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档网
当前位置:搜档网 › 高中物理选修3-2第一章知识点详解版

高中物理选修3-2第一章知识点详解版

高中物理选修3-2第一章知识点详解版
高中物理选修3-2第一章知识点详解版

第一章电磁感应知识点总结

一、电磁感应现象

1、电磁感应现象与感应电流 .

(1)利用磁场产生电流的现象,叫做电磁感应现象。

(2)由电磁感应现象产生的电流,叫做感应电流。

二、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

1、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闭合电路

.......。

....中磁通量发生变化

2、产生感应电流的方法 .

(1)磁铁运动。

(2)闭合电路一部分运动。

(3)磁场强度B变化或有效面积S变化。

注:第(1)(2)种方法产生的电流叫“动生电流”,第(3)种方法产生的电流叫“感生电流”。不管是动生电流还是感生电流,我们都统称为“感应电流”。

3、对“磁通量变化”需注意的两点 .

(1)磁通量有正负之分,求磁通量时要按代数和(标量计算法则)的方法求总的磁通量(穿过平面的磁感线的净条数)。

(2)“运动不一定切割,切割不一定生电”。导体切割磁感线,不是在导体中产生感应电流的充要条件,归根结底还要看穿过闭合电路的磁通量是否发生变化。

4、分析是否产生感应电流的思路方法 .

(1)判断是否产生感应电流,关键是抓住两个条件:

①回路是闭合导体回路。

②穿过闭合回路的磁通量发生变化。

注意:第②点强调的是磁通量“变化”,如果穿过闭合导体回路的磁通量很大但不变化,那么不论低通量有多大,也不会产生感应电流。

(2)分析磁通量是否变化时,既要弄清楚磁场的磁感线分布,又要注意引起磁通量变化的三种情况:

①穿过闭合回路的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发生变化。

②闭合回路的面积S发生变化。

③磁感应强度B和面积S的夹角发生变化。

三、感应电流的方向

1、楞次定律.

(1)内容:感应电流具有这样的方向,即感应电流的磁场总是要阻碍引起感应电流的磁通量的变化。

①凡是由磁通量的增加引起的感应电流,它所激发的磁场阻碍原来磁通量的增加。

②凡是由磁通量的减少引起的感应电流,它所激发的磁场阻碍原来磁通量的减少。(2)楞次定律的因果关系:

闭合导体电路中磁通量的变化是产生感应电流的原因,而感应电流的磁场的出现是感应电流存在的结果,简要地说,只有当闭合电路中的磁通量发生变化时,才会

有感应电流的磁场出现。

(3)“阻碍”的含义 .

①“阻碍”可能是“反抗”,也可能是“补偿”.

当引起感应电流的磁通量(原磁通量)增加时,感应电流的磁场就与原磁场的方向相反,感应电流的磁场“反抗”原磁通量的增加;当原磁通量减少时,感应电

流的磁场就与原磁场的方向相同,感应电流的磁场“补偿”原磁通量的减少。(“增

反减同”)

②“阻碍”不等于“阻止”,而是“延缓”.

感应电流的磁场不能阻止原磁通量的变化,只是延缓了原磁通量的变化。当由于原磁通量的增加引起感应电流时,感应电流的磁场方向与原磁场方向相反,其作

用仅仅使原磁通量的增加变慢了,但磁通量仍在增加,不影响磁通量最终的增加量;

当由于原磁通量的减少而引起感应电流时,感应电流的磁场方向与原磁场方向相

同,其作用仅仅使原磁通量的减少变慢了,但磁通量仍在减少,不影响磁通量最终

的减少量。即感应电流的磁场延缓了原磁通量的变化,而不能使原磁通量停止变化,该变化多少磁通量最后还是变化多少磁通量。

③“阻碍”不意味着“相反”.

在理解楞次定律时,不能把“阻碍”作用认为感应电流产生磁场的方向与原磁场的方向相反。事实上,它们可能同向,也可能反向。(“增反减同”)

(4)“阻碍”的作用 .

楞次定律中的“阻碍”作用,正是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的反映,在客服这种阻碍的过程中,其他形式的能转化成电能。

(6)适用范围:一切电磁感应现象 .

(7)研究对象:整个回路 .

(8)使用楞次定律的步骤:

①明确(引起感应电流的)原磁场的方向 .

②明确穿过闭合电路的磁通量(指合磁通量)是增加还是减少 .

③根据楞次定律确定感应电流的磁场方向 .

④利用安培定则确定感应电流的方向 .

2、右手定则.

(1)内容:伸开右手,让拇指跟其余四个手指垂直,并且都跟手掌在一个平面内,让磁

感线垂直(或倾斜)从手心进入,拇指指向导体运动的方向,其余四指所指的方向就是感应电流的方向。

(2)作用:判断感应电流的方向与磁感线方向、导体运动方向间的关系。 (3)适用范围:导体切割磁感线。 (4)研究对象:回路中的一部分导体。 (5)右手定则与楞次定律的联系和区别 .

① 联系:右手定则可以看作是楞次定律在导体运动情况下的特殊运用,用右手定则和

楞次定律判断感应电流的方向,结果是一致的。

② 区别:右手定则只适用于导体切割磁感线的情况(产生的是“动生电流”),不适合

导体不运动,磁场或者面积变化的情况,即当产生“感生电流时,不能用右手定则进行判断感应电流的方向。也就是说,楞次定律的适用范围更广,但是在导体切割磁感线的情况下用右手定则更容易判断。

【小技巧】:左手定则和右手定则很容易混淆,为了便于区分,把两个定则简单地总结为

“通电受力用左手,运动生电用右手”。“力”的最后一笔“丿”方向向左,用左手;“电”的最后一笔“乚”方向向右,用右手。

四、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

1、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

(1)内容:电路中感应电动势的大小,跟穿过这一电路的磁通量变化率成正比。 (2)公式:t E ??Φ=

(单匝线圈) 或 t

n E ??Φ

=(n 匝线圈). 对表达式的理解:

① E ∝

???Φt

t k E ??Φ= 。 对于公式t k E ??Φ=,k 为比例常数,当E 、ΔΦ、

Δt 均取国际单位时,k =1,所以有t

E ??Φ

=

。若线圈有n 匝,且穿过每匝线圈的磁通量变化率相同,则相当于n 个相同的电动势t

??Φ

串联,所以整个线圈中电动势

为t

n E ??Φ

= (本式是确定感应电动势的普遍规律,适用于所有电路,此时电路

不一定闭合).

② 在t

n

E ??Φ

=中(这里的ΔΦ取绝对值,所以此公式只计算感应电动势E 的大小,E 的方向根据楞次定律或右手定则判断),E 的大小是由匝数及磁通量的变化率(即

磁通量变化的快慢)决定的,与Φ或ΔΦ之间无大小上的必然联系(类比学习:关系类似于a 、v 和Δv 的关系)。 ③ 当Δt 较长时,t n

E ??Φ=求出的是平均感应电动势;当Δt 趋于零时,t

n E ??Φ

=求出的是瞬时感应电动势。

2、E =BLv 的推导过程 .

如图所示闭合线圈一部分导体ab 处于匀强磁场中,磁感应强度是B ,ab 以速度v 匀速切割磁感线,求产生的感应电动势?

推导:回路在时间t 内增大的面积为:ΔS =L (v Δt ) .

穿过回路的磁通量的变化为:ΔΦ = B ·ΔS=

BLv ·Δt .

产生的感应电动势为:

BLv t

t

BLv t E =???=??Φ=

(v 是相对于磁场的速度).

若导体斜切磁感线(即导线运动方向与导线本身垂直, 但跟磁感强度方向有夹角),如图所示,则感应电动势为

E =BLvsin θ

(斜切情况也可理解成将B 分解成平行于v 和垂直于v 两个分量)

3、E =BLv 的四个特性 . (1)相互垂直性 .

