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原因

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原因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经济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经济综合实力跃居世界前列,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工业化取得巨大成就,城市化进程迅速加快,科技水平明显提高,企业国际竞争力加强,外贸发展速度较快,人民生活水平发生巨大变化。对这些巨大成就进行总结,对进一步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动力源泉

影响一国或地区经济增长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本文主要从制度变革、要素供给和市场需求三方面论述我国经济增长的动力源泉。

(一)制度变革。制度变革是影响我国经济增长的长期因素,是我国经济长期高速增长的重要源泉。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制度创新和变革涉及到的领域、范围、人员和取得的成就是史无前例的。这其中对我国经济长期增长起作用的最重要的制度变革就是1978年在农村推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1992年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目的的经济体制改革。自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家庭联产承包制的推行、乡镇企业的兴办、经济特区的成功,每一次重大的制度创新都给我国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从而推动经济的快速增长。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最重要的制度创新,它的推行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的劳动积极性,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1992年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导向的经济体制改革同样对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产生了深远影响。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极大地提高了包括国有企业在内的经济组织的效率,充分地发挥了资本、劳动力、技术、信息等生产要素的潜力,促进了资源的合理配置,加快了我国技术进步和技术创新的步伐,增强了我国产品的竞争力,促使我国经济融入世界经济中去。可以预见,随着充满效率的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必将推动我国经济进入稳定、持续、快速增长的新阶段。

(二)生产要素的充足供给。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是建立在资本高速积累、劳动力不断增加、技术不断进步的基础上。从1978—2007年的三十年间,我国的投资率平均高达37.3%,世界上很少国家能长期保持这样高的投资率。这一方面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我国的高储蓄率,另一方面也得益于我国吸引大量的外资。到2007年底,我国累计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7 602亿美元。三十年来,投资对我国经济增长的拉动率平均高达4.1%。①我国劳动力供给不断增加,每年约有1.9亿的农民工在城市就业,这为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提供了廉价的劳动力保障。同时,我国的教育事业蓬

勃发展,高校毕业生大幅增加。2006年普通本专科毕业生为377.5万、研究生毕业生达25.6万。劳动者的素质显著提高,为我国经济增长提供了人才保障。三十年来,我国科研经费不断增加,企业的总体技术水平有显著提升。每年的专利申请授权数大幅增加,1990年授权数只有2.3万件,而到2006年增加到26.8万件。我国经济增长是在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大背景下实现的。在我国改革开放初期,商品短缺、资金短缺、技术短缺制约我国经济的增长。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促使劳动力供给大幅增加,乡镇企业的兴起和外资的大量引进,使资本的积累快速增加。这些为改革开放初期的经济高速增长提供了保障和源泉。

(三)以进出口贸易为主导的需求结构的变化是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拉动力。一国或地区经济增长的快慢不仅取决于该国或该地区各种生产要素的供给及产品的生产情况,还取决于该国或地区产品的需求情况。从全球范围看,主要产品基本上都是供过于求,制约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是需求方面,而不是供给方面。同样,对我国来说,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短缺经济已得到改变,绝大多数产品是供过于求。因此,需求的扩大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决定因素。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快速增长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拉动力。2007年,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额达21 738亿美元,是1978年的105倍,年均增长率为18.1%。我国出口贸易的迅猛发展加快了资本积累的速度,提高了我国专业化水平和优势资源的效益,创造了较大的规模经济效益,加快了我国技术进步的步伐,促进了我国的技术创新。这些都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同样,我国进口贸易的高速发展也间接推动了我国经济的增长。我国进口的产品主要是资本品,这些资本货物的进口使我国取得了国际分工的利益,大大节约了生产要素的投入量,提高了我国工业的效益,提升了我国工业技术水平,推动了我国经济的增长。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出口贸易增加非常迅猛。2007年出口额为12 180亿美元,是1978年的125倍,年均增长率为18.8%。我国自1994年起,出口额一直大于进口额。1995~2004年的十年间,净出口平均为276.7亿美元,且增长相对平稳。而2005-2007年的三年间,净出口急剧增长,分别为1 020亿美元、1 775亿美元和2 622亿美元,增长率分别高达217.9%、74.0%、47.7%,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的贡献度分别为23.7%、21.6%、13.8%。②我国外贸的迅速发展是与外资企业的蓬勃发展紧密相连的。外资企业的进出口额占全国进出口额的比重一直持续快速增长,这一比重在1993年超

过1/3,2001年超过1/2,2006年接近60%。这标志着我国利用外资取得的巨大成果,也标志着我国以出口导向为主的经济发展战略取得巨大成功。

二、未来二、三十年我国经济仍会高速增长的原因

1978~2007年的三十年间,我国经济以年均9.85%的速度持续高速增长,以发展中国家的身份位居世界主要经济体之一,这在世界经济发展史上极为罕见。在未来的二、三十年里,我国经济还能否如此高速增长成为许多人关注的问题。笔者认为,我国经济将在未来三十年内继续高速增长,但不排除个别年份甚至一段时期内,由于出现大的外部冲击或政策失误等原因,导致经济出现大的波动。促使我国经济长期增长的有利因素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将不会改变。这些有利因素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完善。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机制创新、制度创新将在我国各领域不断展开,其成效将在我国进一步的改革开放中逐渐得到释放。目前,我国经济总的市场化程度还较低,虽然商品的市场化程度相对较高,而生产要素的市场化程度则较低。随着户籍制度、用工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制度的不断完善,我国经济市场化程度将进一步提升,资源配置的效率将不断提高。

