摩擦力、斜面的支持力 C 、重力、沿斜面向上的冲力、沿斜面向下的滑动摩擦力 D 、重力、沿斜面向上的冲力、沿斜面向下的摩擦力、斜面的支持力 17.汽车在两车站间沿直线行驶时,从甲站出发,先以速度v 匀速行驶了全程的一半,接着匀减速行驶后一半路程,抵达乙车站时速度恰好为零,则汽车在全程中运动的平均速度是 A.v /3 B.v /2 C.2v /3 D.3v /2 18.如图2所示,两个物体A 和B ,质量分别为1m 和2m ,互相接触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如图所示,对物体A 施以水平的推力F ,则物体A 对B 的作用力等于 A.F m m m 211+ B. F m m m 212+ C.F D. F m m 21 19.关于速度、加速度、合力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A.物体的速度越大,则物体的加速度越大,所受合力越大 B.物体的速度很大,加速度可能为零,所受的合力也可能为零 C.物体的速度为零,加速度可能很大,所受合力也可能很大 D.物体的速度为零,则物体的加速度一定为零,所受合力也为零 20.下列所给的图象中能反映做直线运动的物体回到初始位置的是

高一物理上册 运动的描述专题练习(解析版)

一、第一章运动的描述易错题培优(难) 1.质点做直线运动的v-t 图象如图所示,则() A.3 ~ 4 s 内质点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B.3 s 末质点的速度为零,且运动方向改变 C.0 ~ 2 s 内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4 ~ 6 s 内质点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均为 2 m/s2 D.6 s内质点发生的位移为 8 m 【答案】BC 【解析】 试题分析:矢量的负号,只表示物体运动的方向,不参与大小的比较,所以3 s~4 s内质点的速度负方向增大,所以做加速运动,A错误,3s质点的速度为零,之后开始向负方向运动,运动方向发生变化,B错误,图线的斜率表示物体运动的加速度,所以0~2 s内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4 s~6 s内质点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均为2 m/s2,C正确,v-t图像围成的面积表示物体的位移,所以6 s内质点发生的位移为0,D错误, 考点:考查了对v-t图像的理解 点评:做本题的关键是理解v-t图像的斜率表示运动的加速度,围成的面积表示运动的位移,负面积表示负方向位移, 2.一个质点做方向不变的直线运动,加速度的方向始终与速度方向相同,但加速度大小逐渐减小直至为零,在此过程中() A.速度逐渐减小,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速度达到最小值 B.速度逐渐增大,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速度达到最大值 C.位移逐渐增大,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位移将还要增大 D.位移逐渐减小,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位移将不再减少 【答案】BC 【解析】 【分析】 【详解】 AB.一个质点做方向不变的直线运动,加速度的方向始终与速度方向相同,但加速度大小逐渐减小直至为零,在此过程中,由于加速度的方向始终与速度方向相同,所以速度逐渐增大,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物体将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不变,而此时速度达到最大值,故A错误,B正确。

(完整)高中物理平抛运动经典例题

1. 利用平抛运动的推论求解 推论1:平抛运动的末速度的反向延长线交平抛运动水平位移的中点。 证明:设平抛运动的初速度为,经时间后的水平位移为,如图10所示,D为末速度反向延长线与水平分位移的交点。根据平抛运动规律有 水平方向位移 竖直方向和 由图可知,与相似,则 联立以上各式可得 该式表明平抛运动的末速度的反向延长线交平抛运动水平位移的中点。 图10 [例1] 如图11所示,与水平面的夹角为的直角三角形木块固定在地面上,有一质点以初速度从三角形木块的顶点上水平抛出,求在运动过程中该质点距斜面的最远距离。 图11 解析:当质点做平抛运动的末速度方向平行于斜面时,质点距斜面的距离最远,此时末速度的方向与初速度方向成角。如图12所示,图中A为末速度的反向延长线与水平位移的交点,AB即为所求的最远距离。根据平抛运动规律有 ,和 由上述推论3知 据图9中几何关系得 由以上各式解得 即质点距斜面的最远距离为