公式E =BLv 是在一定得条件下得出的,除了磁场是匀强磁场外,还需要B 、L 、v

三者相互垂直,实际问题中当它们不相互垂直时,应取垂直的分量进行计算。

若B 、L 、v 三个物理量中有其中的两个物理量方向相互平行,感应电动势为零。 (2)L 的有效性 .

公式E =BLv 是磁感应强度B 的方向与直导线L 及运动方向v 两两垂直的情形下,

导体棒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L 是直导线的有效长度,即导线两端点在v 、B 所决定平面的垂线方向上的长度。实际上这个性质是“相互垂直线”的一个延伸,在此是分解L ,事实上,我们也可以分解v 或者B ,让B 、L 、v 三者相互垂直,只有这样才能直接应用公式E =BLv 。

E =BL (v sin θ)或E =Bv (L sin θ) E = B ·2R ·v

有效长度——直导线(或弯曲导线)在垂直速度方向上的投影长度.

(3)瞬时对应性 .

对于E =BLv ,若v 为瞬时速度,则E 为瞬时感应电动势;若v 是平均速度,则E

为平均感应电动势。 (4)v 的相对性 .

公式E =BLv 中的v 指导体相对磁场的速度,并不是对地的速度。只有在磁场静止,

导体棒运动的情况下,导体相对磁场的速度才跟导体相对地的速度相等。 4、公式t

n

E ??Φ

=和E =BLvsin θ的区别和联系 . t

n

E ??Φ

= E =BLvsin θ

区 别

研究对象 整个闭合电路 回路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的那部分导体 适用范围 各种电磁感应现象

只适用于导体切割磁感线运动的情况 计算结果 一般情况下,求得的是Δt 内的平均感应电动势

一般情况下,求得的是某一时刻的瞬时感应电动势

适用情形

常用于磁感应强度B 变化所产生的电磁感应现象(磁场变化型)

常用于导体切割磁感线所产生的电磁感应现象(切割型)

联系 E =Blvsin θ是由t

n

E ??Φ

=在一定条件下推导出来的,该公式可看作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一个推论或者特殊应用。

(2)两个公式的选用 .

① 求解导体做切割磁感线运动产生感应电动势的问题时,两个公式都可以用。

② 求解某一过程(或某一段时间)内的感应电动势、平均电流、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

荷量(q =I Δt )等问题,应选用t

n

E ??Φ

= . ③ 求解某一位置(或某一时刻)的感应电动势,计算瞬时电流、电功率及某段时间内的电功、电热等问题,应选用E =BLvsi nθ 。

5、感应电动势的两种求解方法 . (1)用公式t

n

E ??Φ

=求解 .

t n

E ??Φ

=是普遍适用的公式,当ΔΦ仅由磁场的变化引起时,该式可表示为S t

B n E ??=;若磁感应强度B 不变,ΔΦ仅由回路在垂直于磁场方向上得面积S

的变化引起时,则可表示为公式B t

S

n E ??=,注意此时S 并非线圈的面积,而是

线圈内部磁场的面积。

(2)用公式E =BLvsin θ求解 .

① 若导体平动垂直切割磁感线,则E =BLv ,此时只适用于B 、L 、v 三者相互垂直的情况。

② 若导体平动但不垂直切割磁感线,E =BLvsin θ(此点参考P4“ E =BLv 的推导过程”)。 6、反电动势.

电源通电后,电流从导体棒的a 端流向b 端,用左手定则可判

断ab 棒受到的安培力水平向右,则ab 棒由静止向右加速运动, 而ab 棒向右运动后,会切割磁感线,从而产生感应电动势(如图), 此感应电动势的阻碍电路中原来的电流,即感应电动势的方向跟 外加电压的方向相反,这个感应电动势称为“反电动势”。

五、电磁感应规律的应用 .

1、法拉第电机 . (1)电机模型 .

(2)原理:应用导体棒在磁场中切割磁感线而产生感应电动势。.

① 铜盘可以看作由无数根长度等于铜盘半径的导体棒组成,导体棒在转动过程中要切割磁感线。

② 大小:ω2

2

1BL E =

(其中L 为棒的长度,ω为角速度) 对此公式的推导有两种理解方式:

E =BLv

t

n

E ??Φ

=

棒上各点速度不同,其平均速度为棒上中点的速度:ωω?=

?=L r v 2

1

中。

利用E =BLv 知,棒上的感应电动势大小为:

ωω22

1

21BL L BL v BL E =?==

如果经过时间Δt ,则棒扫过的面积为

t L L t S ??=???=

?ωππω222

1

2 磁通量的变化量为: t BL L t B S B ??=????

=??=?Φωππω222

1

2由t

E ??Φ

=

知,棒上得感应电动势大小为 ωω22

2

121BL t t

BL t E =???=??Φ=

建议选用E =BLv 配合平均速度ωω?=

?=L r v 2

中来推导,

此种推导方式方便于理解和记忆。

③ 方向:在内电路中,感应电动势的方向是由电源的负极指向电源的正极,跟内电路的电流方向一致。产生感应电动势的那部分电路就是电源.................

,用右手定则或楞次定律所判断出的感应电动势的方向,就是电源内部的电流方向,所以此电流方向就是感应电动势的方向。判断出感应电动势方向后,进而可判断电路中各点电势的高低。

2、电磁感应中的电路问题 .

(1)解决与电路相联系的电磁感应问题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① 明确哪部分导体或电路产生感应电动势,该导体或电路就是电源,其他部分是外电路。

② 用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确定感应电动势的大小,用楞次定律确定感应电动势的方向。 ③ 画出等效电路图。分清内外电路,画出等效电路图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 ④ 运用闭合电路欧姆定律、串并联电路特点、电功率、电热等公式联立求解。

【例1】 用电阻为18Ω的均匀导线弯成图中直径D=0.80m 的封闭金属圆环,环上AB 弧所对圆心角为60°。将圆环垂直于磁感线方向固定在磁感应强度B =0.50T 的匀强磁场中,磁场方向垂直于纸面向里。一根每米电阻为1.25Ω的直导线PQ ,沿圆环平面向左以3.0m /s 的速度匀速滑行(速度方向与PQ 垂直),滑行中直导线与圆环紧密接触(忽略接触处电阻),当它通过环上AB 位置时,求:

(1)直导线AB 段产生的感应电动势,并指明该段直导线中电流的方向. (2)此时圆环上发热损耗的电功率.

解:(1)设直导线AB 段的长度为l ,直导线AB 段产生的感应电动势为E ,根据几何关系知

m D

l 40.02

==

则直导线AB 段产生的感应电动势为 V V Blv E 6.034.05.0=??==

运用右手定则可判定,直导线AB 段中感应电流的方向由A 向B ,B 端电势高于A 端。

(2)此时圆环上劣弧AB 的电阻为 Ω=Ω??

?

=31836060AB R 优弧ACB 的电阻为 Ω=Ω??

?-?=151836060360ACB

R

则AB R 与ACB R 并联后的总电阻为Ω=Ω+?=+?=

5.215

315

3ACB AB ACB AB R R R R R 并

AB 段直导线电阻为电源,内电阻为r =1.25×0.40Ω=0.50Ω . 则此时圆环上发热损耗的电功率

W W R r R E R I P 10.05.2)5

.05.26

.0()(

222=?+=?+==并并并热

3、电磁感应中的能量转换 . ——【详细见专题三】

① 在电磁感应现象中,磁场能可以转化为电能。若电路是纯电阻电路,转化过来的电能

将全部转化为电阻的内能。

② 在电磁感应现象中,通过克服安培力做功,把机械能或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克

服安培力做多少功,就产生多少电能。若电路是纯电阻电路,转化过来的电能也将全部转化为电阻的内能。

所以,电磁感应现象符合能量守恒定律。

4、电磁感应中的电容问题 . ——【详细见专题四】

在电路中含有电容器的情况下,导体切割磁感线产生感应电动势,使电容器充电或

放电。因此,搞清电容器两极板间的电压及极板上电荷量的多少、正负和如何变化是解题的关键。

六、自感现象及其应用 .