(二)我国的科技水平不断提升。改革开放三十年的成就不仅在于建设了多少高楼大厦,更重要的在于我国的人口素质大大提升,人力资本积累取得巨大成就。我国的高等院校毕业生和留学生的数量迅速增加,这造就了一大批具有高学历、能力强的科技人才。他们具有较强的技术吸引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为我国未来经济增长提供技术保障。




(三)我国进入工业化加速发展期。各国经济发展的历史经验表明,经济的成长过程可划分为三个阶段,即经济发展早期阶段、经济高速增长阶段、经济发达阶段。在经济高速增长阶段,工业和服务业开始逐渐成长,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开始逐渐减弱。在此阶段早期,工业比服务业增长更为迅速,整个经济表现为以工业增长为主导的高速增长。在此阶段,产业结构处于高变动阶段。由需求结构效应所引发的产业结构变动,促使劳动力及资本等资源从生产率相对较低的部门流向生产率相对较高的部门,从而推动经济增长。

(四)我国进入城市化加速期。在世界各国的发展过程中,工业化往往伴随着城市化。工业化和城市化相互促进,同步提高。城市化能节约土地、提高资源利用率、产生规模经济效益和聚集效益,有利于技术进步和

扩散。因此,城市化是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我国1978年城市人口只占17.9%,2006年城市人口占43.9%,年均增长0.93个百分点。据测算,城市化每增长1个百分点,将推动经济增长率提高1—2个百分点。我国的城市化水平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的城市化水平。按当前的城市化速度计算,我国达到70%的城市化水平,还需29年。城市化将在很长时间内是促进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

(五)我国具有的后发优势在短期内不会改变。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的经济水平有了较大提高,但与发达国家间的差距仍然很大,这在短期内是难以改变的。我国可利用后发优势,学习、借鉴、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制度和管理经验。这样就为我们降低了成本和风险,缩短追赶的时间,避免许多弯路,从而提高生产的效率。我国后发优势将在一定程度上促使我国保持较长时期的经济增长。

(六)我国具有大国优势。我国人口众多,各层次的劳动力资源丰富,农村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将为我国长期的经济增长提供廉价的劳动力保障。我国地区发展水平差距较大,各地区资源优势互补性很强,产业发展可实现梯度转移。这就延长了经济增长的时间。我国具有形成较大市场规模的条件,这有助于促进专业化分工、形成规模经济效益,以抵抗外部对经济增长的冲击。

三、美国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

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全面爆发并迅速蔓延,对我国经济也产生很大影响。2008年1—10月,我国出口累计增长21.9%,11月份则出现急剧恶化,进出口总额下降9.0%,出口额下降2.2%,进口额下降17.9%,这是我国自1998年以来第一次出现进出口总额、出口额、进口额同时负增长。出口额的下降导致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广大外贸企业经营困难,许多企业产品滞销、职工失业,甚至有不少企业倒闭、破产,这对我国经济特别是东部沿海经济增长产生巨大的负面影响。2008年前三季度,我国GDP的增长率分别为10.6%、10.4%、9.9%,呈现不断下降的趋势。
美国这次危机影响我国经济增长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渠道传播:一是由于主要经济体的衰退,导致我国出口受阻,对中国东部沿海地区的出口导向型企业冲击很大。二是由于金融危机,导致国外公司资金吃紧,大量外资为防止资金链断裂纷纷从中国股市和房市撤资,形成对中国股市和房市的进一步打压,中国消费者的信心遭受进一步打击。三是对我国的金融业产生一定的负面冲击。虽然我国银行业在美国金融危机中遭受的直接损失并不大,但对我国金融业的

流动性和市场信心都产生不利的影响。
这场波及全球的金融危机所引发的全球经济衰退是否会对我国经济增长产生致命的打击,从而使中国经济出现拐点呢?笔者认为这次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增长会产生一定影响,但不可能是致命的,我国经济仍将会高速增长。其原因有:一是这次危机不可能导致像20世纪30年代那样的大萧条。与应付上次大萧条相比,这次各国政府对危机的反映非常迅速,各国迅速大幅降低利率,大规模扩大财政支出,各国政府的联合救市避免了出现经济大萧条。所以,这次危机引发的经济衰退的幅度是有限的,各主要经济体有望在2009年的下半年走出衰退。二是中国经济的基本面没有改变,有利于我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因素依然存在。这次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出口导向型企业和劳动密集型产品的企业影响较严重,但我国企业仍具有很强的竞争力,一旦市场信心得以恢复,这些企业的活力又会迅速显现。三是我国启动了庞大的刺激内需计划。我国计划在2010年底前投资4万亿元,这一投资规模是史无前例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