图12 推论2:平抛运动的物体经时间后,其速度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位移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则有 证明:如图13,设平抛运动的初速度为,经时间后到达A点的水平位移为、速度为,如图所示,根据平抛运动规律和几何关系: 在速度三角形中 在位移三角形中 由上面两式可得 图13 [例2] 如图1所示,某人骑摩托车在水平道路上行驶,要在A处越过的壕沟,沟面对面比A处低,摩托车的速度至少要有多大? 图1 解析:在竖直方向上,摩托车越过壕沟经历的时间 在水平方向上,摩托车能越过壕沟的速度至少为 2. 从分解速度的角度进行解题 对于一个做平抛运动的物体来说,如果知道了某一时刻的速度方向,则我们常常是“从分解速度”的角度来研究问题。

平抛运动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2) 课题:§5.2 平抛运动 一、任务分析 1.内容分析 《平抛运动》是新课标人教版《物理》必修2第五章《曲线运动》中的第二节,教材从学生实际接触、观察到的一些现象出发,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到理性,从实践到理论,先后讲述了抛体运动、平抛运动的概念,着重分析讨论了平抛运动的规律,分别是“平抛运动的速度”、“平抛运动的位移”,而在教材最后涉及“一般的抛体运动”,拓展斜抛运动的知识。 2.课标分析 《课程标准》要求学生会用合成与分解的方法分析抛体运动;能分别以物体在水平方向和竖起方向的位移为横坐标和纵坐标,描绘做抛体运动的物体的轨迹。要求学生知道平抛运动的受力特点;知道用实验方法得到平抛运动轨迹的方法;理解确定平抛运动在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竖直方向做自由落体运动所用的方法;知道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和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的独立性和同时性;体会研究曲线运动的基本方法。 3.教材分析 《平抛运动》是新课标人教版《物理》必修2第五章《曲线运动》中的第二节。 教材对平抛运动的讲述分为三个层次:(1)通过讨论与交流和生活实际现象的分析、讨论,让学生初步了解平抛运动;(2)通过实验的分析和利用已有的运动合成与分解的知识建立研究平抛运动规律的物理模型,掌握平抛运动的速度、位移的计算推导;(3)通过理论上定性和定量分析实验和频闪照片得出平抛运动的规律,并且能够运用物理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这样安排,比较注重体现探究实验,比较注重数学知识和物理知识相结合,将复杂的物理问题简单化,让学生明白,物理规律不仅可以直接由实验得到,也可以用已知规律从理论上导出。 二、对象分析 1.心理特征 作为高一下学期的学生,学生对于高中物理的学习已经掌握了一些方法,具有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再惧怕高中物理。而对于新的物理知识,有了更强的求知欲望。 2.知识和能力特征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知道了合运动、分运动以及运动的合成与分解所遵循的规律;知道了一 般的曲线运动的特点,并有用“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的方法来处理曲线运动;通过一个多学期的学习,学生已经具备了初步的实验设计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学生可能较难理解平抛运动在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和在竖直方向做自由落体运动。学生在学习中可能会采取的学习策略:分组讨论,向教师寻求帮助,实验探索,总结反思等。 三、设计思想

高中物理必修一期末考试题(含答案)