1、自感现象 .

(1)自感现象与自感电动势的定义:

当导体中的电流发生变化时,导体本身就产生感应电动势,这个电动势总是阻碍导体中原来电流的变化。这种由于导体本身的电流发生变化而产生的电磁感应现象,叫做自感现象。这种现象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叫做自感电动势。 (2)自感现象的原理:

当导体线圈中的电流发生变化时,电流产生的磁场也随之发生变化。由法拉第

电磁感应定律可知,线圈自身会产生阻碍自身电流变化的自感电动势。

(3)自感电动势的两个特点:

① 特点一:自感电动势的作用.

自感电动势阻碍自身电流的变化,但是不能阻止,且自感电动势阻碍自身电流变化的结果,会对其他电路元件的电流产生影响。 ② 特点二:自感电动势的大小.

跟穿过线圈的磁通量变化的快慢有关,还跟线圈本身的特性有关,可用公式

t

I

L

E ??=表示,其中L 为自感系数。

(4)自感现象的三个状态 ——理想线圈(电阻为零的线圈):

① 线圈通电瞬间状态 —— 通过线圈的电流由无变有。 ② 线圈通电稳定状态 —— 通过线圈的电流无变化。 ③ 线圈断电瞬间状态 —— 通过线圈的电流由有变无。

(5)自感现象的三个要点:

① 要点一:自感线圈产生感应电动势的原因。

是通过线圈本身的电流变化引起穿过自身的磁通量变化。 ② 要点二:自感电流的方向。

自感电流总是阻碍线圈中原电流的变化,当自感电流是由原电流的增强引起时(如通电瞬间),自感电流的方向与原电流方向相反;当自感电流时由原电流的减少引起时(如断电瞬间),自感电流的方向与原电流方向相同。 ③ 要点三:对自感系数的理解。

自感系数L 的单位是亨特(H ),常用的较小单位还有毫亨(m H )和微亨(μH )。自感系数L 的大小是由线圈本身的特性决定的:线圈越粗、越长、匝数越密,它的自感系数就越大。此外,有铁芯的线圈的自感系数比没有铁芯的大得多。

电路

现象

自感电动势的作用

通电自感

接通电源的瞬间,灯泡L 2马上变亮,而灯泡L 1是逐渐变亮 .

阻碍电流的增加

续表

电路 现象 自感电动势的作用

断电自感

断开开关的瞬间,灯泡L 1逐渐变暗,有时灯泡会闪亮一下,然后逐渐变暗 .

阻碍电流的减小

(7)断电自感中的“闪”与“不闪”问题辨析 .

关于“断电自感中小灯泡在熄灭之前是否要闪亮一下”这个问题,许多同学容

易混淆不清,下面就此问题讨论分析。

① 如图所示,电路闭合处于稳定状态时,线圈L 和灯L 并联,其电

流分别为I 1和I 2,方向都是从右到左。

② 在断开开关K 瞬间,灯L 中原来的从右到左的电流I 1立即消失,

而由于线圈电流I 2由于自感不能突变,故在开关K 断开的瞬间

通过线圈L 的电流应与断开前那瞬间的数值相同,都是为I 2,方

向还是从右到左,由于线圈的自感只是“阻碍” I 2的变小,不

是阻止I 2变小,所以I 2维持了一瞬间后开始逐渐减小,由于线

和灯构成闭合回路,所以在这段时间内灯L 中有自左向右的电 流通过。

③ 如果原来I 2>I 1 ,则在灯L 熄灭之前要闪亮一下;如果原来I 2≤I 1 ,则在灯L 熄灭之前不会闪亮一下。

④ 原来的I 1和I 2哪一个大,要由线圈L 的直流电阻R ′ 和灯L 的电阻R 的大小来决定(分流原理)。如果R ′≥R ,则I 2≤I 1 ;如果R ′<R ,则I 2>I 1 .

结论:在断电自感现象中,灯泡L 要闪亮一下再熄灭必须满足线圈L 的直流电阻R ′小于灯L 的电阻R 。

2、把我三个知识点速解自感问题 .

(1)自感电动势总是阻碍导体中原来电流的变化。

当原来电流增大时,自感电动势与原来电流方向相反;当原来电流减小时,自感

电动势的方向与原来电流方向相同。 (2)“阻碍”不是“阻止”。

“阻碍”电流变化实质是使电流不发生“突变”,使其变化过程有所延慢。

(3)当电流接通瞬间,自感线圈相当于断路;当电路稳定,自感线圈相当于定值电阻,

如果线圈没有电阻,则自感线圈相当于导线(短路);当电路断开瞬间,自感线圈相当于电源。

七、涡流现象及其应用 .

L L K I 1

I 2 R R ′

涡流现象:

涡流现象的规律:导体的外周长越长,交变磁场的频率越高,涡流就越大。

(注:可编辑下载,若有不当之处,请指正,谢谢!)

高中物理重要知识点详细全总结(史上最全)

【精品文档,百度专属】完整的知识网络构建,让复习备考变得轻松简单! (注意:全篇带★需要牢记!) 高 中 物 理 重 要 知 识 点 总 结 (史上最全)

高中物理知识点总结 (注意:全篇带★需要牢记!) 一、力物体的平衡 1.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是物体发生形变和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即产生加速度)的原因. 力是矢量。 2.重力(1)重力是由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而产生的. [注意]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产生,但不能说重力就是地球的吸引力,重力是万有引力的一个分力. 但在地球表面附近,可以认为重力近似等于万有引力 (2)重力的大小:地球表面G=mg,离地面高h处G/=mg/,其中g/=[R/(R+h)]2g (3)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不一定指向地心)。 (4)重心:物体的各部分所受重力合力的作用点,物体的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 3.弹力(1)产生原因:由于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有恢复形变的趋势而产生的. (2)产生条件:①直接接触;②有弹性形变. (3)弹力的方向:与物体形变的方向相反,弹力的受力物体是引起形变的物体,施力物体是发生形变的物体.在点面接触的情况下,垂直于面; 在两个曲面接触(相当于点接触)的情况下,垂直于过接触点的公切面. ①绳的拉力方向总是沿着绳且指向绳收缩的方向,且一根轻绳上的张力大小处处相等. ②轻杆既可产生压力,又可产生拉力,且方向不一定沿杆. (4)弹力的大小:一般情况下应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利用平衡条件或牛顿定律来求解.弹簧弹力可由胡克定律来求解. ★胡克定律: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弹力的大小和弹簧的形变量成正比,即F=kx.k为弹簧的劲度系数,它只与弹簧本身因素有关,单位是N/m. 4.摩擦力 (1)产生的条件:①相互接触的物体间存在压力;③接触面不光滑;③接触的物体之间有相对运动(滑动摩擦力)或相对运动的趋势(静摩擦力),这三点缺一不可. (2)摩擦力的方向:沿接触面切线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与物体运动的方向可以相同也可以相反. (3)判断静摩擦力方向的方法: ①假设法:首先假设两物体接触面光滑,这时若两物体不发生相对运动,则说明它们原来没有相对运动趋势,也没有静摩擦力;若两物体发生相对运动,则说明它们原来有相对运动趋势,并且原来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跟假设接触面光滑时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同.然后根据静