高一物理必修一测试题(A ) 一、选择题 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我们所学过的物理量:速度、加速度、位移、路程都是矢量 B.物体从静止开始的下落运动叫自由落体运动 C.通常所说的压力、支持力和绳的拉力都是弹力 D.任何有规则形状的物体,它的重心一定与它的几何中心重合,且也一定在物体内 2.如上图所示,地面上有一个物体重为30N ,物体由于摩擦向右做减速运动,若物体与地面间 的动摩擦因素为0.1,则物体在运动中加速度的大小为( ) A.0.1m /s 2 B.1m /s 2 C.3m /s 2 D.10m /s 2 3.下列关于惯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速度越大的物体越难让它停止运动,故速度越大,惯性越大 B.静止的物体惯性最大 C.不受外力作用的物体才有惯性 D.行驶车辆突然转弯时,乘客向外倾倒是由于惯性造成的 4.某同学为了测出井口到井里水面的深度,让一个小石块从井口落下,经过2s 后听到石块落到 水面的声音,则井口到水面的深度大约为(不考虑声音传播所用的时间)( ) A.10m B.20m C.30m D.40m 5.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三个共点力,大小分别为6N 、3N 和8N ,其合力最小值为( ) A.1N B.3N C.13N D.0 6.如图所示,物体静止于水平桌面上,则( ) A.桌面对物体的支持力的大小等于物体的重力,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 B.物体所受的重力和桌面对它的支持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C.物体对桌面的压力就是物体的重力,这两个力是同一种力 D.物体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物体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的力 7.力F 1单独作用于一物体时,使物体产生的加速度大小为a 1=2m/s 2,力F 2单独作用于同一物 体时,使物体产生的加速度大小为a 2=4m/s 2。当F 1和F 2共同作用于该物体时,物体具有的加速度大小不可能... 是( ) A .2m/s 2 B .4m/s 2 C .6m/s 2 D .8m/s 2 8.如图所示,在倾角为θ的斜面上,放一质量为m 的光滑小球,小球被竖直挡板挡住,则球对 挡板的压力为( ) A.mgco s θ B. mgtan θ C. mg/cos θ D. mg 9.如图所示,质量为50kg 的某同学站在升降机中的磅秤上,某一时刻该同学发现磅秤的示数 为40kg ,则在该时刻升降机可能是以下列哪种方式运动?( ) A.匀速上升 B.加速上升 C.减速上升 D.减速下降 10.如图所示为初速度v 0沿直线运动的物体的速度图象,其末速度为v ,在时间t 内,物体的平 均速度- v 和加速度a 是( ) A.20v v v +>-,a 随t 减小 B.20v v v +=-,a 恒定 C.2 0v v v +<-,a 随t 减小D.无法确定 二、计算题 11.(10分)如图所示,质量为m =10kg 的物体,在F =60N 水平向右的拉力作用下,由静止开始 运动。设物体与水平面之间的动摩擦因素μ=0.4,求: v t v v 0 t v

高中物理_实验:研究平抛运动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5.3 实验 研究平抛运动 实验目的: (1)用实验方法描绘出平抛物体的运动轨迹; (2)从实验轨迹求出平抛运动物体的初速度。 实验原理: 平抛物体的运动可以看作是两个分运动的合运动:一是水平方向的匀速直线运动,另一个是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令小球做平抛运动,利用描迹法描出小球的运动轨迹,即小球做平抛运动的曲线,建立坐标系。 测出曲线上的某一点的坐标x 和y ,根据重力加速度g 的数值、利用公式 2 21gt y = ,求出小球飞行时间t ,再利用公式t v x 0=,求出小球的水平分速度 即为小球做平抛运动的初速度。 教学重点: 描绘平抛运动的轨迹并利用轨迹研究平抛运动的规律。 教学难点: 利用平抛运动的轨迹研究平抛运动的规律。 实验器材:斜槽,铁架台,金属小球,木板(附竖直固定支架),有孔的卡片,坐标纸, 图钉,刻度尺,重锤线,铅笔。 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法 教学过程 【复习回顾】(引入新课) 1、什么是平抛运动? 2、如何将平抛运动进行分解? 3、平抛运动的轨迹有什么特点?(追问:到底是不是抛物线?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本节课从实验角度研究平抛运动) 【进行新课】首先考虑如何获取运动轨迹?教材提供案例: (一)描迹法: (二)喷水法:结合PPT 简介 (三)照相法:结合PPT 简介 v =