高中物理选修3-3知识点整理

选修3—3考点汇编 1、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 (1)单分子油膜法测量分子直径 (2)1mol 任何物质含有的微粒数相同2316.0210A N mol -=? (3)对微观量的估算 ①分子的两种模型:球形和立方体(固体液体通常看成球形,空气分子占据的空间看成立方体) ②利用阿伏伽德罗常数联系宏观量与微观量 a.分子质量:mol A M m N = b.分子体积:mol A V v N = c.分子数量:A A A A mol mol mol mol M v M v n N N N N M M V V ρρ= === 2、分子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的热运动(布朗运动 扩散现象) (1)扩散现象:不同物质能够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说明了物质分子在不停地运动,同时还说明分子 间有间隙,温度越高扩散越快 (2)布朗运动:它是悬浮在液体中的固体微粒的无规则运动,是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 ①布朗运动的三个主要特点: 永不停息地无规则运动;颗粒越小,布朗运动越明显;温度越高,布朗运动越明显。 ②产生布朗运动的原因:它是由于液体分子无规则运动对 固体微小颗粒各个方向撞击的不均匀性造成的。 ③布朗运动间接地反映了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布朗运 动、扩散现象都有力地说明物体内大量的分子都在永不停息地

做无规则运动。 (3)热运动:分子的无规则运动与温度有关,简称热运动,温度越高,运动越剧烈 3、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 分子之间的引力和斥力都随分子间距离增大而减小。但是分子间斥力随分子间距离加大而减小得更快些,如图1中两条虚线所示。分子间同时存在引力和斥力,两种力的合力又叫做分子力。在图1图象中实线曲线表示引力和斥力的合力(即分子力)随距离变化的情况。当两个分子间距在图象横坐标0r 距离时,分子间的引力与斥力平衡,分子间作用力为零,0r 的数量级为1010 -m ,相当于0r 位置叫做平衡位置。当分子距离的数量级大于 m 时,分子间的作用力变得十分微弱,可以忽略不 计了 4、温度 宏观上的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微观上的温度是物体大量分子热运动平均动能的标志。热力学温度与摄氏温度的关系:273.15T t K =+ 5、内能 ①分子势能 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力,因此分子间具有由它们的相对位置决定的势能,这就是分子势能。分子势能的大小与分子间距离有关,分子势能的大小变化可通过宏观量体积来反映。(0r r =时分子势能最小) 当0r r >时,分子力为引力,当r 增大时,分子力做负功,分子势能增加 当0r r <时,分子力为斥力,当r 减少时,分子力做负功,分子是能增加 ②物体的内能 物体中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一切物体都是由不停地做无规则热运动并且相互作用着的分子组成,因此任何物体都是有内能的。(理想气体的内能只取决于温度) ③改变内能的方式

最新高中物理选修3-5第一章基础题

物理选修3-5碰撞与动量守恒 一、动量 (一)知识点: 1.动量 2.动量的变化量 (二)例题 1.一个质量为50g 的网球以30m/s 的速率水平向右飞行,又以30m/s 的速率被打回,试求该球的动量变化量。 -3.0kg ·m/s 二、动量定理 (一)知识点 1.冲量 2.动量定理 (二)例题 1.一个质量为60kg 的男孩从高处跳下,以5m/s 的速度竖直落地。 (1)男孩落地时曲膝,用了1s 停下来,求落地时受到的平均作用力。 (2)假如他落地时没有曲膝,只用了0.1s 就停了下来,求落地时受到的平均作用力。(取g=10m/s2) 900N 3600N 2.一个质量为0.18kg 的垒球,以25m/s 的水平速度飞向球棒,被球棒击打后,反向水平飞回,速度大小变为45m/s 。设球棒与垒球的作用时间是0.01s ,球棒对垒球的平均作用力是多大? -1260N 三、动量守恒定律 (一)知识点 1.动量守恒定律 2.反冲与火箭——气球、火箭、宇航员、自动喷水装置、射击、高压水枪 (二)例题 1.镭原子核是不稳定的,它有88个质子和138个中子,会自发地以一定速度放出一个α粒子(含有2个质子和2个中子),然后变成氡原子核。若质子和中子的质量相等,α粒子在离开镭原子核时具有1.5s m /107 ?的速度,试求氡原子核具有的速度。

7.2-5 10 s m/ 2.质量为1000kg的轿车与质量为4000kg的货车迎面相撞。碰撞后两车绞在一起,并沿货车行驶的方向运动一段路程后停止。两车相撞前,货车的形式速度为54km/h,撞后两车的共同速度为18km/h。这段公路对轿车的限速为100km/h,试判断轿车是否超速行驶。 126km/h 3.两个质量均为45kg的女孩手挽手以5m/s的速度溜冰,一个质量为60kg的男孩以10m/s 的速度从后面追上她们,然后三个人一起挽手向前滑行的速度是多少? 7m/s (三)解题方法 1.确定研究对象组成的系统,分析所研究的物理过程中,系统受外力的情况是否满足动量守恒的应用条件。 2.设定正方向,分别写出系统初、末状态的总动量 3. 4.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列方程 5. 6.解方程,同一单位后代入数值进行运算,列出结果。 四、 五、一维弹性碰撞 (一) (二)知识点 1.碰撞类型: (1) (2)非弹性碰撞 (3)完全非弹性碰撞 (4)弹性碰撞

高中物理重要知识点详细全总结(史上最全)

完整的知识网络构建,让复习备考变得轻松简单! (注意:全篇带★需要牢记!) 物 理 重 要 知 识 点 总 结 (史上最全) 高中物理知识点总结 (注意:全篇带★需要牢记!) 一、力物体的平衡

1.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是物体发生形变和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即产生加速度)的原因. 力是矢量。 2.重力(1)重力是因为地球对物体的吸引而产生的. [注意]重力是因为地球的吸引而产生,但不能说重力就是地球的吸引力,重力是万有引力的一个分力. 但在地球表面附近,能够认为重力近似等于万有引力 (2)重力的大小:地球表面G=mg,离地面高h处G/=mg/,其中g/=[R/(R+h)]2g (3)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不一定指向地心)。 (4)重心:物体的各部分所受重力合力的作用点,物体的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 3.弹力(1)产生原因:因为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有恢复形变的趋势而产生的. (2)产生条件:①直接接触;②有弹性形变. (3)弹力的方向:与物体形变的方向相反,弹力的受力物体是引起形变的物体,施力物体是发生形变的物体.在点面接触的情况下,垂直于面; 在两个曲面接触(相当于点接触)的情况下,垂直于过接触点的公切面. ①绳的拉力方向总是沿着绳且指向绳收缩的方向,且一根轻绳上的张力大小处处相等. ②轻杆既可产生压力,又可产生拉力,且方向不一定沿杆. (4)弹力的大小:一般情况下应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利用平衡条件或牛顿定律来求解.弹簧弹力可由胡克定律来求解. ★胡克定律: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弹力的大小和弹簧的形变量成正比,即F=kx.k为弹簧的劲度系数,它只与弹簧本身因素相关,单位是N/m. 4.摩擦力 (1)产生的条件:①相互接触的物体间存有压力;③接触面不光滑;③接触的物体之间有相对运动(滑动摩擦力)或相对运动的趋势(静摩擦力),这三点缺一不可. (2)摩擦力的方向:沿接触面切线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与物体运动的方向能够相同也能够相反. (3)判断静摩擦力方向的方法: ①假设法:首先假设两物体接触面光滑,这时若两物体不发生相对运动,则说明它们原来没有相对运动趋势,也没有静摩擦力;若两物体发生相对运动,则说明它们原来有相对运动趋势,并且原来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跟假设接触面光滑时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同.然后根据静摩擦力的方向跟物体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确定静摩擦力方向. ②平衡法:根据二力平衡条件能够判断静摩擦力的方向. (4)大小:先判明是何种摩擦力,然后再根据各自的规律去分析求解. ①滑动摩擦力大小:利用公式f=μF N实行计算,其中F N是物体的正压力,不一

高中物理选修3-1第一章测试题及答案

选修3-1第一章检测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有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至少有一项是正确的。全部选对的给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或不选的得0分) 1.两个用相同材料制成的半径相等的带电金属小球,其中一个球的带电量的绝对值是另一个的5倍,它们间的库仑力大小是F ,现将两球接触后再放回原处,它们间库仑力的大小可能是( ) A.5 F /9 B.4F /5 C.5F /4 D.9F /5 2.点电荷A 和B ,分别带正电和负电,电量分别为4Q 和Q ,在AB 连线上,如图1-69所示,电场强度为零的地方在 ( ) A .A 和 B 之间 B .A 右侧 C .B 左侧 D .A 的右侧及B 的左侧 3.如图1-70所示,平行板电容器的两极板A 、B 接于电池两极,一带正电的小球悬挂在电容器内部,闭合S ,电容器充电,这时悬线偏离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保持S 闭合,将A 板向 B 板靠近,则θ增大 B .保持S 闭合,将A 板向B 板靠近,则θ不变 C .断开S ,将A 板向B 板靠近,则θ增大 D .断开S ,将A 板向B 板靠近,则θ不变 4.如图1-71所示,一带电小球用丝线悬挂在水平方向的匀强电场中,当小球静止后把悬线烧断,则小球在电场中将作( ) A .自由落体运动 B .曲线运动 C .沿着悬线的延长线作匀加速运动 D .变加速直线运动 5.如图1-72是表示在一个电场中的a 、b 、c 、d 四点分别引入检验电荷时,测得的检验电荷的电量跟它所受电场力的函数关系图象,那么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这个电场是匀强电场 B .a 、b 、c 、d 四点的场强大小关系是E d >E a >E b >E c C .a 、b 、c 、d 四点的场强大小关系是E a >E b >E c >E d D .无法确定这四个点的场强大小关系 图1-69 B A Q 4Q 图1-70 图1-71

2017高中物理会考知识点归纳

高中物理学业水平考试要点解读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第二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描述 要点解读 一、质点 1.定义:用来代替物体而具有质量的点。 2.实际物体看作质点的条件:当物体的大小和形状相对于所要研究的问题可以忽略不计时,物体可看作质点。 二、描述质点运动的物理量 1.时间:时间在时间轴上对应为一线段,时刻在时间轴上对应于一点。与时间对应的物理量为过程量,与时刻对应的物理量为状态量。 2.位移:用来描述物体位置变化的物理量,是矢量,用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表示。路程是标量,它是物体实际运动轨迹的长度。只有当物体作单方向直线运动时,物体位移的大小才与路程相等。 3.速度:用来描述物体位置变化快慢的物理量,是矢量。 (1)平均速度:运动物体的位移与时间的比值,方向和位移的方向相同。 (2)瞬时速度:运动物体在某时刻或位置的速度。瞬时速度的大小叫做速率。 (3)速度的测量(实验) ①原理:t x v ??=。当所取的时间间隔越短,物体的平均速度v 越接近某点的瞬时速度v 。然而时间间隔取得过小,造成两点距离过小则测量误差增大,所以应根据实际情况选取两个测量点。 ②仪器:电磁式打点计时器(使用4∽6V 低压交流电,纸带受到的阻力较大)或者电火花计时器(使用220V 交流电,纸带受到的阻力较小)。若使用50Hz 的交流电,打点的时间间隔为0.02s 。还可以利用光电门或闪光照相来测量。 4.加速度 (1)意义:用来描述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是矢量。 (2)定义:t v a ??=,其方向与Δv 的方向相同或与物体受到的合力方向相同。 (3)当a 与v 0同向时,物体做加速直线运动;当a 与v 0反向时,物体做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与速度没有必然的联系。 三、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1.匀变速直线运动 (1)定义:在任意相等的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相等的直线运动。 (2)特点:轨迹是直线,加速度a 恒定。当a 与v 0方向相同时,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反之,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关于高二物理知识点汇总高二上学期物理知识点总结归纳

高二物理知识点汇总2017高二上学期物理知识点总结高二物理中所涉及到的物理知识是物理学中的最基本的知识,学好高二物 理的相关知识点尤其重要,下面是学而思的2017高二上学期物理知识点总结,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二上学期物理知识点 一、三种产生电荷的方式: 1、摩擦起电:(1)正点荷:用绸子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电荷;(2)负电荷: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电荷;(3)实质:电子从一物体转移到另一物体; 2、接触起电:(1)实质:电荷从一物体移到另一物体;(2)两个完全相同的物体相互接触后电荷平分;(3)、电荷的中和:等量的异种电荷相互接触,电荷相合抵消而对外不显电性,这种现象叫电荷的中和; 3、感应起电:把电荷移近不带电的导体,可以使导体带电;(1)电荷的基本性质: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2)实质:使导体的电荷从一部分移到另一部分;(3)感应起电时,导体离电荷近的一端带异种电荷,远端带同种电荷; 4、电荷的基本性质:能吸引轻小物体; 二、电荷守恒定律:电荷既不能被创生,亦不能被消失,它只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在转移过程中,电荷的总量不变。 三、元电荷:一个电子所带的电荷叫元电荷,用e表示。1、e=1.610-19c;2、一个质子所带电荷亦等于元电荷;3、任何带电物体所带电荷都是元电荷的整数倍; 四、库仑定律:真空中两个静止点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力,跟它们所带电荷量的乘积成正比,跟它们之间距离的二次方成反比,作用力的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电荷间的这种力叫库仑力,1、计算公式:F=kQ1Q2/r2(k=9.0109N.m2/kg2)2、库仑定律只适用于点电荷(电荷的体积可以忽略不计)3、库仑力不是万有引力; 五、电场:电场是使点电荷之间产生静电力的一种物质。1、只要有电荷存在,在电荷周围就一定存在电场;2、电场的基本性质:电场对放入其中的电荷(静止、运动)有力的作用;这种力叫电场力;3、电场、磁场、重力场都是一种物质

高中物理选修3-3知识点归纳

选修3-3知识点归纳 2017-11-15 一、分子动理论 1、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阿伏伽德罗第一个认识到物体是由 分子组成的。 ①分子大小数量级10-10m ②A N M m 摩分子=(对固体液体气体) A N V V 摩分子=(对固体和液体) 摩摩物物V M V m ==ρ 2、油膜法估测分子的大小: ①S V d 纯油酸=,V 为纯油酸体积,而不能是油酸溶液体积。 ②实验的三个假设(或近似):分子呈球形;一个一个整齐地紧密排列;形成单分子层油膜。 3、分子热运动: ①物体内部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称为热运动,在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得到。 ②扩散现象和布朗运动证实分子永不停息作无规则运动,扩散现象还说明了分子间存在间隙。 ③布朗运动是固体小颗粒在液体或气体中的运动,反映了液体分子或气体分子无规则运动。颗粒越小、 温度越高,现象越明显。从阳光中看到教室中尘埃的运动不是布朗运动。 4、分子力: ①分子间同时存在引力和斥力,都随距离的增大而减小,随距离的减小而增大,斥力总比引力变化得快。 ②当r=r 0=10-10m 时,引力=斥力,分子力为零;当r>r 0,表现为引力;当r