本节课采用最经典的第一套方案。实验目的和原理见上方。 首先,请同学们自学实验步骤、注意事项等。 实验步骤: 1、安装调整斜槽:用图钉把白纸钉在竖直板上,在木板的左上角固定斜槽,并使其末端的切线保持水平。 可用平衡法调整斜槽,即将小球轻放在斜槽平直部分的末端处,能使小球在平直轨道上的任意位置静止,就表明水平已调好。 2、调整木板:用悬挂在槽口的重锤线把木板调整到竖直方向、并使木板平面与小球下落的竖直面平行且靠近,然后把重锤线方向记录到钉在木板的白纸上,固定木板,使在重复实验的过程中,木板与斜槽的相对位置保持不变。 3、确定坐标原点O :把小球放在槽口处,用铅笔记下球在槽口时球心在白纸上的水平投影点O ,O 即为坐标原点。 4.描绘运动轨迹:在木板的平面上用手按住卡片,使卡片上有孔的一面保持水平,调整卡片的位置,使从槽上滚下的小球正好穿过卡片的孔,而不擦碰孔的边缘。用铅笔在卡片缺口处的白纸上点个黑点,这就在白纸上记下了小球穿过孔时球心所对应的位置。保证小球每次从斜槽上的同一位置由静止开始滑下,用同样的方法,可找出小球平抛轨迹上的一系列位置。 5、计算初速度:取下白纸,以O 点为原点画出竖直向下的y 轴和水平向右的x 轴,用平滑的曲线把这些位置连接起来即得小球做平抛运动的轨迹。 在曲线上选取A 、B 、C 、D 、E 、F 六个不同的点,用刻度尺和三角板测出它们的坐标x 和y 。 用公式x =v 0t 和2 2 1gt y 计算出小球的初速度v 0,最后计算出v 0的平均值。并将有关数据记入表格内 实验注意事项: (1)保证斜槽末端的切线必须水平。 (2)木板平面竖直且平行于小球平抛的轨道平面,并使小球的运动靠近木板但不接触。 (3)坐标原点不在斜槽口的末端,应在槽口上方小球球心处 (4)小球应在同一位置无初速自由释放;释放的高度要适当,使小球以合适的水平初速度抛出,其轨迹在坐标纸的左上角到右下角间分布,从而减小测量误差;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一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高一物理必修一期末试题(含答案) A 类题《满分60分,时间40分钟,g 均取10m/s 2 》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各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我们所学过的物理量:速度、加速度、位移、路程都是矢量 B.物体从静止开始的下落运动叫自由落体运动 C.通常所说的压力、支持力和绳的拉力都是弹力 D.任何有规则形状的物体,它的重心一定与它的几何中心重合,且也一定在物体内 2.如上图所示,地面上有一个物体重为30N ,物体由于摩擦向右做减速运动,若物体与地面间 的动摩擦因素为0.1,则物体在运动中加速度的大小为( ) A.0.1m /s 2 B.1m /s 2 C.3m /s 2 D.10m /s 2 3.下列关于惯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速度越大的物体越难让它停止运动,故速度越大,惯性越大 B.静止的物体惯性最大 C.不受外力作用的物体才有惯性 D.行驶车辆突然转弯时,乘客向外倾倒是由于惯性造成的 4.某同学为了测出井口到井里水面的深度,让一个小石块从井口落下,经过2s 后听到石块落到 水面的声音,则井口到水面的深度大约为(不考虑声音传播所用的时间)( ) A.10m B.20m C.30m D.40m 5.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三个共点力,大小分别为6N 、3N 和8N ,其合力最小值为( ) A.1N B.3N C.13N D.0 6.如图所示,物体静止于水平桌面上,则( ) A.桌面对物体的支持力的大小等于物体的重力,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 B.物体所受的重力和桌面对它的支持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C.物体对桌面的压力就是物体的重力,这两个力是同一种力 D.物体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物体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的力 7.力F 1单独作用于一物体时,使物体产生的加速度大小为a 1=2m/s 2,力F 2单独作用于同一物 体时,使物体产生的加速度大小为a 2=4m/s 2。当F 1和F 2共同作用于该物体时,物体具有的加速度大小不可能...是( ) A .2m/s 2 B .4m/s 2 C .6m/s 2 D .8m/s 2 8.如图所示,在倾角为θ的斜面上,放一质量为m 的光滑小球,小球被竖直挡板挡住,则球对 挡板的压力为( ) A.mgco s θ B. mgtan θ C. mg/cos θ D. mg 9.如图所示,质量为50kg 的某同学站在升降机中的磅秤上,某一时刻该同学发现磅秤的示数 为40kg ,则在该时刻升降机可能是以下列哪种方式运动?( ) A.匀速上升 B.加速上升 C.减速上升 D.减速下降 10.如图所示为初速度v 0沿直线运动的物体的速度图象,其末速度为v ,在时间t 内,物体的平 均速度- v 和加速度a 是( ) A.20v v v +>-,a 随t 减小 B.20v v v +=-,a 恒定 C.2 v v v +<-,a 随t 减小D.无法确定 v t v v 0 t v