高中物理必修2知识点归纳重点

新课标高中物理必修Ⅱ知识点总结 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希望你能养成解题的好习惯,这一点很重要。 1、看题目的时候,很容易会看着头晕转向,这是心理问题,是自己逃避的 表现。因此再看题目的过程中,要手拿笔,画出重要的解题关键点。比 如:物体的开始与结束的状态、平衡状态等等;(这是一个积累过程,习 惯了就会事半功倍,不要不要在乎纸的清洁。); 2、画图;物理解题应该是想象思维、图形结合,再到推理的过程。画图真 的是必不可少的,不能懒而省了这一步。一定要画图,而且要整洁,不 可马虎; 3、辅导书是第二个老师;你若自学辅导书的每一章节前面的是总结梳理, 认真的记忆梳理,你课都可以不听了(不骗人,前提是你真的用功了)。 自习的时候,不要直接做辅导书的题那么快,认真看前面的知识点和例 题,消化好了,绝对受益匪浅。(任何一门理科都可以这么学的) 第一模块:曲线运动、运动的合成和分解 <一> 曲线运动 1、定义:运动轨迹为曲线的运动。 2、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方向:做曲线运动的物体,速度方向始终在轨迹的切线方向上。 3、曲线运动的性质:曲线运动一定是变速运动。(选择题) 由于曲线运动速度一定是变化的,至少其方向总是不断变化的,所以,做曲线运动的物体的加速度必不为零,所受到的合外力必不为零。(选择题) 4、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 物体所受合外力(加速度)的方向与物体的速度方向不在一条直线上。 总之,做曲线运动的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一定指向曲线的凹侧。(选择题) 5、分类 ⑴匀变速曲线运动:物体在恒力作用下所做的曲线运动,如平抛运动。 ⑵非匀变速曲线运动:物体在变力(大小变、方向变或两者均变)作用下所做的曲线运动,如圆周运动。 <二> 运动的合成与分解(小船渡河是重点) 1、运动的合成:从已知的分运动来求合运动,叫做运动的合成,包括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的合成,由于它们都是矢量,所以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运动合成重点是判断合运动和分运动,一般地,物体的实际运动就是合运动。(做题依据) 2、运动的分解:求一个已知运动的分运动,叫运动的分解,解题时应按实际“效果”分解,或正交分解。 3、合运动与分运动的关系: ⑴运动的等效性⑵等时性⑶独立性⑷运动的矢量性 4、运动的性质和轨迹

最详细的高中物理知识点总结(最全版)

高中物理知识点总结(经典版)

第一章、力 一、力F: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1、单位:牛(N) 2、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 3、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即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但它们不在同一物体上,不是平衡力。作用力与 反作用力是同性质的力,有同时性。 二、力的分类: 1、按按性质分:重力G、弹力N、摩擦力f 按效果分:压力、支持力、动力、阻力、向心力、回复力。 按研究对象分:外力、内力。 2、重力G:由于受地球吸引而产生,竖直向下。G=mg 重心的位置与物体的质量分布与形状有关。质量均匀、形状规则的物体重心在几何中心上,不一定在物体上。 弹力:由于接触形变而产生,与形变方向相反或垂直接触面。F=k×Δx 摩擦力f:阻碍相对运动的力,方向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 滑动摩擦力:f=μN(N不是G,μ表示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只与材料有关,与重力、压力无关。) 相同条件下,滚动摩擦<滑动摩擦。 静摩擦力:用二力平衡来计算。 用一水平力推一静止的物体并使它匀速直线运动,推力F与摩擦力f的关系如图所示。 力的合成与分解: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以分力F1、F2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合力F的大小和方向可用这两个邻边之间的对角线表示。 |F1-F2|≤F合≤F1+F2 F合2=F12+F22+ 2F1F2cosQ 平动平衡:共点力使物体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解题方法:先受力分析,然后根据题意建立坐标 系,将不在坐标系上的力分解。如受力在三个以 内,可用力的合成。 利用平衡力来解题。 F x合力=0 F y合力=0 注:已知一个合力的大小与方向,当一个分力的 方向确定,另一个分力与这个分力垂直是最小 值。 转动平衡: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转动状态。 解题方法:先受力分析,然后作出对应力的力臂(最长力臂是指转轴到力的作用点的直线距离)。分析正、负力矩。 利用力矩来解题:M合力矩=FL合力矩=0 或M正力矩= M负力矩 第二章、直线运动

高一物理知识点归纳大全

高一物理知识点归纳大全 从初中进入高中以后,就会慢慢觉得物理公式比以前更难学习了,其实学透物理公式并不是难的事情,以下是我整理的物理公式内容,希望可以给大家提供作为参考借鉴。 基本符号 Δ代表'变化的 t代表'时间等,依情况定,你应该知道' T代表'时间' a代表'加速度' v。代表'初速度' v代表'末速度' x代表'位移' k代表'进度系数' 注意,写在字母前面的数字代表几倍的量,写在字母后面的数字代表几次方. 运动学公式 v=v。+at无需x时 v2=2ax+v。2无需t时 x=v。+0.5at2无需v时 x=((v。+v)/2)t无需a时 x=vt-0.5at2无需v。时 一段时间的中间时刻速度(匀加速)=(v。+v)/2

一段时间的中间位移速度(匀加速)=根号下((v。2+v2)/2) 重力加速度的相关公式,只要把v。当成0就可以了.g一般取10 相互作用力公式 F=kx 两个弹簧串联,进度系数为两个弹簧进度系数的倒数相加的倒数 两个弹簧并联,进度系数连个弹簧进度系数的和 运动学: 匀变速直线运动 ①v=v(初速度)+at ②x=v(初速度)t+?at平方=v+v(初速度)/2×t ③v的平方-v(初速度)的平方=2ax ④x(末位置)-x(初位置)=a×t的平方 自由落体运动(初速度为0)套前面的公式,初速度为0 重力:G=mg(重力加速度)弹力:F=kx摩擦力:F=μF(正压力)引申:物体的滑动摩擦力小于等于物体的最大静摩擦 匀变速直线运动 1.平均速度V平=s/t(定义式) 2.有用推论Vt2-Vo2=2as 3.中间时刻速度Vt/2=V平=(Vt+Vo)/2 4.末速度Vt=Vo+at 5.中间位置速度Vs/2=[(Vo2+Vt2)/2]1/2 6.位移s=V平t=Vot+at2/2=Vt/2t 7.加速度a=(Vt-Vo)/t{以Vo为正方向,a与Vo同向(加速)a>0;反向则a<0} 8.实验用推论Δs=aT2{Δs为连续相邻相等时间(T)内位移之差} 9.主要物理量及单位:初速度(Vo):m/s;加速度(a):m/s2;末速度(Vt):m/s;

高中物理选修3-1第一章第一节

1.1 电荷及其守恒定律导学案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两种电荷及其相互作用.知道电量的概念. 2.知道摩擦起电,知道摩擦起电不是创造了电荷,而是使物体中的正负电荷分开. 3.知道静电感应现象,知道静电感应起电不是创造了电荷,而是使物体中的电荷分开. 4.知道电荷守恒定律.5.知道什么是元电荷.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自主预习】 1.自然界中存在两种电荷,即电荷和电荷. 2.原子核的正电荷数量与核外电子的负电荷的数量一样多,所以整个原子对表现为电中性. 3.不同物质的微观结构不同,核外电子的多少和运动情况也不同。在金属中离原子核最远的电子往往会脱离原子核的束缚而在金属中自由活动,这种电子叫做自由电子。失去这种电子的原子便成为带正电的离子,离子都在自己的平衡位置上振动而不移动,只有自由电子穿梭其中。所以金属导电时只有在移动.4.物体的带电方式:(1)摩擦起电:两个不同的物体相互摩擦,失去电子的带电,获得电子的带电.(2)感应起电:导体接近(不接触)带电体,使导体靠近带电体一端带上与带电体相的电荷,而另一端带上与带电体相的电荷. 5.电荷守恒定律:电荷既不能,也不会,只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在转移的过程中,电荷量的总量保持不变. 6.电子和质子带有等量的异种电荷,电荷量e=C.实验指出,所有带电体的电荷量都是电荷量e 的.所以,电荷量e称为.电荷量e的数值最早是由美国物理学家测得的。 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摩擦起电是创造电荷的过程 B.带等量异种电荷的两个导体接触后电荷会消失,这种现象叫电荷的湮没 C.接触起电是电荷转移的过程D.玻璃棒无论和什么物体摩擦都会带正电 8.关于元电荷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元电荷就是电子B.元电荷是表示跟电子所带电量数值相等的电量 C.元电荷就是质子D.物体所带的电量只能是元电荷的整数倍 【互动交流】 思考问题 1、初中学过自然界有几种电荷,两种电荷是怎样定义的?它们间的相互作用如何?电荷的多少用什么表示? 2、电荷的基本性质是什么呢? 一.电荷 1.电荷的种类:自然界中有种电荷 ①.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上所带的电荷,叫电荷;②.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上所带的电荷,叫电荷。 2.电荷间相互作用的规律:同种电荷相互,异种电荷相互。 二.使物体带电的三种方法 问题一:思考a:一般情况下物体不带电,不带电的物体内是否存在电荷?物质的微观结构是怎样的? 思考b:什么是摩擦起电,为什么摩擦能够使物体带电呢?实质是什么呢? (1)原子的核式结构及摩擦起电的微观解释(原子:包括原子核(质子和中子)和核外电子。) (2)摩擦起电的原因:不同物质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能力不同. 实质:______________;结果:两个相互摩擦的物体带上了______________电荷. 1. 摩擦起电 实质:摩擦起电实质是电子从一个物体到另一个物体上。得到电子,带;失去电子,带 例1.毛皮与橡胶棒摩擦后,毛皮带正电,这是因为() A.毛皮上的一些电子转移到橡胶棒上了B.毛皮上的一些正电荷转移到了橡胶棒上了 C.橡胶棒上的一些电子转移到了毛皮上了D.橡胶棒上的一些正电荷转移到毛皮上了 问题二: 思考a:接触带电的实质是什么呢? 思考b:两个完全相同的带电导体,接触后再分开,二者所带电量怎样分配呢?