高一物理运动的描述专题复习

高一物理运动的描述专题复习 1、下列关于运动会的各种比赛中,能将人或物体看做质点的是( )C A、研究乒乓球比赛中王皓的旋球技术时 B、研究刘子歌在200米蝶泳比赛中的手臂动作时 C、研究万米冠军在长跑中的位置时 D、研究跳水冠军郭晶晶在跳水比赛中的美妙姿态时参考系⑴定义:为了研究物体的运动而 的物体。⑵同一个物体的运动,如果选不同的物体作参考系,观察到的运动情况可能不相同。⑶参考系的选取原则上是任意的,但在实际问题中,以研究问题方便、对运动的描述尽可能简单为原则;研究地面上运动的物体,一般选取为参考系。 2、甲、乙两车在同一条公路上向东行驶,甲车的速度大于乙车的速度,这时()BC A、以甲车为参考系,乙车在向东行驶 B、以甲车为参考系,乙车在向西行驶 C、以乙车为参考系,甲车在向东行驶 D、以乙车为参考系,甲车在向西行驶位移(1)位移是量(“矢”或“标” )。 (2)意义:描述的物理量。 (3)位移仅与有关,而与物体运动无关。

路程(1)定义:指物体所经过的,路程是量。 注意区分位移和路程: 位移是表示质点位置变化的物理量,它是由质点运动的起始位置指向终止位置的矢量。位移可以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表示,箭头的指向代表,线段的长短代表。而路程是质点运动路线的长度,是标量。只有做直线运动的质点且始终朝着一个方向运动时,位移的大小才与运动路程相等。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B A、质点做直线运动时,其位移的大小和路程一定相等 B、质点做曲线运动时,某段时间内位移的大小一定小于路程 C、两个质点位移相同,则它们所通过的路程一定相等 D、两个质点通过相同的路程,它们的位移大小一定相等 4、某人沿着半径为 R的水平圆周跑道跑了 1、75圈时,他的()C A、路程和位移的大小均为 3、5πR B、路程和位移的大小均为R C、路程为 3、5πR、位移的大小为R D、路程为0、5πR、位移的大小为R时间和时刻时刻:表示某一瞬间,没有长短意义,在时间轴上用点表示,在运动中时刻与位置向相对应。时间间隔(时间):指两个时刻间的一段间

高中物理平抛运动试题

高中物理平抛运动试题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平抛运动 ⑴平抛定义:抛出的物体只受力作用下的运动。 ⑵平抛运动性质:是加速度恒为的曲线运动。 ⑶平抛运动公式: 水平方向运动 V x = X= t= 竖直方向运动 V y = y= t= V 合= S 合 = 1.决定一个平抛运动的总时间的因素() A 抛出时的初速度 B 抛出时的竖直高度 C 抛出时的竖直高度和初速度 D 与做平抛运动物体的质量有关 2、一个物体以初速度V 0水平抛出,经时间t,其竖直方向速度大小与V 大小相等,那么t 为() A V 0/g B 2V /g C V /2g D 2 V0/g 3、关于平抛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是匀变速运动 B 是变加速运动 C 任意两段时间的速度变化量的方向相同 D 任意相等时间内的速度变化量相等 4、物体以初速度V 水平抛出,当抛出后竖直位移是水平位移的2倍时,则物体抛出的时间是 ( ) A 1∶1 B 2 ∶1 C 3∶1 D4∶1