高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大全

高考总复习知识网络一览表物理

高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大全 一、质点的运动(1)------直线运动 1)匀变速直线运动 1.平均速度V平=s/t(定义式) 2.有用推论Vt2-Vo2=2as 3.中间时刻速度Vt/2=V平=(Vt+Vo)/2 4.末速度Vt=Vo+at 5.中间位置速度Vs/2=[(Vo2+Vt2)/2]1/2 6.位移s=V平t=Vot+at2/2=Vt/2t 7.加速度a=(Vt-Vo)/t {以Vo为正方向,a与Vo同向(加速)a>0;反向则aF2) 2.互成角度力的合成: F=(F12+F22+2F1F2cosα)1/2(余弦定理)F1⊥F2时:F=(F12+F22)1/2 3.合力大小范围:|F1-F2|≤F≤|F1+F2| 4.力的正交分Fx=Fcosβ,Fy=Fsinβ(β为合力与x轴之间的夹角tgβ=Fy/Fx) 注: (1)力(矢量)的合成与分解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2)合力与分力的关系是等效替代关系,可用合力替代分力的共同作用,反之也成立; (3)除公式法外,也可用作图法求解,此时要选择标度,严格作图; (4)F1与F2的值一定时,F1与F2的夹角(α角)越大,合力越小; (5)同一直线上力的合成,可沿直线取正方向,用正负号表示力的方向,化简为代数运算. 四、动力学(运动和力) 1.牛顿第一运动定律(惯性定律):物体具有惯性,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 2.牛顿第二运动定律:F合=ma或a=F合/ma{由合外力决定,与合外力方向一致} 3.牛顿第三运动定律:F=-F′{负号表示方向相反,F、F′各自作用在对方,平衡力与作用力反作用力区别,实际应用:反冲运动} 4.共点力的平衡F合=0,推广{正交分解法、三力汇交原理} 5.超重:FN>G,失重:FNr} 3.受迫振动频率特点:f=f驱动力 4.发生共振条件:f驱动力=f固,A=max,共振的防止和应用〔见第一册P175〕 5.机械波、横波、纵波〔见第二册P2〕 6.波速v=s/t=λf=λ/T{波传播过程中,一个周期向前传播一个波长;波速大小由介质本身所决定} 7.声波的波速(在空气中)0℃:332m/s;20℃:344m/s;30℃:349m/s;(声波是纵波) 8.波发生明显衍射(波绕过障碍物或孔继续传播)条件:障碍物或孔的尺寸比波长小,或者相差不大 9.波的干涉条件:两列波频率相同(相差恒定、振幅相近、振动方向相同) 10.多普勒效应:由于波源与观测者间的相互运动,导致波源发射频率与接收频率不同{相互接近,接收频率增大,反之,减小〔见第二册P21〕} 注: (1)物体的固有频率与振幅、驱动力频率无关,取决于振动系统本身;

高中物理选修3-3知识点与题型复习

热学知识点复习→制作人:湄江高级中学:吕天鸿 一、固、液、气共有性质 1、组成物质的分子永不停息、无规则运动。温度T越高,运动越激烈,分子平均动能。 注意:对于理想气体,温度T还决定其内能的变化。 扩散现象:相互渗透的反应 2、分子运动的表现 布朗运动:看不见的固体小颗粒被分子不平衡碰撞,颗粒越大,运动越 3、分子间同时存在引力与斥力,且都随着分子间距r的增加而。 (1)分子力的合力F表现:是为F引还是F斥?看间距与分界点r0关系,看下图 当r=r0时,F引=F斥,分子力为0; 当r>r0时,F引>F斥,分子力表现为 当r

非晶体:无确定的熔点。 → 物理性质:各向同性。原子排列:无规则 2,、同一种物质可能以晶体与非晶体两种不同形态出现。如碳形成的金刚石与石墨 3、有些晶体与非晶体可以相互转化。 4、常考晶体有:金刚石与石墨、石英、云母、食盐。常考非晶体有:玻璃、蜂蜡、松香。 三、热力学定律→研究高考对象为→主要还是理想气体 1、热力学第一定律:ΔU =W+Q 表达式中正、负号法则:如下图 2、气体实验定律与热力学第一定律的结合量是气体的体积和温度,当温度变化时,气体的内能变化,当体积变化时,气体将伴随着做功,解题时要掌握气体变化过程的特点: (1)等温过程:内能不变,即ΔU=0。温度T ↑,则内能增加,ΔU >0 (2)等容过程:W=0。若体积V ↑,则气体对外界做功,W 取“—”负号计算。反之亦然 (3)绝热过程:Q=0。 3、再次强调:温度T 决定分子平均动能的变化。也决定理想气体的内能变化 四、气体实验定律→ 理想气体→P 、V 、T=t 0c+273 三个物理量关系 1、三条特殊线 (等温线:P 1V 1=p 2V 2 ) 2、液体柱模型 (1)明确点:P 液=egh 一般不用。当液体为汞时,大气压以 为单位时,高为h cm 时,P 液=h .计算气