5、做平抛运动的物体:() A、速度保持不变 B、加速度保持不变 C、水平方向的速度逐渐增大 D、竖直方向的速度保持不变 6、关于物体的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当加速度恒定不变时,物体做直线运动 B、当初速度为零时,物体一定做直线运动 C、当初速度和加速度不在同一直线上时,物体一定做曲线运动 D、当加速度的方向与初速度方向垂直时,物体一定做圆周运动 7、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A、曲线运动一定是变速运动 B、平抛运动是匀速运动 C、匀速圆周运动是匀速运动 D、只有变力才能使物体做曲线运动 8、做平抛运动的物体,在水平方向通过的最大距离取决于() A、物体的高度和所受重力 B、物体的高度和初速度 C、物体所受的重力和初速度 D、物体所受的重力、高度和初速度 1.关于平抛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平抛运动是匀变速运动 B.做平抛运动的物体在任何相等时间内的速度的变化量都相等 C.可以分解为水平方向上的匀速直线运动和竖直方向的自由落体运动D.落地的时间和速度只与抛出点的高度有关 2.飞机以150m/s的水平速度匀速飞行,某时刻让A球落下,相隔1s 又让B球落下,不计空气阻力,在以后的运动中,关于A球与B 球的相对位置关系,正确的是 A.A 球在B球的前下方,两球间的距离保持不变 B.A 球在B球的后下方,两球间的距离逐渐增大 C.A 球在B球的正下方,两球间的距离保持不变 D.A 球在B球的正下方,两球间的距离逐渐增大

高中物理《平抛运动》教学设计

《平抛运动》教学设计 一、前期分析 1.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选自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二第五章第二节。第五章主要围绕曲线运动展开,曲线运动是生活中一种常见的运动,研究其运动规律对生产生活有实际意义。平抛运动是一种特殊的曲线运动,是高一学生学习曲线运动的开端。 从内容上看,《全日制普通高中新课程标准》中对“抛体运动”的内容标准为:会用运动的分解与合成处理抛体运动。其重点是平抛运动的运动规律的运用,气水平方向以及竖直方向满足匀速直线运动以及自由落体运动的运动规律。平抛运动的运动规律也适用于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故学习平抛运动的运动规律有利于学生的学习迁移。 在方法上看,建立平抛运动的运动过程遵循“由易到难”的思维方法,在处理平抛运动过程中,利用了“化曲为直”的研究方法。利用运动的分解和合成将平抛运动分解为匀速直线运动和匀加速直线运动的运动规律。 在处理平抛运动过程中,需要运用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的方法来研究。学生最初接触合成与分解的等效分析法是在力的合成与分解当中,在平抛运动中再次出现,体现了这种方法的重要性。平抛运动将匀速直线运动、自由落体运动、牛顿运动定律等运动学和动力学知识结合起来,同时其运动规律也适用于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 2.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授课对象是高一年级的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运动的运动学知识和动力学知识,学习了匀速直线运动和自由落体运动的运动规律,也学习了运用运动的合成与分解处理曲线运动。在本节课的学习中,学生需要运用这些知识分析平抛运动这一具体的运动,这就需要解决为何要“化曲线为直线”的思想方法、“如何进行运动的合成与分解”、“如何知道两个分运动的运动性质”等问题。故在教学过程中,设置趣味性、知识性、探究性兼容的物理情境与实验,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 二、教学重难点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一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高一物理必修一期末测试题(含答案) A 类题《满分60分,时间40分钟,g 均取10m/s 2 》姓名 座号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各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我们所学过的物理量:速度、加速度、位移、路程都是矢量 B.物体从静止开始的下落运动叫自由落体运动 C.通常所说的压力、支持力和绳的拉力都是弹力 D.任何有规则形状的物体,它的重心一定与它的几何中心重合,且也一定在物体内 2.如上图所示,地面上有一个物体重为30N ,物体由于摩擦向右做减速运动,若物体与地面间 的动摩擦因素为0.1,则物体在运动中加速度的大小为( ) A.0.1m /s 2 B.1m /s 2 C.3m /s 2 D.10m /s 2 3.下列关于惯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速度越大的物体越难让它停止运动,故速度越大,惯性越大 B.静止的物体惯性最大 C.不受外力作用的物体才有惯性 D.行驶车辆突然转弯时,乘客向外倾倒是由于惯性造成的 4.某同学为了测出井口到井里水面的深度,让一个小石块从井口落下,经过2s 后听到石块落到 水面的声音,则井口到水面的深度大约为(不考虑声音传播所用的时间)( ) A.10m B.20m C.30m D.40m 5.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三个共点力,大小分别为6N 、3N 和8N ,其合力最小值为( ) A.1N B.3N C.13N D.0 6.如图所示,物体静止于水平桌面上,则( ) A.桌面对物体的支持力的大小等于物体的重力,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 B.物体所受的重力和桌面对它的支持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C.物体对桌面的压力就是物体的重力,这两个力是同一种力 D.物体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物体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的力 7.力F 1单独作用于一物体时,使物体产生的加速度大小为a 1=2m/s 2,力F 2单独作用于同一物 体时,使物体产生的加速度大小为a 2=4m/s 2。当F 1和F 2共同作用于该物体时,物体具有的加速度大小不可能... 是( ) A .2m/s 2 B .4m/s 2 C .6m/s 2 D .8m/s 2 8.如图所示,在倾角为θ的斜面上,放一质量为m 的光滑小球,小球被竖直挡板挡住,则球对 挡板的压力为( ) A.mgco s θ B. mgtan θ C. mg/cos θ D. mg 9.如图所示,质量为50kg 的某同学站在升降机中的磅秤上,某一时刻该同学发现磅秤的示数 为40kg ,则在该时刻升降机可能是以下列哪种方式运动?( ) A.匀速上升 B.加速上升 C.减速上升 D.减速下降 10.如图所示为初速度v 0沿直线运动的物体的速度图象,其末速度为v ,在时间t 内,物体的平 均速度-v 和加速度a 是( ) A.20v v v +>-,a 随t 减小B.20v v v +=-,a 恒定C.2 0v v v +<-,a 随t 减小D.无法确定 二、计算题(共40分) 11.(10分)如图所示,质量为m =10kg 的物体,在F =60N 水平向右的拉力作用下,由静止开始 运动。设物体与水平面之间的动摩擦因素μ=0.4,求: v 0 v

高中物理运动的描述和运动图像专题

高中物理直线运动的描述和运动图像问题专题 1、直线运动图像有x-t ,v-t 和a-t 图像; 2、直线运动情况有静止、匀速直线、匀变速直线(匀加、匀减)、非匀变速直线运动(变加速直线:↑↑v a ,、↑↓v a ,、↓↑v a ,、↓↓v a ,); 3、运动方向可分为:单一方向运动,往返运动,迂回前进运动; 4、初状态可分为:静止开始、具有一定初速度开始; 5、教学目的: ①掌握运动的描述;也就是如何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过程; ②学会运动建模;也就是通过带有箭头的线段对物体运动过程形象化; ③掌握图像的画法;根据想象或自己建立的模型画出相应图像; ④学会图像与图像间的相互转换; 一、图像t x -:(斜率代表:v ,x 的正负只代表方向,不代表大小) 1、运动描述原则: 先描述方向,再描述做什么运动,能详细尽量详细; 例1:如右图所示(单一方向单一运动): ①静止; ②向正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 ③向正方向做减速运动; ④向正方向做加速运动; 例2、如右图所示(单一方向匀速且周期变化运动): ①2 00 T -,向正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假设速度为1v ); ② 00 2 T T -,向正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假设速度为2v ); ③2300T T -,以速度1v 向正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 ④0022 3T T -,以速度2v 向正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 由图中斜率大小知:21v v >

例3、如右图所示(单一方向加减速且周期变化运动) ①2 00 T -,向正方向做减速直线运动; ② 00 2 T T -,向正方向做加速直线运动; ③2300T T -,向正方向做减速直线运动; ④0022 3T T -,向正方向做加速直线运动; 例4、如右图所示(匀速往返运动) ①2 00 T -,向正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 ② 00 2 T T -,向负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 ③2300T T -,向正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 ④0022 3T T -,向负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 例5、如右图所示(加减速往返运动) ①2 00 T -,向正方向做加速直线运动; ② 00 2 T T -,向正方向做减速直线运动; ③2300T T -,向负方向做加速直线运动; ④0022 3T T -,向负方向做减速直线运动; 例6、如右图所示(匀速迂回前进运动) ①2 00 T -,向正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 ② 00 2 T T -,向负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 ③2 300T T -,向正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