(完整版)高中物理选修3-2知识点总结

高中物理选修3-2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 电磁感应 1.两个人物:a.法拉第:磁生电 b.奥期特:电生磁 2.产生条件:a.闭合电路 b.磁通量发生变化 注意:①产生感应电动势的条件是只具备 b ②产生感应电动势的那部分导体 相当于电源。 ③电源内部的电流从负极流向正 极。 3.感应电流方向的叛定: (1).方法一:右手定则 (2).方法二:楞次定律:(理解四种阻碍) ①阻碍原磁通量的变化(增反减同) ②阻碍导体间的相对运动(来拒去留) ③阻碍原电流的变化(增反减同) ④面积有扩大与缩小的趋势(增缩减扩) 4. 感应电动势大小的计算: (1).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a.内容: b.表达式:t n E ??? =φ (2).计算感应电动势的公式 ①求平均值:t n E ??? =φ_ ②求瞬时值:E=BLV (导线切割类) ③法拉第电机:ω2 2 1BL E = ④闭合电路殴姆定律:)r (R I E +=感 5.感应电流的计算: 平均电流:t r R r R E I ?+?=+= )(_ φ 瞬时电流:r R BLV r R E I +=+= 6.安培力计算: (1)平均值: t BLq t r )(R BL L I B F ?=?+?= =φ_ _ (2). 瞬时值:r R V L B BIL F +==22 7.通过的电荷量:r R q t I +?= - = ??φ 注意:求电荷量只能用平均值,而不 能用瞬时值。 8.互感: 由于线圈A 中电流的变化,它产生的磁通量发生变化,磁通量的变化在线圈B 中 激发了感应电动势。这种现象叫互感。 9.自感现象: (1)定义:是指由于导体本身的电流发 生变化而产生的电磁感应现象。 (2)决定因素: 线圈越长, 单位长度上的匝数越多, 截面积越大, 它的自感系数就越大。另外, 有铁心的线圈的自感系数比没有铁心时要大得多。 (3)类型: 通电自感和断电自感 (4)单位:亨利(H )、毫亨(mH ),微 亨(μH )。 10.涡流及其应用 (1)定义:变压器在工作时,除了在原、副线圈产生感应电动势外,变化的磁通量也会在铁芯中产生感应电流。一般来说,只要空间有变化的磁通量,其中的导体就会产生感应电流,我们把这种感应电流叫做涡流 (2)应用: a.新型炉灶——电磁炉。 b.金属探测器:飞机场、火车站安全检查、扫雷、探矿。 第二章 交变电流 一.正弦交变电流 1.两个特殊的位置 a.中性面位置: 磁通量ф最大,磁通量的变化率为零,即感应电动势零。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1第一章第9节.docx

高中物理学习材料 第9节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 1. 如图1所示,在匀强电场E中,一带电粒子-q的初速度v0恰与电场线方向相同,则带电粒子-q在开始运动后,将( ) 图1 A.沿电场线方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B.沿电场线方向做变加速直线运动 C.沿电场线方向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D.偏离电场线方向做曲线运动 答案 C 解析在匀强电场E中,带电粒子所受电场力为恒力.带电粒子受到与运动方向相反的恒定的电场力作用,产生与运动方向相反的恒定的加速度,因此,带电粒子-q在开始运动后,将沿电场线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2.两平行金属板相距为d ,电势差为U ,一电子质量为m ,电荷量为e ,从O 点沿垂直于极板的方向射出,最远到达A 点,然后返回,如图2所示,OA =h ,此电子具有的初动能是( ) 图2 A.edh U B .edUh C.eU dh D.eUh d 答案 D 解析 电子从O 点到A 点,因受电场力作用,速度逐渐减小.根据题意和图示判断,电 子仅受电场力,不计重力.这样,我们可以用能量守恒定律来研究问题.即12 mv 2 0=eU OA .因E =U d ,U OA =Eh =Uh d ,故12mv 20=eUh d .所以D 正确. 3.下列粒子从静止状态经过电压为U 的电场加速后速度最大的是( ) A .质子11H B .氘核2 1H C .α粒子42He D .钠离子Na + 答案 A 解析 由qU =12mv 2得v =2qU m ,然后比较各粒子的q m 可得A 正确. 4.如图3所示,带电粒子进入匀强电场中做类平抛运动,U 、d 、L 、m 、q 、v 0已知.请完成下列填空.

高中物理知识点汇总(带经典例题)

高中物理必修1 运动学问题是力学部分的基础之一,在整个力学中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本章是讲运动的初步概念,描述运动的位移、速度、加速度等,贯穿了几乎整个高中物理内容,尽管在前几年高考中单纯考运动学题目并不多,但力、电、磁综合问题往往渗透了对本章知识点的考察。近些年高考中图像问题频频出现,且要求较高,它属于数学方法在物理中应用的一个重要方面。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 专题一:描述物体运动的几个基本本概念 ◎知识梳理 1.机械运动: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的改变叫做机械运动,简称运动,它包括平动、转动和振动等形式。 2.参考系:被假定为不动的物体系。 对同一物体的运动,若所选的参考系不同,对其运动的描述就会不同,通常以地球为参考系研究物体的运动。 3.质点: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它是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为使问题简化,而引入的理想模型。仅凭物体的大小不能视为质点的依据,如:公转的地球可视为质点,而比赛中旋转的乒乓球则不能视为质点。’ 物体可视为质点主要是以下三种情形: (1)物体平动时; (2)物体的位移远远大于物体本身的限度时; (3)只研究物体的平动,而不考虑其转动效果时。 4.时刻和时间 (1)时刻指的是某一瞬时,是时间轴上的一点,对应于位置、瞬时速度、动量、动能等状态量,通常说的“2秒末”,“速度达2m/s时”都是指时刻。 (2)时间是两时刻的间隔,是时间轴上的一段。对应位移、路程、冲量、功等过程量.通常说的“几秒内”“第几秒内”均是指时间。 5.位移和路程 (1)位移表示质点在空间的位置的变化,是矢量。位移用有向线段表示,位移的大小等于有向线段的长度,位移的方向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当物体作直线运动时,可用带有正负号的数值表示位移,取正值时表示其方向与规定正方向一致,反之则相反。 (2)路程是质点在空间运动轨迹的长度,是标量。在确定的两位置间,物体的路程不是唯一的,它与质点的具体运动过程有关。 (3)位移与路程是在一定时间内发生的,是过程量,二者都与参考系的选取有关。一般情况下,位移的大小并不等于路程,只有当质点做单方向直线运动时,二者才相等。6.速度 (1).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方向和快慢的物理量。 (2).瞬时速度:运动物体经过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其大小叫速率。 (3).平均速度:物体在某段时间的位移与所用时间的比值,是粗略描述运动快慢的。 ①平均速度是矢量,方向与位移方向相同。

高中物理知识点汇总

高考物理基本知识点汇总 一. 教学内容: 知识点总结 1. 摩擦力方向: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或与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 静摩擦力:0gR 注意:若到最高点速度从零开始增加,杆对球的作用力先减小后变大。 3. 传动装置中,特点是:同轴上各点ω相同,A ω=C ω,轮上边缘各点v 相同,v A =v B 4. 同步地球卫星特点是:①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 ①卫星的运行周期与地球的自转周期相同,角速度也相同; ②卫星轨道平面必定与地球赤道平面重合,卫星定点在赤道上空36000km 处,运行速度3.1km/s 。 5. 万有引力定律:万有引力常量首先由什么实验测出:F =G 2 2 1r m m ,卡文迪许扭秤实验。 6. 重力加速度随高度变化关系: 'g =GM/r 2

说明:为某位置到星体中心的距离。某星体表面的重力加速度。 r g G M R 02 = g g R R h R h ' () = +2 2 ——某星体半径为某位置到星体表面的距离 7. 地球表面物体受重力加速度随纬度变化关系:在赤道上重力加速度较小,在两极,重力加速度较大。 8. 人造地球卫星环绕运动的环绕速度、周期、向心加速度'g =2 r GM 、r mv r GMm 2 2 = 、v = r GM 、 r mv r GMm 2 2 = =m ω2R =m (2π/T )2R 当r 增大,v 变小;当r =R ,为第一宇宙速度v 1=r GM =gR gR 2 =GM 应用:地球同步通讯卫星、知道宇宙速度的概念 9. 平抛运动特点: ①水平方向______________ ②竖直方向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合运动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应用:闪光照 ⑤建立空间关系即两个矢量三角形的分解:速度分解、位移分解 相位,求?y t x y t gT v S T v x v t v v y gt v gt S v t g t v v g t tg gt v tg gt v tg tg == =====+=+== =2 0002 02 2 24 0222 00 1214 21 2αθα θ ⑥在任何两个时刻的速度变化量为△v =g △t ,△p =mgt ⑦v 的反向延长线交于x 轴上的x 2处,在电场中也有应用 10. 从倾角为α的斜面上A 点以速度v 0平抛的小球,落到了斜面上的B 点,求:S AB

相关主题